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基因疗法概念股测序概念股惊人爆涨究竟有何原因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基因测序概念股活跃 新开源涨停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基因测序概念股活跃,新开源涨停。
  基因测序概念股活跃,新开源涨停、北陆药业涨3.57%、安诊断涨3.03%、千山药机涨2.37%、仟源医药涨2.26%。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基因测序概念股周二大涨
新浪财经讯 9月22日消息,基因测序概念股早盘大涨,截止发稿,紫鑫药业、北陆药业、仟源医药三股涨停,荣之联、金健米业、空港股份等多股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2015年诺贝尔奖将于10月5日起陆续公布,或将引爆新一轮科技主题炒作热潮。据媒体报道,miRNA有望是今年的最大热门,基因编辑这个领域呼声最高,免疫治疗最值得期待的领域。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不知不觉忙了一整年,马上就要迎来年末的两个重要节日了,圣诞节和元旦。圣诞节这个西方的节...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基因测序概念股有哪些 什么是基因测序?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具备基因测序概念的上市公司,如以核酸试剂为主的生物医药公司达安基因,即将收购和泽生物的ST中源,投资建立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干细胞移植技术及干细胞库和生物治疗技术的复兴医药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解码A股基因概念股 投资逻辑在疆域不在业绩
来源:搜狐基金
作者:中国基金报
  从2015年初至今,基因测序概念股气势如虹,获得资金持续青睐,其中(002030.SZ)、(002642.SZ)、(300216.SZ)等更是一骑绝尘,不到3个月,股价已告翻倍。从国内资本市场的过往行情看,该板块出现利好消息,相关个股股价随即大幅飙升。但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到目前为止,基因测序业务对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贡献微乎其微。分析师提示,基因测序概念股已脱离医药股惯有的估值思路,市场切勿盲目追高;另一方面,分析师也普遍认为,达安基因、等未来在基因测序市场或更有话语权,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基因测序概念股飙涨
  投资逻辑在疆域不在业绩
  沉寂半年多时间,基因测序概念股卷土重来,几只公认的涨幅不亚于2013年。
  自2013年开始,资本市场便开始关注基因测序概念股,而2014年7月,伴随着政策层面开始破冰,基因测序概念股获得资金热烈追捧,多个标的股价迅速上行,多只股票短期涨幅超过30%。
  值得注意的是,从企业层面来看,目前的基因测序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多家公司仅通过并购参与基因测序板块的一部分业务,由于技术和政策层面尚未成熟,目前基因测序较为成型且有产出的,仅限于“无创产前筛查”,基因测序行业龙头华大基因目前占据这一市场份额的60%左右,而上市公司中,目前仅有达安基因相关子公司可分食这一市场,但短期内难有业绩层面的利好兑现。
  东兴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虽然基因测序概念股遭到市场爆炒,但是在上市公司落实到业绩,则显得为之过早,基因测序现在在临床上的应用必须具备两个资质:一个是企业是否拥有经过药监局审批注册的产品证书;一是企业必须拥有卫计委颁发的二代测序应用试点牌照,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但目前来看,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获得相关资质。落实到业绩层面,可能存在预期,但目前仍然很难落地。”
  经过中国报记者梳理,A股标的中,除了达安基因拥有注册产品证书和试点牌照资质、荣之联与华大基因合作之外,其余的上市公司目前基因测序业务仍然难以直接开展,以下是上市公司与基因测序业务相关度的信息一览表。
  “从企业层面出发,目前国内仅华大基因、博奥生物、达安基因同时具备CFDA颁发的产品注册证书和基因测序试点牌照,且这块的业务目前仅涉及到无创产前筛查项目,目前的技术和政策层面并不成熟,相关概念股爆炒这一概念,但是未来业绩无法落地,目前股价涨幅过大,希望投资者警惕风险。”
  达安基因、迪安诊断可重点关注
  从目前来看,达安基因具备CFDA颁发的产品注册证书和基因测序试点牌照,具备开展基因测序临床业务的资质,上市公司中具备实质性基因测序业务标的仅此一家,因此,今年以来该股处于领涨状态,本轮行情涨幅接近80%。
  上述分析师表示:“基因测序业务虽然被爆炒,但是真正被看好的必须是具备业务资质的标的,上市公司中仅有达安基因具备这个条件,但是,从短期投机价值来讲,不建议盲目追高,因为目前达安基因涨幅已经很大,从内在业务来讲,它的基因测序业务、产品、产业链布局等,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从外部刺激因素来讲,华大基因A股上市是大概率事件,从利润规模来做比较,华大基因上市后市值或可达到1500亿元,比价效应或推动达安基因的市值继续上涨,或能达到500亿~700亿元,且华大基因上市后一定会对相关板块起到提振的作用,刺激基因测序概念板块上涨,所以从长期投资价值来看,个人坚定看好达安基因。”
  仅靠产前无创筛查业务,能够撑起两家医药巨无霸公司吗?的一位分析师有自己的看法,“虽然达安基因具备基因测序业务的资质,从目前的无创产前筛查项目来看,其市场份额并不是很高,从短期来看,达安基因在这项业务难以承载太好的预期。”
  而展博投资董事长陈锋表示“达安基因跟华大基因业务有类似,但是实力方面是有差距的,产业界的人好看这个行业,觉得达安基因还可以,但是弱势在于它是一个校办企业,它的高校背景或导致激励难以到位,但我觉得作为基因测序概念股标的,阶段性的参与还是会有些收益率的。”
  而近期宣布投资博圣生物的迪安诊断(300244.SZ)在基因测序领域未来也有望发力,分析师们一直看好迪安诊断在分子诊断领域的行业地位以及其强大的客户资源。东吴证券证券分析师许希晨认为:“在博圣的业务结构中,新筛项目占60%,产筛项目占40%,且博圣生物目前具备较为完备的基因芯片平台和高通量测序平台,近期卫计委妇幼保健服务司发布了《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审批通过了109家医疗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NIPT)临床试点,其中,博圣所在区域有20家医院获得试点资格,多数为妇幼保健院医院,试点资质的明确将使NIPT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而上述东兴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也表示:“迪安诊断目前拥有全国妇幼系统医疗机构客户近2000家,以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主;博圣生物拥有妇幼系统医疗机构客户200余家,大部分是三级医疗机构,若能有效地整合双方的市场客户资源,未来或可实现优生遗传检测项目在业务覆盖区域中各层级医疗机构的全面推广,以此扩大该区域市场占有率。”
  也有少数分析师对基因技术应用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在精准医疗和干细胞技术应用上空间不可限量。从号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医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中可以看出在干细胞治疗上国家政策态度在开始发生积极性改变。如科技部明确提出研发干细胞治疗方法,获得能够调控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的关键技术,推动干细胞在神经、肝脏、血液、肾脏、生殖等领域的转化应用。
  也有分析师对基因技术应用持积极态度,从号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医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中可以看出在干细胞治疗上国家政策态度在开始发生积极性改变。而华大基因近两年内上市时大概率事件,预估上市后市值或冲破千亿,这对基因概念板块将产生比价作用,对于该板块估值提升产生利好。点击进入参与讨论
(责任编辑:王F洁)
&&&&&&</div
“打新”以低风险高回报的特性,成为投资者争相追逐的香饽饽…[]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谈股论金|廖英强博客|股市聊聊吧|第一财经|谈股论金|廖英强
当前位置: >>
76&人参与&&日 11:23&&分类 : 概念股&&
远方财经11月2日讯:基因测序有哪些呢?基因测序受益标的有哪些?下面,远方财经就来为大家盘点下2017最新基因测序概念股解析,仅供投资者参考!  华大基因(300676):业绩稳健,龙头优势明显  公司动态事项  10月27日,公司发布2017年三季报,我们对此予以点评。  事项点评  三季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长15.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21.52%,业绩增长稳健。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59.38%,较去年全年水平略有提高。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33.02%,其中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37%,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1.49%,费用控制良好。  生育健康业务持续增长,肿瘤检测等有望打开新空间  生育健康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近年来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今年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速。公司生育健康业务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随着行业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市场接受程度提升,公司获取了包括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的试点等多项国家和地方试点资质、许可;公司在生育健康业务领域除无创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外还有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单基因病检测、孕前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地贫基因检测、染色体检测等多个产品,产品线较为丰富;公司通过直接销售、代理销售、政府合作等模式有效覆盖了国内主要城市的医院,以及部分国外医疗机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销售网络。  另外,公司在复杂疾病、药物研发等领域积极布局,尤其是肿瘤检测领域,我国人口数量众多,40岁以上肿瘤易发人群数量超过5亿,肿瘤基因检测费用约在1万元/人次,按照1%的渗透率计算,该市场预计可达500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这些都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作为国内基因测序龙头企业,研发优势和渠道优势明显  公司目前拥有测序平台、质谱平台、信息平台、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等技术体系及资源库,以强大的平台实力为大众提供服务。公司拥有自主生产的基因测序仪器及配套试剂,可有效控制成本。公司在高通量测序实验室、分子实验室等生物学实验室建设方面有着较为深厚实力和丰富的经验,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基因检测中心之一。公司在科研和产业化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使得公司具有更精准的分析能力和更强的检出能力。  公司渠道优势明显,在中国内地、亚太、欧洲及美洲均设有分支机构,并有多个业务中心和代表处。目前,公司已经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300多家;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合作的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超过3,000家。  风险提示  公司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市场竞争风险;研发风险;政策风险。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给予&增持&评级  预计公司17、18年实现EPS为1.02、1.25元,以10月26日收盘价161.03元计算,动态PE分别为159倍和129倍。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17、18年预测市盈率平均值为79.59倍和42.44倍,公司的估值高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均值。公司作为国内基因检测行业的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公司研发实力强劲,凭借自主研发的仪器和试剂有效控制成本,生育健康业务快速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在复杂疾病、药物研发等前景广阔的领域积极布局,这些都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给予&谨慎增持&评级。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迪安诊断(300244):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拟定增进一步布局渠道与终端  三季报:收入同比增长42%,净利润同比增长33%,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公告:2017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6 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2.50 亿元,同比增长33%,扣非净利润2.45 亿元,同比增长34%,符合市场预期;其中Q3 单季度扣非净利润0.68 亿元,同比增长34%。三费增速快于营收增速,轻微影响当期利润,其中管理费用同比增长约46%,主要系总部产业基地大楼投入使用导致的成本增加;由于公司业务快速扩张导致的新增贷款,致使报告期内财务费用达到7593 万元,同比增长288%。财务费用快速增长对净利润增速形成一定拖累。  拟非公开发行融资,并收购广州迪会信64%股权  报告期内,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1 亿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3.7 亿元,拟运用再融资资金收购广州迪会信 64%股权(9.98 亿),提升诊断业务平台服务能力(5.12 亿),改造冷链物流中心仓储设备技术(1.99 亿),开发医疗诊断数据存储分析应用平台技术以及改造设备(2.32 亿),产业化诊断试剂(1.55 亿) 以及补充流动资金(3 亿)。广州迪会信是广东省最大的进口IVD 产品代理商之一,与罗氏诊断、希森美康、碧迪、西比亚等全球知名供应商紧密合作,产品和服务覆盖以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南方医院为代表的几乎各级医疗机构客户。2016 年广州迪会信实现营业收入9.10 亿,归母净利润1.47 亿,2017 年1 月-7 月实现营业收入5.8亿,归母净利润9017 万。全部股权最终评估值为15.6 亿元。本次收购符合公司&服务+产品&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需要,实现华南市场,尤其是广东地区的战略协同。  渠道整合速度不减,全国性布局更进一步  除收购华南片区迪会信之外,公司分别与青岛智颖医疗及郑州康泽签署合作协议;青岛智颖主要代理Sysmex、Roche、BD、Cardinal、Sebia 等国际一线品牌,拥有超过500 家终端客户,三级医院覆盖率超过80%;郑州康泽为Siemens、Sysmex、梅里埃、哈美顿等品牌的核心经销商,产品线几乎覆盖河南省内所有的大型三级、二级医院。上述合作旨在依托其在当地的雄厚的医疗资源,展开实验室合作共建业务。公告显示:今年以来,公司合作共建业务增长迅猛(以二级及三级医院客户为主)覆盖市场新增四川、河南、内蒙等省份,并已在多家三甲医院客户延伸共建精准平台,合作共建业务已成为公司未来3 年新业务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既跑马圈地又深耕细作,致力于实验室网络全覆盖、渠道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技术平台的创新突破和供应链管理、IT 信息化、冷链物流等支撑平台的建设等目标;预计17-19 年的EPS 为0.64/0.84/1.08 元,10 月26 日收盘价对应PE 为44/34/2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外延整合存在不确定性;传统第三方临检竞争日益激烈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安科生物(300009):国内精准医疗布局先行者,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事件:公司公告2017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6.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2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9亿,同比增长20.81%。实现EPS0.27元。从单季度来看,2017Q3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31.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701.98万元,同比增长36.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7456.47万元,同比增长45.95%。业绩符合预期。  生物制品增长显着,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增长27.92%、36.33%,公司综合毛利率77.89%,较去年同期增长4.92个百分点。回款情况良好,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1.59亿元,报表质量优质。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生物制品板块,生长激素粉针前三季度收入端预计有50%左右的增长,毛利率90%以上,高毛利生长激素销售规模占比提高导致整体毛利率提升。公司生长激素水针已经于日申报生产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预计明年有望获批,目前公司长效聚乙二醇生长激素正在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合并中德美联布局法医检测市场,并表导致费用增长较快:从费用端来看,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33.20%,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5.09%,较去年同期增长了0.75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9%,较去年下降0.1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公司三项期间费用率合计48.48%,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11个百分点。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较多,主要是由于市场拓展增加市场费用投入以及中德美联并表所致,中德美联主要从事法医检测领域,全年业绩承诺3380万。  国内精准医疗领域全面布局,Her2单抗进入临床III期:公司通过参股博生吉20%股权前端布局肿瘤免疫Car-T治疗,成立安科精准医疗检验所布局精准医疗下游,受让希元生物重组人肿瘤靶向基因病毒株(ZD55-IL-24)布局融瘤病毒领域等等全面布局精准医疗。同时公司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抗药物正式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病人入组,III期将于赫赛汀做头对头实验,若顺利预计2019年完成临床试验,2020年有望报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2019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30.20%、28.00%、30.0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70%、25.61%、30.30%,EPS分别为0.41、0.51、0.66元,对应PE分别为48、38、29倍;首次给予增持-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外延整合不及预期;生长激素水针审批不及预期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丽珠集团(000513):业绩符合预期,产品研发进展顺利  近日,公司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告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2亿元,同比增幅13.94%,归母净利润42.46亿元,同比增幅590.70%,扣非归母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幅26.30%。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参芪扶正增势稳健,潜力品种高速增长,原料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分品种看,受用药限制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预计仍然保持正增长,销售量增长率预计在5%左右,基层市场推广顺利,软袋包装提高毛利,安全性再评价前瞻性布局,均有助于提高参芪扶正的安全边际;醋酸亮丙瑞林微球预计实现40%左右的快速增长;鼠神经生长因子预计增速10%-15%,主要系招标降价压力较大,增速趋向平稳;艾普拉唑肠溶片受益于新版医保目录的调整,预计维持50%左右的高增长态势,艾普拉唑注射剂即将于2018年上市,预计之后有望贡献业绩弹性。此外,原料药事业部整合的顺利推进加上高毛利品种的占比提高,使得原料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预计前三季度业绩增速维持在20%左右。  单抗研发进展顺利,微球平台逐渐发力。公司目前单抗研发进展顺利,在研的12个品种中,已有5个进入临床阶段。其中,研发进度最快的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TNF-a单抗已启动II期临床;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抗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微球方面,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长效微球已于今年9月获批临床,其他多个项目也在申报临床或进行临床前研究。总体看来,公司的单抗与微球平台研发实力不容小觑,后续单抗与微球产品的成功上市将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届时公司估值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在考虑土地转让收益的情况下,我们预测17/18/19年的EPS分别为7.70/2.24/2.5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2 3/28.27/24.54倍,给予2018年34倍PE,对应股价为76.16,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招标降价风险、研发审批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来源:(微信/QQ号:),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本文链接:
本文标签:&&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远方财经(C)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编辑概念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