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2o2用作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作为供氧剂,na2o2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生成o2 这句话错了吗?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近3年真题 模拟】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近3年真题 模拟】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但与CO2反应的产物不同B.2Na2O2+2H2O═4NaOH+O2↑ 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C.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十O2↑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氧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原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但与CO2反应的产物不同B、2Na2O2+2H2O═4NaOH+O2↑&&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C、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十O2↑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氧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原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A.Na2O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和氧气;B.Na2O2与H2O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氧气,根据化合价判断;C.Na2O2与H2O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氧气,根据离子反应的特征判断;D.在呼吸面具中,Na2O2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和氧气常作供氧剂,根据化合价判断;
解:A.Na2O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和氧气,产物不同,故A正确;B.Na2O2与H2O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氧气,Na2O2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C.Na2O2与H2O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氧气,Na2O2+H2O═2Na++2OH-十O2↑,原子不守恒,故C错误;D.在呼吸面具中,Na2O2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和氧气常作供氧剂,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氧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原,故D正确.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特点,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化学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学校为了师生的饮水方便,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直饮水机,有关这类直饮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C、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化为汽油
科目:高中化学
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如图的曲线表示的是(  )反&&应纵坐标甲乙A相同质量的氨,在同一容器中2NH3═N2+3H2△H<0氨气的转化率500℃400℃B等质量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H2质量钠钾C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体积比1:3的N2、H2,N2+3H2═2NH3氨气的浓度活性高的催化剂活性一般的催化剂D2molSO2和1molO2,在相同温度下2SO2+O2═2SO3SO3物质的量2个大气压10个大气压
A、AB、BC、CD、D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加热法可除去Na2CO3中的NaHCO3B、Na2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3C、可用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D、小苏打可中和胃酸、热纯碱可除去油污
科目:高中化学
设C+CO2═2CO(正反应吸热),该反应速率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该反应速率v2.若升温,v1和v2的变化是(  )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D、v1减少,v2增大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已配平):Cu+2H2SO4(浓)CuSO4+A↑+2H2O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完成下面的问题:(1)在参加反应的硫酸中,被还原的硫酸与未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物质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A应该属于(用字母代号填写).a.酸&&&&&&&b.碱&&&&&&&&c.盐&&&&&&d.酸性氧化物&&&&&e.碱性氧化物(2)一定量的铜片与含1.8mol&H2SO4的浓H2SO4充分反应(浓H2SO4过量),如果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2mol电子,生成的CuSO4的质量为g,生成的A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L(假设气体全部逸出).(3)将(2)中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稀释后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所得沉淀的质量为g.&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科目:高中化学
某同学在学习硝酸与硫酸时,对两种酸与铜的反应情况进行研究,试完成下列各题.(1)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40mL浓度均为2mol?L-1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并向其中各加入4g束状铜丝,观察现象,试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示意图实验现象解释甲:无明显现象乙:稀硝酸是氧化性的酸,能与铜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充分反应后,将甲、乙烧杯混合,再使之充分反应,最终所得溶液溶质为.(3)若甲中硫酸溶液体积V(V>40mL)可变,其余数据不变,当甲、乙烧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V=&mL,若要将溶液中的Cu2+沉淀完全,应加NaOH使溶液的pH至少为.(已知:Ksp[Cu(OH)2]=2.2×10-20,lg=0.7)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SO3=Na++H++SO32-B、BaSO4?Ba2++SO42-C、S2-+2H2O?H2S+2OH-D、HCl+H2O=H3O++Cl-
科目:高中化学
如图,将500mL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用a、b两石墨电极电解,试回答下列问题:第一阶段:合上M断开N,a极上产224mL(标准状况,下同)气体,b极上有金属析出;(1)阴极反应方程式为:,(2)b极析出金属的质量为g.第二阶段:再断开M合上N一段时间,当b极上产生56mL气体时,a极上也开始产生气体,此时立即断开N;(3)此阶段b电极反应方程式为:.(4)此过程a极上析出固体质量为g.(5)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273所
24小时更新:3261
总量:6728246
2015年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近3年真题+模拟)
2015年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近3年真题+模拟)
时间: 13:20:25
下载量:5713次
大小:731KB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1/92/93/94/95/96/9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1节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第1课时导学案2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扫码支付,立即下载
充值储值后下载,只需储值
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1节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第1课时导学案2
【学习目标】
1.了解Si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Si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探究活动】
1.单质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非晶硅)两种,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单质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有人说:“金属单质都是电的良导体,非金属单质都是绝缘体”,你认为对吗?请分析说明。
2.在前面的学习中,你已经学习过碳、硫、氮气、氧气、氢气等许多非金属单质,它们在性质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1)根据上述单质的性质,分析总结非金属单质有哪些通性?
(2)硅作为非金属,预测硅有哪些性质?
3.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氢氟酸和强碱溶液外,不易与其他物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硫酸、硝酸等反应。
写出硅参与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硅与氟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硅与氯气反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审核人:学科网优选组委会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呼吸防护面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