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古代著名书籍的四大著名的书籍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古代书籍书名的英译都汇集在这里了!
2017年2月“一天一点”会员制口语群报名工作已正式开始!名额有限,详情请点击链接:
一、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四书五经的英文译名为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注意,不管是“四书”的译文Four Books,还是“五经”的译文Five Classics,由于是专有名词,它们都是每个词的词首大写。
四书Four Books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孟子》:The Words of Mencius
五经 Five Classics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尚书》:The Book of History
《礼记》:The Book of Rites
《周易》:The Book of Changes
《春秋》: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二、四大名著
对于“名著”而言,从其意思上,都可谓是“经典图书”,即英文里的classic novel/fiction。不过,由于“四大名著”一词久已成形,具体是指《三国演讲》、《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因此,它也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其英文译成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中国的四大名著的翻译,有多种版本,每个版本的书名译本有所不同。以下列出的是比较常见的译名。
《红楼梦》:
The Story of Stone《石头记》, 译者:David Hawkes (前八十回)和John Minford(后四十回)
A Dream of Red Chamber, 译者:Florence 和 Isabel McHugh夫妇
Red Chamber Dream, 译者:Bramwell Seaton Bonsall
A Dream of Red Mansions,译者:杨宪益(Yang Hsien-yi )和戴乃迭(Gladys Yang)夫妇
Dream(简略版),译者:林语堂
《三国演义》: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个王国的罗曼史),译者:Charles Henry Brewitt-Taylor,1925年,
Romantic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个王国的罗曼史)(节选43-50回),译者:杨宪益(Yang Hsien-yi )和戴乃迭(Gladys Yang)夫妇, 1981年
The Three Kingdoms, 译者:Yu Sumei,2014年
《水浒传》
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七十一回本),译者:赛珍珠(Pear S. Buck), 1933年
Water Margin, 译者:J. H. Jackson, 1937年
OUTLAWS IN THE MARSH(沼泽地里的逃犯),译者: Sidney Shapiro,1980年。
The Marshes Of Mount Liang, 译者:Alex and John Dent-Young,年
《西游记》:
Monkey: A Folk-Tale of China(简略版),译者: Arthur Waley, 1942年
(此译本还改名为Adventures of the Monkey God,Monkey to the West, Monkey: [A] Folk Novel of China和The Adventures of Monkey,以及儿童版
Dear Monkey)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译者:Anthony C. Yu,, 年
(此译本在2006年出过一个简略版,以The Monkey and the Monky为书名)
Journey to the West,译者:William John Francis Jenner, 年
三、经典小说:
《桃花源记》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译者:
(The Record of ) the Peach Blossom
Peach Blossom Spring Story
The Peach Blossom Land
《赵氏孤儿》
The Orphan of Zhao
《金瓶梅》,别名《金瓶梅词话》
The Golden Lotus, 译者:Clement Egerton, 1939年
Chin P'ing Mei: The Adventurous History of Hsi Men and His Six Wives, 译者:
Bernard Miall, 1942年,由德文版译成英文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译者:Roy, David Tod,1993年
《聊斋志异》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Studio, 译者:Herbert Giles, 1880年
Strange Stories from the Lodge of Leisure,译者:George Soulie,1913年
Strange Tales of Liaozhai (Lu Yunzhong, Chen Tifang, Yang Liyi, and Yang Zhihong). 1982年
Strange Tales from Make-do Studio,译者:Denis C. & Victor H. Mair,1989年
Strange Tales from the Liaozhai Studio,译者:Zhang Qingnian, Zhang Ciyun 和Yang Yi,1997年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译者:John Minford,2006年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译者:Sidney L. Sondergard,2008年.
《西厢记》
The Western Chamber(向西边窗口) , 译者:S. I. Hsiung,1935年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简略版), 译者:T. C. Lai和Ed Gamarekian,1973
The Story of the Western Wing,译者:Stephen H. West,1995
《牡丹亭》
The Peony Pavilion,译者:Cyril Birch,1980
《琵琶记》
Tale of the Pipa,译者:Jean Mulligan,1980
《醒世恒言》
Stories to Awaken the World, 译者:Shuhui Yang 和 Yunqin Yang, 2000年
Stories to Awaken Men,
《喻世明言》
Stories to Enlighten Men
Illustrious Words to Instruct the World
Story New and Old(古今小说), 译者:Shuhui Yang 和 Yunqin Yang,2000年
《警世通言》
Stories to Warn Men
Stories to Caution the World, 译者:Shuhui Yang 和 Yunqin Yang,2000年
《东周列国志》
Chronicles of the Eastern Zhou Kingdoms
《世说新语》
Shih-shuo Hsin-yü:A New Account of the Tales of the World,译者:Richard B. Mather,1976年
《封神演义》
Investiture of the Gods
The Creation of the Gods,译者:Gu Zhizhong,1992年
Tales of the Teahouse Retold: Investiture of the Gods,译者:Katherine Liang Chew,2002年
《官场现形记》
Officialdom Unmasked, 译者:T. L. Yang, 2002
另也有译作:
Donald Holoch在其所著的A Novel of Setting:The Bureaucrats中,将这本小说译为Official circles: a revelation.另外,也有其他相似的版本,如A Revelation of Official Circles、The Bureaucrats: A Revelation,或是Observations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Officialdom、The Bureaucracy Exposed、The Exposure of the Official World 或Official Circles: A Revelation
《儒林外史》
The Scholars,译者:译者:杨宪益(Yang Hsien-yi )和戴乃迭(Gladys Yang)夫妇
《镜花缘》
Flowers in the Mirror,译者:Lin Tai-yi, 1965年
The Marriage of Flowers in the Mirror,
Romance of the Flowers in the Mirror,
《浮生六记》
Six Records of Floating LIfe, 译者:林语堂,1936年
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Artist. 译者:Shirley M. Black,1960年
Six Records of a Floating Life. 译者:Leonard Pratt和Su-Hui Chiang,1983年
Six Records of a Life Adrift. 译者:Graham Sanders,2011
《山海经》
Mountain and Sea Classics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译者:Anne Birrell, 1999年
A Chinese Bestiary: Strange Creatures from the Guideways Through Mountains and Seas,译者:: Richard E. Strassberg, 2002年
《吕氏春秋》
Master Lü'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Annals of Lü Buwei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of China,译者:Burton Watson, 1961年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s, 译者:杨宪益(Yang Hsien-yi )和戴乃迭(Gladys Yang)夫妇, 1974年
Historical records,译者:Raymond Stanley Dawson, 1994年
The Grand Scribe's Records,编辑:William J.Nienhauser, 1994年至今
《淮南子》
The Huai-nan-tzu
《资治通鉴》
Comprehensive Mirror in Aid of Governance
History as a Mirror(以史为镜)
Zizhi tongjian: Warring States and Qin,译者: Joseph P. Yap, 2016年
《战国策》
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
Chan-kuo ts'e, 译者: James I. Crump Jr.,1970年
Records of Warring States,译者:G. W. Bonsall,
《本草纲目》
Outline of Herb Medicine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Materia Medica, Arranged according to Drug Deions and Technical Aspects
Principles and Species of Roots and Herbs (直译)
注:本文中提到的译名主要来自英文维基百科。
2017年2月“一天一点”会员制口语群报名工作已正式开始!名额有限,详情请点击链接:
李延隆,新东方教育集团首届十大演讲师之一,“相信未来”“梦想之旅”大型公益讲座全国巡讲师,集团20周年功勋教师奖得主,集团教学培训师,集团北美考试管理中心演讲师,北京新东方学校元老级资深名师,首届赴美国访问团成员,在“新东方在线”及“步步高学习机”录制的系列英语考试和《新概念英语》课程深受广大英语学习者喜爱,现旅居澳大利亚美丽的悉尼。
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liyanlong2016
欢迎关注我的新浪博客:.cn/liyanlong76
欢迎关注我的新浪微博:@李延隆老师
‘一天一点’口语俱乐部
微信公众号:李延隆老师
个人微信:liyanlong2016
一天一点,口语不难!
长按二维码关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十天内免登录
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真谛三藏
真谛三藏(499~569)是继鸠摩罗什法师之后被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家”之一的伟大译师。他是西天竺优禅尼国人,梁武帝使臣张氾从扶南国礼请来华,于大同十二年(546)八月十五日抵达南海,两年后,即太清二年八月始达建康(今南京)。由于侯景之乱,“不果宣述”(《唐高僧传》卷一,下文未注出处者同此),因往富春(浙江富阳县)从事《十七地论》的译业。
承圣元年(552),他再度回到建康,“止于金陵正观寺,与愿禅师等二十余人翻《金光明经》”。两年后的554年回豫章,旋往各地游方弘化。永定二年(558)复回豫章,并在临安、晋川诸郡停留,从事经论翻译。但他深感“道缺情离,本意不申”,曾三度萌起归国之念。
天嘉三年(562)泛舟归国的途中,奈“业风赋命,飘还广州”,时刺史穆公頠延住制旨寺(今光孝寺),并“请翻新文”。由此归国之念顿消,乃出《摄大乘论》。光大二年(568),他因厌世浮杂,“未若佩理资神,早生胜壤”,遂入南海北山“将捐身命”,但为弟子所阻止。太建元年(569)遘疾,至正月十一日迁化,时年七十有一。
真谛三藏来华凡二十三载,所出经论传记64部、278卷,所携梵本并多罗树叶凡240夹,若依“陈纸翻之,则列二万余卷,今见译迄,止是数甲之文,并在广州制旨、王园两寺。”所可惜的是,他时值动乱之秋,且乏得力助手,以致未能竟译其所携梵本,实属一大憾事!
他所译出经论有《十七地论》、《决定藏论》、《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中边分别论》等印度瑜伽行派的论书。另译《俱舍论偈》、《俱舍释论》以及《大乘起信论》、《如实论》等如来藏系统的论书。诚如《唐高僧传》卷一所言:“自来东夏,虽广出众经,唯偏宗《摄论》”。这说明真谛三藏最为致力的还是《摄大乘论》的译出与弘通。
后来,依据《摄大乘论》的理论,主张无尘唯识、兼立“九识”义,倡对治阿黎耶识,证入阿摩罗无垢识而成立了摄论学派。其时仅偏在岭南一带。真谛法师寂后,弟子们才还扬都、九江等地。接着陈灭隋兴,就传入了北方,造成了北方《摄论》的兴盛。
真谛法师来华十年以后,“妙解声论,善识方言,词有以而心彰,义无函而不畅”(《摄大乘论序》)。“善梵汉之音,故能尽翻译之致;一言三复,词旨分明”。又能“随方俗语,能示正义;于正义中,置随义语。”他因流离各地,广泛接触民俗,从而使他有可能具备很高的华语水平。
不仅如此,真谛法师负有“随机利见”的弘法志愿,在他的弘教事业中,务求明白准确地阐发原典的精义,以启听众的悟解,充分发挥“译讲结合”的作用。他讲译经论时“席间函丈,终朝靡息”,“释义若竟,方乃注文”(《摄大乘论序》),“译不忘讲”。
他译《律二十二明了论》时,“都下阿育王寺慧恺请为笔受,翻论本得一卷,注记解释得五卷”(《律二十二明了论后记》)。他译《俱舍释论》时,“论文二十二卷,论偈一卷,义疏五十三卷”。
智升法师在《开元释教录》卷七说他“彼此相发,绮绩铺显,随处翻传,亲流疏解”。像真谛法师这样译讲相辅而行,阐扬个中奥蕴,发挥言外的精微,只有专门学者才能胜任此工作。由上述事例,更可以看出真谛法师虚己求真的高尚品德,同时也可以知道:只有这样的译师从事译经,才有可能译出完善优美而精纯的可靠作品。
真谛法师原在西天竺时,已是“群藏广部,罔不措怀”的饱学之士。来华后,传译无著、世亲菩萨的唯识学,并以《摄大乘论》为其宗本。但真谛法师所传,与玄奘大师所传唯识学说虽同出一系,而真谛法师的教学中,如立“阿摩罗识为第九识”,则与玄奘大师所传唯识的“八识”不同。真谛法师所译的阿摩罗识,是依《决定藏论》九识义而来,即玄奘大师所译的“转依”。
玄奘大师译《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说:“多修习故而得转依。转依无间,当言已断阿赖耶识。由此断故,当言已断一切杂染。又阿赖耶识体是无常,有取受性;转依是常,无取受性;缘真如境圣道,方能转依故。”
真谛法师译“转依”为“阿摩罗识”,而阿摩罗识与阿赖耶识性质不同,如他在《决定藏论》说阿黎耶(《摄论》译为阿黎耶、《决定藏论》译为阿罗耶,即奘译阿赖耶)是有漏,无常,而阿摩罗识是无漏,是常。黎耶是烦恼根本,阿摩罗是圣道根本(依止)。黎耶是粗重所随,阿摩罗离一切粗重。阿黎耶识是“一切杂集根本”,是“一切戏论所摄诸行界”(种子),是一切有漏种子的总汇,所以必须转灭这阿黎耶识,才能证得转依——阿摩罗识。这是真谛法师于八识上立第九阿摩罗识的看法。
至于真谛法师所说的三性,主要是依《摄大乘论》及《中边论》,而说分别性(遍计所执性)是“似尘”、是外境,依他起性是乱识、是分别心——根本是一切种子阿黎耶识。所以如约三性说,没有分别性,依他性亦不得生(境无故识无),二性不现,就是真实性(圆成实性)的显现。
对于这,唯识学者始终以能所、性相差别论的立场,说遣遍计执性,泯依他起性而显的圆成实性,乃唯识之性,并不是“识”。但从真谛法师的译典看来,佛说唯识,无非为了使我们由解悟到证入。这是真谛法师所传唯识三性的独特见解,也是促成唐代玄奘大师决心赴印探本求源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亦弥见真谛三藏译籍影响之深远。
(文:见心法师)
本文来源:网易佛学
作者:禅林网
关键词阅读: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楞严经》传入中国的因缘非常不易,此经未来,盛名先至。隋朝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经》而创立一心三观法门,后遇梵僧以止观示之。梵僧阅后告诉智者大师:“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此后智者大师便向西方虔心遥拜,希望能一观楞严的意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做过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中国知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 (08广东文基卷)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做过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C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C项符合题干要求。A、D项表述错误,B项也不符合当时的史实。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著名战争相关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