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做硕士论文实证数据造假时数据太少,会认可吗

苹果/安卓/wp
积分 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用年度数据做实证分析,时间序列数据只有六年可以做实证分析吗?
载入中......
不过样本也实在是太少了吧!根据这么小的样本做出来的结果可信度较低呢!
不能做,可以考虑用灰色系统理论去解决问题。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8540, 订阅: 52
看你要做什么了。
不过样本也实在是太少了吧!根据这么小的样本做出来的结果可信度较低呢!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经验 + 10&
论坛币 + 10&
太少了,结果不理想
我也是觉得这样就结果肯定不理想,但是解释变量就只能查到六年的,我是不是可以按照这几年的平均增长率往前推啊?
不能做,可以考虑用灰色系统理论去解决问题。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经验 + 10&
论坛币 + 10&
建议使用季度数据或者月度数据就可以增加样本容量啦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山更比一山高
肯定不可能呀~~~也太少了啊~~~我现在就是改用周数据去增加样本容量~~你也可以考虑下~~
真的有点少啊& && &&&除非你自己写了自己看
当然可以,用面板数据不就行了吗?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第26章如何做规范的实证研究;在本书中,我们已经学了不少的计量经济学知识;有人把计量经济学理解为概率统计的一门分支,将主要;26.1计量理论与现实数据;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总是建立于一些理想化的假定基础之;Kennedy(2003,p.390)认为,“理;事实上,无论多么高深的计量方法,如果原始数据的质;另一方面,对于计量的初学者来说,与真实数据打交道;26.2
第26章 如何做规范的实证研究
在本书中,我们已经学了不少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到底应该如何使用这些计量知识?在做规范的“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①时,一般有哪些标准的步骤与注意事项?这是本章关注的内容。 有人把计量经济学理解为概率统计的一门分支,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定理的推导与证明。事实上,计量知识只是一种手段,而最终目的是通过计量知识的指导来做好的实证研究。..比如,计量知识告诉我们,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何种计量方法,其假设与局限性又是什么,如何检验等等。
26.1 计量理论与现实数据 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总是建立于一些理想化的假定基础之上③,而现实的经济数据常常或多或少地不符合这个或那个假定。因此,尽管计量理论是可以严格证明的一门科学,但实证研究的实践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却是一门艺术。 ..Kennedy(2003, p.390)认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家”(econometric theorists)与“计量实践者”(applied econometricians)常常缺乏交流,而“不使用真实数据的计量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更容易些。其结果是,计量实践者在处理现实数据有时不知所措,甚至盲目进行。 事实上,无论多么高深的计量方法,如果原始数据的质量有问题,也只能是“垃圾进去,垃圾出来”(garbage in, garbage out)。Griliches(1994)在给美国经济学会做的“主席演讲”(presidential address)中指出,由于经济学家不够注意数据的来源及产生过程,经常错误地解释数据,导致研究的进展缓慢;如果不提高数据质量,计量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将无用武之地④。当然,对于大多数从事应用研究的学者而言,主要是使用别人(比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即便如此,也应该对数据的质量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并使用相应的计量方法(至少在做实证研究的结论时,应考虑到数据质量的影响)。 另一方面,对于计量的初学者来说,与真实数据打交道是加深对计量经济学理解的重要途径。So let’s get our hands dirty…
26.2 实证研究的主要步骤 计量经济学是实证研究的工具。因此,只有站在实证研究的框架上才能更好地回答“如何使用计量知识”这一问题。一般来说,规范的实证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⑤。
①② “实证研究”的另一含义是“positive analysis”,即研究世界实际上是怎样的;与此相对的是“规范研究”...(normative analysis),即研究世界应该是怎样的(比如,福利经济学)。本书中的“实证研究”指的是使用...数据进行的经验分析,即“empirical research”。 ② 本章包括了一些个人见解,不代表实证研究应该这样做或必须这样做,不当之处请老师与同学们指正。 ③ 主要是为了推导与证明的方便。 ④ “The major message that I will be trying to convey is that we often misinterpret the available data because of inadequate attention to how they are produced and that the same inattention by us to the sources of our data helps to explain why progress is so slow [in this insta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It is not just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ity that is affected. Other fields of empirical economics are also struggling against limitations imposed by the available data. Grea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ory and in econometric techniques, but these will be wasted unless they are applied to the right data.” ⑤ 如果是纯粹的理论文章(不使用数据),则不必遵循此步骤。
1 1、提出研究问题 对于刚开始进行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常常不知该如何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者通常知道自己想要研究的领域(比如,经济增长),但这还不是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对实证分析而言, “研究问题”通常是有关“x对y有何作用”之类的问题。如果想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更具体了,此处的x指的是“金融发展”(可以包含多个①变量),而y指的是“经济增长”。 研究问题可以来源于理论(比如,检验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否成立),也可以来自对经济现象的观察(比如,媒体的热点问题报道,社会调研),可以研究某个政策的效应(比如,新劳动法对失业率的影响),也可以对文献中已有论文进行改进。 提出好的研究问题,也许你的研究就成功了一半。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总的来说,..研究问题越具体(specific)、越有趣、越新颖、越有可行性,则越好! (1)具体:简单来说,在以上“x对y有何作用”这样的句型中,应能明确x与y具体是什么。 (2)有趣:你研究的问题别人会感兴趣吗?Why should we care? 知道你的“研究问题”的答案后,能影响人们对世界的某个方面的看法吗?你的研究问题为什么重要? (3)新颖:论文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创新性,即做出了文献中所没有的边际贡献。这种边际贡献可以是研究了新的现象、使用了新的(更好的)计量方法、或使用了新的数据集。做研究的过程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学习已有(旧)知识的过程。 (4)可行:即使你的研究问题很具体、很有趣、很新颖,如果找不到相应的数据,则不可行。 有了潜在的研究问题后,就可以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study),看看它是否满足以上标准。比如,通过查文献,看别人是否已经做过类似的研究,或大致了解数据是否可得。显然,备选的研究问题或想法越多越好,因为能“存活”下来的课题通常不多(十选一?)。
2、文献回顾 论文贵在有新意。假设你找到了一个具体、有趣而可行的研究问题,那么它究竟有多少新颖性?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查阅文献,看看文献中是否已有类似的研究。对于中文论文,可在CNKI中搜索;对于英文论文,可在JSTOR或EconLit中搜索。某些工作论文则可通过百度或Google搜索。 对于刚开始进行研究的研究生们而言,似乎自己能够想得到的研究题目,都已经被别人做过了。其实未必如此。要想做出新的边际贡献,当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与改进(改进计量方法,增加变量,使用新数据等)③。也可以完全撇开前人,去研究全新的现象。比如,70年代末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是史无前例的。到了1990年左右,就涌现出一批研究农村改革对中国农业产出影响的论文④。又比如,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新劳动法”。假以时日(有了足够的数据后),就可以研究新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即使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现象(“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事物”),也常常可以用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去观察。重要的是,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并“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Think like an economist)。当然,对于刚起步的研究者,尽量避免已经被研究得很烂、或过于有挑战性的题目。
事实上,文献中充斥着“某某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这类实证论文。
这里仅列出了主要的论文数据库。
③ 如果你的新贡献只是增加了一、两个控制变量,恐怕不足以作为一篇论文发表。 ④ 包括林毅夫的论文,Lin(1992)。 ①②② 2 什么时候开始看文献,即看文献的时机,也很重要。如果从一开始就大量地看文献,则可能被文献所淹没,望洋兴叹,自觉渺小。更好的方法是,只有当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后,再去系统地看文献。这样,才会知道自己究竟想看什么,也更能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 阅读文献的态度也十分重要。虚心地从经典论文中汲取营养,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仍应带着某种批判性的眼光。事实上,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任何论文一定都有缺点(比..如,忽略了某些可能是重要的因素),也都有可以改进的空间(甚至可能推翻作者的结论),不必太迷信“权威”。既然经济学还不是科学,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可能持有相反的观点,那么又哪来的权威?重要的是,使用逻辑与实证的方法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甄别与质疑。如果认为前人所做的研究已经十全十美,你都赞同,那么,你怎么可能做出新的边际贡献呢?
3、建立理论模型 虽然实证研究可以没有理论模型,但如果有好的理论模型作为基础,则更有说服力。具体来说,回归分析一般只能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要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常常需要依赖于经济理论。因此,即使无法提供完整的理论模型,也应该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最理想的情形是,从理论模型中推导出“计量模型”(econometric model),即待估计的回归方程。
4、收集数据 在正式开始研究之前,应大致知道你所需要的数据是存在的,而且可以得到。总的来说,数据要么是别人提供的(比如,统计局),要么是自己收集的(比如,进行问卷调查)。如果使用别人提供的数据,要注意其数据是如何定义、计算的(统计口径),是否与你的理论模型中的变量相对应。本章的附录中列出了常用的数据来源。 如果确实不知道该从哪里找数据,可以看文献中同类研究的数据来源,并追溯其本源。近年来,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与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杂志都在网站上公开了发表论文中使用的数据集。 对于非电子版的数据,则需要自己耐心地手工输入数据,并注意检查,防止出错。
5、使用适当的计量方法 有了数据之后,就可以根据数据的类型与特点,来决定使用合适的计量方法。比如,被解释变量为二元变量,则可以使用probit或logit;如果是非负整数,则可以使用泊松回归(Poisson regression);如果是面板数据,则可以考虑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时间效应、动态面板等;如果是时间序列,则应先判断是否含单位根②,再决定使用相应的计量方法。 对于一般的数据,通常先做OLS,看看结果,作为一个参照系。做完OLS后,可以画“残差图”(residual plot),大致看看扰动项是否符合经典假定,然后进行严格的检验。如果有所违背(比如,存在异方差、自相关),则做相应的处理。对于时间序列,还可以检验是否存在“结构变动”(Chow test)。另外,应该对数据的“质量”进行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极端值、弱工具变量等,并做相应的调整。 对于回归函数的具体形式,可以考虑线性、对数(解释变量只取正数且有指数增长趋势)、双对数、非线性(边际效应不是常数)等。 由于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遗漏变量”几乎不可避免。因此,很有必要在实证论文中对此进行讨论。不外乎两种情况。第一,存在遗漏变量,但与解释变量不相关(需要说明
有些时候,虽然数据存在,但可能是保密的内部数据,或获得的代价过高。
如果样本容量太小(比如小于20),则可以不进行单位根检验,因为单位根检验是大样本检验,不适用于小样本。 ①②① 3 为什么不相关),故可以不做处理。第二,存在遗漏变量,且与解释变量相关,则必须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包括增加控制变量、寻找代理变量、使用工具变量、使用面板数据等。 另一常见问题是“内生解释变量”。此时,一般需要找到有效的工具变量才能得到一致的估计。 由于面板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遗漏变量”问题,故比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更有说服力。因此,如果可以获得面板数据,则应尽力争取。 大多数的实证论文都希望说明x对y的因果作用。而从回归分析的相关关系到因果关系,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总之,在这部分应该说明的是,为什么你所使用的计量方法是最恰当的。
26.3 实证论文的结构 实证论文的一般结构如下。 (1)引言(Introduction)
(2)文献回顾(Literature review) (3)理论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 (4)计量模型(Econometric model) (5)数据说明(Data description) (6)计量方法(Estimation method) (7)回归结果(Regression results) (8)结论(Conclusion) 对于初学者,要注意观察经典论文的文章结构与风格(包括如何用表格来汇报回归结果),以便模仿。比如,中文论文可以模仿《经济研究》或《经济学季刊》,而英文论文则可参照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等。
26.4 计量实践的十诫 Kennedy (2003, p.390)提出了以下“计量实践的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 of Applied Econometrics),作为指导实证研究的十个准则。
1、运用常识与理论(Use common sense and economic theory) 在进行模型设定时,应尽量使用常识与经济理论。比如,将“人均变量”(如人均消费)与“人均变量”(如人均GDP)相匹配;使用实际汇率来解释实际进出口;避免使用带时间趋势的变量来解释不带时间趋势的变量。
2、避免第III类错误(Avoid Type III Error) 在做统计检验时,要尽量减少第I类错误与第II类错误。而第III类错误则指的是,对错误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the right answer to a wrong question)。比如,考虑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FDI起作用需要时间,如果仅把当年的增长率对当年的FDI进行回归,则可能没有太大意义。比较适当的做法是,考虑期初的FDI对随后五年(或若干年)经济增长率的作用。
3、熟悉经济现象(Know the context) 实证研究者应该知道所研究现象的历史、制度与文化背景,以及数据的来源与产生过程。换言之,你应该知道得比计算机更多。比如,如果你研究中国的失业问题,那么你应该知道,中国的失业率指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其统计口径与标准教科书中以及西方国家的“失 4 业率”概念很不相同。
4、察看数据(Inspect the data) 研究者的一个常见误区是,只知道按电脑键盘,而不去熟悉“原始数据”(raw data)。查看数据的方法包括,计算数据的“主要统计量”(summary statistics),比如,均值、最大最小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画图;以及增加对数据的“感觉”(get a feel for the data)。在查看数据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数据中是否存在不一致的地方(inconsistency),比如,出现了不可能、不现实或可疑的取值。如果发现,则要须进行处理(比如,可能是数据输入错误),这被称为“数据清理”(data cleaning)。
5、模型应尽量简洁(Keep It Sensibly Simple, KISS) 尽量不要把模型搞得太复杂。“从小到大”(specific-to-general)的建模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偏差较大(因为存在遗漏变量)。而“从大到小”(general-to-specific)的建模方法偏差小,但却不易执行。通常的折衷方案是,选择简单而有解释力的模型。
6、理解计量结果(Use the interocular trauma test) 计算机输出的计量结果常常很多页,包含密密麻麻的表格与数字。如果你尝试了各种不同的计量方法与控制变量(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s),则结果就会更复杂。如何看这些结果?只能用双眼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直到看明白为止。比如,系数的符号对吗?大小合理吗?主要变量在统计上显著吗?与经济理论矛盾吗?如果把你的结果告诉外行,他会发笑吗(the laugh test)?
7、理解数据挖掘的成本与收益(Understand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data mining) 不好的“数据挖掘”(data mining)指的是,根据数据的特征来设定计量模型。这种数据挖掘之所以不好,是因为模型设定是由数据产生的,如果再用这个数据去检验由它产生的模型,那么就不是客观的检验。比如,进行回归之后,发现主要变量的系数不显著,有些研究者就想使用“何种方法”,能使得它变得显著。事实上,“系数不显著”本身也是一种结果,也可以在论文中汇报。如果数据本身没有问题,则它或许预示着,实证数据与理论相矛盾,故可能需要对当前的理论进行修正。 好的“数据挖掘”指的是,对数据进行各种“实验”,以期发现数据中的某种规律性,发现模型设定的错误,以此改进理论。 事实上,一定程度的数据挖掘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两种形式的数据挖掘的界限并不清晰,正如Heckman(2000)指出,“While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in using the data that suggest a theory to test that theory, even more important problems arise from refusing to learn from the data in revising economic models”。
8、权衡理论与现实(Be prepared to compromise) 在一般情况下,计量实践中的问题与理论计量经济学中最接近的情形会有一定的距离。比如,使用的代理变量,是否满足教科书中对代理变量的要求?内生解释变量问题是否严重?单位根检验的结果是否可信?因此,通常需要在现实与理论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妥协。
9、区分统计显著性与经济显著性(Do not confus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ith meaningful magnitude) 通常,样本容量越大,则估计值的标准差越小,该系数的“统计显著性”(statistical significance)就越高。但如果该系数估计值为0.001,则可能不具有“经济显著性”(economic
5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Chapter_26_如何做实证研究28等内容。 
 只要有出资人做交易利息就会下降,因此小额度的利率较...26 43 72 48 43 48 5 47% 53% 10% 33.3% ...如何写实证经济学论文 9页 5下载券 实证研究论文 ...  如何写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格式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实证文章应该要注意的一些东西实证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写实证论文) 如何写实证论文)一、实证研究论文...  Chapter_26_如何做实证研究 隐藏&& 如何做规范的 规范的实证研究 第 26 章 如何做规范的实证研究在本书中, 我们已经学了不少的计量经济学知识。 到底应该如何...  44页 免费 Chapter_26_如何做实证研究... 8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  龙源期刊网 .cn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作者:马莎莎 来源:《财经界? 学术版》2014 年第 06 期 摘要:几年我国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加,但实证...  实证研究论文数据分析方法详解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学海无涯苦作舟! 修订日: 实证论文数据分析方法详解 以下面研究模型为例来说明实证论文数据分析...  (2)研究方法的务实性。实证会计研究是建立在考察和实验会计实务所得 到的经验的基础上的, 旨在解释会计为什么如此,会计人员为何这样做而非那样 做, 以及对这此...  CHAPTER 26 solutions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CHAPTER 26 SOLUTIONS TO TEXT PROBLEMS: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1. a. The bond of an eastern Europe ...应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_甜梦文库
应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篇 导言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复习题 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 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 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 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 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 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 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 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 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 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 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 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 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 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 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 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个 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 又是经济合作伙伴。 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 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 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 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 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 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 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 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 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 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 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 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 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 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答: 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 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 升。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 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 但是商 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 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问题与应用 1.描写下列各种情况所面临的权衡取舍: A.一个家庭决定是否买一辆车。 答:如果买新车就要减少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如:外出旅行,购置新家具;如果不买 新车就享受不到驾驶新车外出的方便和舒适。 B.国会议员决定对国家公园支出多少。 答:对国家公园的支出数额大,国家公园的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但同时,政府可用于交通、邮电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支出就会减少。 C.一个公司总裁决定是否开一家新厂。 答:开一家新厂可以扩大企业规模,生产更多的产品。但可能用于企业研发的资金就少 了。这样,企业开发新产品、利用新技术的进度可能会减慢。 D.一个教授决定用多少时间备课。 答:教授如果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搞研究,可能会出更多的成果,但备课时间的减少 会影响给学生授课的质量。 2.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旅馆、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 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你将如何比较收益与成本呢? 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 定目标, 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 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 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 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 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 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并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如 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 100 美元。你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支付 5%利率的银行 账户中存一年。现在花掉 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答:现在花掉 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 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5.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已经投资 500 万美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 有完成。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入使你们新产品的预 期销售额减少为 300 万美元。如果完成这项开发还要花费 100 万美元,你还应该继续进行 这项开发吗?为了完成这项开发你应该最多花费多少? 答:还应该继续这项开发。因为现在它的边际收益是 300 万美元,而边际成本是 100 万 美元。为了完成这项开发我最多能再花 300 万美元。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有利 可图。 6. 三位魔力饮料的经理正在讨论可能的生产增加。 每位经理提出了作出这个决策的一种 方法: 哈里:我们应该检查一下我们公司的生产率――每个工人生产的加仑数――上升了,还 是下降了。 罗恩:我们应该检查一下我们的平均成本――每个工人的成本――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赫尔缪尼:我们应该检查一下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还是小于额外的成本。 你认为谁对?为什么? 答:我认为赫尔缪尼提出的决策方法正确。因为只有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它 的额外成本时,多卖一加仑饮料才是有利可图的。理性人应该考虑边际量。 7.社会保障制度为 65 岁以上的人提供收入。如果一个社会保障的领取者决定去工作并 赚一些钱,他(或她)所领到的社会保障津贴通常会减少。 A.提供社会保障如何影响人们在工作时期储蓄的激励? 答: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以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因此,人们不用为 不能工作时的生活费而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 D.与较高收入相关的津贴减少如何影响 65 岁以上的人的工作激励? 答: 与较高收入相关的津贴减少会使 65 岁以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再积极进取。 因为努力工 作获得高收入反而会使得到的津贴减少,所以对 65 岁以上的人的努力工作的激励减少了。 8.最近改革政府反贫困计划的法案限制许多福利领取者只领取两年的津贴。 A.这些变动如何影响对工作的激励? 答:这项反贫困计划法案的改革会激励那些只能领取两年津贴的福利领取者努力寻找工 作,如果在两年内不能使自己获得工作,两年之后,这些福利领取者就没有收入了。 B.这些变动如何反映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 答:这些变动反映了法案改革者提高效率和适当降低公平性的意图。 9.你的室友做饭比你好,但你清扫房间可以比你的室友快。如果你的室友承担全部做饭 工作,你承担全部清扫工作,这比你们平均分摊每一项工作时你要花费的时间多了,还是少 了?试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说明专业化和贸易如何使两个国家的状况变得更好。 答:我们俩各自承担自己擅长的工作比我们平均分摊每一项工作时,我要花费的时间少 了,因为娴熟的技巧使工作效率提高。 举例:假设 A 国比 B 国擅长生产丝绸,而 B 国生产皮毛制品的效率比 A 国高,如果 A 国 专门生产丝绸,B 国专门生产皮毛制品,由于它们各自在相关生产上的优势,会使两种商品 的生产率提高,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在市场上供应。这样,A、B 两国间的专业分工和 相互贸易使两国消费者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可供消费,两国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10.假设美国经济采用了中央计划,而且你成为主要计划者。在你需要为下一年作出的 千百万决策中包括生产多少激光唱片, 录制哪些艺术家的激光唱片, 以及谁应该得到这些激 光唱片。 A.为了理智地做出这些决策,你需要有关激光唱片行业的哪些信息?你需要有关在美国 的每个人的哪些信息? 答:我需要知道激光唱片行业的年销售量及其发展趋势,每种唱片的销售情况,激光唱 片行业的生产能力、生产成本、利润水平等。 对于美国的每个人,我需要知道他们喜欢谁的唱片,一年会买多少唱片及对不同唱片的 支付意愿。 B.你关于激光唱片的决策如何影响你的其他决策,例如,要生产多少激光唱机,或者生 产多少盒式录音带?你的一些其他经济决策会如何改变你对激光唱片的看法? 答:由于激光唱片存在着替代品和互补品,对激光唱片的生产决策会影响对它的替代品 和互补品的生产决策。如果要增加激光唱片的产量,就要增加它的互补品的产量,相应减少 替代品的产量,例如,增加激光唱机的生产,减少盒式录音带的生产。反过来说,激光唱片 的生产决策也将受到它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生产决策的影响。 11.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是出于关注平等的动机还是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在关注 效率的情况下,讨论所涉及的市场失灵的类型。 A.管制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 答:这是关注效率,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市场势力的存在。可能某地只有一家有线电视台, 由于没有竞争者, 有线电视台会向有线频道的消费者收取高出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这是垄 断。垄断市场不能使稀缺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规定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 会提高市场效率。 B.向一些穷人提供可用来购买食物的票证。 答:这是出于关注平等的动机,政府这样做是想把经济蛋糕更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人。 C.在公共场所禁止抽烟。 答:这是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因为公共场所中的吸烟行为会污染空气,影响周围不吸 烟者的身体健康,对社会产生了有害的外部性,而外部性正是市场失灵的一种情况,而这也 正是政府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原因。 D.把美孚石油公司(它曾拥有 90%的炼油厂)分解为几个较小的公司。 答: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势力。美孚石油公司在美国石油业中属 于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很容易形成市场垄断。垄断市场的效率低 于竞争市场的效率。因此,政府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分解它。 E.对收入高的人实行高个人所得税税率。 答:出于关注平等的动机,让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有助于社会财富在社 会成员中更公平的分配。 F.制定禁止酒后开车的法律。 答: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市场失灵是市场外部性造成的。酒后开车对其他人的生命造 成威胁,禁止酒后开车可以提高人们的安全保障。 12.从平等和效率的角度讨论下面每种说法: A.“应该保证社会上每个人尽可能最好的医疗保健。” 答:这个观点是出于平等的动机。但这样做会以降低效率为代价,每个人都拥有最好的 医疗保健,人们就不会为了争取好的医疗保健条件而努力工作,会降低工作的激励。 B.“当工人被解雇时,应该能使他们在找到一份新工作之前一直领取失业津贴。” 答:从公平的角度来讲,这种说法极大地体现了平等性。在工人被迫失去工作后到找到 新工作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失业津贴的发放使他们能够维持生活。从效率的角度来讲,这种 说法减少了对工作的激励。既然在找到新工作之前,不劳动也可以获得维持生活的收入,被 解雇者就不会急于寻找工作。 13.你的生活水平在哪些方面不同于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年轻时的生活水平。为什么会发 生这些变化? 答: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我的生活水平均高于我的父母或祖父母年轻时的生活 水平。 发生这些变化是因为生产率大大地提高了。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与生产率的变 化有关,高生产率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供人们消费。 14.假设美国人决定把他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如果银行把这笔钱借给企业,企业用这 笔钱建设新工厂, 这种高储蓄会如何加快生产率增长呢?你认为谁会从更高生产率中获益呢? 社会会得到免费午餐吗? 答:高储蓄使银行可以有更多的资金贷给企业,于是企业可以从银行那里获得更多更便 宜的贷款投入到生产中去,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训工人、改善生产条件 等等。这样就会提高生产率。但是从长期来看,高储蓄意味着用于消费的资金减少,会造成 市场需求降低。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不出去,市场陷人疲软之中,生产企业的利润减少。于 是,企业减少产量,甚至解雇工人以降低成本。社会经济发展减缓,甚至停滞。所以高储蓄 换来的生产率提高只能使社会暂时获益,无法持久。 15.假设每个人在第二天醒来时发现,政府给了他们一笔等于已有钱数的额外津贴。解 释货币供给量翻一番对以下情况会有什么影响: A.支出于物品与劳务的总量。 答:支出于物品与劳务的总货币量会增加。但收入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总货币量的增 长幅度会低于人们收入的增长幅度,不会比过去翻一番。 D.价格是粘性时的物品与劳务的购买量。 答:如果价格是粘性的,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量会大大增加。因为人们现在手中有比过 去多一倍的钱,而商品与劳务的价格还和过去一样。 C.价格可以调整时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答:如果价格可以调整,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会因为需求的增加而上升,甚至会翻上一番。 16.设想你是一个决策者,正要决定是否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了作出理智的决策,你对 通货膨胀、失业和两者之间的权衡取舍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答:我要了解通货膨胀率、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失业各自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有多大,即 通货膨胀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会有多大的反应, 失业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对社会产生 多大的冲击, 以及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对失业率的影响程度, 还要估算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 衡取舍在不同的政策措施下会维持多长时间。第二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复习题 1.经济学如何像一门科学? 答:经济学家努力以科学家的客观态度来探讨经济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提出理论、收集 资料, 并分析这些资料以努力证明或否定他们提出的理论来研究社会。 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的 过程和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科学家研究自然是一样的。所以说经济学也是一门科学。 2.为什么经济学家要作出假设? 答: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对不同的问题作出不同的假设,略去对问题的 答案没有实质影响的因素,突出实质性的内容,使我们可以集中进行思考。 3。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吗? 答:经济模型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它们忽 略掉了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 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模型是为 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 4. 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 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 300 千克,如 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 1 000 升。L1 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 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 L2 线。因为在生产 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图 2―1生产可能性边界5.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效率”的思想。 答:如果经济可以利用它所得到的全部稀缺资源,就可以说这种结果是有效率的。生产 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有效率的生产水平。 当经济在这种点上进行生产时, 不减少另一种物 品的生产就不能增加一种物品的生产。 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代表一种无效率的结果。 由 于某种原因,该经济所生产的小于它用所得到的资源能生产的。 6.经济学分为哪两个分领域?解释每个分领域各研究什么? 答: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中的个体现 象, 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体现象, 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7.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实证表述是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是描述性的。规范表述是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 何运行的观点,是命令性的。两者的主要差别是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正确性。从原则上讲, 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描述。 而规范表述的判断不仅涉及事实数据, 还涉及价 值观的问题。 举例:实证表述: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规范表述:政府应该向企业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8.什么是经济顾问委员会? 答:经济顾问委员会是美国总统及政府经济参谋机构,它由三位委员和数十名经济学家 组成,向总统提出经济建议,并负责撰写每年的《总统经济报告》。 9.为什么经济学家有时会向决策者提出相互冲突的建议? 答:经济学家对同一个问题作不同建议的主要原因有三条: ①经济学家们可能对不同理论的正确性或重要参数的大小有不同的判断; ②经济学家们的价值观可能不同;问题与应用 1.描述你正在学习的其他学科中所用的一些不常见的语言。为什么这些特殊术语有用? 答:会计中讨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结转、冲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等。 这些特殊的术语提供一种使你能够认识和研究会计这一学科的新的、有用的思考方式。 2.经济学中一个普通的假设是,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的产品是无法区分的。讨论这个假 设对下列每一个行业是不是一个合理的假设: A.钢铁 答:对于钢铁,这种假设是合理的,因为钢铁行业的不同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其物理和 化学性质基本是差不多的。 B.小说 答:对于小说,这种假设不合理。因为在小说这一文学范畴中,不同作家写出的作品从 内容到手法都有极大的不同。 C. 小麦 答:对于小麦,这一假设合理。因为不同家庭生产的小麦从总体上说基本无差别。 D.快餐 答:对于快餐,这一假设不太合理。每一种快餐店提供的食品在内容和口味上会有所不 同。例如:洋快餐和中式快餐应有很大的差别。 3. 画一张循环流向图, 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 部分。 A.萨姆向店主支付 1 美元买了 1 夸脱牛奶。 答:属于过程(4)和(8),消费者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购买消费品,支出货币。 B.萨莉在快餐店工作,每小时赚 4.5 美元。 答:属于过程(1)和(5),萨莉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劳动,获得工资收入。 C.萨琳娜花 7 美元看了一场电影。 答:属于过程(4)和(8),萨琳娜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支出 7 美元,消费了一场电影。 D.斯图亚特从他的顶峰工业公司 10%的所有权中赚到了 1 万美元。 答:属于过程(1)和(5),斯图亚特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资本,获得分红收入。图 2―2循环流向图4.设想一个生产军用品和消费品的社会,我们把这些物品称为“大炮”和“黄油”。 A.画出大炮与黄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解释为什么这条边界的形状最有可能是向外凸出。 答:假设该社会如果将全部资源用来生产“大炮”,可以生产 500 门炮;如果将全部资源 用来生产黄油,可以生产 2 000 千克黄油。图 2―3大炮与黄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图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最有可能性是向外凸出的。 这是因为, 根据大炮衡量的黄油的机 会成本取决于经济中正在生产的每种物品的数量。 当经济用它的大部分资源生产黄油时, 生 产可能性边界是非常陡峭的。 因为甚至最适于生产大炮的工人和机器都被用来生产黄油, 经 济为了每千克黄油所放弃的大炮数量的增加相当可观。 与此相比, 当经济把其大部分资源用 于生产大炮时,生产可能性边界非常平坦。在这种情况下,最适于生产大炮的资源已经用于 大炮行业,经济为每一千克黄油所放弃的大炮数量的增加是微不足道的。 B.标出这个经济不可能实现的一点。标出可以实现但无效率的一点。 答:如图 2―3,A 点是经济不可能实现的一点。月点是可以实现但无效率的一点。 C.设想这个社会有两个政党,称为鹰党(想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鸽党 (想有较小的军事 力量)。表示出鹰党会选择的一点和鸽党会选择的一点。 答:鹰党会选择 C 点,尽量多生产大炮,尽可能少生产黄油。鸽党会选择 D 点,多生产 黄油而少生产大炮。 D.假想一个侵略成性的邻国减少了军事力量。结果鹰党和鸽党都等量减少了自己合意 的大炮生产。用黄油的生产来衡量,哪一个党得到更大的“和平红利”?并解释之。 答:用黄油的生产来衡量,鹰党得到更大的“和平红利”。在鹰党的政策下,经济用它的 大部分资源生产大炮, 甚至最适于生产黄油的工人和机器都被用来生产大炮, 经济为了每大 炮所放弃的黄油数量的增加相当可观。 因此, 当鹰党决定少生产大炮时, 黄油产量增加很大。 与此相比, 鸽党本来就把大部分资源用于生产黄油, 经济为每千克黄油所放弃的大炮数量微 乎其微。因此,再少生产一门大炮,所带来的黄油数量的增加也是很微小的。 5. 第一章讨论的第一个经济学原理是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 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社会 在清洁的环境与高收入之间的权衡取舍。 你认为什么因素决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和位置? 说明如果工程师开发了一种几乎没有废气的汽车发动机,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本题讨论的是环境清洁和高收入的组合。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两种产品是完全 交替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是不能实现的状态。 图 2―4 表明, 若将该经济的所有资源都用于改善环境, 人们可以享受到 A 级的环境条件; 若将所有的资源所得用来发工资,人均收入可达 1000 元。人们要想增加收入,就必须减少 对环境改善的支出,于是环境指数下降。反之,要想享受清洁的环境,就要减少收入。这就 是清洁的环境与高收入之间的权衡取舍。 我认为决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和位置的因素主 要有: 这一经济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数量和技术水平。 如果工程师开发厂一种几乎无废气的汽 车发动机,就是改善环境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外移(如图 2―4)。图 2―4生产可能性边界一种几乎无废气的汽车发动机的发明,使环境与收入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 6.把下列题目分别归人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 A.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的决策 B.政府管制对汽车废气的影响 C.高国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D.企业关于雇佣多少工人的决策 E.通货膨胀率和货币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答:A、B、D 属于微观经济学;C、E 属于宏观经济学。 7.把下列每种表述归人实证表述或规范表述,并解释之。 A.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B.减少货币增长率将降低通货膨胀率。 C.美联储应该降低货币增长率。 D.社会应该要求福利领取者去找工作。 E.降低税率鼓励人们更多地工作和更多地储蓄。 答:A、B 属于实证表述。它们都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C、D 属于规范表述。它们是命 令式的,在告诉政府应该怎样做。E 属于模棱两可。它既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又是在向政 府提出应该怎样做。 8.把教材中表 2―2 中的每个表述分为实证的、规范的或模棱两可的。并解释之。 答:(1)、(2)、(6)、(8)属于实证表述。它们都是描述性的,描述经济问题是什么样。 (5)和(9)是规范表述。它们是命令式的,在建议政府应该怎样做。 (3)、(4)、(7)、(1())属于模棱两可。既描述了经济现象,又企图建议应该怎样做。 9.如果你是总统,你对你的经济顾问的实证观点更感兴趣,还是对他们的规范观点更感 兴趣?为什么? 答:实证观点是对某一经济现象的描述。规范观点企图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如果 我是总统,我对经济顾问的规范观点更有兴趣。因为我不仅要知道某个经济现象是怎样的, 更重要的是,我必须听取各方面的建议,最终制定出解决经济问题的政策。 10.《总统经济报告》包括了有关经济的统计信息以及经济顾问委员会对当前政策问题 的分析。在图书馆中找一份最近年度的总统经济报告,并阅读你感兴趣的问题的章节。概括 出现在的问题,并描述委员会建议的政策。 答:2000 年度的《总统经济报告》着重阐述了新经济。我阅读了其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 关财政政策的内容。 按此报告所述, 当前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保持新经济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增 长和各方面的良性循环。在财政领域,经济学家们认为财政盈余使长期利率下降,资本成本 降低,投资增加,形成了一种新的财政环境。要将这一切保持下去,经济学家们建议:继续 保持财政盈余,努力降低长期利率,增加投资,而且要在财政政策中为大量投资留下空间, 因为储蓄量的减少将使投资必须依赖于国债筹资。(有关的《总统经济报告》原文见本章附 录) 11.谁是现任美联储主席?谁是现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谁是现任财政部长? 答:现任美联储主席是格林斯潘;现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是赫巴德;现任财政部长是 保罗?奥尼尔。 12. 找出一个表 2―1 中所列出的网站。 在这个网站最近要重视的经济趋势或问题是什么? 答:在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网站上,最近(2002 年 6 月 12 日)要重视的经济趋势是:布什 总统推行一年的减税计划已经初见成效,美国经济正在走上一条恢复之路:2002 年一季度 经济增长率为 5.6%,高于 2001 年的 1.2%。居民投资增长迅速,已经超过近六年来的 平均水平。消费者信心在 5 月份达到 1 年半来的最高水平。家庭收入和支出都在上升。 但是,当前的失业率仍旧很高,商业投资也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水平。美国还面临着反恐 怖的任务,既要在海外打赢这场反恐战,又要保卫本土。军费开支,对航空、邮电等行业的 安全防范和应付紧急情况的开支在政府预算中大幅增长。但减税使财政收入减少。 然而,美国政府坚定地认为: 只有经济增长和工作岗位的创造才是未来财政盈余的关键。 税收增加并不能创造盈余。 13. 你预期经济学家对公共政策的分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吗?为什么是或不是? 他们的争议会完全消除吗?为什么会或不会? 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家对公共政策的分歧不会越来越少。因为经济生活中经常 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情况, 某个公共政策不会对所有的经济情况都适用。 经济学家间的争议不 会完全消除, 因为他们对具体数据和情况所作出的科学判断不同, 而且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第三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复习题 1.解释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有什么不同。 答: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 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2.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答:拳王阿里无论是进行拳击比赛还是清理自家门前的垃圾都比邻居的小伙子迈克更有 效率。阿里进行半小时的比赛可获 5 万美元,他也可以在半小时内清理完垃圾。而迈克清理 阿里家的垃圾需要 1 小时,在同样的时间里,他可以出去打工并赚 10 美元。可以看出,阿 里在这两件事上都有绝对优势。 但迈克清理垃圾的机会成本是]0 美元, 阿里的机会成本是 5 万美元。因此,迈克在清理垃圾上有比较优势。 3.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用你的第二题答案的例子来解释你 的推理。 答:对贸易来说,比较优势重要。从第二题的例子来看,每个人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 事情,同时相互交换物品或劳务,可以使大家都达到经济上的更优状态。如上例,阿里不应 该清理垃圾,而应该去参加拳击比赛。他应该雇用迈克去清理垃圾。只要他支付给迈克高于 10 美元低于 5 万美元的工钱,双方的状况都会更好。 4.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答:因为每个国家都会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在生产上进行分 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使世界经济的总产量增加,同时相互间进行贸 易,每个国家的消费者都可以消费更多的物品和劳务,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实现更大的繁荣。问题与应用 1.考虑我们本章例子中的农民和牧牛人。解释为什么农民生产 1 磅牛肉的机会成本是 2 磅土豆?解释为什么牧牛人生产 1 磅牛肉的机会成本是 1/8 磅土豆? 答:因为农民生产 1 磅土豆需要 10 小时,生产 1 磅牛肉需要 20 小时。所以,他在生产 1 磅牛肉的时间里可以生产 2 磅土豆。也就是说,农民生产 1 磅牛肉的机会成本是 2 磅土 豆。同理,牧牛人生产 1 磅牛肉需要 1 小时,生产 1 磅土豆需要 8 小时,也就是在生产 1 磅牛肉的时间里可以生产 1/8 磅土豆。因此,牧牛人生产 1 磅牛肉的机会成本是 1/8 磅 土豆。 2.玛利亚 1 小时可以读 20 页经济学书。她还可以 1 小时读 50 页社会学著作。她每天 学习 5 小时。 A.画出玛利亚读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图 3―1玛利亚读书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玛利亚阅读 100 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玛利亚读 100 页社会学著作需要 2 小时,读 20 页经济学著作需要 1 小时,所以她 在 2 小时内可读 40 页经济学著作。她读 100 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读 40 页经济学著 作。 3. 美国和日本工人每人每年可以生产 4 辆汽车。 一个美国工人一年可以生产 10 吨粮食。 而一个日本工人一年可以生产 5 吨粮食。为了使事情简单,假设每个国家有 1 亿工人。 A.根据这种情况,作出类似于教材表 3―1 的表。 答: 表 3―1 美国工人和日本工人的机会成本1 个工人生产 1 辆(吨)物品的时间(年) 粮食 美国 日本 1/10 1/5 汽车 1/4 1/4 1 亿工人 1 年的产量(亿吨/亿辆) 粮食 10 5 汽车 4 4B.画出美国和日本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b)日本的生产查可能性边界 图 3―2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对美国来说,1 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 2.5 吨粮食;1 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 0.4 辆汽车。 对日本来说,1 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 1.25 吨粮食;1 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 0.8 辆汽车。 表 3―2 汽车和粮食的机会成本1 辆(吨)的机会成本 汽车(根据放弃的粮食)(吨) 美国 日本 2.5 1.25 粮食(根据放弃的汽车)(辆) 0.4 0.8D.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中有绝对优势?生产粮食呢? 答:美国在生产粮食中占有绝对优势。美国和日本生产汽车的绝对能力是相同的。 E.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中有比较优势?生产粮食呢? 答:美国在生产粮食上有比较优势,日本在生产汽车上有比较优势。 F.没有贸易时,每个国家有一半工人生产汽车,一半工人生产粮食。每个国家能生产多 少汽车和粮食呢? 答:美国 1 年可以生产出 5 亿吨粮食和 2 亿辆汽车,日本 1 年可以生产出 2.5 亿吨粮 食和 2 亿辆汽车。 G.从没有贸易的状况出发,举例说明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的状况更好。 答:如果没有贸易,美国和日本 1 年一共可以消费 7.5 亿吨粮食(5+ 2.5)和 4 亿辆汽 车(2+2)。如果美国和日本分工,各司其能。美国专门生产它有比较优势的粮食,1 年可产 10 亿吨;日本专门生产它有比较优势的汽车,1 年可产 4 亿辆。两者再进行贸易,互通有 无,两国每年可以享受 10 亿吨粮食和 4 亿辆汽车,比没有分工和贸易时多出 2.5 亿吨粮 食(10-7.5)。所以,贸易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4.帕特和克里斯是室友。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理所当然)但也剩下一些时间用于 他们喜爱的活动:做比萨饼和制作清凉饮料。帕特制作 1 加仑清凉饮料需要 4 小时,做 1 块比萨饼需要 2 小时。克里斯制作 1 加仑清凉饮料需要 6 小时,做 1 块比萨饼需要 4 小时。 A. 每个室友做 1 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谁在做比萨饼上有比较优势?谁在做比萨饼 上有绝对优势? 答:帕特做 1 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 1/2 加仑清凉饮料。克里斯制作 1 块比萨饼的机 会成本是 2/3 加仑清凉饮料。帕特在做比萨饼上既有绝对优势又有比较优势。 B.如果帕特和克里斯互相交换食物,谁将用比萨饼换取清凉饮料? 答:帕特将用比萨饼换清凉饮料。 C. 可以用若干加仑清凉饮料来表示比萨饼的价格。 能使两个室友状况都更好的比萨饼交 易的最高价格是多少?最低价格是多少?并解释之。 答:1 块比萨饼的最高价格是 2/3 加仑清凉饮料,最低价格是 1/2 加仑清凉饮料。因 为帕特在做比萨上有比较优势,并且机会成本是 1/2 加仑清凉饮料。如果两个室友之间实 行贸易,他会选择生产比萨饼,并与克里斯交换清凉饮料。如果 1 块比萨交换不到 1/2 加 仑清凉饮料,帕特就宁可少生产 1 块比萨饼,而自己去生产 1/2 加仑清凉饮料。克里斯在 生产清凉饮料上有比较优势,机会成本是 3/2 块比萨饼。在贸易中,他会选择生产清凉饮 料并与帕特交换比萨饼。对于克里斯而言,1 加仑清凉饮料最少要换 3/2 块比萨饼,也就 是说, 块比萨饼的最高价格是 2/3 加仑清凉饮料。 1 如果 1 块比萨饼的价格高于 2/3 加仑 清凉饮料,克里斯的 1 加仑清凉饮料就换不到 3/2 块比萨饼。那他就宁可少生产 1 加仑饮 料,自己去生产 3/2 块比萨饼。 5.假设加拿大有 1 000 万工人,而且每个工人 1 年可生产两辆汽车或 30 蒲式耳小麦。 A. 加拿大生产 1 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加拿大生产 1 蒲式耳小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解释这两种物品机会成本之间的关系。 答:加拿大生产 1 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 15 蒲式耳小麦。生产 1 蒲式耳小麦的机会成本 是 1/15 辆汽车。这两种物品机会成本之间互为倒数关系。 B.画出加拿大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加拿大选择消费 1 000 万辆汽车,没有贸易时 它可以消费多少小麦?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标出这一点。图 3―3加拿大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答:没有贸易时,加拿大可消费 15 000 万蒲式耳小麦。有贸易时,加拿大可消费 1 0 00 万辆汽车和 20 000 万蒲式耳小麦。 C.现在假设美国从加拿大购买 1 000 万辆汽车,每辆汽车交换 20 蒲式耳小麦。如果加 拿大继续消费 1 000 万辆汽车,这种交易使加拿大还能消费多少小麦?在你的图上标出这一 点。加拿大应该接受这项交易吗? 答:这种交易使加拿大还能消费 20 000 万蒲式耳小麦(20X1 000)。加拿大应该接受这 项交易,因为它使加拿大可消费的物品总量增加了。 6. 考虑一个正在写一本书的教授。 该教授无论写书还是收集所需要的数据都比他大学中 的任何一个人快。他仍然要付钱让学生在图书馆收集数据。这样做明智吗?并解释之。 答:明智。假设教授写 1 本书要 1 年,收集写 1 本书所需要的数据要 4 个月。一名学生 写 1 本书要 2 年,收集写 1 本书所需要的数据要 6 个月。那么,教授收集数据的机会成本 是 1/3 本书,而学生收集数据的机会成本是 1/4 本书。可见,学生在收集数据方面有比 较优势。所以,教授花钱雇学生帮他收集数据是明智的。 7.英格兰和苏格兰都生产烤饼和毛衣。假设一个英格兰工人每小时能生产 50 个烤饼或 1 件毛衣。假设一个苏格兰工人每小时能生产 40 个烤饼或 2 件毛衣。 A.哪一国在生产每种物品上有绝对优势?哪一国有比较优势? 答:英格兰工人在生产烤饼上有绝对优势,苏格兰工人在生产毛衣上有绝对优势。1 个 英格兰工人生产 1 个烤饼的机会成本是 1/50 件毛衣, 生产 1 件毛衣的机会成本是 50 个烤 饼。 个苏格兰工人生产 1 个烤饼的机会成本是 1/20 件毛衣, 1 生产 1 件毛衣的机会成本是 20 个烤饼。可见,英格兰工人在生产烤饼上有比较优势,苏格兰人在生产毛衣上有比较优 势。 B.如果英格兰和苏格兰决定进行贸易,苏格兰将用什么商品与英格兰交易?并解释之。 答:苏格兰人将用毛衣与英格兰人交易。因为他们在生产毛衣上有比较优势。 C.如果一个苏格兰工人一天只能生产一件毛衣,苏格兰仍然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吗?英 格兰仍然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吗?并解释之。 答:如果 1 个苏格兰人 1 天只生产 1 件毛衣,那么他们生产 1 件毛衣的机会成本是 40 个烤饼,仍低于英格兰人生产 1 件毛衣的机会成本(50 个烤饼)。所以,苏格兰人在生产毛 衣上仍有比较优势。而此时,1 个苏格兰人生产 1 个烤饼的机会成本是 l/40 件毛衣,仍高 于 1 个英格兰人生产 1 个烤饼的机会成本,即英格兰人在生产烤饼上仍有比较优势。那么 在贸易中,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仍都能受益。 8.再考虑本章中所讨论的农民和牧牛人。 A.假设技术进步使农民能更好地生产牛肉,因此他现在生产 1 磅牛肉只需要 2 小时, 现在他的牛肉和土豆的机会成本是多少?这改变了他的比较优势吗? 答:农民现在生产 1 磅牛肉的机会成本是 1/5 磅土豆,生产 1 磅土豆的机会成本是 5 磅牛肉。与此相比,牧牛人生产 1 磅牛肉的机会成本是 1/8 磅土豆,生产 1 磅土豆的机会 成本是 8 磅牛肉。技术进步没有改变农民的比较优势,农民仍在生产土豆中占有比较优势。 B.牧牛人建议的交易――3 磅牛肉换 1 磅土豆――对农民仍然有利吗?并解释之。 答:牧牛人建议的交易对农民已经不利。因为在这项建议中,1 磅土豆的价格是 3 磅牛 肉,如果农民放弃 1 磅土豆而自己去生产牛肉,他可以得到 5 磅牛肉。即农民购买牛肉的 价格高于他生产牛肉的机会成本。 C.提出另一种农民和牧牛人现在一致同意的交易。 答:如果以 6 磅或 7 磅牛肉换 1 磅土豆,农民和牧牛人都会获益。从农民角度考虑交易, 1 磅牛肉的价格(1/6 磅或者 1/7 磅土豆)低于他生产牛肉的机会成本(1/5 磅土豆);从牧 牛人的角度考虑,1 磅土豆的价格(6 磅或 7 磅牛肉)低于他生产土豆的机会成本(8 磅牛肉)。 9.下表描述了巴塞巴利亚国两个城市的生产可能性: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红补袜子量 波士顿 芝加哥 3 2 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白袜子量 3 1A.没有贸易时,波士顿一双白袜子的价格(用红袜子表示)是多少?芝加哥的价格是多少? 答:没有贸易时,波士顿 1 双白袜子的价格是 1 双红袜子,芝加哥 1 双白袜子的价格是 2 双红袜子。 B.哪个城市在生产每种颜色的袜子上有绝对优势?哪个城市在生产每种颜色的袜子上有 比较优势? 答:波士顿在生产红、白袜子上都有绝对优势。波士顿在生产白袜子上有比较优势,芝 加哥在生产红袜子上有比较优势。 C.如果这两个城市相互交易,每个城市将出口哪种颜色的袜子? 答:如果它们相互交易,波士顿将出口白袜子,而芝加哥出口红袜子。 D.可以进行交易的价格范围是多少? 答:白袜子的最高价格是 2 双红袜子,最低价格是 1 双红袜子。红袜子的最高价格是 1 双白袜子,最低价格是 1/2 双白袜子。 10.假设德国生产所有物品所用的工人小时都少于法国。 A.在哪种意义上说德国所有物品的成本都低于法国? 答:从绝对优势上说,德国所有物品的成本都低于法国,因为他们生产物品所用工时数 少于法国。 B.在哪种意义上说,法国一些物品的成本较低? 答:从比较优势上说,法国一些物品的成本较低。因为它们的机会成本低于德国。 C.如果德国和法国相互进行贸易,结果两国的状况会变好吗?根据你对(A)和(B)部分的 回答作出解释。 答:如果两国相互进行贸易,它们的状况会变得更好。因为德、法两国各自在一些物品 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它们分工生产各自有比较优势的物品并相互进行交易, 就可以 生产出更多的物品,使两国的状况都更好。 11.下列表述正确还是错误?对每种情况作出解释。 A.“即使一国在所有物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两国也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 答:对。因为一国即使在生产所有的物品上都有绝对优势,它也不可能在所有物品上都 有比较优势。相反,即使一国在所有物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它也会在某些物品上具 有比较优势。 B.“某些极有才能的人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有比较优势。” 答:错。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在做两件事情上都拥有比较优势,因为如果用一件事情表示 另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那么这两件事情的机会成本互为倒数。 C.“如果某种贸易对一个人是好事,那么,它就不能对另一个人也是好事。” 答:错。贸易所达到的是双赢或多赢局面。在贸易中,人们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品,社会总产量增加,每个人的状况会变得更好。第二篇 供给与需求(Ⅰ):市场如何运行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复习题 1.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他决定价格。这 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 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通常情况下,寡头们会尽力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高 的市场价格。 还有垄断竞争市场, 这是一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由于各自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什么因素决定买者对一种物品的需求量? 答:物品的价格、买者的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买者的嗜好和预期决定买者对一种物 品的需求量。 3.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如何相关联?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 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需求表是需求曲线 上若干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 升,需求量会减少。 4.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 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5.波匹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波匹 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 答:菠菜对波匹来说是低档物品。因为波匹的收入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而增大。 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6。什么因素决定了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 答: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决定了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 7.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如何关联?为什么供给曲线向石上方倾斜? 答:供给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 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供给曲线是供给表的图形表示, 供给表是供给曲线上点的坐标 的数字排列。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所以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8.生产者技术的变动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 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答:生产者技术的变动引起了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变化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9.给市场均衡下定义,描述使市场向均衡变动的力量。 答:当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即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时,这一点叫 做市场的均衡。使市场达到均衡的力量是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求大于供, 供给者发现提高价格也不会减少销售量,于是价格就会上升,直到均衡价格为止。当价格高 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供大于求,供给者发现自己的物品发生积压,为了扩大销售量他们会 降价,价格下降到均衡价格时为止。 10.啤酒与比萨饼是互补品,因为人们常常边吃比萨饼,边喝啤酒。当啤酒价格上升时, 比萨饼市场的供给、需求、供给量、需求量以及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因为啤酒和比萨饼是互补品,所以当啤酒价格上升而其他条件不变时,啤酒的需求 会下降,比萨饼的需求也下降。而比萨饼的供给并没有什么原因使它变动,这样,比萨饼的 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而供给曲线不变。达到市场均衡时的供给量、需求量、均衡价格都会 下降。 11。描述市场经济中价格的作用。 答:市场经济中价格是推动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与供给量达到均衡状态的力量,是指导 资源配置的信号。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它 指引着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问题与应用 1.用供求图解释下面每一种表述: A.当寒流袭击佛罗里达时,全国超市中橘子汁的价格上升。 答: 图 4―1 全国超市中橘子汁的供求图 B.当每年夏天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旅馆房间的价格直线下跌。 答: 图 4―2 加勒比地区旅馆房间的供求图 C.当中东爆发战争时,汽油价格上升,而二手凯迪拉克车的价格下降。 答: (b)汽油涨价所引起的二手凯迪拉车的供求变动 图 4―3 中东战争对凯迪拉车二手车的影响 2.“练习本需求增加提高了练习本的需求量,但没有增力 D 练习本的供给量。”这句话对 还是错?并解释之。 答:这句话错,应该是“练习本需求增加提高了练习本的需求量,但没有增加练习本的供 给。”因为只是某种因素影响了练习本的需求,使需求曲线移动或均衡点沿着需求曲线变动。 没有什么因素改变练习本的供给,即练习本的供给曲线不会发生移动。但是一般说来,在其 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的增大会引起供给量的增大。 3.考虑家用旅行车市场。根据下面所列的每一个事件,确定哪一种需求或供给的决定因 素要受到影响。还要指出,需求或供给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然后说明对旅行车价格和数量 的影响。 A.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答:决定需求和供给的预期因素都受到影响。人们预期孩子多了,家庭开支会增大,家 用旅行车的需求会减少。从供给角度来看,由于人口会增加,对家用旅行车的消费量也会增 加,于是生产商会增加供给。 B.钢铁工人罢工提高了钢材价格。 答:决定需求的收入因素受到影响,罢工提高钢材价格,钢铁工人的工资也会提高,家 用旅行车的需求增加。而同时,钢材价格的提高使家用旅行车的投入价格上升,供给减少。 C.工程师开发出用于家庭旅游行车生产的新的自动化机器。 答:决定供给的技术因素受影响,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家用旅行车的供给增加。 D.客货两用车价格上升。 答:决定需求的相关物品价格因素受到影响,由于客货两用车是家用旅行车的替代品, 所以家用旅行车的需求会增加。 E.股市崩溃减少了人们的财产。 答:决定需求的收入因素受到影响,股市的崩溃使人们的股利、分红收人减少,家用旅 行车的需求会减少。 4.20 世纪 90 年代期间,技术进步降低了电脑芯片的成本。你认为这会如何影响电脑市场? 对电脑软件呢?对打字机呢? 答: 图 4―4 电脑市场供求图 技术突破降低芯片成本,使电脑投入价格降低,电脑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电脑的需求曲 线并未改变。于是电脑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图 4―5 电脑软件市场供求图 电脑与电脑软件是互补品。电脑市场均衡数量上升,软件的需求也会上升,需求曲线向 右上方移动,而供给曲线没有改变。于是,软件市场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图 4―6 打字机市场供求图 由于打字机也可以用来打字,它和电脑是替代品。电脑芯片成本降低使电脑价格降低, 销售量上升,人们对打字机的需求会下降。打字机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5.运用供求图,说明下列事件对衬衣市场的影响。 A.南卡罗莱纳的飓风损害了棉花作物 答: 图 4―7 飓风损害了棉花作物对衬衣市场的影响 南卡罗莱纳的飓风减少了棉花的产量,使衬衣的投入价格上升,衬衣的供给曲线向左上 方移动,衬衣的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B.皮夹克价格下降。 答: 图 4―8 皮夹克价格下降对衬衣市场的影响到 皮夹克和衬衣是互补品,皮夹克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使衬衣需求也增加,衬衣的需 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衬衣的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C.所有大学要求早晨的自由体操要穿合适的服装。 答: 图 4―9 自由体操着装的规定对衬衣市场的影响 早晨的自由体操不能穿衬衣,使衬衣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衬衣的价格下降,均衡 数量减少。 D.发明了新织布机。 答: 图 4―10 新织布机的发明对衬衣市场影响 新织布机的发明使衬衣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使衬衣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衬衣的 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6.假定 2005 年是一个孩子出生的暂时高峰。这种婴儿高峰对 2010 年和 2020 年的保姆 服务价格有什么影响?(提示:5 岁的孩子需要保姆,而 15 岁可以当保姆。) 答: 2005 年的生育高峰使 2010 年有更多的 5 岁孩子需要保姆看护, 于是保姆的需求曲线 向右上方移动,由于保姆的供给曲线不发生变化,所以保姆的服务价格上升。到 2020 年, 2005 年出生的孩子都到了可以当保姆的年龄,于是保姆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同时保 姆的需求曲线没有变化,所以保姆的服务价格下降。 7.番茄酱是热狗的互补品(以及调味品)。如果热狗价格上升,番茄酱市场会发生什么变 动?番茄呢?番茄汁呢? 答:如果热狗价格上升,热狗的销售量会下降。因为番茄酱是热狗的互补品,番茄酱的 需求会下降,它的供给并不改变,因此,番茄酱的价格和销售量都会下降。与此相连,番茄 是制作番茄酱的主要原料,对它的需求也会下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番茄的销售量和价 格都会下降。而番茄是番茄汁的主要原料, ,番茄价格下降使番茄汁的生产成本下降,供给 增加,番茄汁的销售量上升,价格下降。 8.本章的案例研究中讨论了把香烟税收作为减少吸烟的一种方法。现在考虑其他烟草产 品市场,例如,雪茄烟和鼻烟。 A.这些产品是香烟的替代品还是互补品? 答:雪茄烟和鼻烟是香烟的替代品。 B.运用供求图,说明如果提高对香烟征收的税收,雪茄烟和鼻烟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 图 4―ll 雪茄烟和鼻烟市场供求图 香烟由于税收提高而价格上升,使人们对雪茄烟和鼻烟的需求增加,它们的需求曲线向 右上方移动,供给曲线不变,于是雪茄烟和鼻烟的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C.如果决策者想减少烟草消费总量,与香烟税配合的政策是什么? 答:要想减少烟草消费总量,与香烟税配合的政策是提高对烟草的税收,或者提高所有 烟类制品的税收。 9.比萨饼市场有以下需求与供给表: 价格 (美元) 4 5 6 7 8 9 需求量 (个) 135 104 81 68 53 39 供给量 (个) 26 53 81 98 110 121画出需求与供给曲线。这个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多少?如果这个市场上实际价格 高于均衡价格,什么因素会使市场趋向于均衡?如果这个市场上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什 么因素会使市场趋向于均衡? 答:这个市场的均衡价格是 6 元,均衡数量是 81 个,当市场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 存在超额供给,供应商们发现比萨饼总是积压,于是供应商会降低价格,增加销量,市场趋 于均衡。当市场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需求,供应商们发现提高价格也不会使 比萨饼的销量减少,于是就会提高价格,市场趋于均衡。 图 4―12 比萨饼的供求图 10.因为百吉圈与奶酪通常一起食用,所以,它们是互补品。 A.我们观察到奶酪的均衡价格与百吉圈的均衡数量同时上升。什么因素引起这种变动型式 ――是面粉价格下降,还是牛奶价格下降?说明并解释你的答案。 答:应该是面粉价格下降引起的。面粉价格下降,使百吉圈的投入价格下降,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而需求曲线不改变。 于是, 百吉圈的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上升。 奶酪与百吉圈是互补品,百吉圈的均衡数量上升,使奶酪的需求增大,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 动,而供给曲线不变化,于是奶酪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上升。牛奶价格下降会引起奶酪 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百吉圈的均衡数量上升和均衡价格上升。因为牛奶价格下 降首先作用于奶酪的供求。 B.再假设奶酪的均衡价格上升了,但百吉圈的均衡数量减少了。什么因素引起这种变动 型式――是面粉价格上升,还是牛奶价格上升?说明并解释你的答案。 答:是牛奶价格上升引起的。牛奶价格上升使奶酪的投人价格上升,供给减少,供给曲 线向左上方移动,而需求曲线不变。于是,奶酪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百吉圈和 奶酪是互补品。奶酪的均衡数量下降使百吉圈的需求下降,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供给 曲线不变。于是,百吉圈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都下降。面粉价格上升首先作用于百吉圈的 供给,使百吉圈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从而,奶酪的均衡价格和数量都下降。 11.假设你们大学里篮球票的价格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现在,需求与供给表如下: 价格(美元) 4 8 12 16 20 需求量(张)
00 供给量(张) 00 A.画出需求和供给曲线。这条供给曲线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为什么这是正确的? 答: 图 4―13 大学篮球票的供求图 图中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大学体育馆里的座位数是固定的,不论每个座位的价格 是多少,组委会最多可以提供的球票数量不改变。也就是说,球票价格的变化不影响球票的 供应量。 B.篮球票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是多少? 答:篮球票的均衡价格是 8 元,均衡数量是 8 000 张。 C.下一年度你们大学计划总计增加 5 000 名学生。增加的学生有以 F 的需求表: 价格(美元) 4 8 12 16 20 需求量(张) 00 1000 0现在把旧生需求表与新生需求表加在一起计算整个大学的新需求表。新的均衡价格和数 量是多少? 表 4―1 篮球票的新需求表 价格(美元) 4 需求量(张) 14000 8 12 16 20 答:因为球票的供给量固定不变,为 8 000 张。所以新的均衡价格是 12 元,均衡数量为 8 000 张。 12. 《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描述了法国香槟酒行业一次成功的推销活动。这篇文章还 提到,“许多企业管理者为香槟酒价格狂涨而兴奋。但他们也担心这种价格急剧上升会引起 需求减少,需求减少又使价格下跌。”这些管理者在分析形势时犯了什么错误?用图形说明你 的答案。 答:管理者在分析形势时错误地分析了香槟酒供求变化的原因,香槟酒的需求量增大不 是价格变化的结果, 而是成功的商业推销改变了人们的嗜好使香摈酒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 动而不是沿着需求曲线变动。 移动的需求曲线使整个香槟酒市场的均衡价格上升, 同时市场 的均衡数量也上升, 人们对香槟酒的有效需求扩大了。 这种价格的上涨不会导致需求的减少。 图 4-14 香槟酒的供求图第五章 弹性及其应用 复习题 1.给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下定义。 答: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需求收入弹性, 是指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 2.列出并解释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一些因素。 答:需求的价格弹性取决于许多形成个人欲望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通常,需求价 格弹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奢侈 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2)相似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似替代品的物品往往富有需求弹 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3)市场的定义。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 弹性往大于范围大的市场,因为范围小的市场上的物品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4)时间 的长短。 物品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需求更富有弹性, 因为在长期中人们有充分的时间来改变 自己的消费嗜好和消费结构。 3.如果弹性大于 1,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如果弹性等于零,需求是完全有弹性 还是完全无弹性? 答:弹性大于 1,需求富有弹性。弹性等于零,需求完全无弹性。 4.根据供求图说明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和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答:如图,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是均衡点,均衡点所对应的价格 P 是均衡价格,所对 应的数量 Q 是均衡数量。P?Q,即阴影部分是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5.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价格上升会如何改变总收益呢?并解释之。 答: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价格上升会使总收益减少。因为需求富有弹性,价格上升引起 需求量减少的如此之多, 以至于大到抵消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 即需求量下降的比例大于 价格上升的比例。 图 5-1 供求图 6.如果一种物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我们把这种物品称为什么? 答: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的物品,我们称为低档物品。 7.如何计算供给的价格弹性?解释这个公式衡量什么? 答: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它是衡量供给量对其价格 变动的反应程度。 8.毕加索油画的供给价格弹性是多大? 答:毕加索油画的供给价格弹性为零。因为不管油画价格怎样变动,画商们不可能再生 产出这种油画,只能提供一个固定的数量。 9.短期供给价格弹性大,还是长期供给弹性大?为什么? 答:长期供给弹性大。因为在短期中,企业不能轻易改变他们的生产规模来增加或减少 一种物品的生产。因此,在短期中供给量对价格常常不敏感。在长期中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规 模或进行产品调整,开发新产品,并且企业可以选择进入或退出市场。因此,在长期中供给 量可以对价格作出相当大的反应。 10.在 20 世纪 70 年代,欧佩克使石油价格急剧上升。是什么因素阻止了他们在 20 世纪 80 年代保持这种高价格呢? 答:由第 9 题的答案可知,短期供给和需求弹性小,而长期供给和需求弹性大。在 20 世 纪 70 年代,欧佩克通过减少石油供给量在短期内使石油价格急剧上升。到了 80 年代,在这 样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消费者会将耗油量大的旧汽车换成节油的新式汽车以节省油费, 其 他一些耗油多的工业产品也有时间逐步改进生产技术以减少用油。 同时, 其他石油生产者看 到有利可图,会增加自己的产量。这样,在长期内,石油的供给和需求较富有弹性,同样的 供给减少只引起价格小幅度上升,使欧佩克无法维持高价。 问题与应用 1.在下列每一对物品中,你认为哪一种物品更富有弹性,为什么? A.指定教科书或神秘小说。 答:神秘小说更富有弹性。因为指定教科书是必需品,价格升高,其需求量也不会变动 多少。而神秘小说属于非必需品,价格上升,人们就会选择少买几本或借阅的方式。 B.贝多芬音乐唱片或一般古典音乐唱片。 答:一般古典音乐唱片更富有弹性。如果一般古典音乐唱片的价格上升,人们可以很容 易地用其他相近的音乐唱片来替代它,而贝多芬音乐唱片的相近替代品就不那么容易找了。 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 C.未来 6 个月的暖气用油或未来 5 年的暖气用油。 答:未来 5 年的暖气用油更富有弹性。因为无论对需求还是对供给来说,时期越长,就 越富有弹性。 D.生啤酒或水。 答:生啤酒更富有弹性。因为水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因素的影响力不大,而生啤酒只是 一种消遣的饮料,价格上升,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就会下降。 2.假设公务乘客和度假乘客对从纽约到波士顿之间民航机票的需求如下: 价格 (美元) 150 200 需求量 (公务乘客)
需求量 (度假乘客)
250 300600 400A。票价从 200 美元上升到 250 美元时,(0 公务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 (㈠度假乘客的需 求价格弹性?(在你的计算中用中点法。) 答:()中点:价格=225,数量=1 950 公务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 =0.23 ()中点:价格=225,数量=700 度假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 =1.29 B.为什么度假乘客与公务乘客的弹性不同? 答:对公务人员来说,时间成本较高,飞机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为了节省时间,即使机 票价格升高,他们的最佳选择还可能是坐飞机,所以他们的机票需求价格弹性小。度假乘客 则不同,他们是为了外出游玩,时间成本比较低。如果机票价格升高,为了节省度假成本, 他们可以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因此,他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3.假设你的激光唱片需求表如下: 价格 8 10 12 14 16 需求量(收入=1 万美元) 40 32 24 16 8 需求量(收入=1.2 万元) 50 45 30 20 12A. 假如你的收入为 1 万美元和 1. 万美元, 2 当激光唱片价格从 8 美元上升到 10 美元时, 用中点法计算你的需求价格弹性。 答:收入为 1 万美元时,中点:价格=9 数量=36 需求价格弹性= =1 收人为 1.2 万美元时,中点:价格=9 数量=47.5 需求价格弹性= =0.47 B.计算在价格为 12 美元和 16 美元情况下,当你的收入从 1 万美元增加到 1.2 万美元 时你的需求收入弹性。 答:价格为 12 美元时,中点:收入=1.1 数量=27 需求收入弹性= =1.22 价格为 16 美元时,中点:收入=1.1 数量=10 需求收入弹性= =2.2 4.艾米莉已决定总是把她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买衣服。 A.她对衣服的需求收入弹性是多少? 答:艾米莉对衣服需求收入弹性为 l。 B.她对衣服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答:她对衣服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1。 C.如果艾米莉的嗜好变了,她决定只把收人的四分之一用于买衣服,她的需求曲线会如 何改变?她的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现在是多少? 答:如果艾米莉只把收入的四分之一用于买衣服,她的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她的 需求弹性收入是 1,价格弹性是 1。 5. 《纽约时报》1996 年 2 月 17 日报道,在地铁票价上升之后乘客减少:“1995 年 12 月, 即价格从 25 美分上升到 1.5 美元的第一个月以后,乘客将近减少 400 万人次,比上一年的 12 月减少了 4.3%。” A.用这些数据估算地铁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 答:地铁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 =0.0086 B.根据你的估算,当票价上升时,地铁当局的收益会有什么变化? 答:根据我的估算,当票价上升时,地铁当局的收益会上升。 C.为什么你估算的弹性可能是不可靠的? 答:乘客乘地铁的季节性因素可能会导致弹性是不可靠的。因为统计的月份正好是新年 前一个月,一般来说,新年前后人们外出探亲、度假的人数增多,交通运输会比平时繁忙, 各种交通工具的载客量一般都会增大。 因此, 票价的提高可能对人们乘地铁的需求影响不大。 但当客流高峰过去后,人们可能会为了节省车费而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上班、上学。这样, 票价升高会使乘地铁人次大大减少,从而地铁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会与原先的估算有所不 同。 6.两个司机――汤姆和杰瑞――每个人开车到加油站。在看价格之前,每个人都发出了 一个指令。汤姆说:“我加 10 加仑汽油。”杰瑞说:“我想加 10 美元汽油。”每个司机需求的 价格弹性是多少? 答:汤姆的价格弹性为 0。因为无论油价是多少,他都要 10 加仑汽油。需求量对于不同 的汽油价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证分析 数据不显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