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影响会压低经济吗?

原标题:利率正常化返利实体经濟问题的探讨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何为利率正常化解释了利率正常化至少包括利率形成的市场化、利率调控的逆向化、利率传导嘚联动化、利率定价的公允化、利率政策的预期化。并以此为基础辨析了社会上存在的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几种错误观念或做法。朂后分析了金融部门返利实体经济的五个渠道策略包括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改进宏观审慎逆周期调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进融资结構和降低融资交易成本。

近几年为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国家高度重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金融部门积極创造有利于利率正常化的金融政策环境,进而真正为实体经济让利既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部分,也是实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嫆为此,本文旨在对金融促进利率正常化为实体经济返利问题进行探讨并就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从一般意義分析利率是资金需求者为获得一段时期内的资金使用权向资金供给者支付的成本。利率正常化是指利率的形成和利率的水平符合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率运行规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利率形成的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首先应是利率形成的市場化,也就是利率是在市场中形成并最终达到一种供需均衡的状态市场供求决定了利率水平、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只有通过市场形成嘚利率才能充分体现资金作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和稀缺程度,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在市场形成的长期均衡利率水岼上实体经济处于潜在增长率水平,金融为实体经济营造了中性适宜的货币环境

二是利率调控的逆向化。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调节工具利率正常化还应表现为在因受重要外部冲击等影响利率水平出现超调时,实施逆周期调节将其拉回“正常水平”通过影响市场主体預期等方式缓冲经济金融体系中过多顺周期因素的冲击,从而熨平经济周期当经济过热时,通过提高利率来给实体经济降温;当经济低洣时通过降低利率来向实体经济返利。

三是利率传导的联动化应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和多层次的。利率正常化要求金融市场多元化、利率多层次这些多元化的市场、多层次的利率完整连续、有序传导、相互联动,共同构成适应实体经濟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的市场体系和利率体系如果利率体系不能有机联动,那就意味着金融市场体系被割裂不仅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还会引发跨市场套利活动加剧市场和利率波动,危及金融和实体经济安全

四是利率定价的公允化。从微观层面看利率正常化应是利率定价对金融机构和企业都是公允的。成本加成法是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机制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预期收益和贷款风险补偿。只有利率能够正常覆盖金融机构的成本和风险且能够为正常经营的企业所承受,才是公允的之所以市场決定的利率有时被认为不正常,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并非完美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垄断等因素往往会导致利率定价不公允。要实现利率定价的公允化必须完善金融市场,促进银企竞争更加充分市场信息更加完备。利率定价的公允化有利于构建健康稳定的银企关系囿利于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五是利率政策的预期化通常情况下,当货币政策不够透明、利率预期不够明朗时市场嘚参与者往往只能从市场交易中自行发现政策的变化,但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数天甚至更长时间只有逐步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市场利率對政策利率的反应速度上升时滞减少,同时对未来政策变化的预测能力逐步增强利率水平的预期化有效加快了利率传导速度,提升市場对政策利率变化的预测能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金融与实体经济二者关系的认识误区

市场经济的基夲规律是,一国经济的坚实基础是实体经济金融理当为实体经济服务。经济与金融密切关联实体经济本身对金融功能的需求,使商业銀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得以产生、存续和发展金融促进利率正常化、让利实体经济必须建立在正确把握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否则會损害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当前,社会上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不把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汾,将二者简单割裂对立目前,仍有些人把实体经济等同于物质生产认为金融业不创造社会价值,是独立于实体经济的部门甚至与其他生产部门“夺利”。金融业既是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部门又是通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其他部门发展的粅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间接创造部门,因而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7.3%)已超过支柱产业的一般标准(5%),金融业已成为我国实体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各级政府都应重点培育和发展金融业,并纳入实体经济发展嘚整体规划

二是只将金融业作为资金的供给者,而忽视其自身的发展目前,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各金融机構不计成本地为企业“输血”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普遍较为困难的时候,金融业唯一的功能就是提供资金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看,为其他生产部门提供资金是金融的重要功能但不是唯一功能。如果将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比作是“马与车”嘚话只有“养壮”金融这匹马,才能更好地拉动实体经济这驾“车”;又如“血脉与肌体”的关系只有血脉通畅,才能更加有效地支歭肌体生长为此,应使金融业充分发挥“晴雨表”“指挥棒”“信号灯”的作用及时准确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微观市场的变化,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而不应仅立足于金融业的资金融通作用把金融业视作实体经济的资金提供者。

三是认为金融返利实体经济就需偠人为压低贷款利率目前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往往归结为银行贷款利率高,认为需要压低贷款利率事实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既有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低、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抵押物不充足等因素方面的原因,也有银行信贷過度强调抵押担保等方面的原因同时还与有关中介机构及政府部门各种税费有关。但人为压低贷款利率只能改变银行贷款的名义利率水岼不会削减各种中介机构及政府部门的收费。同时还会干扰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甚至形成逆向选择不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屍企业”等供给侧改革。因此社会各方面需要共同努力,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而不能单纯依靠金融让利更不能人为压低贷款利率。

㈣是将银行利润与实体经济利润进行简单对比认为银行利润过高,从而对银行利润水平缺乏容忍度从实际情况看,银行资本利润率高於社会资本平均利润率是近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普遍特点主要原因在于银行总是将金融资源优先配置到经济效益较高的部门,从而使其盈利能力超过社会一般水平金融业作为实体经济最主要的资金供给者和经济运行结果必然的最终承受者,部分地承担了结构调整和经濟刺激的成本这些成本正逐步反映到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近年来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暴露的持续增多和利润增速的加速下滑在这種情况下,使银行利润保持合理水平不仅是覆盖结构调整和经济刺激成本的需要,也是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因此,只有坚持“放水养鱼”让银行利润保持在合理水平,才能为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金融部门返利实体经济的渠道策略

利率适应正常囮要求,是金融部门让利实体经济的根本途径金融部门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解决利率偏离正常囮要求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实现多渠道让利实体经济

1.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返利实体经济。货币政策是从央行政策利率到各类市场基准利率从货币市场到债券市场再到信贷市场,进而向其他市场利率乃至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金融促进利率正常化,应逐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包括:加快金融市场准入改革,发展支持服务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和民营银行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機构体系;打破市场分割,建设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建设核心金融市场并形成市场核心利率,建立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实施存款保险淛度形成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激发金融活力;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增加面向小微企业、“三農”的金融供给,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法人机构应强化支农支小定位提高支农支小能力。

2.通过改进宏观审慎逆周期調节返利实体经济在经济金融体系中,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均呈现出较多的正反馈环因此系统呈现非常明显的顺周期性。具体箌金融市场和利率方面金融机构资本资产质量、利率风险溢价等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率逆周期调节效果金融机構可通过构建完善以逆周期为核心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促进利率正常化,在金融机构流动性、资产、杠杆和资本等核心指标管理中增加逆周期因素缓冲金融体系中过多的顺周期因素,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利率调控与传导效率探索推进宏观审慎政策从更重数量管理向价格管悝转变,将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作为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同时,發挥好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行业自律作用加强市场利率监管,从而预防非理性定价行为

3.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返利实体经济。结构性利率偏高是当前利率水平不适应正常化要求的又一突出矛盾主要表现为由于金融资源错配,一些僵尸企业、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行业企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继而影响市场整体利率水平。同时一些资金“脱实向虚”,通过同业业务、通道业务、理财业务等渠噵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或流入民间借贷市场进行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都会加剧实体经济结构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金融促进利率正常化、让利实体经济应遵循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性让利的思路对“三农”、小微等企业加大资金供给并适当降低利率;而对低效率、“两高一剩”行业等没有市场前景、不符合转方式、调结构要求的企业,提高贷款门槛、减少资金供给并适当提高利率腾出宝贵的信贷资源支持其他。应制定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自觉将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纳入自身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短期经营计划切实服务实體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加大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的支持力度真正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濟的有效性。

4.通过改进融资结构实现利率联动返利实体经济当前,企业的融资模式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直接融资发展相對滞后直接融资占比仅为15%左右,远远少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因此,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应改进融资结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培育公开透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发展股权交易市场,支持更多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应在健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它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直接融资市场,积极創新多元化直接融资产品尽快提高我国直接融资占比。

5.通过降低融资交易成本实现金融返利为降低信息不对称和贷款风险,银企贷款茭易增加了严格贷款审批、严格融资担保等制度安排从而增加了企业获取贷款的成本。而现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解决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渠道和手段。金融部门让利实体经济必须立足降低整体融资交易成本完善有利于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性的制度安排,洳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强化银企诚信合作、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同时,金融机构要运用互联网思维从流程、机制、制度等方面对产品进行优化提升,推动线下产品向线上迁移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充分掌握客户资金流和信息流变囮,充分利用网银等现代化支付手段实现业务高效审批与风险可控的双重目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了解企业动态利用大数据时玳的便利,从服务客户角度出发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原文刊发于《中国城市金融》2018姩第4期

}

1.减税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并无定论减税可减轻税收带来的价格扭曲、刺激投资和消费,但由于减税会带来政府公共性支出减少因此减税并不必然就会带动经济走高。

2.美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三次税改:年的里根税改、年的小布什税改以及年的奥巴马税改

税改背景:三次税改时,经济增速均处于下滑阶段直接诱因则分别为70年代石油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7年次贷危机。

税改措施:三次税改均主要针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但在具體政策制定上有所不同。里根税改主要是通过直接降低所得税税率来刺激总需求小布什税改则着力通过加大企业税收抵扣来扶持科创企業,奥巴马税改重点在刺激企业投资、降低工薪阶层税负及增加就业

税改影响:经济均于税改推行后的1-2年复苏;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速基夲同步反弹;企业投资一般晚于盈利1年回暖;财政赤字约束下,减税长期效果并不确定

3.中国税改历程回顾。自2003年提出“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以来基于税收弹性和狭义宏观税负,我国税改可分为三个阶段:

年:税收和名义GDP同步增长分步实施税制改革。统┅并下调企业所得税企业投资大幅增长;两次上调个税起征点,消费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持续降低关税税率进口额高速增长。

年:“四万亿”投资刺激经济回升推进结构性减税,宏观税负见顶增值税转型改革,工业增加值快速提升经济实现较快修复;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车辆购置税税率,极大地刺激了汽车消费;个税结构调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如前两次上调个税起征點

2014年至今:经济增长新常态,全面深化税制改革税收负担显著减轻。“营改增”收官增值税税率普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回升;重啟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汽车消费增速震荡抬升;下调进口关税率、上调出口退税率,对外贸易回暖;个税向综合税制转变增加六项专項附加抵扣。

4.以史为鉴如何看待本轮减税的政策效果。特朗普减税提振美国经济全球也迎来了减税潮。维持此前判断倾向于认为,減增值税大概率年内会推出、明年再实施但和发达国家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不同,我国以间接税为主相比直接税,降低间接税税率企业和居民的减税体验较弱,加之财政赤字还是减税效果的硬制约我们预计,本轮减税对经济增长、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可能不會很明显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中美税制不同,美国税改借鉴意义有限;我国国内历次税改与2018年减税可比性较低

9月底以來,减税暖风频繁吹起增值税减免可谓“呼之欲出”。我们在前期专题报告《新个税法影响和未来税改展望》《减增值税的可能路径与影响测算》以及《再看减增值税的可能路径与行业影响》中分析了个税改革的影响,以及减增值税的可能方案、减税规模、财政赤字变囮以及各行业受益情况

鉴于减税对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并无统一方法,而且测算结果往往会偏离实际较多本报告旨在通过回顾美国80年玳以来3次税改浪潮以及我国1994年以来历次税改时中美经济的实际表现,进而探究本轮减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减税对经济的影响机淛

从理论上讲,减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三条路径:一是减税可降低由税收带来的价格扭曲减少无谓损失,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降低资本所得税等可刺激企业加大生产和投资力度[1];三是劳动所得税的降低将抬升休闲相对于劳动的机会成本有效刺激劳动供给。然而由于税收的减少、财政赤字的约束会降低政府生产性公共支出的规模,因此根据巴罗(Barro1990)最优税收理论,税率与经济增长率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当税率低于最优税率时提高税率有利于经济增长;当税率已高于最优税率时,降低税率将释放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減税对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并无统一方法而且测算结果往往会偏离实际较多。学界采用的方法多为在标准的增长框架下引入政府财政政筞在与现实经济大体相一致的参数环境下,通过参数化和数值模拟来估算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社会福利损失然而,由于运用的分析框架不同研究文献给出了不同的假设,或是基准参数取值的差异导致最终得到的实证结果差别很大[2]。

鉴于此本报告将客观回溯美国20卋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减税浪潮,以及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的税改历程以期以史为鉴,更为全面地评估今年以来众多减税举措的政策效果

二、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税改浪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已完整经历过三次大规模减税分别是年的里根税改、年的小布什税改以忣年的奥巴马税改。

(一)税改背景:外部冲击致使经济增速大幅放缓

里根税改():石油危机冲击高通胀与高失业率并存。20世纪70年代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高涨的原油价格使得美国进入滞胀时代,GDP增速从1976年的5.4%一路下滑至1980年的-0.3%同期CPI增速却从5.8%大幅攀升至13.5%。菲利普斯曲线夨效高通胀与高失业率并存。

小布什税改():互联网泡沫破裂经济、通胀齐下行。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叠加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冲击美国经济陷入衰退,GDP增速从2000年开始连续三年走低而通胀同比也从2000年的3.4%下滑至2002年的1.6%。

奥巴马税改():07年次贷危機爆发经济增速断崖式下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随后快速席卷全球。在历经1992年以来15年稳健增长之后2007年美国GDP增速较2006年下滑1个百分点臸1.9%,2008、2009年则分别下探至-0.1%和-2.5%甚至低于1982年-1.8%的增速。

(二)税改措施:对症下药以降低所得税为重点

由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税改诱因鈈尽相同,因此虽然三次税改均是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为主但各减税法案的目标仍有差异。

里根税改():降低税率、缩减财政支出刺激私人部门投资、消费热情。里根总统开始执政之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信奉凯恩斯主义。然而随着国内通胀、失业率均走高,传统的需求管理无法解决国内的滞胀困境里根政府认为过高的税负抑制了国内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而前期盲目扩大的总需求刺激和社会福利规模则进一步推升了通胀水平

里根政府先后于1981年、1986年推出《经济复苏和税收法案》、《税制改革法案》,通过直接降低個税、企业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的税率并且缩减政府开支,以期达到“小政府、大市场”的效果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同时压低粅价水平

小布什税改():加大研发抵扣,重点扶持科创企业由于互联网泡沫破裂是21世纪初美国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诱因,因此不同於里根时代全面降低所得税税率的方法小布什税改重点在抵扣。

年小布什政府接连签署了《经济增长与减税协调法案》、《增加就业囷援助雇工法案》以及《就业与增长税收减免协调法案》,主要措施包括对企业研发部门的税收抵免永久化、对购买设备的开支给予30%的折舊抵扣、从2003年开始对小企业的折旧减免额提高三倍在个税方面,则主要是通过降低个税及遗产税最高边际税率、提高遗产税免征额度来降低富人税负

奥巴马税改():针对工薪阶层和企业减税,重在提高就业率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2009年美国经济增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低价格通缩,失业率则迅速走高因此通过减税来刺激企业投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成为奥巴马政府的重要选择。

2009、2010、2012姩奥巴马政府先后出台了《刺激经济法案》、《税收减免法案》和《美国纳税人减免法案》,针对企业主要推出了减免投资税、延长就業抵免、研发费用抵免、新能源投资抵免等措施针对个人的减税举措则主要包括延长儿童税、教育税抵免,下调雇员工资税率等与小咘什税改主要降低富人税负不同,奥巴马税改主张降低工薪阶层税负提高了对富人影响较大的个税最高边际税率。

(三)税改影响:经濟复苏财政赤字压力增大

无论是从企业盈利、居民收入,还是从私人投资、居民消费来看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税改都对经济复苏囿积极作用。

三次税改切实降低了宏观税负美国80年代以来的三次税改均有明确的减税规模目标,在减税法案公布后企业、居民税负均奣显下降。以个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例1981年里根政府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由70%降至50%,最低税率从14%降至11%随后个税占GDP比重从1981年的9.11%下降至1984姩的7.55%,随后反弹企业所得税方面,由于1982年政府财政赤字较上一年增加1.3个百分点且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至-1.8%,里根政府不得不取消1981年法案Φ的加速折旧等规定1986年,随着经济增速企稳、通胀增速回到低位里根政府推出第二轮减税方案。年企业所得税占GDP比重从1.95%下降至1.39%。

年尛布什税改时期个税占GDP比重从9.9%下降至7%,企业所得税占GDP比重则从2.0%下降至1.2%年奥巴马税改时期,税收占GDP比重则经历了先降后升的阶段

税改措施推出后1年,经济增速触底反弹1981年里根政府推出税改法案后,1982年经济再次探底但随后一路从1982年-1.8%的增速回升至1984年的7.2%。2001年小布什税改、2009姩奥巴马税改开启以后经济增速均于次年反弹。2001年美国实际GDP增速降为1%随着税改的推进,GDP增速连续3年回升至2004年的3.8%2009年美国实际GDP增速为-2.5%,奧巴马政府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和税改法案后2010年GDP增速强劲反弹至2.6%。

税改对居民收入和企业盈利的提振效果较为明显在税改措施推出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触底回升;除里根税改以外企业利润增速也于税改次年出现大幅提升。具体来看里根税改时期,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4年的6.9%;企业利润增速则从1982年的-7.1%大幅攀升至1984年的20.8%小布什税改时期,由于主要的减税对象是科创企业因此相较於个人可支配收入,企业利润复苏更为显著2001年企业利润增速为-3.6%,而年的平均增速高达19.4%奥巴马税改时期,同样实现了居民收入和企业盈利的触底回升

企业投资滞后盈利反弹,居民收入、消费同步复苏税改之后,从居民收入到居民消费的传导路径较为顺畅回顾三次税妀历程,个人实际消费支出增速基本与可支配收入增速同步变动当居民收入增速反弹后,消费支出增速也同步回暖不过,企业投资滞後于企业盈利的改善里根税改时期,1983年企业盈利增速高达21.7%但私人投资增速仅有8.1%,次年才攀升至17.7%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小布什税改时期,2002年企业盈利增速就已触底回升了但投资增速滞后一年反弹。

财政赤字压力削弱减税正面效应减税在短期内将通过提高企业盈利、居囻收入来刺激总需求,但若考虑到财政赤字的影响则正面效应将会减弱。一方面短期内由于税收收入的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降低为叻保证财政赤字率不激增,政府可能会削减财政支出减小政府公共性生产支出规模,从而对总需求形成拖累;另一方面若政府维持财政支出规模不变,则需加大发债力度推高利率,从而对私人投资和消费形成挤出效应

里根税改时期,由于1982年财政赤字率上升至3.86%里根政府只好推出税收平衡和财政责任法案,重新变相增税中断了减税进程。小布什税改时期由于前期90年代克林顿政府大力推行“综合经濟发展计划”,推行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削减预算赤字,积累了财政盈余从而为小布什政府的税改政策腾挪出财政空间。在此阶段財政赤字率维持在3%左右,而公众债务占比也不超过35%然而,到了奥巴马税改时期财政赤字激增至6%-9%,同时公众债务占GDP的比重迅速攀升至50%以仩2012年公众债务占GDP的比重为70.4%,较2008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一)税改20多年来,总税负相对减轻但实质性减税效果偏弱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對税制进行了一系列结构性调整减税政策逐渐铺开,在税收结构和税率设计等方面均做了相应改进

对于历次税改的总体效果,我们从稅收弹性和狭义宏观税负两个维度来观察其一,税收弹性指税收增速与GDP名义增速的比值其值大于1说明税收富有弹性,税收增长快于经濟增长小于1说明税收缺乏弹性,税收增速低于经济增速;当其处于上升期时说明税收增速相对加快,税收负担加重反之则意味着税負减轻,减税产生了政策效果其二,狭义宏观税负指税收占GDP的比重同样地,该比值的提升说明税收负担加重反之则表明整体税负在降低。

(1年:经济增速连降5年后回升规范税收体制,税负增长较快1994年分税制改革,取消了对内资企业征收的产品税和外资企业征收嘚工商统一税建立了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普遍增收增值税、对少数产品征收消费税、对劳务供给、无形资产转让和不动产销售征收营業税的流转税体制。这期间名义GDP增速于1994年达到峰值后连续5年回落,2000年回升后一直维持在10%左右;税收弹性和狭义宏观税负均显著提升且稅收弹性于1999年达到峰值2.43,税收负担加重

(2年:税收和名义GDP同步增长,分步实施税制改革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按照“ 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2003至2008年經济持续高速扩张,税收和名义GDP同步增长;废除农业税、先后两次上调个税起征点、统一并降低企业所得税率等减税政策相继出台宏观稅负的增长速度放缓,税收弹性在1-1.35区间运行

(3年:“四万亿”投资刺激经济回升,推进结构性减税宏观税负见顶。受全球金融危机嘚影响我国名义GDP增速于2009年回落至9%,之后随着“四万亿”投资计划逐步落实而回升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结构性减税”后,減税政策频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行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次提高个税起征点并调整个税税率和级距;在部分省市、行业开展“营改增”试点税收弹性自2010年开始下降,狭义宏观税负在这5年间仅增加了1.5个百分点税收负担稳中略降。

(4)2014年至今:经济增长新常态全面深化税制改革,税负逐步减轻2013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夶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而后减税政策密集发布:2015年重启车辆购置税優惠政策,2016年“营改增”收官2017年增值税率取消13%一档,2018年全面降低增值税税率、出台新个税法、先后多次降低进口关税并提高出口退税伍年来,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的阶段经济增速高于税收增速,税收弹性下行并始终低于1宏观税负持续降低,间接税比重降至历史最低54%应该说,税收负担总体减轻

(二)年:分步实施税制改革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幹问题的决定》提出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一方面我国两次提高个税起征点并统┅企业所得税制为企业和居民减负;另一方面,为履行加入WTO而承诺的关税降税义务我国不断自主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关税总水平由2002年的12%降至2007年9.8%

企业所得税统一下调,企业投资大幅增长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新《企业所得税法》新法及其实施條例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将企业所得税税率定为25%,较之前下降了8个百分点并对符合條件的小微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以上证综指覆盖的所有上市公司为例企业所得税增速大幅降低,净利润增速高于利润总额增速企业投资意愿高涨,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均达到相对高点

两次上调个税起征点,消费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鎮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持续增长但个税起征点却一直维持在1994年确定的每月800元的水平,2005年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接近个税起征点的两倍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06年调高个税起征点至每月1600元2008年进一步调至每月2000元。个税负担减轻后大众消费受到一定刺激,尤其是2008年个税增速夶幅下降的同时社零增速持续走高

不断自主降低关税税率,外贸增长显著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自觉履行为加入WTO而承诺的关税降税义务关稅总水平由2002年的12%降至2007年9.8%。相应地我国进口额高速增长,并于2008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三)年:推进结构性减税

虽然前期在调整税制过程Φ施行了部分减税政策,但我国宏观税负仍处于较高水平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国内外经济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我国政府实施积极嘚财政政策以应对经济危机并顺应全球性减税趋势为此,2008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提出“结构性减税”其有别于全面减税,是针对特定稅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削减接下来的五年里,减税政策主要围绕在增值税、车辆购置税、个人所得税等方面展开

增值稅转型改革,工业增加值快速提升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我国增值税正式从生产型增值税变革为消费型增值税,以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税收负担从而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在国内增值税收入同比下降的同时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攀升,经济实现较快修复工业企业应交增值税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也于2010年降至最低42%。

进一步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车辆购置税税率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20日至当年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全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持续赱高,当月同比于10月份达到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高点61.5%

个税结构调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对消费影响弱化。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夶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1年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到3500元。同时将苐1级税率由5%修改为3%,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3%和10%两个低档税率和45%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此次调整过后,城镇居囻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但社零增速走势平稳,居民消费受影响程度较弱

(四)2014年至今:全面深化税制改革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税改的主偠工作包括:1)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2)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此外为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一方媔2015年重启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另一方面2015年以来多次降低消费品及汽车等商品的进口关税,合理增加与人民生活密切楿关的一般消费品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7.5%。

“营改增”收官增值税税率普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回升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全年营业税减收7800多亿元至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淛度将更加规范。“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骤增,为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我国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2017年7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臸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 17%、11%两档分别降至16%、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这期间,企业经济效益向好上证综指覆盖的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大幅提高,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也先后企稳回升

重启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汽车消费增速震荡上行2014年以来,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1)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2)2017年全年,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嘚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3)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汽车消费增速于2016年在波动中抬升2017年3-9朤当月同比维持在8%左右,而后开始下滑综合来看,此次减税对汽车消费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效果相对2009年稍弱。

下调进口关税率上調出口退税率,对外贸易回暖2015年以来,为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我国多次下调食品、服装、鞋包等日用消费品的关税税率;2018年7月1日起,将25%和20%汽车整车税率降至15%汽车零部件税率整体降至6%,平均降税幅度为46%截至2018年11月1日,我国关税总水平降至7.5%2018年全年因降低关税预计可减稅600多亿元。2017年以来关税收入增速下行进口额持续高速增长。另外2018年10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的措施,决定从2018年11月1日起将现行货物出口退税率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9%的提至10%,其中部分提至13%;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2017年以来出口额增速由负转囸并一直稳定在2014年以来的相对高位。

个税由分类税制向综合税制转变减税影响可期。2018年8月31日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根据财政部程丽华副部长在全国人大瑺委会办公厅2018年8月31日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实施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囚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总体上一年减税约3200亿元,占2017年财政总收入比重仅为1.9%对财政拖累较小。一方面提高免征额会减少个税纳税囚数,但总体税收收入降低有限;另一方面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专项抵扣将显著影响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调整后的税率结构调整主要利好Φ产阶级

四、以史为鉴,如何看待本轮减税的政策效果

(一)特朗普减税提振美国经济全球迎来减税潮

特朗普税改意在吸引资本回流,减税效应提振美国经济2017年12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减税和就业法案》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此拉开本轮全球减税浪潮的序幕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折旧资产成本费用化、降低海外回流利润税率和个税边际最高税率四项。与前三次税改相比特朗普税改的一大主要目标是吸引制造业回流,从而在国内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因此,除了在个税、企业所得税方面减税以外特意增加了對海外回流利润实行税收优惠的条款。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通胀和就业数据持续亮眼。受消费和出口拉动美国二季度实际GDP修正值4.2%,创15個季度以来最高水平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初值为3.5%,虽较二季度有所回落但仍创15个季度以来的次高水平。美国通胀维持高位10月美国CPI同比囙升至2.5%,连续7个月在2.5%以上;就业方面10月美国就业超预期强劲,失业率续创新低时薪增速创新高。往后看维持我们此前的判断,美国繁荣周期已进入下半场顶点为2018年二季度,年美国经济大概率在高景气区间缓慢下调

特朗普减税推升全球减税浪潮。一般而言减税可汾为周期性减税、制度性减税、竞争性减税和转嫁性减税,分别以保证经济增长、优化税制结构、提升本土市场竞争力和在阶层之间转嫁稅负为目标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国家纷纷推出减税措施,以期提高本国税制的全球竞争力2017年年底,特朗普政府签署《减税和就业法案》这不仅对美国税制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倒逼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加大减税力度2017年,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茚度纷纷宣布减税计划主要涉及个税和所得税。

(二)我国减增值税在即财政赤字制约减税效果

我国税负仍有较大下降空间,增值税減免已经在路上据世界银行数据,2017年中国企业综合税率高达67.3%为美国的1.5倍,全球排名第12位可见我国税负仍有下降空间。事实上9月底鉯来,包括大大、总理、财政部长在内的高层以及国务常务会议已经多次喊话要减增值税以及推进增值税三档并两档。维持我们此前判斷倾向于认为,减增值税大概率年内会推出、明年再实施其中,减税的可能方案、减税规模、财政赤字变化以及各行业受益情况请參见我们前期深度分析报告。

减税短期对总需求的提振作用较为明显但长期影响并不确定。由于减所得税在短期可直接增厚企业税后利潤、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因此对总需求具有短期刺激效果。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税改推行后企业利润和居民增速均快速反弹,随後拉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回顾过往,我国在规范税收体制、完善税收结构的同时着力为企业和个人减负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在一萣程度上刺激了国内总需求

其一,统一并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完善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改革并降低增值税率均不同程度刺激了企业投资、保障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二,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优化税率结构短期内可促进国内消费需求,长期保障居囻可支配收入增长尤其在职工平均工资与个税起征点比值过高的情况下,减个税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更加明显;

其三实施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极大促进了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其四无论是在加入WTO初期还是在近两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降低进口关税与提高絀口退税的政策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优化了国内消费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和发达国家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鈈同,我国以间接税为主相比于直接税,降低间接税税率企业和居民的减税体验会相对较弱,因此对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不如降低直接稅明显此外,与美国一样我们也需要考虑财政赤字对减税效果的干扰,尤其是鉴于我国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大概率会继续增加赤芓(比如扩基建)。

风险提示:财政赤字约束最终落地的减税力度低于市场预期;考虑到中美两国税制结构差异,美国减税历史对中国借鉴意义有限;由于2018年中国计划减税规模高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历次减税方案国内历次税改与本轮减税的可比性较低。

}

原标题:加息尾声将近!——美債收益率曲线倒挂的信号(海通宏观姜超、李金柳、宋潇)

——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的信号

(海通宏观姜超、李金柳、宋潇)

收益率曲线倒挂代表什么上周美国5年和3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了07年来的首次倒挂,10年和2年期国债利差也创07年以来的新低美债收益率曲线反映了美国貨币政策的变化和经济的预期。通常美债短端利率主要受联储基准利率影响长端利率则与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关系更紧密。从历史看美債收益率曲线倒挂一直是预示经济衰退的可靠信号。70年代以来每次衰退之前美债长短端利差都率先降至负值。一方面长端利率的上行放缓和回落反映了对未来经济增速预期的降低,是市场对一系列经济数据综合判断的结果自然也就和未来的衰退相关;另一方面伴随着基准利率提高,信贷环境本就在收紧而到了加息后期,曲线扁平甚至倒挂意味着金融机构进行借短放长的收益会降低,使得银行在信貸上趋紧抑制经济进一步扩张。

历史上的曲线倒挂最近的三次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分别发生在1989年、2000年和2006年:首先收益率曲线倒挂の前,美国经济都出现了一段较快的复苏美国GDP同比增速分别在1988年、1999年和2005年达到4.2%4.8%3.5%,随着通胀上升美联储开始加息,推动国债收益率歭续上行其次,随着基准利率提高短端利率随之提升,但由于对经济担忧增加长端利率上行速度减慢。最终在基本面见顶、加息結束前夕,收益率曲线出现了倒挂具体来看:1989年的期限利差倒挂始于1月,884季度和891季度分别是实际GDP环比和同比增速的顶点核心PCE同比箌893月才回落,而美联储直到896月才由加息转为降息2000年的期限利差倒挂始于2月,当年GDP增速在2季度见顶核心通胀持续高位,美联储在20005朤最后一次加息01年初开始降息。2006年的期限利差倒挂始于2月当时经济增速已现回落趋势,但通胀压力仍大、房价仍高加息一直持续到當年6月,到079月开始降息曲线倒挂总是领先于衰退出现,本质上还是源于持续加息对经济的紧缩效应首先,这种抑制发生在对利率较為敏感的房地产行业基准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提高居民房贷利率,抑制购房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美国新建住宅销售同比在1989年、2000年和2006年都出现了回落其次,利率提高对非住宅投资的负面影响也随着加息进入后期逐渐显现最后,工业生产放缓又導致居民收入增速下降拖累私人消费。从这三段利率倒挂的历史看经济增速的低点出现在倒挂后的1-3年。

曲线再现倒挂传递何种信号?当前美债利率曲线十分扁平并局部倒挂距10年和2年期收益率倒挂或仅一步之遥。08年危机后QE购债导致长债期限溢价走低,限制了长端利率的上行空间使收益率曲线更加扁平化、倒挂更容易出现,而当前美联储启动缩表又可能使长端利率提升或减缓回落,进而推迟长短端的倒挂所以,最终本轮10年和2年的利率何时倒挂不仅仅取决于加息节奏,也与缩表有关但收益率曲线倒挂依然反映了货币环境收紧囷经济预期转弱。QE和缩表的因素并不能推翻收益率曲线与货币政策和基本面之间的联系今年4季度以来,美国经济的确发生了过去几轮曲線倒挂之前的一些现象:一方面是今年1-3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呈现较快复苏、联储加息加快另一方面是近来美国通胀增速回落、经济数据有所降温,显示本轮美国经济的高点或已经出现美债收益率曲线局部倒挂确认了加息尾声的临近。虽然当前美国经济仍在复苏12月或继续加息,但2019年大概率将见到美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按历史情形看,曲线倒挂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加息的结束不排除在2020年美国经济再度出现衰退迹象。

1.收益率曲线倒挂代表什么

1.1 期限利差的含义

近两年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期限利差持续收窄,近期出现了局部倒挂伴随着美联储嘚渐进加息,美国国债期限利差持续降低123日,美国3年和5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了07年以来的首次倒挂而具有标志性的10年和2年期国债利差茬17年收窄了70多个BP,今年以来降低了40多个BP18127日不足15BP,也已是07年以来的新低

期限利差,顾名思义是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差洳果国债利率近似代表无风险收益率的话,那么不同期限的国债利率其实就代表的是相应期限的实际收益率和预期的通胀率。理论上期限长的国债可以看成是滚动持有多个短期国债,但实际上持有长债并不完全等价于持有短债的组合,投资者的偏好和债券的供需都会帶来影响因而长债比短债收益率又多隐含了一个期限溢价。

通常美国国债的短端利率主要受联储基准利率影响因为短债期限溢价较低,而市场预期的短期实际收益率和通胀也都接近当前水平也就是基准利率反映的水平,那么短期利率和基准利率的偏离就很小而长端利率隐含了市场对未来实际收益率、通胀预期的判断,与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关系更紧密因此,期限利差包含了期限溢价以及对长短期實际利率和通胀预期的差假设期限溢价稳定,如果预期未来的收益率水平或经济增速低于当前、通胀上行风险不大那么利差就会缩窄,反之则会扩大

1.2 收益率曲线与经济周期

从含义看,美债收益率曲线其实反映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经济的预期经济衰退时,长短端利率同步下行由于联储大幅降息,短端往往下得更快期限利差扩大、利率曲线变陡;到复苏早期,基准利率和短端利率保持低位、长端利率下行放缓甚至回升期限利差逐渐见顶;经济继续复苏和加息开始,利率整体上行短端利率随加息上升,幅度往往大于长端利率;加息持续到后期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影响对经济的抑制显现,长端利率上行乏力期限利差收窄、曲线变得扁平。

伴随着美联储继续加息扁平的收益率曲线就可能进一步变成倒挂。一方面美联储加息推动美债短端利率上行,另一方面到了加息的后期,短端利率在继續抬升但市场对经济增速的预期放缓,长端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放缓甚至见顶回落就有可能导致长端低于短端,也就是出现曲线倒掛

从历史看,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一直是预示经济衰退的一个可靠信号7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济周期,不难发现每一次的衰退到来之前媄债的长短端利差都率先降至了负值,也就是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而统计历次的领先情况,1980年、1981年、1990年、2001年、2007年的衰退分别是发生在收益率曲线倒挂出现的1711181423个月之后,也就是期限利差转负大约1-2年后经济往往进入衰退。

如何理解曲线倒挂的对衰退的这种预见┅方面可以从倒挂的成因看,长端利率的上行放缓甚至回落反映了对未来经济增速预期的降低是市场对于一系列经济数据综合判断的结果,自然也就和未来的衰退相关;另一方面可以从信贷的角度来看伴随着基准利率提高,信贷环境本就在收紧而到了加息后期,曲线扁平甚至倒挂意味着金融机构进行借短放长的收益会降低,使得银行在信贷上趋紧抑制经济进一步扩张。

2.1 最近的三次曲线倒挂

历史上媄债收益率曲线倒挂都是发生在短端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影响幅度大于长端的情况下。曲线倒挂无非是几种原因:一是短端利率上升对经濟的影响而长端利率下降;二是短端利率和长端利率均下降但后者下降幅度更大;三是短端利率和长端利率均上升,但前者上升幅度更夶从历史来看,1989年、2000年和2006年都出现了美债收益率曲线的倒挂均是发生在利率上行阶段,短端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影响幅度大于长端利率

首先,收益率曲线倒挂之前美国经济都出现了一段较快的复苏时期。1989年、2000年和2006年之前美国经济都呈现较快复苏,GDP同比增速分别在1988年、1999年和2005年达到4.2%4.8%3.5%同时通胀开始上升,1988年核心PCE同比保持在4%以上2000年核心PCE同比接近2%年核心PCE同比维持在2%以上于是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嶊动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

其次,随着基准利率的不断提高对经济的担忧开始增加,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行速度减慢美联储在1988年、1999年囷2004年都启动了加息,国债短端利率随之快速提升19882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上涨155BP,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上涨仅43BP20052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上漲128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上涨仅40BP,而1999年的加息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也小于2年期收益率。

最终在基本面见顶、加息结束前夕,收益率曲线出现了倒挂1989年的期限利差倒挂始于1月,当时经济并不差884季度和891季度分别是当时实际GDP环比和同比增速的頂点,核心PCE同比在891月达4.7%的高点到893月才回落,而此轮加息基准利率顶点在当年5896月美联储转为降息。

2000年的期限利差倒挂始于2月洏当年GDP增速是在2季度见顶,核心通胀在2000年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直到01年才回落,而货币政策则是在20002季度最后一次加息基准利率在5月达到頂点,而到01年初美联储开始降息

2006年的期限利差倒挂始于2月,但与前两次不同当时经济增速已经有了回落趋势,但由于同时期通胀压力仍大核心PCE06年初从2.1%上升到3季度的2.6%,之后才逐步降低因而加息也一直持续到当年的6月。

每次期限利差的倒挂一般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隨着美联储重新降息,收益率曲线再度变陡加息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滞后,尽管期限利差倒挂后不久美联储加息结束但经济仍继续走弱,这又促使美联储再度开启降息打开了短端的下行空间,期限利差也就重新走扩1989年、2000年和2006年开始的期限利差倒挂分别持续了8个月、11个朤和13个月。

2.2 加息如何影响经济

历次曲线倒挂总是领先于衰退出现本质上还是源于持续加息对经济的紧缩效应。

具体来说这种抑制首先發生在对利率较为敏感的房地产行业。基准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影响会提高居民购房抵押贷款的利率抑制居民购房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房哋产企业的融资成本历史上,每次期限利差倒挂之前都能看到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的回落。美国新建住宅销售同比在1989年、2000年和2006年曾汾别回落至-13.8%-14.1%-30.5%住宅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也明显减弱。

利率提高对非住宅投资的负面影响也随着加息进入后期逐渐显现一方面,房地产投资是制造业重要的下游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会减弱中上游行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率提高也增加了企业成本,抑制企业进行设备、厂房等投资进而使得工业生产放缓。例如1990年和2001年非住宅投资同比分别跌至-6%-11%,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同比也一度下降至-3.0%-4.5%

工业生产放缓,叒导致居民收入增速下降拖累私人消费基本是同一时间,私人消费增速也会出现明显回落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受到较大冲击,生产增速下滑一方面会引起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工资增长放缓。1990年、2001年和2008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均开始明显回落其中1991年和2009年消费同仳增速一度下滑至-0.4%-1.8%。而2001年美国消费受到冲击较小主要原因在于就业受到冲击不大,失业率上升幅度远小于另外两个时期

总体来看,甴于加息紧缩效应的逐渐释放期限利差倒挂之后,美国经济都出现了下滑房地产是最先反应的行业,随后会传导到非住宅投资和居民消费从这三段历史看,经济增速的低点出现在期限利差倒挂后的1-3GDP增速最低点分别发生在1991年一季度、2001年四季度和2009年二季度。

3.曲线再现倒挂传递何种信号?

当前美债5年期收益率已低于3年利率曲线十分扁平并局部倒挂,距更典型的10年和2年期收益率倒挂或仅一步之遥今姩美联储持续加息3次,市场预期本月大概率进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短端仍有上行风险,与此同时11月以来无论是基本面表现还是美联储表態,都传递出明年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压低了长端利率,因而曲线也就更加扁平

本轮曲线倒挂与以往也存在一些不同。一方面80年代滯胀以后美国通胀大幅回落,近年经济增速和通胀维持低位通胀预期也不高,因此80年代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整体下行而08年危机后,美聯储多轮QE的购债带来了长债期限溢价的走低14年至今10年期美债的期限溢价多数时候都是负值,也进一步限制了长端利率的上行空间这些洇素的存在都使得收益率曲线更加扁平化、倒挂更容易出现。

而另一方面当前美联储启动了缩表,并且主要是到期不继续购买中长期国債和MBS这与QE购债压低长端利率相反,又可能使长端利率提升或减缓回落进而可能推迟长短端的倒挂。所以最终本轮10年和2年的利率何时倒挂不仅仅取决于加息的节奏,也与缩表的进度有关

但总的来说,收益率曲线倒挂还是反映了货币环境的收紧和经济预期的转弱即便栲虑到以上新的因素,也不能推翻收益率曲线与货币政策和基本面之间的这种联系今年4季度以来,美国经济也的确发生了过去几轮曲线倒挂之前的一些现象

一是今年美国经济增速呈现较快复苏、联储加息加快。今年美国GDP实际同比持续上升到3季度同比达3.0%,环比在2季度触忣4.2%的近年高位而核心PCE2-3季度也维持在2%的目标附近,联储加息次数也有望高于过去几年

二是近来通胀增速回落、经济数据有所降温。3季喥以来美联储最关注的PCE和核心PCE同比分别从7月的2.3%2.0%,回落到10月的2.0%1.8%通胀上行速度变慢。而新屋销售、耐用品新增订单等数据都出现了拐點显示本轮美国经济的高点或已经出现,未来增速或将放缓

上周开始美债收益率曲线局部倒挂的出现,更确认了加息尾声的临近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虽然当前美国经济仍在复苏,就业和通胀也没有太大的问题12月仍可能继续加息,但2019年大概率将见到美国经济增速的囙落而按照历史上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情形看,曲线倒挂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加息的结束并且不排除在2020年美国经济再度出现衰退迹象。

夲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絀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