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新教授你好,河北科技大学urp怎么样?

薛立新教授:选对专业有多重要,看看你就知道了!
记得5年前的夏天,经过10年寒窗苦读的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全国中学生都向往的北大。自己高兴,家长高兴,朋友也高兴,光宗耀祖。我们村长专门为我摆了5桌谢师宴,请了县里的的各位领导。在我们县,考个北大可不容易,所以关于我的神话故事至今还在我们县里广为流传。
中华教育报考网高考报考及职业规划专家薛立新教授
那年秋天,我怀着对未来的无限的憧憬,来到了北大这个美丽的校园。听着辅导员跟我们介绍一个个在社会各界功成名就的校友,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可是没想到大学的开始,就是我人生噩梦的开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选了一个垃圾专业。
当年高考的时候,年纪尚轻,父母都是农民,根本不懂外面的世界。所以,老师一忽悠“只要是北大清华,不管什么专业,都去!”我就相信了。
我虽然出身农村,可不我笨,进学校后马上就融入了北大这个集体,我敏感的觉察到自己上了一个大当。记得原来班主任跟我说过,不管什么专业,进了北大都是好的,因为专业可以换,所以,大一我就寻思着转系了。
按照别的学校的要求,转系是要看本专业的大一成绩的。刚上大学的我,凭借着高中时的吃苦精神和一股不服输的狠劲,终于在北大这个高手云集的地方拼了一个不错的大一成绩。
可是,等我转专业的时候,我傻眼了。
我最想转的是光XXX学院,经济类的。进北大以前,以为北大很自由,有能力,想转什么转什么,结果一看光xxxxx学院的转系规定,明确写着转该院的必要条件是高考分数不低于该专业在你们省招生的最低分。也就是我想转金融专业,当年在我们省招的最低690,那么我们这些670考上北大根本没有转系资格。
然后,北大还有一个学院,也是搞经济的,虽然坊间传闻没有前一个好,但是毕竟是经济类的。
我提前准备了三个月的专业面试,提前把个人简历,为什么转系,学习规划都做妥当了,又自己把该院的大一基础课程看了许多。结果,面试的时候,这些准备都没有用,老师得知我是学理科的,用的一个又一个政治经济学的专业问题向我砸来。最后,可想而知,我没有成功。
我想到和我一起转系的有个心理系,我就问她,你是学文科的,应该成功了吧。哪知道她说,哎,老师问我的都是数学问题,我基本都没学过。
就这样,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如此努力,却失败得如此得惨,我只好乖乖地回去学我原来的专业。
我这才知道,换个专业,并没有高考时班主任跟我们说得那么轻巧。
关于研究生换专业---保研
当我力图大学转专业失败的时候,我还是不甘心留在那个冷门专业,这个时候已然是大二了,现在的年轻人,彼此之间交流很快,新生事物接触的当然也很快。再见高中同学的时候,已经不是刚上大学时候听说我是北大就一脸羡慕,而是一听到我是XX冷门专业,就立马头来了怀疑和同情的眼光,有很铁的哥们直言我的专业极难就业,让我一定要找做准备。可以是我也知道啊,我这不没转成!
然而,人不能总停留在远处,特别是能考上北大的人,我自然把眼光放在了研究生转换专业之上,高考前的各个砖家都高谈阔论,指点本科学什么,研究生转什么什么。然后,还找出一个个名人的例子在说明。其实大都是想当然的胡扯,他们根本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即使真有人成功了,背后的艰辛也很难为人所知,而且很多人的道路都是个例而且根本无法复制。
在本科阶段即将完结,进入研究生阶段,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保研,还有一种是考研。
先说保研吧。
那些所谓的砖家在网络上,唾沫横飞的告诉家长,什么专业到什么有优秀,导师多喜欢多喜欢,什么本科选学校,硕士选专业。但是扯淡!我的保研路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成绩不够!
您一定将我打入了”不努力,打游戏,挂科“的北大差生群吧。实际上,我从不打游戏,大学辛辛苦苦学习,但是北大确实高手太多,我们班60多人,我的成绩在10-15名左右。可是,当我保研申请了光华,CCER,人大,复旦,上交一个又一个金融保研夏令营时候,我被告知,成绩的基本要求是前10%到15%,也就是我根本没有参加的资格。
无论你是北大的,清华的,还是东财的,西财的,都一样,事实上,老师更希望要的是那些下面学校数一数二的本专业的学生,而不是我们这些顶个所谓北大光环的人。无疑,我的保研之路,还没出师,就胎死腹中了。
关于研究生转专业--考研
再说考研。
保送不了自然就要自己考了。
我自己的考研情况,我考的人大的金融专业,是啊,当年我原本可以当人大金融,可是我却选择了北大的冷门,4年以后,那个原本我可以轻易去的地方,对我来说变得那么遥不可及。
有人要说了,那你一定是你大学没努力。我想说的是,我的错就错在我太努力了。如果对于一个热门专业的学生来说,努力是正确的,因为你选择了正确的方向。而对于冷门专业的我来说,这叫南辕北辙……
是啊,我要考的是金融。那我自己专业的那些优秀成绩,对我又有什么用呢?砖家又说了,本科选学校,硕士选专业。可当我选了硕士专业要考的时候,现实告诉我,我们现在认的是研究生的入学成绩,就是英语政治数学和专业课。北大的还是北大门口卖煎饼果子的,我们不管,你先考试上了再说。
很多人要说了,你北大的,一定考得取,会考试嘛,除非你太弱太差。是啊,如果在同一起跑线上,我怕谁啊。可是,实际情况上,那些大学上了冷门的人早就醒悟,还有那些当年高考落榜的学生,他们从大一就准备开始考研了。而我,北大课程要求巨大,我在大三大四准备考研的时候,还有同时学习本专业北大的极难的四门专业课程,而我所考的人大金融,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压在北大任何专业之下的人大金融。因为大家都知道,专业远比学校重要多了。
即使这样,我依然考进了复试,是啊,我是北大的,虽然时间不比别人长,可是我的基础还是不弱,但是这并不是想砖家说的,什么本科学基础有优势,可以说本科专业对我的考研没有半分钱的用,我能过初试,是我白天学晚上学的结果。
可是,最后复试的时候,我又傻了。砖家们又要说了,你北大的,肯定有优势一定有优势,一定是你面试能力太差。实际上,说说我自己吧,虽然出身农村,但也算是模样端正,大学主动追我的女生不在少数。说到口才,虽然不能说是口若悬河,但是无论什么场合,从不怯场。而实际上,人大老师没有那么不靠谱,他们面试问的都是专业相关的问题。大概覆盖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财务、金融工程、会计理论、财政学等都学科的内容。
是啊,最后考察的都是金融相关的内容,复试通过的要不就是那些原来专业,要不就是那些长期准备的同学。老师没有要我,因为我的金融专业掌握的没有别人好。
我本来就不是学金融的啊!!我的优势呢?不是北大有绝对优势么?不是本科学基础学科有优势么?
实际,老师根本没问我一个我自己的专业的问题,也没问我一个数学的问题,老师问的都是金融专业的。是啊,他们本来就是做金融研究的。那些砖家,什么本科别学金融学基础学科的言,忽悠了家长,忽悠了学校,可是忘记忽悠金融学科的教授们了!!
关于找工作
保送没有去成,考研复试被刷,最后只有找工作了。
如果说,当年我考上北大是到了天堂,那么考研失败就是重新回到了人间,而找工作的经历,则是让我到了地狱。
很多人又有要说了,北大的,一定好找工作,就算是冷门各种单位疯抢啊!
可是实际情况呢,到A单位,A单位说:你北大的,人家应该抢啊,为什么你要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不要,我们不收你这个专业,你去B单位看看。到B单位,B单位说:你北大,人家应该抢啊,为什么你到我们这里来啊?我们不要收你这个专业,你到A单位去看看嘛。
砖家们要说了,北大一定优势,冷门一定有各位单位抢,除非你自己太差了!
我很差么?我不知道。我大学期间拿过奖学金、当过学生干部、玩过社团、干过志愿者、完成过学术课题、发表过文章、参加过社会实践、有实习经历、有出国经历。我这么一列自己都觉得自己特别牛,但事实是在找工作当中,奖学金、学生干部、学术课题、发文章、社会实践,这几项内容从来就没用人单位关心过。
那么用人单位关心什么呢?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几乎每参加一次非小组面试,在自我介绍之后,我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你这个专业跟我们单位不对口啊,你为什么不选择更合适的工作呢?这个问题到底怎么回答最好,我至今不清楚,但我曾给出过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种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最大的兴趣和专长在我所学的专业上,另一种是对口的工作找不到。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撒谎,这两个原因确实是我“海投”其他各行各业的主要因素。但是这样的回答往往引来更多的问题:前一个原因会引发你为什么不换专业的疑问,后一个则会引发你为什么不做学术的问题。
其实这一切都是我的冷门专业带来的后果。
有一次我一路过关斩将连过了笔试和三轮专业面试,最后走到了HR终面,但在跟我聊了一会儿以上这些跟专业有关的问题之后,HR很坦诚地说了他的几点看法:
第一,你确实跟我们单位专业不对口,我们几乎没招过你们这专业的人才,因此我很难判断你从事我们这行的前景。如果录用你,我们双方都有风险。
第二,你的学校不错,应该说已经很好了,但你的专业实在太冷,如果找不对口的工作,就很难进入单位的核心,这样对你不太公平。
第三,你们找工作可能确实很困难,但这是教育学科设置和就业通道无法对接的问题,不应该由就业单位承担责任。
虽然在这番话之后,HR还和我聊了别的一些问题,但我知道,我肯定拿不到offer了。
我感到郁闷的不是没有offer本身,而是HR跟我说的这些“道理”。我深信,绝对不是只有他们一家是这样看的。
其实,想想,也很正常,现在的企业都那么现实,用人就是要有经济效益,人家凭什么不用本专业的,用你一个外行,就因为你有个北大的牌子,北大的光环?
那一天,我突然清醒了,可是想想,20年心血就此毁于一旦,从小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到了北大,欢天喜地而又一直兢兢业业不敢丝毫的懈怠,而这终究就是一场梦。
可见,高考填报志愿时专业的选择确实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孩子未来的前程发展。因此,家长及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并在结合自身兴趣取向的基础上综合考量,选出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华教育资源网薛立新教授:把孩子屁股打开花,你管这个叫教育?呵呵
以前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说熊孩子,从23楼扔了15个酒瓶子,家长群发照片,说已经把孩子屁股打开花了,评论居然一片叫好之声,说熊孩子就缺教训,必须打了长记性。
大家的逻辑链条是这样的:
有的孩子,一味的对他太好了,他就不知天高地厚,闯了祸不用严厉手段,他可能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下次犯的错误更严重。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是吗?你们真的觉得“揍一顿”就能让小孩子明白道理,懂得是非,从此不再犯错,变成一个好孩子了吗?
橙子在这里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我幼儿园时候,同班有一个出名的淘气男孩儿叫大龙,总是闯祸打人,有一次他把我的脸挠花了,我妈气的吃不下饭,带着我去大龙家理论,大龙的爸爸开门一看这个架势,就一副“我了解”的神情,都没用我妈说话,轻车熟路的把大龙掀翻在地,拿皮带抽得满地打滚,最后还是我妈拉住才作罢。
出了他家门,我妈就说,这孩子可毁了。
大龙在那次挨揍之后,行为并没有改观,依然经常打人欺负人,打我的时候仿佛更狠了几分,只不过他会注意不再用指甲挠我,以免留下伤痕作为证据。
简单粗暴的体罚,并不会让孩子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也不会让他明白是非善恶,只会滋生恐惧和仇恨。
因为大龙的父亲和我母亲在同一个工厂,所以我长大之后依然会听到这个孩子的消息,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和小流氓混,上中学时就经常离家出走,最后中学都没读完,只是社会上闲晃,最后不出所料的进了监狱。
这就是一个从小被打大的淘气孩子的最终结局。
只会弱化孩子的道德动力
孔子在两千多年就说过这个道理:严厉的惩罚虽然让人不敢犯错,但却没有了羞耻心。只有教育的作用,才会让人知道羞耻,并且自动自觉地遵守规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羞耻”
什么是羞耻?羞耻就是你在公众场合脱光衣服的感觉,哪怕没有规定裸露身体触犯法律,哪怕你确认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正常人也不会轻易裸奔。
说句大白话,就叫做“丢不起那人!”
一个自觉遵守规范的人,就是在道德这件事上有羞耻心的人,当他发现自己伤害了他人感情,或者侵犯了他人利益,哪怕没有人看见,没人惩罚,他也会浑身难受,良心不安,吃饭睡觉都不安稳,这就就叫做“有耻且格”。
反之,一个没有羞耻心的人,他的行事标准只看“有没有人管”,有人管有人罚,就乖乖的,一旦发现没人管,就立即钻空子,而且会因为违反规则,产生一种禁忌的刺激和快感。
所以,你会发现,越是不停闯祸犯错的熊孩子,越是有一个喜欢简单粗暴体罚的熊家长,因为孩子的行为越是被外界的强权约束,越会弱化他内心的道德动力。最后终于变成一个完全没有“羞耻心”的人。
看到这里,你还在迷信“揍一顿”的力量吗?
都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但是为啥就不把聪明劲儿多用在孩子的教育手段上呢,一看到孩子闯祸犯错,能想到的处理办法就只有“打”一个字,基本上和一个不入流的驯兽师一个水平。现在驯兽都开始讲人道不打了你可晓得?
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来尊重
更容易教育
想让孩子认识到高空抛物的错误,其实有很多方法,打是最消极,而且最有反作用的方法。
他可以带着孩子到楼下挨家道歉
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讲楼下的碎玻璃清扫干净
还可以和孩子做个自由落体的实验,看看高空坠物的力量有多大
更可以找一些高空坠物伤人的真实案例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只要你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方式教育他,让他明白道理,为什么只是打一顿了事呢?孩子真能从这顿打中受到什么教育吗?
“扔瓶子”和“挨揍”这两件事其实并没有直接相关关系,大人用“揍一顿”告诉孩子“不能扔瓶子”本身就是有违事实逻辑,孩子被揍了,也并不会认为“扔瓶子”这件事本身有什么问题,他只会认为,是“我惹了我爸”,以后做事注意“别让我爸知道”就好。
捎带着,他还会恨他爸爸,当他有能力的时候,他就再也不会听他爸爸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综合征,越被伤害还越爱你。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父亲“把孩子屁股打开花”其实并不是在教育。
他恰恰是在推卸自己教育的责任。
他自己也说,平时并没有告诉孩子有什么不好,很可能他自己就经常往窗外扔个烟头什么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不该做,头一次做,就这么打他,孩子何其委屈?
这顿打本质上其实并不是在教育,更多的意味只是大人想要挽回自己的脸面,和单纯的泄愤而已。
有句古话这么说的 “当面教子,背后训妻”
老婆不能在人前训,因为回家会不让你上床,孩子没有反抗能力,一定要当众羞辱教训,以换回当老子的尊严和面子。让老子和外人有个交代。
对于一个从没把孩子当人看的家庭,这难道不是一个熟悉的套路吗?
请别让“打骂”去替代教育
当我们总是羡慕欧美人素质高,他们会半夜在无人无车的十字路口等红灯,他们永远都自动自觉的排队,公共场合无人大声喧哗……
我们总是嫌弃国人素质差,没监控的路口就闯红灯,排队没人管就永远有人插队,公共场合人声鼎沸……
以前我们解释这是我们人穷志短导致的,现在有钱了,为什么还是这么这么不自觉,这么需要被管?这里面难道没有的原因吗?
道德不是“做坏事就要挨揍”,道德只存在心中,像头顶的天空一样永恒,不管会不会被惩罚,有没有人看到,它都在那里。
别让打骂去替代教育,你再怎么下狠手,也打不出孩子的道德感和羞耻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望国人能尽快走出这个“不打不成器”的迷思,多花点心思“言传”和“身教”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薛立新教授好,好专业和好大学哪个重要?_薛立新教授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贴子:
薛立新教授好,好专业和好大学哪个重要?
所谓”选大学“和”选专业“之争只在一种情况下成立,那就是清北的低分专业和人复交浙高分专业之争——这种情况下我推荐后者,具体原因你去看看知乎上的劝退贴就知道了。其他的所有情况,都不存在“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问题。首先大家要知道专业之间的分差是远远小于学校间的分差的,不考虑断档之类特殊情况,一个大学专业上下也不过差个十几分。中上水平的985高校最差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是远远高于一本线的,所以实际出现的情况是“稍好大学的差专业”和“稍差大学的好专业”之争。而恰恰这个“稍好”和“稍差”的界限其实是模糊不清的。中国大学能算全行业、全国性名校,并有一定世界级影响力的,清北算一个,复交浙科可能算半个。剩下的最多也只是“地方性”或者“行业性”的名校,他们的排位随着年度和地区的变化差异是非常大的。无恶意地举个例子:我们省在我上大学那年,天津大学分数线是要比中山大学高20分的,去年我帮一个学弟报志愿的时候才惊奇地发现中大分数线已经反超十分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连“211”和“985”都分不清,你纠结那点分数差有什么意义呢?在这一前提下,真正该权衡的是什么?其实是“地域”和“专业”:如果你有特别偏好的地域,那你应该尽力争取该地的“地方性名校”就读。比如武大华科之于湖北,中大华工之于广东。这些学校在当地享有的信任度、地方政府支持、人脉网络和实习机会,基本就属于“小清北”一类的存在——所以广东人常说“考不上清北就不必出省了”。而如果你有特别偏好的专业,那么你应该争取“专业性名校”的机会。譬如水利界的河海,通信界的西电成电北邮,建筑界的“老八校”、“新四军”,法学界的“五院四系”等等。这些学校在业内享有的信任度、人脉网络和实习机会同样是相当高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薛立新教授您好:邢台学院怎么样?_百度知道
薛立新教授您好:邢台学院怎么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邢台学院,一般。你若喜欢,便是晴天。
采纳率:9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被浏览124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科技大学教授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