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夜 白居易拼音《村夜》前两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

> 【答案带解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4分)
&&&&&&&&&&&&&&&&&&&&&&&&&&&&&&&&&&&&&&&&&&&&&&&&&&&&&&&&&&&&&&&&&&&&&&&&&&&&
&
1.苍苍霜草,切切虫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前两句勾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月光皎洁,四野寂寥,土地寥阔,荞麦花雪白,后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表现出诗人惊喜愉悦的情感。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二是感情过渡,诗人情感在此突转,由孤寂...
考点分析:
&古诗鉴赏基本知识&
&1、了解简单的分类。古代诗歌的分类很复杂,作为初中学生,只要能够了解简单的分类即 可。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
& & & &①根据诗歌的内容,一般分为三类: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 & & &②根据诗歌发展演变的形式,又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词曲。其中近体诗又可分为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
2、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
3、问“表达方式”,则答叙述、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铺陈等 &
4、“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 5、“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
6、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
7、风格流派: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
8、评价主旨: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9、表现手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侧面描写等。&
10、语言特点: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11、语言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
12、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
13、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14、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梅花是高洁的象征,枫叶是离人的象征,长亭是分别的象征,老马是陌路的象征,泰山是立志的象征,华山是险峻象征,夕阳是老人的象征,秋风是悲情的象征,梨花是纯洁的象征,杏花是含情的象征,宝刀是英雄的象征,残月是愁苦的象征,柳是离别的象征,落叶、落日、秋风是失意的象征,满月是相思的象征,望月是怀远的象征,片云、孤月是孤独的象征,兰草是友情的象征,香草美人是忠臣贤良、道德理想的象征,梧桐雨是凄楚悲凉的象征,见流水是年华的象征。送别诗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写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相关试题推荐
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将文言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3分)
译文:&&&&&&&&&&&&&&&&&&&&&&&&&&&&&&&&&&&&&&&&&&&&&&&&&&&&&&&&&&&&&&&&&&&
&
2.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4分)
译文:&&&&&&&&&&&&&&&&&&&&&&&&&&&&&&&&&&&&&&&&&&&&&&&&&&&&&&&&&&&&&&&&&
&&&
3.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3分)
译文: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傅介子,北地人也,因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龟兹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者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
介子与士卒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列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族左右皆散走。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
(节选自《汉书•傅介子传》)
①龟兹qiū cí: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
②楼兰:西域古国名,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只剩遗迹,地处新疆若羌县北境。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遮:拦截
B.王谢服&&&&&&&&&&&&&&&&&&&
谢:感激
C.于是,白遣之&&&&&&&&&&&&&
遣:派遣
D.介子与士卒赍金币&&&&&&&&&
赍:携带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傅介子“智勇”的一组是(&&& )
①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②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
③遂持王首还诣阙
④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
⑤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
⑥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介子认为龟兹、楼兰杀害过汉朝的使者,有损大汉威严,于是在元凤年间,他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B.介子到了楼兰,以事实为依据指责楼兰教唆匈奴拦截杀害汉朝使者,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
C.介子路过楼兰时,发现楼兰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于是请求前去刺杀他,想以此展示国威,表现了他对大汉的忠心。
E.介子刺杀楼兰分设计诱惑、秘密会谈、实施刺杀三个阶段,刺杀过程中集中表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请参照下面提供的示例,再仿写两个句子(不能用&眉睫&)。(4分)
示例:期末考试已迫在&眉睫&.句中&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唐代白居易《村夜》一诗错误浅析
&村夜&诗:&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据&礼记·月令&上说:&季秋之月……霜始降……草木黄落……蜇虫成伏.&意思是说农历九月份的时候,邻近地面的水汽开始凝结成霜,草木的叶子变黄纷纷落下,冬眠的虫子开始钻入地下洞穴中冬眠.据此分析,我认为其存在的问题有二,并从现代科学知识的角度加以分析.
作者单位:
河北省行唐县第一中学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将秋夜写得春天般华丽|白居易|刘禹锡_凤凰资讯
将秋夜写得春天般华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白居易的《村夜》也有此妙。开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夜晚的萧瑟寒冷,蒙上了一层寒霜的秋草,显示出一片苍老的色调,秋虫在乡野鸣叫。天气冷了,出来活动的人们也少了,“村南村北行人绝”,诗人白居易此时此刻的孤单寂寞可想而知。然而,在一片萧索的秋色当中,白居易走到门前远望田野,却有一层华丽丽的景色扑面而来。原来,在皎洁的秋月照耀下,荞麦花被照耀得像皑皑白雪一般,色彩煞是华丽,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
原标题:将秋夜写得春天般华丽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唐
《村夜》秋天给人的印象是肃杀萧条,树木凋零,严霜苍苍,一眼望去让人黯然。当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者,例如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将秋色涂上春的华丽;再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将秋天装点得激情昂扬。白居易的《村夜》也有此妙。开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夜晚的萧瑟寒冷,蒙上了一层寒霜的秋草,显示出一片苍老的色调,秋虫在乡野鸣叫。天气冷了,出来活动的人们也少了,“村南村北行人绝”,诗人白居易此时此刻的孤单寂寞可想而知。然而,在一片萧索的秋色当中,白居易走到门前远望田野,却有一层华丽丽的景色扑面而来。原来,在皎洁的秋月照耀下,荞麦花被照耀得像皑皑白雪一般,色彩煞是华丽,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美,很可能就是在一转身的刹那,不期而遇地涌上来,和善于审美的人拥抱,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眼光,有没有这份审美的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3905
播放数:1867765
播放数:497038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白居易诗歌《村夜》阅读答案》
白居易诗歌《村夜》阅读答案
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4、(1)苍苍霜草,切切虫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前两句勾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月光皎洁,四野寂寥,土地寥阔,荞麦花雪白,后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表现出诗人惊喜愉悦的情感。(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1分)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1分)(每点3分)(1)出门前后,诗人的心情有变化吗?试作简述。(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1)用自己的话把“月明荞麦花如雪”一句的意境描绘出来。(2分)(2)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了感情的变化。这种感情变化的过程是:→想排遣烦闷→
(2分)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14.(1)白色的荞麦花,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犹如一片耀眼的白雪。诗人精神为之一振,倍感欣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符合诗句的意境即可得2分)(2)孤独寂寞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每对一处l分。语意相近即可)7.“月明荞麦花如雪”一句展现出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描述。(2分)▲8.关于这首诗的感情,有人认为表达诗人的孤寂凄凉之情,有人认为表达诗人的惊喜赞美之情。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7.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2分)8.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示例二:月明荞麦花如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3分)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2、诗两首知识点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村夜...”习题详情
18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小题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小题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4分)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湖北省阳新县兴国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小题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小题2】“...”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夜色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小题2】“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又是感情过渡,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时,抓住主要景物,运用描写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忠实于原诗,想象合理,语言优美。分析作者的情感时,既要联系本诗词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同时更主要的是抓住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因为一般情况下意象都有固定的含义。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 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客观的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主观的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具体情感。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小题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小题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小题2】“...”主要考察你对“2、诗两首”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小题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小题2】“...”相似的题目: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道中喜雨曾几苏秀①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 ①苏:今江苏苏州。秀:秀州,今浙江嘉兴。【小题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小题2】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并结合全诗说出理由。(5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赠卖松人于武陵注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注: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小题1】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已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本诗写于他被迫辞官,离开北京之时。诗人用“&&&&”三个字既点出了作者离京的具体时间,同时也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映衬了作者的忧伤之情。“落红”本指&&&&,此处作者又以此比喻&&&&。诗歌的一二句表达了&&&&之愁,三四句笔锋一转抒了发&&&&之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村夜...”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小题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小题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4分)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小题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小题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4分)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夜 白居易阅读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