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气候与人类活动ppt可以影响当地的气候,为什么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老百晓在线】
    您的位置: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都知道,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叫喜光植物,如油松、马尾松、侧柏等。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叫喜阴植物,如冷杉、金鸡纳等。就连动物也因对光照需要量的不同,有了日行动物和夜行动物之分别。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的有规律变化,为地面上各种植物带的有规律变化奠定了基础;同理,高山地区植物的垂直带分布现象,也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不均匀的反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与热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20~C一30~C,其下线温度为O~C一5、,这对规划作物布局、安排农事活动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地区热量的累积值不仅决定该地区作物的熟制,还决走着农作物的分布和产量。例如,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夏季热量资源不是,使我国这个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粮食产量很不稳定。从1980年开始,该省气象局进行了全省的农业气候区划,从北到南分出五个由少到多的热量带,又对当地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42个品种进行了需热量鉴定,指导农民按当地热量带种植相应作物和相应品种,使气候资源物尽用,发挥出了粮食种植大省的优势。
  农业生产受降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现代社会,人与自然斗争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以露天作业为主的农业仍然要“靠天吃饭”,这个“天”既是阳光,也是雨露。我们都知道,植物体内含水是很多的,一般在80%左右,蔬菜和块茎作物更高达90%一95%,因而,大气降水的多少和时间分配,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关系极大:春雨充足,保证冬小麦需水关键期的用水,能获得丰收;伏雨充足,为适时播种和冬前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总之,水分是农业生产必须条件之一。
  俗话说“风调雨顺”。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靠夏季风输送,因而季风的强弱进退,必然会对全年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1959年的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势力强盛,它的前锋雨带反常地迅速北上,导致长江流域大旱。而1998年与之相反,使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水。可见,季风“调”,则雨水“顺”,风调雨顺的说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气候资源对工业生产有哪些作用?
  在庞大的工业系统中,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建筑业有和农业相似的地方,即都露天生产,受气候的作用自不待言,太阳辐射的强弱、气温高低的变化、风向及风力的大小、降水的多寡等等,对城镇和建筑业在生产之初的规划设计就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建筑物的朝向、室内日照状况、地基的深浅、建筑材料的选择等都必须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前提,在施工过程中,低温、冰冻、雨雪、大风等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
  海盐生产,是工业中的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气温高低、辐射强弱、风力大小、雨量及雨日多少,一句话,气候的各个方面都对之产生影响。
  石油的勘探、开采、运输与储存,地下煤炭的采掘等,气候条件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关系生产安全。
  那些生产过程主要在厂房内进行的工业部门,如纺织业、印刷业、电子业等,也或多或少地受到气候的影响,都对温度、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有些精密实验室和工厂要求严格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甚至要恒温恒湿,有的对空气的含尘量也有严格要求。
  气候还给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巨大而廉价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等。太阳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直接利用方便清洁,
  太阳温室、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等已广泛使用,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也不再是梦想;目前广泛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也都是太阳能转化来的;地球上发展成目前规模庞大的生物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物能量,也与太阳能的转化直接相关;风能、水能也是太阳能的表现形式,像古老的风车、水车是人类自古利用能源的标志,现代化的大型水电站和风力发电场,使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深度和效率有了极大提高。此外在水利建筑选址、建设过程中,也要考虑降水量、暴雨强度等气候要素。
  气候对交通有哪些影响?
  人们以车、马、轿、船代步的时代,交通受气候影响自不待说。“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差异,是气候影响的最突出结果。现代社会,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快捷而方便,但它们对气候条件的依赖反而更明显了。大雾、大风、暴雨、低温、积雪和积冰,每年都造成数以万计的交通事故,车祸、海难不决于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交通安全,一直是交通部门关心的大事。
  气候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人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大气中的四季嬗变、风霜雨雪都对人体产生各种影响,以至引起疾病。其中有些是气候条件直接或间接致病的,例如中暑、冻伤、感冒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等。此外,高山反应、空调病、风扇病等也与气候有关。为了满足广大居民防病治病、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现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气象部门开展了人体舒适度、中暑指数、心脑血管病、胃肠道传染病,以及紫外线强度、花粉浓度等医学气象预报。当然恰当利用气候条件也能防病治病,如利用气候条件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登山、冬泳、滑冰、滑雪等,以增强体质。气候疗养,如沙疗、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防病治病的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天气预报中诸如穿衣指数、登山指数等内容,对人们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病健身起到了指导作用。人类也是喜光动物,我们经常晒太阳和我们的居室内有较好的日照,不仅可以杀灭病菌,减少疾病,还可以帮助对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体质。’所以,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的问题。
  人们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开展体育运动,举办大型体育运动会更要考虑气候条件,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体育气象专家研究总结了各种气候要素对20种体育运动比赛的影响,以风、气温、降水、雾和气压等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成绩影响最大,因而东道主有义务向所有参赛者提供比赛地点的气候背景资料,并在运动会进行当中及时提供天气预报服务。我国这方面的专家经过对历届奥运会气候条件的分析研究,得出北京金秋气候条件在历届奥运会中是一流的结论,为北京申办奥运会作出了贡献。【图文】气候与人类活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气候与人类活动
&&初中地理六年级第二学期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影响,即在人类活动中对气候产生的副作用;一种是为了某种目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意识地改变气候条件。在现阶段,以第一种影响占绝对优势,而这种影响以以下三方面表现得最为显著,即①在工农业生产中排放至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各种污染物质,改变大气的化学组成;②在农牧业发展和其它活动中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如破坏森林和草原植被,海洋石油污染等等;③在城市中的城市气候效应。自世界工业革命后的200年间,随着人口的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这种不利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研究力度,采取措施,有意识地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环境和气候的人类活动,使之向有利于改善气候条件的方向发展。&
(一)改变大气化学组成与气候效应
工农业生产排入大量废气、微尘等污染物质进入大气,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比二氮(N2O)和氟氯烃化合物(CFCS)等。据确凿的观测事实证明,近数十年来大气中这些气体的含量都在急剧增加,而平流层的臭氧O3。总量则明显下降。如前所述,这些气体都具有明显的温室效应,在波长9500毫微米(μm)及μm有两个强的吸收带,这就是O3及CO2的吸收带。特别是CO2的吸收带,吸收了大约70-90%的红外长波辐射。地气系统向外长波辐射主要集中在μm波长范围内,这个波段被称为大气窗。上述CH4、N2O、CFCS等气体在此大气窗内均各有其吸收带,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必然对气候变比起着重要作用。
大气中CO2浓度在工业化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致稳定在约(280±10)&10-3ml/L,但在近几十年来增长速度甚快,至1990年已增至345&10-3ml/L,90年代以后,增长速大。图8·14(图略)给出美国哈威夷马纳洛亚站(Mauna
Loa)年实测值的逐年变化。大气中CO2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大量砍伐森林所造成的。据研究排放入大气中的CO2有一部分(约有50%上下)为海洋所吸收,另有一部分被森林吸收变成固态生物体,贮存于自然界,但由于目前森林大量被毁,致使森林不但减少了对大气中CO2的吸收,而且由于被毁森林的燃烧和腐烂,更增加大量的CO2排放至大气中。目前,对未来CO2的增加有多种不同的估计,如按现在CO2的排放水平计算,在2025年大气中CO2浓度为4.25&10-3mL/L为工业化前的1.55倍。
甲烷(CH4沼气)是另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主要由水稻田、反刍动物、沼泽地和生物体的燃烧而排放入大气。在距今200年以前直到11万年前,CH4含量均稳定于0.75-0.80&10-3mL/L.近年来增长很快。1950年CH4含量已增加到1.25&10-3mL/L,1990年为1.72&10-3mL/L。Dlugokencky等根据全球23个陆地定点测站和太平洋上14个不同纬度的船舶观测站观测记录,估算出近10年来全球逐年CH4在大气中混合比(M)的变化值如图8·15(图略)所示。根据目前增长率外延,大气中CH4含量将在公元2000年达2.0&10-3mL/L,2030年和2050年分别达2.34至2.50&10-3mL/L。
一氧化二氮(N2O)向大气排放量与农田面积增加和施放氮肥有关。平流层超音速飞行也可产生N2O。在工业化前大气中N2O含量约为2.85&10-3mL/L。1985年和1990年分别增加到3.05&10-3mL/L和3.10&10-3mL/L。考虑今后排放,预计到2030年大气中N2O含量可能增加到3.50&10-3-4.50&10-3mL/L之间,N2O除了引起全球增暖外,还可通过光化学作用在平流层引起臭平氧O3离解,破坏臭氧层。
氟氯烃化合物(CFCS)是制冷工业(如冰箱)、喷雾剂和发泡剂中的主要原料。此族的某些化合物如氟里昂11(CCl2F,CFC11)和氟里昂12(CCl2F2,CFC12)是具有强烈增温效应的温室气体。近年来还认为它是破坏平流层臭氧的主要因子,因而限制CFC11和CFC12生产巳成为国际上突出的问题。
在制冷工业发展前,大气中本没有这种气体成分。CFC11在1945年、CFC12往存在1935年开始有工业排放。到1980年,对流层低层CFC11含量约为168&10-3mL/L而CFC12为285&10-3mL/L,到1990年则分别增至280&10-3mL/L和484&10-3mL/L,其增长是十分迅速的。图8·16(图略)给出CFC12近数十年来的变化形势,其未来含量的变化取决于今后的限制情况。
根据专门的观测和计算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年增量和在大气中衰变的时间如表8·7(图略)所示。可见除CO2外,其它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皆极微,所以称为微量气体。但它们的增温效应极强,而且年增量大,在大气中衰变时间长,其影响甚巨。
臭氧(O3)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它受自然因子(太阳辐射中紫外辐射对高层大气氧分子进行光化学作用而生成)影响而产生,但受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破坏,如氟氯烃化合物、卤化烷化合物、N2O和CH4、CO均可破坏臭氧。其中以CFC11、CFC12起主要作用,其次是N2O。图8·17(图略)是各气候带纬向平均臭氧总量距平值的年际变比(196-1985年,由图可见,自80年代初期以后,臭氧量急剧减少,以南极为例,最低值达-15%,北极为-5%以上,从全球而言,正常情况下振荡应在土2%之间,据1987年实测,这一年达-4%以上。从60°N-60°S间臭氧总量自1978年以来已由平均为300多普生单位减少到单位以下,亦即减少了3-4%。从垂直变化而言,以15-20km高空减少最多,对流层低层略有增加。南极臭氧减少最为突出,在南极中心附近形成一个极小区,称为“南极臭氧洞”。自1979年到1987年,臭氧极小中心最低值由270单位降到150单位,小于240单位的面积在不断扩大,表明南极臭氧洞在不断加强和扩大。在1988年其O3总量虽曾有所回升,但到1989年南极臭氧洞又有所扩大。日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南极洲3/4的陆地和附近海面上空的臭氧已比十年前减少了65%还要多一些①。但有资料表明对流层的臭氧却稍有增加。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会造成气候变暖和海平面抬高。根据目前最可靠的观测值的综合,自1885以来直到1985年间的100年中,全球气温已增加0.6-0.9℃。图8·10(图略)中点出了1860年到1985年实际的气温变化(对于1985年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差值),表明全球增暖的趋势也是0.8℃左右。1985年以后全球地面气温仍在继续增加,多数学者认为是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图中列出三种不同情况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产生的增温效应,从气候模式计算结果还表明此种增暖是极地大于赤道,冬季大于夏季。
全球气温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增加,这将使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升高。再加上由于极地增暖剧烈,当大气中CO2浓度加倍后会造成极冰融化而冰界向极地萎缩,融化的水量会造成海平面抬升。实际观测资料证明,自1880年以来直到1980年,全球海平面在百年中已抬高了10-12cm。据计算,在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1985年排放标准情况下,全球海平面将以5.5cm/10a速度而抬高,到2030年海平面会比1985年增加20cm,2050年增加34cm,若排放不加控制,到2030年,海平面就会比1985年抬升60cm,2050年抬升150cm。
温室气体增加对降水和全球生态系统都有一定影响。据气候模式计算,当大气中CO2含量加倍后,就全球讲,降水量年总量将增加7-11%,但各纬度变化不一。从总的看来,高纬度因变暖而降水增加,中纬度则因变暖后副热带干旱带北移而变干旱,副热带地区降水有所增加,低纬度因变暖而对流加强,因此降水增加。
就全球生态系统而言,因人类活动引起的增暖会导致在高纬度冰冻的苔原部分解冻,森林北界会更向极地方向发展。在中纬度将会变干,某些喜湿润温暖的森林和生物群落将逐渐被目前在副热带听见的生物群落所替代、根据预测,CO2加倍后,全球沙漠将扩大3%,林区减少11%,草地扩大11%,这是中纬度的陆地趋于干旱造成的。
温室气体中臭氧层的破坏对主态和人体健康影响甚大。臭氧减少,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辐射增加。大气中臭氧总量若减少1%,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会增加2%,此种紫外辐射会破坏核糖核酸(DNA)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能杀死10m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减低渔产,以及破坏森林,减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削弱人体免疫力、损害眼睛、增加皮肤癌等疾病。
此外,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气体中还有大量硫化物、氮比物和人为尘埃,它们能造成大气污染,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酸雨”,能使森林、鱼类、农作物及建筑物蒙受严重损失。大气中微尘的迅速增加会减弱日射,影响气温、云量(微尘中有吸湿性核)和降水。&
(二)改变下垫面性质与气候效应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的自然性质是多方面的,目前最突出的是破坏森林、坡地、干旱地的植被及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等。
森林是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它除了影响大气中CO2的含量以外,还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森林气候,而且能够影响附近相当大范围地区的气候条件。森林林冠能大量吸收太阳入射辐射,用以促进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使其本身气温增高不多,林下地表在白天因林冠的阻挡,透入太阳辐射不多,气温不会急剧升高,夜晚因有林冠的保护,有效辐射不强,所以气温不易降低。因此林内气温日(年)较差比林外裸露地区小,气温的大陆度明显减弱。
森林树冠可以截留降水,林下的疏松腐植质层及枯枝落叶层可以蓄水,减少降雨后的地表径流量,因此森林可称为“绿色蓄水库”。雨水缓缓渗透入土壤中使土壤湿度增大,可供蒸发的水分增多,再加上森林的蒸腾作用,导致森林中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都比林外裸地为大。
森林可以增加降水量,当气流流经林冠时,因受到森林的阻障和磨擦,有强迫气流的上升作用,并导致湍流加强,加上林区空气湿度大,凝结高度低,因此森林地区降水机会比空旷地多,雨量亦较大。据实测资料,森林区空气湿度可比无林区高15-25%,年降水量可增加6-10%。
森林有减低风速的作用,当风吹向森林时,在森林的迎风面,距森林100m左右的地方,风速就发生变比。在穿入森林内,风速很快降低,如果风中挟带泥沙的话,会使流沙下沉并逐渐固定。穿过森林后在森林的背风面在一定距离内风速仍有减小的效应。在干旱地区森林可以减小干旱风的袭击,防风固沙。在沿海大风地区森林可以防御海风的侵袭,保护农田,森林根系的分泌物能促使微生物生长,可以改进土壤结构。森林覆盖区气候湿润,水土保持良好,生态平衡有良性循环,可称为“绿色海洋”。
根据考证,历史上世界森林曾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3,但随着人口增加,农、牧和工业的发展,城市和道路的兴建,再加上战争的破坏,森林面积逐渐减少,到19世纪全球森林面积下降到46%,20世纪初下降到37%,目前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平均约为22%。我国上古时代也有浓密的森林覆盖,其后由于人口繁衍,农田扩展和明清两代战祸频繁,到1949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已下降到8.6%。建国以来,党和政府组织大规模造林,人造林的面积达4.6亿亩,但由于底子薄,毁林情况相当严重,目前森林覆盖面积仅为12%,在世界160个国家中居116位。
由于大面积森林遭到破坏,使气候变旱,风沙尘暴加剧,水土流失,气候恶化。相反,我国在解放后营造了各类防护林,如东北西部防护林、豫东防护林、西北防沙林、冀西防护林、山东沿海防护林等等,在改造自然,改造气候条件上已起了显著作用。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来生长着具有很强耐旱能力的草类和灌木,它们能在干旱地区生存,并保护那里的土壤。但是,由于人口增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移民增加,他们在那里扩大农牧业,挖掘和采集旱生植物作燃料(特别是坡地上的植物),使当地草原和灌木等自然植被受到很大破坏。坡地上的雨水汇流迅速,流速快,对泥土的冲刷力强,在失去自然植被的保护和阻挡后,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平地上一旦干旱时期到来,农田庄稼不能生长,而开垦后疏松了的土地又没有植被保护,很容易受到风蚀,结果表层肥沃土壤被吹走,而沙粒存留下来,产生沙漠化现象。畜牧业也有类似情况,牧业超过草场的负荷能力,在干旱年份牧草稀疏、土地表层被牲畜践踏破坏,也同样发生严重风蚀,引起沙漠化现象的发生。在沙漠化的土地上,气候更加恶化,具体表现为:雨后径流加大,土壤冲刷加剧,水分减少,使当地土壤和大气变干,地表反射率加大,破坏原有的热量平衡,降水量减少,气候的大陆度加强,地表肥力下降,风沙灾害大量增加,气候更加干旱,反过来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当前每年世界因沙漠化而丧失的土地达6万km2,另外还有21万km2的土地地力衰退,在农、牧业上已无经济价值可言。沙漠化问题也同样威胁我国,在我国北方地区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12万km2,近数十年来沙漠化面积逐年递增,因此必须有意识地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当地自然植被,进行大规模的灌溉,进行人工造林,因地制宜种植防沙固土的耐旱植被等来改善气候条件,防止气候继续恶化。
海洋石油污染是当今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性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据估计每年大约有10亿t以上的石油通过海上运往消费地。由于运输不当或油轮失事等原因,每年约有100万t以上石油流入海洋,另外,还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排入海洋。有人估计,每年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达200-1000万t。
倾注到海中的废油,有一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失去调节气温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在比较闭塞的海面,如地中海、波罗的海和日本海等海面的废油膜影响比广阔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更为显著。
此外,人类为了生产和交通的需要,填湖造陆,开凿运河以及建造大型水库等,改变下垫面性质,对气候亦产生显著影响。例如我国新安江水库于1960年建成后,其附近淳安县夏季较以前凉爽,冬季比过去暖和,气温年较差变小,初霜推迟,终霜提前,无霜期平均延长20天左右。&
(三)人为热和人为水汽的排放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和城市化的发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长,仅197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了75亿t煤,放出25&10-10J的热量。其中在工业生产、机动车运输中有大量废热排出,居民炉灶和空调以及人、畜的新陈代谢等亦放出一定的热量,这些“人为热”像灭炉一样直接增暖大气。目前如果将人为热平均到整个大陆;等于在每平方米的土地上放出0.05W的热量。从数值上讲,它和整个地球平均从太阳获得的净辐射热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人为热的释放集中于某些人口稠密、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其局地增暖的效应就相当显著。如表8·8所示,在高纬度城市如费尔班克斯、莫斯科等,其年平均人为热(QF)的排放量大于太阳净辐射;中纬度城市如蒙特利尔、曼哈顿等,因人均用能量大,其年平均人为热QF的排放量亦大于Rg。特别是蒙特利尔冬季因空调取暖耗能量特大,其人为热竟相当于太阳净辐射的11倍以上。但是像热带的香港,赤道带的新加坡,其人为热的排放量与太阳净辐射相比就微乎其微了。
在燃烧大量化石燃料(天然气、汽油、燃料油和煤等)时除有废热排放外,还向空气中释放一定量的“人为水汽”,根据美国大城市气象试验(METROMEX)对圣路易斯城由燃烧产生的人为水汽量为10.8&108g/h,而当地夏季地面的自然蒸散量为6.7&1011g/h。显然人为水汽量要比自然蒸散的水汽量小得多,但它对局地低云量的增加有一定作用。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能量的消耗每年约增长5.5%。如按这个速度增加下去,到公元2000年,全世界能量消耗将比1970年增加5倍,即年耗能为375亿t煤。其排放出的人为热和人为水汽又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将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
*见周淑贞,束炯.城市气候学.北京:气象出版社.&
此外,喷气飞机在高空飞行喷出的废气中除混有CO2外,还有大量水汽,据研究平流层(50hPa高空)的水汽近年来有显著的增加,例如1964年其水汽含量为2&10-3ml/L,1970年就上升到3&10-3mL/L,这就和大量喷气飞机经常在此高度飞行有关。水汽的热效应与CO2相似,对地表有温室效应。有人计算,如果平流层水汽量增加5倍,地表气温可升高2℃,而平流层气温将下降10℃。在高空水汽的增加还会导致高空卷云量的加多,据估计在大部分喷气机飞行的北美-大西洋-欧洲航线上,卷云量增加了5-10%。云对太阳辐射及地气系统的红外辐射都有很大影响,它在气候形成和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城市气候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在城市里人口密集,下垫面变化最大。工商业和交通运输频繁,耗能最多,有大量温室气体、“人为热”、“人为水汽”、微尘和污染物排放至大气中。因此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中表现最为突出。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上,经过城市化后,在人类活动影啊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局地气候。在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兰兹葆曾将城市与郊区各气候要素的对比总结如表8·9所示
从大量观测事实看来,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混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和风速减小、多变。
见H.E.Landsberg,The Urban Climate.Academic
Press.1981.&
(1)城市混浊岛效应
城市混浊岛效应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首先城市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比郊区多,仅就凝结核一项而论,在海洋上大气平均凝结核含量为940粒/cm3,绝对最大值为39800粒/cm3;而在大城市的空气中平均为147000粒/cm3,为海洋上的156倍,绝对最大值竟达400000粒/cm3,也超出海洋上绝对最大值100倍以上。再以上海为例,根据近5年(年)监测结果,大气中SO2和NO2两种气体污染物城区平均浓度分别比郊县高8.7倍和2.4倍。
其次,城市大气中因凝结核多,低空的热力湍流和机械湍流又比较强,因此其低云量和以低云量为标准的阴天日数(低云量≥8的日数)远比郊区多。据上海近十年(年)统计,城区平均低云量为4.0,郊区为2.9。城区一年中阴天(低云量≥8)日数为60天而郊区平均只有31天,晴天(低云量≤2)则相反,城区为132天而郊区平均却有178天,欧美大城市如慕尼黑、布达佩斯和纽约等亦观测到类似的现象。第三,城市大气中因污染物和低云量多,使日照时数减少,太阳直接辐射(S)大大削弱,而因散射粒子多,其太阳散射辐射(D)却比干洁空气中为强。在以D/S表示的大气混浊度(又称混浊度因子turbidity
foctor)的地区分布上,城区明显大于郊区。根据上海近27年(年)观测资料统计计算,上海城区混浊度因子比同时期郊区平均高15.8%。在上海混浊度因子分布图上,城区呈现出一个明显的混浊岛(图8·19,图略)。在国外许多城市亦有类似现象。
第四,城市混浊岛效应还表现在城区的能见度小于郊区。这是因为城市大气中颗粒状污染物多,它们对光线有散射和吸收作用,有减小能见度的效应。当城区空气中二氧比氮NO2浓度极大时,会使天空呈棕褐色,在这样的天色背景下,使分辨目标物的距离发生困难,造成视程障碍。此外城市中由于汽车排出废气中的一次污染物——氮氧化合物和碳氢比物,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经光化学反应,会形成一种浅蓝色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能导致城市能见度恶化。美国洛杉机、日本东京和我国兰州等城市均有此现象。&
(一)下垫面因素:
1.下垫面不透水面积大:城市中除少量绿地外,绝大部分为人工铺砌的道路、广场建筑物和构筑物,其下垫面不透水面积远比郊区绿野为大。降雨后,雨水很快从排水管道流失,因此其可供蒸发的水分比郊区少。在能量平衡中其所获得的净辐射Qn用于蒸散的潜热QE远比郊区为少,而用于下垫面增温和向空气输送的显热QH则比郊区多。这就使得城区下垫面温度比郊区高,形成“城市下垫面温度热岛”,并从而通过湍流交换和长波辐射使城区气温高于郊区。
2.下垫面的热性质:城市下垫面的导热率K和热容量C
面的储热量显著高于郊区。白天储热量多,夜晚地面降温比郊区慢,通过地-气热交换,城区气温乃比郊区高。
3.下垫面的几何形状:城市中建筑物参差错落,形成许多高宽比不同的“城市街谷”。在白天太阳照射下,由于街谷中墙壁与墙壁间,墙壁与地面之间,多次的反射和吸收,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比郊区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能,如果墙壁和屋顶涂刷较深的颜色,则其反射率会更小,吸收的太阳能将更多,并因为墙壁、屋顶和地面的建筑材料又具有较大的导热率和热容量,“城市街谷”于日间吸收和储存的热能远比郊区为多。
其次,“城市街谷”中,天穹可见度(smy view
fector,简作SVF,以表示)比空旷郊区小(图8·21,图略)在街谷底部长波辐射能的交换中,其长波逆辐射值除来自大气的逆辐射外,还有墙壁、屋檐等向下方的长波辐射。因此其长波净辐射的热能损失就比郊区旷野小,再加上城市街谷中风速又比较小,热量不易外散,这些都导致其气温高于郊区。&
(二)人为热和温室气体
1.人为热:在中高纬度城市特别是在冬季,城市中排放的大量人为热是热岛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城市冬季热岛强度大于暖季,周一至周五热岛强度大于周末,即受此影响。
2.温室气体:城市中因能源消耗量大,排放至大气中的CO2等温室气体远比郊区为多,其增湿效应很明显&
(三)天气形势与气象条件
1.在稳定的气压梯度小的天气形势下,才有利于城市热岛的形成。在强冷锋过境时,即无热岛现象。
2.在风速大,空气层结不稳定时,城郊之间空气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混合作用强,城区与郊区间的温差不明显。一般情况是夜晚风速小,空气稳定度增大,热岛乃增强。
3.在晴天无云时,城郊之间的反射率差异和长波辐射差异明显,有利于热岛的形成。&
(2)城市热岛效应
根据大量观测事实证明,城市气温经常比其四周郊区为高。特别是当天气晴朗无风时,城区气温Tu与郊区气温Tr的差值△Tu-r(又称热岛强度)更大。例如上海在日20时天晴,风速1.8m/s,广大郊区气温在13℃上下,一进入城区气温陡然升高(图8·20,图略),等温线密集,气温梯度陡峻,老城区气温在17℃以上,好像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洋”之上。城市中人口密集区和工厂区气温最高,成为热岛中的“高峰”(又称热岛中心),城中心62中学气温高达18.6℃比近郊川沙、嘉定高出5.6℃,比远郊松江高出6.5℃,类似此种强热岛在上海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尤以秋冬季节晴稳无风天气下出现频率最大。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城市,无论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起伏有何不同,都能观测到热岛效应。而其热岛强度又与城市规模、人口密度、能源消耗量和建筑物密度等密切有关。
城市热岛的形成有多种因素(详见表8·10),其中下垫面因素、人为热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人类活动影响的两个方面。但在同一城市,在不同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下,热岛效应有时非常明显(晴稳、无风),热岛强度可达63上下,有时则甚微弱或不明显(大风、极端不稳定)。由于热岛效应经常存在,大城市的月平均和年平均气温经常高于附近郊区。&
(3)城市干岛和湿岛效应
在表8·8中指出城市相对湿度比郊区小,有明显的干岛效应,这是城市气候中普遍的特征。城市对大气中水汽压的影响则比较复杂,以上海为例,据近7年(年)城区11个站水汽压eu和相对湿度RHu的平均值与同时期周围4个近郊站平均水汽压er和相对湿度RHr相比较(见表8·11)
相对湿度都有明显的日变化。据实测△RHu-r的绝对值虽有变化,但皆为负值。全天皆呈现出“城市干岛效应”。△eu-r的日变化则不同,如果按一天中4个观测时刻(02、08、14、20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则发现在一年中多数月份夜间02
市湿岛”。在暖季4月至11月有明显的干岛与湿岛昼夜交替的现象,其中尤以8月份为最突出。图8·22、8·23(图略)给出日14时(城市干岛)和同日02时(城市湿岛)干岛与湿岛昼夜交替的一次实例,此类现象在欧美许多城市大都经常出现于暖季。
上述现象的形成,既与下垫面因素又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在白天太阳照射下,对于下垫面通过蒸散过程而进入低层空气中的水汽量,城区(绿地面积小,可供蒸发的水汽量少)小于郊区。特别是在盛夏季节,郊区农作物生长茂密,城郊之间自然蒸散量的差值更大。城区由于下垫面粗糙度大(建筑群密集、高低不齐),又有热岛效应,其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都比郊区强,通过湍流的垂直交换,城区低层水汽向上层空气的输送量又比郊区多,这两者都导致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小于郊区,形成“城市干岛”。到了夜晚,风速减小,空气层结稳定,郊区气温下降快,饱和水汽压减低,有大量水汽在地表凝结成露水,存留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量少,水汽压迅速降低。城区因有热岛效应,其凝露量远比郊区少,夜晚湍流弱,与上层空气间的水汽交换量小,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乃高于郊区,出现“城市湿岛”。这种由于城郊凝露量不同而形成的城市湿岛,称为“凝露湿岛”,且大都在日落后若干小时内形形成,在夜间维持。图8·22即是凝露湿岛的一个实例,在日出后因郊区气温升高,露水蒸发,很快郊区水汽压又高于城区,即转变为城市干岛。在城市干岛和城市湿岛出现时,必伴有城市热岛,这是因为城市干岛是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之一(城市消耗于蒸散的热量少),而城市湿岛的形成又必须先具备城市热岛的存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候对人类的影响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