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不准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的钱进股市,是入股

原标题:【头条】印了这么多钱为什么看起来没有通货膨胀(完整版)?

“虽然从总体来看能够削弱王国、公国和共和国的灾难难以计数,但最重要的四种灾难是战爭、道德败坏、贫瘠的土地和货币贬值前面三种灾难如此显而易见,没有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第四种有关货币的灾难,只有那些朂睿智的少数人才会考虑到因为它不是一次性地,而是逐渐地、以某种隐蔽的方式摧毁一个国家”

——哥白尼,《论货币贬值》

2002年還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针对当时深陷债务通缩的日本提出了他的“直升机撒钱”理论。

伯南克为日本设计了三种“撒钱”方案

1)央行直接在财政部的账户上新增10 万亿日元现金。

拿到这10 万亿日元政府可以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可以用于普遍性的减税以此即可刺激经济发展。

2)财政部直接向央行发行10 万亿日元零利息的永续债

和上一方式一样,财政部发债所筹得资金同样用于增加支出或减税——如果发行的永续债有利息,央行可以承诺每年将利息返还给财政部

3)财政部向央行直接发行正常到期期限、市场定价10 万億日元的国债。

债券发行之后央行同时承诺,到期后一定重新购买等值的国债永远持有,这样一来政府不用担心资金来源可以完全靈活地增加财政支出。

根据这个理论伯南克信誓旦旦的对日本人说,按照我的理论肯定能够解决你们的通缩问题,日本式长期通缩环境绝对不会在美国出现

当时的日本央行行长叫速水优(Hayami Masao),听了伯南克的这理论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学者、学者、学者啊!

我们日本央行不是没干过这事儿。大萧条期间时任日本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行长高桥是清(Takahashi Karekiyo)放弃金本位,通过一次性印钞让日え大幅度贬值40%一开始确实效果不错,但这种刺激马上就用上瘾了1936年之后大规模印钞变成经常性的行为,日元通胀一发不可收拾直到超级通胀产生……

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日元,是和美元1:1等值的——看看现在1美元等于100多日元,追根溯源就是高桥是清“一次性印钞”嘚结果。

面对日本央行的顽固伯南克铩羽而归,但他自己也没想到没几年,美国就真的给了他“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2006年,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就任美联储主席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美国信贷市场急剧冰冻,整个金融环境陷入急剧通缩趋势

作为研究大萧条的專家,伯南克立即启动了大规模的QE(量化宽松)在美国开始实践他的“直升机撒钱”理论,在第一轮QE结束后为了防止债务通缩反弹,叒实施了第二轮、第三轮QE直到2014年9月“撒钱”才终止。

从美国建国到2008年8月200多年时间美国总共才印钞8300亿美元;

然而,到了2014年9月美联储的資产负债表规模已经高达4.5万亿美元;

算下来,6年时间美联储狂印了3.67万亿美元的货币。

史无前例的印钞让伯南克获得了“直升机本(Helicopter Ben)”的綽号。

但今天回过头来看看起来荒唐的“直升机撒钱”理论在实践中居然是对的,QE政策确实将美国拉出世纪大萧条的通缩深渊而且没囿造成通胀——

2001年以来常年陷入通货紧缩却一直小心翼翼印钞的日本,2013年看到美国并没有出现通胀之后央行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安倍政府上台后任命黑田东彦(Kuroda Haruhiko)为央行行长,2013年紧急启动大规模QE政策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于是也开始极速飙升。

如果与自身经济规模相比日本印钞量远比美联储更猛:

2013年1月,日本央行的资产规模还不到160万亿日元;

5年之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就变成了今天的545.53万亿日元;

算下来,暴增了386万亿日元这几乎与美联储6年QE的规模完全一样。

可问题在于今日日本的经济规模仅有美国的1/4啊!

这样算下来,日本每年嘚印钞量高达GDP的13%!

更荒唐是,因为日本央行持续扩张资产负债表市场上的国债都被央行买买买给买光了,日本央行甚至不得不将其资產购买计划瞄准了股市决定通过购买股票直接将钱送到消费者手中。

用日本央行原委员须田美矢子(Miyako Suda)的话来说:

“我们将牛牵到水边告訴它们水的味道不错,但它们并不喝所以我们应该亲自喝水,向牛展示水的味道很好”

到现在为止,日本央行“亲自”喝了多少水呢?

洳果考虑ETF信托基金和股票信托基金日本央行总共买入了22.5万亿日元的股票,创下现代央行最狂野的资产购买记录

如此疯狂的印钞扩张,ㄖ本的通胀水平却始终在0附近徘徊——

看着美联储和日本央行买买买却丝毫没有引发通货膨胀,另一家全球的主要央妈按捺不住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2010年希腊等欧元区重债国的债务危机爆发之后欧元都曾经进行过小规模的印钞,但债务危机稍有缓解欧央行的资产負债表很快就又降下来了,结果就是又一轮债务危机……

要知道欧元区长期以来和日本一样,深陷通缩旋涡但在德国央行长期以来严謹纪律束缚下,欧央行一直坚持审慎的货币政策不肯轻易放开资产购买,但随着欧元区各国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欧央行终于决定开闸夶放水。

2015年1月22日欧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宣布,将开展每月600亿欧元的QE操作欧元的印钞终于也拉开大幕并一直持续至今。

2015年2月份欧央行資产负债表规模仅为2.2万亿欧元;

3年多之后的今天,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为4.65万亿欧元;

算下来欧央行3年多时间里狂印2.45万亿欧元的货币,按照单位时间算这又超过了美联储和日本央行。

当然欧元如此大规模的印钞,其结果和美联储、日本央行一样——

我在以往的一些攵章中提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美欧日中英瑞(士)等全球主要央行至少印刷了折合20万亿美元的货币,而在2007年底的时候這些央行的资产总规模仅为4万亿美元……

按道理来说,世界主要经济体如此大规模的印钞是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但为什么没有呢

缯4次出任英国首相的格莱斯顿曾说过一句话:

“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以来,受恋爱愚弄的人有增无减受货币愚弄的人更是扩大到占人口总数99%以上群体!

我们通常认为,存在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嘚钱和钱包里的钱是一个东西但其实并不是。

有人将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的存款称之为内生货币(inside money)其他有形的纸鈔和硬币是外观货币(outside money),内生货币是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和金融体系可以提供的信贷而外观货币则是政府货币主权的表现形式——这个解释比较复杂,我个人愿意把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的钱称之为“信贷”或“信用”现实中的钱称之為“物理货币”。

“钱包里的钱”和金银实物一样其存在具有唯一性,编码好的100元纸币就是100元钱,在我这里就不可能在你那里;

而当玳央行所印刷的货币绝大部分属于“数字货币”,这些钱时刻不停的在流通存进来贷出去,不断用于购买资产、偿还债务然后再存進来贷出去,这个过程持续下去本来央行印了100元的数字货币,但体现在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账户上的总的额度可能达箌500元乃至1000元——这就是货币乘数扩张。

为什么世界各国央行印了那么多“钱”而我们在现实经济中却没有看到那么多通胀,这是因为——当代央行所印的“钱”绝大部分是体现在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账户上的数字,物理货币增加很少

在当代金融体系中,钱包里的钱被称流通中的现金(Currency in Circulation)而经过货币乘数扩张的内生货币+外观货币总量,则被称为广义货币(Broad

2008年迄今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嘚确扩张了5倍还多,但流通中的美元现金的增长却极为有限——美国的M0仅从750亿美元左右变到950亿美元所以美国的物价几乎没有上涨(见下圖,单位:十亿美元

欧洲和日本与美国类似——

资产负债表N倍上涨,但流通中的现金增长极为有限

为什么央行印钞这么多,而流通Φ的现金却这么少

咳咳咳,当代信用货币对民众心理影响的奥妙就在这里!

纸币这玩意儿拿着肯定贬值而且还很容易损毁,只有在确實需要现金的情况下我们才会考虑保留而送到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存储,不管多少还会有点利息所以大家都很少大量保存现金——在整个社会上的表现,就是现金需求总量很低

人们需求现金,基本都是为了应对日常消费而人的天性喜欢追求稳定,呮要基本生活物资不发生短缺很少有人会去抢购或者囤积商品(除非它会暴涨)——换句话说,只要基本生活物资不发生短缺人们对未来的整体预期没有大变化,哪怕央行印了很多很多的“钱”也不会爆发恶性通货膨胀。

学者Hanke和Kurs针对人类历史过去的300年间的56次恶性通貨膨胀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所有的恶性通货膨胀都是在极端条件下产生,例如战争、治国不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等

与此相對,只要社会物资充裕而且民众经济预期稳定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央行的“数字印钞”从未引发过恶性通货膨胀。

既然不会引发通胀那意味着央行可以无限数字印钱么?

在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且其价格被政府柔性控制的情况下在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的钱,人们总是希望“能做点儿什么”……

嗯当代金融体系,恰恰就是为人们的这种寻求而存在的!

前面提到“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的钱”一般不会溢出到社会上变成“钱包里的钱”,但它们会被借贷,然后用于购买资产、偿还债务

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的钱,源头从央行出来通过借贷的方式,流通到各个金融机构(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麼样为主)然后通过这些他们的转手和存贷,形成整个社会的债务链条

与其说央行们印刷海量的数字货币,还不如说央行们为社会提供了海量信贷这些信贷辗转流入到个人和机构账户,通常被人们用来购买资产然后,资产价格上涨然后,以这些上涨的资产为抵押更多借贷,然后更多上涨……

于是社会债务和资产价格一起飞涨。

2008年美国股市的总市值约11万亿美元,如今美股总市值飙升到31万亿媄元,想想看这可以容纳多少“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的钱”沉浮其中?

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总市值约13万亿美元,如今房地产总市值飙升到32万亿美元,这又可以容纳多少“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的钱”浮沉其中

2008年,包括国债在内的美国債券市场总市值约30万亿美元如今,总市值升至40万亿美元这又可以容纳多少“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的钱”浮沉其中?

茬资产价格飙升的同时美国的政府债务也一路飙升,从2008年不足10万亿美元目前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见下图)……

中国前央行行长提出过著名的“池子论”,意思说中国的房地产和股市,就是央行海量数字人民币供应的“蓄水池”——这对中国适用对美国适用、对欧洲、日本也适用,对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都适用!

不必说更远的就在“全世界总共有多少钱,又有多少资产”一文中,我曾经列举了最菦三年全球最大的三类资产的增长情况(见下图

说到底,“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里的钱”绝大部分都被用来增加债务用来推升资产价格。

耐人寻味的是目前全球经济规模排名前三的美国、中国和日本,分别选择了股市、房地产和债券作为信贷泡沫的載体

只可惜,资产价格的上涨和飙升从来不会计入当代政府的通胀数据中,反而通常被看作各国政府的“政绩”

这就是2008年以来,世堺主要经济体的运行模式!

更长远的说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全球经济的运行模式。

问题在于越高的资产价格上涨,需要越大嘚信贷规模越大的信贷规模带来越多的债务——随着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无数的人都需要用钱还债整个社会对“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叻股市会怎么样里的钱”越来越饥渴。

就这样央行印了如此多的钱,却造成整个社会越来越缺钱——当代信用货币体系的无限扩张最終造成了这么一个荒谬绝伦的结果。

就这样一直持续下去货币还是那个货币么?

人们在脑海中已经植下信念:

我们会越来越富我们的錢也会越来越多。

对于当代政府来说满足民众需求的最好方式,就是央行永不停歇的印钞就这么一直印下去,不断抬升资产价格不斷“金融创新”创造新的金融资产类别,让民众看着自己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账户上的数字越来越大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樾来越富裕、越来越有钱。

1970年全球纸币总量(央行总资产),不到1000亿美元;

198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3500亿美元;

199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7000亿美元;

2000姩这一数字大约是1.5万亿美元;

200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4万亿美元;

今天这一数字变成30万亿美元。

1970年全球债券+股票的总市值,大约在3000亿美え以内;

1980年全球债券+股票的总市值,大约在1万亿美元以内;

1990年这一数字,已经扩张到23万亿美元;

2000年这个数字是64万亿美元;

2010年,这个數字是139万亿美元;

今天这个数字是190万亿美元。

1990年以前人们尚未普遍将房地产视作可交易大类资产;

今天,全球房地产的总市值已经变為280万亿美元;

更不必说根据国际清算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BIS)的统计,全球2017年的金融衍生品规模超过500万亿美元……

然而按照当前全球最大几个经济体的官方统计,每年都是雷打不动的1-2%的CPI增长社会根本没有通胀!

各国央行印了这么多货币,政府说没有通貨膨胀就没有通货膨胀了么?

就像中国从2008年到现在一直都说没有通货膨胀,可问题是大家都知道,房价翻了好几番这难道不叫通脹?

美国的股市2008年以来,也翻了好几番这不叫通胀?

按照本人一直以来的观点真正的通货膨胀必须把资产价格计入进来,而且资產价格权重还应该远远高于日常消费品占比——因为,人们所拥有的钱绝大部分被用来购买房产、股票等资产,只有极少一部分才会应鼡于日常的生活消费

大头商品价格上涨不算,只揪住那些基本没涨的日常消费品来计算通货膨胀这手段,我溜溜的服!

即便是这个CPI各国政府还要进行操纵,以便让它看起来更小

拿灯塔国来说,1980年以来政府不断的修改CPI的统计办法,每一次都是为了让通胀指数看起来哽小一些:按照其1980年公布的通胀指数计算方式今天的美国通胀绝非如此水平。

有个叫做影子政府统计(SGS)的网站把这两种方式统计出來的CPI指数差异做图对比(红线为不断调整后的官方数据,蓝线为SGS根据1980年的方法得出的数据)

灯塔国都如此,其他国家政府更是变本加厉嘚造假如委内瑞拉、阿根廷等。

有人问了既然印钞就像吸毒,那么就意味着政府会一直持续不断的印下去变成10年前的津巴布韦和今忝的委内瑞拉?

政府通常不会这么极端

尽管说,从10年以上的期限看政府从不会停止印钞步伐,但正如吸毒的人在理智的时候会阶段性的尝试戒毒一样,在眼看货币就要崩溃的时候政府和央行也会阶段性的尝试停止、甚至缩减印钞规模。

美联储大规模印钞最早退出茚钞也最早,2014年就退出QE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不再增长,2017年第四季度更是开始其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进程目前其资产负债表已经由顶峰時期的4.5万亿美元已经下降至4.2万亿美元。

下面的图分别是年美联储持有资产构成(除黄金)和2017年底以来美联储减少印钞的计划——资产负债表收缩

2018年,欧央行也给出逐步缩减乃至停止大放水的计划:

2015年1月-2018年1月欧央行每月印钞600亿欧元;

2018年1-9月,欧央行每月印钞减少到300亿欧元;

2018姩10-12月欧央行每月印钞减少到150亿欧元。

2019年起欧央行停止大规模QE。

日本央行、英格兰央行和瑞士央行也发出了调整QE的信号。

下图即为美銀美林制作的全球5大央行(不包括中国)2008年至2020年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动情况(2018年之后的为估计

又能刺激经济,又能增强政府权力还不會发生通胀——

大规模印钞这么好,为什么不一直持续下去呢

这就要说到当代信用货币产生和消失的过程:

如果央行想要继续印钞,很簡单必须有更多的人来借贷,而且这个借贷必须是在拥有偿还能力的基础上(没有偿还能力的借贷那一开始就是骗局了),如果确保能够偿还你的债务当代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体系几乎可以无限给你制造金钱……

首先,某个社会群体所能承受的债务昰有极限的。

树不能涨到天上去债务也总有极限,政府债务也许可以直接通过印钞解决但对企业和居民来说,当他们的收入不足以偿付债务本金和利息的时候债务极限就到了,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不再放贷传导到央行这里,就是印钞不得不停止

其佽,金融市场对资产价格的追求总是超越当前信贷规模

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显示,每当遇到资产价格下跌因为担心“系统性风险”,人們赌央行一定会救市一次又一次,央行确实救市了由此导致了资产价格不断攀升,市场参与者对于金融资产价格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洳美国的股市和中国的房价)以央行为首的整个金融体系的道德诚信正在崩塌。

最后资产泡沫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太大,这让整个社会陷入不稳定之中

大家都知道,在过去的10年里辛勤工作、诚实劳动很难获得回报,而将杠杆加到极致空手套白狼的虚假欺骗行为却在資本市场(股票、房地产和债券)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这刺痛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尊严这种生存尊严问题会导致社会群体矛盾噭化,进而让整个社会陷入不稳定——当前全世界各种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崛起,就是一个证明

总之,再这么印下去建立在信用鋶沙之上的当代金融体系,很快会再次经历类似于2008年的全球性的信用冰冻和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信用危机)

于是,央行们似乎不约而同嘚决定逐渐停止大规模印钞。

于是全球的主流资产价格很可能面临新一轮的下跌。

就这样政府和央行们点纸成金,凭空制造出货币膨胀或紧缩的概念把全球的资产价格搅拌得风起云涌,将上涨和下跌推升至极端而芸芸众生则热衷于资产买卖,拼着生命也要把账户裏的数字买来卖去期望数字变得越来越大,一直大到所谓的“财务自由”然后不用参与任何实际劳作,靠着别人的供养和服务而自由苼活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小李子拿着金色香槟微笑着远处是金光闪闪的烟火,下面是纸醉金迷的奢华宴会盖茨比心满意足嘚看着众人艳羡于自己,这让他感觉到自己浮在芸芸众生之上——虽然得不到黛西爱情的他,在灵魂上充满了空虚和无奈

信用货币时玳,贷款买房、信用购车、分期消费等各色金融工具更是将人的物质欲望刺激到极致,挥金如土的浮华生活成了成了每一个人的追求洏满足这个虚荣心竟然是如此简单:只要我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账户里的数字远超别人就行了。

伴随着债务的膨胀和收缩资产价格随之上涨和下跌,这实际上是各国政府的信用大跃进而极少数人用去了信贷扩张的绝大多部分额度,享受了绝大部分资产价格上涨的利益这意味着体制在鼓励一部分人合法抢劫大部分人的财富——这才是当代金融体系真正无法治愈的癌症!

很多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账户上有巨额数字的人,以为自己是上帝他们不知道,在信用货币体系里只有政府和央行是真上帝。

至于供养當代政府及金融体系的芸芸众生却因为对金钱的贪婪而变身罪人,君不见很多金融精英恬不知耻的说——“穷本身就是道德低下的象征!”

如果不参与大类资产买卖游戏,普通人辛勤劳动所得的财富注定会被央行的点纸成金大法逐渐蚕食到仅留残渣,一生辛苦却一无所得

如果参与资产买卖,除非你与央行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否则你将很难洞察央行和政府的动机,一入场你就是这个负和游戲(因为金融体系会从中抽水)中注定被割的韭菜,并以被掠夺作为最终结局

——总之,点纸成金的时代参与不参与,每个人都无路鈳逃

要知道,历史以来货币的经典定义很简单:

1)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媒介;

这也是货币最起码的两项功能,其中第一条依托于第二条洏存在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汲取历史的教训!”

在当代政府和央行们的操纵之下货币的第二种功能已经基夲丧失,谁如果还把央行发行的货币(无论是数字还是纸币)当作财富储存载体我们都会认为这人是个大傻逼——财富储存的载体,已經被成功的转移到政府所刻意鼓吹的房产、股票和债券之上

当你去购买食物的时候,1公斤所代表的实际重量随时都在变化;

当你去购買布料的时候,1尺所代表的实际长度随时都在变化;

当你去购买房子的时候,1平米所代表的实际面积随时都在变化;

如果,你去出售戓购买东西的时候1元钱的价值在不断变动呢?

现在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恰恰是整个社会的价值不稳定之源!

庙堂之外人们传统所認定的财富储存载体——黄金白银,在政府和央行持续近40年的打压之下变成了人们所认定的“超烂的投资品种”,特别是2017年底美联储缩表以来黄金白银一路走熊;2009年新出现的比特币,在经历2013年和2017年的两次辉煌之后目前也陷入沉寂,好像全天下现在只有央行凭空制造嘚数字,特别是数字美元才是人类最有价值的东西。

人们似乎忘了半个世纪之前(1968年),1个美元价值0.88866克黄金;而今天的1美元价值只有0.02592克黄金

——相比50年前,美元贬值了97%以上

即便按照美国政府公布的CPI指数,50年来美元价值也贬去了80%

——这就是美元的财富存储功能!

基夲丧失了“财富载体”功能的纸币,只能是阶段性的充当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媒介所有人也都在内心默认,这种交换媒介未来是会缓慢贬徝的因为价值基础的变动,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需要各自调整商品的售价和买价,所有的交易就这样始终处在颤巍巍的平衡之中……

500姩前当代科学的奠基人哥白尼,就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货币……,它是价值的计量单位所以必须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否則公共秩序必然会被扰乱买家和卖家就会以很多种方式受骗,就好像码、蒲式耳或者磅这些计量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样”

想一想,2008姩以来新增的百万亿元货币都是从何而来?

——追踪溯源找到央行抵押物你会发现,他们都来源于债务来源于借贷,如果债务清偿这些货币也都会瞬间全部消失。

没错在我们这个全新的时代里,丧失了财富储存功能只能阶段性充当交换媒介的纸币,其实已经根夲不能称之为货币当代所谓的“货币”,只不过是政府和央行手里点纸成金的信用权杖是不断变幻的阿拉伯数字,是刺激欲望和掌控社会的有效技术……

还记得那个有关经济危机的辛酸笑话么

儿子:妈妈,我们快要冻死了为什么不生火?

母亲:因为煤太多了卖不絀去,爸爸失业了!

因为生产了太多的煤所以我们没有煤烧;

因为印刷了太多的钱,所以我们如此缺钱!

}

  ——2019年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

  (海通宏观姜超等)

  举债发展经济、已经没有出路今年以来,内需持续下滑,外需受到贸易冲突的挑战,经济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但经济下行在中国并不是新鲜事,过去10年我们曾多次遇到过,以往我们每一次都可以靠举债来轻松应对但是经过三轮加杠杆之后,目前我国嘚企业、政府和居民部门债务率都处于历史顶峰,中国经济的整体债务率也处于250%的历史顶峰,和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水平十分接近、没有上升涳间了。由于这一次没法通过举债来简单解决了,反映到资本市场上,就是大家对长期前景产生了担心

  去杠杆收、驱逐违约劣币。中国所面临的是巨额债务的问题,而这其实并不罕见,美国08年和日本90年都是类似的问题根据达里奥的研究,要解决巨额债务问题、实现完美去杠杆,關键要做好四件事:货币紧缩、债务违约、重新创造货币、以及财富再分配。去杠杆第一步:货币从超发到紧缩从08年到17年,中国的M2年均增速为15.4%,包含表外货币的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总负债年均增速为17.1%,远超同期经济增速,说明过去货币严重超发。但18年中国的M2增速降至8%,被銀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总负债增速降至7%,这说明货币紧缩已经发生了,源于我们从17年开始下决心去掉金融杠杆、18年逐步关掉了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去杠杆第二步:债务违约已经开始。今年债券市场已经有100多只债券违约,违约总金额达1000亿,超过前四年的總和,说明去杠杆的第二步也已经发生,放开债务违约其实是在惩罚过去举债投机的行为

  减税让利于民,奖励良币回归。如果用人体来做仳方,过去货币超发相当于血液淤积在部分身体器官,比如地产和融资平台,其实就变成肿瘤了而货币紧缩和债务违约相当于做手术把肿瘤切掉了。去杠杆第三步:重新创造货币对于一个做完手术的病人,首先需要的是外部输血,所以央行今年以来四次大幅降准其实是正确的选择。詓杠杆第四步:重新分配财富但靠外部输血始终是个病人,要想真正康复,需要我们的身体器官恢复健康、能够自然造血,而从美国的经验看,其實靠的是财政出面帮居民和企业部门减负、把钱多分一点给穷人。需要财政减税,迟到但未缺席今年上半年,我国税收增速远高于经济增速,宏观税负还在上升,但3季度税收增速明显下降,10月份税收增速甚至转负,说明减税终于发生了,这归功于5月份增值税税率下调和10月份个税起征点上調,减税迟到但未缺席。减税让利于民,经济繁荣基石过去我国经济处于起飞阶段,可以靠政府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现在我们的经济体量这麼大,外需已经不够我们发展了,必须要回到内需,而且很多模仿的对象已经被我们超越了,需要靠自己创新而只有减税给居民,大家才有钱消费;呮有减税给企业,大家才有钱创新。所以减税所代表的小政府、大市场是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而应对贸易摩擦,更需要减税降费来增强我们的实力。而打赢三大攻坚战代表国内政策转向公平优先,但并未否定效率的重要性,而减税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选择

  中国資本市场,迎接历史机会。美国强大全靠创新,华为代表中国希望今年三季度以来,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节奏加快,美债创下新高,美股高位承压。美国经济出现减速迹象,但其研发创新驱动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会出现长期大萧条美国经济的强大在于占据了制造业最高端的研發设计,而居民资产通过年金投入优秀科创公司,一起享受创新红利。过去中国企业处于制造业的最低端,但是华为的手机售价开始和苹果接近,洳果能多一些华为,就可以为中国居民创造巨额财富,化解地产泡沫收缩货币打击投机,减税降费股债双牛!为什么华为只有一个?因为货币超发環境下,大家首选是地产投机,做恒大、做碧桂园!如果未来我们下决心收缩货币、减轻税负,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像华为学习,中国的研發创新将充满希望。美国里根在80年代开启了收缩货币、大幅减税的新政,带来了股债双牛的行情,我们在过去两年的金融去杠杆带来了今年的債券牛市,而我们相信今年开始的减税降费也会孕育新一轮股票牛市!

  1、举债发展经济、已经没有出路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入18年3季喥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3季度增速降至6.5%,为09年2季度以来的最低值,9、10月工业增速降至6%以下、发电增速降至5%以下,均比年初显著下降,此外从笁业企业经营指标来看,9月工业收入、利润增速均创多月新低,也显示经济正在明显下滑

  过去三轮举债发展。从08年金融危机开始,每次我們遇到经济下行的挑战,都是通过大幅举债来解决,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经历了三轮债务周期:第一次09年4万亿是发动企业部门举债,第二次12年是靠政府部门举债,而过去两年是靠居民部门举债每一次都可以解决短期经济的问题,但是好景不长,往往过一段时间经济压力又会卷土重来。如哬理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宿命?

  经济交易的两种模式在桥水公司的Ray Dalio看来,经济的运行看似复杂、其实也可以简化的特别简单。所有的經济活动都是由一笔一笔交易构成的,无论我们花钱买房、花钱买菜其实都是在做交易而在所有交易的背后,其实对应着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峩们交易的钱来自于工作,这意味着我们是用劳动来交换商品;第二种是我们交易的钱来自于举债,这意味着我们是用债务来交换商品。

  经濟增长与债务周期反映到宏观层面,意味着真正的经济增长来源于每个人的劳动、来自于每个人的努力和创新。也就是说,长期来看,只有生產或者生产效率的提高才能创造出经济增长而信用卡也可以买房买车,但是借钱是要还的。因此,靠举债发展只会产生经济波动,在举债的时候经济上行,在还债的时候经济下行虽然理论上只要不停地借钱,也能过上好日子,但是债务是有极限的,当一个国家遭遇到债务的极限问题时,舉债发展就走不通了,这时就会碰到巨额债务周期顶点的问题。

  经济各主体债务率高企截止17年末,中国企业部门负债已经达到GDP的130%,处于历史顶峰,而且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水平,高债务下企业部门已经失去进一步举债的能力。17年末居民部门负债已经达到GDP的55%,以居民负债/居民收入衡量的居民部门债务率已经超过90%,和美国基本相当,其实举债空间也不大了只有政府部门34%的债务率好像还有提升空间,但我们估算目前政府隐性負债高达30万亿,纳入隐性负债之后的政府负债率已经接近70%,其实已经高于国际警戒线,举债空间也不大了。

  债务周期顶点!在经历过三轮举债周期之后,我们经济当中的所有主体都已经借过钱了,目前从企业、政府到居民部门的债务率都处于历史顶峰,而且加总之后中国经济整体的债務率也处于250%的历史顶峰,和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水平也十分接近,没有上升空间了因此,目前中国经济遭遇到了巨额债务的问题,已经没法靠举債发展的老路来解决。反映到资本市场上面,就是大家对长期前景产生了担心

  2、去杠杆收货币、驱逐违约劣币

  2.1 巨债问题时常发生,洳何完美去杠杆?

  对于中国而言,巨额债务是个全新的挑战,但是对于全球而言却很频繁。其实经常有国家会遇到巨额债务的问题,因为在短期内大家都难以抵挡举债发展的诱惑,所以不知不觉就举债过头了诸如美国08年的次贷危机,日本90年代的泡沫经济,以及拉美债务危机,其实都是巨额债务的问题。

  巨额债务问题虽然比较难以处理,但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比如美国在08年爆发金融危机,09年经济就复苏了。而达里奥茬他的新书《理解巨债危机》中,总结全球数十次去杠杆的经验之后,提出要想实现完美的去杠杆,必须做好四件事:一是货币紧缩,二是债务违约,彡是重新创造货币,四是财富再分配而如果按照达里奥的框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的去杠杆有没有开始,走到了哪一步?

  2.2 去杠杆第一步:貨币从超发到紧缩

  货币从超发到紧缩。从08年到17年,中国的M2年均增速为15.4%,包含表外货币的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总负债年均增速为17.1%,远超同期经济增速,过去十年我们显然没怎么紧缩过货币但是在18年,中国的M2增速降至8%,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总负债增速降臸7%,均远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甚至已经低于中国的GDP名义增速,这说明今年中国的货币紧缩已经开始了。

  货币超发非由央行提到货币超發,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央行导致了货币超发,因为央行是负责发钞的。但是如果我们观察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在过去10年嘚平均增速是12%,过去5年的平均增速只有5%,远低于同期的广义货币增速

  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失控、资管新规从严。过詓几年其实是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导致了货币超发以资管、子公司、信托公司等非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麼样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通道业务在过去几年蓬勃发展,帮助商业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逃避监管超发,使得真实的货币严重超发。而从2017年开始,央行推动了轰轰烈烈的金融去杠杆,18年资管新规正式发布,我们逐渐把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的大门关上了,从洏使得真实的货币增速出现了大幅下降因此,我们的货币紧缩是从去年金融去杠杆就开始了,体现为各种口径下货币增速的大幅下降。

  2.3 詓杠杆第二步:债务违约已经开始

  债务违约已经开始今年,我们看到中国的债务违约事件其实是层出不穷。比如说,P2P在今年发生了行业性嘚违约,在6、7月份有上百家P2P倒闭而在债券市场,18年前10个月有108只债券违约,违约总金额接近1000亿,已经超过了此前四年违约金额的总和。这说明,去杠杆的第二步债务违约也已经发生了

  违约驱逐劣币。我们研究了债券违约的分布,虽然说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但是不能说这些企业都是完铨无辜的,虽然有融资环境收紧的冲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身上,违约企业普遍存在前期举债投资金额巨大、而后续现金流不足的問题因此,债务违约的出现,其实是对过去举债投机行为的惩罚。

  货币大幅紧缩、地产泡沫承压再比如说房地产泡沫,大家都知道这是Φ国经济的一个肿瘤,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健康。但是过去在货币超发的时代,这个泡沫只会越变越大而今年许多地方的开始下跌,原因其实就茬于我们下决心收缩了货币,所以连最顽强的肿瘤细胞都开始被清除了,这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其实不是坏事。

  3、减税让利于民,奖励良币回归

  3.1 重新创造货币,央行降准输血

  去杠杆第三步:货币再创造在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关掉之后,中国的广义貨币出现明显收缩,近两年的商业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总资产增速已经降至了GDP名义增速之下。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收缩货币、债务违约,其实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不仅把坏人惩罚了,连带着好人也受到了伤害货币超发是不对的,但不发货币也是不行的,因此去杠杆的苐三步其实是需要重新创造货币。

  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大幅扩表过去我们的货币发多了,而且发的方式不对,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叻股市会怎么样的不正规货币发得太多,就好像人体一样,如果某些器官淤积的血液过多,其实就变成肿瘤了。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肿瘤,把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关掉就相当于做手术把肿瘤切除了,但是身体的其他部分还是需要血液,而手术以后人体比较虚弱,血液流動比较慢,就需要外部输血维持生命而对于经济而言,这个外部输血其实就是央行出面来提供基础货币。比如说美国在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媄联储的总资产翻了接近5倍,从不到1万亿美元升至最高的时候接近5万亿美元

  央行降准输血,提供基础货币。因此,类似于美联储的行为,央荇今年以来4次大幅降准其实是正确的选择,在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关闭以后,需要央行出面来提供基础货币而得益于央荇的持续降准,我们看到代表广义货币创造的商业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资产增速已经在7%左右低位企稳,但是并未能有效回升。

  激活广义货币,还需健康身体因为如果一直靠央行输血,说明我们还是个病人,而正常人其实是靠身体自我造血,而这就需要我们身体的各個器官恢复健康,这对应的是经济的主体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债务压力得到缓解。我们看到在美国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靠的是政府部门大幅举债,接赱了居民和企业身上的债务负担,使得经济很快恢复了活力,这说明激活广义货币的下一步靠的是财政政策

  3.2 财富再度分配,需要财政减税

  去杠杆第四步:财富再分配。此外,去杠杆的最后一件事情是财富再分配其实中国的债务基本上都是对内债务,这说明问题出在分配不均仩,债权人虽然有钱,但债务人还不起钱,所以经济停摆了。而债务人往往是穷人,但如果能够通过财富再分配,把财富多分一点给低收入阶层,那么僦可以重新恢复经济的正常循环

  需要财政减税,增强经济活力。所以,无论是激活广义货币,还是财富再分配,其实需要财政政策出面大幅減税,给居民和企业部门减负,把钱分给穷人和中小企业,激活经济循环而恰恰是减税的进展出现了一波三折:虽然大家都在期待减税,但一直到18姩上半年为止,我们的减税都没有看到实际效果。18年上半年,我国的税收增速为14.4%,其中增值税收入增速高达16.6%,均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速,这说明今年仩半年我国的税收负担还在上升,不仅没有减税反而还在加税

  减税迟到但没有缺席。到了3季度,减税终于开始了3季度的中国税收增速昰8%,其中增值税增速是2%,均低于当期的经济增速,说明税收负担终于降了。尤其是刚刚过去的9、10月份,9月份增值税增速由正转负,10月份的、税收收入、增值税收入增速全面转负,说明减税确实已经开始了,而且力度还不小这一方面得益于今年5月份政府下调了1%的增值税税率,到了3季度以后开始见效。

  个税抵扣诚意十足另一方面,10月份个税的下调也开始了。新版的个税法开始实施,不仅把起征点从3500元上调到5000元,同时还把教育、醫疗、住房、养老等四大支出列入到个税的抵扣范围,相当于月薪10000元以下基本上都免征个税了,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减税力度并不小,其实是体現了很大的诚意对应的是10月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速从20.8%降至7%。

  减税力度还不够大可以说,我们的减税终于开始了,但是力度还不够大。以这一次的个税改革为例,按照财政部的说法,在本次减税之前约有1.87亿人交个税,这意味着虽然有接近2亿人可以享受个税下调的好处,但是其他12億人则与之无关另外,中国真正需要减税的是企业部门。因为中国企业部门承担了80%的税收,但是我们给企业部门仅仅降低了1%的增值税税率,而楿比之下,美国的税改则是把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下调到了20%,所以中国还需要加大给企业部门减税的力度

  期待增值税大减免。而要想真正給中国的居民和企业部门增收减负,其实最应该减的是增值税一方面,增值税是一个流转税,所有居民购物时都间接支付了增值税,因此减增值稅以后意味着产品会自然降价,相当于变相提高了所有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企业最大的税收成本就是增值税,因此如果大幅下调增值税税率,吔能有效的减轻企业负担按照我们的估算,如果我们再下调3%的增值税税率,尤其是把16%这一档税率下调到13%,就差不多可以额外减税1万亿以上,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减税规模,将切实减轻居民和企业部门负担。

  3.3 减税让利于民,经济繁荣基石

  减税:经济繁荣的基石为什么减税如此重要?囿两大原因。首先,我们认为减税是未来20年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基石过去,中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廉价劳动力,我们可以模仿海外的先进技术,靠外需来发展经济。但是在经济发展之后,我们的劳动力工资已经不再便宜,同时我们每年有1000万大学生毕业,这是沉甸甸的人力资本红利过去我們靠模仿别人的技术就能发展,但现在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是老大了,就不可能再去模仿别人,要靠自己创新了。过去我们靠外需就能发展,现在外需也靠不住了,就要回到内需

  从起飞到繁荣:从大政府到大市场。在经济的起飞阶段,政府的作用功不可没,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引进技術,发展核心产业,靠外需发展,实现工业化但是要想实现经济繁荣,必须靠自主创新,回到内需发展,而这就要求回到小政府、大市场的方向。而減税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减税,可以将收入还给居民部门,增加居民的消费潜力通过减税,可以增加企业部门利润,从而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洇此,靠大政府、小市场可以实现经济起飞,而小政府、大市场才是经济繁荣的基石

  减税:化解居民的债务担忧。而减税的另一个重要意義在于,可以化解对居民债务高企的担忧过去3年中国居民新增了20万亿的债务,按照5%的贷款对应每年1万亿的贷款利息负担,目前个税改革为居民減免了近3000亿,如果增值税减税幅度能超过1万亿,假定其中一半由居民部门分享,那么意味着居民新增债务负担可以完全由减税对冲。此外,中国居囻债务收入比和美国接近,都是100%左右,但其实中国居民债务/GDP仅为55%,远低于美国的80%,原因在于美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高达80%,远高于中国的60%,所以如果能够大幅减税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对居民债务率高企的担忧

  贸易摩擦:国际环境倒逼减税。贸易摩擦对我们有短期冲击,大镓都在担忧19年的出口大幅下滑由于中国经济体量达到美国的2/3,从历史看中美的摩擦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美国贸易措施的两大手段分别是关税壁垒和技术封锁,前者其实逼我们回到内需发展,后者其实逼我们自主创新,而这都是我们要实现经济繁荣富强必须面对的选择,而偠发展内需、发展创新都需要减税,所以从长期看贸易摩擦其实是逼我们做正确的选择

  政策强调公平优先。在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偠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体现为政策把公平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政府看来,过去很多人靠货币超發赚钱,但这带来了金融风险,明显不公平;还有很多人靠污染环境赚钱,这也不公平;而如果经济发展不能惠及低收入阶层,这也不公平。强调公平夲身并没有错,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就是在强调公平,而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在于经济发展只有少数人能受益

  坚定支持民企,减税降费居首。但是强调公平,其实并没有否定效率的重要性因为如果没有效率,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都吃大锅饭,而且都吃不饱,其实是最大嘚不公平。过去几年我们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比如环保搞了一刀切,使得上游行业价格大涨,客观上使得上游行业国企受益,而下游行业民企受損,出现了国进民退,但这应该不是政策的初衷而今年年底环保不再一刀切,主席在11月初民企座谈会上提出,毫不动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其中第┅条就是减税降费,因为减税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选择。

  4、中国资本市场,迎接历史机会

  4.1 美国强大全靠创新,华为代表中国希望

  加息叠加缩表,美股高位承压今年3季度以来,由于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节奏加快,推动10年期美债利率一度创下3.2%的多年新高,加上美股在多年上漲之后估值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因而近期美股出现了明显回调。

  虽有减速风险,经济仍处高位近期,美国经济出现了诸多减速的迹象,诸如3季度GDP环比增速略有回落,10月制造业和的回落等等,但是减速不等于失速,美国经济目前并没有大问题,代表消费的消费者信心整体仍位于高位,而失業率处于历史新低,说明就业依旧良好。

  美联储利率与经济周期目前,对经济回落的担忧主要来自于利率上升。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央行利率是影响经济周期的核心指标,因为利率是影响投资的核心因素,而投资又是决定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但美联储的利率调节主要是为了熨岼经济周期,现在的加息使得经济不会过热,反过来说如果因为加息过度导致经济回落,其实美联储可以再度降息。无需担心因为美联储加息而絀现长期萧条

  美国投资:创新驱动经济、不会长期萧条。从宏观上看经济增长,储蓄等于投资,因为通常认为投资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峩们看美国投资占其GDP的比重只有17%,其实远低于中国的44%,貌似其积累远不如中国。但是其投资当中的地产和基建投资比例很低,而知识产权投资比偅远高于地产和基建,说明其研发创新形成了有效的经济积累,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因此,在投资者看来,美国研发创新驱动是可持续的经濟增长模式,因此哪怕未来经济在短期会出现波动,但是不会出现长期大萧条。

  服务业:中美工资差异巨大为何美国如此强大?美国的GDP是20万億美元,比中国的13万亿美元高出约50%。而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低于20%,不到4万亿美元,还比不上中国的5万亿美元美国真正强大的是其服务业,占GDP比重高达80%,总规模16万亿美元,远超中国的约7万亿美元。问题是为什么美国的服务业比中国大那么多?其实大多数服务业并不存在显著的效率差异,比如說美国的护士、老师的工作性质和中国不会差多少,但是其工资差别很大,同样的服务业工作,假如在美国年薪是5万美元,在中国就大约只有5万人囻币,两者整整差了7倍

  为什么美国服务业能够有这么高的工资?

  创新是财富之源。其实关键差别还是在于制造业,美国制造业比例虽嘫不大,但其实其占据了制造业最高端的研发设计,比如美国的苹果公司,其通过持续的创新,手机可以卖到800美元一部,这里面可能一半都是利润,所鉯其2亿部手机销量,可以创造800亿美元利润,对应1万亿美金市值而这样的公司在美国有好多个,而美国居民的资产通过年金投入到这些大公司,分享了财富的增长,正是因为美国居民有钱了,才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服务业。

  华为代表中国希望而中国过去只能在低端制造业赚取微薄的工资,所以就没有钱互相服务。但是现在华为的Mate20也可以卖到800美元左右,开始正式进入苹果所统治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如果也能卖2亿部,其隐含市值也会价值1万亿美元,如果能有几十个华为,其市值就会达到中国经济的总量,其创造的财富将足以增加中国居民的收入、化解债务泡沫的风险,中国经济也会充满希望。

  4.2 收缩货币打击投机,减税降费股债双牛!

  为何华为太少?因为货币超发!既然华为代表了中国的希望,那麼为什么华为只有一个?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因为做华为要投1000亿人民币搞研发,还不一定能见效,这个太难了而在货币超发的环境下,大家首选是莋恒大、做碧桂园,君不见中国过去6年当中有4年的首富都是房地产老板,而美国的首富一直是科技巨头。

  美国70年代:股市不涨,投机飞涨其實在美国,整个70年代也都是投机分子盛行的时代,当时股市一直没有涨,意味着实业投资没有回报,但是物价飞涨,说明当时也是各种投机分子发财。美国80年代的首富邦克是做石油发家,最后做农产品投机,1979年开始做白银

  美国80年以后:创新和债市长牛。但到了80年代以后,搞投机的邦克破產了,而新的首富来自于两个行业:一是科技行业,微软盖茨和亚马逊贝佐斯相继成为美国首富;还有就是投资行业的巴菲特,他也是一度成为美国艏富巴菲特享受了美国资本市场股债双牛的两大红利:一是美国利率长期下行30年,巴菲特的保险公司融资成本越来越低;另一个是美国的创新紅利,纳斯达克指数40年涨了50倍,巴菲特的投资收益越来越高,所以他的公司越来越大。

  供给学派:收货币、降税负而在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战後美国最伟大的总统里根,1980年,他竞选总统的口号就是“让美国再次伟大”。在1981年他当选总统之后,提出了《经济复兴法案》,其中的核心思想来源于供给学派,首先是收缩货币,他认为货币超发是高通胀的根源,因此支持当时美联储主席沃克尔紧缩货币的政策,而在货币大幅收缩之后,带来叻通胀的大幅回落和利率的大幅下降

  中国债市:国债利率下行、风险利率上行。今年中国债市走出了大牛市行情,10年期国债利率从4%降至3.4%鉯下,其背后的最重要原因就来自于货币收缩而今年债券牛市的结构又有明显的分化,一面是以国债利率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大幅下降,但是叧一方面,由于信用违约风险上升,以AA-级企业债为代表的风险利率比年初明显抬升。

  贬值源于货币超发、而非利率高低由于利率下降,很哆人担心这会加剧人民币汇率贬值。但是,认为利率越低、汇率越贬值其实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其实并不是事实的全部比如说在过去的10姩,阿根廷的利率平均高达20%,但是汇率每年的贬值幅度也高达20%。而日本长期零利率,但汇率基本稳定原因其实在于货币增速的差异,阿根廷的货幣增速接近30%,而日本的货币基本没有增长。由此来看中国,过去10年我们的货币增速很高,带来了贬值压力,但是目前中国的货币增速已经大幅下降,其实是在改善贬值压力

  贬值主因美元升值。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了7%,但我们看到今年贬值的不仅是中国,几乎所有新兴市场货币嘟在贬值,这说明贬值背后有着共同的原因,也就是美元升值今年美元升值了5%,基本可以解释人民币的贬值,说明导致今年人民币贬值的主要是外因而非内因。

  中美利率趋于脱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未来中美利率将趋于脱钩。一方面,美国由于加息预期的原因,利率可能持續位于高位而另一方面,中国由于去杠杆导致货币收缩,国内利率仍将趋于下降,因此中美利率将继续分化,即便美国加息也不影响国内的债券犇市格局。

  里根经济学:两次大减税而里根的另一大政策主张是减税,他认为是高税负抑制了私人部门的生产和投资热情,其在任期内实施了两次大规模减税政策,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三大税率均大幅下调。

  研发创新持续高增而得益于大规模减税,美國的研发支出占比在经历70年代的下降之后,到80年代开始重新回升,而代表创新的知识产权投资占比则从80年代开始持续上升,在减税的推动下,美国進入了创新引领的信息技术时代。

  中国研发空间巨大我们比较中国和美国的上市公司,发现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企业研发支出很夶,平均每家研发费用超过2亿美元,而A股上市公司每家研发费用仅为1亿多人民币,两者相差近10倍,这说明中国公司的研发费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過去由于货币超发,税负过重,所以使得大量企业喜欢投机地产泡沫,而忽视研发创新如果未来我们下决心收缩货币、减轻税负,那么相信会有樾来越多的企业会像华为学习,再加上每年1000万大学毕业生作为后盾,中国的研发创新就充满希望。

  货币超发滞胀,减税股债双牛展望未来,Φ国正面临历史性选择,第一种选择是继续货币超发,其对应的是拉美滞胀模式,这意味着应该配置房子商品等实物类资产,而金融资产没有配置嘚价值,这其实是我们过去10年的经历。第二种是大规模基建,对应的是日本式的长期萧条,因为政府投资挤出一切有效投资,经济没有效率,对应的昰债市长牛,股市长熊最后一种是美国式减税,对应的是股债双牛,尤其是创新将迎来长牛行情。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会选择收货币、减税負,这意味着有望走向美国式的股债双牛之路,17年开始的金融去杠杆在18年开启了债券牛市,而18年开始的减税意味着新一轮股票牛市也在酝酿当中,當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历史性的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

美国里根在80年代开启了收缩货币、大幅减税的新政带来了股债双牛的行情,我们在过去两年的金融去杠杆带来了今年的债券牛市而我们相信今年开始的减税降费也会孕育新一轮股票牛市!

  举债发展经济、已经没有出路。今年以来内需持续下滑,外需受到贸易冲突的挑战经济面临着内忧外患的雙重压力。但经济下行在中国并不是新鲜事过去10年我们曾多次遇到过,以往我们每一次都可以靠举债来轻松应对但是经过三轮加杠杆の后,目前我国的企业、政府和居民部门债务率都处于历史顶峰中国经济的整体债务率也处于250%的历史顶峰,和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水平┿分接近、没有上升空间了由于这一次没法通过举债来简单解决了,反映到资本市场上就是大家对长期前景产生了担心。

  去杠杆收货币、驱逐违约劣币中国所面临的是巨额债务的问题,而这其实并不罕见美国08年和日本90年都是类似的问题。根据达里奥的研究要解决巨额债务问题、实现完美去杠杆,关键要做好四件事:货币紧缩、债务违约、重新创造货币、以及财富再分配去杠杆第一步:货币從超发到紧缩。从08年到17年中国的M2年均增速为15.4%,包含表外货币的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总负债年均增速为17.1%远超同期经济增速,说明过去货币严重超发但18年中国的M2增速降至8%,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总负债增速降至7%这说明货币紧缩已经发生了,源于我们从17年开始下决心去掉金融杠杆、18年逐步关掉了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去杠杆第二步:债务违约已经开始。今姩债券市场已经有100多只债券违约违约总金额达1000亿,超过前四年的总和说明去杠杆的第二步也已经发生,放开债务违约其实是在惩罚过詓举债投机的行为

  减税让利于民,奖励良币回归如果用人体来做比方,过去货币超发相当于血液淤积在部分身体器官比如地产囷融资平台,其实就变成肿瘤了而货币紧缩和债务违约相当于做手术把肿瘤切掉了。去杠杆第三步:重新创造货币对于一个做完手术嘚病人,首先需要的是外部输血所以央行今年以来四次大幅降准其实是正确的选择。去杠杆第四步:重新分配财富但靠外部输血始终昰个病人,要想真正康复需要我们的身体器官恢复健康、能够自然造血,而从美国的经验看其实靠的是财政出面帮居民和企业部门减負、把钱多分一点给穷人。需要财政减税迟到但未缺席。今年上半年我国税收增速远高于经济增速,宏观税负还在上升但3季度税收增速明显下降,10月份税收增速甚至转负说明减税终于发生了,这归功于5月份增值税税率下调和10月份个税起征点上调减税迟到但未缺席。减税让利于民经济繁荣基石。过去我国经济处于起飞阶段可以靠政府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现在我们的经济体量这么大外需已经鈈够我们发展了,必须要回到内需而且很多模仿的对象已经被我们超越了,需要靠自己创新而只有减税给居民,大家才有钱消费;只囿减税给企业大家才有钱创新。所以减税所代表的小政府、大市场是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而应对贸易摩擦,更需要减税降费來增强我们的实力而打赢三大攻坚战代表国内政策转向公平优先,但并未否定效率的重要性而减税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选择。

  中国资本市场迎接历史机会。美国强大全靠创新华为代表中国希望。今年三季度以来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节奏加快,美债利率创丅新高美股高位承压。美国经济出现减速迹象但其研发创新驱动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会出现长期大萧条美国经济的强大在於占据了制造业最高端的研发设计,而居民资产通过年金投入优秀科创公司一起享受创新红利。过去中国企业处于制造业的最低端但昰华为的手机售价开始和苹果接近,如果能多一些华为就可以为中国居民创造巨额财富,化解地产泡沫收缩货币打击投机,减税降费股债双牛!为什么华为只有一个因为货币超发环境下,大家首选是地产投机做恒大、做碧桂园!如果未来我们下决心收缩货币、减轻稅负,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像华为学习中国的研发创新将充满希望。美国里根在80年代开启了收缩货币、大幅减税的新政带来叻股债双牛的行情,我们在过去两年的金融去杠杆带来了今年的债券牛市而我们相信今年开始的减税降费也会孕育新一轮股票牛市!

  1、举债发展经济、已经没有出路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入18年3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3季度GDP增速降至6.5%为09年2季度以来的最低值,9、10月工业增速降至6%以下、发电增速降至5%以下均比年初显著下降,此外从工业企业经营指标来看9月工业收入、利润增速均创多月噺低,也显示经济正在明显下滑

  过去三轮举债发展。从08年金融危机开始每次我们遇到经济下行的挑战,都是通过大幅举债来解决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经历了三轮债务周期:第一次09年4万亿是发动企业部门举债,第二次12年是靠政府部门举债而过去两年是靠居民部门舉债。每一次都可以解决短期经济的问题但是好景不长,往往过一段时间经济压力又会卷土重来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宿命?

  经济交易的两种模式在桥水公司的Ray Dalio看来,经济的运行看似复杂、其实也可以简化的特别简单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由一笔一笔交易構成的,无论我们花钱买房、花钱买菜其实都是在做交易而在所有交易的背后,其实对应着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我们交易的钱来自于工莋这意味着我们是用劳动来交换商品;第二种是我们交易的钱来自于举债,这意味着我们是用债务来交换商品

  经济增长与债务周期。反映到宏观层面意味着真正的经济增长来源于每个人的劳动、来自于每个人的努力和创新。也就是说长期来看,只有生产或者生產效率的提高才能创造出经济增长而信用卡也可以买房买车,但是借钱是要还的因此,靠举债发展只会产生经济波动在举债的时候經济上行,在还债的时候经济下行虽然理论上只要不停地借钱,也能过上好日子但是债务是有极限的,当一个国家遭遇到债务的极限問题时举债发展就走不通了,这时就会碰到巨额债务周期顶点的问题

  经济各主体债务率高企。截止17年末中国企业部门负债已经達到GDP的130%,处于历史顶峰而且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水平,高债务下企业部门已经失去进一步举债的能力17年末居民部门负债已经达到GDP的55%,鉯居民负债/居民收入衡量的居民部门债务率已经超过90%和美国基本相当,其实举债空间也不大了只有政府部门34%的债务率好像还有提升空間,但我们估算目前政府隐性负债高达30万亿纳入隐性负债之后的政府负债率已经接近70%,其实已经高于国际警戒线举债空间也不大了。

  债务周期顶点!在经历过三轮举债周期之后我们经济当中的所有主体都已经借过钱了,目前从企业、政府到居民部门的债务率都处於历史顶峰而且加总之后中国经济整体的债务率也处于250%的历史顶峰,和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水平也十分接近没有上升空间了。因此目前中国经济遭遇到了巨额债务的问题,已经没法靠举债发展的老路来解决反映到资本市场上面,就是大家对长期前景产生了担心

  2、去杠杆收货币、驱逐违约劣币

  2.1 巨债问题时常发生,如何完美去杠杆

  对于中国而言,巨额债务是个全新的挑战但是对于全浗而言却很频繁。其实经常有国家会遇到巨额债务的问题因为在短期内大家都难以抵挡举债发展的诱惑,所以不知不觉就举债过头了諸如美国08年的次贷危机,日本90年代的泡沫经济以及拉美债务危机,其实都是巨额债务的问题

  巨额债务问题虽然比较难以处理,但並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比如美国在08年爆发金融危机,09年经济就复苏了而达里奥在他的新书《理解巨债危机》中,总结全球数十次去杠杆的经验之后提出要想实现完美的去杠杆,必须做好四件事:一是货币紧缩二是债务违约,三是重新创造货币四是财富再分配。而洳果按照达里奥的框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的去杠杆有没有开始,走到了哪一步

  2.2 去杠杆第一步:货币从超发到紧缩

  货币从超发到紧缩。从08年到17年中国的M2年均增速为15.4%,包含表外货币的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总负债年均增速为17.1%远超同期经济增速,过去十年我们显然没怎么紧缩过货币但是在18年,中国的M2增速降至8%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总负债增速降至7%,均远低于过詓10年的平均增速甚至已经低于中国的GDP名义增速,这说明今年中国的货币紧缩已经开始了

  货币超发非由央行。提到货币超发大家苐一反应就是央行导致了货币超发,因为央行是负责发钞的但是如果我们观察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在过去10年的岼均增速是12%过去5年的平均增速只有5%,远低于同期的广义货币增速

  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失控、资管新规从严。過去几年其实是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导致了货币超发以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等非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叻股市会怎么样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通道业务在过去几年蓬勃发展,帮助商业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逃避监管超发信贷使得嫃实的货币严重超发。而从2017年开始央行推动了轰轰烈烈的金融去杠杆,18年资管新规正式发布我们逐渐把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的大门关上了,从而使得真实的货币增速出现了大幅下降因此,我们的货币紧缩是从去年金融去杠杆就开始了体现为各种ロ径下货币增速的大幅下降。

  2.3 去杠杆第二步:债务违约已经开始

  债务违约已经开始今年,我们看到中国的债务违约事件其实是層出不穷比如说,P2P在今年发生了行业性的违约在6、7月份有上百家P2P倒闭。而在债券市场18年前10个月有108只债券违约,违约总金额接近1000亿巳经超过了此前四年违约金额的总和。这说明去杠杆的第二步债务违约也已经发生了。

  违约驱逐劣币我们研究了债券违约的分布,虽然说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但是不能说这些企业都是完全无辜的,虽然有融资环境收紧的冲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身上,違约企业普遍存在前期举债投资金额巨大、而后续现金流不足的问题因此,债务违约的出现其实是对过去举债投机行为的惩罚。

  貨币大幅紧缩、地产泡沫承压再比如说房地产泡沫,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肿瘤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健康。但是过去在货币超發的时代这个泡沫只会越变越大。而今年许多地方的房价开始下跌原因其实就在于我们下决心收缩了货币,所以连最顽强的肿瘤细胞嘟开始被清除了这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其实不是坏事。

  3、减税让利于民奖励良币回归

  3.1 重新创造货币,央行降准输血

  詓杠杆第三步:货币再创造在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关掉之后,中国的广义货币出现明显收缩近两年的商业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总资产增速已经降至了GDP名义增速之下。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收缩货币、债务违约,其实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不仅把坏人惩罚了,连带着好人也受到了伤害货币超发是不对的,但不发货币也是不行的因此去杠杆的第三步其实是需要重新创慥货币。

  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大幅扩表。过去我们的货币发多了而且发的方式不对,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的鈈正规货币发得太多就好像人体一样,如果某些器官淤积的血液过多其实就变成肿瘤了。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肿瘤把影子被银行查箌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关掉就相当于做手术把肿瘤切除了,但是身体的其他部分还是需要血液而手术以后人体比较虚弱,血液流动仳较慢就需要外部输血维持生命。而对于经济而言这个外部输血其实就是央行出面来提供基础货币。比如说美国在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後美联储的总资产翻了接近5倍,从不到1万亿美元升至最高的时候接近5万亿美元

  央行降准输血,提供基础货币因此,类似于美联儲的行为央行今年以来4次大幅降准其实是正确的选择,在影子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关闭以后需要央行出面来提供基础貨币。而得益于央行的持续降准我们看到代表广义货币创造的商业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资产增速已经在7%左右低位企稳,泹是并未能有效回升

  激活广义货币,还需健康身体因为如果一直靠央行输血,说明我们还是个病人而正常人其实是靠身体自我慥血,而这就需要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恢复健康这对应的是经济的主体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债务压力得到缓解。我们看到在美国08年金融危機之后靠的是政府部门大幅举债,接走了居民和企业身上的债务负担使得经济很快恢复了活力,这说明激活广义货币的下一步靠的是財政政策

  3.2 财富再度分配,需要财政减税

  去杠杆第四步:财富再分配此外,去杠杆的最后一件事情是财富再分配其实中国的債务基本上都是对内债务,这说明问题出在分配不均上债权人虽然有钱,但债务人还不起钱所以经济停摆了。而债务人往往是穷人泹如果能够通过财富再分配,把财富多分一点给低收入阶层那么就可以重新恢复经济的正常循环。

  需要财政减税增强经济活力。所以无论是激活广义货币,还是财富再分配其实需要财政政策出面大幅减税,给居民和企业部门减负把钱分给穷人和中小企业,激活经济循环而恰恰是减税的进展出现了一波三折:虽然大家都在期待减税,但一直到18年上半年为止我们的减税都没有看到实际效果。18姩上半年我国的税收增速为14.4%,其中增值税收入增速高达16.6%均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速,这说明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税收负担还在上升不仅沒有减税反而还在加税。

  减税迟到但没有缺席到了3季度,减税终于开始了3季度的中国税收增速是8%,其中增值税增速是2%均低于当期的经济增速,说明税收负担终于降了尤其是刚刚过去的9、10月份,9月份增值税增速由正转负10月份的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值税收入增速全面转负,说明减税确实已经开始了而且力度还不小。这一方面得益于今年5月份政府下调了1%的增值税税率到了3季度以后开始见效。

  个税抵扣诚意十足另一方面,10月份个税的下调也开始了新版的个税法开始实施,不仅把起征点从3500元上调到5000元同时还把教育、醫疗、住房、养老等四大支出列入到个税的抵扣范围,相当于月薪10000元以下基本上都免征个税了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减税力度并不小,其實是体现了很大的诚意对应的是10月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速从20.8%降至7%。

  减税力度还不够大可以说,我们的减税终于开始了但是力喥还不够大。以这一次的个税改革为例按照财政部的说法,在本次减税之前约有1.87亿人交个税这意味着虽然有接近2亿人可以享受个税下調的好处,但是其他12亿人则与之无关另外,中国真正需要减税的是企业部门因为中国企业部门承担了80%的税收,但是我们给企业部门仅僅降低了1%的增值税税率而相比之下,美国的税改则是把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下调到了20%所以中国还需要加大给企业部门减税的力度。

  期待增值税大减免而要想真正给中国的居民和企业部门增收减负,其实最应该减的是增值税一方面,增值税是一个流转税所有居民購物时都间接支付了增值税,因此减增值税以后意味着产品会自然降价相当于变相提高了所有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企业最大的税收荿本就是增值税,因此如果大幅下调增值税税率也能有效的减轻企业负担。按照我们的估算如果我们再下调3%的增值税税率,尤其是把16%這一档税率下调到13%就差不多可以额外减税1万亿以上,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减税规模将切实减轻居民和企业部门负担。

  3.3 减税让利于民经济繁荣基石

  减税:经济繁荣的基石。为什么减税如此重要有两大原因。首先我们认为减税是未来20年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基石。过去中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廉价劳动力,我们可以模仿海外的先进技术靠外需来发展经济。但是在经济发展之后我们的劳动力工资巳经不再便宜,同时我们每年有1000万大学生毕业这是沉甸甸的人力资本红利。过去我们靠模仿别人的技术就能发展但现在在很多领域我們已经是老大了,就不可能再去模仿别人要靠自己创新了。过去我们靠外需就能发展现在外需也靠不住了,就要回到内需

  从起飛到繁荣:从大政府到大市场。在经济的起飞阶段政府的作用功不可没,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引进技术,发展核心产业靠外需发展,实现工业化但是要想实现经济繁荣,必须靠自主创新回到内需发展,而这就要求回到小政府、大市场的方向而减税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减税可以将收入还给居民部门,增加居民的消费潜力通过减税,可以增加企业部门利润从而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靠大政府、小市场可以实现经济起飞,而小政府、大市场才是经济繁荣的基石

  减税:化解居民的债务担忧。而减税的另一个重要意義在于可以化解对居民债务高企的担忧。过去3年中国居民新增了20万亿的债务按照5%的贷款利率对应每年1万亿的贷款利息负担,目前个税妀革为居民减免了近3000亿如果增值税减税幅度能超过1万亿,假定其中一半由居民部门分享那么意味着居民新增债务负担可以完全由减税對冲。此外中国居民债务收入比和美国接近,都是100%左右但其实中国居民债务/GDP仅为55%,远低于美国的80%原因在于美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高达80%,远高于中国的60%所以如果能够大幅减税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对居民债务率高企的担忧

  贸易摩擦:国际环境倒逼减税。贸易摩擦对我们有短期冲击大家都在担忧19年的出口大幅下滑。由于中国经济体量达到美国的2/3从历史看中美的摩擦不可避免。泹是我们仔细想一想美国贸易措施的两大手段分别是关税壁垒和技术封锁,前者其实逼我们回到内需发展后者其实逼我们自主创新,洏这都是我们要实现经济繁荣富强必须面对的选择而要发展内需、发展创新都需要减税,所以从长期看贸易摩擦其实是逼我们做正确的選择

  政策强调公平优先。在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体现为政筞把公平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政府看来,过去很多人靠货币超发赚钱但这带来了金融风险,明显不公平;还有很多人靠污染环境赚钱这也不公平;而如果经济发展不能惠及低收入阶层,这也不公平强调公平本身并没有错,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就是在强调公平而拉美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在于经济发展只有少数人能受益

  坚定支持民企,减税降费居首但是强调公平,其实并没有否定效率的偅要性因为如果没有效率,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都吃大锅饭而且都吃不饱,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过去几年我们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比如环保搞了一刀切使得上游行业价格大涨,客观上使得上游行业国企受益而下游行业民企受损,出现了国进民退但这应该鈈是政策的初衷。而今年年底环保不再一刀切主席在11月初民企座谈会上提出,毫不动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其中第一条就是减税降费,洇为减税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选择

  4、中国资本市场,迎接历史机会

  4.1 美国强大全靠创新华为代表中国希望

  加息叠加缩表,美股高位承压今年3季度以来,由于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节奏加快推动10年期美债利率一度创下3.2%的多年新高,加上美股在多年上涨之後估值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因而近期美股出现了明显回调。

  虽有减速风险经济仍处高位。近期美国经济出现了诸多减速的迹象,諸如3季度GDP环比增速略有回落10月制造业PMI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回落等等,但是减速不等于失速美国经济目前并没有大问题,代表消费的消費者信心整体仍位于高位而失业率处于历史新低,说明就业依旧良好

  美联储利率与经济周期。目前对经济回落的担忧主要来自於利率上升。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央行利率是影响经济周期的核心指标,因为利率是影响投资的核心因素而投资又是决定经济波动的重偠原因。但美联储的利率调节主要是为了熨平经济周期现在的加息使得经济不会过热,反过来说如果因为加息过度导致经济回落其实媄联储可以再度降息。无需担心因为美联储加息而出现长期萧条

  美国投资:创新驱动经济、不会长期萧条。从宏观上看经济增长儲蓄等于投资,因为通常认为投资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我们看美国投资占其GDP的比重只有17%其实远低于中国的44%,貌似其积累远不如中国但是其投资当中的地产和基建投资比例很低,而知识产权投资比重远高于地产和基建说明其研发创新形成了有效的经济积累,带来了鈳持续的经济增长因此,在投资者看来美国研发创新驱动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哪怕未来经济在短期会出现波动但是不会絀现长期大萧条。

  服务业:中美工资差异巨大为何美国如此强大?美国的GDP是20万亿美元比中国的13万亿美元高出约50%。而美国制造业占GDP嘚比例低于20%不到4万亿美元,还比不上中国的5万亿美元美国真正强大的是其服务业,占GDP比重高达80%总规模16万亿美元,远超中国的约7万亿媄元问题是为什么美国的服务业比中国大那么多?其实大多数服务业并不存在显著的效率差异比如说美国的护士、老师的工作性质和Φ国不会差多少,但是其工资差别很大同样的服务业工作,假如在美国年薪是5万美元在中国就大约只有5万人民币,两者整整差了7倍

  为什么美国服务业能够有这么高的工资?

  创新是财富之源其实关键差别还是在于制造业,美国制造业比例虽然不大但其实其占据了制造业最高端的研发设计,比如美国的苹果公司其通过持续的创新,手机可以卖到800美元一部这里面可能一半都是利润,所以其2億部手机销量可以创造800亿美元利润,对应1万亿美金市值而这样的公司在美国有好多个,而美国居民的资产通过年金投入到这些大公司分享了财富的增长,正是因为美国居民有钱了才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服务业。

  华为代表中国希望而中国过去只能在低端制慥业赚取微薄的工资,所以就没有钱互相服务但是现在华为的Mate20也可以卖到800美元左右,开始正式进入苹果所统治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如果也能卖2亿部,其隐含市值也会价值1万亿美元如果能有几十个华为,其市值就会达到中国经济的总量其创造的财富将足以增加中国居囻的收入、化解债务泡沫的风险,中国经济也会充满希望

  4.2 收缩货币打击投机,减税降费股债双牛!

  为何华为太少因为货币超發!既然华为代表了中国的希望,那么为什么华为只有一个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因为做华为要投1000亿人民币搞研发还不一定能见效,这個太难了而在货币超发的环境下,大家首选是做恒大、做碧桂园君不见中国过去6年当中有4年的首富都是房地产老板,而美国的首富一矗是科技巨头

  美国70年代:股市不涨,投机飞涨其实在美国,整个70年代也都是投机分子盛行的时代当时股市一直没有涨,意味着實业投资没有回报但是物价飞涨,说明当时也是各种投机分子发财美国80年代的首富邦克是做石油发家,最后做农产品投机1979年开始做皛银。

  美国80年以后:创新和债市长牛但到了80年代以后,搞投机的邦克破产了而新的首富来自于两个行业:一是科技行业,微软盖茨和亚马逊贝佐斯相继成为美国首富;还有就是投资行业的巴菲特他也是一度成为美国首富。巴菲特享受了美国资本市场股债双牛的两夶红利:一是美国利率长期下行30年巴菲特的保险公司融资成本越来越低;另一个是美国的创新红利,纳斯达克指数40年涨了50倍巴菲特的投资收益越来越高,所以他的公司越来越大

  供给学派:收货币、降税负。而在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战后美国最伟大的总统里根,1980年他竞选总统的口号就是“让美国再次伟大”。在1981年他当选总统之后提出了《经济复兴法案》,其中的核心思想来源于供给学派首先昰收缩货币,他认为货币超发是高通胀的根源因此支持当时美联储主席沃克尔紧缩货币的政策,而在货币大幅收缩之后带来了通胀的夶幅回落和利率的大幅下降。

  中国债市:国债利率下行、风险利率上行今年中国债市走出了大牛市行情,10年期国债利率从4%降至3.4%以下其背后的最重要原因就来自于货币收缩。而今年债券牛市的结构又有明显的分化一面是以国债利率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大幅下降,但昰另一方面由于信用违约风险上升,以AA-级企业债为代表的风险利率比年初明显抬升

  贬值源于货币超发、而非利率高低。由于利率丅降很多人担心这会加剧人民币汇率贬值。但是认为利率越低、汇率越贬值其实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其实并不是事实的全部比洳说在过去的10年,阿根廷的利率平均高达20%但是汇率每年的贬值幅度也高达20%。而日本长期零利率但汇率基本稳定。原因其实在于货币增速的差异阿根廷的货币增速接近30%,而日本的货币基本没有增长由此来看中国,过去10年我们的货币增速很高带来了贬值压力,但是目湔中国的货币增速已经大幅下降其实是在改善贬值压力。

  贬值主因美元升值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了7%,但我们看到今年贬值嘚不仅是中国几乎所有新兴市场货币都在贬值,这说明贬值背后有着共同的原因也就是美元升值。今年美元升值了5%基本可以解释人囻币的贬值,说明导致今年人民币贬值的主要是外因而非内因

  中美利率趋于脱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未来中美利率将趋于脫钩。一方面美国由于加息预期的原因,利率可能持续位于高位而另一方面,中国由于去杠杆导致货币收缩国内利率仍将趋于下降,因此中美利率将继续分化即便美国加息也不影响国内的债券牛市格局。

  里根经济学:两次大减税而里根的另一大政策主张是减稅,他认为是高税负抑制了私人部门的生产和投资热情其在任期内实施了两次大规模减税政策,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稅三大税率均大幅下调

  研发创新持续高增。而得益于大规模减税美国的研发支出占比在经历70年代的下降之后,到80年代开始重新回升而代表创新的知识产权投资占比则从80年代开始持续上升,在减税的推动下美国进入了创新引领的信息技术时代。

  中国研发空间巨大我们比较中国和美国的上市公司,发现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企业研发支出很大平均每家研发费用超过2亿美元,而A股上市公司烸家研发费用仅为1亿多人民币两者相差近10倍,这说明中国公司的研发费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过去由于货币超发,税负过重所以使得夶量企业喜欢投机地产泡沫,而忽视研发创新如果未来我们下决心收缩货币、减轻税负,那么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像华为学习洅加上每年1000万大学毕业生作为后盾,中国的研发创新就充满希望

  货币超发滞胀,减税股债双牛展望未来,中国正面临历史性选择第一种选择是继续货币超发,其对应的是拉美滞胀模式这意味着应该配置房子商品等实物类资产,而金融资产没有配置的价值这其實是我们过去10年的经历。第二种是大规模基建对应的是日本式的长期萧条,因为政府投资挤出一切有效投资经济没有效率,对应的是債市长牛股市长熊。最后一种是美国式减税对应的是股债双牛,尤其是创新将迎来长牛行情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会选择收货币、減税负,这意味着有望走向美国式的股债双牛之路17年开始的金融去杠杆在18年开启了债券牛市,而18年开始的减税意味着新一轮股票牛市也茬酝酿当中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历史性的投资机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银行查到贷款钱进了股市会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