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因为身体不太舒服 英文好转了家近的小学因为不舒服请了好几次假,会因为请假让老师对孩子印象不好吗

孩子上小学,妈妈的辅导教育很重要——21天换一个好习惯
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孩子生命中一个重要转折点。然而每年那群第一次走进校园的孩子,却表现出不少让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是小学学习中最少的、分量最轻的,这时候应该让孩子拥有自由的空间,等到关键时刻再抓一把也不迟。其实不然。
这类家长到了三年级大多会有一个共同感叹,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已经养成,很多时候已经不再听家长的话了,这时候再下决心要紧跟孩子,往往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很多倍的努力,还不见得有效。为什么会这样? 小学六年,其实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三四年级:是孩子由依赖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强的转型时期,会开始主动积极地接收知识,很多机智的表现,会不时地让父母惊叹。 五六年级:是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识的时期,我们发现,这时候我们口头上能教给他们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作为家长,在这个阶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给孩子提供优良的学习空间与条件,借助书本给孩子传递丰厚的知识。 如此看来,能够让家长的努力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级这个阶段了。一年级作为孩子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转型期,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学校老师心目中的形象,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特点的形成。 作为家长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科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趁着距开学还有一个月时间,现在帮孩子做好入学的习惯、心理准备,再适合不过啦。
家长如何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一、能力篇
二、生活习惯篇
三、心理篇
四、家庭环境改变篇
五、装备篇
六、家长技能篇 一、能力篇 首先起码要孩子: (1)分清左右;自身的左右;黑板上、书上的左右; (2)要认识的字:课表上的字、书的名字、家长的名字 (3)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4)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的名字;家里的电话和父母的联系电话。 (5)有一些规则意识。纪律是个大问题,是保证学习的前提。 然后在入校方面: (1)按要求准时入校,不迟到、不早到,知道有事有病时要请假。 (2)会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主动与别人打招呼。 (3)主动地参加简单的劳动。(在家里家长要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劳动,锻炼劳动能力,学校要进行值日) 教学活动方面: (1)学会准备上课需要的学具和物品。(要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2)听到指令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 (3)上课时坐、立姿势正确,不乱动,不和别人说话。 (4)上课回答问题或发言讲话时先举手。 (5)清楚地记住并完成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不懂的会问。 (6)在教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做到不拖拉,不边做边玩。
(7)学会认真独立地做事情,懂得追求良好的结果。 (8)喜欢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时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9)学会正确使用学具和物品,用过后能收拾整理好,不乱扔。 (10)学会正确的握笔与书写姿势。 (11)懂得爱惜自己的东西,不弄坏、不弄丢。 活动游戏方面: (1)游戏中学会与别人协商、合作,共同完成大家的事情,共同分享成果。 (2)做事有信心,学会克服困难,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完,不半途而废。 (3)学习主动与人谈话与交往,对别人的主动交往要做出积极的反应。 (4)学会主动邀请别人一起游戏,会请求参与别人的游戏。 (5)不乱拿同伴的东西,得到同意后可以借用并在用后归还。 (6)同情关心伙伴,在别人需要时,乐意给予帮助。 (7)学习用协商、讲理的方式解决同伴间的纠纷,不使用武力。 (8)影响或伤害了别人会主动道歉,学习原谅别人的无意过失。 (9)做错了事能接受批评,并愿意改正。 (10)不在室内游戏,在室外游戏时不大声喊叫或追跑,不影响别人,不允许在走廊上追跑,特别是出教室时要慢慢走。 二、生活习惯篇 如厕方面: (1)会自理大小便,懂得将大小便解在池内,保持地面整洁。 (2)学会独立穿、脱裤子,便后清洁。 (3)便后马上离开,不在厕所打闹或聊天。 盥洗方面: (1)会按次序盥洗,人多时能够排队等待,不推不挤。 (2)会将手上的水甩在池内,保持衣服、地面的整洁。 (3)能够将手洗净擦干。 (4)懂得洗手后关紧水龙头,不浪费水。 放学时: (1)带好自己的衣物,主动向教师、同伴告别。 (2)清楚地记住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能向家长重复。 (3)不跟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走。家长没来要回学校等待。 三、心理篇 1. 家长抽出时间带孩子到小学去看一看,让孩子熟悉一下学校的校园环境。如果以后是孩子自己独立上学,家长可以让孩子熟悉去学校的路,帮助孩子记住一些比较明显的标志,再告诉孩子一些交通规则,切忌在路上边走边玩,如玩球、追逐等等。可以让孩子单独走几次,家长暗地里进行观察,看看孩子是否真的掌握了独立上学的能力。 2. 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到了小学,将被正规的学科课程代替,原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变成了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和每天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开始的时间可以是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不可操之过急。同时,可以布置一些小“作业”,如让他看看图画书、画些画等等,做这些事时培养孩子一心一意、不讲话、不时常站起来走动、认真做事的习惯。 3. 开学前几天,父母可与孩子坐下来开个“家庭座谈会”,认真地与孩子做一次交谈。告诉孩子从上学起,就要努力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告诉孩子养成以下的学习习惯: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再玩;按时、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学会预习明天老师将要教的内容;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做作业时仔细读题目;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一遍;作业做错后及时订正等。 四、家庭环境改变篇 1. 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书橱,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能分类摆放,家长可以在柜子上方贴上一些动物小标示,营造出一个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喜爱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 2. 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让他重复着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 3. 开学后,教会孩子能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孩子能带齐学习用具,免得孩子上学时家长成为经常送学习用品的“钟点工”。 4. 教会孩子吃饭时的好习惯。上小学后,很多孩子自己仍然不会吃饭,一顿饭会磨蹭很长时间,吃得地上桌上洒了很多饭,影响孩子的午休时间。家长可以在假期中慢慢并适当缩短孩子吃饭的时间,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良好习惯。千万不要再给孩子喂饭!这样会助长孩子许多的坏习惯而难以改正。 5. 刚入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 在家里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在桌子上摆上课程表、小台灯、小闹钟、地球仪等,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 7. 一年级识字对于语文数学的学习都很重要,因而希望家长每天抽出30分钟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报纸拓展孩子的识字量,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五、装备篇 1. 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准备的学习用品是:双肩书包。书包的选用应轻便、合适,以能装上书为宜,不要太大、太重。学校课桌抽屉较小,书包太大装不进去,有的小学生只好放在地上,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此外,书包里的兜不宜太多,书本用品放得太散,小学生往往因找不到东西而手忙脚乱。 ? 文具盒,文具盒的功能不要太多,简单为好,以免分散孩子上课的注意力。文具盒里每天至少有5-6支削好的铅笔(只刨一头防止学生被铅笔扎伤)、尺子、橡皮、刨笔刀。 ? 铅笔以HB为最好(铅笔上有标志),因为软硬适中,铅的颜色不是太黑。而H的铅笔写出字来不清楚,B的铅笔铅芯软,写出字来又太黑,一旦写错字,擦起来黑乎乎的。不允许用自动铅笔,因为这种笔铅芯细,易折断,而小学生写字握笔紧,手僵硬,不灵活,稍一使劲铅就断了。 ? 橡皮买绘图用的较软的一种,孩子能擦得干净。一把直尺(一面有波浪线的,用于上课勾画课文时区分不同的内容)。 ? 削笔刀最好用转笔刀,不要用小刀,一年级新生用小刀削破手的事情经常发生。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使用转笔刀,铅笔应该在前一天晚上削好。这样上课写作业孩子才会时间充足。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孩子课堂上削铅笔的。 ? 文具的选择切忌花哨和追求时髦,因为5至7岁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5分钟,花花绿绿的文具用品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玩弄文具做小动作,影响学习。再说,小孩子特别爱攀比,看到别的同学有了花样文具便向家长索要,如果家长轻易满足孩子的这种要求,时间一长,还会养成孩子虚荣等不健康的心理。 2. 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督促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少孩子早晨起不来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去上学,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以致头晕、肚子疼。 3.为孩子把书包上皮,并初步认识书名。每本书都写上名字,以免到学校以后混淆.教育他要爱护书籍。 4. 准备一个水壶和一块手帕。小孩子容易口渴,要专备一个小水壶(装矿泉水,不要装牛奶或饮料),在上面贴上标签,写上孩子的班级和姓名,因为班里学生多,水壶易拿乱。水壶要实用,不漏水,易打开。另外要准备一块小手帕或一块小抹布,用于擦手,和午饭后擦桌椅。 5. 因为孩子活动量较大,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的衣裤、鞋袜以适宜运动的为主。不穿汗衫、吊带衣物,不带首饰,不涂指甲油。勤剪手指甲、勤洗澡、勤洗头、换衣裤。 6. 每天给孩子准备1-2本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书。 六、家长技能篇(如何与老师、孩子沟通) 1. 每天最好有固定的人来接送,不要迟到。 2.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或接孩子回家的时候,不要进入学校,你可以在校门外看着孩子进了教室再离开,接孩子的时候,老师会组织好学生,统一带到校门口再放学。为了您孩子的安全,和学校正常有序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家长应该准时接送孩子。 3. 有事的话请及时与老师联络,为孩子请假,这点请务必做到,规则意识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4. 限制孩子玩耍的时间,早睡早起,建议晚上8:30睡,早上6:30起床。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准备营养的早餐,不要偷懒让孩子外面随便买点吃吃,这样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影响孩子的学习。平时不看电视。 5. 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多联系。 6. 负责接送孩子的家长最好留一个电话给老师,如果有突发事情如孩子生病,在需要家长来校接孩子的时间有变更时,老师能及时联系到你。 7. 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很多家庭教育的书都提到赏识教育,不光是老师要用这样的教育,家长也要多鼓励孩子,做错了耐心的往正确的方向引导。我们应该学会蹲下身来,与孩子平等对话,倾听和了解。重视孩子哪怕是一个微笑的进步,让他有成功的动力。建议家长用心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 孩子对你说学校里的事情时,要仔细听。有的时候孩子讲自己的学校生活会对你了解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对你说,并且注意孩子说的话。 9. 了解学校的情况。比如孩子的课程安排,学校管理、纪律,学习的具体要求,认识孩子的各个科任老师,并主动与班主任、任课老师保持联系。(话不投机可爱多)
第三方登录:定了!小学入学年龄发生重大变化!你的孩子也许能提前上小学…
↑↑↑点击上方“南京十八频道”可订阅哦!
最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
最正宗的南京味道
最体贴周到的生活服务资讯
以往,有一个让所有妈妈都犯愁的问题:
教育部门规定
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可以上小学
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
因此,妈妈们最怕生处女座宝宝
甚至有的赶在9月1日前剖腹产
就怕宝宝晚上学一年
2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里面明确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也就是说,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学入学铁定的截止日期了。
(网络图片)
家长看法不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尽管各省目前没有明确说法和新政策,
但家长们对此已是极高的关注度。
“迟一年上学,是最幸福的一年”
广州蔡女士的女儿涵涵目前就读华景小学,因孩子出生在2006年10月,涵涵比同年出生的几个小伙伴晚了一年上学,她多读了一年幼儿园,在近7岁的时候读的一年级。
如今对于一年级就读截止年龄可能有变动的话题,她认为,无论将截止时间定在9月1日前或者是12月31日前,“都会有家长纠结,不满”。但从内心来讲,孩子真正上了小学后,她感觉,功课、考试等压力接踵而来,“就现在的小学生现状而言,8月31日后出后的小朋友迟一年上学,其实是名正言顺、最幸福的一年。
“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
林女士的女儿甜甜就读5年级。因为女儿是10月初出生的,当年为了孩子是否提早一年读书,好一番纠结。
甜甜出生在2005年的10月初,2011年5月,林女士面临孩子是否报读一年级的问题。如果要报家附近的公办小学,孩子年龄没满7岁,报不了名。
如果一定要读,选一家民办小学读一年,才转入公办。“花钱读一年,打听了一下,学费要1万多元,”林女士说,读一年后,再转入公办,手续也复杂。可是如果不读,她又觉得有顾虑“比同年的孩子晚了一年才上学,很吃亏。”
纠结了大半个月,多方打听、尝试后,她最终才是放弃了,选择让孩子多上一年幼儿园。
2012年9月,甜甜报名读书了。这几年走过来,林女士感触颇深,孩子并非“学霸”型,平日的功课,多数时候需要家长监督、辅导,一旦某个阶段放松了一阵,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下滑。如今回想起当年晚一年上学的决定,林女士觉得很庆幸,“如果真提早了去读书,很难想象孩子学习怎么跟得上!”
如今,对于教育部新出来的通知,她的意见是,支持放宽截止年龄,“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让同年出生的孩子,可以同年上学。
“不管定哪个时间,都有人不满”
吴女士的孩子才1岁多,但她对入学年龄的问题也在密切关注。“有家长说1231好,可我女儿是1月的,差不了几天,怎么办?我也不想晚一年上学。”
吴女士认为,831是一个维持多年的铁律,家长们也早已习惯。如今这个铁律有了松动的可能,这是好事。但究竟怎么确定?截止时间定在什么时候?感觉众口难调,“不管定哪个时间,都有人不满,还是不变算了,大家都能接受。”
“维持原状可能性大”
准妈妈刘女士对此也十分关注,她觉得,尽管教育部给出了大方向,让各省有了选择的自由度,也让就读一年级的截止时间有了松动的可能,但估计短期内难以给出明确的说法,“维持现状可能性大”。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学位越来越紧张,如果要变动,牵涉面很大,有关部门必须进行一番摸底考察,如适龄儿童现在是多少?未来是多少?学校够不够?硬件软件如何?老师数量、质量如何等等,这些都要统筹考虑和安排,不是说变就变。
老师看法:不支持调整
“孩子读书年龄,不能再提早了”
肖老师(广州天河某小学老师):
831这个时间点,挺好,建议不要调整了。
以前,孩子都是7岁上学,相比而言,如今的孩子6岁上一年级,已经提早了整整一年了。
我带过不少一年级,个人感受是:同一个班里,相差几个月大的孩子,在知识的接受程度、能力方面,有一定差距。比如同年8月底出生的的孩子,比起1、2月的孩子,普遍有差距。有的孩子年龄小,接受能力差,学习跟不上,对个人自信心是个很大的打击。对这些孩子,老师不得不单独辅导、开小灶。
另外,从生活自理能力来说,有的孩子太小了上学,还会发生尿裤子等行为,也就是说,老师们不但要上课、教知识,还要在生活上照料上投入精力,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老师,都带来了很大压力。
我的孩子出生在10月,我没有设法让他早一年读书,而是近7岁才上学。这个年纪读一年级,非常合适,他的接受能力比很多同学要强,学习上从来不用操心,自己也很自信。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如果真要调整到1231,弊大于利,孩子读书年龄,不能再提早了。
“不支持调整到12月31日”
某小学一年级级组老师:
该小学一年级级组的众老师们对此态度一致:不支持变动,更不支持调整到12月31日。
老师们认为,将入读时间再往前推,孩子的生理、心理条件都未准备好,“一年级的系统化学习,对于不满6周岁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完成,无论是从从握笔丶专注力、模仿力、理解力等方面考虑,“实在不适合再提前入读年龄”。
“8月31日前须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的规定从何而来?
我们先来看看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说了什么: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要高度关注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学生,对于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确需缓学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向县级教育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缓学,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
其实,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的有关规定,在《义务教育法》里早有规定。但具体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的说法,还是较为少见。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施行,2015年修订)
凡是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根据《义务教育法》制定,1992年实施)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康康:教育厅长说的有道理,要是改为自然年,那1月1日出生的又要纠结了?怎么改都有人纠结啊。
@念念:当年12月31日!赞!
@周雨轩:为什么一定要六岁就上学?相比女孩子,刚刚六岁的男孩子心智都不是很成熟,上了小学很多方面跟不上,却也要像赶鸭子一样去读书,慢慢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产生的后果不容忽视,为什么男孩子不能申请七岁才上学?
@我是我:实施之后,大家会不会又赶在12月31日前剖腹产呢?需要吗?
@M:没必要规定日期,六周岁即可上小学
应该如何判断孩子的最佳入学年龄呢?
有关专家表示,看孩子是否适合上学,应从四方面入手:
第一,要看孩子的聪明程度是否达到了同龄人的水平,如算术、识字、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是否与其所处年龄相当;
第二,要看孩子是否有足够的注意能力。儿童时期,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年龄小的孩子注意力就不会太集中,上小学后,教师讲课一个知识点一般在10分钟左右,那么也就要求上学的孩子注意力能坚持10分钟左右;
第三,要看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小学课堂较幼儿园课堂要正规得多,在小学课堂上孩子不能想玩就玩,想走神就走神,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能力会影响课堂听课的效率;
第四,要看孩子的身体素质如何。有不少孩子身体素质不高,容易生病,在幼儿园里可以经常请假,而上小学后,经常请假会影响其学习进步。
不管定在哪一天,让所有人都满意确实很难!是不是有个区间,前后宽裕一点会好一些,希望时间更合理的点Zan!
来源:广州日报、信息时报 、求学指南、上学了
微信:nj18ch
微博:南京十八频道
新闻 · 生活 · 南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1244
rt娃现在小学1年级。目前有这个想法。不知道会不会被老师批你们会让孩子请假出去旅游么?&&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安排在寒暑假,周六日不可以吗?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你们老师不知道,我们老师和家长打过招呼的,不可以。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2763
估计老师不会批准的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半天一天的,老师没问题。我们黄浦公立。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阿拉最多假期前后请一天,还要早定,否则碰到好几个同学都请假,老师就脸色难看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5319
从没有LZ这个想法 放在寒暑假不行么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5130
我也有这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伐,寒暑假机票又贵,人又多,真的玩的很不爽,如果成绩还不错的话老师应该不会觉得很为难吧,低年级呀
【没有我们外地人,看你们吃什么?】 【说了多少遍了,我们不吃外地人!】
宝宝健康成长!大家平安!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4810
请过三天假出去旅游的路过
麦呆呆是个重口味慢热型男小碗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3136
现在的老师这么认真负责啊,不错不错,我小时候好像同学们经常有请假,只要是家长来请的,老师就不会多管的。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2322
一二年级还不出去,到了高年级更不敢出去了
囡宝快长大,健康,平安,快乐
老公的囡囡
注册日期:
来自:苏州
工分:6793
第8楼joyce-xu
我也有这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伐,寒暑假机票又贵,人又多,真的玩的很不爽,如果成绩还不错的话老师应该不会觉得很为难吧,低年级呀
同有这个想法
注册日期:
来自:江苏
工分:3633
请很多天要跟不上的吧
TTIAN家: TOMMY秋冬款,原单商务免烫衬衫:
老公的囡囡
注册日期:
来自:苏州
工分:6794
第9楼小麦子妈妈
请过三天假出去旅游的路过
请三天,带个周末,出去五天,正好我准备一二年级的时候也这样操作下
注册日期:
来自:杭州
我觉得,家长有这种想法很多.但老师就要看人了.有些会同意,有些就人有微词.但家里的老人是肯定不会同意的.还有一点顾虑,就是这样做,会不会给孩子一个印象,上学可以随便请假?所以一直都没有这么做过.
上海人坚决说上海话!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5933
我们学校大会上明确的说了不允许,非身体原因的假要去校长室申请。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1245
第12楼宝宝囡囡笑
一二年级还不出去,到了高年级更不敢出去了
就是呀。所以现在想要么去请下看看。哈哈就是担心被老师骂回来哈哈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4844
我们几乎每个学期都这么干的。哈哈,请个2天假,出去玩玩国内长线。平日短线就周五下午出发。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1222
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有这贼心没这贼胆
后来还是选择了在寒假出游
哥哥和弟弟健康快乐的成长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1063
我们校长倒是同意并支持的,但家长这样做的不多。不过低年级缺个几天课对成绩确实没什么影响的
注册日期:
来自:杭州
工分:8686
学校每天课程都是连续的啊,你请假不是还要单独去补课?宁愿寒暑假的
要乐观,要开朗,要坚强,要温暖,这与性格无关...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15368
没事缺课干嘛,有空哦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6739
还是学业为重吧,寒暑假大可以出去玩的,否则放假干吗用呢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1491
是直接说去旅游还是撒谎。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1443
出去玩难道比上学重要?好像有点本末倒置了吧,再说明明有寒暑假的
阳阳,爸爸妈妈期盼着你快快长成快乐阳光的大男孩!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小孩子这个年纪出去玩,最合适了,生活能够自理,而且也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出去见识见识,非常好啊!而且小学学习又不紧张的,我们就是从一年级开始出去旅游的,当然,尽量不会影响学习生活,这个要识相的,一般是期末考试后,和老师打个招呼,不参加返校了,或者节假日的前或后一天,最多请一天到两天,时间短的,国内游,2个期末,国际游,我们的老师很支持的,国际游要开学籍证明什么的,班主任也很热心的帮忙办的,班级大多数家长也都是这样做的,一到节假日,妈妈群里各种晒,现在的小朋友真是开心。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6707
低年级不临近期中期末没关系的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2041
如果成绩不错,小孩又有自制力,回来来得及补作业,老师也肯补课,或者本来学校上的那些对你们来说不上也行,那就去玩吧。不过个人觉得,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毕竟刚开始读书时培养学习习惯的时候,上上课,出去白相相,小孩读书习惯能养好么?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钟汉良的身体不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