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西安怎么去兵马俑跑去美国了

兵马俑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让外国人也知道下,大秦王朝有多么强大兵马俑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让外国人也知道下,大秦王朝有多么强大历史价值百家号美国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主题为“辉煌大秦——兵马俑”的特展。特展分为“大秦之崛起”“天下一统”和“千年永恒”三部分,展品多达130余件。(图片来自东方IC)展出将军俑、铠甲俑、陶马俑、立射俑、跪射俑和文官俑等10件兵马俑真品,以及各式青铜兵器、礼器、祭器、金银器、玉器、陶器和建筑构件。(图片来自东方IC)兵马俑能在国外展出,也是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对外的宣传。这正是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的一种表现。(图片来自东方IC)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历史价值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历史没有科学价值,唯一目的是教育别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听说兵马俑已到家门口!这群英国人疯了…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发邮件至。
2月6日,40多家中外媒体齐聚英国北部城市利物浦,争相报道了将于9日对外公开的《秦始皇和兵马俑》展览。这次展览由中国陕西省文物局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
展品一共有125件(组),包括了大型兵马俑、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其中一级品就达到了24件(组)。
中英双方历时3年精心筹划、准备,再通过2周的时间布展,终于在2月5日晚将全部展品上陈就位。
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展览部主任菲欧娜·菲莉珀特(Fiona
Philpott)非常高兴地向记者们介绍:“本次展览已预售出了14万多张门票,创下该馆特展的预售票记录,并预计将吸引45万人前来观展。”
陕西省文物交流部副部长吴海云和英国剑桥大学艺术史专家林政升博士在分别接受华闻君采访时都提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湛工艺,也能一窥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乃至现代中国的国力。
外国元首也是兵马俑的迷弟迷妹
2018年的元旦刚过完,中国迎来了一位新朋友,法国总统马克龙。马克龙夫妇到中国的第一站就是迫不及待地去参观了兵马俑。
其实,马克龙的“前任们”也都极其喜欢兵马俑,比如密特朗、希拉克和萨科齐。
▲上图为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下图为法国前总统萨科齐
不止法国总统爱兵马俑,自1979年以来,已有20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过中国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
&#年5月14日,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是首位参观兵马俑的外国领导人。参观结束后,李光耀题字留言:“这一伟大的历史文物,寓意着伟大的未来。”
&#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观兵马俑,她感慨地说道:“过去我听说过兵马俑,也看到照片,这次亲眼一看,真是惊人。”
&#年6月26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一家参观兵马俑。在参观结束时克林顿幽默地说:“真希望到这里来当馆长。”
&#年10月16日,在参观兵马俑的过程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化身为“好奇宝宝”。普京问了很多非常专业的问题,“陶俑的鞋子为什么各不相同?”、“陶俑的身后怎么带着两个环?”、“鞍马怎么没有脚镫子?”、“秦朝的马为什么都不高?”、“铜车马的车轮子上突出的部位叫什么?”、“这个部位怎么没装兵器?”。
&#年7月1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参观秦兵马俑时,问题也是一个接一个,“秦始皇陵墓到底有多大?花了多长时间修造?陶俑是怎么被发现的?二号坑为什么看不见陶俑?”
&#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参加兵马俑结束时,在留言簿上写道:“兵马俑是世界遗产,它是中国文明成就的见证者,对这一珍贵遗产的精心维护令我感到印象深刻。”
偶然的发现成为了国家名片
日,陕西省临潼县一位农民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发现了秦陶俑残片及铜镞、弩机……随后国家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些用来殉葬的兵马形象的陶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陪葬品。这也就是享誉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俑已经走遍五洲四海,使得“秦俑故乡”成为陕西在海外家喻户晓的别称。
陕西省文物交流部副部长吴海云告诉华闻君,兵马俑已成为了“外交使者”,几十年来一直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我对外交流的经历中,我发现很多外国人不知道陕西和西安在哪里;但你问他知不知道兵马俑,他们一定知道。”
兵马俑已多次来英,民众仍看不够
兵马俑不只赢得了国家元首的喜欢,外国民众也为之疯狂。这次是兵马俑第一次在利物浦展出↓↓↓,但其实之前已经多次登陆英国了。
秦兵马俑第一次在英国展出是在1985年,当时只有少量的兵马俑和文物在爱丁堡的城市艺术中心(City Art
Centre)展出。
2007年,兵马俑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时,就吸引了85万观众前往参观。
在2013年的伯明翰灯光节(Birmingham Illuminate Festival)↑↑↑上,也曾出现过它们的身影。
甚至在英格兰西南部的多切斯特(Dorchester)还有一个专门陈列“兵马俑”的博物馆↑↑↑。虽然这里展出的兵马俑全是从西安临潼一个作坊订制来的仿品,但足以看出英国民众对它的喜欢。
华人学者:兵马俑来英展出,绝对不会赔
利物浦国家博物馆为了此次更好地展示兵马俑,还特意邀请到了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亚洲部负责人林政升博士(Dr. James
Lin)作为策展人之一。
林政升↑↑↑毕业于牛津大学,一直从事中国艺术考古领域的研究。他告诉华闻君,秦始皇兵马俑给人神秘感,所以人们都愿意亲眼去看看。“秦始皇兵马俑除了主要的墓之外,还有大大小小600多坑,目前挖掘出来只是一小部分。主要的墓葬区也不可能全部挖掘出来,就会让人们充满了幻想和神秘感,所以也常常会给人带来惊喜。因此就会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展。兵马俑展是唯一不会赔钱的展览。‘只有15年’历史的大秦帝国统一了度量衡、文字和车马制度。秦代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这个展览也是不仅向英国观众解释秦始皇是如何制作兵马俑的,而且还包括他对中国的重要‘贡献’。”
尽管在十年前,大英博物馆也曾举办过兵马俑展,但这次贯穿了3个朝代,讲述了秦朝的前因后果,让英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林政升说:“我们从秦始皇的祖先开始讲起,向公众解释秦代为什么会从一个边远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大帝国。整个展览贯穿了春秋时期、秦代统一天下和汉代3个时期。秦代的历史很短暂但遗留的‘资产’很丰富,汉代继承后将其发扬光大,使其400年一直是太平盛世,丝绸之路就是其中一例。这些‘资产’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中国的很多丧葬习俗和文化都与汉代相关。”
英国学校不仅要学中文,还要学习中国历史
华闻君也特别注意到在利物浦国家博物馆的官网上邀请英国小学组织学生前来观展,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林政升解释,英国现在非常重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教育。“教育是英国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希望通过文物展示,让本国人从小去认识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目前,英国中小学也都增加了中国的文化历史这一部分。我常常会接到利物浦和剑桥学校老师发来的询问,让我跟他们讲讲中国的历史,比如商代。”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工作人员也告诉华闻君,就在不久前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华时,她送给国家领导人的礼物就是利物浦一所小学的学生们写的信和画的画,表达了孩子们对兵马俑展的想象以及期待的心情。
学者们的猜想靠不靠谱?
当然,除了让全民受益,展览也给历史学者们创造了新的研究机会。林政升对华闻君说,虽然丝绸之路是从汉代正式开始的,但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当时的中国不同地方都已跟西域、海外有联系了。“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出现的比真人还大的历史雕像。有些学者就开始争论,‘某些雕像是否受到了外国工匠和他国文化的影响?比如,在秦始皇兵马俑墓葬里,有一个举鼎的秦佣,从他手上的肌肉来看,那种立体感不像是当时中国工匠所具有的技艺。’从墓葬里发现的很多东西或许并没有记载在书本里,但值得大家去探讨、交流。”
不过,林政升特别指出,这个争论还需要很多证据证明。因为秦汉两代有它的特殊性,秦代是统一中国的帝国,汉代是最强盛的帝国,当时的中国远比罗马帝国要强大得多。
你们又怎么看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盘点:参观兵马俑的外国政要都说了啥【10】
&&&&来源:&&&&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真希望到这里来当馆长”
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对西安进行访问。并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克林顿不停地赞叹道:“非常精彩”“不可思议”,并感慨道:“真希望到这里来当馆长。”
(责编:赵京文(实习生)、杨牧)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兵马俑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让外国人也知道下,大秦王朝有多么强大
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李光耀如何成为首位参观兵马俑的外国领导人?
来源:西部网
编辑:刘振华
李光耀是首位参观兵马俑的外国领导人。
李光耀如何成为首位参观兵马俑的外国领导人?
1974年,兵马俑才被陕西临潼的村民在挖井时偶然发现,到了1976年,考古工作者正在一边进行兵马俑的发掘工作,一边筹建兵马俑博物馆。1976年5月,正在访华的李光耀听到陕西临潼发现了真人大小的秦代兵马俑的消息,极为震惊。他向李先念副总理询问并得知了确切情况,立即提出要参观秦俑发掘现场,他的请求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准许和安排。
5月14日,李光耀乘车来到兵马俑发掘现场参观,曾负责接待的秦俑馆原馆长、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回忆,李光耀总理站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一个高处,眼望着这支气势磅礴的地下大军,很久没有就说话,只是脸上不断地泛起惊诧、兴奋的表情。
据在场的陕西新闻界老记者齐文炳、岳安民与马师雄回忆,虽然现场杂乱,但李光耀丝毫没有在意周围的环境,在看到兵马俑的一瞬间就被它深深地吸引。“可以说是震惊了。为了更加近距离的感受兵马俑的魅力,李光耀先生特别一个人顺着挖出来的斜坡走入坑内。现场,他不仅看,甚至还激动得搂抱住兵马俑,抚摸着兵马俑的头颈肩膀,凝视了许久,表情就像是见到了亲人一样。”
40分钟的参观结束后,李光耀发出了他的肺腑之言:“秦兵马俑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第二天,报纸纷纷登载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参观秦俑馆工地的消息和照片,并引用了他对兵马俑的评价。这一消息的报道,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李光耀1976年首次访华的来龙去脉
毛泽东主席会见李光耀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一度十分冷淡。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同东南亚各国的关系渐渐缓和,1974年5月中马两国建交,1975年3月,新加坡外长访华,1975年6月泰国首相访华,中泰建交,周恩来抓住时机,请泰国首相向李光耀传话,邀请他访问中国,李光耀没有立即作出回应。
1975年9月周恩来又通过伊朗首相向到访伊朗的李光耀转达对他的访华邀请并强调说时间已经不多了。李光耀也注意到报载周恩来住院的消息。于是,他决定于1976年5月访华。遗憾的是未等他成行,周恩来已于1月8日逝世。
李光耀的首次访华,在外交上堪称“破冰之旅”。他意欲充分利用这次经过长时期酝酿才定下决心的访问,尽量多看看中国。中方理解他的意图,尽量满足其愿望,细节上力避敏感因素。李光耀也谨慎从事,为避免他是以炎黄子孙的身份引起“寻根问典”非议,特意在他率领的17人代表团里安排了多个民族人士。
日至23日,李光耀率团首次访华。当时,周恩来逝世,邓小平下放,出面接待的是新任总理华国锋。5月12日,当时年事已高且多病缠身毛泽东主席会见了李光耀,这次简短的会见,给李光耀留下了很深的记忆。若干年后他还回忆道,毛泽东当时已83岁高龄,无论是精神或者体力都很虚弱,已不像中国新闻媒体描绘的“神采奕奕”的样子了。但他看到的仍是领导过长征,坚持抗日游击战,打败国民党军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巨人。
还有哪些外国领导人参观过兵马俑?
秦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至今已接待近200位外国元首,李光耀是这里接待的首位外国领导人,但是也有不少其他的外国领导人留下来他们的“金句”。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8年9月,希拉克在参观完兵马俑后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不胫而走,如今已成为秦兵马俑的代名词。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我要下坑”
1979年,当时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和亨里克亲王一行参观秦兵马俑坑时,玛格丽特二世提出要“下坑”去参观。这在博物馆历史上还没有先例。不过女王既然提出,博物馆人员只好作为特例满足她。没想到的是,女王激动异常,没等工作人员搬来梯子,女王已迫不及待地纵身跳入兵马俑1.5米的深坑中。此后,博物馆工作人员报上级研究批准作出一条规定:以后可以安排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下坑参观。
美国前总统里根:“这匹马会不会踢我”
日,美国总统里根参观兵马俑,他一进一号展厅就不住赞叹:“太伟大了!”里根见兵俑千姿百态;马俑栩栩如生,似乎随时准备冲到战场上,里根忽然转过身对随行人员说:“这匹马会不会踢我呀?”美国式的幽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俄罗斯总统普京:“这个部位怎么没装兵器”
日,普京参观他向往已久的兵马俑,他在参观途中就像是个虔诚的学生,情报人员出身的他观察力很强,不时得像陪同人员发问。普京当时经典的五问,分别为:1、陶俑的鞋子为什么各不相同?2、陶俑的身后怎么带着两个环?3、鞍马怎么没有脚镫子?4、秦朝的马为什么都不高?5、铜车马的车轮子上突出的部位叫什么?这个部位怎么没装兵器?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这个发式很漂亮”
日,默克尔来到秦兵马俑参观,作为德国有史以来的首位女总理,默克尔对秦俑的发式、服装颇有兴趣,当她听到介绍说,这些兵马俑的塑造,是以当时秦军为模特,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等级分明,仅发式就有很多种,可谓千人千面。她指着兵马俑头上的发髻笑称,这个发式很漂亮,现代男性的发式太单一了,可以仿效一下。
韩国总统朴槿惠:“感觉到中国文化的真髓”
日, 朴槿惠来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领略秦军的威武浩荡之势。参观行将结束之时,朴槿惠欣然提笔,在留言簿上用韩文题写:“我在兵马俑,亲身感觉到了悠久中国文化的真髓。”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马车还要好!”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行来到秦俑博物馆参观。在铜车马展厅,女王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宫廷马车,她为铜车马精湛的冶金工艺、高超的造型艺术、雍容华贵的装饰配件感到震惊,说:“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马车还要好!”
此外,参观过秦陵兵马俑的国外政要还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前秘书长安南、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克林顿、布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日本明仁天皇、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印度前总理甘地、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约旦国王侯赛因等等。
来源:西部网&&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市区怎么去兵马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