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终将会拥有和失去的一段话事物是一种什么体验

经典名言专题相关内容
经典名言专题如果终将失去 是不是宁愿不曾拥有_百度知道
如果终将失去 是不是宁愿不曾拥有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就需要根据个人的性格决定了。性格一:只要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游戏人生,快乐就够!
这种人需要把感情看得淡,如现实版谢贤。性格二:宁缺勿滥,平平淡淡才是真。不属于自己的,不伤害。属于自己的,会珍爱一辈子。这种人把感情看得重。这种性格的人一般家庭较美满。既知终将失去,动了情的人,爱越真,痛越深。有的人会为此误一辈子。
采纳率:91%
人的生活不在于拥有,而是在于过程。精彩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一个美好的回忆。
过程是美好的,所以没有必要太在意结果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拥有强大的内心
一步一步地讲解,从概念、方法到实践,大家先别急。首先,我需要界定一下什么叫在心理上强大: 一、心理强大的概说 心理上强大就是你在心理上,对于这个世界,对于这个世界中的人有无法摧毁的心理优势。 两种心理强大: 1、 世俗意义上的强大。 其实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强大, 因为你的心理并不强, 你之所以感觉很强, 是因为你占有很多“强”的东西:金钱、地位、权力、文凭、容貌......这些东西我们叫做一个社会中的“稀缺 资源”,人人都想得到,但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它们只有通过比较才有意义,所以永远是稀缺的。 这种“心理的强大”是怎么得到的?真相是,是否拥有稀缺资源,对应于一定的社会阶层、角色、身份。 是否拥有稀缺资源和这些阶层、角色、身份组合,在社会上便构成了一个有高低之分的价值序列。人们根 据资源、身份等自动地对一个人的“价值”进行排序,在心理上并屈服于这个价值排序。所以,如果你很有 钱,你有权力,你是博士,不管你是否真正牛 B,别人在你面前的确没有心理优势,你会感觉到自己很牛 B。 记住:这种心理优势来源于占有社会稀缺资源的优势。之所以后者会转化为前者,是因为人们的心理 结构与社会结构契合。如果能够打破这种心理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契合,你就根本没有心理优势。而当你并 不占有社会稀缺资源,处于心理弱势时,只要你能够打破这种心理结构,你仍然可以获得心理优势,并摧 毁别人的心理优势。 应该指出,对于少数幸运者来说,这种心理优势是相对的:永远有人比你更有钱更有权,因此既然你 是靠获得这些稀缺资源才获得心理优势,那么在比你占有更多的人面前,你仍处于心理弱势。即使你一切 都有,你也要面对死亡,在自然规律面前你仍是个弱者。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因为并没有占有多少社会稀缺资源,因此并没有多少心理优势。而问题恰恰是: 获得心理优势,恰恰是你获得这些稀缺资源的一个重要条件。你要获得心理优势,必须寻找到另外的方法, 这也恰恰是我在本帖重点要讲的。 2、哲学-宗教意义上的心理强大。这种心理强大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获得:比如宗教隐修者、古 典哲学家。在这些高人面前,世间的一切纷扰根本就不存在。甚至死亡都不存在。那些被奉为价值的东西 在他们眼里一钱不值,社会价值排序对于他们丝毫不起作用。在心理上,没有什么能够战胜他们。 要求世俗中人获得这种心理强大是不现实的, 因为这需要极为艰苦的训练, 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结构、 思维结构,消除“自我”。但它可以是一个理想的观照,我们可以从它那儿找到一些让我们在心理上变得强 大的方法。 3、神经-精神病意义上的心理强大。这种心理强大依赖于两个要素:对信仰的狂热或冷血。最典型的 就是宗教极端分子和冷血杀手。从价值上,我们应该唾弃这种心理强大,因此我不作过多讲解,大家知道 有这种心理强大就行了。 现在我集中说一下我们为什么在很多时候处于心理弱势: 一、人类是一种会死的存在,死亡恐惧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恐惧,除非我们能战用死亡恐惧,否则我们 在心理上还是弱者; 二、人类是一种偶然的存在,偶然被抛到这个世界,因此,对秩序和确定性的寻求同样是一种深远的 内驱力。不幸的是,并没有什么必然的东西。人生充满了偶然性。如果我们感觉到对自己的命运无法把握, 我们的软弱马上会暴露出来; 三、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是人类的一种最深刻的需要。但这样就有了一个“自我”,而这个“自 我”恰恰又是植根于社会之中,我们并不是“自我”的主人,相反恰恰是它的奴隶。我们的“自我”经常被很多 外在的人和事所操纵,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软弱总会袭击我们。 四、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他从一出生下来就开始被成人世界拉入社会化的轨道,因此,他的心 理结构与社会结构获得同构性,并屈服于社会结构里面的价值排序。不幸的是,很多人的心理结构无法打 破与社会结构的同构性,他即使蔑视社会的价值排序,也是暗示或自我强迫的结果; 五、人类不幸常常沦他人的客体,于是,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可以快速地绕过他的思维结构,进入他 的心理结构,激起他的各种情绪。这意味着,在这些时刻他实际上处于守势,是弱者。要让你在心理上变 得强大,你就必须随时不让别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而只是在你的思维结构里进行解读,这 样,你就可以从一个客体马上变为主体,而那个人则成为你解读的客体。力是由你指向他,力的方向决定 了心理的优势和弱势。 不好意思,以上这些语言上不是太通俗,不过大家可以不管,真正重要的是方法。在下面,我会用更 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也欢迎大家提供案例。 在讲方法之前,为了加深你的印象,我想提一下网络名人范跑跑:尊敬的范美忠先生。 我想,无论你对范跑作何评价,都有必要发现或承认这一点:范跑跑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上很强悍 ――至少远比这个社会中的人强悍得多。 仅仅这一点,郭跳跳就输了。郭跳跳以为自己拥有道德优势,从而在心理上也很强悍,可以咄咄逼人, 但没想到范跑跑并不因“道德劣势”而在心理上处于弱势。在心理上他对这个世界(当然也包括郭跳跳)是 蔑视的,这使郭跳跳事实上在心理上暴露在范跑跑枪口下,进攻时忘记了防守,倒把自己弄成了范跑跑的 客体。 这绝不仅仅是智力上的博弈,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的搏杀。 范跑跑为什么在心理上那么强悍?请注意他的言辞! 他反复地提到“自由”、 “北大”、 “无所谓崇高”、 “你 们就装 B 吧”之类的关键词。秘密就在这里: 1、他对“自由”有一种近乎狂热的信仰,不管是真的如此,还是他暗示或强迫自己的结果。一个人一旦 感觉到自己掌握了某种真理,分沾了这种真理的属性,在心理上是很强悍的; 2、“北大”这块金字招牌在中国的价值排序是很高的,无论你在嘴巴上是否唾弃拥有“北大”这一属性的 人,在心理上你的确都屈服于“北大”位于高端的价值排序。凭这块招牌,范跑跑可以在非北大人面前具备 足够的心理优势,可以真的很牛 B; 3、 “无所谓崇高”, 这是取消道德判断。 骂他的人依赖于道德判断的游戏规则来界定范跑跑的道德弱势, 但范跑跑根本就不承认这样的游戏规则。不和大家一起玩共同的游戏规则,你的道德判断对他就没有效用, 他就不处于道德弱势,从而在心理上也不处于弱势; 4、“你们就装 B 吧”。他认为,骂他的人都是在装 B,说好听点就是在表演。既然是表演,骂他也就没 有任何力量。这种认定是道德上的反击,他反而可以通过这种反击获得心理优势。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一:剥去比你强悍的人的社会属性外衣 1、原理:把一个披上具有让你在心理上处于弱势的价值符号的社会属性外衣的人看成一个和你一样的 动物,他在你面前就没有任何心理优势,因为导致你在心理上处于弱势的,只是那一层社会属性外衣。 2、步骤。举例子永远是阐述原理、理论和方法的最好方式(因此我也希望你提供案例) 。 你有没有在厕所和你的上司或一个你敬畏的人一起屙屎屙尿的经历?如果有,你是否发现,在你们并 排掏出 JJ 朝尿池里撒尿的那一瞬间,你们实际上是平等的(你们好像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是平等的) ,而 这种平等,恰恰是因为你们都被还原成了动物?你又是否想到,剥去衣服,他屁都不是? 用术语来说,就是:在某种情境中如果一个人丧失他的嵌于社会价值排序中的社会属性,他就会被祛 魅。 无论有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这样想: A、上司(或任何其它让你敬畏的人)的所有让你在心理上处于弱势的东西,都是社会结构中的“角色” 所赋予他的,并不是他本身,所以,他希望保持和你进行角色交往,希望你叫他某长某总,借此保持对你 的心理威慑,但你要解构他这一手法,恰恰不要把他看成某个角色,而就是看成一个人。当你和他见面时, 你需要在心里面告诫自己:这个角色是虚的,我不是在和一个角色打交道; B、再反复告诫自己:我只是在和一个人,一个和我一样的动物打交道; C、告诫自己的同时,要面对他盯住他暴露的肉体部位,暗示自己他是“人”、“动物”,不要盯住他的衣 服,更不要去想他的官职或身份,以防止“他是某总”之类的想法侵扰你。 D、在不和他见面时,自己反复地把他看成一个没有社会属性的人,以便自己和他见面时有心理准备; E、至少训练十次。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二:阻击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 原理: A、我们的心理强大与否,与情绪、情感息息相关。恐惧可以让你在心理上成为弱者,但愤怒却可以 让你变得强大。 B、情绪、情感是由外界刺激,特别是他人的携带某种价值符号或信息的语言和行为引起的。由于你 屈服于社会的价值排序(没有办法,从社会化的那一天开始,这种命运你就无法逃避) ,他人携带价值符号 或信息的语言和行为,就此与你的情绪、情感对应,就像一按开关,灯就亮一样--当然,你的心理是他 人的电灯。 C、这样,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就会非常容易地绕过你的大脑,作用于你的心理,也就是说,绕过你 的智力结构,进入你的心理结构。此时,你就是他人的一个客体,没有防御能力,处于弱势。 D、为了在心理上变得强大,你就需要打破这一点,不让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简单 来说就是要挣脱社会的价值排序。只要你对他人的语言和行为不作价值判断,它就无法进入你的心理结构, 而只停留在你的智力结果里面。而恰恰是这样,你不再是他人的客体,相反可以成为解读他人语言与行为 的主体。在他面前,因这种主客体关系的转为转变,你是有心理优势的。 步骤: A、想像一个人(比如你的上司)在你面前狠狠地骂你。这个时候,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这不 是叫怕你冲动地回骂或揍他,而是说,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愤怒、恐惧或耻辱感之类。在心里面一定要告 诫自己。在这方面,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你这是要切断他的语言、 行为与社会的价值观念的联系,褪去他的语言、行为的价值属性,消解掉它们所携带的价值信息; B、同时,你冷静地盯住他因为骂你而呈现为某种表情(观察到他的表情的扭曲更好)的脸,直 视他的眼睛。告诫自己,一定不要怕。只要你的眼睛没有多大的挑衅性,没多大问题的; C、同时(注意,这些反应都要求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 ,尽力不要去想像他的语言和行为对于你产生 的后果(比如被扣奖金) 。一定不要去感觉和想像,而是思考他的表情,思考他的话。比如:这个人说这些 话,属于一个有点权力的人针对下属的一种表演,它们传递的信息就是让这个人证明他的权威,而他那些 配合的表情也表明了这一点。感觉和思考是不能并存的,当你在思考时,你的感觉就不复存在。这个时候, 你的思考把你变成了一个主体,你的那个被他的语言和行为作用的“我”已经不见了。是你在把他当一个客 体进行分析、解剖; D、至少训练十次。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三:狙击他人的语言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 ; 原理:在阻击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见方法二)时,在一开始你实际上仍是处于守势, 如果你的训练有效果,他人伤害不了你,但你仍有可能无法快速地作出反应,随时准备破译和消解掉他的 语言、行为所携带的对你有威胁的信息。 这是因为,一个对你具有利益或心理上的威胁的人(比如上司)站在你面前,你们的地位是不对等的, 你相对于他比较透明(因为你是他语言、行为的承受者) ,而他在你面前更多处于黑暗之中(因为他要说什 么,要对你做出什么你不一定知道,而这些都可能威胁到你) 。在明处的人在心理上永远比在黑暗中的人更 处于没有防御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有一种窥视僻好,而且能带来快感,而被窥视的人则感到羞辱愤 怒的原因。 因此,你还必须狙击他,在心理上彻底占据优势。你无法改变你的透明状态,就按方法二切断他的语 言行为与你的心理结构的联系。但这只是防守,你还必须赶在他的语言、行为发出之前狙击他,把他从黑 暗里拖出,置于你智力结构的审视之下。在他说话之前,你应根据当时的情境以及背景敏锐而快速地判断 他要说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时候,他实际上成了你审视的对象,在认知层面上你成了主动者,在心理上, 你也就从一个猎物变成了一个猎手。 步骤:个人建议心理较弱的人先训练方法二,心理变强后再训练方法三;如果你心理不是太弱,建议 方法二和方法三同时训练。 A、想像一个对你有心理上或利益上的威胁的人,回忆或捕捉有助于说明他是个什么人以及他对你可 能会做什么的信息。或者,假如你因某件事而要和你的上司打交道,而这可能对你不利,那么,快速地想 一下将可能发生的这件事的背景,并把你以往对上司是个什么人的判断也一并加以考虑; B、和他面对时,参考方法二和方法一; C、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地预测他会说什么,做什么。记住,即使预测错了也无所谓,在心里面告诉 自己不要有任何沮丧。重要的是你占据了一个心理优势,并且这样的心理优势有助于增强你的应变能力。 预测准不准,主要是知识问题。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这以后我会讲到; 有可能你会问:如果我预测错了我岂不被动,这样不是更弱势,并且会带来一些后果。可以告诉你的 是:不会。只要你能克制沮丧(所以我要你先训练前面两种方法) ,这不是问题,你也有足够的时间作出反 应。至于你的反应太慢,是知识和经验问题。 D、至于训练十次。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四:消除掉他人强大的幻像 原理:你一定看过戏吧?无论它如何煽情,你仍然在看过了以后明白,这只是戏而已。也就是说,你 骨子里有这样的一个认知背景在提醒你:那都是表演,是装出来的。如果你有幸走到后台,会发现一切都 不再神秘。它已被还原:无非就是为了捕捉观众,传达某种东西,把各种因素组合一下呈现出来而已。而 这种组合所呈现出来的东西,在你和它有一段距离时,由于它对你心理的作用,你就会觉得它还真像回事。 假如你对此没有体会,那么,你肯定看过新闻联播。你有没有发现那些主持人的语调、神态等实际上都是 装出来的? 对于你来说,体会到这一点很有意义,因为当你知道它们都是表演,它们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威严、 高贵、强大、正义,如此等等)实际上已被祛魅。 你会领悟到,强大或高贵之类东西并不是你面前的实体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借助于一定的表情、姿式、 服饰等,使它们对应于一定的社会角色,契合背后的社会价值排序等“烘托”出来的。也就是说,它们不是 自然物,而是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个人性地还是社会性地装出来的。 而既然你知道这一切是装出来的,它们对于你所拥有的力量就会消失。当你在心里面可以说“你就装 吧!”,你实际上已有心理优势。人类的心理是这样的:对于真实的东西,可能会有心理弱势,但对于“假” 的东西(不一定是认知层面的假) ,则有心理优势,因为“真实”对应于无法否认其存在的实体,这意味着力 量,而“假”的东西,则可能是一种虚幻,隐含着没有力量的设定。 人本质上是一种善于表演的社会动物。不仅戏台上是在表演(本义上的) ,巫师作法、体育运动、求爱、 待人接物的规矩等等,都是表演。因为是社会动物,我们所看到的首先并不是“人”,而是社会“角色”、“人 格”,我们就是在与这些表演性十足的东西打交道。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在英语中,“人格”有“面具”的意思。 步骤: A、看新闻联播,仔细观察播音员的表情、眼神、语气,从中寻找“表演”的痕迹,不是强行认定,而是 自然地感觉他在表演。当他露出一丝非常不自然的微笑时,一定要捕捉到; B、同时,在电视上或有机会的情况看一些官方大人物的讲话,注意捕捉他表演的痕迹; C、思考一下,如果你到别人家,或别人到你家,在你们并没有放得开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说一些 套语、做一些被视为尊重或友好的行为来表现你们的“关系”; D、至少训练两次。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五:学会用理性应对外部世界。 原理:有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合理化”(或“理智化”) ,就是当一个人做了一件他后悔或让他痛苦的 事情时,为了消除自己的痛苦,他便找理由安慰自己说这么做是对的,就是把这么做“合理化”。 这个“合理化”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一个人为了消除痛苦,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的确,这样干痛苦可 以慢慢地变得不再袭扰你,但你的内心已被你的心理反应所否认。久而久之,你会成为自己的陌生人。 这就带来一个可怕的后果,你在心理上很软弱。第一是本来就没有痛气正视自己,第二就是你消除痛 苦(其实并没有消除,只是被掩盖或转移了)的方法恰恰强化了你的软弱。因为合理化、理智化依赖的并 不是真正的理性。它不真正是你大脑思考的,而是被你的心理所操纵。 因此,这种对痛苦的消失,只是饮鸠止渴。 你也许永远也改变不了让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运作,但是,从今天开始,你的确需要对心理防御机制作 出反思。你的确可以让自己获得理性的能力,而不任由你的心理操纵。 知道苏格拉底临死时的故事吗?在死亡面前,他是多么从容。这位被称为最勇敢、最聪明的希腊人, 他的从容乃是他的理性看待死亡的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理性思考能力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完全可以 战胜死亡。 在人类的理性面前,任何外部事物都无法对人构成威胁。 当我说到苏格拉底的时候,也许你已经明白,我会说到“认识你自己”。是的,这是你必须做的。但在 这个方法里,暂时还不要求你达到那个高度。 你需要做的是:对一个让你痛苦的事情,或你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反思、观察(如果有时间和心情, 在一些高兴的事情上,也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高兴) ,追问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步骤: A、当你感觉到做一件事不那么自然,想一下,这是不是在找理由?如果,为什么?追问自己:不找 理由的后果是什么? B、想一下一个灵性大师奥修所说的例子:你要闹钟吵醒你,是不是在找理由?还有哪些事情你是想 把责任从自己身上推出去? C、看柏拉图的《克里同篇》 ; D、至少想五次; E、至少看两遍《克里同篇》 两年后,某一天坐公交车从郊区到市里。看着窗外的农地,及时不时出现的远处一栋栋高楼,我突然想 到:那些看起来气派的房子,其材料不最终都是来自于那些泥土吗? 这个一闪念其实根本谈不上任何“发现”可言,它只是我对最基本的常识的回归而已。可惜,在多年的 社会生活中(以后我会专门讲到我们怎么摆脱社会对我们的洗脑和心理操纵)我已经遗忘了这样的常识, 以致当有了这样的感觉时,对于我来说已无异于一次头脑风暴。 灵感闪现,就绝不能丢开,而必须继续深挖,因为这是愚蠢和智慧、黑暗和光明的分界点。 我继续思索。当想到城市只是在一片野地里弄出的庞大的钢筋水泥丛,相对于广袤的乡村它实际上很 虚弱时,我差点笑了:那不过是人类对地球的鼓捣,但人们却都习惯了装模作样。换言之,人类对地球的 鼓捣就像一个小孩玩积木游戏---真的只是游戏而已,高低贵贱的游戏规则冻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制定的。 两年前在酒店里被震慑的那一幕,非常自然地浮现在我眼前。我开始笑出声来了。是的,太滑稽了。 而当我又继续想到人类把现代社会的“文明”夸得不得了,并贬斥原始人,但原始草棚和钢筋水泥其实 只是捏弄得不一样时,我的笑声已招来了车上几个人的轻蔑。我承认,这是有点“神经病”的大笑,特别是 在公共场合里(所以我建议你在按这个方法训练时,最好或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在公共场合里,如果你的心 理素质还很差的话) 但我要在这里告诉你,我从未如此拥有巨大的心理优势。一方面以往被酒店或其它事物所震慑的自卑 弱小心理一扫而空,另一方面,这几个人在我眼中居然不存在--他们的轻蔑根本就无法触及到我的心理结 构,纯粹就像是一些乌云一样,在我心里漂了一下马上就自行消散! 真的,太神奇了。我自己都认为我是不是有点不正常了。 原理:1、我们的头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客体还是主体。如果我们对外界没有多少认知,反应迟钝, 我们在心理上是体会不到多少优势的,因为这个时候头脑都自身难保,它陷入混沌之中,无法把我们化为 主体,把认知的“力”指向外部世界(所以思考能力是多么重要!; ) 2、但我们当然没有这么糟糕。我们的头脑可以具有超越性,即与外部世界拉开距离,从高处、远处看 它们。拉开距离,既不被它威胁吞没,同时又能确立对它的认知优势。这是人类的理性能力。哲学家在这 方面是高手,他们能够把这种理性能力运用得炉火纯青。 3、但为什么我们经常有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却还是做不了,而只能忍受痛苦呢,就像上面很多朋友讲 述中的一样?原因在于,头脑具有超越性,可是,你不知道该如何做,以让你的心理也具有超越性。仅仅 是头脑的认知只是第一步,不转化为心理痛苦还是存在的--毕竟痛的是心,而不是脑。 4、那么如何做以让头脑的改变带来心理的改变?我上面的描述当然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简单描述一 下这种心理机制: A、当我认知到城市和乡村仅仅是人类鼓捣地球的不同结果,我被酒店震慑来源于社会的游戏规则时, 我仅仅具有认知优势,而毫无心理优势,也就是说,我的心理结构还被定于那个让我心理上自卑、弱小的 当时的特定情境以及背后的社会心理背景,我仍被它们“结构”住; B、当我笑时,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感觉到了给我以心理震慑的这一切的荒谬和虚弱。这个时 候,认知已经开始渗透到我的心理结构的表层,我的情绪已经被带动并和认知一起协调; C、当我大笑,以致别人把我看成神经病,而我居然无视他们的存在,这时候发生了什么?我的认知, 经过情绪已经变成我的心理反应了,这个时候不仅仅是头脑,而且是心理,整个身体在对外界作出反应。 我的头脑和认知不再处于相互分离当中,而是相互协调。头脑的优势这个时候转变成了心理的优势,经过 情绪的带入,我的心理从那个给我以自卑弱小的心理情境、心理背景里挣脱了出来。它改变了,而它的改 变,意味着我某种意义上的改变! 不一定每个人只要一次情绪带入就能成功,也不一定一个人在哪一件事上只带入一次情绪就能成功, 但无论如何,在认知中带入情绪,就是让情绪把你的心理从那个给你自卑弱小的情境、背景里拉出来! 下面开始讲在认知中把情绪、情感带入心理结构的步骤。记住,这个和方法二中的阻击他人的语言和 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实际上不位于一个层面,也不适用于同一种情境(所以才有 方法之别) 。前者是你在与人互动防御时做的,而后者则是你一个人时,或在与你没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人面 前时做的。 调动哪些情绪呢?当然是有力量的情绪。但最有力量的情绪是愤怒。不过我不主张你调动它,因为愤 怒这一情绪短时间内能量很集中,消逝也很快,而且,它常常掩饰背后的无力与虚弱,除非是非常特殊的 情况,我们才能调用它来让我们在心理上强大。 我建议你调动的是轻蔑。你已经知道了,轻蔑的力量来源于认知。 A、第一步,就是认知,想像一下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哪些人或事让你自卑,让你心理弱小。就比如这 样的一个场景吧,某个人的穿着打扮把你震慑住了(就像我也曾被豪华的酒店震慑住一样) 。在你一个人的 时候,仔细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而且思考一下你为什么感到自卑。 知道自己为什么自卑了吗?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出身、职业、收入、外貌等哪一方面或所有方面让你认 为与别人相比很差?好了,继续思考,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是你认为的吗?这是你真正独立思考出来 的结果吗?不,你还必须继续思考,这只是社会的游戏规则迫使你这样思考,而你已经不知不觉地屈服于 这样的游戏规则而已。现在,你是否意识到,你感到自卑是由你所屈服的这个游戏规则设定的,而只要有 游戏规则,有些人天生就输了,即使想赢也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 注意到没有,当你感到自卑时,你运用(当然别人也运用)了对比原理,对你们外貌、气质、肤色、 衣着、地位、收入等等等等进行了对比,以此评判一个人的“价值”。但这有任何理性的支持么?人作为为 人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本身就逻辑地设定了人的价值是无法对比的,即使能对比,也只是在对社会的贡 献上对比每个人的社会效用。 而你居然用这种没有任何理性支持的社会游戏规则来惩罚自己, 不觉荒唐么? B、现在,当你想到这里的时候,是否感到一些荒谬?是否感到自己很可笑?好了,这个时候,要的就是 你这种感觉。 这个时候,再联想一些与此有关的荒唐的事,发现自己在那么多年的生活当中,有的时候或很多时候 居然很可笑。。很好。。现在,你是否感到荒谬感、可笑感更强烈? 。 。 很好!笑出来!大声笑!狂笑也行!笑出眼泪! C、同时,转到让你自卑的情境中,在笑中“面对”让你自卑的人,面对让你自卑的社会游戏规则。你已 经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个让你曾经屈服的游戏规则设定的,那么,你就要洞悉和感觉到这一点:他的那些让 你自卑的外貌、肤色、衣着、身份、地位等等等等都是一种道具,一种表演并用来进行荒唐的“价值比较” 的道具。在笑中,要蔑视它! D、你现在感觉到那些让你自卑的东西实际上多么像纸老虎了吗?还没有?那就继续按方法做,想得 深一点,笑得狂一点。感觉到了?很好,你现在要做的事还没有结束。你还需要在等心静下来的时候,思 考一下宇宙人生的问题,比如:“人是什么”这个命题。思考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E、至少训练两次。 从现在开始,我暂时中断对方法的讲解。我感觉到,那些支配我们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原理和规律更 有必要先予以阐述。 讲完了这些原理与规律后,我相信对于你来说非常重要的反思意识已经可以唤醒,你也将拥有对付你 的心理弱小的重要知识力量。那个时候我再来讲方法,将更有效果。 非常有必要先记住以下几点: 1、人不是机器,但非常容易变成机器。从你踏入社会的第一天起,你的心理就常常会脱离你的控制。 也就是说,你的心理经常被一些你从未意识到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原理、规律所操纵--当然,有时也 难以避免地被那些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与规律的人操纵。 2、面对任何让你在心理上自卑、屈辱、窝囊、无能、愤怒、恐惧。。的人和事,你的对手绝对不是他 。 们(它们) ,也不是你自己,而是这些原理和规律。因此,要想让自己在心理上变得强大,你不是在与他人 作战,也不是与自己作战,而是与这些原理、规律作战。3、你之所以在心理上很弱小,重要原因当然是那些控制你的情绪、情感的原理、规律的强大,但还有 更重要的原因是你没有意识到、揭破它们。也就是说,你是否强大,主要取决于你是否具有对于他们的认 知能力。 4、牢记住这一点:正如我们第一眼看上去的世界只是世界的表象,而不是世界本身一样,事实是什么 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我们心理上如何。是“事实在我们的心理上如何”激起了我们的语言 和行为,而不是其它东西。在心理上,我们是柏拉图的“洞穴人”,而不是禅宗中的开悟者。也就是说,在 这个社会里生活,在很多时候我们是睡着的,但我们从未意识到自己是昏睡的。 5、恰恰由于此,修改我们的认知结构,我们面前的世界将是另一种样子。而修改我们的心理结构,我 们对于世界将作出不同的反应。 6、修改我们的心理结构,会碰到“自我”这一心理功能。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取消自我的存在。没有自 我的人,指的是他的自我是虚假的,他把社会、他人的东西看成了他的自我,因此他人的看法极大地操纵 了他。而有自我的人,是指他的自我与人性相连,并能保持独立性。佛教中的无我绝不是指消灭了自我, 而是看穿了虚假的自我的虚妄,并不执着它。 7、心理的第一铁律是人在心理上必须生存,正如在生理上人必须生存一样。它和自我一起,成为破解 我们的心理秘密的密码。 8、人是社会动物,具有诸多社会属性,比如职业、朋友关系、地域、信仰、价值观念等,这些东西构 筑了一个人的存在的确认,并形成他的认同。这些认同本身,既可以是他“强大”的来源,也可以成为控制 他的心理的武器。 支配我们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原理和规律一:对确定性的寻求 一、思想实验或例子: 请首先想一下,在人类历史上,为什么迷信那么流行?是因为人们的智力低下吗?还是有某种东西干 扰或干脆越过人的智力结构而影响人们的判断?好,暂时这样认为,那么,即使是在当代,在科学技术如 此发达的今天, 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倾向于把很多不能解释的现象视为神仙或魔鬼所为?为什么在黑暗之中, 当我们看到一个恐怖的黑影时,我们像自动的机器一样把它反应为“鬼”? 也许这些问题太玄了。但这样的情境你肯定不陌生:假设你和你的朋友正在一个地方谈话,突然有一 个陌生人闯进了你们中间并且短时间并不会离去。在这个时候,你和你的朋友(至少是你)会感觉到一种 不适和莫名的焦虑,对吧?为什么? 我们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到大量这类现象。一个可能不会让很多人陌生的现象是:当你加入某个 团体时,团体的价值观念、游戏规则总会对你构成压力,换言之,他们一定要同化你。而如果同化不成, 你就要遭到排斥。你要么投降,要么付出代价,也就是说,要么把“我”融入“他们”,要么让“我”成为“他们” 的敌人,没有中间道路可走(这个例子同时有几个原理和规律在起作用,在后面我会讲到) 。 二、原理、规律阐述: 你对以上现象可以找出种种解释。但是,如果一一拿掉让你的解释赖以成立的条件而问题仍然存在, 你的解释就是不充分的。比如,你可以认为一个陌生人闯进你和你的朋友中间,你之所以感到不适和莫名 的焦虑是因为他对你们构成威胁,比如他的长相、表情、穿着、等透露出来的信息。但是,假如我把这些 信息都拿掉呢?显而易见,你的不适和焦虑仍然没有消去。 那么,你的不适和焦虑,就不是因为这些具有威胁性的信息本身,而仅仅是这一点:他对于你们来说 是一个陌生人。正因为他是一个陌生人,你无法判断他的出现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换言之,你无法 确定,他到底是不是一种威胁性的存在。因为在你们那儿,他是不透明的,相形之下你们对于他保持着某 种透明性。正是这一点,你们感受到了威胁。但这种威胁无法确定。你们的不适和焦虑,恰恰是不能确定 威胁的心理结果。 日期: 19:54:48 你或许知道了,一个陌生人的出现,激发了你的不适和焦虑,这种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 提醒你注意并界定那个闯入你和你的朋友世界里的人。 换言之,你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你一定要确定他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除非你把他看成有威胁的 或没有威胁的,否则你就无法防御,无法放心。 一定要给自己寻找一个确定性,一个方向感,是我们存在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对确定性的寻求,乃是 我们的先验渴望。 这个无意识地支配我们的规律来自哪里?它来自我们存在的独特性。 人类自豪地说自己是“高级动物”,至少不屑于与猪狗之类相提并论。这不算狂妄,而是有理由的。就 存在的定位来说,动物被他们的生理机能限制死了,他们没有意识,受着本能支配。它们嵌入这个世界, 其结果是固定的,由生到死,没有超越性。但人则不一样了,你有意识,有思想,本能并没有能完全主宰 人类。 但好处也不能让人全享有,他也要付出代价。的确,不完全受本能支配是人超过动物的地方,但这种 不同于动物的存在同样也受一定的规律支配。同时,也还要受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支配。 抽象来说就是:动物因为它的生理构造及反应方式,它与世界在存在结构上是非常协调的,它本身就 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它与世界处于自在的同一之中,没有主体-客体的二元设定与分别。这种没有分 裂的同一当然不可能让动物感受到痛苦(因为它没有引发痛苦的意识机能) ,除非你打它,引发它的神经反 应。 但人就不一样了,他因为能够通过意识反思世界,由此在存在定位上超越了动物,摆脱了像动物那样 的被规定性,而可以通过思想及活动来规定自己。动物被定死了,但人却是可以自由的。而也因为这样, 他的意识产生了分裂,分为一个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也即,他和外部世界,甚至他本身之内具有了一个 主体-客体的二元设定与分别。他从世界中分裂出来了。 这一主体-客体结构带来了两个深远的后果: 1、具有主体-客体结构,意味着人被从世界的秩序中剥离,被丢弃在这个星球上( 《圣经》中的亚当 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正由于他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不同,而世界对于他来说并不是熟悉 的,因此由分裂感所施加的孤独和恐惧将威胁到他。一从世界中分裂出来,他就没有了安全感。而他注定 既退不回动物状态,也变不成神仙(所有这类努力都注定失败,在后面,我还要分析诸多人想退回动物状 态以获得安全感的心理) ,注定要承受存在的重负。我们的痛苦,大多数都是精神上而不是肉体上的,正在 于此。 2、这一主体-客体结构让人的存在有一个方向感,方向由他指向世界,他就有力量感,而如果由世界 指向他,他就受到威胁。更重要的是,如果瓦解这一主体-客体结构,他就丧失了作出反应的能力,精神 中枢将陷于瘫痪。这是不可忍受的。你知道你的敌人在哪儿,那么无论如何你都可以进攻和防守,但是, 如果你在明处,敌人在暗处,那么你的存在就完全裸露,你将陷入歇斯底里。正由于此,人一定要寻找一 个确定性,由此恢复主体-客体这一结构,否则,他就会疯狂。 支配我们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原理和规律二:认同 一、思想实验或例子 楼上“野风秋”朋友讲到,谦卑的人心理强大,是因为他们能放下自己的身段,这很有道理。但这是一 种预先的心理防御,先把自己设想成一个不牛的人,并对此进行暗示性的认同。有了心理准备,即使事情 的发生真是自己设想的这样,那也是不怕的;如果事情更好一点,当然更不怕了。 同时,“野风秋”朋友还说到,大学生的心理之所以弱,在于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看不清自 己,这也可谓目光敏锐。这其实也是诉诸于认同: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转化成了他们的自我认同。别人 认为他们是那么一回事,于是,他们也真的认为自己是这么一回事,而不管事情的真相是什么。然而社会 的现实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因此他们的自我认同要遭受到社会结构的冲击。 这样的例子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楼上“xuehu102”朋友就是一个实例。他从小学一直到中学 毕业考上大学,都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学习好,听话,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在一片赞扬声中长 大,因此已经习惯于以这种形象出现。他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光环,做任何事都尽力做到最好,得到别人的 认同。不过,这种认同显然因不符合内心而是一种负担。结果是因某次紧张而全盘暴露它对内心的重压, 使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在这里要先讲一下,我所指的认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自我认同,二是社会认同。因为自我认同和 社会认同常常纠缠在一起,作为一种心理机制控制着我们,所以我没有分开讲。 “xuehu102”朋友的问题在于,他一开始把社会认同转化为自我认同,这是主动的,毕竟,学习好很听 话在这个社会得到欣赏,会给人一种价值感。随着他人对他的这种“形象”的认同,他的自我认同就不是主 动的了,因为他是靠别人的认同来确证自己“我的确是这样”,以此来维护自我的价值感。对这种已经得到 确证的自我价值感的执着慢慢变成了恐惧,害怕失去它,因此不管愿意不愿意,也不管多么累,多么不符 合内心,都要表现出来。这个时候,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他只是以社会的认同来构筑自我的认同而已,小 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形象,以维护自己的心理生存。 因此,问题已经蜕变为:在恐惧之下一个人身不由已地被认同的力量所操纵,痛苦不堪。 但这么做是永远无法欺骗自己的。不想这么做的想法哪怕一次次压抑,它也要通过生理和心理的症状 表现出来。其结果就是“xuehu102”朋友所描述的。 日期: 00:51:55 原理、规律阐述 认同之所以是一种控制我们的神秘的力量,我们几乎在劫难逃,它的秘密就在于我们有一个“自我”, 而这个“自我”的很多内容不一定真是我们的,而很可能是社会赋予或强加给我们的。它本来不是我们内心 想要或从我们的内心里产生出来,但社会通过种种机制,让它在我们的自我结构里内化,变成了我们的东 西,以致我们都没有意识到无形中它对我们心灵的奴役。 在讨论“自我”之前,我想请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记不起 3、4 岁以前的事?而 3、4 岁以后,或者 7、8 岁以后,经过努力的回忆我们为何总有印象? 请别用“因为 3、 岁前大脑神经发育如何如何”这样的话来回答我。 4 这完全走错了方向。 答案非常简单: 3、4 岁前人的意识基本上混沌一片,根本没有“自我”的意识DD“我”又怎么可能回忆得起还没有“我”的时 候的事情呢? 婴儿的世界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整个世界,婴儿完全和这个世界融合,体验不到有“我”存在。心理学 家公认, 一般来说, 儿童要到 3、 岁以后, 4 才能明显地把自己与外界分开。 此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对“我” 的表达―这时其“自我意识”虽没有涉入他的存在所置身的社会情境而使自己与外界完全分裂开,但他有了 “我”和“他人”之别的意识。 这就是自我的产生。而一旦产生,它就会贪婪地吸纳很多社会的东西,纳入它的结构。而这些东西, 有的是人的生存真正需要的,而有的则是垃圾,是用来控制人的。 还记得我以上讲的存在属性吗?想一下,你靠什么来确认你的那个“我”?是因为你是一个男人,你是 哪地方的人,你身高多少,你喜欢什么,你什么性格,你什么职业,你的亲人是谁,你的相貌如何,你信 仰什么......对不对?那么, 你一定知道, 所有的这些东西, 实际上都是生物和社会属性, 它们变成了你的“自 我”。那么,假如我现在把它们全部抽掉,你还是什么?你靠什么来确认你的存在? 显然,你被抽空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在心理上将无法生存。你会体验到一种虚无化的恐惧。 所以,自我是一种心理功能,你必须依赖于它来生存。而这就意味着,你如果不认同于你的自我,或 者你的自我心理能量投注的对象,你在心理上将无法生存。 但是,问题也恰恰在这里。你的自我并不一定能够帮你,你所认同的东西,恰恰可能是用来控制你、 奴役你的心灵的。甚至,你根本就已经没有了自我,你的那个自我压根是假的,换言之,是社会和他人所 强加给你的,你已经把自己的那个真正的自我杀死了。这个假的自我就像他人派来驻扎在你的心灵里的占 领军一样,你屈服于他,听它的摆布。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上面我说过,自我一旦产生,它就会贪婪地吸纳很多社会的东西纳入自己的结构里面,就是说它总是 要扩大自己的地盘。然而,吸纳的这些东西,有些是用来让人更好地生存,而有的则可能是垃圾,恰恰对 人的心理结构有害。换言之,是社会和他人在你没有意识或有意识但却只能屈服的情况下灌输给你的。它 内化成了你的自我的一部分。 社会通过哪些方式把它的东西用来灌输给你,内化成你的自我呢? 大家都知道有几种重要的方式。一是社会化,这是没有人能够逃脱的宿命,除非你不在这个社会中生 存。社会化可以让你掌握一定的社会生存技能,但如果一个社会实在不那么美妙,它也会把很多有害的东 西灌输给你。一是社会互动,就是“再社会化”,你通过奖惩机制发现,只有这样做这样想才能带来好处, 于是你便努力做到符合它的要求。一是意识形态的规训,比如叫你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一是权威的训导。 无论怎样,一些东西只要变成你的自我,利用认同的力量控制你就非常容易。即使是一些有利于你的 生存,并且不威胁你的心理结构的东西,也往往会成为你的弱点。而如果他人想要利用你、操纵你,只要 打探清楚或制造出你的认同即可。 在外地,为什么老乡骗老乡很好骗?它诉诸于你的地域这一属性对不对?而因为你身上有这一属性, 你对此有认同,自然而然地,这种认同投射在一个陌生人身上,便变成了你的亲近感,于是,你的防御相 形之下解除了。 在这样的时候,你压根就没有明白,我和他之间的关系根本就和你与其它陌生人的关系一样。这一属 性把你们联系在一起,完全是心理的产物。而同时,你实际上和他还有很多属性的联系,比如你们是男人, 你们是中国人,你们是......同样,你和其它人也一样。在两个人之间,我们可以找出太多的相似性,也可 以找出太多的差别。 日期: 17:04:53 因此,要想摆脱认同这一神秘力量对你的控制,你不得不回到这一永恒的问题:我是谁? 很显然,你不是你的职业,你的身份,你的相貌,你的希望,你的欲望,你的信仰,你的血缘关系... 所有这些都是表层的自我,甚至是虚假的自我。当你思考“我是谁”,就是在对生活进行反思。苏格拉底说 过,未经过审思的生活没有价值。这是因为有可能那个生活都不是“你”的生活,而是另一个不是“你”的你 的生活。 现在你想必该知道了:为什么你有时总是难以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屈服于大多数人的意见?这是因为, 当你只是依赖于你自己确认你的自我认同时,它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一系列来自社会、他人的挑战,因为 既然有你的自我,就有一个外在于你的自我的世界,而它们共置于一个对比结构之内。然而,在群体中, 你所获得的自我认同消除了这一系列挑战,别人和你的相似或相同让你的自我获得了群体的力量。在心理 上你成了群体的一部分,而群体则变成了你。 因此,你的自我的弱小让你总是要受到他人的影响。并且,除此之外,你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同,是以 他人看待你的方式来建构的,他人的目光已经进入了你的心理结构,他人的评价已经成为你确认自我的标 尺。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以下几个深远的后果: 一、你的自我结构因为是不断地吸纳社会和他人的东西得以建构的,那么,社会和他人就可以通过给 你有意识地灌输一些内容来控制你。比如人要成功,穿上某件品牌衣服就高档,要会处世,等等等等。这 些东西进入你的内心,就相当于给你这架心理机器装好了程序,他人在需要的时候只要一按按钮,你就被 遥控了。 二、既然你的自我结构更多地是社会的内容,那么,你就非常害怕社会秩序的崩溃,因为这将意味着 你的自我的崩溃。社会结构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搅扰到你的心灵。一旦那些构成你的自我的社会的 东西脱离了你的控制,在它面前你的自我就会风雨飘摇。 三、进入你的自我结构的很多东西,堆积成一个假自我,而你的真我则可能被遮蔽了。从此,你不是 以真我来应对世界,而只是以假自我来应对。你的一切行为都像是在表演,你的情绪也不是真实的。你被 分为两半,久而久之,你不认识自己。当然,你的真我仍然认识自己,它要谴责你。 需要注意的是,这么做并不是让一个假的自我在外面保护你的真我,恰恰相反,是它取代了你,作为 占领军奴役你的心灵,因此你不可能真正在心理上强大,而是入狼入室。我的意思是说,假自我并不是你 保护自己的一层外衣,借此别人伤害不了你的内心,而是恰恰相反,这是捆在你身上的铁链,让你无法有 效地以真正的自己对外界作出反应,从而导致生命力的萎缩。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这就意味着他与世界是分裂的,他在世界面前非常弱小。 因此,“自我”一定要扩大自己的地盘,因为它与世界越同构,力量越强。而这种同构就是通过认同来完成。 我在上面已经讲过,“自我-世界”这一方向性结构是人存在的基本结构,无论是取消“自我”还是“世界”,人 的存在秩序都会崩溃,精神混沌一片,人将找不着北,焦虑将吞没他,他将无法在心理上生存。 “自我”作为心理功能既是人生存的必需,同时也是祸根。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世界真实 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但一个虚假的自我则操纵着人虚假地应对世界看到,他所看到的世界不过是这一假自我 想让他看到,或他想要看到的世界而已。这样的一个世界是异己的。痛苦来这个虚假自我对他的操纵。 因此,必须破除虚假的自我和对这个虚假的自我的执着。佛教从来没有主张根本不存在一个我,而只是 说我们所体认的那个我是虚假的。 佛教通过流变易逝来说明没有一个实体, 但这只是方法论, 而不是本体论, 而且自我压根也只是一个心理功能,而不是实体。 为什么问题只是破除虚假的自我,而不是没有一个我或把这个真实的我也破除?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 人没有一个我,就取消了他存在的基本秩序,就是说,他的意识混沌一片,要么是从没有长大的婴儿,要么 是疯子、痴呆。这些人要么还没有自我意识,要么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区别已经消失,混沌一片。 痛苦来自于自我,人们所用的消除痛苦的方法,根据的也是这个原理: 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要么让意识混沌一片,从而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分裂得到了消除,比如疯子; 二、要么尽力消除自我意识,将自己完全融入外界之中,努力让自己变成外界的一部分,从而把外界纳 入自我结构,这样,外界也就不存在对自己的威胁了,比如偶像崇拜者; 三、 要么努力将自己的自我意识无限放大, 仿佛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神, 在自己面前, 世界多么渺小, 这样自己囊括了宇宙,外界成了自身的一部分,所谓的它对自己的威胁也不存在了,比如“自恋狂”; 四、要么就是尽力压抑对自我构成了否定的经验,使自己意识不到自我与外界的冲突,比如大多数普通 人所采取的方式; 五、不压抑自我意识也不压抑对象意识,通过对自我系统的建构来抵御外界的威胁,并培养人的理性能 力,让头脑超越于世界的结构之上,比如哲学家; 六、涤除任何虚假的自我,使自己摆脱各种社会属性及观念符号的束缚,将被压抑的无意识唤醒,从而 让自我意识趋近于对象意识,让心灵开阔空旷,以致突破存在的狭隘性而与宇宙交融。比如佛教高僧。 综观以上的种种逃避痛苦的方式,第一种是不可取的,虽然有时很难幸免;第二种看起来是成功的,虽 然人遭受了奴役;第三种似乎也是成功的,但这样的人已经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神经症患者甚至精神病 患者了;第四种不算成功,因为痛苦仍然挥之不去,而且人会产生心理变态。 只有第五种和第六种才是人努力的目标。这不是叫大家都在身份上变成哲学家和宗教隐修者,而是在心 理结构上,通过自我认识和精神上的修炼,向他们的那种存在状态努力。 日期: 17:21:36 支配我们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原理和规律三:价值排序 在讲解这个原理、规律时,请务必先记住几点: 1、确证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是人的最深远的内驱力,至死方休,力量强大到你无法想像。它是支 配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的想法、行为、目标的终极力量。简单来说就是:人不仅害怕“我”的不存在,而且最害 怕“我”没有价值; 例子 A:假设你出现在一个公众聚会场所,在这里,你穿的衣服最寒酸。人人面带面具般的笑容,但没 有人理你。 你是不是感觉非常不爽?更要命的是, 在一堆人里, 当有人介绍在场的人, 所有的人都介绍到了, 而唯独没有介绍你,看都不看你一眼。这个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需要我说吗? 2、确认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对于哲学家、宗教隐修者等少数人来说是对存在本身的把握与体悟, 即在认知上、心灵上与存在同一,他们的这种存在方式是“存在式的”,因此对于社会具有一种超脱性,不受 社会的干扰,他们对自我的确认不是通过社会比较,他们对自我价值的确认也不受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然而,对于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对我们存在的把握与体悟,却是我们的存在属性,我们占有了多 么东西:我们拥有什么,我们就是什么,如果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便一无所是。而在我们对自我的确认上, 我们是通过我们的存在属性,通过社会比较。我们对自我价值的确认,也是看我们在社会上占有了多少被认 为有价值的东西。 例子 B:假设你的朋友人人都有房有车,而你却只是一个房奴。你能想像你可以保持平静吗? 3、因此,只要产生人际互动,社会比较和价值排序马上开始运作,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便会 有心理博弈,它可以是简单的心理较量,也可以是残酷的心理-利益搏杀。 例子 C:仔细观察同学聚会或同事聚会,为什么有的人总喜欢卖弄聪明,让他成为中心?为什么你要对 面容进行装饰才拥有自信? 一、思想实验或例子 商品是分档分级的,从形式上以价格来衡量。比如,老百姓自家酿造的散酒与茅台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它比茅台在价格上低得多,根本不成比例。地摊上几十元的衣服,当然也永远无法与精品店里动辄千元以 上的衣服相比。 除了这种价格上的反差可以让我们确认商品的档次以外,我们还发现,商品其实也有“没有牌子”、“一 般牌子”和“名牌”的区别。这种区别并不一定是由质量决定,而只是和质量有交集。这样,依赖于名牌与否, 它们在价值上也有一个高低不等的排列,构成一个我们选择的序列。 所有这些现象都在我们的经验之内,完全就是常识。我们习以为常,甚至都不会想到要思考一下。它 已经成为我们的想法和行动的背景,支配着我们,但我们浑然不觉。 但我们的经验远不止这一点。事实上,我们还发现,商品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价格的差异,而且还是 价值(可以“客观地确认”并大致能获得一致意见的社会价值,不是我们评价商品本身的价值的那种价值, 这种价值主要依赖于个体的主观状态)的差异。或者准确地说,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在我们眼中成了享 用这种商品的人之间的价值差异。于是,商品的价格排序,在我们这儿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价值排序。 这真是奇了怪了。一个人仅仅因为他喝的是茅台,在我们眼中就比一个仅仅喝散酒的人“高档”。同样, 当一个身披千元以上衣服的女人走过我们面前时,我们无疑认为她比只穿几十元一件的地摊衣服的妇女要 “高档”得多。 我们无法无视这样的事实:脱了衣服,人与人之间根本没有区别。这一哲学命题我们同样无法反驳: 抽象的人与人之间根本无法在价值上进行比较 (所以才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民主才真正具有合法性) 。 但是,我们更是无法忽视这样的事实:人与之间,在我们的视野里确实是有“低档”、“高档”之别的,用正 式的说法就是有“上等人”、“下等人”的区别。 那么,在茅台与散酒的比较中,是喝茅台的人的身份让茅台显得高档,还是喝茅台的人因茅台而让他 高档?似乎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但我们还是发现了这一点:价格。也就是说,钱。是标价那么多和出得起那么多钱让茅台和那个喝茅 台的人之间在“价值”相互支撑。 换言之, 他和它之间是同构性的共生关系, 舍此一方, 无以确认另一方的“高 档”。 而钱就是一个社会中的稀缺资源。我们看出来了,高档与否,恰恰就在于一个人是否占有一个社会中 的稀缺资源。这些稀缺资源可以是金钱,可以是权力,可以是名气,可以是知识,可以是荣誉,可以是军 事暴力,可以是容貌,可以是血统...而它们,通过社会交换机制,完全可以相互转换,并构成一个同盟。 稀缺资源都是些有“力量”的东西,因为你没有这些,而又缺乏其它同样有力量的东西的支撑,所以你 心理弱小。所以你在这些东西和占有这些东西的人面前感到没有价值。而你努力的目标,不也是这些东西 吗? 那么,价值排序又是怎么形成的?它怎么操纵你? 日期: 19:43:46 二、原理、规律阐述 社会的价值排序的秘密到底在哪? 上面我们讲了,社会的价值排序是根据社会稀缺资源在人们中间的分配状态来确定的,占有多的人就 高档,占有少的人就低档。每一个社会的资源都有一定的分布状态,而决定着这一资源分布状态的,牵涉 到复杂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政策安排、个人努力、社会排斥机制(利用文凭、证书等把没有这些东西 的人排掉)等。这不是我在这里要讲的。 但占有不同的资源,怎么可能让人在价值上分等分级? 根据我上面的讲解,一个人要确证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一定要和他人进行比较。社会就是这么 运作的。存在本身是无法比较的,所幸大多数人的存在方式都是“占有式的”,所以可以通过他们的占有物 对他们进行价值上的比较。 占有物本身又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工作、社会分工,他的社会地位。而他的工作和社会地位等又可以 推出他的装饰、面容、礼仪等。它们的差别被纳入了社会的比较性结构,成为一个高低有别的价值序列。 社会的这个比较性结构所运用的原理,就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所说的“歧视性对比”。他认为,歧视 性对比的存在是因为有一个“有闲阶级制度”。在古代,一个人从事的侵占性工作(表征的是力量)具有荣 誉性,有价值性,而一个人从事生产劳动则是低贱的。现代的价值排序只是这一区别的变种。 我们不追问“歧视性对比”的社会历史。但有必要记住它的规则:力与美永远排在最高位置。 因此,在从事的工作上,离泥土最近的工作永远是最低贱的。 这种价值排序是如何做到让一个人屈服的? 姑且不说古代在阶级或阶层上的隔离和禁忌(比如某种衣服只准上等人穿,下等人穿了就要受惩罚) , 从而保持上等人与下等人的身份分野,以利于识别,从而维护价值排序不被颠覆,事实上,大多数人即使 没有这种隔离和禁忌,也会屈从于它。 原因仍然是前面我们所讲的人确认自己的存在的方式。 大多数人的存在方式是“占有式”的,就是“他是他所拥有的东西”,如果他失去了他所占有的东西,他 就失去了自己。他一无所有,也就一无所是。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只有两种人才无所畏惧:一无所有和 应有尽有。 一些当官的退下来,之所以会感觉到沉痛的失落,悲叹于“人走茶”,因为一旦他不是那个官,他就什 么都不是。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以他是那个官来确认他的存在的,如果不当官了,他的这种“存在” 也就消失了。 根据我们所讲的存在展开为存在属性的启发,我们可以发现: 一、我们的存在属性本身就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价值排序中的位置,而它恰恰就是我们的“自我”的一部 分,我们就是通过所占有的这一存在属性来确认我们的自我的,并且也通过他人的存在属性来确认他。一 个城里人和一个农民,仅仅因为他们作为“城里人”和“农民”的存在属性的区别,利用“城里人”和“农民”所占 有资源的不同以及在这基础上的歧视性对比,似乎在价值上就一个高档些一个低档些。你似乎无法反抗, 因为这不仅是社会的观念,也是你的体验--你的确就是这样体验自我和他人的。 二、你是以你所占有的东西来体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在社会中的价值如何,这不仅发生在你的 存在属性上,也发生在你的心理结构中。也就是说,你靠占有一个东西来确认你的自我和自我的价值,这 本身就意味着你已经在心理上和社会同构,你屈服于社会的价值排序。你穿一件高档衣服,并不只是用它 来遮羞取暧,而恰恰是为了用它来包装你的身份。换言之,你对这种衣服的占有不是功能性的,而主要是 为了占有它的社会价值属性--这件衣服本身就对应于一种身份。 正因为社会的价值排序内化为你的心理结构,你屈服于它,所以,你无意识地按社会价值排序对自我 和他人进行价值评判。因此,你注定有身份的焦虑。一旦你不占有什么东西,你的心理就注定弱小。 简单地总结一下以上的讲解: 人确认自我的存在及存在的价值这一深远的内驱力,通过人“占有式的”的存在方式及资源在社会中的 分布→社会价值排序。然后,社会价值排序通过人“占有式的”存在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灌输→人屈服于这 一价值排序→人有身份焦虑,以及心理上弱小。 一、思想实验或例子: 关于自恋最经典的例子,毫无疑问是古希腊的这个神话: 那喀索斯是个美少年。他不爱仙女而只爱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神为了惩罚他,使他伸手去摘树上的果 实时树自动长高,低头喝池中之水时水位自动下降。他死后,神把他变成了水仙花。 在心理学上,那喀索斯这个词乃自恋者的代称。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要轻易忽视这个神话。它不仅仅是个神话。人类先民的神话传说远不是胡说,而 是带有某种本体论和形而上色彩,表现着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探寻。 人为何有自恋?过度自恋的结果为何就是“死亡”? 正如我们在前面说过,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软弱无力的。真正可怕的不是人有自我,而是他有自我意识, 这让他暴露在强大而凶险的世界面前;真正可怕的不是他孤独,而是意识到他的孤独,这种感觉把他置于 焦虑之中。 怎么办?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否认自己的软弱,发现并想像、眷恋自己身上的优点,不仅仅是肯定自 己,而且是崇拜自己。这就是基本的自恋。你肯定在现实生活中看过太多具有这类自恋特点的人。 当然,在中国,这种自恋在公共领域里,最经典的是芙蓉姐姐。 还有一种变形的自恋,即不是恋自己,而是恋偶像、神、上帝、民族、金钱、商品、民族、国家等“外 在物”。这并不是不爱恋自己,而是把自己的这种爱恋投射了出去。同时,这些承载他的投射的人或东西又 被他纳入了自己的心理结构。 这种变形的自恋你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可以找出一大堆,他们是形形色色的粉丝,形形色色的偶像崇拜 者。 最为人所知的例子,恐惧是杨丽娟。 日期: 14:01:49 至于有人担心我情绪受到刺激或对很多人感到绝望,从而中止回复,这种担心倒是多余。 我想请你们记住:在网络上攻击性强、嬉皮笑脸撒泼打滚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任何长进的人。6 年前在关天茶舍就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已经六年了,当年的一批人早已成长为中国思想界年轻一代 的中坚,但这个人还是没有任何进步,以至在圈子里成为笑谈,也没人看得起他。 知识、见解、视野、心理在一开始如何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反思,不要让自己的心理蒙蔽,从而 获得进步。但有些人就这种档次,也永远只能扮演那些自以为得意但在清醒的人看来非常悲哀可笑的角色。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缺乏任何反省的健全心态的人,永远只能靠 YY 来“强大”。 这些人不足论,而且在我的帖子,如果你从头细心阅读比较,你一定会发现。我真的不希望你们成为 这样的人。 说到这里,我很遗憾我看好的几个人,没有继续往前走,并且对自己暴露的问题没有丝毫反思: 一、 滑入心理博弈的泥潭, 靠一些文字来争强好胜。 我想说, 这永远只能蒙蔽你, 因为这完全是想像“自 己聪明,他人弱智”的结果。心理强大与心理搏弈无涉,而且它会阻碍你客观地审视自己和他人,妨碍你的 进步; 二、我真的怀疑你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我发这个帖子,就是要帮助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帖子 一扔就走(,因此,不可避免地要“提醒”一些我认为认知上有问题的人,这种“提醒”随着对方的问题而有 相应的内容。当我发现这些人属于那种不可救药的人时,我不再理睬,因为我已经尽到了我“提醒”的义务。 但在你们看来,居然是我和对方在进行心理博弈,并且我一理睬他我还输了。说实话,我不知道你们在看 帖时有没有自己的思考; 三、我在前面早已讲过如何把他人当成客体进行冷静的审视。为什么你们没有想到可以把一些在这里 撒泼表演的人当成客体审视,通过其前后表演的连贯性判断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那些前后矛盾、不知所 云的话,你们都没有发现?你们真的没有发现这些表演的心理逻辑?这可是最逼真的个案啊; 四、我再提醒你们注意,某个人在某个帖子里进行“评论”,留下的并不仅仅是一些文字,同时也留下 了他的心理世界。你们可以用来分析那些人,同时也可以用来分析我。至于分析得如何,就是你的水平了。 日期: 14:05:37 在我更新讲一个新的原理之前,我请你们阅读一下我以前的一篇文章,看我是怎么分析的。 群体行动的心理逻辑 一在某条大街上,突然出现一支游行队伍。他们举着各种抗议或谴责政府的标语,迈着步伐,喊着口号, 群情激奋。前面就是全副武装的警察的警戒线。 这一幕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现在也不时发生。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街头政治,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 无奈而激进的方式。很有可能这一游行示威得到了宪法的承诺,游行队伍只是在行使他们的公民权利。但 游行示威无疑会对既存政治与社会秩序构成冲击,因此他们受到了作为国家暴力组织的警察的阻挠。我们 常常看到的是:以“维护秩序”来为自己的行动辩护的警察全力阻止游行队伍越过某一警戒线。而似滚滚洪 流向前奔涌的游行队伍注定要和警察发生冲突。获得了正义这一信念支持的愤怒情感在游行队伍中的相互 感染和相互强化使其似乎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 现在让我们假定,警戒线被冲破后,因某种原因,无法控制局势的警察开枪了DD开了一枪。我们再 假定,这并非警告性的朝天鸣枪,而是对着人群。一个人被打死。枪声似乎在说:“你们再往前冲,他就是 下场!” 枪声是一种死亡的信号,而游行队伍并不是来找死。因此,枪声和有人倒地这一幕对于游行队伍来说, 无论事先有无心理准备都是一个意外。对死亡恐惧的强烈体验会使游行队伍的激情在一瞬间冷却,喧嚣会 在一瞬间终止。游行队伍至少会有两秒钟的惊愕。他们会不知所措。 好了,本文不作价值判断,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作鸟⒒故遣晃肪寰斓 子弹往前冲? 二 首先我们当然要确认:这支游行队伍已构成一个心理群体。或许当游行队伍刚出现在大街上时,它还 只是某个同质性群体(比如某个组织、某个“亲戚团”) 。但后来可能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但不管这个群体 是同质性群体还是异质性群体,或两者间而有之,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人跟着大伙一起喊口号的时候, 他只是个 “心理人”,而且是一个已被催眠的“心理人”。在枪声响起之前,情绪、信念的相互强化使群体内 部真正达到了“我透过你们的存在而存在,你们透过我的存在而存在”的境界。可以这样说,在群体里,每 个人都象做梦一样。在梦中,群体铁板一块,无坚不摧。 但在枪声响起后,一瞬间在心理上群体即告瓦解(虽然可能又会很快形成) 。死亡恐惧使每个人似乎都 从梦中惊醒,从群体那儿体验到的力量瞬间消失,个人重新又变得孤弱无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在静态的层面,个人同时受到本能(生存本能)和他与群体的原有心 理联系的影响;而在动态层面,他同时受到本能(生存本能)和群体中他人行为的影响。但无论他采取什 么行动,都是非理性的。这并非时间不够,而是在一个混乱的情境里,作为群体一员的个人遵循着一种独 特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理性能力根本无法得到复苏。在这里,我们实际上要问的是,生存本能和“群体行 动的逻辑”(这一“群体行动的逻辑”左右着个人的思考和行动) ,哪一个更能胜出?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要 破译这种“群体行动的逻辑”的密码,看在不同群体和不同情境中它的力量强大到何等程度,以至可以战胜 死亡。 提到“群体行动的逻辑”,总让人想到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但在这里,“群体行动的逻辑”与“集 体行动的逻辑”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完全是两回事。“集体行动的逻辑”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上,是一种理性 逻辑,而我们的“群体行动的逻辑”建立在“心理人”的假设上,是一种心理逻辑。在“集体行动的逻辑”视野 中,人基于理性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对外界作出反应时,并没有“自我”的力量支撑,而在“群体行动的逻辑” 的制约下,人对外界的反应恰恰服从于“自我”这一强大的心理功能的命令。“集体行动的逻辑”只涉及利益 盘算,而“群体行动的逻辑”则涉及到情绪、情感、信念、信仰、人与人之间的认同、他人行为所给自己的 道德压力或行动的合法性的确认,以及权威的监督作用等DD人就是受这些东西所支配。这么说吧,一个 人,在奥尔森的视野中可能在享受集体提供的公共物品时并不想为此付出成本,但在我们的视野中,一个 宗教徒却可能为了他的上帝,为信仰他的上帝的教会去死。 “群体行动的逻辑”简单地说就是群体形成的心理机制与在群体中个人行动的心理机制。它需要解释以 下几点:心理群体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说群体形成的心理过程为何?在一个心理群体中,情绪、情感(包 括愤怒和恐惧等)如何相互传染、相互强化,即心理机制为何?在一个心理群体里,一个人的行动受制于 何种因素?在特殊情境中,这些因素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是否会导致一个人战胜死亡恐惧?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是在勒庞、弗洛伊德、莫斯科维奇等人的肩膀上重新审视一下群体心理学 理论。在此我要说的是,有些问题他们并没有解释清楚;而在另一些问题上,他们的解释却显得片面乃至 错误。 三 让我们首先来考察一下群体形成的心理机制。在睁开他们的一双慧眼观察群体时,勒庞和弗洛伊德都 有意无意地假定了一个“领袖”的存在,“他”(实际上也可能是“它”)乃是群体凝聚力的粘合剂。一群羊似 乎总得有一个领头的,就像勒所讲的,群众不管需要什么,首先都需要一个上帝。但在我们所考察的群体 中,并不需要存在一个领袖。游行队伍里当然有组织者,但没有一个人位于万众瞩目的中心。除此之外, 勒庞和弗洛伊德还假定,当个人进入群体时,他即已被催眠,作为个人他已经消失,变成了“无名氏”。这 是一个有可能带来误解的假定。事实上,在群体中,消失的只是个人与群体目标、群体属性无关的社会属 性,而一个人的 “存在”并没有消失。在群体中,确证他的“存在”仍然是他行动的一个深远的驱力。而也因 为假定了个人的消失,勒庞和弗洛伊德都没有看到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仍然存在心理竞争。这一心理竞争 恰恰是群体的情绪得以相互传染,情感得以引互强化的根源。还有必要指出,尽管在群体中个人的心理特 征与他单独一人时的心理特征颇为不同,但后者仍然作为一个心理背景被带进了群体中,与在群体中他所 受到的影响一起决定他的行动。 勿庸置疑,个人进入群体的过程是一个“弱智化”的过程。勒庞甚至夸张地认为,在某种神秘机制的作 用下,个体会退化成“动物、痴呆、幼儿、原始人”。这里的秘密在于:进入群体时,与群体属性及目标无 关的其它社会属性已被个体所舍弃,他变成了“单面人”。有两种因素对于个人进入群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产生影响。一是群体的属性,个体要参与到群体,就必须认同于群体。二是群体的目标(同时也是个体的 目标,正因为这一目标他才主动或被动地进入群体) ,个体不仅必须认同于群体的目标,而且必须把这一目 标作为一种道德准则来检验自己的行动。莫斯科维奇看到了这一点,虽然表达较为模糊:群体会“强调那些 把他们召集到一起的东西,即在他们聚集成一个派别前所有共同的东西。这些因素使有可能导致相互对立 的个人差异减到最小程度,在交往和交换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抑制并消除区分个体以及使他们互相不同的 个体意识。把他们召到一起的他们自身那部分因素变得越发强烈,这一点适用于他们所有的人”。 (莫斯科 维奇,2006) 这样,在刚进入群体时,个体的理性便已经不起作用,而是受心理力量支配,这种心理力量即是“自我 认同”,它由他对群体属性与目标的认同所转化而来。所以,真正的问题并非群体有什么神秘的力量把个人 俘获、吞噬,让他的个性心理消失,而是个人从群体中找到了一种让他迷醉的新的自我认同。我们知道, 个人独处时的自我认同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一系列来自社会、他人和自身的挑战,并且依赖于一个对比结 构,从而或多或少都具有“强迫”性质。但在群体中,个体所获得的自我认同消除了这一系列挑战,别人和 他为一个共同目标而聚在一起本身就是对他的自我认同的一种支持和确证;他并且还取消了对比结构,一 大帮人取消各自与群体属性无关的属性意味着他们的存在属性一样。因此,进入群体中的个体不仅顺利地 逃避了自由,而且获得了远比独处时强大得多的心理力量,在心理上他成了群体的一部分,而群体则变成 了他。群体的魅力首先并不在于它的人多势众,而在于它为个体创造了一种可以爽到极点的新的自我认同。 对于个体在群体中所获得的与他人一样的心理特征来说,区别不同的群体可能没有意义:只要是群体,人 们就会这样。但是,不同的群体给个体的认同感、责任感是不同的,从而,个体在群体中对行动DD特别 是应对特殊情境的行动DD具有影响的心理背景也不一样。显而易见,一个同质性的群体在个体心中所占 的份量比一个异质性群体大得多,而一个亲缘性群体所给予个体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则让所有的群体都望尘 莫及。在这里,认同感和责任感并非外在的东西,它们已内化入个体的人格结构,成为他的“自我”中的一 部分。个人的行动严重受到他的“自我”的影响,因为作为“心理人”,谋求心理生存乃是他最深远的驱动力。 在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群体中,当危险出现时个体可能拨脚就跑,而在一个“亲戚团”里,个体则对危险毫 无畏惧。这一点离事实的真相并不远。 四 当个体进入群体后,其行为便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群体中情绪的 传染和所带来的巨大威力。但在解释这一情绪传染的心理机制之前,我们必须进行限定,即这种得以传染 的情绪与群体存在本身及目标一致, 比如愤怒。 而恐惧的传染则不适用于我们的这个解释 (稍后我将解释) , 因为它的传染会带来群体的瓦解。 关于群体中的情绪传染, 勒庞作了天才的描述, 但却认为不易解释清楚, 必须“把它看成一种催眠方法”。 而弗洛伊德则试图作出“心理学解释”,拿出了他的拿手好戏“利比多”,认为这是一种“利比多联系”。然而 弗洛伊德是错误的。情绪的传染实际上来自于心理竞争下的道德压力。事实上,在群体中,某人身上有某 种情绪,然后在另一个身上也有某种情绪,用“传染”来表达最多只是一个类比,否则即容易形成误导,以 为某人真把情绪“传”给了另一人。疾病的传染可能通过人的接触进行,但情绪的传染并不能简单诉诸于人 与人的接触来解释。 在解释清楚情绪传染的心理机制方面,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痛苦会激起另一个人的痛苦这一现象的心 理机制的解释得到启示。假设,有一个人看到一个乞丐在那儿乞讨,非常悲惨,只要他还没有丧失同情心, 他肯定也跟着痛苦。也就是说,乞丐的痛苦引发了他的痛苦。但显然并不是乞丐的痛苦作为一种刺激源摆 在那儿,然后向他发射出一股光波或什么东西,激起了他储备在心中的痛苦。情况其实是这样:乞丐和他 都是一个“人”,他们都有这种相同的存在属性,这一存在属性是他的 “自我”的一部分;所以,他看见了乞 丐(实际上他并不是看见“乞丐”,他只是看见“人”)的痛苦,因他们相同的存在属性,他也就看见了自己, 痛苦也就被触发。可以这样说,他是否会痛苦,完全取决于他在心里是否有“人”这个概念,是否把“人”这 一存在属性体验为“自我”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一个乞丐的痛苦在心理上便逻辑地等同于“人的痛苦”, 进而逻辑地等同于也是一个“人”的“他”的痛苦,否则,他就从来不会有乞丐痛苦他也痛苦的体验。后者说 明他实际上已陷入一种存在意义上的精神分裂。而同情心的丧失不过是这种分裂的一种表现,即失去了与 他人的人性上的联系。 而看到了这一点,很多人就会发现这个人掏钱帮这个乞丐一把,固然值得欣赏,也说明他是个好人, 但其实并不象他或我们所吹嘘的那么高尚。实际上,他只是掏钱来消除乞丐的痛苦,以便把由乞丐的痛苦 所引发的他的痛苦消除。如果他还有同情心,他不得不这样做,否则他的“自我”便会来反对他,他会陷入 主要以对 “人”这一存在属性的认同为主的“自我认同”的焦虑,承受道德上的压力。这样,他的心理生存就 会受到威胁。 从这里我们得到的启发是:情绪的传染也无法离开人的认同焦虑,并且诉诸以威胁到人的心理生存的 道德压力。上面我们已讲到,个体进入群体后,必须认同于群体的属性和目标,并且以这一目标作为道德 准则来检验自己的行动。他必须通过语言、姿势和动作表现出与这一目标方向一致的情感与信念来,以便 通过这一道德准则的检验。显而易见,在群体中,当某个人表现出了某种与这一目标方向一致(情绪如果 太强烈有可能会摧毁这一目标,但对于群体来说,再强烈的情绪也是与这目标方向一致的)的情绪(这种 情绪通常与愤怒有关,愤怒常常能加强群体的凝聚力,而恐惧则常常会导致群体瓦解。因此,群体鼓励愤 怒,暗中赋予它以正面的道德性) ,它便给别人造成了一种认同焦虑,使这个人承受着因他的情绪所带来的 道德压力。我们看到,即使是在喊着口号在大街上游行的群体里,成了“无名氏”的人们之间也存在被勒庞、 弗洛伊德等所忽略的心理竞争。在群体中,当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出来,即等于给他人发出了一个信号,告 诉他人他的存在更符合群体的道德准则,从而更具道德优势。而道德优势对应于心理优势,使他人相形之 下处于心理劣势,威胁了他人心理上的生存。因此,基于心理竞争,他人也必须表现出这样的情绪。这样, 情绪就得以“传染”。 可以说情绪相互传染的心理机制并不复杂。那么情绪的相互强化又是怎么回事?其心理机制又是什 么?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一个人表现出某种情绪时,基于心理竞争,另一人也表现出这样的情绪。 对于第一个人来说,别人对他的反应同时有两种功能,一是通过对他的情绪的支持使他的情绪合法化,二 是反过来给他以道德压力。故而,他人的反应对于他一方面是鼓励,一方面是强迫,可谓“胡萝卜加大棒”, 使他的情绪升级。放在别人身上也是这样。因此,情绪在相互传染之中,就得以相互强化。 情绪的相互传染和相互强化都在无意识下进行。情况如勒庞所讲的,群体是无意识的奴隶。也如弗洛 伊德所讲的,人在“自我”的家里,都无法自为主宰。 五 愤怒等与群体存在本身及目标一致的情绪的相互传染和相互强化会让一个群体显出惊人的力量,看起 来甚至可以吞噬一切DD我们对于那些响彻云宵的口号、群情激奋的场面总是记忆犹新。但恐惧等与群体 存在本身及目标不一致的情绪的相互传染和相互强化则可以轻易让一个群体瓦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与群体存在本身及目标不一致的情绪的相互传染、相互强化的心理机制和与群体存在本身及目标一致 的情绪的相互传染、相互强化的心理机制并不一样。我们上面讲到,与群体存在本身及目标一致的情绪总 是被赋予某种正面的道德性,而象恐惧等与群体存在本身及目标不一致的情绪则总是遭到非法化。身上具 有这种情绪的人,是不可能通过群体的道德准则的检验的。准确地说,这一情绪会给他造成“自我认同”的 焦虑,使他承受来自自身的道德压力。不仅如此,他的这一情绪还要遭受来自集体的道德压力、他人惩罚 性行动的挑战,他很有可能被视为“动摇分子”、“变节分子”而遭到围攻。当一个人无法预测他这一情绪会 获得认同时,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总是危险的。这里的原因在于,一个人身上只要具有这种情绪,就说明 他的存在已经裸露并被自己体验到,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已从群体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实现了个体性的回 归DD而情绪蔓延下去群体即被“解构”,还原成一个个作为社会原子的人。这是对群体及其目标最大的背 叛。 所以在军队中, “动摇军心” 总是一项不可饶恕的罪名, 而革命队伍对于“悲观主义”则总是表现出仇视。 然而如果在群体面临严重的威胁时,比如在我们所设定的枪响后的情境中,恐惧完全有被激起并得到相互 传染、相互强化的可能。它之所以能够战胜个人及集体的道德压力、惩罚压力,是因为它获得了生存本能 这一同样巨大的力量的支持。只有两种人才不会怕死,一是看穿了存在的真相的人,二是完全不知道存在 的真相的人。在群体中,如果个体所体验到的 始终并非个人,而只是“群体中的一员”,他当然不会怕死,他会为群体及其目标慷慨赴死。然而,在某种与死亡有关的信号的强烈刺激下,哪怕只是一瞬间,原先铁 板一块的群体也会瓦解,从而群体中的人总会被带回到个体的命运层面,他的生存本能总会被激发。而恐 惧这一情绪的表现,同样是无意识的。 恐惧这一情绪无法被传染和强化取决于如下因素:当某个人的恐惧表现出来时,立即遭到他人的语言、 行动压力。自身的负罪感(恐惧违背了他作为群体一员的自我认同)和害怕群体的惩罚使他倾向于压抑这 一恐惧。而他对恐惧的压抑对于那些想表现出恐惧情绪的人又是一种道德压力。这样,基于个体的心理生 存,在群体中潜伏的恐惧很可能会改变方向,变为愤怒。而恐惧得到传染和强化则取决于:借助于与群体 属性(群体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是“人”的集合,而总是某“类”人的集合)无关的人与人之间人性或“人”这一 存在属性的心理联系,一个人的恐惧所暴露出来的个体孤弱无助的命运会迅速让另一个人看到自己相似的 命运,进而生存本能也被激发,他也体验到了恐惧。他的恐惧情绪的外露(或表现)因第一个人对于恐惧 的表现(这种表现没有马上受到惩罚)而得到了合法化的确认,而这种恐惧本身恰恰又是对第一个表现恐 惧情绪的人的一种支持,一种合法化。这就样,恐惧在群体中经过“人际互动”,就得到相互传染和相互强 化。群体的无坚不摧的力量迅速消失,群体宣告瓦解。 六 行笔至此,我们已在理论上揭示了“群体行动的逻辑”。可以说并不复杂。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要对 本文开头的问题作出解答的努力时,却发现要给出一两个答案并非易事。 原因在于,枪响前,个体的行动没有受到生存本能支配,他只是作为一个“心理人”在行动;而在枪响 后,个体不仅受制于他与群体的心理联系,受制于生存本能,同时还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由于每个人 的行动所承担的风险并不平等(游行队伍里冲在前面和位于后面的人,他们对行动的风险预期根本不同, 而且在枪响后后者仍可以表现出那些会带来危险的语言行动,但危险却强加给了前者) ,我们便无法用同一 种标准来衡量每个人。我们发现了可以影响个体行动的诸多变量,比如对群体的认同程度、生存本能、他 人行动的影响、个体对信念的持守程度、特定情境中他对危险性的评估、个体的性格特征、每个个体不同 的风险担当,等等,枪响后,他所采取的行动,无论是什么都可以视为这些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先来看个体对群体的认同程度对于他的行动的影响。也许不难想像,在一个异质性群体里,如果冲上 去只是找死,那么估计很多人不会再前进一步。在排除后面并不承担多少风险的人的行动压力的情况下, 冲在前面的人如果看到身边的伙伴中枪倒地,而他们彼此并不认识,甚至也不属于同一组织(比如同是工 会会员) ,那么他不敢再冲上去的可能性非常之高。在他的心理背景中,这个人在他的“自我”中并不占多少 分量,甚至根本就没有分量,因此,他选择止步或逃跑很难威胁到他的心理生存。他哪怕再勇猛、再鲁莽, 只要他并不想自杀,都无法对抗生存本能。而如果他对信念的持守没有达到随时随地都可以为之付出生命 的程度,生存本能也会把他从警察的枪口下拉回来。 与此不同,在一个同质性群体里,一个人的死会引起其他人的巨大反应,因为他们的心理生存遭受到 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可以想像,在一个“亲戚团”里,一个人的死完全可以激起一种复仇的强烈情感,这种 情感很有可能让群体中的人战胜死亡恐惧。个人的性格特征将在他的行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人行为的 影响将使冲在前面的人的行动瞬间爆发。危险可能已不再被评估,因为此时最危险的是自己的心理状态。 因此,在“亲戚团”这样具有血缘关系的群体里,群体往前冲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大了。紧密的信仰团体(比 如某个视信仰如生命的宗教团体)中的个体往前冲的机率也非常之高。他们虽没有血缘关系,但具有强烈 的信仰联系,而这一信仰已化为他们强烈的情感。不往前冲,他们要承受他们所信仰的神的谴责。具有情 感联系的同质性群体在危险未来临时完全不可能被解构成一堆社会原子,危险来临时被解构的可能性也不 大。在这类群体里,密切联系群体的心理钮带(无论是血缘关系所带来的道德责任还是对神的信仰所带来 的道德责任,以及相伴而生的群体情感)已充分内化,以致抹去了一切外在约束的特征。在危险来临时, 它远比那些依赖外在权力约束的群体在心理上强大得多,这就更别提那些因偶然的原因临时拼凑成一个心 理群体,危险来临时就“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乌合之众了。 然而如果我们考虑风险在人群中的不平等分配,情况可能又不一样。我们知道,在群体中,冲在前面 的人与处于后面的人的处境根本不一样。前面的人面对的是警察的枪口,他的行动直接决定警察是否再开 枪。而处于后面的人并没有面对警察的枪口,他的行动几乎没有风险,因为前面有人帮他挡子弹。因此, 他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他已把这一责任转嫁给了前面的人。而且,他还可以用自己的行动给前 面的人施加道德压力(尽管前面的人也可以用行动给他施加道德压力,但这一道德压力对他来说可以轻易 承受,因为他的行动没有多大风险) 。前面的人同时要承担自身的行动和后面的人的行动所带来的风险,而 且他还要承担后面的人由语言、动作等所传递而来的道德压力。如果这种道德压力足够大,比如说后面的 人一直在高呼“血债血还”之类,怒吼一浪高过一浪,有人甚至顺手拿起了丢弃的砖头作出冲上去的姿态等, 即使死的人既非他的亲戚也非他的教友,他也很可能会冲上去,以寻求解脱。而他的往前冲又会给后面的 人施加道德压力,为寻求解脱他们也很可能跟着往前冲。当然,在人们看来这并不叫做寻求解脱,而是视 为勇敢。 当然,也无法排除这样的可能:后面的人先害怕了。前面的人因后面的人的害怕而解除了道德压力, 生存本能就会强烈地起作用。而他的害怕又会传染给后面的人。恐惧情绪相互传染和强化,人群顷刻之间 四散而逃。 以上只是理论的分析。“群体行动的逻辑”冷酷地揭示:除了人们所认同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已经过 内化而成为个体的“自我”的一部分)作为心理背景对于群体行动起作用以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竞争也起 了很大的作用。群体心理学家注意到了前者,而后者则被他们忽略了。并非一定要设定一个特殊情境才有 助于我们发现这一点,但如果没有这一情境的刺激,我们可能更容易放过对那些主宰个体的心理机制的梳 理。也许必须强调:即使在一个最亲密的团体中,在心理上人们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无意识的残 酷的心理较量。每一个人都要谋求心理上的生存,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铁律,在被领袖催眠和“自我催眠” 的群体中也不例外。 事实上,重视人的心理背景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竞争,我们完全可以对人类一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对事物失去兴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