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采集 昆虫 田野 树林 花丛 螳螂 蚂蚁 蟋蟀和螳螂的区别 蝴蝶 天牛 蜻蜓 写一篇300字

低年级词串教学举隅——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课堂教学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低年级词串教学举隅——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课堂教学.doc
低年级词串教学举隅——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课堂教学.doc
低年级词串教学举隅——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课堂教学.d…
简介:本文档为《低年级词串教学举隅——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课堂教学doc》,可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主题内容包含低年级词串教学举隅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课堂教学低年级词串教学举隅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课堂教学江苏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小学部()张健词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导读: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主备人:韩红梅2.看图理解第二行词语?田野、树林、花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采集观察?借助图片理解。3.指导读好词语。4.星期天,小朋友们在()、()、()观察,采集昆虫。5.我们还会在什么地方看到昆虫呢?(二)学习三、四两行词串1.假日里,同学们来到了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谁来说说图上有哪些昆虫?2.学生小声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词。3.指名认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主备人:韩红梅 2.看图理解第二行词语? 田野、树林、花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采集观察?借助图片理解。 3.指导读好词语。 4.星期天,小朋友们在(
)观察,采集昆虫。 5.我们还会在什么地方看到昆虫呢?
(二)学习三、四两行词串
1.假日里,同学们来到了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谁来说说图上有哪些昆虫? 2.学生小声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词。 3.指名认读、正音。 4.理解词义。 ⑴出示蝴蝶标本,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标本,蝴蝶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也非常的漂亮。 ⑵“蟋蟀”又叫“蛐蛐”,它是怎么叫的?你们知道吗?它的叫声不是用嘴巴发出来的,而是通过翅膀的磨擦产生的。 ⑶哪些小朋友捉过蜻蜓?它是益虫,能消灭蚊子,所以,我们应当保护它,不要捕捉它。 (三)诵读韵文 1.归类读韵文。 2.齐读,边读边想大自然的美景。 3.背诵课文,边背边想像。 四、迁移创新 1.预习时老师要求你们完成:查阅有关昆虫的资料,了解这些昆虫的特点。 2.我们认识很多的昆虫,有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你知道六种昆虫中,谁是害虫?谁是“除害飞行家”吗? 你还知道哪些昆虫? 五、回顾全文 同学们快速把课文朗读一下,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讲儿童在野外观察采集昆虫标本),再写什么(写的全是昆虫们居住的地方),最后写什么(写的全是小昆虫的名字)。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六、达标检测 1.读读想想(可以用拼音代替):
读一读韵文,课文主要写了
(干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先写
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主备人:韩红梅 2.结合笔顺示例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田字格里的生字。
板书: 识字
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主备人:韩红梅 识字5 第一课时 总第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掌握生字的正确读写。认识1种笔画。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词串的过程中自主生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认识1种笔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 1.认读生字新词。 沙滩
2. 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二、师生共同探讨 1、写出下面的笔画。 shù tí
2、重点指导书写: 沙: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三点水。 风:第二笔是什么?撇点的交汇处正好是横中线和竖中线交汇的地方。 贝:最后一笔是什么?撇画不顶头。 浪:三点水,左窄右宽。 (3)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写字。(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3.指导读好词串,正音。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习韵文。 (2) 出示韵文,学生借助拼音来练读。
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主备人:韩红梅 (3)请学生来当小老师,进行教读。 (4)练读。 (5)去掉拼音进行朗读。 4.梳理课文脉络: 第一行:海滩上的情景,小朋友们在沙滩上捡贝壳。第二行:表现海上的景色。第三行:海产。第四行:海港景色。 三、总结归纳 同学们刚才在读书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很多疑问,搞懂了课文写什么,那么课文是怎么写大海的美丽富饶和孩子们在海边玩耍的乐趣的呢?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读书探究。下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继续走进课文。 四、达标检测 (1)我会读。 沙滩
贝壳 (2)写出下面的笔画。 shù tí
) (3)看拼音,写汉字。 shā
fēng làng
) 五.课外搜索: 你见过或者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上课时和大家交流。
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主备人:韩红梅 第二课时 总第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2.整体感受作者是怎么写“大海的美丽富饶和孩子们在海边玩耍的乐趣”的,在自主探究课文怎么写的过程中,初步领会韵文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词语。 shā
fēng làng
) 2.评价、订正。 3.能给“沙、贝、风、浪、渔”这些生字找朋友吗? 4.指名读韵文。 5.回忆上节课学过的课文内容。 6.同学们在刚才回忆课文内容时,产生了哪些疑问?(① 大海里有什么?② 孩子们在海边玩得为什么这么开心???) 二、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只要能解决“课文怎么写大海的美丽富饶和孩子们在海边玩耍的乐趣的呢?”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也就能随着解决了。 三、学生释疑、教师点拨 (一)学习一、二两行词串 1.看图提问,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你们觉得图上的大海美不美呀?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大海边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好吗? 3.谁来说说海边都有些什么? 相机出示:沙滩
脚丫。 想象一下走在沙滩上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贝壳是什么样子的?
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
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下载、计划方案、人文社科、旅游景点、外语学习、行业论文以及5家等内容。本文共7页
相关内容搜索【图文】2016秋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5《观察采集昆虫》ppt课件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秋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5《观察采集昆虫》ppt课件1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课文教案_甜梦文库
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时安排教学过 程识字 1教学目标: 1.知道诗歌的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感受生活的美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 10 个生字,认识基本笔画,会写“一、二、;”等 汉字。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画有十个小朋友投篮的图片、挂图、生字卡片、优美的音乐磁带等。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做个数数比赛,从 1 到 lO,看谁数得 准。 注意区分“10”和“4”的发音。(平翘舌音。)指导读准 2 和 5。 二、认识一至十的汉字。 1.(出示挂图。)大家看,这里有十个小朋友正在准备投篮呢!(小朋友们身穿球衣, 球衣上印着数字,分别为 1 到 10。)他们旁边有十个篮球。(上面分别印着一到十这 10 个汉字数字。)请大家把篮球分发给这十个小朋友,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球衣上的 数字相符合。 2.学生练习分发篮球的游戏,以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同时要注意巩固汉字的读 音。 三、学习古诗,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十个数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中, 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首诗吗?(教师范读古诗。) 学生自读。教师指读字词,注意正音。(要注意 “一”的变调。) 找出诗中的十个数字,圈出认认读读。 2.了解诗意。 小朋友们在读这首诗时,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读得越认真,眼前看到的景 物也就会越多。(出示图片。学生看图交流。) 学生对“烟村四五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如: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庄;村里 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教师要鼓励肯定不同的理解。1 教师:(简介古诗意。)在一个离得不太远的小村庄里,有几座亭台,盛开着许 多的花儿,几户人家还冒着袅袅炊烟。这是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村庄啊! 请小朋友们看看图,读读诗句,再想想说说。(同桌合作,一_人读诗句,一人 指着图说说意思。) 四、配乐朗读古诗。 1.读了这首诗,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山村?你能给古诗加个题目吗?(如:静静的 小山村、安静的小山美丽的小山村。) 2.指导朗读课文。 你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读、评读。 4. (配上音乐练习朗读。)静静的小山村真美啊!让我们跟着音乐,闭上眼睛,轻轻 地吟诵这首诗吧! 五、指导书写汉字。 1.认识田字格,对照田字格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等。 2.观察汉字“一、二、三、十”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说说“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由横组成。)不同的地方又 在哪里呢?(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讨论交流它们的不同) 一:起笔和收笔要稍停顿用力,写在横中线上,向右上斜。 二:第一横短,第二横长,两横分别在中线上下。 三:横的长短均不同。与“二”进行比较,中间一横最短在中线上,第三横最长。 三横之间的距离均等。 十:由横和竖组成。横略短。竖为悬针竖,要长些,写在竖中线上。 3.指导描红。 提出描红要求:不能涂抹。 4.练习书写。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学生仿例书写。 (注意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执笔书写姿势,可先唱唱“写字歌”。)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继续学习识字课,学习书写汉字。 二、复习活动。 1.抽背古诗。齐背诵。 2.抽认读生字卡。 3.上节课的生字“一、二、三、十’’的书写情况的反馈。 4.认识田字格,说说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三、指导识记汉字。 1.教学新笔画。 (1)读读画画:横 竖(悬针竖)。 (2)书空练习:横折 竖弯 竖弯钩 横折弯钩。 (3)开火车认读基本笔画。 (4)同桌互相认读、书空。(一人说笔画,一人书空,然后交换。) 2.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你能记住它们吗?它们会在哪些汉字中出现? (出示生字卡片: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同桌相互说说该怎么记住这些字?又怎么写这些字? 四:笔顺规则是“先里头后封口”。 五:有四笔,笔笔相连。 六:四笔各不相连。出现新笔画:点。2 八:与“六”比较,第二笔是捺。 七:先长横再竖弯钩。 九:先撇再横折弯钩。 3.同桌交换说说汉字的笔顺。 4.全班齐书空“四、九”两字的笔顺。 四、练习巩固。 1.汉字宝宝都跑到了田字格里,你还认得它们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2.汉字宝宝们还各自找了好多好伙伴呢!请你读一读。 (出示卡片:说一不二 心口不一 一五一十 七上八下 五光十色 五花八 门 四面八方 三三两两 五湖四海 三头六臂 八九不离十 不管三七二十 一。) 你会给汉字宝宝们找伙伴吗?(学生口头扩词。) 3.睁大眼睛看看汉字宝宝们有什么不同? 比一比,再组词。 七( ) 四( ) 六( ) 五( ) 九( ) 口( ) 八( ) 三( ) 五、指导书写。 1.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在书上的田字格里描红。(注意保持正确的执笔姿势,不要涂抹。) 3.教师板书并讲解,重点指导书写生字“四、五、六、七、八。” 四:外面的框要上宽下窄,注意笔顺。 五:每笔相连,注意中分。横折在中线上,末横要长。(认识新笔画:横折。转每 角时要稍停顿用力,向左倾斜折,横长折短。) 六:第二笔横较长,在中线,略向右上斜。 七:第一笔是横,向右上斜。 八、捺比撇高。捺要写出捺脚。 4.学生临摹汉字,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学生。3 识字 2教学目标: 1.学会按顺序仔细观察图画,能把图画内容与词语联系起来。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常规。 3.本课 4 种笔画、7 个生字,认识 5 个二类字,理解词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识字 2”。在这节课里,我们要依琚自己的日常生活 认识 7 个生字、5 个二类字。 二、指导看图,朗读课文。 1.谈话引出词语。 每天早晨,小朋友们起来都要做些什么事呀?我们来看君小丽是怎么做的。 (出示挂图。)小朋友们看,图上画了很多内容,所以我们要按顺序来看,可以从上 往下看。 太阳公公张开笑脸,闹钟正在清脆地响起,小鸟也在欢快地吗叫。 你有什么感觉呢?(这是愉快一天的开始。) (出示词语卡片:太阳 闹钟 小鸟。)谁能把它们读好呢?(读出愉快、欢快的语 气) 小丽起得可早了!(出示词语卡片:起早。)做事也很麻利,看看她做些什么?(出示 词语卡片:穿衣下床 刷牙 洗脸 早餐。) 小丽的生活多有规律啊!她从不赖床,个人卫生工作也做得很好。 时间不早了,小丽背起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到学校也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出示词语卡片:上学 升旗 做操。) 2.朗读词语,注意正音。 学生自己读,不会读的词语可以请教同桌或教师。(重点读准生字:(后鼻音)阳 钟 床 升 上 (前鼻音)穿 脸 餐。)4 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去音节认读。评读。把词语串连起来读。 3.朗读韵文。 (1)小朋友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语虽然是一个一个的,可是把它们串起来读,让人 觉得很美,就像是一首小诗,所以我们叫它“韵文”。让我们一边看图,一边轻声 读一读韵文,好好体会一下。(学生练习朗读。) (2)小朋友们,你们读起来很好听。这样琅琅上口,你知道为什么吗?(教师手指 生字“鸟、早、操”三字的韵母。)原来,它们都是押着韵的呢!老师也来读一读, 好吗?(教师范读韵文,强调韵尾。) (3)老师为什么能读得好听呢?因为老师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过电影呢!小朋友 们也要这样,边读边想。试试看,你肯定也能读得好听。(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4)指名读。评读。齐读。 (5)你能把这篇韵文美美地背下来吗?(学生练习背诵课文。) 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太 小 鸟 下 早 上 牙。)指名读。 2.口头扩词,朗读词语。 太阳 太大 小孩 小学 小人 小鸟 下午 下面 下来 早上 早晨 清 早 早饭 起早 上午 上学 牙齿 牙刷 上牙 牙门 3.指导书写生字“太、小、下、上”。 (1)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是怎么识记汉字的? (2)注意汉字的书写笔顺。(学生边唱读笔顺,边书空练习。) (3)教师指导书写,讲解并板书。(学生练习描红。) 太:一横在横中线上方,点在撇的下部,不要太长。 小:先中间后两边,竖钩在竖中线上,钩要小。 下:先横后竖最后点,横要稍长。 上:先竖后横,短横在横中线上,最后是长横。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 2”。 二、复习活动。 1.抽读课文,背诵课文。 2.口头扩词后,朗读词语。 大――(大人)――(大雨)――(大风)――(大学) 小――( )――( )――( )――( ) 上――( )――( )――( )――( ) 早――( )――( )――( )――( ) 3.抽读汉字卡片。 4.找出生字的反义词。(上一下,大一小,早一晚。)(同桌交流。) 5.说说你是怎么识记这些汉字的? 6.你认识下面的字吗?给它们找找音节吧!(学生连线。) 阳 床 餐 穿 钟 chuáng cān chuān yáng zhōng 7.你还会给字宝宝们找好朋友,让它成为一个词语?(词儿开花。) 阳 闹 穿 8.说说汉字“太、小、上、下”的笔顺,并书空练习。 三、教学新知。 1.认识新笔画。 (板书笔画:横折钩 竖折折钩 竖钩 竖折。)教师领读,学生边读边书空。5 2.描红学习写笔画。 3.唱唱“写字歌”,检查执笔姿势。 4.学习书写生字“鸟、早、牙”。 (1)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2)教师讲解并板书。学生练习书写。 鸟:数数这个字有几笔,笔顺怎样。,注意第四笔竖折折钩要一笔写成,并写得稍 宽,最后一笔是横,要写得长些。 早: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字稍小,下面的横要长,竖是悬针竖。 牙:首横要短,第二笔竖折的竖要短,第三笔竖钩在竖中线偏右,站稳。 (3)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的第一课时 识字 3 新授1.了解公园的景物与设施,懂得要从小爱护公物。 2.按顺序观察图画,能把图画上描绘的事物与词语 相联系。 3 学会掌握本课的 1 种基本笔画、5 个生字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两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出词语。 1.(出示挂图)小朋友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 方?(公园)那么,公园里有些什么好看的景色,好玩 的东西呢?请小朋友们指着图,和同桌说说。 2.出示词语卡片:公园 绿树 红花 小桥 流水 宝塔 转椅 山洞 火车 荡船 木马 滑梯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指导读准生字:后鼻音:荡 洞 公 红 三拼音节:桥 花火 转 滑 船 翘舌音:山 车 水 转 船。 3.抽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 二、指导朗读词语。 1.抽卡片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4.指名分行读,要求能读准读通。 三、教学“火、山、水”三个生字。 1.指读生字。 2.识记生字字形。 火:注意笔顺。一点,二短撇,三长撇,四捺。 山:注意笔顺。一竖,二竖折,三竖。 水:注意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认识新笔二 次 备 课重,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6 画:横撇。) 3.你自己还会记哪些生字? 学生交流。指答,如:公:八+厶 园:口+元 +工 花: +化 4.口头扩词读词。 5.指导书写。红: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识字 3 新授 理解词语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 课时 一、揭示课题。 继续学习“识字 3”,读好课文,学习书写。 二、复习活动。 1.(出示带音节的 13 个生字卡片。)抽认读。去掉 音节再认读。开火车读。 2.朗读词语卡片,读准每个字音。 三、朗读课文并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找找课文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看看押什么 韵?(指花、塔、马字的韵母。)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尝试朗读韵文。 4.对照图画,说说这公园美吗?美在哪里?(鼓励学 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上想像说话。)可以用以下句式: (1)公园里真美, 有 树, 花。 有 桥, 水,还有宝塔。 (2)公园里真美,有 的树, 花,还有 的桥, 的流水, 的宝塔。 5.公园真是孩子们的乐园,看看图,读读下面两行 课文,想想你玩过吗?好玩吗?挑一种你觉得最好玩 的说说。 可以用以下句式: (1)公园里可好玩了, 有 、 、 , 还有 、 、 。 (2)公园里可好玩了, 有 、 、 、 、 、 , 还有 。我最喜欢玩 。 6.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读出这小小公园的美,这二次备课7 小小乐园韵好玩吧! 教师指导朗读好韵文。 7.分组朗读竞赛。评读。 8.尝试背诵课文。 (1)教师指导背诵。 先想一想,公园里有什么景 物?(绿树、红花、小桥、流水、宝塔) 公园里还有什么好玩的?(转椅、 火车、 山洞、 滑梯、 荡船、木马) 对,脑子里就像过电影一样,把公园里好看的、好 玩的都说一说就行了。(学生尝试背诵。可以同桌 互相抽背,一人指图,一人试背) (2)交流。抽背。 四、教学“木、马”两个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识记方法。 马:由三笔写成。 3.学生书空练习。唱读。 4.学生练习描红。 5.生字开火车,口头答题。 木――( )――( )――( )―― ( ) 马――( )――( )――( )―― ( ) 6.读扩词巩固识记。 木头 树木 木马 木船 马车 白马 马头 7.猜字游戏。 8.指导书写: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师讲 解并板书。学生临摹书写。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8 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练习一 练习 1.复习本单元所学生字,能按正确笔顺书写。 2.能独立分析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进行描红和 仿影。 3.能根据图画、联系实际学习字词句,懂得如何 自我保护。 4.读读背背“月份歌”。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识字 1、2、3”,从中 我们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复习基本笔画。 1.小黑板出示笔画。 2.学生自由说说笔画的名称。 3.指名说。齐说。 三、复习汉字,逐个说出笔顺。 1.自学书上的笔顺表。 (1)读读汉字。 (2)说说笔顺。 2.逐个出示笔顺,指名按顺序说出汉字的笔顺。 3.重点指导。 鸟:第四笔一笔写成。 四:末笔为“一”,不是“L”。 水:右边为两笔写成。 四、写好铅笔字。 1.独立分析范字,辨析字形的异同。 “八”“太”“木”这三个字都有撇、捺这 两种笔画,但高低不同。 2.指导写字。二次备课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9 八:捺要高于撇,撇和捺之间要保留一定的距 离,起笔都在左上格内。 太:先写一横,在横中线上方,再写“人”字。 与“八”不同,撇要高,撇和捺之间要连接,且相 交在竖中线上。点在竖中线左侧。 木:竖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起笔同高且相连。 3.学生描红,仿影。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练习一 练习 1.能根据图画、联系实际学习字词句,懂得如何 自我保护。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课时 一、导入揭题。 继续学习“练习 l”的内容。 二、学用字词句。 1.看图,说说书上画了哪几种动物?(投影出示图 片:乌龟 山羊 刺猬 乌贼。) (1)自己读读图下的汉字, 不认识的字读读拼 音。(2)指名读动物的名称。 2.说说动物遇到危险时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看拼音读句子,说说乌龟遇到危险时是怎 样保护自己的?为什么要把头和脚缩进硬壳里?有 什么好处?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来说一 说山羊、刺猬、乌贼遇到危险时是怎样做的? (3)出示黑板题目。 山羊遇到危险时,就 。 刺猬遇到危险时,就 。 乌贼遇到危险时,就 。 (4)小组讨论交流后,派代表回题目。 (5)除了这几种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遇到 危险时会怎么做? (6)学生展开讨论,相互交流补充。 3.说说自己遇到危险时,能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二次备课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10 (1)举例:一天放学后,你一个人回家时,路 上遇到一位陌生人,请你给他带路,你会怎么做? (3)指名回答。 (4)再说说遇到另外一些危险情况时,该怎么做? 三、读读背背。 1.(投影出示月份歌。)学生自己拼读。 2.指名读。纠误音。(注意读准“四”和“十”。) 3.齐读。 4.(投影出示拳头图。)请大家伸出左手,对照图 上的数字,看看能发现什么?(儿歌中说的“大”是 拳头的突出部分,“小”是拳头的凹进部分。) 4、6、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第三课时 练习一 练习 1、在口语交际中,表情举止要大方,说话声音响 亮,口齿清楚。 2、在表述过程中,通过多方评价,培养学生敢于 表达,乐于表达的能力。 3、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的声音。 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能力 三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人 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怎么变化的往往是非常有趣, 也非常有意义的。你想让同学们、老师们了解你 吗?(想)那今天我们就从名字开始向全班同学作 一下自我介绍,好吗?(板书:自我介绍) 二、交流曾用名。 名字是变化的, 有的同学刚出生和进学校的名 字往往是不太一样的, 你们能相互介绍一下吗?如 果刚出生时和进校读书的名字是一样的话, 你可以 认真地倾听别人介绍。 1、刚出生那回,全家人叫我_______,那是因为 _______. (同桌相互交流)(给学生一个准备的过程) 2、提出要求:为了让同学了解你,你在介绍的时 候要做到什么?(大胆 口齿清楚) (教师根据情况做一些抓耳挠腮、眼睛东张西 望??的动作,让学生真正明白大胆、口齿清楚所 隐含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别人,你们应该怎样尊重别11二次备课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 人?(认真倾听:眼睛看着介绍的同学,身子坐端 正。) 3、指名回答,师给予画龙点晴式的评价。 三、交流学名。 1、过渡:名字虽然是可以变化的,但上学后所叫 的名字往往又是固定的。 上学了, 大家管你叫什么?为什么叫那个名字, 你们能谈谈吗? 2、 学生根据这样的提示: 上学了, 大家叫我_____, 那是因为______。 在小组内介绍一下自己,好吗?说完后,大家 评一评,推选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师巡视,及时 给予指导。) 3、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教师捕捉闪光点,及时 给予表扬。 四、交流自己想给自己起什么名字。 1、过渡:不管是刚出生那回,还是上学时的名字, 往往是长辈给你们起,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希望。 假如,要你自己给自己起名字,你想给自己起 什么名字? 2、学生根据这样的提示:假如我给自己起名字, 我想叫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_。(自己练说) 3、指名回答,师适时点评,点评要富有激励性。 五、本课总结。 今天我们从名字开始进行了自我介绍, 通过这 样的介绍,相信大家又相互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 解。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12 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人有两个宝 新授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正确、流利地朗 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 8 个生字,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两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小朋友们猜猜看, 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人。 ) 是的,我们生活中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 子、 走的大路, 还有汽车、 火车、 轮船、 飞机?? 都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有这么大的本领全 靠两个宝贝呢!(揭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2.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强调“两个”。) 3.“宝”就是指宝贝,小朋友们一定很想知道, 人的两个宝贝是什么?你能从图中看出来吗?(出 示投影胶片,启发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们 都在做些什么?) 4.教师小结:做任何事都要用脑来思考,用双 手来做,双手和大脑就是人的两个宝。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 出示词语卡片: 双手 大脑 创造 才能 用 手 用脑做工 思考。 指名读,教师检查其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 4.指名分读句子。 (1)课文共有几个小句号?有几个小句号就 有几句话。(共有三句话。) (2)指名分读句子。评读。(要读准字音,读二次备课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教学过程13 通句子,不多字、不漏字。) (3)比赛读。 三、指导学习书写汉字。 1.指导识记字形。 2.学生按笔顺进行描红。 3.重点指导“捺”的写法:起笔要轻,捺要有 脚,略停稍重写脚跟,然后轻轻提笔写脚尖。(教 师板书描红“人、个、大”中的“捺”。)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纠正错误执笔写字姿 势 5.教师板书讲解,学生临摹。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1.人有两个宝 新授 1.认识 7 个二类字,理解生字新词的意义。 2.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作用是很大的,体 会动脑又动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 养学生用脑用手的习惯。 二 次 备 课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两课时 一、复习活动。 1.复习词语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二、朗读理解课文。 1.教学第一句。 指名读该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人的两个 宝是双手和大脑。) 2.教学第二句。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呢?(指 名读该句。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 说一说。) (1)看一看图片,理解“做工”的意思。(在 这里泛指工作、做事。)并说一说,我们的手会 做哪些事呢?(出示投影胶片,让学生练习说完整 的话:我的双手会??) (2)想一想,大脑还会干什么呢?-“思考” 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动脑筋想办法。) 教师小结:人们在做事时不仅要用手,还要 用脑,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3.我们该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教学第三句。 (指名读该句,启发学生领会句子的意思,14 什么是“创造”?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农 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小朋友们,你 们又做过哪些东西?是怎样做出来的?) 教师小结:世界上许多新东西都是人“用手 又用脑”创造出来的,用手做,用脑想,手脑一 起用,就能有许许多多的新创造。 4.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人的两个宝有用吗?它们 帮助小朋友们完成了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讨 论发言。) 三、看图读、背课文。 1.齐读课文。 2.用问题引读课文。 人有哪两个宝?它们有什么用?怎样用好这 两个宝 7 3.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手、工、用、又才”五个生字。 1.识记汉字。 2.学生按笔顺进行描红。 3.重点指导书写“手、用”两个生字的写法, 注意框架结构。 4.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15 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2.升国旗 新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学习新的笔画。 3.让学生懂得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 激发学生尊 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课时 一、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周一升旗仪式的场面:说说你看 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合平时的体验发言。)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每个星期一都要举行的庄 严的仪式。 板书课题:升国旗。(指导读准字音:升) 你知道我国的国旗是怎样的吗?在升国旗的时候 应该怎样做?请小朋友们自己轻轻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多读几 遍难读的词语、句子。 2.检查读音。读词语卡片,进行正音练习。 3.结合句子中的生字再读课文。指名分读句子。 4.打乱生字卡片,抽认读。组成词语读。齐读。 三、教学生字:“升、我、们” 1.(多媒体课件演示生字。)指名读。 2.学习新笔画“斜钩”。(多媒体课件演示书写过程) 3.识记生字字形。(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升、我、 们”3 字的书写过程) 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识记这些生字的?(讨论交 流。)二次备课16 4.学生依次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练习描红和 仿影。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二 次 备 课 2.升国旗 新授 2.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学习新的笔画。 3. 让学生懂得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 激发学生尊敬国旗、 热爱祖国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课时 一、复习活动。 1.出示“斜钩”,说说它的名称。 2.认读“升、我、们”3 个生字,并口头扩词。 二、教学课文。 1.教学第一句话: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1)(多媒体课件演示国旗图。 )谁能说说国旗的样子?(通 过观察,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旗的特征。) 教师小结:五星红旗中的一颗大星代表我们的中国共产 党;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四颗小星围在大星周围, 代表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 (2)说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五星红旗? (3)指名读。齐读。 2.教学第二句: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1)(多媒体课件演示升国旗、 奏国歌的场面。 )你听到了 什么?看到了什么? (2)是啊,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 我们的国旗――五星红 旗高高升上了蓝天,多美啊! 3.教学第三句:我们立正,向您敬礼。 (1)(多媒体课件演示升国旗时小朋友们的动作。 )我们在 升国旗时,该怎么做?(立正,敬礼。) (2)“您”指谁?平时我们称呼哪些人要用“您”?17 教师小结: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她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 我们每个人都要尊敬她, 所以, 我们尊称国旗为 “您” , 表示对她的尊重。 (3)谁能读好第三句话?(指名读。配上动作读一读。)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指名读。齐读。 3. 小朋友们, 我们知道了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国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她是我们的骄傲。那么,大家想 不想自己亲手制作一面五星红旗呢?怎样使红旗成为我们的 国旗呢?(小组讨论、交流:四颗小星要围绕着中间的一颗大 星。) 学生两人合作完成一面国旗。 4.面对国旗,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中、立、正、向”。 1.出示生字,认读,正音。 2.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笔顺, 口头扩词。 ) 3.多媒体课件演示生字书写过程。 4.完成《新课标作业设计》本课练习。 五、课堂小结。 1.读了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2.说说这五颗星分别代表什么? 3.看着这么鲜艳的五星红旗,小朋友们想对她说些什么 呢?(学生交流。) 4.教师:就让我们挥动手中的国旗,一起来唱《国旗国旗真 美丽》。(配上音乐。)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18 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3.江南 新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读准生字字音,借助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写田字格 中的八个生字。二 次 备 课重难点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那 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 2 课时 一、看图,导入,学习部分生字词 1、谈话:师略带神秘的样子对学生说:“孩子们,快闭上眼 睛,老师要带你们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欣赏那儿迷人的 美景。”(师贴挂图)快睁开眼睛看看。(略停一会儿) 2、这儿的景色美吗?(让学生看一会儿)能把看到的美景, 尽力用美的语言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吗?(生表述,师 鼓励性地点评。) 3、师小结引述贴生字卡片: 让我们细细地欣赏一下(手指图)。瞧,婷婷的的荷花开 放在茂盛鲜亮的荷叶间 (在莲叶间贴生字卡: 莲 叶 间) , 鱼儿(在鱼儿那儿贴生字卡: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欢快地 游玩,秀美的水乡女子正划着小船在采摘莲子(在那个采莲 姑娘处贴上生字卡:采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水乡美 景图呀!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民歌。 板书:江(ji?ng)南(n?n)(指名读、开火车读、齐 读) 5、学习贴在图旁的生字词:能看着图,读准卡片上的生字词 吗?19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 ⑴生自读 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⑶看着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莲是什么意思? 6、过渡: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 美景的民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你三分钟 时间,尽力把这首民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 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 第一组:戏 东 西 南 北 ⑴引述学习生字:自古以来,江南就有“鱼米之乡”的美 称,你们瞧(指图),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戏。出示:戏 (指 名读,齐读) 谁来为“戏”找个朋友。(指名生回答) 这些鱼儿,一会儿游到东,出示:东(指名读)一会儿游到 西,出示:西(指名读)一会儿游到南,出示:南(指名读) 一会儿游到北,出示:北(指名读) ⑵能把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玩的句子读准确吗? 小黑板出示课文内容(生自己反复练习,指名读,小组读)。 第二组: 可 田 田 ⑴看图,引述学生字词:小朋友,让我们再来欣赏江南美 景,这婷婷的荷花间有的已结出了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莲蓬 已经成熟,这可是采莲子的好时机。出示可(指名读);给 “可”找朋友。再看这荷叶鲜亮嫩绿,古时候就用这个词来 说出了荷叶的鲜亮嫩绿。出示生字卡: 田 田 ⑵能把描写荷花和荷叶的那句话读准确吗? 三、再读课文 1、现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读准确吗?小朋友打开书自己再读 (各自轻声读课文) 2、检查:(做到人人会读),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 提出写字任务: 小朋友, 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四个生字: “可、北、叶、田” 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该如何写,自己先对照第二题,把 “可、北、叶、田”书空一下。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可:横要稍长一些。 北:注意笔顺及提、撇的写法。 叶:写字要左窄右宽 田:上宽下稍窄一些 4、学生描红、仿影写生字。作业布置20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3.江南 新授 1.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2.想象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二 次 备 课重。难点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那 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 2 课时 一、复习 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 1、生字:东、西、南、北、间、戏、可(开火车读) 2、生词:江南、采莲、田田、莲叶、鱼儿 3、课文会读吗?(指名朗读) 二、揭题 1、揭题:字、词会读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3、 江南 2、提出学习目标:这节课要求提高了,除了读准确课文外, 还要把课文读美,让听的人眼前一下就仿佛出现了江南的美 景,你们能行吗? 3、过渡:为了把课文读美,我们得看着图弄清文章中每句话 的意思。然后边读,边在自己脑中构画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图。 三、精读课文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 ⑴引述: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了 我们。“莲”就是指荷花,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 意思?(采莲子)21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 ⑵指导朗读:能自豪地读第一行诗句,看图,莲叶是什么样 的?把江南这一采莲的好地方介绍给大家。(练习读,指名 读,指导停顿。) 江南/可采莲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 ⑴引述: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看着图自己说说莲叶 是什么样子的?(碧绿的、像小伞似的、层层叠叠??) (指 名回答) ⑵小结: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 ⑶指导读: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试着读好第二行句子。 (试读,指导停顿,男女生比赛读) 莲叶/何田田! 3、小结并创设读好前两行诗的情景:前面两行诗,写了江南 一带的河塘里长满了新荷,到了采莲时节,人们在荷叶田田 的河塘里乘着小船采摘莲子。边读这两行诗边想象美丽的景 色。(齐读) 4、学习第三至第七行 ⑴引述: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 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动,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 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这儿为什么不用“游”而用 “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 ⑵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鱼儿嬉戏的情景。反复练习、朗 读(指导停顿)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北。 ⑶小结:刚才小朋友通过朗读,让我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 欢快地嬉戏。 ⑷看图背诵:能看着图,把这首民歌背一下吗? 四、总结全文,学习谜语,引发收集资料 1、学习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人们采莲,鱼儿嬉戏,婷婷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3、过渡:荷花的美,给穿梳于荷叶间采莲的人们带来了美的 享受,学完课文,我有一个小小的谜语给大家猜。 4、出示谜面: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 绿船上。 5、猜谜底:荷花 6、去给爸爸妈妈猜一猜,试着背出谜面。 7、小结,激发搜集资料的兴趣:谜语也写出了荷花的美、荷 花的可爱,其实荷叶、荷花的美,它吸收了许多诗人、画家、 摄影师??课后能去搜集一些反映荷花、荷叶美的图片、诗 歌、儿歌、绘画吗? 五、教学生字词 1、提出写字任务: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西、江、鱼、南” 四个字。 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这四个字如何写,自己先对照第二22 题把“西、江、鱼、南”书空一下。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西:下面边的“冂”应写得上宽下窄一些。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写得左窄右宽。 鱼:上面像鱼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4、学生描红,仿影写生字。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二次备课4 我叫“神舟”号新授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我国航天科学技术发展的巨 大成就。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长大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嫦娥姐姐”和“神舟号”飞船的对话。 2 课时 一、示图导入揭题。 (多谋体课件演示“神舟号”飞船图。)小朋友们看,这 是什么?这是我国 “神舟号” 飞船点火发射时的雄伟身姿。 “神 舟号”飞到了天上,还见到了嫦娥姐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第 4 课。(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难读的字词要反复读。 三、读字词,读句子。 1.读词语卡片。 一艘飞船 散步 哪里 以前 科学家 飞行 试验 高兴 时候 2.读生字卡片。 (1)认识新笔画。 “飞”字第一笔是横折斜钩,“你”字第四笔是横钩。 (2)同桌交流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 3.练习巩固。 (1)口头填空。23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 “你”的第四笔是( ) “飞”的第一笔是( “来”的第三笔是( ) “在”的第三笔是( (2)说说笔画名称,再按笔顺描红。 4.指导正确书写汉字“飞、在、你、来”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二次备课4 我叫“神舟”号新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长大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理解课文 2 课时 一、揭题导入。 1.看图说说图中画的是什么?(“神舟号”飞船。)“神舟号” 飞船对嫦娥妇妇说了些什么? 2.出示第二自然段中飞船弟弟的话,请学生扮飞船向大家做 自我介绍。 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表情自然。(教师指导要用 骄傲、自豪的语气介绍。) 学生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 3.听了飞船弟弟的介绍, 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呢?(学 生自由讨论发言。) 二、读中感悟。 1. “神舟号”飞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番自我介绍呢?请小朋 友们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相互交流思考结果。) 2.教学第一自然段。 (1)抓住“散步”一词,读好第一句话,读出轻松的语气。 (2)教师:嫦娥姐姐可奇怪了。广寒宫里少有客人,看到 飞船弟弟, 一连问了两个问题, 谁能读出奇怪的语气呢?(抓住 “哪里?怎么” “没见过”等关键词指导读好嫦娥姐姐的两句 问句。)24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 3.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一、二自然段中嫦娥姐姐与飞船弟弟的 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要求:注视对方。(可以加上动作。) 4.教学第三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演示课文中的插图。 )听了飞船弟弟的话,嫦娥姐 姐怎么样? (1)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出高兴的语气。 (2)听了嫦娥姐姐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讨论发言。) (3)引导学生抓住“一定?带上?真想”等关键词语,体会 嫦娥姐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指导读出激动、期盼的语气。 5.师生、生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6.尝试背诵课文。 三、拓展迁移。 , 1.学完课文,你还想了解什么?(多媒体课件演示我国飞船的 试飞情况。)(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2.中国的“神舟号”飞船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飞行考察任务, 回去的时候,它带嫦娥姐姐回到了家乡――中国。 家乡的变化 可真大呀!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嫦娥姐姐会看到哪些变化?(多媒 体课件演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3.想像“嫦娥”姐姐看到这么大的变化,会说些什么?(学生 交流发言。) 4.指导完成生字“么、去、的”的书写。作业布置板书设计25 教后反思课时 课题第一课时二次备课练习 2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练习 拼拼读读,学用字词句。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根据图说话 3 课时。 、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练习 2”的内容。 二、画小手。 1.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指名说说怎样画自己的小手?26 3.拿出准备好的白纸,照图上的样子在纸上画自己的小手。 4.学生练习画手,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欣赏,交流。 6.说说手能为你和别人做些什么事?(教师从各个侧面启发 学生说说手的用处。 7.教师小结:手的用处真大,能做很多事情,我们要从小 爱护手,保持让它为我们做更多更好的事情。 三、拼拼读读。 1.出示挂图,指导观察图画。 说说每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要求回答问题时把话说 完整、响亮。) 2.拼拼读读。 pāi píqiú ná kuài zi dǎ diàn nǎo zhu6 ch6ng zi (出示词语卡片:拍皮球 拿 筷 子 打 电 脑 捉 虫 子。)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表示手的动作。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练习 2 练习 1.写好铅笔字,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书写。 2.读读背背儿歌。 学习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三课时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练习 2 的内容。 二、写好铅笔字 1、出示汉字,认读。 2、说说这些字是什么结构?应按什么笔顺规则来写? 3、教师讲解并范写。二 次 备 课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27 们:左窄右宽,“单人旁”写在左半格,略窄,“门子 框”从竖中线左边起笔,略宽。 叶:左窄右宽,口子旁偏上。 江:左窄右宽,三点水写成弧状,工写得略扁。 4、学生描红,再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三、读读背背 1、自读儿歌 要求借助拼音自己读儿歌, 要把字音读准, 碰到不会读 的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再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 (1)抽读词语卡片:爸爸 大树 快乐 小鸟 两棵 飞来飞去 (2)注意正音(翘舌音:树、是、平舌音:在、三拼 音节:快、小、鸟、整体认读音节:只、是) (3)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 (4)指名读,评读。 3、理解儿歌的意思,朗读儿歌 (1)为什么说“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 飞来飞去” ?(学生交流讨论。明白“我”得到了父母的 疼爱,生活很愉快,很幸福。) (2)再次朗读儿歌,读出幸福,快乐的语气。 4、指导背诵 学生自己尝试背诵。指名试背。齐背。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课时 课题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第三课时 二 次 备 课 练习 2 练习 1、在活动中能勇敢、准确、清楚地说出怎样借还铅笔,态 度大方,声音洪亮。 2、表述过程中,通过多方评价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 听话和说话的习惯。 3、懂得借还东西要及时归还,从小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培养学生说话 3 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情境导入: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学校开学了,动物们在 这所学校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学习、生活得非常愉快。 小朋友,今天咱们一起来当一回摄影师,扛着摄像机去动28重。难点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 物学校拍一拍他们的学习生活,小朋友准备好摄像机(师 生用手模拟成摄像机)。哟,小动物们都低着头在做作业 呢!咦,小猴与熊猫(出示挂图)怎么不写字呢?小摄影 师们看着这个镜头,你们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板 书:借铅笔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来拍摄一下他俩是怎样借还铅 笔的? 二、演练小猴借铅笔的场景。 1、激趣提出要求: 小摄影师们,咱们对着熊猫和小猴拍摄吧! 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又是 怎样做的呢? 呀,摄像机里只有图像,没有声音怎么办?咱们先来 当回配音演员。 2、演练借铅笔的场景: ⑴先让我们来当一回小猴,请小朋友戴好小猴的头饰,说 一说你会怎样向熊猫借铅笔?准备一下,看谁在摄像机下 最大方,最有礼貌,最能把要说的话说清楚。 (学生练 习,师巡视) ⑵指名回答(师随机点评,生也可点评) ⑶面对求助的小猴,熊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这回请你们要当一回熊猫了,请小朋友戴好熊猫的头 饰,说一说,做一做。(学生练习) ⑷指名回答(师适时点评) ⑸同桌分角色练习:刚才我们试着当一回小猴,也试着当 了一回熊猫,现在请你们同桌合作一下,一个做小猴,一 个做熊猫,看看图,把小猴借铅笔的场景排练一下。 ⑹指定同桌在班上汇报表演,师适时点评。发几张“礼仪 宝宝”的卡片鼓励。 3、过渡:小猴借铅笔这一段录像在小朋友的努力下拍摄得 很成功,那小猴还铅笔这段录像,该如何准备呢? 三、演练小猴还铅笔的场景 1、分角色练习:小猴是如何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请同桌分工,事先排练一下,并要注意说话文明、态度大 方,声音响亮。 2、同桌戴上头饰表演,师做摄像的动作,并适时点评。 3、过渡: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帮助,借还东西的事情常 有发生,你们能挑其中的一件找个好朋友相互合作表演一 下吗? 四、演练生活中借还东西的场景 1、要求(见过渡部分) 2、学生练习,师巡视指点(放一些轻松的音乐 3、指名表演,教师适时点评。 五、总结: 今天我们当了一回小摄影师,看到了小猴借东西,及 时归还,听到小猴礼貌用语“请”、“行吗”、“谢谢” 挂嘴上。同时自己也把生活中借还东西的事表演了一番, 从表演过程中,小朋友还被评上了“礼仪宝宝”呢!29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30 5家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对家的热爱。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内的 2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 1 种笔画。 教学重点、难点: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体会诗的第二句所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1、自制“蓝天、白云、小鸟、树林、小河、鱼儿、泥土、种子”的图片。 2、准备《娃哈哈》磁带。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 1、板书家,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指名读,齐读。 2、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家的上面的(描红 ) 像什么?是呀,它多么像屋顶 呀,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家下面有这么多撇(边说边描红 )像什么?是呀,这些 就是我们的家人,在家里,每个人都相互关心,相互依靠,就像(描红 ),这样, 我们才能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 3、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的家是怎么样的吗? 过渡:家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和快乐的地方。 二、创设情景,自悟自学 1、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那我们小朋友共同的家是什么?(我们的祖国)因为我 们是祖国的――(花朵) 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2、指导朗读 (1)自由读一读,指名读。 (2)师范读,指导停顿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3)齐读,相机正音。 (4)男女生分句读。 2、是呀,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中是多么快乐呀! 播放《娃哈哈》,师生表演。 过渡:看,小朋友每个人脸上都笑哈哈。因为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小――(家),还 有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大――(家)。 3、除了我们有家,动物、植物等有没有家呢?对,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家,今天, 就请小朋友做一回爱心小使者,帮画面上的东西找一找他们的家(出示画面) 4、学生回答,用“ 是 的家”说一说,并把手中的图片 贴到黑板上去,然后做小老师领读,老师相机标出停顿,指导读出高兴、快乐的语 气。 5、小朋友读得多棒呀,让老师不禁想唱出来,播放课文谱成曲的《家》,师生同唱。 三、张扬个性,激发灵性 1、小朋友,你还能想出什么是谁的家吗? 2、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你们想更棒吗?你们看,(出示课文),写这篇文章的31 小朋友只用了 6 行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景色。我们能不能学着他的样也 来做一回小诗人。 3、小组讨论: (1)你们想说什么内容? (2)准备用几句话说?(至少两句) (3)用“ 是 的家”组成一段话说一说。 4、给“小诗人”颁奖。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今天你们为很多东西找到了家,你们开心吗?为什么?是呀,任何事 物都有自己的(师生齐说家),任何事物都离不开自己的(师生齐说家) 五、学习生字“家”“白”指导书写 1、多媒体放映“家”和“白”的书写笔顺。 2、再次播放,学生书空。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 4、(1)师范写“家”: 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横要 写在竖中线的两边,左 右要一样多,不然房顶就会倒塌, 写在宝盖儿的下面, 从竖中线起笔,撇到横 中线上, 贴住竖中线写, 写在弯钩上, 撇和捺要相互依靠, 写在弯钩上后, 从 撇上写出来。 (2)生一笔一画跟写,然后连起来整体写一个。 (3)师范写“白”: 从竖中线上用力地撇出,连住撇写竖,横折钩写得时候要注 意横要写在竖中线的左右两边,要一样多,折的时候要顿一下,有一个折角, 用 力地往上一挑,接着写里面的横 ,写在横中线上,最后封口。 (4)生一笔一画跟写,然后连起来整体写一个。 (5)把每个字再书写 5 个,老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做了一回爱心小使者,给动物、植物以及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家(指 着黑板的图片说),你能看着这些图片用“_______是________的家”说一说吗? (要达到看着图片板书,人人会背的境地。) 过渡: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妈妈》这首诗,是按照“____是____的妈妈”这样的格 式来写成的,认真读一读,想一想,给哪些东西找到了妈妈? 二、拓展学习 1、小黑板出示“妈妈”的儿歌,生读文。 2、讨论:这首诗中,给哪些东西找到了妈妈,他们的妈妈是什么? 3、指导朗读。 4、过渡:其实按照“______是______的______。”这样的句式来作诗,我们也能行。 三、迁移,创作 1、师示范:老师先来一句,星星是夜空的花朵,你也能按照“___是_____ 的花朵” 来说上几句吗? 2、指名回答,及时点评。 四、教学生字词 1、指名读:儿、土、子、云、泥、种。 2、教学偏旁:“禾”(禾木旁)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⑴自学第一题,练习书空,指名练习。 ⑵提示注意点,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儿:左边是竖撇。32 土:上面一横短,下面一横长。 云:上面一横短,下面一横长。 子:第二笔竖钩稍弯,上面稍出头。 泥:左窄右宽,右边的“丿”和“乙”要舒展些。 种:左窄右宽,第五笔变为点。6东方明珠设教学目标: 1、认识“踩、浦、像、颗”四个生字,认识并会写田字格中的九个生字。 2、通过图片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享受自主练说、自主识字、自我感悟的乐趣,激起自愿搜集图片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二、三两节的词句,会认、会写田字格中的九个 生字,并能把这九个字写好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画有三线田字格的小黑板一块。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看媒体揭题介绍 1、谈话:小朋友,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今天老师 要带着你们一起来欣赏一座广播电视塔,看! 2、 出示只有东方明珠图的媒体 (略停顿) 你们知道这座广播电视塔吗?谁来说说? :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随意谈谈) 3、师小结:她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 (1)出示课题:东 方 明 珠 (2)指名认读,注意正音:明,后鼻音;珠,翘舌音,声母是(生回答)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 6 课――(齐读课题) 4、出示书上东方明珠和上海建筑等的全貌图的媒体介绍:东方明珠,她就在上海的 的黄浦江边(出示:黄浦江边 指名认读,表扬读得好的)。这座塔是亚洲第 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 11 个圆球,就像 11 颗绚丽多彩的明珠。 5、出示书上夜晚的东方明珠和上海建筑等的全貌图的媒体介绍:晚上,塔上各种颜 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出示: 五光十色 指名认读, 表扬读得好的) 过渡: 这么美的广播电视塔, 课文上是怎么介绍的呢?小朋友能借助拼音自己读吗? 自读课文时注意:一目双行,读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第一组词和词组〔2〕第一节课文谁会读? 〔3〕第二组词和词组〔4〕第三组词和词组: 3、小结:刚才小朋友的词读准了,句子也能注意一定的连贯性和停顿。 4、过渡:(出示书上东方明珠和上海建筑等全貌图的媒体)看,上海广播电视塔以 它独特的风采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小朋友,你们能认真看看图再读读第一自然段, 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来介绍它的位置和它的名字吗?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2、生练说:认真读了课文,现在能想法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这座塔的位置和它的名字 了吗?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也可以用书上的话来说,小朋友先自己看着图试 着说一说。33 3、指名看图介绍,及时帮助,及时鼓励表扬。 4、这么美的广播电视塔,让我们一起看着图来介绍一下 师引述:上海――,有一座 ――。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 四、指导写字 东 方 明 广 电 1、记忆字形,提醒注意。 东:第二笔是撇折,下面是小。 方:共四笔,第三笔是横折钩。 明:左右结构,左边是“日”,右边是“月”。 广:共三笔,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撇,不要连成一笔。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揭题、复习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6 东方明珠 2、复习: 〔1〕这些生字谁会读?卡片出示:方、电、头 〔2〕能给方、电这两个生字找朋友吗?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一定对东方明珠有所了解,谁能看着这一填空说一 说。 媒体显示东方明珠的全貌图,图下的句式:东方明珠( ) 3、小结过渡:正如小朋友所说的那样,东方明珠这座广播电视塔不管是在白天,还 是在夜晚,都显得非常美丽。 4、看图 (1)过渡:你们想亲眼看一片东方明珠这座电视塔吗? 〔2〕师点击媒体上显示六种不同姿态以及有文字说明的东方明珠:它们分别是晶莹 的东方明珠、顶天立地的东方明珠、五光十色的东方明珠、秀丽的东方明珠、热情 的东方明珠、欢乐的东方明珠)小朋友请你们边看边拼出下面的文字,看谁看得快, 拼得准。(生练习) 〔3〕指明学生说说你看到了哪些不同姿态的东方明珠。 5、练说 (1)看完这些美丽的图片后,请你选择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图片,说一说你为什么喜 欢那张图片。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我最喜欢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练说。 〔3〕学生汇报:师适时提醒、点拔。及时表扬 二、学习课文第二、第三节 1、过渡:刚才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了对东方明珠塔的喜爱。想不想读读课本上 是怎么来表达作者对东方明珠塔的喜爱的呢?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媒体显示白天东方明珠的图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文字: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 地,像个巨人;(即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夜晚东方明珠的图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文字: 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美丽。(即第二段的第二句话) (2)自读:边读边想这两句话,你分别想读出东方明珠塔的什么特点来? (3)汇报: a. 第一句想读出东方明珠的什么特点来?(高) 教师适时点评。反复指导把这句话读流利、读出东方明珠的高。34 小结:像这样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就是“顶天立地”。 媒体显示:顶天立地 b. 第二句想读出东方明珠的什么特点?(美) 教师适时点评。反复指导把这句话读流利、读出东方明珠的美。 “五光十色”的意思和哪些词语意思差不多。 媒体显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学生读几遍) ⑷指导背诵 媒体显示白天和夜晚的东方明珠塔的图,隐去文字,然后师引导学生背诵:白天, 东方明珠塔头顶??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小组背、自己背、集体背) 3、品读第三自然段。 ⑴过渡:这么高、这么美的广播电视塔,她高高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难怪人们会 这么说―― ⑵媒体显示:图文对照的第三节课文。 ⑶指名读、集体读第三节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头、是、了、地” 2、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形。 〔2〕注意:“头”两点为上下两点,撇要舒展 四、课外实践 引导:刚才我们欣赏到了东方明珠不同姿态的图片,如果小朋友还想寻找一些 东方明珠的图片,可以到网上查找 教师示范:如何找图片 五、作业:寻找一些东方明珠塔的图片。35 7 秋姑娘的信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秋姑娘对朋友细腻真切的 关心,培养学生的爱心 2.阅读课文,了解不同动物不同的过冬方法,掌握本课 2 种基本笔画和 6 个生字, 认识 9 个二类字。 教学重难点: 以文悟情,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配乐朗诵的音乐、词词卡片、挂图、枫叶信若干。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看一幅图画,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演示多媒体课件 l。) 这美丽的景色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秋姑娘。) 2.瞧,秋姑娘飞来了!快向秋姑娘问好!(演示多媒体课件 2。) 3.秋姑娘还给朋友们写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秋姑娘的信》。 二、朗读理解课文。 1.秋姑娘来了,带来了累累的硕果,带来了艳丽的秋花,还带来了片片红枫叶。 (演示多媒体课件 3。)真奇怪啊!你能读出奇怪的语气吗?(学生练习朗读。评读。 齐读。 2.美丽的红枫叶到底到哪儿去了?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了!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指名交流。) 3.是啊,寒冷的冬天快要来了,秋姑娘可真为她的朋友们担心:有没有准备好过冬 呢?有办法了,给朋友们写封信,关照它们。一片片的枫叶就是一封封送给朋友们的 信,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板书句子: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学生自读句子。评读。 4.秋姑娘多关心她的朋友们啊!那么,她的信都写给谁了呢?(学生口头填空。) 一封写给 。(南去的大雁。) 一封写给 。(要冬眠的青蛙。) 一封写给 。(贪玩的松鼠。) 一封写给 。(山村孩子。)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认一认秋姑娘的朋友们吧!(学生齐读句子。) 5.小朋友们,秋姑娘给朋友们的信的内容都不一样,你最喜欢哪一封信呢?请你选 择一封信响亮地读一读。(学生自读课文。指读交流。) 6.教学第一封信。 (1)指名读一读句子。 (2)小朋友们想一想,秋姑娘为什么要写信给大雁,叫它们路上多加小心呢?(出示 词语卡片:多加小心。) (3)六人小组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是啊,大雁是候鸟,从秋天起就要飞到很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 会遇上风霜雨雪,会遇上可怕的野兽,也许还会碰到可恨的猎人,多危险啊!秋姑娘 可为大雁们担心了,关照它们一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指导读好词语卡片。) (5)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秋姑娘写给大雁的信,要读出秋姑娘对大雁的关心之情。 小结:通过讨论,大家都明白了:一片枫叶就是秋姑娘的一片关心啊!大家还通 过朗读把秋姑娘对朋友的关心之情表现出来了,真不错!(表扬大家。)36 7.现在,我们从另外三封信中,再找一封最喜爱的信,先读一读,再想一想,秋姑 娘为什么要写信?最后小组一起来讨论,大家相互交流,好吗?(学生小组学习,讨论 交流。) (1)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的信。 指名读一读。再说说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做补充。 理解词语“冬眠”。(不吃也不动,呼呼地睡上一个冬天。刺猬、蛇、乌龟等都 是冬眠的动物。) (2)按以上方法学习写给贪玩的松鼠和山村孩子的信。 8.多好的秋姑娘啊!现在小朋友们知道枫叶全都到哪儿去了吗?(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啦!) (板书句子: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这个秘密给小朋友们发现了,多开心啊! 能不能把高兴的语气读出来呢?(指导朗读该句。) 9.秋姑娘的信写得可真美,想不想听老师读一遍?来,让我们拿起书,美美地欣赏 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拓展练习。 1.小朋友们,秋姑娘的好朋友可多啦!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三位秋姑娘的朋友,你 看!(出示挂图:燕子、刺猬、蚂蚁。) 秋姑娘给它们的信会怎么写呢?你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吗?(学生仿例口头说话练 习。) 一封写给 。 2.南飞的燕子经过我们的教室,它们悄悄告诉老师,真的收到了秋姑娘的信呢!你 们想看吗?(想。)征得燕子阿姨的同意,老师把秋姑娘的原信带来了,请每一组的组 长来拿,小组里一起读一读。(分发枫叶信。) 学生齐读。(亲爱的燕子??) 3.秋姑娘的信写得多么感人啊!燕子阿姨们一定会带着秋姑娘的祝福与关心,平安 过冬的。你能学秋姑娘的口气,给冬眠的刺猬、勤劳的蚂蚁写信吗?可以用自己的话 来说。(学生交流。教师要注意表扬鼓励有个性的话。) 4.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秋姑娘吗?喜欢她的什么?(人美,心美。是个关心朋友的好 姑娘。 朋友们都收到了秋姑娘的信,她就要放心地走了,让我们一起深情地与秋姑娘 说一声再见吧!(学生齐说:秋姑娘再见!) 5.小朋友们真是懂礼貌,秋姑娘临走还特地留了封信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出示 枫叶信。内容可以是秋姑娘要求大家完成课外作业,寻找秋天的落叶,有兴趣的话 可以制作标本、树叶贴画等。)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秋姑娘的信》,要能试着背诵,还要学会写好生 字。 二、复习活动。 1.指名读课文。评读。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三、指导背诵。 1.问题引背。 秋姑娘摘下了什么?(片片枫叶。)为什么?(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 。一封写给 。一封写给 。 再写一封给 。咦, ?哈, ! 2.学生尝试背诵。同桌互背。指名分自然段背诵。37 四、教学本课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口头扩词,读词语。 3.交流识记方法。 (1)分析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好 村。 上下结构的字:全。 ’ 独体字:生 友 心。 (2)同桌之间交流识记方法,比比谁的方法最简便、记得牢。 好:“女”字作偏旁,一横不出头。(认识新笔画“撇点”。) 村:左窄右宽,“木”字作偏旁,一捺改一点。 全:上大下小,“王”字在“人”字头下面。上面撇捺要分开舒展。 心:认识新笔画“卧钩”。 4.去音节抽认读。开火车读。 5.指导书写。 逐个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按笔顺描红。 教师讲解并板书。学生临摹书写。38 8看菊花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因为菊花好看,更因为菊花不怕寒冷。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因为菊花好看,更因为菊花不怕寒冷。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揭题 1、谈话: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种花,什么花呢?小朋友能否根据老师给的谜面猜一 猜?瓣儿红,瓣儿黄,斗狂风,战严霜,秋风一起扑鼻香。 谁猜出来了?(指名回答。板书:菊 花 指名读、齐读) 2、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小作者“我”的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出示书第一幅 图)在菊花面前补写:看。(指名读:看菊花) 3、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公园里的菊花好看吗?(出示书上的第二、三幅图)能看 着图把眼前看到的菊花说一说吗?随机贴生字卡片(卡片贴在相应的颜色处) ⑴引述:黄 的,白 的,紫 的、淡 绿 的,小朋友,瞧,这儿菊花的颜色真漂亮, 能看着图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读准确吗?注意读好轻声。 ⑵学生练习:自己先练一下 ⑶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师适当点评) 4、随机贴生字卡片:一朵 朵(贴在六朵菊花的下面) 一 丛 丛(贴在第三幅处) 一 片 片(贴在第三幅图处) ⑴引述:这儿的菊花真多,聚在一起,真是菊花的世界,小朋友你能看着图,读好 这三个词。 ⑵生练习;自己先练一下 ⑶指名读(师适当点评),同桌相互读、齐读。 5、小结过渡:公园里的菊花不光颜色美,而且简直成了菊花的世界,小作者把看菊 花的经过全写下来了。你们能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吗? 二、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要求见过渡部分(生读文,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 第一组:读通第一节 ⑴引述:什么时候,谁带我去看菊花,师边说边在“看菊花”前打上( )?看 菊花 ⑵指名回答:师出示第一节课文 ⑶注意读好:晨、妈、爸这三个轻声。 生再练读,指名读(适当评点) 第二组:话 许多 一点 儿 也 不怕 冷 开放 ⑴边引述边学习生字词:在公园里,小作者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出示“话”,这 个生字谁来读?)(指名学生读)(给“话”找个朋友)了解到花谢了,可菊花一 点儿也不怕冷。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小黑板出示第二组生字词:许多、39 一点儿、也、不怕,能读准这些字的音吗? (生练习,指名读)师适当点评。 ⑵含有这些生字词的句子会读吗? 出示: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不怕冷,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这些句子都带拼音) 生练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师适当点评) 第三组:很 舍不得 离去 ⑴边引述边学习生字词: 这菊花迎着深秋的寒风开得那么旺盛,那么美丽,大家很喜爱它。出示“很”(开 火车读、齐读)。 ⑵给“很”找个朋友。 ⑶所以人们在欣赏菊花时,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这句话带拼音) 出示:“舍不得” “离去” (教师随机点评、齐读) ⑷还有这些带生字的句子会读吗? 小黑板出示:大家都很喜爱它。 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句子带拼音) 3、整篇文章能读通读顺吗?(生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学生分节朗读) 三、学习生字词 1、提出写字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写五个生字 卡片出示:“也、开、不、许、放” 2、认识新笔画:在今天学的字中,“许”这个字有了一个新笔画“ ”横折提。集 体书空。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⑴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指名练习。 ⑵提示注意点: 许:左窄右宽,第二笔横折提,第五笔横略长。 也:第一笔横折钩要稍稍抬起。 4、学生描红仿影练习。 第 二 课 时一、复习揭题 1、读生字词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8、看菊花 3、过渡:今天我们将再次跟随小作者和她的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贴第一幅图)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节 ⑴文对照:课文哪一节就写了这幅图的内容(打开课文找一找) ⑵看图说话:能去公园看菊花,心情该有多么的高兴,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姑娘,你 会怎么说,怎么做?(生表述,师点评) 小黑板出示: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这句句子带拼音) ⑶就用你们刚才说时的神情,语气来读好小黑板上的这句话。 (生练习:指名读、师点评、再齐读) ⑷过渡:小作者去看菊花,不光用眼睛去看,更用耳朵去听。 用眼睛看觉得菊花好看极了,用耳朵听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板书:看 菊花好看极了 听 菊花更好看了 (菊花两字那儿用图来板画)40 2、精读第二节 ⑴ 过渡:提出自读要求。为什么小作者有时觉得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请小朋友反复边读第二节再看看图,然后思考这个问题。(师贴二、三幅图) ⑵ 生自读:师巡视检查。 ⑶指名回答:为什么小作者觉得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你们能看着图说一说吗? ⑷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随机出示: ①黄的,白的,淡红的,紫红的?? 小朋友细细地读,谁能读出菊花颜色的多。 [范读、自读、指名读(适当点评)] ②一朵朵 一丛丛 一片片 读好这三个词,让人感觉菊花一朵又一朵聚在一起,简直成了菊花的世界。 [范读、练读、指名读(适当点评)] ③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句话说明什么?(菊花不怕寒冷) 表演:老师是寒风,你们是不怕冷的菊花,看谁在寒风中傲然挺立。 (师嘴里发出西北风的的吼叫,生随即表演菊花开放。) (师稍稍点评一下) 读好这句话。 ④出示:“黄的,白的,??开放呢。” 能看着图,试着把菊花颜色多数量多,不怕冷介绍给大家听吗? 生准备。指名看图介绍。 ⑸菊花那么好看,难怪人们如此留恋菊花。 出示: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句子带拼音) 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人们不忍离去的心情。 [练读 指名读(师适当点评)] ⑹看图试背:现在请小朋友看着图,不看书,介绍公园里的菊花,好吗? ⑺小结过渡:看菊花让我感到好看极了,听爸爸说菊花,使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这是为什么呢? 3、精读第三节 ⑴自读第三节,思考上面的问题。 ⑵指名回答。出示爸爸说的话。 ⑶指导读:谁读出爸爸亲切的语气。 练练,指名读。 ⑷试背:现在老师就是小作者,你们就是爸爸,能告诉我大家喜欢菊花的原因了吗? (齐背爸爸说的话) ⑸说原因:现在老师听了你们这些爸爸们的话,就觉得菊花更好看了,你能猜猜为 什么吗? 三、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跟随小作者来到公园,看到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看菊 花,你们知道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词 1、提出学习任务:这节课学习四个生字: 生字卡片出示:话、点、看,很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⑴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指名练习。 ⑵提示注意点: 点:四点底一点往左,三点往右。 话:左窄右宽,第二笔是横折提,第三笔是撇,怎么记住这个字?41 很:左窄右宽,末笔是捺。 看:左上包围结构。练习 3教学目标: l.字词句的综合练习,学会辨别方向。 2.按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3.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用字词句。 1.指导学习第 l 小题。 (1)审题。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①教师范读。(出示挂图。) ②小朋友们,这时,如果你们站在山冈上,面对刚刚升起来的太阳,读读儿歌,就 知道怎样辨别方向了。(学生自由读儿歌。) ③你学会怎样辨别方向了吗?(学生相互交流。) ④请一名同学上台辨别方向,集体评议。 (3)齐读儿歌。 2.指导学习第 2 小题。 (1)审题。读题,明确要求。 (2)谁能说说刚才学过的辨别方向的儿歌?(齐背儿歌。)学会了辨别方向,你能完成 填空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3)(指名上黑板填空。 )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引导学生用儿歌中的的句子回答。 ) (4)讨论。评议。表扬填写正确的同学。 3.指导学习第 3 小题。 (1)审题。读题,明确要求。 (2)讨论,交流。 ①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搜集资料,想想到了傍晚,怎么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如 果没有太阳,怎么辨别方向?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结果。 ②组织学生交流,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二、课堂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值得老师表扬。第一,大家通过自己收集资料,明白了 如何辨别方向。第二,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非常了不起。 以后,小朋友们要继续这样去做。 第二课时 一、写好铅笔字。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影。 (1)出示卡片认读:云、点、全。 (2)指导辨析 3 个字的异同。(K-、点、全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都应该按照从上到下 笔顺规则。“云”字中,第二横要写得舒展;“点”要注意上小下大的书写规则; “全”字 “人”字头写得开一些,盖住下面的“王”字。42 (3)复习描红和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教师巡视。 3.指导练习临写。 (1)观察 3 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指名上黑板临写“云” “点” “全”。 (3)评价、纠正。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上下两部分的大小比例。 (4)学生按要求练习临写,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 4.反馈。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得好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读读背背。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在干什么? (2)自由读儿歌,想想儿歌里都写了哪些内容? (3)指读儿歌,纠正错误读音。 (4)读儿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着到了辽阔的田野。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小 姑娘光着小脚丫在田间跑来跑去。我仿佛看到她在打猪草、捡麦穗。我仿佛看到田 埂上留下的一个个小脚印??) (5)练习朗读,试着把自己想到的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6)指名朗读。齐读。 3.边看图边练习背诵,会背的给自己画一颗☆,背得有感情的可以画两颗☆。 4.交流汇报背诵情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设计思路: 打电话这样的情境应该说在学生生活中是非常熟悉的,如何把这种生活中熟悉 的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产生角色意识,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把他们内心中真实 的话语表达出来呢?本节课在设计上从猜谜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又根据低年 级学生乐于助人,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从而把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到课堂, 使学生产生相关的体验,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做到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2、能根据所要求的内容,清楚地表述出所要表述的内容。 3、从小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一张 2、玩具电话两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课题 1、猜谜: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一个谜语你们猜猜,看谁猜得又快又对。 “丁零零,丁零零,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 小朋友,猜出来了吗?板书:电话 2、导入课题,有了电话可真方便,只要我们轻轻拨打一下电话号码,就能把我们的 问候,想说的事情告诉对方了。小朋友平时打过电话吗?你觉得要做个有礼貌的打 电话者该注意些什么呢?(在电话前补写“打”) (面带微笑,声音不要过高,要自觉地说“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3、邀请出难题的兰兰:今天这节课我们专门邀请了出难题的兰兰,看看她会给我们 出什么难题呢? 4、创设情境:(兰兰进教室,头戴大问号的头饰)我是专出难题的兰兰,我要考考 大家,今天我也碰上了一点小麻烦,小朋友,你们能帮助我吗?(能)谢谢大家那43 么的热情。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是我的好朋友小亮的生日,想打个电话,祝他生日 快乐。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能帮助我给小亮打电话吗? 二、演练给小亮打电话 1、解题:其实兰兰已经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小朋友你们听明白是谁给谁打电话了 吗? 2、他们在打电话时会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3、同桌练习。 4、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适当点评。 三、自定内容,练习打电话 1、自定内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事而需要打电话,你能不能自己 确定一个内容,在班中挑一个同学练习一下打电话,还是要注意把要说的内容说清 楚,并要注意礼貌。 2、生自主组合,练习打电话。 3、指名表演,教师适时点评。 四、师生同总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打电话,知道打电话应注意些什么呢?44 识字 4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4 个生字和 1 种笔画,认识 9 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3、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4、仔细观察画面,能用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能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认识相关的汉字。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设计思路: 本课利用多媒体中欢快的歌曲、美丽的景色创设一种愉悦的郊游情境,让学生 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然后,多彩的画面又吸引着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并让他们 展开丰富的想象。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给予一个句式,使他们的表达规范、完 整,并力求具体,可为他们以后的口头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教学还用猜谜游 戏来巩固学过的词语,使巩固练习带有趣味性。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与昆虫有关的词 语大都带有虫字旁,与此同时又能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词,把六个词语排成与韵文 相似的句式来读,增加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郊游》。多媒体显示郊外的风景,有田野、树林、花丛。)小朋 友们,今天我们将一起唱着这首欢快的歌曲到郊外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美丽的 风景,观察可爱的昆虫。 二、指导看图,出示词语。 1、到郊外了,让我们找个地儿歇歇脚。瞧,这儿的景色多么令人舒服啊!你喜 欢 哪些景色?(碧绿的田野 茂密的树林 五彩的花丛) 2、指名把这三个词语读准确。(田野 树林 花丛) 3、(画面上增加各类昆虫)在这茂密的树林、花丛中,还住着许多小昆虫呢! 找一找,你发现了那些昆虫?(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 6 种昆虫的名称:螳螂 蚂 蚁 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4、读准这六个词语。 5、教学说话。 我发现了好多小昆虫,有 ,有 ,还有 。 三、教学韵文。 1、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多么的有趣啊!它吸引着我们小朋友的心。我们已经认识 了许多昆虫, 让我们睁大眼睛, 再去树林花丛中寻找它们吧! 它们都在干什么呀? (螳螂正挥舞着大刀;蚂蚁正在成群结队地搬豆;蝴蝶和蜻蜓在捉迷藏;天牛正 在奋力地攀爬树干;蟋蟀发现了好吃的,正准备跳跃呢。) 2、有感情地读好韵文。 仔细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昆虫的可爱形象充满你的头脑,从而让你 有感情地读好课文。45 3、教师小结:今天,咱们一起到郊外游玩,欣赏了碧绿的田野、茂密的树林和散发 着芬芳的花丛,还认识了好多小昆虫,有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虫:“口”扁,取斜势;竖在竖中线上;第五笔“M(提)”,书写时起笔要重, 逐渐向右上走,并提笔;点稍长,为长点。 2、教师范写“田”。 “田”的外框写得饱满,上宽下窄;中间的短横在横中线上,不靠左来不靠右。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教师边叙述情境边出示词语、画面。)这节课,咱们继续到郊外去游玩,去 观赏无边的田野、茂密的树林和美丽的花丛,去和小昆虫交朋友。它们是挥舞着大 刀的螳螂,勤劳的小蚂蚁,会唱歌的蟋蟀,舞蹈家蝴蝶,威武的天牛和捉虫能手蜻 蜓。 二、继续学习韵文。 1、(出示挂图)看,这两个小朋友一个蹲着,另一个拿着放大镜趴在地上,他们正 在干什么?(观察蚂蚁)他们观察得都入迷了,把一位小姑娘和一只黄色的小鸟也 吸引过来了。(出示卡片:观 察) 读好这个词,读出认真、仔细、着迷的味儿。 2、 瞧, 右边这位小姑娘举着一个网兜在干什么? (捕蝴蝶) 为什么要捕蝴蝶呢? (学 生想象各种原因。教师引导说可能她正在采集昆虫好做昆虫标本。)(出示一个昆 虫标本和植物标本。)标本就是按照一样东西的原样做成的。在我们学习时可用来 观察、研究的动物、植物、矿物等标本需要到野外去采摘、收集,这就叫“采集”。 (出示卡片:采 集) 读好这个词。 3、有感情地读好前两行。 三、介绍其他昆虫。 1、呀,花草丛中还有其他小昆虫呢,你发现了吗?(画面加进蜈蚣、蜜蜂、蜘蛛、 蝉、蝈蝈、蚱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出示词语卡片:蜈蚣、蜜蜂、蜘蛛、蝉、 蝈蝈、蚱蜢。 2、蝉又称“知了”,我们也把这六个词语组成韵文,读一读。(把“蝉”换成“知 了”) 3、瞧,这么多表示昆虫的词语,除了“天牛”,其他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有 “虫”字旁。) 4、游戏认猜。 眼大颈细脑袋小,身长肚子穿绿袄,手拿两把大镰刀,只斩害虫不割草。 说它是牛有翅膀,两条辫子比身长,危害果木实在坏,人人叫它锯树郎。 身穿花衣爱打扮,美丽翅膀光闪闪。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舞得欢。 洞洞里钻,草地上蹦,关在家里叫唤,放出门去打架。 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 小飞艇,大眼睛,两只翅膀都透明,飞东飞西忙不停,消灭害虫有本领。 5、读词语,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六种昆虫,小朋友们可真会观察,以后我们要经 常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秘密,寻找宝藏。走吧,我们得和大自然说再见了,让我们 和这些昆虫、景物说再见吧。(播放歌曲《郊游》。)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天牛”是一种昆虫,可在日常生活中,“牛”是一种家畜。牛有很多种类,你 知道有哪些牛吗?(黄牛 水牛 牦牛)你还能为“牛”字找些朋友吗?(牛角 牛 毛 牛排) a) 指导书写“牛”。46 牛:第一笔撇稍短,在左上格,第二笔横宜短,第三笔横宜长,收笔在横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野地头的蟋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