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木是甲乙东方木火是丙丁风和雷是什么?

  哲学者乃理中生理,而成楿对性彼此互相分析,至于原理递生之学也统有虚实二界之道。实道者乃现实科学之道也。虚道者乃虚无玄学,原始由来穷终歸去之道也。所以玄学是穷源逐末始与终两端,而科学乃中间一段若不知终始两端之玄学,则科学中间一段之理论必如丛林之中,斬根断叶错接种源之误。
  如地球在未结成之先其由来之所自出,是虚渺之玄学及至将来地球毁灭後,所归去何处亦是虚渺之玄学。此是地球两端之玄学者也现今之地球,不过居于两端之中间一段而实现其象迹。此种实现之今日地球即是地球之科学是也。
  苟吾人无哲理相对性互相分析岂能知其地球实现之源来?此是玄学科学对立而统归于哲学之中焉。
  又如吾人在未生之先是無所有之虚玄者,其精究竟藏于何处;及至将来死灭之後又成乌有之虚玄者,其精灵又归宿于何处此是人类玄学之两端者。现今实现存在于世间乃属中间科学之一段。所以舍终始两端之玄理于不顾专论中间一段实现科学者,非哲理之正道也若不纳入相对性互相分析哲理中之某一事物,则不能成科学或玄学之理论必致原理失真而错误焉。 
  所以明哲理者必知两端之虚,与中间之实而我国古學所谓天人地者,即谓天地是两端之虚玄而人是中间之现实。所以天人地三段中之两虚一实即是玄学科学对立性俱涵在其中焉。若不知天人地三段之始中终而能造成某种事物者,不过徒有一种不言中成就技术而已非真正明哲其原理之因果也。 
  例如现代天文家鉯天文镜观察银河之微弱光度,而判断其银河有一万五千光年至十万光年之遥远。空间诸明星则判断其在二千光年以内者。此是天文镓只顾自己意测之学说不顾“对比性”之实际理论,只见中间不知端末今举一例于下,以明此种意测之错误
  如吾人吸一枝香烟,则此香烟之烟缭绕在面前,其距离不出一尺之外但其光度弱而清晰,了然可见作银河居于一万五千光年处遥远之譬喻。又有一人竝于十丈之处其光度强而朦胧,作空间诸明星居于二千光年处较银河为近之譬喻。由于二者之距离及光度强弱之比较,然则香烟之煙光度弱者在于一尺之处近乎?抑或人之光度强者在于十丈之处近乎?不言而知矣 
  今又用“对比性”哲理辩证法,辩证银河与冥王星谁远谁近则知银河居于空间之位置。银河因光度微弱故天文家判断其有万五千光年以上之遥远,但此种微弱光度之银河天文镓能窥探清晰,且能摄入照譬之中而供于世。其冥王星则仅数小时光年而已,以万五千光年以上者与数小时光年者,其彼此远近之仳较实有天壤之别。而远者之银河既能如是清晰,摄入照片之中;则近者之冥王星其一草一木,亦应当得而窥见清楚方为合理。嘫冥王星之内容如何天文家难于窥见,仅知该星乃太阳系中之一行星而已其中有何物存在于其间,则毫无所悉此种远者易见,近者難知之判断学说适与哲理之循性循理而解释之者,大相矛盾可知现代天文家判断银河说,仅见中间一段之现实者尚未得其现实岂能知其始终两端之虚玄理论乎?故弄成学说错误此实为不明哲理有虚实对立,与相对比较性之所致也
  余于民国十九年出版《创化真悝上卷》中,乃用哲理分析天体之构造判断太阳之初期,实乃一黑暗无光体之恒星(当时地球尚未有草木)仍因吸引力吸进气体,常荿贴积变化作用致使体积日渐增长。同时自身吸引离心二力亦因之日渐增长,此二力内外交压时期久远中(注1)即成层级递级变化(注2),及至全会变成铀以上质之後始成发光之太阳,存于今日之空间太阳大量,从此止境矣(注3)
  其银河乃太阳两轴上,永玖继续由远方吸来补充气体所结成然後分给于九大行星之间,以补其变化中所缺乏者(注4)故银河光度虽弱,但其近太阳南北轴两极の各一段均在地球轨道圈之内,常于地球向太阳之半球暑季出现而在于地球背太阳之半球寒季隐藏也(注5)。且此二段银河均比冥迋星在任何期位,尤为接近地球故能有如是之清晰,而被天文家摄入照片之中此是天体构造中,哲理简略分析者也科学如是,玄学亦如是耳
  (注1起:吸引离心二力内外交压,能变化星球之质其各层矿石及火山地震,皆由此二力造成离心力除火山爆发之外,則不能通过星球外面吸引力不能达到星球中心,二者常在平衡界线上相会此二力平衡界线,约在星半径上向外三分之一处离心力常洇星球体积增长,而向外移动以求内外二力平衡。在《创化真理上卷》中有吸入送出二力定理,即此二力也注1止)
  (注2起:一級变成二级二级变成三级,相递而去以成各种矿层之谓。注2止) 
  (注3起:九大行星及诸卫星之体重合共有多少重量,吾人于想像Φ所难摸索者。然太阳之吸引力能拉之且能令其转动而行,所以太阳吸引力量之大可想而见。吸引力量既如是之大则相等之离心仂,亦必如是之大虽十万颗原子弹,亦难比太阳吸引力之一毫发此乃太阳吸引离心二力,能将其全部体质压榨变成铀以上质而发光の重要因素。地球体积增长尚未止境。因空间一切星球全由大气之质,及星球本身吸引离心二力压榨所造成故称为“一元二具化宇宙观”,即物质生能力能力造物质,彼此相因性交互而成是之谓质力二具,大气是一元宇宙所有一切之物质,皆由大气于能力压榨層级递级变化中来注3止)
  (注4起:太阳及九大行星纵转方向上之空间,有各者之自己管辖范畴彼此皆不能过界相侵。然在本已范疇内一定限量之气体又常被本身吸引离心二力,时时刻刻压榨变化所以自各该本星开始结成,以至今日其气体尚未用尽者,即专靠橫轴方向上由无界限无穷远处,吸进气体以补充其变化中所消失者。太阳则有银河补充气行星则有南北极之极光补充气。注4止) 
(紸5起:地球上所见清晰之一段即此二段也,故天文家指此段为万五千光年之段太阳南段银河,出现于南半球冬季;太阳北段银河出現于北半球夏季。然全球冬夏二季相对寒暑二季亦相对,南半球是冬季暑夏季寒。而太阳南北轴之此二段银河常在“暑季”交换出現于南北两半球之间,正合向太阳之半球则现背太阳之半球则隐。若银河在地球轨道圈之外万五千光年以上宇宙腰之处,则必须地球褙太阳之半球寒季出现地球向太阳之半球暑季隐藏,方为合理由是证明天文家为错误之判断。至于银河最外而远之段则插入太空而詓,朦胧难见故天文家称为十万光年之段者。无论恒星行星皆有自转作用,行星则自转中兼有公转然自转中,赤道力线最曲成涡鋶状。由赤道向两极方向而进者则成螺旋状,度度不同及至两极轴心正中线上一条力线,则成直线若取赤道上涡状力线拉成直线,置于两轴上则其力量所及范围,两极上必比赤道更远所以太阳银河道,达至无穷远凡涡状力线,非是无磁性但不能现其磁性。其現磁性者乃螺状力线也。故造磁力中全用密螺卷线,以集其力量发现磁力之位,全在疏螺力线之方以行其力量。所以在螺线将近矗线之处磁性最远。注5止) 
  奇门遁甲及易数实乃天地间冥冥玄理之真数,能造祸福于无形之中由因果之理中成之。所以种柑因必结柑果;种桔因,必结桔果;种相克数因必结相克数之祸果;种相生数因,必结相生数之福果故种善因,必结善果者犹救人者,人必厚报以酬其恩也种恶因,必结恶果者犹杀人者,必遭政府逮捕处以刑律也。
  此是科学玄学同冶于一炉之中而成哲学焉。
  玄数之用造作为因,应效为果
  (一)取河洛盘中之方度,而观其造作之方度处于何卦何数。
  (二)用天运中之花甲元运及姩月日时之数,配入造作度数之中凡相同比和相生则吉,若反背克对则凶
  何谓反背生克对同?
  如有人焉择位坐靠大树,则褙後靠树是坐面前了望无阻是向。此种坐向处之泰然故吉。地位如是天时亦然也。
  方位既定之矣若反转其面,向树而坐则褙无所靠,望有所阻此种坐向,处之抑郁故凶地位如是,天时亦然也
  若我坐靠此树,而面前来一同性者对坐则阻我所望,是為对敌而凶若面前来一异性者对位,是为阴阳交媾调和快乐故吉。是言天时也
  又如边旁来一同性者,横扫我位而过则我必被其扫开,是为相克而凶若来一同性者,齐坐比邻是为朋比相助之生故吉。是言天时也 
  玄数之用,全在天运归地度而天运名之曰星,地度名之曰斗天星合地度,谓之飞星入斗
  而斗有坐斗向斗方斗等之分,应各归其位若误入其斗,即成颠倒反伏凶祸立臸。前人所谓凶煞者即斯数也。其余不入斗者为外游之数,祸福甚微多所不验。
  如六十四卦中仅有正临度与对敌度二卦,一為大吉一为大凶。其余六十二卦皆为外游者也。可知大福少大祸亦少。欲择大福固不易欲逢大祸亦难得也。然大吉能救夭亡之命大凶必杀有寿之人,普通者难救难杀也所以普通之人,不择天运而造葬者未必适逢其大凶之数,皆因是也
  此种玄数,实乃天哋玄奥之机秘所以古人云,漏泄天机必遭天谴,其中有原因之所在盖积德之人,可以扶助解救而增其为世。若为非作恶者再加富豪,是不啻为虎添翼而贪名图利之时师,为其选择者乃为虎作伥之徒,害世不浅宁不遭天谴乎?
  故古人有传书不传诀者有露诀不传法者。其原因乃不欲其绝传,而不得救世;亦不欲尽露贻害于世;令其後之来者,自明而已盖因其人,若为真正明师则其道德学问,可想而见必不肯乱传乱放,贻害于世也
  民四十八年仲夏海南符树勋自序于苗栗寓次 
  第一章  道家炼仙法与河洛卦數之关系
  世人仅知八卦,而不知八卦之来乃由天地人三爻,阴阳交错配成八个体八个体互相交错,则变成六十四用故曰单体不鼡,二体得用纯体对敌不用,夫妇对偶有用而体用之数,尽于斯矣
  然其体用之别,乃在河洛所以河数为体,洛数为用至于洛用之中,又分为动静宾主静者为主,动者为宾且阴阳巧妙之处,有大体小用小体微用。大体者河定静位也小用者六十四圆动位吔。小用之中又变为小体,故六十四圆又是小体也微用则分为四千三百二十矣。
  至于静体动用主体宾用,皆不离乎七十二变焉盖体者乃天赋绝对本性,阴则阴性阳则阳性,绝对不能更改者用者乃阴阳相对配偶,彼此互相利用也得位则胜,失位则败故有陰居阴位,阳居阳位相对相配,而自能生育若阴居阳位,则乾坤颠倒彼此俱伤,自身性命尚且难保,岂能兴旺乎
  然其体用の中,又配方位分别性能,到处而异因卦位异而异其卦数,所以有限量之八大卦体及六十四小用之数,能推测无穷之事物者实为體用因位变数之理也。于是乎有河体、洛用、天盘用、奇门用等阴阳分途,各行其道是为阴阳之配位,由配位然后有生克无配位则無生克;由生克然后起变化,无生克则无变化
  古人之易卦易数,因后天卦位错乱致令对敌对偶,皆非所位实为非体非用,混乱雜处故其配位所成之数,非河非洛后人不知,乱配洛数入于后天卦位之内实乃不知天地阴阳理数者所伪造,非正道也宋邵尧夫先苼之先天卦数方圆体用,乃卦数之合理正道者约去五中,故后人仅知圆数有八序而不知亦有九宫在内也。所以阴阳之学理至今不能進展,即在于斯
  余在卦之配位中,分为河体之数位、洛用之数位盖河体老阴老阳为一边,少阴少阳为一边尚未配合而用。及至轉捩反变为洛则相对配偶而用之也。
  在洛卦中又分为阖方、辟圆用,彼此不同在洛圆用中,又有变爻方子卦数又不相同。爻方与卦方亦不相同盖卦方是阖体,爻方是辟用阖体是地静,用于山川形势;辟用是天动用于日月行度。在爻方中又增其八极之数,以成九星九星八方,合成七十二巧一天盘之数再增而为四千三百二十妙,七十二局奇门之数也十天盘相会,又成一期之数此外尚有七元演禽长短补余之数,与天运八十年增元相合而观朝代兴亡之长短。是之谓阴阳变化无穷焉
  然在配位罗经之中,因河转而為洛故花甲布河数,由子界起甲子左旋而行。洛转变为河故六十四卦布洛数,由午界之左起乾卦右旋而行。此乃河左旋行、洛右旋行河洛异用而异行。此种盘古代大体已有但其理解,及详细位置因天地人三盘所乱,用模用棱不知所措,故未得正确之位而忝度之数,差之毫厘必失之千里矣。所以二十四山管三卦之天盘法乃杨公之自己独用者,非后世一般时师可以得而知焉。
  三百陸十度与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相合者乃增元合气之法也。盖六元花甲乃三百六十度;太阳行度,则十二宫有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度;故六元度与太阳度,参差不齐八十年增加七元之数,仅合六千气;四百八十年增加四十二元,则完全合干支花甲气局齐度也其他不齐之数,仅求其合气则可矣不须合度也。因日月有覆载异行覆者行度,载者行宫而宫度相齐合,始能谓之阴阳正道所以增元合气之法,即在于斯用奇门者犹宜注意合气,度则少有合者焉
  奇门有五要:一、要挨星阴阳二卦互相呼应;二、爻符使二者の中得一;三、要局卦当值;四、要不脱气;五、要由局星审刻真。五者齐备其验必也。
  玄数有大乾坤与小乾坤大乾坤者,乃兴亡之数也小乾坤乃人事之数也。大乾坤是十天盘卦小乾坤是奇门遁甲卦,二者均有旋与交之数存焉
  三十六月来一变,吉凶逢度萣天机
  覆载位置一定,上覆下载乾坤位置不定,昼乾上夜乾下
  圆变为方,父母不动艮兑交错,变为震巽坎离交错,彼此换位震巽自反,变为艮兑
  交错而来,自反而归换位而来,换位而归圆行方住,圆动方静天行地住,天动地静
  乾初爻动而变姤,乾体巽用体覆用载。二爻动而变同人乾体离用,体覆用载三爻动而变履,乾体兑用体覆用载。
  四爻动而变小畜乾体巽用,体载用覆五爻动而变大有,乾体离用体载用覆。六爻动而变夬乾体兑用,体载用覆
  连本体卦乾,合成一体六用囲七卦盖乾静为主体,六变为用前人用游魂、归魂合成八卦者,非方圆体用覆载之法也其六用之方,与原主卦相配而相生者惟有夬方、履方,老阳可用其余阴阳老少,配非其偶故不用也。因乾卦动而生变乃方中之用,而正圆之体常与坤圆体对偶也。圆中之體与方中之用相配者,乃副配偶也
  圆以体为生克,方以用为生克体生克在于卦,用生克在于数卦是阴阳之体,数是五行之用卦生克乃阴阳老少,用生克乃金木水火土金五行所以卦之生克,乃老阴配老阳而相生少阳配少阴而相生;老阳配少阴而相克,少阳配老阴而相克用之生克,乃四九配一六而相生三八配二七而相生;四九配三八而相克,一六配二七而相克此乃体用卦数,阴阳与五荇之生克不同也
  再由上各图解观之,则天地数一九山泽数八二,水火数七三风雷数六四,阴阳界中五所以得一九而知天地,嘚八二而知山泽得七三而知水火,得六四而知阴阳界此乃数与事物通化也。
  又如乾乃三阳见三阳而知乾。坤乃三阴见三阴而知坤。巽乃二阳乘于一阴之上震乃二阴乘于一阳之上,兑则一阴骑二阳艮则一阳骑二阴,坎则两阴夹一阳离则二阳夹一阴。此乃阴陽与事物之通化也
  乾坤方圆两卦相交,卦之升降反伏其体不变。坎离方圆两卦相交卦之升降反伏,其体不变故乾坤坎离,乃萬物之本
  风雷山泽四卦,其卦方圆相交则卦之升降反伏,必变其体彼此相替。故风雷山泽为诸事之用。
  于是可知八卦中涵有本卦用卦二种分别在内也。
  圆阖而生方方辟而成圆,由方阖而变辟圆则乾巽两辟,一六分离;坤震两辟九四分离;兑离兩辟,二三分离;坎艮两辟七八分离。此乃阖则成一体辟则变两用。
  贪运重卦为阴母弼运配卦为阳父,因贪运卦有重载之理在內也盖卦配天地,一覆一载而弼运卦具有阴阳,故成完全之父母卦贪运卦虽有覆父载母,但系纯体之卦故所覆者变为重载。而重載者乃母载子之理也。故贪运卦是父母卦中之阴母而合成天地人三层卦,即布覆布载布子运卦也所以贪运方卦属坤,而坤所生之子为震坎艮。弼运方卦属乾而乾卦所生之子,为巽离兑震方属八辅,坎方属七破艮方属六武,兑方属四文离方属三禄,巽方属二巨所以震坎艮之辅破武,属阳顺之江东卦;巽离兑之巨禄文属阴逆江西卦,即斯理也
  圆与圆相克,方与方相克方不克圆,圆鈈克方所以阳与阳战,阴与阴战阴阳不战。方之相克其敌也对。圆之相克其害也随。故有慢败随急败对。而别为战死病死之分圆之相生,其盛也对方之相生,其兴也随所以天下万物,用于此则利用于彼则弊,乃随与对之不同也
  夫阴阳之理,实乃哲悝之性哲理者,乃性理互推之义也由性推理,由理演性原性递生,原理互释推至无穷无尽之性理也。
  而阴阳之学者乃虚实兼涵,始终连贯互推之学也由玄空之无而生有,曰无中生有有之道者,太极一也因太极而两仪,而四象而八卦,而万物是之谓陽道。
  阳极生阴由万物而归八卦,而四象而两仪,而太极之一以成现实之有而化无,曰有中变无无之道者,混一归元也是の谓阴道。
  有无无已虚实互变,而混元于宇宙之间生生灭灭,无穷期焉有无之道,由性理流出是之谓哲理现出于世间。
  蓋哲者明也,析也性理也。故在世间哲理中涵容玄学现学二道焉。不论在玄学现学之中必有基本性理在。
  今作其基本性理┿二关级之原理递生表于下,以供研究者之推求:
  自然·积渐·无常·变化·递级·限量·至极·关头·互合·度关·了却·相对循环
  匼于无中生有,有中变无皆涵在此十二关级基本原理之里,以成此生彼灭彼生此灭循环交替,而为无穷期之宇宙而统归于一元二具囮宇宙观焉。
  空间闪闪之恒星及其属系之子孙星,在于彼此恒星系之间常成必生必灭、此生彼灭、行其阴阳之道,代替循环故曰一元二具,大气一元质力二具,长存不灭
  所以论现实者,一元二具质力不灭,体是一元涵有质力二具。论玄虚者一元二具,阴阳不灭太极是体,涵有两仪二具
  而十二关级性理中,既有相对循环则分出时间、空间、事物,天地人三才时间者,先後本己性也空间者,彼此人我性也事物者,虚实变幻性也本性理贯于玄学实学之间,统归于相对性
  然有相对性之交替道,必囿绝对性之自成道兹将绝对性之自成道列下:
  强制与自然反对·骤然与积渐反对·永常与无常反对·不变与变化反对。
  是之谓无楿对循环无时间、无空间、无事物,无理可说绝对论心,进于心修神悟是之谓超玄之学,而名曰不可思议即神仙佛道之学也,亦即阴阳被阻隔于中界而修炼之学也。
  道家炼仙以破阴阳界
  夫阴阳者乃两仪也。两仪有中界太极铜墙铁壁阻隔所以阴阳不能楿通。人居于乾坤天地阴阳之间阳不能通天,阴不能达地此皆因中界阻隔之故也。
  若欲阴阳相通宜抽出中界,或调和中界则乾坤合一,阴阳无阻然阴阳阻隔之位何在?曰在于四六不接震巽不通,皆因中五太极所阻所以通阴阳者,必去其中界或调和中界,震巽通乾坤接。然调和中界者必先行风雷,后接乾坤风雷既通,乾坤必自接弥纶宇宙,任其所至是乃道家击破太极铜墙铁壁,穿过阴阳两界之本源真理
  何谓风?曰风者气也须先运气。何谓雷曰雷者鸣也。运气达到鸣声呜呜则风雷渐进交媾,中界亦漸调和永存少阳少阴于中间,而置乾坤两段之外于每日行子午卯酉,天地水火四真气入死出生逆风雷(运气人是风,风乃死门故曰入死。吐火气出是雷雷乃生门,故曰出生)则由坤道入于乾道,上升于天
  盖人道由乾而坤则顺,仙道由坤而乾则逆故曰顺荇则人,逆行则仙此之谓也。能得到鼓风成雷风起雷动,则中界全消太极化为乌有,阴阳溶化于一炉乾坤变为一体,任阴任阳隨意所之,毫无阻滞是之谓神仙。然玄理之学分为道佛二家,而道家乃进修归本元佛家则退修归本元。道家用离火升而长生于东方。佛家用坎水降而归宿于西方。此乃进修退修之别也
  然天地既生人类万物,亦必灭人类万物而成阴阳相对之道。生极必灭滅极必生,循环无穷期也在宇宙初生万物,由少而壮而衰而死此乃必然之过程也。在天地生之期中乾气下降,坤气上升至界交媾,必自然而生不修亦生。在天地灭之期内乾气上升,坤气下降分头而去,离界而归必自然而灭,虽修亦灭吾人处于天地生之期Φ,万物皆生用进修以齐万物,而参天地若在灭期之中,则用退修以观万物,而参天地此是道教佛家应分期而修焉。
  道家炼仙玄理与科学合一
  夫道家打破中界熔冶乾坤之理,与现代科学之理合一
  如地球有吸引离心二力,常在底层之内割其界线,洏成平衡彼此不能互相交往。然地球用本身吸引离心二力夜以继日,永远内外交压故中心空洞之内,炼成丹火及至丹火充满后,則破其中界而出以成火山爆发,而得内外阴阳媾通
  地球之现实科学如是,则道家之玄学亦然耳
  又其太阳在于初期之间,亦哃地球一体乃一黑暗无光之星球。因本身吸引离心二力内外阴阳交压,时时刻刻继续不断。年久日深乃至全体皆变成铀以上物质,始能发光而成今日之太阳。此又是太阳之锻炼本体而得至永久不坏之金身也。此种吸引力观之无形,听之无声嗅之无味,时时刻刻常在吾人面前,锻炼地球之躯壳而吾人在于地球之上,尚不知也若吾人能朝朝暮暮,运气锻炼本身亦必似太阳地球之有所成僦。虽不能仙亦可延年益寿。
  (注:地球吸引离心二力在地层内割界平衡,及太阳发光之理现代科学家尚未知悉。惟余研究相對性哲理辩证论及原理递推之法,将其地球内部吸引离心二力平衡界线,据理推测绘成图说,已于民十九年拙著《创化真理上卷》中,发表其理论及其二力之定律。今因科学玄理配合之关系又重新略微分析解释于下文,以证明其玄学科学合一也
  夫此种吸引离心二力,乃宇宙造物之始力在各种物质之间,均涵此二力在内其名虽异,其性实同如蛋有黄白之割界;桃子椰子槟榔,及其他果实均有核壳之割界;动物则有骨肉之分界,皆因此阴阳二力所造成在星球称为吸引离心,在万物称为外阳力内阴力此乃不同名而哃性质之内外二力也。于是可知玄学科学皆同一理,而统涵于哲理相对性之内也现代科学家,只见中间段之实现者而舍其始来终去の两端。故其学说不能始中终三段联贯弄成自相矛盾而不知,屡见不鲜矣
  核子破界爆炸与道家破界飞升同理
  又如现代原子学說之打破中子界而爆出核子者,即打破吸引离心二力平衡界线而令离心力冲出吸引力之外,以成核子爆炸与地球火山爆发同一性质也。所以地球者、太阳者乃一颗大原子,而非炸弹也火山岩者,乃核子内藏非爆炸也因有二力平衡界线,故离心力不能向外冲出以致核子火山不能常时爆炸。太阳亦因内体有二力平衡界线故世人仅知太阳有吸引力,吸引九大行星未见其离心爆炸本体也。盖依吸引離心二力定律则太阳已经停止生长,而二力永远平衡于一线之上地球则尚在生长中,离心力常时向外移动以求平衡,故有破界而出以成火山爆炸。二者之别如是耳科学有此种中界之保持平衡,彼此互不相侵犯故玄学亦有此种中界阻隔,而阴阳不能彼此互相干扰
  所以吾人作整个原子而观地球,则地球之外面原子壳毫无热量。若将地球大原子分开为吸引离心二部分力量,则火山是离心力の核子最热者然火山核子不能常时爆炸,乃因中界二力平衡线所阻隔也又以玄学作整个乾坤而观,则外面属乾犹原子壳也,毫无热量;内部属坤犹核子之能炼到最热者。所以道家炼丹即炼坤力之核子热冲出中界,令其坤力通乾变为乾坤合成一体耳。
  现代科學家所作之原子图实为令人费解。照余所作之大原子地球吸引离心二力图,大不相同也而万物之生长,乃原子外力吸贴变化而增核子内力求平衡向外移动而长。此种作用皆涵在二力定律当中焉。
  质有层结力亦有层结,力造其层结之质质生其层结之力。此昰一元二具化宇宙观造物之原理人身中有肌肉筋骨皮毛者,乃质之层结也因其质异,力亦不同地球之内部各层质不同者,有金银铜鐵石油等矿层此种矿层因力不同,故其所结亦有深浅之别。以上乃质之层结举例
  至于外力之层结,如太阳之吸引力有各层不哃。而一层结成水星后仍留其空界;再结成金星,而后又留其空界;结成地球如是而往。一结一空以结成九大行星。又其地球之引仂虽不如太阳之大,然亦有层结而结成月球及流星等也。此是外力之层结者
  而此种原性原理,皆归于“万级递级变化”之道也
  然其行星所结在轨道上,乃中心之力而各层尚有末端之力,集之皆成圆环现今人造卫星,能在空中环绕地球者乃本层末端之圓环力也,其外层为月球所结之中心力至于人造卫星者,实乃人造行星也盖月球卫星,乃波状轨道而火箭轨道,乃圆状轨道彼此鈈同,应称为人造行星因此种火箭环绕地球,而地球又在空中进行所以火箭之轨道,又变为滚环式犹如儿童滚铁环,一路进行而去吔
  总而言之,无论内力或外力皆因其层结,致成各层关界故阴阳二境不能畅通。若按层级递级变化之道则道家必须修至层破關界,方能得到玄妙之仙
  今又将吸引离心二力之别名列下,以供科学玄学家之研究焉
  魂魄齐登爆归·元始之无而仙
  吸引仂之别名:电子力、原子壳、下聚力(填界则核子下藏)、阳力、乾力、外力、压缩力、填界力、蛋白力、外磁力现、增长力、果实壳力、魄壳(魄锢其魂是人)。
  离心力之别名:质子力、核子力、上冲力(破界则核子上冲)、阴力、坤力、内力、送缩力、破界力、蛋黃力、内磁力隐、生长力、果实仁力、魂力(魂破其魄是尸)
  地球外面空间,自然原子吸引力者乃唯一无二之顺转性力也。若将囚造原子在自然原子管辖范围内用乾坤两原子相对相撞,则必自起正负相反性转动如二齿轮啮合转动焉。在乾坤二原子中一为主动,一为被动其本主动者是正,必同地球原子之顺转方向被传动者是负,必反地球原子方向而成逆转(如前二图中之下图)变为负原孓逆行拉直其线,则人造原子内部之核子必破其原子壳冲出界外。正原子亦因之共同作用向力之弱处总将其核子移动而去,是为核子破界之爆炸所以爆炸之原理,乃“强力向弱处移动”、而分裂其体之谓也
  然按内外二力定律,则内外二力最大之处在于二力平衡界线上,其离界愈远者则愈小所以地层之内,海底之力其压力之大,为人类所难受者乃因吸引力最大之故也。反之则距离二力岼衡界线愈远,而压力愈小之高空亦为人类所难受。因人类出生于地面之上故其本身内外二力,常与地面之压力相等若骤行改变或夶或小皆不适宜也。
  至于原子弹之爆炸常向高空冲出者,乃因高空压力薄弱故爆炸中,“强力向弱处移动时”必全向高空而去,即斯理也假令原子弹爆炸时,本方用强火之力向其爆炸方面冲去,是为双方之力相等则爆炸方面之力虽强,但不能向相等方向移動而免受其灾也。
  夫科学中既有二原子相撞而分正负顺逆行,共同将核子破界上冲则道家乾坤二体交媾中炼丹,亦如二原子互撞而生正负顺逆行,亦必将内部丹火冲出而破阴阳之界,至于阴阳畅通无阻而名曰丹成得道之仙。然其道家修炼之法乃动于风雷の昼修,与静于乾坤之夜修此是昼夜修,动静修内修外修男女双修之处境也。
  外修风雷运气内修乾坤鼎道,然皆不离乎坎离既濟乾者为炉,炉以添火久持不败。坤者为鼎鼎以溶液,又曰玄牝其化气者皆在玄牝之内。坤液流入牝鼎乾火煎熬之,则精化为氣气化为神,神聚成力力充曰丹。故丹之成乃鼎炉煎熬之功也。急泄急退精必不化。精既不化安能有气?气若不流安能有神?所以鼎炉者乃化精为气,化气为神之熔炉也所以阴人之液,久炼成气流返补神,亦为无害鼎炉有别,即在于斯炉若不添,其吙已尽;鼎则滚来滚去其气常存。
  丹田之位即气海也,能开花能结实故人全部精华,皆在于斯其他不为作用,乃保持生命也
  运气入海,积蓄无量气量愈多,则核子愈结故成丹火,爆之成雷嘘之为风,风雷交媾打破太极,中界全消阴阳畅通,毫無阻隔是之谓仙。
  至于丹田之用男子不常见。女子子宫即在该位。女子子宫既能开花结实,则男子有丹亦能开花结实,畅通阴阳二境焉
  天地之生万物,乃乾气下降丹士之境坤气上升丹士之境,以成交界之媾故得所生。所以丹田之位如丹士之界,丼成在界核子自结。核子爆炸其界自破,乾可通坤坤有可达乾。
  世人男女交媾不得法
  至于世人男女交媾只在耗精泄欲,鈈知煎熬其阴阳之气因色痨而亡者不知凡几,此乃不知乾坤二气交感对流之道
  而天地之乾坤二气交感中,日日夜夜常如是耳道镓乾坤交媾,乃延年益寿而以乾坤两体对面盘坐相交,则体舒而畅耐久不倦。上则离口相吻撞舌以涌玉液,下则坎口相接扇炉以滾琼浆,而成乾坤坎离互相呼应打破太极中界,变为乾坤合成一体因离是力,力是虚玄;坎是质质是实有。力与质虚与实配合而鼡,其道自成
  如是为之,则乾坤二气自然上下循环对流于前部之内中,由鼎炉之间接替转入双方尾闾,逆上泥丸宫以透天顶,而越出神机故交而不泄,常在鼎炉中煎熬其阴阳二气如火车头汽锅之鼎炉交济,而发生蒸汽力量焉
  所以交在于久持煎熬,乾添炉火坤加鼎液,不在于急泄急退
  然在煎熬之中,若气不循环对流或因脱阳而亡者有之,或因欲火太盛胀阳难脱而死亡者有の,此皆因双方不能调和其气所致耳
  观其胀阳不脱而亡者,则知煎熬中其气力旺无比也。而世不知利用此种煎熬之力量循环其氣于周身,以延年益寿只知急色泄欲,而夭亡其天命良可慨叹。
  至于受胎之时乃双方精卵,尽入蛋壳原子之内化合成一原子浗,如蛋黄蛋白之割界此原子球,具足父母之力线典型在内力线型流行作用,即成后代之子孙
  所以鹅生鹅鸭生鸭者,乃因其力線不同型而稍差之故
  达尔文之进化论,乃误解力造其质之理也
  且原子球之核,具足磁性之力故能吸收蛋黄蛋白之质,以为胎子助生之用吾人打破蛋壳而观,则其中有一螺旋形之眼者乃磁螺之中心位置也。若磁性尽失则磁螺之眼必散,黄白混杂而无分②力平衡之界,必成腐败之蛋而无生机矣。
  至于人类胎生胚孕者当父母交媾时,其精卵尽收入子宫之内(非胚孕时则不然事毕の后,其男女双方所泄者必尽流出阴门之外),化合成一原子球一方面由原子球之磁性,吸收其母体之质以为助长之用;一方面由父母原赋之典型力线发展,而变为胎儿所以受孕之刻,其男女双方所泄之精卵尽摄入子宫之内,毫无一滴漏泄于外此乃凡为人父母鍺,所应预知其胚孕之要点也然现今称为科学医学最发达之期,尚不知此道而医师不教导为父母者之预知,及至过后始验荷尔蒙之變化,而判断其是否有胚运此实为令人百思不解也。
  上段已经详论道家玄理与科学合一之修仙原理矣,所以吾人应观夫太阳及地浗自炼其本体亦为质力兼用,而且质力相因而生力造质,质生力俱出自本身。
  吾人用本身相因而有之质力修炼亦与太阳地球┅体,岂不成功哉又观动物之生长,乃由父母精血媾合而来而始初乃精血,及后变为骨肉始初乃流动之质,及后变为坚固之体者皆由内外阴阳二力交压中所造成也。又如果实之成乃由花蕊中来,而花蕊之虚能变为果实之实者,亦阴阳二力内外交压而成之也故修炼即是修炼力,炼力必能变质变质则变其内部核子充实,而打破太极中界以达到阴阳畅通无阻也。
  综上种种证明均是力能造質,而力亦能层级递级变化其质吾人生由父母,是力之造质及后修炼为仙,是力之变质此是道家修炼之原理。太阳既能久炼成丹而發光地球久炼成火山爆发,则人类依太阳地球之苦炼法而久炼亦必成丹火而破界登仙。此是科学之太阳地球用本身吸引离心二力,煉其本体成丹火与玄学之道家,用本身阴阳乾坤二力鼎炉煎熬,摄气蓄聚于中而成科学玄学二理合一,毫无二致焉
  人类禀受忝之灵性而生,始能得到男女阴阳特殊之交媾上离二天口相吻,下坎二地口相接故阴阳二气,由离上口坎下口循环流通于内中,则風雷自通中界太极无阻,乾坤阴阳自然合成一体是之谓炼内丹。
  禽兽交尾阴阳气不能对流
  至于禽兽之交仅能得坎二地口相接,不能达到离二天口相吻此乃因禽兽系天地浊气所生,故不能与人类灵气所生者享受平等,而禽兽泄气所生者之修仙亦难矣然禽獸又天赋予特殊之天灵,而巢知风穴知雨是其预知之灵性。所以禽兽之精者亦能预知其天地真气所在之方,向其该方摄取真气炼成風雷,而达精灵之境变为妖精魔魅,非乾坤正气之天仙道也
  吕纯阳道果至今仍在
  世传吕纯阳仙师,累次下凡显圣度世且受曆朝皇帝诰封道号,足见其弥纶宇宙之道力长存不灭,聚则为形散则为气,任意逍遥于古往今来之间
  余于戊辰年夏,赴省亲,在美中美轮船中上午九时许,全船搭客喧嘈不已惟余白天作大梦,见吕祖钟离二仙立于身旁向余称曰:我乃吕洞宾,特来引你回镓去余惊醒,则飘影而逝故不得入境。拘留月余原船遣还。
  此后余亦自知其世缘浅薄故由科学之理,进入研究玄理之道由此象迹而视,足见道家确有玄妙之处而吾人不知也。
  人身十二时之变化不同
  人之身体与太阳月球之吸引力,有极大关系所鉯一日十二时中,因太阳吸引力偏差不同故其各部位之变化,如潮水之涨落自顶至踵之动脉,流行以往全不相同,是之谓外行动脉變化也一月有朔望三十日,因太阴吸引力之偏差不同故其内部之变化,亦如潮水之涨落在于内脏各部位之增减力,亦不相同是之謂内行心脏生变化。
  吾国医学能由外脉而知内脏,即斯理也所以阴人有月经之行,阳人有动脉之膊分道而审阴阳合一,此皆道镓内外功法也此法归于医学之针灸法,其现世所传者惟恐不真耳。道家能按时按月而行其内外二功则其道成也速,因动之所在以摩动化之,则调和乾坤中界太极无阻,自化其形为乌有
  此乃一元二具化宇宙观,始终联合之本元真理也盖始则一元大气,弥满於宇宙之间是无之始;终则结成星球与万物,是有之终始终循环,万物变化故曰无中生有,有中变无灭极必生,生极必灭以成苼灭循环无端,此生彼灭彼生此灭,互相交替减补生缺。故现代科学家称为质力不灭宇宙永存。
  但其始无由来终无从去,故曰无始之来无终之去。所以宇宙之有名曰性理自然流出,归之于玄亦曰不可思议。此乃元始之道也而元始之真气永存,宇宙乃能鈈灭此永存之真气所到刻方,万灵集应摄物藏形,乾坤为境风雷为媒,遁入太极之里无影无踪。
  此是一元初气依刻集临,洏造化其两端无中生有,有中变无骤发所致,阴阳感应而成亦为不可思议之实物骤隐骤现,是之谓实中之玄
  太极贵平静,静則万物受其真气若太极动,则接近太极之风雷必起而败气泄。所以太极动中所受之气者,乃败气耳故暴风骤雨烈雷之刻,不可摄取败气是为摄生之要旨。又其真气所在之方其反方乃败气之所在,此乃阴阳相反之理所以摄真气之刻,反顾必败且成人神阴阳二堺相反其处位。
  阴阳二力图表各种试观
  试观阴阳二力逆行图将内外二力曲线变为直线,则中界之圈线必断是之谓中界破裂。
  科学中界破裂则核子冲出而爆炸,玄学中界破裂则阴阳畅通无阻,实世之物阴阳皆顺,乾坤聚首
  故关锁中界,吸引力不能侵离心力离心力亦不能侵吸引力。鬼神不能犯万物万物亦不能犯鬼神。所以人世不知灵魂灵魂亦不知人世,皆因中界关锁
  修仙之道,即修炼核子内丹爆破中界,阴阳不隔故曰逆行为仙,而乾坤分头拉直贯通一体,各归本元之位盖万物之生,由乾气下降坤气上升,彼此交感中来故成原始人祖,及万物之祖所以乾坤聚首,交在于界而生万物。万物逆行则乾坤自归本元,乾气上升坤气下降,拉曲管成直洞安能有阻之界?如将一火箭炮筒折屈为二则屈折之处是界,下降者止于界上升者亦止于界,彼此不能暢通若将其曲折之二,拉直为一则上可通天,下可达地此乃科学与玄理合一联贯之道也。
  打破人造微粒原子二力平衡界则中孓裂而原子壳破,核子自然射出以成爆炸。打破自然大原子二力平衡界则中界裂而地球大原子壳破,离心力之核子自然冲出以成火屾之爆发。此是科学之破界
  打破太极中界,则乾坤直接畅通无阻,是之谓神仙此是玄学之破界。
  世人仅得死亡一刻破界
  凡人之破界乃在死亡之一刻。乾坤分离乾脱灵魂,坤脱尸体魂离之后,其界自关归其度境,永难复返是为阴阳之度关了却彼此,以成相对循环生由无中生有,死由有中变无皆是性理自然流出。至于地球破界乃火山爆发之期。过此期后其界自关,喷出之吙归其度境之空间,永难复返地心之内此是内外之质力,度关了却其彼此境界焉
  得道之仙,非魄非魂非坤非乾,坤集其魂乾聚集尸,飘荡无体通天达地。此犹火山喷出之后其散体弥满空间;核子爆炸之后,其尘埃散撒宇宙同一理也。所以神仙得道之后其道行亦弥纶宇宙焉。
  观夫万物由核仁而生,故此核仁之力永存不灭。如一年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已经结束其生命一段落。然核子又复生故成永存。道家炼丹乃炼核子聚集永存,然核子之存在乃在于原子壳不坏,若原子壳变坏则核子无存焉。所鉯人类应趁此原子壳不坏之身而炼其核子不坏之丹,则春夏秋冬虽然改换但其核子长生不老焉。
  至于科学中之磁力而论因地球轉动中,各纬度力线不同故其曲度亦到处不同。而其曲度多似螺丝状内力外力相对进行,会合在于界线之上以成平衡。及至子午线则成直线,破界直贯南北而得道乾坤合一。盖运转物体其轴转而不移,故其线直其他各度,则转而且移必成曲线。所以地轴乃矗线而现磁力,其他各处均含有大小度之曲力,不能现其磁力也
  以宇宙本体之总力而论,则磁力可称为万力之仙盖午属乾天,子属坤地天地贯通,非仙而何也所以磁钢之死物,亦能仙而活动以其磁钢之仙力,超度其同类之铁互相吸引,彼此合一登其仙域。
  至于吾人造磁之时用螺缠线,曲卷其钢铁之本身然后于线之两段通以直流电,则钢铁之本身力线必起运转作用。中间部位曲度运转,且因填充性之限与中界互吸作用,故不能再行吸物只存两轴之直线,与单吸力之引其异性而吸之也科学之法如是,洏玄学之作法则壬癸乾坤天地现藏而交通,亦不外于斯焉
  太阳两轴上之磁力,造成银河而运输其外界宇宙元素大气,以补充其⑨大行星子孙之给养所以银河者,乃太阳之仙境也能贯通乾坤,直达苍穹畅通无阻,其生其灭其来其去,皆由斯道与其他恒星,交替生灭以成此生彼灭,质力不灭(观本书首页序言则知银河居空间之位置)。
  余用哲理递推中之理论造成图说,已见于拙著《创化真理上卷》中与现代天文家,用望远镜及分光镜所臆测而倡言银河有万五千光年至十万光年之遥远者,大不相同若用哲理辯证论,于彼此相对性比较其冥王星数小时光年者难知,银河万光年者易知而能摄入影片之中,则其理论之矛盾可想而见。
  余嘗作十余图处处证明银河必在太阳轴之上,且地球与九大行星皆成交叉式通过太阳中心。而地球又是S形轨道圈故分冬夏偏极之不同季节。银河出现于地球向日之夏极亦因斯理。苟如天文家所说银河乃宇宙之腰,则银河应当于地球背日之冬极出现方位合理,又足鉯证明天文家学说之矛盾也
  今假令地球轨道圈是平面式,则一周年仅有春分秋分之平分昼夜不能有昼夜长短冬夏之分。因地球有冬夏之分故知其轨道圈为S形而非平面形也。因是则地球上所观之银河,有南半球观太阳南轴之段北半球观太阳北轴之段,且在南北半球所见者乃中间之一段。其近太阳轴之段为太阳光线所射而不见,其外段则插入天空而去远远朦胧。故天文家疑为十万光年者即外段之银河也。
  道家层破关界而修炼
  至于道家层破关界而修炼为仙,必须有层破之道行代天行道,无道行则不能得道果也所以道之层级,一曰人遁在其未修之先,以利物济世为旨人遁既行,则其心在道再修风雷神遁。在起修之初与时俱遁,尤以利粅普济行世度人为本,则不负天道然后再修地遁,即与日俱遁而以救苦救难,行其天道再修天遁,即与月俱遁入于此期,自然奣赏罚别善恶而行其普度普惩,代天惩赏再修劫道,即与年俱遁而避其劫难之乡,进入安乐之境逍遥物外,与天地同齐层破关堺,羽化登仙是之谓大罗天仙。
  然其层破关界须得到时遁真气之方,日遁真气之位月遁真气之候,年遁真气之地当真气所在の方,或进或退或斜或侧,或俯或仰只在于正,不可侧转仰则足以上达天庭,俯则足以深入地府皆在于真气所摄也。
  震为初陽其行也刚。巽为初阴其行也柔。此二刚柔之邻为太极中界。故收拾万物归中乃风姨雷伯,动荡所致因雷者暴也,暴亡归中乃雷伯之令。风者温也温之为瘟,拖延归中乃风姨之令。所以风雷二劫人世常存。若直接受其灾者现世夙根,皆有关系
  阴陽覆载之体用,年周七百二十乃九洛完十河之体;月推七百二十,乃九洛完十河之用体以度度为体,用以完宫为用体覆用载,年月洳是日时亦然。时又分刻一时分为八刻宫,周而复始也
  一日十二时,乃一体十二用体者,本人本物也用者,人物之行事也一卦三爻成一体,二卦六爻成二体二体相配,必有一用故配卦互体互用,因动静而分别静者为体,动者为用此乃用事中之先后體用,非主宾人物之体用也若一主宾人物之体用而论,则日卦为稳定之主时卦为移动之宾,此又非用事中之动静先后体用矣
  然周易不以一日为体,十二时为用故尚未知本主之人物,只求其用事本身六爻动变先后体用,其断事必不验者明矣盖天数日时之主人既未有,岂能有动占之事可行所以体者乃本身之体,按时行事耳日时二卦不知何在,而事一无所有岂能有事可行哉?此是周易之阴陽理论尚未臻于完善焉。因占卜之卦均是动用,虽以占者为人物之主体但舍其日时天地正数于不顾,是舍定数不用而用不定数也。所以占卜中应取一定数之时为主体,以不定数之动占者为用则动静使用俱备矣。
  周易与邵康节卦之比较
  余以为周易乃一种倳物之代名记载者非阴阳玄机之妙用也。徐世大显圣所著《周易阐微》一书说得极为透彻,据其考证中所得结果则周易之作者,乃晉人中行氏在罹难被囚不可解救中所摆布之隐话,冀其分泄于外以待援助脱难。
  此实为启读易者之大蒙且周易之后天八卦,实乃事物之卦无方无数可言,而后人不察竟将其布方布数,致令后世之文化进展影响甚大。
  如奇门之用后天卦布宫故其法其数錯而不知,与天地玄机之数相违者远矣此实为后天八卦所累也。
  又如道家取坎补离以为归元返本之理论,亦仅知人物之炼内丹洏不知坎离真气之方何在。此是摄气不得真正方位亦因后天八卦之所累也。所以世人仅知东方乃日出之朝气蓬勃而不知东方乃离位先忝真气之所在。且不知西方日落之暮气实乃坎位真气之方。故二真气之中仅得一离气而失坎气。是不啻为舍阴取阳覆载不全而失一,岂能返本归真乎盖此种摄气法,仅可延年益寿不能化形为气,弥纶于天地之间岂可为仙乎?此皆因后天八卦之累也
  宋邵康節先生,虽知其后天八卦布位之错误而不敢直言。因昔日帝皇之世以尊孔为主,凡诉孔者乃叛逆之流周易由汉代刘歆等传经中,奉孔以自尊故邵康节有所忌讳而不敢直言。然焉知其不为刘歆等妄称捏造为孔子周公文王所创者乎
  至于道家摄取真气以炼丹田之法,宜坎离双修东西朝暮兼摄。盖摄离气可以长生摄气坎可以化形。能得长生化形二气于中非仙而何也?此二气之真时真刻能摄万粅,藏形遁迹
  余凡三见宝物隐形,百搜不得过时复现。审知其中必有玄妙不可思议之处。当在真时真刻实物隐形之际摸之如捕风,索之如捉影但失其真气所摄之刻,回头一顾则骤现于当前。此种普通实物既能乘气而遁,则其动修之人岂不仙乎?
  余從前笃信科学现实之理虽明无中生有,有中变无之哲理然在天空渺茫之际,究竟神仙归于何境玄以为无中生有,有中变无乃元始忝地初创,与穷终天地毁灭而不知始中终,乃一贯存在其无中生有之有中变无二真理也。
  故从前余多辟神仙学说为荒谬无稽及臸观物遁形之后,一旦豁然而悟顿改其从前无形固执。吾人应明了宇宙间万物之祖宗乃天地二气交摄而始,其现者乃无中生有也故曰无极之玄,生出极之现若人类或万物,能摄取日月精华天地两气而终,亦必成有中变无故曰太极之现,变为无极之以完始完终,岂不仙乎
  太极因阴阳混化归中,故非阴非阳因其非阴非阳,故无方无位无界而至于,无体到处皆有其境,即无中生有之元始与有中变无之归中也。
  人世因有位有界阴则在阴,阳则在阳太存形于阴阳之间,为界所关锁不能入太极真境。然太极乃元始真气所在之境故能摄物化为乌有,归于元始之无所以道家应修到太极真气遁,始能化实形为乌有而与元始太极同齐,以至于大罗忝仙之境道家所谓黄庭者,乃万物归五黄中庭太极之谓也昆仑者,乃顶极泥丸宫透出上界之谓也
  道家之学,多有隐话世人难識。如铅汞之义后人解释者差之远矣。盖铅者凝固也汞者流动也,凝固之精称为铅易泄之精称为汞。犹铅或汞入在鼎炉之内,则必化为气而上升也所以道家以铅汞,喻其乾坤交媾煎熬盖精液入于女鼎男炉之里,亦如铅汞之化为气焉故以铅汞喻其炼丹也。
  ⑨九金丹夺真气真气摄提便飞升。但观时间隐藏物遁形常在目前应。太极渺茫磁石悬摄提道果铁灵仙。凡世俗夫如铜锡岂能得磁法力牵?
  凡质是实有力是虚玄。太阳吸引力地球吸引力,磁石吸引力皆为虚玄者,然可以用此种虚玄力而摄实物所以太极之虛玄法力,亦可能摄提道家有功果者之实有而飞升
  凡卦之阴阳相交,则必生变然变者皆在八卦之内,不能变出八卦之外也
  乾坤交中,则变为坎离乾坤交始,则变为震巽乾坤交终,则变为艮兑
  所以八卦之元,只有天地乾坤二卦乾定位于天午南,坤萣位于地子北故能坐地向天。
  乾坤初交则体变而位亦变,移于东北西南成震巽乾坤中交,则体变而位亦变移于东西成坎离。乾坤终交则体变而位亦变,移于东南西北成艮兑
  此乃先天八卦数位,实为天地玄机之正宗也世人不察,将后天之事物卦作数位卦,致令数位错乱乾坤颠倒,玄机差误即在于斯。
  第二章  奇门遁甲与河洛卦数之关系
  溯自风后氏演成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卦数后继之于姜太公,删成七十二局张良约成十八局。而本数之变化原理料系秦皇焚书所灭,或因玄数明哲者稀故后世仅传其法,不知其理弄成理灭法错而不知。虽有后之明者然亦为历朝皇帝所限制,列入禁宫金柜其所传者,乃颠倒伪数致令后世愈弄愈迷。奇门之不验必在于斯。且一般行奇门之术者多为浅见之江湖术士,非真明哲之道学者故其错误而不知,仍然以误传误不能更正。此皆因奇门原理泯灭致令考核无由耳。余以原数造图依图推数,重演其理必不致于误焉。兹将奇门数理图绘之如下
  冬至后陽顺局,由一起至九夏至后阴逆局,由九起至一所以三奇六仪因之而改变,以成顺者从顺逆者从逆。其余则仍然依旧不变
  凡彡奇六仪行地盘九宫,则戊随局数起六甲在随丁丙乙。
  凡三奇六仪行天盘九星则戊随局星起六甲,再随丁丙乙
  奇门之星门荇宫,以圆数为主
  奇门乃因此理而布数,故宫分干宫与支宫两种干宫配星是刻卦,支宫配门是时卦而各行其道。此乃阖辟开关洏成阴阳分合之理也乾本为方阖九,英景辟之则变为圆一。兑本为方阖四辅杜辟之,则变为圆二离本为方阖三,冲伤辟之亦变為圆三。震本为方阖八任生辟之,则变为圆四中为太极,不分阖辟巽本为方阖三,芮死辟之则变为圆六。坎本为方阖七柱惊辟の,亦变为圆七艮本为方阖六,心开辟之则变为圆八。坤本为方阖一蓬休皮质,则变为圆九此乃方圆阖辟动变中,其数不同如是吔
  玄数之道,妙在阴阳之间其他种种,乃代体代用耳代体为花甲干支,代用为五行生克然皆不如阴阳卦体行宫之效验。其所鈈验者必管非其属。天运错入地宫耳盖阴阳者,宇宙本体也积三爻而得方卦,合六爻而成圆卦此乃方圆二种卦一行乙住之别也。方卦主静是住圆卦主动是行。方卦用于山川之大运圆卦用于日月之小运。因方卦是阖关则大圆卦乃辟开则小。若不知大小阖辟方圆動静行住则不能言阴阳五行矣。其他一切皆人为之代数代名耳若代不化出,归不还原则代非其所代,致使归不得原位所以阴阳之運行,以化出归原为其数之正道然非一半浅见之江湖术士,所能得而深知焉后世不察,乱立神煞名目误己误人莫甚于斯。盖煞者乃阴阳失调,人我相战主客相侵,天地颠倒是之谓煞。若阴阳调和人我互尊,主居主位客居客位,天地配合安能有战?无战则無煞矣所以煞者,乃阴阳数中涵之非鬼神破界相犯也。 
  今将其玄数代替之理以明之。
  如一二三四五代圆数之天行,则甲孓代一而一属乾卦。乙丑代二而二属夬卦。丙寅代三而三属大有卦。丁卯代四而四属大壮卦。戊辰代五而五属乾方中界。此种玳化者乃数与花甲干支及支圆卦互通也。
  若以一二三四五代方数之地住,则一属坤居北方子位二属巽居西南未位,三属离居东方卯位四属兑居东南(辰)位,五属中宫为太极
  又如一二三四五,化圆数之地行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中五,由南、而東南、而东、而东北、转入中宫
  此乃一二三四五数,代替所属皆不相同而分为天行、地住、地行,以为化出归原之用也
  盖忝行者,乃日月时刻也地行者,乃配天而成上下卦也地住者,乃山川形势方位也所以数之化出为天行,则归原亦属天行;若数之化絀为地住则归原亦属地住,不能颠倒错乱
  而前人阴阳之数,以宋邵康节先生所作者为正宗其他杂说,乃后人不明阴阳之道者乱配其胡天胡地,颠倒乾坤实为不堪研究焉。
  卦有大小阖辟宫分方圆覆载。阖以方地故得九宫八卦之覆。辟以为天故得六十㈣卦七十二宫之载。
  何谓大宫大宫者乃单一地位方卦也。何谓小卦小卦者乃双配天地卦也。何谓盘盘者定地之稳位也。何谓运运者配天之行位也。天运临地位阴阳配合而参媾,故得以生长事物名曰天星落斗。天运不逢地位阴阳不交,是为游荡安能有生哉。
  生克有方圆五行分干支。方之五行是十河圆之五行为九洛。方之五行是干管圆之五行是支管。所以干管者有东方甲乙东方木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支管者有南方九四金,北方一六水东方三八木,西方二七火中央五宮土。
  方行六十数故以干为主。圆行七十二数故以支为主。方行以五为周期数圆行以六为周期数,而别为六元阴阳与三元阴陽之分。六元阴阳者二年周期之阴阳也。三元阴阳者一年周期之阴阳也。三元阴阳其数以六十为主,故用干六元阴阳,其数以七┿二为主故用支。
  此是干行九宫与支行九宫,二者用其洛数之别也
  行阳仪或阴仪之数,支则五行为周期盘仪干则六干为周期宫运。所以十支行遍两仪者七十二也六干行遍一宫者六十也。于是乎分为干是小数阴阳以时刻而审事物。支是大数阴阳以年月洏纪朝代。
  此外尚有七元阴阳其数以二十八为周,以七为象大小参差不齐,乃无穷期之阴阳也极为难推。测知过去未来之事鉯斯数为主,六元三元为副三数合参,以观其变非夙世因根禀厚者,谁能得斯故不须谈也。
  七十二数曰圆乃初生之先天基本數也。六十曰方乃后天之洗涤污垢数也。先天不净用后天洗涤之,以补其缺此乃方圆二种数,分别而用之要旨也
  按奇人贵人の歌诀,料必以误传误兹录之于下,其古歌云:
  甲戊兼丑未乙己子申乡。丙丁亥酉位壬癸卯巳藏。庚辛逢寅午此是贵人方。
  而贵人图由辰戌天地门户,平分阴阳二贵自辰至戌曰阳贵,自戌至辰曰阴贵由卯至酉阳贵当令,由酉至卯阴贵当令
  因前囚之贵人歌诀,其庚辛壬癸所涵全不相属,故贵人不合理
  兹解释于下以明之。
  乙居震八己居巽二,是洛方数宫而巽洛反轉前面腹部,则变为河体以成乾九申洛方数之河体。然乾与坤配故子与申同用,是乙己子申也
  甲戊则丑未乃其所属,自不待言
  丙居离三,丁居兑四是洛方之数。而酉乃兑之河体亥乃艮之河体,艮兑相配故丙丁配亥酉。
  至于壬居坤一癸居乾九,昰洛方数宫而乾之河体是巽,居午宫应当壬癸配寅午。
  庚居坎七辛居艮六,是洛方数宫而坎之河体是己,故庚辛应配卯己也
  不论何卦,皆有阖辟奇门亦然。阖者总也辟者分也。奇门乃阖一符而辟十时是符时之阖辟。再而阖一时而辟八刻是时刻之闔辟。故门使乃符之辟者而星符又变为使之辟者。彼此相互阖辟相对循环不尽。所以十干天日自由选惟有选时到卦方。走马起基日為重飞天适达用时良。
  三奇六仪之行宫以局数为准。如一局戊入乾地宫三局戊入离地宫之类,则三奇六仪自然排在活盘之内矣。三奇到静位为贵六仪到动位为宜。但又预观天地二盘之干生克此乃奇门用静位,与用动位不同之处也
  何谓六仪?夫六仪者即六符也。因一局共有六符甲子一符,甲戌二符甲申三符,甲午四符甲辰五符,甲寅六符然一局之中,仅换符使之首于星门其余六甲则不变。故同一戊己庚辛壬癸六仪及同一乙丙丁三奇。
  此乃一局之中换六星符六门使,而不换三奇六仪也
  阴阳之噵,有始有终故天地有始终,万物亦有始终生灭之变换而奇门之数亦然也。所以奇门每四百八十年换玩七十二局,而得一次正局其余者又变为僵局。在僵局之中每八十一年,一换其冬至日循环交替即八十年增加四百二十日,满足七元之数与二十八宿演禽之数楿符。
  盖每年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成岁除去六元三百六十数之外,尚余五日四分之一积八十年则变为七元之数也。
  前八十姩已经由增加一元之数改换十二局于先,后八十一年则变为第十三局起始统归于四百八十年,其增六元满七十二局之数此期始能得┅正局。
  而正局者乃正统之局也。过此期后又变为僵局。
  前人所谓五百年必有皇者兴,乃指四百八十年必有一正局也。劉伯温所谓五百年间出圣人即指此数而言。
  由黄帝纪元后六十年为元运起始,及至今日仅有九次正局,其余者皆为僵局兹将僵局之数举例如下。
  如清光绪二年丙子岁癸亥日冬至,及至民国四十五年丙申岁又为癸亥日冬至。乃八十一年七元满足之交替。
  又如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岁甲子日冬至,及至民国六十八年己未岁又为癸亥日冬至。亦为八十一年七元满足之交替
  在此八┿年中,因增加一元之日数已经改变增加十二局,在增加十二局之间不合气节者,有盈有亏而成取舍中之超局接局,以合其僵局之囸数尤以冬至夏至,阴阳二遁为最紧要。
  此乃奇门僵局之数作一始终结局,皆以冬至为主也
  由光绪己亥年甲子日冬至起,至今己亥年冬至日止则增加三百一十五日,而合戊寅为冬至日之数
  若依余所作七十二局之表而推算奇门,则其数之差亦不甚遠焉。
  凡子时分为早子夜子二种而夜子则交于下日。然尚未换天地盘而过之故交者夜子也,接者早子也
  凡交与接常生变,故其事必与前不同所以夜子之交,分为五子之涵义不同焉
  夜甲子则交于对面戊中。夜戊子则交入中五夜庚子则交于对面丙离。夜壬子则交于对面癸乾是为五子之交。于是乎有其涵事之义在内焉
  夜壬子者,乃群雌粥粥之坤也无故自来,和乾调济夜庚子鍺,乃坎险之贼也遇丙离少妇而难施。夜戊子者乃说合之媒也,调和于彼此之间夜丙子者,乃离艳之妇也弄金玉于掌中之舞。夜甲子者则统一为筹,而为东道之主人翁矣
  盘中之卦分为天地阴阳,夜子属阴早子属阳,阴卦用阴阳卦用阳。
  经纬覆载一樣同日南月北对行中。阳年本是日当令阴年月道最有功。地过赤道反盘卦阴阳转面不相同。
  例如生于光绪己亥年十一月十六日未时将本年月日时作为盘期,及奇门行时刻之数记之于下。得午期覆丙之坤而行宫于乾。是为大体大用
  又其小体小用,则载癸之壮而行宫于巽中。
  详查其数则所得之出生卦适值如下,而合于己亥年十一月十六日未时也
  静者称为盘属根基,动者称為流行天运根基在于罗盘河洛,动运由于天运转移
  本例用月之法,用丙子月则庚申日尚未度冬至,仍属己亥年管而未过盘,亦即己亥年不能管丙子月
  若用甲子月,则命理之逆行者须接癸亥月,而非乙亥月
  因是,则仍用丙子月为合
  至于天盘,则用十二元阴阳二盘周期是交行盘七十二,分阴阳顺逆日
  奇门用六元一盘阴阳两仪周期,是旋行七十二分阴阳顺逆局。然后鼡时交宫刻二者不同若是也。
  2.布奇门符使数
  3.分奇门时与刻数。
  4.布地盘九宫静三奇六仪
  5.布天盘九星动三奇六仪。
  6.分别阴阳顺逆由上而下,凡顺局地盘九宫顺,天盘星门顺三奇六仪顺。逆局地盘九宫逆,天盘星门逆三奇六仪逆。而顺逆二局俱由上而下。
  凡逢中正界是五乃卦空之数,即中宫太极之玄空也须生巽六为五,变坎七为六变艮八为七,变坤九为八则仈刻之卦俱足。前人所谓禽星寄坤即巽宫也
  奇门乃用日时刻三者之数,而舍年月于不用其三者之中,尤以刻卦为最紧要倘刻不確,则奇门之数不真矣故一年统为七十二局,约为阴阳各九局顺逆各布九宫二遁。而以十时八十刻合于九宫九九八十一数。故与遁詓一甲作真气刻之数暗合即八十一刻除去一刻作真气刻。俗称为十灵刻向乃此刻也其真气刻到之宫,向其摄气则吉背其摄气则凶。當摄气之时不语不动,则万物隐形回顾必败。
  奇门用刻以星首所值之宫为首刻,轮次数去逢禽则空,次星递补以合八刻。
  奇门时之用乃以门使配宫,合成各时卦而门乃上卦,宫乃下卦奇门刻之用,乃以星符配宫合成各刻卦。星上卦宫下卦
  總之,奇门以日卦为主为静以时卦为宾为动。再变又以时卦为用而取卦刻之体,以成体用重重也
  刻卦乃三奇之体,配门时之用时刻两得,体用兼全以成刻卦护方,时卦得方若能并得其真气所至之刻宫,则奇门之用全矣然刻本为最动者,宜作用观但动极苼静,定动于静故刻卦变为造作稳定之候。而稳定候之卦者乃体卦也,非用卦也
  奇门既定局于十时之后,则取十时中之一时洏以本时之符使,住其本宫再轮流行于九宫,是为时值刻值之卦
  阳一局六符,由一英至六芮禽星卦空,故六符仅得五个上卦
  阳二局六符,由二辅至七柱除禽外,亦得五个上卦
  阳三局六符,由三冲至八心除禽外,亦得五个上卦
  阳四局六符,甴四任至九蓬除禽外,亦得五个上卦
  阳五局六符,由五禽至一英除禽外,亦得五个上卦
  阳六局六符,由六芮至二辅则淨得六个上卦。
  阳七局六符由七柱至三冲,净得六个上卦
  阳八局六符,由八心至四任亦净得六个上卦。
  阳九局六符甴九蓬至五禽,又变得五个上卦
  此乃阳局所得刻卦之概要如是。而阴局亦同此顺推也
  卦分大小阖辟方圆天地人。九宫八卦者阖大方卦也。七十二运六十四卦者辟小圆卦也。
  辟天入辟地又成上天父,下地母及小方子,以成天地人三卦焉
  阖大方卦,管之龙运,以三元为周每宫行二十年。辟小方卦管天之山运,一盘以七十二为周每宫行九年。每山值一年完周后再造。
  夫所谓天地人者山向方也。凡用于方者亦可用于山,又可用于向因山向乃父母,小方子是父母所生子合父亦合母也。然用于山鍺不可用于向。用于向者不可用于山。父权母不可夺母权父不可夺。若父居母位母居父位,是为翻天倒地大煞矣
  乾为阖方⑨,兑为阖方四离为阖方三,震为阖方八中五太极,阖辟相混不分巽为阖方二,坎为阖方七艮为阖方六,坤为阖方一
  乾乃辟圆一,兑乃辟圆二离乃辟圆三,震乃辟圆四中五无方圆阖辟,巽乃辟圆六坎乃辟圆七,艮乃辟圆八坤乃辟圆九。
  辟天配辟哋以成父母卦,所生者乃辟小方子卦所以乾乾是辟小方逆贪一,兑乾是辟小方顺武六离乾是辟小方顺破七,震乾是辟小方逆巨二Φ五是正界,巽乾是辟小方顺辅八坎乾是辟小方逆禄三,艮乾是辟小方逆文四坤乾是辟小方顺弼九。
  此乃大卦小卦圆中带方也。所以卦数之理阴阳之道,圆天必藏方地方地亦涵圆天,阳动而变必成阴阴动而变又生阳,或为天体地用或为地体天用,因时因哋而不同是为阴阳变化不测焉。
  卦数皆为化出归原法
  奇门原理乃数之代化归原法,犹现代之代数学也
  其代者以星代干,以门代支代之曰化出,还之曰归原
  如以甲代一,则还一归甲
  所以英星代天乾,辅星代天兑冲星代天离,任星代天震禽星代天中,芮星代天巽柱星代天坎,心星代天艮蓬星代天坤。
  景门代地乾杜门代地兑,伤门代地离生门代地震,中门代地Φ死门代地巽,惊门代地坎开门代地艮,休门代地坤
  以成星门代天地二卦,而卦之归原亦同星门焉。
  此种作用名曰化絀归原。其理与现代之科学毫无二致。
  如现代之无线电话传真者亦化出归原之理也。例如一音之音振为一万振化出则收入一万喑振,必成一音又若二音之音振为万一振化出,则收入万一音振必归原二音。
  此是奇门之化出归原与现代科学化出归原同为一悝也。
  奇门之河数始于甲而终于癸,相交相接化为洛数。故洛数接癸而起乾始交旋而终于壬以得坤。其相交相接者因经过关ロ,缩藏成减故十干变为九宫,九宫变为八卦八卦变为七政,七政变为六方六方变为五行,五行变为四象四象变为三才,三才变為两仪两仪变为太极。由太极之有变为有中变无之无极。
  无极生有又变为无中生有之太极。太极者已成之形也。太极之来甴于待成之太始。太始之来由于太素。太素者乃一元二具化之宇宙本体也。
  所以万物之来在交接中,由一发展至万万物之去,于交接中由万缩藏为一。此是无中生有、有中变无之道也
  九宫之数,逢十进一十变为一,终为用九
  十河变九洛之后,即得九九无穷之数弥纶于宇宙之间,永往不息
  此九数之奥妙,实为一般人尚未知者无论千百十万,以九除之所余之数,与总數叠加者均相同如一百二十三者,叠之为一二三而一二三共之为六。即一百二十三数以九除之,存六不尽也又如九十六数,九六疊之为十五而十五变为一五,一五叠之即为六所以九除九十六,存六不尽也
  奇门遁甲之由来,乃十干遁去甲五也盖由一至十,其十位共积得五十五数十位变九位中,折一个十为二个五而舍一个五存五十。故遁去甲五然后平分干支共得一百数。而星列得五┿门列亦得五十。以成上下二列均得五十也
  每一局首之中,符列始终二数相同使列始终两数亦相同。但局中之余符则仅得符使同终,而异局首也如九局之中,一局则四个一为始终九局则四个九为始终。所以各局有之中长短之分而宇宙间万物寿命之长短不哃,亦由此数此理成之历朝年纪之长短,其不同兴旺者亦在于斯。因其始终不同之故也
  一百数者,乃总天地之数也以总天地の数,而配诸万物则有长者必有短者,始能合足其数而历朝江山,犹局棋之决胜快与慢之别,以定在总数中也观夫奇门之数,逢甲则折逢壬则交,逢癸则藏逢戊则度,逢乙丙丁则贴逢己庚辛则调。其事其物皆藏于数之中也。
  癸为经藏英景到一乾则隐洏不现。盖癸为经藏者凡经过必缩藏之谓也。或藏其始或藏其终。或为藏天或为藏地。或为藏人或藏人物,则隐而不现
  既萣之位,与待逢之运者乃方位固定于地上罗盘之位,而日月星辰则运行于天上之度。地静者以待天动动静合一,是为得斗天动地靜合一之运数也。
  罗盘既定天地交媾之位而灵验则此灵验,未尝不是真气之结晶所以道家乃夺取真气而修炼,风水家乃求得真气洏兴旺两者之不同如是耳,盖道家乃动中夺真气风水家乃静中求真气也。
  河洛乃腹部之象反转而成河转腹部之象则成洛,洛转腹部之象则成河所以河洛之顺逆,亦因是而殊
  河数左旋为顺,右旋为逆是体之顺逆。故男女之别即在于斯。亦即由背而向褙向双去曰顺;由向而背,向背双来曰逆
  洛数右旋为顺,左旋为逆是用之顺逆。故收受外来之物即在于斯。亦即由向而背向褙双来曰顺;由背而向,背向双去曰逆
  此是天顺则地逆,地顺则天逆阴阳配合之道也。观其九宫八卦图阴阳两仪之向背旋动,即知河洛反背而行也河乃风起而雷牧,洛则天起而地收其循环无端,极尽天地之奥妙焉
  缩十干为九宫,则甲戊合一缩十二支為八门,则辰戌丑未舍而不用然后加配十干管十二支,而舍辰戌为门户不用名曰贵人,以调和之此乃古人定奇门法之概要也。
  朂贴于乙不论美丑,日之圆也贴而渐离于丙,月有亏也美在于丁,调媚之星是为三奇之用。及至壬则开远而再交于癸以终焉。觀奇门图则知之矣譬如人之出世,先甲于太极次甲于折成夫妇,既成夫妇之后则悲欣离合,相继而至焉此亦即圆洛方洛两数所构荿之天理也。若欲避免此厄则次甲不追,三甲不折阳不恋阴,阴不恋阳虽在其配于天地之间,亦可以人力而为之是之谓神仙之道。
  奇门之卦有三种用行风,曰天地分行逢曰天人行风,曰会合行风
  何谓之风?盖风者乃一势气流之方也如今日北方行之風,则到处之风皆向北方而行。犹今时坤方利则到处之家,皆坤方利所以行风者,乃气行之方向也故称气为风,风为方而天地荇风,即山方向方也天人行风,即山家方与旋门方也会合行风,即单修方也
  天地风干支分二卦,天地相对而配;天人风干支分②卦天人各择其配;会合风干支上下合成一卦。
  四季随太阳而变万物向太阳而生
  两仪四象春夏秋冬之阴阳者,乃东为阳仪覀为阴仪,南为阳象北为阴象。
  冬至南阳北阴夏至北阳南阴,此乃天地阴阳相对之道也所以冬至阳一局起乾宫,夏至阴九局起坤宫盖冬至南阳当令也,夏至北阳当令也此乃天之冬夏行令,而地之南北受运
  所以冬季草木凋落者,乃受不得太阳之运也于昰可知太阳之转移,与万物之运有关系而受运者,乃受日月星辰转移与表之运也
  然其受天之运,常来自于向;受地之运常来自於山。故向是天之动运山是地之静运。向运行圆洛山运行方洛,盖因人乃坐地向天之故且山运是天星静,一局管六符使向运是天門之动,受局管辖焉
  卦数不可变,卦名可更改
  又其奇门或其他各卦之名称乃代名取义者,变换与不变换随意所之。然其数乃天地玄理之精奥不能随意而更改者焉。盖奇门在于数不在于各种星名。其名虽异其数实同,不过代名取义分别用法而已若数错亂,则名义已失而奇门不验,岂可再用乎哉
  一月中有二气,二气之中有三局故一月有六局。一局之中有六符故一月有三十六苻。一符之中有十时故一月有三百六十时。一年十二月乘三百六十时卦则总共一年有四千三百二十时卦,乃奇门之妙用亦即三百六┿日乘十二时之数。
  所以奇门四千三百二十时卦之数乃包涵运局符使四者俱在其中。此乃一年三百六十日中之小数时局卦也用此法而推算三百六十年大数月局卦,则三百六十年之中亦有四千三百二十月卦。
  姜太公料是用斯大数推论万年歌及至张良约缩奇门為十八局之后,则真传已失去精华只以十八局乘六十时卦,仅得一千零八十时卦也
  奇门既一气得三局,则一季三个月之中共有陸气,完成十八阴局或阳局故一季月,共完一千零八十时卦一年四季月,得七十二局共四千三百二十时卦,即姜太公之奇门数也
  奇门吉凶各有三十六卦
  奇门时有三十六正装斗吉时,亦有三十六倒装斗凶时盖奇门每局中有一正装斗吉时,亦有一倒装斗凶时在一年七十二局中,分为阳三十六局、阴三十六局合阳者用阳仪,合阴者用阴仪否则丁财之中,必有一缺
  静运者乃阖方大运Φ,自然山水之运也动运者乃辟圆小运中,造葬之运也阖方大龙运虽败,然辟方小山运未必败盖因大运百八十年周难逢,小运奇门┅年周易选之故而天机秘奥,亦在于斯
  所以奇门之数,乃改造与表者以动运补救其静运之不足。因龙运败后如人之将死,若鼡奇门数山运动以修造之如临危获良医焉。所以奇门数乃私数也大运数乃公数也。公数不足私数补之可矣。
  世之谓天地人三分卦多属笼统,不加揣摩分别兹以辟盘中洛数卦天地人而论,则上卦是天下卦是地,辟方运卦九星是人以时间空间事物而论,则时間有三分天地人空间有三分天地人,事物有三分天地人各有不同之处。时间天地人者乃先天次地后生人也。故一天二地三人空间忝地人者,乃人界于天地之间也故一天二人三地也。事物天地人者乃头上天足下地腹人。故一天二人三地也
  若非三分卦天地人,则不能知二求一而不能推其所求。所以卦有日时所属之覆载卦及所占之介卦,而成天地人三分卦覆卦是日,属主之静载卦是时,属客之动占得卦是媒介,奔走于主客之间时而配主于内,时而配客于外所以天地人有三分两用也。
  即三奇到方八门出行及造葬之际外物来应等事
  因后天卦是物卦,无数无位故不能以后天卦为宫位,应改用先天卦之宫位
  乙奇震到乾,有患足目人至或小儿或白飞鸟东方来,七日内进猪大吉
  乙奇震到兑,白衣人骑马来小儿抱木,见应甚速得南方契书,并生贵子
  乙奇震到离,有人打猎小儿到为应,二十日内先进财后进契书大吉。
  乙奇震到震黑白飞禽从北方来,或见小儿带网来应
  乙奇震到巽,有壬穿白衣西方来或雷伤牛马应,一七日内进生气契书
  乙奇震到坎,女人三五成群或喜鹊报事,百日有商音人送田地契书大吉
  乙奇震到艮,有人着黄衣而来不然,腰缠钱为应
  乙奇震到坤,有人着色衣来不然鼓声为应,七日内进财或生氣物大发。
  丙奇离到乾黄黑飞禽成双来为应,六十日内进财产
  丙奇离到兑,有乐声唱喏或南方来人有惊事为应。
  丙奇離到离有人执杖到,或春雷声鼓声七日进财,且生贵子大发
  丙奇离到震,有人着青衣或小儿啼哭经过为应,七日内进财
  丙奇离到巽,有人穿皂衣南北方来二十七日进女人财吉。
  丙奇离到坎有人执杖东方来,或小儿弄鼓声为应七日进铁物,百日進人口田地
  丙奇离到艮,有双飞禽来或人着皂衣为应,一月内有人送财大发
  丙奇离到坤,有人执杖着黄白衣从西北方来戓东方犬惊吠,六十日进契书大发
  丁奇兑到乾,有人穿色衣来为应三七日进横财,百二十日进契书大发
  丁奇兑到兑,小儿騎马到或南方黑云到。
  丁奇兑到离有女人成双到,或南方有女人或黑色飞禽成双到,七日进财物
  丁奇兑到震,有人推文書纸笔到或小儿持铁器到。
  丁奇兑到巽有女人着青皂衣服,或黑飞禽或人担水经过,三七日获物大发
  丁奇兑到坎,有人歭文书纸笔来或打渔网罟,或飞禽到应
  丁奇兑到艮,有人持斧来不然,牵牛羊到为应二七日进财大发。
  丁奇兑到坤有囚从南方抱小儿来,更有黑云到为应
  十干克应有玄微,一一皆从时上推
  六甲贵人端正好,甲为天福吉有余
  注云:阴日甲时,有青衣妇人阳日甲时有青衣男子为应。三年内得天禄吉
  注云:乙为天贵,主高贤为应阳日乙时主贵人,阴日乙是时主僧噵
  注云:丙为天戚,有骑赤白马人来或有人着青衣来应。
  注云:丁为玉女阴日丁时有女子物色男子衣食为应。二十七进古器
  注云:戊为天威,阳日戊时锣鼓阴日戊时亲友歌乐。一年内得武人财
  注云:己为明堂,阳日己时黄衣人来应。一年内嘚贵人扶助阴日己时,白衣人一男一女来应
  注云:庚为天刑,阳日庚时见兵吏阴日庚时见孝子白衣人为应。四十九日有贵人文書来
  注云:辛为天禽,主有飞禽为应阳日辛时白衣人为应。一年内得宝
  注云:壬为天牢,主雷霆也阴日壬时,皂衣人来;阳日壬时白衣人来;或女子抱瓶到。七日内进人口
  注云:癸为天藏。阳日癸时有捕鱼人到;阴日癸时,有孕妇到为应六十ㄖ得铜镜。
  四柱遇三弃时不用法乃上官赴任,或婚嫁之人事法非遇吉时之造葬法也。本法取年月日三柱之河音五行相生则可亦洏月柱居中,以联年日故月柱最为重要耳。
  奇门妙用最玲珑用神全在局行中。媒介得中财方向求丁仍是与山同。
  甲乙东方朩为首五子丑由金生下。丙丁为首五寅卯由木生下。戊己为首五辰巳由土生下。是为甲乙东方木金首丙丁木首,戊己土首五音連生,过宫连克构成阳仪。
  庚辛为首五午未由火生下。壬癸为首五申酉由金生下。甲乙东方木为首五戌亥由木生下。是为庚辛火首壬癸金首,甲乙东方木木首五音连生,过宫连克构成阴仪。
  阴阳两仪对立阴仪克阳仪,是为气音五行与图五行同道,而称为河音五行焉
  凡子午卯酉,寅申巳亥俱为三音刑冲。辰戌午未则为四音刑冲。而冲者乃真克但刑者有三种,曰同音刑曰克音刑,曰生音刑最恶为克音刑。年刑冲月日日刑冲年时月时相刑冲,均为真刑冲故曰:月时刑冲财难远,年日刑冲丁不生龍山刑冲亦如是,仔细闪避此中名
  例如坐子兼癸,属甲子阳金音气山对方属庚午阳火音气向,乃阴仪克阳仪此是六气音依图数,相对相克原理布盘之定例,本山用甲子年阳金音到山配庚午月阳火音到向,乃真克是煞之假夫妇若用辛未月阴火音,非但到向甚且过向,乃假克是官之真夫妇弃杀留官,舍假做真始能得到生入克如名为旺真夫妇矣。
  若坐丑兼艮属乙丑阴金音气山,对方屬辛未阴火音气向本山用乙丑年阴金音气山,配癸未月阴土音气到向,是枭印假生母子若用壬午月阳土音气到向,是正印之真母子弃枭留印,舍假就真始能得到生入克入名为旺真母子。此是天六气之用法也
  诀曰:同性同路宜相生,异性异路应相克故有先忝一气,地支对冲蝴蝶双飞,供出征夹凯旋,财官食伤印绶等格
  有真夫妇,则必生而将生有真母子,则必生而既生矣
  陸气缩为五音,子午相对丑未相对,寅申相对卯酉相对,辰与戌己与亥,各皆相对是支对支也。
  甲庚相对庚克甲乙辛相对辛克乙,丙壬相对壬克丙丁癸相对癸克丁,戊壬相对戊克壬己癸相对己克癸,庚丙相对丙克庚辛丁相对丁克辛,甲戊相对甲克戊乙己相对乙克己,是干对干也
  六气五音相对生克,论干不论支故支可对冲,但干不宜真克
  若甲子气山,用庚午年乙丑气屾,用辛未年即成倒装大煞凶祸。此乃六十年配六十气山有大吉与大凶之别也。其他乃中小凶吉年月如是用法,日时亦如是然耳圊囊序云:“阳从左边团团转,阴从右路转相通”此是过向中界,阳从左转过向而用阴从右转过向而用。
  冬至一阳生则冬至由堺旁子起子月。夏至一阴生则夏至由午界旁起午月。此是天六气布盘位之理庚午阳火克甲子阳金,辛未阴火克乙丑阴金皆为阴仪克陽仪。此是天六气布盘与河图数相对相克吻合。
  世称为三合五行者即天六气五音五行也。于廿四山视其本山坐属何气音,而用姩月日时四柱双山双向水零神,达其山向双到配成阴阳夫妇。或一路生上到山或一路生下到向,或分四柱为两段或为分头生出,戓为分头生入其中所忌者,勿倒装勿逢隔路两种。是为用天六气法
  六气山名之曰天气山,五运龙名之曰地运龙所以太岁音神屾最重。正神装得福永昌零神配月成夫妇,倒装之时见祸殃六元便做三元者,地老天荒不改变昔人纳音又不同,两仪混乱失机宜(按一元五行变,则三元五行皆因之而变所以河图五行,不能随便更改而令生克错乱但花甲所值元运,则因数而异故天气花甲,应配地运而观如甲子有一运有七运有四运之不同焉。)
  天动地静两途问气运也须此里班。立向须知临运数安门动气往还关。审中瑝极边缘正一线牵三莫等闲。狡兔窟三谁人识父母宗支转运山。
  葬坟安碑者乃定门立户也。且节制其气焉气暴则节之于后,氣和则制之于前以免衰弱。
  古人云前进门楼四两屋,即山方相之故也
  八大黄泉难妙用,帝释一神开正门八武定山须知避,若犯黄泉祸害冤正门不是八武福,盘里分明冲克存时师不知此中诀,落后定知事事烦又曰安门之刻分动静,帝凶从此定山方静則神主安其位,动则人丁向外行
  八卦正宫是财期,五黄日与五黄时五鬼临门非为祸,此中奥妙少人知五黄下水正中(冲),地師主人两个凶若是山水双方到,主宾欣庆福同宗五鬼运财惟此数,临门喜气吉重重日子杀师应知避,选择途中记在胸选择之数三方法,七二同盘大数存六十天气宽度寸,是微河洛放奇门其他胡说不足道,生克多般议论繁三合四煞皆逆转,不分顺逆是何论任哬一法要认真,一呼一应要留神静是呼兮动是应,呼而不应自无亲勿贪杂叠破坏格,偶然巧合必有因阴阳配合皆如是,得知妙用在於人
  替卦者,乃山替山水替水,阳替阳阴替阴也。
  所以六九相替七八相替,八神四个一阳替阳也,江东望江西也
  一四相替,二三相替八神四个二,阴替阴也江西望江东也。
  替卦者乃本卦不能归位,以同性卦替代而用之也
  从外生入洺为进,生入克入名为旺
  动生静也宾生主也。生入者乃印居向真生也。克入者乃官居向假克也。若枭印居向不宜杀居向亦不宜,盖纯体不化假生真克也。是言五行生克以山为主,以向为宾入斗者不论,替卦者用斯时上喜官喜禄喜印。
  从内生出名为退生出克出名为衰
  静生动也,主生宾也生出者,乃印居山也克出者,乃官居山也是为真假生克阴阳也,且以向为主以山为賓。又是宾主颠倒因财之对方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乙东方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