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拂去雾霭真语文
良辰好景不虚设——青岛市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参考案例之六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编者按:本期围绕柳永的《雨霖铃》展开做点研讨。柳永的一生可谓是传奇,其词可谓别有一番意味,属于“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曰“情长”(李清照,四旗中号“闺语”;晏殊,四旗中号“别恨”;李煜,四旗中号“愁宗”)。柳词凄婉绵长,音律谐婉,情景之融。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评价其《雨霖铃》:“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关于朗读教学,孙绍振教授在《朗读如何合理运用》一文中针对语文教学中的“朗读”问题,做了科学意义上的辨别与思考。他指出诵读教学既有其有效性,也带有局限性,给老师以巨大的思维冲击。教师要辩证地看待朗读教学,科学地运用朗读技术。如何针对不同的文本体式,恰当地运用朗读?如何使用自读、个读、齐读和范读?关于朗读的策略问题,关于朗读的技术问题,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更深入一步,都值得老师深入思考,任重而道远。课前导学案,选取淄博耿文超老师的简要导学设计。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自主的预习思路,导学案体现出让学生品读由浅入深自我的思路,也是让学生有一个探索路径,慢慢触摸文本。《雨霖铃》的课堂教学,一是选取青岛十七中毕彩霞的实录。毕老师的课堂教学营造语文的、诗词的氛围,教学精彩不断。她的课堂,注重诵读的力度,运用诵读的,生生点评,教师点拨,尊重学生的感悟,沿着学生的理解而不断向深处推进。通过通过朗读、联想、拓展等方法,让文字蒸腾出画面,从品读意象到品味意境,抵达雨霖铃的诗情画意。二是选取特级教师朱昌元老师的实录。朱老师的语文课堂,流动着学术研究的活水,伸展着诗词文本的枝叶花朵。教师教学遵循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如何写的?这样一条思维路径,将典故、名家观点和丹青技法等灵活地融入解读之中。教师运用比较的方法,注重对文本文字的细微咂摸,在揣摩、涵泳中,让学生自主地去品出文字的内涵,入情、入境、入心,让文本所描绘的情与景“呼之欲出”。这一切,都给我们非常多的教学启发。【朗读指津】朗诵如何合理运用孙绍振
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朗诵的热潮,朗诵在语文课堂上所受到的重视,在全世界都难得一见。一些“公开课”上,朗诵所占用的时间大得惊人:先是集体朗诵,再是分角色朗诵,接下来是男生朗诵和女生朗诵,跟着是教师的示范朗诵,最后还有某些著名演员的朗诵录音。一节课45分钟,光是朗诵就占去20分钟左右。这样大的比例,从孔夫子到凯洛夫的课堂教学是从来没有的。这有什么理论根据?没有。在某些发行量甚大的语文教科书上,关于朗诵的“知识”,包含着基本观念的错误,最明显的就是把朗诵归入“口语交际”范畴。其实,不在少数的朗诵根本就不是口语的。一般的朗诵文本,充满了书面语词汇和书面句法的复杂的结构。这些教科书的编者,并不明确所谓“口语”最起码的特点,就是相对于书面语言。其次,朗诵也并不一定是“交际”的,朗诵属于表演范畴,听众只是接受者,演讲才更带有交际(现场反馈)的性质。诸如此类的朗诵的理论应该说是比较贫乏的,可这并不妨碍许多教师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希望放在朗诵上。网上有一个《白杨礼赞》的教案,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意境,领会文章所抒发的强烈感情”,以及“象征手法”,“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这些也许都没有错,问题在于,你用什么方法让初中生克服这个“难点”。教案的回答是“朗诵”,特别是把握朗诵的“基调”:“在朗读训练中把握基调,对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读出文章的内蕴情感,必须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引导学生以作者之心感受热情赞美的感情基调。”把握一篇文章的情思的“基调”,需要精致的理性的分析;这不但对学生,而且对老师的水准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回避分析的难度,代之以省心的朗诵,正是当前课堂上的流行病。这就造成了一种幻想,不管什么难题,只要付之于朗诵,就能迎刃而解。这实际上是一种朗诵万能论。就这位老师的教案而言,问题在于什么是《白杨礼赞》的情思基调。这位老师从他的感觉出发,说是“热情赞美”。如果有人提出异议:这里不但有热情,而且有政治思想;不但有赞美,而且有批判。该如何作答呢?如果要坚持自己的观念,不还是要对文本做理性的全面的分析吗?不去钻研课文,全面把握文本的特殊内涵,却让学生在朗诵中去“把握基调”,这是避重就轻,以感觉代替理解,以印象代替深思。这样的现象不是个别的。前些年,在一个西北地区的教师培训班,一些教师对我们说,最难教的就是《再别康桥》。因为它不像《荷塘月色》那样有具体的时代背景,可以轻易作社会反映的解读。这些老师说,他们在网上讨论的结论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朗诵,由学生自己去体悟。我们当时就告诉他们,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而是比较差劲的办法,也可以说是不是办法的办法。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理论问题,那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关系以及感性的局限性问题。一般的朗诵是建立在比较感性的体验上的。按前面那个老师所说,就是要把握“朗诵基调”。问题在于,感情的把握不是孤立的,是和理性分不开的。现实的情况是,在《名作欣赏》上,对于《再别康桥》就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诗歌表现了诗人理想的追求和失落,感情的性质是“沉重的离愁别绪”,是“千种离愁万种别绪”的凝结。但是,我在分析《再别康桥》的文章中,却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这是诗人秘密的青春的回忆,是一个人独享的。其中包含着他与林徽因的一段感情经历。当时双方都已经结婚,徐志摩潇洒地故地重游,正是因为这样,才反复强调“轻轻”“悄悄”,告别的对象,不是康桥校园,而是西天的云彩。为什么一方面说“载一船星辉,我要放歌”,另一方面又说“但是,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是因为,悄悄的回忆是独享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自己的回忆是没有声音的音乐,是最美的。即使退一万步说,有什么忧愁,也不是沉重的,可能是一种“甜蜜的忧愁”(正如诗人在《莎扬娜拉》中所写的那样)。这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哪一个更准确,朗诵本身并不能解决,而是要通过理性的分析才能确定。可见,情感的体悟,朗诵基调的把握,离开理性分析,就不能不失去起码的准则。道理很简单,情感和理性是一对矛盾,永远是处于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联系之中。逃避理性分析不可能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只有经过货真价实的理性分析,才能对学生各不相同的情感基调,作出有说服力的评价。没有理性的分析作为基础,学生的体悟只能是原始水平,反复朗诵只能是低水平重复。只有在教师做理性分析的前提下,学生的情感体悟与朗诵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当前许多课堂上之所以朗诵泛滥,直接原因就是因为理性分析捉襟见肘,摆在面前的迫切的任务是对于朗诵本身进行理性的分析。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绝对完美的。一切教学方法的优长,都是和其局限相辅相成的。朗诵,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自然有其优越性。具体分析起来大约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朗诵相对于无声的阅读,最大的优点就是发出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而是富于抑扬顿挫的,有一定节律感,有一定音乐性的声音。这种声音有一种悦耳的功能。以朗诵和默读相比较,朗诵的优越性,第一,默读只有意义的感染,而朗诵则多了一层节奏和韵律的感染;第二,这样的节律感,是有利于记忆的;第三,朗诵不但有声音的感染力,还有形体动作的、表情的感染力。从这个意义来说,朗诵的体验效果是阅读,特别是默读所望尘莫及的。但是,朗诵是有局限性的。朗诵的声音和动作的感染力是有条件的,只有和文本的意义、内涵和意味密切相符、水乳交融才是积极的。所谓水乳交融,就是不但在情感的性质上,而且在情感的程度上都要统一。一旦在情感的性质和程度上背离了文本的内涵和意味,则可能走向反面。经典文本,作为艺术品是很精致的,朗诵者情感的强度稍有不足或者稍有过度,都可能有损于对于经典文本的体悟。当前的课堂朗诵普遍存在的失误,不在不足,而在过度。原因主要是几个方面:其一是由课堂的集体的语境所决定。为了追求群体现场效果,朗诵的音乐性和动作性,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趋向于某种程度的夸张,其结果是把朗诵和舞台表演混为一谈。而表演的舞台感如不加控制,就可能导致感情的虚假、不真诚。其二是由朗诵本身的局限决定的。朗诵的特点就是“朗”,就是用高低抑扬的腔调诵读。一般来说,其声音的高度和长度上要超越正常的口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虚拟的话语。但是,“朗”而“诵”之,成为习惯,造成别无选择的遮蔽,不知不觉之间变成装腔作势。其三,并不是每种文本,都适合拉长提高声调的。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是十万人大会上的演讲,是很煽情的,可以拉长了音调,提高声律,以夸张的姿态朗诵;而林肯的《在葛第斯堡的演说》,虽然也是演说,但是以简朴的语言和节制的情感,以理性的甚至是平静的思考见长,就不宜以夸张语调和激情的迸发朗而诵之。滥用朗诵,不但不利于文本的理解,而且可能使朗诵者和听众的情商狭隘化。朗诵之所以不能滥用,还因为朗诵作为一种诵读方法,在另一种意义上,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相矛盾。语言学习,尤其是语感的积累,其一部分可能通过朗诵获得,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则与朗诵,尤其是表演式的朗诵、集体朗诵水火不相容。语感是很精致很微妙的,许多地方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集体朗诵在这方面并不是最好的方法,非常夸张的语言节奏,或者外部动情的姿态,都可能分散对微妙语感的关注。为什么有“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说法呢?这是因为,富有节律的声音一方面有利记忆,另一方面也可能分散内在注意。过分注意声音,可能忘却了意义。因而,除了朗诵之外,个人自我体悟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这时需要的则是排除声音,让意识乃至潜意识处于一片静默之中,默诵,吟诵,单独地自我体悟,深入到潜意识里默识。因为,学习毕竟是个人化的修养过程,是集体语境所不能代替的。许多深邃奥妙之处,是需要个人在默默无声中琢磨、比较,召唤着回忆加以体悟,而不是大声朗诵所能成就的。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为什么要独“自”一个人去“长吟”呢?因为,对于朗诵者来说,听众多了,注意力不能不分配到各个方面去,考虑人家的理解和共鸣,自己的姿态和语调。自己吟诵,旁若无人,不但有意注意,意识集中了,而且是无意注意,无意识也集中了,才能默会于心,才有希望深入到最微妙的深层。滥情式的朗诵,无节制的感情倾泻,不但冲击理性,甚至歪曲感情。对于听者来说,过分注意朗诵者的声调和姿态,也可能淹没了领悟情感的微妙。口与心,声音与意蕴,并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存在着矛盾的。有时,声音、韵律有利于心解,有时则相反。故要提高效率,一忌集体喧嚷,那样最容易以声蔽义,掩盖滥竽充数;二忌盲目相信心口绝对同步。口之发音是迅速的,而心之领悟是缓慢的,微妙的语义生成,需要一种“精思”的“静默”状态,从记忆深处调动语感的潜藏,在种种语境中加以比较,由感而悟。这是需要时间的,更是需要宁静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精思和静思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思维高度集中时,声音由于其韵律流畅自如,往往与艰难的精思的探索相矛盾。为什么有所谓“苦思冥想”的说法呢,就是说,真正动脑筋是要排除外部感知,要把眼睛闭起来的。外界的声音和姿态,在这种时候,每每成为干扰。精思、静思、冥思之时,不但是听觉,而且连视觉信息都要避免。故吟诵者往往闭目沉吟,神悟于心,陶醉于境。当其苦思冥思之时,心慢于口,口速于心。二者不能同步,此时口头就要重复、停顿,等待心的领悟。领悟的速度,是因人而异的。而集体朗诵,恰恰是以统一的速度裹挟着不同的学生。追随统一的速度,在朗诵中别无选择,其结果只能是放弃个体的体悟和思考。朗诵之所以被滥用,就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它的局限,忘记了朗诵功能是结合着消极性和积极性的。但是,这一点不能静止地看,它是随着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在不同的语境,具体说来,就是在不同学年,则呈动态消长之态势。在低年级,朗诵对于孩子的声音器官的发育和对于韵律的感受,对于记忆的帮助,其优越性是超过局限性的。著名小学特级教师窦桂梅女士,把现代汉语的朗诵与古典的吟诵自然地转换;现代汉语的抑扬顿挫在转化为吟诵之后,又转化为歌唱。在上[游园不值](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学生居然在她带领下,配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曲,很自然地把吟诵转化为歌唱。但是,同样的课文,同样的诗歌,在高中课堂中,如果教条地模仿,就可能显得浅陋。这就说明,随着年级上升,朗诵的优越性呈逐步减弱的趋势,而其局限性呈逐步上升趋势。因而在小学、初中课堂上,朗诵的效果可能比较好,到了高中,越是临近高三,效果越是趋于减弱。可以设想,到了大学课堂,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集体朗诵,都可能变得滑稽。朗诵成为中国课堂上特有的热潮,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老师对于文本分析不能有效地深入,造成了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后果。而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朗诵的滥用实际上被当成回避文本分析的避风港。如果此言不虚,滥用朗诵就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教师素质提高的警示。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改革,从发动到卓有实效,实在是任重而道远也。 【教学框架】《雨霖铃》导学学案桓台一中 耿文超课前准备:课下搜集有关柳永的资料,了解词人生平及创作风格。课前思考:1.初读:找出不理解的问题,课上交流;谈谈你初步的阅读感受,并用一个词来概括本词的感情基调。2.再读:思考词人是如何传情达意的?(提示:可以借鉴“内容+手法+感情”的鉴赏思路进行分析。)3.深读:思考“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句,你觉得柳永能跟谁说呢?并说明理由。【琴岛文声】《雨霖铃》课堂实录青岛十七中 毕彩霞【课前播放李叔同的《离别》】师:课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是李叔同的《送别》。关于离别我们有太多的话可以说,有太多的诗歌可以背诵。例如:生:(背)“渭城朝雨浥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唯见长江天际流。”“杨花落尽子规啼,……随风直到夜郎西。”师:刚才背诵的这些古诗都是写朋友送别的,我们还学过写君臣离别的诗句,例如——(生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师:我们还学过写夫妻离别的诗句,来自《孔雀东南飞》——(生背“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师:关于离别的诗句太多太多,屈原说“悲莫悲乎生别离”;江淹也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是人类最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还是要再次轻轻叩响古典诗词的门扉,去聆听柳永的《雨霖铃》,感受恋人离别的缠绵与哀婉。(板书:雨霖铃,柳永)师:昨天我们已经布置过预习,相信大家对词的内容和情感有了初步的把握。那么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生:词的上阕写的是恋人分别的情景,下阕是推想别后的生活。师:那么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呢?生:悲伤地。师:从哪里可以可以看出来?生:“寒蝉凄切”“长亭”“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伤离别”……师: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词的理解有感情的诵读一下这首词。(生读)师: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一下词的上阕,同学们注意情感把握的如何。(两生读)师:请同学来评价一下。生:整体挺流畅,感觉应该慢一点,读出感情来。另外应注意重音。师:你评价的很好,能不能示范一下。(生读)师: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为例,有两处必须重读,哪两处?大家读读看。(生读“留恋”“催”)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师:我们再请同学朗读一下下阕。(生读)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生:我觉得“伤离别”读的时候应该强调一下,最后一句应该拖一点。师:可以示范一下吗?(生读)师:结尾一句适当延长,会有一种余韵悠长的感觉,同学的朗读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这首词婉约的风格。那么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是那句?请你找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并说说为什么。请大家回答时先有感情的朗读一下诗句。生:我最喜欢“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是写,两个人分手的时候,手拉着手,满眼是泪的样子。他们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正是情到深处的表现。生:我补充一下,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生:让我想到宝玉挨打后黛玉的样子,和这句很像。生:我喜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生读,语速较快)。这句话写的是想象两人分别后的情景,作者酒醒之后,只能看见晓风残月和杨柳,却再也看不见心爱的人,内心失落和忧愁。师:你对词句情感的理解很到位,能不能语速慢点,感情饱满一点,再来朗读一下这一句。(生有感情的朗读,有进步)生:我喜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写了暮霭、楚天、烟波等意象,衬托出作者的前途渺茫和对情人相见无期的失落。师:怎么能看出前途渺茫来?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生:柳永得罪了皇帝,皇帝让他“且去填词”,不让他做官,所以他才感觉没前途。师:知人论世,评价诗词,很好。生:我喜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设想了酒醒后的情景,作者没直接说自己很失落,而是写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我觉得挺含蓄的。生:我喜欢“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生朗读,感情平淡)。“凄切”“晚”两个词,就直接奠定了词的感情基调。长亭自古就是离别的地方,急雨刚停空气中很清冷,寒蝉命不久矣,啼声悲切,这句的手法是寓情于景。师:这位同学抓住了三个意象,并准确的阐释了意象的内涵,情感把握很到位,你能不能把这种悲伤的情感带到你的朗读中,用你的声音诠释一下悲伤的含义。(生表情沉重的朗读)生:我也喜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感情的朗读)。我就是感觉晓风残月加上杨柳,画面很传神。师:好,刚才有三位同学都提到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句,看来这一句确实魅力非凡。古人说“自是古今俊句”(教师板书:俊);前人提及柳词,则言必称“杨柳岸晓风残月”,甚至有人直接戏谑柳永为“晓风残月柳三变”;评价柳词风格时也说“柳郎中词,只和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到底魅力何在,历来为古人所激赏?刚才同学的赏析还不是特别深入,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生讨论)生:“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句是名词组合,杨柳代表依依惜别,月亮是愁的象征,嵌入晓风残月,画面很凄清。生:“柳”和“留”谐音,表达离情。月亮代表团圆,《水调歌头》就是例子。残月代表不团圆,很凄清,代表了恋人离别的伤感。生:我觉得这句是通过意象来写离情,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我觉得应该联系上下文来看,就是酒醒后的看到的情景,很孤单很失落,所以下文才说良辰美景虚设嘛。师:同学们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即意象意境和情感的关系,只是分析还不够深入。我再来补充一下。1、酒醒意味着作者醉酒了,古人以酒饯别,离人饮酒,多是消愁,只是饮酒真能消愁嘛?生:不能,愁更愁。师:所以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生一起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酒醒后的柳永会是什么样子呢?生:更郁闷了。师:大家可以想想看。另外关于晓风残月我再补充一点。我们知道,古人出远门,通常会很早出发,大约凌晨四五点的样子,所以《商山早行》中写道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生齐背)就是天未亮之前的景象。晓风残月应该也是这个时间。我们想想秋天的凌晨,假如你出门,会是一种什么感觉?生:冷,黑。师:如果本来心情不好,在这种环境中会怎样?生:郁闷死了。师:柳永满怀愁绪,但并不直言,而是借助杨柳、晓风、残月、酒等意象来写景,营造凄清的意境,用这样的画面来启发读者想象,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确实妙不可言。大家再来读读这一句,闭上眼睛想想,仔细品味一下。(生读)我们一起读读。(生齐读)师:刚才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了这首词,相信大家的体会应该更上一层楼了。下面给大家配乐,大家和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这首词,进一步体会词的情感。(师配乐,生读)师:我设计了一个创新朗读,请两位同学示范一下,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欣赏一下这首词。生:(男生女生配合朗读,很投入)《雨霖铃》创新朗读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女)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唯有泪千行,无语凝噎。)(女)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更与何人说!)(男女合)备注:男女二人和读,红色部分是女生朗读的部分,其他是男生朗读的部分,最后增加的一句,男女二人和读。生:(鼓掌)师:我们来做一下小结。刚才同学分析的时候,找的多数是写景的句子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这些句子选择一些很典型的意象如寒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秋、杨柳、风等等(投影展示),来进行景物描写,形成一幅幅画面(投影展示词句配图),进而传达离愁别绪。(教师板书如下)
景物描写意象
画面师: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应多积累相关意象,并学会用这些意象来传情达意。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投影展示:请用词中出现的意象,张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描写一个离别的场景,字数100字以上。备注:词中出现的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秋、酒、杨柳、晓风、残月)请大家做到学案上。(生写作,教师巡视)师:已经有同学写完了,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实物投影展示)请本人来朗读一下。生:(朗读)两个人默默地坐在草地上,凝望着即将落下的夕阳,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的脸上,那么安详。面前,小溪里的水缓缓地流淌着,流水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似乎连她也不忍心打破这安静的场面。师:能说说你的写作初衷吗?生:就想表达离别时的安静,没有太多悲伤也没有太多言语的状态。师: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生:他虽然没用课文中的意象,但用的草、夕阳、流水这三个意象也很好,特别是小溪那句用了拟人的修辞,语言很生动。师:同学评价很简洁准确,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位同学的习作。(投影展示)自己来朗读一下。生:(朗读)天气阴沉沉的,干枯的树枝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天空偶尔有一只鸟飞过。我静静的站在车站上,想着她的离开。刚才雪花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可我无心欣赏。衣服上的雪花已经融化,变成粒粒小水珠闪着幽冷的光。才把她送走,我的心就像这寒冷的初春一样没有一丝暖意。生:(鼓掌)师:说说你的写作初衷。生:就是前一段时间送我最好的朋友出国,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形影不离,可是这次她要走,我真的很难过。师:这样啊。哪位评价一下。生:我觉得她景和情挺协调的,悲伤的景悲伤的情,而且前一阶段确实是三月飞雪了,纷纷扬扬的,景象很壮观。师:我们一起读一下,感受一下同学的悲伤,希望我们读过之后,她的悲伤会少一点。(生齐读)师: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离别的时候,人们会悲伤?我想那是因为人们有爱,懂得珍惜。虽然词中的离别是凄美的,可以欣赏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没办法这样超脱。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聚,每一秒钟的幸福,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温暖的阳光,少一些离别的阴霾。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作业是(投影展示:1、背诵《雨霖铃》;2、课外拓展阅读:《北辰——柳永》(高二阅读报)。)【名师文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雨霖铃》课堂教学实录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朱昌元(原载《语文学习)2011年第10期) 执教时间:日;班级:金华市第一中学高一(2)班
师:同学们好。北宋时期,有一个人在当时的通俗音乐圈里非常有名,比现在与周杰伦搭档的词作者方文山有名多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这个人就是——生(齐):柳永。(PPT展示柳永简介)师:柳永比前面刚学过的《蝶恋花》的作者晏殊年长三四岁,比苏轼约年长50岁。拿这两个人相比,是因为柳永曾经去拜访晏殊,但晏殊有点瞧不起他,而苏东坡则不同,有一次在与朋友的闲聊中,苏东坡曾称赞柳永《八声甘州》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几句“不减唐人高处”,也就是说,不比唐人最好的诗歌逊色。柳永生性浪漫,精通音乐,是当时通俗音乐圈里的第一把好手。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雨霖铃》,下面把它齐读一遍。(生齐声读)师:“竟无语凝噎”中的“凝噎”的正确读音是——生(部分):níngyē。师:对。刚才大家的朗读比较流畅。接下来我们听听名家的配乐朗诵,进一步熟悉词作,把握情感。(播放配乐朗诵)师:这首词所抒发的情感可以用词中哪几个字来概括?生1(轻声):我觉得是“凄切”。师:这是形容寒蝉叫声的,当然也包含了作者的心境。试着再找找直接表达情感的字词?生2:伤,伤悲。师:为何而伤呢?生2:为离别而伤,用词作中的话来讲,就是“伤离别”。师:大家认不认同?生(齐):认同。师:好。(板书:伤离别)那么,词作是如何表现“伤离别”的呢?先请一位同学朗读上阕。(一生朗读)师:读得很有情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一开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生3:首先交代了时间。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生3:从“寒蝉”和“晚”,可见季节为秋天,时间是傍晚。师:哦,很有眼力,秋天的蝉才叫寒蝉。交代了离别的季节和具体的时间,那么,地点呢?生3:地点是在长亭。师:嗯,城郊的长亭。“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长亭送别”,崔莺莺送别张生上京应考也是在长亭。离别时,具体的环境景物怎样?生4: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师:不错。其实按照自然、真实的感受顺序,应该是——生(部分):“骤雨初歇,寒蝉凄切”,因为只有在急促的阵雨停歇以后,长亭里的人才能够清晰地听到寒蝉的嘶鸣。师:是的。“寒蝉”这个小东西,要么不叫,有一个成语叫——生(齐):噤若寒蝉。师:噤若寒蝉。寒蝉,强调的是“寒”。秋天,甚至可能已经到了寒意萧索的深秋,蝉面临生命的终结,因此,嘶叫的声音显得特别凄清、凄厉、凄绝,使离人倍添伤感的情绪。词作开头两句,用电影镜头的语言来改写,应该是“晚,长亭,骤雨初歇,寒蝉凄切”。大家特别留意一下,季节是——生:秋天。师(齐):而且可能是深秋。深秋时节,再加上又是秋天当中的什么时辰?生(齐):傍晚。师:一个“秋”,一个“晚”,是一季当中、一天当中时序变化最为明显最富有特征的时候,最容易触发多情诗人的情绪。柳永词集中刻画秋天的暮色及其思绪的作品是最多的,如《雪梅香》“动悲秋情绪”“浪浸斜阳”,《曲玉管》“千里清秋”“江边日晚”,《玉蝴蝶》“目送秋光”“晚景萧疏”等等都是。(PPT:展示叶嘉莹语)加拿大籍华人学者叶嘉莹在《唐宋词十七讲》中这样说:“柳永特别喜欢写秋天的季节,也最喜欢写日暮的景色。”清秋,傍晚,在这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时刻,真诚、敏感的词人,感触总是最丰富、最深刻的。以后我们读其他诗人的作品,也可留意这一点。诗人在这样的环境气氛里,差不多喝了一整天的闷酒。这时,雨刚住了,天色也向晚了,船头的艄公催着要出发了。这时,作者是如何刻画难舍难分的场面的呢?生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师:这一描写包括哪些动作和神态?生6:执手和相看。师:能否化为具体一点的描述?生6:就是手拉着手含情脉脉地长时间注视着对方。“执”,表示手长时间握着,久久不舍也不忍分开,泪眼婆娑,凄然相望。师:说得很到位,也很有文采。《诗经》里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句,“执”确实体现了力度和时间长度,不是礼节性的握握手,而是情感的传导、情感的凝聚。接下来的“竟”,竟然,应该怎么理解包含在其中的心绪?生7:表明离别时本该有千言万语,但此刻竟哽咽住了,满腹的话语竟然一句也说不出来,只会无声地抽泣。这个场面,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处。(PPT展示柳永纪念馆前矗立的柳永与心上人执手离别的雕像图片)师:执子之手,却不能与子相守,与子偕老;不舍离别,不忍离别,而竟然离别,最终离别。为什么离别?往低处说是为了糊口,往高处说是为了事业,为了前程,感受着“前方”的召唤。“念去去,千里烟波”,不仅表示空间距离的遥远,也突出了分别时间的久长。此去烟波浩渺,前途莫测,这是普遍的无助而又无奈的人生困境。古代不像现在交通发达,通讯便捷,有飞机、高铁和手机,即使远隔天涯也近若咫尺,但从另一方面说,也似乎获得了更多的诗意。现在,我们一齐把上阕再朗读一遍,再次感受这对恋人的难舍难分之情。(全班齐读上阕)师:下阕起首两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从表达方式上看,有什么特点?与上阕的开头有什么不同?生8:用议论的语言概括,有“历史从头数”的味道,当然议论中也有抒情,与上阕一开首就具体描写不同。师:说得很简练。把离情放到时间的长河中来考察,就获得了历史的纵深感和丰富性。从古至今,有多少人为离别而悲伤,又有多少诗人为离别而吟唱。在你接触过的诗歌中,有哪些吟唱离别的诗句?生9:屈原“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师:哦,是《九歌·少司命》中的名句。生10:《古诗十九首》中有“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师:是啊,“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生离死别,何其伤悲!生11: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师:大家一下子就举出了这么多诗句,可见知识面还是很开阔的。从大家的例举可以看出,“伤离别”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情感,抒写离情别恨的作品自然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当然如果仅有“自古”及今的概括议论,还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于是诗人很自然地转到自身,紧扣离别的时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堪”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生(齐):经受,忍受。表明在情感抒发的层次上明显往前推进了。师:感受很准确。这里的“冷落”也不当动词用。生(部分):形容词,是冷清、落寞的意思。师:是的,一到秋天,草木凋零,河水枯落,自然的景象给人以萧条、枯落的感觉。“清”不是清美、清和,而是冷清、凄清;同样,“节”也不是“节日”,而是节序、时序。我国古代把伤秋、悲秋的文人称作“秋士”(板书),一到秋天就特别失落,特别伤感。在冷清、凄清的秋天与心上人离别,当然更增添伤悲的情绪。(投影ppt并请学生朗读)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九辩》摇落深知宋玉悲。——杜甫《咏怀古迹》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修《秋声赋》 从以上投影的文字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清秋”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标示时令的词语,它已经赋予了一种深厚的文化意味。“摇落深知宋玉悲”,从宋玉到杜甫到欧阳修等等,都为“清秋”文化意蕴的积淀作出了“贡献”。在这样一个凄清的秋天,与心上人分离,而且是长久的甚至可能是终身的离别,这种悲伤是刻骨铭心的。接下来,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设想自己“今宵酒醒”时的情景,请一位同学把它朗读一遍。生12(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师:清代词人贺裳称赞这一词句为“古今俊句”,“俊”也就是“好”的意思,有神采,有特点。那么,它好在什么地方呢?生13:这是柳永想象自己酒醒后感受到的情景,却写得很真切,如在眼前。生14:河岸、杨柳、晓风、残月,不多的几种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画面感很强。生15:“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寒冷,传达出离别后凄冷的心境。生16:还有“残月”,似乎象征着今后难以团圆。生17:这两句妙就妙在用具体的景物传达出内在的感受,失落,伤感,真正做到了“景语即情语”。师:大家的体会都很深切,是在用“心”读书。这几句景语,确实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渲染得十分真切、充分,创造出了一种特别鲜明、典型的意境。词人酒醒梦回,扁舟临岸,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枝头,象征着柳永凄清的心情,他不忍心离去,但最终不得不离去,所以他忍受着离别的孤独和痛苦。柳永虽然不是画家,没有什么画作流传下来,但他是一个天分很高的人,如果挥笔作画,相信也是丹青好手。有画家根据这两句词意画了一幅水墨画,比较能表现这一意境。(PPT展示水墨画)刘永济先生说得好:“‘今宵’两句,传诵一时,盖所写之景与别情相切合。今宵别酒醒时恰是明早舟行已远之处,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又恰是最凄凉之景,读之自然使人感到一种难堪之情,故一时传诵以为名句。”下面我们一起再把这两句词诵读一遍。(生齐诵读)师:把作词比作缝衣服的话,这首词的针脚是很紧密的。大家前后联系起来,仔细寻寻它的“针脚”。生18:“酒醒”照应前文的“帐饮”,“烟波”照应“兰舟”。生19:还有“晓风”照应“暮雨”。师:是的,这样一些细微的地方,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品味的。柳永就这样想象着离别之后的今天晚上,准确地说,应该是明天早上的情景。当然,到这里,他的情感并没有停顿,思绪也没有停滞。他继续发挥着想象,继续将情感往前推进——“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经年”是什么意思?生:(齐)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师:注意这里的虚词“应”,是一种什么口气?传达的是什么心境?生20:虚拟口气,属于一种揣想。良辰年年有,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优美的景致当然也到处都有,何况诗人走的是水路,去的是江南,有的是大好河山。然而这些良辰美景对诗人来说似乎统统都只是“虚设”,都毫无意义,都无法引起诗人的兴奋情绪。师:阐述得很具体,很有深度。退一步讲,退一万步讲,诗人登山临水,即便有无限情愫,特别是深切思念心上人的满腹话语,“更与何人说”?多么深挚,多么沉痛!那么,后来的情景是不是真如柳永所说呢?我们来看看他到了南方以后写的另一首词《曲玉管》。(课前已印发给学生,PPT展示《曲玉管》)我们一起把这首词朗读一遍。生(齐读):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师:这首词可以说刚好“坐实”了《雨霖铃》的虚拟想象,简直可以看作《雨霖铃》的“姊妹篇”、“连续剧”。我们来看看两首词是怎样接续、关联的,请摘取原话加以联系。生21:“江边日晚”“烟波满目”与“暮霭沉沉楚天阔”,“千里清秋”与“冷落清秋节”都互相映照。生22:还有“登山临水”与“良辰好景”,“平生心事”与“千种风情”也互相印证。师:是的,还可以例举一些。两首词写的应该是同一旅程的前后两个阶段,抒写的情感是高度一致的。“一场消黯”,“消黯”就是“黯然销魂”的缩略。“一场消黯”,无限伤心;“登山临水”,面对这样壮丽的山河,美好的景致,只能惹起“我”的万千“平生心事”,爱情,功名,离愁,别恨,到什么地方去诉说,又能跟谁去诉说?“永日无言”,“永日”就是整日,就是日复一日。念远怀人的苦闷没有地方可以倾诉,没有人可以交流,这是什么样的悲哀和伤痛?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柳永一生事业无成,他的悲剧源于他那狂放不羁的性格,这叫作性格决定命运。柳永年过五十才中进士,一生没有做过像样的官,当过县丞,管过盐场,最高的职务也就是屯田员外郎,所以人称“柳屯田”。不成功的人生却极大地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柳永的词是他人生历程的真实写照,这叫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最后,让我们在诵读中再次深入感受柳永。(全班齐读全词)
师:下课!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杨礼赞的教学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