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过敏性鼻炎为什么要打手脚关节痛的原因

漫谈鼻炎+国医大师王琦 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方+过敏性体质辨析+“抗敏煎”治疗多种过敏性疾病+验方过敏煎使用后的一点感想
我的图书馆
漫谈鼻炎+国医大师王琦 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方+过敏性体质辨析+“抗敏煎”治疗多种过敏性疾病+验方过敏煎使用后的一点感想
漫谈鼻炎&任之堂&&&&&&&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是鼻炎,这个病春天发病率非常高,基本上很多人都有鼻炎,前两天我们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聊了聊水相关疾病,然后网上有好多回复,其中很多回复让讲讲鼻炎,这个鼻炎呢其实说穿了也好治。&&&&&&&我就讲讲我治鼻炎的过程经历吧,很早以前,我治鼻炎,选用两味药,苍耳子和辛夷花,通窍、治鼻渊,这是教材公认的两味确有疗效的药,有没有效呢?有效,可是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有一位民间中医告诉我,这个麻油滴鼻子可以治百分之七八十的鼻炎,就是十个鼻炎过来治着看,不管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还是颌窦性鼻炎、筛窦性鼻炎、上颌鼻炎,只要是鼻炎,无论是慢性鼻炎,还是萎缩性鼻炎,都有效,而且大部分有效,但是治疗时间长,也有些患者效果也不咋样。&&&&&&&我就想既然苍耳子有效,香油有效,两个结合起来不更好嘛,用香油将苍耳子一榨,把这个油来滴,效果呢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加一等于六五了,所以说这样疗效确实好了很多,但是还是不能根治,鼻炎还是会复发。&&&&&&我想啊,这个病是不是没有找到根子上去,他为什么会有鼻炎,哪儿不通?&&&&&&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会出现鼻炎,我就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黄芪补脾土、补肺气,用药从中间把脾土肺气提起来,白术健脾,升清阳,防风呢也是往上升的,把中焦、上焦气往上提,提上去,这样鼻子就有抵抗力了。有没有效呢?也有效,是不是都有效呢,也不是所有人,也还有一部分病人没效果。&&&&&&我就继续琢磨,除了脾肺不足,还有其它什么会导致鼻炎呢,后来发现还有可能心脏阳气不够,叫心肺阳虚。那就强心吧,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再配上强心的药、红参、红景天、银杏叶、桂枝、丹参之类的药,两面夹击,把心肺整个的阳气提起来,把胸腔的阳气整个恢复,恢复的过程中鼻炎确实好了,但是还是还是不究竟,只治好了大部分。&&&&&&后来看了祝谌予所制的过敏煎,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组成,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以前用,现在不用了,有没有效呢,确实也有效,但是最后还是不究竟。因为有些病有效有些病还是无效,有些病确实是上焦阳气不够了,吃屏风散、吃桂枝汤、吃强心药有效。&&&&&&慢慢我发现,鼻炎不好的病人,很多颈椎不好,而且发现手指关节背侧是青紫的,他督脉不通、膀胱经不通,我想把督脉疏通效果是不是更好些呢?&&&&&&&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就用乌梢蛇通督脉,但是乌梢蛇用多大剂量合适呢,十克、十二克?一般很少有用到十五克以上的,我用了十五克没效、二十克效果很差,乌梢蛇不就是条蛇嘛,小时候看人家吃蛇,就是一条蛇咋吃的,也没见中毒!那一个人不也吃了半斤八两了蛇肉,半斤八两不几百克啊,那现在十克二十克的是咋回事,我就一直琢磨这事儿,我就试试看,就当喝了蛇肉汤了。病人不敢吃我先吃,我就熬了50克的先试下,先喝了50克,没啥事,喝几天也没事。乌梢蛇也不伤胃,很多人说吃除风湿药伤胃,乌梢蛇除风湿、通经络、治痹痛,它不伤胃,可能很多除风湿药伤胃,你像那个防风、五加皮啊都伤胃,所有除风药都伤胃,但它不伤胃,别人吃一斤两斤的,我就吃五十克,五十克乌梢蛇汤,加上苍耳子、辛夷啊,有些加点玉屏风啊、有的加些强心药,效果完全不一样了,很好,效果相当好!&&&&&&去年有一个男的来看病,是个当官的,很拽,就是我们说的很傲慢,来时把架子摆的很高的人,给他开了三服药。他让号脉,我就给他号脉,号完脉后他也不说啥,我也不说啥,就看他那个鼻子吸啊吸的,督脉不通,我给开了五十克乌梢蛇,开了点其它的治鼻子的药。过了一个多月,他来时我不在,他对我学生说,你们老师还是很有道行的!学生问咋啦,他说“我这个鼻子一直治不好,你们老师开的三服药,煎了九杯,我回去喝了一杯,当天晚上就非常舒服”,督脉一通,阳气上涨,就舒服了。&&&&&&后来黄剑(油麻菜)来十堰找我,在菜地聊天时,问我有啥心得,我说对过敏性鼻炎我有一些心得,他说“你不用说,我有个招告诉你”。&&&&&&然后他就让我蹲下来,把手放到膝盖,然后他就用双手拍我的背部,顺着膀胱经和督脉,从下向上拍,他说鼻子不舒服,滴鼻炎水还不如把背部使劲拍一下,当场就有效。&&&&&&这样一拍就把督脉打通,当场就舒服了,就很快,我说你这个跟我的治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用乌梢蛇通督脉,你是拍通,所以大家要是买不到乌梢蛇,或者不想用动物药,现场拍拍更省事,拍拍就好了。&&&&&&&那么这样是不是把所有鼻炎治好了呢?还是不是的,你发现还是治不好啊!&&&&&&最后我就慢慢琢磨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鼻子有阴气,也有阳气,有清也有浊,也需要升清降浊,所以当我们一直通阳气呢,也不完全对,一味滋阴呢也不对,它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都重要,两个都要管顾。&&&&&&好多病人后面督脉不通,前面肠道不通,任脉不降,至于为什么造成这样的格局,我们先不考虑,先不考虑他是坐电脑啊,还是玩游戏啊,还是开车过多,只从医生角度,从患者生理病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我从医生的角度考虑,治好了你再复发那是你病人自身的问题了,我先从医生的角度来解决。&&&&&&从我们角度考虑,鼻子除了阳气上升之外,还要浊气下降,它有升降在里面,苍耳子的药效也有通督脉,这个辛夷花呢,先开花再长叶,这个树冬天储存能量,春天吐出一个像毛笔尖样的花来,所以又叫木笔花,它很香,宣透力很强,所以辛夷花呢就把阳气往上吊,苍耳子是通过督脉往上调阳气。&&&&&&我们刚才讲辛夷花、苍耳子是把阳气往上升,除了治鼻炎外还能治什么病呢?&&&&&&所有脑袋阳气不足的病都可以治!中风后遗症可以治,我们治疗中风后遗症用黄三君加辛夷花效果不错,就是这个原因,中风后遗症、脑梗,脑部的血液是不够的,脑细胞修复慢,代谢功能差,就把气往上调;脑萎缩也有帮助,头疼患者,阳气不能上升,听力减退、视力减退也可以治,所有脑袋阳气不够的都可以治。&&&&&&脑袋反映慢的、傻瓜的都可以试试,会变聪明(众笑)!&&&&&&&&你说这两味药有多大的作用!有时来个头昏的病人,我给开个辛夷花,他说这不治鼻炎的嘛,怎么治头昏?&&&&&&只要明白它就是往上调阳气,就很容易理解处方了!&&&&&&还有降浊气的药、通肠道的药,这样一升一降弄好后,不只鼻子好,很多地方那都好,脑袋也灵光了!&&&&&&这样讲的有些专业了,下面我们讲一些实际的、好操作的。&&&(下期见)&&漫谈鼻炎(下) &自我按摩法&任之堂&&&&&&&第一招,鼻翼两侧揉搓法:&&&&&&大拇指弯曲,关节内侧角顶住睛明穴往下拉到迎香穴,再从迎香穴到睛明穴,来回搓动十几下,鼻子就通气了。&&&&&&有鼻炎的同志自己可以体会一下。是否有鼻炎,就是在睛明穴到迎香穴这条线上按,若按到小结节,就说有慢性鼻炎。&&&&&&这个话对我们治疗慢性鼻炎提供了新思路——鼻子本身有问题。&&&&&&平时我们可以自己用手在鼻子两边摸,摸到不太光滑的,就有慢性鼻炎,把结节揉散,鼻炎就好了。&&&&&&因为鼻子自身也有一个升降,它为什么不能升降,不是因为上面的气完全上不去,下面的降不下来。&&&&&&假如是因为督脉不畅引起鼻炎,那么还会引起视力减退、听力减退,但现在视力和听力均正常,只有鼻子不舒服。这样的情况督脉只是诱因之一,不是决定因素,主要的还是鼻子这个局部有问题。所以除了肺气不够、心脏阳气不够、督脉不畅、肠道有积之外,鼻子局部本身也会有问题,经络不通畅。&&&&&&我们长期戴眼镜的,镜架经常压着鼻泪管这个地方,正常眼泪是可以顺着鼻泪管到鼻子滋润的(哭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现在被压着就堵住了,上面的水下不来,对眼睛不好,对鼻子也不好,平常我们可以多搓一搓。常常上下揉三五十边,鼻子就很舒服了。大拇指弯曲,关节内侧角顶住睛明穴往下拉到迎香穴,再从迎香穴到睛明穴,来回搓动十几下,鼻子就通气了。&&&&&&&第二招:掐揉手、脚大拇指指甲两边。&&&&&&鼻子不通气,是阳气不升,把大拇指直起来,在指甲角两边的地方掐一掐(内侧对应的是少商穴),鼻子立马通气了。&&&&&&有个德国病号找我看病,来的时候鼻子不通气,我们用一个小按摩棒把大拇指指甲角两边狠狠的按了一掐,再揉一揉,当时就通气了。这个病人很有意思,要求把这个小棒子送一个给他,他觉得这个小棒子很神奇。其实不是小棒子神奇,如果没有按摩棒,用筷子头压一压也有效,扎针也有效,这就是升阳上去。&&&&&&别忘了两个大拇指都要按!&&&&&&如果长期鼻炎,流黄臭鼻涕,这往往存在浊阴不降,可以加上脚的大拇指,同样两边的地方按一按,往下降。&&&&&&&提问:老师,我想请教一下有没有左右的区别,有时候鼻子堵,只有左边或者右边,左边升右边降吧,我们掐的时候要如何?&&&&&&余老师:两边都掐,手和脚都是两边掐。&&&&&&&第三招:拍百会,跺脚法。&&&&&&如果掐揉大拇指这个方法还嫌麻烦的话,直接把脑袋伸过来拍,拍百会,升阳。一边拍百会,一边跺脚,拍百会阳气升起来,跺脚引浊气下行,拍百会一次再跺脚一次,一升一降,鼻子就通气了。&&&&&&升清降浊,就在这一拍一跺之中。&&&&&&&第四招:局部针刺法。&&&&&&第一针,从鼻梁正中,迎督脉方向,从上往下降。&&&&&&第二针,从睛明穴至迎香穴方向,顺鼻泪管扎针,往下降。&&&&&&第三针,在鼻翼上,从下向上,扎针。&&&&&&三针升清降浊,所有的鼻炎都有效果。针的上下扎法可以比较灵活,但整体要有方向交叉,气机升降对流,形成太极。&&&&&&第五招:撞墙加揉腹法。&&&&&&用背撞墙,可以升督脉,揉腹可以化浊阴,一般撞墙几十下,在揉腹几分钟,就有感觉了,具体每次做多久,多少不定,依据个人耐受性。&&&&&&大家看看自己的手指,如果掌面有很多青筋,说明腹部不畅,浊阴不降;如果背面可以看到很多青筋,说明背部不畅,膀胱经和督脉不通。&&&&&&&第六招:食疗方&&&&&&&苍耳子20克,生姜15克 &大枣5枚(切) &小葱3根&&&&&&先煮前三味药,煎煮20分钟到半小时,再放小葱煮3分钟,过滤后,取药汁,早中晚分三次服用。&&&&&&三天为一疗程。可以连续服用两个疗程。&&&&&&&注意事项:苍耳子有毒,不可以直接研成粉来服用,这样服用虽然有效,但很容易中毒,通过煎煮后,就很安全了!&&&&&&&&第七招:戴帽子&&&&&&&如果小孩子鼻子不舒服,揉鼻子怕疼,吃药不干,扎针更不用说,那怎么办呢?很简单,给孩子戴个帽子。戴帽子捂十几二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让脑袋出点汗,鼻子就通气了。&&&&&&&我的经验是晚上小孩睡觉时,给他戴上帽子睡觉,出出头汗,只要把脑袋一捂热,阳气够,阴气就散了,就这么简单,所以你们鼻子不通气,戴个帽子试试吧!&鼻子之道&&&&&&提问:刚才说扎针的时候,形成一个太极,具体如何?&&&&&&余老师:太极,我在《医间道》上写过,只要有两股气流对流,就能形成太极。一股气流往上,一股气流往下,对流循环旋转起来,只要旋转起来,就无所谓上下左右。转动起来就是先天之气,到了先天之气就没有上下之分,没转动起来就是后天之气。为什么下面要扎一针形成一个圈呢,心法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太极转起来。只扎一根针,转不起来,不能形成太极,对着扎才能形成太极。&&&&&&比如我们这个阳光房,就算是50个,围着一个圈向一个方向转动,只要在转动,1个小时也不会堵。如果不转圈,突然站住,一下子就乱套了,你往这边,我往那边,不说50个,就算10个也很乱。&&&&&&气的运行就怕方向乱,不怕弱小,所以我们调整的时候要有宏观的思维,首先让气的方向不乱。比如会场要有主持人,hold住全场气场,有秩序,不出乱子。如果没有主持,没有指挥,各干各的,就会一盘散沙乱起来。&&&&&&我做任何事都看秩序,有没有秩序很重要。比如家里摆放很整齐,有秩序,这是好事儿,脏一点无所谓,但要有秩序。如果家里很干净,但很杂乱、凌乱,这个气就是散的,乱的,不行。必须要有秩序,宏观的秩序更重要。&&&&&&气也是一样的,要有秩序的运行,虚一点无所谓,只要气能正常的运行,身体就比较舒服。大家一定要琢磨这个道,琢磨道好像是很高深的问题,其实不高深,要顺其自然,把它的规律掌握到,融进去,顺其自然,转动起来。&&&&&&鼻子的气也是一样,心脏的气也是,有进有出,静脉血回来是进,动脉血出去是出,有进有出。肺也是有进有出,鼻子吸进来呼出去,有进有出。五脏六腑没有哪个脏腑不是有进有出的,有进有出,正常有序的运行,才对的。&&&&&&鼻子不通气,是因为进出不顺,进不了也出不了就麻烦了,或者能呼出来吸不进去,或者能吸进去呼不出来,都是正常秩序出了问题。&&&&&&我们五脏六腑包括每一个细胞,都在代谢,有进有出在更换。&&&&&&扎针的时候,用药的时候,按摩的时候,都是恢复一进一出,你说升降也好、开合也好、进出也好,都是恢复它的正常状态。&&&&&&鼻子之道,就在一进一出之间!名医名方国医大师王琦 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方&脱敏止嚏汤【药物组成】辛夷10克(包煎),苍耳子6克,鹅不食草6克,细辛3克,乌梅20克,蝉衣10克,黄芩10克,百合20克。辨症状加减(1)病人鼻塞流涕重者,加白芷10克、薄荷10克增强宣通鼻窍、疏风散邪的功效。(2)鼻痒、眼痒者,加路路通10克、百部10克以杀虫祛风止痒。(3)对冷空气过敏者加玉屏风散(生黄芪20克、炒白术15克、防风10克)以益气固表。辨病加减(1)兼有过敏性哮喘者,加炙麻黄8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兼有咳嗽者,加杏仁10克,桔梗10克,青黛(布包)6克,百部10克。(3)兼有荨麻疹者,加茜草15克,紫草10克,旱莲草15克,白鲜皮15克,地骨皮15克,冬瓜皮30克。辨体加减(1)兼有气虚体质,平素气短、恶风、容易感冒者,加黄芪20~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2)属于严重过敏体质者,加无柄灵芝10克,徐长卿10克,制首乌20克。【适应证】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外邪诱发,鼻窍不利所致的过敏性鼻炎。临床以患者遇到冷空气或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而引发的连续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涕等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使用方法】早晚饭后温服。21天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变应性鼻炎属于肺寒者忌用。【临床疗效】课题组采用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观察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2004年兰州会议上制定的标准。结果:共纳入52例成年人变应性鼻炎的病例,病人服用脱敏止嚏汤4周、6周、8周的显效率分别为57.69%、59.45%、63.33%,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89.18%、90%。结论: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明显改善病人的症状、减少复发、不良反应少的优势。&验案赏析例1变应性鼻炎伴痤疮案赵某,男,15岁。日初诊。主诉:变应性鼻炎反复发作近10年。现病史:患者自小学开始,经常不定时因鼻部发痒突发喷嚏,一次连续打10余个,伴有鼻流清涕,严重时伴有眼痒、流泪,自觉与吸入冷空气有关。饮食、睡眠、二便正常,口干口渴,面部有痤疮。舌尖红有点刺,舌上有裂纹,苔薄黄有剥苔,脉细数。中医诊断:鼻鼽。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治法:清肺泄热,脱敏散邪,宣通鼻窍。处方:辛夷(包煎)10克,苍耳子6克,细辛3克,白芷6克,鹅不食草6克,乌梅15克,蝉蜕6克,黄芩10克,百合15克,薄荷(后下)6克,防风10克。21剂,水煎服,一日1剂,早晚各1次服用。日二诊:变应性鼻炎已控制。刻诊额头部有痤疮。处方: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马齿苋20克,白芷10克,板蓝根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枇杷叶20克,芦根20克,冬瓜子20克,生薏仁20克,桃仁10克。21剂,水煎服。疗效:病人在此次诊疗后未曾复诊,日通过电话随访得知患者服完21剂汤药后所有症状消失,感觉非常好,因学业繁重,未来复诊。分析:该患者15岁,尚未成年,患变应性鼻炎10余年,治疗前有典型的变应性鼻炎的表现,采用症状记分表测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的严重程度,都达到了最重级别,说明病情严重。从患者口干口渴,面部有痤疮,舌尖红有点刺,舌上有裂纹,苔薄黄花剥,脉细数等症状看,患者属于肺热阴虚证。故用黄芩、百合清热养阴润肺;病人为过敏体质,对冷空气过敏,用乌梅、蝉蜕抗过敏,且可敛肺散邪;薄荷、防风疏风止痒,清利头目;辛夷、苍耳子、细辛、白芷、鹅不食草引药上达鼻窍,宣通鼻窍。患者服用21剂药后,变应性鼻炎已经控制。二诊主要以痤疮就诊,痤疮也为肺热所致,因此用千金苇茎汤合枇杷清肺饮治疗。后来患者未来继续治疗,经电话随访,病人痤疮改善,变应性鼻炎的不适症状消失。患者仅服用了21剂药就将10余年的变应性鼻炎控制未再复发,显示出本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优势。&例2变应性鼻炎伴哮喘于某,男,39岁。日初诊。主诉:变应性鼻炎20年。现病史:患者诉遇到冷空气、大风时出现鼻中不适,喷嚏频作,流清涕,鼻腔中干伴严重热感,晨起喷嚏频作,连续10个以上,自觉肺中热,遇异味及气温变化病情加重。患者幼时患过湿疹,后缠绵难愈,长期反复发作,自觉湿疹无明显诱因。冬季哮喘甚,夜间呼吸憋闷,无法平躺,服氨茶碱后可缓解。平素纳少,食后腹胀,食凉水果后便溏,夜间休息可,不耐受空调,小便黄,大便每日2次,不成形。舌紫胖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滑。既往史:轻度脂肪肝、胆囊息肉、慢性胃炎。总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二、三尖瓣收缩期轻微返流。个人史:抽烟、喝酒。中医诊断:鼻鼽。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治法:清肺泄热,脱敏散邪,宣通鼻窍。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炙甘草10克,桃仁10克,辛夷10克(包煎),苍耳子6克,乌梅20克,蝉蜕10克,路路通10克,金荞麦20克。21剂,水煎服。日二诊:哮喘明显减轻,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现有胃胀,进食冷食物后胃脘不适,大便易溏,皮肤有湿疹,下肢有冷感,脉弦滑。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后下),生石膏30克(先煎),炙甘草6克,乌梅20克,蝉蜕10克,金荞麦20克,辛夷10克,厚朴10克,法半夏10克,生姜10克,党参12克。21剂,水煎服。日三诊:变应性鼻炎、哮喘均已控制。但遇冷空气或进食凉物感到胸闷不适,胃胀,脉滑。继续巩固治疗。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后下),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0克,乌梅20克,蝉蜕10克,金荞麦20克,桂枝10克,杭白芍10克,厚朴10克,百合20克。21剂,水煎服。日,电话随访病人,变应性鼻炎及哮喘均未发作。分析:该患者39岁,患有变应性鼻炎20余年。根据患者就诊时的状态,即常觉鼻腔燥热、肺中热,这些肺热的表现证实了变应性鼻炎伏热蕴肺的病机假说;患者兼有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说明过敏体质严重;不喜寒凉食物、腹胀便溏等症状又提示脾胃虚寒之象。患者目前主要的痛苦是频繁的喷嚏流涕,夜间哮喘发作,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因此,应当治疗其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用药时还要考虑其脾胃虚寒,适当顾护胃气。治疗选用辛夷、苍耳子散邪通鼻窍;乌梅、蝉蜕抗过敏兼散邪敛肺;麻杏石甘汤清肺泄热,止咳平喘;又加路路通祛风止痒,金荞麦清肺化痰,抗过敏。病人服用21剂药后,变应性鼻炎及哮喘均大大改善,在原方继续巩固治疗的基础上,考虑患者胃胀便溏,又加法半夏、生姜、党参、厚朴健脾燥湿,行气除胀。第三诊时,患者的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均已控制。病情虽已控制,但此二病均易复发,因此坚守“治疗慢性病要有方有守”的治疗原则,继续巩固治疗,又增加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加厚朴理气除胀。后电话随访,病人的变应性鼻炎及哮喘至今未发。【按语】王琦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是患者平素为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复感外邪,外邪引发肺中伏热,热气灼肺,肺失通调水道,津液凝聚为痰饮清涕,火性炎上急迫,逼迫清涕未能化为黄涕即外流于鼻窍,鼻为肺之门户,外邪引动肺中伏热上干鼻窍,因此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流清涕等鼻窍不利之象。本方根据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外邪诱发、鼻窍不利而进行组方用药。药物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宣通鼻窍的药物,第二组为改善过敏体质的药物,第三组为清肺养阴的药物。方中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细辛宣通鼻窍,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细辛是中医常用来宣通鼻窍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直达鼻窍,兼有散邪祛风的功效,能够明显地改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症状。乌梅、蝉衣敛肺散邪、抗过敏:过敏体质是过敏性鼻炎发生的内因,因此在防治时一定要兼顾过敏体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乌梅、蝉蜕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另外乌梅还可以敛肺,生津止渴;蝉蜕祛风止痒,两药一收一散,调节肺的宣降功能,减轻或消除喷嚏、鼻痒、咽干等不适症状。黄芩、百合清泻肺中伏热,黄芩擅长清泻肺热,百合能够养阴润肺,两药配合使用可以清透肺中伏热,滋养肺阴,补充肺热灼伤之肺阴。可能是时代的问题,人往往膏梁厚味的同时又消耗甚多,所以现在的人尤其是孩子中极大比例的过敏性体质。西医都将此病的诱因归咎于花粉、霉菌、病菌,以及空气污染等。在西医眼里,这几乎又是一个不治之症,只能用含有激素的抗过敏药物进行暂时缓解,此外别无他法。那么这个病是不治之症吗?当然不是。中医有一句话是,没有不能治的病,只有不会治的人。很多人不懂从人自身找原因,同样的诱因,为什么别人不过敏,就你过敏呢?当然是因为你身体有问题嘛。其实,过敏症对于传统中医来说并不艰难。从过敏的症状来看,主要表现在咳嗽气喘,流鼻涕,皮肤起疹子等,这些都是由肺所主,如果是先天的,一般又会涉及肾的不足。所以,过敏其根源就是肺肾两虚。所以,过敏性疾病从人身之本来说,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肺肾阳虚,一种是肺肾阴虚。很多人一说虚,就想起火神派的阳虚,忽视了阴虚。我以前就犯类似的错误。?当然,虚证久了,就可能夹湿夹淤。从而使疾病变得更加棘手,西医就更是无从下手了。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孩子得白血病的报道,外因的诱导固然是有,但是孩子自身的体质更是关键因素。从赵绍琴老师的白血病临床研究来看,白血病也是湿热证居多。所以,孩子如果先天的过敏体质夹湿夹淤日久,再被外因诱导,是有可能患上更严重的白血病的。说到这个,只是希望过敏体质孩子的家长能更加重视这个问题,尽早帮助孩子改善体质。在治疗上,如果是阳虚型,仲景方中的真武汤,四逆汤,甘草干姜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都是随手可以选用的方剂。由于气易复,所以阳虚型治疗一般见效会比较快。如果是阴虚型,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等都可以使用。但是涉及阴的病证,由于阴难以骤复,所以治疗时间会长一些。至于夹湿证,由于现在人吃肉,零食,饮料多,这种情形似乎更加普遍。治疗上,可以多参考温病方剂,普济消毒饮,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饮,三仁汤等都可以考虑化裁使用。这方面,赵绍琴老师的研究值得多学习。当然,这类孩子极易感冒,这个时候,解表的药物同用即可。“抗敏煎”治疗多种过敏性疾病组成&&桂枝15~30克,白芍15~30克,蝉蜕15~30克,僵蚕15~30克,白土苓15~30克,地肤子15~30克,白鲜皮15~30克,炒乌梅15~30克,生百部15~30克,炙甘草15~30克。  功效&&调营和卫,驱风燥湿,缓冲激惹,解除过敏。  主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疹及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各种过敏与变态反应相关性疾病。  用法&&将上药一剂入砂罐,取生水750毫升,浸泡半小时,大火至水沸,中火煎煮15分钟,取汁约300毫升,再加开水600毫升,水沸后煎煮20分钟,约取汁300毫升,一二煎药混合后,分4次微温服,每次服用150毫升,每日1剂,连用7~14天。&&&&&& &加减&&鼻塞者,加少许麻黄、细辛辛开鼻窍;鼻痒者,加荆芥、蔓荆子疏风利鼻;清涕者,加苍耳、辛夷通窍止涕;脓涕者,加皂角刺、刘寄奴解毒透脓;久清涕者者,加肉桂、益智仁温肾敛津;咽痒喉痛者,加牛蒡子、木蝴蝶驱风利咽;咽痒而咳,加岩白菜、金荞麦解热利肺;咳嗽甚者,加矮茶风、肺经草祛风降气;皮疹红者,加石膏、白茅根清热凉血;皮疹湿者,加苦参、漏芦根渗湿解毒;皮疹痒者,加防风、紫荆皮祛风止痒;眨眼耸鼻,加全蝎、蜈蚣熄风止瘛;面黄苔腻者,加藿香、栀子清热醒脾;面白舌淡,加黄芪、黄精益气填精;面白舌淡畏寒者,加附片、生淫羊藿温阳祛风。验方过敏煎使用后的一点感想 &吴xx,女,52岁。自诉患“疹”二年,时作时止,一直服用西药,在用时有效,停药几日后就会发作,也曾到过上海X大医院治疗,亦是如此。症见患者面红体丰,红色“风团块”以四肢为主,额上亦有少量, 询知患者发作和饮食、.冷热接触都无多大关系,舌红苔黄腻,脉弦偏数。即处过敏煎以酸敛柔肝为主:l0克& &30克&&生20克& &10克&&10克&&子10克&&白蒺2O克& &虫退!0克&&生1O克& && &.三剂& &水煎服,日二次。三日后复诊基本没有发作,上方再加粉l克分.二次冲服,5剂。二个月后见到些人,言未再发。& & 不知什么时候,就得到了过敏煎这张方,刚好身边有许多“过敏病”的病人,用西药远期效果差,于是见过敏的病人就用,几年下来,有效的病例不多,而无效的到有不少。静下心来细细地分析,有效的大多舌红少苔或无苔,体质偏阴虚、偏热。无效舌淡苔白腻或滑,体质偏寒、偏湿者为主。分析过敏煎这张方,以酸敛(乌梅、五味子、白芍)为主,复以辛甘(防风)之味,一收一发,且酸甘化阴(乌梅、五味子、白芍),为阴虚、肝旺的内风而设,因些寒、湿、外风就自然无效。此后凡得验方,必先分析其所针对的病机,而后再用效果自然不错。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脚指关节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