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如何判定小孩多动症症怎么办?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孩子患上多动症家长怎么办?
  儿童多动症是一个并不年轻的病症,早在1845年,德国的神经科学家Heinrich Hoffmann在他写的一本儿童书中就有描述。在书中,他描写了两个男孩子在家里的&坐立不安&的种种表现。儿童多动症的基本特征就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在目标行为上,动个不停、做事冲动而不考虑后果。您的孩子是这样吗?
  儿童多动症简易评定量表
  儿童多动症,这是在儿童精神科或儿童心理咨询门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儿童心理障碍。请父母和教师按以下每个项目的表现程度进行评分。
  &只一点&计1分 轻度,即症状少和轻微,仅有细小行为异常,或不经常出现。
  &多&计2分 等于中度,行为改变位于轻度与重度之间。
  &很多&计3分 行为改变显而易见,在家庭和学校的任何场所都出现,并且已影响家庭的安宁和学校的秩序。
  使用这个测试之前,家长或教师必须与儿童相处密切,并就近6个月行为表现进行评分。
  1.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干扰其他小孩
  4.做事有头无尾
  5.坐不住
  6.注意集中时间短暂,容易随境转移
  7.要求必须立即满足
  8.好大声叫喊
  9.情绪改变快
  10.脾气爆发(爆发性和有可预料的行为)
  如总分得15分就有多动症可疑,分数越高,可疑性就越大,严重的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如下:
  1.注意力不集中(至少具备下列6条)
  ①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
  ②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常常无法保持注意力,往往有始无终;
  ③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显得心不在焉;
  ④常常无法始终遵守指令,无法按时完成功课;
  ⑤常常遗失生活必需品,如作业本、书、笔、玩具等;
  ⑥常回避或极其厌恶家庭作业;
  ⑦易被外界刺激吸引过去;
  ⑧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
  2.活动过度(至少具备下列3条)
  ①双手或双足常常不安稳或坐着时蠕动;
  ②不能静坐于自己的座位上;
  ③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
  ④难于安静地参与娱乐活动;
  ⑤表现出持久的运动过分,社会环境或别人的要求无法使其显著改观。
  3.冲动任性(至少具备下列1条)
  ①常在提问未完时其答案即脱口而出;
  ②在游戏或有组织的场合不能排队或按顺序等候;
  ③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
  ④常说话过多,不能对社会规则做恰当的反应。
  4.7岁前起病。
  5.排除其他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如孤独症等。
  Q:孩子太闹腾,不遵守纪律,故意捣乱,就得严加管教、严厉批评?
  A:多动症孩子看上去&明知故犯&,非常不听话,惹人烦恼,尽管受到了很多批评也难以改变。所以,给人以故意的感觉而招致老师、家长更多的批评、指责和惩罚。因此家长们容易更加限制孩子的活动,不让出去玩,或者用体罚的方式来教训。
  Q:但实际上,他们内心也想改善,但是由于自控力的原因而自己无法控制,并非故意。而他们也经常会感受到挫折和失望,渴望获得关注、认可和友谊。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对这些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认可他们一些行为,接纳的态度会让他们躁动不安的心变得平静,而且,在给孩子安排的活动上,要注意尽量多一些户外的游戏玩耍,让他们的能量释放在规律的运动上,而如果长时间待在有限空间里,孩子的能量精力就会转化成不安的冲动。另外,户外运动可以对他们的感知觉和运动的统合有帮助。
  听老人们说孩子多动不是问题,长大一些就好了,是这样的吗?
  A: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多动容易被理解为淘气,而这样的理解会耽误孩子的诊治,并错过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机。由于患有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情绪控制和冲动控制多方面比较弱,而需要多方面的干预,比如较为严重的就需要药物的介入,而轻度的不太严重的就需要更多的心理辅导、家庭干预、家长与学校配合。
  此外,家长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困难、包容孩子的问题,使其不再恶化,避免问题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消极影响,父母自我的情绪管理。
  对于过度&淘气&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需要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及早发现、及早干预,防止孩子行为和情绪上的问题恶化。而不要只单单认为是淘气,等待时间来解决问题。时间并不会改善孩子的问题。
  研究表明,小时候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青少年期会遇到更多的情绪冲动、焦虑或者人际关系上的问题。
  Q:孩子太过于活跃、做事没有条理性、急躁易怒又不听话,父母被折磨得精疲力尽,该怎么办?
  A:对待孩子的这些情况,父母们通常使用讲道理、警告或者责骂等方法,可惜的是并不好使。这样会使父母也经常感觉到挫败,为了走出这种挫败感,父母们可能就经常是用体罚、呵斥甚至嘲笑挖苦的方式,而这些方法对孩子的心理是更大的伤害,亲子之间就会产生对抗,根本无法让孩子安静下来。
  父母在过于淘气的孩子面前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尤其不能对孩子嘲笑挖苦,特别是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孩子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不论奖励和惩罚都要非常具体,要具体到确定的某个行为。父母要经常记录孩子的良好行为,对优势和成绩给予夸奖。惩罚而非体罚,比如由于某个错误的行动,剥夺一次他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的机会。
相关育儿知识小儿多动症怎么办
儿童多动症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注意缺陷障碍。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力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国内也认为学龄儿童发病者相当多,约占全体小学生1~10%,男孩远较女孩多。童患此病较多。
至目前仍未明白的病因,通常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患儿的母亲常在孕期或围产期有较多并发症常有大量吸烟或酗酒史;遗传因素如:患儿的血缘兄弟、父亲等有较多多动或注意不集中表现,亲属中、反社会人格及癔症者也较多;严重的、或可产生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损害;社会家庭、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破裂家庭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并影响病程的发展与预后;营养问题:维生素缺乏、、食品的调味剂或添加人工色素等可能使儿童容易产生多动症。
1、 药物治疗。只有当多动症较为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学习,干扰家庭及学校秩序时,才需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必须遵医嘱。常用的药物有苯丙胺、哌醋甲酯和匹莫林。2 、环境治疗。通过改变父母、教师及社会对患者的态度来改善环境,达到治疗效果。这包括以下几点:(1)明确疾病性质,正确加以对待。父母既不能歧视、责骂或殴打他们,也不能以病为借口而过分迁就,使他们更加任性和好斗;既要耐心教育,又要严格要求。父母要主动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相互反馈信息,共同促进患儿的好转。(2)逐步矫正多动行为,鼓励孩子的安静行为。用口头表扬、鼓励等强化方法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能静坐、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做事的习惯。(3)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社会活动,使他们能有机会渲泄过剩的精力。(4)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让他们从小养成按时作息、起居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并从有规律的生活中培养他们形成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例如,吃饭时不看电视等。不迁就孩子的某些兴趣,例如,不能无限制地让他们长时间看电视或电影等。(5)消除家庭中导致多动症的不良刺激或精神紧张因素,协调家庭关系,缓和家庭气氛,防止因家庭因素使孩子心神不宁、焦虑紧张和兴奋。
相关知识点
相关专家解答
小儿多动症是要医生下诊断的,任何人(包括家长)都不可以随便下结论。6岁的孩子喜欢动来动去是很常见的事,主要是因为他们精力旺盛,需要宣泄,我们越是想约束他他越会动得厉害,所以国家要规定幼儿园每半天要保证1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当孩子动个不停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给孩子的活动时间是不是太少了。
你好,治疗儿童多动症没有太见效的药物。且效果好的医药一般会对孩子的饮食和睡眠产生较大影响。现在多数采用情景训练和奖励训练,但都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所以建议您带孩子去专业性的医院系统治疗,而且早期治疗效果好。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2
联系编辑:吴佳子
联系邮箱: .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8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多动症最佳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