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历史客观性文化学院的同学,能不能帮我客观的评价一下

本页链接:
第1个回答:
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
•••••
猜你感兴趣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工作简报(学年第3期/总第41期)
时间: 09:47:54&&来源:&&作者:&&编辑: &&浏览量:
主办:历史文化学院团委
承办: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编辑时间:2013年12月1日---------------------------------★--------------------------------- 寒风乍起,不觉已到初冬,可大家拼搏的热情与向上的斗志却丝毫未减。本月,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工作成果斐然:本科生读书计划、专家学者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一系列学术活动热闹进行;女篮“山大杯”姑娘们取得历史性的第五名,男足“山大杯”小伙们也位列小组第二,校级赛场我们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首次共办五院联谊舞会全校瞩目,本年度“迎新杯”辩论赛完美收官,首届研究生职场生存能力大赛圆满落幕。院会、院社联积极投入,各级、各班工作有条不紊,所有人的努力都为这个寒风萧瑟的季节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目录【要闻点击】●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举行期中工作总结会议● 历史文化学院启动2013级本科生读书计划● 《长风月报》首发
师生们好评如潮【党团工作】● 历史文化学院“忆往昔o寻梦想”校史馆参观活动顺利举行● “学党史o知党情o明己责”系列读书汇报会顺利开展● 历史文化学院社联承办“红色大比拼”党史知识大赛【活动点击】● 历史文化学院举行“迎新杯”辩论赛复赛● 合气道协会举行首次见面会● 五院携手,舞动青春——历史文化学院举办五院联谊舞会● 瑾雅禅心瑜伽协会与综合技击协会举办联谊活动●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举办视频制作培训会● 历史文化学院举行“迎新杯”辩论赛决赛● 历史文化学院社联举办校园海报设计培训会● 历史文化学院首届研究生职场生存能力大赛圆满落幕● 文化产业俱乐部举行干事见面会【学术天地】● 档案学专业举办学术座谈会● Gary M. Feinman 教授和Linda M. Nicholas 研究员赴胶南调查并做学术报告● 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第四期“长风小讲坛”● 齐鲁电视台企划部主任封万超来我院做报告● 历史文化学院举行历史学专业考研形势讲座● 邓聪教授作“东亚史前玉器的动与静”学术讲座● 高岱教授做客“长风”讲坛解读工业革命概念● 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和山师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举行学术交流活动● 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第九期中国文化产业高端对话● 拱辰史学社交流会成功举办【赛场风云】● 历史文化学院与化学院新生篮球友谊赛顺利举行● 历史文化学院“山大杯”足球赛首战告捷● 历史文化学院取得“山大杯”女篮小组赛两连胜● 历史文化学院女篮晋级“山大杯”八强● 历史文化学院“山大杯”女篮险胜管理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女篮“山大杯”勇夺第五【班级动态】● 魅力历史,“徽”洒青春——2012级历史班班徽设计工作圆满结束● 世界史专业举行师生座谈会● 2012级档案专业举行活动总结会举行● 历史文化学院举办“消防知识讲堂”● 2012级历史班第一阶段读书活动成果丰硕● 世界史专业召开本硕学习经验交流会● 档案学专业毕业班赴济南市城建档案馆实践学习● 2012级档案班组织“四六级强化集中营”集体自习活动● 2012级文管班举行主题班会● 档案专业师生赴青岛学习交流● “创想起航o就业先行”——2011级文管班举办就业座谈会【新闻快讯】【图说本月】
【要闻点击】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举行期中工作总结会议11月4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期中工作总结会议在知新楼1106室举行。学生会各部门副部级以上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会主席李思瑶主持。此次会议主要就开学以来的学生会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展望和布置下一步的工作。李思瑶介绍了会议流程和安排,各分管副主席依次上台介绍了负责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学生会副秘书长于经尚重点讲解了学生会报销规则以及分管办公室、生活部和调研权益部近期开展活动情况。副主席安妮对所分管的通讯社、网宣部、学习部的工作,以及学生会社交平台上的主页宣传工作进行了详细总结,针对如何提高主页关注度和实用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分管文艺部、体育部以及志工实践部的副主席张泽宇介绍了最近历史文化学院的运动会、卡拉OK大赛以及篮球赛等文体活动开展情况,也对在活动和赛事中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表示了感谢。学院社团联合会主席高远新就各个社团的活动开展和接下来的活动安排作了介绍,有趣的社团活动也引起在场同学的极大期待。办公室主任朱倩茹汇报了开学以来学生会的经费使用明细,并再次说明了经费的报销规则和要求。她提醒各部门产生活动经费后要尽快上交,并且账目分明。最后,李思瑶提醒大家要有“时间概念”,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并对接下来学生会的主要工作如迎新晚会、五院联谊等作了安排。 历史文化学院启动2013级本科生读书计划  11月7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本科生读书计划启动仪式在兴隆山校区讲学堂207室举行。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伟、2013级历史班班主任崔华杰、文化产业管理班班主任李大伟出席会议,2013级辅导员李婧主持会议。  朱伟老师首先向同学详细介绍了班主任的学业指导等工作职责以及2013级各位班主任的基本情况,增进了同学们对班主任的了解。他谈到,学院对本科教育和配备班主任工作高度重视,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热情等综合考虑、优中选优选配了这一期班主任队伍。随后,他就读书问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坚持“开卷有益”,鼓励同学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朱伟老师还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为大家详细介绍了2013届本科生就业及2014届推免研究生情况,明晰了各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及前景。他同时提醒同学们要专注学业,尽早准备,特别注重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李大伟、崔华杰老师与同学们交流了自己有关读书的见解与感触。李大伟老师认为读书计划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她以自身经历为例向大家分享广泛读书能够培养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她建议大家读书由浅入深,由兴趣到专业,注重广度同样关注深度,精读经典著作,细读专业领域书籍,多浏览专业以外的书籍。崔华杰老师则为同学们解答了读什么书、如何获得网络和外文文献资源、怎样读书的难题,并希望大家通过阅读培养史学研究思维。他以历史学专业书籍为例,建议同学比较思考不同作者在资料运用、视角阐述的异同点,提升自己的思想。  李婧老师对本次读书计划作了详细介绍。她阐述了推动读书计划的主旨为“共同读书o共同成长o共同分享”,通过展示历年优秀摘录笔记的照片,向大家具体说明本科生一年应读书籍与摘录数量、摘录格式等要求。她还重点讲解了本次读书计划的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及评优标准,并谈到考核结束后学生可通过读书心得交流会、班主任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读书成果展示。  2013级本科生读书计划启动仪式暨班主任见面会旨在引导学生博采众家之长,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为己所用,督促同学们多读书,多做摘录和笔记,努力形成崇尚学术的氛围,鼓励历史文化学院学子在学术道路上致力求索,绽放异彩。 《长风月报》首发
师生好评如潮11月20日,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学术报纸《长风月报》正式在学院内发行,受到了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长风月报》定位于“学术”二字,力求将学院最新的学术资讯和动态、重要学术讲座、学院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学生心声进行展现。报头四字颜色采用庄重的山大红,色彩元素取自孔庙的红砖色调,稳重、敦厚、大气,与我院“学术传统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特色十分契合。整份月报排版简洁大气、字体协调一致,文字和图片搭配相得益彰。本期《长风月报》围绕长风研究生学术论坛系列活动,对开学以来学院举办的两岸四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以及刘平教授、夏明方教授、刘祥光教授、朱孝远教授等大家的学术报告进行了深度报道和解读,并介绍了一些近期的学界动态、学术前沿与重要成果。同时,《月报》还十分关注学院研究生的校园活动,从人生选择、学生感悟、文艺推荐等多角度出发,设置大量颇具生活气息的栏目与内容,在增强报纸可读性的同时,与研究生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长风月报》一经发行,便受到学院师生的热烈欢迎,大家争相传阅。同学们普遍认为,《月报》的创办与发行可以为研究生群体营造更为良好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学术热情,并有助于研究生同学及时了解学界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极大开阔学术视野,对学院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党团工作】历史文化学院“忆往昔o寻梦想”校史馆参观活动顺利举行  11月15日,历史文化学院组织了2011级和2012级本科生党支部的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一部分正在接受党课培训的同学参观我校校史馆的活动。大家一起接受了山大历史传统教育,感受到了山东大学的精神文化。校史馆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山东大学百年校史展览,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下午三点半开始,同学们在校史馆老师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进入校史馆。同学们簇拥在讲解老师的周围,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山东大学百年的发展历程,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与前辈学长们共同书写着山大的百年沧桑与辉煌。遇到展板上的精彩内容,或者珍贵的实物档案资料,好多同学还拿出手机拍照,希望参观结束后能够随时翻阅,有同学说要把拍摄的资料发给家长,与家里人共同了解山大的历史,品味山大的文化。  山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提出、学校最新的科研成果……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同学向现场工作人员打听校史馆平时的开放时间,说将来要再次到校史馆仔细参观。 
此次活动是2013年我院 “忆往风华·筑梦山大” 党组织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与实物,成员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山大以及山大人的追梦历程,了解山大历史与传统,感受山大历史和精神。最后,参观活动圆满结束,参观成员们表示珍惜四年大学时光,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鞭策自己,发扬人文日新的精神,为国家、民族作出山大人应有的贡献。 “学党史o知党情o明己责”系列读书汇报会顺利开展11月17日,历史文化学院“学党史·知党情·明己责”系列读书汇报会第一期在知新楼1106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期活动由2011级本科生党支部承办,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为主题,与各位学生党员联系往昔,结合当下,纵览党的改革大业,分享品读大家名篇。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中,由2011级历史学专业的吴琼向大家介绍了《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一书,本书自1998年问世后连续两年成为当年中国最畅销书,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书中归纳了“‘两个凡是’还是改革开放”、“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私营经济是祸水还是活水”、“中国改革搞错了吗”四次大争论,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三十五年改革开放的一波三折、历尽千辛。  活动的第二环节,2011级考古学专业的蔡宁与大家分享了《邓小平时代》一书,书中完整回顾了邓小平的一生,全景式地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之路,深入分析了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剖析中美建交、试水改革、提出“一国两制”等大事件,回顾了邓小平时代的开创、发展及挑战。2013年1月18日,在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启动之际在中国出版。蔡宁谈到,之所以推荐此书,是因为其资料丰富,客观公正,有“自身不在此山中”的视角;笔法精妙,翻译到位,可读性较强;采用大历史的大视野,全局性的角度。对了解党史,展望未来有重要意义。  分享了两本名家著作之后,活动进入第三环节。2011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于岚同学,结合刚刚落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与大家一道学习并解读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她介绍了十一个方面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六个紧紧围绕”等党的最新动态。联系身边实际,与大家探讨了“一个普通人在新政颁布后生活可能产生的变化”。  在本次的读书汇报会中,各位讲述者均精心制作了PPT,结合了丰富详实的的文字、图片资料,与大家分享了读党史、学党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历程,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党史的了解,使在座的各位学生党员受益匪浅。  “学党史·知党情·明己责”系列读书汇报会是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主办、党史研究会承办的针对全院当前开展的学生党员读党史,学党史活动的成果汇报。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党员对党史的了解,使之正确认识和看待党的发展历程,引导其树立理想信念,锤炼品德意志,明确自身责任,真正肩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作者马立诚,全书约44万字,2008年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邓小平时代》,美国作者傅高义著,由翻译家冯克利先生进行翻译,在中国大陆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历史文化学院社联承办“红色大比拼”党史知识大赛
11月25日,“红色大比拼”党史知识大赛于兴隆山悦园三楼大学生活动中心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山东大学团委、山东大学红色理论社团联盟主办,历史文化学院社联、经济学院社联、机械学院社联、能动学院社联、信息学院社联、知行社共同承办。
18名选手经过层层挑战,从海选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比赛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选手们争先恐后,仔细思考,冷静答题,不仅发挥着平时知识的积累,更在比拼临场心理素质。台下的观众也融入到了台上紧张的气氛当中。最终得分最高的两个组晋级了决赛。一番激烈“厮杀”之后,主持人揭晓了当晚比赛的成绩。
赛后,一位选手讲到,本次大赛内容丰富多彩,时间跨度大,让大家在享受比赛的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一路发展的历史,更加深刻领会到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崛起中起到的重大作用。
本次活动旨在响应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号召,使同学们加深了对党史知识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水平,通过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增强了爱党爱国的热情,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活动点击】历史文化学院举行“迎新杯”辩论赛复赛11月2日晚,历史文化学院“迎新杯”辩论赛复赛在兴隆山校区举行。历史文化学院院辩论队成员李思瑶、范慧婷、宋翎丹、郑彦宁、司晓明担任比赛评委。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共有24名选手晋级复赛。24名辩手被重新分为三组,分别围绕“经济诱因与公民意识何者更能促进环保的落实”、“贫困还是富贵更容易滋生丑恶”、“院士终身制是否是合理的”三个辩题展开新一轮的言语交锋和思维碰撞。比赛过程中,双方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开篇立论,全面阐述本方观点并旁征博引,实例印证。质询环节问题犀利,深入要害;攻守对辩你来我往,针锋相对;阶段小结,辩手更是紧抓对手上半场漏洞,重申己方论点。在下半场最为精彩的自由辩论中,各位辩手展现出思想与智慧的较量,在儒雅举止中体现团队的配合和默契。提问环节,在场观众和评委也纷纷向辩手发问;总结陈词中双方四辩更是慷慨陈词,着眼全场要点,对本方论点进行有力全面的总结。最终,陈晴晴、吴宇辰、徐晓宇三位同学分获每场比赛的“最佳辩手”。各位评委对辩题内容进行分析,对三组辩手的精彩表现给予肯定,同时也针对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建议,对辩手们在决赛中的表现提出期待。据悉,复赛中表现优秀的辩手将晋级决赛,争夺“迎新杯”辩论赛的最后冠军。复赛结果以及决赛辩题也将在近期公布。 合气道协会举行首次见面会  11月4日上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合气道协会新生见面会在中心校区体育馆东侧举行。会长姚瑶同学、团支书谢长波同学以及来自多个学院的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见面会上,姚瑶向新成员简要讲解了合气道的基本知识,及学习合气道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社团的基本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姚瑶讲到,学习合气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家有毅力,有恒心,能坚持;合气道协会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社团,各个方面还不尽完善,需要大家献计献策,共同努力。新会员们纷纷表示坚持训练下去,培养不厌倦、不松懈的合气道精神,并且十分支持社团工作,会齐心协力把社团建设得更好。  随后,新会员们进行了自我介绍,交流了参加协会的原因以及对武学的认识。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负责人展示了几个基本的技法动作,同学们现场领略了东洋武学的魅力。本次见面会增加了社团成员对合气道及合气道协会的了解,增进了会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以后社团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院携手,舞动青春——历史文化学院举办五院联谊舞会
初冬“舞”热情,五院正年轻。11月8日晚,历史文化学院携手管理、机械、能动、土建四大学院在兴隆山校区悦园三楼举办“Young V”五院联谊舞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欢乐的青春盛会。
舞会开始前,在主持人的提议下,全场一起踩破脚下的气球,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紧接着是可自由加入的单人舞和集体舞秀。单人舞环节,同学们在绚丽灯光下竞相展现炫酷舞技,大方走场,引发阵阵喝彩;而规模庞大的百人集体舞群则以《江南style》等欢快舞曲传递动感,嗨爆舞池。双人舞环节中,伴着轻柔舒缓的舞曲,入场领号后顺利配成对的男生女生优雅滑入舞池,随音乐跳起交谊舞。未配对成功的同学也现场邀请舞伴,默契携手搭肩,踏上节拍。最后五个学院同学牵手,围成圈跳起活泼可爱的兔子舞,共同将舞会推向高潮。
舞蹈间隙,成对舞者参加的小游戏也看点十足。在“我是大明星”游戏中,舞蹈搭档同踩一张报纸,共同搜索记忆中大明星的歌曲,报纸越叠越小,现场欢呼不断。还有“吸管传情”等游戏也展现了舞伴间的默契配合。此外,主持人借用新闻联播主持形式的新颖串词也是一大亮点,幽默诙谐的语言更为舞会增色不少。此次五院联谊舞会在各院学生会的精心策划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顺利落下帷幕,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在舞蹈中释放与享受的平台,增进了五个学院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展现了大学生的青春与活力。 瑾雅禅心瑜伽协会与综合技击协会举办联谊活动11月9日,历史文化学院瑾雅禅心瑜伽协会与综合技击协会在中心校区食堂三楼举行以“增进友谊,共同发展”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两协会组织者、协会会员与部分留学生参与活动。负责人对活动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一个环节是包饺子,北方同学各显神通。参与活动的李笃财同学兴奋的说:“虽然很多同学对包饺子并不熟练,饺子一下锅就裂了好几个,但是大家通过动手为自己和同伴制作了食物,还是觉得很开心很有意义。”第二个环节是制作寿司,瑜伽协会徐森琳为大家准备了制作寿司的神秘材料。在徐森琳的指导下,一个个寿司新鲜出炉了,让人舌尖上尽是朝鲜族金达莱般的别样美味。经过刚才的动手环节,原本互不相识的同学开始天南海北地聊起天来,几个简单有趣的室内游戏更是让活动氛围达到了高潮。原本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家乡,只身奔赴济南完成自己四年的特殊旅程,除了学校、学院、班级给予的关怀之外,参加这些有益身心的社团和别开生面的联谊活动也在不知不觉间给了同学们家一般的温暖,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更加充满期待。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举办视频制作培训会
11月16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在兴隆山校区教学楼1210室举办视频制作培训会。培训邀请到机械学院2011级马修同学讲解视频制作技巧,学院学生会各部门及各社团宣传负责人参加。
作为机械学院社联主席兼学生在线图视中心特约指导,马修同学在视频制作方面经验丰富,其参与制作的《辅导员的一天》、《当夏》等也广受好评。培训伊始,马修先以机械学院2012年迎新视频引入,讲解了给视频制作内容增色的小技巧。他建议大家在视频中使用小主题,让作品充满新意,并多运用细节画面带给人震撼感。随后他通过播放山东大学图书馆介绍视频,让大家感受视频制作中移轴、延迟等效果的应用,使大家对视频特效有了初步了解。
马修讲解了软件“绘声绘影”的具体使用,简要介绍了软件界面,并对模板与字幕等常用特效以及视频编辑的具体技巧进行了说明。他以自己大一时的作品《宫锁兴隆寺》为例,对“画中画”等滤镜特效进行了现场演示,他鼓励大家多尝试、多研究,挖掘软件中让视频出彩的特效技巧。此次视频制作培训会的开展,为历史文化学院同学们进一步学习视频制作技巧搭建了平台,有助于同学们视频制作水平的提高。 历史文化学院举行“迎新杯”辩论赛决赛11月16日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迎新杯”辩论赛决赛在兴隆山校区教学楼1210室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伟老师、团委书记张丽昙老师出席比赛。2010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全国季军、山东大学校辩论队队长焦雨溪,电气学院辩论队队长盖午阳,文学院辩论队队长杨瑞,历史文化学院辩论队队长郑晓彤以及山东大学演讲协会总团支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主席李思瑶担任比赛评委。朱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积极参赛的热情和认真备赛的态度,并结合近期工作与同学们分享了几点感悟。他讲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快乐的基础,提升辩论水平要从兴趣入手;辩论赛的真谛不在于结果的输赢,而在于思辩的过程,学会思考、提升口才才是辩论赛的最大收获。朱老师结合2013年毕业生双选会的见闻、本科生读书计划的推进情况、学生对暴力志愿服务现象提出质疑等,提醒同学们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理性地分析和处理问题,不为外界所迷惑,不被舆论所误导;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不因形式繁琐而不为,不因不如人意而却步,要脚踏实地、勇往直前。讲话结束后,比赛正式拉开帷幕。从复赛中脱颖而出的16名同学分为两组,围绕“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是否合理”、“大学教育是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两个辩题展开辩论。双方立论开门见山,多角度分析阐述己方观点。质询环节言辞犀利,问题深入,攻守对辩更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在阶段小结中,双方辩手重申己方观点,并指出对方漏洞,一攻一守,展现了辩手们扎实的思辩功底与卓越的语言组织能力。在下半场的自由辩论中,双方辩手思维敏捷,措辞精炼,条理清晰;面对评委和观众的提问,辩手们从容不迫,沉着应对。辩论结束后,评委们就辩论的特点和形式做了深入讲解,针对比赛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并充分肯定了辩手们的优异表现,鼓励大家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辩论水平。经评委打分评审,徐晓宇、吴国娇、费靖雅、饶宗岳组成的队伍最终夺得冠军,吴宇辰、邓瑞恒分获两场比赛“最佳辩手”称号。历史文化学院“迎新杯”辩论赛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历史文化学院社联举办校园海报设计培训会11月23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在知新楼举办题为“ps基础和校园海报设计”的培训会,系统讲解了审美艺术和平面设计要领以及ps cs6 extent的基本功能。主讲人为校青志联宣传顾问、演讲协会秘书处部长、数字媒体专业朱雷潇同学。朱雷潇介绍了海报制作常用软件photoshop的技术准备。他表示,海报是用来吸引大众目光、传递有效信息的,因此简明大方是符合大众审美观的基本要求。他展示了一些制作水平一般的海报,通过取色、渐变、描边等技术进行修改示范,使之达到突出有效信息、合理构图、色调和谐的效果。朱雷潇向大家推荐了几个常用素材网站,海报制作者应以“素材跟着我走”为宗旨,合理运用素材,发挥自己的创意。他说道,普通人如果想要离天才近一点点,或者要看天才的作品,或者要看走在艺术前沿的人的作品,语言的掌握程度决定思维深度,视野的宽阔程度决定作品水平。朱雷潇对大家表示了祝愿,期望在今后的校园海报设计制作中大家的技术与审美艺术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据悉,本次培训会为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大学生校园工作训练营”系列培训会的第四场,下一场主题为“ps的具体操作和修改”,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 历史文化学院首届研究生职场生存能力大赛圆满落幕历史文化学院首届研究生职场生存能力大赛经过为期20天的初赛和复赛两个环节的比赛,于11月26日晚,在中心校区知新楼A1011圆满落幕。39名研究生同学参与了此次比赛,来自山东省出版集团、国家某中央直属单位、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的三位招录一线考官,以及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董雪梅老师、硕士研究生辅导员曹明明老师担任比赛评委。本次研究生职场生存能力大赛初赛采用简历大赛的形式,参赛选手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从本次大赛设置的市政府办公室科员、出版集团策划编辑以及中学教师这三个相关岗位中选择合适的职位进行竞职,并根据岗位要求以及自身特点提交简历。评委老师对选手递交的简历经过仔细筛选之后,最终选出了15名同学进入决赛。11月22日下午进行了出版集团策划编辑岗位的竞职决赛。决赛采用面试形式,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中,参赛选手进行限时两分半的自我介绍,向评委老师展现了自身的风采。第二个环节中,参赛选手接受模拟压力面试,评委根据每一位选手的应聘方向进行了针对性提问。“对自己的薪酬有什么预期?”“你怎么看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团队关系?”压力面试中,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参赛选手沉着应答,表现不俗。第三环节中,参赛选手们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策划编辑选题论证的场景,参赛选手围绕小组成员所选图书选题展开讨论,论证结束后评委老师对所讨论的内容给予了评价。最后,评委老师从沟通表达、人际关系、协调执行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表现进行了点评。11月24日晚,市政府办公室科员岗位竞职决赛顺利举行,决赛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中,参赛选手依次接受了结构化面试,提问者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试提纲上的问题对选手一一发问,评委老师则按照标准格式记下面试者的回答和对他的评价。第二个环节中,参赛选手们进行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评委老师密切关注着选手们综合素质的表现。11月26日晚进行了中学教师岗位的竞职决赛,决赛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中,参赛选手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随后便进入第二环节说课,每位选手根据抽签所得的题目进行说课。五位选手分别针对八年级历史课程中“外交事业的发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土地改革”和“海峡两岸的交往”这五个课题展开讲述,评委老师在每位选手说课完毕后,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提问和点评。比赛最后,评委老师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总体评价,并强调了面试礼仪、自我介绍、课程设计理念、说课流程相关方面的重要问题。首届研究生职场生存能力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生对自我综合素质的关注,为研究生职场生存能力的提升打造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的职业规划意识,就业相关技能得到了锻炼,评委老师专业的点评也给了同学们提升自我的准确方向。据悉,决赛的最终结果将会在近期公布。 文化产业俱乐部举行干事见面会11月30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俱乐部2013级新干事见面会于中心校区举行。会议由俱乐部副会长兼公关部部长杨中慧同学主持。俱乐部会长、团支书、各部部长、全体新任干事参加了本次会议。杨中慧介绍了俱乐部基本情况以及对俱乐部的展望,提出希望俱乐部成为同学锻炼自我的平台,还就俱乐部与泺尚中国创意产业网的合作事宜做了简单介绍,她表示俱乐部成员将主要负责网站维护与内容丰富等方面的工作。随后各部部长说明了部门具体工作。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俱乐部在历史文化学院团委指导下,于2013年10月成立,旨在促进文化产业学术交流,推动文管专业走向社会,通过组织多彩的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凝聚力。近期在老师和同学的努力下,俱乐部的各项活动已逐渐开展起来。 【学术天地】档案学专业举办学术座谈会11月6日上午,受邀参加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专业建立三十周年活动的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胡鸿杰教授、安徽大学档案馆馆长马仁杰教授和档案学专业权威核心期刊—《档案学通讯》的常务编辑张全海博士作为嘉宾与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专业的老师及全体研究生在中心校区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座谈会,档案系主任刘旭光教授主持本次座谈会。座谈会上,马仁杰教授为大家做了“档案学研究的理论与选题”的主题演讲。他以在从事档案学研究和教育二十余年中的故事和感悟,为在座的师生们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档案学 “新”与“深”的研究理念。他谈到,所谓“新”就是指档案学研究中的新形式、新内容、新角度、新方法,而“深”则是要求大家的研究要在总结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之后,张全海博士的演讲开诚布公,以“怎样写好期刊论文”这一受到研究生广泛关注的问题为核心,为师生们介绍了档案学专业期刊的分类和基本情况,同时他从担任期刊编辑的切身感受出发,为在座各位现身说法,介绍了核心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以及期刊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最后,档案学专业研究生针对两位学者的演讲以及在学术研究中遇到的困惑与嘉宾和在座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场气氛轻松活跃。本次座谈会作为档案学专业建立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以豪华的嘉宾阵容和简约却厚重的方式,让同学们获得了与学界专家难得的面对面交流机会,也让同学们收获了知识、开阔了学术眼界。 Gary M. Feinman 教授和Linda M. Nicholas 研究员赴胶南调查并做学术报告2013年10月18日,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加里·费曼(Gary M. Feinman)教授和琳达·尼古拉斯(Linda M. Nicholas)研究员来我校参加由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农业起源与传播暨中国植物考古学新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加里o费曼教授根据他们在鲁东南地区的调查结果,勾勒出了龙山早期到汉代聚落面积和不同小区域聚落密度的变化,指出影响聚落景观的不只是单纯的环境或者农业,政治、军事等因素都应在综合考虑之内。2013年10月22日至11月13日,加里·费曼教授和琳达·尼古拉斯研究员即带领考古系四名研究生赴胶南进行考古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是在去年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向北推进,调查区域主要集中齐长城胶南段沿线的胶河、风河上游地区,主要涉及的乡镇有六汪镇、宝山镇、王台镇、隐珠镇、灵山卫镇以及黄岛区。本次调查踏查并记录了龙山早中期、东周、汉代的遗址共64处,主要以龙山早中期、汉代的遗址为主,东周时期的遗址较少见;采集的遗物中,可辨器形的有龙山早中期的鼎、鬹、甗、匜、罐、带流罐、器盖、石镞、石斧等,东周时期的罐,汉代的罐、瓦等。此外,在去年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向东调查齐长城的位置及走向。2013年11月16日下午,加里·费曼教为考古系师生举办学术讲座。讲座首先提出了人类行为的四个基本的原则,并对历史文化主义、文化进化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生物学理论、后过程主义以及集体行为/合作(collective action/ cooperation)等理论框架所关注的人群、关注的对象的范围及其各自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他认为,集体行为/合作理论在解释人类行为、社会变迁等方面比其他理论具有更大的优势。在对各种理论框架进行梳理之后,以墨西哥特奥蒂华坎(Teotihuacan)和玛雅(Maya)为例进行对比,对集体行为/合作理论进行了阐释。 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第四期“长风小讲坛”
11月20日晚,由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第四期“长风小讲坛”在中心校区知新楼A1106举行。本期“长风小讲坛”由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雷凤伟及2013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崔婧娟担任主讲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朱祥、王新娟,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尚玲玲、殷庆双四位同学担任点评嘉宾。硕士班辅导员曹明明老师参加此次活动。
小讲坛在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李金莲的主持下正式开始。首先,雷凤伟以《大数据时代媒介变革与重奏》为题,讲述在现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媒介的变化与走向。她以数据直观地展示了何为大数据,并具体分析了大数据的特征和大数据时代产生的原因。随后,她通过对媒介的不同表现形式的阐述,引出了媒介变革的主要表现,即纸媒与网媒的融合、电视与网媒的拥抱,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预测功能这一媒介变革的核心内容。最后,雷凤伟同学对媒介变革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朱祥同学和王新娟同学分别对雷凤伟同学的展示做了点评。
崔靖娟同学以《唐代女商人的经济活动研究》为题,通过“以诗证史”这一独特的研究方法,重点讲述了自己在唐代妇女史研究上的创新点。崔靖娟同学的展示内容主要分为前言、唐代女商人的经济活动概述、唐代女商人的经济活动特点、唐代女商人经济活动得以公开并异常活跃的原因以及结语这五个部分。其中,她着重强调了唐代女商人的经济活动所具有的活动对象的普遍性、活动场所的广泛性与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的特点,并分析了唐代女商人经济活动得以公开并异常活跃的原因,即盛世环境、政府政策、民族融合、个人因素、地域原因。最后,崔靖娟同学展示了相关参考文献,并罗列了一些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尚玲玲同学和殷庆双同学分别对崔靖娟同学的展示做了点评。
最后,两位主讲同学就演讲的相关内容和场下观众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齐鲁电视台企划部主任封万超来我院做报告11月23日上午,山东大学校友、齐鲁电视台企划部主任、主任编辑封万超受邀做客历史文化学院长风讲坛,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创新o创意o创享——电视产业的未来》的讲座。讲座结束后,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伟老师与封万超一行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产学研交流进行了座谈,并达成积极的合作意向。讲座由邵明华博士担任主持,文化产业管理学系韩英主任致辞,唐建军副教授、李婧老师,齐鲁台企划部李颖、寇超颖女士等参加了讲座。齐鲁十八一枝花,自强应对竞争势齐鲁电视台已经18岁了,它拥有超过1亿的庞大受众群体,根植于齐鲁大地璀璨的文化之中,在信息传播、教育娱乐等方面对齐鲁人民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封主任先点明了齐鲁电视台的核心理念:或者第一,或者唯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齐鲁电视台一步步地构建出更成熟的品牌,更稳健的平台和更成功的模式:品牌的定位由“城市特色、晚报风格”逐步成长为“公益齐鲁,公信天下”。作为8年省网收视冠军、14年济南网收视冠军和山东地面频道“以一当七”的成就,齐鲁电视台在2013年上半年便占据了14.81%的市场份额,在成功模式的引导下,频道收益在上半年便达到了3.96亿元,预计全年实现收益7.5亿元。封主任讲到,地面频道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残酷的竞争,面对卫视的挤压,昔日的地面频道“四小龙”——山东齐鲁、江苏城市、浙江教科、湖南经视也只剩下山东齐鲁一家还保持着当年的优势,他将其充满挑战的环境总结为“收视竞争加剧、广告触及天花板和电视被唱衰”。而面对这样的环境,各地面频道则要坚持适者生存、自强者胜的策略。创新文化,生生不息当今社会掀起了传统文化再认知的思潮,封主任首先强调了文化是创新的源动力这一观点。电视需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茶壶里煮饺子”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封主任用亲身经历说明了文化对于电视产业的重要性。电视节目需要创新,新闻稿的写作、视频的拍摄也要拥有自己的风格,做到与众不同。美国已故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唐修斯特说过,电视不仅仅要做给眼睛看,更要做给耳朵听,做电视就是要做好“TELL ME A STORY”,把信息、数据组合创新进行和谐完美的展现。接着,封主任提出了两个问题:何为文化、文化何为。封主任从儒、释、道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儒家犹如粮食店般日用而不知,极高明而道中庸,拥有一分为三的智慧;佛教则讲求觉正净,犹如百货店班拥有无尽奇珍,无上的心法,蕴含着宗教与科学的合流;道家则为龙的文明,犹药店般对社会有着拨乱反正之效,神奇无常、变幻莫测。文化让人明白、让人超越、给人智慧,它驱动创新而又嫁接创新。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中,齐鲁电视台挖掘了很多创意用于宣传和丰富服务于客户的理念,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封主任向大家播放了齐鲁台展示服务客户理念的宣传片《疯狂广告人》,活跃了讲座的气氛,也加深了大家的理解。创意产业,创新模式何为创意,创意何为,封主任用实例来向我们说明。清代文学家袁枚的“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和小孩子天真无邪的想法向我们提供了创意的思路;某食用油品牌“香飘齐鲁,礼传万家”宣传模式的实践和齐鲁台依据客户需求打造节目的一些实例,说明了创意因客户需求而变,为客户个性定制。说到齐鲁电视台的模式创新,封主任强调了分众与渠道的重要性,要“接地气”,实现对社区和农村精准覆盖。封主任还提到了混媒传播和平台化的模式,详述了齐鲁台打造“山东常青藤‘非常6+1’校园媒体群”的例子。随后封主任又谈到了O2O模式,2个O分别指ONLINE和OFFLINE,即线上与线下并行的模式。通过与齐鲁电视台的项目合作,某品牌电动车的促销场场突破千辆,在某些地区接近三千辆,是一般促销活动平均销量的近十倍。通过新年期间齐鲁台主持人现场签名赠挂历的活动,某承办超市的平均销售量达到了原来的17倍。再一个模式为跨界突围,即通过全价值链的营销,挖掘适合产业链的正能量,先谋势,再谋利。同时电视企业要善用“双刃剑”,即把握好样板市场和跳板平台,建立有传播力、行销力和影响力的“三好媒体”,在下沉的世界里上升。创享管理,守正出奇封主任提到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管理好的工厂,往往平淡无奇,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他说,好的管理便是要将例外变成例行。创新是主动性的爆发,把握好管理,便要掌握好辩证关系,对待繁简要以简驭繁,对待大小要学会自我驾驭,对待难易要日事日毕,对待学思要学以致用,对待舍得要有共赢思维,对待知行要知行合一。演讲的最后,封主任鼓励同学们活在当下,把握现在,开创自己人生的王道。随后封主任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就同学们“从橡果国际中获得的启示”、“从什么方面学习营销”和“齐鲁电视台‘公益齐鲁、公信天下’定位所取得的成果”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他说要学习橡果国际的信息流、物流体系,建设强大的话务中心,提高系统竞争力;对于营销和广告一定要从基层一线做起,多体验不同的职业经历;齐鲁电视台的公益理念已经走入了超过1亿的庞大受众的心,与大众进行了一系列深度互动,齐鲁台将公信作为权威,作为一种主流价值,重视与权威机构的合作,比如举办广场舞大赛、与商务厅合作进行健康饮食宣传等等。本次讲座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风讲坛系列活动之一,由山东大学2011级文化产业管理班、山东大学文化产业俱乐部协办。文化产业俱乐部成立于2013年10月,隶属于山大历史文化学院社团联合会,旨在召集热爱文化产业的同学,为大家提供学术交流、实践实习的信息,丰富大家课余生活,提升资深专业素质。封万超,齐鲁电视台企划部主任,主任编辑。拥有十年新闻经验,作品《海尔阔步走向世界》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为撰稿人参与主创了十集大型人文纪录片《齐鲁青未了》、文化专题片《归根》等电视精品节目。2007年出任山东电视台广告部首任企划总监,策划实施了山东卫视一系列大型活动营销和品牌推广项目。2011年调任齐鲁台企划部主任,对外主导策划了全国省级地面频道协作体“九合组织”系列行动,对内立足区域、深耕本土、积极推进齐鲁台“媒体渠道化、渠道媒体化”的战略拓展。 历史文化学院举行历史学专业考研形势讲座
11月23日,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历史班联合拱辰史学社在知新楼A座1106室举行了历史学专业考研形势专题讲座。历史文化学院2012级世界史专业班主任孙一萍老师、历史学专业彭淑庆老师、2011级历史班班主任屈宁老师、2011级辅导员李婧老师以及研究生张哲同学、姜博同学担任主讲。2011级、2012级历史班同学以及拱辰史学社部分成员参与讲座。
屈宁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次讲座的目的和主题。目前许多同学处于大三的特殊阶段,即将面临毕业去向选择问题,此次讲座旨在解答同学们关于考研的各种疑惑,帮助同学们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各位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了不同方向研究生的特殊要求以及研究生面试技巧,并一再强调,考研不是跳板,选择研究生道路一定要认真、慎重,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读不读研究生、读什么方向的研究生。研究生张哲和姜博结合他们个人的考研经历,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考研的相关政策和信息,以及复习考研科目的方法,让同学们对考研有了基本的了解。
最后,各位老师和研究生解答了大家的疑问,针对性地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和参考书籍,希望同学们能自信面对考研,自信面对未来。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及时了解了历史学专业考研的有关信息,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学识,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邓聪教授作“东亚史前玉器的动与静”学术讲座11月25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东亚史前玉器的动与静”的学术讲座。讲座在理综楼108举行,由栾丰实教授主持,考古系、文化遗产研究院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邓教授的讲座从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谈起,他强调要从动态的角度来关注和研究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传承问题,这其中就包括要从全球的视野来看待玉器的起源问题。邓教授以宁夏水洞沟遗址的发现以及二三十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抵达我国新疆西北部与俄罗斯接壤的阿尔泰地区的证据为例,论证了地处欧亚大陆东侧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与其西缘的关系问题。他指出虽然国内学界对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概念还有争议,但是大致在这一年代范围内新疆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比如三角形的尖状器,以勒瓦娄哇技术打制而成,与欧洲莫斯特文化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该类石器,在阿尔泰地区以及俄罗斯的洞穴中都有发现。在举例说明要从整个欧亚大陆的角度来看待不同区域旧石器文化遗存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邓教授提到了距今4万年到3万年之间,旧石器时代中期(MP)到旧石器时代晚期(UP)现代人出现的“认知革命”问题与玉器起源的关系。他指出认知革命即人类的行为与认知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从石器打制到玉文化的形成,即是一种象征性行为的确立。之后邓教授又以阿尔泰地区典型的旧石器时代遗址———Denisova遗址中发现的绿泥石手镯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制作工艺并论证了其与兴隆洼文化的环状玉器可能存在的渊源关系,进一步强调了人类装饰行为及象征思维的出现与勒瓦娄哇等石器加工技术的关系,而这些因素从宏观的长时段视野来看都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 随后,邓教授又通过介绍新石器时代南北方玉器系统的玉器加工工艺,论证了不同玉器系统之间的关系。他主要以澳门黑沙遗址出土的辘轳承轴器为例,指出辘轳承轴器可能是当时用来加工玉器的一种圆盘旋转机械上的部件之一,圆盘旋转机械,很可能是进行玉石器空心管钻的工具。他又介绍了北方的查海、南宝、通辽等遗址和南方的良渚文化、凌家滩等遗址出土的玉环等在钻孔技术上的异同,同时指出从空间上看,中国和俄罗斯在玉器加工工艺及机械系统方面差异也很大。之后邓教授又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以大湾等遗址为例,指出不同地区牙璋的关系与制作技术的异同关联性较强。讲座结束后,邓教授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最后,栾丰实教授对此次讲座做了总结,他指出邓教授在宏观上论证了玉器起源问题以及东亚地区玉器的东方传统,视野开阔,富有启发意义;在微观上对辘轳承轴器的分析,是一个重大发现,对于扩展玉器研究的领域与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他希望广大师生能够以这次讲座为契机,关注东亚史前玉器的研究成果,同时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思维,使考古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更有深度、更富活力。 高岱教授做客“长风”讲坛解读工业革命概念
11月29日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岱教授做客历史文化学院“长风”讲坛,作了题为“关于‘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和‘INDUSTRIOUS REVOLUTION’概念的解读与思考”的讲座。历史文化学院顾銮斋教授、解玉军副教授、孙一萍副教授出席讲座。
高岱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表达了来山东大学的愉悦之情。他请现场学生思考“革命”一词的来源,并举例说明了哲学意义上以及英文中“revolution”的不同含义,他讲道,“革命既不是一个现代词汇,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外来词汇。在我国古老的文献之中,就已出现‘革命’一词,因为当时的人们都认为王受命于天下,所以把王者异姓、改朝换代都称之为‘革命’”,但“‘革命’一词后被日本引入,近代又从日本回归”。
他从工业革命概念的提出、英国工业革命的肇始年代、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概念的研究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发生在英国的这场重要的社会变革并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有学者提出,把它称之为‘革命’是不合适的”,高教授指出,“不论是同意使用‘工业革命’概念的学者,还是不同意使用‘工业革命’概念的学者,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承认英国工业革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巨大的变革作用和意义。”在对“INDUSTRIOUS REVOLUTION”的解说中,高教授详说了对该词汇关注的缘起,即“向荣的报告”、“清华博士后的出站报告”以及“罗岗的文章”引起史学界对“INDUSTRIOUS REVOLUTION”的密切关注与热烈讨论。他就目前史学界流行的“勤劳革命、勤勉革命、勤业革命”等观点进行评说,并指出“‘勤劳革命’是指东亚不同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道路”,“随着东亚经济的繁荣尤其是中国的崛起,这一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关注,其内在意义逐渐被重新阐发和发掘。”由此,高教授也谈了自己对国外新概念、新理论的看法,认为“新,并不意味着认同度高;关注,并不意味着接受率高”,教导学生们不宜对国外新观点过于迷信,提倡思辨精神,沉下心思考以求获得全面深入的理解。此外,他还分享了自己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栏目历史脚本主编时的故事。解玉军教授点评道,“‘窗含西岭千秋雪’是做学问的一种境界,高岱教授以两个概念为切入点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认知的窗口。”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两边走廊也站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互动环节中,来自多个学院的学生纷纷提出问题,高岱教授认真解答,有点有评,有据有理,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和山师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举行学术交流活动
11月30日上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会议室举行了学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沿承两校学术交流传统,围绕“历史学人的学术立场和政治选择”为题展开。来自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的20余名硕士研究生参加此次交流活动。
活动伊始,主持人首先对山东大学的同仁来山东师范大学参加学术交流表示欢迎。之后,双方代表分别就对“政治”一词理解,历史学人的学术立场和政治选择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代表认为,历史学家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其政治态度与学术立场的讨论也受中国传统的政治形态的影响,历史研究必须为当时的政治服务。虽然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做到彻底的客观和公正,但是在自由环境下历史学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此外,山大代表还强调了对学术资源占有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实例阐释了了对学术综述的理解。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的代表认为,学术要保持独立性,不能过多的参与政治,历史学人要保持自己的立场,学术选择与政治立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虽然在特定的环境下史学研究成果会因政治影响而使学术成果的公开受限,但在事后能够详实的把这种情况叙述出来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另外,山师代表还谈到,对待已经研究的很透彻的经典历史人物同样不能忽视。最后,双方代表分别对此次讨论的话题做了总结发言,学术交流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通过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同学们不但分享了彼此的学术心得,提升了专业素质,开阔了学术视野,也以学术为纽带增加了两校同学的联系,收获了友谊。 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第九期中国文化产业高端对话
11月30日,中国文化产业高端对话第九期——“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讲座在历史文化学院举办。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与管理系副主任,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李康化教授受邀参加。讲座由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委员昝胜锋博士主持,丁培卫教授和唐月民教授参加了活动并讲话。  李康化教授从讲座主题“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的背景出发,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考察新知(金边)华文书局的事件,引入今天的主题。首先,他强调了文化企业“走出去”的三种模式,即产品模式、版权模式、资本模式,并结合《全明星战》案例和天创国际与伟大艺术家公司的合作案例,重点论述了后两种模式的运作方式,并指出合资、独资、兼并、收购等资本流动的形式。随后,他讲到文化企业“走出去”的策略,包括了解环境、利用平台(如国际书展、电影节等)、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以及发行网络、利用国家专项以及与国内国外文化企业抱团走出去等具体方法。然后,李康化教授重点阐述了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元素:民生为向,品牌为王,渠道为上,资本为纲。  李康化教授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增强创新性,并以创意云南为例提出“文化产业的根本目标是美化生活”,并重点分析了“新华模式”这一经典实例。素有“银铜器工艺村”美誉的新华村,将其制造工艺与西藏当地习俗相结合,打造出了独具西藏特色的文化工艺品,成功在西藏赢得良好销量并极大地改善了新华村人民的生活。他还阐述了“文化走出去”的双重解释:不仅走出国门是“走出去”,走进国内其他地方同样是一种“走出去”。这在对“文化走出去”的理解上无疑是一大创新。而文化的具体创新途径则是多种多样的。譬如上海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将杂技与多媒体音像、音乐、舞蹈相结合,在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之余,更是打破了市场界线,延伸了舞台剧的产业链,极具发展潜力。  就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方面,他以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科技在北京奥运会和世博会中国馆《清明上河图》的展示中所起的重大作用。而在文化遗产旅游方面,他以敦煌为例介绍了虚拟旅游产业助力遗产旅游业发展的观点。敦煌因自身特点,无法承担过多客流量,因而需要凭借虚拟旅游来满足游客需求。李康化教授通过对这些案例生动、深入的分析,加深了同学们对“技术层面的融合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基础”这句话的理解。最后,他就品牌打造方面,着重强调了打造品牌所需的四种重要元素:创意、科技、故事、模式。此外,他还介绍了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构建与商业模式等内容。  山东艺术学院唐月民教授对李康化教授的发言作了简要评价,并提出文化产业走出去要了解当地不同的习俗而且要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李康化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中国动漫如何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去”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他表示,文化产业走出去要掌握话语权,中国人要认清自己的文化才能让文化走出去。同时他还谈到,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造成文化侵略之态。李康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71年生于浙江温州。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与管理系副主任,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编委,《中国文化产业评论》(CSSCI)常务副主编,中共徐汇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公共文化管理与文化市场营销。参加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多项,主要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检讨与路径选择》、《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有《文化产业与城市再造——基于产业创新与城市更新的考量》、《社会转型背景下政府文化管理的创新》等;编辑出版着作10余部,主要有《文化市场与营销变革》、《文化市场营销学》等。 拱辰史学社交流会成功举办11月30日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拱辰史学社举办以“中外历史改革与变迁”为主题的交流会。历史文化学院王建峰老师、彭淑庆老师,以及拱辰史学社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交流会分为学生发言、老师点评、师生互动三个环节。学生发言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中国史方面,王宁同学围绕“改革与民族融合”这一主题,以孝文帝改革为切入点,陈述了各个朝代的改革措施对民族融合的影响;肖大可同学着眼于史学领域的“变革”,主要谈了对梁启超先生的新史学的一些看法,他还提出了一些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曹石同学则主要阐述了对建国后一些改革的具体措施的观点。世界史方面,张烨凯同学以“改革与公众政治的近代化”为主题讲述了自己的看法,谈了在学习英国史过程中的心得。来自兰州大学的交流生杨猛同学讲述了19世纪末期美国改革的时代背景与具体措施。学生发言内容丰富,史料翔实,逻辑清晰,语言活泼而不失严肃。两位老师针对“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汉化与封建化”、“新史学产生的影响”、“公众领域的近代化”、“改革与发展”等专业问题进行点评,同时也对史料运用、学术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指导,并鼓励大家刻苦钻研、踏实学习。据悉,此次交流会作为拱辰史学社“献礼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改革,一方面启发了学生对历史改革的思考,提高了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活动也增强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一步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赛场风云】历史文化学院与化学院新生篮球友谊赛顺利举行
11月3日上午,由历史文化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联合举办的新生篮球友谊赛在中心校区篮球场举行。本次比赛由来自两个学院202012级、2013级的同学参加,最终化学与化工学院以39:27的成绩战胜历史文化学院。
伴随着哨声吹响,上半场比赛开始,历史文化学院率先取得球权,23号柯可嘉三分线内一步跳投命中,为历史文化学院首开纪录。凭借着开场火热的手感,历史文化学院通过中远距离跳投连续涨分。易地再战,化学院在多次尝试性投篮未果后,果断改变战术,利用历史文化学院在攻防转换过程中立足未稳的弱势,突破内线得分,迫使历史文化学院多次出球失误,将比分扳成8:8平。历史文化学院根据场上形势,随即请求暂停,做出换人调整。暂停过后,两队交替涨分,凭借着上半场最后时刻的罚球,历史文化学院以14:13一分的领先优势进入下半场。下半场比赛中,化学院在争抢篮板球上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依靠对前场篮板的争抢,多次获得二次进攻的机会,将比分反超至25:15,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历史文化学院利用自己在体能上的优势,立足防守,并多次打出内外线的高质量配合,将比分迫近到23:25。基本由大一新生组成的历史文化学院场上阵容,由于急于将比分反超,反致在进攻中技术动作不能保质完成,防守回防不到位,使对方多次轻松上篮得分,赢得一波6:0的优势,最终历史文化学院以27:39负于化学院。比赛结束后,历史文化学院球员聚在场地,对整场比赛中收获的经验以及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与化学院的球员们进行了交流。化学院篮球队队长在接受采访时对历史文化学院球员们在本场比赛中稳定的投篮给予了肯定。希望2013级的新生力量能够快速融入球队,期待他们在“山大杯”赛场拼搏的身影。 历史文化学院“山大杯”足球赛首战告捷11月9日下午,“山大杯”足球赛小组赛在千佛山校区足球场打响,历史文化学院迎战小组赛首个对手口腔医学院。最终历史文化学院以5:1战胜口腔医学院,取得小组赛开门红。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两队球员在天气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坚持在中场展开激烈拼抢,丝毫没有受到湿冷天气与极低能见度的影响。开场不到五分钟,历史文化学院便利用角球机会,由5号郭东珺和7号恰勒哈尔破门得分,取得了2:0的领先优势,将场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率先取得进球的历史文化学院攻势不减,队员们在场上耐心寻找机会,并通过配合多次形成有威胁的射门机会,19号王若鹏犀利的突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均未能转化为进球。丢球后的口腔医学院也明显加快了进攻节奏,并在上半场上临近结束时利用历史文化学院后卫球员解围失误扳回一球。中场休息后,下半场比赛开始。上半场末段取得进球的口腔医学院明显加强了对历史文化学院防守一端的压力。历史文化学院面对场上形势,稳扎稳打并不慌乱。在抵挡住口腔医学院的一阵围攻后,历史文化学院5号郭东珺右路突入禁区回敲中路,10号詹森扬在门前乱战中推射进球,将场上比分改写为3:1。历史文化学院在比赛随后的进行过程中,牢牢控制着场上球权,并在下半场最后阶段由14号平措嘉措和20号张雨森再添两粒进球。最终历史文化学院以5:1战胜口腔医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足球队以一场雨中胜利开启了在“山大杯”的征程,大一队员们新鲜血液的加入,高年级队员们的不懈坚持,都使这支队伍愈战愈勇。场上每一位队员都在用尽全力奔跑,朝着同一个目标奋进。感谢场上每一位球员的努力,也感谢冒雨赶到千佛山校区前来加油助威的观众们,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历史文化学院足球队的精彩表现。 历史文化学院取得“山大杯”女篮小组赛两连胜11月11日至12日,历史文化学院女篮在千佛山校区相继迎战口腔医学院和化学与化工学院,并凭借出色表现取得“山大杯”女篮小组赛的两连胜。在第一场对阵口腔医学院的比赛中,两方队员热情高涨,早早来到比赛场地进行热身和赛前准备训练。比赛正式开始,双方队员迅速展开激烈拼抢,历史文化学院7号刘璐率先取得球权,一路快跑运球,在对方的防守下迅速跳起投篮,为学院赢得开场的关键两分。口腔医学院也不甘示弱,巩固防守并多次进攻反击,历史文化学院用坚实的防守和精准的投篮渐渐拉开比赛分差,以35:6的比分进入下半场。下半场一开始,口腔医学院便展开猛烈攻势,同时加强对7号刘璐的防守。历史文化学院在主力队员被严防死守的情况下接连失球,口腔医学院趁机反攻,使比分迅速迫近。紧急关头历史文化学院巧妙改变战术,将主力由主为辅进行转换,在大范围被防守阻拦的情况下转身传给10号古丽,再由古丽进行上篮投球。最终,凭借队员间默契的配合,历史文化学院以62:13的大比分优势顺利取得小组赛首胜。在第二场对阵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比赛中,由于化学院临时弃权,历史文化学院不战而胜,接连获得小组赛两轮胜利。此次比赛展现了历史文化学院女篮队员们奋勇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青春活力,祝愿女篮姑娘们在“山大杯”的赛场上越战越勇,再展巾帼风采。 历史文化学院女篮晋级“山大杯”八强11月13日至14日,历史文化学院女篮在千佛山校区继续迎战药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并以出色表现顺利晋级“山大杯”八强,创造了历史文化学院在女篮山大杯史上的最好成绩。在第一场与药学院的比赛中,历史文化学院面对药学院历年夺冠的重重压力,积极备战,在药学院前一场比赛中仔细观摩,总结经验并有针对性地安排好战术。比赛中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拼抢与进攻,两队针锋相对,进入胶着状态。终于在开场十分钟左右,药学院8号趁历史文化学院防守松懈,三步上篮首先赢得一球。历史文化学院也不甘落后,迅速调整,在后半场频频强攻,突破防线果断传球,在默契的配合与场外教练的指导下最终在上半场结束前以领先10分的优势进入下半场。经过中场的人员休整和战术调配后,下半场双方的防守与进攻强度不断加大,历史文化学院6号王冬茹凭借灵活的动作,娴熟的技巧抢下对方发球,果断传球到7号刘璐手中,刘璐运球半场遭到药学院坚实阻挡后迅速递到11号戴冰手中,戴冰投篮后球砸中篮筐,历史文化学院10号古丽跳起抢板,顺利投中篮筐。在一番紧密机智的配合下,历史文化学院将比分迅速拉开并以26:14的优势胜出,提前锁定八强席位。14日,历史文化学院迎战小组赛最后一个对手材料学院,尽管连续的赛程使队员们身体疲乏,但并未影响队员们勇于拼争,敢于坚持的热情。面对实力强劲的材料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调整战术,全力以赴。比赛开始,材料学院便以绝佳的速度和精准的命中率将比分领先。历史文化学院毫不气馁,加大对对方主力的防守与阻拦,在随后的罚球中,历史文化学院更将比分扳成平局。后半场比赛中,材料学院展开强烈攻势,同时紧紧盯防我方主力,比分迅速拉开。由于激烈的碰撞与拦截,场上队员不时发生意外擦伤流血,但女篮姑娘们在拉拉队的鼓励加油中奋力反攻,努力追赶比分,最终以31:20遗憾落败材料学院。在小组赛中,历史文化学院女篮姑娘们不仅发扬了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更展示了篮球队员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再次刷新了学院女篮“山大杯”历史上的最好战绩。期待女篮队员们在半决赛更为精彩的表现。 历史文化学院“山大杯”女篮险胜管理学院11月16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女篮在千佛山校区与管理学院进行“山大杯”五到八名排位赛的第一场比赛。最终,历史文化学院以12:11的一分优势险胜管理学院,进军五六名排位赛。开场后,历史文化学院率先取得球权,11号邓方起得球后迅速运球快下,管理学院利用严密的防守抢断得球,历史文化学院果断展开反抢,重新得球后由7号刘璐运球突破,遗憾在底线附近遭到包夹,球权再次回到管理学院手中。管理学院由11号刘文皓带球组织进攻,尝试出手中投不进,但管理学院凭借身高优势连续抢到前场篮板获得二次进攻的机会,最终由12号丁晓晗投入一个远距离两分球打破了比赛僵局。历史文化学院利用对手得分后退守不及时,快速发动进攻由7号刘璐上篮还以颜色。比赛此后进入胶着状态,倒地拼抢的场面屡屡发生。比赛僵局在上半场后半段被打破,管理学院凭借中投连下4分,11号刘文皓运球闪过防守球员上篮得分,将比数拉至8:2,管理学院带着六分优势进入下半场。下半场比赛一开场,历史文化学院改变战术立足防守,迫使管理学院连续失误,历史文化学院得球后迅速发起反击快攻上篮得分,将比分迅速迫近至8:9。比赛进入到最后阶段,管理学院两罚中一,历史文化学院利用快攻上篮得分将比分扳为10平。第38分钟历史文化学院进攻犯规,管理学院获得罚球机会并两罚一中再次超出比分。之后历史文化学院加强防守力度,11号邓方起同学连续抢到防守篮板控制了篮下,7号刘璐同学进攻端多次造成管理学院犯规,获得罚球机会最终罚入两球将比分反超。比赛剩下最后14秒时,管理学院展开了最后一次进攻,11号刘文皓在贴身防守下投篮偏出。最终,历史文化学院以12比11险胜管理学院。取得比赛胜利后的历史文化学院女篮将参加17日的五六名排位赛,朝着继续刷新“山大杯”战绩的目标前进,让我们继续期待她们的精彩表现。 历史文化学院女篮“山大杯”勇夺第五11月17日下午,“山大杯”女篮五至八名排位赛第二场比赛在千佛山校区进行。继上一轮险胜管理学院后,历史文化学院女篮再次以26:18的优势战胜政管学院并获得“山大杯”第五名,创造了历史文化学院女篮参加“山大杯”以来的最好成绩。学院团委书记张丽昙老师到现场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上半场比赛正式开始。开场后不久,政管学院便利用历史文化学院的失误,突破上篮率先拿下两分。历史文化学院随即作出回应,7号刘璐在摆脱政管学院追防后上篮得分,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频繁杀入内线造成政管学院犯规获得罚篮的机会,可惜手感不佳未能将罚球转化为得分。政管学院则利用历史文化学院罚球后退防不及时,快攻连续得分。面对场上形势,历史文化学院及时请求暂停,对场上人员作出调整。随后历史文化学院明显加强了场上防守强度,迫使政管学院多次出球失误,利用抢断后的反击将比分拉开至13:6,到上半场结束时,以13:9领先进入下半场。下半场比赛开始,凭借着场上队员默契的位置轮换,历史文化学院场上防守强度依旧不减,利用反击进一步巩固着领先优势。10号古丽下半场前半段便连突带投取得6分,找到投篮准星后的7号刘璐多次运球突破到篮下制造罚球得分,政管学院只能凭借着场上球员的个人能力涨分。最终,历史文化学院以26:18战胜政管学院,获得了本届“山大杯”第五名。逆境重起,永不止步。比赛结束后相拥庆祝的女篮姑娘们背后,是无数次在瑟瑟秋风中滴下的汗水,是无数个在篮球场艰苦训练的夜晚,是小组赛以来每位姑娘身上只增不减的伤痕。历史文化学院女篮用成绩证明了信念与行动的永不止步,不断放飞着她们在“山大杯”征程上的希望与梦想。 【班级动态】魅力历史,“徽”洒青春——2012级历史班班徽设计工作圆满结束近日,为期一周的2012级历史班班徽设计工作圆满结束,历史班宣传小组第一时间通过本班的人人网公共主页进行了发布。班徽设计团队由班委和宣传小组号召,拥有相关爱好与特长的同学自愿报名组成。设计团队采用“广泛了解,集中设计”的方法,坚持“优中选优,精益求精”的理念,以“突出学校、学院、专业的底蕴和特色,增强班级凝聚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搜集设计实例的基础上征集了部分同学的意见,形成了最终讨论方案并委托仝嵩泽同学进行了技术制作。2012级历史班班徽以山东大学校徽为设计蓝本,主体色彩采用与校徽一致的山大红,突出体现了历史学专业与山东大学相伴走过112年风雨之路的紧密关系。班徽的外层依次是取自校名的“山东大学”和繁体隶书的“历史文化学院”、“2012级历史学”字样,清楚明确地表达了校、院、班“三位一体”的关系。班徽的主体是位于中间的篆书“史”字,简洁有力而又充满文化底蕴,象征着我们民族悠久的“治史”传统。主体的背景则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取自山东大学校徽,下半部分取自“八马同槽”群雕,是对以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为代表的山东大学历史系八大教授的缅怀,也是对我们身上山大学子使命感的警醒,更是对我辈传承薪火、勇攀高峰、续写辉煌的激励。新学期,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关心指导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历史班的各项工作已顺利完成交接,平稳步入正轨,原历史班的同学之间增进了解,深化友谊;转专业和交流生同学则尽快适应,积极融入。二十四个人团结一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级凝聚力。班徽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一名山大历史学子肩上的责任。与此同时,同学们对于班级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世界史专业举行师生座谈会11月3日晚, 2012级世界史专业师生座谈会在知新楼A座1204室举行。世界史专业顾銮斋教授、李巍教授、郑群副教授、解玉军副教授、牛淑萍副教授、王广振副教授、孙一萍副教授、孔亮老师、朱毅璋老师出席会议。会议由王广振老师主持。郑群老师就山东大学世界史专业的历史渊源和独立升格为一级学科之后的发展前景做了简短介绍。他从“八马同槽”时期的陈同燮先生说起,指出世界史专业与山东大学和历史学科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和学院在世界史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他几位老师介绍了世界史专业的杰出校友事迹,并就同学们最为关注的就业问题做了解释。老师们谈到,世界史专业在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上有独特优势,它研究范围广、对外交流多、学术成果新,因而在就业上也有更多的选择。老师们鼓励大家在校期间要抓住机会把握自己,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走出精彩的人生之路。各位老师与同学们就第二外语学习、出国留学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各位老师指出,第二外语需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专门的学习,学院会根据同学们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同学们纷纷表示会在扎实学好专业课程和英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视野,加强学习,增强素质。本次座谈会气氛轻松融洽,大家畅所欲言。各位老师对时隔十年重新招生的世界史专业充满信心,同学们也拥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钻研志向。 2012级档案专业举行班级活动总结会举行  11月8日,历史文化学院2012级档案专业在中心校区理综楼举行班级活动期中总结会议。会议由团支书刘佳亲主持,档案班全体同学参加。
会议内容由班委在会前共同商讨,刘佳亲首先转达了辅导员在班委会议上对同学们在注意宿舍安全及卫生,养成规律作息,注重文明礼仪,重视课业和学习等方面的希冀。随后,各班委总结了自开学以来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并在多媒体上展示了《班级活动记录表》,表内详细记录了每项活动中的人员分工和实际工作量,每次记录均要求有非记录人员审核。班级活动记录表的展示使同学们更为直观地了解了近期班级活动动向,也体现了班委们真正落实班级事务公开、透明的原则。为保证每次班会、团会内容充实,不占用同学过长课余时间,档案班制定了定时开展班会、团会的制度:每次班级会议必须由班长、团支书和另一位相关班委三人同时发起,每次会议必有主题,不可无故开会,开会前2-3天即通知同学。在班会精简的前提下,同学因事不能参加会议时必须及时请假。会上,组织委员郭熠程表示,今后会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共同为班级建设出力。学习委员王宁也表示在开展班级活动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文化课学习。  
刘佳亲为同学们展示了班委及档案小组为所有同学准备的神秘礼物——《大学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以记录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为主,内有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伟老师、2012级档案班班主任王云庆老师、文书学授课教师韩英老师以及2012级辅导员李进老师的温情寄语,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成长档案每年发放一次,积累三年最终订为毕业礼物,记录大学最美的青春年华。  最后,刘佳亲公示了推优入党的3位同学名单,并传达进行群众决议的通知,她也鼓励各位团员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此次会议对开学以来2012级档案班的事务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安排,有利于全体同学更快地融入班级大家庭,增强班级凝聚力。 历史文化学院举办“消防知识讲堂”11月14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在文史楼338举办“消防知识讲堂”。讲堂由2013级研究生班班长刘春主持,2013级硕士研究生全体参加。德育助理鲍海燕、李忠秋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消防知识讲堂”讲座历时两个半小时。首先,班长刘春以PPT的形式介绍了消防知识堂的基本要点。随后,同学们观看了消防知识宣传片。宣传片以全国各地的火灾实例讲解了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许多实用的逃生知识、逃生要领。通过消防知识讲堂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四个方面的提升。一是提高了防范意识。许多火灾的发生都是由于消防安全防范意识的不足造成的。二是学习了消防知识。在火灾初期,只要具备一定的消防知识完全可以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掌握了消防技能。特别是要学会使用灭火器,这样才能进一步防止火灾的扩大。四是增强了自救本领。在火灾发生时沉着冷静,学会利用身边的东西进行自救,切不可惊慌失措。此次消防知识讲堂,使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有了极大提高,并进一步增强了自救及逃生技能,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2012级历史班第一阶段读书活动成果丰硕
学期过半,2012级历史班读书交流活动第一阶段顺利完成。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同学们在彭淑庆等各位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本学期课程与个人兴趣,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先后有六名同学登台进行读书成果展示,就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
学期初,彭淑庆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向大家提出了“静下心来研读代表作”的要求。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从彭老师的推荐书目中选读了两到三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专著,并在课上课下进行了分享交流。
第一次交流活动的主题是“《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角度方法”,在这次交流活动中许奇同学和司晓明同学就阅读本书的感受体会与大家进行了分享。许奇从细节着眼,讲述了茅海建先生在本书中对于鸦片战争前中英军事实力的对比考量,以此启发大家军事史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司晓明则从宏观角度上分析了本书的整体结构和写作方法,并以本书为例与大家探讨了近二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人文关怀特点。
第二次交流活动以“自救与抗争:近代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为主题,由方允同学和焦雨楠同学向大家展示。方允以清政府发展近代海军策略为线索,就姜鸣先生的《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与大家分享了中国近代海军“初创、并举、独进、重建”的曲折历史,总结了清末海军近代化的历史教训。焦雨楠就《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神话的义和团运动》对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义和团运动进行了解读,论证了“事件、经历和神话”这三种深入了解认识历史的途径在认识论上是平等的,向我们提出了历史研究的另一种角度。第三次交流活动是由李昱同学和来自兰州大学历史基地班的交流生杨猛同学带来的“近代化的另一维度:从社会史的视角看待近代中国”。李昱结合自己读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体会,以“变与不变”为核心向大家介绍了在“欧风美雨”冲击之下的中国近代社会的内部变化。杨猛根据李喜所先生的《中国留学史论稿》,并结合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了近代以来的中国教育制度、留学生与社会发展问题。来自兰州大学历史基地班的朱漫芸同学则针对两人的发言提出了深刻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与思考。
彭淑庆老师全程参与了这一阶段的读书活动,并对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都给出了细致而中肯的点评。他鼓励大家多读书、勤思考,向大家强调说明了代表作、史料与学术史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的读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既在读书中获得了积累,又在交流中增进了友谊,同时也并增强了与外校交流生之间的学术互动。下一阶段的读书活动将加大与世界史班和拱辰史学社的合作,并与大家的期末论文相结合,力争实现常态化。 世界史专业召开本硕学习经验交流会
11月19日下午,2012级世界史专业的同学在中心校区知新楼1204会议室召开了学习经验交流会。会议邀请了历史文化学院三名研究生(分别是国际关系史的刘帅、俄国史的王珏、美国史的王淑云),他们同本科世界史专业的同学进行了交流,探讨相关的学术问题以及考研、就业等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会议伊始,刘帅、王珏、王淑云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到会的世界史同学也进行了自我介绍。交流会以拉家常的形式进行,三位研究生谈起了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来到山大读研的感受。刘帅向大家介绍了他从一所普通高校考到山大的经验技巧和坎坷经历,大家都很受鼓舞。王珏讲述了她出于对于历史的热爱从俄语专业转到俄国史的故事,而且对第二外语的选择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王淑云则向同学们介绍了本专业考研的热门学校和他们的学术水平以及考试特点。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一些考研的具体细节以及需要做的准备。三位研究生都认为,不管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要尽早确立一个目标,然后细化这个目标,进而一步步地去实现它。
随后,几名同学问到了关于读书的问题。三位研究生给同学们的建议是本科阶段一定要熟读教材,牢固掌握细致的历史脉络;然后再有选择的读一些学术专著,并且一定要做好笔记,梳理出作者的思想主线;而且广泛地阅读历史学著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偶尔也要涉猎与之相关的学科,比如人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书籍,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这次交流会使世界史专业本科生得以研究生面对面交流,并收获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增进了世界史本硕同学之间的感情。 档案学专业毕业班赴济南市城建档案馆实践学习
11月21日下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档案学专业的毕业生同学们在刘旭光教授和王云庆副教授的带领下,共同前往济南市城建档案馆实践学习。济南市城建档案馆副馆长张俊峰与大家进行了座谈并带领师生参观了馆内科室。档案馆办公室主任周莉陪同参观。
档案馆负责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来访师生,并在会议室进行了座谈。在座谈期间,同学们共同观看了城建档案馆的介绍短片,了解了城建档案馆的概况。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来到声像采编室和缩微拍摄室,对声像档案的制作及缩微胶片档案的保护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参观中央控制室时,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了档案馆的办公自动化监管系统并进行了操作演示。档案馆的库房则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智能密集架,进一步增强了档案库房管理的自动化和安全性。在整理著录室,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向同学们直观展现了档案数字化著录的全部流程。查档中心便捷舒适的服务环境使同学们感受到档案工作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最后师生一行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参观了展现城建档案馆发展历程和济南市城建变化发展的展厅,欣赏了济南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美丽图景。
本次针对毕业生的实地实践性学习,是为加强档案教学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毕业生对本专业工作的认知,增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为即将走出大学课堂的毕业生们准备的一场意义深远的实践课。
济南市城建档案馆1981年2月正式成立,为市建委直属事业单位,是按照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的专门档案馆,为加强济南市城建档案业务的监督检查和管理,1990年9月成立济南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公室,与城建档案馆合署办公,隶属市建委领导,业务上接受市档案局指导。1999年以99.5分的高分晋升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并多次被建设部、省建委、省档案局、市政府、市建委授予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2012级档案班组织“四六级强化集中营”集体自习活动
近日,历史文化学院2012级档案班在中心校区公教楼501开展四六级强化集中营集体自习活动。本次活动自11月22日起由学生自行发起,为期至少20天。12月14日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即将进行,本次考试面临全新改革,组织强化集中营集体自习有利于及时传达最新考试信息、集中共享各类复习资料。为保证同学们能够在集体自习中得到切实提高,档案班学习委员王宁组织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成立备课小组,搜集最新改革模拟试卷,传达最新考试动态。每晚8点30分至9点30分,集中营进行阅读、写作、听力,模拟训练,周六上午进行真题模拟测试。每次训练后利用20分钟进行集体讨论,相互答疑,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本次集中营采取自愿报名和参加形式,同学参与度极高,在班级内逐渐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也为同学们期末备考预热。
此次活动体现了2012级档案班团结、向上的集体意识和合作、互助的温馨氛围,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欢迎学院其他班级同学参与其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2012级文管班举行主题班会
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11月25日晚,历史文化学院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班在知新楼A座1106举行了主题班会。会议由班长马瑞龙主持。各个班委分别交代了班委工作会的讨论结果、提出了自己对班级的建议。同学们态度积极、反响热烈。
首先,班长马瑞龙对班级最近的表现作了简要概括,随后明确了此次班会的大体内容,并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会上确定了班徽、班歌、班风、班训以及今后班级的建设目标。班长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十分重要,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体现班级的文化氛围。随后,班级团支书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拓展同学们的素质和增进班级认同感就“给力中国梦,活力团支部”主题,提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个活动方案以扩大班级影响力,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支持。“读万卷书”要求同学坚持每天阅读、作笔记,一个月后班委将组织同学交换各自的笔记,开展读书会、头脑风暴会等交流活动。“行万里路”则鼓励同学积极参加我班即将开展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活动,会上同学们对此表现出了浓烈的兴趣。接下来,学习委员对今后班级的学习安排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预约签到”这种新形式为参与方式的集体自习方案,同时,他还提到了同学们应平时就及时做好复习工作、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老师进行交流。生活委员强调了宿舍环境卫生的重要性,简要公布了班费的支出情况。宣传委员则提出了要以文管为荣的概念。
本次主题班会气氛轻松融洽,班委详细地展示了班委会的讨论结果,同学们积极讨论、反应热烈,对班委的工作做了肯定、对今后学习和生活上的安排也十分支持,此次班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档案专业师生赴青岛学习交流11月28、29日,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赵爱国教授和曲春梅副教授带领档案学专业部分硕士研究生赴青岛市档案馆和海信集团学习交流。在青岛市档案馆,历史文化学院师生一行首先与档案馆代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青岛市档案局(馆)长潘积仁对历史文化学院师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青岛市档案馆的基本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赵爱国教授表达了对青岛市档案馆各位领导的感谢,并就青岛市档案馆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同时希望双方在未来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方面有更深入地交流与合作。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随后,青岛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社会宣传处、文档服务中心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结合他们的实际工作,分别介绍了各部门的业务重心和工作成果,并就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师生们从档案学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青岛市档案馆在国内最早开展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目前正在以数字档案馆为基础建设“智慧档案馆”,师生们向各位负责人了解了青岛市档案馆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经验以及最新的“智慧档案馆”建设的理念与计划。座谈会后,师生们参观档案馆的数字化、档案缩微中心和文档服务中心,并观看了“见证青岛”、“青岛与海洋”主题档案展览,全方位地了解了青岛市档案馆以及青岛市档案工作的进展与未来规划。海信集团是国内优秀企业,其档案室是青岛市档案馆的重要业务指导监督对象之一。师生们希望通过此次实地考察,对企业档案和企业档案工作有更深入的认识。历史文化学院师生一行参观了海信集团展览馆。从海信最早生产的收音机到如今各种门类的“SMART”产品,师生们感受了海信发展轨迹和发展理念的变化,也体会到了企业档案在企业文化塑造和宣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随后,海信集团档案室的工作人员为师生们演示了青岛市档案馆开发推广的档案管理及利用系统,介绍了档案室的馆藏情况和主要工作。期间,赵爱国教授为青岛市档案局(馆)的全体人员和青岛市区、市档案局(馆)长、机关和企业档案机构负责人作了《城市记忆与档案资源建设》的学术讲座,受到好评。 “创想起航o就业先行”——2011级文管班举办就业座谈会11月29日下午14点,山东大学学生就业与发展指导服务中心信息部主任刘振华走进我院2011级文化产业管理班,顺利举办“创想起航o就业先行”就业座谈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观反映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