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解和电离和水解的区别除水垢用盐酸还是醋酸更好

【求助】 高二化学到底水解是说醋酸水解还是醋酸根水解 求大神_化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89,186贴子:
【求助】 高二化学到底水解是说醋酸水解还是醋酸根水解 求大神收藏
电离是醋酸电离还是醋酸跟电离到底水解是说醋酸水解还是醋酸根水解 急求。。高二化学
因为你俩之间差一台千元神器魅蓝 Note6 ,点我购买直降300
醋酸是电离,醋酸根是水解
醋酸电离,醋酸根水解
看来许多简化说法挺误导人的
盐才水解,酸碱不水解;酸碱盐都电离,根不电离
酸怎么水解?
最后一波年终福利祭出 ,直降300,魅蓝 Note6 不惧全面屏
电离大于水解说的是同等浓度的弱酸和弱酸盐或弱碱和弱碱盐在水溶液里,判断酸碱性时用到的
醋酸电离,是在水分子作用下把H电离出来,就是分解反映。酸根水解,就是和水反应,记住这个就知道了是把水分解然后结合H离子,留下氢氧根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2(填“>”“═”或“<”);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后,+)c(C2O2-4)增加,可能的原因是C2O42-与Ca2+形成沉淀.(2)往草酸钠溶液中滴稀盐酸,pH=5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C2O42-、HC2O4-、OH-、Cl-,pH=3时,以上两种物质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2O42-+H+=HC2O4-.(3)菠菜富含草酸,菠菜不能与牛奶、豆腐一起食用的原因是生成草酸钙沉淀,使钙流失.(4)将适量草酸亚铁(FeC2O4?H2O)粉末加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边加热边摇动,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着木条熄灭,同时生成黑色粉末.反应即将结束时,将所得的黑色粉末撒在石棉网上,便会立即自燃起来.草酸亚铁粉末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Fe+2CO2↑+H2O↑FeC2O4?H2OFe+2CO2↑+H2O↑,自燃的原因是温度高,且铁的颗粒很小,与空气接触面大,反应速率快.(5)下表为几种酸对铁锈及锅炉水垢的溶解性比较:
铁锈[Fe(OH)3]溶解量/g
水垢(CaCO3)溶解量/g
0.165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选填字母).A.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性越强的酸除铁锈效果越好B.草酸除水垢效果差的原因是因为草酸酸性太弱C.铁锈或水垢在酸中的溶解性与酸根离子的性质可能有关D.硫酸除铁锈和水垢的效果都好.
科目:高中化学
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受热能分解,它在水溶液中存在形式的分布与pH关系如图所示:(1)试写出pH从3升至5的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2O4-+OH-=C2O42-+H2O(2)H2C2O4溶液中,c(H+)/c(C2O42-)>2(填“>”、“<”或“=”).(3)H2C2O4受热能分解,分解方程式为:&CO↑+CO2↑+H2OH2C2O4CO↑+CO2↑+H2O(4)H2C2O4是标定KMnO4溶液浓度常用的基准物质.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应将溶液加热至75~85℃,温度低于或高于该范围时都不利于滴定结果的准确,理由是_________.(5)下表为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几种酸对铁锈及锅炉水垢的溶解性的比较:
铁锈[Fe(OH)3]溶解量/g
水垢(CaCO3)溶解量/g
0.1655下列推断可能正确的有C(填字母).A.酸性越强的酸除铁锈效果越好B.草酸除水垢效果差的原因是因为草酸酸性太弱C.铁锈或水垢在酸中的溶解性与酸根离子的性质可能有关D.硫酸除铁锈和水垢的效果都好.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要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室温较低时反应体系向环境散热比较快,热量损失大,结果偏低(5)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CH3COOH)代替HCl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7)三次平行操作所测得的数据如下:
&&&& 温度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t/℃
&若上述HCl、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实验测得的中和热为46.3kJ?mol-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化学理科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在相同条件下,同浓度同体积的一元强酸和弱酸分别与同种金属反应时生成氢气的速率是否相同,组装了两套如下图所示的简易实验装置.该装置同时还可测定该温度和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度均为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在广口瓶乙中装水,按图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量取10.0 mL 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套装置的锥形瓶中;
④称取两份质量均为a g的镁带(除去表面氧化膜、表面积相同),并固定于塑料杆末端;
⑤同时将塑料杆向下移动,使镁带浸入酸中至反应完全,记录反应的起止时间.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根据上述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理论上称取的镁带质量不能少于________g.
(2)若水蒸气的挥发影响忽略不计,在该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____L·mol-1.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盛________(填“盐酸”或“醋酸”)的锥形瓶中反应更剧烈,反应完全用时较少;与足量镁带反应完全最终排出水的体积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盐酸更多
B.醋酸更多
(4)如果将上述实验改为∶在体积均为1 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投入0.65 g锌粒,则下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________(填序号字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二元酸,水溶液中草酸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H2C2O4-α,HC2O4--α1,C2O42--α2)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1)草酸钠溶液中,&&& 2(填“>”“═”或“<”);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后,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2)往草酸钠溶液中滴稀盐酸,pH=5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 ,pH=3时,以上两种物质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菠菜富含草酸,菠菜不能与牛奶、豆腐一起食用的原因是&&& .(4)将适量草酸亚铁粉末加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边加热边摇动,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着木条熄灭,同时生成黑色粉末.反应即将结束时,将所得的黑色粉末撒在石棉网上,便会立即自燃起来.草酸亚铁粉末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自燃的原因是&&& .(5)下表为几种酸对铁锈及锅炉水垢的溶解性比较:酸铁锈[Fe(OH)3]溶解量/g水垢(CaCO3)溶解量/g盐酸0.7911全溶磷酸0.1586微溶草酸0.73990.0036醋酸0.17880.165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选填字母).A.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性越强的酸除铁锈效果越好B.草酸除水垢效果差的原因是因为草酸酸性太弱C.铁锈或水垢在酸中的溶解性与酸根离子的性质可能有关D.硫酸除铁锈和水垢的效果都好.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2014年高二下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题目数 356 道题
技能数 19 个
化学反应原理->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高中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与能量->燃烧热,能源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与能量->燃烧热,能源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原理
不定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
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反应Ⅰ:2NH3(l)+H2O(l)+CO2(g)
(NH4)2CO3(aq)
ΔH1反应Ⅱ:NH3(l)+H2O(l)+CO2(g) NH4HCO3(aq)
ΔH2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
ΔH3请回答下列问题:(1)ΔH3与ΔH1、ΔH2之间的关系是:ΔH3=_____。(2) 反应Ⅲ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____。(3)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①ΔH3_____0(填“>”、“=”或“<”)。②在T1~T2及T4~T5两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
图2(4)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5)下列物质中也可以作为CO2捕获剂的是_____。A. NH4ClB. Na2CO3 C. HOCH2CH2OHD. HOCH2CH2NH2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l mol SO2(g)氧化为1 molSO3 (g)的。请回答下问题;(1)E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2)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H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计算由S(s)生成2mol SO3(g)的△H =________________。(4)在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容器中通入4molSO2和3molO2,充分反应达平衡后,SO3的体积分数为1/3。若在相同的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容器中通入amolSO2和,bmolSO3,和cmol,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达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也为1/3。则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工业上生产氯气,常用电解槽中电解饱和食盐水,为了避免电解产物之间发生反应,常用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隔成两部分。下图(左图)为电解槽的示意图。⑴这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溶液中的_____通过。(填下列微粒的编号)①
⑥⑵写出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_____。⑶已知某电解槽每小时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kg,每小时能收集到标况下的氢气896L,而且两边的水不能自由流通。则理论上计算,电解后流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⑷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电解法制取乙醇钠的工业方法,所用的电解槽如上右图所示,设计要求:①所用的交换膜不能让分子自由通过;②电解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是氢氧化钠和乙醇。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_____。②最后从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乙醇钠固体的方法是:_____。(5)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当此燃料电池工作时,①如果a极通入H2,b极通入O2,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_____②如果a极通入CH4,b极通入O2,NaOH作电解质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将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浸入500mL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如图1的装置:(以下均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1)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2)铜片周围溶液会出现_____的现象。(3)若2 min后测得铁片和铜片之间的质量差为1.2g,计算:①导线中流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1;②该段时间内用硫酸铜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mol·L-1·min-1(4)若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片减少了2.4g,同时铜片增加了3.2g,计算这段时间内该装置消耗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为_____。(5)若将该装置改为如图2所示的装置也能达到和原装置相同的作用。其中KCl溶液起沟通两边溶液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同时又能阻止反应物直接接触。则硫酸铜溶液应该注入_____(填“左侧”、“右侧”或“两侧”)烧杯中。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 N2(g)+CO2(g) △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浓度01020304050NO1.000.680.500.500.600.60N200.160.250.250.300.30CO200.160.250.250.300.30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填字母编号)。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Q_____0(填“&”或“&”)。④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 (填选项编号)。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g)的同时消耗n mol CO2(g)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d.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2)若以下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SO2电极的电极发生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如下图装置实验,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 g10%NaOH和足量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又测得A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4.5 g(不考虑水的蒸发)。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源P极为  极;请分别写出b极和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式:_____;_____(2)c极上析出固体铜的质量为 _____g(3)若装置中用铅蓄电池作电源,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PbSO4+2e-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假设在a极制得气体0.050 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学生用0.1000mol·L-1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以下几步:A移取25.0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溶液B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挤压玻璃珠,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到“0”刻度以上2~3cm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读数(1)下图中属于碱式滴定管的_____(选填:“甲”、“乙”)。(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3)上述B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5)上述A步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6)若平行实验三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NaOH溶液的体积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125.001.0221.03225.002.0021.99325.000.2020.20试计算待测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列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础。(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测量数据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A.用铁坩埚加热CuSO4·5H2O晶体测定结晶水质量分数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C.用规格为20 mL的量筒,量取16.8 mL的Na2CO3溶液D.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氨水,用酚酞做指示剂。(2) 某废水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Na+、CO、SO,某研究小组欲测定其中SO的浓度。实验方案:ⅰ.用烧杯盛取废水适量,加少量活性炭,除去废水中的杂质;过滤,取滤液;ⅱ.精确量取20.00 mL过滤后废水试样,选择使用紫色的0.1 mol·L-1 KMnO4(H2SO4酸化)溶液进行滴定;ⅲ.记录数据,消耗KMnO4(H2SO4酸化)溶液体积Vml,计算。①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夹持部分略去)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②达到滴定终点时现象是:_____。SO的浓度的表达式为:_____。(3) 已知反应: BeCl2+Na2BeO2+2H2O =& 2& NaCl+2Be(OH)2 ↓能进行完全,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eCl2溶液的 pH<7, 将其蒸干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 Be(OH)2B、Na2BeO2溶液的 pH>7, 将其蒸干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 BeOC、Be(OH)2既能溶解于盐酸, 又能溶解于 NaOH 溶液D、Na2BeO2溶液中守恒关系有:C(Na+)+ C(H+)= 2c(BeO22-)+C(OH-)+C(H2BeO2)E 、Li 、 Be 、 B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异常小的 B 元素。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已知在25℃时,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醋酸
Ki = 1.75×10-5碳酸
Ki 1= 4.30×10-7
Ki 2 = 5.61×10-11亚硫酸
Ki 1= 1.54×10-2
Ki 2 = 1.02×10-7
写出碳酸的第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i = 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试比较H2CO3、HCO3-和HSO3-的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③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下列量会变小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 c(CH3COO-)
C. w醋酸电离平衡常数
D. 醋酸的电离度 (2)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zxxk.c.o.m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Cl溶液,则无白色沉淀产生C.25℃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相同D.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3)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 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则m1_______________m2(选填“<”、“=”、“>”)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已知溶液中只存在OH-、H+、Na+、CH3COO-四种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溶液中c(H+)_____c(OH-)(填“>”、“=”或“<”)。(2)若溶液中c(Na+)>c(OH-)>c(CH3COO-)>c(H+),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若溶液中c(CH3COO-)>c(Na+)>c(H+)>c(OH-),则该溶液中溶质为_____。(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NaOH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_____c(CH3COOH),混合前碱中c(OH-)和酸中c(H+)的关系c(OH-)_____c(H+)(填“>”,“=”或“<”)。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普通班)已知常温下,AgBr的Ksp=4.9×10-13,AgI的Ksp=8.3×10-17.(1)AgBr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写出其表达式_____;此时溶液中c(Ag+)=_____mol/L;(2)现向AgBr的悬浊液中:①加入AgNO3固体,则c(Br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②若改加更多的AgBr固体,则c(Ag+)_____;③若改加更多的KI固体,则c(Ag+)_____,c(Br -)_____。(3)有关难溶盐的溶度积及溶解度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B. 两种难溶盐电解质,其中Ksp小的溶解度也一定小C. 难溶盐电解质的Ksp与温度有关D. 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AgCl再次达到溶解平衡,AgCl的Ksp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O2等污染物有重要意义。(1)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CH3OH(g)+O2(g)===CO2(g)+2H2O(l) ΔH=-764.5 kJ·mol-1CO(g)+O2(g)===CO2(g)ΔH=-283.0 kJ·mol-1H2(g)+O2(g)===H2O(l)ΔH=-285.8 kJ·mol-1则CO(g)+2H2(g) CH3OH(g) ΔH=________kJ·mol-1(2)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上述合成甲醇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a.使用高效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c.增大体系压强
d.不断将CH3O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3)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①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100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mol·L-1)-2;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和2a 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某科研小组用SO2为原料制取硫酸。①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O2和H2O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它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②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NaHSO3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可制得硫酸。电解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写出开始时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 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___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将pH=& a& 的NaOH溶液Va L与pH=& b& 的硫酸Vb L混合。①若所得溶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 :V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 :Vb =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物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或沉淀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的一种。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A为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2)B为0.1 mol·L-1的NaHCO3溶液,NaHCO3在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3)某温度时,0.01mol/L的NaOH溶液PH=11,则该温度_____25℃(填“>”、“<”或“=”)。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10-10 mol/L,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4)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中c(Na+)_____c(CH3COO-)(填“>”、“<”或“=”)。(5)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H和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醋酸体积_____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填“>”、“<”或“=”)。(6)D为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AgCl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AgCl(s)Ag+(aq)+Cl-(aq)在25℃时,AgCl的Ksp=1.8×10-10。现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下列液体中:①100 mL蒸馏水 ②100 mL 0.3 mol·L-1 AgNO3溶液 ③100 mL 0.1 mol·L-1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冷却到相同温度,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填序号),此时溶液②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将该温度下a mL pH=&13& NaOH溶液与b mL0.05mol/L H2SO4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a:b =_____(2)若在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AgCl溶液中分别放入:A.100mL蒸馏水中;B.100mL 0.2 mol·L-1AgNO3溶液中;C.100 mL 0.1 mol·L-1AlCl3溶液中;D.100mL 0.1 mol·L-1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后,银离子浓度最小的是_____(填序号)(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20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当测得溶液pH=11.00时,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c(Cu2+)= _____(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0×10-20)A. 100mL蒸馏水中;B. 100mL 0.2 mol·L-1AgNO3溶液中;C. 100 mL 0.1 mol·L-1AlCl3溶液中;D. 100mL 0.1 mol·L-1盐酸溶液中。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O2(g)?2NO(g) ΔH&0,已知该反应在2 404 ℃ 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1)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2的反应速率________。(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_______。A.消耗1 mol N2同时生成1 mol O2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2v(N2)正=v(NO)逆(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和3.0×10-3mol/L,此时反应__________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A. 消耗1 mol N2同时生成1 mol O2B.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 2v(N2)正=v(NO)逆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AgNO3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_____(填“促进”、“抑制”)其水解。(2)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反应后溶液存在的离子有_____,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氨水的浓度a_____0.01 mol·L-1(填“>”、“<”或“=”)。(3)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A.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B.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C.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D.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5)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如图所示,甲、乙两装置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两装置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装置中的________棒,乙装置中的________棒。②乙装置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两装置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①写出乙装置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甲装置中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_______,乙装置碳极的电极反应属于_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装置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①已知:Fe2O3(s) + 3C(石墨) =& 2Fe(s)& + 3CO(g) △H 1 =& +489.0& kJ·mol-1C(石墨) +CO2(g) = 2CO(g)
△H 2 =& +173.0& kJ·mol-1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A,经测定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数13.14%,它可以作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的原料,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2)某实验将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 +3H2(g)
CH3OH(g) +H2O(g) △H =-49.0 kJ·mol-1 回答问题: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②把0.5mol的CO2和1.5mol的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半分钟后测得c(H2)=0.15mol/L,用CH3OH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CH3OH)=_____③如图,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2的变化是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H4+
、Cl- 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关系:①.c(Cl-)>c(NH4+
)>c(H+)>c(OH-)
②.c(Cl-)>c(NH4+
)>c(OH-)>c(H+)③.c(NH4+
)>c(Cl-)>c(OH-)>c(H+)
④.c(Cl-)>c(H+)>c(NH4+
)>c(OH-)填写下列空白:(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______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为c(H+)______________c(OH-)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用中和滴定测定其浓度。(1)滴定:①用_____式滴定管盛装c mol/L盐酸标准液。如图表示某次滴定时50 mL滴定管中前后液面的位置。请将用去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填入③表空格中,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_____mL。 ②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石蕊甲基橙甲基红酚酞变色范围(pH)5.0—8.03.1—4.44.4—6.28.2—10.0 该实验应选用_____作指示剂;③有关数据记录如下:1V0.5025.8025.302V
3V6.0031.3525.35 (2)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烧碱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c = _____。(3)对下列几种假定情况进行讨论:(填“无影响”、“偏高”、“偏低”)A.若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B.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C.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D.滴加盐酸速度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___ ;B池为______________;(2)锌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铜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石墨棒C1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3)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变化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了________g,CuSO4溶液的质量_________(增加、不变或减少)_________g。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海水是人类资源的宝库,“海水晒盐”是获取食盐的重要来源。食盐既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以食盐为原料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获得氢氧化钠。(1)阳极反应式为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2)当阴极和阳极上共收集到气体22.4 L时(标准状况下,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收集),则电路中通过电子的个数为_____。(3)电解氯化钠稀溶液可以制备“84”消毒液,若通电时产生的氯气被溶液完全吸收,且最终所得消毒液仅含一种溶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用一个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在一个温度恒定的密闭容器中,SO2和O2发生反应。已知1 mol SO2和足量O2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Q。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恒温恒压条件下】(1)若开始放入1 mol SO2和0.5 mol O2,达到平衡后,生成0.9 mol SO3。这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开始时放入4 mol SO2和2 mol O2,达到平衡时,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恒温恒容条件下】(3)若开始放入1 mol SO2和0.5 mol O2,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SO3,则a_________0.9 mol(填“>”、“<”或“=”)(4)若另X、Y、Z分别代表初始加入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要使其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与(3)中平衡时完全相同,则X、Y、Z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代数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X、Y,另一个含X、Z)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o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1800 ℃1.00.800.670.570.500.500.502800 ℃c20.600.500.500.500.500.503800 ℃c30.920.750.630.600.600.604820 ℃1.00.400.250.200.200.20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1中,在10~20 min时间内,以A的速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moloL-1omin-1。(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_____moloL-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3)设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v1(填“>”“=”或“<”),且c3 =_____moloL-1(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Li-SOC1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12
4LiCl +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2) 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12,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此蓄电池电解含有0.1 mol/LCuSO4和0.1 mol/LNaCl的混合溶液100 mL,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02 mole-,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L,将电解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1L,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 ℃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2SO2 (g)+O2 (g)
2SO3(g) ?H<0。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450 ℃时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500 ℃时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下列描述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v正(O2) = 2v逆(SO3)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3)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SO2和0.10 mol 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 0.18 mol,则v(O2) = __________________mol/(L·min),若继续通入0.20 mol SO2和0.10 mol O2,则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反应”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__________mol<n(SO3)<__________molA. v正(O2) = 2v逆(SO3)B.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 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有两处实验用品未画出,它们是_____、 _____;(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 (3)如果用0.5molo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将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恒温恒容下,往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 3A(g)2B(g)+xC(g)。达平衡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了p%,A的平衡转化率为a%,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若x=2,则p>0.5a
若x=3,则p<0.7a
若x=4,则p= a
若x= 5,则p≥a
题目解析:
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 (s) + 3O2 (g)=2Al2O3 (s) △H=-2834.9 kJ/mol4Al (s) + 2O3 (g) = 2Al2O3 (s) △H= -3119.91kJ/mol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 为吸热反应
3O2(g)=2O3 (g)△H=285.0 kJ/mol
O3比O2稳定,由O2变O3 为吸热反应
题目解析:
某温度下,将0.2 mol C(s)和0.3 mol H2O(g),投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H2O(g) CO(g)+H2(g),5 min达到平衡后,密度增加了0.3 g·L-1。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过程中,用C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05 mol·L-1·min-1
达平衡时压强变为原来的7/6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005
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2 mol C(s)和0.3 mol H2O(g),重新达到平衡后,H2O的转化率等于16.7%
题目解析:
今有①CH3COOH ②HCl ③H2SO4三种溶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3)中和等量的同一烧碱溶液,需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①②③三种酸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①②③三种酸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烧碱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所得到的三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常温下,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微粒浓度间关系正确的是
c(Na+)=c(CH3COO-) >c(OH-)=c(H+)
c(OH-)=c(H+)+ c(CH3COOH)
c(Na+) + c(H+)= c(CH3COO-) +c(OH-)
c(CH3COOH) + c(CH3COO-) = c(Na+)+ c(H+)
题目解析:
可逆反应aA(g) + bB(g)cC(g) + dD(g) ,反应时间与C%(产物C的体积分数)函数关系如图所示。A图表示的是温度不同的曲线,B图表示压强不同的曲线,C图表示使用催化剂和不使用催化剂时的反应曲线。试比较下列大小关系:T1_____ T2,
P1_____ P2,
ΔH_____ 0,ΔS_____ 0。
使用催化剂的是_____反应线。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在0.1mo1·L-1的NaHSO3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平衡体系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已知该溶液中有关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SO)>c(SO)>c(H2SO3)。则该溶液中c(H+)_____c(O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温下,某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A—、H+、OH—,若该溶液由0.1mo1.L-1的HA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的pH 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在20mL 0.0025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5mL 0.01mol·L-1 KCl溶液,通过计算判断是否有AgCl沉淀生成。已知Ksp(AgCl)=1.8×10-10 (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为两者体积之和)。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班)钡(Ba)和锶(Sr)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在地壳中常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BaSO4和SrSO4都是难溶性盐。工业上提取钡和锶时首先将BaSO4和SrSO4转化成难溶弱酸盐。已知:SrSO4(s)Sr2+(aq)+SO(aq) 
Ksp=2.5×10-7SrCO3(s)Sr2+(aq)+CO(aq)  Ksp=2.5×10-9(1)将SrSO4转化成Sr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 ________(填具体数字);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理论解释)。(2)对于上述反应,实验证明增大CO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有利于提高SrSO4的转化率。判断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平衡常数K的变化情况(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①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将________;②增大CO的浓度,平衡常数K将________。(3)已知,SrSO4和SrCO3在酸中的溶解性与BaSO4和BaCO3类似,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过程中SrSO4是否完全转化成SrCO3。实验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实验现象及其相应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图a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图b是反应中的CO和NO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NO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NO2)=_____。(3)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温度降低,K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 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来源:学.科.网Z.X.X.K]1 mol NO21 mol CO2 mol NO2 mol CO21 mol NO2、1 mol
CO1 mol NO、1 mol CO2平衡时c(NO)
/mol·L-11.53m能量变化放出a kJ吸收b kJ放出c kJCO或NO的转化率α1α2α3 则:α1+α2=_____, a+b/2=_____ ,m=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已知: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物质H2(g)Br2(g)HBr(g)1 mol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200369H2(g)+Br2(l)=2HBr(g) ΔH=_____。(2)常温下,将pH均为2的氢溴酸、乳酸(α—羟基丙酸)稀释100倍后,有一种酸的pH=4。请写出乳酸钠溶液中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_____。(3)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HBr溶液和20.00 mL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①根据图1和图2判断,滴定HBr溶液的曲线是_____(填“图1”或“图2”);②a=_____ mL;③c(Na+)=c(CH3COO-)的点是_____点;④E点对应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991年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为能源的新型“海水电池”,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它比干电池能量高20~50倍。其总反应式表示为:4Al+3O2+6H2O===4Al(OH)3。(1)该电源的负极材料为_____,(2)写出正极反应式为 :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该置于_____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2)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其燃烧热较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可以用作火箭燃料。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该电池放电时,通入肼的一极为_____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将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3)碘被称为 “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可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阴、阳两极均用惰性电极,阴极室与阳极室用阳离子交换膜隔开)请回答下列问题: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取0.1 mol/L HA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0.1 mol/L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填“&”、“&”或“=”)。(3)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_____7(填“&”、“&”或“=”)。(4)有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四种盐溶液:A. NH4HCO3;B. NH4A;C. (NH4)2SO4;D. NH4Cl,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填序号)。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班)常温下,取0.2 mol·L-1 HCl溶液与0.2 mol·L-1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试回答以下问题:(1)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_____0.2 mol·L-1 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填“&、&或=”)。(2)求出混合物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c (Cl-) -c (M+)= _____mol·L-1,c (H+) -c (MOH) = _____mol·L-1。(3)若常温下取0.2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说明MOH的电离程度_____(填“&、&或=”)MCl的水解程度。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4)若常温下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 7(填“&、&或=”)。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某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CaSO4、Mg(OH)2、Fe2O3,用酸洗法可除去该水垢,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1)酸洗时,为使水垢尽可能溶解,不宜选用的是       (填标号)。  
A.醋酸B.盐酸C.硝酸D.稀硫酸(2)不溶物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洗出液中的Fe3+会腐蚀铁质管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因此,常在洗出液中加入具有强还原性的SnCl2溶液,反应中的Sn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Sn2+转化为         (填离子符号)。(4)柠檬酸(用H3R表示)可用作酸洗剂,溶液中H3R、H2R-、HR2-、R3-的含量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曲线所代表的微粒的百分含量随溶液pH的改变而变化的原因是           。调节柠檬酸溶液的pH=4,有利于除去水垢中的氧化铁。pH=4时,溶液中上述4种微粒含量最多的是           。A. 醋酸B. 盐酸C. 硝酸D. 稀硫酸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方法研究。(1)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g) 2NH3(g) H=&-92.4& kJ/mol,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2的变化是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将0.3 mol N2和0.5 mol H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此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计算出结果);欲提高该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B.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H2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2)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和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2N2(g)+6H2O(1)
4NH3(g)+3O2(g) H=&+1530& kJ/mol又知:H2O(1)=H2O(g) H=&+44.0& kJ/mol则2N2(g)+6H2O(g)
4NH3(g)+3O2(g) H =_____kJ/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K值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A. 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B. 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H2C. 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 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⑴P和Cl2反应生成PCl3(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⑵PCl5(g)分解成PCl3(g)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⑶白磷能自燃,红磷不能自燃。白磷转变成红磷为_____(“放”或“吸”) 热反应。如果用白磷替代红磷和Cl2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则△H3_____△H1 (填“<”、“>” 或 “=”)。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由可逆反应绘出图像如图,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
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
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题目解析:
取五等份NO2,分别通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N2O4(g) ,?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含量(NO2%),并作出其随温度(T)变化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最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普通班)(1)常温下, CH3COONa溶液呈 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2)室温下,若将0.1 mol·L-1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NH3·H2O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②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③c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在该溶液中存在多种守恒关系,其中c(NH4+)+c(H+)=_____(用离子浓度表示)。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1)“造合成气”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 CO(g)+3H2(g);△H>0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欲提高CH4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充入He气
D、增大水蒸气浓度温度/℃400500800平衡常数K9.9491(2)“转化一氧化碳”发生的方程式是H2O(g) +CO(g) 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提高氢碳比[ n(H2O)/n(CO)],K值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该反应在400℃时进行,起始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2O和CO,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时CO和CO2的浓度比为1∶3,此时v(正)_____v(逆)(填“>”、“=”或“<”)。(3)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A、该反应属于人工固氮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C、合成氨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工业采用循环操作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4)生产尿素过程中,理论上n(NH3)∶n(CO2)的最佳配比为_____,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使n(NH3)∶n(CO2)≥3,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5)当甲烷合成氨气的转化率为60%时,以3.0×108 L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_______________L 氨气。(假设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①反应速率v(N2):v(H2):v(NH3) =& 1& : 3 : 2
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的同时,生成3n mol H2⑥2V(N2正)= V(NH3逆) ⑦单位时间内3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2 mol N—H键也断裂 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2)向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未知)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没有变化。请回答:①密闭容器的体积是_____ L。②若t1=15s时,则t0-t1阶段以C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 _____。
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④B的起始物质的量是_____。(3)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若1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kJ,则反应2H2(g)+O2(g) =2H2O(l)
△H=_____ kJ?mol-1。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室温下,向20.00 mL 1.000 mol·L-1氨水中滴入1.000 mol·L-1盐酸,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d两点的溶液,水的离子积Kw(a)&Kw(d)
将此氨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c点时消耗盐酸体积V(HCl)&20 mL
室温下,a点的氨水电离常数为mol·L-1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与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取0.1 mol/L HA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0.1 mol/L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填“>”、“<”或“=”)。(3)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_____7(填“>”、“<”或“=”)。(4)有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四种盐溶液:A. NH4HCO3;B. NH4A;C. (NH4)2SO4;D. NH4Cl,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填序号)。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适当加热时酸性增强的是A. 氯化铁B. 氯化钠C. 盐酸D. 碳酸钠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25℃时,某酸HA:Ka=1.0×10-7,已知:溶液的酸度AG=lg[c(H+)/c(OH-)](1)HA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2)0.1 mol·L-1HA溶液中,c(H+)=_____,AG=_____。(3)保持25℃,下列方法能使HA溶液的电离度、溶液pH都增大的是_____(填字母)A.加水稀释
B.加少量盐NaA固体
C.加少量NaOH固体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最终得到的固体物质为 (填化学式)(1)将K2CO3溶液蒸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Na2SO3溶液蒸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根据四种变化:①Fe(s)→Fe(g);②2H2(g)+ O2(g)=2H2O(g) △H=&-482& kJ·mol-1;③C(s)+CO2(g)=2CO(g);④NaOH(s)=Na+(aq)+OH-(aq)。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上述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_____(请填变化的代码①②③④,下同)。⑵上述变化中,体系的混乱度增大的是_____。⑶已知下列两种键能,H-H:436 kJ·mol-1、O-H:463 kJ·mol-1,请计算断裂1 molO2(g)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_____ kJ的能量。⑷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都大多是放热反应B. 凡是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 体系的混乱度增大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电能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已知可逆反应CO2(g) + H2(g)CO(g) + H2O(g),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⑵830K时,若起始时:c (CO2)=2mol/L,c (H2)=3mol/L,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氢气的转化率为_____;K值为_____。⑶830K时,若只将起始时c (H2)改为6mol/L,则氢气的转化率为_____。⑷若830K时,起始浓度c (CO2) =& a& mol/L,c (H2) =& b& mol/L,H2O的平衡浓度为c (H2O) =& c& mol/L,则:①a、b、c之间的关系式是 _____;②当a = b时,a =_____c。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已知:N2O4(g) 2NO2(g) ΔH=&+57.20kJ& · mol-1在100℃时,将0.100molN2O4气体充入1L恒容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浓度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数据:时间(s)020406080c(N2O4)
/mol··L-10.100c10.050c3c4c(NO2)
/mol·L-10.0000.060c20.1200.120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_____;从表中数据分析:c1_____c2 (填“&” 、“&” 或“=&”& )。(2)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N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D.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 N2O4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E.反应体系中NO2、N2O4的体积比为1:2(3)若起始时充入NO2气体0.200mol,则达到平衡时NO2气体的转化率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_____ (填字母)。A.降低温度  B.减小NO2的浓度  C.升高温度 D.增加NO2的浓度  E.再充入一定量的He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过量NH3,产生沉淀
高纯硅常用作光导纤维的原料
用AlCl3溶液制取Al(OH)3,沉淀剂选用氨水比选用NaOH溶液好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反应速率加快
题目解析: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②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废旧电池应作深埋处理③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④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更适合于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⑤回收制革工厂的边角皮料生产食用明胶,加工成医用胶囊或做食品增稠剂
题目解析:
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从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 H2O(l)△H=-285.8 kJ·mol-1
由H+(aq)+OH-(aq)=H2O(l)△H=-57.3 kJ·mol-1,可知:含1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题目解析:
25℃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c(H+)增大,KW不变
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向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
题目解析:
已知2-丁烯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在某条件下两种气体处于平衡
△H= -4.2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
顺-2-丁烯的燃烧热比反-2-丁烯大
反-2-丁烯和顺-2-丁烯具有相同的熔沸点
加压和降温都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顺-2-丁烯反应方向移动
题目解析:
与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题目解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H+)等于l×l0-7mol/L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Kw= l×l0-14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
题目解析:
据报导,我国某些城市的酸雨严重,为改变这一状况,某市正准备推广使用的清洁能源,下列所列能源不是清洁能源的是
题目解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向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时,KW不变
常温下,0.005mol·L-1Ba(OH)2溶液pH为12
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 + 2H2OH2CO3+ 2OH-
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题目解析: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C(s)+O2(g)=CO2(g)
ΔH 1=-393.5kJ/mol (2)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2=-870.3kJ/mol(3)H2(g)+O2(g)=H2O(l) ΔH 3=-285.8kJ/mol 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ΔH为
+488.3 kJ/mol
-488.3 kJ/mol
-244.15 kJ/mol
+244.15 kJ/mol
题目解析:
下图表示的是某物质所发生的(  )
题目解析:
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中代表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① = 0.3mol·L-1·min-1
②= 0.9 mol·L-1·min-1 ③= 0.015 mol·L-1·s-1
④= 2.25 mol·L-1·min-1
题目解析: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及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已知I2(g)+H2(g)=2HI(g) △H1;I2(s)+H2(g)=2HI(g) △H2;则△H1<△H2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已知H2(g)+F2(g)=2HF(g) △H=-270kJ/mol,则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和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题目解析:
下列解释实际应用的原理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Cl2+H2O H++Cl-+HClO
热的纯碱溶液碱性增强:CO32-+2H2OH2CO3+2OH-
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溶液:3Mg(OH)2(s)+2Fe3+=&2& Fe(OH)3(s)+3Mg2+
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溶液浑浊加入少量稀盐酸Fe3++3H2OFe(OH)3+3H+
题目解析:
(14 分)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1)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密闭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CO2(g)+CH4(g)2CO(g)+2H2(g)。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物质CH4CO2COH2体积分数0.10.10.40.4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②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CO(g)+H2O (g)=CO2(g)+H2 (g) △H=&2.8& kJ·mol-12CO(g)+O2(g)=2CO2(g) △H=&-566.0& kJ·mol-1反应CO2(g)+CH4(g)2CO(g)+2H2(g) 的△H=_____;③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CO的生成速率如右图所示。t1~t2℃时,温度升高而CO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代表CO的生成速率,■代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④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⑤若再向容器中同时充入2.0 mol CO2、6.0 mol CH4、4.0 molCO 和8.0 molH2,则上述平衡向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2)以CO2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物质。①可降解二氧化碳聚合物是由CO2加聚而成,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②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铜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7
实验测定,NH4HCO3溶液显碱性,CH3COONH4溶液显中性,说明酸性CH3COOH&H2CO3
NH4Cl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c(H+)+c(NH3·H2O)=c(OH-)
向AgI沉淀中加入饱和K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AgCl比AgI更难溶
题目解析:
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HI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如下平衡:2HI(g) I2(g)+H2(g);△H>0,测得平衡时容器体积为1L,c(I2)=0.5mol/L。改变相关条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深
恒温,恒容,充入一定量氦气(不参与反应),则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恒温,缓慢压缩容器,使容器体积恒定为0.2L,一定时间后,测得c(I2)=2.5mol/L
恒温、恒压,再通入2molHI气体,到达平衡状态后,HI转化率会提高
题目解析: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图和下表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甲乙丙容积0.5L0.5L1.0L温度/℃T1T2T2反应物起始量1.5molA0.5molB1.5molA0.5molB6.0molA2.0molB 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
v(A) = 0.05mol·(L·min)-1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x=1,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D.T2℃,丙容器比乙容器反应快的原因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HIn(aq)(红色)H+(aq)+In-(aq)(黄色)浓度为0.02 mol/L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②石灰水;③NaCl溶液;④NaHSO4溶液;⑤NaHCO3溶液;⑥氨水中,能使指示剂变红色的是(
题目解析:
向5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AgCl=AgI=Ag2S
AgCl<AgI< Ag2S
AgCl>AgI> Ag2S
AgI>AgCI> Ag2S
题目解析:
同时对农作物施用含N、P、K的三种化肥,对给定的下列化肥①K2CO3、②KCl、③Ca(H2PO4)2、④(NH4)2SO4,⑤氨水,最适当的组合是(
题目解析:
在18 ℃时,H2SO3的K1=1.5×10-2、K2=5.0×10-7,H2CO3的K1=1.4×10-7、K2=2.7×10-1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亚硫酸的酸性弱于碳酸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二步电离决定,碳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二步电离决定,碳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
题目解析:
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液体均处于25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某物质溶液的pH&7,则该物质一定是碱或强碱弱酸盐
pH=6.5的牛奶中c(H+)是pH=4.5的H2SO4溶液中c(H+)的100倍
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 c(CH3COO-)&c(Na+)&c(H+)&c(OH-)
AgCl在等浓度的CaCl2溶液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题目解析: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含有 NH4+、Cl-、H+、OH-的溶液中,其离子浓度可能是c(Cl-)& c(NH4+)&c(OH-)&c(H+)
常温下pH=6的醋酸与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0.1 mol·L-1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常温下pH=3的一元酸和pH=11的一元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是c(OH-)=c(H+)
题目解析:
加热N2O5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N2O5N2O3 + O2,N2O3N2O + O2。在1L密闭容器中加热4molN2O5,达到平衡时,c(O2)为4.5moloL-1,c(N2O3) 为1.62moloL-1,则c(N2O5) 为(
1.44moloL-1
3.48moloL-1
0.94moloL-1
1.98moloL-1
题目解析:
把4mol A和2.5mol B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2B(s) xC(g)+D(g),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oL-1omin-1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oL-1omin-1
平衡时,C的浓度为0.25moloL-1
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oL-1omin-1
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0.875倍
题目解析:
氯化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oCl42-(蓝色)Co2+(粉红色)+4Cl-,向氯化钴稀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由粉红色变为蓝色
题目解析: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
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
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
题目解析:
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将纯水加热到95 ℃时,KW变大,pH不变,水仍呈中性
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KW变小
向纯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碳酸钠,c(H+)减小,KW不变,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向纯水中加入醋酸钠或盐酸,均可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
题目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Na2CO3、NaHCO3、NaCl、NH4Cl
NH4Cl、NaCl 、Na2CO3、NaHCO3
(NH4)2SO4、NH4Cl、NaNO3、Na2S
NH4Cl 、(NH4)2SO4、Na2S 、NaNO3
题目解析: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
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 Cu&
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 Cu2++2Fe2+
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
题目解析:
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通常是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
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
题目解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 mol·L—1Na2S溶液中存在:c(OH—)=c(H+) + c(HS—) + c(H2S) B.常温下,0.1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A—)>c(OH—)=c(H+)C.常温下,向0.1 mol·L—1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当溶液的pH从3.0升到4.0时,溶液中的值增大到原来的10倍D.常温下,pH=7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c(H+)=c(OH—)
常温下,0.1 mol·L—1Na2S溶液中存在:c(OH—)=c(H+) + c(HS—) + c(H2S)
常温下,0.1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A—)>c(OH—)=c(H+)
常温下,向0.1 mol·L—1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当溶液的pH从3.0升到4.0时,溶液中的值增大到原来的10倍
常温下,pH=7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中:
题目解析:
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己知25℃时,Ksp(AgCl) =1.8×10-10,Ksp(AgBr) =5.4×10-13,Ksp(AgI) =8.5×10-17。某溶液中含有C1-、Br-和I-,浓度均为0.010mo1·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C1-、Br-、I-
Br-、C1-、I-
I-、Br-、C1-
Br-、I-、C1-
题目解析:
在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c(Na+)=2c(CO)
c(OH-)=2c(H+)
c(HCO)&c(H2CO3)
c(Na+)&c(CO)+c(HCO)
题目解析:
反应A(g)+2B(g)===C(g)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催化剂改变了该反应的焓变
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
该反应的焓变ΔH= -510 kJ·mol-1
题目解析:
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解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能用水作电解质溶液的溶剂
钯电极B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钯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6H+==2NH3
当有0.3mol电子转移时,有2.688L NH3生成
题目解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1·L–1,若a<7时,则该溶液可能为NaHSO4溶液
常温下,中和同体积、同pH的硫酸、盐酸和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硫酸)>V(盐酸)=V(醋酸)
25℃时,已知Ka(CH3COOH)=1.7×10-5mo1·L–1、Ka(C6H5OH) =1.0×10-10mo1·L–1、 Ka1(H2CO3) = 4.2×10-7mo1·L–1 、Ka2(H2CO3) =5.6×10-11mo1·L–1pH相等的①CH3COONa ②C6H5ONa ③NaHCO3溶液中,c(Na+)大小关系:②<③<①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SO4)&Ksp(BaCO3)
题目解析:
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2mol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H<0。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为1.4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
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L,则v(SO3)=0.35mol/(L·min)
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1.4mol
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Q kJ
题目解析:
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加入一种反应物
增大体系的压强
使用催化剂
题目解析:
常温下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a 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混合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c(R2-)+ c(OH-)=c(Na+)+c(H+)
c(R2-)>c(Na+)>c(H+)=c(OH-)
2c(R2-)+ c(HR-)=c(Na+)
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aL
题目解析:
MOH和ROH两种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MOH是一种强碱
在x点,MOH完全电离
在x点,c(M+) = c(R+)
稀释前,c(ROH) = 10c(MOH)
题目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中,含粒子种类最多的是
题目解析: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当△H为“一”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已知C(s)+O2(g)CO(g)的反应热为l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反应热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所具有总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反应热不但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且与反应的途径也有关
题目解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时,1mol/L氨水与05mol/L氨水中,c(OH-)之比是2:1B.1mol/L氯化铵 溶液中c(NH4+)=c(Cl-)C.0.1mol/LCH3COONa溶液中加少量CH3COOH溶液,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混合液中D.硫化钠溶液中,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0.lmol/L的K2CO3溶液中,由于CO32-的水解,使得c(CO32-)&0.lmol/L。如果要使c(CO32-)更接近于0.lmol/L,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加入少量盐酸
加入适量的水
加入适量的KOH
题目解析:
在25ml 0. 1mo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在A、B间任一点(不含A、B点),溶液中可能有B.在C点,C.在B点,D.在D点,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已知C(s)+O2(g)=CO2(g);△H1和C(s)+1/2O2(g)=CO(g);△H2,则△H1&△H2
101kPa时,2H2(g)+O2(g)=2H2O(l);△H=-571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时放出28.7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Cl(aq)=&NaCl(aq)+& H2O(1);△H=&+57.4& kJ/mol
题目解析:
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pH=4的醋酸中:c(H+)=4.0molL-1
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
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
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oL-1
题目解析: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1molN2和4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题目解析: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 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秒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A.v (O2)=& 0.0l& mol·L-1·s-1   
B.v (NO)=&0.002& mol·L-1·min-1C.v (H2O)=&0.003& mol·L-1·s-1    Dv (NH3)=&0.001& mol·L-1·s-1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HCN易溶于水
HCN溶液能导电
1mol/L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
10 mL1 mol·L-1HCN恰好与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
题目解析:
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MgCO3>Mg(OH)2;就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而言,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Mg2+ + 2HCO3- + 2Ca2+ + 4OH-= Mg(OH)2↓+ 2CaCO3↓+ 2H2O
Cu2+ + H2S = CuS↓+ 2H+
Zn2+ + S2- + 2H2O = Zn(OH)2↓+ H2S↑
FeS + 2H+= Fe2+ + H2S↑
题目解析:
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得①NaHCO3 ②CH3COONa ③NaClO三种溶液pH相同,则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②>③
③>②>①
②>①>③
③>①>②
题目解析:
航天器中常使用可充电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氢化物电极为储氢金属,可看做H2直接参加反应)。白天太阳能帆板发电,将一部分电量储存在镍氢电池里,夜晚镍氢电池供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使用过程中此电池要不断补充水
放电时NiOOH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充电时阴极区电解质溶液pH升高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Ni(OH)2-e-+OH-= NiOOH+H2O
题目解析:
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和溶液中:B.一元弱碱MOH对应的盐MCl溶液中:C.等物质的量的一元弱酸HX与其钾盐KX的混合溶液中:D.pH=3的一元酸HX和pH=11的一元碱MOH等体积混合:
和溶液中:
一元弱碱MOH对应的盐MCl溶液中:
等物质的量的一元弱酸HX与其钾盐KX的混合溶液中:
pH=3的一元酸HX和pH=11的一元碱MOH等体积混合:
题目解析:
氨气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如图是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生成液态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2)已知:①H2O(g)=H2O(l) ΔH=-Q1 kJ·mol-1②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2 kJ/mol
③C2H5OH(g)=C2H5OH(l) ΔH=-Q3 kJ/mol则23 g液体酒精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释放出的热量为_____kJ(请用Q1、Q2、Q3来表示 )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工业上用某矿渣(含有Cu2O、Al2O3、Fe2O3、SiO2)提取铜的操作流程如下(金属单质E可由滤液C制取):已知:Cu2O+2H+===Cu2++Cu+H2O。(1)滤液A中铁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与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滤液A中存在Fe3+,检验该离子的试剂为________(填试剂名称)。(2)写出E和F反应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利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若用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向阴极移动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精铜作阴极,电解后电解液中Cu2+浓度减小d.当粗铜消耗6.4 g时,转移0.2NA个电子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
2Z(g),?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
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 = 2v逆(Z)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小于逆反应减小的倍数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题目解析:
如右图所示,常温下电解5 min后,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1)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2)电解池B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3)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是200mL,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___(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与电解完完全相同,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4)已知在l0l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相同条件下,若2 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则C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 已知:0.4 mol液态肼(N2H4)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的热量.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Ⅰ:C3H8(g)+5O2(g)===3CO2(g)+4H2O(l)
ΔH=-a kJ/mol途径Ⅱ:C3H8(g)===C3H6(g)+H2(g)
ΔH=+b kJ/mol2C3H6(g)+9O2(g)===6CO2(g)+6H2O(l)
ΔH=-c kJ/mol2H2(g)+O2(g)===2H2O(l)
ΔH=-d 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②C3H8(g)===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③b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和NH3·H2O两种溶液,用等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恰好中和时,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有:V1_____V2(填“>”、“<”或“=”)(2)常温下,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硫酸溶液中:c(CH3COO-)_____ c(SO 42-)填(填“>”、“<”或“=”)(3)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Ksp(AgCl)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在0.10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后,则 NH3·H2O的电离程度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常温下,将某一元碱BOH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实验编号HCl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BOH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混合溶液的pH①0.10.1pH=5②c0.2pH=7③0.10.2pH&7请回答:(1)从第①组情况分析,BOH是_____(选填“强碱”或“弱碱”)。该组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mol·L-1。(2)第②组情况表明,c_____0.2。该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B+)_____c(Cl—)(选填“&”、“&”或“=”)。(3)从第③组实验结果分析,混合溶液中
(选填“&”、“&”或“=”)甲:BOH的电离程度_____BCl的水解程度
乙:c(B+)—2 c (OH—)_____c(BOH)—2 c(H+)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4 分)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1)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密闭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CO2(g)+CH4(g) 2CO(g)+2H2(g)。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物质CH4CO2COH2体积分数0.10.10.40.4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②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CO(g)+H2O (g)=CO2(g)+H2 (g) △H=&2.8& kJ·mol-12CO(g)+O2(g)=2CO2(g) △H=&-566.0& kJ·mol-1反应CO2(g)+CH4(g)2CO(g)+2H2(g) 的△H=_____;③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CO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t1~t2℃时,温度升高而CO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 是_____;(?代表CO的生成速率,■代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④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离和水解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