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400万人,清华大学毕业生去向都去哪儿了

东北人口流失超400万人 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我的图书馆
东北人口流失超400万人 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这些年,说到北上广深的外来人口,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东北人特别多。这样的感受其实来源于一个事实:东北人口确实在一线城市打工、创业、就业的越来越多。2000年和2010年的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的人口流失已达400万人。那么,哪些人离开了东北?他们为什么离开?六月三号,计算机专业的董梦囡从北京赶回东北大学,因为今天班里拍毕业照。去年九月,刚上大四的董梦囡去了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实习,一去就被公司相中了。董梦囡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刚开始去了没多长时间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说想让我留下来,然后我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之所以有些下不了决心,是因为最初去北京的期望仅仅是实习,而学校这边,已经确认了她的保研资格,这学期结束就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另外,自己是大连人,毕业后留在东北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在北京时间一长,她开始意识到两地的差别。董梦囡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北京有投资者,有用户、有媒体,都集中在中关村,有人才、还有学校,都集中在这个区域,所以它在国内是非常适合创业者发展的地方。沈阳或者大连的话,这些条件就比较欠缺。毕业在即,董梦囡发现,心中的答案已经越来越明确。董梦囡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东北可能人就比较安逸一些,相对北京来说,就是比较安逸一些,然后我觉得在北京,只要你肯努力,你就可以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就想追求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这些事情。董梦囡的班长于凯强给记者统计了班上同学的毕业走向,全班33人,有11人读研,超过1/3的同学去了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或出国留学。而留在辽宁工作的仅6人。包括已经被保研的于凯强本人,也准备在读完研究生以后,首选去北京工作。于凯强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北京这边发展比较快。记者:会考虑别的地方吗?于凯强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看给的工作待遇吧,如果好的话兴许会考虑一下。沈阳这边工资普遍都偏低,所以暂时不太可能会留在这。毕业后离开东北,成为越来越多东北在校大学生的共识。在校大学生:北京机会多,准备在北京发展。记者:你毕业之后打算在哪里发展呢?在校大学生:我还是考虑往南方走。南京、杭州、上海。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80%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之后就会离开东北,其中一半左右会去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另外一半会选择回到家乡。剩下约20%考虑留下的,也以本地学生为主。在校大学生:因为离家近,一个是离家也算比较近,还有一个就是比较熟悉这边的环境吧。我觉得北上广虽然地方好,但是人多,压力比较大,在那里生存也比较,比较累吧应该。记者随机采访中,留和走接近“二八比例”,这与东北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统计数据基本吻合。这里曾经研发出我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孕育了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计算机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如今80%的毕业生活跃在IT领域,且大多在华为、中兴、百度、这样的企业。石昌远 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本科生相对去深圳、北京、上海的还相对少一些,但是大概能占到就业里面人数的30%,研究生的比例要远高于这个比例,至少在50%以上。留在辽宁的本地,应该得有个20%多吧。近三年来,东北大学毕业生留在辽宁工作的比例逐年降低。而另一所重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流向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与之形成对应的,是前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比例逐年上升。十九世纪中叶,“闯关东”浪潮叠起。东北人口从1871年的330万暴增到1911年的1841万、1940年的4068万。这些闯关东的人口中,青壮年比例高、身体素质好、开拓精神强。然而如今,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劳动力却正在从东北离开,“闯关东”似乎正在演变为“出关东”。王东,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巴彦县,17岁就到哈尔滨学习汽车修理。20岁那年,王东出师了,听说北京汽修行业前景好,就只身到了北京。同样是修车,在哈尔滨的时候,王东的月工资大约为1500元,而刚到北京不久,他就能挣到2500元,三年之后,每个月他已经能挣到5000多元。2006年,他开始自己创业。王东 北京迅捷汽修店店主:慢慢经验熟悉一些,还有有一部分客户了,相信咱嘛,认可咱们修车技术吧,慢慢慢慢有客户了,自己能干了,可以挑一个店了。10年过去了,王东在北京安了家,不光把母亲接过来,还把老家的几个侄子也带了出来。如今,他带出来的亲戚朋友也都在北京开上了自己的店。记者:你带了几个侄过来了?王东 北京迅捷汽修店店主:四个吧。在黑龙江省社科院2014年发布的《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研究报告》中,2000年--2011年的11年间,黑龙江省户籍净迁出人口达322.5万。而这个数字,还不包含像王东这样户口都留在原籍的人。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高达539.9万人,占到了黑龙江全省人口的14.1%。王东 北京迅捷汽修店店主:我们农村现在基本上有一半吧,没人了回去都,都出去打工去了,上哪的都有,有的做橱柜的,有的开修理厂的,反正都是出去拼去了。由于深厚的制造业传统,东北一直都是培养产业和技工人才的摇篮。可现如今很多人也和王东一样,学成之日,往往就是离开之时。黑龙江技师学院,是黑龙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因为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紧密对接用人市场,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在市场上经常是供不应求,就业水平远远超过当地一般的大专院校,这让作为校长的王臣非常自豪。王臣 黑龙江技师学院校长:你看到现在为止,我们毕业生已经都分完了。然而,也正是因为学生受欢迎,人才流失的趋势也在这里也更加明显。王臣 黑龙江技师学院校长:原来留在本地的多,本地都在70%到80%,30%左右的到外省了。但是这两年,龙江的经济下行对就业有影响了,现在60%。都到外省了,40%在本地了。王臣说,作为校长,看到学生能够就业走出去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学生能够留在当地,为家乡做贡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地吸纳新的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王臣 黑龙江技师学院校长:你像原来的矿业集团鸡西,那个好的时候,那就是几百人的。现在他就是下岗分流去产能,下岗分流开不出支,所以说很多的毕业生也都到外边去了。另一个直接的事实是:走出去,意味着劳动报酬的不同。黑龙江技师学院对本校2016年毕业生工资水平的统计显示,本省的平均工资为2900元,而外省的平均工资则高达5600元,相差了将近一倍。20-39岁的人口是最有活力的黄金年龄劳动力,但统计显示,东北20-39岁人口占全国比例已从1982年的10.0%下降到2010年的8.1%。而在《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研究报告》中,15-44岁的年轻劳动人口占迁出人口比例达70%。乔润令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我发现佛山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得很好/发现它的工程师、车间主任还有相当多的技术工人全部都是东北过去的,/可以说几乎整个东北有价值的一些产业的一些高层次的人才,熟练工人全部被南方给挖走了。
馆藏&2284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东北人口流失超400万人 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长春搜狐焦点
热门城市:
东北人口流失超400万人 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东北人口流失&#万人 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这些年,说到北上广深的外来人口,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东北人特别多。这样的感受其实来源于一个事实:东北人口确实在一线城市打工、创业、就业的越来越多。2000年和2010年的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的人口流失已达400万人。那么,哪些人离开了东北?他们为什么离开?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报名成功,资料已提交审核
扫码关注 “焦点生活服务圈” 微信公众号
及时了解最新的楼盘动态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搜狐焦点长春站
搜狐焦点您身边的购房管家
让卖房更有料!
点击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内容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搜狐焦点长春站
解忧杂货铺
长春大叔带你嗨
7000元/平米
9000元/平米
9000元/平米
开放平台
广告服务
市场合作
帮助中心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资讯与楼盘动态
电子邮箱:focuskf@vip.sohu.com
爱家热线:400-099-0099
每日09:00至18:00点
Copyright (C)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人口流失超400万人 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作者:央视财经
关键词:东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学毕业生 闯关东 计算机专业
[提要]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这些年,说到北上广深的外来人口,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东北人特别多。于凯强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北京这边发展比较快。王东 北京迅捷汽修店店主:慢慢经验熟悉一些,还有有一部分客户了,相信咱嘛,认可咱们修车技术吧,慢慢慢慢有客户了,自己能干了,可以挑一个店了。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这些年,说到北上广深的外来人口,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东北人特别多。这样的感受其实来源于一个事实:东北人口确实在一线城市打工、创业、就业的越来越多。2000年和2010年的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的人口流失已达400万人。那么,哪些人离开了东北?他们为什么离开?
  六月三号,计算机专业的董梦囡从北京赶回东北大学,因为今天班里拍毕业照。去年九月,刚上大四的董梦囡去了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实习,一去就被公司相中了。
  董梦囡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刚开始去了没多长时间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说想让我留下来,然后我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之所以有些下不了决心,是因为最初去北京的期望仅仅是实习,而学校这边,已经确认了她的保研资格,这学期结束就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另外,自己是大连人,毕业后留在东北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在北京时间一长,她开始意识到两地的差别。
  董梦囡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北京有投资者,有用户、有媒体,都集中在中关村,有人才、还有学校,都集中在这个区域,所以它在国内是非常适合创业者发展的地方。沈阳或者大连的话,这些条件就比较欠缺。
毕业在即,董梦囡发现,心中的答案已经越来越明确。
  董梦囡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东北可能人就比较安逸一些,相对北京来说,就是比较安逸一些,然后我觉得在北京,只要你肯努力,你就可以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就想追求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这些事情。
  董梦囡的班长于凯强给记者统计了班上同学的毕业走向,全班33人,有11人读研,超过1/3的同学去了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或出国留学。而留在辽宁工作的仅6人。包括已经被保研的于凯强本人,也准备在读完研究生以后,首选去北京工作。
  于凯强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北京这边发展比较快。
  记者:会考虑别的地方吗?
  于凯强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看给的工作待遇吧,如果好的话兴许会考虑一下。沈阳这边工资普遍都偏低,所以暂时不太可能会留在这。
  毕业后离开东北,成为越来越多东北在校大学生的共识。
  在校大学生:北京机会多,准备在北京发展。
  记者:你毕业之后打算在哪里发展呢?
  在校大学生:我还是考虑往南方走。南京、杭州、上海。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80%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之后就会离开东北,其中一半左右会去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另外一半会选择回到家乡。剩下约20%考虑留下的,也以本地学生为主。
  在校大学生:因为离家近,一个是离家也算比较近,还有一个就是比较熟悉这边的环境吧。我觉得北上广虽然地方好,但是人多,压力比较大,在那里生存也比较,比较累吧应该。
  记者随机采访中,留和走接近“二八比例”,这与东北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统计数据基本吻合。这里曾经研发出我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孕育了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计算机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如今80%的毕业生活跃在IT领域,且大多在华为、中兴、百度、腾讯这样的企业。
  石昌远 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本科生相对去深圳、北京、上海的还相对少一些,但是大概能占到就业里面人数的30%,研究生的比例要远高于这个比例,至少在50%以上。留在辽宁的本地,应该得有个20%多吧。
  近三年来,东北大学毕业生留在辽宁工作的比例逐年降低。而另一所重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流向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与之形成对应的,是前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比例逐年上升。
  十九世纪中叶,“闯关东”浪潮叠起。东北人口从1871年的330万暴增到1911年的1841万、1940年的4068万。这些闯关东的人口中,青壮年比例高、身体素质好、开拓精神强。然而如今,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劳动力却正在从东北离开,“闯关东”似乎正在演变为“出关东”。
  王东,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巴彦县,17岁就到哈尔滨学习汽车修理。20岁那年,王东出师了,听说北京汽修行业前景好,就只身到了北京。同样是修车,在哈尔滨的时候,王东的月工资大约为1500元,而刚到北京不久,他就能挣到2500元,三年之后,每个月他已经能挣到5000多元。2006年,他开始自己创业。
  王东 北京迅捷汽修店店主:慢慢经验熟悉一些,还有有一部分客户了,相信咱嘛,认可咱们修车技术吧,慢慢慢慢有客户了,自己能干了,可以挑一个店了。
  10年过去了,王东在北京安了家,不光把母亲接过来,还把老家的几个侄子也带了出来。如今,他带出来的亲戚朋友也都在北京开上了自己的店。
  记者:你带了几个侄过来了?
  王东 北京迅捷汽修店店主:四个吧。
  在黑龙江省社科院2014年发布的《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研究报告》中,2000年--2011年的11年间,黑龙江省户籍净迁出人口达322.5万。而这个数字,还不包含像王东这样户口都留在原籍的人。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高达539.9万人,占到了黑龙江全省人口的14.1%。
  王东 北京迅捷汽修店店主:我们农村现在基本上有一半吧,没人了回去都,都出去打工去了,上哪的都有,有的做橱柜的,有的开修理厂的,反正都是出去拼去了。
  由于深厚的制造业传统,东北一直都是培养产业和技工人才的摇篮。可现如今很多人也和王东一样,学成之日,往往就是离开之时。黑龙江技师学院,是黑龙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因为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紧密对接用人市场,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在市场上经常是供不应求,就业水平远远超过当地一般的大专院校,这让作为校长的王臣非常自豪。
  王臣 黑龙江技师学院校长:你看到现在为止,我们毕业生已经都分完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学生受欢迎,人才流失的趋势也在这里也更加明显。
  王臣 黑龙江技师学院校长:原来留在本地的多,本地都在70%到80%,30%左右的到外省了。但是这两年,龙江的经济下行对就业有影响了,现在60%。都到外省了,40%在本地了。
  王臣说,作为校长,看到学生能够就业走出去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学生能够留在当地,为家乡做贡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地吸纳新的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
  王臣 黑龙江技师学院校长:你像原来的矿业集团鸡西,那个好的时候,那就是几百人的。现在他就是下岗分流去产能,下岗分流开不出支,所以说很多的毕业生也都到外边去了。
  另一个直接的事实是:走出去,意味着劳动报酬的不同。黑龙江技师学院对本校2016年毕业生工资水平的统计显示,本省的平均工资为2900元,而外省的平均工资则高达5600元,相差了将近一倍。
  20-39岁的人口是最有活力的黄金年龄劳动力,但统计显示,东北20-39岁人口占全国比例已从1982年的10.0%下降到2010年的8.1%。而在《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研究报告》中,15-44岁的年轻劳动人口占迁出人口比例达70%。
  乔润令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我发现佛山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得很好/发现它的工程师、车间主任还有相当多的技术工人全部都是东北过去的,/可以说几乎整个东北有价值的一些产业的一些高层次的人才,熟练工人全部被南方给挖走了。
责任编辑:韩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86)6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
东北人口流失超400万人 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http://news.sohu.com/bagua.shtml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人口流失已达400万人!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四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4,566贴子:
东北人口流失已达400万人!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收藏
东北人口流失已达400万人!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央视财经 21:42:20阅读(462261) 评论(129)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这些年,说到北上广深的外来人口,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东北人特别多。这样的感受其实来源于一个事实:东北人口确实在一线城市打工、创业、就业的越来越多。2000年和2010年的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的人口流失已达400万人。那么,哪些人离开了东北?他们为什么离开?    六月三号,计算机专业的董梦囡从北京赶回东北大学,因为今天班里拍毕业照。去年九月,刚上大四的董梦囡去了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实习,一去就被公司相中了。  董梦囡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刚开始去了没多长时间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说想让我留下来,然后我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之所以有些下不了决心,是因为最初去北京的期望仅仅是实习,而学校这边,已经确认了她的保研资格,这学期结束就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另外,自己是大连人,毕业后留在东北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在北京时间一长,她开始意识到两地的差别。    董梦囡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北京有投资者,有用户、有媒体,都集中在中关村,有人才、还有学校,都集中在这个区域,所以它在国内是非常适合创业者发展的地方。沈阳或者大连的话,这些条件就比较欠缺。    毕业在即,董梦囡发现,心中的答案已经越来越明确。  董梦囡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东北可能人就比较安逸一些,相对北京来说,就是比较安逸一些,然后我觉得在北京,只要你肯努力,你就可以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就想追求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这些事情。  董梦囡的班长于凯强给记者统计了班上同学的毕业走向,全班33人,有11人读研,超过1/3的同学去了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或出国留学。而留在辽宁工作的仅6人。包括已经被保研的于凯强本人,也准备在读完研究生以后,首选去北京工作。  于凯强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北京这边发展比较快。  记者:会考虑别的地方吗?  于凯强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看给的工作待遇吧,如果好的话兴许会考虑一下。沈阳这边工资普遍都偏低,所以暂时不太可能会留在这。  毕业后离开东北,成为越来越多东北在校大学生的共识。  在校大学生:北京机会多,准备在北京发展。  记者:你毕业之后打算在哪里发展呢?  在校大学生:我还是考虑往南方走。南京、杭州、上海。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80%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之后就会离开东北,其中一半左右会去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另外一半会选择回到家乡。剩下约20%考虑留下的,也以本地学生为主。  在校大学生:因为离家近,一个是离家也算比较近,还有一个就是比较熟悉这边的环境吧。我觉得北上广虽然地方好,但是人多,压力比较大,在那里生存也比较,比较累吧应该。  记者随机采访中,留和走接近“二八比例”,这与东北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统计数据基本吻合。这里曾经研发出我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孕育了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计算机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如今80%的毕业生活跃在IT领域,且大多在华为、中兴、百度、腾讯这样的企业。  石昌远 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本科生相对去深圳、北京、上海的还相对少一些,但是大概能占到就业里面人数的30%,研究生的比例要远高于这个比例,至少在50%以上。留在辽宁的本地,应该得有个20%多吧。    近三年来,东北大学毕业生留在辽宁工作的比例逐年降低。而另一所重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流向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与之形成对应的,是前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比例逐年上升。  十九世纪中叶,“闯关东”浪潮叠起。东北人口从1871年的330万暴增到1911年的1841万、1940年的4068万。这些闯关东的人口中,青壮年比例高、身体素质好、开拓精神强。然而如今,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劳动力却正在从东北离开,“闯关东”似乎正在演变为“出关东”。    王东,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巴彦县,17岁就到哈尔滨学习汽车修理。20岁那年,王东出师了,听说北京汽修行业前景好,就只身到了北京。同样是修车,在哈尔滨的时候,王东的月工资大约为1500元,而刚到北京不久,他就能挣到2500元,三年之后,每个月他已经能挣到5000多元。2006年,他开始自己创业。  王东 北京迅捷汽修店店主:慢慢经验熟悉一些,还有有一部分客户了,相信咱嘛,认可咱们修车技术吧,慢慢慢慢有客户了,自己能干了,可以挑一个店了。  10年过去了,王东在北京安了家,不光把母亲接过来,还把老家的几个侄子也带了出来。如今,他带出来的亲戚朋友也都在北京开上了自己的店。  记者:你带了几个侄过来了?  王东 北京迅捷汽修店店主:四个吧。  在黑龙江省社科院2014年发布的《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研究报告》中,2000年--2011年的11年间,黑龙江省户籍净迁出人口达322.5万。而这个数字,还不包含像王东这样户口都留在原籍的人。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高达539.9万人,占到了黑龙江全省人口的14.1%。      王东 北京迅捷汽修店店主:我们农村现在基本上有一半吧,没人了回去都,都出去打工去了,上哪的都有,有的做橱柜的,有的开修理厂的,反正都是出去拼去了。  由于深厚的制造业传统,东北一直都是培养产业和技工人才的摇篮。可现如今很多人也和王东一样,学成之日,往往就是离开之时。黑龙江技师学院,是黑龙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因为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紧密对接用人市场,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在市场上经常是供不应求,就业水平远远超过当地一般的大专院校,这让作为校长的王臣非常自豪。  王臣 黑龙江技师学院校长:你看到现在为止,我们毕业生已经都分完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学生受欢迎,人才流失的趋势也在这里也更加明显。  王臣 黑龙江技师学院校长:原来留在本地的多,本地都在70%到80%,30%左右的到外省了。但是这两年,龙江的经济下行对就业有影响了,现在60%。都到外省了,40%在本地了。  王臣说,作为校长,看到学生能够就业走出去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学生能够留在当地,为家乡做贡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地吸纳新的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  王臣 黑龙江技师学院校长:你像原来的矿业集团鸡西,那个好的时候,那就是几百人的。现在他就是下岗分流去产能,下岗分流开不出支,所以说很多的毕业生也都到外边去了。    另一个直接的事实是:走出去,意味着劳动报酬的不同。黑龙江技师学院对本校2016年毕业生工资水平的统计显示,本省的平均工资为2900元,而外省的平均工资则高达5600元,相差了将近一倍。  20-39岁的人口是最有活力的黄金年龄劳动力,但统计显示,东北20-39岁人口占全国比例已从1982年的10.0%下降到2010年的8.1%。而在《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研究报告》中,15-44岁的年轻劳动人口占迁出人口比例达70%。    乔润令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我发现佛山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得很好/发现它的工程师、车间主任还有相当多的技术工人全部都是东北过去的,/可以说几乎整个东北有价值的一些产业的一些高层次的人才,熟练工人全部被南方给挖走了。    (本文编辑:魏园园)
这是事实!
前些年四平市某国企没有倒闭时一个厂长过激言行,说一个大学生,就是你把汽车研究成飞机我也不用你。这样的国企不倒闭,人才不流失就怪了。
顶!在外现在也难混!现在大学生把自己看高了!
如果家乡都跟北上广差不多 谁愿意往外跑
谁愿意背井离乡
离开父母这都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的
东北的贪官依旧富得流油
东北的百姓依旧水生火热
富得地方越富
穷的地方越穷
政治形态不行
400万绝对是被夸大了。
东北就业难,有能力也不用你,有关系才用你。
计划生育没了
东北靠关系, 穷人没办法
东北办事靠关系。太坑人了。
东北靠关系太严重,干啥都要钱,一点都不为群众办事
央企和国企都从东北滚出去就好了
东北的社会风气的确不好。办点事就得靠关系,走后门。没有公平竞争的良好风气。在东北,实干不如搞好关系。结果就是谁都不去实干了,都去钻营了。形成了恶性循环。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医大学毕业生去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