法学系主任 法学英文怎么说说

孟勤国:如何成为著名的法学教授 | 趣文|广西大学|法学教授|教授_新浪网
孟勤国:如何成为著名的法学教授 | 趣文
孟勤国:如何成为著名的法学教授 | 趣文
?来源:《法制资讯》2014年第2期。?作者:孟勤国,1957年生,浙江绍兴市人。法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1985年分配到广西大学法学院任教,曾任广西大学法律系主任、法学院院长、法学院党委书记。1995年至今武汉大学法学院任教,1997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广西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的物权法学家。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文章很多很多经常和学生笑谈法学硕士、博士的前程,我的态度毫不含糊。第一选择当然是从政,当了官就有话语权,可以坐学术会议的主席台,谈几点谦称为个人意见的指示,台下昔日的老师和同窗隆重地仰望着你,为你是专家型官员而自豪。学问跟着级别长,只要长到厅级以上,你就有学问,而且你的手下通常会感觉你的学问盖过了当年的史尚宽先生。第二选挣钱,当大律师,银子多到懒得数,拿点出来设个研究基金或课题,你昔日的老师和同窗会按时拿出你要求的成果,在成果扉页上鸣谢你这位学者型大律师。学术跟着银子走,只要捐出一个亿,你想要哪个法学院姓你的姓,随你挑。没能耐从政和挣钱,只能选择第三——去大学教书。混20年,当个名义上与副厅平起平坐、实际上常挨教务处小科长修理的教授不成问题。但这有点窝囊,不如费点劲,争取当个看起来真有点副厅以上模样,活得滋润、活得牛气的著名教授。人人都有成佛的慧根,当著名教授一靠努力,二靠方法。在确定了努力的方向以后,方法就是决定的因素,如果你定下著名教授的远大志向,应该熟识以下三招:第一招,搏命著书、绝不立说讲师、副教授、教授,一路晋升,全靠科研。“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的哲学观点在中国已经发展为“数量就是质量”,因而什么事都以总量论英雄。没有一大堆的书和文章,一般评不上教授;没有一麻袋以上的书和文章,绝对不可能是著名教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出尽可能多的书和文章,就能尽快当上教授;当上了教授,就可以招脑瓜子灵活的研究生,抓他们来编更多的书和文章,形成良性循环。快出、多出成果,除了需要一台编辑功能强大的电脑以外,还得知道两个秘诀。一是在没出名时舍得支付版面费、书号费。付了费没人管你句子写得通不通,就能变成铅字,职称文件规定:没变成铅字一律不算成果。一篇文章一千,十篇也就是一万,如果职称上一个档次,也就是花费一年不到的新增的工资和津贴。第二年开始就净赚,这个账一定要会算。二是坚持人云亦云原则,不想标新立异的事儿。古人著书是为了立言,今人著书是为了谋生,时代不同了,著书不一样了。法学圈内聪明人不少,但没有什么天才,天才都选有诺贝尔奖的专业。既然不是天才,就难以文思泉涌,弄出一麻袋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在已经被翻掘了无数遍的法学田野上,刨出独特的学术见解本就不容易,再要自圆其说,很耗费光阴。学古人将著书和立说连在一起,你若信了,这辈子也就是一个资深讲师。再说,你说的与主流不同,著名的同行会很生气,会说你错、不懂、没水平,在评审时给一个不合格,后果很严重。人云亦云,同时在你的书和文章中多引用写在世同行最好是著名同行的书和文章,容易形成良好的学术人脉。著名的同行一高兴,说不准给你的成果赐一篇悼词般的序,你拿着去申报中青年法学家就很有底气。你实在忍不住想说点儿不同,也一定要注明是浅见或抛砖引玉。现在的年代,没人在乎你说了什么,只在乎你说了没有,只要法律书店到处是你主编的什么新论、什么论丛、什么大全,你不想著名都不行。第二招,糊涂上课、煽情演讲郑板桥有一至理名言:“难得糊涂。”这四个字体现了东方哲学的最高的境界。给本科生上课,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讲得那么清楚,学生给打70分就算对得起你,简单意味着没有神秘感,没有神秘感哪有崇拜可言?在课堂上,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到学生找不到北,不足以显示学问的博大精深。你试着讲讲主观说、客观说、折中说,背诵几段拉伦茨至少是谢在全的论述,再穿插几段德国民法典立法时的花絮,看哪个学生的眼神不迷茫、不流露出崇敬?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就会到处显摆听过有学问的课,慢慢地你就声名远播。将本科生当成研究生上课、将研究生当场本科生上课,这样一换位,本科生崇拜你学富五车,研究生崇拜你记忆过人——他们已经忘光了的基础知识你居然一清二楚。如果有哪个论坛或沙龙请你当嘉宾,一定要去,不讲条件——成了著名教授后才可以与邀请方讨论出场费问题。嘉宾通常要做或长或短的演讲。每一次演讲都是积累知名度的机会,绝不能浪费在平淡无奇之中。小小骂一下中国的现行体制或某一当局以显示你的独立和勇气,大大翻一下“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之类的典故或传说以显示你的博学和信仰,狠狠批一下对著名的同行大不敬的持不同“学”见者以显示你的忠诚和能力,这些能使你的演讲跌宕起伏,煽起一片赞叹之声。能声情并茂更好,没这个能力,要敢于牵强附会、指鹿为马、断章取义。哪怕是无中生有,只要你以一种断然的口气说“孟勤国主张农民有种地的义务”之类的,听众自然深信不疑。人气是著名法学教授的魂魄,一定不能散了,要想法设法以不能流芳百世就争遗臭万年的心态积聚和保持人气。第三招,出国镀金、进京扬名在著名的同行心目中,中国法制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中国社会生活跟不上先进的外国法理的需要,因而中国法制的主要任务是以外国法理改造落后的社会生活。出国留学了,你就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活的一分子,就有权代表先进的外国法理,即便你赞同法律应适应实际生活需要,也不算是著名同行所斥责的受前苏联意识形态毒害的国情论,而属于著名同行追捧的本土资源论。当然,出国留学不能像张里安教授那样在德国特里尔大学一待七八年,想“著名”的教授很多,在国外耽误时间非常影响竞争力。出国留学的最佳时间是一年左右,前半年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后半年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出国留学这个词的重音在“留”而不在“学”,“留”就是溜达的意思。学习外国法理是为了劝说中国的立法机关照搬外国的法律,知其然足矣,读点外国法典、波斯纳或梅迪库斯的书的中译本绰绰有余,没有必要在外国傻啃外文书。外文书读多了,万一发现外国法理有个什么短处,有损外国法理的高大形象和普适性。留学回来,不要再回原来的单位,一定要进北京城。首选北大、清华,这两个学校王气冲天,谁沾上了至少是半个王。进不了,进北京其他学校也行,哪怕这个学校只招三本。北京是首都,也是著名法学教授的唯一原产地。在北京,能经常出入国家立法机关、在央视频道上《今日说法》、拿到国家级的重大攻关课题,随便说个什么就上中央媒体弄得地球人都知道。好像有学者说过,外地放十炮不如北京放一枪,此言极为传神。京城以外很少有“著名”的机会,就算偶尔“著名”了,也不能算是正宗,除非攀上京城某一著名同行的小圈子。京城内外,学识标准有别,评价当然也不一样。进了北京城,你可以信口开河,对着全国的电视观众发表“两个股东如果有夫妻关系应视为一个股东”之类的惊世骇言,这属于新锐观点,正确性高于现行《公司法》,而同样的事落在你进北京城之前,就属于违背法律常识。进了北京城,你有更多的机会谋一个中国法学会什么研究会的副会长,这也算是你这行的国家领导人了,如果谋上了可不得了,走到哪里都有人勾兑你,求你在评审什么时高抬贵手。肚子里的学问只有自己知道,身上的光环谁都能见到,光环越多、越耀眼,就越容易折服芸芸众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相信上述三招,有大胆的学生质疑我怎么就不用这三招。我不能故作高尚说我不用这三招是因为不屑于“著名”或不屑于这样“著名”,实在是我想“著名”的时候没有人给我指点如何“著名”——已经“著名”的绝对不会将自己“著名”的经验告诉别人,等到我琢磨出“著名”之道时我已经白发苍苍——身处人生下半场再想着“著名”实属老不正经。其实,成功者的经验大多是靠不住的,什么上大学时拉小提琴的时间多于学习的时间之类,不过是炫耀聪明或掩饰阴暗,相信而且模仿这等成功经验等于是找电线杆上小广告上的游医治病。真正有用的常常是未成功者的人生体验,因为内含的是长期的生活观察和经验教训。当然,所谓有用,完全是在功利层面上的,如果加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因素,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2262年可以过两个春节!大家努力活啊!网友评论笑疯【涨知识】这几种食物,降火特别管用!堪称人体“灭火器”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出炉!快!今天四六级查分!官方:不设及格线视频来啦!“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多个省份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将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牙膏用完不要扔皮,一年下来,能省这么多钱!发了张“葛优躺”,这人要赔葛优7.5万!明星表情包别乱用了!麦田变停车场,网友:糟蹋粮食!当地回应:你没在农村待过吧?60岁以下拘留,25日起全国严查棋牌室?朋友圈转疯了当心!春节刚过,这三类网络诈骗也开始了…中国200万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都有多少补助?重磅!3月1日起,2018驾驶证消分新规来了!找别人扣分的注意了《北大法律信息网文粹()》征稿启事又一批非法社会组织被曝光!很多冠以“国字号”(附名单)大妈留在儿子走失地当了27年保洁员,终于等到了…笔试面试都考第一却被拒!竟因专业不符?一审这样判90后测试题全国统一卷教育部: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10秒手机就没了!千万小心“T字夹角式”偷手机!豆瓣评分9.3,央视这个节目火了!16首歌曲及绝美意境海报,果断收藏!距离下一个假期还有41天!这份攻略帮你拼出今年16天假长假归来不想上班怎么办?这几招帮你“满血复活”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你,眼睛就花了...刚刚!知情人讲述:我所知道的张扣扣杀人案!央视春晚最佳金句出炉!脱单秘笈就在第一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张清敏(北京大学教授,法学博士)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北京大学教授,法学博士
(北京大学教授,法学博士)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外语系教师,外交学院外交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代表著作包括《当代中国外交》,《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当代中国外交》以及100余篇数学术论文;译著包括《总统人格:伍德罗·威尔逊的精神分析》和《小集团思维:决策和大失败的心理学研究》等。曾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和台湾政治大学(2013年)日本东京大学(2013年)访问教授,曾应邀在法国巴黎南方(十一)大学(2007年)、日本新泻大学(2008年)、意大利巴勒莫大学(2009年)讲授中国对外政策。美国《对外政策分析(Foreign Policy Analysis)》()的创刊编委,《海牙外交学研究The Hague Journal of Diplomacy》(2012至今)杂志编委。他拥有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和美国杨百翰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张清敏人物经历
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国际关系专业硕士
曾在外语系任教
1997年-2007年,在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任教
2007年至今在北京大学任教
年在美国任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
美国Foreign Policy Analysis 《》编委
中美安全对话(SASD)会议中方成员
张清敏研究领域
1、对外政策分析理论与中国对外政策
2、外交学理论与当代中国外交
3、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
4、台湾问题与亚太国际关系
张清敏讲授课程
2、Diplomcy of Contemporay China
3、对外政策分析
4、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ay Making
5、中国外交专题研究
6、Opening the Black Box: Understand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Making
张清敏科研成果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善外交总体布局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委重点项目(批号15AGJ002)2015年。
“与世界互动:中国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承担人,2013年。
《当代中国外交》,马克思主义工程高等学校通用教材,首席专家,2011年。
“外交决策者与外交决策”,(美国)Fulbright Visiting Research Fellow,年。
《美国对台湾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2003年-2006年。
“外交决策分析”,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合作伙伴: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布什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Texas A&M University George Bush School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Service)副院长Charles F. Hermann教授,1999年。
“外交决策者与外交决策”,国家外专局项目,合作伙伴:美国亚里桑纳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Stephen Walker教授,2004年。
张清敏论文
1、蔚秋实、张清敏:国内权力结构变化与对外关系的逻辑——军队在对外决策中的作用,《外交评论》,2015年第3期
2、外交转型与全球卫生外交,《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第2期
3、Towards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ringing Leadership Personality back in,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ume 23, Issue 89, September 2014, pp.902-922.
4、领导人人格特点与中国外交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6期,第93-119页
5、理解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外交评论》2014年第2 期,第1-20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14年第7期,以及《高校社科文摘》转摘
6、政治心理学研究的里程碑—评《总统人格:伍德罗·威尔逊的精神分析》”,《美国研究》,2014年第二期
7、“中国解决陆地边界经验对解决海洋边界的启示,《外交评论》,2013年第4期,第1-18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外交》转载)
8、中国对外关系的国内管理和内外统筹,《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8期,第117-138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外交》转载
9、Sport Diplomacy: the Chinese Experience and Perspective,The Hague Journal of Diplomacy, Aug. 2013.
10、外交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及近期研究议程,《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第4期, 第1-22页(核心期刊)
11、外交学的复兴与学科建设,《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第4期,第1-2页
12、李芳芳,张清敏, 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研究中的预测,《国际论坛》,2012年9月
13、中国对外行为的思想根源探析,《外交评论》,2011年第四期
14、Peter Hays Gries, Qingmin Zhang, H. Michael Crowson, and Huajian Cai, “Patriotism, Nationalism and China’s US Policy: Structur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China Quarterly, 205, March 2011, pp. 1–17.
15、隐喻、问题表征与毛泽东的对外政策,《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二期
16、“Understand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Review on Yufan Hao, et. al. Challenges to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iplomacy,Globalization, and Next World Power,” i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nglish version), no. 2, vol.4, June 2011.
17、Review onChallenges to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iplomacy, Globalization, and Next World Power Yufan Hao, C. X. George Wei, and Lowell Dittmer, eds. in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Feb. –240
18、张清敏,潘丽君:类比、认知与毛泽东的对外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1期
19、对外政策分析理论与中国对外政策研究:以官僚政治模式为例,《外交评论》,2010年第4期(收录牛军主编:《中国对外政策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3年)
20、杨宵、张清敏,《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与外交部局》,《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1期
21、在应对危机中拓展总体外交,《当代世界》,2010年第一期
22、国家安全:中国对外安全战略的核心,《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四期(收录牛军主编:《中国对外政策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3年)
23、六十年来新中国外交布局的发展,《外交评论》2009年第八期
24、60 Years of Evolution in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New China’s Diplomacy,Journal of Foreign Affairs Review No. 2, 2009
25、「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政策の含意とその意义:ポスト冷戦初期における邓小平の対外政策(日本)《法政理论》2009年第三期
26、美国常规武器转让政策的形成与演变,《美国研究》2009年第三期
27、Per Hay. Gries, Qingmin Zhang, Yasuki Masui, And Yong Wook Lee, Historical Beliefs and the Perception of Threat in Northeast Asia: Colonialism, the Tributary System, and China-Japan-Kore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 Vo.9, No.2, 2009
28、Peter Hays Greies, Jennifer L. Prewitt-Freilino, Lu-Eugenia Cox-Fuenzalida, and Qingmin Zhang, Contentious Histories and the Perception of Threat: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Korean War—An Experimental Analysis,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9, 2009 pp. 433-465.
29、国际政治心理学流派分析,《国际政治科学》, 2008年第三期,71-101页(《新华文摘》转摘摘要)
30、张清敏,刘兵:首脑出访与中国外交,《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一期
31、Review on Charting China’s Future: Political, Social and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ed. by Jae, Ho Chung (Boulder, Ro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 2006), in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vol. 14, No. 2, Fall, 2007, pp.70-74
32、援助外交,《国际论坛》2007年第二期
33、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布局,《外交评论》,2007年第一期(收录王缉思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
34、The Bureaucratic Politics of US Arms Sales to Taiwan,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006 vol.1: no.2 .
35、外交决策的微观分析模式及其应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十一期
36、简析台湾当局在美国的游说,《台湾研究》,2006年第五期
37、美国对台军售的现状和特点,《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第五期
38、外交决策模式与美国对台军售政策决定因素分析,《美国研究》,2006年第三期
39、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外交决策评析,(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一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外交》转载,收录牛军主编:《中国对外政策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3年)
40、美国对台军售决策的官僚政治因素,(清华大学)《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一期
41、中国参与国际体系开展多边外交的特点分析,《国际论坛》,2006年第一期
42、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外交,《外交评论》,2006年第一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摘要》全文转载)
43、从第一届布什政府对台军售看美台军事关系,《美国研究》,2004年第四期
44、论中国外交的三维发展,《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三期
45、中国的国家特性、国家角色以及外交政策思考,《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二期(收录王缉思总主编之《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外交卷》)
46、中国修宪:提升首脑外交,《世界知识》2004年第八期
47、外交:新政府的亲民形象,《世界知识》2004年第六期
48、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世界知识》2004年第四期
49、小集团思维;外交政策分析的特殊模式,《国际论坛》,2004年第二期
50、杨福昌,张清敏,国际格局转换过程中发展中国国家的地位与作用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一期,收入徐敦信主编,《新世纪初世界大势纵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51、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动因的层次分析,《国史研究参阅资料》2003年,总第二六一期
52、外交政策分析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作用与地位,《国际论坛》,2003年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03年10月全文转载)
53、外交政策分析的认知视角:理论与方法,《国际论坛》,2003年第一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全文转载)
54、中美建交前后美国对台湾出售武器问题以及美国售台武器政策的确立,《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三期
55、外交决策者的个性与外交政策,《世界知识》,2002年第十九期
56、金钱外交何时休?《两岸关系》,2001年9月(第五十一期)
57、外交政策分析的三个流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九期18-23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1年12期全文转载)
58、李鸿章——东方俾斯麦?《世界知识》2001年第二十期
59、对众多不同国家的一个相同政策——浅析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年第一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01年第六期全文转载)
60、US ‘Dual Track’ Policy: arms sale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o China mainland and Taiwan,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01), 10(26).
61、布什政府的FX决定:美国对华政策决定因素的一个案例分析,《美国研究》,2000年第四期
62、TMD,NMD与亚太的政治格局,《了望》,2000年第二十五期
63、国际条约中的咬文嚼字:中美三个公报的文字分析,《大学生》,2000年第二期
64、导弹防御系统与21世纪的亚太格局——一个历史的视角,《国际论坛》,2000年一期
65、美国学者对中国外交的研究近况,《美国研究》,1999年第四期
66、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对华技术转让,《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四期
67、美国对华技术转让与中美关系,(香港)《大公报》,1日
68、美国对华双轨武器销售和技术转让政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中国外交新论》,薛君度,刘山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69、美国对台海两岸军售和技术转让比较研究,《美国研究》,1997年,第一期
70、理想主义传统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香港)《中国与世界》,1996年第一期
71、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第四期
1、中美亲密接触有利于增信释疑,《北京时报》日
2、中美安全领域合作的亮点,《光明日报》日
3、万隆精神 历久弥新,《人民日报》 日
4、谨防有害思维误导国人,《人民论坛》
5、当前外交策略:该“软”该“硬”?《人民论坛》
6、Zhang Qingmin and Song Wei, China’s policy toward Africa, A Chinese Perspective, in IIAS The Newsletter, no. 60, Summer 2012, pp. 26-27.
7、中国外交应抛弃“受害者心理”,《环球时报》
8、美国对“台独”有限限制,《国际先驱导报》日
9、中国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接近八国集团,《中国经营报》日
10、反恐与恐怖主义‘重构’国际形势,《中国经营报》日
11、中美关系与美国对华技术转让问题,(香港)《大公报》,日
张清敏著作
1、张清敏著:《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年版(该书被译成俄文、阿拉伯文和英文)
2、Zhang Qingmin, Contemporary China’s Diplomacy, (Beijing, China International Press, 2014)
3、Zhang Qingmin , China’s Diplomacy, Singapore Cengage Learning Asia Pte Ltd, 2011.
4、张清敏著:《中国外交》,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年版(该书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和法文,Beijing, China International Press, 2010)
5、张清敏著,《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4月版
6、张清敏编著,《中国对外关系读本》,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
7、吕乃澄,周卫平,张清敏,周永生编著,《大棋局——中美日关系风云五十年》,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8、【美】欧文·贾尼斯著,张清敏、孙天旭、王姝奇译,张清敏校,《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
9、亚历山大·乔治,朱丽叶·乔治著,张清敏译 《总统人格:伍德尔·威尔逊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10、张清敏著,张清敏译,China’s Diplomacy, Beijing: China International Press, 2010.
11、从和平攻势到强制战略——从北京的认知变化看年的台海危机,(香港)《亚洲评论》,1998年秋冬卷
12、马丁·吉尔伯特著,《二十世纪世界史》,第三卷第22-28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合著(章节)
13、Eric Hyer, Zhang Qingmin and Jordan Hamzawi “Analyzing China’s Foreign Policy: Domestic Politics, Public Opinion And Leaders,” in Jonathan H. Ping and Brett McCormick eds., China’s Strategic Priorities,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6).
14、“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f China’s Relations with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载Leila da Costa Ferreira and José Augusto Guilhon Albuquerque, eds., China and Brazi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University of Campinas (Unicamp) Press 2014。
15、Zhang Qingmin, “China’s Policy Toward Developing Countries: Patterns, Problems and Prospect,” in Carla Freeman ed., Handbook of China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2014,
16、外交新理念与中国周边外交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办编,《解读中国外交新理念》,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年版,第137-149页( “New Diplomatic Idea and China’s New Neighboring Diplomacy Situation,” in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PRC ed. Interpretation on New Philosophy of Chinese Diplomacy, Beijing: China International Press, 2014)
17、Zhang Qingmin and Lee MinGyu, “An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Ideological Sources of China’s Conduct,”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Adaptation and Self-consciousness, Hackensack, NJ, World Century Publishing Corporations, 2014, pp. 55-86
18、China’s Foreign Policy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Review (2013),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13), pp. 101-134.
19、第十一章:冷战与美国军售政策,载王缉思、牛军主编:《缔造霸权: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与决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53-602页。
20、Ye Zicheng and Zhang Qingmin, chapter 16, “China’s Diplomacy in Diplomacy” in a Globalized World: Theory and Practice, eds., Pauline Kerr and Geoffrey Wise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pp. 282-299.
21、外交决策研究”载王建伟主编:《国际关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58-286页
22、Enyu Zhang and Qingmin Zhang, East Asia and Foreign Policy, in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Encyclopedia vol. II eds., Robert A. Denemak (Wiley-Blackwell, 2010), pp..
23、第四章,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第六章第一节:首脑外交, 载郑启荣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230页;第277-289页。
24、第二章,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总体外交,载牛军主编,《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35-109页。
25、“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with China’s Negotiating Behavior,” in China’s Future Diplomacy, eds. by Stuart Harris, Qin Yaqing, and Paulin Kerr, (New York: Palgrave Press, 2008), pp.153-176.
26、“Two Steps Forward, One Step Backward: Domestic Politics and PRC’s ‘Dual Track’ Taiwan Policy,” in The Beijing-Taipei-Washington Triangle Revisited: Challenging the Status Quo , ed. Shiping Hua (New York: Palgrave Press, 2006), pp.35-63.
27、Chapter Nine, “China’s Relation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Chapter Ten, “China’s Relations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Chapter Eleven, “Taiwan Issue i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all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Its Foreign Policy ed., Yang Fuchang, (World Affairs Press), 2003, pp.249-351;
28、外交决策与国际关系研究中个人的地位与作用,载《世界、美国与中国》,楚树龙,耿溱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9-100页。
29、第七章:推动世界多极化,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载《中国当代外交史》,谢益显主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512-600页。
30、对众多不同国家的一个相同政策——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内容、特点、反思”载《迈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外交:回顾与展望》,郑宇硕编,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
31、构跨世纪双边关系框架,创睦邻友好周边环境,树负责任大国形象——评1999年中国外交,《中国国情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10月。
32、美国对华‘双轨’军售和技术转让政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载《中国外交新论》,刘山,薛君度主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第310-336页。
张清敏奖励荣誉
北京市优秀教师,2013年
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2013年
《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2008年获得北京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北京市社科百人工程项目,2001年、2005年。
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一等奖,外交学院1999年。
“当代中国外交”获得北京市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人民政府,1997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副系主任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