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材价格走势玉米市场价格将会如何走势

玉米预测,会上升还是下滑?市场人士认为,当前正值东北地区农民出售玉米的高峰期,小商贩、贸易商和国有粮库等收购并烘干玉米外销的热情较高,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在铁路等运力紧张局面不断缓解的背景下,预计东北玉米外运数量仍会不断增长,年底前会达到新玉米上市以来的最高值,届时销区的供应压力还会增大。2018年、2019年,玉米市场会怎么走呢?附每一季度分析供大家参考。
2018年玉米市场价格行情展望,市场化运行新的篇章
2018年,玉米市场又将迎接新的变化和挑战。天气、政策、新增产能、玉米结构布局&&都将有形和无形中左右玉米市场的发展。鉴于2017年年末和2018年初玉米处于高位的行情,目前最引人关注的,仍是如何有效的平衡玉米行情的发展与玉米产需结构的问题。而玉米市场各阶段的发展,不妨从一下几个方面予以判断和思考。
玉米市场有可能迎来政策性调整和变动,时间节点或在春节前后。玉米价格持续高企,打乱了企业的生产预期,也导致进口玉米数量上升,不过暂时未能对整个产业链带来严重影响。但从解决农户售粮角度来看,目前玉米行情却从根本上抑制了&卖粮难&问题的发生。这也是决策层面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
受东北玉米行情带动,华北新季玉米价格也出现了小幅上涨。叠加&三部委&2017年秋收曾明确要求,要处理好黄淮、江淮地区因天气导致的玉米水分偏高、生霉等带来的玉米收购难工作,针对特殊情况,打破常规,采取措施防止&卖粮难&。现阶段行情下,相信国内玉米的收购与销售问题能得到很好解决,一定时期之内农户售粮问题将不再成为决策层的重要目标。市场如何发展,只要对农户售粮有益,相信会得到支持。
所以,考虑到前期的东北玉米的抢粮成本,玉米行情恐难出现大的回调,除非有政策性方式或大的事件发生。业内一直流传的玉米深加工传闻始终雷声大雨点小,如何看待补贴,笔者认为仍应参考最早关于&补贴&的定调,即:深加工玉米补贴以预案方式出现,启动条件是&玉米价格必须下跌到一定程度&。
显然在现阶段下,整体环境并不支持补贴行为。且补贴只能使刺激玉米价格进一步上涨,进口玉米必然受益,这不是决策层愿意看到的,也并不符合行业利益。从操作上来看,传闻的定向销售对有效制约玉米行情过热将是一剂速效药,但药一出手也势必将打乱好不容易形成的玉米市场化引导节奏,恐怕也并不是决策层面的初衷。
所以最有可能的局面是,1、2月份玉米市场仍保持相对较高的行情运行发展,期间倒逼深加工等主体上调玉米下游产品的价格。谁过节还不吃顿饺子,在农户尚未有效出手余粮之前,相信不会有明显的动作对玉米市场形成干预。
节后市场很有可能出现一些变数。一些传闻显示,现阶段东北地区农户手中余粮或有2-3成,各方贸易主体大约掌握4成左右粮源,其余粮源在加工、饲料、储备等主体手中。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节后至3月份或春播钱,一项不得不考虑的现实情况是,2018年玉米结构的规划问题,种植结构不有效调整,去库存必然面临更大压力,何况玉米的储藏条件和时间更为苛刻,时不我待。而2017年种植玉米尝到甜头的农户,2018年将选择播种何种作物,种植收益无疑是重要风向标。所以笔者认为,春节之后,春播之前,可能会有相关举措和操作,至少控制玉米市场保持稳定和&慢牛&的发展,同时做好农户思想意识上的引导,才能做好玉米市场的进一步规划,包括。
近日,山西储备玉米开拍,引起业内重视,玉米期价应声下跌。储备玉米是否会提前开拍尚不得而知,但一旦农户手中余粮有限,没有了卖粮难,玉米的变数难免增加。而以目前的市场价位,库存玉米开拍,一定程度上还能出手一个相对不错的价格水平,有助节约国有成本。所以,如果有4成以上的玉米社会库存,及时找到归宿是比较谨慎的一种做法。
新季玉米生产拉开帷幕,天气话题或再成关注点。
一季度结束,随着饲料行当季节性需求转为平淡,售粮进度进一步提高,以及可能的政策性行为出现,4月份,国内玉米现货市场有可能回归到一个相对理性和平静发展期,春播话题将再成为市场谈资。
2017年,业内对玉米产量的预期多在2亿吨至2.1亿吨上下。农业部2017年12月份将国产玉米产量由21011万吨上调至21589万吨,种植面积上调至53167万亩,但缺口仍有500多万吨,玉米产不足需状况被业内共识,2018年玉米产量也必然受到关注。
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收购政策,玉米价格大幅回落,但对2017年玉米调结构、去库存带来了积极影响。但随着2017年玉米的再次风生水起,2018年是否可以进一步大刀阔斧的调整几千万亩种植规模值得关注。业内不少预判都认为2018年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幅度有限,甚至有人士预测2018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出现小幅回调。实际状况暂不得而知,但可以判断的是,如果没有相关政策和行为导入,2018年玉米种植面积再次大幅下调的概率较低。需要考虑的是,2017年玉米行情看好又难免间接导致地租成本上涨。有零星业消息称,东北部分地区成本的上涨势头不亚于玉米价格的提升,个别地区地租或将翻倍。若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到2018年秋收,玉米收益是否还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值得农户考虑。
2018年天气和灾害风险或仍保持较高概率。
目前关于拉尼娜现象的炒作比较普遍,不过以笔者来看,当前的数据仅可以作为一次拉尼娜事件来对待,变为搅动全球的拉尼娜现象量能尚缺火候。同时拉尼娜更多影响巴西、阿根廷地区,考虑到全球玉米库存仍位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一段时间内对全球玉米价格尚难造成大的影响,进口玉米仍将保持对国产玉米的价格优势。
需要重视的是,近几年全球变暖现象突出,天气模式以冬季过后回暖早、气温上升快、持续干燥少雨特点为主。2017年春季我国辽西及周边出现春季干旱,影响播种进度,并引发一波玉米行情。鉴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笔者认为在第二季度春播过程中,来自天气的题材仍会比较多,类似辽西这样和水利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发生天气风险的概率较高。而来自NOAA的一份数据显示,2017年四季度,我国辽宁及周边一带,降水情况较常年有30mm左右的较大差距。预计截止到1月底,我国东北地区降水预期总体偏少,尚不及黄淮地区,同时东北四省有半数区域还将保持干燥。
当然距离春播时间尚早,5月份之前能出现有效降水仍不耽误春播进程,但天气的风险可见一斑,全球变暖的基础下,气象题材必然一触即发。
国内产需结构变化,或对国储玉米去库存形成支撑。参考往年国内玉米形势,5月份之后,随着去库存等行为作用于市场,国内玉米行情也必将形成新的格局。预计到第三季度,国内玉米整体格局将进入相对平稳期。不过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新增部署加强,加上2017年投产的实体,初步预计2018年我国东北新增玉米深加工产能近450万吨。
饲料养殖方面,尽管&猪周期&缓慢且漫长,但2017年我国饲用玉米的消费量仍较2016年有明显的增长,有机构给出的数据约在1.08亿吨以上。2018年,在环保格局的推动下,大型猪场项目也将逐渐整合并形成规模,生业将从规模化启动阶段过度到规模化加速阶段,生猪存栏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2018年饲料行业玉米消费增速有望明显提升,参考近三年饲用玉米的增幅预期,保守预计2018年饲用玉米需求或还将提升1000万吨的水平。
深加工新增产能叠加饲用玉米需求上升,在三季度市场粮源青黄不接之时,必然促进库存玉米的有效流出,并在行情上形成一定支撑。但考虑到拍卖玉米的品质和储备量,预计整体玉米的市场价位水平将有更为合理的体现。同时,有必要关注2017年华北、黄淮品质超标的玉米的流向情况,若能通过政策导向流入酒精等主体,将有助我国玉米市场发展更为良性,是否存在一定概率进入储备并成为未来新的去库存玉米,值得观察。鉴于当前和未来市场粮源的品质和数量,2018年去库存玉米的数量可能较2017年有进一步提升。
又逢玉米上市季,季节性行情特点或再现。2017年年末玉米行情的走高存在一些特定的因素。一是华北、黄淮玉米品质差,天气拖延上市。其次东北玉米品质为近年来最好。再者是前期加工企业利润状况不错,能够支撑主体支付更高原料成本。
考虑到2018年国内玉米消费需求在产能提升下必然会进一步提高,但随着拍卖结束,新季玉米上市,再出现较大幅度的品质和产量下滑,这样的概率相对较小。玉米市场的行情发展最可能再次体现出往年季节性的特点,即随着新季玉米集中上市,玉米行情承压下行。而这其中最大的挑战,如前文所述,是2018年玉米种植结构的规模是否可以控制在预期之内。而如果伴随地租等种植成本上升,玉米面积、产量又出现较大程度提升,2018年玉米种植收益必然较2017年有较大程度缩水,这也必将对下一年的玉米生产策略产生心理影响。如果玉米行情下行,相信深加工补贴等政策和机制也必然将出台,这次恐怕不再是预案和传闻。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农业生产都属于高风险、低回报的产业。除了更为理性的计划种植结构,掌握如何规避风险的技巧也极为重要。2017年,我国玉米行当的&期货+保险&业务出现了不小突破,这对保障农户和集体权益,促进玉米市场化进程并引导产业良性运转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耀眼的光环恐怕还是无法盖过玉米行情的提升。对于生产群体而言,应理性看待偶然因素带来的行情变化,才能更合理判断市场,保护和提高相关收益。政策会有但并不一定常在,借助市场工具和金融手段,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方法。
2018年玉米市场究竟走向何方,拭目以待。
文章转自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热门推荐:分享到:39人有用45人有用55人有用89人有用政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政和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下面为大家整理2018年中国修宪主玉米现货市场2月份大回顾
玉米现货价格回顾
&&&&2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趋于稳定,局部有所涨跌。具体表现为东北玉米价格坚挺,华北弱势,港口稳定,销区趋稳。2月份受玉米大量收储及运费上涨等影响,支撑东北玉米价格。东北玉米价格坚挺直接巩固了港口玉米价格。而同为玉米产区的华北由于粮源较多,且没有政策支撑,终端养殖不景气,共同压制玉米价格。
玉米库存回顾
2月我国玉米库存高于去年同期。本月北方港口玉米库存较为稳定,基本维持在310万吨左右,高于去年同期的230万吨左右;南方港口玉米库存呈下降趋势,由月初的84.7万吨下降到月底的53.3万吨,去年2月初南方港口玉米库存在24万吨,月底为67万吨。去年全球乃至玉米都是丰收的格局,而年后国内养殖业不景气难以提振饲料等需求,直接造成国内玉米库存高企。
玉米进出口回顾
&&&&海关数据最新显示,2014年1月份我国共进口玉米吨,主要是通过大连还短,进口国家主要是美国、老挝、乌克兰、巴西、阿根廷。出口方面:1月份我国玉米出口量为14.209吨。主要出口到北朝鲜及其他国家。由图可以看出最近3个月我国玉米进口量都比较多,1月进口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而1月份出口量为14吨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540吨。尽管有转基因退运等影响,国内对进口玉米需求仍呈增加的趋势。
玉米新闻回顾
&1、2月7日讯,自去年以来,美国政府不断敦促中国农业部批准进口MIR162转基因玉米,但此争端目前依然悬而未决,随着11月,12月连续退运美国含该成分玉米后,本周中国再次弃购四批美国玉米船货。2、当地时间2月11日,欧盟开会讨论并投票通过了一种对“玉米螟蛾”有很强抵抗力的转基因玉米的种植许可,允许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这种新型转基因玉米在欧洲推广。3、华盛顿2月14日消息:美国最大的粮食和油籽出口商嘉吉公司周五表示,该公司将拒绝出口先正达(Syngenta)出品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因为中国尚未发放这种玉米的安全许。
玉米收储回顾
&&&据统计截止2月25日东北四省累计共收购玉米4668.5万吨,其中仅2月21日-25日东北四省临储玉米收购量为371.99万吨。截止2月25日吉林共收储玉米1943.46万吨;黑龙江1459.76万吨;辽宁593.61万吨;内蒙古671.66万吨。预期今年玉米收储总量将超5000万吨,或将达到5400万吨左右,将会是自有收储以来,收储量最多的的一年。年玉米总收储量为3083万吨。
3月份行情展望
&&&&3月份国内玉米市场需要关注的是:1、农户春播前新的卖粮高峰。2、禽流感对养殖的影响。3、临储托市对玉米支撑。4、北粮南运补贴政策的利多提振。整体来看,3月份如不出意外,东北玉米仍将在政策等的支撑下延续坚挺趋势。而华北玉米在余粮较多及需求不振等的影响,价格趋弱的趋势难以改变。> 2016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2016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作者:流星来源:猪e网时间: 16:38点击:次
  2016上半年,玉米受供应和需求及政策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并在&政策市&与&市场市&之间展开较量,而供应失去平衡是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主要原因。就今年上半年玉米价格来看,先后经历了震荡下滑、区间震荡运行及上扬的走势。
  一、上半年玉米价格走势情况分析
  截止6月30日,国内玉米价格约为1900元/吨,较年初低41元/吨;最高价格为元旦后的1941元/吨,最低价格出现于4月15日前后的约1752元/吨,高低价差为189元/吨。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一)1月至4月初为震荡下滑走势
  自元旦后开始至4月14日,玉米价格从1941元/吨回落到1752元/吨,下跌189元/吨,跌幅达9.74%。影响该阶段走势的原因是:伴随着元旦假期的结束,此时产区玉米上市数量增加,较低的生猪存栏致使市场需求不旺,玉米出现明显的下滑走势。春节后农户清仓,准备即将到来的春播,市场供应宽松且下游需求有限;国储收购即将结束但对进库玉米标准较高,不符合的玉米进不了国家粮库;连续弱势的价格走势使得下游饲料企业采购备货不积极,玉米价格出现一波更比一波低的下滑走势。
  (二)4月中旬至5月下旬的偏强震荡
  从4月15日开始到5月24日,玉米价格在元/吨偏强震荡。虽说在此阶段内玉米价格无明显的涨势,但小幅上扬的趋势不变,较4月15日上涨约33元/吨,涨幅为1.88%。临储收购即将结束,主产区余粮较少,销售进入尾声;优质玉米供应紧缺,随着国家超期玉米定向销售传闻越来越近,饲料企业及养殖场对超期存储玉米比较感兴趣,加上地方轮换玉米流通主导市场,市场购销略显清淡是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重要原因。市场供应压力减小,价格窄幅偏强震荡。
  (三)5月底至6月末的震荡上扬阶段
  从5月底开始,玉米价格逐步反弹,至6月底已经达到1900元/吨,较5月25日上涨约130元/吨。此阶段内玉米价格为强势上涨,主要是国储玉米收购结束后,市场新粮较少,再加上市场供应以轮换玉米为主,优质玉米紧缺,促进了玉米价格的上涨。每周举行的超期玉米定向销售在养殖大省成交火爆,且出现多次溢价成交,再加上前期大部分饲料企业及养殖场看空后市,等待国储玉米的拍卖,但每周拍卖数量有限,部分企业出现等米下锅的状况,支撑了玉米价格的上涨,6月底部分厂家拿到的玉米价格已经突破2000元/吨,受此因素带动,东北产区、港口地区及南方销区的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走势。
  二、影响玉米市场因素分析
  影响玉米市场运行因素主要有玉米供应、养殖需求、收储及拍卖、进出口及替代等,在诸多的因素作用下,玉米演绎了先下跌后上涨的走势。
  (一)市场供应
  玉米价格走势首先离不开市场供求关系的指引,供应是基本。因玉米产区之前的玉米收益好于大豆,玉米面积增加的比较明显,再加上相关惠农政策的鼓励,近几年的玉米产量是有所提高的。据中国玉米网预估2015年中国玉米产量为20758.1万吨,同比增加3.2%,而国家统计是22458万吨。虽说2015年玉米生长期之间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导致减产,但由于种植面积增加,抵消了损失的产量,整体上玉米总产仍在增加,对市场的供应也将增加。
  自春节前期后开始,产区的玉米种植户开始清理家里的仓库便上市了大量玉米,再加上节后的开春准备春播,上市的玉米相对比较集中,使得玉米供应显得宽松,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玉米价格。由于临储玉米的大量收购,产区余粮销售接近尾声,政策性玉米成为供应主力,市场流通的玉米有限,部分企业收购新季玉米数量明显下降,出现无新粮可用的局面。随着国家临储玉米收购结束,市场更加依赖于国家粮库中的玉米库存。由于市场优质玉米数量缺乏,市场能供应的品质稍差,优质的陈玉米明显更受欢迎,未来优质玉米将更加紧缺。
  (二)下游需求
  市场供应是需求的前提,而需求是决定玉米走势的重要因素。从玉米消耗所占比例来看,饲料需求最大,其次是工业,最后才是种子、淀粉及食用。
  从下游养殖对饲料需求来看,随着生猪价格的逐步攀升,养殖效益越来越可观,豆粕等原料价格的上涨使养殖户将标猪继续育肥为牛猪出售,这使得屠宰企业抓住需求淡季不喜牛猪为由进行压价,压价的成功导致生猪价格出现阶段性下滑,猪价的连续性下滑导致养殖户对厚实的信心不足,引起大量生猪的抛售,这样更加打击了猪价的下滑。由于仔猪成本偏高且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养殖户对后市信心不足,牛猪出售完之后,市场将更加回归理性。据农业部数据显示,5月国内生猪存栏量继续小幅上涨,环比增加0.4%,同比减少2.9%;能繁母猪存栏量小幅下滑,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6%。由于生猪存栏出现明显止跌趋势,随着猪场拆迁及低产能繁母猪的淘汰,新增加的后备母猪产能将较高,生猪存栏数量将增加,对饲料玉米的需求数量也将增加,并且在新玉米未上市之前这样一段青黄不接的时候,利于玉米价格的上涨。
  从玉米深加工企业来看,前期开机率处于偏低水平,但随着后期玉米价格的上涨,淀粉价格也随之上涨,提价意愿增强。由于饲料企业需求回升,玉米副产品价格随之上涨,对玉米的价格有所支撑。
  (三)相关政策
  在相关的玉米政策中,对玉米行情影响较大的国家政策主要涉及的是收储拍卖及相关补贴等惠农政策。
  1、收储
  从2008年以来,国家为保护玉米种植户利益,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出台了国家临时储存玉米收购政策。临储收购价格的逐年提高,鼓励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2015年国家将东北三省一区临储玉米收购价格(国标三等)确定为每斤1元,并取消了区域收购价差,时间为日到日,比上一年收购启动时间提前20多天。
  自年初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就处于一个下滑的阶段,国储玉米收购价格是市场较高的价格,这使得农户将玉米大部分均卖入国家粮库。但是由于玉米价格的连续性下滑,并且日后将不再进行玉米收储,农户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情况,之后玉米种植面积继续减少的可能性将比较大。   &
  截至4月30日,今年临储玉米最终收购总量为12543万吨,超过半数玉米进入国家粮库,收储总量达玉米最高值已经成为共识。上一年度玉米临储收购数量累计为8328万吨,连续性的大量玉米收储使得国家粮库库存压力较大。在今年4月30日前,玉米临储收购对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有明显提振,东北玉米表现坚挺,国库收储数量扩容导致部分华北玉米发生倒挂现象,华北市场优质玉米流通较少,价格受到支撑。为了杜绝其他地区的玉米冒充东北玉米进入粮库,4月25日吉林国库提前停收,后期随着临储玉米收购走向终结,玉米收储价格对市场的提振作用逐渐淡化。
  日,临储玉米收购走向终结,今年玉米收储总量创下历史记录,据相关数据显示收储2015年产玉米总量达12543万吨,其中内蒙古地区2186万吨,吉林省4536万吨,黑龙江省4697万吨,辽宁省1124万吨。但在收储结束后,国家临储玉米定向销售、拍卖等并未如期展开,而部分深加工、饲料企业及养殖企业采购国储玉米意向较强,部分地区阶段性短缺支撑产区玉米价格上涨。
  2、拍卖
  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按照相关通知和文件有关要求,定于从日开始,每周在国家粮食局粮食交易中心及联网的各省(区、市)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行超期储存和t囤储存玉米定向竞价销售交易会。   &
  截至日止,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前后共举行玉米竞价销售5次,累计计划投放玉米1690.14万吨,成交约879万吨。5月27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行了第一次玉米拍卖,从结果来看,山东及河北地区成交量较大;广西、江苏及海南地区成交火爆,全部成交;山东、河南、福建、广东及河北地区成交超过70%;但贵州、重庆及内蒙古地区无人问津。从进口玉米拍卖结果来看,北京及天津地区都达到100%,河北地区为83.03%,但四川地区全部流拍,受起拍价格较高影响。之后继续每周都举行拍卖,节假日除外。在这五次拍卖中,6月14~15日的情况比较突出,因6月3日的拍卖为延续首次拍卖的火爆并有提高,但在计划销售玉米数量较前期大幅增长的前提下,竞拍企业抢购热情也较高,多地成交率达100%,特别是华北地区较为突出,部分地区优质玉米成交溢价达500元/吨,后面拍卖热情逐渐减退,主要原因就是前期竞拍所得的玉米已经到厂,解决了前期等米下锅的情况。在新玉米未上市之前,轮库玉米及拍储玉米仍为市场的供应主力。
  (四)进出口   &
  如上图所示,2016年进口玉米数量同比出现连续性增加。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5月进口玉米为103.7万吨,1~5月进口数量达283.8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06.05万吨。从玉米出口来看,月我国玉米出口数量为976吨,与玉米进口比起来,玉米的进出口完全达到入不敷出的状态,并且对于玉米进口数量来说,出口的玉米数量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
  (五)小麦替代玉米
  今年国库收储的小麦价格比玉米高,但由于在小麦收割期遭遇了不利天气,不符合国库收储标准及不完善籽粒数量明显增加,再加上夏收完成后玉米价格处于上涨趋势,这使得小麦替代玉米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数量有可能增加。因小麦质量不达标,达不到面粉企业的收购标准,这些小麦只能流向饲料企业,并且随着4月中旬以来的豆粕价格上涨,国内部分饲料企业已经愿意使用小麦代替玉米,并能增加蛋白含量,据相关企业反映,小麦替代玉米主要用于禽料,部分大猪饲料中也能添加一定的比例。
  三、下半年玉米市场展望
  国内玉米供应目前仍比较宽松,市场目前主要依赖于政策性玉米投放;目前国储玉米库存仍较多,或超过2亿吨,这几乎相当于我国一年度玉米的产量,所以对玉米的提振作用有限。目前随着政策玉米的大量释放,国库泄洪仍将继续,在新作玉米上市之前国内玉米价格或将重回年初的缓慢下跌状态,但下跌的空间也不太大。随着每周玉米拍卖的继续进行,国储超期玉米将交易完毕,2014年产的玉米将用于拍卖,这将达到优质玉米的要求,市场流通的优质玉米偏强价格走势将受到抑制。
  目前国内玉米新作即将进入关键生长期,由于目前整体处于高温多雨天气,且南涝北旱情况明显,在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的前提下总产量减少概率非常大;但由于国库玉米存储仍较多,这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减产的缺口。国内生猪存栏处于止跌的状态,终端需求筑底后将会缓慢回升,这对玉米价格有一定提振作用,但影响比较有限。后期玉米价格将受打压后偏弱下滑,但下跌幅度受到限制,总之2016年的下半年玉米价格将在一定的区间内震荡运行。
责任编辑:刘琦&&
产品直通车<em class="visited visited阅读
据专家初步预测,由于目前玉米库存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今年玉米市场价格将在前期恢复性上涨后,保持基本稳定。
昨日上午10时,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重点市场信息发布会,通报2017年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解读当前农产品市场热点问题,并就“今年市场价格呈何走势?”等问题做出了回答,并给出了玉米补贴政策指导意见。
走势解答及补贴政策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小编为您一一解读。
1、据专家初步预测,由于目前玉米库存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今年玉米市场价格将在前期恢复性上涨后,保持基本稳定。
管理部门认为,目前较高的玉米行情,是恢复性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稳定,不会重现之前的大幅上涨。
2、农业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把握好中央储备粮轮入轮出、临储玉米库存消化的时机和节奏,防止出现价格大幅波动和大面积的“卖粮难”。
大涨大跌都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目前的玉米行情,是管理部门比较满意的状态。国家动用“小批量、多频次”玉米拍卖,对过热的玉米市场进行“轻点刹车”,正是这一态度的展示。
3、现在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空间有限,提醒广大农户,根据市场行情有序售粮,同时合理安排2018年的春耕生产计划,特别是玉米非优势区域农户不宜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避免增产不增收。
国家担心玉米价格高涨,刺激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反弹。但是,今年大豆价格稀烂,玉米价格高企,农民必然大量改种玉米,这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据专家初步调度,2018年东北地区农户玉米种植积极性提高,需要密切跟踪农户种植意向的变化,统筹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轮作休耕补助政策。继续通过政策引导玉米生产向优势区集中。提醒玉米非优势区域农户不宜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避免增产不增收。
4、国家要求继续通过政策引导玉米生产向优势区集中。什么叫“优势产区”?根据国家补贴政策规定,只要发放“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地区,都是玉米“优势产区”!而且小编认为,2018年种玉米,不会有2017年这么高的利润,但还是比种大豆省心!
编辑:皓月
今日玉米多少钱一斤_日全国玉米价格
<font class="visited
日,农业部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发布《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8年1月)》。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对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等5个产品的供需形势
&#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我国的玉米种植区域主要分为五部分: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
&#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科学的玉米混种会极大提高玉米的产量,但如果随意混种,反而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今天就为大家讲讲玉米混种的注意事项。
&#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价格的高低事关种植户的切身利益,通常玉米价格会受到来自市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60;&#160;&#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金投网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