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正中神经损伤害,可能是ALS早期吗

检查结果(双侧正中神.尺神经远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远端潜伏期.波幅正常:双侧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正常:)提示:双侧正中神经腕以下不全损害。这是我妈妈检查的结果他的手长期这样会有什么影响吗?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通常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 ne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y ne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的测定。测定方法编辑
(1)MCV测定: ①电极放置:刺激电极置于神经干,记录电极置于肌腹,参考电极置于肌腱;地线置于...
神经传导速度是用于评定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通常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 ne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y ne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的测定。测定方法编辑
(1)MCV测定: ①电极放置:刺激电极置于神经干,记录电极置于肌腹,参考电极置于肌腱;地线置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②MCV的计算:超强刺激神经干远端和近端,在该神经支配的肌肉上可记录到2次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测定其不同的潜伏期,用远端和近端之间的距离除以两点间潜伏期差,即为神经的传导速度。计算公式为:神经传导速度(ms)=两点间距离(cm)×10两点间潜伏期差(ms)。波幅的测定通常取峰峰值。
(2)SCV测定:①电极放置:刺激手指或脚趾末端,顺向性地在近端神经干收集(顺向法),或刺激神经于而逆向地在手指或脚趾末端收集(逆向法);地线固定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②SCV计算:记录潜伏期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y neve action potential,SNAP),用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除以潜伏期为SCV。
2异常NCV及临床意义编辑
MCV和SCV异常表现为传导速度减慢和波幅降低,前者主要反映髓鞘损害,后者为轴索损害。
3NCV的临床应用编辑
NCV的测定用于各种原因的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发现周围神经病的亚临床病灶,能区分是轴索损害还是髓鞘脱失;结合EMG可以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源性损害等。如果您觉得正确或者采纳的话,麻烦给我好评哦,谢谢。
神经传导速度是用于评定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通常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感觉神...
慢性格林巴利可见本病病理最好能做磁共震检查颈椎排除器质性蹭慢性格林巴利早期发病后症状不明现是一慢性蚕食性神经损害的病理改变它主要是损伤人体的植物神经导致人体免疫...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临床症状:1) 多于20~50岁(平均40岁)起病,男女之比(2.6~4) : 1。起病隐袭,缓慢进展,偶有阶梯样加重或自发缓解,也有变异型起...
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合并损害:如上肢外伤骨折压迫等引起,此两神经麻痹时在前臂掌侧出现局限性肌萎缩,而肱桡肌、桡侧屈腕长肌、桡侧屈腕短肌则无萎缩,大小鱼际肌、骨间肌有...
臂部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的阻滞麻醉,选用浓度大且渗透力强的局麻药,如1%?2%利多卡因或1%?2%普鲁卡 因。该法适用于腕部与手部手术。
(1)正中神经阻...
答: 问题分析:小孩得了梦游症对孩子的健康没有什么不利影响,一般无须特殊治疗。但家长必须注意加强保护,防止发生意外。如房间内不宜放置危险物品,不宜生火,门窗要加锁等。...
答: 03.弥补传统治疗不足:弥补传统药物、物理治疗、手术矫正等不能从根源修复神经元的不足,是治疗神经系统疾完美结合。
答: 一般需5万元以上
答: 癫痫是一种神经疾病,且有着不同的类型,要想治愈癫痫,就需要患者能够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专家会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法,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达...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左侧正中神经腕部损害。3个月
左侧正中神经腕部损害。3个月
左侧正中神经腕部损害。3个月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帕金森、脑萎缩等各类神经科疾病
擅长:三叉神经痛、头痛等神经科疾病
擅长:面瘫、脑瘫、帕金森等神经科疾病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中医科、
&&已帮助用户:19671
问题分析:你好,像你咨询的这种情况,病因明确,属于左侧正中神经损伤,自然会影响手指手掌功能,出现屈伸不利等,需要积极治疗,多遗留后遗症。意见建议:如果存在神经断裂,及时进行神经再修复,如果只是损伤,则可以配合针灸,温热理疗以及营养神经药物改善症状,加快恢复。此外,注意左手保温。
问左侧正中神经腕部损害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62174
问题分析:据你的描述,颈椎病的分型很多,如果属于神经根型则会常表现为一侧上肢节段的运动障碍或感觉麻木。所以说颈椎病是会引起手指麻木的。意见建议:如果您怀疑患有颈椎病可去医院做颈椎核磁共振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治疗。平时注意休息,不久坐,局部保暖,不睡过高的枕头。
问双侧正中神经腕部损害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355977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受到压迫或者炎症刺激所致。
建议你去医院的疼痛科就诊,让大夫做下检查以明确压迫刺激的具体位置,可以行局部注射或者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
问我母亲肌电图结论左侧正中神经腕部损害,请教!
职称:医师
专长:急性心肌梗死
&&已帮助用户:2783
问题分析:您好,这种情况多见于腕管综合征,由于手腕部位局部神经受压,导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意见建议:建议注意休息,避免局部过于用力、活动;加强局部理疗,缓解症状;疼痛严重可以行手术切开减压治疗。
问左侧正中神经腕部受损
职称:医师
专长:肿瘤
&&已帮助用户:64724
这种情况 可以行改善血液循环 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问左腕部正中神经中度损害怎样治疗效果好。
职称:医师
专长:骨折,脱位,筋骨痛
&&已帮助用户:11673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情况可以做神经吻合术,再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及康复治疗。
问神经源性损害,(双侧正中神经腕部神经损害可能性大)
职称:医师
专长:崩漏,痛经,妊娠小便淋痛
&&已帮助用户:122766
指导意见:手麻木的原因很多,如肩周炎,颈椎病,或上肢肌肉筋腱经络运行不畅,风湿,受凉受风受湿,血液粘稠,血脂高,糖尿病等均可以引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正清风痛宁,万通筋骨片,双氯灭痛片,天麻丸等。也可烤电,砂烫,热敷等理疗治疗。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我父亲44岁,手经常不自觉抖动,是帕金森吗?
上海蓝十字医生在线为您分析病情……
可以预防一些合并症的发生,所以越早越好
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避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孩子脑瘫多年,上海治疗脑瘫医生点击咨询》》
医学上有很多分类,让上海蓝十字医生帮您一一解析
建议不要用药物治疗,可以先就医,上海神经科医生在线》》
脑萎缩一直困扰,久治不愈,请咨询上海神经科医生》》
脑梗塞容易复发,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脑瘫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最大的敌人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图文】颈椎病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总评分4.4|
浏览量39670
用知识赚钱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运动神经元病中神经电生理研究现状和进展
作者:[1]&单位:北京协和医院[1]&&
文章号:W<font color=#5988&&
12:00:05&&
文字大小: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神经电生理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disorder,MND)是一组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或分别受累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其中以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最为常见,目前有关MND的电生理研究主要针对ALS。另外三型包括进行性肌萎缩(progressivemuscularatrophy,PMA)、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lateralsclerosis,PLS)和进行性延髓性麻痹。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神经电生理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disorder,MND)是一组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或分别受累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其中以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最为常见,目前有关MND的电生理研究主要针对ALS。另外三型包括进行性肌萎缩(progressivemuscularatrophy,PMA)、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lateralsclerosis,PLS)和进行性延髓性麻痹。临床上有许多疾病需要和MND进行鉴别,如脊髓性肌萎缩(spinalmuscularatro-phy,SMA)、肯尼迪病(Kennedydisease)、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motorneuropathy,MMN)、平山病(Hirayamadisease,HD)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这组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不可缺少的手段,特别在早期诊断中是任何其他方法不能取而代之的。用于ALS诊断的电生理手段主要包括神经传导的测定(nerveconductionstudy,NCS)、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以及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MEP)。EMG的异常可以证实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在ALS的诊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感觉神经传导测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排除诊断,运动神经传导测定主要是为了鉴别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MEP可以协助判断上运动神经元功能损害。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三级甲等医院拥有了EMG检查室。特别是在2008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组制定的EMG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应用的共识的发表,为我国EMG的规范应用和研究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从事神经电生理学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的专业队伍越来越壮大,但总体发展还很不平衡,目前专门的EMG医生数量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并且国内尚缺乏针对EMG从业人员的考核标准。欧美等国家的EMG检查者均为神经科医生,需要经过培训获得临床神经电生理的资格认证,并且不脱离临床工作。利用本刊MND重点号之际,以ALS为重点,并结合其他相关MND,就电生理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再次强调临床神经电生理的诊断价值以及我国的现状,希望能引起临床神经电生理工作者的注意,共同努力,提高我国电生理诊断的水平。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常用电生理检查技术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1&&NCS包括感觉神经传导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是所有神经肌肉病患者必须进行的基本检测。感觉神经传导测定发现异常时,有助于排除ALS的诊断,也有助于诊断临床类似ALS表现的一些疾病,如肯尼迪病、结缔组织病和副肿瘤综合征等;当然,在临床符合ALS,而感觉神经传导测定存在异常时,还要注意是否合并嵌压性周围神经病或糖尿病等常见疾病。运动神经传导测定结果虽然没有特异性,但是对判断病情具有一定提示作用。节段运动神经传导(包括Inching技术)的测定,如果发现节段性传导阻滞,则有助于诊断MMN等疾病。临床实践中有些检查者可能为了节约时间等而省略了NCS测定,特别是感觉神经传导测定,从而增加了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本文作者曾经诊断过1例外院确诊为“MND”的患者,后来在作者医院感觉神经传导检测中发现异常,经过基因检测确诊为肯尼迪病,两者预后完全不同。另外,运动神经传导的测定中,应常规进行F波的测定,后者可以提示运动神经近端的传导功能。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2&&EMG同芯针电极EMG测定是早期诊断ALS最重要的手段,特别是临床没有症状和体征的肌肉,如果发现失神经电位可以提供一个部位损害的证据,则有助于早期诊断。目前已经明确,胸锁乳突肌EMG异常可以代表延髓病变,而胸段脊旁肌或腹直肌EMG测定的开展,则可以提示胸段脊髓前角的病变。ALS患者EMG异常的特点是分部上的广泛性,以及自发电位和慢性失神经电位共存,在疾病的非常早期可能只有自发电位,临床有些患者EMG表现不典型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诊(3~6个月),以便确定或排除诊断。但临床经常会看到1例患者短期内在不同医院多次进行EMG检测的现象,这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导致患者承受更多检查带来的痛苦。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很多医生只相信自己医院的检查结果,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也是缘于我国EMG发展水平不一致。在国外针电极EMG的检查者均为神经科医生,观察指标与我国的现状也有所不同,很注重运动单位电位发放的声音等。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3&&MEP目前MEP测定主要采用经颅磁刺激MEP,可以反映锥体束的病变情况。近年来新出现的三重磁刺激技术可以更为敏感的在疾病早期发现锥体束通路的异常,但国内开展较少,其价值也还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验证。但由于ALS的上运动神经元变性的结果为轴索丢失,而非脱髓鞘,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延长需要快纤维明显丢失后才能显示出异常。MEP的波幅变异较大,难以作为诊断参数。当下运动神经元丢失严重,无法引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muscleactionpoten-tial,CMAP)波幅时,MEP检查已无价值。MEP诊断锥体束损害的敏感性至今仍受到质疑。因此,目前有关ALS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主要依靠临床查体所见。MEP目前主要用于发现临床下病变,当临床查体已经发现肢体存在锥体束损害体征时,也不必再进行这项检查。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MND的电生理特点和鉴别诊断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1&&ALS及其他MND的电生理特点世界神经病学联盟1994年提出了有关ALS的诊断标准,并于1998年和2006年进行了修订,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所有诊断标准中均具有重要地位。临床上通常将ALS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分为4个区域,即脑干、颈、胸和腰骶段,在2006年修订的Awaji诊断标准中,根据受累区域的多少,分为临床确诊ALS(3个区域)、临床拟诊ALS(2个区域)以及临床可能ALS(1个区域)。同芯针EMG测定是诊断ALS的关键技术,ALS的EMG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失神经和慢性神经再生共存的特点。在Awaji诊断标准中强调了EMG发现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时,其诊断价值与临床肌肉萎缩无力的价值相同;另外,该标准中还特别强调了束颤电位的诊断意义,当测定肌肉呈现宽时限、高波幅运动单位电位时,可将束颤电位作为进行性失神经的证据,与纤颤电位、正锐波具有同等价值。有研究提出为了确保发现束颤电位,每个部位应至少检查90s以上。新近研究显示,Awaji标准可以明显提高ALS诊断的敏感性,但特异性并无下降,有利于早期诊断。ALSEMG通常表现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PMA和进行性延髓麻痹在发病机制、起病形式和演变过程、预后、尸检病理结果均与ALS相似,因此通常将其看作ALS的变异类型或PMA起病的ALS以及延髓麻痹起病的ALS,其EMG改变与ALS相似,也表现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然而,EMG广泛性神经源损害者并不一定都是ALS,如颈椎病合并腰椎病、SMA、肯尼迪病、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等,此时必须要将EMG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单纤维EMG在某些情况下可有鉴别诊断意义:如ALS合并影像学上颈椎骨关节病时,究竟是ALS合并颈椎病,还是单纯的颈椎病?ALS单纤维EMG测定表现为颤抖明显增宽,常可见阻滞,纤维密度增高,在合并颈椎病时单纤维EMG结果并无差异,而在单纯颈椎病者,单纤维肌图颤抖值通常正常或轻微增宽,一般无阻滞。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2&&MND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肯尼迪病针电极EMG表现与ALS相似,但近半数该病患者感觉神经传导可伴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运动神经传导早期通常正常,其正中神经CMAP波幅一般高于尺神经CMAP波幅,与ALS和PMA所显示的分裂手表现不同。该病早期需要与PMA进行鉴别,除EMG表现外,肯尼迪病常伴有肌酶增高、乳腺发育、内分泌功能异常以及雄激素受体编码基因CAG重复序列增多。从PMA患者中筛选出肯尼迪病,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对于遗传咨询也有重要价值。SMA的EMG虽表现为广泛性神经源性损害,但其年龄均为婴幼儿或儿童,存在SMN基因突变;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通常有小儿麻痹病史;HD通常为青少年起病,症状局限于一侧或双侧上肢远端,一般在数年内停止发展,EMG表现为第7、8颈椎或第1胸椎水平的神经源性损害,颈椎MRI前屈位检查可见下颈段脊髓在椎管内受压表现,上述疾病均不难与ALS鉴别。我国目前ALS的诊断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在鉴别诊断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许多临床表现为ALS的患者,可能是由于某种潜在疾病,如副肿瘤综合征等所致。近年来国内ALS协作组调查以及国内诸多报道显示,我国ALS的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国外,除可能确为我国ALS自身特点外,不排除其中可能缺乏鉴别诊断,导致某些其他类似ALS的疾病被误诊为ALS。在家族性ALS、青年发病的ALS以及与地域分布有关的ALS,EMG表现与ALS并无差异。对于发病年龄较早者,有必要开展基因检测,寻找有无特定的基因突变,如FUS基因变异等。在获得明确基因异常之前,首先应排除具有明确结构性损害的病变,还应注意与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如氨基己糖苷酶缺乏症进行鉴别。总之,MND以运动系统受累为突出表现,往往导致严重残疾,其中尤以ALS为重,患者生存期仅3~5年,早期诊断是保证早期治疗的前提,神经电生理检查在ALS早期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如何更早期的对ALS做出诊断,以便在病程更早期开展药物治疗试验,开发新的ALS治疗药物,一直是ALS诊断和治疗领域的难题。神经电生理检查也是鉴别ALS与其他疾病的重要工具,可以协助从ALS类似疾病中筛查出可治性疾病,或识别出其他相对良性的疾病,以保证患者获得合理的治疗。需要强调的是,神经电生理检查应看作是神经系统查体的延伸,在疾病诊断和鉴别过程中,必须密切与临床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近年来,我国临床电生理工作尽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提高EMG的临床应用水平仍任重道远,还需所有同道的共同努力。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简介单位:北京协和医院简介:
崔丽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和“肌电图(emg)”相关的论文
肌电图(emg)
目的: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42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针极肌电图(EMG)检测两次(入院时为第一次和1个月后为第二次),第一次共检测266条运动神经(四肢及面部),168条感觉神经,84次F波,141块肌肉(四肢及面部)的EMG,1个月后复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入院时和1个月后EMG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改变的关系。结果:首次检测上、下肢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者占所检运动神经的71%,MCV不同程度减慢者占59%,运动神经波幅降低者占37%,SCV不同程度减慢者占所检感觉神经的54%,F波异常者占90%,EMG为神经原性损害者占所检肌肉的35%。第二次复查神经电生理完全恢复正常者占74%。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其病理改变以脱髓鞘损伤为主,部分合并有轴索损伤,在病程早期神经电生理检测就可以有阳性发现,但后期其恢复滞后于临床症状的恢复,特别是合并有轴索损伤者。神经电生理检测对GB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和波幅、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和波幅的改变以及拇短外展肌肌电图(EMG)的变化。方法:对临床拟诊并经EMG确诊的CTS84例患者的神经传导和EMG测定进行回顾,并结合临床分析。结果:本组84例CTS患者的主要异常表现为正中神经的SCV减慢,波幅降低,尤以指3-腕的异常最为明显;58.3%的患者有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延长,拇短外展肌EMG表现为自发电位为主,部分时限延长。结论:SCV测定能早期发现和诊断CTS,特别是对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很有意义。
目的:探讨腹直肌针极肌电图(EMG)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ALS组58例患者进行常规EMG检测,包括上、下肢肌肉、胸锁乳突肌、下胸段脊旁肌及腹直肌,测定自发电位、募集相、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波幅及多相波,对健康对照组3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腹直肌EMG的检测,比较ALS组与对照组腹直肌EMG的差异,以及ALS组中腹直肌EMG与下胸段脊旁肌EMG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腹直肌EMG的MUP参数分别为波幅(389&#177;35.7)μV,时限(9.78&#177;1.23)ms,多相波(16.2&#177;5.2)%;ALS组腹直肌EMG的MUP参数分别为波幅(675&#177;135)μV,时限(12.78&#177;1.03)ms,多相波(36.2&#177;7.2)%,ALS组腹直肌EMG各参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S组腹直肌EMG神经原性改变(43/58,74%)与下胸段脊旁肌EMG(39/5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直肌EMG各参数均能可靠、稳定地测出,可作为诊断ALS患者胸段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辅助手段。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临床特点、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对AL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AL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NCV及其胸锁乳突肌、胸段脊旁肌及肢体肌EMG资料。结果:42例患者均呈广泛神经原性损害,胸锁乳突肌EMG异常率为90%,胸椎旁肌EMG异常率为88%,两者异常率均低于上、下肢肌EMG的异常率(100%,98%),而胸椎旁肌自发电位异常率又高于胸锁乳突肌。结论:早期EMG及NCV检查有助于ALS的早期确诊,行胸锁乳突肌及胸椎脊旁肌EMG检测对AL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目的:探讨一组肌肉疾病的肌电图(EMG)特点与临床的对应关系。方法:对68例经临床、EMG检测后确诊的肌肉疾病患者[其中皮肌炎(dermatomysitis,DM)15例,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27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2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丹麦KeypointEMG仪和美国Nicolet Viking Quest EMG仪,对全部患者进行了EMG和神经传导检测,其中12例行肌肉病理检查。全部患者均行血清肌酶测定。结果:本文68例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但不同类型、不同病程、不同严重程度的肌肉疾病EMG表现并非完全相同,并非都是典型的肌原性损害的EMG表现。肌无力很轻的患者,EMG近似正常。进展较快、急性期的炎症性肌病和进展较快的PMD患者,纤颤电位和异常运动单位共存,为典型的肌原性损害改变。一块肌肉中的纤颤电位越多,肌无力发展也越快,程度也较重。炎症性肌病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复查,纤颤电位明显减少或消失。缓慢进展的PMD和炎症性肌病恢复期,没有自发电位,仅有运动单位电位的改变,部分患者运动单位大小混合存在。结论:EMG检查结合临床有助于肌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估计病程、预后和观察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表现及肌电图(EMG)特点。方法对2006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80例ALS患者的临床表现与EMG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ALS患者均呈现广泛神经原性损害,胸锁乳突肌EMG的异常率为96.25%(77/80),胸椎旁肌EMG异常率为92.5%(74/80),二者异常率均比上、下肢肌EMG的异常率(100.0%)要小,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MG与NcV检查能够促进ALS临床早期诊断,行胸锁乳突肌以及胸椎脊旁肌EMG检测对ALS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肌电图(EMG)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EMG的测量、结果的处理与分析、应用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和应用展望.重点对目前的研究提出问题并进行探讨,为EMG在运动生物力学中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出思考和帮助.
目的:探讨本地区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入选的21例MND患者进行肌电图(EMG)及神经传导检测(NCS),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神经电生理特点.结果:在21例患者中,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异常率为55.2%,主要表现为M波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正常率为98.85%.静息时发现纤颤电位18例(85.71%),正锐波16例(76.19%),束颤电位6例(28.57%),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18例(85.71%),平均波幅增高10例(47.62%),大力收缩时表现为单纯相9例(42.86%).其中上下肢肌肉的异常率为71.08%,胸锁乳突肌的异常率为92.31%,胸椎旁肌的异常率为33.33%.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MND的诊断非常重要,其中EMG检测是MND诊断的重要手段.EMG呈广泛性的运动神经元损害是MND的特征性改变,束颤电位在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胸锁乳突肌阳性率高,可作为检查延髓节段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首选肌肉.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肌电图的感觉分离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肌电图存在感觉分离现象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0例均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MCV、SCV)、F波检测。检测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以及双侧尺神经、胫神经F波的潜伏期及出现率。针极肌电图检测单侧外展拇短肌、肱二头肌、胫前肌和股四头肌。结果20例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肌电图检查出现:双侧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19例双侧或单侧或单条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或波幅减低,1例双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未引出明显反应。结论在临床表现典型的吉兰-巴雷患者肌电图出现了这种感觉分离现象更支持诊断。神经电生理的检查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的:建立咀嚼肌表面肌电图(sEMG)与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KG)同步记录技术,联合分析正常(牙合)下颌运动的特性。方法:应用sEMG和MKG同步记录20例正常(牙合)青年志愿者在牙尖交错位(ICP)、下颌姿势位(MPP)、咀嚼等7种下颌运动状态下咬肌、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和下颌运动轨迹,并进行时域和相关性分析。结果:sEMG时域分析显示,不仅各咀嚼肌肌电的幅值、平均肌电值(AEMG)和峰值在不同下颌运动中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在同一种下颌运动中各咀嚼肌肌电的幅值、平均肌电值AEMG和峰值均有显著性差异(除在ICP和MPP的幅值、峰值,在ICP和最大开闭口的AEMG外)。MKG的同步检测和分析表明各参数中倾斜度(Slant)、垂直位移(Vertical)、前后位移(A./P.)在不同下颌运动中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与sEMG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通过sEMG与MKG同步记录和联合分析下颌运动的方法,可以分析下颌运动的特征性参数。
金月芽期刊网 20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侧经神经h反射异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