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稳定吗为什么如此稳定

中国国高铁为什么那么稳_百度知道
中国国高铁为什么那么稳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中国的高铁钢轨没有接缝。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中国高铁总设计师梁建英在央视节目中说,自己曾出差去瑞士,买了张苏黎世到日内瓦的车票,结果由于车太晃晕车了,缓了半天才能去办事。她暗下决心:&我们生产的产品,一定要让大家坐在上面,有一个良好的体验感。
技术成熟,水平高!
技术先进,工艺好,领先世界水平·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社会结构超稳定的原因何在?
什么是超稳定结构?中国社会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大一统皇权到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历2132年,期间经过长长短短12个大一统皇权更迭,4个地方政权割据、混战时期。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无论是地方政权割据还是中央集权,其社会治理结构基本都在复制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没有什么进步。制度文明是在原地转圈(注1),甚至明清相对于汉唐还有倒退(注2)。文学艺术自唐宋达到高峰后也在走下坡路。中国的科学技术自14世纪以来,就少见有系统的重大发明了(注3)。社会的发展、思想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甚或倒退状态。我将这种长时期内体制的复制和发展的停滞称之为中国社会结构的超稳定。
比较而言,西方各国在此期间内在生活和生产方式上、在政治体制上、在文化和科学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注4)。尤其是17世纪西方科技进步加快之后,中国更加是远远落后了(注5)。
为什么中国社会结构能够超稳定?按照我自己的研究,我认为其成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原因:即生产方式的复制,治理结构的复制,教育结构的复制与人才结构的弹性。
先来看看生产方式的复制。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以农业文明为主。为便于统治,全民集体走集权道路,自商鞅变法始中国历朝历代就开始实行“重农抑商”自然经济政策(注6),这不仅阻碍了财富向工商资本转移,影响了科技进步(注7),更要命的是,它阻碍了在中国建立相对于停滞的农耕文明而言具有无限扩展性和带动性的工商业文明(注8),使得整个中国社会在上述的2132年的历史长河中,生产方式一直停滞在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明阶段,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和发展停滞。
再来看治理结构的复制。由于中国以定居农业为主,人民世世代代在同一块土地上繁衍,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基于血缘组织的家庭、家族非常发达,而地缘组织的社区相对微弱,形成了熟人社会,宗法制,构成“家国一体”,丛林法则的治理方式。例如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在动员“贫乏游手之徒”造反时就说:“天下国家,本同一理。……”夺天下的人都是想要复制家天下的治理结构。皇帝就等于宗法制的大家长,地方长官就是父母官。自夏禹、商汤、周武王、秦始皇、刘邦以来就一贯如此,汉初又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三纲五常、“大一统”,为这种复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之后的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也莫不是再复制。就连忽必烈、努尔哈赤为首的游牧民族,由于其治理方式是基于丛林法则,与农耕文明原有的治理模式相近。入主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安逸的定居农业地区后,由于被治理地区的生产方式主要维持定居农业形式,其后人(如八旗子弟)的游牧民族开拓创新传统反而被大大衰减,乃至被汉族所同化。因此也在重复汉族的治理模式。例如慈禧太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提出“祖宗之法不可变”。兼之政治基础(注9),因此这种基于家国结构、丛林法则的治理方式在被基于契约精神治理的商业文明外力打破之前得以被不断复制、维持。
从人才供给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实行中央集权的文官制,建立了结构的官阶体系,形成强有力的覆盖式管理网络。同时,在严格的蛛网式管理中,又实行,人人都可通过考试改变社会地位和家族命运,形成一种身份转移变换的机会。这既可稳定帝国统治,广纳人才,引导知识分子忠君报国(10),也可使社会矛盾有一定缓解,人才结构维持一定的弹性。至于考试的科目无非是复制陈旧的教育结构,引导知识分子以主要精力学好儒家学说的四书五经,忠君报国(注11),到明清甚至发展为完全扼杀创造力的八股文考试。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及其激励结构不合理,导致帝制社会超稳定乃至科技落后(注12)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的复制,宗法制治理结构的复制,四书五经教育结构的复制与科举考试所产生的文官弹性结构等综合作用导致了中国社会结构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大一统皇权到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专制帝制期间的超稳定,导致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面落后。当前,中国的GDP已经跻身世界第二,产能世界第一,国际贸易额世界第一,城市化过程也正在如火如荼进展过程之中,一半以上的人口已经进入城市,市场经济正在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社会传统的定居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宗法制治理结构正在缓慢、渐进的改变过程中,禁锢思想的教育结构复制仍然在延续。一句话,中国已经处于由超稳定结构转向渐进改良结构的转折点。我希望每个公民都能够独立理性思考,知行合一,从自身做起,大家行动起来,避免宗法制治理结构的再复制和教育结构的再复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不可逆的渐进改良结构!
注1:丁晓良:《中华文明能够跳出周期性自毁的怪圈吗?》,见《社会发展70问》,249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注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1版。
注3:丁晓良:《由历史唯物主义观看中国科技为何会落后》,见《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202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注4:为什么中国人是顺应者居多,西方人是创新者居多?》,见《社会发展70问》,93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注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注6:丁晓良:《中国落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见《社会发展70问》,131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注7:详见注3
注8:丁晓良,农耕、游牧、工商业三大文明比较谈,商业文化,2013.05(下)总第229期,28页。
注9:丁晓良:《为什么中华制度文明中没有诞生对于皇权的制约法律?》见《社会发展70问》,156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注10:通过这种考试,皇帝既可把最优秀的人选来担任公职,又可以通过儒家经典的教育建立一套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可以大大减少皇帝的统治成本。详见注5,277页。
注11:出于引导知识分子忠君报国的需要,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注12:详见注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中国周边国家政治那么不稳定_百度知道
为什么中国周边国家政治那么不稳定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实自己也很不稳定只是你没看到而已,很多的东西你懂得,就好像新闻联播,&前段百姓都幸福,后段&国外都乱···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为什么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如此大,但当前社会还是比较稳定_百度知道
为什么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如此大,但当前社会还是比较稳定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中央新闻上是一片祥和,实际上不是。你想不稳定也不行啊,警察军队全为ZF服务,能干出啥事?
采纳率:26%
这只是表面的,就像火山底下的岩浆,海底的暗流,只要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底层社会的革命那是迟早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如何影响?有没有一个详细的答案?
这是因为中国普通老百姓习惯于“上智下愚”的处世理念,惯于忍耐。——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每次改革、动荡都是源于知识阶层的觉醒与领导。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虽然惊人,但因为收入高的绝大多数是知识阶层——这些受益阶层只会去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并为自己摄取更多的既得利益,所以社会变革失去了的行动力。而少数希望变革的非知识阶层,本身既没有变革的理论,又缺乏指导变革的组织能力。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一针见血!中国社会为什么“超稳定”?(转)
[原创]一针见血!中国社会为什么“超稳定”?
33466 次点击
19:55:14 发布在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这种顽固性、停滞性被人称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那么,这种“超稳定”的根源是什么?这
里想化繁为简。我们认为,是文化基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样的文化基因,造就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后工业社会的计算机可以管理工业社会的机械,并且
创造出新的机械,但是,机械无论如何强大,也不可能创造出计算机。因此,文明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遗憾的是,中国连工业社会都算不上。现在的中国仍然还是
一个弱智社会、缺德社会、传统社会。
&&&&中国人是图新鲜的,并不拒绝外来文明的“奇技异巧”——相反,喜欢的不得了;然而,中国人并
没有超越性的思维方式,所以,并不懂得这些“技巧”背后的真正的技巧是什么。在古希腊哲学一开始的时候,技巧就是与道德相提并论的,所以,苏格拉底说过
“知识即美德”。为了贯通知识和美德的联系,亚里士多德进而区分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而为了克服理性的僭越,西方发展了基督教义。尤其是新教伦
理,推进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正是通过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张力关系,西方社会才不断向前演进。在那里,人有人的样子,社会有社会的样子。而在中国,至今仍然
没有一个合理化的社会,而只有一个个沙粒化的非常猥琐的人。正如胡适百年前所刻画的那样:“这样又愚又懒的民族,不能征服物质,便完全被压死在物质环境之
下,成了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民族。”
&&&&中国文明古老,但更重要的是落后。落后在精神的缺失。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是
一种文明内在的三个要素,也是文明的递进层次。其中,高层次决定着低层次。没有高层次的决定性作用,低层次的文明就会搞得一团糟。例如当下中国,就连柴米
油盐酱醋茶都生产不好。中国人尽管知道必须学习西方,但是,却只能接受西方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而学不会西方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背后的精神文明。这表现
在:西方的理性与信仰,始终无法进入中国。在中国人的教育中,几乎没有哲学和宗教的氛围。所以,中国人在精神上长不大,而且越来越坏了。在清末,中国人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五四,中国人想“民主与科学”。这是在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引进上的努力,但最终还是遭遇了失败,中国人在这两方面都没有多大建树。
原因是:中国文化基因对西方精神文明有排异反应。从唐朝开始,基督教1300年都无法推开中国的大门,而只有一点点亮光透进来。
我看来,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是由于中国人在精神上的超顽固造成的。一方面,中国文化缺失理性与信仰的基因;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所谓“生命哲学”都
跟精神上的、思想上的自由毫无关联。所以,这是一个不会思考也不能思考的民族。于是,中国不可能出现理性的社会实践。因此,超稳定的背后,是超失败。13
亿中国人对这个世界的精神贡献是负值。这是我们共同的悲哀!不看到这一点,中国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而只会不断败坏下去。比如前阶段由于中国的性开放和婚姻
生活不稳定,中国的离婚率一直在飙升,而近阶段随着类似剥徕士特这种用品在中国普及开来,中国家庭的生活满意率逐年飙升,近几年中国的婚姻生活趋向稳定,
这都是由于性文化的缺失导致的。
&&&&国民性问题之所以有意义而不是一个伪命题,乃因为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是不存在所谓国民性的,但
在不自由、不开放的社会中,国民性、劣根性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警惕地意识到,我们身上的劣根性,就是中国社会之所以超顽固、超稳定的根源。关于
中国人的国民性,我认同黑格尔的判断,他在《历史哲学》一书中写道,“这就是中国民族各方面的性格。它的特征是:凡是属于精神的东西,自由的伦理、道德、
情感、内在的宗教、科学和真正的艺术都离它很远。”黑格尔认为中国是一个停滞不前的国家,根源大概也在这句话上。
&&&&为什么外国人看中国那么清楚,而中国人却看不清楚自己?中国人为什么活得都这么窝囊?这是我今后一系列博文的任务。我们必须揭露自己的阴暗面!否则,永远不可能长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护社会稳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