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国是世界唯一一个对待外国人比对自己国人更

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对外国人比对自己国民更好的吗?
感觉在中国,也不说什么港澳台这种有特权了,美国日本甚至韩国这些国籍都有特权,我们中国学生出国至少在成绩上绝对都是高分的,而外籍生考中国好大学呵呵大家懂的,还有很多女人也是喜欢跪舔外国人,政府媒体也爱什么贬低本国人过度吹嘘外国人,外国人可以说在中国真的各种福利,和当初的洋人有什么区别?搞不懂为什么政府非要给他们那么多优惠,他们很多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只不过顶着外籍或者某些特别行政区称号的号称同胞,为什么就能有这般特权?
国人在巴基斯坦的待遇我会乱说
引用1楼 @ 发表的:
国人在巴基斯坦的待遇我会乱说
感动= =巴基斯坦人民还是挺好的
领导人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再盛大场合被一个sb小棒子侮辱了,居然连个屁都不敢放,我不知道该说啥
现在的欧洲也挺软的,前几年有几个阿拉拍青年上街砸车,当地政府连穆斯林也不敢提
当年改革开放、只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向钱看、国民的教育却没有跟上来、没有打好预防针。随着外国的思想和文化涌进来、国人也是毫无防备、只凭着传统的思想文化和越降越低的道德底线作斗争、结果可想而知。弄成现在这样局面、ZF没有责任吗?当年抗美援朝、中苏交恶、国人像现在这样跪舔外国人吗?现在发展的这么好、国人还像晚晴那样盲目的崇洋媚外、以为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哎、、
引用3楼 @ 发表的: 领导人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再盛大场合被一个sb小棒子侮辱了,居然连个屁都不敢放,我不知道该说啥 不跟小孩计较才是大国的领导人就算是你美爹总统被他照了,你说美国会出动特种部队呢还是对韩国实行核打击?你的言论暴露了你还在上初中的事实
引用5楼 @ 发表的:
当年改革开放、只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向钱看、国民的教育却没有跟上来、没有打好预防针。随着外国的思想和文化涌进来、国人也是毫无防备、只凭着传统的思想文化和越降越低的道德底线作斗争、结果可想而知。弄成现在这样局面、ZF没有责任吗?当年抗美援朝、中苏交恶、国人像现在这样跪舔外国人吗?现在发展的这么好、国人还像晚晴那样盲目的崇洋媚外、以为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哎、、
呵呵呵,真感觉我们这些中国大陆人是这个国家地位最低的
引用5楼 @ 发表的:
当年改革开放、只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向钱看、国民的教育却没有跟上来、没有打好预防针。随着外国的思想和文化涌进来、国人也是毫无防备、只凭着传统的思想文化和越降越低的道德底线作斗争、结果可想而知。弄成现在这样局面、ZF没有责任吗?当年抗美援朝、中苏交恶、国人像现在这样跪舔外国人吗?现在发展的这么好、国人还像晚晴那样盲目的崇洋媚外、以为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哎、、
关键我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要给外国人那么多优惠?他们有几个事真的很有钱很优秀的?
引用6楼 @ 发表的:
不跟小孩计较才是大国的领导人就算是你美爹总统被他照了,你说美国会出动特种部队呢还是对韩国实行核打击?你的言论暴露了你还在上初中的事实
说话干净点,你爹没教你懂礼貌?你上了高中也得讲文明是不?
另外,你说的核打击是你用你的脑干yy出来的?
依法治国,对于外国人也要一视同仁,违反公共场所治安处罚条例就要处理
不能说让韩国小棒子把你妈强i暴了因为你我们就不管了,该处理还是得处理,当然小棒子爆你菊花我们就不管了,这属于其外部矛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339人参加团购338.00元&599.00元
420人参加团购348.00元&549.00元
126人参加团购359.00元&1099.00元
1078人参加团购719.00元&1399.00元
61人参加团购9.90元&49.00元
91人参加团购419.00元&899.00元
869人参加团购689.00元&1199.00元
111人参加团购259.00元&699.00元
937人参加团购499.00元&999.00元
14人参加团购69.00元&158.00元
269人参加团购588.00元&1099.00元
27人参加团购99.00元&329.00元我们的形象:外国人到底如何看待中国人2收藏分享举报{&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isPending&:false,&contributes&:[],&title&:&我们的形象:外国人到底如何看待中国人&,&author&:&hao-bei-weng&,&content&:&\u003Cstrong\u003E谁能代表中国人\u003Cbr\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  一直以来,外国人都以“Chinese”,即“中国人”一词来称呼具有中国国籍的人,甚至在无法判断国籍的时候也用来称呼华裔。\u003Cbr\u003E  在这样一个数量庞大、主体层次众多的群体中,谁对中国人的形象产生了最大影响?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课题组之前为期两年多的研究,曾涉及这个问题并给出了一个答案。\u003Cbr\u003E  按照身份特征,这项研究将“中国人”设定为政府领导人、商界或企业界名人、文化和演艺名人、体育名人、专家学者、其他名人、普通人等7个类别。此外,尽管“中国人相关报道”中的主要人物不一定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但是报道一定与中国人形象有关。因此,“华裔”被专门作为一个类别加以考察。\u003Cbr\u003E  根据世界主流印刷媒体涉华报道的统计数据显示,华裔占据39.07%的篇幅,政府领导人为18.77%,文化演艺名人10%,专家学者4.88%,其他均在6%至8%之间。\u003Cbr\u003E  “华裔”或者“华人”其实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拥有居住地国国籍、打算获得居住地国籍、第一代以后的移民等等,都可以纳入到这个范围。统计显示,他们对于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的影响,有的情况下甚至超过了具有知名度优势的中国政府领导人。\u003Cbr\u003E  其实,普通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影视作品和唐人街。唐人街就是华裔的代表,而外国人制作的影视作品也直接来自对当地华人的感观。\u003Cbr\u003E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交通和资讯的不发达,外国人无法亲自到达中国。因此,当地华人、媒体和影视作品,成为他们了解中国人和中国的最主要渠道。30年来,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他们也为外国人和媒体观察中国人提供了更多直观素材。研究认为,在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华裔和政府领导人的贡献与影响最大。\u003Cbr\u003E  不过,在涉及华裔的报道中,负面评价占37.6%,正面仅占16.1%,态度不明显的占46.3%,负面评价比重为第二高。正面评价最高的是文化演艺名人,达到64.86%。由此可以看到,文化演艺界名人对中国形象有一定的加分作用。\u003Cbr\u003E  但是在一段时期内,外国媒体对中国的负面评价比较多。其中最大的原因,仍是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影响。特别是西方世界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误读和偏见,对于中国崛起带来的竞争力、为自身需要捏造的中国威胁论,往往会首先落在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政府领导人身上。\u003Cbr\u003E  另外,腐败问题影响着国家的形象。比如国外媒体大肆报道一些中国官员到国外购房,一掷千金。\u003Cbr\u003E  不过,这一情况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改善。北京奥运会、“5.12”地震和玉树地震中政府和官员的表现,使外媒给予了很高的正面评价。\u003Cbr\u003E  在世界主流印刷媒体上,中国政府和领导在经济方面的形象较其他方面更为积极一些。同时,在外交方面,由于改进了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加大了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呈现出积极开放的形象。\u003Cbr\u003E  普通人在世界主流印刷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比较多,排在专家、体育明星之前。可以说,在西方新闻从业者人本主义思想的背景下,记者的眼光更多地关注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提高自身素质,建立一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u003Cbr\u003E\u003Cstrong\u003E大事件中的中国人\u003Cbr\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  “美国早期影视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很糟糕, 大部分是清代中国人的影子,思想落后、行动慢吞吞的。”何辉对本刊说。\u003Cbr\u003E  他说,在美国早期表现中国人的影视作品里,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傅满洲”和“陈查理”。“这是两个很著名的中国人形象,傅满洲样子邪恶,陈查理是一个外国人演的中国人,形象也很古怪。”\u003Cbr\u003E  而中国的女性形象,在早期西方人眼中多是“勤劳的、吃苦的、裹着小脚、命运悲惨的农村女性”,或者是生活在唐人街、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u003Cbr\u003E  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 (微博)三位功夫巨星,对西方人心中的中国人的形象具有改变作用。\u003Cbr\u003E  “过去许多西方人心中的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李小龙让外国人对中国人有了新的看法,表现了中国人勇武的一面,而成龙则通过他的功夫表演表现了中国人灵巧与幽默的一面,李连杰更多的是把正宗的、优美的中国功夫带给了全世界。”\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link.zhihu.com\u002F?target=http%3A\u002F\u002Fwww.examda.com\u002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003Ewww.Examda.CoM\u003C\u002Fa\u003E考试就到考试大\u003Cbr\u003E  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以新世纪为开端有了新的变化。\u003Cbr\u003E  “这要从一系列重要事件开始说起,”西方媒体的习惯是关注大事件、关注灾难、关注冲突,所以往往这样的事件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u003Cbr\u003E  曾在美国最大的法律、新闻资料数据库中检索了日到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所有标题包含“China”(中国)或者“Chinese”(中国人)的播出文字稿,并进行了分析。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同时期的播出文字稿也进行了检索并进行了分析。\u003Cbr\u003E  这两家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最主要的内容是:2001年4月的中美撞机事件、2001年7月中国申奥成功、2001年11月中国入世、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召开、2003年初的SARS事件以及2003年底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这六件事。在这个新阶段,中国能够积极通过一些行为扭转自己的不利形象。比如,在SARS事件中,西方媒体本来对中国的报道偏重负面。但是,随着中国及时公开信息,情况发生了扭转。虽然在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外国的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有一些客观的评价,但是陈刚认为,“仍然是负面的东西偏多,尽管有些内容已经变得中性了一点,还是远远达不到我们对国家形象塑造的要求。”\u003Cbr\u003E\u003Cstrong\u003E他们关心我们什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  不同的国家和媒体对于中国与中国人的态度既一致又有不同。对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法国《费加罗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日本《读卖新闻》、西班牙《国家报》和美国《时代》杂志、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媒体的涉华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显示,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媒体对中国和中国政府的报道正面居多、或态度不明显。\u003Cbr\u003E  美国的《时代》等虽然对外说以客观报道为主,但负面报道远远多于正面报道。比如从2001年12月到2003年12月,《纽约时报》针对中国的负面、否定性报道一共有453篇,占总报道数的26%,主要集中在政治体制、人权状况、法律制度等方面。肯定性报道只有139篇,占涉华总报道量的8%,主要是在中国的科学技术领域。而从政治文章的报道倾向统计,正面的只有17篇,负面的有135篇,不带倾向性的119篇。\u003Cbr\u003E  如果说这一时期《纽约时报》的报道给中国画了一幅人物肖像,那么这个人物是基本正常的,但同时又是“多病”的和“面目丑陋”的,“西方主流媒体不能摆脱西方发达国家惯有的,优势民族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们先入为主的价值观体系下面,跟他们想法不符合的现象,他们都视而不见或者避而不谈。”\u003Cbr\u003E  一般情况下,控制国际话语权的这些西方主流媒体最为关心中国的经济情况,其次是外交、政治。值得注意的是,《费加罗报》、《法兰克福汇报》等比较多关注中国经济、企业的媒体,其对中国的整体评价较高、倾向性不明显或负面报道少于正面报道。\u003Cbr\u003E  总体上讲,经济、文化、科技都会给中国人的形象加分。以《费加罗报》为例,在统计时间段内的文化艺术方面的报道中60%为正面、有74篇。负面仅有3篇。\u003Cbr\u003E  对于中国的发展,它们普遍认为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以中国企业为例,正、负面报道比例在《费加罗报》是13:1,《国家报》是3:1,《泰晤士报》是4:1,《纽约时报》大约是10:1。\u003Cbr\u003E  人权、死刑等问题,及社会法律是外媒攻击最多的领域。同时,医疗卫生、环境也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不利影响。显然,它们并不赞同不同制度带来的差异,而是更多以自身的标准来评价中国、甚至无视发展阶段的不同来说三道四。\u003Cbr\u003E  现在的外国媒体也比较关注普通中国人。“现在很多国家的国际机场都挤满了中国人,在国外的中国人非常多。如果把人比喻成化学里的分子,普通中国人在‘分子’意义上也是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他们的表现更直观,更容易被外国人记住。”\u003Cbr\u003E  最近30年来随着国门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海外,他们不仅表现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巨大变化,同时负担着改变中国人形象的任务。\u003Cbr\u003E  “只要是中国人,其实都肩负着维护中国形象的责任,从这层意义上说,中国形象不是一两个国家形象片或者一两个大事件能够改变的,需要每个人用行动来说明。因为每个人的行为,不论是否凸显,如同溪流汇海,本质上都是构成代表中国形象的中国人行为的一部分。新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片,因此也具有国民激励之作用。”&,&updated&:new Date(&T02:11:1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collapsedCount&:0,&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topic\u002F&,&id&:&&,&name&:&中国&}],&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0,&height&:0},&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tipjarState&:&clos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0:11:14+08:00&,&url&:&\u002Fp\u002F&,&lastestLikers&:[{&bio&:&服装设计师&,&isFollowing&:false,&hash&:&a109ad8f&,&uid&:390100,&isOrg&:false,&slug&:&daisyyu-chen&,&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daisy宇chen&,&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daisyyu-chen&,&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咸鱼&,&isFollowing&:false,&hash&:&5c8c19dcb18ad207d6ed406&,&uid&:927000,&isOrg&:false,&slug&:&lu-yu-71-94-33&,&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玩物丧志&,&name&:&UY UL&,&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lu-yu-71-94-33&,&avatar&:{&id&:&v2-10e596e2ac3dfa5a3b338a07305cd00d&,&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summary&:&\u003Cstrong\u003E谁能代表中国人 \u003C\u002Fstrong\u003E 一直以来,外国人都以“Chinese”,即“中国人”一词来称呼具有中国国籍的人,甚至在无法判断国籍的时候也用来称呼华裔。 在这样一个数量庞大、主体层次众多的群体中,谁对中国人的形象产生了最大影响?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2,&FULLINFO&:true}},&User&:{&hao-bei-weng&:{&isFollowed&:false,&name&:&天若云舒&,&headline&:&逛吃逛吃逛吃&,&avatarUrl&:&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93652cbe6bfce59128b1db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hao-bei-weng&,&bio&:&旅行爱好者&,&hash&:&2add3d498e53c0d7bb06f7c6b8646ab6&,&uid&:343000,&isOrg&:false,&description&:&逛吃逛吃逛吃&,&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hao-bei-weng&,&avatar&:{&id&:&93652cbe6bfce59128b1db&,&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mment&:{},&favlists&:{}},&me&:{},&global&:{&experimentFeatures&:{&ge3&:&ge3_9&,&ge2&:&ge2_1&,&nwebStickySidebar&:&sticky&,&searchSectionStyle&:&loosen&,&androidPassThroughPush&:&all&,&newMore&:&new&,&nwebQAGrowth&:&experiment&,&showTipInLiveDetailsPage&:&true&,&nwebFeedAd&:&experiment&,&newSign&:&newVersion&,&liveReviewBuyBar&:&live_review_buy_bar_2&,&qawebRelatedReadingsContentControl&:&open&,&marketTabBanner&:&market_tab_banner_show&,&liveStore&:&ls_a2_b2_c1_f2&,&qawebThumbnailAbtest&:&new&,&nwebSearch&:&nweb_search_heifetz&,&searchHybridTabs&:&without-tabs&,&enableVoteDownReasonMenu&:&enable&,&showVideoUploadAttention&:&true&,&isOffice&:&false&,&enableTtsPlay&:&post&,&newQuestionDiversion&:&false&,&wechatShareModal&:&wechat_share_modal_show&,&newLiveFeedMediacard&:&old&,&hybridZhmoreVideo&:&no&,&recommendationAbtest&:&new&,&nwebGrowthPeople&:&default&,&qrcodeLogin&:&qrcode&,&isShowUnicomFreeEntry&:&unicom_free_entry_off&,&newMobileColumnAppheader&:&new_header&,&questionRecommendReadingsAbtest&:&similar&,&androidDbCommentWithRepinRecord&:&open&,&androidDbRecommendAction&:&open&,&zcmLighting&:&zcm&,&androidDbFeedHashTagStyle&:&button&,&appStoreRateDialog&:&close&,&default&:&None&,&isNewNotiPanel&:&no&,&androidDbRepinSelection&:&open&,&nwebRelatedAdvert&:&default&,&qaStickySidebar&:&sticky_sidebar&,&androidProfilePanel&:&panel_b&,&nwebWriteAnswer&:&experiment&}},&columns&:{&next&:{}},&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SetPoster&: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edition&:{&baidu&:false,&yidianzixun&:false,&qqnews&:false},&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userAgent&:{&ua&:&Mozilla\u002F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u002F7.0; rv:11.0) like Gecko&,&browser&:{&name&:&IE&,&version&:&11&,&major&:&11&},&engine&:{&version&:&7.0&,&name&:&Trident&},&os&:{&name&:&Windows&,&version&:&8.1&},&device&:{},&cpu&:{}}},&message&:{&newCount&:0},&pushNotification&:{&newCount&:0}}实力圈粉!来自东方的神奇力量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2017年,高铁跑出“中国速度”、无现金生活成为常态、中国网文海外备受追捧……“来自东方的神奇力量”走出国门,让世界惊叹。
2017年,一群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镜头记录下的“中国故事”不仅让外国人更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身份和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新四大发明”横空出世
你知道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是什么吗?答案就是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网购。这些“发明”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关键词:高铁
高铁有多快,我们都习以为常了。但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速度还是很值得郑重纪念一下的。打开视频网站,搜索关键词“中国高铁”,可以看到很多外国人的高铁“初体验”。
比如这位美国妹子,和爸爸一起从杭州坐高铁,买到了仅剩的两张商务舱座位。父女两人被商务舱的豪华配置惊呆,妹子更是惊讶地全程张大嘴。
我们的邻国印度也有人来中国体验了下高铁。刚到候车大厅,他就惊呆了,“我真的不敢相信火车站可以如此的好,这个火车站真的看起来像是飞机场。”
到了站台,他兴奋得“声音都变调了”。
火车开始行驶后,他更是惊叹不已,“这列车的加速真给力!”“这辆车比新干线的车更安静。”“坐新干线时,你有时会感觉到自己是坐在一个正在着陆的飞机里……但是这列车的感觉完全不同,加速和匀速都非常的舒缓平滑。”
实际上,中国高铁不仅刷新了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的认知,也在靠产品走向全球。据统计,中国中车的海外市场正在以30%的速度增长,全世界83%拥有铁路的国家都在使用中车的产品,高铁可能已经成为了外国人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
关键词:移动支付
刷新外国人对中国认知的神器除了高铁,还有水果摊上的“支付宝”。在中国,出门不用带钱包,让外国人十分羡慕。
一位加拿大小伙为了证明中国的移动支付发达,拍了一段视频炫耀自己可以一天不用现金。他先是打了一辆车,然后在一家小店里买了双袜子,又去了趟超市买了些生活用品,甚至还去理了个发,至于去饭店吃饭更是不在话下,这一切都只需要用手机扫扫二维码就能完成支付。
也许你要说,外国也有移动支付,比如苹果支付(Apple Pay),但是实际体验如何呢?生活在纽约的美国人郭杰瑞现身说法。他的视频题目就叫《美国人自夸我们也有手机支付,结果出门四处碰壁》。
视频中,虽然他可以在纽约的星巴克使用苹果支付,但像是汉堡王、维多利亚的秘密等品牌连锁店都不可以,更别提路边小摊了。
郭杰瑞表示:“这是纽约,如果纽约不可以用苹果支付,别的地方肯定不可以。真的不方便!”
中国的移动支付甚至让一些日本网民感到“恐惧”。日本2ch论坛的一个帖子就曾引发热议,帖子的内容直译过来就是《中国的非现金社会飞速发展已超乎想象》,其实就是总结了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比如在中国的便利店,现金支付只占11%。
而顶在最前面的两条跟帖是:“会不会中国人在来日本旅行之前,会被提醒日本很落后,所以要带现金以免碰到麻烦?”“感觉中国人会说用现金又脏又不方便,从而看不起野蛮的日本人。”对此,有中国网友打趣地表示,就喜欢你们“歪果仁”没见过市面的样子。
关键词:网购
令外国人感到便利的还有网购。来自德国的网红“阿福”对比了中德两国网购的便利程度。他说,在德国,网购商品发货一般要3到7个工作日,而且双休日节假日不上班,有时候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而在中国,下单之后常常隔夜就能收到商品,甚至早上下单,下午就到了。快递费只要几块钱,有时候买一件东西还包邮。
说到网购,不得不提的还有中国的“双十一”。其实,外国人也有自己的“双十一”,也就是“黑色星期五”。为了抢到心仪的商品,很多人不得不半夜排队,甚至提前数天搭帐篷露营。对比之下,中国消费者“双十一”这天躲在被窝里动动手指要舒服多了。
为了能从淘宝买东西,为了能参加中国的“双十一”,有美国网友直接在白宫请愿网站上发起请愿:“我们要过‘双十一’!”而为了满足这些想参加“双十一”的外国友人,美国已经有旅行社推出“双十一”购物游,带外国人到中国买买买。
关键词:共享单车
扫一扫,骑上走。如今,以小黄车、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在中国遍地开花。
不少外国人体验过后也是欲罢不能。看看他们对共享单车的看法吧。
这些外国人在猛夸共享单车的同时,还不忘吐槽一下自己国家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2017年,共享单车开始进军海外市场,摩拜选择曼彻斯特作为其试水英国市场的第一个城市。小黄车ofo也在英国剑桥试投放50辆共享单车。在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的共享单车也正在积极推进投放业务。虽然共享单车还面临着不少发展瓶颈,但这也不失为是“中国智慧”为全球环保出行提供的全新方案。
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共享单车已经让外国人带回去了,下一个是什么呢?
中国制造打“翻身仗”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在不少外国人印象中,中国就像是一座为全球公司生产和加工产品的“大工厂”,各种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市场,罕有创新可言。但今非昔比,大到高铁、飞机、卫星,小到手机、家电,中国产品不仅正以高技术含量在海外拓展市场,中国产品也逐步成为海外流行的时尚。
关键词:质量
你还在带着有色眼镜在看“中国制造”吗?来看看这个视频吧!
这位外国小哥花了100美元从中国网购了一块四级防弹板,原本他对这廉价的“中国制造”毫无信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用两种枪在8米开外轮番射击,防弹板只被打掉了表层,没有穿透。接着防弹板又经历了两轮步枪,以及六七次手枪的猛攻,这样的评测已经远远超过了四级防弹板的测试标准,但防弹板依然坚挺。
这个视频在网上发出后,引来一些中外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表示,“无论在民用还是军用领域,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防弹板出口国。别吓着你,五角大楼也在从中国买防弹板呢!”
再来看看其他外国人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当“中国制造”在国外进入千家万户的同时,中国的高技术含量产品也在进军海外,比如这批中国中车为美国波士顿“量身定制”的地铁列车,整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首批依照美国标准生产的地铁车辆。
关键词:创新
而当中国人还在海外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时候,一些老外也在为买不到“中国制造”发愁,这些含有创新基因的“中国制造”正在颠覆外国人对既有产品的认识。
比如,中国企业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一直是“垄断”般的存在。来看看这个外国人买到这台中国产的无人机后录制的开箱视频,评价相当之高。
△再来看看中国无人机品牌店在韩国开业的情况。
除了无人机之外,在海外市场,华为、小米、美图等国产手机品牌也受到广泛关注,无论是销量还是曝光率都得到大幅提升,许多闻所未闻的新功能让外国人也迫不及待想将其纳入囊中。比如这台有美图功能的手机↓
关键词:普及
中国制造到底有多普及?
这位非洲部落小伙子手中的国产手机可以说明一切。
近期,日本一档综艺节目也完美展现了中国制造的“无处不在”。节目组到一个男子的家中,看看他的家里到底有多少东西是中国来的。一开始房间的主人还自信满满,认为家里不会搜出太多“中国制造”。然而经过4个小时的排查,这名男子彻底愣住了,衣服是中国的、电器是中国的、小孩子的玩具也是中国的……
当人们把所有中国制造的物品都贴上标签,从房间内搬了出去后,整个房间直接变了个样,连灯泡都被人摘了。最后这位大哥自己身上的衣服也脱光了,只剩了一条内裤。
中国制造越做越强的现实,活生生的摆在日本面前,摆在世界的面前。可以说,离开了MADE IN CHINA的外国人,有些吃不消呵。
这些事情也“很中国”
打上“中国制造”标签的不仅仅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国的社会管理方式、流行文化也在通过各种渠道向海外输出。
关键词:治安
中国有多安全?问题的答案似乎有些一边倒,很多来过中国的外国人,都对中国的治安环境竖起大拇指。
首先,深夜敢出门,大概是外国人提到最多的一点。在国外,深夜独自一人上街显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在中国是什么情况呢?一个外国人决定探探究竟。于是他在凌晨时分一个人大摇大摆走上街道、没有路灯的小巷,还带了一把菜刀“防身”。最后,当然是平安无事,什么都没发生。他不禁感叹:“中国真的很安全。”
其次,安保措施,尤其是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安全,也让外国人印象深刻。BBC记者约翰·苏德沃斯在贵阳体验并测试了中国的“天网工程”。在天网系统中存入一张他的面部照片后,苏德沃斯开始“潜逃”。当他走过西客站安检口后,几名警察已经锁定了他的位置,并将其“抓捕归案”,用时不到7分钟。
第三,禁枪有力度,相对于美国等允许普通公民持枪的国家,中国对枪支的严格管控让人放心。
关键词:网文
当我们黑着眼眶熬夜追《权利的游戏》的时候,很多外国宅男都在等着中国网络小说的更新。在目前海外专门翻译中国网文的网站WuxiaWorld上,1000多章的玄幻长文让老外看得如醉如痴,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网站的Alexa全球排名已经达到1106,甚至超过了起点中文网,足见其火热程度。
这些小说的内容多为平凡无奇的男主角一路“打怪”,外加各路神仙辅助,最终成为开天辟地第一人并抱得美人归的故事。那么外国人如何评价这些网文呢?有人说:
还有媒体总结了十篇外国人最爱看的中国网络小说,包括《我欲封天》《真武世界》《天珠变》等在内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东方玄幻和仙侠类为主。甚至有外国人在看完作者“我吃西红柿”的《莽荒纪》后感悟道:我最喜欢的一点是,番茄试图在人物的能力中融入的对于“道”的表现。这为线性的能力设定增加了一定的深度。一些简单的概念——比如为何雨可以成为可怕的力量或者优美的攻击手段——都是“道”的范畴。在我看来,这部小说里对战斗过程的描写赏心悦目,翻译得也很到位。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外国人并不是仅仅被跌宕起伏故事情节所吸引,而是或多或少加深了对中国历史文化、中国人思考方式和价值观的了解,也许这才是网文出海的正确姿势。
来源:东方网
作者:朱雯
审稿:程伟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