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凸透镜成虚像光路图呈正立放大虚像的光学仪器有哪些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______(填“实”或“虚”)像,在投影仪中成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的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①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制成的.②投影仪是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制成的.③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制成的.故答案为:实;倒立;放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③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本题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三种成像情况和应用,是比较基础性的习题.利用凸透镜制成的设备: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摄像机、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将每种设备与凸透镜成像的具体情况对应起来是解决这种类型的关键.
倒立放大虚像;正立放大虚像;倒立缩小实像
扫描下载二维码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c185cede61f43d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 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答案】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①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②2f>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③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2)凹透镜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解答:解:(1)甲图,看到小艳的眼睛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并且虚像在物体和透镜以外的地方.成像情况如图.所以A、B不符合题意.(2)乙图是正立的缩小的像是凹透镜成的像,如下图,物体无论在任何位置得到的像都是正立的、缩小的虚像.所以眼镜是凹透镜是近视眼镜.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1)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掌握凹透镜的成像情况.(3)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眼镜.
科目:初中物理
17、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初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二物理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第4章 透镜及其应用》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当前位置: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山东省中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主要考查你对&&生活中的其他透镜(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生活中的其他透镜(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等)
照相机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幻灯机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幻灯片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蜡烛(物体),屏幕相当于光屏。幻灯机构造:镜头、画片框、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机箱等。说明:反光镜用凹面镜,聚光镜为一组凸透镜,光源发出光经反光镜和聚光镜作用后集中射向幻灯片。把幻灯片放在比镜头的焦距稍大的位置,存强光的照射下,就能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像。 投影仪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蜡烛(物体),屏幕相当于光屏。投影仪构造:结构与幻灯机相似,主要区别是投影仪用两块大的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器,同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说明:投影仪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片,也可以投射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使用方便。放大镜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如图所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对着凸透镜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当物体越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所成的虚像越大。它可以将小的、眼睛不易辨清的物体“放大”,以便人们能看得更清楚。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一般只有几倍,最多不过20倍,要想进一步提高放大倍数,就要用显微镜。照相机的使用和调节方法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选定被拍摄的景物后,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例1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了一张全身像,若要再给这个人照一张半身像,应该(& ) A.使照相机的镜头离人远些,并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B.使照相机的镜头离人远些,并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C.使照相机的镜头离人近些,并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使照相机的镜头离人近些,并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_解析:底片大小不变,从全身像到半身像,实际上是人的像变大了,根据照相机的调节方法,要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人离镜头要近一些,像离镜头要远一些。因此照相机镜头应离人近一些,同时镜头往前伸,使暗箱长一些.答案:C 投影仪的使用和调节方法1.&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投影片(物体)放置于镜头的2倍焦距以内1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投影片上的画面通过镜头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若要使屏幕上的画面(像)大一些,可以把投影仪到屏幕上的距离增大一些,同时将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减小一些(下降镜头高度)直到屏幕上得到清晰的像为止。例2在练习调节投影仪(如图所示)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填“上”或 “下”)移动。解析:投影仪的镜头足凸透镜,放映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物体离透镜越近,所成的实像越大越远,所以要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相当于增大像距,将透镜下移,相当于减小物距。答案:增大 下照相机的构造及各部分作用 1.照相机的主要构造:镜头、调焦环、光圈环、快门、暗箱、胶片。如图所示。&&&&& 作用:照相机调物距是通过调整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来实现的,调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则是通过调镜头的位置来实现的,调整时旋转镜头的调焦环,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调焦环上刻有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适当调整调焦环能使景物在胶片上产生清晰的像。2.光圈和快门的作用:光圈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光圈和快门上的数字表示出光圈可以开大或缩小的光圈数和曝光时间,选择合适的光圈和快门可以拍出亮度适当的照片。补充:(1)“傻瓜相机”简介:这种相机能自动测量景物到相机的距离,进行自动调焦,高度自动化,即使缺乏摄影经验的人也能照出清晰的相片。(2)数码相机,又名数字式相机,简称DC,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
发现相似题
与“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401949484246529032678742532&p&恭喜你慧眼如炬发现了&b&激光散斑&/b&现象!这本质上是&b&光的干涉&/b&效应。激光具有良好的&b&单色性和相干性&/b&,当它照射到一般物体的粗糙表面上、从凹凸不同的地方反射到眼睛里时,会有一个微小的光程差,它们相互干涉,有的相长,有的相消,从而形成明暗分布的斑点。这里粗糙是相对于光的波长(几百纳米)而言的。类似地,激光透过表面粗糙的玻璃(如浴室的毛玻璃)时,从背面也可以观察到细小的散斑。&/p&&p&然而以上知识点太简单了,我们可以做一些稍加深入而有趣的&b&拓展&/b&。当反射面或投射面上的凹凸起伏随机时,散斑没有明显规律;而如果在透明板上特意设计和制作一些图案P,就可以让出射的无数束光相互干涉(其实就是&b&衍射&/b&)形成特定的图案P’,二者可以用&b&傅里叶变换&/b&联系起来。玩具激光笔的前置图案头、酷炫的全息图等都与这个原理相关。&/p&&p&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可以&b&在镜子上划一道痕迹&/b&(挨打概不负责)或者&b&放一根头发&/b&(脱发请自珍重),用激光照射并反射到墙上,很容易观察到明暗相间、整齐排列的&b&单缝衍射条纹&/b&;或者运气好的话照到&b&圆形的坑点或细小的灰尘&/b&,会在墙上投影出一系列&b&类似牛顿环的同心圆&/b&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别小看普通的激光笔哦, 在家里完成这些实验毫无压力,快去试试吧!另外特别提醒一下,由于&b&波长越长衍射效应越明显,选用红色激光会比绿色、紫色的更容易观察哦&/b&。&/p&&p&备注:如果激光几乎垂直入射到镜子上,再接近原路返回,也会在墙上投影出一系列类似牛顿环的同心圆来。这个现象也很有趣,是我之前科普课堂上设计的等倾干涉简化版,无需后置透镜。然而这里需要激光并非完全平行,有轻微的发散角,并不适合作为干涉演示的标准模型。故此处略去。&/p&&p&&b&本回答部分内容原载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
周五问答专栏第63期
链接: &a href=&///?target=http%3A//mp./s/aV6H-HSUFtBhBhuKOm_pt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p./s/aV6H&/span&&span class=&invisible&&-HSUFtBhBhuKOm_pt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我们是一个几十人组成的校园科普社团。欢迎关注,谢谢支持!&/b&&/p&
恭喜你慧眼如炬发现了激光散斑现象!这本质上是光的干涉效应。激光具有良好的单色性和相干性,当它照射到一般物体的粗糙表面上、从凹凸不同的地方反射到眼睛里时,会有一个微小的光程差,它们相互干涉,有的相长,有的相消,从而形成明暗分布的斑点。这里粗…
既然 &a data-hash=&3f0b96afb74addf& href=&///people/3f0b96afb74add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Antediluvian& data-tip=&p$b$3f0b96afb74addf& data-hovercard=&p$b$3f0b96afb74addf&&@Antediluvian&/a&说了应用的,那我就来讲一点研究的吧,主要是关于STORM的。&br&&br&在先前光学显微镜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就是衍射极限。自从1873年Ernst Abbe第一次发现光学成像具有衍射限制现象以来,物理学界就公认,显微镜的分辨率具有极限,且该极限与光源的波长有关。这是显微镜发展受到的第一个瓶颈。之后,在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之下,人们想到加速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要远远小于可见光波长,理论上透射电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1纳米。然而由于电子束的穿透性不强,所以需要将观测样品制成极薄的薄片;再加上电子束会对样品本身造成一定破坏,甚至需要冷冻样品来减少样品的形变,所以无法观测正常的活体组织。&br&&br&Abbe分辨率极限为λ/2NA,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极限一般在200nm左右。&br&而近年来光学显微技术在衍射极限方面主要有三个方向,分别为STED,SIM以及PALM/STORM。&br&&br&1994年,Stefan Hell在Optics
Letters上面发表了关于STED的理论文章。STED全名为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即受激发射损耗显微镜。其基本原理为,使用一种合适的激发光,仅激发一个点的荧光集团使其发光,然后再用环装光源抑制该点周围的荧光强度,这样只有该点发光且被观察到。STED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升了约10倍左右。&br&&img src=&/288c6e835b69bf28c0a625bab2ae7da2_b.jpg& data-rawwidth=&446& data-rawheight=&2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6& data-original=&/288c6e835b69bf28c0a625bab2ae7da2_r.jpg&&左图为共焦显微镜拍摄的一个神经元,右图则为STED方式对同一个神经元进行成像的结果[1]。&br&&br&&p&SIM全称为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是美国科学家Mats Gustafsson于2000年发明的。其基本原理为,由于两个高空间频率的图案重叠可以形成低频率莫尔条纹,通过分析低频的莫尔条纹特征来处理高频信息。但是相比于STED,结构照明原理仅将分辨率提高了1倍。&/p&&img src=&/359f4d079cef4ada7bdb3e_b.jpg& data-rawwidth=&339&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9&&&p&图中为果蝇卵母细胞内的肌动蛋白3D SIM成像[2]。&/p&&br&&p&2005年Eric Betzig和Harald Hess研制出了光敏定位显微镜(PALM,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能将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提升至纳米等级。&/p&&img src=&/a4c297caac50a9eea9ec26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3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p&图为PALM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拍摄到的黏附复合物[3]。&/p&&br&&br&&br&而STED、PALM以及STORM都是基于荧光成像技术而来的。那为什么荧光成像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呢?这是因为当显微镜需要分辨两个或者更多个点光源时,很难突破光学分辨率的极限来进行定位。但是当视野中仅存在单个荧光分子的时候,可以通过算法的拟合来使位置判断的精度高于光学分辨率极限,从而达到纳米级别。Thompson等通过结合理论推导与计算机模拟,得到了单分子在二维定位精度上的近似公式。&img src=&/7dcabb79bd5ac_b.jpg& data-rawwidth=&386& data-rawheight=&1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br&其中s为点扩散函数的标准方差,a为CCD像素的大小,N为收集到的光子数,b为背景噪声[4]。&br&&br&而STORM成像技术的思路,就是以下三点:&br&1. 随机激发荧光(荧光分子间不重叠);&br&2. 对单个荧光分子进行定位;&br&3. 对荧光分子失活处理并重复上述步骤。&br&&br&&p&美国华裔科学家庄晓薇所带领的实验组发现,对于Cy3-Cy5交联分子对进行激光照射时,可以控制化学荧光分子Cy5在荧光激发态与非荧光态之间切换。在红光照射下,Cy5在发出荧光后就转变为暗态;然后在接受低强度的绿色光源的激发下,Cy5会迅速转变为荧光态(Cy3-Cy5交联分子的重激发速率是单独Cy5的10^8倍)。在整个Cy3-Cy5荧光交联分子被彻底漂白失活之前,可以完成数百次上述的明暗态转换。基本示意图如下[5]。在此感谢 &a data-hash=&79aaebdabaa9& href=&///people/79aaebdabaa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79aaebdabaa9&&@SHJT&/a&的提醒,之前是我记错了。&/p&&img src=&/39e31df47d_b.jpg& data-rawwidth=&706& data-rawheight=&2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6& data-original=&/39e31df47d_r.jpg&&&br&&p&下图为实验的基本步骤。A图是一个细胞的整体,红框部分为后续观察的视野。由于Cy5-Cy3荧光交联分子的激发所需时间与Cy3和Cy5之间的距离相关,所以每次使用固定时长的激光进行激发,仅有随机的少数荧光分子受激发光。因此避免了荧光分子之间光区重叠的问题。然后利用先前提到的荧光定位方法,就能够准确得到视野中出现的荧光分子的精确位置。之后改变激光照射时间,来进一步获取更多的荧光分子位置信息。通过多次重复试验,即可获得高分辨率的荧光分子分布图像。即利用时间代价来换取空间精度。&/p&&img src=&/f9dfc85234add5fdf87d53a_b.jpg&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2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f9dfc85234add5fdf87d53a_r.jpg&&&img src=&/36ea1bf47a26f41699dbd_b.jpg& data-rawwidth=&556& data-rawheight=&2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36ea1bf47a26f41699dbd_r.jpg&&&br&&p&在STORM法成像的过程中,荧光标记位点的准确测量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对于位置的精确测量主要受一个开关循环中,激发态下荧光分子发出的光子数量所影响。光子越少,其亮斑中心的统计误差就会越大。而不同的荧光开关分子在发射光子数量上差别较大。例如Cy5和Alexa 647可以检测到近6000个光子,而部分荧光分子仅能检测到几百个光子。&/p&&br&&p&STORM法成像的另外一个关键点在于,每次激发要求仅激发少数荧光分子,才能保证每个点光源产生的亮斑在视野中不发生重叠,继而才能够对点光源进行精确定位。在这种情况下,荧光分子在非激发态下的荧光以及自然激发可能会对图像质量造成影响。荧光分子的对比度定义为激发态下的光强比上非激发态下的光强。要求对比度至少应大于1000。&/p&&br&&p&而自激发则指荧光分子在没有受到特定激发光照射下,自行由非激发态转变为激发态发出光子。而实验发现,自激发的荧光分子数目与起抑制作用的绿色激发光光强成正比。&/p&&br&&p&另外STORM还有在3D成像方面的发展。其基本原理,是采用一种类似于散光的原理。它在原来的成像光路当中,增加了一个较弱的圆柱形透镜,在x和y方向上产生两个稍有不同的焦平面。一个点光源在经过上述光路之后,将会在CCD上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光斑,然后可以通过分析光斑的形状来确定点光源在z轴上的位置。当点光源位于两个焦平面的中央时,其形状为标准的圆形。当其越趋近于,比如说x轴的焦平面,其在x方向上的分辨率就越高,亮斑在x方向上的长度就越短,y方向上的长度越长。反之亦是如此。而具体点光源在z轴上的位置与其光斑在形态上的改变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来进行确定。左图就是实验结果的一个拟合[5]。&/p&&p&&img src=&/76d8b903e59ceb26f8efcf_b.jpg& data-rawwidth=&920&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0& data-original=&/76d8b903e59ceb26f8efcf_r.jpg&&再贴一张线粒体全细胞3D成像[5],z轴方向信息通过不同颜色来进行描述。&/p&&img src=&/ea5ceaa5da1ef7af17d200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ea5ceaa5da1ef7af17d200_r.jpg&&&br&&p&抱歉介绍的比较片面,希望有所帮助。&/p&&p&还要感谢@黄小小琪(为何总是@不上)及其男朋友提供的资料。&/p&&br&&br&&br&参考文献:&br&[1]Rebecca Medda, Dominik Wildanger, Lars Kastrup, MPI BPC&br&[2]Hesper Rego, Margot Quinlan, Mats Gustafsson&br&[3]H. Shrott, C. Galbraith, J. Galbraith, E. Betzig&br&[4]王成, 马俊领, 魏勋斌. 远场超分辨随机光重建显微镜 (STORM) 研究进展[J]. 光学技术, ): 42.&br&[5]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 (STORM): a method for superresolution fluorescence imaging. Cold
Spring Harb Protoc. 2013 Jun 1 ;8-520. doi: 10.1101/pdb.top075143.
既然 说了应用的,那我就来讲一点研究的吧,主要是关于STORM的。 在先前光学显微镜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就是衍射极限。自从1873年Ernst Abbe第一次发现光学成像具有衍射限制现象以来,物理学界就公认,显微镜的分辨率具有极限,且该极限与…
很多年前,我的一个哥们儿曾经用餐巾纸仔仔细细地把镜片擦到无比光亮,那需要一点耐心。现在,我如果想让眼镜光亮,我会先用水打湿,然后用洗洁精、洗手液神马的仔细洗干净,再用流水把洗洁精冲洗干净。还没完,最后一步最重要:不要擦干,把水龙头开小点儿,镜片垂直,让水流能够同时冲洗到镜片的两面,慢慢地从一个方向朝另一个方向移动镜片,让水流带走镜片上的留存的水珠。到底有多亮?试试看吧!
很多年前,我的一个哥们儿曾经用餐巾纸仔仔细细地把镜片擦到无比光亮,那需要一点耐心。现在,我如果想让眼镜光亮,我会先用水打湿,然后用洗洁精、洗手液神马的仔细洗干净,再用流水把洗洁精冲洗干净。还没完,最后一步最重要:不要擦干,把水龙头开小点儿…
&p&前面有人说望远镜不都是圆的,这事没错;圆形易于加工,这事可能也没错。不过楼上们都没有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望远镜镜面形状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之后就得到了成像的点扩散函数(PSF)。&/p&&p&好吧,就是这个意思——上图:&/p&&img src=&/98faf3d12fc_b.jpg& data-rawheight=&327& data-rawwidth=&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5& data-original=&/98faf3d12fc_r.jpg&&&p&(图片来自:&a href=&///?target=http%3A//www.stsci.edu/jwst/ote/image-qualit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意思就是说,你要是造个圆形的镜面,观测看到的星点就也是圆的(当然外面还有一圈圈的衍射环);你要是用六边形的镜面,出来就是那……样的一个形状的星点;你要是JWST太空望远镜那个拼接六边形设计,出来的就是那…………样形状的星点。&/p&&br&&p&星点呢,自然是越圆越好的。&/p&&p&太不圆的话……糟心啊。&/p&&br&&p&(糟心的意思是说:1、我们希望各个方向上有相似乃至相同的角分辨率,如果镜面不圆,各个方向上的角分辨率就会有所差异;差异太大出的图就会很难看。2、我们希望每个点的光都是从这个点上发出来的,这样才能很准确的定出每一点的流量;如果星点形状太奇葩,你都不知道你看到的这一点的光包含了多少其他点跑过来的贡献,流量就很难定了。)&/p&&br&&p&ps,既然星点不圆会糟心,为什么现代nb望远镜趋之若鹜的使用多个六边形小镜面拼接的设计方案呢?&/p&&p&好吧如果展开说又是一大堆,于是就给几个关键词有兴趣的自己google好了:薄镜面,拼接镜面,主动光学,自适应光学&/p&&p&总之采用六边形薄镜面拼接最终实现的收益已经盖过了星点不圆这件事,于是就成主流了。不过即便如此,六边形总还是圆形的粗糙近似,镜面总还是不会搞成一字型吧。&/p&
前面有人说望远镜不都是圆的,这事没错;圆形易于加工,这事可能也没错。不过楼上们都没有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望远镜镜面形状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之后就得到了成像的点扩散函数(PSF)。好吧,就是这个意思——上图:(图片来自:
这种问题肯定没什么人回答啦。窝来抛砖引玉,不敢说是前沿,说些应用的:&br&&br&&ul&&li&光学成像方面:&br&&/li&&/ul&比如下图所示,成像深度和分辨率不同的各种成像技术手段。如&b&多光子&/b&显微镜,&b&共聚焦&/b&显微镜,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各类&b&荧光&/b&显微镜,前几年比较热的几种&b&超分辨&/b&技术STED/STORM/PALM,再前些年比较热的近场成像,已经在眼科广泛应用的&b&OCT&/b&等·&br&&br&&img src=&/b996f25c6bef344fcad52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b996f25c6bef344fcad52_r.jpg&&图里没写的还有:&br&看上去很美但感觉没啥用(查查乳腺癌也许可以?)的 &b&扩散光学层析成像&/b&(Diffused Optical Tomography, DOT)&br&&img src=&/c5bf5e2b3f60f30aa00d1_b.jpg& data-rawwidth=&1110& data-rawheight=&2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0& data-original=&/c5bf5e2b3f60f30aa00d1_r.jpg&&&br&&br&Prof. &a href=&///?target=https%3A//engineering.wustl.edu/Profiles/Pages/Lihong-Wang.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hong Wang&i class=&icon-external&&&/i&&/a&(科学家中的歌星233)他们组做的 &b&光声层析成像&/b&(Photoacoustic tomography, PAT)&img src=&/aa3ad205af232cd6d3baf3a2_b.jpg& data-rawwidth=&801&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1& data-original=&/aa3ad205af232cd6d3baf3a2_r.jpg&&&br&&br&&ul&&li&光学生物治疗:&br&&/li&&/ul&&b&光动力治疗&/b&(photodynamic therapy,PDT) 相对比较成熟一点&br&不过有意思的是,一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下果然有不同的含义,我用百度图片搜索“光动力”基本是国内美容机构收智商税的东西,那一堆仪器的估计就是个大LED台灯。。。医学上的PDT一般是要注入病变组织选择性吸收的光敏剂,再用光照(多为激光),光敏剂吸收光子产生高活性氧杀灭病变组织,再清除光敏剂。FDA现在批的几种卟啉类光敏剂多有一定毒性,而且现在也是出于探索阶段,没得癌或者一些皮肤病之类的显然不需要去做PDT。&br&&img src=&/6b1cbb15acde_b.jpg& data-rawwidth=&1560& data-rawheight=&7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60& data-original=&/6b1cbb15acde_r.jpg&&&br&还有一些应用是激光作用于组织以进行组织的造型,重建,熔接以及再生。最常见的就是治疗近视眼的 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br&&br&&ul&&li&光学生物传感:&br&&/li&&/ul&窝觉得这个方向挺有好玩的,可惜基本不懂。。。瞎扯一些&br&&br&源于倏逝波现象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技术的传感器,SPR检测已经发展成实时检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有很多厂商都有相应产品。下图为角度型SPR示意图和一些公司的产品&br&&img src=&/dbea48de96_b.jpg& data-rawwidth=&383& data-rawheight=&2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3&&&br&&img src=&/4e5ab4fa954b_b.jpg& data-rawwidth=&908& data-rawheight=&2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8& data-original=&/4e5ab4fa954b_r.jpg&&&br&光纤生物传感器 &br&集成光学生物传感器&br&&ul&&li&光学生物操控:&/li&&/ul&激光光镊(可以参考这里面&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一道光能把物体吸走吗? - 光学&/a&)&br&激光光刀等&br&&br&以上内容多来自A.P. Qian Jun老师&br&写完paper看情况再来填坑。
这种问题肯定没什么人回答啦。窝来抛砖引玉,不敢说是前沿,说些应用的: 光学成像方面: 比如下图所示,成像深度和分辨率不同的各种成像技术手段。如多光子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各类荧光显微镜,前几年比较热的几种超分辨技术STED/STO…
前光学专业前来作答~~&br&大三的时候问激光原理老师这个问题,老师先夸奖了我观察仔细,然后告诉我这是激光的散斑,由于激光的高度相干性产生的特殊干涉现象。高斯光束只是说明了这个激光的剖面上光强分部是高斯分部,和这个散斑没有关系。&br&&br&下面这段来自百度百科:&br&这种颗粒状态被取名为&激光散斑&。这种强度随机分布的散斑图样,可以由激光在粗糙表面反射或激光通过不均匀媒质时产生。因为大多数物体表面对光波的波长(以氦氖激光器为例,&i&λ&/i&≈0.6μm)来讲是粗糙的,由于激光的高度相干性,当光波从物体表面反射时(图1), 物体上各点到适当距离的观察点的振动是相干的。因此观察点的光场是由粗糙表面上各点发出的相干子波的叠加。&br&————————————————————————————————————&br&百度百科结束&br&&br&换人话说,就是由于激光的光子们的频率(对于可见光就是颜色),相位(光也算是波,会震动的,相位就理解成现在震动的位置)和振幅(对于可见光就是亮度)都一样,互相遇到会发生互相干涉(简单说即同相位同频率的振幅会叠加,反相位同频率的振幅会削减)。由于表面粗糙,一束激光里的光子们会被粗糙表面反射得四处乱跑,于是遇到同相位的光子话,那个相遇的地点就会变亮,遇到反相位的光子那个地方就变暗。&br&&br&这里的“光子”我用得不是很严谨,只是表达“激光束里面的一个小块光”的意思。光在传播过程中,初始相位(一开始的震动位置)是不变的,但是瞬间相位(当前的震动位置)会随传播(往前走)的过程不断以2 pi(一个圆周)而周期变化。所以虽然光子们出来的时候初始相位都相同,但是遇到反射物体以后(这里用墙,漫反射。镜面再光滑也有灰尘),反射到某一点后有的光子多走了一些,有的光子少走了一些,所以反射以后再相遇时他们的相位就不同了,因此会出现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这种斑斑点点的图案,称为散斑。
前光学专业前来作答~~ 大三的时候问激光原理老师这个问题,老师先夸奖了我观察仔细,然后告诉我这是激光的散斑,由于激光的高度相干性产生的特殊干涉现象。高斯光束只是说明了这个激光的剖面上光强分部是高斯分部,和这个散斑没有关系。 下面这段来自百度百…
1.高中的时候选理科。&br&2.高考后选专业的时候选择会有实验室经历的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化工医学......&br&3.上大学后,跟学长学姐老师等等打听,哪里能做科研项目。&br&4.看哪个科研项目里会用到超声波清洗仪和高压氮气。&br&5.进入实验室,用超声波清洗仪洗你的眼镜。想洗多干净就洗多干净。&br&6.洗完后勿随便擦拭,请用高压氮气将镜片吹干。
1.高中的时候选理科。 2.高考后选专业的时候选择会有实验室经历的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化工医学...... 3.上大学后,跟学长学姐老师等等打听,哪里能做科研项目。 4.看哪个科研项目里会用到超声波清洗仪和高压氮气。 5.进入实验室,用超声波清洗仪洗你的眼镜。…
谢邀…&br&&br&1、真的不怪你看不懂。这年头什么人都敢写。为了方便理解,我用别的表达方式和词汇解释下…&br&&br&&br&2、第一处标黄的地方,&b&如果假定这句话是正确的&/b&,那么它表达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对于一个焦距恒定的透镜,不同物距上的物体,其像距不同“。换句话说,远山的”像点“如果在某个给定镜头像方主点后50mm的地方,那么将这个镜头对准近处的小花花的,”像点“就大概在80mm的地方。你看,不同距离的物体,”像点“位置是不同的。作者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br&&br&&br&3、第二处标黄的地方,&b&如果假定这句话是正确的&/b&,那么它表达的意思应该理解为——”焦距的定义你可以理解成平行光线(真·无穷远)入射镜头时,光线汇聚的称为像点。此时像方主点到该点的距离,称为焦距。而现实拍摄中不存在无穷远的物体,因此现实物体成像的时候都不能看做平行光入射,因此像点都落在焦距之后。“&br&&br&比如一支100mm的镜头,其焦点就是像方主点后100mm没错。但你拍摄3米远人像的时候,【人】所成的像是在像方主点后110mm左右(&b&所以才要你调焦啊&/b&),你拍摄200米开外的楼房,【楼房】所成的像是在像方主点后100.5mm左右,你拍摄月亮,大约是在100.004mm,拍摄比邻星,大约是100.0000003mm,无限接近100mm,但总归多一点点&br&(以上数据非计算,只是打个比方)&br&&br&-------------------------------------------&br&&br&4、调焦是调整【底片前后位置】的过程,不是调整【像距】的过程。对于给定物距、镜头焦距的情况下,像距是一定的。你想要成像清晰,能做的只有调整底片的位置,让底片正好凑到像点上。实际设计相机的时候,是变化&u&底片位置&/u&,还是变化&u&镜头位置&/u&是&b&基本等效(非等同)&/b&的,只是135相机为了方便,大多采取让镜头移动而非底片移动的方式,毕竟机背动起来麻烦。&br&&br&&br&5、对于内对焦和一些早期Tessar镜头以及部分特殊镜头,是存在调整镜头【焦距】的情况,而非调整【底片前后位置】。不做太多展开,简单举例:&br&100mm镜头,拍摄3米远人像的时候,【人】所成的像是在像方主点后110mm左右。由于机身结构设计,无法改变【底片前后位置】,因此通过该镜头间镜片的离合,让镜头焦距变成95mm,此时【人】所成的像是就落在100mm的位置上了,如果进一步让镜头焦距变成90mm,【人】所成的像是就落在95mm的位置上了&br&(以上数据非计算,只是打个比方)&br&&br&此情况在早期很多使用Tessar镜头的相机上非常常见,利用Tessar结构第一片镜片对像差的过矫正以及其较强的折射能力,令其些微改变前后位置的同时保证整个镜头的像差不会明显增加,同时也改变了镜头的实际焦距。&br&你硬要说这是个变焦镜头,我也没啥反对意见,焦距确实变了,但只能有限范围内小幅度变化。&br&至于真·变焦镜头的对焦和变焦原理不展开了,有兴趣自己读下:&br&&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镜头焦距的调整和焦点调整过程中镜片组的移动是怎么样的?原理是什么 - 砸场子的回答&/a&
谢邀… 1、真的不怪你看不懂。这年头什么人都敢写。为了方便理解,我用别的表达方式和词汇解释下… 2、第一处标黄的地方,如果假定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它表达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对于一个焦距恒定的透镜,不同物距上的物体,其像距不同“。换句话说,远…
好像我也不知道光学作图软件,我只知道作图软件。&br&就我一个没有任何美感的理工科打杂的渣渣来看,光路示意图就是一个坑&br&&br&文献里使用的光路示意图,在我心里一般分三个层次&br&&b&一、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的示意图&/b&&br&下图来源于西光所姚保利老师的文章,领用DMD和棱镜以及LED光源实现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超分辨的文章,很有技术性,绝对是光路图中的楷模&br&DMD-based LED-illumination Super-resolution and optical sectioning microhttp://&a href=&///?target=http%3A///srep//srep01116/full/srep01116.htmlscop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ature Publishing Group&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img src=&/99fbefde7cbdb24862af5_b.jpg& data-rawwidth=&943&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3& data-original=&/99fbefde7cbdb24862af5_r.jpg&&&br&根据我多年抠图的经验和camera中没有擦去的Throlabs图标来看,图中复杂的器件基本来自Throlabs公司官方提供的模板,Auto CAD,Solidworks文件,可以直接导入。&br&&img src=&/261742fae11297c7cfc836b58ec3bd44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261742fae11297c7cfc836b58ec3bd44_r.jpg&&but,我不会,Solidworks等软件容易入门,但是太费时间(主要是懒)&br&&br&&br&&b&2,形象生动的示意图&/b&&br&&img src=&/a9b6f28d5a48c3490c21_b.jp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9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2& data-original=&/a9b6f28d5a48c3490c21_r.jpg&&这种我认为一般是Adobe illustrator ,也就是AI画出来的,矢量作图,清楚明了,谁用谁知道。&br&当然同样是AI,画的简单一点就是下图,至少不同波段可以用不同颜色&br&&img src=&/3ebade07c3fb_b.jpg&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3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这是我老板10年的文章,我觉得简单大方(主要是省事)&br&&br&&br&&br&&b&3,示意图&/b&&br&&img src=&/fd76c2febaebb971e1b2e0_b.jpg& data-rawwidth=&958&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8& data-original=&/fd76c2febaebb971e1b2e0_r.jpg&&&br&到了这种级别,我觉得软件已经不能限制画图的能力了,当然也有大神级别的,无论是上面的软件还是word,ppt,或者Windows自带的画图基本都可以实现,但是还是推荐AI,因为简单,改起来方便。&br&&br&优缺点话,就个人经验&br&第一种门槛略高,也比较费时间但是质量最高,反正懒人如我放弃了&br&第二种不但适合画光路图,一些示意图什么的都合适,颜色,大小,对齐都很方便,推荐!&br&第三种看天分和缘分&br&&br&&br&&b&总结起来就是一点,有个会画图的师姐很关键!&/b&
好像我也不知道光学作图软件,我只知道作图软件。 就我一个没有任何美感的理工科打杂的渣渣来看,光路示意图就是一个坑 文献里使用的光路示意图,在我心里一般分三个层次 一、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的示意图 下图来源于西光所姚保利老师的文章,领用DMD和棱镜…
光谱到RGB:1+2+3+4+5+5+5=?&br&RGB到光谱:已知七个数字的和是25,求这七个数字。
光谱到RGB:1+2+3+4+5+5+5=? RGB到光谱:已知七个数字的和是25,求这七个数字。
作者:lala&br&链接:&a href=&/p/& class=&internal&&单模和多模光纤的区别是什么? - lala的文章 - 知乎专栏&/a&&br&来源:知乎&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br&&br&&p&光纤是一种由挤压的玻璃或塑料制成的柔韧的透明纤维,略粗于人的头发。光纤是两端传输光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并广泛地应用于光纤通信中。光纤有着比有线电缆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带宽。光纤通常由低折射率的透明纤芯和透明包层材料组成。光纤作为光波导体,使光在纤芯内发生全反射的现象。&br&&img src=&/v2-87cd9bdb51c2_b.pn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一般来说,有两种光纤:支持的多种传播路径或横向模式的光纤被称为&a href=&///?target=http%3A///c/om3-10gb-50-125-multimode-132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多模光纤&i class=&icon-external&&&/i&&/a&(MMF),而支持单一模式的被称为单模光纤(SMF)。但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阅读这篇文章将有助于你得到答案。&br&&br&&b&一、什么是单模光纤?&/b&&br&&br&在光纤通信中,单模光纤(SMF)是一种在横向模式直接传输光信号的光纤。单模光纤运行在100M/s或1 G/s的数据速率,传输距离都可以达到至少5公里。通常情况下,单模光纤用于远程信号传输。&br&&b&&img src=&/v2-b57fc9b4df919f413c1ec6918bcc2729_b.pn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1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v2-b57fc9b4df919f413c1ec6918bcc2729_r.png&&&br&二、什么是多模光纤?&/b&&br&&br&多模光纤(MMF)主要用于短距离的光纤通信,如在建筑物内或校园里。典型的传输速度是100M/s,传输距离可达2km(100BASE-FX),1 G/s可达1000m,10 G/s可达550m。有两种类型的折射率:渐变折射率和阶跃折射率。&br&&img src=&/v2-43f640cacfe49b07b80f2aeb09496aec_b.png& data-rawwidth=&606& data-rawheight=&2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6& data-original=&/v2-43f640cacfe49b07b80f2aeb09496aec_r.png&&&br&&b&三、单模、多模光纤有何区别?&/b&&br&&br&&b&1、核心直径&/b&&br&&br&多模和单模光纤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更大的直径,通常是50或62.5um的纤芯直径,而典型的单模光纤是8和10um的纤芯直径,两者的包层直径都为125um。&br&&img src=&/v2-34b48b07c8e6fb7bfc9e2891ceaba533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1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2、光源&/b&&br&&br&通常激光器和LED都作为光源。激光光源明显比LED光源更昂贵,因为它产生的光,可以精确地控制,并具有高的功率。而LED光源产生的光较分散(许多模式的光),这些光源多使用于多模光纤跳线。同时激光光源(产生接近单一模式的光)通常用于单模光纤跳线。&br&&img src=&/v2-cfcbe9c39b3b60f7ed4cb6c_b.png& data-rawwidth=&439&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9& data-original=&/v2-cfcbe9c39b3b60f7ed4cb6c_r.png&&&br&&b&3、带宽&/b&&br&&br&由于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具有更大的纤芯尺寸,它支持多个传输模式。此外,像多模光纤一样,单模光纤也表现出由多个空间模式引起的模态色散,但单模光纤的模态色散小于多模光纤。因为这些原因,单模光纤比多模光纤具有一个更高的带宽。&br&&br&&b&4、护套颜色&/b&&br&&br&护套的颜色有时被用来区分多模光纤跳线和多模光纤跳线。根据TIA-598C标准定义,非军事用途,单模光纤采用黄色外护套,且多模光纤采用橙色或水绿色外护套。根据不同的类型,一些厂商使用紫色来区分高性能OM4光纤和其他类型光纤。&br&&img src=&/v2-9ce4b8b1afa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1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v2-9ce4b8b1afa_r.png&&&br&&b&5、模态色散&/b&&br&&br&LED光源有时用于多模光纤,去创造不同的速度传播的一系列波长。这将导致多模态色散,它限制了多模光纤跳线的有效传输距离。与之相反,用于驱动单模光纤的激光器产生一个单一波长的光。因此,它的模态色散远小于多模光纤。由于模态色散,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具有更高的脉冲扩展速率,限制了多模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br&&img src=&/v2-873ee7c78740cfba332f8b33f5148ad4_b.png& data-rawwidth=&519&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9& data-original=&/v2-873ee7c78740cfba332f8b33f5148ad4_r.png&&&br&&b&6、价格&/b&&br&&br&对于多模光纤可以支持多个光模式,它的价格高于单模光纤。但在设备方面,由于单模光纤通常采用固态激光二极管,因此,单模光纤的设备比多模光纤的设备更昂贵。因此,使用多模光纤的成本远小于使用单模光纤的成本。&/p&&p&&br&&b&四、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光纤?&/b&&br&&br&对被覆盖的传输距离以及整体预算的考虑,。如果距离不到几英里,多模光纤将工作良好,传输系统的成本(发射器和接收器)将在3300元至5300元不等。如果被覆盖的距离超过6-10公里,应选择&a href=&///?target=http%3A///c/os2-9-125-singlemode-duplex-8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单模光纤&i class=&icon-external&&&/i&&/a&,但由于激光二极管的成本增加,传输系统的成本通常会超过6700元。&br&&br&飞速光纤(&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专注于光纤产品线的开发,可提供全面的光纤连接系统组件解决方案,如LC、SC、ST、FC、MTP跳线,尾纤,转换跳线,扇出光纤,配线架等等。所有光纤跳线产品采用了独特的研磨工艺和研磨片,确保了优异的光学性能和良好的产品稳定性,能保证产品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更多详情请访问飞速官网。 &/p&
作者:lala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光纤是一种由挤压的玻璃或塑料制成的柔韧的透明纤维,略粗于人的头发。光纤是两端传输光最常用…
如果考虑便携建议题主加钱买个iPad pro。看哈勃大图超清晰。&br&比小黑便宜的望远镜都是玩具。小黑是底线。&br&如果真的想买,可以考虑双筒望远镜,看星云和小黑差不多,因为都看不清。(我不是黑双桶,双桶比较便宜,废弃了也不心痛,视野很大适合观测一些大天体,而且就算以后打算还好镜子了,双桶也可以用来寻星。没事还可以看别的东西也很实用。)&br&如果想打行星可以关注小型马卡,带经纬仪就好。不摄像赤道仪没有什么优势还死沉。见过一种小型马卡用单反三脚架就能用。&br&&img src=&/v2-a096bbb50b301d58cac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0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a096bbb50b301d58cacb_r.jpg&&
如果考虑便携建议题主加钱买个iPad pro。看哈勃大图超清晰。 比小黑便宜的望远镜都是玩具。小黑是底线。 如果真的想买,可以考虑双筒望远镜,看星云和小黑差不多,因为都看不清。(我不是黑双桶,双桶比较便宜,废弃了也不心痛,视野很大适合观测一些大天体…
这个问题怎么说好呢,相机成像原理都是一样,就是传感器接受到外界光子,要么形成电压信号,要么形成电流信号,然后转换成我们所熟悉的pixel。&br&&br&我觉得题主应该是想问遥感的图片和普通照相的图片有什么区别吧。简要解释一下,普通相机基本是采用三色图,也就是RGB,红绿蓝,有个很典型的东西叫做Bayer Filter(图片来自wiki)&br&&img src=&/d23ce06f5d3a61d132f60bdce1361eef_b.pn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2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就是有的pixel专门接受绿色光,有的专门接受红色,有的专门接受蓝色。一个小tip:因为人眼的关系,红色filter:绿色filter:蓝色filter=1:2:1,这样的图片对于我们人眼来说很容易辨识的。通过这样的filter,相机再把图片处理成最终我们在digital camera上看的彩色图。&br&&br&至于说遥感图片,这个是需要区分波段的,VNIR(可见光到近红外),SWIR(短波红外),MIR(中波红外),LIR(长波红外),为什么要这样区分,因为在不同波段下,光的性质会有不同,材料对光的反应也会不一样,因此sensor的材料要相应进行改变,比如VNIR的sensor用的是silicon,SWIR的sensor用的是HgCdTe。那么为什么遥感需要不同波段的信息呢,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茫茫世界光靠可见光的颜色我们人是分不出来不同物质的。同样是绿色,气球和森林,光凭肉眼如何区分,再加上从万里高空看下来,甚至连气球都看不见了。于是我们需要借助不同波段下,物质对光的反应来区别它们。因此遥感的图片是一个三维的data,既两维的空间和一维的波段。而且这些图片基本都是采用灰度图片,只告诉你数值,关于颜色和灰度图请参考我的这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让正常的人眼看到更宽广的色域范围? - 知乎用户的回答&/a&。因此遥感图片会比普通图片包含更多的信息&br&&br&如果还有不理解的部分,请追问
这个问题怎么说好呢,相机成像原理都是一样,就是传感器接受到外界光子,要么形成电压信号,要么形成电流信号,然后转换成我们所熟悉的pixel。 我觉得题主应该是想问遥感的图片和普通照相的图片有什么区别吧。简要解释一下,普通相机基本是采用三色图,也就…
我们实验室是湖北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实验室,有差不多一半人在做OLED,简单说几句吧。OLED具有很多的优点:面发光(可以简单地做成手术灯这类无影灯)、启动电压低(十几伏就能达到手术灯的亮度)、色纯度高且颜色调制简单(所以现在已经在手机显示屏上有了应用,比如三星,使用的是AM-OLED技术)、主动发光(这样就能避免LCD这类背光显示屏的可视角度窄的缺点)、反应速度快。总的来说OLED有很多优点,我们实验室包括整个行业对它的前景信心是很足的。就照明来说,现在主要有小分子、高分子、和有机金属配合物等,获取白光的手段有掺杂、纯主体等,总之现在就学术来说发展很繁盛,做的同行也很多。现在文献报道最高的外量子效率已经有差不多20%,寿命已经有很大的提升,工业化和逐渐取代现在的照明和显示材料我个人觉得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们实验室是湖北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实验室,有差不多一半人在做OLED,简单说几句吧。OLED具有很多的优点:面发光(可以简单地做成手术灯这类无影灯)、启动电压低(十几伏就能达到手术灯的亮度)、色纯度高且颜色调制简单(所以现在已经在手机显示屏上有了…
谢邀,但我对具体品牌型号的效果了解有限,毕竟不是望远镜收藏家,只能大致谈一谈。&br&&br&便携单筒望远镜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的观鸟镜,另一类是转用的小口径天文望远镜。&br&&br&这两类镜子共通的地方是口径都比较小,一般在50-80mm之间,方便携带。同时放大倍率一般在几十倍左右,再小了对双筒望远镜没优势,再大了视野就过暗了。这个倍率超过了人手持握能稳定的范围,需要配合三角架使用。由于观察的是地面景物,需要成上下正立的像。一般来说观鸟镜默认通过棱镜组成全正立的像,天文望远镜虽然也可以通过加装正像棱镜组成全正像,但更多的还是使用一个90度天顶棱镜或反射镜,成上下正立左右相反的像。几乎所有的天文镜和一部分观鸟镜可以通过接口配件与单反相连,当成一个手动长焦镜头来拍摄。&br&&br&这种镜子为了保证便携,焦距不会做得很长。普通消色差物镜会有比较明显的色差等影响成像,中高端产品为了提高像质会使用ED(超低色散)玻璃或莹石等特殊光学材料加工物镜,像质提高了,价格也翻倍还不止,从一两千元飞升到四五千以上至少。&br&&br&这两种望远镜的区别是观鸟镜一般是配用固定或专用目镜,调焦机构也做成一体的,有部分镜子可以实现防水和充氮密封,使用便捷。天文镜无法密封,但由于90度天顶只反射一次,光路比正像棱镜简单很多,损失的像质更少,所以一般来说同等级的天文镜像质比观鸟镜要好上一点点。另外天文镜的目镜可选范围更广,可以使用更高档,视场、锐度等表现更好的目镜。&br&&br&观鸟镜的主要品牌有欧洲的三大:蔡斯、铼卡、施华洛士奇,一支要一两万块钱。日本的尼康、宾得、Kowa、Vixen等等,ED材料的系列产品价格元。近年来有一些国内的光学厂商推出了自己的观鸟镜产品,ED镜子做到5000元以内,普通材料的一两千元,是比较经济的选择。&br&&br&小口径天文镜进口高端品牌有Televue、TMB、Takahashi、Borg等,近几年信达、裕众、锐星、博冠等多家国内厂商也在生产ED镜子,有些型号的性价比不错。还有一类剑走偏锋的是不用折射镜而是小口径马克苏托夫卡赛格林式折反镜的,价格比较低廉。&br&&br&购买时无非是考虑自己打算出多少预算,要哪种结构的,对材料品牌有什么要求,要不要接单反拍摄等等,根据这些来选择要买的型号。无论买哪一种,最好事先在实体店或是当地的天文、观鸟爱好者组织里先体验比较一下。或者至少在牧夫北旅等论坛上多看看评测。然后通过实体店或淘宝购买。另外对于望远镜这类光学产品有句话叫“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块钱三分货”。性能与价格不是直线关系,找一个自己能接受的平衡点就可以了。
谢邀,但我对具体品牌型号的效果了解有限,毕竟不是望远镜收藏家,只能大致谈一谈。 便携单筒望远镜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的观鸟镜,另一类是转用的小口径天文望远镜。 这两类镜子共通的地方是口径都比较小,一般在50-80mm之间,方便携带。同时放大倍…
我也算是在光通信领域里面水了几年,做的是光通信里的关键器件可调谐激光器。说实话,我现在看这个光通信行业,也很困惑,并不知道他今后会怎么发展,也不知道值不值得为这个行业奉献一辈子。前几天跟业内专家聊了一次,这里就盗用一些他的观点,说说我的感受吧。只是抛砖引玉,还望大牛看到了前来批评。&br&&br&1.远程光通信这一块,确实骨干网的铺设也不会有太大上升空间了。所以大家现在就在复用啊,信号格式上下功夫。比如WDM,OFDM这些复用,虽然现在热度没有以前高了……不过QAM,相干通信这一块倒是有些越来越火的趋势。器件嘛,现在都往窄线宽,相干方向走。这些方面的研究呢,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今后,至少二十年内的通信数据量一定会是继续上涨的!&br&2.城域网、局域网还有一部分业务将为光通信行业贡献大量生产力。&br&3.这两年的数据中心业务快速增长倒是给光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相比于骨干网,这一块的市场容量更大。由于对光源的要求降低,而对成本的要求较高,所以这里面低成本,较高性能的光源就比较重要。预计未来十年光通信可以借着这个东风上升一下。&br&4.还有所谓的光互联,也将是一个发展趋势。如果硅基光电子集成平台能够发展成熟,我们将能够将现在一部分铜线用光波导取代,甚至一些电子的元器件,处理器用光电子的元器件实现,因为光在速率、发热、集成度等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只是现在技术还需要一个孕育期,希望出生的时候市场还没有死。&br&5.目前主流的InP器件将会慢慢凋亡,从Oclaro,JDSU的合并就能看到。取而代之的将会是硅基集成或是甚至石墨烯等方案。所以现在的时期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时期。&br&6.至于这方面的人员需求,说实话,确实不大,特别是国内。。。我最近找工作就发现一些做光通信的公司其实对电学和软件方面的人才需求要高过专门搞光通信的。
我也算是在光通信领域里面水了几年,做的是光通信里的关键器件可调谐激光器。说实话,我现在看这个光通信行业,也很困惑,并不知道他今后会怎么发展,也不知道值不值得为这个行业奉献一辈子。前几天跟业内专家聊了一次,这里就盗用一些他的观点,说说我的感…
因为光速有限。「光」在空间中穿过一光年的距离需要一个地球年。&br&&br&更通俗一些地说,光年这个距离是怎么定义的呢?就是看「光」在一个地球年的时间内能够「跑」多远,这个距离就是一光年。&br&&br&所以呢,「光年」的的确确是一个长度单位,但由于光速在我们宇宙中的特殊设定,就注定了它和时间脱不了干系。&br&&br&&p&于是乎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论是哈勃望远镜抑或是肉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宇宙图景,距离越远,历史越悠久。我们甚至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b&我们看到的天体影像的历史(年)和其距离(光年)在数值上相等*&/b&。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天狼星,实际上只是其八年前的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参宿四的样子,它的光芒自郑和下西洋开始就在宇宙空间中穿行;至于仙女座大星系(M31),我们能够有幸看到人类起源之时别人家的星系是怎样一番图景。&/p&&br&&p&这样看来天文学还有一丝「考古」的意味,宇宙中每个角落都像是一档有「延迟」的直播节目,「延迟」的时间视乎它与地球的距离。日,天文学家在大麦哲伦星云内观测到了一次超新星(SN 1987A)爆发,大麦哲伦星云距离我们约16.8万光年,这就意味着这颗超新星在约16万年以前就已经爆发,爆炸最初发射出的光子经过十多万光年的长途跋涉,终于在1987年年初到达地球。宇宙给我们蓝星人带来一场超新星爆发的现场直播,咱们自然就不能浪费如此宝贵的机会。此后天文界对SN 1987A进行了持续观测,这里有个延时GIF&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File%3ASN1987a_debris_evolution_animation.gi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i class=&icon-external&&&/i&&/a&展示了SN 1987A在15年间()的变化。&/p&&br&&p&&b&*&/b&:在大尺度下(如星系团之间或者大于1亿光年)还需要考虑宇宙膨胀的影响,此时两者在数值上不再相等。&/p&&br&就酱。
因为光速有限。「光」在空间中穿过一光年的距离需要一个地球年。 更通俗一些地说,光年这个距离是怎么定义的呢?就是看「光」在一个地球年的时间内能够「跑」多远,这个距离就是一光年。 所以呢,「光年」的的确确是一个长度单位,但由于光速在我们宇宙中的…
1、想要拍出漂亮的星空,必须要保证肉眼能够看到星空。&br&2、拍摄星空确实是需要光学仪器,普通的手机,卡片机没有办法拍出来的。这个光学仪器,需要有可用的&b&高感光度&/b&(ISO)和&b&长时间曝光&/b&功能(B门)…(吐槽,扯这么一堆,其实就是单反相机嘛)&br&3绝大部分星空照片,都是后期处理过的。&br&&br&&br&下面来细说:&br&1要保证肉眼能看见星空&b&。&/b&&br&当肉眼能看到壮丽的星空时,说明此地光污染较小,才能拍出漂亮的星空。&br&当然,星空照片和肉眼看到的星空还是有不一样,肉眼看到的星空只是白色的闪烁的光点(如下图)&br&&img src=&/cbf744d57735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cbf744d57735_r.jpg&&&br&而星空照片却是五彩斑斓的&br&&img src=&/fd00bbd2e281a2ee7a7be4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fd00bbd2e281a2ee7a7be4_r.jpg&&&img src=&/dab2c34d5cc2fcece97660b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dab2c34d5cc2fcece97660b_r.jpg&&&br&…所以...要说第二点&br&&br&2其实星光是有颜色的。人眼的感光功能有限,没有长时间曝光的功能,而星光不够明亮,所以人眼无法分辨星光的颜色。相机的长时间曝光功能,使得星光能够长时间在感光元件上曝光,间接增加了光照的强度,再加上高感光度的感光元件,自然就可以拍出五彩斑斓的星空。注意,一般曝光的时间不超过30秒,因为地球和星空在做相对运动,超过30秒,星星就会变成短线。&br&如下图,可以看到有的星星已经变成短线了&br&&img src=&/bd97bd64e1bbe4e3f42e50f0247fb82f_b.jpg& data-rawwidth=&1001&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1& data-original=&/bd97bd64e1bbe4e3f42e50f0247fb82f_r.jpg&&&br&&br&3星空照片的后期处理。&br&首先,照片要进行降噪处理。高感光度会增加电路杂讯,不处理的话,照片上会有许多的噪点。&br&然后就是进一步的处理,包括调整曝光,色相色调对比度等等,这些都是风光照片的常规后期方式。事实上,现在网上的绝大部分风光照片都是后期处理过的。大家都说,摄影是艺术,后期也是艺术的一部分嘛&br&注意, 到这里为止,我们仅仅改变了画面的颜色,亮度,画面的内容是没有改变的。&br&相信楼主一定看到过这种图吧。&br&&img src=&/3f7c2b565b978e11f0df6e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3f7c2b565b978e11f0df6e_r.jpg&&&br&前面说过,星空是相对地面运动的,要螺旋的星轨,原理上就是要依靠超长时间的曝光。好,问题来了,现在相机广泛使用的感光元件cmos,在长时间曝光时会发热,产生大量彩色噪点,如果你真长时间曝光一两个小时,图片全是噪点不说,很可能你的cmos就有坏点了。现在流行的解决方式是,连续拍摄数百甚至上千张照片,之后导入ps进行堆栈,因为在每张照片中星星的位置是在变化的,最后合成出来的,就是螺旋形的星轨了。(PS:我总觉得这图片可能经过处理,增加了星星的数量,不过我也没见过资本主义的夜空,就不做过多评论了)&br&&br&&br&前几天,有这样一组图传得很火:&br&&img src=&/a7bffce463b5c25cb66f85bfd4700588_b.jpg& data-rawwidth=&948&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8& data-original=&/a7bffce463b5c25cb66f85bfd4700588_r.jpg&&如果这是真实的星轨的话,宇宙要坍缩,牛顿要哭死。事实上,这只是利用后期的软件处理出来的艺术品。&br&&br&还有一个:&a href=&///?target=http%3A//mo.com/news/4205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不惧质疑 “nubia星空之约”北京站启程&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你能相信这是手机拍摄的星空吗?&img src=&/093b5bf580e58be4e03fcb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093b5bf580e58be4e03fcbc_r.jpg&&手机的感光原件很小,像素密度大,杂讯多,注定高感差。要多进光,唯一的方式就是长曝,而长曝超过三十秒就拍不出星点,怎么办?实际上这是利用了&a href=&///?target=http%3A///view/17379.htm%3Ffr%3Daladd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赤道仪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抵消了天地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长时间曝光后依然不拖出星轨。&br&&img src=&/c56fa5bf3cbdcd_b.jpg& data-rawwidth=&497&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c56fa5bf3cbdcd_r.jpg&&说到赤道仪,又不得不说,其实摄影里面有一个分类,叫做天文摄影。这类作品拍摄的大多是肉眼看不清的星云,行星。佳能有一款少见的相机,叫60Da(&a href=&///?target=http%3A//.cn/products/camera/eos/lineup/60d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佳能(中国)&i class=&icon-external&&&/i&&/a&)。“EOS 60Da采用对H-α光线(656纳米)透射率更高的新型低通滤镜,能够更出色地捕捉星云的形状和范围。”这是壕的爱好,天文望远镜,赤道仪,相机,以及如何到一个光污染小的地方,每一样都很烧钱。&br&&br&另外,网上还有一些美丽的星空图片,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比如这张著名的马头状暗星云。&br&&img src=&/697d9a63bff973c70924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697d9a63bff973c70924b_r.jpg&&这个要怎么说呢...嗯,人家NASA毕竟是专业的...&br&&br&最后,转载一个关于星轨的教程吧&a href=&///?target=http%3A///441/441824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让你的星星动起来 最详细星轨摄影教程&i class=&icon-external&&&/i&&/a&
1、想要拍出漂亮的星空,必须要保证肉眼能够看到星空。 2、拍摄星空确实是需要光学仪器,普通的手机,卡片机没有办法拍出来的。这个光学仪器,需要有可用的高感光度(ISO)和长时间曝光功能(B门)…(吐槽,扯这么一堆,其实就是单反相机嘛) 3绝大部分星空照片…
劝你放弃。&br&因为小型单筒意味着非常不爽的观测效果。&br&你可能看电影里经常拿个单筒观察目标,但人家是特工,不是去旅游的。莱卡那个小单筒我看到了,500块的双筒完爆之。&br&&br&如果你一定要买,那应该就是观鸟镜了,这东西一点也不便携。&br&几个标准,无非是口径,倍率,光学质量,制造精度。&br&其实真正选的就是口径,尽量选大口径。好像普通的是60MM&br&倍率一般都是20-50左右,大口径下参数一般不会太差吧&br&&br&光学质量和制造精度由钱决定。&br&我觉得1000以下的就不用考虑了,没什么性价比.&br&&br&民工牌好像就是星特朗?&br&立可达和裕众的也可以看看。&br&愿意多花钱可以买兴和的&br&想一步到位可以买施华&br&&br&&b&我觉得不管你玩什么望远镜,先有一个好的双筒是基础,跨过双筒决不是捷径。&/b&&br&所谓一步到位是存在的,但只限于双筒。
劝你放弃。 因为小型单筒意味着非常不爽的观测效果。 你可能看电影里经常拿个单筒观察目标,但人家是特工,不是去旅游的。莱卡那个小单筒我看到了,500块的双筒完爆之。 如果你一定要买,那应该就是观鸟镜了,这东西一点也不便携。 几个标准,无非是口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凸透镜成虚像画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