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血糖值多少算低血糖

医生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问题解答仅供参考

请问您平时血糖是多少,这个值是什么情况下测的

昨天一天也是,空腹4.5,早餐后两小时3.9,午餐后两小时6.9,晚餐后两小时7.2,睡前第一次高7.5,第两天(今天)空腹4.5,早餐后两小时7.5,三小时测了下3.3

请问您是怎么服用的什么药物

那您是有糖尿病没有服用药物,血糖就这么低吗

这种情况的低血糖一般主要可能是由于饮食过少,活动量过大,经常情绪紧张,环境寒冷,以及胰岛素过高等情况引起的。所以建议您可以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判断改善的。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你好,是的,因为糖尿病的,患者血糖低是很危险的,建议你把糖吃上。

  • 糖尿病患者血糖三点一的话,那已经是低血糖了。这需要及时治疗的,以免导致低血糖昏迷...

  • 您好根据您对情况叙述,建议您饮食需要规律。的

  • 你好,你这个血糖还可以啊!如果低于4的话,就蛮低的。建议你再看看。或者吃个糖。

  •   在糖尿病前期或早期阶段,尤其是伴有肥胖者,其血糖和胰岛素的分泌不能同步,由于...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

医生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问题解答仅供参考

你好,这属于血糖偏低的表现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从这个血糖结果看,有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延迟,但还不能确定是否有夜间低血糖的,不过有...

  • 你好,空腹血糖5.31是正常的,在正常范围,不用担心的,祝身体健康。

  • 你好,你这个血糖还可以啊!如果低于4的话,就蛮低的。建议你再看看。或者吃个糖。

  • 你好,是的,因为糖尿病的,患者血糖低是很危险的,建议你把糖吃上。

  • 指导意见: 不会的,因为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

   问题1、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是多少?

  从人群到,餐后血糖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健康人群的餐后血糖值应该小于7.8 mmol/L;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大于等于7.8 mmol/L但小于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耐量减低(IGT);即使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就已经发展成为了糖尿病。 也就是说,7.8mmol/L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超过这个值,就已经迈入了糖尿病的雷区。

  问题2、空腹血糖正常就“安枕无忧”了么?

  餐后血糖正常值应《7.8 mmol/L。当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值升高至7.8mmol/L到《11.1mmol/L之间,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减低(IGT)。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是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我国成人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单纯糖耐量减低(IGT)人群所占比例高达71%,也就是说,我国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常规检测多半只关注空腹血糖而忽视检测餐后血糖,由此造成的糖尿病的漏诊率高达50%!并且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发生、卒中等心脑血管的几率更高! 因此,仅仅关注空腹血糖是不够的,定期检测餐后血糖,才有助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及。

  问题3、哪些人应该经常进行餐后血糖检测?

  高危人群应通过随时检测餐后血糖的数值监测疾病进展。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1)有糖调节受损史;(2)年龄≥45岁;(3)超重、肥胖(BMI≥24 kg/m2),腰围≥90cm,腰围≥85cm;(4)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5)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史;(6)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7)血脂异常(HDL-C≤0.91mmol/L(≤35mg/dl)及TG≥2.22mmol/L(≥200m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8)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病史者;(10)BMI≥28 kg/m2的综合征患者;(11)严重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12)静坐生活方式。

  问题4、糖耐量减低(IGT)有哪些风险和危害?

  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症状表现多不明显,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健康风险。 首先,糖耐量减低(IGT)是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1.5%~10.0%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大庆研究20年随访表明, 92.8%未进行干预的糖耐量减低(IGT)个体进展为2型糖尿病。 同时,在糖耐量减低(IGT)阶段,患者大血管病变已经开始,心血管风险显著增加。与健康人群相比,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3倍。

  问题5、糖尿病是否可防可控?

  糖尿病是不能被彻底治愈的,但糖尿病却是可防可控的。 糖尿病防控第一步:高危人群定期检测餐后血糖。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而且餐后血糖的升高往往早于空腹血糖。高危人群包括老年、肥胖、超重、有家族病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史、运动少等人群均应特别关注餐后血糖。此类人群在常规体检检测空腹血糖之余,定期检测餐后血糖,是及早发现健康隐患的有效途径。 糖尿病防控第二步:两点OGTT尽早发现餐后血糖升高。通常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来诊断糖尿病,简单来说,就是在口服含75g葡萄糖粉的糖水后,分别于0小时,2小时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来判定是否存在糖尿病。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又如何检测餐后血糖呢?通常可选择使用血糖仪,在家自测空腹和餐后血糖;也可到医院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糖尿病防控第三步:对于糖耐量减低(IGT)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都是有利于患者的生活习惯。对于难以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或仅靠生活方式干预难以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必要时应予以药物干预。阿卡波糖是目前中国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糖耐量减低(IGT)的口服降糖药。

  问题6、仅靠生活方式干预,是否能阻止糖耐量减低(IGT)向糖尿病进展?

  坚持生活方式干预,严格做到戒烟、限酒、饮食控制、坚持锻炼身体,对于大部分人是相当困难的。即使是已经得了糖尿病,许多患者仍然不能严格做到生活方式干预。而且,即使糖耐量减低(IGT)人群全部能够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仍有半数糖耐量减低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 因此,虽然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疾病进展的一种非常必要的方式,但仅依靠生活方式调整是远远不够的。2007IDF《2型糖尿病预防共识》指出:当单独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预期体重和血糖控制目标时,采取药物干预措施。

  问题7、是不是所有的降糖药物都可以用于IGT治疗呢?

  不是。治疗IGT首先必须要选择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其次要疗效好,安全性好,如低血糖发生率少,不增加体重,此外还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阿卡波糖是目前中国唯一一种被批准用于糖耐量减低(IGT)治疗的口服降糖药。它于2002年初在中国被批准用于IGT的治疗,现在已经在51个国家获批该适应症。国内外大规模研究证实,阿卡波糖可以有效延缓和阻止糖耐量减低(IGT)向糖尿病的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且不增加体重和低血糖发生率,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也就是说更适合中国IGT人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低血糖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