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头鬼脑的故事打一动物

关于动物的脑筋急转弯及答案
关于动物的脑筋急转弯及答案
学习啦【脑筋急转弯相关】 佳玲
  急转弯,说它是马猜错了,穿的衣服净道道,把它放进园,大人小孩都爱瞧?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字。这种文字游戏有个明显的特点,题面很普通,但答案十分气人,一经破,令人喷饭。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揭晓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脑筋急转弯:说它是马猜错了,穿的衣服净道道,把它放进动物园,大人小孩都爱瞧。
  谜底:斑马
  有意思的脑筋急转弯
  1. 掠(猜一)答案:半推半就
  2. 门(打一成语)答案:网开一面
  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打一成语)答案:滔滔不绝
  4. 只求质量(打一成语)答案:不计其数
  5. 鲁迅诞辰周年(打一成语)答案:百年树人
  6. 一千零一夜(打一成语)答案:天方夜谭
  7. 混沌初开(打一成语)答案:天壤之别
  8. 老挝首都旧貌变(打一成语)答案:万象更新
  9. 加起来十一种彩(打一成语)答案:五颜六色
  10. 师傅给我取学名(打一成语)答案:师出有名
  11. 五脏六腑(打一字)答案:心中有数
  12. 无字天书(打一成语)答案:一纸空文
  13. 离奇(打一成语)答案:大有可为
  14. 千年松树,五月芭蕉(打一成语)答案:粗枝大叶
  15. 战场(打一成语)答案:用武之地
  16. 放大镜(打一成语)答案:显而易见
  17. 月光底下看影子(打一成语)答案:顾影自怜
  18. 短处经常说(打一成语)答案:不足挂齿
  19. 越猜越不对头(打一成语)答案:想入非非
  20. 什(打一成语)答案:推心置腹
  21. 全会(打一成语)答案:无所不能
  22. 弯腰接电话(打一成语)答案:俯首帖耳
  23. 听写(打一成语)答案:有闻必录
  24. 谁先巧称象(打一成语)答案:首当其冲
  25. 整容(打一成语)答案:改头换面
  26. 曹雪芹著书,无钱买灯油(打一成语)答案:白日做梦
  27. 何处是归程(打一成语)答案:来路不明
  28. 浮(打一成语)答案:水乳交融
  29. 面部大面积(打一成语)答案:焦头烂额
  30. 扣(打一成语)答案:各执一端
  31. 糖果广告(打一成语)答案:甜言蜜语
  32. 小的全来了(打一成语)答案:无微不至
  33. 一个(打一成语)答案:不上不下
  34. 希望都来批评(打一成语)答案:求全责备
  35. 太阳出山又落山(打一成语)答案:东奔西走
  36. 五句话(打一成语)答案:三言两语
  37. 虎头(打一成语)答案:处心积虑
  38. 一枝红杏出墙来(打一成语)答案:漏泄春光
  39. 一输即恼(打一成语)答案:不胜其烦
  40. 出庭辩护(打一成语)答案:现身说法
  41. 年底归家(打一成语)答案:满载而归
  1.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打一成语)答案:善始善终
  2. 千(打一成语)答案:张口结舌
  3. 吓坏守门妖(打一成语)答案:大惊小怪
  4. 哑巴亏(打一成语)答案:不白之冤
  5. 阎罗王(打一成语)答案:鬼头鬼脑
  6. 牵牛话(打一成语)答案:花言巧语
  7. 关公战李逵(打一成语)答案:大刀阔斧
  8. 木偶戏(打一成语)答案:装腔作势
  9. 过磅验收(打一成语)答案:斤斤计较
  10. 最大的空间(打一成语)答案:包罗万象
  11. 哈哈镜(打一成语)答案:相映成趣
看了关于动物的脑筋急转弯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关于动物的脑筋急转弯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脑筋急转弯相关】图文推荐动物与人性
动物与人性
亲爱的雪妮:
日子过得多快啊!整个寒假里我们没有通信,你说,你要在这个假期里好好读一点儿书。前天的来信说,你读了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还读了法国自然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这两部书都符合叔本华所说的"古代作家的作品,高级的精神文化"的标准。你说你很喜欢这两本书,前一本书使你对陌生而广阔的世界产生了向往,而后一本书使你深入了昆虫的世界,感到了人类的爱心和诗意生活的可贵。是啊,好书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精神的享乐啊!这两本书都说到了动物和昆虫,正巧我也要和你讨论一下这方面的事情,这真是不谋而合。我想,这种讨论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有益的启示。
应你的要求,我还是从作文和阅读进入我们的主题吧--今天谈的是动物。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除了人类之外,动物是最具灵性的。它们不仅在自身机体受到外界影响时有极其灵敏的反应,它们甚至有喜怒哀乐的感情。当我们认真地观察一只愤怒而勇敢搏斗的公鸡,观察天敌袭来时把鸡雏护在身下的母鸡时,你就会感到鸡也绝非平凡的生物,你会从它们身上体会到勇敢、母爱这样人类高贵的情感。我曾经多次看到在驭手的皮鞭下倔强挺的马,任凭怎样毒打,它不拉车了,它就是不走了......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人的野蛮相抗争。从马的身上,我们体会到一种生命的尊严,这种尊严令人类中最逆来顺受的奴才也无地自容!
大自然赋予了所有生灵生存的权利。人应该和动物和睦相处并且善待动物。我们只要用悲悯的心灵对动物做精微的观察,就会在动物身上发现很多人类的感情,甚至在它们身上反照出我们人类的弱点。我们写动物,绝非是对动物做纯客观的介绍,那是动物学或生物学的任务。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描写,烛照我们的人性,丰富我们的情感12界,使我们的精神更加健全和完善。很多大作家笔下的动物形象令我们灵魂震颤,历久难忘,那是因为在动物身上体现了深刻的人性,所以人才会被感动。雪妮,或许你还记得屠格涅夫的小说《木木》,那个身强力壮的哑巴农奴盖拉新和他养的那条名叫"木木"的狗,这条狗被带到女主人豪华的宅邸时那惊慌的胆怯的样子,它被卖掉后盖拉新失魂落魄的情景,它最后被沉入河中淹死时,哑巴农奴盖拉新毅然离开了莫斯科的女主人,回到了乡下......人和动物的情感交织着,让我们感动得落泪。现在,我还想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这个主题--
梅尔维尔 法布
猪被养上几个月,与人朝夕共处,也会产生感情。我们乡居时养的猪非白即花,从未养过黑猪。人常说,人养禽畜,天长日久,濡染成习,竟和主人有微妙的说不清的共通之处。猪的形象并不见佳,但我家养的猪从未有太难看的丑物。如果养过禽畜,就知道禽畜和人一样,也有丑俊和性情之别。我家养的猪好看,这是村人的共识。白猪或黑白杂花的猪一水水的长腰身,不逢阴雨天,身上总是洁净的,绅士一般摆儿摆儿地走。嘴巴长短适度,耳朵大小匀称,小眼睛很和善很精明,口无獠牙,其模样绝不令人憎恶。如果闯了祸--诸如饿急撕破面袋之类,主人一吆喝,即刻乖乖走去,躲在墙角,觑着主人,害怕责罚的样子。我曾经很粗暴地责罚过一头猪,现在想来,犹有愧疚。有一年秋天,我从省城学校回家度假,原想早晨步行十几里外乘火车返校,不想妻让我坐下午车走,和她一起将田里的玉米收回来。于是我们夫妇上地收玉米,将玉米收回家在园子里扒皮晾晒。我怕误车,心中不免焦虑,一边频频看表,一边急三火四地干活。不想我家养的一头小花猪钻进园子,衔一穗玉米跑出去。平心静气地想,一穗玉米本不算什么,但我正焦躁之际,一肚子火没处撒,见猪犯科,不禁怒火中烧,喝令猪放下。但猪不听,我就追去打。猪衔着玉米满院子跑,我就在后边追打。猪顾惜到嘴的粮食,钻来跑去,任我吆喝追打,不舍口中之食。我愈发气恼,拾起一块砖头打去,猪中弹,眼角出血,放下玉米,半坐半卧在圈里,看着我发呆。我第一次发现,猪竟然也有表情。小花猪像顽皮的孩子撒娇调笑反被大人痛责一样,一脸的沮丧和悲伤,似有说不出的哀怨。我心头一震,顿觉刚才的行为何等凶暴愚蠢。妻赶过来,将玉米送至它的嘴边,它看也不看;喂它加了精料的食,嗅也不嗅,只是呆呆地坐卧着,似在无声地饮泣。妻心疼猪,一边数落我的不是,一边哭起来......我悔之莫及,看着小猪可怜相,深深自责。结果我当天没有赶回学校,第二天,和妻共同照料它一天,抚摸它,又喂它药。小猪绝食一日,至晚似乎原谅了主人,开始进食,我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内心对小猪生出感激。翌日晨,我才赶回学校。自此,在百里之外的省城,心中除了妻子儿女外,还有了一头小猪的位置。
--《山自为山养猪遗事》
猪是人们常见的动物,人们提起猪,除了想到它的肉用价值外,大约就是它的脏、丑、蠢。《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自私、好吃、好色而愚蠢,虽然不乏善良,终是可笑的蠢物。但那不能算作猪,而只能算他拟猪化的人。当我们撇开经济的实用的眼光,用人性的眼光来观察猪时,就会发现猪有时像个绅士,有时像个受委屈的孩子......而人也可以从猪身上发现自身的人性弱点。人不应该把自己看作主宰一切的暴君。轻贱生灵,暴殄天物,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人自身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所以,要在文章中写好动物,关键是对动物有一种悲悯的理解的心肠。一个屠夫眼中的猪是腰条、板油和下水,而一个写文章的人眼中的猪应是一个能快乐也能痛苦的生灵。下面让我们再看一匹马吧--
在寒冷彻骨的隆冬之夜,碾坊亮着一豆摇曳的灯火,一匹赢弱的老马戴着眼罩围着碾盘绕行,它走得那样艰难,又是那样从容。拉碾子的马总是那些干不动重活的老马。活蹦乱跳,奋蹄扬鬃的时代已成了遥远的回忆,它被拴在槽头,饲养员常常因轻贱而忽略了对它的照料,因此,它常常喝不到水,艰难地用柔韧的牙床咀磨着干硬的草节(它的牙齿早就残缺不全了),然后用唾液将草濡湿化软,艰难地吞咽下去。有时连草节也没有了,它饿得难熬,就慢慢地啃啮槽帮,残缺的牙齿把槽帮啃出一道道豁口。年轻的马常常用暴烈地长嘶和蹄子刨地来抗议主人的轻慢与疏忽,但是老马已经有了逆来顺受的耐性......就这样,它苟延着衰老的生命。现在,它被牵到碾坊来了。先用一块破麻袋片罩住眼睛--这双眼睛早就昏花模糊了,其中一只几年前就被鞭子抽出了一道白翳,还常常流泪--接着被套上了磨杆。它嗅到了诱人的粮食的香气,好,fl多年以前在草原上嗅到的带露的青草的气息。这味道近在咫尺,诱惑着它,它很想用舌头舔一下碾盘,但是它抑制了自己的欲望。马是自尊心很强的动物,它不会为了贪嘴而遭致呵斥和惩罚,在自然欲望和理智尊严面前,这种高贵的动物总是选择后者,更何况像它这样有了一把年纪的老马!罩住的眼睛一片黑暗,世界在它的眼前消失,背负着重轭,它开始走周而复始永无尽头的路。它走着,走着,在只容它身子转圜的狭小的碾道上走着......那令人心旷神怡的原野在哪儿?那使它兴奋得咴咴长嘶的草原在哪JL?那春天刚翻起的湿润松软而又无比广袤的黑土地在哪儿?那遥远漫长而又充满希望的辙痕在哪JL?......寒风在门外呼啸,铺得毛毛糙糙的秫秸屋顶发出一声又一声尖锐的哨音。主人偶尔催促一声,用笤帚柄拍打它瘦骨支离的后臀。它走得越来越艰难,它的气力已经耗尽,心脏咚咚地狂跳,周身的血液好像初冬的水塘,沉滞、冰冷、缓慢得似乎立刻就要结冰。可是它不能倒下,它必须撑持着前进,它知道前面什么也没有,但是它要一直向前。在狭窄圆形的碾道上,无所谓前,亦无所谓后,前后的界限是模糊混沌的,它只是凭着即将衰竭的生命惯性,走。
--《山自为山碾坊》
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马,其实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人,是人的悲剧性命运。一匹老马在碾道上走着周而复始永无尽头的道路,这是一幅悲怆的带有宿命意味的图景。它有过青春,有过美好,可是它如今老了,它还在走着,为人尽它最后的力......悲剧具有永恒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匹老马使我们认识到生命自身的局限,它的哲理意味令我们深长思之。热爱生命吧,珍惜并保护一切可爱的生灵,人类具有博大的爱心才真正称得上造物的精华和万物的灵长。好了,雪妮,让我们离开这匹老马,再去观察农家小院里的那群鸡吧--
在无数宁静的黄昏,当袅袅的炊烟氤氲在一幢幢黄泥土屋和杨树梢头,极目望去,裸露的田野尽头神秘的暮色蓝墨似的洇开,我的年轻的妻子站在院落里发出一长串嘹亮而悠长的唤鸡的叫声。这叫声起初像一曲咏叹调的开头,接着发出一串震颤的尾音,消失在空旷的原野上。这时候,像神灵施了魔法一样,从场院里,从收割后的土地上,从远方的树林里,从邻家菜园的矮墙上,成群结队的鸡像听到集合号角的士兵,扑翅飞奔而来。晚风吹拂着它们艳丽的毛羽,有几只鸡一边飞奔一边大叫,像是撒娇的孩子惊奇的欢呼。不一时,它们铺满了我的小院,纷纷然丛聚于我妻子的脚下。给了它们一些糠皮和青菜,欢乐的晚餐就开始了。专横的公鸡没有忘记中午求爱失败的屈辱,它现在重新见到了拒绝而躲开它的那只母鸡,不禁怒火中烧。它斜牵着一只翅膀,发出愤怒而低沉的威胁,横步疾走逼近那只母鸡。高傲的母鸡有些胆怯,它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向一边走了两步,然后文静地转过身,柔声细气地咕咕着,好像在悄声说:"干吗呀,你这个样子叫我多不好意思呀!"公鸡敛了翅,绅士般走过去,亲昵地靠近了母鸡身边......鸡也同人一样是有性格的,这只有常同鸡打交道而又柔婉细腻的女人才能体味到,机械化养鸡场的饲养员绝不会有此种缜密的观察。乡居养鸡多年,我妻将家中的鸡分别起了名字,对每一只鸡的脾性都了若指掌。有一年仲夏,园中的一根嫩黄瓜被一只鸡叨空了,妻说:"这一定是鬼眼儿干的好事!"在园中搜寻一遍,果见那只叫鬼眼儿的鸡躲在一株倭瓜叶下悠闲地梳理羽毛,见了我们,惊叫着在园中乱窜起来。它找不到那个潜入园中的篱笆洞了。有一年春天,我家来了一位客人,这客人将他的狡猾刁钻争强好胜的性格全外露在面相和言行举动上。客人走了之后,妻以客人之名为一只同等性格的鸡命名。这只鸡长得硕大,如客人之形貌;抢槽争食,跋扈飞扬,同客人之脾性。妻呼鸡名,使我立刻想起那位来客。与我萍水之缘者多矣,大多已忘却,唯有此客,因鸡而永存于我们的记忆中。那年夏天,我们全家即将迁离那个小村,在土屋前留了一张影,以客名名之的那只鸡站在我们身后洞开的窗框上,一同摄入了照片。这个人如今不知在哪里混世发财,他以鸡的形象和我们共同拍照,是他决不会想到的。
--《山自为山养鸡小记》
这只是《养鸡小记》中的一个段落。我在乡下居住多年,乡居养鸡的经历令我久久难忘。鸡的形貌特色,各有不同。比如说,护院啄人的公鸡,因啄伤邻人的孩子而被杀掉,我曾写诗悼之。诗日:"鸡尽犬职逆世情,飞扬跋扈为谁雄?纵使豪气一千丈,黄泉路上送君行。"(我家凡养的公鸡皆护院啄人,也是一怪事。)再比如,那种不吃不喝,非要孵蛋的母鸡,纵然把它按入冷水多次浸它,仍然不改要做母亲的愿望,我称之为"母鸡的迷狂"......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鸡族尚有这许多动人的悲喜剧,其他的动物,自然也不例外。关键是我们要有体察万物的情感和一双慧眼。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同类动物之间,有摩擦,有矛盾,也有我们人类的情感和友谊。我们再细心长期地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个体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外形上,更体现在它们各有各的脾性上。精到入微的观察使我们发现了一个动物的世界,它们具有了生动的灵性。
一块木头的腐烂我们或许会无动于衷,但一株鲜花被摧折而死亡,我们会备感痛惜。这不仅因为鲜花是美的,更因为它是有生命的。凡有生命的东西都会令善良敏感的心灵产生怜惜和悲悯的感情,这种感情是高贵的。从这种感情出发,我们才会把我们的爱推及自然万物,并把人类自身也看做自然之子,从而对我们生活的世界,对这个负载万千生灵的小小星球充满敬畏和虔诚膜拜之心。这样,我们人类才会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雪妮,我们从写动物的作文开始联想这许多,或许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吧!
那么,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吧!祝你学习进步
18鸟儿的天空
亲爱的雪妮:
上次信里我们谈了写动物的文章,你说你读了之后很受感动,尤其是那匹碾道上的老马,使你流了泪。你把《碾坊》那篇散文介绍给你的爸爸看了,他也流了泪,因为他自小有和父亲在碾坊里共同磨米的经历,1"tl说写的简直就是他。是啊,倘若我们所写的文章能使人感动,唤起人心中美好的情感,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那么写文章的人是会感到欣慰的。
这次我想和你谈谈写鸟的几篇文章。
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中,多次看到鸟的身影。它们翩飞蓝天,筑巢密林,嬉戏大海,徜徉沼泽......它们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精灵,也是人类最可爱的朋友。鸟的千姿百态使许多作家和诗人情动于衷,留下了多少不朽的诗文!《诗经》中就有一些专门咏鸟的篇章,如"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以鸟的叫声来喻人类寻求同道知音的心愿;汉乐府中最早和最杰出的叙事诗《焦仲卿妻》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来起兴,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一对情侣被生生拆散的悲剧命运;更不要说庄子的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奇异想象以及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千古佳旬了......历代诗人作家以鸟为题旨写下的文章不可胜数。就是我们平常的成语和俚语中又有多少是和鸟有关的呢!小鸟依人,是说女子温柔可人;。IY,弓之鸟,喻人惶悚不安;一鸟入林,百鸟压音,体现权威的力量;枪打出头鸟,表达了一种苟安因循的人生哲学......鸟,这美丽可爱的尤物,引动了人们多少遐想和沉思,掀动了人们心底多少诗情的波澜!
大师和名家的诗文如天上的皓月,令我们生高山仰止之心。在他们清朗的光辉沐浴下,面对各色各样的鸟,有时候我们也有情感要表达。无论就洋溢的激情还是飞动的文采来说,我们都不及大师的万分之一,可是只要我们真诚,我们也会在心灵的天空看到翩飞的鸟影。
鸟儿,回家吧!
六月初的一天,我赶着牛群走在草原上。熏风带来蒲棒草清凉的气息,天空像擦拭过的玻璃一样蓝得透明;云雀焦躁地唱着,不特意寻找,几乎看不到它们在蓝得虚无的高天的影子;野花都落了,草原显得单调,若是在连天的草色中偶尔发现一株纤细的金针菜,开着娇嫩的柔弱的黄花,该多么令人惊喜呀!可是没有。
单调的草原令人昏昏欲睡,牛也无精打采。我坐在一个草坡上,搓弄着赶牛的鞭子,然后揪下草叶想编一个小小的花篮......可是怎么也弄不好。我平时可不是这么笨的呀!气得我把草叶搓烂了,扔掉了,我的手上沾满了青草叶儿的清苦味儿......瞌睡向我袭来,我正想躺下睡上一觉,忽然在我的前方出现了一只比鸽子略大的鸟,落在距我很近的草地上。它的翅膀和脊背是钢蓝色的,脖颈以下长着鳞片似的红褐色的羽毛,腹部灰白色,尾羽不似喜鹊那样尖细修长,而是打开来像一个茶黄色的小扇面;它的眼睛像戴着金丝眼镜的先生,有个金色的眼圈;它在那里柔声细气地叫着,带着温柔,带着恳求,又似乎是在引逗我,受伤似的扑棱着翅膀,小丑似的做着把戏......我的瞌睡一扫而光,我站起来去捉它,它飞起来,又落在距我很近的草地上。我几次试图接近它,它都不慌不忙地趔趄着飞出几步距离......我恍然大悟--这狡黠的鸟想引开我,在我刚才坐着的草坡附近一定有它的巢。
我回头向草坡走去。鸟见我向回走,疯狂地迎过来,嘶叫着,悲鸣着,在我的身前身后盘旋着,冲撞着,徒劳地想挡住我的去路。我没理睬它,走回草坡,没有费神寻找,很快就发现了它的巢。那巢在一丛接骨草旁,用细草叶絮的柔软的巢中放着四枚浅绿色的鸟蛋。我的心怦怦跳起来,这是多么新奇的发现啊!如冗长单调的乐曲中一个激越的高音,立刻激荡起我未泯的童心。我不及多想,立刻拾起了那四枚可爱的鸟蛋。
这时,鸟像中了猎人的霰弹一样,从高空斜扎下来。它在附近的草地上将翅膀折来折去,翻着筋斗。我奔过去,它引逗我跟它奔跑......最后它终于慢慢飞起来,从空中越过我的头顶飞回它的巢。它越飞越低,越飞越低......当它看到它的空巢时,它绝望凄厉地惨叫一声,随即就扎到一片草丛里没了声息......那只喧闹、乞求、愤怒、悲哀的鸟安静下来了,草原刹那间阒然无声。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中一片巨大的云影慢慢移过来,遮住了草地、土丘和白色的碱滩,遍野的青草迎风起舞......我站在那里,茫然无措。我被鸟的愤怒和悲哀所震慑了,我慢慢走回乌的空巢,将四枚鸟蛋小心翼翼地放回巢里。
我向鸟儿跌落的草地跑去。但愿那绝望的乌儿没因伤心而死。我一边跑,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喊着:"鸟儿,回家吧,回家去吧......"
--《琉琐鸟儿,回家吧!》
鸟发现自己的巢受到威胁时,它是恐惧的。但聪明的鸟没有因此而退缩,它假装受伤,引逗人来捉它(它竟然知道贪婪的人类会有捉它的欲望),当人识破它的企图时,它拼命来阻挡,甚至不惜以生命抗争。这时的鸟是愤怒的;可是当它的蛋--那是它未来的孩子--被人拿走时,它就悲哀得一头扎到草丛里去了。恐惧--愤怒--悲哀--绝望,谁能说这不是一只有感情的鸟呢?就这样层层推进,把一只感情丰富的鸟凸现出来,同时我们在鸟的身上感受到聪明、勇敢和坚贞的母爱这样一些人类应具有的品质。
人应该怎么办?人到底怎么办了?我们在这篇短文中已经看到了。
鹌鹑在草丛中滑翔的姿势像一个跃动的灰鼠,它飞不远,所以很容易就把它捉住了。捧在手心里,温驯地蜷着翅膀,瞪着黑亮的小眼睛,既不惊慌,也不畏缩,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还是一个雏儿呢。住在这塞外的荒城,在楼后的绿地上,既可挖到野菜,又可捉到鹌鹑,好像又嗅到了童年的天籁之气。虽然这鹌鹑或许不是野生的那种,但也可聊慰伏案劳作后的寂寞,就把它带回家来了。 .
阳台上有一个废弃的鸟笼子,把鹌鹑放在笼子里,给了米和水,那鹌鹑就像回到久别的家一样,怡然自得地安顿下来。回到屋子里看了几页书,到阳台上再看一回鹌鹑,就觉得这鹌鹑很孤独,应该给它找个伴儿才是。和琉琐逛市场,正巧看见卖小鹌鹑的。说:"买一只鹌鹑吧,和家里那只做伴儿。"琉琐说:"买那玩意儿干啥?埋汰。"我于是赌气回来了。想,从来没提什么要求,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竞遭拒绝,叫人真没面子!使了一回小性子。琉琐再去市场,就买了两只鹌鹑回来。三只鹌鹑在一起,阳台上就有了鹌鹑的世界。
从草地上捉来的那一只颟顸肥硕,呆头呆脑,它对新的环境,既不好奇,也没什么不适应。给水便饮,给米便吃,吃饱喝足,就作深沉状,好像一个犬儒主义的哲人。我想当初它在草地上笨拙地匍匐飞行,其目的是让我们捉住它,而对未来安逸的生活它早已有所预知,否则它怎会这样饱食终日而又莫测高深呢!琉琐从市场上买回的两只,瘦小轻捷,扑棱棱乱跳,鬼头鬼脑,具有反抗性和攻击性,活像两个恶少。它们先是对拘囿它们的笼子产生敌意,在里面乱撞不止,后来只好把它们全撒在封闭的阳台上。它们歧视先来的哲人,在它们进食的时候,决不许哲人近前。那哲人便也退让了。好像贵族不屑和无赖同席样,在一边默默地等待。只待这两个恶少吃完,到一边潇洒地抖搂毛,这位哲人才去吃残羹剩饭。不仅如此,两个恶少还以欺辱哲人为乐事,或合伙作恶,或单独挑衅,叨它,撞它,踩它......哲人一味退缩,逆来顺受,在一个角落里缩起脑袋,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这真叫人丧气得很!本想为它找一个友好的伙伴,不想却来了两个仇敌。而这草地的一只,又是何等的不争气呢!人说不平则鸣。它受到欺辱连叫都不叫一声,只是默默地忍受。倘若它真的是一位哲人,它对世界的终极思考是什么呢?绝对不抵抗主义?人家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让他打,等待着上帝的裁决?好鸟终有好报,好鸟一生平安......不知道这鹌鹑脑子里装了什么玩意儿,反正它就是那种可悲可气的样子,让你又同情可怜,又无可奈何。依它硕大肥壮的身躯,要想抵抗,两个恶少决非对手,可它就是不抵抗。这种令人难解的忍受,如果没有某种信仰支撑,绝对不可思议!有信仰的生活总是高尚和令人崇敬的,所以草地上的鹌鹑尽管是个厥包软蛋,对它还是高看一眼--它说不准是个有信仰的鹌鹑呢!
两个恶少慢慢熟悉了环境,对欺辱哲人也失去了兴趣,哲人的日子好过一些了,鹌鹑的世界一度很太平。可是两个恶少终于意识到,这里尽管养尊处优,终非久居之地。不自由,毋宁死,于是个个寻得了空子,逃之夭夭。现在只剩哲人了,它可以无忧无虑地度日了,似乎它也终于等来了好鸟终有好报的时刻。然而琉琐对鹌鹑早有烦言,认为牵扯精力,有碍卫生,况且我也看够了鹌鹑世界的众生相,便不再理会它们的命运。本来哲入也有多次逃跑的机会,甚至开了窗,怂恿它逃去。但它不逃,似乎对这个环境还表示满意,想在这里继续修炼下去。琉琐最讨厌这种蔫头搭脑逆来顺受的蠢物,正好儿子要吃鹌鹑肉,于是这哲人终是被烹过之后,做了餐桌上的美餐。
逆来顺受的犬儒主义哲人终于死于杀生的女人之手。
呜呼,鹌鹑鹌鹑,蠢物乎?哲人乎?魂归何处兮?
--《琉琐鹌鹑》
三只鹌鹑,两种性情,名为乌相,实为人相。在这样的文章小品中,我们还是体会到了某种东西,那就是用心灵去体悟万物,从而关注到现实的人生。下面,再引述一篇短文-- 头顶是苍黄的天色,脚下是收割后的玉米地,西风在远方唱着忧伤的歌曲,用它嘘出的干冷的气流,搓皱你稚嫩的面庞。你手里拿着耙子,在田野里搂着柴火。
春天挖野菜,秋天拾柴火,农家女孩就这样走过童年的原野。
垄沟里的一只母鸡在安闲地觅食,西风吹起它金黄的毛羽,它顺着垄沟,埋头寻找着草籽和将要冻僵的秋虫......忽然,像巨大的灾难降临,母鸡惊慌地躲在一丛干枯的玉米叶子后面,萎着身子,似乎要缩进地下去。它无声地呻吟着,颤抖着,紧缩着颈子,翅膀软塌塌地垂下来......
你向天空张望,在浑黄的远天,一个不祥的影子在移动着,那是一只饥饿的鹞鹰正在寻觅它的猎物。母鸡是凭着什么感觉到危险的临近呢?一个弱小的生命对天敌的敏感肯定是出于天性,否则这只在垄沟里埋头觅食的母鸡怎会知道远方的鹰向它飞来!你同情母鸡--这恐惧的弱小的生灵,你用一把干柴叶盖在母鸡身上,拿着耙子守在它身边,你盯着远天的鹞鹰越飞越近一...
那鹞鹰在天空踅了一圈,在你头顶飞过。你听到它的翅膀掀动气流的声响。在这广袤的原野上,只有你这个孤零零的女孩举起耙子,向那嗜血的凶狠的猛禽示威。可那鹞鹰并不害怕,它蔑视你的存在,从容地把翅膀平展在天空上,寻找着它的目标。母鸡蜷缩着,一动也不动。它终于失望了,斜牵着翅膀向远方飞去。在不远的地方,它的双翅几乎贴近大地飞
行,然后又腾空而起,最后消失在一座土冈后面。
天空似乎平静了,大地也沉默下来,只有不知疲倦的风把一棵直立的玉米秸秆儿当做哨子吹出一种凄厉的不祥的颤音。这时,不知从哪里,一只灰鸽子如一个顽皮的孩子掠过天空,它从容而快活地飞翔,高兴地扇动双翼,像少年挥动手臂。多么平静的天空,多么广阔的视野,多么自由的空间......这个阴郁的秋日,太阳躲在浓重的云翳后面。庄稼收割完了,大地一片光秃秃。只有灰鸽子孩子般的嬉戏给这个秋日增添了生气。
你的心抽紧了,你向鸽子大叫:"危险,鹞鹰在高冈后面!"
可是一切都晚了!
血腥的猎杀突如其来。鹞鹰突然从高冈后箭矢般射向高空,灰鸽子还没有醒悟过来,那身手矫健的杀手就攫住了它柔弱的身子,它在空中优雅地翻了一下身,灰色的羽毛飘零而下,最后,逮住鸽子的鹞鹰就像飞起的石头般落在高冈后面。
4你目睹这凶险的一幕,高举着手中的耙子,一边呼喊,一边向那边飞奔,指望挽救那落入魔爪的鸽子。还没有跑过高冈,鹞鹰又蓦地腾空而起,带着自足和得意,悠然远去。你跑到那里时,只发现几片凌乱的羽毛,还有冒着热气的鸽子的内脏。在极短的时间内,鸽子已葬身鹰腹。
冗长的秋日很宁静,世界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那只母鸡又顺着垄沟埋头觅食了。你站在那里,听西风吹奏着玉米秸秆发出凄厉的颤抖的乐曲,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琉琐猎杀的秋日》
鹞鹰猎杀鸽子是出于生存的本能,无所谓善和恶,但这是自然科学家的眼光,而不是把鸟看作有悲喜忧惧之情的作家的眼光。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写文章的人尤其要有善良而丰富的心灵。这样,一切生灵在你的笔下才会放射出人性的光辉。
我打猎归来,走在花园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前面。
突然,它放慢了脚步,悄然潜行,仿佛在前面嗅到了什么野物。
我朝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头上长着绒毛的黄嘴小麻雀,它从窠里掉下来(凤在摇摆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林),扎煞着羽毛未丰的小翅膀,痴呆地,绝望地蹲着。
我的猎狗慢慢地接近它。突然有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块石头似的从附近一棵树上冲下来,就落在狗鼻子的前面。它全身蓬松着羽毛,惊恐失态,绝望而哀戚地吱吱叫着,迎着獠牙狰狞的狗嘴跳了两下。它俯冲下来救护。它用躯体掩护自己的幼雏......但它瘦小的躯体,吓得浑身颤抖,小声音变野,变哑了。它垂死挣扎,它准备牺牲自己!
对它来说,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它不能稳坐在安全的高枝上......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烈的力量,把它从那里抛了下来。
我的猎犬特列佐尔停下步子,后退了一下......显然,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
我赶快把受窘的猎犬叫走,然后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开了。
是的,请勿见笑,我崇敬那只英勇的小鸟。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认为,比死亡和死之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能维持和推动生活前进。
--屠格涅夫《麻雀》
雪妮,我只好用大师的文章来结束这封信了。在大师的作品面前,我的文章如巍峨山岳下的一个土丘,的确微不足道了。但是,同为写鸟,归于一类,道理是相通的,如果把这几篇短文的主旨连起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句话:鸟亦有感情,鸟亦有性情,人生恻隐心,人鸟意相通。鸟如此,大自然的一切在我们的文章中无不如此。今天先谈到这里。叔叔
[动物与人性]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八罗汉打一动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