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凝晖: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医院的好日子到头了了吗

数字图书馆
专业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成立于1962年,全国一级学会,独立社团法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是中国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学术团体,宗旨是为本领域专业人士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提供服务;推动学术进步和技术成果的应用;进行学术评价,引领学术方向;对在学术和技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认可和表彰。
您的位置: >
2017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7)
阅读量:<span id="hitcount5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承办、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大学共同协办的“2017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7,会议编号&CCF-17-TC03-01N)”将于日至21日在合肥召开。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是中国一年一度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盛会,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交流合作、发布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平台,将有力地推动中国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大会共同主席:陈国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晓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副校长大会共同副主席:李向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 院长仲 红 安徽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 院长指导委员会主席:孙凝晖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指导委员会共同副主席:漆锋滨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迟学斌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研究员胡庆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莫则尧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研究员金 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张云泉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许胤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 副院长金 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李 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陈 健 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组织委员共同副主席:汤 进 安徽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 副院长孙广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副教授宣传主席:胡永利 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网站主席:袁 良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吴保东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博士展览展示主席:徐 云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袁晓如 &北京大学 研究员论坛主席:安 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詹剑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征文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高性能计算环境、高性能微处理器、高性能计算机应用、并行算法设计、并行程序开发、大数据并行处理、科学计算可视化、云计算和网格计算相关技术及应用,以及其他高性能计算相关领域。会议录用论文将分别推荐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EI)、《计算机学报》(EI)、《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正刊)、《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正刊)、《计算机科学》(正刊)、《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正刊)和《计算机应用》(正刊)等刊物上发表。同时,会议所接收英文论文拟由Springer出版。会议还将评选优秀论文和优秀论文提名奖各4名。会议将邀请知名院士、学者做大会特邀报告,举行学术报告和分组交流,还将发布2017年中国HPC TOP100排行榜、进行高性能计算专题研讨、高性能计算新技术与新产品展示等活动,并同期现场举办“PAC2017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决赛。本次会议邀请了美国HPC Advisory Council的加盟,还将邀请国内外知名超算中心主任参加,并举行形式多样、不同主题的论坛研讨,会议期间还将召开“CODESIGN国际研讨会”。从中您能了解到国内、外高性能计算的最新动态,获取对您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益的各类信息。欢迎从事高性能计算及相关研究的同仁踊跃投稿。论文提交截止日期:日论文录用通知日期:日正式论文提交日期:日未尽事宜见下一轮通知。联 系 人:袁良、李希代联系电话:010-电子邮箱:会议网站:&http://hpcchina2017.csp.escience.cn/dct/page/1HPC China2017筹委会日
<<< 上一篇
<<< 下一篇&无
版权所有 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 (+86)10 邮件:ccf@ccf.org.cn京ICP备号-4京公网安备25号
网站建议或者意见请发送邮件:suggest@ccf.org.cn作者:郝俊 来源: 发布时间: 7:19:29
选择字号:小 中
记李国杰院士和他的学生孙凝晖:他给了我一个梦想
李国杰在中科院计算所
孙凝晖与&曙光&服务器
&导师在我眼里,一直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奋力前行的&修道者&的形象,十字架上刻着两个大字&&&国家&。&孙凝晖写下的这段文字,曾让很多人深受触动。
与人们津津乐道的商业传奇不同,李国杰的创业故事难寻叱咤风云的江湖色彩。他更像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学院派掌门&,试图在科研、技术和产业之间,搭起一座恒久创新的桥梁。
■本报记者 郝俊
在中国IT界大佬的花名册上,你恐怕很难看到李国杰的名字。
然而,正是这位自称&更喜欢跟书打交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亲手布局并缔造了&曙光&和&龙芯&两个计算机领域的国产高技术品牌,蜚声国际。
与人们津津乐道的商业传奇不同,李国杰的创业故事难寻叱咤风云的江湖色彩。他更像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学院派掌门&,试图在科研、技术和产业之间,搭起一座恒久创新的桥梁。
&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诟病声,数年来在中国高技术领域不绝于耳。症结与出路何在?李国杰带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同仁乘风破浪架起的&科技创新之桥&,无疑将留下一份重要的启示录。
&Paper Machine&的创业
李国杰决心研制中国自己的高性能计算机之初,有一段被喻为&玻璃房子&的故事广为流传。
上世纪80年代,用&外国人的天下&来形容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所处的境遇并不为过。李国杰回忆,当时外国公司把机器卖给我们,然后用玻璃房子罩在里面,在外国管理员的全局监控下使用,以防我们另作他用。
&中国人的机房,我们自己反而不能进去,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1990年,李国杰受命出任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称智能中心)主任,他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彻底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让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站起来。
1993年,我国第一台对称式多处理机系统&曙光1号&在智能中心研制成功,科技界曾评价,它的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两年后,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曙光1000&问世,我国正式跻身国际高性能计算机竞争舞台。
恰如&两弹一星&的佳话&&打破外国技术封锁,把命运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仍旧是这个故事的主基调。然而事实上,这却远非李国杰此步落棋的全部用意。
&那只是非常短暂的一段时光,打破封锁也不是李老师对国家最为根本的贡献。&李国杰的弟子、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凝晖说,解决科技如何支撑、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才是整个故事的本质。
留学美国期间,李国杰被同行称为&Paper Machine&(论文机器),平均每3个月就有一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发表,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然而回国后,43岁的李国杰放弃了论文导向的研究,开始考虑学以致用的问题。
&搞计算机的人,最终的目的是产生实际效果,做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耳濡目染美国计算机产业之发达,李国杰开始思考:技术创新的关键究竟何在?
他在题为《技术创新的关键在选题》这篇回国后最早见诸报端的署名文章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彼时,中国科技界正在努力实践邓小平提出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目标。
&科技和经济的距离是很遥远的。&在孙凝晖看来,李国杰给自己找了一个最难的选题,难到&咬牙切齿&,因为他们的对手是IBM、惠普、思科这样的国际计算机产业巨头。
只是李国杰早已认定,在计算机领域,善于提问才是王道,否则只能跟在人家后面走,永远难有大作为。&决定要不要做这件事,其实比做好这件事更重要&。
&曙光&取得成功后,2000年,李国杰再度落棋&&研制中国自己的高性能通用CPU。与当年研制&曙光&面临的情形一样,不少人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人说,IT巨头英特尔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研制芯片,中国承受不了如此高昂的竞争成本。
&有很多人总是把美国的今天,看成中国的明天。似乎美国之前投入了多少钱,怎么做的,中国就要投入多少,跟着他们的办法做。&在李国杰看来,按照这般思路势必一事无成。
李国杰要做的,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基础,用全新的技术方法研制芯片。
&提出CPU的研制,我们并不是万事俱备,但我相信计算所有这个实力。&李国杰说自己当时&豁出去了&,拿出全所近一半的科研经费1000万元人民币投入CPU研发。
仅仅两年的时间,李国杰率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龙芯一号&。
事非经过不知难,李国杰经常用这句话总结自己突破禁区的感受,在实现CPU产业化的过程中,他一再重复。在他的创新链条上,技术突破似乎从来都不是最难的一环,最具挑战的事情是,怎样才能把产品卖出去。
&我天生不适合做企业家&
在李国杰的观念里,高技术研究成果如果不能开发为产品进入市场,等同于浪费国家的钱。从选题开始,技术产业化就是他心中始终紧绷的一根弦。
&曙光&研发成功后,李国杰首先希望与其他公司展开合作,将技术成果交给某个企业实现产业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曙光&技术面临无人接手的窘境。
&我们有毫不动摇的决心,但是如何产业化?现在想来,最初真的很幼稚。&摆在李国杰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规模化生产所需的资金。几经周折,&曙光&曾在香港借壳上市,但上市募集的资金并没有用于发展曙光产业。
面对让人心寒的现实,李国杰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曙光业务从上市公司买回来,亲手掌控&曙光&,在天津另起炉灶,自己把产业做大。
回想那段经历,李国杰说他吃了不少苦头:&企业家要有很强的风险承担能力,他所应具备的素质,跟学者完全不一样。我天生不适合做企业家。&
科学家考虑问题往往事无巨细,心里有谱才敢做,不像企业家,有三四成的把握就能&豁出去&。性格方面,李国杰认为企业家需要有很高的外交能力,懂得谈判沟通技巧,但他并不喜欢社会交际。
尽管如此,李国杰还是把曙光公司带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技术产业化之路日渐通畅。曙光服务器在国家信息关防、石油物探、航天测控、教育科研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据IDC公司统计,2012年曙光x86服务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10%,与IBM只相差5个百分点。按营业额统计,曙光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一,已成为国内服务器第一品牌。
与此同时,&曙光&的技术创新也迈上更高台阶。2010年6月,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270万亿次,名列全球高性能计算机500强的第二名。曙光已连续4年超过IBM,位列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榜首,2012年在TOP100计算机中占有36%的份额。
架起创新的桥梁
&我们做高性能计算机,其实有三个评价维度。&孙凝晖告诉记者,&算得快&并不是唯一标准,还有应用广、产业化规模大的要求。
在这样三个限定条件下发展技术,可谓难上加难。
&然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否则只不过是技术应用而已。&在孙凝晖看来,高技术领域必定是世界性的舞台,其核心只有&创新&二字。
&但科技创新与尖端科技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你说iPhone在学术上、技术上是最领先的吗?&孙凝晖自己的回答是&不见得。你可以说他先进,但不能说它领先&。
&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经常有人把这两件事情分开来说,这是错误的。&对于李国杰所做的每一步探索,孙凝晖认为都是在搭建从科技此岸通往产业彼岸的那座桥梁。
在众多解读中,李国杰做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的出发点,似乎也仅仅是因为没有自己的CPU将危害国家安全。而在孙凝晖看来,这只是故事化叙事的表象,其本质依然是希望中国能有自己的处理器芯片产业。
&希望通过技术进步,真正做大做强我们的计算机产业,这才是李老师所有贡献的全貌。&孙凝晖说,科技通往经济的道路由三段组成&&学术、技术和产业,&在这三段道路里,都能看到李老师努力的身影&。
一家科学研究机构,要做出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产品,并把它推向市场。对于李国杰掌舵计算所期间进行的这项事业,很多国外同行并不理解,他们说:&这太难了,怎么跟IBM公司一样。&
&问题是,美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做基础研究,公司作面向产业的前瞻研究,把产品卖出去。他们两者之间会有很好的接续。&李国杰向记者道出个中原因,&但中国的企业,往往只做技术开发,真正的前瞻研究却几乎没有企业来做,因此没有那些未来极具价值的技术储备。&
&挑战就在这里,我们的竞争不是单点的,而是要面对整个创新系统。&孙凝晖说,从学术引领原始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机制体制的完善和技术产业化,需要建立起一个极为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何不能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创新连接?李国杰的回答是,原因有很多,但在&科技成果转化&这个提法中,就能看到我们的致命误解。
&事实上,成果本身是很难转化的。作出一个科研成果,再把它直接转化成产品,这样做成功的案例很少。对于基础研究而言,学术论文往往就是最终结果。&李国杰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技术和人才的转移。对于产业来说,最具价值的是通过专利等方式转移或辐射给企业的技术,同时,还有技术人才源源不断、畅通无阻的流通。
正是基于这些理念,今天的计算所才有了自己的独特定位&&成为中国计算机产业人才与技术的源头。他们要作出面向产业的战略性前瞻研究,再传给中国企业。
未竟的使命
2011年8月,68岁的李国杰卸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一职,继任者孙凝晖是他门下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生。
&曙光&总设计师、智能中心主任、计算所所长,在孙凝晖的职业成长之路上,他多次从导师手里接过事业的接力棒。
&导师在我眼里,一直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奋力前行的&修道者&的形象,十字架上刻着两个大字&&&国家&。&孙凝晖写下的这段文字,曾让很多人深受触动。
&您觉得自己是否也背负着同样的&十字架&?&采访中,记者如此问道。
&这恐怕是我们两代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我们身上,并没有这种无形的&十字架&。&孙凝晖的回答简单而直接。在他看来,他们身上都有符合各自时代特征的印记。
李国杰1943年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在政治运动的大风大浪中度过,下过农场、当过工人,改革开放后出国,拿到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时,已是42岁的年龄。
&如果一个人中国文化的根底深一些,留在美国的可能性就不大。所谓国家民族这个概念,不完全是个政治概念,它是一个感情的概念。&从李国杰这番话中不难感到,家国情怀早已深深融入他的血液,甚至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1968年出生的孙凝晖,其学生时代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汹涌浪潮,由此吸收了更加多元的新鲜思想。他在北大接触到当时热火朝天的人工智能研究,&觉得在计算机上实现人工智能,一定是件很酷的事儿&。于是,本科毕业时他报考了智能中心的硕士研究生。
&李老师说话极快,思维极为跳跃,你基本跟不上他的思路。&1989年夏天硕士生面试时,孙凝晖第一次见到李国杰。一间简陋得要命的办公室,体态有些消瘦的李国杰藏在一堆乱七八糟的书里,此情此景让他有些吃惊。
孙凝晖记不起李国杰曾问过他什么问题,只记得李老师说了很多&863&计划的情况,让他产生了一种随他一起投身伟大事业的冲动。
就这样,冲动最终转化为现实。从师徒到同事,李国杰与孙凝晖并肩奋斗二十余载,在共同的事业追求中缔结下深厚友情。
&李老师对您最为深刻的影响是什么?&也许不止一次,孙凝晖曾面对这样的提问。
&他给了我一个梦想。&
从1989年一直到1995年,孙凝晖在参与&曙光一号&、&曙光1000&的过程中,完成了他最早的科研任务。在高性能计算机这一永不停步的科学跑道上,他的梦想日渐清晰&&通过自主创新,改变中国的计算机产业。
&在此之前,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太有梦想的人。&关于梦想,孙凝晖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梦想是能够让一个人追寻很久的东西,它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会不断地激励你,让你激动&。
这个梦想,已经成为计算所的文化基因。&他打造了这个梦,并且让我们都相信这个梦想。&在孙凝晖心中,梦想是李国杰传承下来的最大财富,它凝聚起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前赴后继去追随、去实现。
2011年,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科院计算所成立,成为目前我国在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学科方向深入发展打下基础。而在孙凝晖的&梦想蓝图&中,这个实验室将是我国计算机产业技术创新&源头的源头&。
时不时地,孙凝晖会拿出李国杰几年前出版的文集《创新求索录》翻看,里面收录了他回国20年来在高技术前沿领域自主创新的心路历程和思想轨迹。
&现在看他20年前写的东西,在今天依然极具启发意义,那些问题依然成立。&孙凝晖说,李国杰当年所处的时代仍没有结束,他所开启的使命也还远没有完成。
孙凝晖曾把使命达成之路上面前的对手一一列出,英特尔、IBM、惠普&&这些技术领导型的伟大跨国企业,几乎代表着当代美国的核心产业竞争力。
&我们的梦想,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孙凝晖畅想,如果这项使命完成,就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这,也许有赖更多的人努力拼搏到计算所成立一百年之时。
《中国科学报》 ( 第5版 人物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3-6-4 15:51:03
龙芯好耳熟,中科院党员培训时候似乎讲过创造这个怎么怎么艰辛的
<span style="color:#13-6-4 15:51:03
龙芯好耳熟,中科院党员培训时候似乎讲过创造这个怎么怎么艰辛的
<span style="color:#13-6-1 17:47:49
龙芯传言不是……
<span style="color:#13-6-1 0:41:33
不管怎样曙光龙芯的发展已经很好了,每天看着所长,李院士和胡伟武研究员的背影,真的感觉这才是中国的脊梁,这也是我们选择科研不断奋力进取的动力!
<span style="color:#13-5-31 22:49:42
李老和孙所长是计算所人的楷模~
目前已有8条评论孙凝晖:曙光在前----中国科学院第十届杰出青年
您的位置:&&&
孙凝晖:曙光在前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从1953年1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艰苦创新历程。在半个世纪的奋斗长河里,“曙光”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创新力“激起千层浪”,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大军中的领头羊。“曙光”是人们对“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的简称。高性能计算机,顾名词义就是性能高、速度快的计算机,一般而言比PC快一到两个数量级以上。发动机设计、模具设计、生物新药设计、新材料的研制、风洞试验仿真、石油勘探与开采等应用都离不开它。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对增强国家安全和企业竞争力、提高国家科研水平和政府监控能力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争夺的战略制高点。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科研单位与大学陆续研制成功的几代高性能计算机,在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没有面向市场形成产业。为了促进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国家“863”计划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持续不断地支持曙光并行计算机与超级服务器的研制开发。我们看到,曙光一号、曙光、、5000系列,一路走来,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曾两度被两院院士评为当年十大科技新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在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道路上秉承“科研、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贯原则不断做出贡献!偶像的力量无穷大说到“曙光”,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我的研究生导师,李国杰院士。李老师在湖南的工厂工作过,后来上了北大物理系,毕业后从事计算机的研制,78年上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85年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88年回国,长期致力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开发工作,是计算所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和龙芯CPU这两项事业的领路人。这么多年,导师在我眼里一直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奋力前行的“修道者”的形象,十字架上刻着两个大字“国家”。我好几次问他:“您累不累?”,他都默然不语。李老师说,他的梦想就是让中国成为信息技术强国,不再受西方大国的气,重塑中国的大国地位。李老师在我的职业生涯及个人成长过程当中对我影响最大,他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我对他的感情有如父亲一般。他不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事,还教会了我如何做人。1989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之后,我来到计算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第一次见到我的导师李国杰院士是在报考硕士生面试的时候,还记得当时的我看见李老师时很吃惊,他的办公室简陋得要命,体态有些消瘦的他藏在一堆乱七八糟的书里。面试时他问我什么问题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说了好多“863计划”的情况,让我产生了一种随他一起投身伟大事业的冲动。1990年,计算所成立了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1992年硕士毕业后我留在了这里工作。做“曙光机”之初,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技术上的突破,而是观念上的更新。李老师的指导思想是:“要在从器件到应用这个长长的增值链上要寻找最有效的增值部分,只做增值高的,要么便宜、要么性能好很多的部件,而不是哪部分难,哪部分技术水平高就要做哪一部分。”在李老师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指引下,我们不仅在93年研制出了曙光系列机的先行者——“曙光1号”全对称多处理服务器,而且在95年研制成功了“曙光1000”并行计算机,该机突破了大规模并行处理机的关键技术,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5亿次,是当时中国最快的计算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是我参加工作后完成的第一个科研任务,正是它把我领入了高性能计算机这一永不停步的科学跑道。曙光1000这个项目教会了我科学研究要有创新的勇气、一往无前的干劲和海纳百川的胸怀。那时我们这一群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年轻人开始了勇敢的创新之旅:曙光1000除了CPU用的是Intel 860,其它核心部件全部自行研制,照着从Internet上下载下来的文章和Intel Paragon的用户手册就做出来了。17年后的2009年,历史开始了新的一轮轮回,在研制曙光6000时,我们连CPU都能自己做了。在“863计划”支持下,李老师领衔的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又先后研制成功了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和曙光3000机群结构超级服务器,建立了“曙光”这一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知名名牌。同时在九五攻关计划支持下先后推出了曙光Internet服务器、高可用服务器、NT机群系统和安全服务器。曙光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从对称式多处理机(SMP)到大规模并行机(MPP)再发展到机群结构(Cluster)。在李老师任董事长的曙光公司的积极努力下,曙光计算机产品从单一品种发展到天潮、天演、天阔三个系列30多种型号并逐步占领市场。曙光系列高端计算机的研制和推广,不仅已得到国内广大用户认可和赞赏,而且得到国际同行专家高度评价。2000年7月美国亚洲情报中心向美国政府提供了一份评估报告(ATIP00.0025),客观评价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与曙光计算机的贡献:“考察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开发,从小规模到中规模的系统(不包括最大的系统)到系统软件系统、工具与应用软件,可以发现中国人正在摆脱落后,几乎非常接近西方……自主开发的系统,包括曙光服务器,采用了机群体系结构并有其他与IBM-SP2相关的特性。一台82个节点的曙光系统正在中国科学院运行,并已开发了许多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高性能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集中在一些主要城市大学里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大多数由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和曙光公司的研究人员指导……特别是他们的曙光服务器系统,提供了在并行硬件和软件领域的重要实践基础……”。重任在肩,接过曙光的接力棒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了。当时的那些踌躇满志、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青年学子已经不再年少轻狂,我们这批人有幸参加了四代曙光系统的研制,和曙光并肩成长。我受李老师的信任和托付,担任曙光4000A的总设计师,从此,我开始由一个听别人指挥的技术人员走向一个要指挥别人来完成一项巨大工程的总设计师。早在曙光3000刚刚通过国家鉴定时,李老师就高瞻远瞩地及时调整了机群系统的研究思路,将曙光4000系列定位为以国家战略应用为主的基于通用架构的应用专用系统,正是由于李老师在研发决策上的正确把握,为曙光4000系列的今后研制工作指明了核心技术方向,也始终在曙光4000A项目的具体实施中起着指导性作用。2003年、2004年我们研制成曙光4000-L型、曙光4000-A型高性能计算机,使中国成为除了美国、日本外第三个能够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在2004年6月进入全球最快的十台高性能计算机的行列,曙光4000在国家级网络安全监管、神州飞船的发射、石油勘探行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国产品牌的高性能计算机已经可以在市场上和IBM、HP公司的同类产品竞争了。成绩的背后,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正是我们计算机机房外墙上贴着的“人生能有几回博”的标语支撑着大家走向成功。2002年夏天,当大家都憋着股劲准备大干一场时候,曙光4000A的研制经费被减掉了四分之一。正在大连休假的我听到了风声,那时的感觉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很无奈,很丧气,但只有妥协。当时我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冒风险做台大机器,要么按压缩后经费做台小一点的机器。在春节前的几天,我和曙光公司的历军选择了当时还没有正式上市、也从来没有在高性能计算机上用过的兼容32位计算的64位AMD酷龙CPU,趟出一条险路来。因为我深信:创新都是伴生着风险的。记得日,AMD美国总部方面派来一位高性能计算方面的专家David Rich。我给他介绍了基于AMD的64位机群系统技术特点,对于曙光4000A系统总体设计进行了阐述,简要介绍了计算所和曙光公司的情况,并谈到了联合开发主板的问题。会晤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基本就一些合作方面的问题达了一致意见。2003年五月,AMD全球CEO海特先生访问中国,这时的曙光4000A项目急需AMD美国总部方面战略上的合作和法律上的支持。作为该项目的总负责人,我被提前告知只有半个小时时间用来说服海特先生支持曙光4000A项目。我尽量用更简练的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量。这次大概是我有生以来以最快的语速说英文。据在场的同事说,当时我的嘴不停地张合,除了海特先生外旁人根本无法听清内容。就这样,曙光4000A直接获得了海特先生亲自的支持,为该项目的启动赢取了有利条件。曙光4000A项目作为国家"863"重点支持项目,包括马捷领导的系统软件组、张佩珩牵头的硬件组,冯圣中负责的高性能计算组,赵晓芳领衔的网格服务器组在内前前后后涉及到的智能中心员工和研究生,达到100人以上,更是始终得到李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可以说曙光4000A项目获得成功并跻身世界十强凝聚了全所上上下下领导和员工的心血和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捅破“天花板”的大系统自2004年研制成功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以后,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没有承担新的计算机研制任务。在这两年多时间里,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和计算所投入了2000多万元,做高效能计算机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计算所已在技术上为下一代的曙光5000A的研制做了充分准备,与过去研制曙光时的技术贮备相比,现在已经大不一样了。曙光公司2006年也实现了脱胎换骨,在天津建立了一流的生产线,同时公司还构建了国内唯一的高性能计算机用户体验中心和可靠性测试中心,技术实力今非昔比,为曙光5000A的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程技术和产品技术支撑。自2006年起,有3个团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围绕着曙光5000A的高墙发起了进攻。一支团队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他们负责攻克核心技术;一支团队来自曙光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共同建设的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们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工程设计和关键软件开发方面;曙光公司的技术人员则围绕刀片技术、机柜和工艺设计、制造维护开展工作。共计有200多位技术人员和100多名研究生带着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这个国家级的大工程中。正是通过众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迎来了曙光5000的诞生。“曙光5000A”的性能是“曙光4000A”的20倍,每秒峰值速度达233万亿次,再次位列世界第十,是美国以外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被称为捅破“天花板”的大系统,解决了一系列的世界性难题。除了参加高性能计算机世界的“选美”大赛外,我们还在紧锣密鼓地办 “选劳模”的小事——研制低成本,惠及大众的个人高性能计算机,让老百姓真正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受益者。这符合计算所一直以来的定位:一方面着眼高端,一方面立足现实,走低成本,惠及大众的信息化发展道路。从曙光历史发展看,从曙光1000的25亿次,曙光亿次,到曙光4000的10万亿次,再到曙光万亿次,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不是一步跳高式的跃进,而是一步一个台阶踏踏实实地往上迈,是有连接和传承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曙光团队正与龙芯团队合作打造“超龙计划”——研制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曙光6000”,这将是能与世界顶尖系统媲美的高性能计算机,是一件涉及国家战略的大事。“曙光6000”将采用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龙芯3号”,采用我们提出的HPP体系结构,技术上有重大突破。计算所和曙光公司完全有能力抓住国外大公司在技术上调船头的难得机遇,实现千万亿次计算机研制和产业辐射的跨越发展。成功的曙光就在前面,我们要坚持顶天立地、创新求实的发展思路,将曙光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院的好日子到头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