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元7805元器件参数数是真的不会算

还没有帐号? 赶紧
用户版块帖子
请问谁能说一下tda2822详细接线方法,和各种外围元件参数。看不懂电路。
UID:820915
在线时间625小时
M币439专家12
请问谁能说一下tda2822详细接线方法,和各种外围元件参数。看不懂电路。
UID:845211
在线时间1739小时
M币173专家8
看不懂电路你还是别做了~!等你看得懂了再折腾!
UID:886341
在线时间1649小时
M币1532专家23
百度2822,找个实物图的,跟着图片焊接,没几个零件,先糊弄出声音了,再返回来研究原理更有兴趣。
UID:832511
在线时间5987小时
M币12710专家33
是我粗心大意。发错图了晕~~~~已经修改见下面几张图。具体可参考:
2脚接电源正极4脚接电源负极7、6为左右声道输入,公共端为电源负极1、3脚接左右喇叭,公共端为电源负极
[ 此帖被含笑饮砒霜在 10:34重新编辑 ]
本文内容包含图片或附件,获取更多资讯,请
后查看;或者
成为会员获得更多权限
UID:840147
在线时间1556小时
M币245专家7
同意一楼建议,楼主可以考虑做些外观diy类的东西,这种图都看不懂有点悬,就算做出来了也意义不大
UID:820915
在线时间625小时
M币439专家12
回 3楼(含笑饮砒霜) 的帖子
我就看你那个tda2030描述的很好,可是到了后面描述的就不那么清晰了,没看懂,也跟着前面做了大棚焊接,可是后面就做不出来了。
UID:820915
在线时间625小时
M币439专家12
上面咋还有16 十几脚? 为啥?2822不久只有八个脚吗
UID:981630
在线时间2199小时
M币32专家17
回 6楼() 的帖子
我给度一张。。:
本文内容包含图片或附件,获取更多资讯,请
后查看;或者
成为会员获得更多权限
UID:812656
在线时间2692小时
M币5109专家7
我想这个是最简单的了吧,上次为了远程教一个网友,哥照着右下角的原理图滴实物图画滴,在面包板上搭过,好使。音质谈不上,俺只能说:能出声。请无视在面滴注释,是给菜鸟看滴。
本文内容包含图片或附件,获取更多资讯,请
后查看;或者
成为会员获得更多权限
UID:832511
在线时间5987小时
M币12710专家33
引用第8楼汪洋中的船于 10:31发表的&&:[图片]我想这个是最简单的了吧,上次为了远程教一个网友,哥照着右下角的原理图滴实物图画滴,在面包板上搭过,好使。音质谈不上,俺只能说:能出声。请无视在面滴注释,是给菜鸟看滴。
确实是最简单的图片了。一目了然!可能稳定性没那么好。出声应该没问题。适合初鸟DIY。
呵呵,我那个朋友没有一点电子基础,连什么是电容、什么是电阻都不认识,贫僧也只能用这个办法了。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新手上路”发帖需审核后才能显示(请认真发帖),达到数码9级后取消此限制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de by , Time now is:01-04 18:23, Total 0.175035(s) query 11,
Gzip enabled&A,为较准确地测量,电流表的量程应选:.②请在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3)进行实验: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图,补全下列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a.连接电路.b..c..d.断开电路,整理器材.(4)分析与论证: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表示计算元件额定电压的公式为:U额=.
分析:(2)①由题知,估计额定电压在10V~19V之间,额定功率为6W,由可知,当额定电压最小为10V时,电流才为0.6A,选小量程即可;②将电阻元件与R0并联,两个开关一个连在干路上、一个连在其中的一条支路上,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3)只闭合S1,电路中只有R0,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当开关都闭合两个电阻并联,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4)开关都闭合时和只闭合S1比较,通过R0的电流不变I0=I1,则通过R1的电流IR1=I2-I1;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关系求解解答:解:(2)①电阻元件的额定功率为6W,假设额定电压最小为10V,额定电流最大为所以电流表的量程选0~0.6A;②将电阻元件与R0并联,两个开关一个连在干路上、一个连在其中的一条支路上,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如图所示(3)实验步骤:a、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b、闭合S1,断开S2,记下电流表示数I1;c、闭合S1和S2,记下电流表示数I2;(4)只闭合S1,通过R0的电流为I1,开关都闭合时,因接在同一电源上,通过R0的电流不变,还是I1,则通过R1的电流IR1=I2-I1;∵R0与R1并联,∴I1R0=IR1R1,即:I1R0=(I2-I1)R1;∴1=I1ROI2-I1∵额=U2额R1∴额=P额R1=P额I1R0I2-I1故答案为:(2)①0.6,0-0.6A;②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3)闭合S1,断开S2,记下电流表示数I1;闭合S1和S2,记下电流表示数I2;(4)额I1R0I2-I1点评:本题设计思路中的关键:给一个电阻并联上另一个电阻,因为接在同一电源上,对原来电阻无影响(通过的电流不变)
科目:初中物理
某工厂装配车间有一个阻值恒定的电阻元件R,标有“?V&&6W”字样,其中额定电压值不清,我们可以通过测出该元件的电阻计算出它的额定电压值.现在实验室有以下器材:一组蓄电池、一只电压表、一个已知电阻Ro、两个开关、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通过实验测量,找出该元件的额定电压值.(1)请在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实验过程中元件不允许拆卸).(2)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图,补全下列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A、连接电路;B、闭合S1、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C、闭合S1、断开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D、断开电路,整理器材.(3)分析与论证: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计算出元件的电阻R=2R0U1-U2;额定电压U额=6U2R0U1-U22R0U1-U2.
科目:初中物理
某工厂装配车间有一个纯电阻元件,其上标有“1*V,6W”字样,其中额定电压值不清,估计在10V~19V之间,若要正确使用这个元件,需找出它的额定电压值.现在实验室中有以下实验器材:一个蓄电池(电压约6V),一只电流表A(量程:0~O.6A,0~3A),两个开关,导线若干.另外,还有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R0,分别为:A.1Ω&& &B.30Ω&&&C.500Ω&& D.1kΩ.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通过实验测量,找出此元件的额定电压值.(1)根据学过的电功率公式,只要测量出元件的某一物理量电阻,即可计算出它的额定电压值;(2)为较准确地测量,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A.选用的定阻电阻R0(要求从四个电阻中任选一个)为B(30Ω);(3)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4)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图,补全下列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a.连接电路.b.闭合S1,断开S2,记下电流表示数I1c.闭合S2,断开S1,记下电流表示数I2d.断开电路,整理器材.e.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计算元件额定电压的公式为:U额=PI1R0I21R0I2.
科目:初中物理
某工厂装配车间有一个阻值恒定的电阻元件,其上标有“1*V,6W”字样,其中额定电压值不清,估计在10V~19V之间,若要正确使用这个元件,需找出它的额定电压值.现在实验室中有以下实验器材:一个蓄电池(电压约6V),一只电流表(量程:0~0.6A,0~3A),一个定值电阻Ro,(R0已知)&两个开关,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通过实验测量,找出此元件的额定电压值.&&&&(1)猜想与假设:根据学过的欧姆定律I=U/R、电功率公式P=U2/R,又因为元件的阻值恒定不变,所以只要测出该元件的电阻,即可计算出它的额定电压值;(2)设计实验:①因该元件的额定电流不超过0.6A,为较准确地测量,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A.②请在右下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某工厂装配车间有一个阻值恒定的电阻元件,其上标有 “1*V,6W”字样,其中额定电压值不清,估计在10V~19V之间,若要正确使用这个元件,需找出它的额定电压值。现在实验室中有以下实验器材:一个蓄电池(电压约6V),一只电流表A(量程:0~0.6A,0~3A),一个定值电阻R0,两个开关,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通过实验测量,找出此元件的额定电压值。 猜想与假设:根据学过的欧姆定律I=、电功率公式P=UI,又因为元件的阻值恒定不变,所以只要测出该元件的电阻,即可计算出它的额定电压值; (1)设计实验:①因该元件的额定电流不超过_________A,为较准确地测量,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_____; ②请在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进行实验: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图,补全下列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a.连接电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断开电路,整理器材。 (3)分析与论证: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表示计算元件额定电压的公式为: U额=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答案带解析】某工厂装配车间有一个阻值恒定的电阻元件,其上标有“1*V,6W”字样,其中额定电...
某工厂装配车间有一个阻值恒定的电阻元件,其上标有“1*V,6W”字样,其中额定电压值不清,估计在10V~19V之间,若要正确使用这个元件,需找出它的额定电压值.现在实验室中有以下实验器材:一个蓄电池(电压约6V),一只电流表A(量程:0~0.6A,0~3A),一个定值电阻Ro,两个开关,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通过实验测量,找出此元件的额定电压值.(1)猜想与假设:根据学过的欧姆定律I=、电功率公式P=UI,又因为元件的阻值恒定不变,所以只要测出该元件的电阻,即可计算出它的额定电压值;(2)设计实验:①因该元件的额定电流不超过______A,为较准确地测量,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②请在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3)进行实验: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图,补全下列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a.连接电路.b.______.c.______.d.断开电路,整理器材.(4)分析与论证: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表示计算元件额定电压的公式为:U额=______
(2)①由题知,估计额定电压在10V~19V之间,额定功率为6W,由可知,当额定电压最小为10V时,电流才为0.6A,选小量程即可;
②将电阻元件与R并联,两个开关一个连在干路上、一个连在其中的一条支路上,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
(3)只闭合S1,电路中只有R,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当开关都闭合两个电阻并联,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4)开关都闭合时和只闭合S1比较,通过R的电流不变I=I1,...
考点分析:
考点1: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知识点的认识】(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frac{U}{R}$.(3)单位: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A;电压U的单位是伏特V;电阻R的单位是欧姆Ω.(4)理解:①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②在使用公式及其导出式时,要注意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③初中阶段所描述的欧姆定律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即电能完全转化成内能或光能.【解题方法点拨】(1)解决实际问题时:①一定不能忘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I、U无关;②一定不能忽视电压、电流、电阻三者的同一性;③一定不能忽视电压、电流、电阻三者的同时性.(2)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的比例问题常用到的理论:①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②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在不同时段时,电源电压和同一段导体的电阻一般不变.【命题方向】欧姆定律是电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初中物理电学的一个难点,其综合性强,包含了电流、电压、电阻的知识及其联系,是中考的命题重点和热点,所占分值也较大.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计算、串并联电路问题,特别是动态电路的分析、几乎是中考必.
考点2:电功率的计算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 定义式:P=W/t
2. 常用公式:P=W/t=UIt/t=UI,即P=UI
并、串联电路的总功率:
1.并联电路的总功率
因为P1=I1U,P2=I2U
P=IU=(I1+I2)U=I1U+I2U,所以P=P1+P2
即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并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
因为P1=I1U,P2=I2U,
又因为,所以
即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
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
因为P1=I1U,P2=I2U
P=IU=(I1+I2)U=I1U+I2U,所以P=P1+P2
即串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串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
因为P1=I1U,P2=I2U
又因为,所以
灯泡铭牌问题
“铭牌问题”是电功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热点问题,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读懂用电器的“铭牌”。
如图:灯泡上的铭牌。“PZ”是“普通照明灯泡”中 “普”和“照”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灯泡的型号。另外可知:U额=220V,P额=25W。
例:甲、乙两灯泡分别标有“220V 40W”和 “110V 40W”字样,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220V电路中,比较两灯的亮度,则( )
A.甲灯亮B.乙灯亮 C.一样亮D.无法判断
解析:灯的亮度决定于灯的实际功率,串联时电流相同,根据P=I2R,电阻大的实际功率大,灯更亮一些。根据有。,R乙=,所以,甲灯更亮一些。
公式法计算电功率:
这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此公式适用于各种用电器和电路。
这是电功率的决定式,即电功率是由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积来决定的。此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它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理论依据。该公式表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实际电压与实际电流的乘积。常常借助于用电器的铭牌用此公式来计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进而计算用电器的电阻;当然这个公式的最大用处还是用来计算各类用电器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或电路的总功率。
考点3:额定电压
【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①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②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叫实际功率.(2)关系:【解题方法点拨】(1)灯泡铭牌的意义:例如“PZ220-40”,其中PZ表示该灯泡适用于普通照明电路,220表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0V,40表示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40W.(2)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如果实际功率相等,则亮度相同.(3)额定功率是唯一的、确定的,不随实际工作电压而改变;实际功率是不确定的,随实际电压而改变.(4)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命题方向】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题是电学计算的难点,近年来特别注重与科技、社会、生活相关的综合考查.而这四个概念的理解是解决这类综合问题的基础.
考点4:额定功率
【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①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②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叫实际功率.(2)关系:【解题方法点拨】(1)灯泡铭牌的意义:例如“PZ220-40”,其中PZ表示该灯泡适用于普通照明电路,220表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0V,40表示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40W.(2)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如果实际功率相等,则亮度相同.(3)额定功率是唯一的、确定的,不随实际工作电压而改变;实际功率是不确定的,随实际电压而改变.(4)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命题方向】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题是电学计算的难点,近年来特别注重与科技、社会、生活相关的综合考查.而这四个概念的理解是解决这类综合问题的基础.
考点5: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总=nR&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实际意义:用多个小电阻串联起来代替大电阻。
④分压作用:U1/U2=R1/R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
⑤比例关系: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W1/W2=Q1/Q2=P1/P2=R1/R2 & & &U1/U2=R1/R2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总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1/R=1/R1+1/R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其原因是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实际意义:用多个大电阻并联起来代替小电阻。
变形式 R=R1.R2/(R1+R2)此变形式只适用于两个电阻并联的情况,多于两个电阻并联则不适用。
如果n个等值(R)电阻并联,则有R总=R/n&
④分流作用:I1/I2=R2/R1(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流越少,反之分得电流越多)
⑤比例关系: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 &
W1/W2=Q1/Q2=P1/P2=R2/R1 & & &I1/I2=R2/R1
考点6:电流表的使用
1.无法估测待测电流的大小时,可先用大量程试触,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小,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小量程档。
2.使用电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
3.常见的电流(估计数字):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为了研究实心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表一、表二为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表一:液体甲(质量为&8.0&千克,体积为&8&1O-3米3)实验序号物块质量(&10-3千克)体积(&10-6米3)现象1A7.630上升至液面2B25.242上升至液面3C24.327上升至液面4D21.612下降至底部5E91.834下降至底部表二:液体乙&(&质量为&6.4&千克,体积为&8&1O-3米3)实验序号物块质量(&10-3 千克)体积(&10-6米3)现象6A7.530上升至液面7B25.242上升至液面8C24.327下降至底部9D21.612下降至底部10E91.834下降至底部(1)小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3与5&(&或&6与9&和&6与10&)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积无关;跟它的质量有关,且质量小的物&块上升,质量大的物块下降.小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2与4&(&或&6与8&和&7与8)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质量无关;跟它的体积有关,且体积大的物块上升,体积小的物块下降.请判断:小明的结论是______的,小华的结论是______的.(均选填“正确”或“错误)(2)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当______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上升;当______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下降.
如图(甲)所示,李明和赵亮利用一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若他们首先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标尺的40cm位置,再将蜡烛置于光具座上标尺的24cm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观察到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像的特点是______(填写像的“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和“实或虚”);(2)当蜡烛位于距透镜8cm位置时,为观察到烛焰所成的像,眼睛需要在______(选填“光屏”或“蜡烛”)一侧透过透镜观察,此时在光屏上所成像的特点是正立、放大的虚像;(3)赵亮同学利用光路图作出了当蜡烛位于二倍焦距外时成像的特点(如图乙所示),实际上从烛焰A点发出的无数条光线透过凸透镜发生折射后,都在A′点会聚,A′点就是A所成的像点.赵亮在作图时选择的是二条特殊光线,其中一条是“经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传播方向,沿直线传播”,请你仿照划线部分的描述,对另一条光线进行描述:______.
小文同学利用平衡尺(标有等距刻度,初始状态是水平平衡的等臂杠杆)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图所示,首先在刻度线P处悬挂一空桶,在刻度线A处悬挂一质量为50g的钩码,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不改变小桶的悬挂位置,在桶内装半桶水,改变钩码悬挂位置至刻度线B处,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倒去桶内的水,然后装同样半桶某种液体,仍将小桶悬挂在刻度线P处,改变钩码悬挂位置至刻度线C处,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由此可测得该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接着,向小桶内轻轻放入一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杠杆右端&&& (上升/下降/不动).
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的元件是&&& (选填“甲”或“乙”)图象,现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 W.
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条形磁铁,磁铁下端为S极,条形磁铁的正下方有一带铁芯的螺线管,闭合开关后,弹簧长度会&&& ;再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弹簧长度会&&& ;(选填“伸长”、“缩短”或“不变”).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CD钳位电路基本原理分析及元件参数设计
14:53:46来源: 电源网 关键字:&&
1基本原理分析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反激变换器在开关管关断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尖峰电压,使得开关管承受较高的电压应力,甚至可能导致开关管损坏。因此,为确保反激变换器安全可靠工作,必须引入吸收漏感能量。钳位电路可分为有源和无源钳位电路两类,其中无源钳位电路因不需控制和驱动电路而被广泛应用。在无源钳位电路中,钳位电路因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而倍受青睐。RCD钳位电路在吸收漏感能量的时候,同时也会吸收变压器中的一部分储能,所以RCD钳位电路参数的选择,以及能耗到底为多少,想要确定这些情况会变得比较复杂。对其做详细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开关管上的尖峰电压,从而影响到开关管的选择,进而会影响到EMI,并且,RCD电路设计不当,会对效率造成影响,而过多的能量损耗又会带来温升问题,所以说RCD钳位电路可以说是很重要的部分。图9图10图11反激变换器RCD 钳位电路的能量转移过程可分成5 阶段,详细分析如下:1)t0-t1阶段。开关管T1导通,二极管D1、D2因反偏而截止,钳位电容C1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电容两端电压UC下降;同时,输入电压Ui加在变压器原边电感LP两端,原边电感电流ip线性上升,其储能随着增加,直到t1时刻,开关管T1关断,ip增加到最大值。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a)所示。2)t1-t2阶段。从t1时刻开始,开关管进入关断过程,流过开关管的电流id 开始减小并快速下降到零;同时,此阶段二极管D2仍未导通,而流过变压器原边的电流IP首先给漏源寄生电容Cds恒流充电(因LP很大),UDS快速上升(寄生电容Cds较小),变压器原边电感储存能量的很小一部份转移到C直到t2时刻,UDS 上升到Ui+Uf(Uf为变压器副边向原边的反馈电压)。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b)所示,钳位电容C1继续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3)t2-t3阶段。t2时刻,UDS上升到Ui+Uf后,D2开始导通,变压器原边的能量耦合到副边,并开始向负载传输能量。由于变换器为稳压输出,则由变压器副边反馈到原边的电压Uf=n(Uo+UD)(Uo为输出电压,UD为二极管D2导通压降,n为变压器的变比)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但由于变压器不可避免存在漏感,因此,变压器原边可等效为一电压源Uf和漏感Llk串联,继续向Cds充电。直到t3时刻,UDS上升到Ui+UCV(UCV的意义如图1(b)所示),此阶段结束。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c)所示,钳位电容C1依然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由于t1-t3阶段持续时间很短,可以认为该阶段变压器原边峰值电流IP对电容Cds恒流充电。4)t3-t4阶段。t3时刻,UDS 上升到Ui+UCV,D1开始导通,等效的反馈电压源Uf与变压器漏感串联开始向钳位电容C1充电,因此漏源电压继续缓慢上升(由于C1的容量通常比Cds大很多),流过回路的电流开始下降,一直到t4时刻,变压器原边漏感电流ip下降到0,二极管D1关断,开关管漏源电压上升到最大值Ui+UCP(UCP的意义如图1(b)所示)。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d)所示。5)t4-t5阶段。t4时刻,二极管D1已关断,但由于开关管漏源寄生电容Cds的电压UDS=Ui+UCP>Ui,将有一反向电压加在变压器原边两端,因此,Cds与变压器原边励磁电感Ls及其漏感Llk开始谐振,其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e)所示。谐振期间,开关管的漏源电压UDS逐渐下降,储存于Cds中的能量的一部份将转移到副边,另一部分能量返回输入电源,直到t5时刻谐振结束时,漏源电压UDS稳定在Ui+Uf。由于此阶段二极管D1关断,钳位电容C1通过电阻R1放电,其电压UC将下降。结合图1和图2进行分析可知:如果反馈电压大于钳位电容电压,则在整个开关关断期间,回馈电压一直在向RCD钳位电路提供能量,而该能量最终将被电阻R1消耗,因而将产生巨大的损耗。以上的分析是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刘树林教授于2010年发表在点击工程学报上的一篇关于RCD钳位电路的论文。他的分析很详细,也很直观,也都是对的。是我在网络上能找到的最好的关于RCD钳位电路的分析。我也参考了PI与仙童公司给出的设计参考,以及网络上网友归纳的一些观点与计算公式。但是我必须说,这些参考文献给出的计算方法,没有一个是可以直接应用的,至少在这个使用ssl4101t的电源方案中,计算值与实际值出入非常大。2元件参数设计计算下面我说下,我参考了各种资料以及自己分析出的一种计算方法。流入钳位电路的能量在传递到RCD钳位电路后,所有的文献都说,漏感能量损耗在了电阻R上,可以这么说,但是如果以这个为依据对钳位电阻的阻值进行计算设计,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这样计算出来的电阻值不能保证,钳位电路上的电压波动在预想的范围内,范围波动的变化会影响到计算时所预计的箝位电压值,导致整个设计完全失败。所以电阻值的计算只有一个依仗,就是RC一阶电路的理论,在前面已经介绍了。这个电阻值的设计在于一个周期所期望的压降,这个压降由RC缓冲电路的放电速度限定。而当电阻的阻值并非由功率设定时,那么电阻上的功率只由电阻的上的压降以及其阻值决定。从能量上考虑,RCD钳位电路必然要吸收漏感的能量,但是,这个漏感能量在传递到RCD钳位电路之前,是有损耗的,损耗在于MOS管的输出电容上,也就是Coss,因为,漏感能量要先给它充能,使得它两端的电压能达到钳位电路的钳位电压,达到了钳位电压后,二极管才会导通,接着才是漏感能量向钳位电路传递能量,但是在MOS管输出电容上损耗的能量是非常小的,大概在漏感能量的3%左右,所以可以忽略不计。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漏感电流在流入钳位电路的过程中,反射电压会对其做功,在上面的等效图上,看上去反射点呀是不会对漏感电流做功的,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初级漏感并非是在初级电感之后的小尾巴,它存在于初级电感的每一处,所以反射电压是确确实实的加在了漏感身上,那么当漏感激发出电流时,反射电压就会对其做功。在《开关电源A到Z》中,是这么描述这一情况的,并且还给出了相应的公式。一次绕组与漏感串联,故较短时间内,漏感一直都在试图复位。变压器一次绕组被迫跟着变化并且连续提供此串联电流,通过齐纳管续流。虽然可以肯定一次绕组总是试图通过二次侧续流,但一部分能量还是被转入齐纳管钳位电路,直到漏感完全复位。换句话说,一次电感中有些能量被串联的漏感“迅速拿走”,并连同漏感本身所具有的的能量,一起通过齐纳管电路续流。(P94)从4-11式可以看出,选定的钳位电压值越小,越接近反射电压,那么损耗的功率也就越大,而当选择的钳位电压值越大,损耗的功率也就越小,但是这时候MOS管两端的电压尖峰也就越高,因为若要二极管关断截止,那么MOS管D极的电压值必须要等于钳位电容上的钳位电压最大值。而在实际使用这个公式去计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计算的能量值与实际流入RCD钳位电路的能量值相比,计算值明显大了不少,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损耗能量都进入了钳位电路,很大一部分消耗在别的元件器件上以及寄生参数上,还有一部分回馈给了电网。在PI公司给的钳位电路设计参考中,对这一点有所提及。具体情况如下:PI公司将不同功率的电源,钳位电路中所消耗的能量进行了划分。在这个案例中输出功率是大于90w的,但是实际情况并非PI所预计的。下面给出这个案例中,电阻使用100千欧,电容2.2纳法,二极管为ESIJ,反向恢复速度为35纳秒的超快速二极管的实测钳位电路波形。图表 12以及相对应的MOS管两端电压波形:图13以及,使用500ns回复时间的GROMA二极管时钳位电容的波形:图14使用GROMA时,MOS两端电压波形:图15下面再给出,当负载为空载时,钳位电容上的波形:图16如上各图所示,对于2.2納法,100千欧的RC组合,测试的结果是从173v到145v,那么就可以计算其中所蕴含的能量,大概为理论计算的0.7倍,经过多次试验,不同的RC组合验证,这个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系数大概在0.6到0.7.下面根据系数0.7,设计一个从155V下降到135V的RC组合,利用前面给出的公式,先根据下降的幅度,计算出所需RC值,再通过4-11计算出理论能量值,并计算出大概的实际值,再由公式4-4计算出所需的电容值,再由之前计算的RC值求出电阻值。得出结果为4.6納法和24千欧。下面给出使用4.7納法,30千欧的RC组合得出的波形图,电阻适当增加,是对在二级管导通瞬间,瞬间流出钳位电路能量的一种适当补偿。图17再给出对应的MOS管两端电压:图183注意事项3.1二极管的选择在这个电源案例里,使用的二极管为GROMA,反向恢复时间为500ns。二极管在反向恢复完成前,它的正反向都是相当于导通状态的,这在RCD钳位电路里,会造成一种情况,就是充入钳位电路里的能量会迅速的在反向恢复完成前流出
关键字:&&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注eeworld公众号快捷获取更多信息
关注eeworld服务号享受更多官方福利
热门关键词
大学堂最新课程
汇总了TI汽车信息娱乐系统方案、优质音频解决方案、汽车娱乐系统和仪表盘参考设计相关的文档、视频等资源
热门资源推荐
频道白皮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元器件参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