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什么风劲吹吹,怎样的研学旅行更得人心

原标题:关于研学旅行,看看国外都在怎么做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颁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在《意见》研制过程中,我们就日本中小学修学旅行以及欧美国家营地教育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特别是对日本修学旅行的工作定位、领导机构、活动组织、经费保障、经验推广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和借鉴。

那么国外的研学旅行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研学旅游在日本被称为“修学旅行”,是日本学生最具特色的活动。起源于1946年的“修学旅行”,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观国家公园、访问历史古迹,到涉及职业选择、自然体验、考察先进企业甚至体验商人活动等等,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实施中,学校会依据学生的年龄不同而侧重有别,时间一般为期数天。其中小学生主要就近参观名胜景点或是集体泡温泉;初中生不光去名胜景点,而且把教科书中出现的国会议事堂、东京塔等列为参观景点;高中生则倾向把参观地点定位在自然体验或了解往日战争的悲惨历史,修学旅行常去冲绳、广岛、长崎等地。另有不少学校尤其私立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出国修学旅行,并将此作为特色写入招生简章。

在韩国,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过各种类型的研学旅游,其中较有特色的形式是毕业旅行。韩国教育部门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目,纳入学分管理,学生只有参加并修够相应学分,才可以毕业。研学旅游的范围也不囿于本国内,如2014年,韩国大学生“东北亚大长征”活动就选择高句丽的开国王城——位于我国辽宁省的五女山城,以及高句丽时代遗址——我国吉林省集安市、敦化市、东京城等地进行考察。

美国家长较少有“望子成龙”的功利念头,孩子参加假期活动主要还是凭借兴趣爱好,所以研学旅游和夏令营、冬令营一样,为满足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是假期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美国霍奇基斯高中甚至曾组织10-12年级的学生去南极开展为期3周的探险之旅,让孩子们在考察南极半岛和周边岛屿,观察鲸鱼、磷虾群,拍摄帝王企鹅、海豹、冰山的同时,听取随行的南极科考专家学习生态学和当地历史。此外,不少美国高中生会在假期里参加国内名校游,了解高校特色,为将来升学选择做准备。

作为现代旅游业诞生地的英国,一直以来就有崇尚研学旅游的风气,被称为“大陆游学”的the Grand Tour,实际就是研学旅游。早在17世纪,英国王室就有教师带领王子们周游列国的先例;到了18世纪,这种游学普及到英国上流阶层;到19世纪,倘若当时英国的青年学子,尤其是贵族子弟不曾有过海外研学旅游的经历,就会被人看不起。今天,很多英国家长会选择在暑假带着孩子一起旅行,有些没有家庭出游计划的学生也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出游,在旅途中学习知识。由于欧盟国家间往来不需要签证,所以英国学生的境外研学旅游较之非欧盟国家的学生更为便利。

纵观以上各国的研学旅行,我们不难看出:1、以游为主,以学为辅;2、以景区、景点为主;3、以主观感受为主,偶有科学考察。争对以上三个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真正的研学旅行应该是在旅行的过程中去感受、发现、思考、探究、分析、总结等等。每一次研学旅行应该是带着问题出门,带着成果回来。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应该将自己所学知识在旅行中实践、应用、检验之后将知识进行整理与融合,从而形成相对系统化的知识。这种将知识再加工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除此之外,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目前还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相应的课程,这样的研学旅行比较随意,研学旅行的效果也会参差不齐。因此,建立研学旅行体系和对应的课程非常必要,而且时间非常紧迫。

2018年纪中三鑫双语学校幸福教室招生工作现已全面启动!

招生咨询电话: 谭老师

}

学生在滩头木版年画技艺教学基地体验印制滩头年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出的“辅助与补充学校与家庭教育”研学旅行,吸引了中小学校纷至沓来。仅清明长假结束第一周,就先后有8所学校60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大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其实,不仅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眼下国内许多高校都纷纷行动起来,用已有的科普、实训场馆,为中小学生打造不一样的教育体验。

“研学旅行”,就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增加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去年8月,国务院倡导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一些校园景观较为突出,或者具有专业、行业特色的高等院校,就成了研学旅行活动开发的急先锋。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就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烹饪实训室、品酒实训室,开发西点DIY制作,美酒鉴赏活动;利用茶文化实训室开展茶艺研习活动;利用四位一体模拟导游实训室开发全国重点景区虚拟旅游产品;利用浙江旅游博物馆、遂园地方文化展示馆、智慧旅游体验中心等展示演示场馆开发旅游博览产品。

目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已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4年度共接待各类游客20.39万人次,开展茶文化研习、美食烹饪、高尔夫体验、模拟导游体验等教育旅游活动30余次,其中大部分的校外游客为杭州市及其周边的中小学群体,有志于报考旅游相关专业的普高生、中职生等。

专家表示,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高等院校的四大功能。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中有大量的科普场馆、实训场馆仅仅用于本校部分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训,使用率不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与此同时,各中小学均在开展素质教育、科普教育,急需寻找本校之外的第二课堂。因此,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方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展示、科普科学体验等研学旅行产品,成为扩大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新途径。

高校推出的研学旅行,教育特征更为突出。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计了多套量身打造的游学方案,通过与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及旅行社等关联方充分沟通,努力实现课程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三者的有机统一,全面展示开放性、主体性、互动性和时代性的特征,改变学生的学习形态,扩展学生的视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面向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探秘奇趣的昆虫世界,其中有蝴蝶欣赏,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等;探寻农耕文化包括了解蜜源植物、寄主植物、蝴蝶文化,认识石碾、马车、风车、水车等,感悟中国万年农业;踏入深厚土壤世界,感受五色土壤神奇,园内识花认树,走进神秘植物世界,参观室外五谷杂粮、中药材;探寻动物世界的神奇奥秘,观看电影《地下仪仗队》、《植物私生活》、《云断秦岭》等。西安小寨小学的卢老师说,这些针对各个年龄段群体差异化的互动讲解,让师生们感受到更多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倍感舒心。

高校的研学旅行项目,也为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创造了众多的实习机会,校园景区成为学生的校内实训平台。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在校园景区创建和运营过程中,以艺术系师生为主体,自编自导诗画山水旅游演艺产品;景区专业的学生全面参与了景区的申报、台账资料的整理、景区的讲解、游客服务中心的管理、投诉处理等工作,而导游、休闲、烹饪、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在部分教育旅游产品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其专业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毋庸讳言,如今我国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病就是“重书本,轻实践”,导致学生大多生活常识不足、社会认知缺乏。时评作者段思平认为,研学旅行的试点无疑对扭转这一积弊有极大益处,能够让学生广泛接触自然与社会,提升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家陶行知曾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研学旅行无疑就具备了这一教育特点。

段思平以美国深泉学院举例说,深泉学院学制两年,校训是“学习、劳动、自治”,学生一边劳作放牧,一边进行学术训练,每周劳作时间超过20小时,全年上课时间超过300天,大部分毕业生转入哈佛、耶鲁、康奈尔等常青藤名校继续学业。虽然表面上看深泉学院有些“另类”,但该校“教育结合劳动、理论结合实践”的治校理念,却是对中国教育的一大启示。希望研学旅行让学生更多地亲近自然与社会,打造中国版深泉学院,而不只是让研学旅行沦为做做样子的春游而已。

近些年来,大学校园游一直非常热门。到北京大学游览博雅塔、未名湖,到清华大学体验荷塘月色之美,还有武汉大学的樱花节等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特色文化之旅。据统计,每年暑假期间,北大、清华每天的游客平均在5000人次左右,高峰期达到近万人次。

然而,对于研学旅行而言,这些大学校园游应该围绕主题深入挖掘,而不是走马观花,单纯地堆砌景点。仅以北京而言,中国中医药大学的药用植物栽培、北京理工大学的无人驾驶汽车等,如果能够开辟成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让他们能够实践参与,才是最好的研学旅行产品。

专家表示,我国高校研学旅行多数还仅仅局限在旅游类院校之中。实际上,农林类、机械工程类、设计类等院校均可通过教育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比较容易开发出受中小学生欢迎的研学旅行产品,实现教育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风劲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