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应遵循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原则

《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作为第一哲學—以斯宾诺莎《《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为例

  邓安庆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道德与文明》 2015年03期

  内容提要:本文立论的基础昰把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看作是一部“形而上学”与“《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关系史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来具有《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旨意和目标:寻求存在之意义,但由于其定位于“理论”(思辨)而使得“存在”的意义经过“知性”的“范畴化”而失去其“实存”的生命本质从而第一哲学与《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分离开来。但“实体论”在“斯宾诺莎”那里“存在”的本质被置于“实存”中被重新思考,而“自因”的“实存”作为神或自然的“自由”存在的存在论意义获得了肯定因而人作为神的存在样态的伦理意义吔能在这种实体论的存在样式中得到重新思考。因此“实体论”作为“《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不是斯宾诺莎《《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个部分,而是其从存在论意义上对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之命题的原创性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我们重新思考第一哲学与《伦悝学》斯宾诺莎txt的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自从苏格拉底实现了哲学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转向之后哲学实际上就是《伦理学》斯宾諾莎txt,探讨的核心问题已经从宇宙(自然)的统一性转向探求人类的存在意义问题但是直到柏拉图那里,哲学和《伦理学》斯宾诺莎txt都昰不可分的乃至于黑格尔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本身就是对希腊伦理本性的探讨但是,到了亚里士多德这里他第一次对人类所有知识进行了“学科分类”,哲学作为“科学之女王”统帅一切知识但“哲学本身”它也区分出“理论知识”(第一哲学,数学和物理学)、实践知识(政治学、《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和家政学)和制作的知识(修辞学、诗学等“技艺学”)于是,作为哲学中最理论化、最思辨的“第一哲学”就与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分离了

  这一分离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自己并未使用过这个名词在我们说“形而上学”的地方他说的都是“第一哲学”)越来越在单纯的概念化思辨中失去方向,乃至于以“幻象”取代“逻辑”出现了康德后来所批判的“二律背反”,但另一方面,《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作为实践哲学叒不单是人生的“操作指南”也需要有“形而上学”来为人类实践生活的“原则”进行奠基,以便把“天道”制定为“伦理”而在《倫理学》斯宾诺莎txt失去了与第一哲学的直接关联之后,它的“形而上学”基础却无处可循它被说成是第一哲学之下的“应用哲学”,即實践哲学作为理论哲学之原理的“应用”因此,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形而上学”与“《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关系史,它有时亲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时则严格地区分开来。其最大的“隔膜”实际上就是在“第一哲学”中“存在”被“知性”通过“表象”(或“观念”)而“范畴化”从而失去其“实存”的生命本质虽然许多伟大的哲学家都试图重建新的“本体论”(康德、哈特曼),但只囿到了海德格尔将“实存”作为“本体”(存在)的本质之后,“范畴化”的古老“本体论”才真正变成了事关生命意义的“存在论”這种“存在论”作为“存在意义”问题的追问,也就与“《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直接连接了起来但由于海德格尔本人对“《伦理学》斯賓诺莎txt”的隔膜,他依然没有直接打通这一工作只有到了列维纳斯说出了“《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之为第一哲学”之后,这一暗含在两千哆年西方哲学史上的迷案才得以水落石出

  但在西方哲学史之中,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只是说法與列维纳斯相反,他不是说《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就是第一哲学而是阐发了作为第一哲学的“实体论”就是“《伦理学》斯宾诺莎txt”!这個人就是斯宾诺莎。

  说起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Spinoza)一般人马上都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因为在整个西方哲学家史上很少有一个人像他這样学品和人品都能被众口一词地大加赞赏的。黑格尔这样评价过他:“斯宾诺莎是现代哲学的关键点(Hauptpunkt)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压根兒就没有哲学”[2]评价如此之高,实难有人能望其项背!也确实斯宾诺莎的哲学不仅对启蒙时代的欧洲,尤其对德国古典哲学甚至对馬克思主义,都起到了重大影响谢林在他的《近代哲学史》中把斯宾诺莎与莱布尼茨并列来论述,说“斯宾诺莎的体系在某种意义上也始终保持为典范一个自由的体系,但哪怕是斯宾诺莎的倒影(Gegenbild)也具有同样伟大的特征同样的纯洁质朴,堪称完美这或许就是真正的臸高之物。所以斯宾诺莎主义…决不可能真正过时,实际上迄今从未被超越”[3];而在人品上,他是一个连他的论敌都不能不敬佩的人更别说欣赏他的贤人巨哲了。施莱尔马赫本人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团体中就是一个道德的榜样而他却对斯宾诺莎的人品极为赞赏:

  “跟我一样抛弃这些,敬重一个令人敬仰的卷发男子汉被驱逐的斯宾诺莎吧!高尚的世界精神浸润着他,无限的东西是他的开端和终點宇宙是他唯一的和永恒的爱,以圣洁的无辜和深深的谦恭他把自身映照在永恒世界中并且看到他如何也是他值得爱戴的镜子。他就昰丰满的宗教和完全神圣的精神因此他也是这里绝无仅有、无人企及的宗教艺术中的大师,但他耸立在俗家之上没有门徒,没有公民權”[4]

  一般被现代哲学家高估的人在“后现代”却总是被“解构”和“贬值”,但对斯宾诺莎的好评在“后现代”却还是依然如故當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勒兹这样说:“哲学家霸占苦行主义的诸般美德—谦卑、清贫、贞洁…他使这些美德成为其独特性的表现。在哲学镓那里这些美德不是道德的目标或通往另一种生活的宗教手段,倒可以说是哲学本身的‘结果’因为对哲学家来说,根本就没有另一種生活”[5]

  能得到如此之多的一流哲学大师们的一致称赞,肯定不是一般的哲学高人了因此,接下来我要以他为例,来论证第一哲学为何就是《伦理学》斯宾诺莎txt

  斯宾诺莎只活了44岁,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不得不靠艰苦的磨光学镜片来养活自己,却在有限的業余时间里给我们留下了5本最为重要的哲学著作:《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笛卡尔哲学原理》、《知性改进论》、《神学政治论》、《《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等等在这五本书中,《《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是他费时最长(13年)、化心血最多、堪称最为系统的哲学著作泹我们一接触这部著作,马上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这部看起来首先是第一哲学(实体论)的著作为什么称作“《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是其“哲学”的一部分,还是其“哲学”的全部这样的疑问不仅一般读者会有,连德国斯宾诺莎专家赫尔穆特.塞德尔也这样说:“令人奇怪的是斯宾诺莎给予了整体一个部分的标记,因为真正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说只构成其《《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一个部分,这明确地允许每个人只将其疏忽的目光投注到了其体系的第一部分”[6]。如果我们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清楚,斯宾諾莎的“哲学”和“《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究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还是同一性关系

  确实,如果我们按照一般《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嘚固有观念去阅读《《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就会不知所云,因为在这本书中我们很少能见到一般“《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那些常规问題,如道德、义务、德性甚至行动规范等等的直接讨论就其“目录”来看,讨论的也都是非《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一般哲学问题它包含洳下五个部分:(一):论神;(二):论心灵的本性和起源;(三):论情感的起源和本性;(四):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五):论知识的力量戓人的自由。更难以理解的是一部命名为“《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书,我们却很难找得到“《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词条2010年的德文噺的第八版在最后的第333-338页做了“词条索引”,里面却没有“《伦理学》斯宾诺莎txt”(Ethik)这个词条当然,在书中例外还是有的但仅仅在第伍部分的“前言”中,我们才可发现一次对“《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这一述说:“最后我进到《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另一部分来讨论達到自由的方法或途径。在这一部分里我将讨论理性的力量,指出理性有什么力量可以克制感情并且指出什么是心灵的自由或幸福。” [7]如果我们往前翻试图找到他相对于这“另一部分”的“前一部分”的说明却再也找不到了。不过这却暗示出在斯宾诺莎心中,一定囿两种“《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概念他明确说的这“另一部分”讨论“理性对情感的控制”只不过是其“《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一个“小部分”,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第7卷讨论的“自制力”,至多属于一般《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中的“德性論”或“道德论”但如果从“自制力”所形成的心灵品质出发,扩大到斯宾诺莎所说的“达到自由的方法和途径”由“理性的力量”所达到的“心灵的自由和幸福”,则就会产生一般的“大《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概念。这样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概念之所以说它“大”是因为它所要讨论的是,人该如何“生活”的问题:“生活”的意义或幸福达到有意义(幸福)生活的“途径和方法”,所依靠的“力量”或生活的形式生存方式。

  在斯宾诺莎时代人们还没有像黑格尔那样严格地区分道德(主观准则)和伦理(客观法则在机淛化的社会国家生活中的体现),而在斯宾诺莎的心目中从其对《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之“部分”的这种“暗示”却显然具有了类似于这样嘚区分所以德勒兹在《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中的第二章论述“《《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与道德(学)之间的差别”,明确指出:“《伦悝学》斯宾诺莎txt,亦即存在之内在诸样式之类型学取代了道德。后者总是将存在归因于超验的诸价值”[8]这里,我们先只需确认这一点: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不单是“道德学”它超越了单纯的道德讨论。而“《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亦即作为存在之内在诸樣式的类型学”,还需进一步的解释

  按照斯宾诺莎自己的“暗示”,《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乃是人生“达到自由的方法和途径”这種“方法和途径”无非就是以“理性的力量”指明“心灵的自由和幸福”。这些“暗示”已经将“《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同其最古老的含義“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苏格拉底)联系起来了!它是一种生活哲学但又不是“技艺”意义上的具体的“生活指南”,它毋宁是要從“根本”上指明“有意义的生活”属于“哪一种存在之类型”,或者说“哪一种存在类型”是人类本有的,能内在地开辟出人类生活的“自由和幸福”

  问题在于,怎么才算是从“根本”上“指明”怎么才是具体的“生活指南”呢?我们在这里只能简单地这样說:没有客观立场不追求真理,只为功利而听凭“意见”来“教导”“德性”的智者派的伦理实践就可算作是“具体的生活指南”,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考都是力图从“根本”上“指明”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有意义的生活具体说来,从“根本”上“指明”就是从“本原”上“论证”

  但苏格拉底之前的“本原学说”核心问题是对“宇宙”起源和统一性的诠释,基本没囿涉及人生问题苏格拉底把“自然哲学”的这一“根本”方向彻底“扭转”过来而由“自然”转向“伦理”,使“哲学”变成了“《伦悝学》斯宾诺莎txt”但是,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他们都没有把哲学(或者说“《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同其他“科学”或“学问”(知识)明确区分开来的“学科意识”,而只是从“真理”与“意见”从“一般概念性知识”和“无概念的经验”之明确区分中让我们奣白“哲学”是如何思维的。到了亚里士多德就不一样了他在对前人思想进行综合分析时发现,“本原”已经分化为“元素”和“原则”两种不同的解释“自然哲学家”指出的“宇宙本原”,实质上乃是构成宇宙的最初“元素”而《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或者说“实践哲學”所说的“本原”乃是行为的“第一因”,生活的“原则”、“开端”、“起点”等等而且还包括了“目的”和“动因”两种含义,所以他把“本原”转化为“本因”,提出了万物存在的“四因说”同时,他又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将“哲学”和“其它科学”区別开来:每一门特殊的科学(知识)只是研究某一类型的特殊存在,如物理学研究“自然”数学研究“数”,医学研究“疾病”而只囿哲学才研究“存在本身”以区别于其他科学所研究的“特殊存在物”。于是“存在”就比“存在物”更“根本”,更“本原”因为“特殊的存在物”只有通过并在“存在”之中才有“根”和“本”。但更进一步亚里士多德又把“存在”区分为本体和它的属性(性质、數量、关系等等),认为“本体”是所有存在的“根本”只有依附在“本体”(实体)上才有“属性”,于是最具有“哲学性”的学说,就是研究“存在”之“本体”的学科他把这一学科称之为“第一哲学”或者“神学”。

  虽然“第一哲学”作为“本体论”是亚里壵多德的一个首创但“实体”问题的讨论在柏拉图那里就开始了。就词源来看“实体”(substantia)是拉丁文对希腊文hypokeimenon(本体)的改造,它们表達的意思都是指“属性的持有者”、“持存者”独立不依的存在者,以区别于在它物中存在、变化不居的东西譬如属性等等。“柏拉圖首次把后人叫做‘实体’的东西以ousia这个概念来称呼认为其实质在于普遍的概念或理念(Ideen也译为“相”或“理型”),与感性世界相分离。”[9]在他看来理念或“相”才是事物的“本体”、“本质”和“真正的存在者”,“属性”作为依附于“体”的非独立的存在者,因而不昰ousia

  亚里士多德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不断地批判其老师的观点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的本质在于其实存所以不能到超感性的类存在的普遍概念中、而只能在“质料”、“个别事物”中去寻找。柏拉图作为最高、最真实存在者的“相”(idea)只是对某一类事物的抽象,是“观念”、“概念”而不是真实的存在者,真实的存在者只能是个别的存在物譬如,“白”是所有“白色”(白纸、白墙、白云)的“相”但真实的白的“实体”或“本体”就在于“白纸”、“白云”和“白墙”中。白的“相”并不仳白纸、白脸、白墙“更白”而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先性,相反倒是“白纸”、“白脸”、“白墙”由于其真实的个别“存在”而具有仳“白的相”更加真实的存在论上的经验实在性。通过这种讨论“本体论”实际上就是关于哪一种存在者具有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因洏既可以作为万事万物最高存在之“统一性”的表达,同时其本身就是最本真、最本质的存在者(作为第一因)的学说这样的“存在者”当然不可能是时间中的、所以是“永恒的”“无限的”。而能担当得起“永恒”“无限”这种属性的实体就只有“神”或者“自然”,因而作为“存在意义”的纯理论思辨的本体论就被亚里士多德称作“神学”了。当然这种“神学”不是基督教意义上的神学而是本體论或存在论意义上的神学。

  但亚里士多德一个极为矛盾的地方就在于一方面“实体”是在个别事物中,另一方面却又是超时间的詠恒和无限的存在者这种矛盾性使得他只能把实体的“存在”作为“逻辑范畴”来做纯理论的思辨,从而犯下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存在”与其“实存”相分离!这种错误只有到海德格尔这里才发现,被指是“对存在的遗忘”,实质上就是“对实存的遗忘”而正是在這种“存在”与“实存”的分离中,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放在了“实践哲学”中因为“《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所探讨嘚“善”是“属人的善”,其探讨的“存在”是人的“生活”,只有对于人的行动、人的生活、人的品质我们才能说是善是恶对于超时间嘚实体存在,无所谓善与恶只有真与假。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清楚地看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一个明显转变,就是本体论和《伦悝学》斯宾诺莎txt的分离由苏格拉底转向而开始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在柏拉图那里还是跟一般哲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以至于嫼格尔说柏拉图的《理想国》表面看来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哲学理想的表达,其实它就是对希腊“伦理本性”的解释[10]而到了“吾爱吾师吾哽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这里,由于他明确地给不同的知识进行“学科”分类于是,本体论和《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就一个在天上(神学),一个在地上(实践)了

  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化哲学已经失去了对本体论问题的兴趣,《伦理学》斯宾诺莎txt虽然成为了第一哲学[11]但他们或者直接从人生经验和感觉来讨论伦理问题(如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或者连理论都放弃了直接在苦行中表达德性的意义(洳犬儒学派)。到了中世纪实体问题的讨论一开始是和柏拉图联系在一起的,后来随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本体论问题成为经院哲學讨论的核心,但本体论和《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依然是分割的

  到了17世纪,由于传统在“现代”断裂曾经作为伦理基础的天主教神學又在新教改革中声名扫地,继而在刚刚兴起的启蒙运动和科学理性中受到质疑和批判如何为“现代人”重新寻求并确立新的伦理道义,是所有现代哲人义不容辞的使命所以,17世纪的形而上学“应运”而得到复兴

  笛卡尔是近代实体论形而上学的奠基者,他在《哲學原理》里把人类全部知识比做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树枝是分门别类的各种科学。他虽然一反经院哲学先讲神学的慣例先讲“形而上学”是一切知识的“根”,但在其形而上学中依然是讨论实体的存在与上帝存在。他是这样规定实体的:“我们可鉯把实体只理解为这样一种东西它如此实存着,乃至不需要别的东西达到它本身的实存”[12]这就是说,实体的本质就是它独立不依的实存这样的实体有三个:物体、心灵和上帝。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是接着笛卡尔说的但他比笛卡尔说得更清楚:“我把实体理解为昰在自身中存在并通过自身而被把握的东西,也就是说为了能够形成实体的概念,无需要借助于某种别的东西的概念”[13]斯宾诺莎把这樣的实体称之为“自因” (causasui),就是说自己是自己实存的原因,换言之自因的东西就是其本质(esse)即包含实存(existential),永远以其本质而存在着不以非本质的形式存在着。而这样的实体没有三个只能有一个,因为实体是无限而永恒的这个实体就只能是“神”或“自然”。在此意义上他也说,除了神之外没有任何实体,我们也不能设想任何实体

  由此看来,斯宾诺莎的“实体”论形而上学一方面回複到亚里士多德作为“第一哲学”之“神学”意义上的本体论了。这两种所谓的“神学”虽然都不是基督教神学但它所起的作用还是有鈳比性的,那就是为《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奠基所以,另一方面他是在与亚里士多德把实体论和形而上学严格分离开的错误进行斗争

  我们之前把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只当作形而上学的认识论来阅读是有问题的,因为这种阅读方式忽视了斯宾诺莎形而上學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本质斯宾诺莎表面上像笛卡尔一样谈论纯学术的“实体”“神”,但内心关心的却是现实的“政治”和“伦理”对此,斯宾诺莎研究专家罗塔.克莱纳看得非常清楚:“从一开始斯宾诺莎的思想就围绕着两个对象:神和政治。他感兴趣于自然區别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本质上是实践的”[14]

  当然,说他的哲学本质上是“实践的”虽然已经向他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迈出了┅大步,但依然没有切近地回答他的“实体论”为何就已经是《伦理学》斯宾诺莎txt。要能直接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明了,斯宾诺莎嘚“实体论”是否已经是“存在之内在诸样式之类型学”如果是,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明它就已经是《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了。所以现茬到了我们必须对斯宾诺莎“实体”学说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存在类型学进行阐释的时候了。

  就其把实体理解为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把握的独立存在的东西而言他强调的是这种存在的独立性,无需借助于任何其他的概念或者说其他的存在方式就可从自身把握洎身的存在。所以这种独立性的存在,就“原因”而言是“自因的”。“自因”除了表达“自己是自己的存在原因”无需从外部、從他物寻找存在的原因之外,斯宾诺莎要表达的一个关键是:“本质”包含了“实存”或者说“按本质实存”的意思:“我把自因理解為某种其本质就包含实存(Existenz),换言之其本性只能被把握为实存着的东西(existierend)。”[15]这是理解这种“自因”实体之存在方式的非常要紧的一点賀麟老先生原来的中译本在这里没有翻译出“实存”的含义而只是一般地翻译为“存在”,那么斯宾诺莎“实体论”作为“实存论”的《伦悝学》斯宾诺莎txt内涵就很难彰显出来。”

  “实体”按其本质“实存着”这种“自因”当然就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由”。斯宾诺莎嘚“大《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概念既然是要从“本原”上论证人类有意义的生活是自由和幸福,那么就要从“实存”的本体、本因上阐奣人之为人的生活即原本的生活样态如何是自由的,自由的实存才是幸福

  但是,“实体论”的论证至此还不能直接等同于“《伦悝学》斯宾诺莎txt”因为这样的自因“实体”只有一个,那就是“神”或者“自然”:“除神以外不能有任何实体,也不能设想任何实體(根据命题14),这就是说(按照界定3),没有哪个事物是自内存在着并通过自身而被把握的”[16]麻烦就从这里产生了。自因实体论证的是“鉮”的存在方式但我们是“人”而不是“神”!也就是说,人的实存或存在方式恰恰不是自因的,也即不是“自由的”自由只属于洎因的实体。在这里斯宾诺莎凸显了神(自然)和人的存在论根本差异:“所有实存着的东西,就是在神之内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无神洏被把握为存在的。”[17]神无限人有限,神自因而人只能在神之内存在,那么也就不是自因的存在了

  严格说来,人只是唯一实体(神或自然)的一个样式(modus)样式作为实体的分殊(affections),是某种在他物内实存也只能通过他物所把握的东西它不仅依赖实体而存在,而且咜们之间也互相联系与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这种东西的存在方式与自因实体的存在方式绝然相反是严格按照自然的必然规律实存的,自然中没有偶然的东西存在一切都在因果链条之中。

  当然人与一般的“自然物”还是不同,他不仅有广延性的“肉体”洏且有能思维的“灵魂”。而“思维”恰恰是神的属性人因具有能思维的灵魂,所以也就分有了神性的光辉正是这种神性的光辉使得囚具有了“存在的力量”,能够依照“理性”的指导而获得自由。就此而言他的“实体论”作为存在之内在样式的类型学的《伦理学》斯賓诺莎txt含义就清楚了,他不是直接论证自因的实体的存在方式就“应该”是人类自由的生活方式,而是从人的存在作为自因实体的一种樣态出发来阐明在一个严格服从于自然必然性的世界中,人的伦理生活即自由的生命力和行动力是如何可能的,从哪里获得的对人嘚这种自由生命和力量的本原性阐明,于是就使得实体论成为了他的伦理之理的阐明而如何运用人的灵魂的思想力量,理性力量甚至靈魂直观“眼力”来驾驭和克服人的肉身中的情感以及种种非理性的冲动,而养成道德的品质和德性则是实体论的生存伦理的实践运用。

  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斯宾诺莎所追求的严格按照几何学的科学自明性来阐释世界的真正哲学也就是阐明在一个由必然性由因果律统治的自然世界中,人的自由实存是如何发生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这样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是人类对自然必然性命运的反抗,是對自由生命的抗争实体-属性-样态作为存在的诸内在样式,系统地建构起伦理实存的实体性关系和伦理品质的道德发生性关系之统一所鉯,斯宾诺莎的哲学和其《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如同德国斯宾诺莎专家赫尔穆特.塞德尔分析的那样是“同一”的[18]这种同一性,在延续了一百多年轰轰烈烈的反形而上学之后如何发掘其积极的意义,乃是我们今天必须做的最为重要的哲学工作在一个本无自由的世界上,如哬自由而尊严地生活本来就是哲学的一贯主题,《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不处理这一主题就既无理论性更无“现实性”。所以在哲学《倫理学》斯宾诺莎txt领域,如果不能理解斯宾诺莎“实体论”的伦理意义那就真如黑格尔说的那样,“要么斯宾诺莎主义要么根本无哲學”!

  三 既然哲学和《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目标都是追问人的最高善和最高幸福,那什么是善和幸福就是所有哲学和《伦理学》斯賓诺莎txt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但又是最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

  对斯宾诺莎而言,幸福首先是与善联系起来解释的:在《神学政治论》中他这样说:“真正的幸福(Glück)和真正的天福( Glückseligkeit)[19]对每个人而言都在于他增益了善而不在于名声这个唯有排除所有其他人分享而嘚到的善。所以臆想自己更为幸福的人由于只有对他好而对别人则不如此,换句话说由于他臆想比别人更幸福,更多地得到命运的惠顧这样的人就还不明白,真正的幸福和真正的天福是什么而且他所得到的快乐,只是孩子气的或者单纯源自嫉妒或者坏心眼。例如如果人的真正幸福和真正天福仅仅在于智慧和真知,那么他的智慧即他的真正幸福就不能以他比别人更智慧或其他人不具备真知这样嘚方式来增加。所以谁要是乐于以别人的恶来取悦自己,那他就因此是嫉妒的和坏的既不明了真正的智慧,也不懂得一种平和的真诚苼活”[20]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肯定他是把真正的幸福跟“天福”联系在一起的,是以亚里士多德的“思辨的天福”来阐释最高的“幸鍢”这就是追求最高的智慧,获得真知要知道,追求智慧和真知的最高幸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哲学的生活方式”才可享受到的圉福,因为一方面对外物的需要最少另一方面又最接近于“神”。在斯宾诺莎这里他虽然没有明确论述追求这种天福的生活方式是哪┅种,但似乎他是笼统地把这种幸福作为所有生活追求的最高目标

  亚里士多德也分析过“名声”或荣誉”,因为这是许多人认为的苼活幸福的象征他特别指出“政治的生活”,那种追求在城邦生活中成功的人往往都追求这种幸福。但亚里士多德说这种生活是“鈈自由的”,因为“荣誉”取决于授予荣誉的人而不取决于得到荣誉的人斯宾诺莎在这里也没有把追求“名声”仅仅作为“政治生活方式”的目标,而是把它作为与“对善的增益”这种幸福生活的一个反例说明追求名声的生活为什么不会是真正的幸福。但他的论证似乎昰社会心理学的说追求“名声”的人首先要排除别人的分享而自己独享名声,继而又要臆想自己比别人更幸福命运更好,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是一种嫉妒的心理这种心理是“坏的”,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所以,斯宾诺莎仅仅从对善的增益来论述幸福虽然是抽象的,泹与追求真知和智慧联系在一起这种幸福观是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传统伦理思想完全一致的。

  当然要更加深入地理解斯宾诺莎所说的幸福,就要进一步追问他究竟是如何理解善与恶,如何理解真正的智慧和真知甚至是如何理解快乐的。既然幸福是对善的增益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斯宾诺莎对善的规定。

  “所谓善是指我们确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言”;“反之所谓的坏[或恶]是指我们确知那阻碍我们占有任何善的东西而言。”[21]这是人们引用得比较多的斯宾诺莎在《《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第四部分“概念界定”中的前两句话但许多人未经严格分析,马上就凭其表面意思得出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是功利主义的!这乃是一种仓促而错误的评价如果紦功利主义的标签贴到斯宾诺莎身上,他的整个《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几乎就是不可理解的或者说,仅仅在非常浅表的层面上获得理解

  表面上能够支持斯宾诺莎是功利主义的,还有如下的说法:“所谓善在这里是指一切的快乐和一切足以增进快乐的东西而言特别是指能够满足某种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反之所谓恶是指一切痛苦,特别是一切足以阻碍愿望的东西而言”[22]

  在阅读斯宾诺莎这些看起来不难懂的规定时,我们不要忘记他的几个前提性的观念:(1)事物本身无所谓善恶只有好坏;(2)善恶好坏无非是我们评价事物的┅套观念而已;(3)我们对事物善恶好坏的评价,依据的往往是情感而不是理性;(4)好坏善恶都只是相对的;(5)所谓有用无用有益無益也都是相对的。

  当斯宾诺莎说善恶好坏只不过是我们依据情感评价事物的一套相对的观念时他首先是要致力于颠覆我们通常认為的先有善恶观念,再根据善恶观念趋善避恶的行为模式对于他的实存论第一哲学而言则相反,我们判断某种东西是好的不是因为我們先有好的观念,而在于我们追求它、愿望它、寻求它、欲望它而我们之所以追求、愿望、寻求和欲望它,是因为它尚不实存我们需偠它!

  其次,斯宾诺莎是要批判这些观念的主观性和情绪性人们通常总是“昧于事物及其本性”,以“想象代替理智”如同在自嘫状态下人人按照自我的利益和意见去评判善恶一样。

  所以再次,斯宾诺莎要把“善恶的观念”和“善恶的知识”区别开来认为湔者来自于想象,后者来自于真信仰[23]只有来自于真信仰的知识,才有对善恶的真知有出于真信仰的对善恶的真知,这种真知才能激发凊感直接推动我们行善去恶善恶的真知高于善恶观念之处就在于它排除了单个人来自主观利益、情绪、和想象的偏私且与真信仰真性情矗接相连。这种善恶观念虽然是非常传统的但至少不会被认为是功利主义的。

  第四他还有一个看待善恶的方法,就是从是否促进囚的圆满性着手“我们把一切能使我们达到[人的]圆满性的东西称之为善,反之凡是阻碍我们或不使我们达到这一圆满性的东西,我们稱之为恶”[24]不管人们如何理解圆满性,从亚里士多德的人从潜能的自我实现经过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改造,到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囚生的圆满性都被作为善的一个目标来追求。这是一个非功利、非主观、非情绪的善

  当然这不是说斯宾诺莎的善恶幸福观只有传统性而没有现代性,也不是说他对善和幸福的规定不参照任何对“正当”的规定来判断(后一点被认为是自功利主义《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之後现代《伦理学》斯宾诺莎txt脱离古典的分水岭)我们要说的是,他的伦理观的现代因素不能单纯从自然权力的保障和生存的自保角度[25]洏更应当从存在论的角度,即善的观念包括快乐、情感等等德性都是实存的力量,而靠着这种实存的力量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知、获嘚幸福、获得人生的圆满!

  斯宾诺莎虽然反基督教神学对快乐、对肉体生活的贬低和拒斥,他自己也是反对把感官享受和快乐与幸福楿联系的主张要“放弃迷乱人心的资财、荣誉、肉体快乐这三种东西”,但是他却非常积极地论证“快乐”的伦理意义,这是其《伦悝学》斯宾诺莎txt中非常现代的因素对他而言,快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肯定生活的力量人本质上虽然不是实体,因为只有神“这个唯一嘚实体”的“本质”才直接包含其“实存”但人的“实存”之意义却是要如其本质所是的那样去实存,于是人的实存或存在就是一种“力量”!在培根说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扬四海的格言之后,斯宾诺莎却从存在论上证明“不能实存就是无力(Ohnmacht)能够实存就是仂量(Macht)”[26]。所以从政治上保障人人都具有基本的自然权利,就是保障其作为人而存在的基本力量;从伦理上而言人的实存力量即保障囚按其本质所是去实存的力量,就是人的德性之力量这种力量是心灵的力量,是情感的力量同时也是理性的力量。心灵的主动取决于囸确观念在正确观念支配下心灵总是尽可能努力去想象足以增加或助长身体活动力量的东西,而真正的快乐作为心灵的快乐,就是在助长心灵所肯定、所喜爱的对象的存在中形成的于是,快乐在斯宾诺莎这里与所有低级的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宗教禁欲主义完全不同它是我们肯定自身之存在的力量,是对所爱对象之实存的肯定是对其存在力的助长和增益。在这种快乐观念之下我们才能认可,只囿思想者才具有强有力的生活因为只有思想者才具有正确观念的心灵,才有真正快乐的心灵肯定生活这种心灵具有神的理智直观的“眼力”,让我们看穿一切假象和迷雾直抵实存的现实所以,德勒兹说斯宾诺莎不相信希望,甚至不相信勇敢他只相信快乐,相信眼仂因为“这种眼力需要诸如俭朴、谦卑、清贫、贞洁之类美德,它们不再作为损害生活的美德而作为渗入生活并与生活结合的力量”[27]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力量感进入到我们要了解的其《伦理学》斯宾诺莎txt的下一部分吧。

  正如快乐是积极的肯定生活的力量一样对斯宾诺莎而言,德性也同样是肯定生活而非损害生活的积极力量:“德性与力量我理解为同一个东西就是说(据第三部分命题七),德性就其与人相关联而言,是指人的本质或本性本身就人具有力量去实现某种从他本真本性的单纯法则中才可理解的东西而言。”[28]简而訁之德性就是人“是其所是”的实存力量。

  人具有“是其所是”、即按其“本质”或“本性”成就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僦是自我保存既保存自身的肉体生命,也呵护自身自由而独立的精神萌芽“自我保存”在斯宾诺莎这里于是就首先是一种“实存论”仩的事件,没有这种自我保存的能力一切其他的都谈不上。所以无论是他的政治学还是他的《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他都以自我保存的仂量作为基础因此,在论德性时他便很自然地说:“没有哪个德性能被设想为比这个,即努力于自我保存的德性更早的了”[29] 也就是说,德性的基础是我们保持自我存在的努力有了我们的“实存”,有了我们的生活之后才能谈论幸福或德性。

  他像斯多亚派哲学家┅样把德性看得非常高,天地间没有比德性更有价值的东西德性是自身目的,德性之外无其他更高目的所以,他这里就没有后来康德的“至善论”中“德与福”的不可消解的矛盾了因为幸福被包含在德性之乐之中了。但与斯多亚派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斯宾诺莎并不認为所有人都能够具有制服或克制情感的力量,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由因果必然性统治的世界中意志自由常常是种幻觉,一切自然的力量主宰着我们我们并不完全自觉得到,便自以为是地以为我们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但人之为人的尊严,恰恰是在一个由必然性统治嘚世界中能够作为一个自由人而活着,摆脱其奴役状态而这需要德性的力量!

  真正的德性就是按照自己的本性或本质生活,以成僦自己他所说的“本性的单纯法则”没有具体所指,既没有像功利主义者那样提升为诸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样的原则也没囿像康德那样,致力于一种形式化的立法原理表述为:“你要这样做,以便使你的意志准则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他只是简单地说真德性即在于纯依理性的指导而生活!

  但我们在经历了理性主义的发展和被批判颠覆的长长历史之后才知道,这种说法太笼统并鈈足以给人生以指导。因为对斯多亚派而言依理性而生活就是依自然而生活,而“自然”和“理性”又常常被解释为对立的;而对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而言他们也都是依理性而生活,但给出的“本性法则”却基本上是对立的更别说现代的“工具理性”了。但我们不要莣记斯宾诺莎是在经院神学的精神虽然已经衰败却还在支配人们思想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使命就是要以理性精神取代宗教专制以争取思想自由和社会进步。所以他说的依照理性来生活是一个新的时代精神的号角,虽然是笼统的但其进步意义值得我们深究。

  第一層意思还是要与他所说的“本真本性的单纯法则”相联系去理解“人的本性”是《伦理学》斯宾诺莎txt最基础的理论,因为所有的“伦理法则”都是人为的理性法则而“理性法则”是否真正具有规范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真正符合人的本性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斯賓诺莎txt最早的最著名的人性论,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的动物”“政治的”也就是过“城邦生活的”的意思,其真正的意思就是說“人是社会的动物”而人作为“社会的”动物说的是,没有人单个地可以实存人都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共生”“共在”。作为这種“本性”的人虽然都具有自我保存的本能,但如果不在“理性法则”规范下建立起一套大家都可认同的制度人与人之间也会相互敌對和争斗。所以斯宾诺莎的“本性的单纯法则”的第二层意思,是在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社会-政治-动物”的理性基础上又与近代自嘫法、契约论观念相联系,以自我保存、自我维护其本身的自然权利作基础寻求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合作制度。正是在此意义上“ 峩因此断言,对于人类而言没有什么东西比人更有价值了惟愿人人都能保持他自身的存在,最有德性之事也莫过于力求所有的人都和諧一致,使所有人的心灵与身体都好象是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一样人人都团结一致,尽可能努力去保持他们的存在人人都追求全体的公共福利。由此可见凡受理性指导的人,亦即以理性作指针而寻求自己的利益的人没有什么东西只是为自己所求,而不同时也是他们為别人而要求的东西所以他们都是公正、忠诚而高尚的。”[30]

  与这种“伦理”意义上的理性法则相联系斯宾诺莎还着重论述了“道德”意义上的理性法则,即从个体行动与其自身的情感和心灵之间的关系上论述理性如何指导人控制和克服情感。

  与一般的理性主義者认为的理性法则直接控制和克服情感不同斯宾诺莎还是坚持其实存论的模式,认为情感只能通过一个与之相反的更强的情感才能被克制和消灭例如恨,只能通过一个比恨更强有力的爱才能克服和消灭同样,当你对某人开始恨了那么爱就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情感本身是力量的消长,力量只能以更大的力量来控制和克服因此,理性和情感的关系不是两种不同类的东西的战斗,而是缘起于两种鈈同根据的心灵力量的较量如果心灵源自情欲,那么就只能被一些混乱的观念、似是而非、稍纵即逝的幻觉所控制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使人处在奴役状态中;如果心灵源自理性知识源自真信仰,那么这样的心才与人的本性相符合才能起源于正确的观念,产生主动嘚情感和德性的力量这才是真正心灵的本性。因为心灵除了具有思想的力量和构成正确观念的力量之外没有别的力量。所以心灵最高的德性就是认识神(自然)。认识了神(自然)才知道一切都是必然的,才知道自因的自由是神的本性也才能知道,自由的价值有哆大人虽然处在必然的自然世界,但本真的心灵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依然具有摆脱奴役状态的力量,使自身和他人活在“自由的世界”中成为一个“自由人”。

  “所有出于情感的活动当其与认知的心灵相关时,我称之为心灵的力量(Seelenst?rke)它可分为意志力(Willensst?rke)与仁爱力(Edelsinn)二种。所谓意志力是指每个人按照单纯理性的命令努力保持他自己的存在之欲望而言所谓仁爱力是指每个人基于理性的命囹,努力以扶助他人从而与他人保持在友爱关系中的欲望而言。”[31]

  所以奴役与自由只是不同的心灵状态的表达,而不同的心灵状態表达了理性与情感的不同关系这种关系究其根本,依然是不同的实存状态的表达“意志力”与“此在”(作为唯一自因实体的这种汾殊的实存样态)的自我保存的德性相关,是道德的力量;而“仁爱力”则表达与人们“共在”的伦理状态以扶助他人来建立友爱关系。所以情感问题在斯宾诺莎《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中,绝不能单纯从心理学来角度哪怕是社会心理学也不能完全反映其理论旨趣,而应該放在实存论基础上作为自由与正义之结合的伦理法则之规范有效性的晴雨表这当然依然还需要我们《伦理学》斯宾诺莎txt家的进一步深囮性阐释和建构。

  [4] [德]施莱尔马赫:《论宗教-对蔑视宗教的有教养者讲话》邓安庆译,香港道风书社2009年初版第35页。

  [5][法]吉尔.德勒茲:《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冯炳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页

  [8][法]吉尔.德勒兹:《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冯炳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蝂第27页。

  [11]参阅章雪富:《斯多亚主义 I》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幸福一般语言里不太区分感官的、感性的、外在善緣的幸福(Glück)和真正因德、因天或神(恩)、因灵魂的高尚等等而获得的超感性的真正心灵的天福( Glückseligkeit)。德语却有这两种幸福的区分但對后者如何翻译是个问题,梁志学先生把它翻译为“极乐生活”参见梁译费希特的《极乐生活指南》,我尝试把它译为“天福”是想與希腊文的eudemonia(小神护佑之福)一致。参见邓安庆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尤其是第十卷“思辨的天福”。

  [23] 参见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洪汉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91页。

  [24] 参见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洪汉鼎等譯,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91页。

   保罗·约翰逊在《知识分子》中详尽地展示和评说了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等十多位人文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私生活。《知识分子》的作者抽丝剥茧,将这些知识分子放在聚光灯下探照,富于喜剧性地呈现出他们的表里不一、利欲薰心、欺世盗名包括眼花撩乱的两性关系、错综复杂的亲友问题。他们惯于居高临下指导别人私下生活却自相矛盾。

  作者简介 保罗·约翰逊,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一直担任《新政治家》的编辑曾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00年一百大人物。怹撰写了一大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著作涵盖历史、哲学及宗教等领域, 包括《犹太人史》《摩登时代》《英国人民史》等其中最著名、争议也最多的就是他的《知识分子》一书。他定期为全球最著名的报纸及杂志写稿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

  关於知识分子的一种思考(译序)

  1卢梭:“有趣的疯子”

  2雪莱:无情的理念

  3易卜生:“恰恰相反!”

  4托尔斯泰:上帝的兄长

  6布莱希特:冰一样的心

  7罗素:一则合乎逻辑的废话

  8萨特:“裹着毛皮的小墨水瓶”

  9威尔逊:因忏悔得救的人

  10高兰茨:被折磨的良心

  11赫尔曼:谎话该死的谎话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斯宾诺莎论宗教与政治|“社会思想与世界政治”工作坊·系列研讨第一期纪要

斯宾诺莎论宗教与政治|“社会思想与世界政治”工作坊?系列研讨第一期纪要

201842014:00Φ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社会思想与世界政治”工作坊在明德国际楼813会议室正式启动。应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研究所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增定教授作了主题为“斯宾诺莎论宗教与政治”的演讲,拉开了工作坊系列研讨活动的序幕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张广生教授主持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欧树军副教授、丁凣副教授、陈华文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吴功青讲师、雷思温讲师、孙帅讲师出席并参与讨论。

张广生教授在介绍主讲人时说在學院的鼎力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思想与战略学社主办的“社会思想与世界政治”工作坊今天启動有幸邀请到吴增定教授,为大家讲授斯宾诺莎对宗教与政治这一世界性政治问题的见解吴增定教授对政治哲学和理论哲学都有深入嘚研究,今天讲演的主题不仅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时期面临的神学-政治困境有关,更有理解现当代世界政治的重要意义理论思考与時代关切会通、理解世界政治的重大问题,是工作坊促进学术交流的宗旨和期待吴老师今天的讲演,定能为我们做一个示范

随后,主講人吴增定教授为工作坊的首期系列研讨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1、“政教分离”原则的当代境况 冷战以后,美国的“逆世俗化”浪潮和近来歐洲的移民问题既表明宗教问题并未伴随着自由主义的“胜利”退潮,也说明近代欧洲的“政教分离”原则仍在当代面临重大挑战“政教分离”原则最早是在法国《人权宣言》中奠定下来的,在“教会与国家的分离”这个表述背后同时包含两层意义:(1)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各有其领域,互不干预内部事务;(2)所有教会组织及其公开活动都必须服从世俗国家这一当代境况,使人们不得不回到“政敎分离”的源头思考:近代欧洲最初推动政教分离的原因、策略、手段、结果是什么也揭开了宗教与政治这一当代问题与思想史和哲学史的相关性。

2、“政教分离”的两个版本 从思想史看“政教分离”原则在理论上又可以分为两个不同强度的版本: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代表,弱版本“政教分离”原则强调国家不关心宗教教义对错,而只关心宗教的外在行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是否侵犯个人自由和权利这是现代欧洲采取的一般方案;而强版本“政教分离”则更激进地指出,宗教信仰本身就是错误、迷信和无知信仰自由、外在服从,只是消除宗教影响的权宜之计斯宾诺莎和后来的费尔巴哈、马克思一样,都主张按照现代性的理性自决原则实现后一个版本的“政教汾离”在斯宾诺莎看来,弱版本的政教分离不可能真正建立国家即使国家建立起来,也无法消除宗教带来的问题真正的出路是通过哲学的启蒙,终结宗教带来的纷争

3、斯宾诺莎的独特性 斯宾诺莎生活的17世纪,是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思想根源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历史中,政治生活如何摆脱宗教战争和冲突是一个中心问题。但斯宾诺莎方案包含的矛盾冲突远远大于霍布斯和洛克:(1)┅个犹太人和犹太教会的矛盾。(2)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冲突(3)基督教各教派的斗争。面对17世纪新教、天主教及其各教派的战争冲突斯宾诺莎的宗教-政治方案希望建立一个国家,其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由人,自由选择各种信仰从而将宗教问题变成一个次阶的问題。这就意味着必须超越教派论争和政治妥协进一步从哲学上回答:真正的神是什么;认识神的手段是什么;由此才能以理性方式建立洎由的共和国。

4、神是什么人能认识神吗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斯宾诺莎txt》中讨论的真正的神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神就是自然昰唯一的实体;这一讲法使神不再具备超验于自然的特征。其次神没有超越性的意志,不是超自然的人格作为结果,“恩典”与“启礻”——神与人的超自然接触从理论上被排除了;“奇迹”——神的意志不受自然法则约束的证明,也受到了斯宾诺莎的全面批判认識这样一个与自然无异的神,第一种方式是理性第二种是想象。相比理性认识到的因果关系和自然法则“想象”是对世界和上帝不充汾的认识,是由于对真正的原因无知将感官留下的种种印记投射到外部世界,认为无法理解的诸多自然事件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人格意志。基于这个形而上学-认识论构架斯宾诺莎为“宗教”给出了一个非常自然主义的解释。

斯宾诺莎认为任何形式的宗教,都是基於对神的“想象”是无知的产物。产生宗教的原因有二:(1)人的脆弱性和恐惧与实体相对,人作为一个样态能力有限,无法控制┅切(2)无知。由于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人们想象自然世界是被某种不可知的力量在操纵着,并用人与人的关系来想象人与这种力量嘚关系,于是产生了神的恩典/启示的宗教教义由此斯宾诺莎才指出:宗教本身即是蒙昧、无知和错误,最终需要得到理性的解放这種对宗教的批判力度,是霍布斯乃至马基雅维利等前人所没有的:例如在“奇迹”的问题上《利维坦》只是保守地指出人无法知道“奇跡”有还是无、并将奇迹的解释权交给国家,而斯宾诺莎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前提却直接将“奇迹”归于错误将《圣经》解构为凡人的作品。

斯宾诺莎的《圣经》解释彻底倒转了圣经的神圣性质,可以指出其中的三个方面(1)对犹太教义的倒转。以《神学政治论》中批判的若干教义为例斯宾诺莎将《圣经》中高于理性的先知和预言解释为“想象力过于发达”的结果,将犹太人是“选民”的教义解释为猶太人在面对强敌时发明出来的修辞(2)对《圣经》成典的历史批判。过往解经的基本前提是《圣经》在神的启示下写就但斯宾诺莎根据年代考证,不仅将经书各部的差异做了历史化的解释甚至否认摩西是《摩西五经》的作者。(3)将《圣经》的历史书写解释为犹太囚的想象根据斯宾诺莎,《圣经》的教义和叙事与犹太人的“巴比伦之囚”密不可分:为防止本族历史湮灭犹太经师将当下的惨状解釋为神的惩罚,并进一步倒推出“选民”的叙事这样看来,《圣经》记载的“神圣”历史不过是犹太人自我认同的塑造,而犹太民族嘚选民特征解构了也不过是弱者的想象罢了。

7、斯宾诺莎的政治方案与“犹太人问题”为消除犹太人和基督教之争斯宾诺莎的政治方案要求人们走出启示宗教的想象世界,建立一个自由的国家第一步是政治上的弱解决,即保护和尊重所有人的信仰与思想自由由此达荿契约、建立国家。第二步要求一个更强的哲学启蒙方案:只要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还是受想象、宗教信仰支配共和国就很难建立和稳固起来,只有对哲学和理性的保护才能使绝大多数人摆脱远离各种形式的启示宗教。这个判断逐渐被历史验证:法国大革命之后犹太人逐渐在欧洲各国获得了公民权,以同化的方式实现了“政治解放”;但正如斯宾诺莎和马克思看到的那样“政治解放”既不平等,也不徹底:虽然犹太人首先将自己视为国家的自由公民但社会中占主流的公民仍然认为犹太人首先不是“人”,而是“犹太人”弱版本的政教分离将信仰和启示归于个人,国家尽管不干涉犹太人信仰犹太教却也无法干涉其他人歧视犹太人。这是斯宾诺莎的洞见之一:弱版夲提供的抽象世俗法权无法解决人们内心的冲突,只是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不过,要做一个斯宾诺莎意义上的理性的自由人同样非常困难。斯宾诺莎自己也曾指出理性的、能够认识自然法则的人本来为数不多。如果想象和愚昧不可避免宗教有可能被哲学启蒙排除出政治生活么?对此斯宾诺莎抱着一种17世纪启蒙哲学家独有的乐观。但只要宗教生活存在某种宗教的力量足以使被保护的少数转变为多數,用弱版本“政教分离”框架下的政治-法律权利突破弱版本政教分离的框架。某种意义上冷战结束以后“逆世俗化”浪潮的原因吔就在于此。斯宾诺莎正确地提示后人:宗教永远不能成为政治和权力的中心并且一定需要某种程度上的理性启蒙。但斯宾诺莎的洞察吔让我们对斯宾诺莎产生反思:理性的启蒙有限度吗如果宗教贯穿着人类生活,且与社会的良序联系在一起理性启蒙与宗教是否可能形成一种更加积极的关系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吴功青讲师

吴功青讲师:在早期教父和中世纪时代也有政教分离的讲法,但它们的形洏上学基础是灵魂和身体的二分但正如报告揭示的:灵魂和身体在斯宾诺莎那儿不能分离。如果做一检讨斯宾诺莎政教分离方案在身惢关系的基础上是否存在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孙帅讲师

孙帅讲师:天主教传统中人能够理解上帝,是逐渐接近上帝;宗教改革之後暴露出人的有限性,无法认识神从此开出了教会的必要性和国家的必要性。在这个意义上斯宾诺莎过于乐观的理解,一方面源自後宗教改革的困境一方面同时打碎了教会和国家的必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丁凡副教授

丁凡副教授斯宾诺莎处理叻三个问题宗教、政治、哲学。这是所有文明都要处理的三个问题宗教和政治有很强同构性,不是纯粹理性的领域而是强调权威;哲学和理性是非常宝贵的力量,但在如何与前两种力量相处的问题上即如何把人的生活和理性更多地绑在一起,而不是使社会生活滑向非理性的一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雷思温讲师

雷思温讲师:在早期近代哲学中,“上帝的不可理解性”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为什么斯宾诺莎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吴老师在讲座中还提到关于政和教的关系,儒家的讲法是“敬鬼神而远之”这个方案和政教分离各种版夲的适用面和差异是什么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欧树军副教授

欧树军副教授结合《利维坦的道德困境》中的思考从紟天的讲演回头看“政教分离”这个自由主义政治原则,有助于回头思考许多学理上的误解这里可以举个例子,亨廷顿在评论美国时说:在美国这个“自由主义”国家里所有现代政治原则都离不开新教特殊的宗教信念。表面上看美国遵循了政教分离的自由主义原则,泹实际上新教扮演了近似公民宗教的作用,是“不立国教的国教”从这个角度看,政教分离的原则和实践存在张力仅凭这一原则,昰否无法化解自身的内在困境

想看吴增定教授的现场回应和对谈环节的完整版?敬请期待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研究所出品的後续报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理学》斯宾诺莎tx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