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贷业务管理资金流向管理有何重要性

>> 企业不当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的原因及方式
企业不当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的原因及方式
作者:周思杰 | 机构:中金会项目开发部 | 添加时间: 17:01:07 | 点击次数:11341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贷款比重日益增加,客户面的扩大与客户结构的复杂化,使防控信贷风险的难度日益加大。从信贷资金出现的风险信号上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财务指标下降、生产经营不畅、货款回笼率达不到要求、贷款本息逾期等,甚至出现不良贷款,给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在公司业务发展的基础上有效防控信贷风险,确保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其经营行为不仅要对股东和客户负责,还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具有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是实施资源在地区间、行业间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贷款投向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自身的盈利性,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正常经济、金融秩序。贷款用途改变是银行经营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信贷风险现象。作为银行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监管。下文将从信贷资金被挪用的危害性、主要方式及其现象发生原因分析,来说明商业银行贷款挪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信贷资金被挪用的危害性
由于借款企业贷款目的不是满足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因而在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后,往往通过关联企业账户资金往来方式将贷款资金转出,挪作与申请用途不符的其他用途,使得大量的短期流动资金被长期占用,易给银行造成系统性风险。因此,借款人挪用贷款问题必须引起银行足够的重视。
商业银行的一笔贷款能否成功回收,不仅仅贷前需要翔实调查借款人财务实力和还款意愿、多方位分析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精心准备各种法律文件,预防银行的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还包括贷前翔实了解资金的具体用途,贷后密切跟踪资金的真实去向,以考察资金能否顺利流回银行。
通常,信贷资金随同企业资金一起顺利完成购货、生产、售货、回收现金的过程,企业的结算账户也能清楚地显示资金的收付情况,银行就能较容易判断企业生产和经营是否正常,即便借款人无法提供足够的担保和抵押,银行也不用太担心资金的安全性。
但是,如果银行根本无法或者没有努力去了解和监控信贷资金的使用方向,银行就不能正确地评估企业是否滥用资金,不能把握贷款中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银行无法监控资金使用方向,就无法预测信贷资金回流的时间和金额,难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收回。
事实证明,大量不合规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楼市,无论给经济、银行还是国家都带来危害:
1.推动资产价格非理性上涨,扭曲了价格关系,错配社会资源,导致大量投机性资金挤占了生产性资金。
2.楼市和股市的非理性上涨,造成资产泡沫,随着泡沫破灭,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伤害。
例如,80年代末,日本、北欧资产价格膨胀引发的&泡沫经济&对两地经济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3.资产价格虚高威胁银行的资产质量。一旦资产泡沫破灭,借款人资金链条出现断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将会激增。
4.信贷资金形成不良,甚至被诈骗
借款人不能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使还款来源无法保障,到期无法归还贷款,形成不良。而且大量事实证明,绝大多数贷款诈骗案件都是通过挪用贷款,使贷款脱离贷款行监控,从而骗贷得手,给银行造成巨额损失。
5.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有的借款企业将信贷资金挪用到国家限制性行业,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给国家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了难度。
有的用信贷资金从事投机经营,扰乱了经济秩序。如上海某投资有限公司2003年8月从某银行取得5亿元流动资金贷款。
由于银行对资金流向监管不到位。导致该公司将其中的3.85亿元用于申购某上市公司新股,并在收回申购余款后又将其中的2亿元用于股权投资。
因此,信贷资金流向监控,显得尤为重要。从宏观层面来说,它影响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否顺利贯彻和实施;从微观面来说,有助于银行控制资产质量,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信贷资金被挪用的现象发生原因分析
信贷资金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贷款发放之后,对于银行来说,是将信贷资金的使用权、收益分配权完全让渡给了借款人,也就是,从贷款发放之日与本息完全收回之前这段时间,银行其实已经对信贷资金失去了主动的控制权,这就使得贷款人具有违背合同改变借款用途的可能性。贷款被挪用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商业银行主观上放松对信贷资金的监管
有的商业银行认为,造成信贷资金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如何使用信贷资金是借款人内部&资金池&自主运作的需要,只要经营情况稳定、市场竞争能力强、又没有违约记录即为优质客户,信贷资金就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而对于逐笔查看、质询、取证信贷资金流向的监控要求,银行则认为不利于维护银企关系,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殊不知,这种认识和倾向使银行日益规范和严格的贷前调查及审查大打折扣,因为一旦贷款用途改变,意味着银行前期对借款用途的调查分析和审查就失去了意义,使信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进而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加大。
银行对借款用途把关不严,监督不力,使客户随意挤占挪用信贷资金,不按借款合同约定办。其有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首先,商业银行往往重点关注自身是否能够赚取利润,借款人是否有可靠的还款来源,抵押物是否有效和足值,而忽视贷款投向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其次,由于同业间竞争激烈。导致部分商业银行为争夺优质客户资源而放松甚至放弃对贷款资金用途的监管,对企业挪用贷款的现象视而不见。
三是,信贷人员在利益驱动下,缺乏加强贷后管理的主动性、片面强调营销业绩,弱化了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由于银行过分强调业绩考核,信贷人员通过加大贷款投放、拓展新的贷款客户。能够为银行带来较显著的收益,从而取得薪酬的提高、职位的晋升。但可能导致其&重放贷,轻管理&的后果。
信贷人员忽视方面有以下几点:
1.对借款户的贷款归行率关注不够。只有保证贷款及时足额归行,并设立还本付息备付账户,按销售货款的一定比例留足储备,才能保证贷款到期收回,避免因企业现金流量不足而影响贷款的安全。
2.对贷户资产负债的异常变动等重要情况监督不力。近年来,一些企业以改制为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所有逃废债企业在逃废债之前,都会出现注册新企业、从原贷款企业向新成立的企业无偿划转资金、调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转移技术等不正常行为,实质是转移贷款用途。对此,客户经理应及时发现,并迅速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馈,采取断然措施,同时对这些异常行为必须收集证据,记录在案,作为制止企业逃废的法律依据。
3.对借款户的现金流量等重要财务指标监管不够。现金流量作为借款企业的还款来源,真实反映了资金链的流动情况。借款人出现了现金净流量不足或下滑的趋势,则预示着金融机构面临贷款无法按期足额收回的风险。而目前部分金融机构片面注重于对企业赢利水平的分析,而忽视了对现金的把握,不利于贷款的风险控制。
4.商业银行的贷款检查和指导不到位。虽然对信贷管理工作的检查项目很多,检查频率也很高,但这些检查往往偏重于贷前的条件和程序,对贷后管理特别是对贷后用途监管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不够。
(二)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息收集不全面
首先是社会征信系统不健全,其次是银行客户资料不完整,银行缺乏对企业经营管理和遵纪守规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银行开展贷后管理工作所依据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财务报表和信贷人员收集的相关情况,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因专业水平、综合素质、责任心不同,对客户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各异,尤其是集团客户关联关系复杂,投资和经营范围广泛,仅靠个别信贷人员收集的零散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贷后监控需要的。
许多个企业于是就利用银行对客户信息掌握不全,将贷款几经转移逃避监控,改变贷款用途,进行股本性投资带短贷长用,甚至进入股市、房市,而银行在信息来源有限的情况下,致使银行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总是处于被动位置,长期不能察觉借款人的违约行为,直到风险变为实际的损失,才耗费相当大的精力展开调查。
(三)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用途规定不够细化
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用途规定不够细化,其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为制度的操作性不强。尽管多数商业银行要求信贷人员落实借款人是否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但规定比较笼统,缺乏配套的具体操作要求和有效的监控措施,未形成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执行制度的弹性较大,直接影响了信贷资金监控工作质量。
另一方面银行内控管理滞后于新业务的发展。当前各家银行争相创新业务,开通了更多的自助渠道,客户甚至不用去调查提交相关资料,就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甚至ATM机向银行贷款或透支,贷款一经入账即可自由提现和转账,对此,银行尚无完善的信贷资金流向管理办法。
信贷资金用途是借款合同的必备内容,它是加强信贷投向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但通过检查一些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用途发现存在不少虚假成分:
一是名为经营,实为还债。一部分经营困难的借款人,能正常付息,但却无力归还本金。贷款逾期将使其承担高额的利息负担,蒙受财务损失,故其在贷款到期时,从第三人处筹措一笔款项,归还贷款。企业以购料、进货名义贷到款后,再偿还第三人的借款,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周转,直至贷款出现风险,成为沉淀资金。
二是名曰流资贷款,实为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由于流动资金贷款控制相对较松,贷款相对容易,一些贷户打着流动资金贷款的幌子申请贷款,一旦贷款到账,马上购置固定资产。
三是名义合规,实际违法。一些借款企业从事不法生意,编造虚假的正当经营用途,骗取银行资金,给社会造成危害。
借款人从银行取得贷款,目的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购买材料或者添置必备的设备,或者用于支付其他费用,贷款最终将与一定的生产要素相结合。然而商业银行在实践工作中,只关注贷前推销、调查、信用分析,贷中评估、审查、发放以及所谓的&轻&贷后监管等。在贷款合同规定中,没有规定具体的贷款用途,如金额、交货时间等;或是贷款用途多为&经商、进货&等含糊不清的用途。
例如,商业银行对企业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在贷款合同中不约定具体用途。信贷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混用,给企业留下了挪用的空间。
(四)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模式在经济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相对粗放的地方,信贷文化还不够健全,尤其是贷款支付管理较为薄弱,在实际贷款活动中存在贷款资金不按照约定用途使用的情况,不仅直接影响借款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稳定与安全,需要尽快完善贷款管理机制。
不然,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机制就&如同虚设&。银行自身在贷前、贷中、贷后管理中就存在约束机制不健全问题,导致银行贷款被挪用案件频频发生。
(五)集团企业和关联企业贷款的授信及风险控制不够
银企关系错位,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垒大户&行为扭曲了银企关系,集团大客户成为各行竞相追捧和争夺的对象,集团大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的地位形成了现实的不平等,一些实力相对雄厚的大公司、大企业只要求银行提供信贷服务,不接受银行的信贷监督,客户信息不完整、不透明,与银行的信贷管理需求不对称,进一步加大了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工作的细分化和深入。
集团企业和关联企业由于其内部各子公司或分公司及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和投资关系,形成了一张复杂的网络。受市场趋利性影响,各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通过互保、联保、对外担保等方式无止境地膨胀、扩张,使银行被边缘化,造成关联集团客户风险不断形成和堆积。银行一旦工作失误,很容易产生五类集团关联风险。
1.超额授信风险
一些商业银行面临同业竞争和贷款营销的压力,对集团企业和关联企业没有真正实行统一授信管理,使有的关联集团企业以同一法人跨银行、跨区域向多家金融企业申请授信,或者利用部分商业银行承兑业务、贴现业务未纳入统一授信管理漏洞,通过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或担保骗取承兑的方式,突破授信限额,获取超额授信,导致授信总额超过关联集团整体承债能力,使金融企业的贷款风险高度集中于关联集团企业。
2.变相信用贷款风险
在关联集团客户中,集团本部通过为子公司担保或子公司相互担保以满足金融企业第二还款来源要求,是关联集团企业获得金融企业贷款的重要方式。但是金融企业对企业实际负债、或有负债和整个集团的真实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使保证贷款变成没有实质意义的信用贷款。
3.贷款挪用风险
一般而言,关联企业集团大都是依托一至二家骨干企业担当起融资重任,其资金运行模式一般是由集团母公司充当内部银行角色,统筹调配资金运用,这样银行信贷资金不可避免地被挪用。特别是在企业扩张时期,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往往大量被挪用于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
4.短贷长用风险
当关联企业贷款到期不能偿还时,一些金融企业迫于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得不帮助企业创造条件,对到期贷款办理借新还旧,对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滚动签发,尽量掩盖风险,推迟了风险的暴露。这为银行短期信贷资金被企业长期占用提供了方便,并且规模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贷款被深度套牢。
5.道德偏差风险
当前许多关联集团企业一旦贷款无法按时偿还,就通过在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市场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逃废银行债权,形成道德风险。
(六)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监控未形成联动
银行系统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监控工作存在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问题:各行只关注信贷资金在本行的使用情况,贷款一经转出,就不再安排跟踪监控,而转入行则认为&事不关己&,不会将转入的信贷资金视同本行发放的贷款一并纳入用途监控范围。这种&两不管&的割据管理模式,不仅造成贷款用途监控断链,而且给企业混用信贷资金和自有资金提供了便利。
(七)借款人挪用信贷资金形式多样、手段隐蔽
借款人采取将信贷资金转移到他行同名账户、异地关联企业账户再行支配或直接取现等&曲线调包&手段,故意逃避贷款行的监督。除此之外,借款人混用、并用自有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现象较为普扁,即便银行要求借款人逐笔提供信贷资金大额出账的具体用途,但因无法厘清资金的来龙去脉,对其真实性难以界定,给企业挪用信贷资金、逃避银行监管打开了方便之门。
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签订账户监管协议的方式来监督贷款资金使用。但借款企业往往在不同的银行开立多个账户。只要企业使信贷资金脱离贷款行,商业银行就失去了对资金的控制权。而企业为达到挪用信贷资金的目的,往往不是直接挪用。而是通过虚假的业务将资金进行转移,使银行难以监管。
例如:有的企业将信贷资金转移给&关联企业&;有的企业利用承兑汇票及贴现的方式挪用贷款;有的企业将自有资金投资楼市和股市等高风险领域,而用信贷资金弥补生产运营资金缺口。
(八)客户经理淡化政策法规观念及缺乏贷款挪用判断知识
客户经理政策法规观念、大局意识不强,疏忽贷款用途和专款专用的重要性,同时防范借款人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意识淡薄。
基层支行的客户经理人员配备不足以及缺乏相应的判别知识。许多客户经理因任务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客户的开发及其准备相应的材料、吸存、收贷、收息、中间业务、发卡、做报表等,无暇顾及贷后用途管理工作。有的客户经理对如何判断贷款企业是否挪用流动资金贷款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
(九)相关法规对违规借款人处罚力度较小
目前,我国重点强化了对商业银行的约束,相比较而言,对借款人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缺少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借款人的违规动机。
三、信贷资金被挪用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银行信贷资金中短期贷款资金改变用途现象比较普遍,从基层银行贷款被挪用的具体情况分析,可归纳为以下主要方式:
1.借款企业将贷款转移到&关联企业&,挪作他用。(下转第19页)(上接第30页)
2.企业或个人将银行贷款投资到股本权益、炒作股票、期货、房地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
3.借款企业通过套取银行资金,用于民间借贷,牟取非法收入。
4.短期信贷资金长期占用,借款企业将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生产投资或股权投资、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等。
5.长期信贷资金短期占用,借款企业将固定资产贷款用于短期应付账款、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
2012年第5期 总第76期
中国人才研究会金融人才专业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五栋大楼B2座1402室
邮政编码: 100044
责任编辑:周晓曦
电话:(010)
传真:(010)
投稿信箱:Edit#
准印证号:京内资准字9907-L0675号你现在的位置:> >
论银行信贷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
会计城 | 日
来源 : 互联网
摘要:本文根据金融理论发展和银行信贷管理实践提出的问题,分析了银行信贷管理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介和市场的相互关系。提出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应当实行“信贷营销制度”和“风险处置制度”并举的战略。在讨论银行信贷管理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探讨了经
  摘要:本文根据金融理论发展和银行信贷管理实践提出的问题,分析了银行信贷管理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介和市场的相互关系。提出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应当实行“信贷营销制度”和“风险处置制度”并举的战略。在讨论银行信贷管理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后转轨时期银行信贷管理创新发展的方向和指导思想,以及应当确立的十个观点。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论是企业还是居民都与银行要发生往来关系,把钱存入银行既能生息又安全,缺钱要找银行借钱,以应周转之需,许多经济往来中的银钱交割收付,也要通过银行办理汇兑和结算。银行通过经营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业务获取收益,实现利润目标,并在社会资金循环周转中执行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发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增长的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方式多样化,市场体系不断延伸,银行业务品种增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推动着学科的发展和深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相继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银行业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迅速提高,有力地推动着银行功能的发展和业务范围的扩大,《银行信贷管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与金融专业的许多课程的边界越来越难于划分清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状态,即便是银行信贷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内容也变得复杂起来,“一张企业资产负债表起家”的知识结构不够用了,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取代了“拿起算盘放下笔”的手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不是能取代银行信贷管理,商业银行是不是21世纪的恐龙?直接融资能否代替间接融资?银行信贷管理要实行何种发展战略?怎样评价中国金融改革绩效?银行信贷管理需要如何、从何创新发展?等等,就成为银行信贷管理面对的并且需要作出回答的问题。  一、银行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关系问题  商业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其他中间业务的盈利性金融企业。它的基本特征是:信用中介、创造存款货币、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研究银行自身资产负债配置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目标为对象,以资产负债管理、计划和决策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的理论、体制、机制和业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贯穿于“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目标的全过程。  信贷资金是商业银行以信用方式筹集和分配的资金。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种存款、金融债券发行、借入资金和自身积累资金。信贷资金运用主要是对各部门、各企业和个人发放的贷款、证券投资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是研究银行与企业部门、居民部门之间借贷关系的管理理论、体制、机制和业务技术的学问。虽然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信贷管理属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范畴,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的对象是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而银行信贷管理是研究银行与企业、居民的信贷关系,重在发现市场、研制产品、营销贷款、创造收益,切入点是企业、居民的资金循环、融资结构、财务收支,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对象和内容相比具有独立性,两者虽有相联系的一面,更有重要的区别,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仍然是两个独立的领域。  银行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关系图示如下:  信贷作为经济范畴,在经济理论上有三种互相联系而范围宽窄不同的定义,一是把信贷定义为信用,亦即借贷行为,属于宽范围;二是定义为银行信用,亦即银行存贷款等信用业务活动的总称,为中宽范围;三是定义为银行贷款,专指以银行为主体的货币资金贷放行为。三种定义的相互关系可以图示如下:  银行信贷管理在二级银行体制下,可以划分为宏观层次的信贷管理和微观层次的信贷管理。信贷宏观管理研究中央银行货币供应调控与商业银行信贷调节的关系,信贷微观管理研究商业银行与经济部门企业居民之间的融资关系,共同构成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传导过程。宏观信贷管理与微观信贷管理关系图示如下:  二、中介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的多样化,基金投资工具和市场的迅速增加与扩大,推动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功能的改变,出现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萎缩和竞争力下降,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社会融资功能迅猛扩大。在这种背景下,以微观金融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研究居民、企业利用金融工具,从事经营决策,寻找规避风险、收益最大化的方法和技术的金融功能观理论应运而生,博迪和默顿在《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认为,由于证券设计的日益发展和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21世纪金融将从不透明的机构向透明的市场发展,中介正在向市场过渡,标准化的金融市场最终将取代金融中介,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功能将衰退。极端观点甚至宣称商业银行将是21世纪的“恐龙”。基金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证券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网络将取代机构。照此推断下去,作为商业银行基本金融工具的信贷,自然也将为市场的基金和证券所取替。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发展史说明,中介和市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动态互补、互动的螺旋式向上发展过程。因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在发达的经济中,市场和中介之间存在共生的关系。在市场中运作要求对人力资本的大量投资,中介有助于获得更广泛的参与,并使个人和企业享受市场的好处。这是中介可能造就市场途径的唯一例子,反过来,市场对金融机构也有价值,因为市场允许中介对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进行套利。因此市场使中介更容易的生存”。金融中介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交易量和创造标准化的市场推动市场的发展,中介是金融商品的供给者。市场在中介不断创新商品和扩大交易量的同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潜在收益并反作用于中介,为中介创新活动提供需求,中介和市场是相伴而生的。尽管20世纪90年代金融市场交易以几何级数递增,包括西方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融资顺序仍然是贷款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而不是颠倒过来,是为实证。  从最极端的纯理论推理,基金取代银行存款,证券取代银行贷款,网络取代机构,至少需要具备:(1)基金能够取代货币发挥所有职能;(2)所有企业和居民都能够进入市场筹资和融资;(3)全社会的储蓄都是资本储蓄,不再存在货币储蓄;(4)一切基金都是开放式基金;(5)网络覆盖社会的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否则,市场取代中介是不可能的。这些条件即使在发达国家包括“金融功能理论”的产生地美国都不具备,更何况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就更是遥远的理想了!  “由于市场和中介两者都不像理论所说的精确方式那样运作,因此,在提出有关改革金融系统政策时,小心谨慎会做得更好”。由此可见,银行信贷管理仍然是金融理论和金融管理的重要课题。  三、信贷资金运动与银行信贷管理战略问题  银行信贷管理是对信贷资金交易过程的制度安排,规范交易双方信贷行为,界定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达到交易双方追求的各自利益目标。因此,银行信贷管理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选择信贷制度、管理体制和交易机制,这是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信贷优化资金配置杠杆作用的根本所在。  信贷资金是参与借贷交易的资金,从价值运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态。信贷资金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信贷资金“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并在执行职能以后,流回到原来的支付者手中。”(《资本论》第三卷384页)“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说是贷或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同上书390页)并指出信贷资金“不过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被转让:第一,它过一定时期流回到它的起点;第二,它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流回,流回时,已经实现它的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那种使用价值。”(同上书384页)由此可见,信贷资金运动是一个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的价值特殊运动过程,贷款发放由银行支付给企业或居民,这是第一重支付,借款者使用贷款进行投资或消费(实业投资或证券投资),发挥资金的职能,这是第二重支付。信贷资金在完成投资或消费职能之后,投资者收回投资,消费者取得预期收入这是第一重归流,然后借款者按照借款合约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这是第二重归流。从第一重支付到第二重归流是信贷资金的循环,信贷资金循环的持续运动构成周转过程。所谓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就是实现这种不间断的运动。信贷资金的价值特殊运动过程具有显著的特点和要求,一是,以偿还为条件,以收取利息为要求的价值运动;二是,以履行资金职能,实现价值增殖为基础的价值运动;三是,诚信为本的价值运动,信任、信誉、信实是资金交易秩序的基石。要求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健全各类中介机构的信用体系,强化政府信用的导向作用。  信贷资金运动在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中充满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第一重支付阶段客观上存在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发生逆向选择行为;在第二重归流阶段更存在事后信息不对称,产生道德风险。克服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防范信贷资金使用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构成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安排的重中之重。所以提高银行信贷的效率和效益,必须实行“两个轮子”并行的管理制度建设战略,一是建立以发展为中心,优化增量,获取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的“贷款营销制度”,二是建立以处理不良贷款为重点,盘活存量,化解存量风险,提高竞争力的“风险处置制度”。  四、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演进的评价问题  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是国家经济金融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经济金融制度决定着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经济金融制度的变化必然引起信贷制度的重新安排,以适应经济金融发展的需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年)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国家的经济管理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1949——1979年)——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年)——市场经济体制(1992——现在)的三个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银行信贷管理也发生了从计划信贷的“资金供给制”模式向市场信贷的“资金交易制”模式的渐变过程  1949——1979三十年间,按照苏联银行制度模式建立起来的金融制度,是一种国家完全垄断、中央集权的计划金融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单一的国家银行。人民银行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现金出纳和货币发行中心;信用集中于银行,取消商业信用,银行是唯一的融资中介;银行信贷与货币发行合一于一身,银行发放贷款不受存款约束,具有无限扩张贷款的能力。这种金融制度是计划经济制度实行工业包产、商业包销、物资统配、财务统管体制的支柱,否则,计划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起来顺利运转。在国家垄断信用的银行制度下,银行信贷管理实行按照国家计划的“实物贷款”办法,对工业企业按产值计划贷款,商业批发企业按进货计划贷款,商业零售企业按库存计划贷款,农副产品收购按实际需要发放贷款,物资供销企业按物资调拨计划贷款,银行信贷管理是典型的“资金供给制”。市场、交易、价格、利润等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成为异已力量,计划、分配机制代替市场、交易机制,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既不反映成本,也不能调节供求,更不能发挥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之相应,中国金融制度也以渐进方式实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艰苦曲折的努力,金融制度已经实现了银行体制的三次制度性分离和金融市场体系框架的建立,初步形成间接调控体系、商业银行运作机制和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制度架构。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从制度上实现了信贷和发行职能的分离,为建立商业银行“以存定贷”的内在经营约束机制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操作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1994年组建政策性银行,实行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分离,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市场金融的微观基础,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1999年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行优良金融资产与不良金融资产分离,构建信用证券化和风险防范机制,为提高银行经营效率、竞争力,迈出了重要步伐。1991年以来建立了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  银行信贷管理在金融制度变革过程中,按照资金交易商品化、市场化的方向,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信贷管理制度在十个方面实现了突破①,从制度上构建了按商业信贷原则管理信贷的初步框架。试列如下:  ——信贷管理思想:从重贷轻存转向存款立行;从重物资保证忽视周转向注重资金周转转变;从重保证资金供应转向重视资金使用效益。  ——信贷管理目标:从“守计划把口子”转向按市场供求决定,实现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  ——信贷管理原则:从传统的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偿还性传统“三性”原则,转向“区别对待,择优扶持”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新“三性”管理原则。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从“统存统贷”的指标管理转向“以存定贷”,再向“差额控制”,最终实行“实存实贷”的资金管理。  ——信贷范围逐步扩大:从超定额流动资金的狭小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领域的技术改造;从生产流通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从公有制经济扩大到多种所有制经济。  ——信贷对象:从单一的实物经济扩大到票据和证券经济。  ——信贷种类:从按贷款标的物的资金性质划分贷款种类,转向按期限划分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信贷管理机制:从计划机制转向市场机制;从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手段;更多利用利率杠杆作用。  ——信贷方式:从单一的信用贷款走向包括抵押、质押、第三方担保在内的多种贷款方式;从行政管理走向依法管理;从分配贷款转向营销贷款。  ——信贷风险控制标准:从“一逾两呆”转向国际接轨的“五级”分类标准。  中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路径依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银行信贷管理上表现出明显的“双轨制”特征,一方面是传统“资金供给制”的运行机制在弱化,市场经济的“资金借贷制”运行机制在成长,另一方面新旧体制的矛盾和磨擦又无时不在碰撞,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戏剧性的体制回归,进两步退一步近似一种常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与运行机制转变滞后于体制变革,引起新体制和旧机制的矛盾相联系,这是重机构分合轻机制转变,形式先于内容的改革思维形成的不能不付出的成本。  五、经济后转轨时期的银行信贷管理创新问题  21世纪的头20年(年),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根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济体制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后转轨阶段。在后转轨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集约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的步伐更加骄健。随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市场开放,我国在WTO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真实体现。在整个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变革与挑战共存,开放与发展共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在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当前,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要求与现行金融机制的矛盾,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滞后,服务意识缺乏,产品创新不足,体制机制约束的问题,在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进一步显现。因此,中国银行业的产权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的转变,不良贷款的处理,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成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经济金融体制进入后转轨时期,银行信贷管理面对全新的经营环境,信贷市场是完全竞争性市场,竞争者既有国际的大银行,又有国内众多的大、中、小银行和证券、保险机构,监管者的国际化监管规则和全程风险监管。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市场定位、贷款结构、产品创新、贷款营销、人本服务、技术安全、扁平化管理等等问题,既是银行信贷管理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也是研究银行信贷管理理论和方法必须解决的问题。  银行信贷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支持技术,都是依一定的经济金融结构和发展水平做出的选择,两者必须相互适应,达到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均衡。经济学常识告诉人们,经济金融结构和发展水平永远都处于变化状态,因此,银行信贷制度、体制、机制和支持技术的效率,总是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递减,这种现象在制度经济学称之为“制度的生命周期”,制度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发展和调整的永恒性。所以,银行信贷管理的决策者,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从实际出发,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做出及时灵敏的反应,对不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重新安排,使之在新的条件下达到制度供给与需求均衡,保持制度的有效性。因此,要力求从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上把握十条原则:  1.信贷管理的对象:信贷管理在于发现市场、研制产品、营销贷款、创造收益,为达到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经营管理目标,研究信贷管理制度和体制、运行机制和支持技术的理论、原则、方法与技术。  2.信贷管理涉及的对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涉及企业、居民部门的资金循环、融资结构、财务收支,构成银行与企业、居民的融资关系;同时,又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相联系,构成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传导体系。信贷管理研究的单一性与涉及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银行信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3.信贷资金交易费用(成本)与资金需求和供给:存款和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部门提供的信贷服务,通过存贷款的利率差获得收益。因此,合理的资金交易费用(成本)对信贷的需求和供给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经济总产出和国民福利的提高。所以,银行信贷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市场化的信贷定价机制,确定合理的“价格”水平,资金盈余的企业和居民才会把钱存入银行,资金短缺的企业和居民才会向银行贷款,形成有效的信贷需求机制,促进信贷发展和经济增长,反之,必然引起信贷萎缩,经济发展受阻。  4.信贷营销与市场定位:在金融组织机构多元化的信贷市场上,有众多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形成复杂的供给和需求结构,企业规模的大、中、小差别,资金需求的性质和数量各异,个人财务收支水平不同,高端客户和一般客户的需求也千差万别,而且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形成资金的需求结构又各不相同。信贷市场的层次结构和空间结构差别,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根据需求对象的特点,设计产品,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才能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经营效益。  5.信贷服务与管理结构创新:随着银行信贷管理理念的转变,经营范围的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银行信贷管理必将发生从单一业务平台管理向综合业务平台管理、网点经营向网络经营、同质性服务向品牌性服务、标准件服务向个性化服务、无偿服务向收费服务方向嬗变。研究银行信贷管理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观念。只有慎时度势,顺势而变,才能不断提高制度、体制、机制的贡献率。  6.信贷管理与货币政策传导: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是通过商业银行信用量的伸缩来实现的,商业银行信贷是信用货币创造的闸门。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机构的设置和经营权限的划分,直接影响信贷资金的流动方向和数量,信贷管理体制又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载体。因此,建立合理的与经济金融运行需求相适应的信贷管理体制,不仅是银行信贷提高效率的题中之义,也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必然要求。  7.贷款风险控制与创新和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存在,贷款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信贷管理创新的功能,又在于发现市场潜在收益,规避风险,推动发展,创新又是贷款风险防范的内在动力。由于贷款风险的客观性,不能消灭只能防范和控制,消灭贷款风险等于放弃效益、效率和发展机会。因此,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必须建立在创新发展机制之上,才能提高信贷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8.银行信贷管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关系都表现为信用关系,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信用环境的净化,社会信用缺失是银行信贷风险滋生最深刻的社会原因。因此,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与防范,必须与企业信用建设,个人信用体系和各类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配合,夯实银行信贷管理与风险防范的社会信用基础,创造实施银行信贷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条件,提高银行信贷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9.银行信贷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信贷制度由人来进行管理操作,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积极性不同,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的实施效果大不一样,优秀的管理者具有发挥制度的效益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的能力。银行信贷管理必须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建立激励与约束;权力与责任,利益与贡献对称的管理机制,这是银行信贷管理最重要的保证条件,也是管理决策者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  10.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和“防火墙”:资金的同质性和金融市场的无界性质,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有内在联系的客观必然性,两个市场之间资金的相互流动是客观规律。由于信贷市场资金的短期性质和资本市场资金的长期性质的差别,信贷资金又不能无限制的盲目流向资本市场,信贷资金过度进入资本市场必然造成银行信贷收支的不平衡,加大流动性风险。因此,按照两个市场资金的客观规律,建立有效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防火墙”,特别是在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发展,提高流动性和效益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条件下,两个市场之间的“防火墙,”是银行信贷管理不能回避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所列十条是方法论也是管理理论。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应该树立最基本的十个管理观念。信贷经营观念。面向市场、创新产品、开展营销。系统工程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协调配合,防止单项突破。信贷定价观念。信贷营销要健全市场定价机制,实现市场“价格”,发挥利率调节作用。市场定位观念。细分市场,发现市场空间,制定营销策略。服务创新观念。信贷服务方式与经济增长和市场发展相适应,因势而变,不断创新。货币创造观念,信贷是货币创造的“闸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有利于货币传导。发展优先观念。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进发展,信贷风险要在发展中防范。社会诚信观念。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净化信用环境是银行信贷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本观念。信贷管理要以人为本,发挥人力资本潜能,管事必须管人。综合经营与“防火墙”观念。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既要连通互动,又要建立“防火墙”,保持信贷资金的流动性。
[获取更多干货,请关注会计部落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品流向管理软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