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初中语文兴趣小组计划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探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探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总评分3.3|
浏览量1097920
用知识赚钱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文&&言&&文
当前位置:
& 初中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共识和追求。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如何呢?
笔者曾对所任两个班级(共106人)作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经常看课外书的8人,只占7.5%,偶尔看的33人,占31.2%,而基本不看的51人,占48.2%,根本不看的51人,占13.2%。后两类学生竟多达61.4%。他们不读书的理由:一是父母不允许,二是课业负担重没时间,三是没兴趣。其中前两类占33.3%,而&没兴趣&竟占了66.7%.本来,青少年阶段应该是最爱读书的黄金时期,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显然还没有培养起应有的阅读兴趣,更别论阅读习惯的养成了。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这种阅读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缺少宽松的阅读空间;二是没有充分选择读物的自由;三是缺乏必要的读书方法的指导。由此,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力求在初中阶段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一、坚持开设阅读课,把课外阅读课程化。
现阶段新课程改革虽说是轰轰烈烈,但很多教师迫于考试的压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多地将目标定位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阅读教学往往沦为纯粹的实用教学,高强度超负荷的阅读训练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缺失。&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读书发生狂喜。但从小学到大学,教师有一种天才,就是把读书的乐趣挤出,使之变得干燥无味。&(林语堂《论学问与知趣》)因此,笔者建议学校首先应坚持开设阅读课,每周两至四节,把课外阅读课程化,从根本上保证学生有自由阅读的时间。其次在阅读课里,教师不能再有题山的压迫,不必让学生正襟危坐,学生可以暂时将学习的一切烦恼和失意统统抛开,尽情徜徉于书香之中。只有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可能真正走进书的世界,才可能真正领略到阅读的迷人魅力。当学生觉得,阅读原来是那么快乐,培养阅读兴趣就有了可能,当兴趣变为一种志趣,当阅读成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习惯就形成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语文教师如果能让自己的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在自主阅读中有感触,有收获,那么,还担心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不了吗?
二、摒弃功利性,还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之所以缺少应有的阅读兴趣,原因还在于我们的读书氛围太过功利,多数教师提倡学生读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他们根本不重视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不重视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点。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阅读的黄金时期,错过了再要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就会相当艰难。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有广阔的胸襟和战略家的眼光,摒弃功利心,打造纯粹的阅读,让学生有充分选择读物的自由,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让他们去接触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书籍、报刊,哪怕是涉猎别的学科,只要学生喜读爱读都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若自己不喜欢,别人说得再好我也不会往下读。阅读是一种对话,一种你和书之间的理解。若你不能和一本书产生共鸣,你就是在浪费青春了,即使它确是一本好书,你读了没有自己的感受也是白读。&(巴丹主编的《阅读改变人生》)!因为学生只有读他自己喜欢的书,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会欲罢不能,才会视苦差为赏心乐事!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阅读名著的问题。新课标说:&要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一般都理解为应让学生阅读中外名著。诚然,阅读名著可以丰富性灵,熏陶人格,提升品位,因此语文教师非常推崇阅读这些经典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部分教师规定学生非名著不读就显然不妥。易中天教授也在他的博客中说:终生只读一种书是不妥的,哪怕这些书的品味确实高雅,山涧小溪固然清纯,却何如泥沙俱下的江河、广纳百川的大海?等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再向学生推荐经典,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向学生推介经典时,不要人为地增加经典的神圣感,要像周国平先生那样,&不妨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要将经典从神坛上拿下来,以消遣的方式来读,只有完全放松,才能真正走进经典世界。
三、克服盲目性,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仅仅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不够的,语文教师还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方法的指导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如果学生在阅读中没有任何收获,阅读的热情就会很快衰减直至丧失殆尽;如果方法得当,学生在阅读中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阅读的热情就会空前高涨,阅读就会成为个体的一种内在需求,阅读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那么,该怎样阅读呢?阅读是读者自身的行为,不同个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喜好,有的喜欢一目十行,有的则喜欢细嚼慢咽,这都无关紧要,教师不必强求一律,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这不仅仅是古今中外许多学问家行之有效的阅读经验,更应成为中学生熟练掌握的阅读方法。读书笔记益处多多。首先,强化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做笔记就是读、想、写结合,就是手、脑并用,这远比光读不写印象深刻得多。其次,活化积累。做笔记就好象建立资料的&储存库&,一旦需要相关资料,就可以方便快捷提取。再次,深化理解。通过做笔记,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问题的重点和实质,还可以培养概括和表达的能力。老舍说:&不管自己的了解正确与否,意见成熟与否,反正写过笔记必得到较深印象。及至日子长了,读书多了,再翻翻旧笔记,看一看就能发现昔非今是,看法不同,有了进步。&读书笔记没有固定的形式,从内容来讲,无非是两类:一类以记书的内容为主,一类以记自己的感受为主。前者多为了吸收,后者多为了思考,到底做哪种笔记对读者更有帮助,要根据所读书的内容、阅读的意图和个人的习惯来决定。这里要说明一点,教师必须定期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评价,有评价才有促进,才能不断巩固阅读成果,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慢慢让课外阅读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从而变成更自觉地读书行为。
作为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真的非常有责任练好学生的读书的童子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真正地爱上阅读。以&读&为舟,徜徉书海。
热门语文文档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咨询热线:400-675-1600
1-3秒快速咨询
【摘 要】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扩宽其视野,增长其见识,这对于初中生智力的开发、情操的陶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对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部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措施,以期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
【分 类】
【关键词】
【收 录】
|激发兴趣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研究|共1页
重要说明: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本站文章仅向科研人员提供!
课外语文 2016年8期 文档列表
课外语文语文论坛
作者:余晓亚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羊山中学; 河南信阳464000
作者:崔玉宝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豪德小学; 山东潍坊261057
作者:程耀国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渭北初级中学; 甘肃天水741300
作者:张明
 单位:安徽省天长市炳辉中学; 安徽天长239300
作者:潘园珍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小学; 甘肃兰州730070
作者:黄琪
 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烟台264025
作者:武新虹
 单位:新疆教育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作者:许艳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回龙桥小学; 江苏南京210003
作者:陈名凤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第二中学; 贵州六盘水553400
作者:户才鸿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江西九江332000
作者:陈晓瑞
 单位:陕西省榆林第二实验中学; 陕西榆林718000
作者:江正
 单位: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 浙江衢州324400
作者:区丽嫦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松岗中心小学; 广东佛山528234
作者:何晓燕
 单位: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中心小学; 浙江湖州313100
作者:张俊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初级中学; 甘肃陇南746023
作者:南天佑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八一中学; 甘肃陇南746000
作者:刘素娟
 单位:江苏省盱眙中学; 江苏盱眙211700
作者:尹楚楚
 单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南京211135
作者:黄婷婷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 江西瑞金342500
作者:姚春艳
 单位:甘肃省灵台县东关小学; 甘肃平凉744400
作者:王萌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浑南二中附属小学; 辽宁沈阳110167
作者:吴静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 江苏无锡214000
作者:出婷婷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新步中心小学; 福建泉州362100
作者:陈锦松
 单位:福建省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福建厦门361009
作者:吴冰冰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漳州363000
作者:黄雪云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惠群小学; 福建泉州362000
作者:唐云飞
 单位:广西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桂林541000
作者:侯桂华
 单位:新疆喀什市第三师第一中学; 新疆喀什844300
作者:陈盈颖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 福建晋江362261
作者:郑正尧
 单位:福建省尤溪县第一中学; 福建三明365100
作者:何绍兰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桑海中学; 江西南昌330115
作者:吴龙麒; 胡满生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大沽中心小学; 江西赣州342800
作者:李显鹏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思源实验学校; 甘肃庆阳745700
作者:林四英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上杭364200
作者:王长军; 王长红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环城小学; 吉林长春130400;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环城乡桂家小学; 吉林长春130400
作者:苏芳
 单位:江西省上饶县茶亭中学; 江西上饶334114
作者:郑辉彬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第七中学; 江西上饶334100
作者:郭丹
 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一小学; 北京102600
作者:吴清泉
 单位:安徽省繁昌一中; 安徽芜湖241200
作者:徐林林
 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淮安223001
作者:蔡燕芳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215300
作者:杨星睿
 单位: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 四川南充637400
作者:胡慧琼
 单位:江西省南昌二中; 江西南昌330000
作者:徐肖芸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 江西南昌330038
作者:李学晶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渊泉小学; 甘肃酒泉736100
作者:叶良表
 单位:南京炮兵学院; 江苏南京210000
作者:李健
 单位: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镇罗镇河沟小学; 宁夏中卫755000
作者:杨红江
 单位:云南省富源县胜境中学; 云南曲靖655500
作者:张苗苗
 单位:安徽省怀远县淝南乡新沟小学; 安徽蚌埠233430
作者:孙晋英
 单位: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江苏镇江212200
作者:吕太英
 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二技工学校; 广东湛江524001
作者:史厚平
 单位: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通226532
作者:李丽; 高鑫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中心小学; 辽宁抚顺113006;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第四十一中学; 辽宁抚顺113006
作者:张家利
 单位: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中心小学; 辽宁抚顺113006
作者:麦润梅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大并小学; 广东广州511400
课外语文课改研究
作者:陶小平
 单位:福建省清流实验中学; 福建三明365300
作者:周汉良
 单位:广西巴马县教育局; 广西河池547500
作者:宋莉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城关小学; 甘肃天水741300
作者:李爱芳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职业技术中学校; 山西晋中032600
作者:邱桂霞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高中; 河南光山465433
作者:黄玲玲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 四川成都610000
作者:熊彩平
 单位:湖北省鄂州市新民街小学; 湖北鄂州436000
作者:王春华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迎宾路小学; 河北沧州061000
作者:袁四娣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 福建上杭364200
作者:邵建荣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宿迁223600
作者:陶群超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215600
作者:童幸如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 浙江杭州310000
作者:赵亚波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花园第二小学; 江苏常州213016
作者:杨巧玲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新生中学; 浙江台州317300
作者:沈凡
 单位: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启明中学; 江苏淮安223005
作者:乐中阳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初级中学; 江苏扬州225800
作者:杨礼清
 单位:福建省建瓯市南雅中学; 福建南平353101
作者:邱娘清
 单位:广东省惠州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广东惠东516321
作者:石娜
 单位:湖北省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 湖北咸宁437100
作者:李俊妹
 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县街小学; 四川乐山614000
作者:翁萍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 江西上饶334000
作者:黄冬生
 单位:江西省宁都县对坊初级中学; 江西赣州342819
作者:寇梦洁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710119
作者:肖妍絮
 单位:江西省吉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江西吉安343100
作者:陈飞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大滩乡完全小学; 甘肃武威733303
作者:高海云
 单位:甘肃省景泰县上沙沃中学; 甘肃白银730400
作者:刘菲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初级中学; 江苏扬州225600
作者:刘玉香
 单位:福建省厦门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厦门361000
作者:余三娇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八小学; 江西上饶334000
作者:余娟
 单位: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 福建三明365300
作者:崔春梅
 单位:福建省泉州五中; 福建泉州362000
作者:史良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宏伟小学; 甘肃定西748102
作者:李双林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墙中学; 江苏南京210000
作者:吴昌红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五中学; 福建晋江362214
课外语文阅读与作文
作者:王晓玲
 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广东韶关512000
作者:陈陈
 单位: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 福建福州350000
作者:冯煜焯
 单位:广东省湛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广东湛江524006
第100-101页
作者:冯丽艳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第十三中学; 吉林长春130300
第102-102页
作者:郭守寨
 单位:福建省大田县前坪中心小学; 福建三明365000
第103-103页
作者:张秋风
 单位:河北省临西县临西镇学区高村学校; 河北邢台054900
第104-104页
作者:于国华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注家铺乡于庄子学校; 河北沧州061025
第105-105页
作者:林伟萍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 福建泉州362000
第106-106页
作者:包蕾
 单位: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新惠中学; 内蒙古赤峰024000
第107-107页
作者:姜璐
 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烟台264025
第108-108页
作者:汤良菊
 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实验小学; 福建武夷山354300
第109-109页
作者:张庆红
 单位:贵州沿河县泉坝镇中心完小; 贵州铜仁565300
第110-110页
作者:夏小涵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中部; 广东深圳518000
第111-111页
作者:吴裕芬
 单位: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广东广州510250
第112-112页
作者:王洪利
 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心小学校; 江苏苏州215000
第113-113页
作者:吴雁婷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高林中心小学; 福建厦门361009
第114-114页
作者:曾国扬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中学; 福建泉州362261
第115-115页
作者:蒲建红
 单位:四川省射洪县太和镇第二小学校; 四川遂宁629200
第116-116页
作者:郭建军
 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宝华中心小学; 江苏镇江212400
第117-117页
作者:陈金塔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 福建厦门361000
第118-118页
作者:陈春燕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澳头实验学校; 广东惠州516081
第119-119页
作者:王玉峰
 单位: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启明中学; 江苏淮安223005
第120-120页
作者:丁怡莲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暨南小学; 浙江绍兴311800
第121-121页
作者:林先旺
 单位: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 福建三明365300
第122-122页
作者:戴红梅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初级中学; 江苏扬州225605
第123-123页
作者:吴素琳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实验学校; 广东深圳518099
第124-124页
作者:詹小玲
 单位:浙江省开化县芹阳中心小学; 浙江衢州324300
第125-125页
作者:刘丽春
 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工小学; 辽宁葫芦岛125001
第126-126页
作者:唐洪莲
 单位: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胜境中学; 云南曲靖655500
第127-127页
课外语文素质教育
作者:张丽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张圩中心小学; 江苏宿迁223600
第128-128页
作者:卢艳君
 单位:辽宁省凌源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辽宁凌源122500
第129-129页
作者:吴珊鸿
 单位: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福建厦门361000; 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 福建泉州362000
第130-130页
作者:彭丽莉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通226004
第131-131页
作者:周飞燕
 单位:江西省上饶县上泸中学; 江西上饶334119
第132-132页
作者:俞凤莲
 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 四川广元628017
第133-133页
作者:黄茳丽
 单位:西藏昌都第三高级中学; 西藏昌都854000
第134-134页
作者:吴妙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校; 江苏昆山215300
第135-135页
作者:柴国义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新庄乡柴湾小学; 甘肃白银730700
第136-136页
作者:张颖
 单位:甘肃省景泰上沙沃镇梁家槽小学; 甘肃白银730400
第137-137页
作者:张鸿学
 单位:甘肃省镇原县庙渠小学; 甘肃庆阳744500
第138-138页
作者:姚红艳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初级中学; 江苏扬州225600
第139-139页
作者:陈永清
 单位: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辽宁锦州121000
第140-140页
作者:赵永英
 单位: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小学; 天津300000
第141-141页
课外语文汉语研究
作者:党永丽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510631
第142-142页
作者:刘星辰; 王文涛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710049;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西安710049
第143-144页
作者:肖婷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杭州311121
第145-145页
作者:樊璐琴; 吕艳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金华321004
第146-146页
作者:金华情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311121
第147-147页
作者:刘昱
 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第148-148页
作者:胡嫚丽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266000
第149-149页
课外语文教案选粹
作者:赵阳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天津300300
第150-150页
作者:陈珊珊
 单位:浙江省东阳市白云中心小学; 浙江金华322100
第151-151页
作者:周建媚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 浙江温州325000
第152-152页
作者:刘清清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第153-154页
课外语文教学随笔
作者:林明雅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晋江362200
第155-155页
作者:张彩亚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江苏张家港215625
第156-156页
作者:舒翠兰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后叶九年制学校; 重庆404500
第157-157页
课外语文德育课堂
作者:徐慧彬
 单位: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 新疆阿勒泰836599
第158-158页
作者:彭炬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第159-160页
作者:赖雅琴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 江西南昌330000
第161-161页
作者:王岩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瓦房镇中学; 吉林洮南137100
第162-162页
作者:吉祥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通226011
第163-163页
课外语文治校方略
作者:莫飞
 单位: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教育局教研室; 广西梧州543199
第164-165页
作者:李聪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长春130022
第166-166页
作者:杜路峰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八一中学; 甘肃陇南742500
第167-167页
作者:王丽娜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教育局; 甘肃陇南746000
第168-168页
作者:俞祥明; 丘新增
作者:董莹
 单位:广东仲元中学高二11班
课外语文杂志分期列表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辽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方:
快捷分类: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21-1479/G
邮发代号:8-35
创刊时间:2002
发行周期: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287
热门期刊推荐
400-675-160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
(仅收市话费)
免责声明:本站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收集整理互联网学术资源信息,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蜀ICP备号-13 公安部备案:浅谈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
浅谈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
摘要:由于受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少,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针对我们的问卷调查所了解的现状,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关键词:&阅读现状&&&兴趣培养&&&方法指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要实现这个理想,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并且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
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中不断丰富、完善,超越自我,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才能“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开展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延伸和补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要做得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获得良好的效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眼前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今年,我们学校语文组开展了《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那么如何高效地、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通过调查分析,我对目前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基本认识是:
一、调查发现,不少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父母或老师逼着读的。学生的没有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再之,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老师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压抑了学生课外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课成为学生最不受欢迎的课。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正是我们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惨重的代价。
二、学校图书室图书有限,学生自己又无力购买。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学生想要的图书,农村学校图书量少,不像城市有很多图书馆供学生购买或借阅,再者,大部分家庭没有电脑,学校微机课开放有限,学生玩智能手机上网也只是玩游戏。没有多少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去阅读课外书籍,农村学生难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三、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对一个人的行为影响是很大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尚处在初始阶段,许多教师表示,他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关注过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更没有有意识地去引导过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组织引导,没能够在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再加上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没有热爱读书的家庭环境。农村初中多数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就是学生看一些闲书,读一些“野”书,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而且还会“教”坏孩子,与所谓的学习毫无关系,这从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正常开展;
四.在校的课外时间多数在做作业,尤其是后进生很少有学生挤出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周末回到家里也不能自觉地搞好课外阅读,多数农村学生家长忙于外出打工赚钱,致使家庭教育的管理出现真空状态,在没人监管的情况下,学生在家会以电视、游戏等作为自己在家休息的主要内容。因此,也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据调查,经常阅读课外书的学生,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显著,尤其是九年级学生,学业尤为繁重,哪还会有时间参与课外阅读啊!
可以说,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一、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图书角。各班开设班级阅览角、读书角,让学生自带课外书,以求资源共享。其次,各班语文教师结合教研组,协调学校尽量将学校现有的图书资源尽最大可能性借给学生,在课外时间图书室向学生开放,学生既可在阅览室看书,也可将书籍借走。多提供课外活动阅读资料,我校目前此项工作开展的较好。再次,任课教师把自己的的藏书借给学生阅读,充分利用旧报纸、杂志,平时老师们看了之后就扔掉了或搁置在那儿。这样也是增加学生书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发挥其最大的余热。最后,还是要更好地利用我们的网络平台,引导、指导学生如何在网上阅读和学习,教育学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一点的确要引导好,否则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二、教师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就要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为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们课题组有计划开展多种课外阅读活动。1、各班举办读书沙龙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2、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课外阅读书分享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还要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或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或是对课外读物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经常举行这样的读书交流会,情感蕴涵其中,方法渗透其中,读书的氛围也因此形成,同时阅读交流课也成了学生之间相互推荐新书、好书的时机。3、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每学期就举行两次读书笔记展览,以投票的形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三篇,共同提高。4、写读后感。读后感应是阅读者经过心灵的体验、感悟、升华。在学生读过一篇优秀文章或一本好书后,我们鼓励他们写点感想,鼓励学生放开地想,大胆地议,可以是赞同、怀疑、也可以是批判,哪怕只一、两句话。鼓励学生动笔,把学生优秀的读后感作品办成展板,以写促读,效果不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只要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们都要予以表扬,鼓励他们要坚持不懈,帮他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去阅读,树立一个坚定阅读目标,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陶冶他们的生活情操,拓展他们的视野。我相信,只要能坚持下去,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一点能提高,能够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只要我们每位语文老师以最大的热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之花定会开放,只要我们学校、社会、教师、家长齐心协力,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定会结出硕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数学兴趣培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