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根据笔记写一篇发问式自然笔记描写秋天的花作文

初一随笔作文
欢迎来到作文网!
全站搜索:
> 字数分类:
> 体裁分类:
当前位置: >>>> 作文列表
最新初一随笔作文大全
热点初一随笔作文大全
那一刻,我读懂了你600字
热门体裁作文大全
初一随笔大全
你正在浏览的是初一随笔栏目主要收集了初中七年级各类随笔的范文,包括了初一随笔600字,800字,500字等字数的初一随笔大全;其他年级及字数的随笔请查看:&
初一随笔作文列表
人的一生,需要成长。 每一个脚印;每一串笑声;每一次成功的欢呼;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 我的一生中,有许多需要感谢的人,他们给予我帮助,带给我阳光。 老师,我的好老师,成长路上,...
寒风丝溜溜地吹过,叶落无声,却留下几分寒意。抬头,抑望夜空,只留繁星点点,那轮微笑的月儿已不在。也许,这对于某些人来说,如此悲伤的夜晚注定不眠。 寻梦,几经反复,几经周折,灯...
超级棒棒糖,披着彩虹的光芒,关键时刻帮我忙,给我勇气的力量 听着电视里这有趣的歌曲,我不由得也跟着轻声哼唱了起来。这是动画片《猪猪侠之超星萌宠》的片尾曲。猪猪侠相信所有的...
长大 长大真的太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彻头彻尾的变了。 我,十三岁了,一篇随笔每次都写得太悲哀,总是想问活着,到底干嘛。已然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变了太多太多。我在家里显得...
我一直很期盼步入初中,也一直在想象进入初中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直到小学生涯结束,中学生涯开始,我才明白,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学生,实在是有一定的困难。 首先,中学生要比小学...
世界千奇百怪,光怪陆离。我们追求着自己心中的美好。让心灵时刻沐浴在幸福之中,美好之中。 ...
下雨了。早晨,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我独自漫步在乡村的小路上。 小雨淅淅沥沥,像神笛一样神圣,对我倾诉着肺腑之言。雨,飞扬着。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颊,只留下一条淡淡的痕迹。...
生命是一朵灿烂的花,它因奋发而缤纷;生命是一棵欲坠的树,它因困难而放弃;生命是一片蔚蓝的天,它因梦想而变得开朗。 生命,多么脆弱的一个词。他在春天萌芽,冬天枯萎。在这个阶...
秋天来了,秋天像是一幅美丽的画。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树叶变成了深绿色、黄色和褐色,枫树的叶子变得火红。玉米金灿灿的,柿子变成了红色的小灯笼,石榴露出了红宝石一样的果实,葡...
音符在措手不及中跳跃,飞旋的激情,回荡在整个房间的上空,阳光在温柔的黑白键上跳舞。一曲《多瑙河之波圆舞曲》,试图找回曾经的拥有,12月某个清凉的中午,风声从耳旁溜过,狂爱的曲...
这个地球,这个世界上的所有,都是一本本神奇的无字书。 有字书,可以从书本上获得文字知识,但那些只是沙滩上的微粒,只有读无字书,我们才可以读到人生的韵味,体会到人间无数的情、理...
在一个大公园里,有一片大草坪,生长着许多小草。 春天,它们都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观看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巧了,一些小朋友来到公园里玩,看到这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小草们长得更...
苍苍绿景,使人心旷神怡,而窗外那抹绿使我沉迷。 考试临近,心中万分浮躁,对于书中密密匝匝的文字,一条一条的公式令我头疼,痛苦的在学习中煎熬 清风习来,树叶沙沙作响,随风舞动,...
窗外,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贼黑贼黑的乌云把原本四散光芒的天空遮得密不透风,流浪的小狗在雷雨中逃窜着,无助的发出声声令人心酸的吠声。窗内,每个人都垂头丧气地拿着一张张打满红色...
时光如梭,岁月如潮,从指间流过的是对生命的桎梏。留下的花朵绽放,陨落,改变不了生命的律动。在流逝的韶华中,我习惯做一个过客,悄悄地,轻轻地。惊不起残落的花瓣,卷不起半点温蠖...
虽然过了期末考试,但我心里总是浮躁不安的。正逢邻居装修,电钻声从上午一直响到傍晚,直到太阳溜下山才肯消停。整个人一点也不精神,耳边就像有一只蜜蜂在“嗡嗡”地飞,让人感到烦...
沿着校园树下小路夜深了,抬头仰望着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在向我问好!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布满了夜空。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这首校园老歌 还有一个月的时光,我们将要离开生活六年的母...
在这半个学期里我认识了许多朋友,相处的都还不错。 在刚开学的时候,我对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很陌生,不愿意和她们多说几句话,我和她们还不熟。我是一个不叫内向的人,胆子又很小,所以有...
升入初中已经一个月了,在升入初中前,我就已经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改掉马虎这个毛病。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我的成绩一天天提高,马虎也渐渐找不上我了。并且在数学的几次测验中也得了...
这次月考,考得很糟糕。本是自信满满的对待这次月考,却没到简直是从上空突然重重的跌到地下。真的很痛,也很伤心。我总是很难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差,也许不努力、不用功、记性不好吧。...
放假了,唉,总算是解放了。昨天晚上去找同学玩,但是一放假,同学们都各奔东西了,有的去了漳平,有的还去旅游,有的回老家,有的去玩了,和哥哥找了又找,还是找不到一个人玩。 昨天下...
我很喜欢喜欢雨后那一刻,可以清晰的听到寂寞的歌声。滴滴答答的雨声,轻打这浮尘,三开的云雾,迷离的眼眸,我对上了一张熟悉的笑靥。 天空承受不住雨的重量,倾洒而下。不知道慌乱了谁...
今天是元宵节的前一天,现在是日8:30,昨天我终于把我的二课班上完了。我觉得我好兴奋啊,在过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和同学们见面了!我在这近一个月的寒假里有好多奇闻趣事想跟...
雨,一直下。 点点晶莹的雨点与风儿碰撞、四溅,所产生星星点点飞跃的雨花。呼啸的风儿推着雨丝,与其撕缠交织,曲卷着渺小的丝丝雨点略过任何一处角落。飞溅滴落的水盖住了前方的路。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将要成为过去,我们也即将别母校,跨走进中学的大门。 站在中学的门口,木然地望着眼前,陌生的校园,使我思绪万千。中学,比想象中的气派;...
初一随笔的相关栏目:你似乎来到了没有知识存在的荒原...
来源链接是否正确?用户、话题或问题是否存在?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系列
我的图书馆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系列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系列
&&&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同时也是著名杂文作家,笔名吴非。1950年出生,1968年下乡插队,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师大中文系,进入南师附中任教至今。
&&& 主编《高中文言读本》、《初中文言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古诗文诵读》、《现代诗文诵读》(江苏教育出版社)等20多种教学用书,为《新语文读本》编委,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篇;1988年起在教学之余从事杂文写作,发表杂文、评论、随笔1500多篇,出版杂文体专著《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的用人术》,杂文集《污浊也爱唱纯洁》等。&
&&&&“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是王老师的教学基本目标。为了让学生喜欢,为了使语文课有吸引力,王老师主张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思想的深刻性,对于教材,对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包括对于作家作品、社会现象,都要有自己独到的、力求深刻的见解。其次教师要有表达的艺术性。在教学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甚至不惜改变课前准备好的教案。同时,能抓住一两个有价值的、有效的问题组织教学,这样的问题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的空间、想象的空间。第三,语文教师要能延伸拓宽、旁征博引。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本的范围之内。有些教师自身本钱不够,只能就课文讲课文,从课本到课本,这也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 小编搜集了一些王栋生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系列笔记,这些笔记通过一系列教学实例,表达出王老师独特的教学思路,希望能给其他老师予以方式方法上的启发与帮助。
“我在星期三写不好作文”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一
&&& 好多年前,给高三学生开讲座,提到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说“写不出来时,不要硬写”,场上学生都大笑起来。坐在前排的学生说:“我们一直在硬写”,“高三练的就是硬写”。他们说的全对,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就是“硬教、硬写”。当今很多会写文章的人,可能也是被“硬写”逼出来的;但是喜欢写文章的人,肯定不是这种“硬写”能逼出来的。作家创作和写作训练,也不完全是两回事。 &&&
&&& 有一届我教两个班,语文两节连堂,安排在星期三,一上午就得上4节课;课表相对固定,三四个学期都没变。连上4节课很累,习惯的做法,便是在这天安排作文。可是每次都会有几个学生不能准时完成。交上来的作文,也多有应付差事的。学生显然不在状态。有个写作水平比较平的学生抱怨,说“我在星期三写不好作文”。记得当时问过他:“那么,你在哪一天能写得最好?”学生说:“没准,反正星期三这天脑袋里一片空白。”他说的这个“没准”,是符合常人写作状态的。 &&&
&&& 现在的“硬写”是“在规定的时间(一节课)规定的地点(教室)完成作文”,——说句笑话:这不也是一种“双规”吗?——明明他在这会儿写不好,完全没有情绪,又不得不写,勉强地写,硬写,混个七十分,交了差了,很满足。可是,以这样的情绪学写作,会有效果吗?&&&&&&&
&&&&教师不也有这样的状态吗?我们一些老师写点文章,也经常一拖再拖。他会怎么说?他说“没感觉”,给他一年时间也可能交不出来。他说句“没感觉”,就可以不交或迟交,甚至一个字不写;可是学生却不行,学生如果三五次不交,就违纪了。这样的作业规定虽然也有问题,但那毕竟是共同遵守的规则。然而如果谁用这种规定强迫教师写,教师肯定难以接受。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当注意学生被迫“硬写”时的感受呢? &&&
&&& 不妨换位思考:如果他的确在这一天想不出该写什么,怎么办?硬让他“糊”一篇、“凑”一篇?教师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个班五十多人,三五人当堂交不出;更多的,会“糊”,会“灌水”,把字数凑足,交上来了,不讲究质量。为什么在规定时间内的作文效果并不理想?写作可能不同于理科作业,更多的成分是一种精神活动,讲究“当堂”,效果就难有保证了。 &&&
&&& 平时的作文要求可以灵活一些。这不是高考,也不是学期检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尤其在起始年级,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可不可以宽松一些,给学生一点自由?有中学语文教学经历的人都会发现:学生的随笔比课堂作文中看。为什么会这样?除了内容可以“随”,“不用当堂交”不也是一种“随”吗? &&&
&&&&他说“我在星期三写不好作文”,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我们硬逼他写,他也未必交不出来;可是他没有愉快,他没有找到写作的感觉;他完成了作文,却没得到趣味,也很难形成经验。如果能让他在一周内的任何一天完成作文,至少让他视为镣铐的束缚少了一些,他有可能在所获得的相对自由的天地中找到些灵感,并成为他的写作经验。 &&&
&&&& 一位初中教师暑假布置作文8篇,有学生严格按照她的要求,“每个星期写一篇”,也有同学为了出门玩,一天写两三篇。我知道的一名学生,三个星期没写一个字,忽然有一天,一口气把8篇写完了,篇幅也不短,有七千多字,这是很不容易的。学生自述,说那天他 “特别来劲”,“一写就刹不住了”,“觉得有好多东西涌出来”,“写完8篇还觉得有话想说”……13岁的孩子,描述出写作状态大概很像亢奋中的巴尔扎克。这一天他很有灵感,这一天他特别想写,这一天他终于有重大突破……而且,这一天会永远地记在他心中,成为他真正热爱写作的“第一天”。我甚至想到:在学生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好多东西他才想主动地去学,教师的教也许才是有用的。 &&&
&&& 本届高一时,我曾发现一名学生作业拖拉,连续两周随笔欠交。可是有一天他把随笔本放在我的桌上,里面一共有6篇,都是新写的,其中有一篇长达两千多字。看日期,这6篇好像是一两天之内写成的。我于是想到,这位同学或许也有过“我在星期三写不好作文”的苦恼。可是在那一两天中,他的文思像流水一样淌着,淌成了一条河…… &&&
&&& 给学生一些学习的自由吧,教室可以成为犯点错误的地方;让学生选择一下作文的时间吧,让他从我们的教学中能得到愉快。我们的学生不是士兵,他们在写一篇文章,——这篇作文和生死成败暂时无关,却和愉快、幸福有关。我们要学生感受教育的幸福,而不是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我们要的是写作学习的效果,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幸福,而未必需要他们像士兵一样以整齐的步伐通过检阅台。 &&&
&&& 我在设想,可不可以有这样一个阶段:暂且把规则放在一边,在起始年级,允许一部分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
&&& 杭州外国语学校一位老师曾告诉我,她的作文每学期8篇,学生任何时候交作文都可以:可以一次交8篇,也可以一篇篇地交,也可以三篇同时交。有拖欠的吗?没有。——教师对学生宽仁,学生不会不讲信用。当然,如果教师摆着个牢头般的脸,让学生推迟一两天交作文便像免了煞威棒一样,学生则会把他的“改革”当作心血来潮,他只会以为这不过是在做秀。至少,我们不该因为少数学生缺乏信用,而失去让大多数学生得到幸福的机会。 &&&
&&& 我们总是对学生说,写作是愉快的,那就让学生享受一下写作的愉快吧,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时候,写自己喜欢的事,——可能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学生的作文才有可能真正地得到提高。上个学期,我几乎把所有的作文全安排到课外去做。虽然我的学生写作能力并没有特别的提高,至少他们不会有“当堂交卷”那样恐慌和无奈。我的一些同事也经常预先布置作文,让学生有一周时间考虑,他们这样对学生说:“你们什么时候想写了就写起来”,“作文在感觉轻松的时候写最好”…… &&&
&&& 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在这个时间段中,他逐渐体会,什么是“构思”、“斟酌”,什么是“安排”“谋篇布局”,什么叫作“推敲”……写作的愉快渗透在这样的过程中,真正的经验也就在这样的过程积累,他逐渐地熟练使用自己摸索出的门道,最后,他有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得比一般人要好一些。
学生何以“故纸堆里讨生活”?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二
&&& 很多老师都说,现在每看到学生的“文化历史大散文”就有些厌倦,这些文章往往形式一律,似曾相识,没有什么生命活力,总像是哪儿抄来的,坊间称之为“秋雨体”。说公道话,这件事也不能全归罪余氏,虽然他自我炒作,不能说没有责任,但推波助澜起而效颦者也太多。我曾翻看过一套40卷的散文大集,有一半作者也能娴熟地用那样的“体”,足见出版时是有市场的。令一些教师喜欢的是,“秋雨体”的高考作文曾得过高分,“秋雨体”的大赛作文曾得过奖,于是大行其道。
&&& 学生模仿,“本钱”往往不够,因而雷同之作极多,遂成鸡肋。常用到的人物有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李清照和曹雪芹;人物活动的特定季节多数是秋天,时间一般是夜里,场景一般在江边、高楼或后院,人物一般仅一人(因为人多了他就没法子写),人物情绪基本是遭遇不遇、贬谪、迁徙、离散后的失意和孤独……当然,人物可以互换,如岳飞可以换成辛弃疾,李清照也可以换成曹雪芹……像个魔方似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位这样写的学生都以为自己独一无二,他却不去想读者会否感到腻味。
&&& 我因孤陋寡闻,也上过当。大约是十年前,每看到学生作文说起屈原司马迁的境遇,说起嵇康苏轼的命运,总以为学生还有点书卷气,有点读书的“底子”,这样的作文,放在不读文学作品的学生群中,一下子就显现出来。2000年省作文大赛,有位学生写竹林七贤,借《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连缀加工后搬进作文,两千多字,行云流水,入选时评委都拍案称奇,委托我找作者谈话,了解是否抄袭。谁知不过两三年,能写这种“文化历史大散文”的高中生越来越多。平时作文中并不多见,也许是没有什么好处,不值得下饵,一到作文比赛或是高考,就冒出一大群!而一些中学生作文刊物的编辑则见怪不怪,说已经成了一种时尚文风。我和同事们曾归纳其特征,曰:“滥抒情,口吐白沫; 假叹息,无病呻吟。沾文化,满地打滚;伪斯文,道貌岸然。”
&&& 每年的作文大赛,都会有一些选手乐此不疲。不管大赛命的什么题目,他们都能强行把他那准备好的从屈原司马迁到林则徐谭嗣同全塞进去,乃至让命题评审组全体目瞪口呆!有一年作家叶兆言以“禁止鸣笛”的交通标志命题,看图作文,竟然有十多个学生照样玩“文化历史大散文”,记得有位同学从秦始皇的“禁止鸣笛”一直说到岳飞的 “吹笛”,莫名其妙。
&&& 2008年,为了纠编,我们在省高中作文大赛中规定学生写议论文,题目是“没有问题的问题”。题目有点难度,但我们想的是:这两百多写手是全省几十万高中生挑出来的,总不至于束手无策吧。可是我们失望了。赛后一些同学叹息“准备好的材料用不上”,“套不上”,他们准备了什么材料来“套”呢?我想知道。听学生自述,我们发现,他们仍然认为“文化大散文”可以“通吃天下”,因而一如既往地“在故纸堆里讨生活”,而不知这一套早已过时。面对题目,他想强行套作,发现有困难。有位选手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当你今天走进考场时,是否在想:今天要唤醒地下的哪几位古人来客串你的'文化大散文’?……五千年厚重的文化以滑稽的方式活生生地被功利化了。当这些'文化大散文’刚刚出现在中学课堂时,曾让我们欣喜,而当它疾速泛滥之时,它已经掩饰不了华丽外衣下残破的洞……”作为评委,看到这里我们松了一口气:学生总算醒过来了!
&&& “屈原向我们走来……”“司马迁抬头仰望满天星斗……”“易安女士的心,像碎了的涟漪……” ——如果连中学生都知道这些不过是蒙人的拼装术,是“装修”“粉饰”“忽悠”,教师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传授这种毫无价值的套路呢?
&&& 生活很重要,阅读积累也重要。一些同学读书比较单一,“吃偏食”,因而下笔总是一个路数。加上教师错误的指导,“写记叙文靠余秋雨,写议论文靠周国平”,已经是一些同学的写作金箴,也成了教学圈内不言自明的“高考作文潜规则”。
&&& “文化历史散文”不是不可以写,对历史文化,阅读多,善于思考的人必定会有自己发现,在思维上有突破,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在表达形式上也会有创造,而绝不是简单地演绎,投机取巧的拼装,
王立根老师曾借用马克思严厉谴责法国诗人沙多勃里盎(一译夏多布里昂)时的经典话语来批这种糟糕的文风——“虚伪的深刻、谄媚的夸张、感情的卖俏、杂色的光彩、语言的修饰、戏剧式的表演、壮丽的形态来哗众取宠,媚悦于世”。
&&& 从写作学习的发展规律看,学生丢弃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不懂得理性地分析问题,只会模仿或是演绎历史人物生平故事,那他今后的学习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狭窄,他不会有什么创造性。如果高中时代沾了这种不良文风,可能好多年也纠正不过来。这是足以让我们警惕的。
老老实实地去写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三
&&& 之所以强调要“老老实实地去写”,并非我的学生品格不诚实,而是因为他们的文章太“花”。不知什么时候兴起来的,刚刚高一的学生,文章开头,二话不说,劈头盖脑就是一组排比句!或风花雪月,缠绵悱恻,或激情慷慨,热泪翻滚……像我这样进入老境的,看了就有点受不了,像是看到陌生人强行挤进门来献花、送礼。这些学生的招式,如程咬金的三斧头,一组排比句过去,其后也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话了。——当然,这种过于急切的排比表达,也会让教师像接连挨了三闷棍,昏头晕脑之下,给出一个高分。
&&& 我们以往的经验,写到需要的地方,为了增加议论的力度和表达的语气,或是为了必要的抒情,可以在叙述中间或结束之处,适当地使用排比,表现自己的情绪,以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为什么会出现滥用排比句的现象呢?“这是中考前老师教的”,学生说。因为考试作文,阅卷教师快速阅卷,不一定会看见“漂亮话”,那就得“把花戴在最显眼的地方”,于是排比句的位置最终调往开头,成了蒙人的“三板斧”了。又因为用了这种方法至少没吃亏,甚或讨了点便宜,于是竞相仿效,流行开去。
&&& 还有一种“花”,是装腔作势说大话,背后好像也有老师的影子(我说这样的话不怕得罪同行:应试教育的报应来了,当年用这类路子写应试作文的一代学生,现在已经站在讲台前了)。比如,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文章“大气”,不是鼓励他们多读书,攀登精神高地,不是引导学生质朴为文,我口说我心,而是让他们多背豪言壮语,以势压人。我每次在文章中看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都不以为然:学生不是会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将成名万骨枯”吗?怎么就这么缺乏人文教养,缺乏悲悯情怀?在高中生作文中,还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豪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不断地看到学生发出这样豪迈的呼喊,听多了,也许你会庆幸:幸亏没有谁能给他一个“支点”。可是现在我的问题是这样的:他们为什么要“撬地球”?他们把地球撬起来是想证明什么?证明他们野蛮吗?证明他们有毁灭一切的力量吗?我不明白,青年为什么如此不敬重地球?据说这句话最早是阿基米德说的,他惟恐世人认为他发现的杠杆原理不重要,于是一定要说得惊天动地,其实他才不会犯傻地去撬地球呢。
&&& 不好的文风也来自学习的环境。我在一所学校就看到张贴的“排比句”:“……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因为处处可见,几乎每名学生都熟悉这段话了,但是如果推演到“给你一个支点,让你去撬起地球”,就能看出思维与文风方面的缺憾了:应当属于学生的一切,包括时间,竟都是学校“给”的,而不属于学生自己!——学生在这种文风的影响下,他动不动说要“撬地球”,他甚至对自己也不负责,也就很自然了。
&&& 有一次作文大赛颁奖大会,学生和作家交流,听到有学生问作家黄蓓佳:“为什么你的作品文字总不太华丽?”——学生的提问令我惊异,没想到一些同学习非成是,竟以为他们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应试技巧不但可以打通高考之门,也能指导文学创作,认为“华丽”应当是文学追求,这就近乎荒唐了。黄蓓佳当时回答说,我只想让读者关注我要表达的意思,我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堆砌,否则我就不是黄蓓佳了。我注意到那位提问的学生仍然一脸困惑。的确,他已经接受、并已成瘾的东西是不会因为一位作家的意见而放弃的。
&&& 由于在考试作文评价中良好的文风并未显优势,一些教师主张的简约平易文风就很难推行。学生追求形式,往往东施效颦。比如,很多高初中学生的作文,虽然千字不足,却是前有“题记”后有“后记”,语言花里胡梢,而且很多是模仿甚至抄来的。“功架”很大,却是虚张声势,正文一无可看,以丑为美,自得其乐。令人遗憾的是,这也来自一些教师的“指导”,其基本思路,可能也和“把花戴在最显眼的地方”同出一辙。
&&& 如今的教育教学过于功利,没有直接的“好处”,学生不屑于去做,教师也懒得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抒真情,说真话,质朴为文,究竟是多难的一件事呢?我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远的不说,就说语文教科书,成百篇文章,有哪一篇是教你学花架子、野路子的?
&&& 我同时认为,虽然青少年中任何风气的形成都会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具体在文风问题上,作为语文教师自身的认识,往往特别重要。
评语要少而精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四
&&& 通常的两周一次大作文,教师批改后讲评,由于周期长,很多学生拿到发下的作文后,已经没有多少印象(须知学生一周中要同时学十多门课,除体育音乐之外,几乎每科都有作业。)当然,迅速处理作业是教学常规,在此可以不论。但涉及作文教学的观念,又不能不说。普通高中每学期大作文不得少于6篇,这个要求不算高;但据了解,一般学校达不到这个要求。教师批改作文的速度普遍较慢,往往在于评语难写。而评语缺乏针对性,也是影响作文教学效率的原因。 &&&
&&& 其实,学生的作文没有必要每篇都精批细改。如何批改,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作文状态,重在有无针对性。换言之,作文评语必须有效。学生作文符合要求,或有自己的创造,或有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或有某一方面的缺陷,批上一两句话,给他鼓励,或提醒他注意,行了。多年前曾看到一位教师批改的学生作文,满纸红字,改得面目全非,评语写了三四百字;那位教师还叹息学生不动脑筋,百教不会。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正确认识学生学写作的过程。改得过多,是替代过多;替代过多,学生也就学不到什么。至少,那位老师没教会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教师改得过多,学生反而丧失了写作自信:看到发回来作文满纸红字与符号,他会认为自己的写作没有什么价值。我不主张每篇作文都搞精批细改,不完全因为作为教师精力体力不够,而是那样做不符合教学规律,效果也不好。 &&&
&&& 当然,适当作几次精批细改很有必要。一些教师用“面批”的方法,很有效。“面批”是“手工方式”,有针对性,是有效的“教”。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互动沟通;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可以看到教师作为“读者”的阅读过程,直接感受教师的修改示范。有几次这样的精批细改,学生能正确地了解自己作文的长处以及不足。和这类精批细改相配合的,应当是那种有针对性的一两句评语对学生作文“点拨”。 &&&
&&& 作文评语究竟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评语不是给一名学生的写作学习作总结,也不是一篇鉴赏文章,教师面对的,不过是一名学生的一次作业。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写几十次作文(甚至可能是上百次),有什么必要在这一篇里对他的写作求全责备呢?报刊上的作文评语,不是给作者看的,而是给所有的读者看的。如果评语过于郑重其事,标杆高了,可望不可即,学生反而不重视。同样,有些学生“佳作”被捧得过高,也会误导学生对写作的认识。看一些省区的“高考佳作评析”,很多点评者仿佛是在赏析“八大家”一般,把中学生的一篇考场作文吹得天花乱坠,无以复加,实际上是很浅薄的(其实,那已不是作文评语,而是教师的自娱自乐,甚至是炫耀卖弄了)。 &&&
&&& 作文评语还是应当质朴一些,最好能让学生“一点即通”,明白老师的意见或建议。有位高三学生,议论文一直写不好(甚至达不到规定的字数)。有次批作文,我发现他的“架子”非常好,起承转合,有模有样。那一次评语特别表扬“功架好”,同时指出“可惜只有架子好”。课堂讲评时,对其大加表扬;过后,这位同学不但开始注意文章“架子”,也开始注意内容和语言了。 &&&
&&& 评语不宜太长太杂,尽可能简练明确:主要优点,明显的不足,主要的建议;不要面面俱到,最好只就一个方面写一两句话。一句真诚的赞语,一句中肯的评价,一点能让他顿悟的建议,都可能让他长期铭记;而如果想让他记住一段评语,除非写到惊心动魄的地步。1999年,我们一些老师在作文批改中尝试用“一句话评语”,即不管学生如何作文,老师的评语只能写一句话(只能用一次句号)。这种做法也许有点矫枉过正,但它的确让一些教师开始反思作文评语的质量与效能。有教师曾感慨一句话评语难写:要推敲词语,斟酌再三;而多写几句反而方便。东汉末许劭等人的“月旦评”,所论不过一两句话,极为中肯;唐宋以后的诗话词话,无不精妙得当。我们何以能记得住并津津乐道?得其短,得其精,得其用而已。教师通过“一句话评语”让学生记住本次作文的成功之处或主要问题,应当是一种好方法。 &&&
&&& 当然,“一句话评语”需要一个宽松的教育管理环境。我曾在一次讲座中介绍“一句话评语”的做法,有老师说“校长认为评语写得长才表明作业批改认真”,我听了只好不说什么了,因为没什么好说的。
抓住机会,适时写作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五
&&& 在学生最想写的时候让他写,效果最好,这样的写作经历也会成为他的记忆。另一方面,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善于抓住机会,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去写。 &&&
&&&&长话短说。春天,学校利用清明放假,组织高一学生完成例行的“31公里步行”活动。活动从远郊的篝火晚会开始,零点从营地出发,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返校。事后很多学生在随笔中记写这次活动的情况,我看了感到意外,因为多数同学对这次活动很失望,有些同学在随笔中大发牢骚。活动安排上的一些失误(实际距离大大超出,餐饮安排不当,休息点厕所过少,活动内容过多,等等),引发了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活动有抵触情绪,对活动的宗旨和作用提出异义,言词激烈。部分学生的随笔写得很长,详细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
&&& 不管出发点如何,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教育行为,既然这些问题出现了,教师就不能无视学生的情绪,应当正确面对;同时,作为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我甚至想到,如果这一届学生因此能有些理性的思考,那不仅可以借此优化一项活动设计,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的教育契机,对他们学会全面地思考判断问题,对学校的文明文化建设,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
&&& 学生想倾诉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和思考,展现自己的意志,希望能和教师同学交流,这就是我们经常期待的“写作欲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也常常说,最好的教学就是让学生从“要我写”到“我要写”吗?现在,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写这件事,可是有这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写,这就是说,现在是他最愿意写,最适合写,也是最有可能写好的时候。此次活动开始前,教师并没有安排写作;现在学生自己写起来了,如果教师不善于抓住这个机会,而是按部就班地安排其他写作任务,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减退,从而失去一个极好的教学机会。 &&&
&&& 如果借机安排一次“活动计划书”的写作,以培养学生说明事物、辨析事理的能力,现在是绝好的机会。可是,当时高一的教学进度到了第三模块最后一个专题《寻觅文言津梁》(苏教版),作文另有安排;如果推迟到第四模块《走进语言现场》,能结合学习梁思成《北京城墙的存废》安排写作,应当顺理成章;如果推迟到第五模块《科学之光》,结合学习俞孔坚的《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作为文体练习,效果也许会更好。但是,很可能的是:到了那时候,学生的写作激情已经减退。 &&&
&&& 备课组还是决定抓住学生难得的写作激情,适时地安排一次作文。我们向全年级每个同学发出这样的一份作业通知: &&&
&&& 就学校即将组织的一次长距离步行活动,独立写一份计划书(或报告书)。这份计划书将对活动组织决策者的思路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都有策略方面的提醒。 &&&
&&& 我们将根据这份计划书考查你对一个问题全面思考的能力和判断力,我们还想看到你对事物发展的预见能力,这是一次综合学习素质的考查。 &&&
&&& 这份计划书的形式我们不提供,请你自行设计。你可以查找不同的资料样本,作出选择,也可以参考其他计划书,有自己的创造。 &&&
&&& 这份计划书可能要花去你一些时间,但它可能是你的第一次“大型活动设计”,很值得。你的报告很有可能对学校以后的步行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 &&&
&&& 因为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在随笔中写了这件事,我们请他们遵照本次作文要求修改。在修改中思考:对活动的宗旨究竟应当怎样表达?组织材料怎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事物的发展有没有预想?推断事物发展结果的步骤是否合理?自己的分析能否站得住脚?…… &&&
&&& 很多同学动笔起草计划书时才发现:发泄情绪容易,讲清道理不容易;评头论足容易,就具体问题拿出主张不容易;表明态度容易,分析论述不容易;成为参与者容易,作为组织者,自己的能力可能不够。——而就一次活动起草一份计划书,格式就把他难住了。然而,现在他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他不能不把自己那一夜10个小时的经验、教训、苦痛经历及成就感带入下一次活动的设计中,这是他能写好一次计划书、报告书的动力,——即使教师不提供样本,他也会去写。 &&&
&&& 因为这些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写的内容,他们也想借此检验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同时因为步行活动刚刚结束,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有独特的感悟,有自我表达的激情,他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作进一步思考,他就有话可说。如,对本次长距离步行中出现的困难,学生都有反思,他们认为“作为高中生,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惯于依赖老师和现成的经验”,“对困难估计不足”,既有具体的事例说明,并作出相应的分析。&&&&
&&& 教育教学无非是为了让学生变得聪明。设计这样的写作活动,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比如,对活动的组织,学生认为“创造性不够,内容过于复杂”,“作为大型活动,组织不严密”,“不宜给一项活动负载过多的意义”;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主张追求形式,追求轰动效应。而对活动的具体环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报告中都有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如,实际距离为什么会大大超出31公里,从而导致学生情绪波动?餐饮安排不考虑长途步行的实际情况,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等等。因为是事后写作,面对已形成的结果,反推原组织者的安排,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如何预测步行的距离,如何安排餐饮,其实并不难;而如果脱离实际“想当然”,忽视具体环节,必然人为增加困难。如,很多学生在报告中指出,由于沿途公厕极少,会使这项活动成为一场“测试忍耐力的比赛”(随笔中个别学生声称“忍了两个小时,差点儿要出事”,“整个夜晚都在为上厕所发愁”)。这些同学在计划书中提到,组织者必须考虑这一问题,餐饮的热量要高,数量要少;同时租用卫生车,这样可以让学生心安,并可以大大地缩短在休息点停留的时间。 &&&
&&& 思维启动了,智慧也就出现。有位同学在计划书中颠覆了4年来的习惯做法,他认为应当改变思路:把步行活动的起点与终点对调,时间也可以安排在白天。理由是:从郊区进入城区,经过最后路程的时间恰值早晨交通高峰,学生疲劳,队形散乱,难以集中,安全性差;如果终点放在郊区,道路宽阔,车辆较少,视野开阔,即使队伍松散,集结方便,相对安全。 &&&
&&& 学生完成初稿后,小组间交流。几乎每个同学都发现,对那一夜同样的经历,每个人的发现与思考都有所不同,每个人建设性的意见都有独到之处。二次修改时,学生已经大致知道报告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交稿时,已经是一份可经供活动组织者参考的文本了。 &&&
&&& 回到教育常识,让兴趣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让学生享受写作的愉快,让他们真正理解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智慧的能力,正是我们的教学追求。当然,从一次作文要求看,我们只能说部分学生获得了成功;但毕竟每个学生都有了这样的写作经历,他对这种文体开始有了感性认识,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也有所启示和启发,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仍然会关注典范文本,获得提高。 &&&
&&& 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调整写作教学计划,让学生在最想写的时候写,效果一定会比例行公事式的教学要好。
指导课与讲评同样重要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六
&&& 过去我的作文教学没有考虑安排专门的“指导课”,有关写作常识,我一般只在阅读教学中随机带入。在讲读课文时,习惯地结合写作,把文章的写作特点说一下,以期能加深印象,积累经验,也算是一种“读写结合”。有些机灵的学生从这里习得方法,在写作中常常能用一二。这以后发现,相当多的学生面对布置的作文题,往往还是无从下手,他用于“启动”的时间过长,经常无法在指定的时间内写完;即使勉强完成,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他从初一到初三,从高一到高三,作文的思路、形式及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不大,有的甚至停在一个平面上,百篇一律。这些,和学生的思路狭窄,不善于借鉴,固守某种结构模式等等有关。虽然学生年纪小,但长期不思考,思维也会固化僵化。 &&&
&&& 三年前,我们想结合选修阶段《写作》教科书的使用编一本教师教学用书,体例设计很困难: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是不宜干预的,否则会干扰学生。怎么可能让学生一边写,一边听老师指导呢?曾看过一篇经验介绍,那位教师自述,说以前学生写作文时,他是在讲台上备课或是看书的,后来有一次无书可看,他就“巡视”。他拿过学生的稿纸看,看到一个学生审题有偏向,他就提醒全班同学“要把题意看清楚”;一会儿,他又看到有的同学不分段,他又大声提醒全班“要注意段落结构”;然后他又发现几个同学举了一样的事例,于是他再次提醒同学们注意“举例不要雷同”……我对杂志发表那样的文章很诧异:作者根本不该干扰学生的写作;他那样“打横炮”式的“指导”是没有道理的。当然,眼看学生的作文又要留下好多毛病,教师不能不作“指导”;但如果一个一个地“现场指导”,顾此失彼,不公平;更糟糕的是有可能形成对学生的干扰,学生无法专注地写下去。作为教师,他应当早一些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指导,而不能像那样在课堂上处处关照,最终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循着一个思路,用同一种方法去写。所以,“在过程中指导”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这也是写作教学的特殊性之一。 &&&
&&& 传统的指导方法,是写作后的讲评。讲评这是对上一次作文的评价,也可以看作是对下一次作文的指导。早些年,我只是在作文批改后,全班讲评。我的作文讲评大多有个主题,比如,上一次讲“审题目,明要求”,这次讲评主要围绕选材立意,下一次集中谈表达……讲评的内容要相对集中,当然,重要的方法技巧,也可以反复讲,经常强调。时间长了,学生也能积累一些经验。那样讲评,是在学生作文完成之后,学生从评语及得分上可以知道教师对自己作文是否予以肯定,也能从教师的讲评中了解其他同学作文的长处。但这样的讲评往往是针对具体的习作,有时甚至是少数同学的作文倾向;你介绍的优秀作文,有些同学也只是羡慕,他在作文方面对自己没有多少信心。更重要的是:作文已经完成了,下一次作文可能要两三个星期之后,到了那时,本节课讲评所说的要领他已经淡忘了。 &&&
&&& 单一的作文后讲评,也存在一些不足:中等层次的学生,他的作文存在的诸多问题可能不是通过几次作文就能暴露出来的,对自己作文的缺憾,他可能不一定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在作文批改中有可能忽略了他存在的不足,针对全班学生作文的讲评未必对每个学生都有用;而这名学生在某些方面需要“点拨”和“开导”,他还需要获得一些启发。另有一种情况也需要注意,即使到了高中,部分学生在观察思考、选取材料,谋篇布局诸方面仍然没能形成经验,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 &&&
&&& 我每学期会用一两节课和学生“谈作文”。我的思路是这样的:必须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学生介绍作文的一般常识与技巧,强化他的认识;仅仅依托几次作文训练,很难形成作文技法的“意识”。我在和学生“谈作文”之前,会告诉他们:“今天我们不写作文,我们聊一节课。”我注意到,所有的学生都很愉快,因为他们渴望在这样的谈话中获得有用的写作知识,而不是少写一篇作文,更重要的是,他相信这样的谈话有可能开启他的智慧。 &&&
&&& 在这样的谈话中,我可能会用比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开拓写作视野,让他积极地去思考。比如,如何提高发议论的能力,我会先请他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我会引导学生就已经提出的问题,合理展开,生发联想,引出更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我会向他们征询对最感兴趣的体育竞赛问题的看法,从北京奥运会的成就一直谈到中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有无保证;我会和他们从谈商业广告的功能一直谈到广告太多太滥,误导消费者……启发他们关注有价值的话题,培养他们评论世事的愿望。 &&&
&&& 有时,我的指导表现出期待。比如讲到作文材料的选择,我会在写作之前“打招呼”:你们下一次作文能不能尝试用些以前没有用过的材料?能不能有新的分析角度,让读者获得启示,产生新的感觉? &&&
&&& 在这样的指导中,要注重的是启发,而不是“告诉”。在讲到行文如何避免平铺直叙时,我会问他们:那些扣人心弦的电影在结构上一般有什么特征?那些平庸的电视连续剧是在什么地方使用“且听下回分解”以吸引观众的?…… &&&
&&& 这样的“谈作文”有好多年了,我在高三复习时也多次这样做,学生仍然认为很有必要。这样的指导,好处是寓作文教学于轻松谈话之中。我注意到每次谈话都有同学认真地做记录,这使我认识到这种教学形式的价值。毕竟我们在一起交流了思想,彼此都获得了启发。我虽然用去了一节课,“光说不练”,可是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我觉得这比什么都好。
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3期
这是写给你看的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七
&&& 以我有限的经验:如果高中生在作文中敢于自由地表达情感意志,要提高他的写作水平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想让学生无所顾忌地去写,教师必须是个开明的人。
&&& 有独立意志的学生最怕愚昧而固执的教师。客观地看,教师的智慧要低于五十个学生之和,他的阅读视野也可能要小于五十个学生之和,因为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量最大的时期。学生懂的好多东西,我并不懂,这些已经为现实所证明。我至今遇到诸如“动漫”和流行音乐方面的问题,只要问学生,肯定有人知道;有些稀罕事,全班至少也有一两人知道。我从不敢贬低学生的爱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他对一件事有兴趣,就会持续地在这方面努力。同样,我现在不会像年轻时那样轻易对学生作判断,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谁知道下一页有些什么内容呢?信任,宽容,尊重,开明……发展学生的写作,有时也要用到当班主任时的耐心和细致。有位学生曾在高二时去参加“选秀”,老师们不以为然;我也认为青年要远离名利场,但我觉得应当尊重她的选择。这位同学在组织班级活动方面超乎寻常的能力,也常有自己的创意,她敢在作文中展示自我,从来都是实话实说。多年后,她从海外给我写了一封信,对自己高中时代的明星梦感到可笑。那封信写得非常质朴,纯净得和蓝天一样。我想到,学生之所以能在多年后仍保持这样的写作激情,并给一个接触并不多的语文教师写信,可能仅仅在于我当时的宽容。
&&& 教师要尊重学生自由写作的权利。学生在作文或随笔中写什么,是要看教师的,——既看教师的专业水平,也看教师的胸襟与度识。如果教师能懂得这种信任,学生就敢于在作文中真诚自由地表达。很多教师私下都谈到,有些学生的作文很大胆,不但敢于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见解,甚至敢于把有私密性的故事写给老师看。而由于他从你这里获得了鼓励,获得了默许,他没有了思想束缚,他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获得了愉快,也获得了写作的智慧。我看这些学生的作文,看到的是信任,这样的待遇,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获得的。
&&& 因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观察学生。就作文教学而言,教师在每带一届新班时,往往通过第一次作文的批阅就能发现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长短,当教师欣然自得地检阅新班“写作高手”时,可能的标准是“对口味”:看是否符合教师的作文观或评价标准。这种习惯往往会忽略另一批学生的存在。其实,学生也在悄悄地观察教师,他可能会用一篇文章试探教师的开放度,这种“投石问路”的现象在高中教学中可能更多。在当今的教学风气下,学生非常在意教师的评价,因此他不得不重视在起始阶段留给教师的印象。我不止一次地发现学生在第一次作文中勇敢地展示自我(我称之为“有名片意识”),我倒不在意学生是否有表现欲,我想到的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真人,在于他是否敢于赤裸着站在上帝的面前。学生在作文中“掏出心来”了,教师应当庆幸自己遇上了赤子。高中或初中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一定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因为换了环境,换了教师,学生总有新的期待。如果懂得学生的心理,在第一次作文中,批改可以细一些,尽可能发现学生的长处,能和学生作一点对话,对学生的发展将是非常有益的。
&&& 你对他宽一些,他会觉得“言路通畅”,他就敢于自由地去想,自由地去写,思想在自由的环境中纵情地飞,他抒发情感便无所顾忌,他能常常沉醉在忘我的境界之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星汉灿烂,留下的那些名作,多是作者在二十多岁写就的。也许每一名杰出诗人的人生中,都会遇上有一位或几位杰出的教师。那些教师在写作方面不一定高于学生,但他一定比学生会懂得如何教。是他,开拓了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是他,启发了学生追求自由的思想。
&&& 相反,学生在第一篇作文的批语上就看到了一位思想不太开明的教师,他可能很失望,也可能悚然为戒,从此不犯你的忌讳。他会谨慎小心地写一些“大路货”交给你,他会表现得循规蹈矩,他学会了察言观色,人云亦云,他会小心地磨去文章的棱角,从你这里得到肯定,——虽然他内心未必接受。心灵的窗户悄悄地关上了,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会试探性地再开一道缝。
&&& 教师是学生的倾诉对象。一般而言,学生的作文往往只有一个读者,也就是语文教师。更有许多家长,从来没有看过子女的作文,他们甚至会找到教师问:“你们为什么不让学生写作文?”“为什么我从来没有看到孩子的作文?”——他们不知道,其他作业可以看,作文不是随便就能给别人看的,因为那是一个人的心灵世界。
&&& 做一个让学生信任的语文教师吧。
&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期
要培养学生评论世事的能力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八
&&& 近年在教学中发现,很多高中学生对世事缺乏必要的关注,即使是社会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往往也缺乏敏感,对事理也难以作出有价值的分析判断。原因并不复杂,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造成一些学生不太关注社会。我曾和一些高校教授讨论同样的问题,他们说,现在大学生比以前“听话”,很关注个人前途,自我意识比较强,但是思维品质并不高,缺乏批判和质疑精神,给他们上课时往往觉得“没劲”;而到了硕士博士阶段,学生就更不大可能在导师面前就学术问题发表不同见解了。
&&& 前些年曾数次传来的女大学生“被拐卖”的新闻,而时下新闻也不讳言从事传销的人员中有相当比例的在校大学生。如果不仅仅从道德层面去剖析,那剩下的就是青年在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了。他们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丧失判断力的?
&&& 从五六年前至今,几乎每个学期,都有不少学生的随笔或是假期作文中,写去儿童福利院或是敬老院慰问或是当志愿者的经过。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内容,我当然很激动,也很欣慰,觉得经过学校教育,学生终于懂得要关心社会,关注民生了。你看,他们愿意用半天时间到弱势群体中去,还带了礼物,还能和老人孩子在一起呆上一两个钟头,多不容易啊。可惜我这种情绪只维持了半天,晚上就看到有同学写了别人没有写的内容。他写到:和同学们到了福利院,进了办公室,院长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你们今天来得不巧,管图章的人不在,只能下次补证明了……”
&&& 我这才知道,学生的学习档案上规定,每学期要到社区实践一天,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明。如果没有这样的要求,他们想不到要去或是没有时间去。每个学生交一些钱,在超市买点“优惠食品”送到福利院或是敬老院,院方盖个章,就“完成任务”了。据说好多学生都用这个方法,带去的“礼包”品种差不多,老人孩子吃不完,院方啧有烦言,曾建议同学们 “直接捐款”……很奇怪,每学期都有这么多同学写“慰问”经过,却很少有同学对此提出批评或作出理性分析,这是什么原因?
&&& 这位学生写道:“还真比较'合算’,半天时间,接触了社会,送了温暖,完成了任务,还能写一次随笔……”这是讽刺,也是自嘲。作为教师,我当然知道学生的郁闷。社会弄虚作假成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道德心被腐蚀,语文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正视这样的社会现象,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正确评论社会问题的能力。
&&& 在学生哀叹写不好议论文时,他们就这样忽略了身边发生的事。而社会几乎每天都有万众关注的事件,每个星期都有热点新闻,按语文学习最基本的道理,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应当有对世事发表评论的热情,因为这是最有激情最有血性,也最无所畏惧的年龄。我甚至认为,他们即使说错了什么也不要紧,因为他在学习。“循规蹈矩”的教育最终有可能让学生丧失思考和评论世事的能力,也丧失批评的自信。如果学生面对社会风气,忘记自己的责任,随波逐流,习非成是,认为什么都可以“绕过去”。基本的是非观没有了,价值观扭曲了,判断能力也就丧失了。一切都不值得关注,一切都不值得议论,小小年纪就走向虚无,当他提起笔来时,他的“审题”、“立意”和“表达”能有价值么?
&&& 社会问题关乎人的命运,人的遭遇也会折射出社会问题。学生的个人经历,也应当引发他对社会的关注。比如,他上这所学校是有周折的,考分离录取线差了一分,他为这一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父母为他交了三四万元钱的“择校费”,还托了人情,受了不少冷遇,看了不少白眼;他进了学校,受到歧视,老师背后称他“择校生”,同学说他“倒楣”;父母虽然不断地鼓励他,但也说过“运气不好”……他分明对此想了许多,也想到了许多不合理,可是,他却从不发一句议论,而且有的教师还不太主张他去想这个问题。
&&& 食堂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一个接触外界不多的学生而言,他可能会有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因为以小见大,处处能反映出道德教育的缺失:就餐纪律不好,以前是高年级插队的多,现在低年级学生也敢插队;教师付同样的钱,食堂给的菜很多;学生倒剩饭,教师也倒,每天三大桶……可是学生没有批评分析。他们说“习惯了,就是这个样”,“写了也没有用”。
&&& 我对学生说:现在应当是你最敢于发表个人意见的年龄,现在是你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最佳时期,现在是你学会说“我认为”的时候,你的起点如果仍然是“不作声”,以后的几十年你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 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一个没有评论世事能力的人,在社会上往往只能扮演庸众。他对世事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选择与判断的能力,也就意味着他很难对社会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这是大而言之。小而言之,他以后也很难成为具有教育能力的父亲或母亲。
&&& 十多年前,有一回和学生聊作文,问学生:中国有个“关心一下代协会”,中国也把“从娃娃抓起”当作重要的教育策略,你从幼儿园上到高中,被“关心”着,也被“抓”着,对这个问题,你有没有深入的思考?几个学生瞪大了眼睛。第二个星期的随笔中,他们分析了这个问题,思考很深入,有个学生认为:“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问题可能出在少年儿童身上,根子往往却在成人世界,要“关心下一代”,但不能本末倒置,社会也要“关心上一代”……经常启发学生去面对这样的问题,他的思维能力就不同一般,他思考问题的视角会比较独特,他的分析就能有深度,他自然也就有可能比一般人富有智慧。我们在一个学习群体中看到享有威信的学生,往往并不在于他的敢做敢为,而在于他思维上的理智和深刻。
&&& 难道让学生在作文中对世事发发议论,天会塌下来?
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2期
要提高辨析信息的能力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九
&&&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写作能使人获得愉快,也能让人变得聪明。作文的过程必然是思维的过程。如果作文没有了问题意识,没有了来自思维的灵感,没有了自我表达的激情,那的确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以议论文为例,立论和论证,无一不靠积极思维,需要理智和聪慧。对一则材料或是一个问题,如果能不断地问出“为什么”,不仅有可能产生有价值的思想,也能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积累可贵的人生经验。
&&& 20多年前一次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出过这样一道作文题,材料来自当时的两则新闻报道,编成文题时作了压缩。
&&& ╳╳市消防支队全体官兵学英雄,见行动。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利益出生入死,在所不辞。一年来,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他们紧急出动800多次……受到群众的好评。
&&& ╳╳市公安局民警╳╳╳在多年的反扒工作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仅去年一年时间,他就在公共汽车上抓到4400名小偷。
&&& 对此你有什么见解?你将发表什么样的观点?
&&& 那次考试,约有一半学生文章的立意是“向英雄学习”、“学英雄,见行动”,骑驴下坡,观点现成,就事论事,流于一般;虽然作为考试作文降低难度,当时也并不影响评分,虽然过于简单的判断也让一部分学生无话可说。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敏锐地发现“材料有问题”,这些学生并不因为材料来自“新闻报道”而全盘接受(20多年前,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刊的正面宣传),他们质疑:“消防,应以'防’为主,而不是焦头烂额地灭火;这个城市的消防部门是该表扬,还是该批评?”“一个城市的小偷竟然会有那么多!这个城市的治安有问题。”——学生对世事敏感,能以独立的视角全面地观察事物,这样的立论和论述体现了分析思考问题的深度,从这里能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
&&& 那次考试结束后,有教师说:“你们出作文题真大胆,打中写作教学的软肋了。”学生则说:“以后不能顺竿子爬,要多动脑筋了。”说“大胆”,指的是注意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学会从新闻材料中辨析真伪,说真话,说实话;让他们辨析“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的思维模式,看到了好大喜功顾此失彼的宣传病。说“多动脑筋”,可能还在于启发学生懂得独立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提高辨别能力,引导他们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 一道挑战传统思维模式的作文题,引发了学生对以往作文经验的反思。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这次写作经历,也能开启他的思维。此后我们常在作文中看到学生用新闻例证来说明问题,如新闻中列举某某社区清洁环境卫生,“一次就清理垃圾一百多吨,拉了30多卡车”;又如,对“某市扫黄打非战果辉煌”,以及“终于铲除了这个为害一方十多年的犯罪团伙”,等等,学生就能比较理性客观地作出分析。
&&& 经常地用这样的材料让他们去辨析,启发他们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他们学会“深入地思考问题”,而不是浅尝辄止;让他们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而不是让自己的思维习惯地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上。——这样的启发和引导,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含量,使之看问题既有深度,也有高度,而不是人云亦云,只会简单地复制演绎他人的观点。机械模仿,简单复制,是“大脑印刷术”,不是语文教育的目的,以那种模式复制出来的作文是没有价值的。
&&& 20多年过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宣传报道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可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新闻仍然大量地出现在生活中,一些错误的宣传观念也没有得到纠正,学生生活在社会,错误的信息不经大脑过滤,全盘接受,积久必定会形成错误的思维,而到他的思维定型的时期,想要纠正已经很困难。
&&& 我们可以在班集体中看到这样的现象:从学科考试得分看,一些学生并没有优势,然而这些学生读书多,善于思考,逻辑推理的能力强,能够根据逻辑分析,根据经验,推断出事物可能的发展,从而作出有价值的判断。我在教学中多次发现,有些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和判断能力远远超过一些教师。比如,有教师说起“我国银行人均储蓄达到××万元”,学生立刻就能直接指出这个数字根本不可能,是因为“中国还有七八亿农村人口”,“部分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他们对有关“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农民医疗保险”的相关数据很关注,因为他很想作出判断。他们还能从事物的本源上去分析原因。前年关于“中学能否取消文理分科”的讨论,北京有位主张分科的高一学生寄来一篇作文,她毫不留情地批评专家的观点,立论有据,结尾是这样一段话:
&&& 我也赞成给文科学生增设“理综”常识课程,给理科学生增设“文综”常识课程,从兴趣入手,从简单入手,从使用入手。用这样的方法提高综合素质,我个人认为比取消文理分科好得多。还有一点,近年来,学科间综合的趋势确实在增加,有些学科跨文理,有些学科边缘化,更有像地理这样的,明明高考算“文”,大学里又算“理”,搞得想学地理的学生很痛苦。面对这种具体问题,取消文理分科不是办法。我认为,可以考虑应在高中除文、理以外再分出一个综合科来,或是让学生从理、化、生、史、地、政中任选三门对自己今后发展有用的或感兴趣的,这样那些以后准备考跨学科的学生们痛苦会少一些。
&&& 我看了这段议论有些惊讶,一位高一学生已能这样自然地说出“我认为”,这样的素质来自她的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她坦诚地宣布自己的观点,从这里也看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 学会辨析信息,正确地判断,文章的思维含量高了,就不会满足于去简单地证明诸如“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知足常乐”和“不知足者常乐”之类的常识,他需要有些挑战,他有了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更多 的发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绝大多数表现在思维方面。经常地能关注外部,了解事物发展动态,可以更多地激活思维,启迪智慧;而固守书本,固守课堂,不关注社会,不接触外部事物,学生的思维很难提高。
请说说大米多少钱一斤?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十
&&& 看学生作文,常常觉得有些学生颇能讲一些大道理,诗啊梦啊寂寞啊想去周游世界啊,都能来那么一纸,而一旦接触具体事物,需要分析说理,往往只能空谈,既无法深入,也缺少恰当的表达。我关注这个问题比较久,我想,除了思维能力的差异,也和学生不谙世事有关,缺乏生活经验有关。学生作文一旦涉及民生,叙述故事往往像不食人间烟火一般。青少年时代脱离生活,有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情感态度。
&&& 我是在十多年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有一次作文讲评结束,我很认真地要求学生写出大米、鸡蛋、青菜、自来水、家用电的价格,——要求不高,至少大差不差。结果真有不少学生一项也写不出来,有的写出的单价很离谱。无怪学生作文中也有类似“何不食肉糜”的感慨。
&&& 很多老师在阅作文卷时,仅仅因为学生文章中说了件近日新闻便倍感欣喜,认为学生“素质高”“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从而产生好感,认为“有新意”,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脱离社会
对一名高中生来说,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有必要吗?
&&& 我认为重要。学生不知柴米贵,教师家长都觉得食堂的饭菜贵了,而学生只知道说“不好吃”。学生浪费粮食,青年教师也经常倒饭菜。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也许才能知道什么是中国农民,也许才知道中国人的生活。他下笔时,才不至于那么轻浮,那么矫情。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类话,初中生也都会背,可是他未必去践行,这是中国教育最糟糕之处。他说关注民生,却连大米多少钱一斤却不知道,牛奶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城市的孩子不知道报章上公布的农民收入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也不知道农民看病靠什么保障,所以学生会奇怪地问:“所有的农民看病都不能报销吗?” 他在写作时,往往不能对世事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会分析,他的结论也可能就是错的。
&&& 我从作文中看出,学生中会做家务的人不多,农村学生也不参加田间劳动。在城市,很多高中学生上学放学仍需要家长接送,有些连书包也不用提;我今年多次在中学门口看到勤务兵帮长官的孩子提书包。接触社会过少,情感自然也就苍白,少见多怪,好作大方,动不动就危言耸听,学校搞一次30公里步行,家长纷纷送行,校长授旗,活像当年去打日本。
&&& 读汪曾祺的小说,看他叙述一个行当(比如银匠、车匠)时,精细地描写,比一个内行还要认真;他写种马铃薯,种葡萄,叙述说明的功夫非同一般。这些,就是作家生活的底子。即使是四处漂泊,即使发配充军,甚至陷身牢狱,也挡不住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写作者最基础的观察功夫来自生活,我们的学生连大米从哪里来都没有兴趣,他们就只能模仿郭敬明。
&&& 我在一名高一新生的作文中看到他写一位民工老郭:
&&& 每天中午工人们吃自带的饭,老郭的饭我是见过的,挺大的铁皮饭盒里不知是用水还是用汤泡着大半碗饭,饭盒的一角蜷缩着一团白菜叶,另一角漂着两小块萝卜干,汤被萝卜干泡得泛黄,萝卜干被汤泡得泛白。有时电工会搛一小块肉给他,然后说:“吃吧。”这话里既有怜悯,也有瞧不起。
&&& 我们把旧住户留下来的浴缸扔了,老郭却忽然关心起来:“浴缸呢?”父亲便告诉了他,他支吾了半天,告诉我们他是想把旧浴缸拿回去工棚洗衣洗澡用的。我们猛然醒悟,怪不得前几天卸下浴缸时他很小心,生怕敲碎了一块瓷。他只是愣了一下,又没事儿一样抬水泥去了。我却分明地感到一种愧怍,这也许并不来自于我们犯的错误,而可能是对这样的人的天性的愧怍。
&&& 铺瓷砖时,他把瓦片敲碎了,飞起的碎片流利地在他的脚面上划出寸把长、很深的口子。他哼了一声,抹一抹流出的血,放在嘴里吮;然后用唾液涂在伤口上。我忙去找碘酒,他却摇摇头,顺手扯下一大段胶带,粘在伤口上。也许粘得不太好吧,我仍旧看得见那翻开的皮肉和渗出的血。第二天上工,他脱下伤脚的鞋,一瘸一拐地继续抬水泥。他只是为了能拿到那二十块钱。他脚上粘着的仍是那段胶带,伤口肿了。
&&& 这篇随笔的题目竟然是“家”,让人沉思不已。一个做短工为生的农民,长年为城里人装修他们的家,而自己却回不了家。三个段落写老郭的生活,分别写老郭的午饭,老郭没能得到浴缸和老郭的受伤。每件事都会让有良知的读者心酸。同情与悲悯往往是写作者最重要的情感禀赋,有了它,观察生活的角度和深度都有可能超凡脱俗。作者把所见到的老郭的生活记写下来,好像没有费什么气力,然而在叙述中分明写出了对人物的感情。如果作者不知道“一天20元钱”对老郭意味着什么,我看即使面对这样的生活,他也会麻木不仁。他写不出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有生活的底子,笔下才会有活生生的人,才会有泥土的气息,才会有如人一般的喜怒哀乐。
&&& 作文是一种创造。童年到少年时期,是人的大脑的主要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可塑性最大,一些基本质在要在这一阶段形成。过了这个阶段,人的发展可能有限。如果在儿童时期就丧失对事物的好奇心,缺乏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没有探求精神,不乐于表达,那么,人的成长会很缓慢。
“怎样把文章写长”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一
&&& 有位高一新生在课间对我说:“一篇作文要八百字,太多了。我写不满那么多字。”我问:“你能写多少字呢?”学生说:“我一般写到三五百字就没有话讲了。”我们在走廊上说了一会儿话,又上课了,我对他说:“刚才我们说了五分钟的话,如果写到纸上,可能已经有两千字了。”学生吃了一惊。因为他可能不觉得已经“说了那么多字”,而作文时却像拿凿子刻石碑似的,多写一行字都累得慌。
&&& 我刚教书那一阵,也有学生问“怎样才能把文章写长”,听到这种话我会笑,因为当时也有学生问“怎样才能把文章写短”。网络开始流行后,多了一个词叫“灌水”,几句话的意思往往能扯成长篇大论,如“抻面”一般,“假大空”盛行,说废话成风。当然,那已经不完全是写作技能差,而是文风问题了。
&&& 如今学生的焦虑常在“写不长”,因为高考作文那个“不少于800字”的要求悬在他头顶上。应试要求的陈规有不合理之处,然而经常性的“无话可说”毕竟也反映出表达能力差。
&&& 学生感到没有内容可写,下笔“写不长”,一定是在某个具体环节上有困难。解决“写不长”的问题并不难。首先要能发现学生作文中“没展开”或“没说清”的地方。有位初三学生写在校园经历的几件事,有一处写在“鲁迅园”遇到同学,但只有三五句话的叙述。问她:“你写的是东墙脚,哪个地方的样子还记得吗?”因为我每天也从那儿经过,所以我知道她写的能是东墙脚,只有东墙脚才能有那窄窄的巷子,砖墙才会有那样的特点,而一个不了解“鲁迅园”的读者根本不知道什么“东墙脚”,也无法从三五句话里体会那里特有的情韵。我让她“再想想那幅图景,描摹得细一些”。她闭上眼睛描述,有:“老墙上的藤叶枯了,仍然在风中颤抖”,“那把丢弃的竹扫帚斜靠在墙边,竹柄上已经有星星点点的绿斑”……在回答:“你对那里的景物有过哪些想象”时,学生说:“木门上残存的红漆总是让我想象到,十九世纪末,这幢楼刚刚落成时的大门红得发亮;还有,当时是清朝末年,男子还留着辫子呢!”在回答“走在东墙脚窄巷时,你有没有其他人不一定知道的心思”时,学生脱口说:“我希望对面过来的也是女生,最好还是我认识的;巷子窄,要不我会尴尬。”我觉得她那种心理很真实,因为那条巷子的确很窄。我对她说:“好吧,把刚才想到的这些话都补进去,因为要联缀过渡,这样就多了三百字。现在看看怎么样,画面出现了,感觉有了,读者也跟你一同走进东墙脚的窄巷了……”
&&& 这一次学生知道怎样“写长”了,下一次她是不是还会这样去想、这样去写,取决于她能否有“描写意识”。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个人善于描述自己见到的人和事,善于形象地传达自己的感受,他会在很多地方受到欢迎,原因在于别人听他说点什么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即我们常说的“生动形象”和“传神”,听众或读者在接受信息时少了很多障碍。在这里,已不是 “能不能写长”的问题,而是“会不会写”的问题了。
&&& 缺乏读者意识,忽略他人可能的感受,总以为自己看到的东西任何人一定会有同样的印象,而不知道这一切应当用自己的笔去“还原”,应当通过“描绘”去传达,这是很多学生的写作通病。当然,“什么是描写”和“为什么要描写”几乎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要把自己所见到的一切用文字传达出来,使读者读后脑海里出现的形象与作者所见的图景高度吻合。因为缺乏描写意识,很多学生总以为叙述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过多的叙述至多只能完成“顺序”,只能解决“往前走”,即使一些学生懂得“一波三折”,也至多是走条曲线,而不知道应当“停下来看”(描写)。这就是记叙文“写不长”的主要原因。有些教师的写作教学可能也忽视了这样的指导。
&&& 议论文的“写不长”则往往在于学生不了解议论的作用,缺乏议论的兴趣,议论的过程被弱化。学生在文章开头亮了观点,但写作目的不明,不知道需要通过文字来显示自己的“说服力”,不懂得要展示“支撑论点的过程”,而是匆匆忙忙直奔结论。所以,三五句话亮了观点,仿佛不屑与人论辩,随即便是所谓的“摆事实”,举出一两个并不一定妥贴的例子,就自说自话地收住,那意思仿佛是“事实胜于雄辩”,“你自己慢慢去体会吧”。——我讲评议论文作业时,问学生有没有这样的情绪,很多学生都会心地笑了。这些学生的“写不长”可能还是在于缺乏读者意识,认为“我知道的你就该知道”,“我想到的你也一定会想到”,所以不必多言,而也正是这个自以为是的“不必多言”,最终让一些学生感到“无话可说”,进而“不会说”。
&&&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说“把议论引向深入”,可是如果教师自己的认识是肤浅的,他的学生往往也就不会深入思考;而如果教师认为学生独立思考是没有价值的,学生作文往往也就自觉地“浅”了下去。这样的“浅”,必然造成无话可说。电视台播放低俗的小品节目,嘲弄残疾人或弱势群体,批评这种表演低俗,是立场和情感态度问题,是基本素养,学生凭最简单的道德判断就应当解决。然而要分析这种现象何以有市场,则需要从国民素质,从管理体制诸方面去分析,教师如果能启发学生就这类问题作深层思考,不愁无话可说。当然,话说开后如何把握分寸,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 针对“写不长”,我经常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记叙,多想想:当时情景究竟是什么样的?对读者而言,我的描述能不能再现当时的情形?我是不是应当把讲述的节奏放慢一些?如果是发议论,则应当想到:我表达观点的条理是否清楚?我的读者可能会在哪方面、对哪一句话产生误解……
&&& 在这里我想指出一种现象,即学生的作文习惯经常和教师的教学有关,他写作上的困难可能会和教师的教学观和评判习惯有关。在起始年级教学中经常发现,如果学生在九义阶段接受了正确的写作指导,他一般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困难。学生“写不长”有时可能是因为教师不喜欢某些内容,他“不敢写”;有时是教师要求过高,总是认为学生的写作“提高过慢”,“不到位”,于是学生“不会写”。学生从语文教科书上接触文章的大多是经典作品,一些教师的写作指导往往以经典为样本,拿学生作文和教材的表达相比较,这种做法没有必要,这样的目标会让初学写作者感到不可望也不可即。教师在作文指导和评价方面应当有比较客观的标准,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丧失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 在和同行讨论这个“写不长”的话题时,我注意到,有些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无话可说”研究,已逐步延伸到教师自身表达习惯的问题。确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自身不善于表达,也就无从引导启发学生的有效表达。有些教师自身不善于感悟生活(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语文教师自身的观察能力也比较差),当他们看到学生写一件趣事时,经常会说:“这么巧的事,怎么被他看见了?”他们还缺乏幽默感,我在一些公开课上看到,一位学生饶有兴味的表达,全班大多数学生觉得有趣,听课的教师也忍俊不禁,可是授课教师并不敏感,反而批评学生大惊小怪。在这样的教师面前,有些学生就逐渐失去了自我表达的激情,他是“懒得多写”,而并非是那个“我写不长”。所以,学生写作方面的一些痼疾,教师是不是也该从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呢?
读书形成的经验也是写作的经验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二
&&& 目前写作教学的一大困难,是学生的阅读量过小,无法形成阅读的经验。相对于巨大的社会信息,学生所能利用的资源并不多。特别是一些学校过于强调理科教学,忽视甚至轻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单纯地把阅读当作“语文”科的学习任务而加以限制。在应试教学的大背景下,在很多学校,理科教师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甚至已成了“班规校纪”。某校曾有理科教师在家长会上指控“让孩子读小说”是“误人子弟”,竟然得到家长的齐声鼓掌。在这样的学校,学生不仅得不到正常的母语教育,也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
&&& 学校无论如何不能忽略让学生适时的阅读,应当在今天读的书是不该拖到明天去读的。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当汲取以往的教训。中学阶段没读该读的书,拖欠过多,过了阅读期,根本无法补课。相当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对缺乏阅读积累后悔莫及,由于“底子”没打好,他们也无法正确认识高中语文课的学习价值;他们不但孤陋寡闻,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也明显缺乏表达的智慧。我们也看到一些成功的例子:一些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考上大学,并能适应大学学习,往往在于他博闻强记,“底子好”。综合素质较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学习上始终能保持优势,这些与他们阅读修养不无关系。适时的阅读使可以使人及时地获得知识,并逐渐形成经验,这种经验又使他对生活产生新的有价值的认识。为什么有些学生读到高三,还像个对世事一无所知的小孩子?为什么同学之间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会有那么大的差距?这中间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 有些老师不同意“以读促写”,自有他们的体会。读书多,不会写,原因可能比较复杂。这样的学生我见过。他们很可能只是把读书作为消遣,无所用心,不善于从中有所获得,往往无法复述其内容,有些甚至连读过的书名、作家也没记住。有的则是不加选择地乱读,所读的内容品次较低,我曾有个学生到了高中一直在读日本动漫,据说收集了两千多种。 这些书的阅读要求低于语文课程要求,课外阅读滞后于语文学习,很难有借鉴。也有些学生的课外阅读过于功利,急于求成,过于积极地模仿作品,痕迹处处;坦率的说,这些学生感悟能力不强,即使读了些书,也难以形成写作的经验。
&&& 确有些学生读书很多,写作水平并不高;但是,写作水平高的学生,读书必定多,则是事实。多读书,会读书,效率也高,能够形成阅读经验,也就很容易体现在写作上。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见过悟性高的青少年,他们中许多人都曾有过一段时间不被教师和家长注意,在完全没有指导的状态下自由地阅读,他们的阅读没有功利意识,完全是凭兴趣自然地延伸,而忽然在某一天,他们写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学生只要能多读就能把握写作的技巧呢?不一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体会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能“说好处”,能“看门道”,这才有可能逐渐地形成一种阅读经验,这才有可能学习模仿进而创造性地构思表达。这种阅读经验,在成长早期常常是不自觉的。儿童最早的睿语往往是不自觉的模仿,因为他没有“目的”;而他得到鼓励,知道他的语言会给别人带去欢乐和赞扬时,他才会有目的地去学习,并逐渐成为一种自觉。学生的阅读,过于功利并不好。现在很多教师总是告诉学生“规定篇目”和“必读书目”的重要性,也使一些学生把阅读视为负担。
&&& 一些老师经常感叹于顾此失彼,无法对阅读层次参差不齐的学生作写作同步指导。我认为停留在语文教科书层面上的写作指导是共同要求,甚至只能是普通的要求。我们几乎不可能见到阅读水平整齐的班级(除非全班都没有课外阅读,据说的确有那样的现象),即使阅读同样的内容,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感悟能力不一样,教师借阅读做同样的读写指导,会发现存在很大的差异。
&&& 我们也会注意到,一些教师在劝导学生读书时,往往只是告诫训诲,忽略言传身教,学生得不到具体的指引和点拨,我们甚至可以说得更直接一些:学生没有从教师身上看到阅读的经验,他对语文的敬重常常也因此变得有限。一些阅读调查往往只针对学生,其实语文教师的阅读情况也不容乐观(相当多的语文教师连个简单的推荐书目也开不出)。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此可以不论。
&&& 利用阅读指导促进学生学习写作,可能更多地要考虑具体的方式方法。即使时下应试教育成风,学生交流的时间很少,但是教师能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他们的阅读经历,未必是一件很难的事。有一次看随笔,有位学生记写随父母去苏北探望病危的祖父,语言质朴动人,一路上父亲的沉默,母亲的啜泣,自己的不安,冬日平原上的死寂,路人的冷漠,亲人见面时的悲苦与克制,叙述得生动真实,文章两千多字,绝无一点矫饰,一句抒情也没有。我在讲评时稍有疑惑地冒了一句:“怎么有点大师的功架?”同学们也都很惊异地纷纷点头称是,该同学口讷,不知所措。过了很久,这个同学在随笔中写他在讲评课后急不可耐地找“大师”们的作品“作比较”,发现他的确更愿意接受叶圣陶、朱自清等人的散文风格。——我不知道那位同学此前是否读了什么书,但是我也只说了一句话,他却读了很多书。有位女生问:“老师有没有发现这个学期我的文章有什么变化?”我说:“你有点张爱玲了。”学生得意大笑。——我未必主张学生要学张爱玲,但是张爱玲能让一个学生着迷并从此喜欢写作,有什么不好?
&&& 我很羡慕当今的许多青年教师,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总能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引导学生热爱阅读,进而热爱写作,事半功倍,真正让语文学习成为愉快的事,很值得我学习。
谁让你不看报纸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三
&&& 作文大赛现场,讨论命题,有位评委命了一个“读报”。于是有了一番对话:
&&& “就两个字?”
&&& “就两个字。”
&&& “什么意思?”
&&& “已经说清楚了,'读报’。”
&&& “读什么报?”
&&& “不知道。”
&&& “这是个题目吗?”
&&& “当然是的。”
&&& “这种题目能写好吗?”
&&& “当然能写好,我可以写给你看。”
&&& 问话的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质疑,也许他们对学生是否会写这样的题目存有疑虑;出题的教师却认为“读报”完全可以是一个题目,他认为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在接触报纸后会有许多值得抒发的感想。两种观念的分歧,在于是否要把“读报”当作高中生应有的阅读能力,是否要鼓励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这本来不是一个非得讨论的问题,然而,即使是现今生源比较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也都把精力用在应试上面,未必有读报的风气。现今的报纸种类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市民报纸尤其多,可是读报的学生不多,会读报的就更少了。
&&& 生存于现代社会,学生应当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具有获取信息的需求。如果忽视现代社会的信息资源,忽视个人生存的环境,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能也只是屠龙之技。《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可能也无从说起。
&&& 我和同事们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有学生在作文中能联系一点近期的社会新闻,那往往是“脑子活”,能力强,性格开朗的学生。去年年底,在省作文大赛中看到一篇《说“相信”》,作者纵横古今,上引下联,侃侃而谈,涉及现实生活的新闻有:1、“歌手臧天朔一审被判六年有期徒刑”,举臧天朔出席郑渊洁脱口秀节目《郑氏胡说》时,曾说“朋友应该坦诚相待”,而后来臧却深信于狐朋狗友。2、重庆市法官学院原院长、重庆市高级法院执行局原局长乌小青受贿357万元,被捕后在看守所里自杀。3、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主持“打黑”;等等。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竟是十天内的多则新闻,这就在四五十篇同题作文中显得“抢眼”。很多高中生发议论,多是从常识到道理,从原理到原则,“空对空导弹”飞过来打过去,而这篇内容最“新鲜”,读者看了会觉得这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在写文章,是个有读者意识的人在写文章。
&&& 通过读报了解一些时事,“事事关心”,对提高思维能力是很有作用的。有些新闻,作为信息未必要照单全收,它可以成为提高批评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有读报习惯的学生评价能力往往比较强。2009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是就“颐和园兽首拍卖”事件中福建商人蔡铭超的表现谈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批评了这个题目,认为命题有欠公平,“对城市学生有利”,理由是“农村学生不看报纸”,信息不如城市学生。我认为这种批评有失公允,以此类推,以后如果作文题目涉及农作物,涉及土地,是不是会认为“农村同学讨便宜”呢?作文题的材料已经提供了可供思考的基本信息,这对所有的考生而言是公平的;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合理,至多是一些关心时事的学生可能留心了报上的相关评论,了解了各方观点,在就这个问题发言时有更多的可以参考的资源。文题的材料已经把事情经过大致说清楚了,可能不宜再用“城乡信息不均衡”来说事。惟差异在于:平时看报,注意接收信息的人更有把握一些,而对此信息不予关注的人写起来可能要吃力一些。如果说完全无法写,那是基本能力差,或是教学存在问题。同样,我不理解的是:信息时代,世界已经变得很小,只要有获取信息的意识,渠道极多。在关注社会方面,说农村学生不读报或是读报能力、读报习惯差,是对农村学校教育的偏见,甚或可以说是一种歧视。我的经验:城市学生也不一定能“讨便宜”,相当多的学生至多只关心娱乐新闻,对时政并不关心。因此,那种对“颐和园兽首拍卖”一无所知,埋头读书只知考试并自以为“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人,让他们稍稍经受点考验不是什么坏事。当然,更应当对不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的教学提出批评。
&&& 那么,是提倡并发展学生关心世事时事的热情呢,还是保护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也许不用多说了。我在平时教学中,也经常注意考查学生对世事的关注,特别关注他们的评判能力。在作文指导课上,我也经常引用即时的新闻作评论。让学生评论时事不是为了评判是非,而是借那个过程,学以致用,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的信息开展分析思考。比如,有过这样一道新闻评论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写一则评论
&&&曾在四川地震后前往灾区做过志愿者的网友“夜色漫漫”近日来到地震重灾区北川,他想要帮助灾区孩子们实现一个愿望。当他向北川中学的学生问起什么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时,孩子们不要书,不要礼物,他们只说:“想见周杰伦哥哥。”3 月23日,网友“夜色漫漫”在某论坛上发帖,号召网友们帮助北川中学的学生实现这个愿望——见大明星周杰伦。网友议论纷纷。
&&&请发表你的观点。
&&& 对这件事,能仅仅用十多个字发表一个观点就能完事?我记得很多同学的评论既针对现象,更注意探究社会根源,既激烈也富有理性。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思维,如果学生懂得自己的脑袋不是敞口容器,知道一切信息都需要经过自己的思维,对所接受的信息有评判的能力,那还有什么能难住他?
&&& 同样,如果学生会看报纸,把读报作为思考的过程,对外部信息能作出自己的分析,能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有表达的智慧,你还担心他不会写么?
仍从“滥用排比句”说起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十四
&&& 我在《老老实实去写》(本刊2009年第10期)一文中批评过滥用排比句的现象,有老师来信,认为我这样说有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积极修辞的热情。我想,这种担忧可能是不必要的。学生如果只会以滥用排比句来对付作文,那么语文学习就会成为多余的东西,他将不会正常表达,无法正常写作;如果在生活中,一个人认为排比句是语言精华,那就更可笑。今年春季“两会”有报道,说陕西政协委员贾平凹曾在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发言时,曾以一句精短概括语惊四座,他说:“报告很好,没有排比句。”据报道,“许多委员都对贾平凹的评论表达了认同”。可见这个“排比句”不但在中学语文界传为笑谈,在公共生活中也开始令人厌烦。
&&& 江苏有个校长调动工作,有报纸闲得无聊,想炒作一下,访问了他原先工作的某乡镇中学,有教师介绍该校长当年很能说,称其“特别善于用排比句”,“善于背诵格言警句”。记者可能比较年轻,也是排比句爱好者,竟把那位老师的话看作一种表扬,照实记在报道中。据说很多语文教师看到这里便捧腹大笑。当然那位教师是诚心敬佩排比句,绝非故意调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排比句虽招人厌烦,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市场。有这样的教学修养,就不会奇怪中小学生滥用排比句的文风了。
&&& 语言环境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表达。现今学校的标语口号经常用排比句,社会话语也处处可见排比句,始作俑者大概就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的语文教师,以“排比句”培养出的一代人很多已经成为记者、公务员和教师。原先诗人散文家的手段,如今成了中小学生作文的法宝,老师传授考试作文真经,也把这个排比句作为三斧头。这是一种“易学、上手快”的手段。非语文学科出身的校长做报告用一下排比句,会有学生认为那算是文采;至于语文教师用排比句,偶尔用几次也就罢了,如果“特别善于用排比句”,只能算是搞笑,因为排比句使用已趋低龄化。我为某报评选优秀作文,多次看到小学生中年级的排比句,也是有模有样的。
&&& 滥用排比句不过是一典型现象,它反映的还是文风不正。学生的文风受环境影响,他到处看到排比句,便会以为那是最优秀的表达,岂有不学之理?
&&& 我在学生的“成长日记”(学校统一发的一种记录本)中看到学生照抄学校的“育人目标”,这个目标把高中三年的教学任务归纳为:“第一年,学走路;第二年,奔跑;第三年,做领跑的人。”——第一次见到,真有些目瞪口呆,这个口号不仅浮躁,也是相当糟糕的语文。学生稍稍冷静一下,就能发现这其中的荒谬。这个口号的意思是不是想表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丽的秋天写一篇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