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人的意志坚定的句子和钢铁胆识哪个效果更好

2<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 ="var val = Number(jQuery(this).parent().children(':text').val()); if (isNaN(val) || val
2){val = 2;}window.location.href = '/50-100100-detail--1-__id__.html'.replace('__id__', val); ">
明朝那些事儿
好难注册哦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朱元璋制定了法律,规定当时的刑罚限于笞、杖、徒、流、死五种,从字面上也很容易
理解这五种刑罚,客观来说,在封建社会这些刑罚并不算重。这也是朱元璋考虑到前朝的刑
罚过重而做出的一种改进。
  但朱元璋并不是个按规矩出牌的人,在对付贪官污吏和反对他的大臣上,他用的绝不是
  在他实施的刑罚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凌迟,把人绑在柱子上,用刀慢慢割,如果行刑的
人技术好,那受刑者就要受苦了,据说最高纪录是割三千多刀,把肉都割完了人还没死。
  除此外,还有所谓抽肠(顾名思义)、刷洗(用开水浇人,然后用铁刷子刷)、秤杆
(用铁钩把人吊起风干)、阉割、挖膝盖等等。
  然而在这些令人生畏的死亡艺术前,官员们仍然前腐后继,活像一群敢死队,扇航岫拥
刈叩街煸暗男叹呦隆?br/&   
  自明朝开国以来,贪污不断,朱元璋杀不尽杀,据统计,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
万人,到洪武十九年(1386),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满任,大部分都
被杀掉了。在当时当官未必是件好事,能平平安安的活到退休就已经很不错了,完全可以自
豪的说一声阿弥陀坲。
  朱元璋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饱读诗书,以所谓&朝闻道,夕可死&为人生信条,却
在当官之后成了&朝获派,夕腐败&。
  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但怎么对付这些人他是清楚的,杀!
  可是杀完一批,又来一批,朱元璋急眼了,于是他颁布了更严厉的法令:&我想杀贪官
污吏,没有想到早上杀完,晚上你们又犯,那就不要怪我了,今后贪污受贿的,不必以六十
两为限,全部杀掉!&
  可就是这样也没能止住,官员反倒是越来越少,于是在当时的史料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滑
稽的记录:该年同批发榜派官三百六十四人,皆为进士监生,一年后,杀六人。
  似乎这个数字并不多,别急,后面还有: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三百五十八人。
  大家明白了吧,这三百多人一个没漏,再说说这个戴死罪、徒流罪。
  什么叫戴死罪、徒流罪办事呢,这可是明朝的一个奇特景观。很多犯罪的人过堂,上到
衙门才发现当官的也戴着镣铐,和自己一模一样,后面还有人监视。除了衣服是官服,活脱
脱就是个犯人。
  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官员被杀的太多,没有人干活了,朱元璋虽然勤劳,但也不能
代替所有的官员。于是他创造了这样一个戴死罪、徒流罪办事的制度,具体操作方法是,官
员犯法,判了死罪,先拉下去打几十板子,就在官员给伤口涂药,估计自己小命不保的时
候,牢里突然来了个人,不管死活的把受罚官员拉出去,塞到马车上,送到各个衙门去处理
  想死?便宜了你,活还没干完呢!
  结果是被判了死罪的官员给下面跪着的犯人判死罪,然后自己再到朱元璋那里去领死。
  活干完了,要杀要剐您看着办吧。
  该杀的杀吧,该徒刑、流放的也执行吧,别再折腾了。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是下了大力气肃贪的,但效果并不是太好,这是很值得分
析的,大凡在封建朝代开国时期,官吏是比较廉洁的,而洪武年间出现如此大范围的官员因
贪污被杀,是很不正常的。
  应该说,朱元璋的某些政策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问题,官员贪污的主因固然是他们自己不
法行为,但官员待遇过低,朱元璋肃贪手法过于急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下面要讲述的两个案件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这就是被称为洪武四大案中的空印案
和郭桓案。
  空印案
  应该说这确实是一个冤案,然而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实在罕见。
  我们先说一下这个案件发生的时间,根据《刑法志》记载,此案发生在洪武十五年
(1382),但根据此案当事人的记载,真实发案时间是在洪武九年(1376),目前这一问题
尚未得到确认,本文采用洪武九年的说法。
  案件的缘由是这样的,明朝规定,各地每年都要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账目,而地方
账目必须跟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这一年的地方财政计划才能完成。如果对不上,即使只是
一个数字,账目就必须重新填造,更让人为难的是所有重修账册必须要盖上原衙门的印章才
  这个规定在现在看来似乎不难执行,但在当时可就难了。
  要知道,当时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铁路,各府各县必须派使者带着账册去京城。这些
使者的首要条件是身体好,因为这一路上是很辛苦的,没有汽车火车让你坐,你得骑马、坐
船、再骑马,某些时候你可能还要搞些登山运动。
  比如你是广西某地的官员,要想到京城,最快也得一两个月。就算你年初一就出发,到
京城起码也是早春三月了。满头大汗跑去户部,一核对,错了一个数字。
  行了,啥也别说了,兄弟你打马回去吧,我等你。
  于是又是一路狂奔,先骑马,再坐船,回去改了账册,盖了公章。我去也!
  这就是四个月过去了,转眼已是夏天,赶到京城,又见面了。
  兄弟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好久了,接着来吧
  这位运气不好,核对后发现还是有地方错了,啥也别说了,还是回去吧,下次过来记得
穿多点衣服啊,这边冬天冷!
  于是又赶回去,赶回来,这回核对上了,可差不多快到第二年了,你也别回去了,在这
过年吧,计划又该重新做了。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如果总怎么折腾,谁也受不了。经过分析,官员们发现,关键问题
在于盖印这个环节,因为纸笔都是现成的,账册错了改就是了,但印是不能让你带的,你把
印拿走了,官老爷总不能拿萝卜刻印盖公文吧。当时在街头私刻公章的生意还是没几个人敢
做的,于是他们灵机一动,带上事先预备好的盖过印信的空白文册不就行了吗?
  就这样,带空印文册成了当时一条不成为的规定,朝廷上下都知道,除了一个人例外。
  很不幸的是,这个人正是朱元璋。
  洪武九年,朱元璋突然发现了这个所谓的秘密,就在自己眼皮底下,官员们竟然敢搞这
  他震怒了,他认为自己做了一回冤大头,于是他派遣官员对此事进行了详尽的调查。
  按说只要一调查,这个问题是不难解释的,其实即使是他派去调查的官员也清楚整件事
情的来龙去脉,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事情的缘由大家都知道,可就是没有人说。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滑稽场景,问话的官员也知道,回答的官员也知道,只有朱元璋不
  这个现象不难解释--官员们害怕。
  如果上书辩解,很有可能被认为是同党或者包庇,这个黑锅谁背得起。
  就在此时,一个勇敢的人站了出来,值得敬佩的是,他并不是在职官员,而只是一个平
凡的生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只是一个老百姓。
  这个人叫郑士利,他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靠山,只是凭借自己的勇气,只是为了说
  他利用当时平民可以直接上书的渠道给朱元璋写了一封很长的书信,这封书信在历史上
也很有名,在书信中郑士利明确指出:空印文册所用的是骑缝印,并不是一纸一印,而钱粮
数字不同,必须一一核对,所以很难确定。说明了空印出现的原因。
  其实郑士利不但敢于直言,也是个聪明人,他估计到朱元璋可能羞于认错,便在文章的
最后,为朱元璋开脱,写道:其实您也是为了老百姓好,您是怕贪官污吏借机挪用这些空印
纸,用来危害老百姓(恐奸吏得挟空印纸,为文移以虐民),您也是为了百姓好啊。
  照郑士利的意思那就是:皇帝大人您也没错,大臣们也没错,当然小人我也没错,大家
都没错,误会,误会啊!
  朱元璋给他的赏赐是送去劳改。
  因为郑士利把朱元璋看得过于简单了,朱元璋并不是一个糊涂的人,他也不是不肯认错
的人。其实从他的无数耳目那里,他是很容易得知事实真相的。如果他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
楚的话,明朝的天下就不会姓朱了。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处罚这些官员呢?
  真正的原因在他的心里。
  朱元璋从来就不信任那些官员们,这与他从小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深刻了解这些官员
们营私舞弊的本事,在他看来,这些人是靠不住的,即使现在这些官员们为他干活。
  综合各方面分析,空印案之所以给朱元璋如此大的触动,是因为他认为这些官员们轻视
他的权力,居然敢于不向他请示就私下擅自盖印。这是藐视他的权威。
  真是好大的狗胆!居然为了偷懒就私用权力,今天你们不经过我的允许,把印盖在文书
上,要是容了你们,明天就会把印盖到我的头上!不整治你们一下是不行了。
  郑士利被罚作苦工了,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机会见识皇家的威严,没有福气享受
当官的荣耀,他一无所有,却凭借自己的勇敢完成了他个人的壮举。由于他的英勇行为,这
位即非皇亲国戚也非名臣将相的普通人被记入了明史。
  在属于他的《明史:郑士利传》上,我们看到的是勇气。
  这样的人是不会被我们遗忘的。
  相对于那些空印案中获罪的官员们,郑士利还是幸运的。
  既然案件已经定性,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处罚了,问题在于几乎全国所有的府县都存在空
印现象,总不能把所有的府县官员都杀掉吧。
  这又是一个难题,但在朱元璋那里,似乎没有他解不开的题目。
  他总能做出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旁人认为他绝不可能把涉案的所有官员都杀掉,但他真
的就这样做了。
  官员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天涯还是海角,山地还是平原,所处的环境繁华
或是荒芜,你们的待遇都是一样一样的啊
  在我们宣布处罚结果之前,先说一下当时全国的行政结构,全国共有十三个省,一百四
十多个府,一千多个县,这些省府县的官员很多都与空印案有关。
  处罚如下:主印官员全部杀掉,副手打一百杖充军。除此之外,连各省按察使司的言官
也多有获罪者,理由是监管不力。
  这是名副其实的一扫光,平时都争谁官大,这下倒好,干个副职还能去当兵,正职就得
掉脑袋了,真是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在这次空印案中很多素有清廉之名的好官也被杀掉了,最有名的就是千古忠臣方孝孺他
爹方克勤,这位仁兄在山东济宁干知府,为政清廉,平时肉都舍不得多吃,衣服上满是补
丁,就因为他是主印官,糊里糊涂的没了脑袋。
  但要说明的是,空印案中所杀官员的数目是有争议的,有些史料记载死者上万人,这应
该是不准确的,因为朱元璋处理的只是掌印的官员,对副职他并未杀掉,朱元璋也并不是人
们想象中的杀人狂,他是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的。杀光官员这种蠢事,他不会干的
  综合分析空印案,可以看出,此案和肃贪其实并无太大关系。官员们由于工作上的便利
采取的一种变通手法,演变成了一件大案。而在大家都心知肚明且有人上书说明真相的情况
下,朱元璋还如此处理此案,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朱元璋的行为大概可以用《说唐》里秦叔宝进牢房时,衙役喊的一句话来解释:&进得
牢来,先打你一百杀威棍,看你老不老实!&
  这杀威棍真是狠啊。
  空印案的规模和排场在洪武四大案中只能算是小弟弟,下面这个案件才算是大哥级别
的,那才是真正的所到之处,一扫而空。
  这就是著名的郭桓案,此案与上一案件不同,其中确实存在着贪污问题,但牵涉之广,
影响之大在贪污案件中确属罕见,而此案中也确实存在着某些很多疑点。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洪武十八年(1385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北平布政使
司、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合谋贪污,在朱元璋的编的《大浩》中,详细列
举了郭桓贪污的方式和数量,看了实在让人触目惊心。我们有必要列举一下(请仔细看,疑
点就在其中),其贪污行为包括:
  1.郭桓私分了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钱粮朱元璋没有收到,全
被郭桓私自吞掉了。
  2.郭桓私分了浙西的秋粮,具体数字是这样的,当年浙西的钱粮是450万石,郭桓只交
给了朱元璋200多万担,其余的他自己私分了。
  3.郭桓等人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巧立名目,创造性的征收多种赋税:包括水脚钱、车
脚钱、口食钱、库子钱、蒲篓钱、竹篓钱、神佛钱等。
  最后算出总账,他和同党一共贪污了2400多万石粮食。
  这么看来,郭桓确实是胆大妄为,他勾结其他官吏贪污腐败,朱元璋也并没有放过他的
同党。那么郭桓的同党是谁呢,经过朱元璋的追查,六部的大多数官员都成为了郭桓的同
  他们包括礼部(礼法)尚书赵瑁、刑部(司法部)尚书王惠迪、兵部(国防部)侍郎王
志、工部(建设部)侍郎麦至德等。请注意,这个名单很长,据《刑法志》记载,当时六部
除上面所列高级官员外,所有侍郎(副部长)以下官员都被干掉了。
  这也就是说当时的六部,每个部除了尚书(部长)一人,侍郎(副部长)两人(上文已
列出者除外),所有的办事官员都被杀掉了。当时的部长真的成了光杆司令,官员们陷入了
恐惧之中,见面的第一句话应该就是&你们今天死了几个?&其实到后来这个问题也不用回
答,因为一个部里最多只剩下三个人
  这是中央官员,还有地方的经办官员,粮食是由省里送来的,往下查,就是各个府县,
府县再往下,就是那些所谓的富户、粮长。这些人也大多被杀掉。
  此案一共杀掉了三万余人,结果是&百姓中产之家大抵皆破&,算得上是把朝廷上下一扫
  这样看来,我们不得不佩服在郭桓案件中幸存下来的官员,真不容易啊,怎么把你们给
  案发现场的疑点
  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我还会给大家介绍一些历史学的分析方法,当然,还是用我的
  对郭桓案件的分析,我们会采用一种类似于破案的方法,相信大家会感兴趣的。
  下面就请大家拿起自己的烟斗,开始对案发现场的勘查吧。
  以上所列就是史料的记载,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案发现场,请大家注意,并非所有史料都
是可信的,在这些资料中,互相矛盾的并不少,就如同凶案现场会出现很多将你引入歧途的
线索一样。
  但只要你认真分析,是可以找出真相的。
  其实历史学家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从这些互相矛盾的资料中找到真相。这里再提供
一件重要的破案工具,也是历史学上很重要的原理之一,那就是大家看史料的时候,一定要
考虑到写书人的背景,因为这也或多或少决定了该书的倾向。相信如果不是自虐,写书骂自
己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吧。
  我们就把这个案件的史料让大家来分析,这里就是案发现场,你能从中看出有哪些疑点
  如果你还在思考,那就先不要看我的结论。
  下面是我自己的分析,只供大家参考:
  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疑点:1、贪污的数目应该有一定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
要知道当时明朝一年的收入也只有2400多万石粮食,在朱元璋刚刚处理完胡惟庸,且已经设
立了锦衣卫的情况下,郭桓不过一个侍郎,何来包天大胆敢如此妄为,贪污的数量居然赶得
上明朝一年的收入?
  而且我们先前已经介绍过,当时肃贪力度之大,贪官闻风而逃,即使身在穷乡僻壤,白
天贪污,晚上就被告发,郭桓等人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每天无数的密探来来往往,他老兄
居然还敢私吞几个省的公粮!朱元璋自废除丞相之后,很多小事他也会亲自处理,如果有几
百万石粮食不入库,朱元璋早就跳起来骂人了,何必等到御史告发?
  2、我们看看历史上著名的贪污案,就会发现其实贪污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人越少越
好,既安全,分的钱也多。郭桓不过是个户部侍郎,要贪污粮食怎么会和礼部、刑部、兵
部、工部、吏部的人一起合作,莫非他是觉得知道他贪污的人太少,想给自己打个广告?不
管怎样,郭桓也算是风光了一把,他一个小小的侍郎,其同党的数目居然打破了丞相胡惟庸
保持的记录。
  虽然这个记录并不光彩。
  综合看来,这个案件是存在着很大疑点的,但这也并不能说明此案就是子虚乌有,郭桓
的贪污行为很有可能是存在的,只不过数量没有这么大,所谓的同党没有这么多罢了,不然
为何朱元璋不找张三李四,偏要找你郭桓呢。
  如果你有更多的发现,那么就要恭喜你了,你已经走上了理性分析历史的道路。历史的
疑云是永远存在着的,我们在这里所作的分析只是一家之言,并不能给郭桓案件下一个肯定
的结论,充其量只是一个推论。
  重要的是,如果你能从这种分析方式中有所斩获的话,请你相信,打开历史迷雾的钥匙
已经离你不远了。
  郭桓案最终还是结束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此案中被杀的最后一个人正是此案的主
审法官,杀掉无数官员的右审刑吴庸。
  经过这一连串大案,朝中官员如惊弓之鸟,每天都担心自己脑袋不保,有些好事的人就
拿这些官员开涮,说朱元璋上朝时如果玉带系在肚皮下面,就是要杀人了,如果玉带在肚皮
上代表今天平安无事。如果这样判断,那是要出问题的,万一哪一天朱元璋吃得太饱,肚子
胀,玉带只能放在肚皮上,心情又不好,官员们可就要吃苦头了。
  史料记载,官员们每天上朝,都要在家门口举行仪式,什么仪式呢,穿戴整齐,抱抱老
婆孩子,交待清楚谁还欠我多少债、我的私房钱藏在床底之类的后事,然后诀别而去,老婆
孩子就在背后哭,除了人还是活的,和开追悼会没什么区别。
  散朝的时候,老婆孩子在家门口等着,如果看到活人回家,就会大肆庆祝一番,庆祝的
内容是今天我又活了一天。
  这些并不是玩笑,而是真实的历史景象,在不知明日祸福这种极大的压力下,很多官员
承受不住,纷纷表示自己就当白读了几十年书,情愿回家种地。
  官我也不做了,回家总行了吧。
  哼哼,没有那么容易。&奸贪无福小人,故行诽谤,皆说朝廷官难做&,诽谤朝廷,这又
是一条重罪。于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正是&你说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脚&
  人类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总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明朝的官员们在这个矛盾上充分体现
出了这一特点。他们想出了一个很绝的方法--装疯。
  在洪武年间的朝廷里,好好的一个人突然间得了精神病是常见的,具体表现为痴呆、神
情木然、披头散发、见到人就叫爹、拿着菜刀四处和人打招呼等,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当然
只有一个--多活两年
  话说回来,这招也是不错的,而且当时也没有精神鉴定这一招,只要你能下血本,多恶
心的事都做得出来,就一定能够成功。
  下面我们就举一个成功者的例子,那装疯意志可真是坚强。
  这个倒霉(或者是幸运)的人叫袁凯,是监察御史,有一次朱元璋派了个工作给他,把
处决人犯的名单交给太子朱标。这应该是个很简单的工作,但袁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命
运就这样改变了。
  他把名单交给太子,太子看到名单上人太多,主张从宽处理,可问题是他并没有自己去
找老爹说这句话,而是转告袁凯,让他去告诉朱元璋自己的意见。
  袁凯心想,去就去吧,见了朱元璋,老实的把太子的话原样说了一遍,完后叩个头,准
备走人。。谁知就在此时,朱元璋问他:&太子意见和我相反啊,你看谁说得对呢?&
  见鬼了,你们父子俩的事情,是我一个小官能掺和的吗,袁凯左右为难,没有办法,想
出了回答的话:&皇上也没错,太子也没错,皇上杀人是维持法纪,太子放人是发善心。&
  真是难为袁凯了。
  谁知朱元璋听后大怒,当面斥责袁凯狡猾,不说真话,然后把他赶了出去。袁凯回家后
越想越怕,下了决心装疯。第二天,他就不上朝了,让家里人传话说自己已经疯了。
  朱元璋果然不信,派人到他家打探,派去的这个人也不是空手来的,还拿了一件木工
钻,传朱元璋的话,疯子是不怕疼的,就看看你是真疯还是假疯。于是便用木钻去扎袁凯。
  袁凯不愧是装疯高手,发扬了关云长刮骨疗伤的优良品质,任人来钻只是不出声,来人
这才相信,便回去报告了朱元璋。袁凯躲过了这一关。
  然而朱元璋还是不相信他疯了,便偷偷的派另一使者去看袁凯家里的情况,这位使者刚
走到袁凯家的院子里,就被一个景象惊呆了,直庆幸自己还没吃饭。(诸位吃饭前最好也不
  原来袁凯脖子被铁链锁住,正趴在地上吃狗屎,还一段段的嚼。使者大倒胃口,到这个
地步,如果袁凯还没有疯,那就是自己疯了,连忙回去告诉朱元璋。朱元璋听后也是一阵恶
心,便没有继续追究袁凯。
  大家应该知道,袁凯是装疯的,吃狗屎这一招也太狠了,不过袁凯并不是真吃的狗屎,
他在都察院的同僚事先得到消息,便告诉了他,他灵机一动,把面粉和上酱料做成狗屎状物
体,当饭给吃了。这才躲过了朱元璋的耳目。
  朱元璋时期,官员们的日子是不好过的,从肃贪到空印案、郭桓案,朱元璋杀了很多
人,有些是该杀的,而有些则是错杀、冤枉的。很多人就此给朱元璋安上了&屠夫&,&杀人
狂&的名字,甚至有人怀疑他的精神有问题,那么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之前讲述了很多这一时期的情况,对朱元璋肃贪和错杀的事实都进行了列举。这也
是希望能从更客观的角度来诉说朱元璋与官员之间的关系。
  应该说朱元璋的这些行为虽然有些过激,但其行为主体还是正确的,他的目的是消除贪
官污吏,如果我们联系朱元璋少年时候的遭遇,就更能理解他的行为。
  朱元璋从小就被官府欺压,自己的悲惨遭遇很大程度上是贪官污吏造成的,这也使得他
很不喜欢这些当官的,即使官员们为他干活,在他的内心中对这些人也存在着极大的不信任
感。这种不信任感一旦遇到某些因素的触发,就会迅速扩大,进而蔓延到对整个群体的信心
  正如俗话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被蛇咬过的人,他被官
吏们欺压了几十年,怎么会信任这些人。所以如空印案、郭桓案这样的案件一发生,朱元璋
就会迅速将风潮扩大,在他看来,官员都是不可信的。
  而朱元璋的肃贪行为虽然可敬,效果却不佳,这是因为他过分看重了刑法的力量,而没
有注意从各方面加强制度上的完善,一味的猛打猛杀,虽然在他统治时期,贪污现象很少,
但他死后,明朝的贪污却十分严重,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朱元璋给官员的待遇很低,很多人认为是故意虐待官员。但我在分析明朝初期俸禄制度
后发现,这个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朱元璋制定的俸禄标准应该是经过仔细计算的,这些俸
禄是足够明初的官员们生活的。只不过他没有考虑到官员除了自己一家吃饱外,还要养活办
事员,还有一定的人际往来,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俸禄是不够的。
  也许有人会问,朱元璋如此精明,怎么会想不到这些呢,可是就实际情况看,在这些问
题上,朱元璋确实是缺乏远见的。
  比如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挨饿,规定凡是自己的子孙,一律不允许出去工作,就算没
有官做,也只能在家吃俸禄,由于自己要过饭,而且家破人亡,朱元璋对自己的亲戚十分看
重,他制定的世袭爵位制度对子孙们做了充足的打算,即使是象刘备那样,不知是中山靖王
多少辈打不着的子孙,他也预留了爵位,并准备了相应的俸禄。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一百年后,他的子孙们已经繁衍到了几十万人之多,朝廷一
个省的粮食来养活他们都不够,最后某些皇子皇孙得不到粮食,又不能出去工作,就活活饿
死在家里。这就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吧
  我想,这样的分析和评价对朱元璋来说应该是公平的。
  在朱元璋整肃官吏的同时,另一个大案--胡惟庸案也在进行中,这个案件并没有因为胡
惟庸的死亡结束,它仍然延续着,不断有某人因为另一某人的供词被杀,何处是个头?
  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还活着,他与胡惟庸是亲家,而且他弟弟李存义是板上钉钉的同
党,朱元璋考虑到他在朝廷中的巨大影响力,不但没有杀他,连他的弟弟李存义也免死,放
逐到崇明岛(今上海崇明岛),这应该算是很大的恩典了。
  然而李善长很明白,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他太了解朱元璋了,自己毕竟还是或多或少参
与了谋反,以这个人的性格绝不会放过自己。
  朱元璋,来杀我吧!首级任你来取!
  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家里修房子,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丞相了,不能再呼风唤
雨,但总得找人修啊,难道要自己动手?他想到了带兵的汤和。
  汤和是他的老乡,也是他的好友,他向汤和请求借三百士兵当劳工。这似乎是一件平常
的事情。然而有一件事是他绝没有想到的。
  汤和出卖了他。
  在借给李善长三百士兵后,汤和立刻密报了朱元璋,朱元璋又一次对李善长动了杀机。
  应该说三百人实在是干不了什么的,而且兵还是汤和派出去的,不会听李善长的指挥,
即使如此,这件事情已经足以成为骆驼背上的第一根草了。
  这样看来,汤和能够活到最后,实在是有他的道理。
  老眼昏花的李善长似乎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他立刻犯了第二个错误。
  他的亲信丁斌因为犯法应该被流放,李善长却上书为丁斌求情。朱元璋又一次愤怒了,
你以为自己是谁!我处理犯人还要你来管吗?他下令不再流放丁斌,却没有释放他,而是将
他关到监狱里,日夜拷打。朱元璋相信,李善长身上一定有着某些秘密,而这个秘密丁斌一
定知道。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李善长所作所为对得起丁斌,丁斌却对不起李善长。
  他供认了李存义与胡惟庸共同谋反的细节。朱元璋当机立断,把李存义抓了回来,还是
严刑拷问,李存义于是又供出了他劝说李善长的情况,而李善长的那句&汝等自为之&也成为
了朱元璋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之一。
  骆驼就要倒了,再加一把稻草吧,到了这个时候,稻草是不难找的
  李善长的家奴经过仔细的分析,认为时机已到,落水狗不打白不打,打了不白打。他们
合谋以受害者的身份向朱元璋申述,自己长期受到李善长的欺压,并状告李善长积极参与胡
惟庸谋反,并且将时间地点说得相当清楚,虽然以他们的身份似乎不太可能知道得这么清
楚。但在当时,这一点并不重要。
  此时凑热闹的人也不断的多了起来,御史们纷纷上书,弹劾李善长,从上朝时不注意礼
节到贪污受贿,罪名无所不包,似乎恨不得控诉他修建房子过程中砍伐树木,破坏了环境。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个绝对与办案八杆子打不上边的部门也在李善长身上踩了一脚,说来
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这个部门是钦天监,主要负责天文历法,无论怎么也想不到看天文的还能插一脚,但他
们确实做到了,可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他们向朱元璋奏报,最近出现星变,是不吉利的预兆,然后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当移大
  要什么来什么,真是不能不服啊。
  李善长活到头了,别说什么铁券,就是钻石券也救不了他。
  追随你几十年,终于到了终点,我不能再陪你了,约鹤咄暾馓趼钒伞?br/&   
  不管怎么说,李善长都没有谋反的理由,他的儿子娶了公主,他本人不但是朱元璋的亲
家,也是第一重臣,即使胡惟庸谋反成功,他最多也只是第一重臣,有谋反的必要吗?
  朱元璋自然知道李善长没有必要去谋反,但他却有必要杀掉李善长。
  念及李善长跟随自己多年,在临刑前朱元璋见了李善长最后一面。
  朱元璋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李善长。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信任的部下,现在我要杀他。
  李善长跪在地上,抬头望着朱元璋。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现在他要杀我。
  还能说什么呢,什么都不用说了。
  李善长看着朱元璋,几十年前,他投奔了这个人,他们彻夜长谈,相见恨晚,共同谋划
着将来的远大前景。那一年,李善长四十岁,朱元璋二十六岁。
  他向现在的皇帝朱元璋叩头谢恩,走出了大殿。
  李善长走上了刑场,他最后看了一眼天空。
  今天的天气真好,天很蓝。
  他突然想到,三十六年前,他走进朱元璋军营的那天,似乎也是个晴朗的天气。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李善长,夷其三族。
  李善长的死终于给延续十年的胡惟庸案件划上了一个小小的句号。官员们终于可以松口
  朱元璋却没有松气,他似乎是个精力无限的人,在处理胡惟庸、李善长的同时,他在另
一个战场上也赢得了胜利。
  这个战场上的失败者就是已经逃到大漠的北元,虽然在明初的几次战争中,北元的实力
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但他们仍然有足够的兵力对明朝的边境进行不断的侵袭。
  朱元璋并没有因为北元的实力削弱而放松对它的打击,他一直认为蒙古骑兵始终是明朝
最大的威胁。坦白的说,在军事上,你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眼光,他的预言在几十年后很不
幸的得到了应验。
  朱元璋组织兵力,分别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及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对北
元发起两次远征。
  这两次远征都取得了胜利,但并未对北元形成致命的打击。而北元也认识到,与强大的
明朝正面作战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他们化整为零,采用打了就跑,跑了再打的游击战术不
断骚扰明朝边境。
  此时北元的统治者正是元顺帝的儿子,从乱军中逃出的爱猷识理达腊,他继位为北元皇
帝,他奉行的是坚决对抗明朝的政策,其实他采取这一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本来在大
都当皇帝的父亲也被人逼得搬了家,而自己的大部分亲戚都被明朝抓去吃了牢饭。此仇实在
不共戴天。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也要吃饭。作为游牧民族,在互市没有开放的情况下,要想得到
中原地区的物产,只有一个方法--抢。而且这个办法不是太费劲,虽然有损失,但所得也不
少。用经济学上的话来说,叫机会成本低。这样的生意自然是要常做的。
  朱元璋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点,他知道,要想彻底消除北元的威胁,就必须让这位爱猷识
理达腊赔上所有的老本,永远无法翻身。
  但朱元璋也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明初的那些名将们都死得差不多了。当然,很多是被他
自己杀掉的,最能打仗的几个人中,常遇春死得早,李文忠被他削职流放,冯胜和邓愈虽然
还活着,也已垂垂老矣。而第一名将徐达也于洪武十七年(1384)病死,算是善终。
  值得一说的是,很多书上记载,徐达得病后不能吃蒸鹅,而朱元璋偏偏就赐给他蒸鹅,
徐达含恨而死。这一说法是不太可信的。
  徐达不但是朱元璋的重要将领,而且还在和州救过朱元璋的命,杀掉他对朱元璋没有任
何好处,而且他为人低调,从不招摇。退一步讲,即使朱元璋要杀徐达,也不需要用这么笨
的法子,找个人开点毒药,派两个锦衣卫就能解决问题。何苦要用赐蒸鹅这么明目张胆的方
法来杀掉徐达。
  徐达是明朝的优秀将领,他平民出生,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从小兵干起,跟随朱
元璋出生入死,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元末明初最优秀的将领。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深
通谋略,为人宽厚,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与北元第一名将王保保的作战更是他军事
生涯的最高峰。
  他告诉我们,一个平凡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成为叱姹风云的名将
  而他的赫赫战功及传奇经历也告诉了所有的人:
  我徐达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徐达的时代结束了,新的名将时代到来了。
  这个时代属于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蓝玉。
  洪武最后的名将,蓝玉
  蓝玉是安徽定远人,他是常遇春的内弟,常遇春为人高傲,但却对他的这个亲戚非常推
崇,几次在朱元璋面前推荐。但朱元璋并没有轻信常遇春的话,直到蓝玉跟随徐达参加了洪
武五年的远征,表现不俗,才委他以重任。
  说是重任,其实也不算,蓝玉的运气其实并不好,在他的那个时代,名将太多。他无论
从资历和能力上都还差一截,只能乖乖的给那些前辈们打下手。
  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又一次下令远征,在当时能够参加征沙漠(明称伐北元为
征沙漠)的军事行动对每一个将领来说都是一种光荣。而蓝玉在历次征沙漠的行动中只是担
任了几次配角,偏偏配角还当得并不顺利,洪武五年的那次演出还是被王保保追着跑回来
  这对于一个军人而言,实在是不光彩的。
  军人最大的光荣到底是什么?不是攻克了多少城池,杀死了多少敌军,也不是缴获了多
  对于军人而言,最大的荣耀莫过于找到那个打败过自己的人,然后彻底战胜他!
  蓝玉永远也忘不了洪武五年的那次战争,王保保的军队突然出现,将自己打得措手不
及,他连王保保长得什么样都没有看清,就被击溃。虽然这次失利并不是他的责任,但他明
白,要争取自己的光荣,最好的方法就是再次与王保保交锋,彻底击败他,然后站在他的面
前,骄傲的对他说:我就是蓝玉,曾经被你击败的蓝玉,现在,你是我的俘虏!
  自从那之后,蓝玉苦苦思索着用兵之道,他不断的总结经验,熟读兵书,朝思暮想的就
是与王保保再战一场。然而他的愿望落空了,洪武八年(1375),王保保死在了漠北。
  蓝玉一度失去了目标,但他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方向--彻底消灭北元!
  虽然他有着雄心壮志,屡次请命要求指挥征沙漠的战役,但还有几个老资格在那里撑
着,哪里轮得到他。他先后跟随着傅友德出征云南,大理,立下了赫赫战功,并被封为永昌
侯(侯爵)。虽然众人已经承认了他的军事才能,但在他们的眼中,蓝玉始终只是蓝玉,他
不可能超越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名将。
  蓝玉是一个要强的人,他从不会承认自己比任何人差。
  但他也明白,要获得大家的承认,只有做他的前辈徐达、常遇春没有做到的事情,那就
是消灭北元。
  所以洪武二十年(1387)的这次远征,无疑给蓝玉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机会,朱元璋同意
了蓝玉的请求,给了他右副将军的位置。
  听到右副将军的名字就知道,蓝玉这次又是副手。但他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去争取更高的
位置,因为主帅是冯胜。
  蓝玉心又不甘,却又百般无奈的开始准备出征,他知道,现在还轮不到他。
  不过,机会这样东西总是无处不在的,蓝玉多年的努力将在这次远征中开花结果,虽然
是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
  这次远征的目标是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的元太尉纳哈出,纳哈出也是一位优秀的将
领,在王保保死后,他拥兵二十万,占据辽东的大片地区,严重威胁着明朝的边界。
  朱元璋很早就想拔掉这颗钉子,因为只有除掉纳哈出,才能放心大胆的攻击北元。
  与以往一样,重大的军事行动由朱元璋亲自部署,他根据形势,对冯胜做出了如下指
  你们的部队应该首先进驻通州(今北京通县),但千万不要急于行动,先派人打探元军
的消息,如果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发现了对方的行踪,就要立即展开攻击,但万不可
大军全动,而应先派骑兵对其发动突然袭击。只有在前锋部队攻克庆州之后,大军才能开始
进攻,战则必胜。
  朱元璋停了一下,加重语气说道:但在占据庆州之前,你们万不可动兵,动则必败。
  朱元璋的这番话好似算卦,仗还没有打,他就已经预测到了战争进行的全部过程。即使
是如冯胜、蓝玉这样的优秀将领,也不大敢相信朱元璋的这些话。
  在明朝的很多次军事决策中,朱元璋都是少数派,但真理往往就站在他那边。这次也不
  而且就在这次远征的同时,朱元璋暗地里还布置了一个计划,事后证明,这个计划的成
功实施彻底的瓦解了纳哈出的二十万大军。
  朱元璋,真奇人也!
  正月初二,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
军,率军20万人向辽东进发。
  二月初三,冯胜率兵抵达通州,他听从了朱元璋的安排,并未出兵,而是派人打探庆州
的消息,让他惊讶的是,纳哈出果然在庆州安排了重兵把守。
  下一步就不用犹豫了,冯胜派遣骑兵先锋攻击庆州,这个先锋的位置自然被蓝玉抢了
  蓝玉终于等到了机会,他看着自己身后的那些骑兵,虽然人数并不多,虽然此行也许很
危险,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兴奋。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属于我的时刻到来了!
  蓝玉看着他的部下们,这些人都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即将出征去获取更大的光荣。
  此时天降大雪,万物被白雪覆盖,天地一片苍茫,山川大地似乎已经没有了界限。大军
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发,向那不可知的前方挺进。
  在出征之前,蓝玉对他的士兵们说道:&我们马上就要出征了,此次攻击务求必胜,各
位要奋力杀敌!唐时名将李愬冒雪下蔡州,一举荡平藩镇,立下不朽功业,今天又降大雪,
岂非天意!望各位以身许国,至死不弃,建立功勋,名留青史!&
  言罢,他翻身上马,向庆州出发。
  这支军队就在白茫茫的风雪中开始了行军,严寒之下,万物似乎都没有了生机,一片寂
静中,只能听见急促的马蹄声,疾驰而来,又飘然而去。马蹄印很快就被大雪覆盖,仿佛从
未有人经过。
  蓝玉跟随常遇春多年,名虽亲属,实为师徒,深得其兵法之精髓,他的作战风格也与常
遇春相似,向来以突击奔袭震慑敌胆。往往敌人还未反应过来,就已被击溃。
  常遇春泉下有知自己有如此传人,也当含笑。
  庆州之战中,蓝玉充分发挥了自己用兵的这一特点,连夜奔袭,不作任何停顿,赶到庆
州时,敌人毫无准备,城门大开,正在埋锅做饭。当他们看见这些身上白雪覆盖,混似幽灵
的人手持马刀向他们冲来时,吓得目瞪口呆。
  蓝玉没废什么力气,就全歼敌军,杀北元平章果来,占据庆州,并抓获了大批俘虏。
  他并没有洋洋得意,因为他知道,下一步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冯胜在通州得到了蓝玉的捷报,他意识到,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三月初一,冯胜亲率大军出松亭关,驻兵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冯胜用兵十分谨慎,绝
不轻易动兵,在探明敌情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五月二十一日,冯胜留兵5万人驻守大宁,率大军直捣辽河,获得小胜,打开了通往辽
东的通道,纳哈出就在眼前!
  就在冯胜与蓝玉会师,准备与纳哈出决战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个好消息。
  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
好难注册哦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之后发生的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很多史料记载,是胡惟庸准备谋反,为人揭发,所
以朱元璋动手解决了胡惟庸。然而也有一些史料记载,此事另有隐情,在我看来,后者可能
更有可信度。
  洪武十二年(1379)十月,占城国(今越南中部)派使节来南京进贡。但是胡惟庸没有
将此事奏报给朱元璋知道,这应该可以算是严重的外交事件,朱元璋得知占城国使团抵达京
城时,长期累积的怒火终于爆发,他严辞训斥了应对此事负责的胡惟庸和汪广洋(时任左都
  其实这个时候,胡惟庸最正确的应对方法是认错,谁没有个打瞌睡的时候呢。他却和汪
广洋把责任推给了礼部,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了事。
  朱元璋充分显示了他的创意性思维,并将之运用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他没有被胡惟庸牵
着鼻子走,去查询到底是谁干了这件事,而是先处死了汪广洋,然后囚系了所有与此事有关
  既然不是你就是他,那我把你们都抓起来一定是没错的。
  刀已经架在胡惟庸的脖子上了,何时砍下只是个时间问题。
  他并没有等太久。
  涂节是胡惟庸的死党,他当时的职务是御史中丞,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这个官职。他在
胡惟庸集团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发动舆论攻击政敌,拉帮结派图谋不轨,哪样都少不了他,
胡惟庸一直把他看作自己的亲信。
  然而这个亲信用自己的行为重新解释了死党这个词的含义--致你于死地的同党。
  他眼见胡惟庸不行了,便把胡惟庸的阴谋上报给皇帝。朱元璋等待的就是这一刻,他命
令立刻处死胡惟庸、陈宁和胡党中的重要成员,并灭了胡惟庸的三族。然后他命令,深入调
查还有谁参与此事,如果查证属实,一律处死!
  于是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件拉开了序幕,事实证明,查证属实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太麻
烦,而一律处死很容易,当时的审讯方式也为此案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审案的官员抓住嫌疑
人后首先提供的待遇不是咖啡或是清茶,而是死打一顿,打完再说,有些与被审官员有仇的
家伙还会趁乱上去过过手瘾,反正也是办公事,顺便报报私仇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然后就是询问同党,那些读书人哪里经得起打,东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谓同党来,只要自
己认识的,有一面之缘的,借过钱的,还过债的,想到什么人就说什么人。审案官员自然大
喜,上奏皇帝,再去抓其他人,于是案件越来越大,从洪武十三年(1380)案发,连续查了
好几年,被杀者超过一万人。
  胡惟庸精心筹划多年的计划和组织就这么被摧毁了,事实证明,朱元璋要消灭他十分容
易,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胡惟庸都只是一个跳梁小丑,他唯一的有成效的工作就是拉了上万
人和他一起共赴黄泉。
  我们差点忘记了那个告密的涂节,他的结局颇有戏剧色彩,这个在胡惟庸案件中扮演了
滑稽角色的人案发后即被押赴刑场,与胡惟庸一同被处死,不知此二人在刑场上相遇,会有
  胡惟庸死了,这个结果正是朱元璋需要的,现在他正坐在自己的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
臣们,这些可怜的幸存者,他们和胡惟庸同朝为臣,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触,眼看着自己的同
僚们一个个被拉出去杀掉,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该结束了吧,我们只想活下去。
  朱元璋却并不这么想,在他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不要急,好戏才刚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在处死胡惟庸后仅一个月,就撤销了丞相这个延续上千年的职
位。取消了中书省的设置,安排机构分流人员,如此大动作,却干得雷厉风行,干净利落,
这让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是早有准备的,就如同水浒传的宋江,晁盖死后无论如何不肯继位,
一旦&勉为其难&答应了,立刻就能组织大型庆典。
  无论如何,朱元璋达到了他的目的,丞相这个让人讨厌的职位终于消失了,一切都在他
的掌握之中,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对于他的王朝和他的子孙来说,这将是他人生中所犯的
最大错误。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介绍一下为什么丞相这个职位是必须存在的。下面我们将
开始讲述。
  丞相是怎样炼成的
  很多朋友会问,了解史实不是已经很有趣了吗,为什么还要说这些历史本质类的东西
呢,我们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
  大家知道,史实丰富多彩,写起来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读起来也更有趣,而所谓的历
史内涵和规律却相当的枯燥。但请大家注意,掌握这些内涵和规律却可以让你拥有想象不到
  相信很多人对诸葛亮和刘伯温这两个智慧化身非常崇拜,他们往往能够预见到事情的发
展方向,即使住在农村里,一年进不了几次城,也能够知道天下大势,并能够准确预测未来
的走向,如诸葛亮之于隆中对,刘伯温之于安丰之战,他们为什么能够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情
  这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满足于看到事情的表面,而是深刻的理解了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我
们知道,最让人畏惧的就是未知,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未来,他们就不会再害怕,但在时
间机器没有发明之前,我们还是只能向诸葛亮和刘伯温同志学习。
  比如在我们知道了地主怎样炼成的规律后,下次当你看到史书上的某位农民领袖起义,
你不需要再往下看,也能对他的将来作出判断,只要这人没有在起义过程中被人干掉,你就
能肯定,下一个王朝中必然多了一个地主。这就是规律的力量。当你掌握了那些旁人不知道
的规律和内涵时,你就掌握了打开未来的钥匙!
  我之所以和大家一起去探讨这些历史规律,其实不仅是要告诉大家这些帝王将相的成长
之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能走上刘伯温、诸葛亮之
  我坚信,这是很有可能的。
  我们就此开始吧,还是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这次我们的主角还是张三,他刚刚当完了地
主,这次我们仍然用他当主角,但在丞相这一篇中,他不能直接当丞相,而是要先当村长。
  张三当上了某村的村长,他就要开始管理,每天他会从村东头逛到村西头,看甲家的门
有没锁好,乙家的两口子有没有吵架,村子不大,一天可以逛两三趟,完事后回家睡觉,这
就是村长的管理生活。
  不久,张三当上了乡长,乡很大,他要逛一天才能走一圈,于是他开始两天逛一趟,把
工作交给村长负责。
  由于工作出色,张三当上了知县,他每天再也不能去逛了,他全部的时间要用来批示乡
长们报告,并完全信任他们。
  之后张三不断升官,从知府到布政史,再到丞相,全国都归他管(我们假设没有皇
帝),这下子张三就忙了,他连看奏章的时间都没有,每天见无数的人,忙到晚上还没完,
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都要找他,而他一个人要对这些部门的提议作出决断,他实在太累了,
于是他找了一个人帮他的忙,并把自己的权力分一部分给他。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张三的位置就类似皇帝,他找来帮忙的那个人就是现实中的丞相。
  由于全国事情太多,而皇帝的精力有限,所以他不得不找一个人来,把一部分权力交给
  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丞相的由来,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包含了政治学上一个非常深
刻的理论--分权制衡理论。
  历来的皇帝不乏英明之人,他们并不比朱元璋差,却都使用了丞相制度,作为皇帝专制
的封建社会,皇帝是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权利交出去的,因为一旦将权力分给别人,自己就有
被制约的危险。但皇权的无限扩大性与皇帝的精力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导致丞相制度的产
  说到底,丞相确实是一个讨人厌的家伙,他不断的给皇帝提意见,并且还能反驳皇帝,
作为皇帝是不会喜欢这个家伙的,他认为,这个人只不过是自己招来干活的一个打工仔,自
己给了他工作,给了他权力,但这个人却什么都要管。
  他不但要管国家大事,还要管自己的私事。想修个房子他要管,说是费钱,想出去玩他
要管,说是劳民。甚至有些过分的家伙,连自己吃饭休息睡老婆,他也要管,不但要管,还
振振有词,美其名曰&为了陛下身体着想&,脸上还经常是一幅欠揍的表情,好像自己总是欠
他二百块钱似的。
  到底谁是老板,谁是打工的?
  问题在于,你还不能发脾气,那些士大夫们都看着呢,你要接受他的意见,态度还要
好。如果你忍不住骂了他,甚至于处罚了他。那麻烦就来了,道理总是在丞相一边,史书上
会记载他敢于直言,而你就很不幸的背上了不纳谏的恶名。下面那些官员也会站在他的一
边,并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
  那些丞相们心里也清楚着呢,所以干这些事的时候往往是前仆后继,好像巴不得你打他
一顿才好。
  唉,这些讨厌的家伙!
  因为这些原因,皇帝是并不喜欢那些丞相的,他们都像朱元璋一样,十分想把这个职位
取消,但问题在于,如果取消了这个职位,所有的事情就要自己干了。可是辛苦当上皇帝并
不只是为了干活的,他们还要享受生活,自己并不是铁人三项赛的选手,没有那么强的精
力。所以这个职位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朱元璋干皇帝为止。
  朱元璋从小吃苦耐劳,小伙子身体棒,精神头儿足,饭量大,一顿能扒好几碗,他不但
是铁人赛的冠军级选手,估计也练过长跑耐力还很强,在他看来,把丞相赶回家,不过是多
干点活,自己累点,也没什么。于是历史上就留下了劳模朱元璋的光辉事迹。
  吴晗先生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他收到
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
  这真是一个让人胆寒的数字,朱元璋时代没有劳动法,他干八天也不会有人给他加班
费。但他就这么不停的干活,这也使得他很讨厌那些半天说不到点子上的人,有一个著名的
故事就表现了这一点,当时的户部尚书茹太素曾经上了一篇奏折给朱元璋,朱元璋让人读给
他听,结果读到一半就用了将近三个钟头时间,都是什么三皇五帝,仁义道德之类,还没有
讲到实际内容。朱元璋当机立断,命令不要再读下去,数了下字数,已经有一万多字了。
  朱元璋气极,命令马上传茹太素进见,让侍卫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
  可以看到,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在他看
来,多干点活就行了,然而事情远不像他想得那么简单。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皇帝和丞相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
  双方的关系其实可以用拔河这个运动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
的方向拉,这项运动并没有裁判,但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不能太过分。双方的进
退都有一定限度。
  这个限度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实践划定的,他告诉拔河的双方,哪些事情是皇帝可以做
的,大臣不能干涉,而哪些事情是大臣应该管的,皇帝应该允许。
  在那上千年的皇帝与大臣的博弈中,这一规则在不断的完善。双方都知道自己该做什
么,能做什么,就在这样的规则中,权力达到了平衡。
  而朱元璋不守规则,改变了这一切,他把大臣们拉得东倒西歪,并宣布他们从此被解雇
了,然后拿着那根绳子回家晾衣服。
  他似乎认为这样就解决了问题,权力由他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所谓的平衡。
  事实证明他错了,历史规则不是小小的朱元璋能够改变的,既然朱元璋并不喜欢这种平
衡,历史之神将给他和他的子孙安排另外的拔河对手,而这个对手与之前的那些人不同。
  他们也不守规则。
  我们要说明一下,朱元璋不守规则的行为只是害了他自己和他的子孙辛苦操劳,对于整
个明朝政治而言,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朱元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却没有砸到这个朝
  在我们的历史和生活中,有着很多非常奇妙的规则,这些规则看不见,摸不着,却始终
起着作用。比如著名的黄金分割,以黄金分割比例确定的图案是最美丽的,划分的结构是最
合理的。很多的艺术高超的二胡演奏家发现,在胡弦的某个位置拉出的音色非常优美,经过
验证,那个位置正是胡弦的黄金分割位。
  这些规则实在是太神奇了,如果你依照这些规则去做,你就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如果你违反这些规则,你将受到它的惩罚。
  在历史中也存在神奇的规则,这些规则在冥冥中操纵着一切,没有人可以抗拒它。
  在这场拔河中,历史规则也起着作用,一千余年来,王侯将相们根据这一规则确定了自
己的位置,而朱元璋无视这一规则,他认为自己能够彻底消灭丞相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他确实做到了。
  他取消了丞相的官位,并禁止今后设置这一职位。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消灭了丞相的称
呼,但在这场斗争中他真的胜利了吗?
  事实证明,历史的辩证法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内阁大学士的
人,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余的一切和丞相都没有什么区别,更具讽刺意味的是,
他们的权力甚至要大于前朝的任何丞相。
  他们无孔不入,无所不管。他们不但管理国家大事,还管理皇帝的私事,他们不准皇帝
随意骑马游玩(正德),不准皇帝吃伟哥(隆庆),不准皇帝选择自己喜欢的继承人(万
历),他们甚至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名臣时代,一个几乎没有皇权制约的时代(高拱、张居
  朱元璋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延续千年的权力制衡,最终受到了历史规则的惩罚,朱
元璋来到历史的商店里,想要买一块肥皂,历史辩证法却强行搭配给他一卷手纸。如果朱元
璋泉下有知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估计也只能哭笑不得了。
  朱元璋,你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
  在历史规则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你是那么的弱小,你的抵抗是那么的无力。
  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诚如斯言!
  朱元璋杀掉了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但他并没有罢手,他的眼睛又转向了掌握军权
的大都督府。当时掌管都督军权的正是他的外甥李文忠,事实证明,在不信任大臣这一点
上,对自己的亲属,他也一视同仁。他改组了大都督府,把这个军事机构分成左、中、右、
前、后五部分,至于原来的统帅李文忠,他也没有放过。
  由于李文忠曾经指责过他滥杀无辜,而且触怒过朱元璋,朱元璋决定送佛送上天,连李
文忠一起杀掉。就在他准备动手的时候,马皇后站出来阻止了他,求他看在李文忠立有大功
的份上,留他一条命。朱元璋从不卖别人的面子,但马皇后与他共过患难,情深意重,于是
他听从了劝告,放过了李文忠,但仍严厉处罚了他,并削去了他的职位。
  处罚李文忠并不是一个单独事件,它有着更深刻的含义。这件事告诉所有的大臣,朱元
璋在剪除异己这个问题上是有着大义灭亲的精神的,无人可以例外。
  胡惟庸案件牵涉的人越来越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为屠杀。那些办案的官吏们手持
名单,到各个衙门去找人,找到就抓,抓回就打,然后逼供,再根据逼供得到的名单去抓
人。这些人权力极大,即使衙门正在办公,他们也能公然闯入,抓走所谓的犯人。从而导致
了很滑稽的现象,往往官老爷刚刚还在堂上威风凛凛的断案,这些人一进门,就把那位仁兄
从堂上拉下来拷上枷锁带走。下面的犯人也看得目瞪口呆。
  侦办此案的线索来源主要是两个部门,一个叫亲军督尉府,大家可能对这个名称并不熟
悉,但要说到它后来的名字,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锦衣卫。
  另一个其实并不能称为部门,而只能叫群体,这个群体的名字叫检校。他们没有固定的
编制,全部直接向朱元璋报告探听到的各种情况。他们是朱元璋最主要的耳目。这些人晚上
不睡觉,到处转悠,从史料来看,他们的窃听和跟踪手法十分高明。比如国子监祭酒宋讷有
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什么昨天晚上不高兴,宋讷大吃一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
讷昨夜生气表情的画像。
  这真是让人毛骨悚然,要知道宋讷并不是睡在街上的,他在自己家里生气,这些检校不
但一直在监视他,还居然饶有兴致的把他生气的样子画了下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没有
照相机的当年,深更半夜,你坐在自家房里,居然就在离你不远处(很有可能就在你家),
有人正在一边看着你,一边帮你画像。这种情节在现代恐怖片中倒是经常出现。
  这些检校的来源也很复杂,主要都是些社会闲散人员,也有文武官员,甚至还有朱元璋
的老相识--和尚。这些人互相不认识,只受朱元璋调遣。
  这些人无孔不入,捕风捉影,制造了很多冤案,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朱元璋在胡惟
庸案件的办理上越来越得心应手,杀人越来越多。
  官员们惶惶不可终日,牵涉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连已经退休的人也被抓回来,其中最
著名的就是宋濂。
  宋濂是朱元璋手下著名的文臣,也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他是刘基的老乡,被朱元璋委派
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当太子朱标的老师。他完美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在他的教导下,朱标和
他老子朱元璋完全不同,为人宽厚仁慈,甚有明君之状,后来他又被委以修元史的任务,担
任总裁官。
  但朱元璋并不看重他,在朱元璋的心中,宋濂只是一个文人,写点文章还行,并不能出
谋划策,所以他授予宋濂的最高官职只是小小的翰林学士(五品)。直到洪武十年(1377)
宋濂退休,他的官职还只是学士。
  朱元璋虽然没有重用宋濂,却相当信任他,这在很大原因上是由于宋濂的个性。宋濂是
出名的老实人,无论什么事情,从来都是实话实说。朱元璋曾经感叹过:宋濂侍候我二十
年,没有说过一句假话,也没有说过别人一句坏话,真是一个贤人啊。
  宋濂退休时六十八岁,朱元璋送给他一块布料,并嘱托他三十二年后,拿此料做一
件&百寿衣&。宋濂感动得老泪横流。
  然而还不到三年,朱元璋就为宋濂准备了一件新衣服--囚服。
  由于宋濂的孙子参与了胡惟庸谋反,朱元璋不远千里将宋濂召了回来,要把他杀掉。这
也反映了朱元璋的另一个特性--选择性健忘。
  关键时刻,还是马皇后站了出来,她成功的劝说了朱元璋,放了宋濂一条生路。
  朱元璋的行为越来越偏激,手段越来越狠毒,除了马皇后外,很少有人能改变他的决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一个人去世了,这个人的死在历史上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对于朱元璋而言,却是一个真正的悲剧。
  这个人就是马皇后。
  她从朱元璋于危难之中,在朱元璋被困,就快饿死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给朱元璋送
饭。她虽然是个女子,却颇有胆识,陈友谅进攻龙湾时,她捐助自己所有的首饰财物劳军,
并组织妇女为军队缝补衣物。
  即使在大富大贵后,她也保持了简朴的作风,不骄不奢,并劝告朱元璋不要忘记民间的
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愿得贤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为至理名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恶行。
  朱元璋要杀朱文正,她劝告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请你不要杀他。
  朱元璋要杀李文忠,她劝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养子,留他一命吧。
  朱元璋要杀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师,老百姓尚且尊师,何况帝王家
  她就是这样用她的慈爱去关怀每一个她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人,把他们从朱元璋的屠刀下
  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贵。
  她重病后,自知很难医好,居然拒绝医生为她医治,朱元璋问她原因,她的回答实在感
  她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
果让医生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生,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这是一个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关怀他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她还是那样做
  她在病榻上留下了给朱元璋的遗言:
  &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子孙个个贤能,居民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
  说完,她含笑而逝。
  朱元璋靠在她的身边,这是她一生中最爱的女人,这个女人给了他无数的帮助,却从未
向他索取过什么,她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经过了那么多的磨难,朱元璋的心早已比铁石更加坚硬,自从他的父母死后,无论多么
绝望,多么痛苦,他也很少掉泪。因为他知道,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但此时,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放声大哭,只有痛哭才能哀悼眼前的这个人,
只有痛哭才能发泄他心中极度的痛苦!
  因为他终于发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他的一切,是他的唯一。
  马姑娘,这个平凡的女子,在困难的岁月里,她没有嫌弃出身贫贱的朱元璋,而是跟随
着他,为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情况多么复杂,她始终遵守了自己当年
  无论贵贱生死,永不相弃。
  在他的丈夫成为皇帝后,她仍然以爱心待人,每当朱元璋举起屠刀时,她总是上前阻
止。她用女性特有的母性和慈爱关怀和挽救了许多的人。虽然她最终也没能把朱元璋这辆失
控的车拉回轨道,但她已经做了她能做的一切事情。
  在今天,我们可以说,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生如夏花,逝如冬雪。
  人生如此,何悔何怨。
  马皇后的死给了朱元璋巨大的打击,之后朱元璋在错误与偏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
他生命的终点。
  胡惟庸案件仍在进行之中,不断有人被抓,不断有人被杀。李善长向朱元璋承认了自己
的错误,并接受了处罚,他侥幸逃脱了,但朱元璋的性格决定了李善长必定不得善终。
  在我们讲述这些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朱元璋统治时期一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这个
群体就是官吏。
  做官这个职业在任何时代都是金饭碗,但在洪武年间,官员们的命运只能用一个字来形
  在朱元璋的时代,官员们如同生活在地狱中,这一形容是并不过分的。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明代官员的品级,大家知道,一品是最大的官,历朝历代都不乏一品
的大员,威风凛凛,甚至连皇帝都要给几分面子。而在明代,一品文官却几乎成为传说中的
人物,十分稀罕。自从取消丞相制度后,朱元璋手下文官最高的级别就是各部最高长官尚书
(正二品),一品不是没有,却只是虚职,即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少师、少傅、
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除此外还有宗人令、宗正、宗人、五军
都督等职也是一品,但不是普通文官能够得到的。
  这些职位看上去十分吸引人,却是很难得到的,如果不是立有什么特殊的功劳,比如打
天下(名额不多,危险性极大),救过皇帝(难度高,机会少),把皇帝摆在一边,自己操
纵朝政(就那么几个人),除此之外,能熬到二品退休,已经是祖上烧高香了。
  二品就二品吧,文官们并不是太在乎,反正无论几品也是要干活的,但让他们感到极度
不公的是,有那么一群人,什么功劳都没有,却几乎个个都是一品。
  这些人就是朱元璋的亲戚。
  朱元璋自小贫困,父母死得早,对自己的亲戚可谓是情深意长,他的儿子、女儿很多都
被封为亲王、公主,品位都是一品,亲王的嫡子还是亲王,其他儿子封为郡王,授一品。更
有甚者,连倒插门的驸马也是一品(从)!
  这可真是让官员们想不开了,十年寒窗奋斗一生,可能到头来只是个三四品小官,而这
些人生出来就是一品、二品的大官。真是&读得好不如长得好(驸马),长得好不如生得
  但更让官员们难受的还在后头,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朱元璋这个老板是很小气的。
  朱元璋给官员们的工资是多少呢,一品大员一年1044石米,往下递减,正七品知县一年
只有90石米。
  我们以知县为例。管理一个县的县官一个月的工资只是7。5石,请注意,这些收入他要
拿去养老婆孩子,还有一大批人。
  明代的知县和今天的县长不同,那年头知县还兼任很多职务,他既是县长,还是县法院
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财政局长,税务局长,工商局长,县施工队队长。一个知县管这么多
事,打赏下面的小吏是免不了的,要不谁心甘情愿给你干活。
  他手下还有一大堆的长随,分等级为大爷、二爷。大爷有门政大爷(看门的),稿签大
爷(签押房磨墨的),下面是一群二爷,包括&发审&、&值堂&、&用印&等人,这些人是知县
签押房里的办公人员,此外县的重要部门知县都会派人去看着,知县还会带着自己厨师、师
  这一大帮子人都是县官的手下,全部要他养活。一个月只有7。5石的俸禄,大家就只好
去喝西北风了。
  当官的还要迎来送往,逢年过节到处走动,俸禄是远远不够的。
  可是就连这点俸禄,也打了折扣。
  洪武年间,一到发工资的时候,县官就找人提着米袋去拿自己的工资,7。5石米(活像
讨饭的),还算是按时发放,到成祖时候,就只能领到俸禄的十分之六,其余的部分怎么发
  --发钞票
  这决不是开玩笑,不是银两,而是纸币。明朝初期,纸币通行全国,按说给纸币也没什
么,但我们接着往下看就会发现问题了,成祖时,十贯钞可以换一石米,到了仁宗时候,二
十五贯钞才能换一石米。
  大家明白了吧,问题就是通货膨胀。
  要说到纸币的发行,还要从元朝说起,元朝很多事情办得很糟糕,但这个纸币政策是相
当好的,制定该政策的人应该是很有水平的,其钞票政策深刻反映了经济规律的普遍适用
性。元朝发行纸币是以金银为准备金的,如果没有金银就不发行纸币,而且发行有定额,持
有纸币者可以随时向朝廷换领金银。
  这是典型的金银本位纸币发行制度,这个制度使用了上千年(直到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
系破裂才告结束)。可到了朱元璋手里,这位仁兄对经济不熟悉,看到元朝印钞票可以流
通,他也印。问题是他一开始印就不停,明朝初年,每年的收入只有几万两银,可发行的纸
币却有好几千万,拿着一张纸,上面印着五千两,就想当五千两用?老百姓可不傻。
  说实话,官员真是可怜,俸禄已经很低,还发一堆废纸,拿来当手纸还嫌硬。
  人不能让尿憋死,于是种种捞钱新花样纷纷出炉。
  官员们主要用的是两招,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两招历史悠久,十分有名。
  折色火耗,大家可能听说过火耗这个词,当时交赋税往往是实物,如谷物,丝织物等,
但有时也会改征银两和铜钱,而熔锻碎银时候可能会有损耗,官府就用这个名义来征收多余
的银两,这些多征的赋税就称为火耗。
  其实到底有没有损耗,也只有官府自己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多收钱的借口,这一招可谓
流传几百年,长盛不衰,比明朝的历史还要长,一直到雍正时期,采用火耗归公的措施,这
一招才从历史上消失。
  话说回来,这一招是官府说了算,要征多少自己规定,执行中实际操作技巧不算太高,
下一招就不同了。
  这一招叫做淋尖踢斛,十分值得一提,百姓交纳粮食的时候,官府是用斛来装的,百姓
将粮食放进斛里,再称重,计算自己完成的粮食份额。谷堆要按尖堆型装起来,会有一部分
超出斛壁,就在百姓为交完公粮松一口气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官吏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对准斛猛踹一脚!此时超出斛壁的部分谷粒会倒在地上,
老百姓慌忙去捡,此时官吏会大声叫喊:别捡,那是损耗!喂,说你呢,还捡!
  这就是淋尖踢斛,踢出的部分就是所谓粮食运输中的损耗,这部分就成为官吏的合法收
入。那么老百姓呢,只能回家再送粮食来。这一招最关键的就是踹斛这个动作
  那一踹的风情
  要知道,这一踹是很有讲究的,官吏们为了这一踹苦练了很久,具体方式是有可能是先
在自己家附近找颗树,从踹树开始,以树干不动,落叶纷纷为最高境界。当然也有某些人选
择踹门练习,一定要做到一脚踹开,如超过两脚为不合格,继续修炼。这一修炼对他们也有
好处,万一有一天不干了,还可以转行去入户打劫
  在交粮这一天,官吏们准备好,一旦斛已经装满,便凝神屏气,闭目深思,然后气沉丹
田,大喝一声,部分人加十米助跑,冲到斛前,拼命一踹(不拼命不行啊,踹下来都是自己
的),如果踹下来的多,就会哈哈大笑
  那么老百姓呢,他们只能看着自己的粮食被这些人夺走。
  请大家注意,这两招只是封建社会最平常的,明朝的很多名臣如三杨、李贤、徐阶、张
居正等人都是靠这两招的收益养活自己的。而后来的皇帝也认可这些作为合法收入。
  虽然朱元璋的工资政策对这些行为的泛滥负有一定责任,但这并不能成为贪污行为的借
口,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官员们还是应该从自身上去找原因。
  大家可能会问,当时有没有不贪这些便宜的人呢,我回答大家,确实是有的,但是他们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只靠俸禄过日子的人,最出名的莫过于海瑞。
  这位仁兄实在是第一号正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干活,没有什么奢侈的享受
(也没钱),不该拿的他一分钱也不拿,上面说的火耗和淋尖踢斛的好处他从没有贪过。每
月就靠那点俸禄过活,家里穷得叮当响。
  他最后的官职是南京右都御史,这是个二品官,相当于监察部部长,可以说是文官中俸
禄最高的人之一了。但他家里请不起几个仆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吃得也不好,长期
营养不良,他死后,佥都御史王用汲来处理后事,一进门看见海瑞的家便痛苦失声。他想不
到海瑞临死竟然如此凄惨,家里到处吊着旧布帘子(买不起新布),用的箱子破烂不堪,家
里人都穿着补丁衣服。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毫不过分。
  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海瑞家连办丧事的钱都拿不出来,棺材也买不起,出殡的钱还是
大家凑起来的。
  这样的人在朱元璋时代也有,如当时的宏文馆学士罗复仁,为人十分老实,家里很穷,
但朱元璋对他仍不放心,有一天跑去他家里看,罗复仁买不起好房子,他只能在郊区买了间
破房子度日。朱元璋东拐西拐,终于找到了地方,见两间破瓦房外,有一个人正提着桶刷
墙。朱元璋见此人灰头土脸,粉迹满面,以为是给罗复仁干活的民工,便问他:&罗复仁住
在这里吗?&
  没想到,刷墙的这位听到有人问他,回头一看,大惊失色,慌忙跑过来跪拜,说道&我
就是罗复仁!&
  朱元璋这才看清他的脸,原来这个人真是罗复仁,再看他的打扮,一手拿着刷子,一手
提着桶,衣衫褴褛,和叫花子没什么区别,顿时哭笑不得。半天憋出一句话:&你怎么住这
样的房子?&
  罗复仁赔笑着说:&臣家穷,只能将就了。&
  朱元璋过意不去的说:&你这么有学问的人怎能住这样的房子。&便赐给他一所大宅院。
  罗复仁算是清贫了,但毕竟他的官位不高,还有比他厉害的。
  在六部中,以吏部(人事部)的地位最为重要,吏部尚书(部长)吴琳为官清廉,后退
休回家,朱元璋派使者去打探他的近况,使者到吴琳家乡,考虑到他当过大官,应该有很大
的房子,便去寻找。但转了一圈,没有见到什么大房子,他便在路边找到一个正在插秧的老
农,问道:&请问吴尚书住在哪里啊?&
  谁知那老农抬头对他说:&我就是吴琳,有啥事儿?&
  使者十分感动,便将此事回报朱元璋,朱元璋听后也十分感慨。
  这些人无疑都是优秀典型,但有他们这样高的道德修养的人实在不多。
  除去工资制度外,明朝时候的休假制度也有必要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古人的假期都是
怎么休的。
  先说老祖宗汉朝吧,他们实行的是五天一休制,也就是干五天休息一天,可不是休息星
期六或者星期天,而是轮到哪天休哪天,这一天还有个名字叫&休沐&,在这一天,官员们可
以回家,这样看来汉朝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隋唐时期,改成了十天休息一次,称成&旬休&,好像待遇比汉朝差了不少,实际上不是
这样的,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今天黄金周的概念,他们每逢新年、冬至会休息七天。这七
天时间是带薪假期。除此之外,能想得出来的理由也可以休假,除了我们日常的端午、中
秋、重阳外,还有皇帝的生日(由于皇帝经常变,所以这一个假期也经常变),让人吃惊的
是连如来佛祖的生日、老子的生日,孔子的生日也都放假,估计当年要是基督教传播广泛,
上帝的生日也要算在里面。
  宋朝待遇稍微差点,但是一年假期还是有个几十天的。
  到了元朝,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元朝统治者看来,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什么
旬休,大休都没有了,大家以工作为重,一年只有十几天休息。
  终于位置传到了朱元璋的手里,这位仁兄的工作精神我们已经介绍过了,他认为,给你
们发工资,让你们管事已经很优待了,当年老子连饭都吃不饱,还休息?
  有的官员提出要恢复前朝的休假制度,被朱元璋驳了回去,然后朱元璋规定了休假的制
度,倒还真是简单易行,一年休息三天!分别是过年、冬至、本人朱元璋的生日。
  还想休几十天,小子们还没睡醒吧!
  但实际实施后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两地分居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都无
法解决,于是后来规定从12月起放寒假,为期一个月,才算解决了部分问题。
  如前所述,由于这些制度的规定,朱元璋和官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而官员们为了自
己的利益,必然要违反朱元璋的这些法典,而朱元璋也不会允许这些事情的发生。这些矛盾
累积到一定时候,就会爆发。
  一幕历史剧就此开演
  朱元璋肃贪
  在所有的恶行中,朱元璋最憎恶贪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本该发给自己
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导致父母饿死的情景,就会忍不住咬牙切齿,这些人个个该
  他要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所以他尽
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
  可是梦想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经对他的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动感情的话:&从前我当老百姓时,
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
百姓的,决不宽恕!&
  朱元璋是说到做到的,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 两以上银子
者,立杀!
  即使在开国之初,60两银子也不是什么大数目,这个命令显示了朱元璋肃贪的决心。
  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还设置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政策。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机构设置多有不同,但县衙的布局是差不多的,都有大门、戒
石、鼓楼、二门这些结构,但在明朝却在大门和二门之间多设置了一个土地祠。此土地祠切
不可晚上去看,着实吓人。
  这个土地祠是干什么用的呢,不要吃惊,这个地方是剥皮用的,剥的就是人皮。
  原来朱元璋命令官员贪污处死后,还要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
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这个稻草人不是用来吓唬鸟的,而是用来威慑贪官
  较早享受到这一高级待遇的是朱元璋的老部下朱亮祖,这位朱亮祖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大
将,立有大功,被封为永嘉候(侯爵),镇守广州,可谓位高权重。但此人有一个致命的缺
点,骄狂。
  当时的番禺县(今广州番禺区)县令叫道同,是一个很清廉的官员,由于执法严厉,与
当地的土豪劣绅发生了矛盾。这些土豪吃了亏又拿道同没办法,便拉拢朱亮祖,希望他为自
己出头。头脑简单的朱亮祖收了好处,居然就答应了。
  此后,朱亮祖多次与道同发生矛盾,干涉道同的正常执法,还派黑社会暗中设伏,打了
道同一顿。但道同并未屈服,与朱亮祖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双方矛盾一步步升级,终于达到顶点。道同抓住了恶霸罗氏兄弟,朱亮祖竟敢动用军队
包围县衙,强行将人犯给抢了出来。并且还向皇帝上本,弹劾道同一大堆罪状。
  道同终于忍无可忍,也随后向皇帝递送奏章说明情况,但他忘记了朱亮祖有他不具备的
优势--快马。
  道同派人送奏章的马是驿站的马,而朱亮祖使用的是军马,朱亮祖也料到道同会告状,
于是他派人挑最好的马,飞快的赶到京城,狠狠地告了道同一状。朱元璋是个头脑容易发热
的人,一看了朱亮祖的告状信,就立马派人去斩杀道同。
  就在朱元璋发出命令后不久,道同的奏章就到了,朱元璋一对照就发现了问题,连忙派
人去追,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朱亮祖就这样杀掉了道同。
  道同为官清廉,家里没有钱,他死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母亲无人供养,便委托好友赡
养他的母亲,然后从容就死。
  他被杀时,无数百姓前来送行
  公道自在人心
  朱亮祖得意洋洋,自己终于斗倒了道同,他和那些土豪恶霸可以高枕无忧了。
  话虽如此,但朱亮祖仍然有些不安,他跟随朱元璋打过仗,深知此人要么不做,要么做
绝的性格。不过道同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知县,而自己却是开国大将,御封侯爵,想来朱元璋
不会为了一个芝麻官对自己下手的。
  朱亮祖的估计似乎是对的,过了一段时间,始终未见朱元璋有何反应,他终于安心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大理寺的官员手持朱元璋的手谕来抓他时,朱亮祖才会那样的
吃惊。他虽然手下有兵,却还没有神经错乱到敢于朱元璋对抗。他十分老实的把自己的兵权
交出,和大理寺的官员一起前往京城请罪。
  然而大理寺的官员并不急于上路,却询问他:&你的儿子朱暹呢?&
  这下朱亮祖惊呆了,他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因为朱元璋的人生哲学正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一路上,朱亮祖还存有幻想,他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只不过杀了一个知县,朱元璋最多
是责罚一下他而已,并不会杀他。
  但现实和想象总是有差距的。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九月初三,朱亮祖与长子朱暹被押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
没有跟他废话,充分发挥了自己动手的精神,上来就用鞭子抽了朱亮祖。侍卫们一看皇帝亲
自上阵,士气大振,在得到朱元璋默许后,纷纷开始动手。朱亮祖与他的儿子朱暹就这样被
活活鞭死。
  &鞭死&二字,细细品位,实在让人胆寒。
  杀掉朱亮祖和朱暹后,朱元璋下令将参与此事的恶霸全部杀死。他念及朱亮祖有功,给
他留了全尸,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朱暹等人的皮都被剥了下来,悬挂在闹市,供
众人参观,以为后世警戒。
  朱元璋对这件事情的处理让很多官员胆战心惊。而朱亮祖也在无意中创造了一个记录:
他是第一个被当廷打死的大臣。
  不过他并不是最后一个。此后,当廷打死大臣这一明朝独特的现象就此延续了下去。终
明一朝,很多直言大臣都被这种极端的刑罚打掉了性命。
  此后,朱元璋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越来越严厉,他创造了一个以往封建统治者想都不敢
想的政策,即规定普通百姓只要发现贪官污吏,就可以把他们绑起来,送京治罪,而且路上
各检查站必须放行,如果有人敢于阻挡,不但要处死,还要株连九族!这在中国法制史上是
绝无仅有的。
  但这一政策的操作性不强,明代的实施者并不多。
  与这种群众检举揭发相比,朱元璋肃贪的主要线索来源是他的耳目,也就是我们上面介
绍过的检校。这些人遍布全国各地,一旦发现官员有贪赃枉法等问题即可上奏,而朱元璋也
拿出了玩命的精神,即使情报送到京城已经是半夜,他也会立刻起床接见。
  甚至有的贪官今天刚收红包,第二天就会有纪检官员来找他,并将他抓回论罪。其效率
不可谓不高。
  朱元璋使用了这么多的手段,自己也全力配合,按说贪污行为应该绝迹,然而情况远没
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好难注册哦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现在你已经是举人了,那么请你打好包袱,准备好笔墨纸砚,明年二月你将要迎接人生
的真正考验--会试。
  这个考试只有获得举人资格的才能参加,也就是说,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
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可能有变动),但要注意,这三百人并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进
士,他们只是&贡生&,要想当进士,你还要再过一关。
  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在说下一关之前,我们要介绍一下科举考试的考场,当时的考场可不是今天光线明亮的
教室,还有一大堆家长在外面抱着西瓜等你。明代考试的考场叫做贡院,其实从其结构环境
来看,可以称其为牢房。
  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大家可以估计一下录取率),都是单间,有人可能觉得单间很
好,别忙,我来介绍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单间,这种单间叫做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
  大家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觉到,这几乎就是一个笼子。考生在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
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
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然而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在那盏孤灯下,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我们的先人满怀着
报国的理想,用坚强的毅力写出了妙笔生花的文章,实在值得我们尊敬。
  每一个经历过这场考试的人都应该获得我们的掌声,不仅是那些成功者,也包括那些失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
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这些可怜的考生是不敢也不
能抬头的,他们只能战战兢兢的答完问题,然后退出等待自己的命运。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
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
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而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如果到了这里,你还榜上有名,那么恭喜你,你将会被派任官职。不过不要期望过高,
此时分派的官职都不高,经历这么多苦难,你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八品的县丞而已,离县
太爷还远着呢,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当官了吧。
  科举考试不但是获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读书人追求荣誉的途径。对他们而言,状元就是
他们的目标,虽说文无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状元也是人,凭什么不是我?!
  事实也是如此,但状元虽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产量很低,但毕竟还是有的,所以读
书人心中的最高荣誉并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朝思暮想的,获得这
一称号的人将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为万人景仰!
  这一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这是真
正的高难度动作,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
中也是第一。这就要求考生光是学问好还不够,必须反应快,长得比较帅,才有可能获得这
一称号。所以要得到这一称号是要有一定运气的,祖坟上岂止是冒青烟,简直是要喷火。
  这种人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只出现过两个,一个是洪武年间的安徽人黄观;另一个是
就正统年间的浙江人商辂,非常厉害。商辂在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后面我们还要提到他。
  自隋唐开始科举后,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三个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一
人,元一人,明一人,清两人。这些人实在是值得我们崇拜的。
  参加科举考进士是为了当官,随着老百姓做官的人越来越多,世俗的名门望族势力慢慢
消退,科举进士们形成了所谓的科举势力,也就是后来的文官群体,这一群体给明朝的政治
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他们形成了类似黑社会的组织结构。上可威胁皇帝,下可统治百
姓,十分之可怕。在此,我们先看看他们的组织内的运行秩序。
  我们前面说过,进士一录取就可以候补官员,而举人要当官,就难得多了,他们要参加
三次会试,如果实在没出息,还是不能考过的话,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册,过几(从一到几十
不等)年,官员死得多了,有了空缺,就会把这些举人翻出来,选择其中一些人去当官。这
个叫&大挑&。那么大挑的标准是什么呢,说来大家可能不信,是看你的长相,选择方式类似
现在的警察局认人,举人们如同嫌疑犯,几十人一队,站在吏部大臣们面前任人挑选。
  这个时候,长得丑的可就真是叫天不应了,肯定是没有你的一份了,早点回家吧。
  其实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啊!
  选中的举人就可以当官了,这些举人虽然没有考上进士,但也算是上过榜的,所以他们
叫做一榜出身,而进士就叫两榜出身,大家毕竟都是考试出来的,所以进士们也把举人看成
自己的同类。也就是所谓清流。
  这些清流们内部的秩序区分很有趣,需要详细说说,大家了解这些规则后,就能较好的
理解明代中期文官集团中发生的很多历史事件。
  我们列举出五个官员来说明这个问题,给他们分别命名为甲、乙、丙、丁、戊,这五个
人的职务是这样的,甲是兵部侍郎(三品),乙是礼部郎中(五品),丙是刑部员外郎(从
五品),丁是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戊是布政史参议(从四品)。
  这五个人中甲、乙、丙、丁都是进士,戊是举人出身,他们在兵部大堂相遇,分清官位
后,他们按照秩序坐下,大家开始谈话,由于说的不是公事,自然要从出身讲起,此时戊一
定会先退出,为什么呢
  因为他够聪明!虽然他的官位在五人中排第二,但人家谈的是进士的事,你一个举人连
殿试都没有参加过,凑什么热闹。这就类似现在开口问学历,他是北大,我是清华,您呢,
总不能说是克莱登大学毕业的吧。这个时候上去无异于自讨没趣。而且这些进士出身的人十
分喜欢讲登科时候的事情,一开口就是想当年,老子如何在殿试中应对自如等等,就如同围
城里的那句名言&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时不时就会抛出一句。
  其实他很有可能是答非所问,慌不择路爬出去的,谁知道呢。这是见面的第一步,摆出
  下面是第二步,大家既然都是进士,那就好谈了,谈下一个问题,何时中进士的。一谈
之下,甲是洪武十六年的,乙是十九年的,丁是二十二年的,丙资格最老,是洪武三年的,
这就类似今天见面问人:您的哪一届毕业的啊,喔,是师兄啊,失敬失敬。当时可不是说两
句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个时候,那三位就要向丙行礼了,这是规矩,不管你官和年纪比对方
大多少,遇到比你早登科的就要行礼。这是第二步,摆资历。
  第三步就是比名次,哪怕都是进士,也有个优等名次的问题吧,甲说:我是三甲同进士
出身,乙笑一下:我是二甲进士出身,丙也笑:我是二甲第十五名。
  这个时候丁说:我是庶吉士。
  那几位马上就不笑了,乖乖的站起来行礼,这是因为庶吉士实在来头很大。
  在所有的进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选精英考试才可成
为庶吉士,他们的职责是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并帮皇帝起草诏书,是皇帝的秘书,权力很
大,到了明朝中期,更形成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示意志坚定的词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