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火箭发射失败视频即将发射 它带着什么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3日透露,他们正在进行一种巨型运载火箭的研制论证工作,其运载能力将达130吨,是现役运载火箭的6倍。
这一火箭将不仅是中国未来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运载火箭。它究竟会是什么样?让我们根据现有资料作一番推测。[]
世界主要现役火箭
目前在国际范围内,主要列强如美国、俄罗斯、欧洲的运载火箭大多局限于20吨左右的LEO(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级别,如欧洲的"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其最新改进型起飞重量为77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1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现役重型火箭。而日本的H-2B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9吨,仅次于欧洲的"阿丽亚娜-5"型。  俄罗斯目前现役最大的运载火箭“质子号”,起飞重量达690吨左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也是20吨级。现役的"联盟号"运载火箭,这也是目前人类将最多数量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主力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6-8吨左右。  中国现役的长征-2E/F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9吨,研制中的改进型为13吨。研制中的"长征五号"火箭最强大的型号,高59.5米,起飞重量为643吨,起飞推力为833.8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25吨,这也是世界现有重型运载火箭的较高水准。  如果只把在目光停留近20年的航天运载火箭,我们就会得出这种普遍印象。20吨,这就是火箭的能力。但放眼历史,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人类航天年史上曾有过的、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代。
但放眼历史,40年前,人类曾经有过运载能力119吨的庞然怪物,那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庞大的运载火箭,即为美国用于“阿波罗”载人登月的“土星五号”,  “土星五号”火箭全长110.6米,相当于36层楼房;最大直径10.1米,起飞质量高达3038.5吨。具备将118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47吨载荷送入月球轨道的能力。  “土星五号”火箭的第一级有5台液氧煤油发动机,装有2075吨液氧及煤油推进剂。一旦发动机点火,2000多吨的“饮料”,它仅用2分34秒就可以全部“喝”干,产生的高温气体以2900米/秒速度喷射,可产生3500吨推力;第二级有5台液氢液氧发动机,装有450吨液氢液氧,产生500吨的推力;第三级叫采用1台第二级使用的液氢液氧推进剂发动机,可产生100吨的推力。  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于当地时间日9时32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为了实现这一时刻,60年代末连续数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年度政府拨款要占到当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的0.5%。  阿波罗11号登月的准确时间是日下午4时17分43秒(休斯顿时间)。日凌晨2点56分(国际标准时间),阿姆斯特朗的左脚踏上了月球,并说: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从60年代初期开始,“太空竞赛”的胜利“标准”被定义为率先登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阿波罗11号的成功标志着美国在太空竞赛中的胜利。
建造土星-5号火箭的历史背景
1960年11月,竞选时承诺要使美国在太空探索和导弹防御上全面超过苏联的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了首次进入太空的人类,加深了美国对在太空竞赛中落后的恐惧。
日,肯尼迪在参议两院特别会议中宣布支持阿波罗计划:  “ ……我相信这个民族能够齐聚一心全力以赴达成这个目标,即在1970年以前,人类将乘坐宇宙飞船登陆月球并且安全返回。没有任何一个太空项目能够超越它对人类的影响,超越它对宇宙远程空间探索的重大作用,也没有一个太空项目开发如此困难而且花费如此昂贵……”  60年代初期,苏联在太空竞赛遥遥领先于美国。肯尼迪发表这段演讲前一个月,美国刚刚将第一个宇航员送入太空,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地球轨道。  这种不利局面使舆论一致认为登月计划极不乐观。但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工业技术,以及冯·布劳恩为首的科学家团队。  最终,通过八年努力,美国载人航天能力迅速从只具备单人短时亚轨道跃升到连续六次将三人乘员组送到月球并成功返回,十二个美国人在人类从来只能仰望月面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在阿波罗11号任务的电视直播中,柯林斯说:“...没有为这个计划流血、流汗、流泪的人们,这一切都不会成为现实...虽然你们现在看到的只有我们三个,但在幕后有成千上万的人为计划作出了贡献,我想对他们说:‘十分感谢’”。  奥尔德林说:“...这不仅仅只是三个人去月球完成一次任务,也不仅仅是一个政府和产业团队的努力,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努力。我们感觉这象征了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求知欲...”。  阿姆斯特朗总结道:“这次飞行的责任是历史付与的、是科学先驱们付与的责任、是美国人民的意志付与的、是四个部门和他们的委员会付与的、是制造了火星火箭、哥伦比亚号、鹰号和舱外活动单元,包括宇航服和背包,也就是我们在月球上的小飞船,是制造了他们的公司与产业团队付与的。”  
“我们感谢建造、设计、实验了飞船并为之付出努力并发挥才智的所有美国人,今晚,我们特别感激他们。”  土星5号运载火箭主要的承包商包括波音、北美航空、道格拉斯公司(后两家现均已被波音兼并)以及IBM。这件作品属于人类工业史上空前的杰作。
土星-5号火箭的历史成就
土星5号火箭是迄今为止人类在技术和工业领域的最高成就之一,是“美国航天人奋起迎接挑战和万众一心夺取胜利的一面旗帜”。土星5号第一级使用5台洛克达因公司(北美航空创建,后被波音收购,现归属普惠公司)研制的F-1液氧煤油发动机。F-1液氧煤油发动机单台推力约700吨,5台捆绑起飞能提供约3500吨推力,是迄今推力最大的单喷嘴火箭发动机。相比之下,中国未来的长征-5号火箭使用120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单台能力不到F-1的五分之一。
1967年至1973年期间NASA共发射了13艘土星5号火箭,从来没有过损失有效载荷的事故发生。从1964年至1973年,土星5号的总拨款高达65亿美元,若平摊到13枚火箭身上,每枚火箭成本高达5亿美元(若折合今天币值,应约为40亿美元)。每次发射,相当于将一艘护卫舰射上天,相当于每次烧掉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价格极为昂贵是此后土星5号不再制造使用的原因。
日至15日阿波罗17号在月面上执行了人类第六次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务。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这是停留时间最久的一次任务,登月舱在月表停留长达74小时59分钟40秒,宇航员3次舱外活动时间总计22小时3分钟57秒,驾驶月球车行驶了34千米的距离。  因阿波罗18、19、20号任务取消,数枚土星5号火箭运载火箭剩余,其中又有另一枚转用作发射美国的第一个太空站“空间实验室”。冯·布劳恩本人在被转作向公众展览的一枚土星5号火箭火箭前留影。
结束语Conclusion
在即将结束最后一次登月任务之前,指令长尤金·塞尔南在登月舱前说道:“在我们离开月球的陶拉斯-利特罗山谷时,我们来过这里,我们现在要离开这里;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我们还会带着全人类的和平与希望回到这里的。在我迈出离开月球的脚步时,我想说美国今日对太空的挑战将铸造人类明天的命运。愿阿波罗17号一路平安。”  美国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创造了历史、技术和国际政治竞争的奇迹,今天的中国是否应复制这条道路呢?每个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
凤凰网军事频道出品中国最大火箭发射成功_特别报道_新闻中心_北京晨报网
中国最大火箭发射成功
核心提示: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如图)。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长征五号采用零排放新燃料 每次发射节省逾千万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如图)。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奔月&、&探火&全靠它
据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介绍,长征五号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按计划,2017年嫦娥五号落月采样返回、2018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等任务都将依靠长征五号来实现。
此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的是由远征二号上面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组成的载荷组合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8次发射。
&三防漆&为火箭&打粉底&
据长五火箭结构总体设计师冯韶伟介绍,相比我国现役火箭,长五火箭箭体上有一样独有的标识,别致的&5&字红色图案,如同个性签名。
就像化妆一样,火箭也要打&粉底&,火箭的&底妆&都是白色。但长五火箭的&底妆&更白、更均匀。冯韶伟说,考虑到海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长五火箭壳体使用了一种特制的&三防&漆,在保证防潮、防霉菌、防盐雾的同时,与贮箱外表面的颜色保持一致。
&绿色&火箭零碳排放
新研制的50吨级和9吨级的两个型号氢氧发动机,作为长五火箭一、二级芯级主动力,是首次承担飞行试验任务,实现我国氢氧发动机研制的技术跨越。
50吨氢氧火箭发动机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燃烧产物为洁净度达99.99%的纯净水,绿色、环保、零碳排放,是世界上排放种类最少、最绿色环保的发动机,因此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也被称为&绿色火箭&。
专家回应延迟发射原因
据央广新闻报道,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说,此次发射在进入发射程序以后,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发射时间比预计时间晚,最终问题得到解决,卡在窗口时间后沿圆满完成了发射任务。
赵坚说:&首先是一级助推器氧排气的管道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经过判断,不影响后面的工作。由此来推测我们液氢的加注时间,最后不影响发射,这是过了一关;第二个问题是一级芯级的氢氧发动机在遇冷的过程中,温度降不下来,现场组织指挥和科技人员非常镇定,采取了各种措施,最终解决了问题。&
新燃料每次发射省千万
在&胖五&身上,最核心的元素恐怕就是动力系统了,它采用了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推进系统,承载这些燃料的三种新型主发动机各有千秋。
自主研制国产火箭煤油
&胖五&助推级采用8台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长征七号、长征六号首飞任务中表现完美。液体火箭发动机被称为运载火箭的心脏,是运载火箭的技术核心和技术基础,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载火箭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关键指标。
液氧煤油发动机是我国单管推力最大、技术最先进、应用前途最广的新型动力装置,填补了我国补燃循环发动机技术空白,使我国成为继前苏联之后第二个掌握高压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火箭煤油不同于一般的煤油,具有密度大、热值高等特点,外国专家认为需要进口他们的煤油。但经过克拉玛依炼油化工研究院和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的努力,研制出了国产的火箭煤油。
与现役火箭推进剂相比,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推进剂不但无毒环保,而且具有推进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优点:液氧通过空气液化制得,价格不到2000元/吨,煤油为石化产品,价格不足10000元/吨。以发射&神舟&飞船的CZ-2F火箭为例,采用液氧煤油,每次发射可以节约推进剂费用1000多万元。
研制开发50余种新材料
以液氧煤油发动机为主动力的长征五号新一代系列运载火箭,通过不同发动机台数的模块化组合,运载能力与最先进的&阿里安5&、&宇宙神5&、&德尔塔4&及正研制的&安加拉&运载火箭达到同水平。
另外,重大科研项目可促进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动了各行业的技术创新,使美国各大公司受惠几十年。在研制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过程中,我国突破并掌握了多项新工艺和新材料。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研制的新材料中百分之八十由航天带动。
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中,为解决高低温、高压、强氧化、高转速、大功率等问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六院与国内多家单位联合研制开发了50余种新材料,包括高强度耐氧化的不锈钢、高温合金、纳米涂层、镀层等,并通过技术攻关突破了30多项关键工艺。这些新材料、新工艺一经问世就受到其他行业的关注和应用,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未来我国航天规划表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空
2017年前后
◆嫦娥五号实现绕月返回飞行
◆嫦娥四号将实现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测,如果成功,中国将成为到达月球背面的第一个国家
2018年前后
◆发射空间站试验性核心舱
◆启动火星探测
◆力争基本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系统,完成长征八号的研制并实现其首飞,突破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关键技术
2020年前后
◆中国将建成自己的独立空间站
◆将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2025年前后
◆我国成为航天强国
◆重型火箭实现首飞
◆上述目标有些由&胖五&直接执行发射任务,有些是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推动下实现,长征五号是中国航天未来一大批重大科技专项和任务的基础和前提。
本版撰文&记者&韩娜
责任编辑:cbb关于“即将发射”的新闻
Thu Jun 14 10:01:00 CST 2012
中新网6月14日电 综合消息,神舟九号飞船即将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今天上午进行发射前全区合练,对临射前测控通信系统的状态进行检查。此次合练主要针对火箭从起飞到入轨这一阶段发射场的指挥通信和测控系统以及全区的测控指挥通信系统。
Thu May 30 12:27:00 CST 2013
【环球网综合报道】在菲律宾与中国陷入新一波南海主权争议之际,菲律宾海军宣布,一艘具备反潜作战能力的翻新军舰即将服役,此外,它可能成为菲律宾第一艘能够发射飞弹的军舰。据台湾“中央社”5月30日报道,菲律宾海军发言人法比克(GregoryFabic)向菲律宾媒体表示,购自美国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艾卡拉兹号”(BRPRamonAlcaraz),已完成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海域测试,现正进行引擎维护,预定6月第一周开始前往菲律宾,7月至8月间抵达。
Thu Jun 20 08:31:00 CST 2013
据日本共同社6月19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19日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航中心向媒体展示了无人货运飞船“鹳”4号机。“鹳”4号机将于8月4日由H2B火箭4号机发射前往国际空间站,为航天员送去饮用水、食物和实验装置等约6吨重的物资。
Thu Jun 20 08:21:00 CST 2013
【环球网报道实习记者关超】据日本共同社6月19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19日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航中心向媒体展示了无人货运飞船“鹳”4号机。“鹳”4号机将于8月4日由H2B火箭4号机发射前往国际空间站,为航天员送去饮用水、食物和实验装置等约6吨重的物资。
Sun Jun 23 15:13:00 CST 2013
原标题:日本即将发射新型火箭引关注参观申请纷至沓来中国网6月23日讯 据日本NHK网站6月22日报道,日本将于两个月之后在鹿儿岛县肝付町发射新型火箭“Epsilon”。此次火箭发射距上次已有12年,相关部门收到众多参观申请,可见此次火箭发射受到了极大关注。
Wed Feb 05 15:26:00 CST 2014
中新网2月5日电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航天署官员表示,“进步M-22”号货运飞船将于莫斯科时间2月5日晚8点发射,该飞船将把2.5吨的货物运抵国际空间站,包括装有金鱼的盒子,用于“水生动物养殖箱”实验。
Sun Sep 20 13:50:00 CST 2015
央广网天津9月20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蔡金曼)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9月20日,载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合练产品的专用运输船从天津港启航,驶往航天发射场,将与先期抵达的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合练产品共同开展发射场合练任务。
Fri Oct 02 14:41:00 CST 2015
视频:朝鲜称将在既定时间地点发射卫星来源:央视新闻中新网10月2日电 据韩媒报道,韩国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尚未发现朝鲜即将发射远程火箭的迹象。此前,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搭载朝鲜远程火箭的货运列车驶往位于平安北道东仓里的火箭发射场。
Sat Jun 25 19:25:53 CST 2016
Mon Aug 15 14:43:00 CST 2016
视频:中国首颗量子卫星将发射:记者探秘量子卫星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甘肃酒泉8月15日电(记者吴晶晶、徐海涛)记者15日从中科院获悉,我国即将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关于这颗卫星的命名,我们考虑了好久。
Mon Jun 11 10:45:23 CST 2012
军工航天板块盘初走强,截至10:10,板块涨幅1.07%居前,逾八成个股上涨,航天股表现优异,中国卫星涨6.39%领涨,航天通信涨5.69%,航天长峰涨逾4.17%,航天机电、航天电子、航天晨光、中航动控、航天动力等涨逾3%。
Thu Apr 25 12:21:00 CST 2013
图为高分一号卫星与卫星发射试验队员。4月18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高分一号卫星发射试验队传来消息,高分一号已顺利完成卫星推进剂加注工作,试验队员正为即将到来的星箭对接及卫星转场作准备。同时,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火箭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也正按计划进行。
Tue Jun 11 09:40:15 CST 2013
航天城公园 摄影:国际在线记者夏吉宣  国际在线消息: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将乘坐神舟十号飞船飞向太空,执行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
Tue Jun 11 14:59:53 CST 2013
  原标题:快讯:习近平亲临发射中心为即将出征的航天员壮行  国际在线消息:据新华社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
Tue Jun 11 17:59:05 CST 2013
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备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备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备发射升空。
Sat Nov 30 14:43:53 CST 2013
承担中国探月工程“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于今年年底择机发射,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软着陆。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相比,嫦娥三号重量增加了1300公斤,需要用我国现役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Sun Sep 20 15:51:10 CST 2015
新华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余晓洁、刘陆)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载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合练产品的专用运输船20日从天津港起航,驶往航天发射场,将与先期抵达的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合练产品共同开展发射场合练任务。
Fri Mar 11 17:50:45 CST 2016
据印度《印度快报》3月11日报道,印度3月10日下午成功发射一枚卫星,这意味着印度距离成功打造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的目标,又迈进了新的一步。据报道,新发射的这颗卫星名叫“IRNSS-1F”,它搭载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印度计划打造一个由7颗卫星组成的定位系统,IRNSS-1F是第六颗。如果打造成功,它将提供卫星系统定位服务,功能将相当于美国的GPS定位系统。
Thu Jun 23 09:56:00 CST 2016
6月22日,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计划6月25日至29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择机发射,执行首次飞行试验任务。22日上午8时,承载着运载火箭与搭载载荷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3小时后,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据介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及其搭载载荷组合体等飞行产品自5月中旬陆续进场后,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相继完成了总装测试等技术区各项准备工作。
Sat Jun 25 20:05:34 CST 2016
新华社快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八年磨一剑,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终于迎来发射倒计时,这也是海南文昌发射场首次执行飞行试验任务。目前,长征七号开始进行第二次的综合检查。以下是中新网记者在距离发射塔架约3000米的指挥控制中心的媒体间传来的画面。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天津生产大火箭即将发射 现场图太霸气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记者 金学思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并经多方确认,津产首个火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进入“倒计时”,计划6月25日至29日择机发射,执行首次飞行试验任务。这既是津产火箭的首次亮相,是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执行发射任务,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
今天上午,承载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搭载载荷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3小时后,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据介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改进后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场“新三垂”测发模式,缩短了火箭在发射区的射前准备时间,有效提高了发射可靠性。
垂直转运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搭载载荷组合体正式进入发射阶段。
长征七号作为中型运载火箭囊括了几个中国航天领域的“第一” 首先是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总装并送出的第一枚火箭 其次是国内第一枚通过海运方式运输的火箭 也是海南发射场即将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
长征七号首飞任务,主要目的是全面验证火箭设计的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同时搭载了相关科研机构研制的有效载荷,用于开展空间科学技术试验研究。
来看网友及媒体拍到火箭身影。再过几天,这个英姿飒爽的大家伙就要一飞冲天了。
据悉,长征七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箭体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起飞质量约59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吨。长征七号从设计到生产,均采用全三维数字平台,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迈入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的大门。长征七号另一个最大的改变在动力系统,采用液氧煤油作为燃料,燃烧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仅更加清洁环保,同时可以让火箭推力更大,能将更重的航天器送到太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中国火箭发射的成功率比美俄都要高?
邱晨辉&任思远
日07:21&&来源:
原标题:灰色的9月1日:航天火箭爆炸引关注
9月的第一天,对人类的航天事业而言,注定是灰色的一天。互联网上先后传出两则航天发射失利的消息,其中一条很快得到美国官方的证实:火箭爆炸了。
根据9月1日晚间美国宇航局(NASA)消息,美国私营航天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测试时发生爆炸,其装载的以色列SCC公司的Amos-6通信卫星同时被炸毁。
这并非人类航天发射史上第一次失利,却十分罕见地流出了发射失败的爆炸视频,经互联网传播后引发一股不小的旋风,“冲击”“震撼”“揪心”,让航天发射这个原本有一定门槛的高冷事件,再次走入大众视线。而这次发射失利所牵扯到的SpaceX及其掌舵人埃隆?马斯克,Facebook及其创始人扎克伯格等备受关注的科技企业、明星企业家,也给这场舆论热议上足了料。
有可能是“低级错误”导致的发射失败
好在,这次事故中没有人员伤亡。爆炸发生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为什么会爆炸”。
事实上,SpaceX也在第一时间给出了造成此次爆炸事故的初步原因――在推进剂填充操作时发生的问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网站上发文称,“‘猎鹰9号’是在推进剂填充操作时发生的事故。起因应该是火箭上面级的氧气罐出现了故障,但具体原因仍不清楚。我们会尽快查明原因。”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员庞之浩说,在造成发射失败的分系统故障中,动力装置系统占了首位;其次是控制系统;然后则是结构系统。本次“猎鹰9号”的爆炸是在火箭加注燃料时发生的,这在火箭故障中不多见,可能是源于“低级错误”,属于动力系统或控制系统故障。
庞之浩推测,有以下几种可能:其一是氧箱压力过大。他说,这次火箭爆炸是从火箭二级氧箱加注燃料时开始出现异常。去年6月“猎鹰9号”发射时爆炸,是因为二级氧箱氦气瓶支架强度不够,折断后氦气泄漏,氧箱压力过大,氧箱撕裂,导致爆炸。这次爆炸有可能是重蹈覆辙。
其二则很可能是因为低层次错误,即程序控制出现了错误。庞之浩推测,本应该启动测试一级,结果启动了二级程序,二级点火了,但整个系统处于非起飞的系留牵制状态,飞不走就只能爆炸,再引发一级爆炸。他说,任何误操作和程序混乱都可能导致二级点火。
第三种可能即是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缺陷。庞之浩认为,运载火箭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质量控制不严,会致使产品内部存在缺陷,如暗伤、多余物等,这些缺陷对火箭来说都是致命问题。比如,欧洲“阿里安”火箭,就曾因发动机有多余物而导致发射时爆炸。
在庞之浩看来,这很可能也是“猎鹰9号”发射故障的原因。例如,火箭支臂上的燃料输送管破裂导致燃料溢出,加上支臂或箭上燃料接口电气设备点燃的可能性较大。外部爆燃击穿二级燃料箱,引爆后破坏一级引爆,同时整流罩与卫星落地引爆胼燃料。
第四种可能是元器件质量不稳定。曾经,俄罗斯火箭在加注燃料时,因传感器故障燃料加注多了,从而导致发射时爆炸。“猎鹰9号”出现故障也可能是这方面的原因――SpaceX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低成本采购,用便宜许多的工业级元器件替代成本高昂的宇航级元器件。
当然,也不排除发射流程存在问题的可能。庞之浩说,SpaceX公司的发射操作原则是显著地减少操作人员以及在发射场消耗的时间,目的是在发射“猎鹰9号”火箭时操作既简单又高效,并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率。其标称的发射操作时间为16天(从火箭运抵发射场开始)。然而,过于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势必增加风险。
庞之浩表示,此次爆炸给商业航天公司一个教训,即应在低成本和高可靠性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点,最好留有一定的富余,加有一定保险。
探索太空有风险,多次成功也不能表明次次成功
这次爆炸事件中,火箭上所搭载的AMOS-6卫星,恰好是Facebook互联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此前在社交网站上的说法,他原本想利用卫星的服务,为撒哈拉沙漠地区的非洲人民提供无线网络连接,这也是他世界无线网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发生爆炸时,扎克伯格正在非洲,他对火箭爆炸并损坏卫星的消息“深感失望”。
然而,航天发射的成功或失败,却不以这位互联网大佬的个人情绪而转移。翻阅人类太空探索史,很容易就能发现,失败这个字眼尽管并不让人喜欢,但确实真实地存在着,而且其比例还不小。
即便是美国,这样成熟的、先进的航天强家,失败同样不可避免。美国阿波罗计划曾发生两次灾难性事故,一次是阿波罗一号飞船在地面训练时,舱内的纯氧产生剧烈燃烧,航天员遇难;另一次是阿波罗13号飞船的氧气罐由于搅拌发生爆炸,导致整个任务失败。
“探索太空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多次成功也不能表明次次成功。”庞之浩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几乎所有发射运载火箭的国家都有过失败的教训。面对火箭发射失利时,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毕竟,航天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尽管航天人会尽最大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但仍不能排除事故发生的可能,因此,当意外发生时,他还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时,失败的确是成功之母。以探月为例,截至2014年,世界上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其成功率仅有51%。但几乎没有人会认为,那49%的失败尝试都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真实的故事流传颇广:美国没能把阿波罗13号送上月球,3位宇航员在太空中经历了缺少电力、饮用水等问题,但仍然成功返回了地球,还被美国人称之为“辉煌的失败”。毕竟,这正是科学路上必须积累的教训。
中国火箭发射的成功率比美俄都要高?
当然,每每发生火箭失利事件之后,总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即为何美俄的航天失利消息较多,中国的只要一发射就能成功,真是这样吗?
这并非是一种错觉。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我国专门致力于火箭和卫星研制的中央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成功发射了86箭138星,发射成功率达97.7%,创造了世界最高航天发射成功率。其中,去年共发射19箭45星,全部成功。
不过,就此推论说中国火箭发射的成功率比美俄都要高,则有失偏颇。
按照庞之浩的说法,对比国内外航天发射时,除了要看成功率的高低,还要参考发射的次数,这是因为发射的总次数越多,其成功率低的可能性越大。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和俄罗斯(苏联)进行的发射远远多于其他国家,都达到了千次以上,而中国的火箭发射仅有200多次。近几年,我国的发射越来越频繁,发射次数已经排在世界第三位。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航天发射的成功率是可以提高的。比如说减少火箭的级数,庞之浩说,如果两级火箭可以把东西推上去,就没必要用三级火箭,毕竟后者多了一次“级与级”之间的分离,风险相对大一些。
我国即将进行第一次飞行试验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就是采用这种设计理念,比传统火箭普遍少一级的一级半或二级半构型,以提高可靠性。
更为重要的是,庞之浩说,我国航天界所采用的“归零”传统,即在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元器件的筛选,甚至是人员挑选上,都有堪称过硬的管理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近些年来我国航天发射的高成功率。
说到底,航天器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尤其是其中的运载器即火箭系统,涉及的动力系统十分复杂,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噪声和震动之巨大、难控,都需要在发射前做大量的试验。庞之浩说,“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火箭是百分之百万无一失的。”
(责编:袁勃、赵竹青)
韩春雨实验结果遭质疑 科学界表示仍需等待
3个月前,因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方法并在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而“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4火箭发射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