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好难学,有没有前辈分享一下学习经验

各位前辈你们好?我想学中医,想问你们一些问题? - 中医教育 -
中医药论坛 - ZHONGYIYAO.NET
&(实名注册,交流更贴心)
& 各位前辈你们好?我想学中医,想问你们一些问题?
我是刚大专毕业,在家里,很想学中医因为我们的中医博大精深,但是现在的人学习中医的少的不能再少了,认为中医不能挣钱什么的.的确我知道中医没有西医实用,但是我就是想学.
好像有位伟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干什么事只要有兴趣就一定能学好,在我们这里有些人依这自己的一点医术在我们这里看病要的钱很多,动不动就是打吊针,我就是想把中医学好不说挣什么钱,只要能给人看好病钱多钱少我不在意.可能我说这些话有人会笑我,但是我想说的就是我所想的,我就不相信学不好,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还望各位前辈指点呀?
看看现在的人都觉得学中医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封志强 说:西化的假中医不行了。中医长青!
积分22633&
谢谢。如何学好中医,可参考中医教育版块的帖子,http://www.zhongyiyao.net/bbs/forum-6-1.html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积分10730&
非一日之功,先加入论坛qq群:2831200。有空和大家聊聊。
再看看张宾先生所说的四小经典。
有问题可以发帖和大家交流!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积分17489&
我就不相信学不好,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还望各位前辈指点呀?
可以先读一读曹东义教授的《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刘世峰的《传承中医》也可供参考。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积分17489&
要想学好中医, 马文辉主任中医师 主编的《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也是必读之书。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我就不相信学不好,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还望各位前辈指点呀?
可以先读一读曹东义教授的《中医近现代史话》 ...
铁骨铮铮 发表于
07:01 PM 害羞不?老铁?推销起自己来了啊?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积分28857&
因为你是“刚大专毕业”,课本及课堂的中医知识,可能还有记忆,所以如果要想继续学中医或深造的话,建议你最好继续读高等医药院校最新版统编编教材(大学本科或硕本连读教材)。因为教材相对来说比较系统而全面,客观、公正而合理,是比较规范的版本,是登堂入室的敲门砖,不至于走偏。
⑴基础理论的可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⑵本草方剂汤头的可读----《中药学》、《方剂学》。
⑶经典理论著作的可读-----《内经选读》、《伤寒学》、《金匮要略》、《温病学》。
⑷医史文献的可读---《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评分坛友同时说:
却波渔翁 说:同意
积分17489&
害羞不?老铁?推销起自己来了啊?
其实,儒家文化包括道家,就是爱以清高为荣,既然学中医,成为中医人,为了中医事业的发展,为了中医后继有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理解万岁!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积分10730&
回复 7# 河间金栋
河间金栋先生,良师益友也!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是其人,学其道;中医易学难精;后续学者需要恒心、毅力加有用功,可以试试看,多学点中医药常识可防自己被庸医乱治,若中途想放弃就努力放弃,别耽误自己——能成为真正的中医毕竟是少数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评分坛友同时说:
王叔文 说:我很赞同
医者:医己,医人,治病救人也;生者:此生命规律之活法也.如此不知,何能妄言为医生!
先学《药性赋》,再背《汤头歌》,找个中药店,再去学认中药。去看药师怎么炮制,到柜台上学抓药,看全国各地的中医和民间中医是怎么开方的,中医经典很多,有的是时间去看,去理解。闭门造车是不行的,经典倒背如流如果不结合实际,只能去应付考试,可以去当硕士当博士,当教授,但还是当不了中医!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评分坛友同时说:
周现强 说:一是自己兴趣与爱好,二是如此引上学中医的正轨 王叔文 说:我很赞同
积分11014&
儒医的口诀与主张
一本《伤寒杂病论》,由于历史的原因,后世分为两部书,众曰《伤寒》曰《金匮》。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说:“《伤寒》、《金匮》应该是临床医家的看家本领所在。而《内经》、《本经》则是中医与中药理论的本原。”此说与古代儒医的口诀:“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不谋而合。两经(内经、本经)两典(伤寒、金匮),合称四大经典,古今吻合如此,真正是中医提高、深造的必读之经、必读之典。
近代儒医还告诉大家,学习祖国医学,不要走冤枉路,最直捷的方法是先去诵读“药性、汤头、脉诀、证治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周现强 说:书虽小而精华瑞,踢门心悟胆艺大。 阴阳之子 说:赞同先生观点
回复 7# 河间金栋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积分35702&
中医经典很多,有的是时间去看,去理解。闭门造车是不行的,经典倒背如流如果不结合实际,只能去应付考试,可以去当硕士当博士,当教授,但还是当不了中医!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积分16749&
初学中医读那些书?[1]
&岳美中医话集&是一本好书,其中&述学&&当读古医书&两篇尤宜
秦伯未的&中医入门&&谦斋医学讲稿&&内经知要浅解&&中医临证备要&均应案头必备
&医宗金鉴&立论公允,亦当必备,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当备,此公的&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绝佳,歌中有药量.真能背诵,一生受用.
初学者花几年功夫吃透以上几本,其器利也,
诊脉有&瀕湖脉学&足矣(初学)针灸当啃&针灸大成&
&伤寒论&先读白文,次读柯琴&伤寒来苏集&&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
&内经&先学王冰&素问注&高士宗&素问直解&(于天星按)
…… …… ……
提示: 您需要【】或【】才可以浏览更多内容。
高语山林,偶言市朝,知命无茧,温饱即安!
坐拥书城,悬壶庐川。网上会友,医情绵绵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查看: 892|回复: 0
在网上找到一些医学学习经验,发上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医学生经验之一(系统陈述)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考易工作室&&作者:转载&&责任编辑:wmg
1、功夫下在平时,不要搞考前突击。尤其是基础课,对于一个在医学知识方面完全空白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尤其重要!上课把老师花大部分时间讲的内容认真做笔记,课后尽量看一遍,可以加深印象!因为好多科目老师到期末不会点重点(至少我们学校是这样的),所以平时的笔记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平时很努力的话,考前看看笔记一般就可以通过了!
2、医学关键不是要把所有的文字印在脑海里,而是要理解、融会贯通,形象思维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解剖学和组织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来说,盲目的背书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3、介绍一下本人做笔记的方法:我一般是把笔记记在书上,如果老师讲的东西可以在书上找到的话,直接划下来就可以了;如果书上没有的内容,这很可能就是老师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即使不是考试的重点,也很可能是对我们很受用的,所以要引起足够重视!顺便说下,我记笔记都是用红笔记的,如果复习时或预习时有什么总结的话,一般用蓝笔,便于区分!也可以将一些总结性的表格之类的用小张纸贴在相应的页面上,复习会方便的多!
4、对于临床课的学习,我认为方法又有不同!这时上课就不能以笔记为主了,关键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有时候老师会结合理论讲一些临床上的典型病历,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也方便我们记忆,这也是引起同学兴趣的重要因素,呵呵!另外,要重视见习课,这是我们从学生到一个准医生的过度阶段,也是我们开始应用书本知识的时候!课前最好看下相关章节和实习指导,这样就有的放矢了,印象也会深刻的多!至于考试复习,我想应该不会很吃力才对!(本人亲身体会!)
5、这点也许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如何复习效率才能最高!分析如下:一本书至少也有300页,一个科目的考试满分为100分,也就是说最多也只能出100个知识点吧!(何况大题不止5分吧?)所以考的肯定是老师上课重点讲述的内容(笔记这时候就发挥作用了),没讲过的一般不会考(99%的概率),就算考了分数也不多!(如果单纯应付考试可以,但想学更多东西的话还是看下吧,有好处的!)这样压力就小很多了吧!另外,如果可能的话,找些历年考过的题目做一下,题目的符合率40%左右,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教研室会出些习题集,这很大部分来自于题库,做一下是很有的哦!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就买本参考书(不要多,1本足够,但是要精!)个人推荐科技出版社的那一套,有总结,又有习题,方便复习!
6、要重视医学英语的学习:我们学校用的是王铁成编写的《医学英语特点剖析》作为教材,这本书总结了一些常用的词根,还讲述了英文病历书写的方法和技巧。虽然用的例文老了一些,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非常有好处的!此外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积累,这样对于以后阅读外文,掌握第一手材料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校在期末的理论考试中还会出30%左右的专业英文题目,有的要求用英文答(大多数都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督促我们平时学习医学英语的作用!
7、对于临床课的学习,我认为要重点锻炼自己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注意手法要标准)的水平!这是每个医学生的基本功!不要老是想一步登天,对于每一个病人,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医生没有问病史和做体格检查的习惯,只是开一些检查,通过检查去诊断!病史和体查结果都是编出来的!这样对于我们学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我们从跨入医学大门起就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我的一位带教老师曾经说过:“遇到一个诊断不清的疑难病例,如果能够详细地询问病史、系统地做一次体格检查,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实习中的经历告诉我,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虽然不是什么,可是我认为终身受用!在这里也想把这句话奉献给大家!也希望给大家有所启迪!如果你觉得自己体格检查不标准的话,可以看下《简明体格检查图谱》,上面有规范的讲解和说明!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以后如果想到其他的内容,我会继续写下去的!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作为对我和的支持吧!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四(如何学习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考易工作室&&作者:转载&&责任编辑:wmg (发布时间: 17:33:28& &阅读次数;453)& & 源自考易网
& & 这门课堪称我们学校的四大名补之一,每年都有好多校友残败在它手下,为学校的生化教研室奉送了大量的补考费,可见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啊!而且这门课,也是考研的重要一科,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取得胜利!呵呵!本人比较幸运,考了85分,在班上也算是比较优秀的成绩了,哈哈(谁又把砖头乱丢?!)言归正传吧& & 学习生化,我是下了一些“苦工夫”的,因为怕挂掉,所以考前把书看了4遍!话说回来,我学生化的时候,平时也没怎么看书,基本是考前突击的!因为我知道,像这么抽象的课程,按照我这个记忆水平即使平时看了书,到时候不下工夫复习,一样是什么都不记得的!所以,我利用考前的2个星期突击了一把,感觉效果还可以!我看第一遍书的时候,是把书都通看了一下(不过没有讲的我没有看),掌握了基本的内容,在看书的过程中,写出一些简要的提纲,我还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后面叙述)一边念,一边抄,然后再背着默写一遍,晚上睡觉前反复回忆,结果做梦都是这些东西,呵呵!第二、三遍主要就是根据这些提纲来回忆、复习,忘记的就再看书,不要怕重复,只有这样才记的牢靠!最后一遍书主要是大概看一下课本,把专业英文单词看了一下(因为我们要考20分的英文题目,还要英文回答!),整理一下思路!记得那天是下午3点考试,还是夏天,好多同学顶着烈日去教室做最后冲刺,我则一个人躺在宿舍里睡了个午觉,下午状态也不错,好多不会的也蒙对了,哈哈!& & 下面就是根据我复习的经验总结的一些重点:三大物质的代谢以及相互转化,这可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掌握(尤其是三羧酸循环)!再有就是呼吸链、以及胆色素的代谢!其他的就是掌握一些蛋白质、DNA和酶的一些基本知识!分子生物学的内容主要是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的过程一定要掌握,考试的主要分数都是出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我复习生化的时候用的是北医编的一本参考书,是16K,蓝色封面的那本,虽然有的题目比较有难度,但是对于理解一些知识点还是很有帮助的!那本书的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比较全面,也很细,考试可以参照那本书准备相应的题型!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五(如何学习生理学)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考易工作室&&作者:转载&&责任编辑:wmg (发布时间: 13:37:30& &阅读次数;551)& & 源自考易网
在基础课里面,生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我们知道:医学课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基础课、桥梁课、临床课,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我个人认为生理学是介于基础课与桥梁课之间的一种课程,是为那些桥梁课打基础的,如果生理学不好的话,比如药理、病理生理学的一些内容很难理解。不是说学不会,只是理解起来要吃力一些!
生理学的学习一般分为2部分,理论和动物实验!实验课上可以验证一些书本上的理论,加深印象!因为书本上的内容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实验课上老师会讲一些实验的相关理论,注意,这些往往就是考试的重点!这里面循环系统的实验比较多,可以顺便练习一下操作技术,如气管插管、颈动脉插管等等。由此可见,循环系统也是考试中占比重较大的部分,我记得我们期末考试的时候,考了2道循环系统的大题,一个是关于心脏的,一个是关于血压调节的!而且,说循环系统重要,也是因为以后学习心血管系统药物和病理生理的时候都用的到这些知识!
此外,比较重要的知识有细胞膜电位(以后学习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时候方便理解)、兴奋-收缩耦联、能量与代谢、肺通气的基本概念,(消化系统考的很少,只有几个选择题,不知道为什么~)神经系统也是主要掌握一些概念(我们那次考了“去大脑僵直”的名词解释),内分泌系统主要掌握一些调节轴的调节机制(我们大题考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结果好多同学都没有复习,这道题目得分很少!)其中值得提出的是泌尿系统,尤其是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以及肾小管和**管的转运功能这2节是难点,我当时学的时候看了好多遍书、又问老师才弄懂,这对于以后学习病理生理学中“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一章有帮助理解的作用,希望能引起重视!
最后还是推荐一本参考书,还是北医编的那一本比较好,我看过,但是那上面的题目太多,我没有做完(而且我们学校有内部的复习资料,所以其他参考书看的比较少~)如果贵校也有复习资料的话,还是以资料为准吧!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六(如何学习病理学)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考易工作室&&作者:转载&&责任编辑:wmg (发布时间: 10:29:43& &阅读次数;656)& & 源自考易网:
& & 到了病理学,就是进入桥梁课阶段啦,前面有了组织学的基础准备知识,相信学起来应该不会吃力才对!其实,即使你前面没有学好,也没有关系,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多的阻碍!要对自己有信心~& & 首先要了解病理学主要学习目标,即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变特点,包括大体的改变和镜下得改变,通过这些改变可以推断出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以及相应得治疗原则(当然这最后一点是临床课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了解了这些,考试、复习就不会“跑偏”,就容易抓主重点!& & 《病理学》教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总论和每个系统疾病的各论。我认为总论部分是相当重要的,它主要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所以对于总论里面所涉及得概念一定要读懂、吃透。各论部分虽然篇幅多,只要理解了总论的内容,学起来还是会很轻松的!& & 通过学习病理学,我感觉“名词解释”是最重要的!虽然考试中这种题型占的分数不多(最多也就15~20分),但其他知识都是从这些名词中衍生出来的,建议大家引起重视!(我有几个同学,考试前只把那些名词解释看了一下,结果成绩也很不错,由此可见,这些概念有多重要了!& & 病理学的教学也分为两部分:理论和实验课。实验课主要就是看大体标本和切片,都是非常典型的病例。很多标本看过之后会终身难忘的!这对于复习也很有帮助!看片子的时候,如果你理论不是很熟悉,也可以带一本组织学图谱,经过对照,比较容易发现异常(但有的老师不提倡这么做,说是会减少看病理切片的时间。反正各有利弊吧!)!至于理论部分,不需要我多说了吧?值得注意的是,要学会描述一些特殊病变的镜下改变(如巧克力囊肿、结核肉芽肿等),对于考试中做一些综合性质得大题有很大帮助!最后,谈一下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考试重点!其实病理学得知识点比较散,说起来很多!& & 总结一下:教材中后面带有英文名称的名词是肯定要掌握的,其中《肿瘤》和《炎症》两章是要重点看的,因为各系统疾病还是以炎症和肿瘤多见!此外,要特别注意书中提到的具有描述和比喻性质的概念(包括其发生机制),如槟榔肝、巧克力囊肿等,考试的时候经常出现!各论就是掌握一些疾病得特殊病变(不典型的考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呵呵!),以及一些疾病的演变和转归过程!& & 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这是最近几年病理学的考试趋势(考死知识的比重少了很多)。举三个例子:1、如果一个病人出现一个颈部肿块,你考虑哪些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怎样的?2、试总结一下你所学过得肉芽肿有哪些?描述其镜下改变?3、给一个肺心病的临床病例,让你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一下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例变化?& & PS:我之所以没推荐参考书,是因为我觉得学习病理学还是以看书为主,练习是次要的!如果非要买参考书的话,我觉得科技出版社的那本还不错(32k的)!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七(如何学习药理学)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考易工作室&&作者:转载&&责任编辑:wmg (发布时间: 09:22:49& &阅读次数;629)& & 源自考易网
这门学科给人的感觉就是2个字:枯燥!说真的病理、药理、病生放在一个学期学,确实比较郁闷,那个学期会很忙,如果平时没看书,只是靠最后1个月的时间的话,很容易顾此失彼!所以平时要看一下书,就拿药理学来说,我觉得至少要看上3遍书,才能有点感觉,除非各位对自己的记忆力相当自信,呵呵!不过我是属于笨鸟级别的!但是还是让我侥幸发现了一点“捷径”!
和其他科目相比,药理的知识点最散,我看第一遍书的时候根本摸不到头脑,觉得抓不住重点,好象什么都要看、都要背!(我开始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背了,但是怎么也记不住,转天就不记得了!呵呵)其实不然,我作为过来人,可以告诉你,既然这门学科叫做药理学,那么重点在一个“理”字,其教学目的并不是要让你记住所有的药物,而是要掌握这一类药的共同特点!书上每类别的药物都会给出一个代表药,通过这个药物来让你认识这一类的药物,因此,只需要掌握这些代表药物就基本掌握了药理学的重点。这样这本书就薄了很多吧?至于其他药物,一般只要知道它属于哪一类就可以了。幸运
的是,药物的命名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其后缀往往相同!(如普奈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记忆!至于一类药物中各个药物的细微差别,那到了临床实习、工作再掌握也不迟!
《药理学》教材也可以分为总论和各论2部分!总论里面还是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其中又以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中的药物消除动力学最重要!虽然我个人认为这对后面的理解影响不太大,但是这里有很多考点,所以还是应该重视一下!在各论里面,要重点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代表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那些条目明确的总结性质的药理作用要仔细看!)其实有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是要清楚的(如各类利尿药物分别作用于肾脏哪一部位,应用时要注意什么?),这里还会涉及到一些生理学的基础知识,不懂的话可以复习一下!下面我分几部分介绍一下各论:
a、神经系统药物:这一部分有一章概论,比较重要,最好能熟悉那个表格,就是说要掌握各种受体的分布,以及激动或抑制该种受体会产生那些药理作用!弄懂这些,这部分的内容就会很容易记忆!(如果开始死记容易记混,那就等学完这部分,把书看过后,用这个表格做复习提纲,很有效果!)
b、镇痛药:以**为代表,药理作用很重要,同时要掌握副作用及中毒的表现!
c、解热镇痛抗炎药:以阿斯匹林为代表,掌握其药理作用!这是个很经典的药物,所以考试的时候比较受老师偏爱(根据历年考试题目,个人总结!)
d、心血管系统药物:是药理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书上的章节也有重叠的地方!书上提到的有的药物,临床上现在已经不常用了,有时候为了说明药理机制,还是以其为代表介绍!重点掌握下面的药物:钙拮抗药、强心甙、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利尿药及脱水药、β受体阻断药。
e、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单独提出来,因为它重要,不仅仅是考试,而且在临床上也应用广泛(特别是糖皮质激素),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其药理作用往往会以大题的形式出现,而且连考了好多次!
f、抗菌药物:药理学中的又一重要方面,临床亦应用广泛!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抗菌机制、副作用,以及一些疾病首选什么抗生素!
g、其他:即我没有提到的章节,一般考试分数很少,如果复习没有时间的话,还是重点掌握前面的重点章节吧!
关于药理学实验课,可以巩固上课所学知识,学校安排了实验,说明这类药比较重要!(个人经验!)
最后推荐参考书:北医编的那本内容丰富,但是难度有些大,问答题可以照上面的准备;科技出版社的那本,总结的知识点比较好,题目就是少了些,所以各有利弊!总之,课本还是比较重要,练习在其次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九(如何学习微生物学)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考易工作室&&作者:转载&&责任编辑:wmg (发布时间: 10:29:09& &阅读次数;371)& & 源自考易网
微生物学:&&
&&1、总论要学好,这里的概念在考试中会经常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的;& & 2、善于横向联系,把各个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对比,掌握他们中间有哪些共性,突出的个性是什么,这样感觉记忆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 3、重视实验课上的时间。我们的实验课上,会看一些教学录像,临下课的时候老师也会把一些相关的内容、重点的内容重申一下,这很可能就是重点所在!还有,实验课上会看许多片子,要用心一点,最好把看到的都用红蓝铅笔画个图,对于最后实验考试的时候复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哦!另外,你也可以边看片子,边看书,最好自己学会描述,这样印象会很深刻,到了期末也会给复习减少一些难度!& & 4、可以买本参考书,最好是总结得比较好的。因为我学微生物的时候只用过我们学校编的习题集,所以也不能给各位推荐参考书了!我想科技出版社的那套应该不错!再告诉各位,我们学校的参考书是16开大本的,紫红色封面,好像是叫《微生物学学习指导》(名字记不太清楚了),上面基本都是习题,比较全面,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参考一下,毕竟每个学校的命题都有自己的习惯,呵呵!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十(如何学习诊断学)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考易工作室&&作者:&&责任编辑:wmg (发布时间: 09:35:35& &阅读次数;318)& & 源自考易网
开始接触诊断学,那么恭喜你,你离当医生又进了一大步!《诊断学》是临床基础课,也可以叫内基(即内科基础),都是由内科医生来给我们上课!在我们学校,诊断学占了8个学分。相信在其他院校,这门课的分量也一样不轻吧?其实开始学的时候我以为学完诊断学就可以诊断疾病了,后来学完才知道不是这样的!呵呵~具体的诊断标准是在临床课上讲述的,而诊断学的学习重点是病史和体格检查!这些在临床上诊断疾病的时候都是必需的基础内容!
《诊断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临床诊断学(也叫物理诊断学)和实验诊断学!
先来说说临床诊断学部分,这可是诊断学的重点,它又可以分为症状学、全身体格检查、心电图3个部分!
1、症状学:这部分介绍了临床上的一些症状,这部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会花很多时间来讲述,可能只挑几个最常见的来讲,如发热、头痛、胸痛、腹痛、水肿、呼吸困难等等!刚学的时候我以为哪句话都是重点,结果从头背到尾,后来发现这种方法不可取,不但记不住,而且浪费时间(考试时所占比例很小)!在初学阶段,重点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如各种热型的特点(常考名词解释)、水肿的常见原因及其特点、三凹征等等。如果想记更多的东西的话,建议把每种症状产生的机制理解好好一下,这样记忆起来会容易,而且不容易忘!关于这部分,初学可能没有什么感性认识,等把临床课学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就会有另一个层次的理解(个人体会)!虽然这部分不是考试重点,但是不代表它不重要,其实在临床实习问病史的时候还是很需要这些知识的,如病因、伴随症状等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会有很深的体会了,哈哈!另外,最好能掌握这些常见症状的英文,这些都是很基本的东西,以后肯定会用得上!
2、体格检查:这可是诊断学的核心部分!这学期诊断学的主要就是要每个人都学会全身体格检查,其中心脏、肺部、腹部的检查又是重中之重!学习这部分的要点:第一,就是看书,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手法;第二,要珍惜每次见习课的时间练习!不过见习时很多时候都是同学之间互相练习,在病人身上练习的机会不多(内科见习的时候会相对多一些),所以回到宿舍也可以互相练习,练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建议各位买一本《简明体格检查图谱》相信帮助会比较大的!至于考试可以分为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我们的操作考试是每人抽考2项,拿同学当模特,做完以后报结果。其实结果都是阴性的,不过要注意报结果的规范性哦!举个例子:肝脏触诊报结果不能说肝脏无肿大,要说肝脏肋下未触及!至于理论考试,主要是针对一些名词和一些体征的意义来考核,复习的时候就有针对性了!如移动性浊音阳性说明腹水至少达到多少毫升之类的题目。当然,考试中也会出现一些综合题,如肺气肿的病人会有哪些体征,要从视、触、叩、听4个方面分别叙述!这些都是临床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相信理论结合实际,这些不会是大问题!
3、心电图:在我们学校,这部分每次占的分数很小,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我觉得还是比较重要的!我认为重点要掌握的是正常心电图(只有知道正常的,才能发现异常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的诊断(定位和分期)、房颤,这些最容易在考试中出现!
下面说下实验诊断学部分:
我们学校这部分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考试前都会发复习资料,考试基本都出资料上的内容。我觉得三大常规、骨髓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脑脊液检查、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要重点掌握,其中后2项很喜欢出问答题!当然,实验诊断学的内容有很多,一些内容的难度也比较大,老师上课也不会全部讲到,很多还是靠以后自己积累、总结,所以老师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在这部分刻意为难大家的!
至于参考书,可以参考科技出版社的那本,当然做题目不是最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进步才会更快!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十一(如何学习内科学)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考易工作室&&作者:转载&&责任编辑:wmg (发布时间: 14:14:04& &阅读次数;292)& & 源自考易网
其实对于临床课的学习而言是没有重点的,因为在工作中什么病种都有可能遇到的!如果要从事这一科的工作,最好还是都掌握比较好~但是,这么厚的一本书该怎么学习呢,我认为还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重点,这样考试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了!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我们的学习目标,对于本科阶段的医学生来说,还是以掌握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下面我就来分章节来讨论一下(由于内容比较多,也许要分几次来完成):
内科学关键是要重点掌握呼吸、循环、消化三个系统的疾病,这在讲课和考试中占的比重会很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他系统的疾病就掌握一些常见疾病就可以了!
提醒一下: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因为各个学校的命题习惯不同,(但我个人认为一个学校历年的命题很可能大致差不多)我不希望对大家产生误导,那可就是我的罪过了,呵呵~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十二(如何学习呼吸系统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本病在临床上最常见,尤其是急诊科,但是由于它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所以上课时一般不会讲,考试也一般不考,所以不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个人认为,有时间的话还是熟悉一下,毕竟上了几年学,如果连这么简单的病都不会处理,我想也够没面子了吧?呵呵2、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本节乃是绝对的重点,考试经常会出病例分析!一般的病例都是病史很长,由慢性支气管炎逐步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心衰、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而且还会合并一些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所以要求有较强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才能答满分。连接本节知识的主线是其病理变化,所以掌握了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理解、记忆本节内容有很大帮助!下面归纳一下本节重点内容:(1)慢性支气管炎的分期和诊断标准,以及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2)肺功能检查对于阻塞性肺气肿诊断的意义;(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产生机制(相对重点);(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并发症;(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辅助检查以及急性加重期的并发症(其中治疗相当重要)。3、肺栓塞:一般上课不会讲述,考试也不会考,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4、支气管哮喘:一般不出大题,重点看一下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知道药物有哪些类)。另外,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也要熟悉,有时候会考简答题。5、支气管扩张:一般不会考,可以看一下其临床表现还有X线特点。6、呼吸衰竭:多数情况都是结合病例考,但是要掌握两种呼吸衰竭的判断标准、简单的血气分析(病理生理学都讲过,不记得可以复习一下)、氧疗方法以及治疗原则!另外,注意一下“肺性脑病”的名词解释就差不多了!7、肺炎:掌握“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概念,还有一些常见肺炎的典型症状、X线征象和首选的抗生素(书上应该有一个总结表格)。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比较重要,但一般不会出大题!8、肺脓肿:不是重点,熟悉一下临床表现、X线特点和治疗原则就可以了!9、肺结核病:比较重要。要掌握其临床类型病原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判定(尤其要知道阴性结果的意义)、并发症和化疗的原则(对于一线药物要掌握其不良反应)。另外熟悉一下咯血的处理方法和治疗失败的原因,本节就算基本掌握了!10、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上课一般不会介绍,考试也不会出现,所以不是重点内容。1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掌握其临床表现及诊断(特别是要知道哪些人群需要排癌检查)。另外,熟悉一下病理分型(常以小题目出现)。12、胸膜疾病:重点掌握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尤其是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临床表现是相对的重点!1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是重点,有兴趣的话就看一下,呵呵~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十三(如何学习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本篇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都是内科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考试的重头戏,所以要引起足够重视哦根据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感觉本篇内容不是很难学,只要下点功夫记些内容,还是很容易学好的,所以不要担心!总结一下本篇重点章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绝对的重点!很容易出大题!)下面我会就重点的内容重点说明,其余内容就简单提一下好了!
1、食管疾病:在内科的课程中,本节一般都不会讲授,都是放在外科学(心胸外科部分)讲的,不过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学
2、胃炎:了解一下急、慢性胃炎的分型,还有就是2个概念:Curling溃疡和Cushing溃疡,至于诊断和治疗就比较容易一些,熟悉一下就好
3、消化性溃疡:本篇重点之一!首先应该明确一个概念,即广义的消化性溃疡还包括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胃黏膜异位产生的溃疡,不单单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另外,要知道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只记大条就可以了),其中又以H.p感染最为重要。要掌握其临床表现(一句话: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和一些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容易考名词解释)以及并发症(很重要)!至于治疗我认为要掌握大的原则和药物的种类(个人认为最好能记住各种药物的特点和副作用!)以及常用的抗H.p治疗的方案(如新三联1周疗法等)!关于辅助检查和诊断我就不多说了,了解有哪些方法就可以了!
4、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熟悉一下病理改变,对于记忆临床表现有很大帮助,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其实,学习本章关键还是理解,死记效果不会好,而且考试一般也不会让学生去默写这些条款!个人认为,可以拿病理改变作为一个切入点,从而去理解、推导出其他内容,这样知识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才不容易忘记!建议一下:学习本病的同时可以复习一下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这个在临床上还是很有用的!
5、肝硬化:可以说是本篇最重要的一个内容,经常会出病例分析,而且很多内容也可以变成问答题来考,要引起重视!首先要熟悉肝硬化的10大病因,书上写的很清楚。其实病因并不一定会出题目,但是根据我实习的体会,一些教授非常喜欢提这个问题,所以最好是记一下 至于病理生理改变,我认为还是要理解一下,这对于了解其临床表现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腹水形成的机制,也是教授们青睐的问题!)这里要注意2个名词:肝肾综合征和肝肺综合征,考试可能会考的!临床表现我认为不要死记,关键是理解,但是并发症是一定要掌握的,是很重要的内容!辅助检查、诊断只要熟悉就可以,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而治疗方面,根据我个人经验,重点是腹水的治疗,基本措施要掌握(最好能用英文来答!)其他的最好也能熟悉一下!
6、原发性肝癌:了解病理分型,熟悉临床表现,掌握其并发症和诊断的方法。关于治疗,不是内科学的重点。
7、肝性脑病:熟悉起发病机制(几个学说),因为治疗都是根据这些学说来的!临床表现里面的分期相对比较重要,花些时间看一下!治疗掌握原则就可以,最好能结合发病机制一起记忆,效果会好一些!
8、消化道出血:重点是上消化道出血。掌握最常见的四大病因和临床表现!个人认为在临床表现里面最重要的是出血量的判断(如OB阳性、黑便、呕血分别代表出血量达到多少?)和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关于辅助检查熟悉一下就可以了!治疗原则是要重点掌握的,紧急输血的指征也最好记一下!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十四(如何学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个人认为本篇是内科学的一个难点,部分内容很不好理解,尤其是心律失常一节,如果前面的基础课没有学好的话,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要想真正把本篇学透的话,我认为还是先把有关的知识(如生理、病理生理、药理等)复习一下为好!不过也不要有太大的负担,也不要想一下全部掌握,毕竟一些知识还是要在实习过程中慢慢融会贯通的,呵呵~记住:本科阶段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这样,复习起来也就会有的放矢了!
1、心力衰竭:本节是重中之重,而且考点比较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诱因、临床表现、心功能分级、治疗(记住心内科治疗的三***宝:强心、利尿、扩血管)。其中,治疗部分最好要搞懂、吃透!如各类利尿剂的作用特点、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即利尿剂的合理应用);血管扩张药的选择;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需重点掌握其适应症、禁忌症、中毒的诱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对于急性心力衰竭重点是要掌握起治疗原则,如果能知道如何用英文回答就更好了!
2、心律失常:是一个难点,很多同学在学的时候都没有学懂,而考试好象也很少涉及到本节的内容。本节要重点掌握心律失常的一般治疗原则。关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每一类记住一些代表药物就可以了,当然前提是知道其主要适用于哪些临床情况!心律失常分为很多种,我们上课的时候,重点讲述的是房颤和房室传导阻滞。要重点掌握其心电图的特征和治疗原则。另外,对于室性心律失常也是比较受老师“青睐”的!
3、晕厥:不是考试重点,上课可能也不会讲述,我觉得掌握晕厥的病因,对于临床的一些疾病的鉴别还是很有帮助的!
4、原发性高血压:这是临床的一个常见病,还是要重点掌握的!要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危险分层以及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急进性高血压的概念。此外,治疗方面是另一个重点,对于降压药物的应用,尤其是初始降压药物的选择(适应症、禁忌症)比较重要,在临床也比较常用。药物剂量可以放在实习以后慢慢积累!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本病也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关于动脉粥样硬化要了解其危险因素就可以了。关键的两节是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从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诊断一直到治疗都应该全面掌握。值得一提的是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动态改变以及定位诊断是很有价值的,可能诊断学里面讲过,这里还是要好好复习一下。
6、心脏瓣膜病:风湿热在儿科会重点讲述,我认为还是看一下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学习心脏瓣膜病,我认为可以从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入手,理解了这些。那么关于其临床表现就很容易记住!因为二尖瓣常受累,所以其相对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对于其并发症和一些重要的体征要重点掌握。另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也比较重要!
7、感染性心内膜炎:据个人经验,考试涉及不多。其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血培养)、治疗原则还是要知道的!
8、心肌疾病:重点掌握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掌握扩张型心肌病的四大特点、临床表现特点、重要的检查(X线和超声心动图)以及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心动图特点、治疗选药。心肌炎了解一下临床表现和诊断就可以了。
9、心包疾病:掌握不同病因类型的心包炎的特点(相对比较重要),以及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X线、心电图)。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十五(如何学习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掌握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关于发病机制有时会考填空,不过也许是因为太过于简单,考的几率也不是很大。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如果在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上去理解,记起来不难。关于治疗,由于没有特殊治疗,所以只要知道原则就可以了。要提起注意的是要知道卧床休息的时间,考试有时会有的。还要注意一下肾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损害的鉴别。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重点掌握其病理改变,即确诊依据(两个50%)。其他内容熟悉一下即可,考试很少出这部分的题目。
(3)慢性肾小球肾炎:熟悉一下临床表现和诊断(注意排除继发因素才可以诊断)。另外,要注意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区别。
(4)肾病综合征:为本章的重点,本节内容往往为出题者青睐。重点是其基本特征,是一定要掌握的,这也是临床诊断的基本条件。还有并发症也是要掌握的,经常考填空题。至于病理类型,主要是为了帮助判断激素治疗的敏感性的,知道一下哪些类型是激素敏感的就差不多了。关于治疗,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这其中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最为重要(即激素的使用原则)。本人建议,就算大家再不愿意背书,这一段文字也最好能背下来,考试中往往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在实习的时候,老师查房最喜欢问这个问题了,由此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另外,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也最好能熟悉一下。
2、尿路感染:根据我的经验,这一章考试出的题目不多。其实我认为这部分内容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在实习中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要熟悉一下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关于治疗,我认为知道抗生素选用原则就可以了,具体到各种疗法和治疗方案掌握起来还是有些难度,考试时也很少涉及到。
3、慢性肾衰竭:要知道肾功能不全可以导致全身各个系统的表现。要重点掌握的是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和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因素。关于治疗只要大概了解一下即可,透析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十六(如何学习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1)概述:掌握诊断贫血的标准,尤其是贫血程度的划分。知道关于贫血的几个基本概念:如大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等。临床表现分为一般表现和各系统的表现,这些了解一下即可。治疗方面主要是了解有哪些治疗的方法,具体内容会在各个章节分别讨论的。
(2)缺铁性贫血:掌握实验室检查,尤其是生化检查,但是参考值范围可以不用记。重点是治疗,尤其是铁剂治疗的疗效判断,常会考问答题的。另外,还要注意1个名词解释: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虽然在临床上不是很常见,但是考试曾经出现过。
(3)再生障碍性贫血:了解骨髓象的特点、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以及治疗的方法。本章考试涉及的不多。
(4)溶血性贫血:本章是一个难点。重点掌握一下几个试验:红细胞渗透性脆性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其他内容大致了解一下即可。
2、白血病:
(1)急性白血病:掌握其临床表现,尤其是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曾出过简答题)。还有就是确诊的骨髓象的标准和常见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很重要)。在治疗方面要知道达到完全缓解的标准,具体方案不需要掌握。此外,注意几个名词:类白血病反应、“裂孔”现象、Auer小体。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了解分期,还要知道慢粒可以急变,转为急淋或急非淋。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熟悉诊断标准,其他一般不会考。
3、淋巴瘤:熟悉其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知道霍奇金病的治疗策略是化疗为主的放化疗综合治疗。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点掌握诊断标准(曾在多次考试中出过简答题)。熟悉治疗原则。了解其临床表现。
& && && && &医学生学习经验之十七(如何学习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熟悉临床表现,掌握甲亢危象的名词解释,最好了解一下良、恶性突眼的鉴别。实验室检查是另外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临床上诊断本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关于甲亢的治疗要掌握3种不同方法各自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可能有问答题),对于药物治疗要记住首选的药物名称。最好熟悉一下甲亢危象的抢救原则。
2、皮质醇增多症:主要掌握其临床表现。
3、糖尿病:本病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首先是要掌握诊断标准以及1型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熟悉临床表现,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也应该有所了解。要知道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治疗(5个方面)。虽然具体药物剂量不需要记忆,但是我认为还是要了解每一类药物的特点和适应症。在本章有许多名词也要引起重视,如黎明现象、蜜月期、Somogyi现象、原发性失效、继发性失效等等,经常会考的。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这两个内容,掌握其诱因和治疗原则即可,顺便了解一下临床表现。
风湿性疾病:
1、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章可能上课时不会讲授,但我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在这里提一下。重点掌握其诊断以及与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熟悉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点掌握一下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标准,熟悉治疗原则和临床表现。同时注意一下狼疮危象的概念。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急性中毒:
(1)概述:掌握中毒的机制,熟悉诊断的方法(病史很重要)。重点是治疗的原则。
(2)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掌握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大蒜味、流涎、多汗、肌颤、瞳孔缩小、肺水肿)以及治疗措施。注意3个名词解释:迟发性神经病、中间综合征、阿托品化。
(3)毒品与中毒:熟悉中毒机制、诊断以及拮抗药物。掌握戒断综合征的概念。
& && && && &考研过来人教你四招复试技巧
研究生考试初试过后,漫漫考研征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复试。在激烈的复试竞争中,考生的专业实力固然非常重要,但复试技巧也很关键。为此,数位考研成功的“过来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经验之谈。
第1招 与学长交流 了解导师兴趣点
小刘是去年某高校物理专业复试的第一名,他认为,复试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是有信息优势。“通过校园网或研招办得到复试的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是很容易的,真正的优势,是要能获得外校外专业考生不易获得的信息和机会,如提前与导师接触。当然之前要想好自己该说些什么,导师会问什么,该怎样表现。”
小刘表示,找导师之前要先了解导师的研究侧重点以及平时的思维习惯。而要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可直接去找上届师兄师姐打听。与师兄师姐交流,不仅可获得导师的相关信息,有时还可得到历年复试的大致程序、考查的重点、知识范围以及复试备考应考经验。
第2招 考完试立即电话联系导师
“复试最讲究细节!”中山大学研究生黄丽说起复试的成功经验时着重强调说:“考研除了要依靠实力,还要重视策略。尤其是在复试阶段,实力大家都相差不多,区别在于复试策略。”
据黄丽介绍,学校是一定要看的,复试形式和大致内容上面都有。同时一定要和师兄师姐多交流,不断改善自己的仪态。“面试时要谦虚谨慎,不要夸夸其谈。最好能面带微笑,显出你的自信。”
而对于如何与导师接触,黄丽也有着自己的体会:“初试结束后要尽快与导师电话联系,并发邮件表达自己希望读他的研究生的意愿,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第3招 准备万能句型 复试放慢语速
此外,针对英语口语复试,黄丽认为,考生可事先准备好几个万能句型,同时把语速放慢。“如果英语面试是自己口述而不是老师问问题,应尽量浓缩自己的英语介绍,而且语速千万不要太快。否则,当你介绍完自己后,老师就会毫不客气地把提问你的句子说得复杂而且速度非常快。”
第4招 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恶补”
从湖北大学考入华南理工大学的于慧是公费研究生,她认为复试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比如针对自己相对薄弱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我专门做了一些强化训练。”
于慧强调说:“网上关于复试的指导数不胜数,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不善言辞的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表现出自信。”
她认为,复试时要把初试成绩放在一边,初试成绩好的不要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了,差一点的也不要灰心,因为大家都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最重要的是亮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 && && && &如何获得美国实习医生职位
要在美国行医,除了必须通过3次执照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外,还必须根据选择的科别,完成为期3~7年不等的住院实习。
只要通过了美国医生执照[第一步] 、[第二步]和临床技能考试后,中国医学院校毕业生就可以在美国申请实习医生职位。完成实习医生工作是获得美国医生执照的必经之路。美国医生执照「第三步」考试是在完成了一年左右的实习医生任务后进行的。并不是每一个医学院校毕业生在通过了相关的医生执照考试后,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获得住院医生职位的。总的来说,美国医学院校毕业生获得实习医生职位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外国医学院校毕业生,以1997年计,90%的美国医学院校毕业生和48%的申请到美国当实习医生的外国医学院校毕业生获得了实习医生职位。
申请和获得实习医生职位(Residency Program)的程序,英文简称为 The NRMP,全称是 The National Residency Matching Program。每年由美国“实习生鉴定委员会(The Resident Review Committee)”批准的实习医院或实习机构提出需要的实习医生数量和科别,各医学院校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条件选择自己实习的科别和实习地点。每年3月份,实习医院对申请者的成绩和水平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提供申请者实习医生职位(英文称Matching)。
目的获得实习医生职位步骤 :
(l)索取《NRMP指南(The NRMP Directory)》,以熟悉申请方法和程序。
(2)索取《毕业后医学教育指南(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Directory)》,这是一本每年更新的,列举所有的实习医院和机构名称、负责人姓名、电话号码,等等。
(3)具体申请方法,目前常使用计算机程序,名称为:FRIE-DA,具体步骤:
①由计算机输人本人的申请号(事先由主管单位发放)。
②填写申请实习单位。通常实习单位的内容包括医院名称、科别、所在地,等等。申请者通常有15个选择,列为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等。
③实习医院的实习科别根据“择优录取”的原则,首先对第一选择的申请者作出评估,决定是否提供实习医生职位(注:实习医院如何评估申请者的能力并不对外公开)。
④一旦申请者被实习医院录取(Match),则申请者的随后选择自动在计算机网络上“除名”,以便使其他申请者获得更多的机会。
⑤依此继续,直到所有的实习医生职位被填满。对于那些没有毕业生选择的医院,或者实习医院认为所有申请该医院的均未达到标准,则此实习医院或科别就成为空缺。
所有申请实习医生职位的过程都由全国计算机中心网络处理。整个过程快速、简便,而又很少差错。
外国医学院校毕业生申请实习医生职位是以“独立申请者(Independent licant)”的身份参加的。申请者通常在前一年 11月份前通过医生执照的[第一步] 、[第二步] 考试。
在实习后的第一年末,参加医生执照的【第三步】考试。申请者在获得自己已被录取的消息后,仍需保密,并有责任接受这个职位。全国在每年3月中旬同时宣布所有申请者的录取结果。获得实习医生职位后,申请者仍需作体格检查,包括***检验,确定申请者将胜任一个医生的角色。实习时间的长短随科别的要求来定,最短的为家庭科、普通内科、普通儿科,实习时间为3年;最长的为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可长达7年以上。实习医生的起薪大约在3万美元左右,年薪随实习年限增长而增长。
(1)虽然在15个选择中,申请者可以选择任何科别,如家庭科、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等。但经验告诉我们,比较成功的申请者多注重一个科别。
(2)考虑到外国医学院校毕业生获得实习医生职位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申请者应当尽量从本人实际考虑,对诸多竞争激烈的科别如麻醉科、外科、放射科等的考虑应尤为慎重。
(3)一本专门为申请实习医生写的书,书名为(Gettin Into a ResidellCy:A GUide fof Medical Stlldent》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不妨从图书馆借来一阅。
如果你的所有选择均落空,你怎么办?
(l)不要慌张,要有思想准备。对于外国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每年有将近半数没有被录取,你不是唯一的一个!
(2)作为一个未被录取的申请者,你会在公布结果前收到实习单位的尚空缺的名册。这些空缺的职位多在边缘地区或缺医少药地区。如你对这些地区条件较差并不介意,或对其科别仍感兴趣的话,可准备好自己的材料,打电话或者发传真给他们。也许在几小时内,你就会被录取!
(3)有些科别不列入全国性的实习医生职位圈里,例如防护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和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就不列入。如果你对这些科别有兴趣的话,可以和这些科别联系。
(4)参加全国实习医生职位挑选的实习单位,都是经全国“实习生鉴定委员会”核准的单位。此外,有一些未经这个委员会核准的医院或科别,你仍然可以申请去这些单位作实习医生,但这些实习机构通常工作条件和水准较差,所以选择时应慎重。
& && && && &看到讲如何学习心律失常我就觉得我的脑袋要大了,那些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真心不好记,以前诊断老师从电生理角度讲过出现这些心电图表现的原因,可是我很给力的忘了,现在看到心律失常就心悸。
& && && && &楼主是好人~~~~~~~~~~好细致。嘿嘿。转到我们吧也给大家看看~
& && && && &谢谢楼主。
& && && && &受用了!
& && && && &好贴,马个,考完最后一门好好看
& && && && &我受益匪浅!谢谢
& && && && &感觉挺好的,学渣辛苦啊
& && && && &早看到就好了π_π& & 明天就考药理了
& && && && &真是感激不尽O(∩_∩)O哈!
& && && && &很好很强大
& && && && &顶顶~
& && && && &这些是在丁香园网站上找到的?我怎么不会用这个网站!
& && && && &狂顶
& && && && &楼主超级好
来源:百度贴吧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