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起义时刻对苏联不公平平,怎么对得起如此辛苦的绍兴考生

因为高考招生不公平的事儿,欧阳修和司马光曾大吵一架
因为高考招生不公平的事儿,欧阳修和司马光曾大吵一架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各省之间都会为录取名额、招生比例上演一出口水仗。去年,湖北、江苏被让出了近8万的招考名额给其他省份,因为两地的录取率高居前列。事情一出,两地的家长立马不高兴了,这可是直接关系自家孩子读211/985,还是去学电气焊、挖掘机的事情,再说,高考不本来就是以分数论输赢嘛,搞这套 ,闹哪样?估计今年也少不了各省之间的拌嘴。其实吧,高考这种事情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能相对的公平。东部省份生产学霸,自然希望按分数择优录取,而西部地区呢,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自然不是东边考生的对手,他们希望按比例录取,如 此才能雨露均沾嘛!为了高考名额的分配问题,其实古人也没少较劲,这事儿发生在北宋两位知名学者的身上,一位是知名“砸缸小能手”司马光,另一位是杰出男团“唐宋八大家”头牌艺人欧阳修。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光是北方人,欧阳修是南方人,同为学霸,南欧阳,北司马,都是一等一的才子佳人,各自为南北考生代言。宋朝之前,隋唐两代,高考一直是北方考生的天下,尤其是帝都长安的考生,那更捡大便宜了,名额大大滴多,虽然大家都是考生,虽然大家都是用的孔夫子的教材,虽然考得都是全国卷,但是北方人金榜题名、入朝拜相的机会比北方人多的多。面对这种情况,连身为北方人的柳宗元都看不下去了,发微博写了条状态:“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全国的考生加起来,还没长安一地儿的多。但是,注意这个转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长安学生的好日子随着安史之乱的到来结束了,到了北宋 ,大家注意,北宋是一个特别有钱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春秋鼎盛的朝代,当时北宋的GDP占世界的80%,啥?美国?没听过,边玩儿去!北宋,世界500强,知名大企业纷纷落户南方,南方人民从此富起来了,GDP力压北方。反观北方人民呢,常年内战,马革裹尸,日子过得凄凄惨惨戚戚。盛世太平的南方群众,在高考上开始了全面超车,读书风气盛行,学霸越来越多,等到了司马光和欧阳修时代,南方考生已经形成了对北方的绝对碾压性优势。这种碾压到了什么程度呢?南方某班的任一学渣,随便拎出来,都能碾压北方一众学霸。可关键问题是,高考依旧按南北方各自比例招生。打个比方:750的全国卷,南方考生能考700分以上的大有人在,而北方呢,考进400分的寥寥无几,教育水平低呀,师资不给力呀!可如此一来的后果是,南北方同学一起进京赶考,同台PK,北方往往都要当炮灰,最后蟾宫折桂的都是南方人。这点引起了北方考生杰出代表司马光的强烈不满,抗议!为此他想了个办法—逐路取人法,每个省份按比例录取,甭管分数高低,而这对南方学霸来说,显然是很不公平的,南方学霸的代言人欧阳修也怒了,抗议!欧阳修为南方的考生家长代了回言,发微博写道:学渣金榜题名,学霸名落孙山,简直没有天理!于是,南欧阳、北司马吵上了:这次吵架非常有名,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关于考生名额配置的争论,两人对峙朝堂,互不相让。欧阳修提倡“以才取人法”,司马光提倡的“逐路取人法”。一个以分数论高低,一个以区域显公平。当时,北方群众纷纷为司马光站台,南方人民纷纷为欧阳修喝彩,板砖口水上下翻飞,若是那会儿有微博,估计能碾压现在任一热门话题点击量。北方骂南方没良心:我们整天血战沙场,拿小命跟外敌火拼,没我们你们怎么太平,不太平你们怎么安心赚钱,没钱你们怎么帮孩子报补习班,报了补习班我们自然不是你们的对手,所以没你们得感恩。南方则反击道:少废话,笔杆子里论输赢,少整那些里根儿郎。双方吵架的结果嘛,南方取胜,南方学生对北方学生持续碾压,争议也一直继续,直到明朝,一次会试中,全国录取的51名学生里,居然全是南方人,一场高考竟然让南方考生给包圆儿了。当时连身为南方人的朱元璋,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怀疑里面有鬼,有人舞弊,给我可劲儿查,未果,大笔一挥,再考一次!而接下来录取了61个学生,居然全是北方人,皇帝老子就是任性。到了明朝后期,高考再次改革,全国不再使用统一的全国卷。北方人考北卷,南方人考南卷。而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还有朱元璋的老家凤阳,都考“中卷”。当时还定了个录取比例。南、北、中三地区的录取比例为55%:35%:10%。大明三百年,一直沿用,所以为了高考公平,大家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努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谈天说地,海阔天空,古今中外,胡诌八扯。
作者最新文章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绍兴优先录取考生名单公示
信息来源:&&&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 &&&浏览量: 439
& & & &2017年绍兴市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考生资格认定工作已全部结束,现将名单集中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对象资格认定有异议的,请向举报受理单位反映情况或电话举报。受理单位:绍兴市教育考试院。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小校场5号。举报电话:0。电子信箱:。绍兴市教育考试院日
友情链接:
&|&&|&&|&&|&&|&&|&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小校场5号绍兴教育综合大楼 邮编:312000
2016(C)版权所有:绍兴市教育考试院 备案号:浙ICP备号-1技术支持:
点击量: 324353&&还在抱怨高考招生不公平?山东考生,醒醒!
还在抱怨高考招生不公平?山东考生,醒醒!
高了高 高了高
安徽考生,平均7826个人,才能有1个考上北大。
北京考生,平均只要190个人,就能有1个考上北大。
北京是安徽的41倍。
上海考生考上复旦大学的比例,是山东考生的274倍。
于是,在家长和孩子们的抱怨声中,我们这些山东的、安徽的甚至江苏的,都成了祥林嫂。
高考有多少年,我们就抱怨了多少年。当年的高考生,现在孩子都高考了,抱怨依然没停。
无数这样的段子:
某工地,一个山东民工和北京的工程师聊了起来,发现他们都是1999年参加的高考。
那一年,高考是全国统一试卷,山东考生523分,光荣落榜,成了泥瓦匠;北京考生421分,考上重点,成了工程师……
你可以把山东换成安徽、湖南,北京换成广州、上海;或者把民工换成保姆,工程师换成家长,再讲一遍。
有趣的是国家应对这种高考不公的手段——然而这不是段子:
为防止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差距过大,教育部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取消全国统一试卷,各省分别命题!
我哼!教育部一撒娇,上帝都吓尿:试卷不一样,看你还咋比?
说真的,这样的段子,看多了,就麻木了,甚至起反作用了。
我忽然开始同情北京考生了。教育部的黑锅,凭什么他们背?人家为什么就不能低分上北大,综合素质高,为什么就不能低分上清华?
我认识不少北京上海的大学生,对此都是一笑了之,不予置评。
你会说:他们是教育体制的受益者,赚了便宜,自然不敢卖乖。
可凭良心说,你觉得他们在大学里以及踏上社会后的表现,比山东考生、安徽考生差吗?
事实往往相反。
他们享受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这的确不公平,但这是“出身”决定的——中国人这一辈子,永远逃不掉“出身决定论”。
他们出生在北京上海,这能怪谁?怪你还是怪他?怪你爸还是怨他妈?
如果说不公平,不公平就在这里:先天教育资源的不合理,而非分数。
即便你的分数比北京考生高100分,北京考生完全可以在“应试”之外的能力上,甩你10条街。
在你几乎葬身题海的时候,他在辩论,在做社会调查,在社会实践,甚至在操练爱情;
在你苦苦思索如何跨进985的时候,他在思考共享单车带来了什么改变,高铁如何影响了一带一路,而一带一路又将如何改变世界。
不公平的根子就在这里:他们领先一步、甚至很多步,享受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山东、安徽考生的挣扎,其实不是面对高考不公的挣扎,而是身陷应试教育不能自拔的挣扎。
我们还可以对比一下西部。山东考生移民过去,轻松秒杀全校、全县。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参加高考。那年的一个复读生,很盲目地跟着一个“有关系”、能“移民”的同学,去了西北。
举目无亲,在当地落户,根本不可能。
他下地干农活,给村书记当苦力,打动了村书记,成功借读于当地高中,成绩分分钟秒杀全校。校长为了保住这个“唯一可以考上重点”的好苗子,亲自找关系,帮他落了户。
是不是很励志?
其实走出山东的那一刻,他哭过很多次,他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盲流。
可是,他赢了。
这对西部,是不是另一种不公平?如果那时候全国统一分数线,山东考生不仅会把北京考生杀得丢盔卸甲,也能让西部考生片甲不留、灰飞烟灭。从此,全国大学80%都是山东口音,餐厅里全是煎饼卷大葱的味道,想泡个北京妞都要去王府井,有意思吗?
归根结底,高考的不公,不是分数的不公,而是资源的不公;不是应试教育的不公,而是素质教育的不公。
从应试教育的角度而言,高考十分公平;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讲,它让有的省市可以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更多的省市却泅死在应试的泥潭。
这是一种更深刻的不公,因为它影响的不止是你进入哪一类高校,还有你的未来。
面对不公,年复一年,抱怨无益。家长的抱怨,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的思维习惯,让他成为一个热爱抱怨、擅长消极思维,并且缺乏目标感的人。
这比分数的不公更可怕。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博士(讲真,我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说过这样一句话:
“上帝赐予我宁静,接受不可更改的事实;赐予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赐予我睿智,好让我分辨两者。”
教育资源,从国家的层面来讲,是可变的;从考生的角度而言,是不可变的。与其抱怨,不如看淡。
分数线是不可变的;自己能考多少分,是可以改变的。与其抱怨不可变的,不如鼓足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
山东考生,需要这样的睿智,而不是抱怨——毕竟,我们已经抱怨三十多年了。
忙着抱怨,就会忘了奔跑。
高了高 原创作品
快乐写字,
专心做人。
这是我的小目标。
微信公众号
关注高了高
(微信号lzcbdubao)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鬼吹灯》中,精绝古国真实的样子……
高了高的百家号……
今日搜狐热点绍兴高校提前招考报名刷纪录 竞争比最高超40∶1
绍兴晚报-掌上绍兴客户端沈逸斐
本周末,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今年的“提前招生”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这已经是我市本月举行该类招生考试的第四所高校了。昨天,来自全省各地超过3000名考生参加了该院组织的面试,加上此前已经举行面试的绍兴文理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今年来绍考试的学生超过一万名,再次刷新纪录。会计、小语种等专业竞争激烈由于考生报考人数众多,竞争也尤为激烈,如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8个专业招生计划300名,平均竞争比例达到10∶1,最热门的会计专业达到17∶1。浙江越秀外国学院招生10个专业计划172名,报名人数达2433人,热门小语种专业如意大利语专业比例达到24∶1,朝鲜语(韩语)超过32∶1,最火爆的德语专业竞争比例超过40∶1!难怪有考生家长笑称,这样的激烈程度和考公务员差不多了。社会科学人文素养是重要指标你是“低头族”吗?如何看待“雾霾”问题?对于“学区房”你怎么看?未来如果创业的话,你准备往什么方向发展?点评一本你平时最爱看的书……每个学校的面试提问不尽相同,大多围绕着考生的个人认知、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专业知识展开。在越秀组织的考试中,还需要考生用英语来回答一些问题。绍兴文理学院“三位一体”的招生负责人表示,在“三位一体”面试中,学校很看重考生对外界的认知和对趋势的把握,不能只会读书,所以会出一些社会热点话题请考生点评,因此拥有较好的社科人文素养也是重要考评指标之一。在考试中,考生的平时学科成绩被大大弱化,考生的个人特长尤其被学校看中。“比如一个考生拥有C语言特长,或者在高中时有参与编程的经历,那是能加不少分数的。”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阮雪刚说。“双保险”引考生趋之若鹜据了解,凡是通过“三位一体”招生考试的考生,高考成绩只占到最终成绩50%的分数比例,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和面试占了另外50%的比例。“‘三位一体’招生考试就像‘双保险’一样,让我们多了一个选择,如果高考超常发挥了,还是能报考其他学校的,如果发挥一般,也能有心仪的专业读。”一位报考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天台考生说。“三位一体”因“双保险”保障吸引考生趋之若鹜,而“提前招生”则更能提前将考生送进大学校门。据了解,“提前招生”的最终分数构成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占50%,面试成绩占40%,其他特长加分占10%,完全不受高考成绩影响。而且每年5月份就会最终确定录取的考生名单,也就是说,这部分考生连高考都无需参加了。另据了解,由于这两年来,我市各高校“三位一体”和“提前招生”考生报名火爆,不少高校都有计划明年进一步增加招生计划和专业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phoenixhong]
热门搜索:
孩子是坠入凡间的天使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的相关报道
中国青年报
14:18:06 新京报
10:46:35 中新社
12:24:30 成都商报
11:00:06 新华社
2:48:55 京华时报
9:46:52 京华时报
21:49:40 中新社
19:56:27 中国青年报
16:35:01 人民日报
不再需要打印,出示即可享受优惠。
打开手机用微信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
即可把“”装入你的口袋。
或者直接在手机浏览器里输入“<”
立刻进入“”,体验方便快捷的,当然你也可以使用选择你需要的在电脑上打印,或者扫到手机上加入收藏,点餐时展示即可享受优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对18罗汉不公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