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戴多久会什么耳机不损伤听力力

经常戴耳机容易损伤听力?听听科学家怎么说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青春修炼宝典 翅翼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现如今不少人已经发现,现在青少年的视力减退形势十分严峻,相比之下,意识到青少年听力损伤现状的人却少了很多。但是事实上,听力损伤的状况不容忽视。考虑到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或许听力损伤更值得关注。
研究显示,听力损伤不仅会影响到人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流的能力,还会导致抑郁的出现。另外,它会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受到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完成的听力状况普查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①全球有2.78亿人(世界人口的4.6%)患中度或重度听力障碍(残疾);
②全球3.64亿人有轻度听力障碍 ;
③全球6.42亿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 ;
④听力障碍患者中80%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研究表明,听力损伤是从高频区开始然后向语频区发展。但高频损伤不易被发现,因此听力损伤往往直到影响人们的交流才被发现。李沽红等对年龄在18岁左右的125名在校职业学校学生做了听力现况调查,结果显示20.8%的受测耳存在着高频听力损伤,其中又以6kHZ频段最为明显。
引起听力减退的原因很多,但对青少年来说,噪音造成的噪声性听力损伤是最主要的损伤方式。李佳做的关于噪声对青年学生听力影响的综述研究中指出,噪声的暴露是青年学生这个特定人群听力减退的主要原因,耳机的使用与其关系密切。
据科学家分析,如果一个人每天用耳机累计超过6小时,连续超过2小时,长期下去,听力就会严重受损。如果耳机声音分贝大于100,可能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达到110分贝时,足以使内耳的毛细胞死亡。
其原因不难理解:长时间用耳机,由于耳膜距离耳机振动片很近,声波传导范围小而集中,对耳膜听觉神经刺激较大,就容易引起耳朵发炎、耳鸣、重听等症状,出现听觉疲劳,听觉神经得不到很好地休息,使听力下降甚至丧失。
针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尽量使用音箱听音乐,其次是用头戴式耳机。耳机听力安全指数有高到低的是:音箱&头戴&普通耳塞&耳挂&入耳耳塞。
2.挑选耳机时,要选择质地好、噪音小的。
3.使用耳机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天不超过3小时,声音不要太大,能听到即可。
4.常做耳朵保健操如轻拉耳垂,轻抚耳外骨。
5.如果耳部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尽早看医生,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总之,青少年的听力损伤不容忽视,青少年自身及家长都应该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缺少声音的美妙。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科普中国“微信:面向公众的权威科普内容研发与传播平台
”科普中国“微信:面向公众的权威科普内容研发与传播平台
今日搜狐热点大风号出品
经常戴耳机听歌,耳聋提前30年!是真的吗?
眼下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都习惯戴上耳机听听歌!说起戴耳机这件事当然是很cool很拉风的啦but你有木有常常听到长辈们~~“别戴那么久啊,小心耳朵聋啊!”别认为这是唠叨其实这是关心和提醒最最最可爱的表弟失恋第5天~“夜深了,却连听歌都感到窒息。”长沙岳麓区15小时前壹姐 三叔 小五姑姑:说你多少次了,睡觉的时候别带耳机听歌,容易缠在脖子上。的确大半夜还在用耳机听歌,考虑过耳朵的感受吗?耳朵聋掉了可咋办?说起“防聋”话题,咱年轻人的第一反应是:“防聋?关我们什么事?那都是老年人的事!”事实上,许多人们的一个习惯正悄悄损害听力,那就是——长时间戴耳机。“戴上耳机,世界与我无关。”这是一句在网络上流行的话,也是都市的一个缩影。戴着耳机听音乐、追剧、煲电话粥,走路时在听,坐地铁或公交时在听,睡觉也在听……很多人都习以为常,却不知这一习惯正是损害听力的“罪魁祸首”。▲网络图片,仅供参考使用耳机对听力的损害到底有多大?听力受到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人耳内负责听力的细胞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一旦受损只会越来越少。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耳暴露在85分贝下8个小时内是安全的;但每增加3个分贝时间就会减半。如果在95分贝的音量下持续听歌30分钟,会在两三年内遭受不可逆的听力损伤。同时,据国外研究显示,长时间戴耳机听歌,可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网络图片,仅供参考因不当使用耳机引起的听力下降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这使得人们容易忽视问题的存在等发现听不清再去医治时可能已难以补救怎样判断听力受损?首先就是听力下降。需要别人提高音量,或者是你会听错一些话。如果你经常要求别人“再说一遍”,或者是听别人讲话时要盯着他的嘴,往往就是听力下降。其次是耳朵敏感度提高。耳朵敏感度提高后,声音只要出现一点点变化就会感觉很难受,尤其是戴耳机时,会出现耳鸣、头昏等症状,耳朵里感觉嗡嗡的。然后还有耳鸣。如果耳鸣持续存在5分钟以上,无论是否伴有可以感觉到的听力损失(耳聋)均应尽快看医生。▲网络图片,仅供参考如何减少耳机对听力的损害呢?选择合适的耳机对耳朵伤害最小的是头戴式耳机,建议少用入耳式耳机。对于经常配戴耳机听歌的用户来说,高阻抗的好耳机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音质好意味着音量不用太大。好的降噪耳机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不仅可以过滤外界的噪音,还能在正常音量下安静的听歌或者休息,保护听力;在飞机、火车或其他噪音分贝过高的地方,降噪耳机都可以有效保护听力。控制音量音量切勿过大。研究证实,长时间接收大分贝的声音会伤害耳蜗内的毛细胞,造成听力下降。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网络图片,仅供参考推荐“60-60”原则即在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建议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此外,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公交地铁上,建议不要使用耳机。再者,耳机不要只戴一边。控制使用时间最后,每天不要超过三个小时,半到一个小时让耳朵休息一下。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航小医温馨提示:大家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对耳朵的保护,若出现听力下降等问题,应及时到医院专科做听力检查。湖南航天医院——END———————————来源:网络—————————主编:罗建芳责任编辑:刘锦文执行编辑:湖南医聊航小医
一个有声音的公众号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戴耳机听歌久了听力会变差,快把“耳保健操”做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都喜欢戴着时尚潮流的耳机听听歌,感觉自己酷酷的!帅帅的!但是,你有木有常常听到长辈们说“别戴那么久啊,小心耳朵聋啊!”别认为这是唠叨,其实这是关心和提醒。据宁波晚报报道,22岁小伙子感觉自己有耳鸣、听力有所下降,便来到医院就诊。医生为这位小伙子做了听力测试,发现听力损失达到50分贝,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听力损害,和90岁的老人差不多。原来,这位小伙子每天都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而且觉得音量大才刺激,每天至少四五个小时,已经持续了2年多时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然而,很多小伙伴都喜欢在睡前戴耳机听上一段小说、电台等,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健康君必须要说,这可是对听力的一种摧残啊!戴耳机引起的听力下降不容忽视解放军第309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延平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声音经过一段距离才能到达耳朵,其中的高频部分可被空气吸收。但耳机的传声器压在耳朵上,所以耳朵吸收了全部频率的声波,对听力伤害很大。而且戴耳机时经常会不自觉提高音量,尤其是听音乐时,这些美妙的音乐在无意中就变成了有害刺激。戴耳机睡觉,尽管你睡着了,但内耳细胞仍在持续运动,高强度、长时间的声音刺激,可导致内耳机械损伤、血管痉挛、代谢紊乱等引起细胞死亡、听力下降。张延平就曾接诊一个10多岁的患者,用耳机听音乐睡着后,第二天醒来出现了神经性耳聋。如果你一定要戴耳机听歌,那务必要控制好时间和音量,避免给耳朵带来不可挽回的损伤!一般来说,戴耳机连续聆听不应超过50分钟,音量不要超过总量的50%-60%。尽量不在嘈杂的环境下,如地铁、商店、公交车等地方听MP3、MP4,不要长时间接听手机。由于内耳更容易受到高声的伤害,运动时也最好不要听MP3或手机。除此之外,职业防护也不容忽视。比如割草,十年前的美国就为割草工人配备防噪音耳机了,我国绝大部分的割草工人职业防护还跟不上。另外,健身场所的噪声污染也不容忽视,动感单车、舞蹈课的音乐震耳欲聋,“如果天天在这样的环境下待上1个多小时,听力肯定会下降。”耳塞对听力的影响与它有关
阅读下一篇
10秒后自动跳转头戴式耳机不损害听力?错!
头戴式耳机不损害听力?错!
现代生活中,街道上、地铁里、图书馆中、甚至办公室内,随处可见戴着耳机听歌的人们,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耳机控 " 们每天陶醉在此起彼伏的音乐当中,有些人为了更投入更嗨,还会故意将音量调至最大。但这样做,无疑会对听力造成严重伤害。听到音乐时,耳朵是怎样工作的?人的耳朵是一个复杂且紧密的器官,它的主要作用包括探测和放大声音,内耳还有助于身体保持平衡。具体的工作原理是,声波通过耳道传入并到达鼓膜使其振动。接着鼓膜振动传递至中耳的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它们负责将振动放大然后继续传递至耳蜗。耳蜗是一个包含液体管道的中空结构,其基底膜下充斥着大量液体。来自中耳的经过放大的振动会引起这些液体产生涟漪和波动,并进一步转化成神经冲动,之后沿着听神经一路传递冲动,直至大脑的听觉中枢,我们就能听见声音了。以上过程的任一环节出现故障,我们的听力都会变弱,甚至失聪。听音乐的音量过大,为什么会损伤听力?通常人的听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弱。这是因为,负责将听觉冲动传递至大脑的细胞会随着人年龄的增大而逐渐老化或者凋亡,大脑接收不到 " 声音信号 ",自然也就听不到任何声音。所以耳聋、" 耳背 " 现象在老年人当中十分普遍。强烈的噪音或过大的音量也会对这种细胞造成严重损伤,而它一旦凋亡,是无法再生的。美国国立耳聋与其他交流性障碍疾病研究所指出,75 分贝或以下的声音不会对听力造成任何损伤。而长期暴露在 85 分贝或以上的噪音之中,则有可能会使听力逐渐变差,甚至消失。75 分贝的听力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平时正常交谈的声音大概是 60 分贝左右,上下班高峰车流如织时的路面音量约为 85 分贝,过年的鞭炮声,靶场的枪声,以及演唱会中的摇滚乐的音量可达到 110-115 分贝。头戴式耳机,真的能保护听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音乐发烧友中普遍流行着 " 入耳式耳机伤耳朵,头戴式耳机护听力 " 的说法。可是从以上声音分贝和听力损伤的关系中我们发现,当声源超过 75 分贝之后,都会对听力造成损伤,这和是否用耳机听,以及用什么款式的耳机听没有关系。所以,与入耳式耳机相比,用头戴式耳机可能很酷,可能相对来说不容易造成耳内感染,但音量过大时同样会对听力造成损伤。出现这些情况,可能说明听力已经下降如果你尚未进入耄耋之年,但存在以下症状,可能说明听力已经受到损伤,需要及时纠正:说话必须提高音量,否则自己听不到;电视、收音机等的音量调到最大才听得见,别人嫌吵而自己浑然不觉;无法和距离自己半米远的人正常交流;离开嘈杂的环境之后,声音突然变得模糊;其他症状还包括耳鸣和耳痛。噪音伤害,该如何预防?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远离高分贝噪音。(入耳式耳机)如果不得不接触,建议戴好降噪耳塞,就这一点来说,一些质量不错的入耳式耳机(当然不要放音乐)可能就有一定的降噪效果。同时也提醒孩子,看电视、玩 Ipad 的音量应保持在安全水平,不能调得过大。题图来源:123rf.com.cn 图库Via:livestrong.com原标题:How Can Sound Damage Your Ears?原作者:Jessica Martinez翻译:大苏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 reading@chunyu.me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长期戴耳机听歌会不会耳聋?_沪江英语学习网
网页版学习工具
你平常习惯戴着耳机听音乐吗?或者戴着耳机看剧?
你每天大概有多长时间从耳机里听声音呢?1小时?2小时?5小时?8小时?
如果你是耳机的重度使用者,那么有个坏消息要告诉你:过度使用耳机是会损伤你的听力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指出,全世界大约有11亿年轻人面临着听力衰减的隐患,原因就是他们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
这种听力衰减叫做噪声性耳聋(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 is hearing impairment resulting from exposure to loud sound. People may have a loss of perception of a narrow range of frequencies, impaired cognitive perception of sound including sensitivity to sound or ringing in the ears.噪声性耳聋是一种由于暴露在大音量下而产生的听力损伤。人们可能因此丧失对一部分频率声音的感知能力,也可能遭受听觉感知能力方面的损伤,比如对耳朵内部的声音变得敏感。
这种由噪音引起的内耳损伤是不可逆的,只能预防。
一般短暂地暴露在噪音中并不会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只会发生“听觉适应”现象,也就是暂时的耳鸣和听力下降,一般会在数分钟后恢复正常。
但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下就不一样了,听觉的变化持续时间会变得更长,恢复起来更慢,很多时候需要1-3天才能完全恢复。
而如果超过了1周仍然没有恢复,那很有可能就是噪声性耳聋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听力,大家还是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哦。如果非要使用的话,请把耳机的音量调到分贝以下,赶紧去下载一个分贝测量APP吧。
OK,来讲讲今天的词 induce
它可以表示“导致”、“引起”,用法是 induce sth.
也可以表示“诱使”,用法是 induce sb. to do sth.
那么,我们来造个句子吧~
He is currently in a drug-induced
.他现在正处于药物引发的昏迷当中。
相关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戴式耳机损伤听力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