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科学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的断头台绞杀?

断头台,“仁慈”的斩首机器?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断头台,“仁慈”的斩首机器?
本文作者:乱室佳人
斩首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是广泛出现在世界各国古代死刑中的处决方法,而断头台则是一种高效的斩首机器。在美剧《识骨寻踪》S07E04中,受害者的头颅是被类似断头台的裁纸机切下的。由于历史原因,断头台经常被与“恐怖”等词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断头台一词正是来自于一位反对残酷死刑的医生。
从斩首到断头台
早期的人们相信头部是灵魂的处所,只有头部与身体分离才能真正地让一个人死亡。战士们在战场上会用刀、剑、斧头等利器割下战败者或俘虏的头并带走,他们认为这样死者的灵魂就不会回到已死的身体中而复活。这种处理敌人的方法后来很自然地成为了刑罚的一种,但这时它背后的意义就不再那么明显了。
斩首本身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如果你剁过排骨就会感同身受,一个人的脖子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容易砍断。斩首时,最理想的状况是锋利的刀刃恰好从某两块颈椎中间砍下,犯人就会迅速身首异处。但实际情况往往并不这么顺利,而且刽子手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延长处斩的过程。
他们可以“不小心”用一把不够锋利的砍刀行刑,或是“无意的”一再砍在颈椎上,这些都会使本来迅速和相对无痛的处斩变得漫长而极端残忍血腥。所以无论在欧洲还是中国,犯人一般都会在行刑之前贿赂一下刽子手,希望他能“正常发挥”,使自己免受过多的痛苦。但有时,这种意外情况也成为了刑罚本身的一部分。被伊利莎白女王处以叛国罪的艾塞克斯伯爵二世和苏格兰的玛丽一世女王,都被砍了三下才最终死亡。
哈利法克斯刑架(左)以及苏格兰处女(右)。(图:Wikipedia)
为了使砍头过程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也可能是政府为了省下刽子手的薪水,断头台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式的断头台诞生于18世纪晚期,但它最早的雏形被称为哈利法克斯刑架(Halifax Gibbet)。这种刑架为单一的木质结构,推测高度约4.6米,刀片是一个斧头,被固定在正上方的一根1.2米长的横梁底部,横梁可以在柱子的凹槽中上下滑动。哈利法克斯刑架的最初使用时间还不能确定,但最早可能追溯到1066年。
此外,断头台的前身还包括爱尔兰式断头台和“苏格兰处女”(Scottish Maiden)式断头台,形制与哈利法克斯大同小异。在一幅名为《The execution of Murcod Ballagh near to Merton in Ireland 1307》的版画中,描绘了爱尔兰刑场上的一幕。手持长斧的刽子手站在一旁,准备砍断固定着横梁的绳子。但这样的纯木质结构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因为木质横梁和两侧的木柱之间的摩擦力,刀刃下落的速度经常被减慢,有时甚至停在半途,犯人经常遭遇到和碰到劣质刽子手相似的遭遇,这无疑是对犯人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版画中的“苏格兰处女”刑架。(图:guillotine.dk)
高效的处刑机器
因为斩首的痛苦相对较小,因此在欧洲,特别是法国,只有贵族或有身份的人才会被处以斩刑,而十分痛苦和残忍的绞刑(当然也有
)与火刑才是为真正的罪人和平民准备的,甚至还存在着“四马分尸”的酷刑,这些血腥的行刑方法有双重目的:惩罚犯罪和警告民众。
随着启蒙运动在法国的流行,一些进步思想家开始呼吁,即使是对死刑犯也应该进行人道主义处决,其中就包括吉约丹(Joseph-Ignace Guillotin)医生,他是废除残酷死刑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认为死刑设施应该是一个简单而高效的装置,并且应当在私下进行,而不是在公开场合的众目睽睽之下。身为议会议员的他积极地倡导开发新式刑具,而这也得到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支持。路易十六是一个不勤于政事也不耽于美色的国王,但他却是一个优秀的锁匠,曾经骄傲地宣称,整个欧洲没有他打不开的锁。他对机械的钟爱让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来施展才华,他亲自参与了对断头台的改良。
以吉约丹医生命名的两种断头台(图:环球网)
在多方支持下,第一台新式的断头台终于问世了,这个断头台被固定在一个高台上,两个支柱高约4.2米,内侧有槽并涂抹油脂,中间有横梁支撑,刀片被加重,通过一根绳子和滑轮进行控制。为了避免卷刃,断头台使用了斜刃(这据说是路易十六国王的创意)。其实全新的断头台在整个架构上与老式的哈利法克斯并无太大差别,但却在很多地方做了细致而精心的调整,并且经过了动物和死尸的双重检验,在人道的标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终于,于1792年的4月25日付诸实践,它首次执行的任务是处死一个拦路抢劫的强盗。
很快,这种新型的断头台传遍了整个法国,而其倡导者和主要设计者吉约丹医生的名字也成了这种新型砍头装置的名称。事实上,新式断头台的意义并不在其结构上的改变,而是背后的象征意义:新式断头台的设计致力于尽量减少罪犯的痛苦,并且一视同仁地被应用于所有死刑犯的处决,相比当时其他残酷的处刑方式,断头台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人道和公平的精神,新式断头台随后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
新的断头台推行不到一年,就迎来了它最重要的任务。日,路易十六国王在巴黎革命广场被处决,死在了自己参与设计的断头台之上。不知道为什么,这位著名的锁匠国王并没有能够打开锁着自己手脚的锁。
1977年,法国最后一次使用断头台执行死刑。(图:guillotine.dk)
从这以后,断头台的形象总是与跌宕起伏的法国大革命联系在一起,在雅各宾专政时期,罗伯斯庇尔(Maximilien Fran?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在巴黎设置断头台来处刑“革命的敌人”(enemies of the revolution)。年间,有超过6万人被斩首。这段时期也被称为“恐怖统治”(The Terror),观看公开处刑甚至成了当时巴黎的一项热门活动。日,热月政变结束,罗伯斯庇尔死在了断头台上。
在法国废除死刑以前,断头台一直是死刑犯的处决场所。1977年,法国最后一次使用断头台执行死刑后,断头台就永远地退休了。
作者的话:值得一提的是,断头台(Guillotine)一词取自吉约丹医生,但他本人却反对死刑。在吉约丹因病去世后,他的家人更改了姓氏,以避开“断头台”一词。
你可能感兴趣
乳品专业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记得有个法国人跟我说,他们法国人民最善于杀国王杀皇帝啥的。。。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145)
地板还有的?
死亡,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个令人悲伤痛苦的过程
古人真有智慧
每次看到断头台都觉得刀片好像就要滑下来把自己干掉一样。
电力电子博士生,文史爱好者
应该处决犯人么?不应该么?
果壳网心事鉴定组编辑,科学松鼠会成员
评论一个(^○^)来自
口味越来越重了
等待刀刃下落的过程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煎熬。
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1977年才是最后一次用断头台?晕死啊,法国人也太重口味了。
某些历史学家道: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断头台经常杀不死人,需要刽子手去补刀。。。。
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貌似对颈椎很有研究哇,在古代可以做兼职刽子手啦。
外国人咋姓氏也改呀......
路易十六这个乌龙啊……行刑有神马好看,会做噩梦以及心理阴影的
会不会没准备好就不小心放下来..
剁排骨。。。
不知道为什么,这位著名的锁匠国王并没有能够打开锁着自己手脚的锁。————!!
路易十六槽点满满啊。。。又话说 开锁需要发夹和螺丝刀的 没有发夹就算开锁100也米有用。。。
的回应:等待刀刃下落的过程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煎熬。引用
的回应:会不会没准备好就不小心放下来..估计不可能,就是想让囚犯体验这种心理煎熬的。。
1977年还有断头台行刑……远远后于想象阿~
乳品专业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记得有个法国人跟我说,他们法国人民最善于杀国王杀皇帝啥的。。。
不知道为什么,这位著名的锁匠国王并没有能够打开锁着自己手脚的锁。真心惨=-=
77年……法国人够猛,围观成习惯了
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的回应:路易十六槽点满满啊。。。又话说 开锁需要发夹和螺丝刀的 没有发夹就算开锁100也米有用。。。现在的锁升级了,开锁要375才行。
看到“感同身受”这个词……虽然已经约定俗成了,但看到这样用心里还是不爽快。读到被砍三下的玛丽一世,不由想到三岛由纪夫……
其实要我说吧,什么都是一个死……不过它被赋予了更多政治和时代的意义,这样一个“传统”的词却意味着许多“革新”
的回应:1977年还有断头台行刑……远远后于想象阿~犯人叫Hamida Djandoubi,wiki上有介绍,断头台行刑对它还是太过仁慈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孩断头台自愿斩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