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密度与气压的关系的密度为?

> 问题详情
空气密度为1.29kg/m3请你估算质量为50Kg的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估计人的密度与水差不多)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空气密度为1.29kg/m3请你估算质量为50Kg的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估计人的密度与水差不多)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每天只需0.4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你被选中为
扫一扫-免费查看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 【答案带解析】如表记录了干燥空气在不同气压和温度时的密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1...
如表记录了干燥空气在不同气压和温度时的密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1)温度为5℃、气压为104000Pa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_______kg/m3.(2)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3)通常情况下,某地区冬季的气压比夏季高,则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_______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据题意及生活经验猜想,空气的密度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因素有关. 
1.30 温度一定时,气压越大,干燥空气的密度越大 大于 空气的干燥程度
【解析】由表可知,温度为5℃、气压为104000Pa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1.30kg/m3。
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温度一定时,气压越大,干燥空气的密度越大。
某地区冬季的气压比夏季高,则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大于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
据题意及生活经验猜想,空气的密度可能还与空气湿度(干燥程...
考点分析:
考点1:密度与社会生活
1、运用密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由密度的公式ρ=m/v变形,m=ρV、V=m/ρ;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题:如,物质种类的鉴别等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关于 “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讨论,请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的方案: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46g,b.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70g,c.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如图所示),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_______cm3,d. 测得的食用油的密度ρ油=_______g/cm3.(2)为了研究实验中食用油残留对测量结果的具体影响,老师做了如下实验:在各种规格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置一会儿,将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数据:烧杯规格/ ml50025010050空杯质量/g1461004634.5杯和剩余油的质量/g15110348.535.8  若小明实验使用的是100 ml的烧杯,则小明测量质量的数据需要_______(加/减)_______g,否则其测得的密度值 _______(偏大/偏小).(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写出改进后的测食用油密度的方案:a.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b.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 的总质量m′.d.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是ρ油=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八(3)班某小组在做“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所用实验器材有量筒、水、细针、天平和从同一木头上截取的四个大小不同的木块.(1)小明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___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同学用实验器材测出了三个木块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乙、丙两图中所测量的结果,在表中填写出第四个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注:每次量筒中都装有35mL的水).木块木块1木块2木块3木块4木块的质量/g6.410.414.2 木块的体积/cm391521      (3)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丁坐标纸上作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木头的密度是__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 
用天平和水测定一个空玻璃瓶(如图)容积的实验如下:A.用天平称量装满水的瓶和水的总质量为300g;B.用天平称量空瓶的质量为100g;C.利用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D.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________.(1)请将步骤E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将以上各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2)用上面的空玻璃瓶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在玻璃瓶内装满该液体,用天平称得该液体和瓶总质量为34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g.(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3)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上述液体,然后将这块样品完全浸入液体中,此时液面升高到150mL.求这块碑石的质量. 
3D打印常在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如图甲所示的ABS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图乙所示.(1)已知体积为10厘米3ABS塑料的质量为10.5克,求这种材料的密度ρ;(2)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作品的质量是42克,求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估算人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物理..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估算人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人的质量约为m=60kg,∴人的体积约为V=mρ=60kg1.0×103kg/m3=0.06m3,又∵ρ空气=1.29kg/m3,V排=V=0.06m3,∴人在空气中受的浮力约为:F浮=ρ空气gV排=ρ空气gV排=1.29kg/m3×10N/kg×0.06m3=0.774N,答:人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约为0.774N.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估算人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物理..”主要考查你对&&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的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的应用
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 (或气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阿基米德原理:(1)原理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取9.8N/kg。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本身密度大小无关。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1)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2)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 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3)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4)由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5)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该为ρ气。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去分析和设计,具体采用“称量法”来进行探究,既能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中体验浮力,同时,还能准确地测出浮力的大小。例1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铁块却沉入水底,因此他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做了进一步的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__(选填 “受到”或“不受到”)浮力; (2)做___(选填字母)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3)做(d)、(e)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__的关系。解析(1)物体在水中时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因此示数会变小。 (2)研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时,应保持V排和ρ液不变,改变深度。 (3)在V排不变时,改变ρ液,发现浮力大小改变,说明浮力大小与ρ液有关。答案(1)受到(2)(c)、(d)(3)液体密度公式法求浮力:&&&& 公式法也称原理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表达式为:F浮=G排=ρ液gV排)。此方法适用于所有浮力的计算。例1一个重6N的实心物体,用手拿着使它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排开的水重是10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N。 解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10N。答案10实验法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就是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结论是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实验时,用重力差法求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最后把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比较。实验过程中注意溢水杯中的液体达到溢口,以保证物体排开的液体全部流入小桶。例1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力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改正。解析: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探究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所以实验时,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水的重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测空小桶的重力G桶,并且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答案:存在的问题:(1)没有测空小桶的重力 (2)溢水杯的水量不足改正:(1)测空小桶的重力G桶(2)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浮力知识梳理:曹冲称象中的浮力知识:&& 例曹冲利用浮力知识,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有关的知识_____、 ____,另外,他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和______. && && 解析:曹冲称象的过程是首先把大象放在船上,在水面处的船舷上刻一条线,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再往船上放入石块,直到船下沉到船舷上的线再次与水面相平时为止,称出此时船上石头的质量即为大象的质量。两次船舷上的线与水面相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为了让两次船排开水的体积相同,进而让两次的浮力相同,再根据浮沉条件,漂浮时重力等于浮力可知:船重+大象重=船重+石头重,用多块石头的质量替代了不可拆分的大象的质量,这是等效替代法在浮力中的一个典型应用。&&& 答案:浮沉条件& 阿基米德原理& 等效替代法化整为零法密度公式的应用:(1)利用m=ρV求质量;利用V=m/ρ求体积(2)对于密度公式,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①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其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②具有同种物质的物体,在同一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④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密度公式的应用:1. 有关密度的图像问题此问题一般是给出质量一体积图像,判断或比较物质密度。解答时可在横坐标(或纵坐标)任选一数值,然后在纵坐标(或横坐标)上找到对应的数值,进行分析比较。&例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一V图像,由图像可知(&&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D.无法确定甲、乙密度的大小解析:要从图像直接看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目前还做不到,我们要先借助图像,根据公式ρ =总结规律后方可。如图所示,在横轴上任取一点V0,由V0作横轴的垂线V0B,分别交甲、乙两图线于A、B两点,再分别从A、B两点作纵轴垂线,分别交纵轴于m甲、m乙两点。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乙= ,因为m甲&m乙,所以ρ甲&ρ乙,故C正确。2. 密度公式ρ =及变形、m=ρV的应用:密度的公式是ρ =,可得出质量计算式m=ρV 和体积计算式。只要知道其中两个物理量,就可以代入相应的计算式进行计算。审题时注意什么量是不变的,什么量是变化的。例2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 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_____,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______。&解析:氧气用去一半,剩余部分仍然充满整个氧气瓶,即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所以氧气的密度变为 2.5kg/m3。煤油倒去一半后,体积质量同时减半,密度不变。答案:2.5kg/m3;8kg;0.8×10kg/m3。3. 比例法求解物质的密度&& 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比例法”。能用比例法解答的物理问题具备的条件是:题目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由初始状态到终结状态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量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量是由初始状态变成终结状态的桥梁,我们称之为“中介量”。例3甲、乙丽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l: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2B.2:1C.2:9D.9:2 解析:(1)写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2)写出该物理量比的表达式:(3)化简:代入已知比值的求解:密度、质量、体积计算中的“隐含条件” 问题:& 很多物理问题中的有些条件需要仔细审题才能确定,这类条件称为隐含条件。因此寻找隐含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以密度知识为例,密度计算题形式多样,变化灵活,但其中有一些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质量、体积、密度中的某个量在其他量发生变化时保持不变,抓住这一特点,就掌握了求解这类题的规律。 1.隐含体积不变例1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__kg的水银,最多能装_____m3的酒精。 ρ水银=13.6×103kg/m3,ρ水=1.0×103kg/m3,ρ酒精= 0.8×103kg/m3)解析:最多能装即装满瓶子,由最多装水量可求得瓶子的容积为V=5×10-4m3,则装水银为m水银=13.6×103kg/m3×5×10-4m3=6.8kg。装酒精的体积为瓶子的容积。答案6.8;5×10-42. 隐含密度不变例2一块石碑的体积为V样=30m3,为测石碑的质量,先取了一块刻制石碑时剔下来的小石块作为样品,其质量是m样=140g,将它放入V1=100cm3的水中后水面升高,总体积增大到V2=150cm3,求这块石碑的质量m碑。解析:此题中隐含的条件是石碑和样品是同种物质,密度相同,而不同的是它们的体积和质量。依题意可知,样品体积为: V样=V2-V1=150cm3一100cm3=50cm3 =5.0×10-5m3得=84t答案:84t3. 隐含质量不变例3质量为450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 ____m3。(ρ水=0.9×103kg/m3) 解析:水结成冰后,密度减小,450g水的体积为,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因此冰的体积为=500cm3=5.0×10-4m3,=5.0× 10-4m3一4.5×10-4m3=5×10-5m3。合金物体密度的相关计算:&&&& 首先要抓住合金体的总质量与总体积分别等于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与体积之和这一特征,然后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求解。例两种不同的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 (1)若墩质量相等的金属混合后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 (2)若取体积相等的金属混合后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解析:这道题的关键是抓住“两总”不变,即总质量和总体积不变。在(1)中,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设为m1=m2=m,合金的质量m总=2m,则密度为ρ1的金属的体积V1=,密度为ρ2的金属的体积V2=,合金的体积,则合金的密度在(2)中两种金属的体积相等,设为,合金的体积,密度为ρ1的金属的质量m1=,密度为ρ2的金属的质量为,合金的质量m总,合金的密度为。答案:注意:上述规律也适用于两种液体的混合,只要混合液的总质量和总体积不变即可。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估算人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物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715315043334327838913882431499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氮气,空气,氧气的密度谁大,各是多少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立方米 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氮气密度为1.25 Kg/立方米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氧气密度为1.43Kg/立方米
为您推荐: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氮气28,空气29,氧气32
你问的有点问题
如果是同体积的瓶子里装的话 就是氮气《空气《氧气
扫描下载二维码全国空气质量指数pm2.5实时查询,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排名-2345天气预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