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研究先秦儒家哲学学

互联网世界为什么需要儒家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话题?其实说起来很简单,我自己是研究儒家的,研究儒家义礼的,十几年来都是做这样的工作。但我自己不愿意做一个书呆子,所以对现实生活还算是比较关心,可能有些朋友也知道,我在十几年以前其实是写时评的,算是个公知。有这样一个现实关怀,当然就会关注到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它对我们整个经济生态、社会生态革命性的影响。
在即将形成的新的社会、经济生态中,儒家扮演着什么角色?开始是这个问题。等我逐渐的进入到这个领域思考,我应该说获得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收获,对我自己来说。因为我突然发现,其实我们今天用来解释互联网的各种理论,事实上就在儒家的思想中。我们用儒家思想不仅可以理解今天的互联网世界,我刚才说我有个意外的收获,我们还可以理解中国传统的经济社会的形态。
我大概是带着这样一些想法,在前年的冬天跟阿里研究院的几位负责这部分的朋友做了一个交流,我们很快达成了一致,所以去年5月份在曲阜召开了一次“儒家与互联网秩序”这样一个主题的论坛,我们邀请到了国内一些研究儒学的学者,以及研究互联网的,很有造诣的学者,一起来讨论儒家对于中国,或者说人类形成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的秩序究竟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当然做了很多讨论,在这个讨论中我自己也深受启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想了很多。我今天就不想扯得太远,想围绕着我们今天的副标题“为什么互联网世界需要儒家”,直接展开我的论述。
互联网时代的隐忧
互联网世界为什么需要儒家?我相信在座的很多朋友也有一些隐忧,关于我们正在展开的互联网世界的。最近这两天我想大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Master打败了人类五十多位最顶尖的棋手,这意味着什么?所有人恐怕都有一点点隐忧。所以面对这样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人类可能会走上一个分岔的路口,而沿着这个路口走下去,我们会介入到某种危险的境地。我们如何避免这样的危险?我们的隐忧能不能得到缓解?这是我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我自己有两个隐忧:第一个是人的物质化,这样的一个担心,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就有,恐怕过若干年我们就会有一次。因为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忧虑,看起来那些隐忧并没有变成一个很完备的现实,但我想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次它就不会变成现实,所以我们还是要防患于未然,所以第一个先从这一点展开。
物化的危险有没有?是有的。而且我们沿着西方文化的这条路走下去,这个危险是很大的。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在研读儒家的经典,同时我也在研读西方的经典,从古希腊到基督教,到早期现代这些重要的政治哲学,一直都在思考。究竟西方文化他们是如何面对人,面对这个世界?
总的来说我有这样一个感受,西方文化跟中国文化确实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是在本原上就发生了。这个话题说起来很复杂,我现在大部分的论述其实都是从这个地方出发。这个本原上的差异是什么?我就简单提示一句,中国人敬天,西方人信神,尤其是崇拜唯一真神。中国以西的绝大部分文明都是围绕着唯一真神展开的,它的影响非常巨大。而我刚才讲到的人的物化,其实就是从敬神这个源头上来的。
两希文明——人是具有理智能力的一架机器
可能有朋友读过耶教的经文,犹太教的经文,《旧约》。《创世纪》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神造万物以及人,这就埋下了人物化的根。人是被上帝造出来的,如果让我们现代人来想象,相当于上帝开了一家富士康工厂,把人批量的就造出来了,否则的话造人的工作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它必然是有个工厂,得按照流水线来作业,然后造出来人。并且造人的过程其实跟造物的过程是混在一起的,先造物然后造人,其实在神的眼里人和物差不多是一样的。
由这样一个神教也会引发出后面一系列的问题,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神人两分。首先有神,然后神才造出来了人,神又是支配人的,所以人必须面对神。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是知道神,然后认识神,然后才可以去服从神,才会崇拜神。所以我们会看到在神教中,认识变成了第一位的问题,知识就变成了一个根本的问题。所以在神教里面他们讲的最多的一举话是真理,真理是从哪儿来的?真理是我们认识的一个结果。我站在神之外,我认识这个神,然后我获得了一些知识,这些知识跟神的本体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把它称之为真理,如果跟神的本体不一样就叫谬误或者什么。总之,在神教里面知识和真理变成了根本的问题。
同样,我们在古希腊我们看伯拉图,他的思考方式其实跟神教非常接近,所以奥古斯汀才会借用伯拉图的哲学来推理神学,作为一个基本的范式。伯拉图也是构造了这么一个理念,和我们现实两分的世界。我们人当然是在一个变幻不定的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必须认识理念的世界,所以西方哲学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由此当然也会引发出理智,理智就是人最重要的能力。
总结一下我上面讲的两希文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人被视为具有理智能力的一架机器。对人来说,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理智,现在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早期现代的欧洲哲学家们讨论的都是这个问题。做AlPhaGo的公司就是深度的理智,它是传统的,从古希腊,从基督教,他们都是把理智放在第一位。在他们看来,人其实就是有一个理智,其他东西都不重要。或者他认为其他的东西从这个地方是可以衍生出来的,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亚里士多德,伯拉图其实也有这个看法,美德就是知识,或者说知识就是美德。因为在他看来我们要具有美德,我们首先要获得关于美德的知识,然后你能有美德。
何为理智?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行”,但是对西方人来说首先是“知识”,首先我要获得关于德性的知识。所以这样的一个理解,如果从我们中国文化的立场上看,其实人是被逻辑化的,或者叫算法化。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推导出人,来写出一个关于人的方程,因为他的行为就是理智决定的。
我们把它还原到最后,就是对于利害的计算能力,或者说我们对于快乐的计算能力,以及根据这样一个计算的结果做出一个行为的决策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理智。由此我们也会认识到或者理解,今天西方技术的发展,所谓的AI是他最重要的突破点,人工智能。我看到人工这个词的时候,马上想到的就是苏格拉底对于构建城邦那个原理的论述。因为苏格拉底构造城邦的出发点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Art,就是技艺,而且他规定了,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种。因为我们每个人根据我们的天性,我们中国人讲天赋,理论上来说就只适合干一个事,所以之能够具备一种Art。如果每个人只具有一种Art,我们单靠我们自己显然就无法生存,所以他说要想生存,我们就相互需要。
比如说我的天性最适合农业的Art,但是我还要穿衣服,我还要住房子,我还要移动,所以我需要交通工具,所有这些在另外的人身上,他们会具有相应的Art,他们就可以提供我所需要的物品,可以这么理解他的推理。当我们一起读这个书的时候,我们觉得非常震惊,震惊在哪儿?在苏格拉底的理解中,每个人是他这个技艺的承载者,他根本不是一个人,他只不过是一个机器。他恰好具有这个Art,具有这个能力,具有这个技艺。他为其他人所需,但是其他人需要他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身上的这个技艺。
整个西方哲学都是给伯拉图做注解,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那这麻烦了,这个注解都会往物化方向注解,人是物,跟一般物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个承载知识的物。这样一个思想传统,或者一种心智,一种思考的习惯,恐怕也左右着今天西方人对互联网的思考。我们看到今天互联网世界在美国所发生的大部分的进展,我自己隐约的觉得其实都是沿着这个方向走的,人被纳入到了一个物联网的体系中,因为人本身就是物化的,这是有一个很大的危险的,我自己还是很有忧虑的。
因为如果照着这样的方向的话,很显然,互联网越不发达我们越不自由,人就越彻底的物化。因为确实我们看卓别林的电影,看工业化流水线让人变成了机器。但是不管怎么样,工业化时代人的物化好像还主要是停留在肉体这个阶段,还是身体被固定在一个流水线的某一个环节中不断的重复这个动作。因为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的形态在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其实人内在的灵魂也会被卷入到这个流水线中,显然这个物化的流水线要比工业时代成本高得多,这是危险之一。
儒家文化避免人的物化危险
我们有没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儒家文化,或者广而言之,中国文化,其实是提供了一个避免这样危险的出路。下面我就会简单的讲一下,为什么中国文化会避免这样的危险。
刚开始我讲西方文化,我讲它的本原是敬神、信神,但中国人是敬天,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只要略加反思其实就能够知道天在自己心目中的那个重要意义。中国文化其实就是起步于敬天的那一刻,我们大概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其实就两种形态,就是中国文明和中国以外的文明。中国文明的本原是什么?就是敬天。中国以外的文明,它们的本原都是信神。
我们要理解这两种文明的差异,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天和神有什么区别,这个话说起来很长,我只是非常简单的讲一遍。刚才我们讲到了神是造人的,如果大家看英文本,他们都是用“Make”这个词。但是中国人讲的是天地生人,这个差异就非常巨大。当然天地生人具体会表现为父母胜任,中国人会讲阴阳、天地,落实到具体的人生就是父母、男女,这就不一样了。西方文化是有一个,大家知道上帝是男的还是女的?不知道,反正它是一个主体,然后造出了所有人。我们中国人相信一定是两个主体,两个主体的结合,并且他们一定要深度的融合,然后才会生出另外一个人来。大家想一下,其实两个原点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人、物差异在心
首先我们看生人或者生万物,所生出来的东西会完全不一样,所以人跟物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想大家都能体会到这一点,中国人其实会言物之别,人跟物之间是有根本区别的。我们讲唯天地生万物、生人,唯人是万物之灵。比如说孟子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就一点点东西把人和物彻底分开,人和物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在哪儿?在心。
这跟西方文化就有一个地方不一样了,西方文化一直是在讲理智,但是心不是理智,或者心不仅仅是理智。最起码的我们有情感,除了理智之外,最起码多出来了一个情感,我想这是我们中国人对人的理解,和西方人对人的理解的重大区别所在。比如大家去看《理想国》,或者看伯拉图其他的著作,几乎看不到他讨论情感。情的问题始终不在他的视野之内,他所有的讨论都是围绕理智展开的。同样在基督教里面也是如此,这就是区别所在。
这样一个情,我们肯定人与心其实就肯定了生命的完整,当然这是我的理解,我们下来还可以再讨论。我们把人仅仅理解为有理智,其实我们只要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我们就会知道,这个理解是偏颇的。当我在台上与大家沟通的时候,我肯定没有办法掌握大家的理智,但是我通过大家的表情是可以看到大家情感的某些变化,然后我们会有一个情感的互动。这个东西不是理智能决定的,我这就想到我今天上午刚看到的一个新闻。说Master、AlphaGo表现得如此卓越,很多人就问百度你在干吗。百度说,我在开发人脸识别技术,就讲到了他们在哪个娱乐节目上用小杜去是别人脸,这是很有意思的差异。
中国人爱面子,我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这样一个情感的交流,它会涉及到容貌。曾子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之三:正容貌、正颜色、出辞气,都是要通过他人看得到的容貌、脸色进行情感的交流,生命的交流,并不是算法的逻辑的计算,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互联网是“人联网”、“心联网”
我们中国人其实进入到互联网世界的时候,就把我们生命的理解带进来了。所以我自己的观察,我们今天的互联网基本上可以把它称之为人联网,是人和人连接的一个网络,或者进一步是心联网,是人心与人心连接的一个网络。大家可能有注意到马云曾经到美国跟美国人讲,说我的淘宝跟你的亚马逊究竟有什么区别。亚马逊也是通过网络技术,给消费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消费体验,你可以非常便利的买到全世界所有地方的书和各种消费品。马云说我的淘宝跟你的生态完全不一样,他说的大概是淘宝是一个社会,不仅仅是一家商业公司。我们会看到,在淘宝上你要卖出一件东西,你必须要跟店主和消费者之间有私信沟通,但是这个东西我们在亚马逊上没有。
在这些小小的事件中,我们会看到中国人对于人有一个理解,这个理解跟西方人不一样。他把这样的理解就带入到了互联网,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家回应了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构造出了一种中国式的互联网生态。整个界面,整个运作的机理其实跟西方的互联网不一样。我们去对比一下各种不同的,几个比较重要的互联网企业和对应的美国互联网企业,它背后的算法其实是不一样的。它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围绕着理智展开的,一个是围绕着心展开的。
我自己认为我们围绕心的互联,或者心联网、人联网,能够让完整的人与另外一个完整的人相互连接的一个网络,可以避免我们人的物化。如果我们把人简化为理智,人工智能简化为智能,我们一定就会被这些智能所奴役。因为我们要在这个领域里跟机器竞争,尤其我们要和那些会学习的机器竞争,恐怕人是要处在下风的,就难免被奴役的命运。相反,如果我们始终保持一个人的完整,我们就能够保持我们对于机器的一个控制,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互联网世界的秩序
第二点是涉及到互联网世界的秩序问题,当时我们跟阿里研究院讨论我们5月份会议主题的时候,我特意在“互联网”后面加了“秩序”两个字,互联网必须要有秩序,如果没有秩序的话就崩溃了。那怎么有秩序?其实无非是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就是集中控制,比如说集权主义,有一个单一的中心来控制所有的个体,是可以形成秩序的。比如说我们在军队里面,这是最典型的,整齐划一,那也是一种秩序。第二种是自组织,个体自我的组织起来,这样的一个秩序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内生的,反过来刚才我们讲的单一的中心控制,人与人之间形成协调关系,它的秩序是外生的。
我自己的理解,我自己的观察,我是认为总体来说西方的互联网大概走了集中控制的一条路,这个可能跟很多朋友的尝试相违背。因为我们都会说西方人他们特别重视自由,特别强调个人主义,会讲我们中国人集体主义,我觉得这个恰恰说反了。当然这涉及一个非常漫长的讨论,所以这个地方我就省略了。
集中控制或者某种集权主义的危险隐忧
第一个危险是我前面已经讨论过的,物可能控制人。比如说算法可能会建立一个专制统治,一个算法的专制统治,这个可能性是有的。这样一个物支配人,其实就是西方的现实,那就是所谓的法律的统治。算法的统治和法律的统治逻辑是一模一样的,它们的构形是一模一样的。法律是什么?法律是外在的物,我们所有人服从这样物的逻辑,它规范规定了我们人应该这样,人应该那样。我不认为一个法治能够带来自由,它就是带来了秩序,但是它是不是自由?我表示怀疑,这是第一个危险。
第二个危险就是某种具有霸权地位的企业或者一种技术,可能会建立起对人的支配。当然这样一个可能也是跟我前面那个讨论有关的,就是人遭到分割而不能保持完整,这时候人的身体分属于不同的体系,在不同的体系里。每个体系里都很难保持自己的完整和独立,当然这时候人也会很轻易的放弃这个部分,因为这反正不是我的全部,我只要放弃这一部分就可以了,这时候分割的人很有可能在不同的空间中都被纳入到了一个单一的中心控制的体系,整体的后果就是人会遭到某种控制。
我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想法,是因为我在读《理想国》《利维坦》的时候,其实就深深的感受到西方政治运作背后的一个深层次的逻辑。他一定要找一个主权者,一定要找一个至高无上的支配者,我们一定要想象一个上帝,人类才会有秩序,世界万物才会有秩序,上帝就是最大的主人,他是终级的主人,我们所有人都服从上帝,我们形成了一种秩序。我始终认为西方文化中大概缺乏这样一个自我组织的能力,所以当他们要在人与人之间形成秩序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会借助一个拥有绝对权利的第三者,可能是上帝,也可能是主权者,也可能是人民,总之它都会去构造一个绝对的第三者,然后由这个绝对的第三者在分散的孤立的个体之间构造秩序,我自己担心西方的互联网也会走向这条路。
中国文化的应对:人生而就在与他人的连接中
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什么方案?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方案,这个方案是什么?如果我们回溯到本原上,它是从最基本的生物学事实衍生出来的。这个生物学事实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我们每个人都生而在家中,或者我们每个人生而都在人伦中。什么是人伦?人伦就是人与人的连接,以一种特殊的、个别的方式相互连接。我刚才讲到了我对西方文化的担心,对西方世界互联网的担心。这个担心是基于人生而是孤立的,这些孤立的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中的人,他们必须要去寻找一个第三者。但是根据我们中国文化对于人的理解,人生而就在与他人的连接中。我们读书的时候读到两个比喻,都很有意思。第一个比喻是苏格拉底在构造他理想城邦的时候说,我们要告诉那些护卫者有一个传说,我们一定要让他们相信这个传说。这个传说是什么呢?我们一般把它概括为高贵的谎言,我们告诉他们有一个谎言,但是一定要让他们相信。这个谎言是什么?就是你们不是你们的父母生的,而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而且你们出土的时候已经是成年人了,并且都拿着自己的武器,这是第一个比喻。
第二个比喻是在霍布斯的《论功名》中,他那一章恰恰在讨论家庭,但是他拐了个弯。他说我们理解人的行为还是要回到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像蘑菇一样从土来冒出来。
这两个比喻有类似之处,讲认不是父母生的,都不说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而是从土里冒出来的,并且冒出来的这一刻人就是成年人了。这两个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伟大人物,相隔两千年,都用了这样的比喻。目的何在?是为了说明我们必须有一个主权者,我们一定要让这些公民或者城邦的保卫者把自己完全献给城邦,或者献给国家,就不能让他有私情,所以这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人的生命源头的想象。
中国讲人都是父母所生,所以我们一出生就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我们讲互联网,其实只有中国人是天生在互联中。但是我们每个人连接的网络一开始是比较特殊、个别的,我们会透过生命成长的过程,不断的扩展自己的连接的网络,其实就是游子所讲的“孝悌者,其为人之本与”,我会成长,我会走出家门,我会和我的朋友、乡党、邻里、同僚、同学去交流,我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的建立新的连接,我连接的密度会越来越大,这就是人的成长过程。连接的越来越多,我们在中间不断修身,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时候需要人,人就是连接。
姜奇平老师对人与人连接的内涵做了非常深入的阐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是基于儒家的理念,其实是建立了一个一个的群。我们天生就在群之中,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扩展这个群的过程,扩展群的种类、规模,我们把自己置于各种各样交叠多样的群中,这是中国生命基本的形态。
这就是个自我组织,我们会看到每一个群中其实没有主权者,也没有那样一个严格的律法。比如说我们在家里面,你说你爸爸还是妈妈是主权者?没有。我们是在一种有情谊的关系中,我们相互体贴,相互为对方着想,然后我们处理我们共同的事物,以及最重要的是共同成长。所以中国人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擅长于自组织的民族,中国人当然就把这样一种生存的经验,或者是生命的形态直接代入到互联网中,或者我们用我们自己的一种生存的形态,塑造了中国互联网的形态、生态。
比如说微信在中国如此发达,我们建了一个又一个群,这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我们现在寄存在各种各样的群之中,这个好像是中国独有的。它契合了我们中国人对生命的想象或者形态,反过来互联网是给我们过群的生活提供了更便利的技术,所以可以说它是我们生命成长的需要和技术之间有一个相互成长,也是这么一个关系。
总结:中国互联网与西方互联网的差异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溯源于中西两个不同的文化的。这样一个差异会让我们看到互联网发展的两种可能,而我认为我们中国的路径可能更好,因为他更有利于保障人的完整,这个非常重要。在一个技术泛滥的时代,人如何保持自己的完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只有保持完整我们才可以保持自主,我们才能保持人的尊严。我自己认为,我们基于中国文化这样互联网的形态,也许是对于人类保持自己的完整、自主、尊严是更有利的生态。
当然我们看到了现在这样一个情形不是最好的,中国人讲生生不息,我们永远到不了最好的。但是如果我前面讲的那些东西还有一点点道理的话,我们为此的自觉,也许就有了一个道的自觉,一个路的自觉。我们就可以更加有意识的去以我们的文化来塑造中国的互联网,并且不仅仅是中国,我们也许还可以去影响中国以外的世界,我想这也是中国文化未来要在整个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塑造一种基于中国文化更好的互联网的生态,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姚中秋(秋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普通法宪政主义。已出版著作:《立宪的技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为什么是市场》(中信出版社,2004年)、《权力的现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已出版译著:《哈耶克传》、《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政治经济学文粹》、《法国大革命讲稿》、《法律与自由》、《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哲学家与英格兰法律家的对话》、《自然的观念史和哲学》、《危险最小部门》等十余种。主持翻译《奥地利学派译丛》(新星出版社,2007年)。在报刊上发表大量经济、政治评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第三方登录:  1.前言  我本来想写“我的哲学观”,描绘我的哲学体系和对目前哲学的看法。但是这个题目太过于宏大以致于无法在一遍论文里具体描述,另一方面,确实还有很多书没读,也不好对那些哲学家的思想做出评价。所以,瞻前顾后,还是以一个点——思维方式——切入,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整个哲学。  从古希腊以来哲学代表的就是全部的知识,后来作为建立在审慎经验和严密逻辑推理的近代科学从中分离了出去。现在狭义的哲学仅指形而上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等。这里我想说的是,哲学最核心的是思维方式。一个哲学家通常会有一个他认可的思维方式,然后以此思维方式建立起整个哲学体系,而我们通常只是关注于哲学体系而没有关注于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授人鱼不如授人以鱼,与其关注于思考的成果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思考的方法,这样才能掌握其思想的精髓,以此为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将他们的思维方式筛选比较,选择出最好的思维方式,我们也能造出我们自己的哲学体系。  2.我认可的思维方式  《西方哲学十五讲》上讲的好  就思维方式而言,西方哲学以理论思维或思辨思维为其基本特征,而希腊哲学正是思辨思维的发源地。所谓“思辨思维”或者“理论思维”也就是“抽象思维”(abstraction),亦即将某种“属性”从事物中“拖”(traction)出来(ab),当作思考的对象来思考。  与抽象思维相对的是具象思维,顾名思义,具象思维就是把事物的属性放在事物中去思考,不把它“拖”出来。对比两者,我认为抽象思维才是“正确”的,所谓“正确”是指符合人本性。无论你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精神构造可能存在量的不同但不存在质的差别,所以,全人类都只有一种最符合人性、最“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们就是要寻找这种最“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建立我们的哲学。  我们在生活中,研究、改变的并非事物本身,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事物的属性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而非事物本身。所以抽象思维才是“正确”的思维。具象思维不同于抽象思维,但也不能说它是“错”的,但那样不好。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就是抽象思维,这样很好。做的最严谨的当属德国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很“正确”,但他们在行动上又有点“呆板”,貌似缺乏实践智慧,这一点我不了解不好多说。  3.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是整体思维,各个事物是密切相关的,构成一个整体,它会有什么样的性质,思考事物从整体上看也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性质等等。  这是有别于西方的分析思维,分析思维就是分析事物,找到它背后的原理和解决办法。分析思维特点是小而精,擅长于局部,整体思维特点是大而全,擅长于整体。两者应该相辅相成,才能够即有大局大方向的把握,又有局部精湛的分析。  4.中国人的思维  中国人的思想根源是《易经》,《易经》我仔细研究过,从一个卦的卦象得出它的卦爻辞,我认为作《易》者的思维属于具象思维,卦爻的属性没有提出来,而是全在卦象中让你自己去看。如果你不了解它的成象规则,仅仅对着六个横杠看能看出些什么呢?当然古人用八卦表示万物,用六十四卦表示万物的变化,于是世间万物的变化都可以表现在六十四卦里,从这个小宇宙里可以看到外面的大宇宙。  我试过也可以以抽象的方式解读它,以抽象的方式了解卦象的属性进而反映万物的属性。这里恕我对周易研究不深,不好再做出评判。但我想说我们对周易的态度不应该是把它捧得高高在上去膜拜它,而是应该拿下来放在显微镜下去研究。迷信态度不可取,批判思维才是王道。  5.佛教的思想  世界文明有四大源流,古希腊、古希伯来、古中国、古印度。古希伯来的影响主要是宗教,犹太教发展到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古希腊的思维是抽象思维,发展到后来西方的分析思维,古中国是整体思维。古印度的情况是老百姓主要信仰新婆罗门即印度教,佛教只是原婆罗门教的一个分支,但影响却非常巨大。佛教主要讲的是灵修,通过冥想来悟到世界的真相。以前不了解佛教觉得它宣传的都是消极厌世观,了解了以后才觉得原来它里面有那么多的智慧。  最近读了一本书是美国精神科医生布莱恩?魏斯写的《前世今生》,讲的是他帮助别人做催眠回溯前世和进入来生,今生的一些问题根源可能不仅在今生,也可能会在前世。比如一个女人老感觉膝盖很痛,医生检查不出问题,通过回溯前世,看到她前世也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膝盖,这不是根源,在往前回溯,大概到2000多年前北非的一世,他(那一世她是个男的)是个残酷的狱吏,喜欢把犯人膝盖敲碎以防他们逃跑。后来这个女人再次回到那一世,感受犯人的痛苦,真心请求他们原谅。慢慢的,这个女人膝盖不痛了。再如一个女犹太人,在一家很大的投行工作,薪水颇高,但是心理不快乐,很仇恨阿拉伯人,认为他们老是给以色列人搞恐怖袭击。通过回溯前世,发现她的前世是一个纳粹军官,把犹太人塞到皮卡车里。进入来生,她是一个女穆斯林,生活悲惨,仇恨犹太人,认为他们很有钱却不帮助他们,同时她还仇恨印度教徒。有这么一种情况,如果你在此生仇恨什么人群,下辈子就有可能变成他们。在消除自己的偏见以后,她看到自己的来生是个SPA老板,过着舒适的生活。  现在的这些佛教2000多年前就已误到,你会说一个是科学,一个是宗教。但是区别何在?只不过是一个是别人帮助你催眠,一个是自我催眠罢了。也许佛学不应该以宗教的形式传播,因为它说的是灵修。  6.西方人的思维  再谈谈西方哲学,西方哲学体系非常庞大,恕我了解有限,这里只挑几点来讲。西方人的思维是分析思维,对哲学研究有两条路,纵向是物理、形而上学那样去解析,横向是研究目的论、伦理学等等。尼采思考的是横向,而大部分人研究重点是纵向,其主要思路就是找到那个形而上的本原,再推广到万物。本原这个东西没什么实际价值但在这个思路里却非常重要。但同时,又没有关于这个本原的直接经验——科学提供给我们的总是有限的——这就真让人抓狂了,关键的一环断掉了,如果有它,就可以像数学或者物理那样去推出万物了。于是多少人投入到对它的研究中去了,但争吵了几千年都没有结果。康德用他的纯粹理性证明了它不可知,黑格尔又以他独特的方式——辩证法建立了整个体系,避开了形而上学的无知。到了逻辑实证主义又否定形而上学,杜威认为研究形而上学研究不出结果不如研究实用的东西等等。  西方哲学独树一帜的是柏拉图,以前我觉得他的理念论非常荒诞,他怎么会这么想,读了《与神对话》后才觉得这小子真是先知。他的思维方式应该是灵修+理性思辨。像他的洞穴比喻,“犯人”先是看到影子,后来回头看到火,然后走出洞穴看到太阳,最后回到洞穴告诉别人他所见的。我觉得这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灵修者不被人理解的孤独的心路历程。还有他的理念论、模仿创世说等等,和佛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前西方流行的新时代运动,其中“新时代”来源于占星术,认为现在是在从双鱼座纪元向水瓶座纪元的过渡期,是属于从鱼(宗教)向彩虹(心灵)的转变,新时代运动倡导全面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思想,追求心灵的进化而非像过去追求物质的积累。  附:  1.我为什么说儒家是错的  我之所以说儒家是错的,是因为儒家的思维方式是错的。我们知道,儒家强调“礼”,但“礼”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背后核心的思想是“仁”。这个“仁”从思维上讲是个非常变态的东西,怎么说描述它呢,它是从具象思维上进了一步,非常之不正常。儒家的伦理就是建立在这种变态的思想之上,再用变态的条条框框把人性束缚起来,它对人的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人做事的方法论,中毒之深可见一斑。过去封建时代对人性的迫害是发指的,现在虽然接受西方思想那么多年,但是很多人骨子里还是有浓厚的儒家色彩。这在社会上表现在现在很多社会问题都是由这种变态思想造成的,它是中国人心灵痛苦的根源,所以应该彻底铲除。  如何彻底铲除?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替代不正确的思维方式,从现在开始把那些用不正确思维处理的事物改用正确的思维去处理,无论是在伦理还是在方法论上都是如此。这样彻底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进一步你都能觉得心情愉悦很多,好像从一个枷锁中释放出来一样。这样改变一段时间,你就能感觉到思维正常很多,做人和做事都非常愉悦。  举个例子吧,如果你带有儒家的思维,表现之一就是你中午一定要睡觉,不然下午很困,没法做事,但我们知道美国人中午是不睡觉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思维里没有那些不好的东西,他们也很奇怪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谁午觉。我现在中午只要在桌子上趴一下,闭目养神,不要让精神做事情,这样过个半小时就好了。据说中午是人体处于由阳转阴的过程,所以要让精神歇一会,歇好了精神自然就有了。  类似的例子很多。  中国人的伦理是从儒家这里建立起来的,把儒家彻底铲掉,那伦理怎么办?我认为人只要有爱心和良心就可以了,有了爱心与良心,儒家的那些纲常都应该把它扔掉。  有人会说易学传承也有儒家的影响,所以我读《周易》只读《易经》不读《易传》,易学的传承有两脉,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阴阳家。所以如果我在易学中看到不正常的儒家的思维也会拒绝接受。以思维方式论才是王道,而不要仅仅是思维成果的争吵,没有用的。  这里想讲讲日本,一提到日本,我们就会觉得他们心理变态、灭绝人性,只是他们这套都是从中国学来的,可惜他们只学到皮毛,没有学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易学。学中国学的都是些糟粕,把不好的学过去了。他们的文化只是拿来,没有学到精髓,就像洋葱一样没有自己的心。  2.对哲学应有的态度  我认为研究哲学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仅仅是在研究别人的思想,当然把那些哲学家的思想作为他山之石是很好的。要反驳它当然要先了解它,但不要做它的奴隶。像柏拉图这样的巨匠有些方面也不是很成熟,哲学家也有转变和自我否定的过程,他们能成为哲学家在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的思考也就放弃了成为哲学家的可能,只能做一名研究学者罢了。  还有就是哲学可以借助别的手段去研究,现在科技那么发达,你完全可以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就像上面催眠的例子,将宗教变成科学。
楼主发言:12次 发图:0张 | 更多
  首先,中国是玄学,不是哲学,很多西方哲人也不认为古代中国有哲学。而实际上玄学与哲学是对世界思考的两个分支,它们是并列存在的。  用哲学来解释玄学,就是鸡同鸭讲。就好像我们对一个问题有不同角度,用你的角度去说我的角度,显然我的角度是错误的。但你有没有认识到,只要是角度,难免有偏颇,而且着重点也不一样。  玄学更多是人本身的反思,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都说得是人之间那点事。中国实际对人的研究远超西方,但我们曾经被打败过,又学习西方对人性的理解。虽然角度不同,但西方的确没有中国人深刻。  哲学则更多是对世界的认识,以数学为基础,但你要知道数本身是不存在的,那么哲学本身也是一种空想,也是一种角度。  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别的学,区别于玄学与哲学,只有人类自身有多种角度看世界,再加以融合,才能更直观的看待世界。  最后,物极必反,世界是模糊的,不是精确的,所以以西方哲学衍生出的科学有一定道理,在模糊的情况下。一旦科学进入精确时代,就进入了错误,甚至演变成某种类宗教形式。
  您说儒家是错的,我觉得不能说一种思想或某个流派是错的,只能说它适不适应当下的社会形态,或者说它能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如果没有,也只能说它是不适应当下的,而非它就是错的。。  况且不睡午觉没精神不是因为本来就存在这样的观念,而是自己有了没睡后没精神和睡后有精神的对比,是亲身体验过。。只能说自我暗示不够强大罢了。。
  还掉在对与错的坑里,基本上属于完全不懂哲学的
  一笑了之
  一笑了之
  有天分,但是不成熟,太年轻了。
  用“对”和“错”来评判一个思想体系,本身就有偏执与片面之嫌。再者,作者对于儒学的了解,我估计不会太深。只研究易传,并不能一窥儒家文化之全豹。睡午觉的例子,我只能说很没有说服力。对于作者的质疑精神,我却很欣赏。对于儒家文化,确实要批判继承  
  我后来对批判儒家部分的改进版,增加了一部分。  我之所以说儒家是错的,是因为儒家的思维方式是错的。我们知道,儒家强调“礼”,但“礼”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背后核心的思想是“仁”。这个“仁”就是道德形而上学了,但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道德形而上学。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讲,儒家想要大家都去遵守一种秩序,但秩序应该建立在实力制衡的基础上。或者这么说,最基本的秩序应该是自然律,你可以理解为人的本性,而儒家的这种秩序实际上是毫无立足可言。可以这么说,所谓的“仁”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不要去再去追求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了。顺应人自然的本性吧,你可以即发挥了能力又符合道德,你可以充分展现你自己。  从思维上讲,这个“仁”是个非常变态的东西,怎么说描述它呢,它是从具象思维上进了一步,非常之不正常。儒家的伦理就是建立在这种变态的思想之上,再用变态的条条框框把人性束缚起来,它对人的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人做事的方法论,中毒之深可见一斑。过去封建时代对人性的迫害是发指的,现在虽然接受西方思想那么多年,但是很多人骨子里还是有浓厚的儒家色彩。这在社会上表现在现在很多社会问题都是由这种变态思想造成的,它是中国人心灵痛苦的根源,所以应该彻底铲除。  如何彻底铲除?首先你要充分认识到儒毒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不要再在心理上追求“仁”这么一个根本不存在又会让人心理变态的东西了,根本不存在什么道德形而上学,要恢复正常的心态。然后,要恢复正确的思维方式,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替代不正确的思维方式,从现在开始把那些用不正确思维处理的事物改用正确的思维去处理,无论是在伦理还是在方法论上都是如此。但怎么去替换呢?其实你并不需要做什么,你只需要放松心态,恢复到人最自然最正常的状态,这样你就会感觉到,当你放弃不正确的思维的时候,正确的思维自然就会出现,就是那种最自然最正常的思维,然后以这种正常的思维开始你新的生活。对所有不正确的思维都要以这样的方式去替换,到最后你会变成一个思维的各个方面都是以正常思维去思考的人,这样的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才是最自然的也是最好的。  这样彻底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进一步你都能觉得心情愉悦很多,好像从一个枷锁中释放出来一样。这样改变一段时间,你就能感觉到思维正常很多,做人和做事都非常愉悦。
  刚才还看了厦大博导诱奸女学生的新闻,这种事在学校还是很严重的。为什么现在社会上会有这么多禽兽,还是高智商的?从社会深层次角度讲,就是这个社会文化出了问题,其根源就在儒家,人的心灵被儒毒严重扭曲了。男人都想去“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其实你什么都得不到,都是心理变态的幻觉)。女人也很愚昧,受到侵害不敢报警不敢声张自认倒霉奴性尽显,收点好处就了事了。不要去嘲笑人家印度人,人家头脑也不笨,他们也是文化出了问题。我们笑印度那是五十步笑百步。一个堕落的社会吧,一个被礼教毁掉的社会吧,拿什么拯救你,怎么去拯救你……
  我现在就像欧洲历史上的那些哲学家一样,看到了问题,却不知道怎么去拯救,只能干着急。我讲了你们会信吗,我敢保证我讲的是对的,有本人亲证所在。靠我在天涯发几个帖子有用吗?怎么才能去拯救无数被儒毒害的人?
  其实先秦诸子对儒家都是持批评态度的。道家《道德经》里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以自然的本性活着,不应该再在额外去搞一套东西。墨家主要批评儒家重礼、祭祀等等会导致浪费。法家韩非子称儒家“以文乱法”,是为五蠹之首。墨子去哪国都备受欢迎,孔子只有在各国流浪,孟子也备受冷遇。  儒家不是任何意义的学派,从本质上讲,其思想纯属心理变态。
  看了你的文章觉得很恐怖,写出这种文章,你要不是外党,就是确实是偏激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是人欲,看人悲苦心生恻隐,此为仁心,这两者都是人的正常需求,不可偏废,人真正最自然最正常的状态恰恰是执有两端,缺了哪端都不能称为人,饮食男女要满足,姑且不论,仁心如何满足呢?将自己的仁心以恰当的形式发散出来,是为礼,没有仁心支持的礼法自然堕落为虚礼俗规,有仁心支持的礼法就是中和之道,儒家修心为体,待人以礼齐家交友,法家兵家为用治国平天下,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儒家是行得通的,是对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哲学的代表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