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就三个大国的第二大语言会是哪个,汉语,法语还是西班牙

世界上最有用的5种语言--快来选个第二外语吧
很多同学都想学习一门第二外语,但是大家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如何选择的问题。今天,留学监理网的老师就来帮你治愈“选择困难症”并让你选择一门适合自己的第二外语。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数据,目前世界上最有用的5种语言分别是:
第5名:阿拉伯语
第4名:法语
第3名:西班牙语
第2名:英语
第1名:汉语
另外,其他几种用途比较广的语言包括:
我们的国家地处亚洲,那么其他适合我们学习的亚洲语言有哪些呢?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了,日语和韩语比较适合中国人学习。
汉语使我们的母语,英语也学了很多年了,所以我们就不去讨论这两门语言了。接下来,我们主要来对其他的几种语言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主要通行于中东和北非,现为22个阿拉伯国家及4个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以阿拉伯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超过2亿人。阿拉伯语为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在全球范围使用者总计目前已经突破4亿人。阿拉伯语方言多且差异大,标准阿拉伯语则是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为准。
阿拉伯语有元音8个,辅音28个,以多顶音和喉音为其特色。阿拉伯文字是一种音位文字,4世纪由闪米特语族西支的音节文字发展而来,共有28个辅音字母,元音没有字母,需要标识时,可在字母上方、下方加符号表示。自右而左书写。在世界语言中,除拉丁字母外,阿拉伯字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套字母,使用阿拉伯字母的语言有:波斯语、库尔德语、普什图语、乌尔都语、一部分突厥语、柏柏尔语、马来语以及中国境内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等。阿语曾是整个文明世界学术文化所使用的语言之一。在9-12世纪用阿语写成的著作,包括哲学、医学、历史、宗教、天文、地理各方学科,比较其它语言占有很大比例。西欧的语言中至今仍有许多阿语词汇,足以说明阿语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法语是属于欧洲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独立语言。罗曼语族包括中部罗曼语(法语、意大利语、萨丁岛(Sardinia)方言、加泰罗尼亚(Catalunya)语等)、西部罗曼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与东部罗曼语(罗马尼亚语等)。是继西班牙文之后,使用者人数最多的罗曼语言独立语言之一。现时全世界有8700万人把它作为母语,以及其他2.85亿人使用它(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法文是很多地区或组织的官方语言(例如联合国、欧洲联盟)。法国法语和加拿大法语是世界上两大法语分支,它们之间有很大区别。
法语的学习难点在于语法。首先,法语的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且分为阴性名词和阳性名词两类,例如:苹果--pomme就是阴性名词,而钢笔--stylo则是阳性名词。而与名词进行搭配的冠词和形容词都需要根据名词的阴阳性和单复数来进行变化。另外,法语中的动词需要来进行动词变位,例如aller的意思是“去”,那么“我去”是je vais,“你去”是tu vas,“他去”是il va。这是很多初学法语的同学常见的难点。语音方面,法语单词的重音都在词尾最后一个音节,法语的语音比英语要更规则,但是法语中与很多联诵,也就是连读。这让很多同学非常不适应。初学法语要多进行听力练习,因为法国人的语速非常快,不打好听说的基础是很难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的。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简称西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部罗曼语支。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约有406,000,000人作为母语使用,为世界第二大语言,仅次于汉语。总计使用者将近475,000,000人,语言总使用人数之排名为世界第五(2014年6月)。在七大洲中,主要是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巴西、伯利兹、法属圭亚那、海地等地除外)。西班牙语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
西班牙语的发音非常优美,而且西班牙语的发音比较简单,每个字母都有对应的读音,极少出现不规则的发音现象。与法语一样,西班牙语的名词也分为阴性名词和阳性名词,动词也需要进行变位。西班牙语的语法虽然比较复杂,但是比法语简单一些,所以很多学习过法语的同学在学习西班牙语之后都能很快上手。
葡萄牙语:
葡萄牙语简称葡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部罗曼语支。葡萄牙语是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种之一。截止至2013年,全世界共有约230,000,000的人口使用葡萄牙语,是世界流行语种的第6位,仅次于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的使用者绝大部分居住在巴西,而只有1200万左右使用者居住在葡萄牙。
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或者通用语言的国家和地区: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东帝汶、中国澳门。
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之间书写相近,但相比较语音而言,葡萄牙语更柔和且语音规则更加复杂,因为它包含了一些西班牙语所不具有的鼻音,以及类似于中文“湿”的发音和其它西语不具有的发音规则。巴西人和葡萄牙人可以毫无困难的交谈。二者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两方面,语法上的差别非常小。语音差别是几百年来逐渐形成的,所以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同。词汇差别是因为巴葡融入了非常多的图皮语和非洲语言的词汇,导致巴葡中的某些词在葡葡里不存在或意思有所区别。葡萄牙语与西班牙语和法语一样都需要进行动词变位,名词同样分为阴性名词和阳性名词。由于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非常相似,所以不少学习者都能同时掌握这两门语言。
俄语是俄罗斯的唯一官方语言,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官方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和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母语使用人数和第二语言使用人数的第四大语言。
俄语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俄语的书写系统使用西里尔字母的修订版。共有33个字母。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种。辅音又分为清辅音(声带不振动)和浊辅音(声带震动)。此外,俄语的辅音还可以分为软辅音和硬辅音,二者发音动作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发软辅音时,舌中部需要向上颚抬起。另外,俄语中有大舌颤音,这个音会让很多学习俄语的同学感觉不适应,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基本都可以掌握这个发音。俄语的语法非常复杂,俄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是:词与词的语法关系和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主要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俄语是印欧语系中保留古代词形变化较多的语言之一。名词大都有12个形式,单、复数各有6个格;形容词有20多个甚至30多个形式,单数阳性、中性、阴性和复数各有6个格,另有短尾、比较级;动词形式可有一、二百个,包括体、时、态、式、形动词、副动词等。实词一般都可以分解为词干与词尾两部分。词干表示词的词汇意义;词尾表示语法意义,通常一个词尾包含几个语法意义。
德语包括高地德语与低地德语两大系列的数十种方言。目前使用德语的国家主要包括:德国、比利时、瑞士等国。根据欧洲语言管理中心2015年9月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使用德语各方言的人数以及德语的学习者将近1亿7千7百万人,其中母语使用者9千5百万,作为第二语的使用者为1千2百万,外语学习者多达7千万,是世界上最常被学习的外语之一。
德语各方言差距巨大,词汇不同,语法也不一样,彼此无法通话。高地德语指阿尔卑斯山和临近的德国南部山区,德语的Hochdeutsch一词常常被用以指称标准德语,而非高地德语诸方言。低地德语主要分布于德国北部沿岸地区,低地德语通常又分为三大体系:东低地德语、低地萨克森语、低地法兰克语。德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属于同一语族的语言还有:英语,荷兰语,挪威语,瑞典语,冰岛语和丹麦语。
德语含有30个字母,其中4个是特殊字母。德语一共有42个音素,元音音素19个,辅音音素23个。德语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规则,掌握了发音规则(一般需要10课时左右),就可以顺利阅读一般的德语文章。一般单词表和词典中都没有为德语单词标注音标。需要根据德语的发音规则来读,如果有特殊情况,例如来自其他语种尚未被德语化的词,一般都会标注发音。德语的语法非常复杂。德语中名词分阳性,中性,阴性三种。不能和汉语中对应来分词性。初学德语,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后才能找到内部的一点点所谓的规律。以词形为例,以-er,-or,-ist,-ant,-ent结尾的表示职业的名词多为阳性;以-e,-ung,-heit,-schaft,-in,-t?t,-tion,-ssion,-sion,-ie结尾的名词多为阴性;而以-chen,-lein,-nis结尾的名词多为中性。德语中动词要变位。根据人称时态的变化动词要有相应的变化,还有第一分词,第二分词的变化等。此外,德语的语序分正语序,反语序,尾语序三种。这些都需要大家耐心学习才可以。
日语与汉语的联系很密切,在古代(唐朝)的时候,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由渤海国和朝鲜半岛等地随着汉字被传入日本,到了近代的时候,大量的中文词汇进入日本,又由日本人重新组合成大量现代汉语词汇并反传回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并取代了音译词,而被汉语采用(如「电话」:でんわ),干部,机器,保存,参考,资料等等,现代日语中的汉语借词占到其词汇总数的80%以上。
日语极富变化,不但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书面语的替代符号非常多),还有简体、礼体(现代归类到敬体中)和敬体、普通、礼貌(现代归类到郑重中)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的区别。不同行业和职务的人说话也不同。这个方面体现出日本社会森严的等级和团队思维。日语中的敬语发达。敬语的使用使得公众场合下的日语十分典雅。但过于繁复的语法使得学习敬语异常困难。即使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练掌握。同样敬语发达的语言还有韩语、蒙古语等。
日语的发音很简单、只有五个元音音素和为数很少的辅音。加上不常用的各种发音总共只有不超过100个。和日语发音类似的有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一般来说,这三种语言的发音中辅音与元音的比例接近1:1。日语的词汇十分丰富,且数量庞大,大量吸收了外来语。
由于日剧和日本动漫在国内非常流行,所以学习日语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再加上日语与汉语的渊源,使得日语成为很多国人第二外语的首选。
韩语(朝鲜语)主要通行于朝鲜(北韩)、韩国(南韩)和其他国家的海外韩裔人口,如美国,中国,日本等国的朝鲜族。全球约8000万人使用,是世界使用人口第十三多的语言,据联合国《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应用力与影响力调查》,朝鲜语国际影响力排名全球第九。
韩文(即谚文)是表音文字,每个字可以根据其构成拼读出来,不需要另外单独的拼音系统。但是拼音化导致的同音词分辨困难亦是韩文专用下语言文字应用的难点。另外,韩语的语法和句子结构是初学者的难点,大家需要特别注意韩语的语序。
“韩流”席卷了整个亚洲,所以韩语成为亚洲娱乐圈的“大语种”,很多中国年轻人也因为韩剧、韩国流行音乐甚至是韩国综艺节目的关系开始学习韩语。
看了这么多语言的特点和背景知识,大家是不是对要选择哪一门语言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已经“心中有数”了呢?那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官方托福备考公众号--托福考试中心(toeflhome)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高端留学类语言考试备考公众号--朝九晚五话留学(Mutourenzhengli)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真实案例展示帮助学生理性而科学地定位自己的申请,极具参考价值。
12个主要留学国家,超3000所大学和中学的入学要求、专业、费用等最新信息。
今日搜狐热点日本学者:汉语是日本最重要的第二外语
书屋潘德宝
[摘要]“中国语检定”是日本比较权威的汉语能力测试,现在大约每年有六万人左右参加,而HSK(汉语水平考试)在日本也有两三千人参加。这是非常大的人数,现在汉语是日本最重要的第二外语。日本画家葛饰北斋作品内田庆市教授现为日本关西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关西大学大学院东亚文化研究科教授,兼任关西大学附属图书馆馆长,也是日本“中国语检定协会常务理事”,他致力于汉语教学研究垂四十年,发表刊行论文一百多篇、著作十几部,还有翻译作品若干。在汉语研究领域中独辟蹊径,他强调要从周边看中心,提倡文化交涉学研究。推广汉语教学,他更是不遗余力,不但在大学开坛授徒,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他还上网免费教授汉语。孜孜矻矻,又乐在其中,可谓学界劳模。潘德宝(以下简称“潘”):内田老师,您学习汉语的最初动因是什么? 内田庆市(以下简称“内田”):我高中时代对日本国语语言学感兴趣,大学的专业是教育学,希望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后来的转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教育学的课程中必须研修第二外语汉语,所以大学一年级时慢慢对汉语产生了兴趣。另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世界都有学生运动,反对权威,随时罢课,这一思潮也影响到了日本,所以很多大学生想了解正运动得如火如荼的中国。因此,我们同学五六个人,组织了一个学习班,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鲁迅的小说等为材料自学汉语。到大学三年级时,日本学生运动渐渐平息。而我对中国和汉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兴趣,决定大学毕业之后在大学院(相当于中国的研究生课程)继续学习研究汉语,想成为一名汉语研究者。 潘:大学院时代的导师给了您怎样的影响? 内田:我是在大阪市立大学学习,当时日本开设汉语专业的大学只有少数几所,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虽然开设了汉语专业,但近代汉语和汉语教学研究方向,仍要数大阪市立大学的实力最强。 我的导师是香坂顺一(;2003)教授,他是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权威,他推动成立了“中国语检定考试”,对日本的汉语教育有很大的贡献,他也是第一批派到中国北京大学的专家,那是1976年。除了在大学教学之外,他还开办汉语的“民间讲习会”。 潘:请介绍一下“民间讲习会”的情况吧。 内田:明治时代以来,日本的官立大学里是没有汉语专业的。 潘:明治时代的东京大学不是有汉文科吗? 内田:那是教汉文,主要是中国传统学问的研究,而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现代汉语,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目的都不一样。 日本国内的外语教学,受明治时代以来脱亚论的影响,主要教授英语、法语、德语,亚洲邻国的语言没有成为大学的专业。当然,二战前,在上海开设的东亚同文学校,培养汉语的翻译人才,那是为战争服务的,是一种特殊的情况。而日本国内的外语教学到二战之前,还只有外语学校和商学校里才有汉语教学,大阪市立大学就是商学校发展而来的。 这是正规学校里的汉语教学情况,但是在民间,却一直有很多的汉语讲习会教授汉语。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很多人为了了解中国而开始学习汉语,香坂教授组织的讲习会就是在民间推广汉语教学。我们学生都要去为学习者上汉语课,可以说是一边学一边教,摸索汉语教学法。这种讲习会收的学费很低,跟现在的民间汉语学习学校完全不一样。现在这样的汉语培训学校收费跟英语是一样的。 潘:那么香坂顺一教授对您的汉语研究有怎样的影响呢? 内田:香坂老师的课上,每周都有读书会,主要研读中国当代的小说,阅读原文,翻译成日语,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大家相互讨论。他组织的讲习会的名字是“愚公会”,是取自“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后来我博士也是在大阪市立大学读的,跟着导师的方向,研究近代的白话,主要是语法和词汇。 潘:这与您后来的研究方向不同,是否和您的上海经历有关? 内田:1978年博士课程完成后,回到家乡福井大学做专任讲师,研究和教学都是沿着原来的方向。最大的变化是在1987年到1988年,我得到了日本“国术振兴会”的资助,在上海复旦大学做研究。在复旦的导师是许宝华教授,我跟他是学习方言研究,所以也学了上海方言。不过,去上海最主要的收获是购书。 那个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坐55路公交车去福州路的书店买书,虽然并不是每天都有新上架的书,但偶尔上架一些好书就很快被人买走了,所以不能错过。后来复旦大学的研究结束回日本时,一共有五十箱书要寄回日本,把四川北路那家邮局的人都吓了一跳。除了福州路的书店外,文庙每周末都有书市,我也都去逛。另外,复旦图书馆也经常把不要的馆藏书拿出来拍卖,都是很好的书,这些书后来成了我研究的重要资料。 潘:我知道您的内田文库里有很多早期汉英、英汉辞典,还有一些传教士编撰的汉语教科书,可能是全世界最全的早期汉语研究资料了吧,这些重要资料才构成您现在研究的方向吧?都是在上海时候买的吗? 内田:当然,除了上海买的这一些,后来我还每年去欧洲,都会在罗马住上一段时间,寻找早期汉语教科书、辞典等资料。1998年,我又去了哈佛当访问学者,在哈佛的图书馆里找到了很多汉语的资料。 潘:您和沈国威老师整理的《遐迩贯珍》、《近代啓蒙の足跡ー東西文化交流と言語接触:『智環啓蒙塾課初步』の研究》等书,在中国也慢慢地得到了学者的重视,被引用的也越来越多了,可见这些早期传教士的文献还是值得整理发掘的。您和沈老师最近影印出版的邝其照《字典集成》是中国人自己编的最早的英汉辞典吧,如果在中国出版的话,肯定也会引起关注的。 内田:商务印书馆准备出版。这些资料都是很找难的,现在影印出版可以方便大家利用。 潘:除了资料外,复旦大学在学术上怎样的启发呢? 内田:我当时经常在上海书店里看到一捆包好的书,书店店员说是已经被人买走了的。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个买书者正是周振鹤先生。我读过他和游汝杰先生合作撰写的《方言与中国文化》,后来好像还是在书店,我就跟周振鹤先生认识了。认识了之后,他也经常到我的住处来询问每天都有什么收获,他是指我每天都买到了什么好书,他甚至现在都还记得我当时买的书的价格。我们对于近代文献的收藏,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后来也一直保持书籍信息的沟通。后来通过周振鹤先生,认识了游汝杰先生、申小龙先生,是我最早在日本介绍申小龙先生的研究成果。 当时他们的研究很有特点,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这样就比仅仅作词汇研究要更深入。这一研究思路,我很赞同,我认为单纯就语言研究语言是无法深入的,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我也开始了从文化角度对语言的研究。 潘:这可能跟中国八十年代的文化研究热潮有关吧,记得上海出版了《士与中国文化》、《禅与中国文化》等一系列文化研究著作,都应该是这一思潮下展开的研究吧。当时日本没有兴起这样的研究热潮吗? 内田:日本没有从文化角度来研究汉语的做法。日本学者还是继续原来的研究,特别是汉语研究领域,主要还是对原来的汉语白话材料的研究。 当然,我后来也在欧洲认识了意大利的马西尼、德国的Michael Lackner等人,还在德国等召开好几次学术会议。在这些过程中,我的研究方向慢慢地转变,最后集中以早期西方人的汉语教材为中心,结合西学东渐的过程,展开了近代汉语的历史语言学研究。 潘:研究视野的转变,是不是因此而提出文化交涉学的研究立场?不过谈文化交涉学之前,我想了解一下日本在汉语研究上,有怎么样的历史阶段?有哪些代表性的学者? 内田:汉语研究在整个中国学研究中的力量是比较小的。比如中国学学会中,历史、哲学和文学方面的学者比较多,汉语研究的人很少,这可能是学术史的传统因素,还有就是学术价值观问题。 对于汉语研究,比较有名的有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现在的学者有佐藤晴彦、平田昌司、古屋昭弘等等。 我认为作为外国人,在语感上是无法和中国人相比的,所以,如果和中国学者做一样的研究,那最后的成果也没有办法跟中国人相比的。所以一定要与中国学者有不同的地方,这样才能促进学术交流。 潘:后来提出了的“文化交涉学”这一课题,这和“文化交流”研究的不同点在哪里? 内田:文化交流研究一般都是以两个国家、民族前提展开的,研究的领域也是限定在具体的言语、思想、民族、宗教、文学、历史等学科之中。而文化交涉有两个超越,一是超越国家民族性的研究框架,另一个是超越以往人文科学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框架。我们设定东亚这一文化复合体,考察其内部的文化生成、传播、接触和变形等,以多角度的和综合性的观点来解析文化交涉的形态。当然,现在跨学科是一个时髦的方法,但要注意的是,跨学科或者多学科的前提是学术分科,也就是跨学科是要在专业化的前提下进行的。 潘:那么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呢? 内田:从边缘看中心。这里的中心和边缘并不只是指地理上划分,也指学术领域的中心与边缘,同样是汉语研究领域之内,也存在这样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同时,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倡的“从边缘看中心”这一观点中,中心与边缘并不是固定的,它们可以相互转换。研究中国的问题时,日本和韩国就是边缘,研究日本的问题时,中国和韩国就是边缘。 潘:能举例来说明一下研究方法吗? 内田:比如汉语研究上,需要与其他语言对比,才能更好地把握汉语的特征,就是需要从“边缘”才能观察到“中心”,然后才有接下去具体研究。现在学术分科越来越细,只能考察一些细小的现象,不能从全局来考虑问题,如果不能从整体特征上把握,就直接谈文法、主语、述语,分析“在”、“的”、“了”等等,可能会存在一些缺点而研究者自己也无法察觉到。 具体来说,欧美传教士对汉语的研究、他们编写的教材、字典等,都是很好的研究汉语的材料。因为欧美人较早建立语言学或者说文法学,作为外国人,他们往往通过与自己母语相对比的前提下来考察汉语,容易发现一些中国人自己不太注意的地方,还有他们的记音方法也比较准确,早期传教士随着传教范围的扩大,他们很早就意识到方言和官话的问题,所以他们的汉语教学、研究活动,虽然好像是很边缘化的东西,但也正是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考察汉语的一些中心问题。 潘:这些材料之前没有人注重到吗? 内田:是有的。香坂顺一老师、太田辰夫、鱼返善雄、尾崎实诸先生在他们的论著中都注意到了Mateer的《官话类编》、Wade的《语言自迩集》、Wieger的《汉语汉文入门》等资料,利用这些资料来阐明中国近代的语言特征。当然,他们的研究是和我们提出的文化交涉学还是不相同的。 潘:几年前,您在论文里说到“文化交涉学”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现在这一研究得到了怎么样的关注? 内田:首先,我们这个研究科得到了文部省的资助。其次,日本学术界开始关注这一研究方向,如上智大学也开设了文化交涉研究科。另外,韩国和中国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这一话题。我们曾经和你们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合作举办了一次学术会议,后来出版了论文集《从周边看中国》。学生方面,我们学科现在中国的硕士博士生最多,日本学生大学毕业后一般都直接去工作了,读硕士博士本来就很少,所以我们学科日本籍学生还是比较少。我希望会拉丁语、法国的学生来参加到这个研究团体中来,这样也许更能体现我们的文化交涉学的意义。 潘:刚才谈了您的研究,那么现在说说您的汉语教学吧。能先介绍一下日本现在的汉语学习情况吗? 内田:刚才提到的“中国语检定”是日本比较权威的汉语能力测试,现在大约每年有六万人左右参加,而HSK(汉语水平考试)在日本也有两三千人参加。这是非常大的人数。其次,现在汉语是日本最重要的第二外语,第一外语当然还是英语,在我读大学时代,二外一度流行德语和法语。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比如关西大学学生总数有三万人,最近每年大约都有五六千人选修汉语,最高记录达到了八千人。另外,考国立大学的统一考试中,外语方面也有汉语可以选择,当然,每年英语的人数有十万人左右,汉语才五百人左右,韩语有两百人左右,而法语和德语的各有一百人左右。去年和今年受两国外交和政治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数略有减少。 潘:除了大学之外,还有哪些地方在教授汉语? 内田:民间的汉语学习机构还是很多的,当然和我大学时代的讲习会已经大不相同,收费也跟英语培训一样。其次,现在很多高中也有汉语教学,全日本约有五百所高中开设了汉语课,而开设法语、德语的高中并不多。 潘:这样看来,日本学习汉语的人数还很多的,这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学习汉语呢? 内田:大学里选修汉语,大概是因为汉语比较容易学,至少汉字对日本学生来说比较好掌握。 潘:能谈谈孔子学院在日本的汉语教学情况吗? 内田:孔子学院,日本好像不如欧洲成功,欧洲办得很好。日本只有立命馆、爱知大学等几所大学开展的比较好。 潘:我从您主页上看到,您编写了二十多种汉语教材,有与“中国语检定”相关的教材,有“MAC”上学汉语的教材,等等,您一方面研究早期的汉语教材,现在自己也编写汉语教材,能谈一下日本汉语学习的教材吗? 内田:日本现在的汉语教学水平还不能和英语相比,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教育法。主要是日本的汉语教学法的研究不够,现在成立了中国语教育学会,情况会好一点。日本人编的汉语教材,侧重于学习者,而中国人编的侧重于表现中国的情况,这是比较大的不同吧。另外一个是份量上,日本人编的教材都是比较薄,而中国人和欧美人编的教材都很厚,让人看着就不想学了。薄薄的,会让学习者比较有信心。哈哈。我自己编的汉语教材,有机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讨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世界十大高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