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外地上大学:异地微自治让环境靓起来能让孩子一夜成熟吗

北京刮起“外地上高中,北京考大学”异地求学风-搜狐教育
--------------- &
北京刮起“外地上高中,北京考大学”异地求学风
时间:日1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党晓晖】
  中新网7月23日电 近两年,北京刮起了一阵“外地上高中,北京考大学”的异地求学风,目前中考已结束,各学校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招的录取工作,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初中毕业生为12.5万名,相对去年减少了3.2万人,学生升入示范高中的比例也由五分之一升至四分之一,尽管如此,记者发现在今年的中考结束后,仍有一些准备让孩子去外地念高中。
  据北京晚报报道,早在2003年便出现了“北京考生移民河北高中”的现象,依据相关媒体的当年报道,河北有20多所知名中学进京招揽生源,在2005年,河北一所中学招收了300余名北京籍借读生,同样是2003年,河北省某重点中学的高一年级就读的北京新生多达1700人。河北学校之所以选择来到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北京招生,并有着越来越多的市场,除了他们给出了具有相当诱惑力的成绩清单外,让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北京孩子去远离喧嚣优越的地方学习生活,与外地学生共同竞争,也是让不少家长动心的原因之一。
  虽然外地学校看似有着不少优势,但实际上,有些学生并不适合在外地上高中。“我去河北读了一年,后来觉得太苦了,就回来了。”即将升入的北京学生周娟告诉记者,当年她以几分之差没能考上重点中学,家长就把她送到了河北的一所全封闭式高中,“我根本没办法适应那边(河北某高中)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就要起床,晚上12点才能睡,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谈起那一年的学习生活,周娟苦不堪言,“好几次我都想偷偷跑回来!”记者在中发现,在去外地上高中的孩子中,有近80%的孩子并非出于自愿。“孩子没考上重点高中,我就把他送到了河北,那里学习氛围好,师资又很强,放在这样的学校,我们也放心。”杨女士的儿子今年在河北的一所高中读,在被问到孩子是否愿意去河北读书时,杨女士说:“孩子肯定不愿意,但他还小,这是关乎孩子前途的大事,不能随他的意。”
  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他们望子成龙的期盼也固然理所应当,但学生们对待异地求学的态度并不积极。就读北京知春里中学的一位高中生说:“即使在北京读普通高中,我也不想去外地,那太远,太陌生,我觉得还是北京好。”还有两位初中毕业生也表示不愿意离开北京这个熟悉的环境。
  对于越来越多的北京学生涌向外地读高中的现象,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教育专家王晋堂并不主张让孩子去外地读书。“家长大可不必迷信外地学生考分高,外地的学校大部分为全封闭教学,无非是在拼时间,耗体力,这种跟风的现象是盲目且没有科学依据的。”王晋堂说,“以前我曾亲自接触过这类学生,高中在外边读了三年,最后分没上去,钱倒没少花。北京的师资力量相当雄厚,教育资源也丰富,我建议家长们切忌有病乱投医,不要跟风,要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成绩的高低不取决于在哪学习,关键在于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谈到这种现象未来的发展时,王晋堂坦言,“这不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只是一时的风气而已。”
  对此,北京市第八中学的校长台峰表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北京的教学更注重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现在的高考北京市是独立命题,外地高中的教学思路和大纲并不适合北京的高考。
  “北京的学生一直养尊处优,优越感强,依赖性强,突然采取‘断奶式’的教育,让孩子到外地读书,对于刚刚上高中的孩子可能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北京世纪蓝梦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一表示,如果家长打算让孩子去外地读书,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问题,孩子在初高中阶段,心理正处于波动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此外,还需学会与同学交往,适当地与同学交往,可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中考已结束,面对如今社会上“异地求学圆大学梦”的现状,家长们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慎重地为孩子选择一所适合的高中。
编辑:苏琳(责任编辑:李静玉)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精品专题推荐
&精彩生活&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死了都要爱
寂寞沙洲冷
隐形的翅膀
谁动了我的琴弦
频道精彩推荐
不想让你哭
桃花朵朵开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菲律宾留学_留学163
菲律宾留学您所在的位置:
& 教子有方 & 正文
到外地上大学:异地环境能让孩子一夜成熟吗
日15:02  
 樊未晨 
实用导航:
考试推荐:
海涛今年参加,这两天妈妈正和他商量是否要报个外地的大学。海涛当然愿意暂时离开这个温暖得发腻的家,过几天自由自在的生活。妈妈的想法则比海涛“深远”得多。
海涛两三岁的时候爸爸就离开了他和妈妈。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海涛虽然缺少了父爱,但是却得到了妈妈、外公外婆数倍于父爱的溺爱。海涛的妈妈很早就意识到过多的爱护对海涛的成长没有好处,但是一直都没能狠下心。海涛要上大学了,妈妈认为让海涛锻炼的机会终于来了。
有海涛妈妈这样想法的家长不算太少,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家长,平时对孩子百般溺爱,眼见着孩子就要走上社会了,才想起来温室的花朵是很难经历风雨的,于是纷纷把孩子送到外地、送到军校、送到香港,甚至送到国外,他们坚定地认为环境一定能打造人。可是,现实却在无情地告诉这些家长:不顾情况地放鸽子更像一场赌博。
大学纷纷成立“大一委员会”
“锻炼”一厢情愿孩子无法适应
方煜大学毕业后就留校做了学生工作,“现在新生的工作越来越不好做了”,方煜说,不少新生到校后首先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差,刚开学就把从家里带来的一个学期的钱全部花光,有的学生旷课出去玩儿、泡网吧,“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大一新生现象”。
方煜介绍,他曾经接触过一个大一新生,家里对他管得很严,高中3年很少出门游玩,除了学习以外家里人也从不让他做任何家务。到了大学,这个孩子像脱缰的野马,不学习也不愿意上课,结果一个学期下来4门课不及格,花光了家里带来的钱。因为不敢告诉家里人,向同学借的钱也还不上,所以心理压力极大,最后导致无法正常学习生活,只好休学。
曾经在一所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管理学博士狄涛介绍,“大一新生现象”在不少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这与家长的教育不当是分不开的”,狄涛说,人的成长是个连续的过程,自理和自立能力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养成过程的,家长没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幻想他们进入大学后就能在一夜之间成熟,“家长的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是一种赌博”。
孩子对家长的这种做法也很难适应。
小汪毕业于北京市的一所著名中学,考上了炙手可热的香港理工大学。仅仅3个月过后,他就拎着行李回家了。
到香港之前,小汪的爸爸妈妈把准备的重点都放在了带什么衣服、选什么零食上了,根本没帮小汪做什么心理准备。
这可是小汪18年来第一次出远门。他的父母也认为这是锻炼小汪的一个绝好机会。
在香港度过的3个月,对小汪来说,真是太漫长了。生活习惯的不适应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香港的青年人一直成长在一种宽松独立的环境中,而小汪却是从小上奥校,业余时间忙于各种文艺体育考级,初中和高中都拼命啃书本,没有一点自己时间和空间的应试“高手”,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独立完成学业成了让小汪最头疼的事情。
经过3个月的苦苦挣扎,小汪最终败下阵来。
“很多家长对孩子中学阶段的管理是非正常的,层层包围、过度保护,再加上极大的学习压力,孩子的施展空间极小。到了大学,孩子似乎一下子到了一个真空环境,这种压力的明显不对称让他们无所适从。”狄涛说。
据了解,现在部分高校专门成立了“大一工作委员会”,有的学校则采用多配备辅导员的办法。
更多关于“”的新闻
( 14:50:59)
( 14:47:43)
( 14:42:31)
( 11:43:17)
( 10:39:44)
( 11:03:17)
( 10:53:52)
频道精彩内容推荐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
“小烟民”受害的不仅是身体
中青报新闻回顾
中国青年报新闻检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环境引导我们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