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说说哪些经典诗句光读起来就很有感觉的

已收藏本页面
一起来污污污――说说你觉得邪恶的诗,词,歌,句……一人一个就好啊,别让大家把你看穿了。日照香炉生紫烟
锄禾日当午
清明上河图
我只能说,撸主段位太低了,我都没法接了
白日依山尽
曲径通幽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离离原上草
回复 11楼:为何不卖?“不是不卖,是月经作怪”
孔子东游,忽见一罗女!问:卖否?罗女曰:不卖!
白日依山尽,免费逼
轻轻河边草
弯弓射大雕,锄禾日当午,完全搞不懂
那一夜 你没有拒绝我 那一夜 我伤害了你[doge]
白日依山尽
回复 1楼:[惊恐]
一行白鹭上青天
停车做爱枫林晚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便日
叶上初阳干宿雨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浅谈读诗的方法
浅谈读诗的方法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来谈谈读诗的方法。
我们诗大有早读晚读,清月老师每天也找诗词做麦图发群里带大家朗读。那么我们读诗应该怎么读呢?今天我把自己的体会总结归纳下,供大家参考借鉴。
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那么,我们要提高诗词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就要多读多看古诗词。古典诗词鉴赏,是一件提高个人的审美水平,提高个人文学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步骤。希望大家在朗读和欣赏古典诗词中得到更多的愉悦。
那么如何赏析古诗词呢?
了解一些历史和文学史,尤其是唐宋两代的。
我们学诗词,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各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大家请看这首诗,看看诗词的格律韵部是否有问题。你能挑出几个毛病来。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如果按现在的格律分析,第一,颔联对句三平尾。第二,本诗词是八庚韵部,青是九青韵部,出韵。此外,平仄失替啊,重字啊,似乎问题重重。但是,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饱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这首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洪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虽然用我们现在的评价,也许这首诗都该枪毙,但是,我们细细品读,这确实是一首不错的七律。大家知道这是谁写的吗?这是诗仙李白的七律。诗词到晚唐,格律才正式被承认。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况且,李白是一个不受格律约束的人。所以,我们阅读他的诗词的时候,就不要拿现在的格律来要求他。
大家再看一首诗。当我们读到这首诗词的时候,如果对历史一窍不通,是无法读懂的。大家请看:
咏怀古迹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互动:1)明妃是谁?看到琵琶曲能想到谁?
2)王昭君的小故事。
关键字:昭君出塞,画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匈奴,西汉,汉元帝,和亲,远嫁漠北。独留青冢向黄昏—呼和浩特。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一颗黑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
这首诗,杜甫正是借古迹,怀念明妃,抒发自己的感慨。如果不知道明妃是王昭君,没听过王昭君的故事,就很难读懂这首诗。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借咏昭君村、昭君墓、怀念王昭君来表达自己深切的同情,诗中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还会在月夜回到生她的父母之邦。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请问,如果你不知道昭君出塞的历史,你能读懂这首诗吗?
所以说,我们读诗,要真正读懂,就要读史。木犹老师说,诗词是阳春白雪,不是任何老百姓都可以看懂的。所以,我们诗诗的时候,先读作者,先和作者沟通做朋友,再面对他的作品,知道是哪个时期写的,作者当时写作时时什么处境什么心情,这样就容易读懂了。
掌握诗歌类别,分类读诗。
按表达方式,诗词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体诗);按字数,诗可分为七律、五律、七绝、五绝,排律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即事咏怀诗、咏史诗等。而词呢,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等。那么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比如,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当你阅读古诗词时,你可以按照清月老师整理的早读材料,从七律读起,挑选最经典的七律作品,背诵鉴赏。那么我们就可以读杜甫啊、王维啊等人的七律。你也可以按照年代顺序读,如,先读初唐的然后盛唐晚唐。七律觉得领悟了,接着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读五律,七绝,五绝,一直读下去。
你还可以按照田园诗啊边塞诗等等分类。比如你想读田园诗,那么你就可以把陶渊明、孟浩然、王维、韦应物、范成大等诗人的作品放一起读,这样有利于你对田园诗的理解和模仿。
当然,你也可以按照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作品分类。如,苏辛,就是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他们的创作视野较为广阔,诗词气象恢弘雄放。柳永、李清照、李煜、晏殊和秦观等是婉约派代表
。他们的诗词,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有人说,李煜、刘禹锡的作品juan隽永; 谢朓
tiao、谢灵运的作品自然;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而屈原的作品雄浑悲壮;王安石的作品雄健高峻;陶渊明表现出淡远闲静
;王维的诗恬淡优美 ;王昌龄的作品雄壮豪迈; 李贺的诗雄浑奇特。曹操呢,他的作品豪放磅礴
。我们在他们的诗词中,可以领略到诗人不同的风格和风采。这是一种多么美的享受呀,可谓是精神大餐。
3 强化格律意识
古代诗歌,多数讲究格律,所以必须强化格律意识,对诗词的平仄、对仗、韵脚、词牌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比如,七律的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平收等等。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对仗的。韵部字是什么,组成了什么词,用的是哪个韵部。你能找出几个入声字。等等等等。
唐.杜甫(十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先,我知道,这首诗是七律。仄起平收,押十灰韵,韵部字有:哀,回,来,台,杯。前三联都是对仗的。而且,我注意到:现在汉语拼音读平声的“急,白,独,浊”,古代都读仄。今平古仄,这样的词必须记住,否则用平水韵就会出律。
分析写作手法
是直抒胸臆
,还是托物言志?是开门见山,还是侧面描写?是借景抒情,还是融情入景?哪里是虚实相生?哪里是水乳交融?哪里是以动写静,乐景写哀?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今春 ” 之景不可谓不美,但 “ 看又过 ”
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这样看来全诗更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杜甫《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l&
第四句 “ 鱼跳 ” 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 “
读懂题目,了解作者
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作者: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铺垫。
我们看下面这首苏轼的七律。
我们先看作者。了解作者,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
1)互动:三苏都是谁?
2)小故事:苏轼和高僧。
关键词:淡定,宠辱不惊。句子: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相交莫逆,经常一起参禅论道。一日,苏东坡静坐之后,若有所悟,便撰诗一首,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诗作,莞尔一笑,拿笔批了两个大字,叫书童带了回去。苏东坡见书童归来,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的境界,急忙打开诗作,却赫然看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大字,不禁怒火中烧,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已在岸边恭候多时。苏东坡见禅师,大声质问:“大和尚!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么可以恶语中伤?”
禅师若无其事地反问:“我骂你什么了?”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看过,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呆立半晌,终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3)大家看题目如何分节奏点。如果题目中有赠、和、送、步韵等等,要弄清作者和题中人物的关系。比如,在学习下面这首诗词的时候,木犹老师把和他有关的其他两首也给我们讲了。我们了解了作者和文长老的关系,了解了苏轼当初所处的境况。于是,我们对第一首有了更好的理解。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秀州,浙江秀水。
家山,家乡,四川。吴音,江浙一带。
结合这首诗,我们可以联系起其他两首一起读。
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愁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
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
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
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
生病,半夜探望。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去世,老病死。
三首诗,写了苏轼和文长老的交往,正好是人生的老,病,死三个阶段。像这样的诗词,三首一起读,既节约时间,又能对诗词和诗人有更好的了解。那么朋友,当你读诗的时候,何不把这样的诗词放一起读呢?
注意作品中“典故”的运用。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西江怀古 唐
杜牧(七阳)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净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chu&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诗人常常登高望远,而咏史怀古的诗歌总要带上一股浓浓的愁绪,仿佛凭吊历史古迹,眺望莽苍景色必然要“惆怅”。从陈子昂那首《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到苏轼那两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似乎让人读来浑身上下都裹了一层悲凉。
《三国演义》开篇的一首《临江仙》,有几句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其中的苍凉正是“人”对生存意义的困惑。同样,当读杜牧《西江怀古》时,便不由感到这个诗人当时眺望长江、缅怀古人,心里一定也在想人在无垠的空间与无际的时间里自我的渺小。
西江,长江的一段,千百年来,它上连巴蜀汉中,下接潇湘吴越,汹涌时惊涛拍岸,叠浪如山,平静时水光接天,明如平镜。
人在宇宙与历史之中永远是一个匆匆过客和一粒小小沙砾。时间在无情流逝,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有谁能不感叹自己的短暂生涯?远眺长江流水,又有谁能不怅叹自己的渺小?
投鞭断流(前秦苻坚打东晋,淝水之战,败给谢安),囊沙壅水(韩信,潍水,半渡而击,楚汉之争。曹操仿照也缝囊,魏帝即:曹操
, 此写曹魏将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范蠡lǐ:商圣,急流勇退,一袭白衣、一叶扁舟。泛舟五湖。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王夫差,西施,美人计。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叹世无范蠡,满江好风,总吹财奴耳。
用典的意思:当杜牧的《西江怀古》以浩瀚宏大、亘古不变的长江及江上古今咏唱的渔歌、江面飞去飞回的沙鸥、永远东升西落的日月反衬人类英雄智者的渺小时,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阵“人”的哀伤。尤其是当想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曹操、苻坚、范蠡这样的英雄豪杰,都只是匆匆过客,因而反观更加渺小的“我”时,这心中的怅惘便更加上了一重愁思。
注意诗词中的情感载体和修辞手法。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再如,众所周知,杨柳——离别
菊花——傲骨 圆月——团圆 落叶——失意等。
互动问答题:下面诗词中的意象表达什么情感?
1.月——思乡,怀人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唐---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1)感身世,诉悲凉:
唐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2)痛别离,苦远游: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唐卢殷《晚蝉》:
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双关、互文等。
此处互动:问“下面诗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
如李煜的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李白《秋浦歌》
大家来看我们班主任写的那首获得白雀杯奖的《春风》:
放胆扯云袖,细心描柳眉。能看出是拟人不?很好地运用了修辞手法,也是她获奖的原因之一吧。
分析诗词的脉络,注意诗词的结句,学习诗家语、词家语。
我们读诗的时候,要注意诗词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赋得暮雨送李胄zh&u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前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既点明了诗题中的 “ 暮雨 ” ,又照应了诗题中的 “ 送 ”
我们再以杜甫的《江村》一诗为例,在读诗的时候,我们可用三分法试着分析一下。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第一层是首联,总说江村长夏“事事幽”;第二层是颔联和颈联:从事物和人事两方面对“事事幽”进行说明;第三层是尾联,又表达一层意思:隐含了自己的忧悒和感慨。三个层次综合起来:乡村生活虽然那么自在自得,但我就不能为国家再做一点事情吗?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感慨。第一层用“事事幽”总起,第二层从眼前的事物和周围的亲人两方面对“事事幽”进行具体的说明,最后一层进一步深化,对“事事幽”的忧悒和感慨。类似于散文中的“总——分——总”一类的结构。
我们再以起承转合分析下这首诗。
起联总说“江村事事幽”:颔联承上写梁上燕、水中鸥,一贴村说,一贴江说,表现江村景物之幽:颈联继续承上,述老妻画纸、稚子敲针,仍是一贴村说,一贴江说,显示江村人事之幽;尾联“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上句转,下句结,写个人心思,希望友人不要断了接济,能长住此幽静的江村,暗中呼应起联。
我们再说结句。结句又称“断句”或“落句”。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最后又切回到诗题以为收束,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主旨所在,匠心所在。诗的结,最能体现作者的底蕴厚薄,以及他的写作风格了。大家可以随便找几首诗体会下。
老师给我们点评作业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评语是直白了老干体了等等。有人说,我怎么就写不出来那些词呢?作为初学者,我们要在读诗的时候注意学一些诗家语并且善于做笔记。比如,我在读诗中就学会了这些表达方法:
素秋(清秋),平仄。
莲房(莲蓬),七阳韵。
佳人拾翠春相问,拾翠(拾翠羽)--游春。
樽酒家贫只旧醅。旧醅(陈酒)--十灰韵。
故垒萧萧芦荻秋。芦荻秋(秋风瑟瑟)。
知传家学与青箱。青箱(书箱)。
小结:八个方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么多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
诗大15期四年级第三讲作业
一&读下面这首七律,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怀古 唐&杜牧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净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1&这首诗属于七律常用的哪个基本句式?
答:是平起平收句式。
2&押哪个韵部?找出韵部字有哪些。
答:押七阳韵。韵部字有:湘,光,唐,阳,商五个。
3&看到诗词中的魏帝、苻坚和范蠡,你想到了什么典故?你应该百度哪几个成语或者关键词?
答:魏帝,这里指魏武帝曹操。他效仿楚汉之争时候的韩信,囊沙壅水,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从苻坚想到和长江有关的成语:投鞭断流。想到了军容强大的前秦苻坚打东晋,淝水之战败给谢安。从范蠡想到他曾经是商圣,但和西施泛舟五湖隐居去了。所以诗的尾联叹世无范蠡,满江好风,总吹财奴耳。
从此诗中,你学到了一个词“西江”,请问它这里指什么?
答:西江是长江的一段,这里指代长江。
5&当我想表达“渔船”的意思,但诗词中到了用仄音的位置,通过此诗的学习,我知道了可以用??代替渔船。
答:在这首诗中,我学会一个词“钓舸”,属于仄音,可以表示渔船。
二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著名的七律。请你分析这首诗的起承转合和中间两联的对仗句的词性和节奏点。
登高 & 唐.杜甫(十灰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还有低飞盘旋的水鸟,勾画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秋天的图景。由景切入,引发后面的感慨。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是作者登高远眺所看到的壮阔萧条的晚秋图景。我们能看出杜甫看到景物是悲凉和凄清的。“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萧萧: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加强了风的力度,加深了鸟飞回的孤独,加宽了猿啸哀的广度,加重了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
这个承句和起句气脉相通,而且第四句也和第三句对得天衣无缝。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其旨意不仅表达了作者博大胸怀,而且揭示了事物新陈代谢的规律,与首联承接自然。无边落木萧萧下,使得风急天高猿啸哀更有力度---更显出风的急剧,天的高远,猿声的哀恸。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于渚清沙白鸟飞回的作用也是如此。这就是这首诗的承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转句由景转入抒怀,反映杜甫心中的郁结。在写作时杜甫已先后辗转于陕、甘、川、鄂等地,而且随着他的好友、四川节度使严武的病故,他落到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惨凄境地。如今在这悲秋时节,杜甫拖着百病身躯,独登高台,能不触景生情?又怎不百感交集?多年的羁旅漂泊苦,垂老的病困孤独悲,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描述得了的?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合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前句基础上,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回扣首联。在结构上,合联呼应开篇,圆合首尾。从内容上说,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就连这一点欢乐也失去了。这样也就更加引起他乡作客的伤感。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感,便跃然纸上。
中二联对仗分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形容词,名词,叠词,动词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数量词,(形容词+名词)偏正词组,副词,动宾词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本文地址:本文标题:
最新励志文章
本月热门励志文章
森特尔网络科技| | |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人生》 作者原野 (1)朗读这首诗,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读完这首小诗,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人生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水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苦,为国为民啼出血路。人死了,让别人撒下诚实的眼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人活的当有价值,对得起自己和群众,倾尽心血为国为民谋得幸福,自己也就是幸福的了。这应该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生观吧。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日阳光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