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学过ARM,但是毕业设计多少学分要我用ARM做,求助

(HMILY天王)
(XartDESIGN)
第三方登录: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608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求助此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3|
上传日期: 07:23:4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此文档不支持下载
发布找文档任务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关注微信公众号ARM编程与设计, 单片机综合类--基于ARM的计算器的仿真-电子制作|电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单片机设计|QQ
&&|&&&&|&& &&|&&&&|&&
&&本站承接:
电子类项目设计,计算机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电子毕业设计,电子线路设计,难题攻关,单片机设计,电子套件,VHDL编程等 &&&
&● 产品类别
& && ARM编程与设计, 单片机综合类
基于ARM的计算器的仿真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yifan &&发布时间: &&阅读:
次 【字体:
专做,。熟悉51、ARM、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等,欢迎咨询!
实现基于ARM内核的SoC芯片的模拟器。除了内核外,SoC还包括了内存管理单元、缓存、总线和众多的控制器,同样需要模拟。此外,还应了解SoC常见外围设备的特征和使用方法,通过软件模拟技术实现外围设备模拟,与SoC芯片模拟器一起构成全系统模拟环境。SoC芯片的控制器一般类型和数量都较多,所连接的外围设备种类更是繁多,可以选择合适模块进行模拟。最终整个全系统模拟环境还需要从模拟速度、结果误差等角度与实际的SoC系统环境进行性能比较分析。
原始条件及数据&&&&&
&&&&&& 本课题是基于ADS开发工具自带的Armulator指令集模拟器进行功能扩展,需要学生增加新的模块。本教研室相关资料和硬件开发工具齐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难度的模块进行设计实现。
上一条新闻:
下一条新闻:
 ?&&?&&? &?&&?&&?&&?&&? &? & ?&&? &? &?&&?&&?&&?&& ?&&? &? &?&&?&&?&&& ?&&&? &? &? &? &?  友情链接交换:|||||||||
     
--------------------------------------------------------------------广告位---------------------------------------------------------热门搜索:
&&&&&&DOC文档下载
游客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5元
邮箱/手机号:
您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为您创建此邮箱/手机号的账号,密码跟您输入的邮箱/手机号一致,以方便您下次登录下载和查看订单。注:支付完成后需要自己下载文件,并不会自动发送文件哦!
支付方式: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当日自动登录&&
&&合作网站一键登录:
1、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2、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金锄头文库的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所有文档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对话;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毕业论文-uCOS-II到ARM的移植【最终版】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IuC/OS-II 到 ARM 的移植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厂自动化体系不断完善,如仅仅依靠计算机来处理所有的任务就显得成本有些太高,当然也不能满足功耗低的和软硬件可裁剪的要求。所以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即嵌入式系统应运而生。这就为工厂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基础。为了充分突出嵌入式系统的优势,在嵌入式系统上移植操作系统显得很重要了,本文就是将 μC/OS-II 移植到ARM7 上从而实现在嵌入式系统上实现对 ARM7 任务的调度,从而实现任务的并发执行,提高各个任务的工作效率。因本文主要针对 μC/OS-II 移植到 ARM 系统平台这一部分进行展开的,所以下面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对 μC/OS-II 的移植进行阐述 1 论述操作系统下的编程的好处及 μC/OS-II 移植到我们所做课题上的优势。2. uC/OS-II 操作系统的核心介绍 3. 本课题需要了解 ARM 体系架构知识。4. 详细介了 μC/OS-II 在 ARM 上的移植过程。5. 简单介绍了操作系统移植后的测试步骤和方法。6. 最后对整个毕业设计作了一些总结并对进课题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关键词嵌入式系统,自动化,μC/OS-II,ARM,移植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IITHE μC/OS-II OF TRANSPLANTATION FOR ARMABSTRACTWith advances in technology,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factory automation system has improved constantly, just rely on the computers to handle all of the task makes the expenses become too high, of course, it can not meet th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which can be tailored. Therefore, application-centric, computer technology, software and hardware can be tailored to meet the application system functionality, reliability, cost, size, power consumption, demanding for a special computer system and that is why the embedded system came into being. Its can provide a good 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foundation for the factorys automation. In order to fully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of embedded systems, the transplant of the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in the operating system becomes very important , This article is the μC / OS-II ported to ARM7 which realize the ARM-based embedded systems can achieve the control of cars inner environment comfort level control.Because of this article for μC / OS-II ported to ARM platform to start this part, so the following parts mainly about the transplantation of the μC / OS-II. 1. Discusses the benefits of operating system programming and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μC / OS-II ported to the subject which we have done. 2. Discussion of existing hardware resources for ARM7 μC / OS-II feasibi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tion. 3.the knowledge we need about the ARM Architecture. 4. Detailly Introduced the μC / OS-II in ARMs transplant process. 5. Briefly introduced the testing procedures and methods of the transplantation the operating system. 6. Finally, some conclusions were made throughout the project and raised the lack of the project and the further outlook about the research.KEY WORDS embedded system,automation,μC/OS-II,ARM,Transplantatio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III目 录前
言 ...........................................................................................................1第 1 章 RTOS 移植的意义 ..........................................................................31.1 本章概要 .........................................................................................31.2 选用 RTOS 的理由 .........................................................................31.2.1 前后台系统 ...........................................................................31.2.2 实时操作系统(RTOS) .....................................................41.2.3 RTOS 与前后台系统的比较 .................................................51.3 结论及总结 ......................................................................................6第 2 章 uC/OS-II 实时操作系统概述 .........................................................72.1 uC/OS-II 的发展史 ..........................................................................72.2 uC/OS-II 简介 ..................................................................................7第 3 章 uC/OS-II 实时操作系统简要深入分析 .........................................93.1 uC/OS-II 代码结构 ..........................................................................93.2 uC/OS-II 的任务管理和调度 ........................................................103.2.1 资源 .....................................................................................103.2.2 多任务处理 .........................................................................103.2.3 任务 .....................................................................................103.2.4 环境转换(或者任务切换) .............................................123.2.5 内核 .....................................................................................123.2.6 调度程序 .............................................................................133.2.7 系统任务的创建 .................................................................133.2.8 任务堆栈的初始化 OSTaskStkInit..................................163.2.9 任务控制块的初始化 OSTCBInit ...................................173.3 uC/OS-II 事件管理 ........................................................................23第 4 章 移植的硬件平台 ...........................................................................274.1 本章概要 .......................................................................................274.2 ARM7 内核特点 ............................................................................274.2.1 ARM 内核与 CPSR .............................................................27洛
本文(毕业论文-uCOS-II到ARM的移植【最终版】)为本站会员(jiquhe72)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网址:】,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分享当前资源【毕业论文-uCOS-II到ARM的移植【最终版】】到朋友圈,您即可以免费下载此资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操作提示:任选上面一个二维码,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选择的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感兴趣的------------------------------------------------------------------------------------------------------
元price_share
&|&川公网安备 12号&|&经营许可证(蜀ICP备号-1)(C)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一、&/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本站提供全自助服务,购买后点击下载按钮可以下载到你电脑或手机(系统不会发送文档到您的邮箱),请注意查看下载存放位置;&/span>&/p>&p>&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二、&/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本站具有防盗链功能,所以不要使用迅雷、旋风、网际快车等第三方辅助下载工具(不支持&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QQ浏览器&/span>),否则下载下来的文件只是网页或乱码;&/span>&br/>&/p>&p>&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三、&/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由于网络原因、下载知识欠缺、本地电脑&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或&/span>手机阻止下载等问题无法解决时,需要提供以下&/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color: rgb(255, 0, 0);&>任意一条信息&/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给我们,我们才能更及时地为你服务:&/span>&br/>&/p>&p>&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3.1、如果是注册的会员,请告诉我们你的会员账号;&/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3.2、如果是游客下载的,请告诉我们你下载时填写的手机或者邮箱;&/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3.3、如果是微信或QQ快捷登陆的,请告诉我们你的微信或QQ昵称;&/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3.4、如果这些你仍然无法确定,请告诉我们你的付款单号(我们可以通过单号反过来查询你的账号和下载记录)&/span>&a href=&https://www.jinchutou.com/i-93.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color: rgb(255, 192,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span style=&color: rgb(255, 192, 0);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看看什么是单号?&/span>&/a>&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span>&/p>&p>&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四、&/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需要下载哪份文档,请发送文档网址,而不是截图,更不要直接把标题给我们;&/span>&br/>&/p>&p>&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五、&/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其它下载常见问题详见:&/span>&a href=&https://www.jinchutou.com/info-0-23-1.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https://www.jinchutou.com/info-0-23-1.html&/a>&br/>&/p>&p>&br/>&/p>" />
&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2& style=&display: line-height: 0&>?&/span>&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4& style=&display: line-height: 0&>?&/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 系统审核过程只针对存在明显违法有害内容(如色情、暴力、反动、危害社会治安及公共安全等公安部门明文规定的违法内容)进行处理,难以逐一核准作者身份及核验所发布的内容是否存在侵权事宜, 如果著作权人发现本网已转载或摘编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或对稿酬有疑议, 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删除。&/span>&/p>&p>&strong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 white-spac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侵权处理办法参考版权提示一文:&/strong>&a href=&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 target=&_blank& textvalue=&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a>&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1、如涉及内容过多,需要发送邮箱,请电子邮箱到,我们会及时处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2、系统一旦删除后,文档肯定是不能下载了的,但展示页面缓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清空,请耐心等待2-6小时;&/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3、请版权所有人(单位)提供最起码的证明(证明版权所有人),以便我们尽快查处上传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4、请文明对话,友好处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5、为了杜绝以前再有类似的侵权事情,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应的关键字,便于管理人员添加到系统后能有效排除和抵制与您(贵单位)相关版权作品上传;&/span>&/p>&p>&span id=&_baidu_bookmark_end_5& style=&display: line-height: 0&>?&/span>&span id=&_baidu_bookmark_end_3& style=&display: line-height: 0&>?&/span>&/p>" />
&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为了维护合法,安定的网络环境,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共建共享金锄头文库平台,请各位上传人本着自律和责任心共享发布有价值的文档;本站客服对于上传人服务前,有以下几点可提前参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1、本站上传会员收益见:&a href=&https://www.jinchutou.com/h-36.html& target=&_blank&>https://www.jinchutou.com/h-36.html&/a> &/span>&/p>&p>2、本站不会为任何刚注册的上传会员特批解除上传限制,普通会员每天可以上传50份,值班经值会审核其上传内容,请自行观察自己上传的文档哪些在“临时转换中”(审核通过),哪些在审核拒绝中,连续坚持几天都没有任何文档被拒的情况下,根据文档质量和发布分类是否正常等考量合格后值班经理会特批升级会员等级,相应的权益也同时上升。&/p>&p>3、上传人本着友好、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请耐心仔细的查看《&a href=&https://www.jinchutou.com/i-143.html& target=&_blank&>违禁作品内容处理规则》;&/a>&a href=&https://www.jinchutou.com/i-143.html& target=&_blank&>https://www.jinchutou.com/i-143.html&/a>&/p>&p>4、上传人可以观注本站公告,查看其它被公示永久封禁的原因&a href=&https://www.jinchutou.com/news-1.html& target=&_blank&>https://www.jinchutou.com/news-1.html&/a>&/p>&p>5、其它问题可以参阅上传常见问题指引:&a href=&https://www.jinchutou.com/info-0-25-1.html& target=&_blank&>https://www.jinchutou.com/info-0-25-1.html&/a>&/p>"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未来规划做电子工程师,现在应该做哪些准备呢?相关推荐:354人已关注
分享一篇干货,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你与杰出的电子工程师差在哪里当今,电子工程师与条码技术人才、研发类工程师等值。面临就业市场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并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空位等待合适人才应聘的局面。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Mobile 联想移动公司、LG 电子、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电子类工程师空缺量都很大,对拥有五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英语流利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尤其迫切。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来自一个电子工程师的经验之谈。“工程师是科学家;工程师是艺术家;工程师也是思想家。”一位伟大的工程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一段感言。不错,工程师是利用自然科学来创造工程的人。工程既是物质的也是思想上的。许多不朽的工程,伟大的发明以及出神入化的技术方案,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瑰丽,而作为工程师则更应该看到设计的灵魂。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的理解“工程师也是艺术家和思想家”。工程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也是工程师思想的结晶。一部精密的机械设备,一个高效而又健壮的程序,一个复杂而又无懈可击的电路,这些都反映着一些杰出工程师的思想和灵魂,有时你甚至会认为他们的生命已经融入到设计中。成为一个杰出工程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优秀的电子工程师都是从小作为电子爱好者的。爱好不仅要体现在行动中更要深入内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许多人问:“每天应该花多长时间在学习中和工作中。”可以肯定一份耕耘就会换来一份收获,但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想取得成功并不是比赛谁花的时间最多,而是看谁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不要以为一个学生坐在自习教室里看了多少小时的书就是“勤奋”,也可能比呆在寝室里的学生还要“懒惰”。也就是说“勤奋”是大脑的勤奋,而不是身体和和形式上的勤奋。我学电子也差不多有 15 年了,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次别人问我你每天花多长时间来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思考。”不夸张的说我的很多工程构想都是在梦境中诞生的。每天早起床后刷牙的时候、上班的路上、吃饭的时候甚至和别人谈话的空闲瞬间都有可能诞生灵感。(很赞成,有同感!)当然热爱工程师职业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领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学中的美感。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从科学的常识到科学的精神都会渗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里的老师安排答辩的顺序,尽管这位老师在机电领域写了很多的书也在所谓“理论领域”有很多建树,单从他安排这样一个简单的顺序来看,他并不是个理论很高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极低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没有科学的精神可言。一个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这个问题引出后我们要提到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习惯,深度和广度,以及思维方式和思维素材的选取。成为一个工程师确实有很多品质是天生的和决定性的,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一些辅助措施。一个人曾经问我一个关于感性负载的问题,其实我心理很清楚他并不理解这里面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首先对电感的认识就不是用语言和数学公式能解释得了的。所以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是对工程师有很高要求的,这里所提到的物理学和数学是指一种最基本的认识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和公式。我可以推断这个人不太适合作工程师,其实他提出的问题都真真切切的存在于生活中,抬头看看日光灯的启动,或者当你看到电源插头的放电瞬间。可这每一个瞬间都被示为理所应当的话就错了。那样当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时也会感觉理所应当的。每个人的思维着眼点和注意的方面都不相同,很多人从小就会将注意放在自然科学之上,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就是未来的工程师。比如一个 10 岁的小学生看到一幢大楼,他会马上考虑大楼是如何建造的,塔吊又是怎么一节一节接起来的,那么高的大楼外墙的玻璃是如何安装的。另一个孩子会想工程师真伟大,还会想到一些诗句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显然两个孩子一个可能更适合作工程师另一个适合成为文学家。所以人们经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些人的长处和思维方式在工程师职业中无法发挥,可中国教育的教条化却无法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专业。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是文学爱好者,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有许多见解,阅读广泛文笔也好,可偏偏学了电子这个专业,这不是人才的浪费吗。工程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比如思考深度不够,和不会独立思考。一个公式放在面前能做题,能考试就 OK 吗?自然科学好比一个花园,一些科学巨匠写下了无数“不朽的文章”来描述它。数学公式就好比文章中的文字和句子,只是做文字游戏或者简单的背诵有什么意义吗?请问问自己你对这个“大花园”了解多少。你闭上眼睛能想象出这个花园的景象吗?记得我曾问一个大四毕业设计的学生你物理学的怎么样。他回答我“还好”,可又补充说“就是公式忘了”。工作中他看到我随笔可以写出很多方程,惊讶的说我的记忆力真好。我说“我根本就没背过公式”。因为我记得“花园”是什么样的,即使哪位大家用什么词汇描述的“花园”我记不清,可我依然能清楚的描述出来。这才是理论,理论不是指“文字”和公式而是前人的思想。许多学电子的学生说模拟技术难学,我告诉他们其实学好模拟技术并不是要学好模拟电子本身。世界本来就是模拟的,所有的物理量都是模拟的,这就是模拟。所以你对自然科学的最根本看法和世界观直接决定模拟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物理学水平的高低。我的意见是:不要以为拿着模电书学下去就能有本质的改变,一定要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提高对模拟量的驾御能力。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对概念的感性认识。思考问题要有深度,思维的深度是一种习惯。有些人总是喜欢点到为止,他甚至没有意识到我还可以再深入的思考。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要培养深邃的思考习惯。所以工程师要注重概念性的思考然后深入进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工程师要重视实践,自然科学不管发展到何时都离不开实验。电子学本身就是为了指导工程实践。所以不要谈空洞的理论。现在很多院所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总是谈一些空洞的理论,甚至错误的但还不以为然的理论。实践可以提高对自然科学的认识甚至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只有这种认识提高了才可我们不要“玩弄理论”,但要重视理论。理论是思想,是认识,不是公式和文字。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重视理论。因为你是电子工程师,而不是电子爱好者。人做事是一定要犯错误的,工程师要将这样的错误减到最少。因此全面的理论和对工程对象的认识是必须的。一些从电子爱好者出身的工程师比较容易忽视理论,认为把东西做出来了就可以。当然是要把东西作出来,但我们最终是要掌握尖端的技术,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不可能象电子爱好者那样拿过别人的图纸来“制作”了事。而且理论体系一定要完整,IT 技术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他已经涉及太多的东西了。所以在这个行业内如何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搞硬件的往往容易忽略软件方面的东西。现在哪里有离开软件的硬件和离开硬件的软件呢?而且一个工程师不仅要懂得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工程师的必修课。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仅仅靠学校里学来的一点皮毛想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是不可能的,90%的知识都要靠自己去学习。很多学校刚毕业的学生并不会自学。拿过一本书来一阵看,看不懂就咬牙看下去,最后仍在一边。其实自学是非常讲究技巧和方法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好办法。工程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执行。逻辑不仅仅是体现在程序中更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进程中,也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科学的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方案。大家可以参考“大脑思维图谱”的方法。( 应 该 是 指 MindMap , 参 见 这 本 书 中 的 介 绍工程师做事要严谨求实。神州飞船由多少复杂的系统构成,如果每个部件都有 99.9%的成功率,恐怕到最后返回的时候连一半的安全性都谈不上。所以工程师一定要严谨,从整体到每个细节都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工程师不能接受“差不多”这样的词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是工程师最基本的素质。一次公司里的一个工程师拿了一块作好的超声前端板交给我,并说板已 OK 了。可当我问他信噪比如何时,却回答我“差不多”。我理解差不多就还差,让他拿回去什么时候不差了再交给我。所以工程师要用指标说话,要用实践说话,差不多不是工程师的嘴里应该出现的词汇。工程师还要注重积累,一个好的程序员和电路设计师就是一个好的收藏家。不仅收藏自己的智慧结晶更要收藏别人的智慧结晶。另外我们学习的不仅是简单的知识更是前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工程的看法。比如每个人眼中的电阻都不相同,你要主动去了解高手眼中的电阻是什么东西。要学会独立的猎取信息和知识,并从其中得到自己判断。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学校的时候有老师去解答,在工作单位又有谁能解答呢?或者当你做的是最尖端的技术时你能去问谁呢!所以工程师要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要做思想上懒惰的人。中国教育往往要求学生考出高分,答对答案就是好学生。所以老师告诉的答案只要记住就 OK。可老师告诉你的答案能说明你自己具备了解题能力吗?请不要相信这样的分数,至工程师要有《亮剑》精神。用都梁的话说,古代剑客明知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是死也要亮出宝剑,没有这个本事就别当剑客。“尽管敌强我弱,尽管身陷重围,我们也要亮剑”。工程师也要敢于挑战对手,敢于战胜自己。一项工程如果连做都不敢做还能谈成功的问题吗?问题,改正后你的程序也健壮如牛了。最后你就认为与他编出了同样水平的程序吗?请不要这样想。研发中的一点点差距和问题,其实都是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上的一大段差距呀!甚至可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工程开发过程中,一个再小的问题都可能使整个研发进程瘫痪。所以一次高效而又顺畅的开发是来之不宜的,不要以为这很普通。很多工程领导者总能看到或者预测很多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也许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就是这许许多多小事却构成了研发屏障,甚至掩盖了那些大事。“未雨绸缪”和“雨中绸缪”是两个不同的研发境界,即使都能达到目的也不会有相同的效果。所以说“工程之中无小事,有事必有原因”。一定要找到原因。分享一篇干货,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你与杰出的电子工程师差在哪里当今,电子工程师与条码技术人才、研发类工程师等值。面临就业市场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并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空位等待合适人才应聘的局面。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Mobile 联想移动公司、LG 电子、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电子类工程师空缺量都很大,对拥有五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英语流利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尤其迫切。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来自一个电子工程师的经验之谈。“工程师是科学家;工程师是艺术家;工程师也是思想家。”一位伟大的工程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一段感言。不错,工程师是利用自然科学来创造工程的人。工程既是物质的也是思想上的。许多不朽的工程,伟大的发明以及出神入化的技术方案,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瑰丽,而作为工程师则更应该看到设计的灵魂。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的理解“工程师也是艺术家和思想家”。工程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也是工程师思想的结晶。一部精密的机械设备,一个高效而又健壮的程序,一个复杂而又无懈可击的电路,这些都反映着一些杰出工程师的思想和灵魂,有时你甚至会认为他们的生命已经融入到设计中。成为一个杰出工程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优秀的电子工程师都是从小作为电子爱好者的。爱好不仅要体现在行动中更要深入内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许多人问:“每天应该花多长时间在学习中和工作中。”可以肯定一份耕耘就会换来一份收获,但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想取得成功并不是比赛谁花的时间最多,而是看谁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不要以为一个学生坐在自习教室里看了多少小时的书就是“勤奋”,也可能比呆在寝室里的学生还要“懒惰”。也就是说“勤奋”是大脑的勤奋,而不是身体和和形式上的勤奋。我学电子也差不多有 15 年了,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次别人问我你每天花多长时间来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思考。”不夸张的说我的很多工程构想都是在梦境中诞生的。每天早起床后刷牙的时候、上班的路上、吃饭的时候甚至和别人谈话的空闲瞬间都有可能诞生灵感。(很赞成,有同感!)当然热爱工程师职业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领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学中的美感。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从科学的常识到科学的精神都会渗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里的老师安排答辩的顺序,尽管这位老师在机电领域写了很多的书也在所谓“理论领域”有很多建树,单从他安排这样一个简单的顺序来看,他并不是个理论很高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极低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没有科学的精神可言。一个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这个问题引出后我们要提到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习惯,深度和广度,以及思维方式和思维素材的选取。成为一个工程师确实有很多品质是天生的和决定性的,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一些辅助措施。一个人曾经问我一个关于感性负载的问题,其实我心理很清楚他并不理解这里面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首先对电感的认识就不是用语言和数学公式能解释得了的。所以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是对工程师有很高要求的,这里所提到的物理学和数学是指一种最基本的认识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和公式。我可以推断这个人不太适合作工程师,其实他提出的问题都真真切切的存在于生活中,抬头看看日光灯的启动,或者当你看到电源插头的放电瞬间。可这每一个瞬间都被示为理所应当的话就错了。那样当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时也会感觉理所应当的。每个人的思维着眼点和注意的方面都不相同,很多人从小就会将注意放在自然科学之上,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就是未来的工程师。比如一个 10 岁的小学生看到一幢大楼,他会马上考虑大楼是如何建造的,塔吊又是怎么一节一节接起来的,那么高的大楼外墙的玻璃是如何安装的。另一个孩子会想工程师真伟大,还会想到一些诗句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显然两个孩子一个可能更适合作工程师另一个适合成为文学家。所以人们经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些人的长处和思维方式在工程师职业中无法发挥,可中国教育的教条化却无法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专业。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是文学爱好者,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有许多见解,阅读广泛文笔也好,可偏偏学了电子这个专业,这不是人才的浪费吗。工程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比如思考深度不够,和不会独立思考。一个公式放在面前能做题,能考试就 OK 吗?自然科学好比一个花园,一些科学巨匠写下了无数“不朽的文章”来描述它。数学公式就好比文章中的文字和句子,只是做文字游戏或者简单的背诵有什么意义吗?请问问自己你对这个“大花园”了解多少。你闭上眼睛能想象出这个花园的景象吗?记得我曾问一个大四毕业设计的学生你物理学的怎么样。他回答我“还好”,可又补充说“就是公式忘了”。工作中他看到我随笔可以写出很多方程,惊讶的说我的记忆力真好。我说“我根本就没背过公式”。因为我记得“花园”是什么样的,即使哪位大家用什么词汇描述的“花园”我记不清,可我依然能清楚的描述出来。这才是理论,理论不是指“文字”和公式而是前人的思想。许多学电子的学生说模拟技术难学,我告诉他们其实学好模拟技术并不是要学好模拟电子本身。世界本来就是模拟的,所有的物理量都是模拟的,这就是模拟。所以你对自然科学的最根本看法和世界观直接决定模拟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物理学水平的高低。我的意见是:不要以为拿着模电书学下去就能有本质的改变,一定要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提高对模拟量的驾御能力。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对概念的感性认识。思考问题要有深度,思维的深度是一种习惯。有些人总是喜欢点到为止,他甚至没有意识到我还可以再深入的思考。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要培养深邃的思考习惯。所以工程师要注重概念性的思考然后深入进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工程师要重视实践,自然科学不管发展到何时都离不开实验。电子学本身就是为了指导工程实践。所以不要谈空洞的理论。现在很多院所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总是谈一些空洞的理论,甚至错误的但还不以为然的理论。实践可以提高对自然科学的认识甚至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只有这种认识提高了才可我们不要“玩弄理论”,但要重视理论。理论是思想,是认识,不是公式和文字。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重视理论。因为你是电子工程师,而不是电子爱好者。人做事是一定要犯错误的,工程师要将这样的错误减到最少。因此全面的理论和对工程对象的认识是必须的。一些从电子爱好者出身的工程师比较容易忽视理论,认为把东西做出来了就可以。当然是要把东西作出来,但我们最终是要掌握尖端的技术,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不可能象电子爱好者那样拿过别人的图纸来“制作”了事。而且理论体系一定要完整,IT 技术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他已经涉及太多的东西了。所以在这个行业内如何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搞硬件的往往容易忽略软件方面的东西。现在哪里有离开软件的硬件和离开硬件的软件呢?而且一个工程师不仅要懂得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工程师的必修课。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仅仅靠学校里学来的一点皮毛想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是不可能的,90%的知识都要靠自己去学习。很多学校刚毕业的学生并不会自学。拿过一本书来一阵看,看不懂就咬牙看下去,最后仍在一边。其实自学是非常讲究技巧和方法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好办法。工程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执行。逻辑不仅仅是体现在程序中更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进程中,也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科学的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方案。大家可以参考“大脑思维图谱”的方法。( 应 该 是 指 MindMap , 参 见 这 本 书 中 的 介 绍工程师做事要严谨求实。神州飞船由多少复杂的系统构成,如果每个部件都有 99.9%的成功率,恐怕到最后返回的时候连一半的安全性都谈不上。所以工程师一定要严谨,从整体到每个细节都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工程师不能接受“差不多”这样的词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是工程师最基本的素质。一次公司里的一个工程师拿了一块作好的超声前端板交给我,并说板已 OK 了。可当我问他信噪比如何时,却回答我“差不多”。我理解差不多就还差,让他拿回去什么时候不差了再交给我。所以工程师要用指标说话,要用实践说话,差不多不是工程师的嘴里应该出现的词汇。工程师还要注重积累,一个好的程序员和电路设计师就是一个好的收藏家。不仅收藏自己的智慧结晶更要收藏别人的智慧结晶。另外我们学习的不仅是简单的知识更是前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工程的看法。比如每个人眼中的电阻都不相同,你要主动去了解高手眼中的电阻是什么东西。要学会独立的猎取信息和知识,并从其中得到自己判断。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学校的时候有老师去解答,在工作单位又有谁能解答呢?或者当你做的是最尖端的技术时你能去问谁呢!所以工程师要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要做思想上懒惰的人。中国教育往往要求学生考出高分,答对答案就是好学生。所以老师告诉的答案只要记住就 OK。可老师告诉你的答案能说明你自己具备了解题能力吗?请不要相信这样的分数,至工程师要有《亮剑》精神。用都梁的话说,古代剑客明知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是死也要亮出宝剑,没有这个本事就别当剑客。“尽管敌强我弱,尽管身陷重围,我们也要亮剑”。工程师也要敢于挑战对手,敢于战胜自己。一项工程如果连做都不敢做还能谈成功的问题吗?问题,改正后你的程序也健壮如牛了。最后你就认为与他编出了同样水平的程序吗?请不要这样想。研发中的一点点差距和问题,其实都是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上的一大段差距呀!甚至可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工程开发过程中,一个再小的问题都可能使整个研发进程瘫痪。所以一次高效而又顺畅的开发是来之不宜的,不要以为这很普通。很多工程领导者总能看到或者预测很多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也许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就是这许许多多小事却构成了研发屏障,甚至掩盖了那些大事。“未雨绸缪”和“雨中绸缪”是两个不同的研发境界,即使都能达到目的也不会有相同的效果。所以说“工程之中无小事,有事必有原因”。一定要找到原因。是时候公开我的真面目了~~~[诡异脸]大家好,我是电子工程师老树[微笑脸]实际上,技术这种东西的规律是大同小异的,虽然是电子工程师的成长的道路,但是,其它领域的技术人员,我想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也是比较痛苦地用了较长的时间才完成了从初学者到一个系统工程师的转变,所以啊,将自己这点体会写出来,希望能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作为一个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有高手带的话,实际上只需要大概6个月到1年的时间就能实现这个转变。只要你够勤奋、善于沟通、人品好。前两者大家都可以理解;人品好就是大家看着这个人顺眼,愿意帮他,什么都愿意跟他讲,相处不厌倦。要是狗脾气、自私,谁爱理你?要知道,自私的人,也愿意跟人品好的人在一起。一个电子工程师,或者说,一个电子系统设计工程师,需要有机会,这种机会是靠自己去争取,“哭着喊着要进步”,有这种精神,还需要明师带着,就可以。可是,上了班,谁会带你?很少,或者没有。市场竞争激烈,过去还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种现象,国营单位或许严重一些,民营企业中你需要给老板创造效益,至于学习,是在工作中学,老板是不会让你不干活而学习的,只能边干边学。我把技术人员的成长之路分成几个阶段:1. 入门 1~2年2. 登堂入室 3年3. 勤奋至卓越4. 沟通、协作5. 对某个行业深入理解,做出产品 5年第一步入门-51核心和基本电路中国人有10亿啊,每年有多少大学生毕业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有一张照片,招聘会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十分震撼。从来没有一个时刻让我感觉到中国的人力资源是如此的丰富。但是,从现在的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东西呢?一些理论,跟实际脱钩的理论。有没有用呢?有点用。但是,在企业中,需要的是实际干点事情出来,实际解决问题。所以说,很多企业不想要大学本科出来的大学生,说动手,没有动手能力,不知道电阻电容长得什么样子,能够做什么?但是又自视甚高,对工资的期望值比较高。等到能够干点事情了,又拍拍屁股跑了。所以企业现在喜欢使用大专中专甚至是职业学校培训出来的小孩,至少这些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份量,能够实实在在地做事。要知道,他们很多人的天赋并不差,很多人是家庭条件不好,打小就是苦孩子,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一旦给机会,他们都比较珍惜。现在的大学,误人子弟甚多。扩招是没有错,但是,实验室扩了吗?教室扩了吗?教师扩了吗?至少实验室是没有扩。老树认得的一个研究生说,只有到了一个阶段,才能到实验室作实验。很多导师就是把学生当奴隶一样干活,要是在干活中能够学到东西那就算是运气好的;运气不好的,直接就是导师的廉价的劳力了,学不到东西,活倒干了不少。但是,既然学生要拿文凭,要应付考试,没有办法,那怎么自救?在入门这个阶段,需要去学习大量的知识,摸清你所在的领域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从最基本的学起。如果励志要做一名出色的电子工程师,老树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做一个电子工程师,先从51学起,这是得到公认的。不需老树饶舌。首先,去买一个开发板,越便宜的越好,在上面可以练练keil C。最好再买一个仿真器,这样调试的效率高。当然这个不便宜,但是我觉得可以志同道合的哥几个合买。反正1天24小时,每人8个小时轮流上,有个几个月,C51语言也就差不多了。其次,看看老树的文章,北京的大学生没事到中发去转转,认认老树的文章上说得哪些电阻、电容、三极管、芯片、接插件什么的,看看自己的电脑上的主板、网卡、声卡、显卡是怎么画的,找到感觉,这些板卡都是高手的杰作啊。构思一个小的产品,按照老树文章上的思考题,找本protel99se的书,从每个菜单练起,循序渐进,从单片机最小系统-》输入-》 LED-》RS232/RS422/RS485-》固态继电器、继电器等原理图画起,边画边学,一点一点做,做好了,最好找个高手看看,找出毛病在哪里,再反复改进。在这样的模拟实战中找到感觉。顺便说一句我对市场上的开发板的看法,这些开发板当然都不错,但是,只能学到语言,不能教你画原理图和PCB,实际做的时候,还是需要高手带一带是最快的。我就是一个朋友教我的,也就半天的功夫,就会了。当时还是DOS下的protel 3.16版本。以战养战。找个公司、企业,帮他们做个小产品,既能得到公司的高手的指点,又能赚到一笔费用,岂不甚佳?这时,你的开发板、仿真器的费用就出来了。从原理图-》PCB-》C51,单片机也入门了。第二步:登堂入室对所在的技术领域的知识全面进行了解,做好知识的储备,同时彻底掌握单项和多项技术。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这时,需要对电子技术的所有东东进行全面的了解,主要是看看杂志、BBS、网站上的技术文章、何立民先生主持编著的《单片机应用技术大全》系列,将单片机和它的配套的电路,输入输出、通讯等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目标是为什么?系统的技术储备。知道什么问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解决,可能在什么地方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对你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你真能这么做,那么,你今后肯定比单位中的老同志还要棒。老树在国营研究所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无所事事,就是在那一两年的时间内将研究所的技术杂志看了一遍,尤其是《电子技术应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时,争取机会,学习高手们的硬件设计。一个比较快的办法就是到工控机的厂家那里,看看工控机的板卡和调理板是怎样设计的,都使用了哪些东西。记得老树第一次看到国外的一个器件,到处去问,也不知道是什么东东。后来在四通工控那里看到了,原来是固态继电器。这时,脑子里关于固态继电器的知识都冒出来了。什么东西就是这样,你要是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你天天看见,也熟视无睹。有心人就是这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慢慢积蓄知识和力量。毕竟一个产品,不是只会单片机就可以了,还是需要很多的外围电路,按照何老师的分类,前向、后向、人机、互相通道等,才能做成一件产品的。这个时候,抓住任何机会,去参与一个大型产品开发,在其中做一件事情,你可以学到沟通、协作、界面等产品开发的一些要素。第三步:勤奋至卓越中国人多啊,每个人都是智商100,谁比谁傻啊。凭什么你比别人强?你能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你能香车宝马,醇酒美人?老树认为,没有别的办法,就是靠勤奋。勤奋学习-这个道理大家知道,知识就是金钱啊;勤奋工作-想比别人多赚钱,在智商相同的情况下,就是靠多付出时间干活,再提高工作效率。别人5×8小时工作,你是7×16小时,再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你不久赚了比别人多5倍的钱吗?老树公司有2个员工,原来在老家种苹果,没有赚到钱,到老树的公司中干活,计件,活忙的时候,早晨8:00起来,晚上 12:00收工,年底也赚了一笔钱回家,高高兴兴,老树也开心,原来一屋子人干的活,现在2个人干了,公司管理省事了,员工也赚到了钱。开发也是一样。当然,这个需要你的公司有这个机制,多劳多得的机制。但是,要是现在没有,你要不要这样干呢?我认为,需要。一方面,干别人的活,练自己的技术,长自己的本事。另一方面,多干活,才能快速增长本事,技术才能跃变、突破,登堂入室,再得心应手、出神入化。至少,熟练工种是没有问题的吧。就象一壶水,老是小火,烧了半天,也是温吞水;可是大火一上,一会就开了,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射雕英雄转》中的郭靖,没有别的本事,就是傻练,有一天开窍了,如有神助。技术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突破了门槛,就是坦途。需要勤奋勤奋再勤奋。有一天这个日子来了,你就苦尽甘来了。勤奋还有另外一个含意,就是天道酬勤。其实是每个人看见勤奋的人,都会给他机会的,觉得帮助这样的人,高兴;把事情放在他的手里,也放心。还有一个含意是触类旁通。知识需要很多的参照物,去比较、联想、萃取、升华。换句话,你可能付出的是其他人的n倍的努力,可是你得到的是n倍以上的回报,你的知识已经不是简单的累加了,已经质变了。如果你在这个单位,勤奋了,也出成果了,就是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也没有关系。换一个环境就是了,总有人会欣赏你的。再说了,付出总有回报。有些人习惯怨天尤人,没有好的老爸老妈,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同伴,没有好的环境。这些人需要去看看周立功的文章,看看周老师怎样一步步成长的。第四步:沟通、协作原来还有,现在越来越少,做一个小的产品,就可以生活无忧。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在任何一个单位,将一个产品做好,都需要与同伴主动沟通,与不同部门的人互相协作。经常是跟不同单位的人沟通完成意见事情。有些人性格内向,从做技术的角度出发,这也是不可取的,还是要善于跟同事沟通,向高手求教,才能学到真本领。第五步:对某个行业深入理解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大都需要有一门独到的技术;更何况你是这个论坛的读者;有的人天生千娇百媚,有的人天生金嗓子,有的人有个好的老爸老妈;这些都不足为恃,更何况没有这些天赋呢?当你掌握了单片机、ARM、CPLD/FPGA等高端的技术,应该说,养身立命是没有问题了,可以解决人生的基本问题了;但是,还想更上一步,就需要对某个行业进入深入的理解和挖掘。我认识的靠技术过上宝马豪宅生活的工程师,并不是在技术上一开始就有什么过人之处,也不是说他的产品一开始就会比别人好很多,而是都是特别有韧性的人,都在捕捉某个行业的机会,在某个行业内精耕细作,坚持不懈,别人都干其它的去了,只有他还在这个行业中慢慢来,过上5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慢慢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产品不断改进,慢慢打开了销路,最后站住脚,机会来了,一下发达了。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修炼成了正果。有个笑话,说:刚刚离开的行业,发展最快。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大啊,市场大啊,只要认真耕耘,就会有收获。需要去从事多个行业吗?就个体而言,不需要。那个行业都有金子。就公司而言,需要吗?那要看你的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还需要看有没有这个方面的机制。否则,盲目的进行多个行业的扩展,没有必要。需要做的是至少在某个行业做到前三名。你看,原来的LOTUS的notes,卖给了IBM,原来只卖出去300万份,到了IBM,就卖到了1000万份。产品就是这样,占领市场的同时,利润就有了,规模效益就有了。一个公司的产品不需要太多,但是要卖的多,才是正路。象吉列,就是那么个小刀片,作成这么大的企业,多么舒服。象GE,每个行业都是业内的翘楚,那是资本主义社会200年的技术积累。在中国,需要做的是每一个小的公司都是某个产品最突出的。从小的产品做起,做到国内最好、亚洲最好、世界最好。就行了。中国就强大了。到那个时候,才有可能出现象GE这样的大公司。才有形成这样的大公司的技术基础。是时候公开我的真面目了~~~[诡异脸]大家好,我是电子工程师老树[微笑脸]实际上,技术这种东西的规律是大同小异的,虽然是电子工程师的成长的道路,但是,其它领域的技术人员,我想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也是比较痛苦地用了较长的时间才完成了从初学者到一个系统工程师的转变,所以啊,将自己这点体会写出来,希望能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作为一个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有高手带的话,实际上只需要大概6个月到1年的时间就能实现这个转变。只要你够勤奋、善于沟通、人品好。前两者大家都可以理解;人品好就是大家看着这个人顺眼,愿意帮他,什么都愿意跟他讲,相处不厌倦。要是狗脾气、自私,谁爱理你?要知道,自私的人,也愿意跟人品好的人在一起。一个电子工程师,或者说,一个电子系统设计工程师,需要有机会,这种机会是靠自己去争取,“哭着喊着要进步”,有这种精神,还需要明师带着,就可以。可是,上了班,谁会带你?很少,或者没有。市场竞争激烈,过去还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种现象,国营单位或许严重一些,民营企业中你需要给老板创造效益,至于学习,是在工作中学,老板是不会让你不干活而学习的,只能边干边学。我把技术人员的成长之路分成几个阶段:1. 入门 1~2年2. 登堂入室 3年3. 勤奋至卓越4. 沟通、协作5. 对某个行业深入理解,做出产品 5年第一步入门-51核心和基本电路中国人有10亿啊,每年有多少大学生毕业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有一张照片,招聘会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十分震撼。从来没有一个时刻让我感觉到中国的人力资源是如此的丰富。但是,从现在的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东西呢?一些理论,跟实际脱钩的理论。有没有用呢?有点用。但是,在企业中,需要的是实际干点事情出来,实际解决问题。所以说,很多企业不想要大学本科出来的大学生,说动手,没有动手能力,不知道电阻电容长得什么样子,能够做什么?但是又自视甚高,对工资的期望值比较高。等到能够干点事情了,又拍拍屁股跑了。所以企业现在喜欢使用大专中专甚至是职业学校培训出来的小孩,至少这些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份量,能够实实在在地做事。要知道,他们很多人的天赋并不差,很多人是家庭条件不好,打小就是苦孩子,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一旦给机会,他们都比较珍惜。现在的大学,误人子弟甚多。扩招是没有错,但是,实验室扩了吗?教室扩了吗?教师扩了吗?至少实验室是没有扩。老树认得的一个研究生说,只有到了一个阶段,才能到实验室作实验。很多导师就是把学生当奴隶一样干活,要是在干活中能够学到东西那就算是运气好的;运气不好的,直接就是导师的廉价的劳力了,学不到东西,活倒干了不少。但是,既然学生要拿文凭,要应付考试,没有办法,那怎么自救?在入门这个阶段,需要去学习大量的知识,摸清你所在的领域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从最基本的学起。如果励志要做一名出色的电子工程师,老树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做一个电子工程师,先从51学起,这是得到公认的。不需老树饶舌。首先,去买一个开发板,越便宜的越好,在上面可以练练keil C。最好再买一个仿真器,这样调试的效率高。当然这个不便宜,但是我觉得可以志同道合的哥几个合买。反正1天24小时,每人8个小时轮流上,有个几个月,C51语言也就差不多了。其次,看看老树的文章,北京的大学生没事到中发去转转,认认老树的文章上说得哪些电阻、电容、三极管、芯片、接插件什么的,看看自己的电脑上的主板、网卡、声卡、显卡是怎么画的,找到感觉,这些板卡都是高手的杰作啊。构思一个小的产品,按照老树文章上的思考题,找本protel99se的书,从每个菜单练起,循序渐进,从单片机最小系统-》输入-》 LED-》RS232/RS422/RS485-》固态继电器、继电器等原理图画起,边画边学,一点一点做,做好了,最好找个高手看看,找出毛病在哪里,再反复改进。在这样的模拟实战中找到感觉。顺便说一句我对市场上的开发板的看法,这些开发板当然都不错,但是,只能学到语言,不能教你画原理图和PCB,实际做的时候,还是需要高手带一带是最快的。我就是一个朋友教我的,也就半天的功夫,就会了。当时还是DOS下的protel 3.16版本。以战养战。找个公司、企业,帮他们做个小产品,既能得到公司的高手的指点,又能赚到一笔费用,岂不甚佳?这时,你的开发板、仿真器的费用就出来了。从原理图-》PCB-》C51,单片机也入门了。第二步:登堂入室对所在的技术领域的知识全面进行了解,做好知识的储备,同时彻底掌握单项和多项技术。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这时,需要对电子技术的所有东东进行全面的了解,主要是看看杂志、BBS、网站上的技术文章、何立民先生主持编著的《单片机应用技术大全》系列,将单片机和它的配套的电路,输入输出、通讯等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目标是为什么?系统的技术储备。知道什么问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解决,可能在什么地方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对你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你真能这么做,那么,你今后肯定比单位中的老同志还要棒。老树在国营研究所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无所事事,就是在那一两年的时间内将研究所的技术杂志看了一遍,尤其是《电子技术应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时,争取机会,学习高手们的硬件设计。一个比较快的办法就是到工控机的厂家那里,看看工控机的板卡和调理板是怎样设计的,都使用了哪些东西。记得老树第一次看到国外的一个器件,到处去问,也不知道是什么东东。后来在四通工控那里看到了,原来是固态继电器。这时,脑子里关于固态继电器的知识都冒出来了。什么东西就是这样,你要是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你天天看见,也熟视无睹。有心人就是这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慢慢积蓄知识和力量。毕竟一个产品,不是只会单片机就可以了,还是需要很多的外围电路,按照何老师的分类,前向、后向、人机、互相通道等,才能做成一件产品的。这个时候,抓住任何机会,去参与一个大型产品开发,在其中做一件事情,你可以学到沟通、协作、界面等产品开发的一些要素。第三步:勤奋至卓越中国人多啊,每个人都是智商100,谁比谁傻啊。凭什么你比别人强?你能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你能香车宝马,醇酒美人?老树认为,没有别的办法,就是靠勤奋。勤奋学习-这个道理大家知道,知识就是金钱啊;勤奋工作-想比别人多赚钱,在智商相同的情况下,就是靠多付出时间干活,再提高工作效率。别人5×8小时工作,你是7×16小时,再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你不久赚了比别人多5倍的钱吗?老树公司有2个员工,原来在老家种苹果,没有赚到钱,到老树的公司中干活,计件,活忙的时候,早晨8:00起来,晚上 12:00收工,年底也赚了一笔钱回家,高高兴兴,老树也开心,原来一屋子人干的活,现在2个人干了,公司管理省事了,员工也赚到了钱。开发也是一样。当然,这个需要你的公司有这个机制,多劳多得的机制。但是,要是现在没有,你要不要这样干呢?我认为,需要。一方面,干别人的活,练自己的技术,长自己的本事。另一方面,多干活,才能快速增长本事,技术才能跃变、突破,登堂入室,再得心应手、出神入化。至少,熟练工种是没有问题的吧。就象一壶水,老是小火,烧了半天,也是温吞水;可是大火一上,一会就开了,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射雕英雄转》中的郭靖,没有别的本事,就是傻练,有一天开窍了,如有神助。技术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突破了门槛,就是坦途。需要勤奋勤奋再勤奋。有一天这个日子来了,你就苦尽甘来了。勤奋还有另外一个含意,就是天道酬勤。其实是每个人看见勤奋的人,都会给他机会的,觉得帮助这样的人,高兴;把事情放在他的手里,也放心。还有一个含意是触类旁通。知识需要很多的参照物,去比较、联想、萃取、升华。换句话,你可能付出的是其他人的n倍的努力,可是你得到的是n倍以上的回报,你的知识已经不是简单的累加了,已经质变了。如果你在这个单位,勤奋了,也出成果了,就是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也没有关系。换一个环境就是了,总有人会欣赏你的。再说了,付出总有回报。有些人习惯怨天尤人,没有好的老爸老妈,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同伴,没有好的环境。这些人需要去看看周立功的文章,看看周老师怎样一步步成长的。第四步:沟通、协作原来还有,现在越来越少,做一个小的产品,就可以生活无忧。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在任何一个单位,将一个产品做好,都需要与同伴主动沟通,与不同部门的人互相协作。经常是跟不同单位的人沟通完成意见事情。有些人性格内向,从做技术的角度出发,这也是不可取的,还是要善于跟同事沟通,向高手求教,才能学到真本领。第五步:对某个行业深入理解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大都需要有一门独到的技术;更何况你是这个论坛的读者;有的人天生千娇百媚,有的人天生金嗓子,有的人有个好的老爸老妈;这些都不足为恃,更何况没有这些天赋呢?当你掌握了单片机、ARM、CPLD/FPGA等高端的技术,应该说,养身立命是没有问题了,可以解决人生的基本问题了;但是,还想更上一步,就需要对某个行业进入深入的理解和挖掘。我认识的靠技术过上宝马豪宅生活的工程师,并不是在技术上一开始就有什么过人之处,也不是说他的产品一开始就会比别人好很多,而是都是特别有韧性的人,都在捕捉某个行业的机会,在某个行业内精耕细作,坚持不懈,别人都干其它的去了,只有他还在这个行业中慢慢来,过上5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慢慢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产品不断改进,慢慢打开了销路,最后站住脚,机会来了,一下发达了。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修炼成了正果。有个笑话,说:刚刚离开的行业,发展最快。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大啊,市场大啊,只要认真耕耘,就会有收获。需要去从事多个行业吗?就个体而言,不需要。那个行业都有金子。就公司而言,需要吗?那要看你的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还需要看有没有这个方面的机制。否则,盲目的进行多个行业的扩展,没有必要。需要做的是至少在某个行业做到前三名。你看,原来的LOTUS的notes,卖给了IBM,原来只卖出去300万份,到了IBM,就卖到了1000万份。产品就是这样,占领市场的同时,利润就有了,规模效益就有了。一个公司的产品不需要太多,但是要卖的多,才是正路。象吉列,就是那么个小刀片,作成这么大的企业,多么舒服。象GE,每个行业都是业内的翘楚,那是资本主义社会200年的技术积累。在中国,需要做的是每一个小的公司都是某个产品最突出的。从小的产品做起,做到国内最好、亚洲最好、世界最好。就行了。中国就强大了。到那个时候,才有可能出现象GE这样的大公司。才有形成这样的大公司的技术基础。本人从软件和硬件来分析一下如何成为电子工程师。其实硬件软件来说,都是不能完全分开的,像电子产品,软件driver是建立在硬件之上的。如果说对于计算机专业纯粹的软件,那可以说与硬件无关。总的来说,硬件和软件 而言,那看你喜欢搞什么,像搞技术这方面,第一重要的是兴趣,技术说白了 有时 很枯燥的 ,没有兴趣 ,那种日子很难熬的。其实我感觉硬件和软件是相互交叉的,我们做硬件的有时遇到与软件相关的,也会去了解,当然没有专门搞软件的了解的透彻,同理软件呢部门的也一样,做一个项目重要的是相互沟通和协作。比如说,手机充电过程是通过一个电源管理芯片控制的,从预充电,CC充电,CV充电都是硬件控制的,但是软件也会去检测充电电压和电流,从而起到监控作用和保护作用,同时知道在什么时候停止充电,这些都是软件控制的。写软件driver的也必须了解外部的硬件连接。我目前的建议是,对于硬件2大方向,基带和射频: 基带要掌握的知识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理论。这4门课程必须学好。如果想高射频方面,射频是一个比较专业,在手机上也就是一个tranceiver和PA,但是确实影响手机的重要性能,这个要掌握微波理论,高频,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这些用到最多的分析就是高频的干扰特性,滤波,传输线阻抗的匹配,等等有点难度和专业性强。像通信的一些spec,如ETSI都是几十业的全英文的spec描述,都是要看的。 对于软件,driver和应用层,drive层专门写一些底层的驱动,与硬件相关,,应用层主要来控制与应用,MMI协议等。如果想弄软件的话,本人建议在大学抓紧时间学学ARM,就是嵌入式系统,自己买块板子,写写程序,学习学习实时操作系统如UCOSII,Linux,等等,对以后的发展还是蛮有用的,我个人的感觉是你无论硬件和软件,这个ARM还是学一学,任何一个小系统的都是有CPU的架构也都极其类是,对了解对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其实,说到底,在大学里,如果你想毕业就工作的话,我建议你能做到如下几点,出来找工作应该不是很难: 1.就按我说的那些基本理论课都学好,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个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一个企业,学的东西都是咱新的,靠的就是基础,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重要的性,总有人说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千万不要被误导,尤其是技术性质,这个很重要的,找工作是一定会看成绩的。 2.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要多参加一些电子性质的比赛,比如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得不得奖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加过,有经历,更有实际经验,很重要。 3.在这个专业,更重要的是动手能力,设计能力。这个不能忽视,一个电子产品,其实就是一个小系统,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组织架构,程序如何运行,地址如何分分配,操作系统的概念等等,所以在这一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是和有胜算的。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建议如下,其实这也是本人的经历,自己买一块ARM板子和书籍,来学习,等到你能在操作系统上写个程序能在板子上跑,证明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我从理论和实际经历,可从事的方向做了如上分析,希望你能有所体会,现如今竞争的残酷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金融风暴的危机,IT信息产业受到极大的冲击,裁员风波四处涌起。我个人的感觉是在大学里好好度过每一天。出来就不在害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本人从软件和硬件来分析一下如何成为电子工程师。其实硬件软件来说,都是不能完全分开的,像电子产品,软件driver是建立在硬件之上的。如果说对于计算机专业纯粹的软件,那可以说与硬件无关。总的来说,硬件和软件 而言,那看你喜欢搞什么,像搞技术这方面,第一重要的是兴趣,技术说白了 有时 很枯燥的 ,没有兴趣 ,那种日子很难熬的。其实我感觉硬件和软件是相互交叉的,我们做硬件的有时遇到与软件相关的,也会去了解,当然没有专门搞软件的了解的透彻,同理软件呢部门的也一样,做一个项目重要的是相互沟通和协作。比如说,手机充电过程是通过一个电源管理芯片控制的,从预充电,CC充电,CV充电都是硬件控制的,但是软件也会去检测充电电压和电流,从而起到监控作用和保护作用,同时知道在什么时候停止充电,这些都是软件控制的。写软件driver的也必须了解外部的硬件连接。我目前的建议是,对于硬件2大方向,基带和射频: 基带要掌握的知识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理论。这4门课程必须学好。如果想高射频方面,射频是一个比较专业,在手机上也就是一个tranceiver和PA,但是确实影响手机的重要性能,这个要掌握微波理论,高频,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这些用到最多的分析就是高频的干扰特性,滤波,传输线阻抗的匹配,等等有点难度和专业性强。像通信的一些spec,如ETSI都是几十业的全英文的spec描述,都是要看的。 对于软件,driver和应用层,drive层专门写一些底层的驱动,与硬件相关,,应用层主要来控制与应用,MMI协议等。如果想弄软件的话,本人建议在大学抓紧时间学学ARM,就是嵌入式系统,自己买块板子,写写程序,学习学习实时操作系统如UCOSII,Linux,等等,对以后的发展还是蛮有用的,我个人的感觉是你无论硬件和软件,这个ARM还是学一学,任何一个小系统的都是有CPU的架构也都极其类是,对了解对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其实,说到底,在大学里,如果你想毕业就工作的话,我建议你能做到如下几点,出来找工作应该不是很难: 1.就按我说的那些基本理论课都学好,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个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一个企业,学的东西都是咱新的,靠的就是基础,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重要的性,总有人说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千万不要被误导,尤其是技术性质,这个很重要的,找工作是一定会看成绩的。 2.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要多参加一些电子性质的比赛,比如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得不得奖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加过,有经历,更有实际经验,很重要。 3.在这个专业,更重要的是动手能力,设计能力。这个不能忽视,一个电子产品,其实就是一个小系统,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组织架构,程序如何运行,地址如何分分配,操作系统的概念等等,所以在这一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是和有胜算的。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建议如下,其实这也是本人的经历,自己买一块ARM板子和书籍,来学习,等到你能在操作系统上写个程序能在板子上跑,证明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我从理论和实际经历,可从事的方向做了如上分析,希望你能有所体会,现如今竞争的残酷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金融风暴的危机,IT信息产业受到极大的冲击,裁员风波四处涌起。我个人的感觉是在大学里好好度过每一天。出来就不在害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electronicengineer)必备八大技能:抄板,焊板,画板,仿真,编程,调试,创意,坚持。 抄板:此技能是寻求经典设计元素的来源,不得不学。学精不易,建议升到二级足以,经历转移到别的技能上。1级,能够超出电源电路,画出电路图2级,看懂电路图,快速理解其设计意图。3级,从中学习智慧,评价其设计方案的好坏。4级,基本不用一点点的抄就能知道电路原理图。高深的走线设计是要吸取的。焊板: 此技能是电子工程师的看家本领,必备武器。首选技能,且要加到最高级。1级,明白焊接原理,懂理论知识。能应付简单的焊接。2级,贴片元件的焊接应付自如,插件的不再话下,能保证质量。贴片对MCU焊接能够独立完成。3级,焊接技术更上一层,焊点美观达标。无连焊虚焊,不能有拉尖,白锡登不合格焊点。对器件的弯曲能够细心把握,对线头的焊接处理合适。4级,焊接技术纯熟,基本一次搞定,不能有用蛮劲,硬杵的现象,温度把握精准,元件的分布合理美观。布线能够借助画图工具初步设计后再进行焊接。基本走向一个成熟的设计流程,设计阶段要细心,有大局观。为后续的工作带来很大方便。画板:画板软件首选Altiundesigner ,必备技能。首选。不解释,提前添加。1级,知道基本流程,库文件,封装,一整套下来基本就行,能够画好单片机最小系统板。2级,建立好自己常用的封装库文件,这是一个成熟电子工程师的积累。3级,能迅速画好多层板,布线要合理。4级,对高频信号等其他高级理论充分理解,并且善于实践于设计PCB之中。仿真:帮你成为高手的工具,不得不学。学的熟练运用后可以用一台电脑当做一个虚拟实验室。性价比也不错。1级,会使用常见的EDA软件,PSPICE,PROTEUS,MATLAB,MLUTISIM等,操作不多解释,重要的是明白这些仿真软件的各个侧重点。 2级,能结合实例,运用工具对其分析,寻求最优的参数,确定最终方案。3级,看破软件,视其为垃圾,因为有事软件也罢工,自己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否定其他的价值。编程:想成为电子工程师大神吗?编程是你不得不跨越的龙门。不多说,玄妙的很。技巧很多,但是思想更重要。1级,c语言要熟练,基本的一些功能的实现要熟练。编译工具要上手快(1个小时要熟悉具体的编译环境),当然环境只是个工具,C才是内功,自己没事多看看C,会收获更多。2级,流程图不能不画,这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把思路理清的工具。各种流程图灵活运用,能把复杂的程序分的有模有样。要具备分时操作的思想。状态机的思想是渗入到程序的每个毛孔的。这是一种牺牲灵活,获得清晰的一种方法。3级,大神的跳跃。基本能够处理常见事务,like 键盘,显示,LCD,测频,数据传输,PWM ,超级定时,稳压,AD采样,数字滤波,等等都已经烂熟于心。该阶段提升是在程序独立性和模块化上做文章了。每一个模块虽然有现成的实例,但是要想好好的理解,非要自己去做一遍才行,;里面文章多的是,值得深入研究。其实做的多了,就感觉单片机只是个工具,要想升级自己,还要多多观察编程思路,数学模型一类的东西,那些才是干货。这其实就是从经验知识到专业理论知识的转化,再有专业理论知识向基本理论的质变。一些工具可以用上(matlab…)4级,更高的层次,多总结,我还没想好是什么景象呢。(赶紧想,不然怎么会实现呢)调试: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都是分块化思想,按部就班有条有理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排查出来bug.硬件上,熟练使用仪器,其实没什么,最重要的就是万用表和示波器。两大神器!软件就是下载器和开发板,无尽的尝试换来丰收的硕果。但是尝试切不可盲目乱撞,否则只会越挫越没士气。别小看调试,对于一个初级硬件工程师,没有这个基础什么工作也做不下去。电子行业的基础是测量。好好研究吧。创意:不要说什么创意,创意只是在前人的肩上更高了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也是有价值的。所以想要创意之前,我们要学会模仿,模仿也就是学习了,这样一个过程有很快的提高,因为方向明确。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每一个路上都有果实,只是有人的眼睛只是一个普通的器官,而有的人是有心灵和感恩混于清澈的水做成的。要坚持,坚持在路上积累,就会有收获。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electronicengineer)必备八大技能:抄板,焊板,画板,仿真,编程,调试,创意,坚持。 抄板:此技能是寻求经典设计元素的来源,不得不学。学精不易,建议升到二级足以,经历转移到别的技能上。1级,能够超出电源电路,画出电路图2级,看懂电路图,快速理解其设计意图。3级,从中学习智慧,评价其设计方案的好坏。4级,基本不用一点点的抄就能知道电路原理图。高深的走线设计是要吸取的。焊板: 此技能是电子工程师的看家本领,必备武器。首选技能,且要加到最高级。1级,明白焊接原理,懂理论知识。能应付简单的焊接。2级,贴片元件的焊接应付自如,插件的不再话下,能保证质量。贴片对MCU焊接能够独立完成。3级,焊接技术更上一层,焊点美观达标。无连焊虚焊,不能有拉尖,白锡登不合格焊点。对器件的弯曲能够细心把握,对线头的焊接处理合适。4级,焊接技术纯熟,基本一次搞定,不能有用蛮劲,硬杵的现象,温度把握精准,元件的分布合理美观。布线能够借助画图工具初步设计后再进行焊接。基本走向一个成熟的设计流程,设计阶段要细心,有大局观。为后续的工作带来很大方便。画板:画板软件首选Altiundesigner ,必备技能。首选。不解释,提前添加。1级,知道基本流程,库文件,封装,一整套下来基本就行,能够画好单片机最小系统板。2级,建立好自己常用的封装库文件,这是一个成熟电子工程师的积累。3级,能迅速画好多层板,布线要合理。4级,对高频信号等其他高级理论充分理解,并且善于实践于设计PCB之中。仿真:帮你成为高手的工具,不得不学。学的熟练运用后可以用一台电脑当做一个虚拟实验室。性价比也不错。1级,会使用常见的EDA软件,PSPICE,PROTEUS,MATLAB,MLUTISIM等,操作不多解释,重要的是明白这些仿真软件的各个侧重点。 2级,能结合实例,运用工具对其分析,寻求最优的参数,确定最终方案。3级,看破软件,视其为垃圾,因为有事软件也罢工,自己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否定其他的价值。编程:想成为电子工程师大神吗?编程是你不得不跨越的龙门。不多说,玄妙的很。技巧很多,但是思想更重要。1级,c语言要熟练,基本的一些功能的实现要熟练。编译工具要上手快(1个小时要熟悉具体的编译环境),当然环境只是个工具,C才是内功,自己没事多看看C,会收获更多。2级,流程图不能不画,这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把思路理清的工具。各种流程图灵活运用,能把复杂的程序分的有模有样。要具备分时操作的思想。状态机的思想是渗入到程序的每个毛孔的。这是一种牺牲灵活,获得清晰的一种方法。3级,大神的跳跃。基本能够处理常见事务,like 键盘,显示,LCD,测频,数据传输,PWM ,超级定时,稳压,AD采样,数字滤波,等等都已经烂熟于心。该阶段提升是在程序独立性和模块化上做文章了。每一个模块虽然有现成的实例,但是要想好好的理解,非要自己去做一遍才行,;里面文章多的是,值得深入研究。其实做的多了,就感觉单片机只是个工具,要想升级自己,还要多多观察编程思路,数学模型一类的东西,那些才是干货。这其实就是从经验知识到专业理论知识的转化,再有专业理论知识向基本理论的质变。一些工具可以用上(matlab…)4级,更高的层次,多总结,我还没想好是什么景象呢。(赶紧想,不然怎么会实现呢)调试: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都是分块化思想,按部就班有条有理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排查出来bug.硬件上,熟练使用仪器,其实没什么,最重要的就是万用表和示波器。两大神器!软件就是下载器和开发板,无尽的尝试换来丰收的硕果。但是尝试切不可盲目乱撞,否则只会越挫越没士气。别小看调试,对于一个初级硬件工程师,没有这个基础什么工作也做不下去。电子行业的基础是测量。好好研究吧。创意:不要说什么创意,创意只是在前人的肩上更高了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也是有价值的。所以想要创意之前,我们要学会模仿,模仿也就是学习了,这样一个过程有很快的提高,因为方向明确。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每一个路上都有果实,只是有人的眼睛只是一个普通的器官,而有的人是有心灵和感恩混于清澈的水做成的。要坚持,坚持在路上积累,就会有收获。首先高数是要学好的,以后的信号处理、电磁场、电力系统、DSP等不同方向的专业课都用得着。专业基础课最重要的就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这3门课一定要学好。这3门课一般都是大一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开设,对大多数对电子知识还了解不多的同学来说,通常是学得一知半解,迷迷糊糊。所以,最好是在开课之前或是开课的同时读一两本通俗浅显的综合介绍电子知识的书籍,对书中的知识你不需要都懂,能有个大致感觉就行。对这这种入门读物的选择很重要,难了看不懂可能兴趣就此丧失或备受打击,反而事与愿违。在此推荐一本《电子设计丛零开始》(杨欣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除了看书,还要足够重视动手实践。电路、模电、数电这些课程进行的同时都会同时开设一些试验课,珍惜这个动手机会好好弄一弄,而不要把它当作一个任务应付了事。跟抄作业一样,拷贝别人的试验结果在高校中也是蔚然成风,特别是几个人一个小组的实验,那就是个别勤奋好学的在那折腾,其他人毫不用心地等着出结果。我只想说,自己动手努力得来的成果才是甜美的,那种成就感会让你充实和满足。游手好闲的,到临近毕业找工作或在单位试用时,心中那种巨大的惶恐会让你悔不当初。必须掌握的软件那就是protel了。上学时,从小学期的综合设计实验到毕业设计,最后都会要求你用Protel绘出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和PCB版;工作后,Protel也是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部分同学毕业后一两年内的工作,可能就是单纯地用这软件画板子。再简单罗列一下要学好的课程,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也称单片机)、开关电源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PLC)应用、变频器应用、通信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DSP、嵌入式等等。可能有同学要问:这么多东西,大学阶段要想都学好不容易吧?答案是不仅是不容易,而且是不可能。这些技术每一门展开来都是复杂的一套知识,可以说,你只要精通其中一门,就可以到外边找个不错的工作了。而且在大学阶段,这些课程也不是都要学的,而是针对不同专业方向选修其中几门(具体选哪几门,多研究研究你们各自的专业培养方案,多请教老师),学的时候争取能动基本用法即可,真正的应用和深入是要到工作后的;当然你若很勤奋或有天赋,能熟练掌握某一门达到开发产品的程度,那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就轻而易举了。到这里我们需要再明确一点:电子领域知识繁多、浩如烟海,所以一般搞硬件的公司都有较多的员工,一个研发项目是多人细致分工、共同完成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团队意识这个名词。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比如一些人专门负责搞驱动,一些人专门从事逻辑设计,一些人专门搞高频无线,一些人专门搞测试,一些人专门设计外壳,一些人专门设计电路板等等。我认为:除了最初提到的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外,应了解并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与选用指导、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一些常用电路模块的分析与设计、单片机的应用、PLD的应用、仿真软件的应用、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测量与电路测试。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就不用说了,这是元素级的基础,不过要想掌握好也并不容易,一些电子系学生毕业了,还认不出二极管、三极管实物、分不清电解电容的正负极等等,也不是没有的事。还是一句话,多进进实验室,多跑跑电子市场,多看看书。仪器仪表的使用,大学的实验课中你至少会用过数字万用表,波形发生器、电源、示波器、小电机、单片机仿真机,至少要把这些东西的接线方法和用法弄懂吧。常用电路模块也是包罗万相,各种放大电路、比较器、AD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微分电路、积分电路,还有各种数字逻辑单元电路等等,只能说,大致了解吧,并学会怎么去查资料、查芯片查管脚。最基本的,做实验或课程设计中用到的各种芯片要弄熟。单片机,这是应该掌握的。时下单片机种类繁多,但各大小企业用得最多的还是51系列单片机,而且价格便宜、学习资料也最全,故给自学者推荐。当然各学校开课讲的单片机型号会有所不同,没关系,学好单片机编程,学好了一种,再学别的单片机就容易了。PLD(可编程逻辑器件),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提供用户可编程,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对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功能设定(即要它实现什么功能)要有设计者借助开发工具,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这跟单片机类似。开发工具可学习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软件(这是该公司的第4代PLD开发软件,第3代是MAX PLUS II软件)。编程语言学习硬件描述语言VHDL或Verilog HDL。仿真软件最基本的就是前面说的Multisim了,另外还可学MATLAB。其他的试专业情况选学或是工作后学。电路板设计与制作主要是用Protel软件辅助进行。这在前面已有介绍,读者应该也比较熟悉。最后建议积极参与各类电子竞赛赛事,参加一场比赛一个项目做下来,电子设计的一个流程和各环节的基础知识就能串起来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及今后走向工作岗位都有莫大裨益。最后的最后,希望题主能顺利早日成为电子工程师~首先高数是要学好的,以后的信号处理、电磁场、电力系统、DSP等不同方向的专业课都用得着。专业基础课最重要的就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这3门课一定要学好。这3门课一般都是大一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开设,对大多数对电子知识还了解不多的同学来说,通常是学得一知半解,迷迷糊糊。所以,最好是在开课之前或是开课的同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技术学的就业优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