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高中文科生学霸作息表那些学霸会不会看上中职那些乱七八糟的女生?

真正的学霸是什么样子? - 知乎57512被浏览分享邀请回答1.6K14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K2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4 个回答被折叠()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女学霸为何越来越多:现行教育制度对男生不公平?
11:07 来源:澎湃新闻
2010年初,教育专家孙云晓出版了《拯救男孩》一书,其中列举男孩近年在学业表现等各方面被女生赶超的现状,得出现行教育体制对男孩不公平的结论,“男孩教育”的概念随之在教育界出现 。时隔5年,这个彻头彻尾归因错误逻辑混淆的理念,居然要在南京某小学开始施行,一方面扶持男生成绩,另一方面培养男生“日渐消失的男性气质”。这个在认知层面就存在明显偏差的教育理念实施起来必然会陷入狭隘与加剧性别不平等的误区。女生学习天生比男生好吗?从某年一条总结高考女状元逐年增多的新闻开始,人们似乎猛然开始意识到:女学霸越来越多了。事实上,这也可能是整个“男孩教育”推论中唯一的真相。从学业成就来看,女生的表现确实普遍比男生好,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势。在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女性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成绩表现都平均优于男性。另有全球范围内的调查发现:在几乎所有教育阶段(从小学到研究生),女生的成绩都比男生优秀。这种优势并不像我们的刻板印象所认为的仅仅体现在文科项目上,事实上男生在理科项目上的优势也不明显。格拉斯哥与密苏里大学一个覆盖样本数量超过150万人的针对15岁青少年的跨国调查发现,在这个年龄段,超过70%的国家存在女学霸现象,并且,无论在数学、阅读还是科学素养方面,女孩儿的学业表现都优于男孩。该调查通过实验设计规避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平等性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女生成绩好是事实,但国内男孩教育的倡导者们对这个现象背后原因的归纳却粗暴无理之至。他们声称现有教育制度不适合男性,而教育系统中女老师居多也影响到了男性成绩和各方面表现。这是个十分想当然的观点。首先,人类社会自建立至今,大部分规则都是由男性建立的, 因而大部分制度和设施(小至洗手间数量和公共场所的室温设置都是如此),都没有太多地考虑女性,教育制度自然也不例外。教育制度从建立伊始就从不是为女性而设,现代国家女性拥有平等教育权也不过几十年。一个一直以来围绕男性设计的制度,在女性参与几十年后就突然不适合男性了?这个逻辑怎么看都令人匪夷所思。另外,关于至于女教师对男生成绩的负面影响,并没有站得住脚的研究支持同性别的教师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假设。这种优势真正的原因,根据社会学研究的结果,在于女性的非智力因素,其中包括学习习惯、努力程度、个性等等,而这种优势很可能是后天文化塑造的结果。有研究发现,幼儿园男女生智力差异并不大,但女生在学习习惯、努力程度和社交能力上领先于男生 。这个观点跟日常生活经验吻合,在一般印象中,女生往往比较乖、静得下来学习。相对而言,男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更少,而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更多。男生在学业上的落后很可能是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是社会文化对男性的塑造纵容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另外,影响学业表现的因素是多样的,比如美国有研究发现学生所处社会阶层和经济形势的变迁也影响不同性别在学业上的表现。出身于工薪阶层的男生学业表现会尤其差,可能是因为他们更急于摆脱学校,从事所谓“男人的工作”。虽然这背后也有性别塑造的影响,但由此可见学业的差异是多样的,不可用单一因素一概而论。需要培养男生的“阳刚之气”?除去学业上的劣势,另一个令男孩教育倡导者们忧心忡忡的现象是“男生阳刚之气的消失”。以所谓阳刚之气狭隘地定义和要求男性,是一种典型的性别偏见,亦是导致男性学业表现变差的原因之一。尽管有着先天荷尔蒙因素对个性差异的影响,各种性格特质在男女两性中其实并没有十分极端的分布,男性不乏细腻温和者,女性中个性强干果敢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近年来主流学界和平权界都逐渐采用“光谱”的概念,描述性格特质甚至性向的流动性、而不是二元性特征。传统的二元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的个性发展都造成了压抑。值得欣喜的是,从全球趋势来看,男性不再像以前那样被狭隘的性别观念所限制,两性都能更自由地发展个性,极端男性气质的男性数量也就随之减少了。当代女性对阴柔男性的偏爱就是这一趋势的侧面体现,花美男的流行在各个文化背景中都可以看见。相比把阳刚之气的减少看作教育问题,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两性在社会中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日渐趋于平等。男孩教育把社会的这一重要进步视作洪水猛兽,实在令人叹惋。差异化教育是性别偏见的另一种说法为了应对所谓的“男孩危机”,倡导者开出的药方是差异化教育。一方面,以女性将来更多将回归家庭为由,主张给予女生更多家政、育儿类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增设科学、体育类的创新课程和社团活动,培养男生强健体魄、合作精神、包容勇敢、合作创新等素质。这些措施无疑只会让性别偏见愈演愈烈,对男生女生以至于整个社会都将是灾难。给女孩更多家政教育的潜台词是女性受高等教育是浪费 ,应该让她们回归家庭。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的性别歧视,更是一种狭隘且毫无益处的政策:让一半在现有体制下成绩很好的人远离可以帮助经济增长的职位,回归家庭,是一种极大地浪费 。而目前社会上女性受过高等教育后依然选择回归家庭的事实,恰恰是因为社会给与女性的机会并不平等。女性会遭遇职业天花板、生育惩罚、社会观念的裹挟,女性想在职场实现个人成就,面临更大压力和更少支持。为男孩提供量身定做的特殊教育看似用心良苦,但由于这个理念本身就错漏百出,在此基础上设计的课程如果真的付诸实施甚至推广开来,结果恐怕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在男性刻板印象影响下,欧美国家工薪阶层出身的男生很多过早脱离学校,去从事所谓“男人的工作”,他们日后将因受教育不足而在职业结构变化中面临更高失业风险,这就是性别刻板印象在教育中可能导致恶果的鲜明例证。解决教育中性别造成的差异问题,应当从根本上去除性别刻板印象,而不是抱着僵化的性别刻板印象制定性别歧视性质的政策。在大部分现代国家,教育界更多担忧的是女性在科学领域所获得的支持不够,从而不断鼓励女性更多地选择进入科学领域,帮助大众摒弃在学科选择和择业上的性别偏见。BBC就曾播出过一套名为《Girls in code》的节目,聚焦写代码的女程序员。反观我们的国家,一次次在性别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固守着陈旧的性别观念,即使世界妇女大会前不久才在北京闭幕,也很不难让人对自己国家的女性平等现状心生惭愧。
责任编辑:朱凡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教育,性别偏见,差异化教育,平权
评论(850)
澎湃新闻APP下载当前位置: >>
职业高中语文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1、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 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 ,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欣赏画面和新闻,看看这表现什么主题。 (生回答:母爱。 ) 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 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 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 小说《骆驼祥子》 、 《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 、 《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18 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 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 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 年应邀赴美国讲学 1 年,期满后 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 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 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 被迫害而弃世。 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 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第 1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 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 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 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思考二: (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 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 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 三、深入探究 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 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 吗? 明确:四个方面―― (1)第 9 节, “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 (2)第 10 节, “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 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 (3)第 12 节,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 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 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 (4)第 17 节,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 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 2、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 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 1、第 12 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明确: (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 无办法中想办法。 (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2、第 13 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明确: (1)写母亲筹备“巨款” ,送“我”上学。 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 ,还想方设法 筹齐了“保证金” , “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 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 “她挣扎着,咬着嘴 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 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 “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 母亲“笑了” 。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 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 ,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 。这一“愣” 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 “去吧,小子! ”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 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五、鉴赏语言特色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第 2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 “挣扎” “咬” “扶” “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而“去吧,小子! ”这句话中 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的“轮廓”的一种画法。作者 描写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句精彩的白描 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 “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 “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 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再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 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 和生动。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 韵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这一句连用四个 “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再如“我晓得我应当去 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 ”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 入了土! ”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语言却是大白话。 六、总结 在这篇散文里老舍是从母亲的身世谈起的。这样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 笔法,却像小说一样能引人入胜。 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同时作 者在结尾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 这样就是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 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 全文从平静的语调开始,感情愈来愈浓厚,情调愈来愈激动,句势愈来愈紧促,直至捶胸顿足的大 声呼唤, “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噶然而止,余味无穷。 七、课堂阅读《母亲杨沫》 ( 《读者》2006 年第 6 期) 八、亲情作业 1、体验母爱,体验亲恩。 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当我们喝着母亲为我 们煲好的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 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 到。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 2、请以“心中有爱要表达”为题,畅谈你对母亲的爱。 3、浓浓的母爱给了作者生命的教育,请找出母亲对“我”的影响。 4、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洗脚,为他们夹菜等,看看他们是什么反映。将这些记录 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2、好雪片片林清玄教学目标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领悟“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第 3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 执着的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 学会 给自己点一盏心灯,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给别人送去温暖和希望。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写作思路; ◇把我流浪老人的形象, 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 持善良的本性、执着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爱的国度里。和善如同江南三月的小雨,润绿了荒芜的原野;宽容就像北国九 月的冬阳,温暖着冰冷的心房,这都是哎。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在爱的世界里,我们不仅会收获许 多感动,也学会了感动别人。林清玄先生在他的散文集中有一段充满哲理的语言:“好的围棋要慢慢地 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 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象牙球,只要 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 ” 今天我们就从林清玄先生的《好雪片片》中去体味人世间“最明净的善意” 。 二、走近作者 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1953 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 《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 《工商时报》经济记者、 《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17 岁开始发表作品,20 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 ,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 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1973 年开始)。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 、 《冷月钟笛》 、 《温一 壶月光下的酒》 、 《鸳鸯香炉》 、 《金色印象》 、 《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 20 次。 1979 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 栏金鼎奖等。30 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 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 誉为“得奖专业户” 。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燠(yù)热 污秽(huì) 笨拙(zhuō) 家当(dàng) 奖券(quàn) 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学生读出音,说出义。 2.快速阅读,理清思路,然后回答:你觉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是怎样的人,谈谈你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四、品读课文第 4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一)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他的美好心灵。 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 (1)找出文中描写流浪老人外形和生活情形的关键语句。 明确: ①即使在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 ②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 ③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⑤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一站,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 盛一盒便当送给他。 ⑥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 ⑦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 (2)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来对流浪老人进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形象的什么特点? 明确: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 (3)作者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 明确:文章欲扬先抑,渲染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的形象,与后文老人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 构成鲜明的对比,彰显了无处不在的美好人性。 2.欣赏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本部分写了两件有关流浪老人的事情,是哪两件? 明确:一件是“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一件是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 (2)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3)找出这部分中描写老人动作、语言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明确:动作描写: ①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 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②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③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 明确:语言描写: ④“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 ”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明确:崭新、美艳的红色塑胶套与肮脏的衣服、奖券形成鲜明的对比;动作的缓慢、笨拙、艰困和 态度的小心、慎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中突显了流浪老人内心的美好、对善良的坚持 (4)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重在写流浪老人的动作,写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又重在 写什么呢? 明确:重在写“我”的感受。 (5) “我”的感受是什么?这对表现流浪老人有何作用? 明确: ①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②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 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第 5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通过写“我”的感受,表现了老人“明净的善意”给人带来的温暖。 (二)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我”的心灵世界,体会“我”的善良和“我”对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 温暖的敏锐感知,从而学会怎样体察他人的善意、怎样善待他人? 1. “我”和其他人对老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 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2. “我”对老人除了同情,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情感?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 明确: ①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②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③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 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 ④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⑤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 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我”敏锐的感受着老人带来的“温暖四处流动着” ,感动着流浪老人“明净的善意” ,从老人那里 感悟到“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在这些感受、感动、感悟里, “我”从同情老人的处境 到感动于老人的善良与真诚的关怀,到尊重老人、和老人建立起了特殊的友谊。 3.说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是一个善良并对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有着敏锐的感知力的人。 (三)结合课文第三部分,理解文章主旨。 1.如何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明确:唐代的庞居士对禅有精深的理解,他是药山惟俨大师的弟子。一次,他到药山那里求法,告 别药山,药山命门下十多个禅客相送。庞居士和众人边说边笑,走到门口,推开大门,但见得漫天的大 雪,纷纷扬扬,乾坤正在一片混莽之中。众人都很喜欢。庞居士指着空中的雪片,不由得发出感慨: “好 雪片片,不落别处。 ”有一个禅客问道: “那落在什么地方?”被庞居士打了一掌。 这是禅宗中最美妙的故事之一。庞居士的意思是,好雪片片,在眼前飘落,你就尽情领略天地间的 这一片潇洒风光。它所隐含的意思是,生活处处都有美,美好的事物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很 多人却常常对眼前的好雪片片视而不见,纠缠在利益中、欲望中、没有意思的计较中,生活的美意从我 们眼前滑落。罗丹说: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所以,我们要擦亮慧眼,去发现 并享受身边的美。 2.文章以“好雪片片”为题,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收束全文,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明确:起到点题的作用。作者把老人的美好心灵,看作是“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 明净之雪” 。美,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心头,恰似好雪滋润大地,心灵之美滋润心田,使文章增添浓浓 的诗意。 (四)小结 作者在文章中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 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 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 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用他“明净的善意”带给别人“四处流 动”的温暖;而作者也以他那颗善良而敏锐的心感受并回报了这一切。善良的老人和善良的作者教会了第 6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我们该如何体察他人的善意, 又该怎样善意的对待他人。 从这个 “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 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的流浪老人的身上,作者“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 ,认识到“不管外表是怎 样的污秽” ,只要内心有“明净的善意” ,那善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最后作者以议论的笔法揭示 了文章的中心:无论境况如何都不能失掉一个人的善良本性,都要学会给他人以温暖。 五、布置作业 思考本文的主旨,回答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如雪般晶莹剔透的善意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应像作者笔下的那位 流浪老人,让心灵的“好雪”当下即下。 二、重点研读 1.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现深邃的意境的? 明确:要了解散文中事理与作者感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借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表达“不管外表是怎样 的污秽” ,只要内心有“明净的善意” ,那善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中心。 讲解:散文写作就要善于披事入情、体物察情,要“事”与“意”相合、 “志”与“物”相依、 “情” 与“景”相生。 2.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明确:中国散文的传统是“卒章显志” ,要重视研读结尾帮助把握全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全文的主旨句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 当下即是,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 讲解: “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象征着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它落在人们的心田 上,因为明净的善意会给人们带来温暖,给被感动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3.本文的语言朴素自然,字里行间渗透深情,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明确:注重从文章的词句中发现特点 参考答案: (1)先抑后扬的手法。 (2)善于用细节去刻画人物的形象。 (3)记叙、描写、议论等多 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讲解: (1)作者写流浪老人,先写其外表如何的污秽, “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 ,描 写了一个满身油腻的老乞丐的形象, 而后才写到流浪老人善良的心灵。 一抑一扬使流浪老人的外表形象 与他的内在心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比如:作者写老人的睡态,抓住“甜 甜”两字,就写出了老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写出了老人内心的明净;作者写老人卖奖券,抓住老人动作 的迟缓,就写出了老人的执著和善良。 (3)作者用描写来刻画流浪老人的形象,用记叙来表现老人的美 好心灵,用议论点明作者的感受,揭示文章的中心。 三、扩展训练 课文中流浪老人“明净的善意”深深地感动了“我” ,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 。读 过课文后,你是否也会想起谁或者有什么感触?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感受。 四、课后作业 1.通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作一篇读后随感。 2.阅读林清玄的其他散文,感受他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表现出 感人的力量的特点。第 7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3、卖白菜【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哲理深意; 2.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3.领悟“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 4.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写作思路; 2.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 保持善良的本性、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巧妙构思,深邃寓意; 2.以讨论为载体,学生开展探究,主动思索。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和善是一种爱,它如江南三月的小雨,润绿了荒芜的原野;宽容 也是一种爱,它像北国九月的冬阳,温暖着冰冷的心房。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走在爱的世界里,我 们不仅会收获许多感动,也学会了感动别人。林清玄先生在他的散文集中有一段充满哲理的语言:“好 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能感 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 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 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 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 ” 今天我们就从林清玄先生的《好雪片片》中去用心感受人世间“最明净的善意” 。 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查询庞蕴禅师的相关资料,了解引文“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出处及其原始含 义,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为进一步领悟课文的主旨扫清运用典故方面的障碍。 二、字词检查 燠(yù)热 污秽(huì) 笨拙(zhuō) 家当(dàng) 奖券(quàn) 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学生读出音、说出义。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在信义路上”到“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概括描写流浪老人的衣着外貌及其日常 生活情况,交代他的身份以及人们对他的态度。 本部分一、二、三、四段与第五段形成分总关系,第五段是对一、二、三、四段所写内容的总结和 补充,第六段交代人们对流浪老人的态度,进一步说明流浪老人的生存处境。第 8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第二部分(从“我每次经过那里”到“鼻子因而酸” )记述第一次买奖券和流浪老人为“我”扣扣 子的事情,表现流浪老人善良的心灵。 第三部分(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到结尾)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揭示文章的中 心。 四、以讨论为载体,学生展开探究,体会文章主旨 1.在作者的笔下,流浪老人的外在形象与生存环境如何? 提示:要注意抓住“歪着脖子” “嘴巴微张”和“甜甜”等关键字词句。 参考答案:作者写流浪老人,没有浓墨重彩,而是粗笔勾勒,运用漫画的笔法,抓住流浪老人身上 突出的特点进行描写。写老人的衣着,作者只写了上衣和鞋子;写老人的外貌,作者只写了“歪着脖子” 看来往的行人;写老人的睡态,作者只写了“嘴巴微张”和“甜甜”的表情。写皮带上绑着的椅子,更 是作者的点睛之笔,一个流浪汉的形象就这样跃然于纸上。 讲解: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流浪老人的衣着打扮及其日常生活情况,突出老人一无所有的凄 惨处境,与下文写流浪老人善良的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 2.在“我”与老人的交往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流浪老人的思想性格?作者想借助流浪 老人的言行举止说明一个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提示:侧重思考做人的道理。 参考答案:作者主要选取了两件事:老人卖奖券时都要用红色塑料封套装好;帮“我”扣好纽扣。 这些材料表现了流浪老人善良、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性格。作者意在说明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保 持乐观心态,拥有一颗善良之心,不断给别人送去温暖。 讲解:两件事,作者写法不一样,前者详后者略,前者重在写流浪老人的动作,后者重在写“我” 的感受。作者通过写流浪老人动作“艰困” 、态度“慎重” , 来表现流浪老人虽然外表污秽但是内心善良; 通过写“我”的感受,来表现“明净的善意”给人带来的温暖。这两件事充分地展现了流浪老人慈父般 的胸怀,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3.朗读最后三段议论性文字,思考“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呢?这些“好 雪”最终落在了什么地方? 提示:结合前后文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句 参考答案: “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象征着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它落在人们的 心田上,因为明净的善意会给人们带来温暖,给被感动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讲解:作者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用议论点明文章的中心,说明无论处境如 何都不能失去善良的本性、 都要学会给别人以温暖的人生道理。 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庞蕴禅师的话, 用 “好 雪”象征美好的心灵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用“当下即下”暗指给别人的内心深处送去温暖,增加了文 章的意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小结 作者在文章中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从这个“大部分人都 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 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的流浪老人的身上, 作者 “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 , 认识到“不管外表是怎样的污秽” ,只要内心有“明净的善意” ,那善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最后 作者以议论的笔法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无论境况如何都不能失掉一个人的善良本性, 都要学会给他人以 温暖。 六、作业 1.词语积累 燠(yù)热 能 污秽(huì) 笨拙(zhuō) 家当(dàng) 奖券(quàn) 2.思考本文的语言特色,完成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如雪般晶莹剔透的善意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应像作者笔下的那位第 9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流浪老人,让心灵的“好雪”当下即下。 二、难点理解 1.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现深邃的意境的? 提示:要了解散文中事理与作者感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借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表达“不管外表是怎样 的污秽” ,只要内心有“明净的善意” ,那善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中心。 讲解:散文写作就要善于披事入情、体物察情,要“事”与“意”相合、 “志”与“物”相依、 “情” 与“景”相生。 2.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提示:中国散文的传统是“卒章显志” ,要重视研读结尾帮助把握全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全文的主旨句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 当下即是,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 讲解: “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象征着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它落在人们的心田 上,因为明净的善意会给人们带来温暖,给被感动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3.本文的语言朴素自然,字里行间渗透深情,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提示:注重从文章的词句中发现特点 参考答案: (1)先抑后扬的手法。 (2)善于用细节去刻画人物的形象。 (3)记叙、描写、议论等多 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讲解: (1)作者写流浪老人,先写其外表如何的污秽, “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 ,描 写了一个满身油腻的老乞丐的形象, 而后才写到流浪老人善良的心灵。 一抑一扬使流浪老人的外表形象 与他的内在心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比如:作者写老人的睡态,抓住“甜 甜”两字,就写出了老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写出了老人内心的明净;作者写老人卖奖券,抓住老人动作 的迟缓,就写出了老人的执著和善良。 (3)作者用描写来刻画流浪老人的形象,用记叙来表现老人的美 好心灵,用议论点明作者的感受,揭示文章的中心。 三、扩展训练 1.课文中流浪老人“明净的善意”深深地感动了“我” ,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 。 读过课文后,你是否也会想起谁或者有什么感触?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感受。 四、课后作业 1.通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作一篇读后随感。 2.阅读林清玄的其他散文,感受他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表现出 感人的力量的特点。4、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教学目标 ◇积累字词,了解臧克家、闻一多。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理清文章的思路, 精致严谨的结构, 过渡语段的作用。 理解艰深语句的作用。 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 无畏的斗争精神, 、 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的高尚人格, 做一个高品质的人。 教学重点:第 10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把握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和品格。 教学方法: ◇文献法:课前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交流。 ◇听读、朗读读法。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声请并茂来表情达意,领悟文意,感受美。 ◇自主学习探究法。 ◇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朗诵磁带、七子之歌磁带)图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提示] 1.、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不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 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教师可以用范读,或者放录音、录像等,激发学生的感情, 调动学生诵读本文的积极性。 2、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都值得学生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不妨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从网上自主查阅,并加以整理后,在班 上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 4.、课文中有些文言词不好理解,建议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教师不必越俎代庖。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 ,学生可跟唱,创造情境。 (学生熟悉此歌,由此可猜到作者,教师也可随 机提问。 ) 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位为 人所敬的民主战士, 他敢烁赶为, 言行一致。 现在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文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理解他的精神品质。 二、资源共享。 1、作者介绍 臧克家,诗人。1905 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 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 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 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 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 1932 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 9 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 《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 年大学毕业后 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 出版了《从军行》 《淮上吟》等诗集。1942 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出版《十 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 ,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 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 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 年 3 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第 11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 《欢呼集》 《臧克 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 年 11 月 24 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 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 学联会议。1922 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 年 5 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1923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 ,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 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 水》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 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 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 他留了一把胡子, 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 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 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 年 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 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5、我的空中楼阁【教学目标】1、在景物描写中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 2、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把握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 人生追求。【教学重点】1、景物描写中两相对应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 2、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学习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景物,定景换点的写法。【教学难点】1、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2、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尽可能背诵一些比喻句或对称、排比句。 2、比较欣赏法。如将本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比较阅读。 3、讨论法。如对文章托物言志中“志”的含义的理解。【课时安排】一课时第 12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预习思考题: 1、本文寄托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作者对小屋的描写是如何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的? (二)课堂讨论 1、当我们机虐这个文本时,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考虑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观察自然的,作者在 写文章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视角来观察自然的?我们又可以以怎么样的视角来解读“自然”这幅 图画。 2、作者在这样图画中,完全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她是如何融入这些东西的?作者为何能 从最平常的日常生活, 从最平常的自然景物中, 找寻到快乐与幸福?你能够找到这样的快乐和幸福吗? 3、我们可以将这篇课文看作是一个召唤结构,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我们去寻找,去填补。 它能够召唤起同学们的什么样的理解呢?你们能够从中读懂什么呢? 4、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作业:“我读《我的空中楼阁》”,写出你的理解,三言两语即 可。然后同学们各自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碰撞我们的思想。 (三)词语注释: 俯仰天地: 随宜应付一切。 游目骋怀: 放眼观看, 使人开怀。 绚烂: 灿烂。 柔静: 柔和恬静。 宁谧: 安宁、安静。 缥缈: 形容隐隐约约, 若有若无. 也作飘渺。 (四)作者简介: 李乐薇 (1930~ ) 江苏省南京市人。 早年曾肄业于上海大厦大学, 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艺教育工作, 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 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 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 ,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五)解题: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 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 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从全文看,这 小屋应是虚构的。 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 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第 13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装饰”,不必养鸟,无需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 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六)结构: 第一部分: (1--8 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3 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 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是立足于山外,是远观, 看全景。 2、(4-7 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是立足山上,是近 看,看局部。 3、(8 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 “姿态翩然”了。 第二部分: (9--18 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1、(9-10 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 一样绚烂。 2、(11-12 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3、(13-14 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 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4、(15-18 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 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 (七)品味生动明快、清新淡雅的语言。 1、品味语言的音乐美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明确:文中短句的成功运用,既使文章变得欢快活泼,又增强了文章明快的节奏感。 “山上有了小屋, ??一点情调。”“花好比人的面庞,??在于精神!”第 14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我出外,??山路自动地后退;??” 明确:文中多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使用散句,又使语言灵活多变、生 动感人;整散句交错运用则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气韵流畅。这样就 使语言增强了音乐感?。 2、品味语言的诗意美。 文中有不少语句化用了古诗词,如“山如眉黛”,来自“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 子》);“山也虚无”来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一望无际的水面飘 过一片风帆”与“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近似;“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与 “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近似。 有些句法也是近似于古诗词的。 如 “眉梢的痣一点” 与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杜甫 《不见》 ) , 都以数量词置后; “十分清新??角度上”与“满地残红宫锦@,昨夜南园风雨” (王安国《清平乐》) 都是倒装语序。 有些句子是直接引用的,如“雾失楼台”出自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 寻处”之句,颇有人间仙境之意。 3、品味语言的画面美。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明确:这些情文并茂的语句,把小屋的淡淡影像和山下明亮的万家灯火对比,给小屋创造了一种如 烟似雾、朦胧缥缈的背景。淡淡的灯光衬以迷蒙的月色、点点星光,真如蓬莱仙境,名副其实的空中楼 阁。 4、品味语言的修辞美。 ①“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 的山坡。”? 明确:作者把碧绿的稻田比喻成浩瀚无际的“绿海”,给人以整体感,真是恰切至极;而作者把风 吹稻秧所呈现的情态又喻为起伏的“波浪”,则更加深了人对“海”的印象。这种一个比喻建筑在另一 个比喻的基础上,且两个喻体间又有内在联系的“续喻”形式的精当运用,形真态切地表现了稻田如大 海一样壮美的景色。 ②“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明确:作者把山间小屋喻为“鸟”,喻为“蝶”,确属前人未言之语,两个新颖独特的喻体的运用, 从不同角度,不同感觉上,写出了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那轻灵自由、翩然若舞的姿态。 (八)写作特点:第 15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1、虚实结合,由实到虚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 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 想象, 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 树、 房屋的形势、情姿。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 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可供“游目骋怀”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晨暮昏晓光 线变化,“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会“绽开”,也会“收拢”;明明是“高高的 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 “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文章就这样由实入虚,将现实 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2、语言多变 运用了拟人手法 领土――在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 领空――一个国家的陆地、领水和领海上的整个空间。这是两词的固定意义。但用在本文中,则特 指作者所专有的小屋、花园、小路和天空,表达了作者对拥有自由天地的神圣与豪迈的情感;有限与无 限的对举,是说身体的活动空间虽小,但是心灵的活动空间却无比宽阔,写出了作者自由开放的心态; “开放性的院子”被用来比喻无限的“领空”,也写出了自由而开放的心态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总之,作者抒发了对心爱的小屋,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为自己的自由生活和独立人格而感到骄傲。 因为心情畅快,所以“清新的空气”,仿佛带着香味。注意“觉得”两字,显然,这是作者的主观 感受,并不是说作者真的闻到了香味。 (九)课堂练习 1、本文的题目是( ),作者是( )省作家( ),本文的出处是( )修辞手法,在( )。 )2、文章首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此句用了( 位置、( )角度,才能观察到这种情景。3、“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①,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②,是 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③,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④。”这句话从整体看是用了比 喻的修辞方法,具体地说是( )喻,①和②是( )喻,③和④是( )喻。4、文中用了不少两相对应的句子,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 “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再从文中挑出三句最短的这类句子,并说说这类句子在表达上的效果。 5、“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个两 相对应的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在什么位置才能观察到这种形势?第 16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6、“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 空中楼阁。”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雾失楼台”是怎样一种情景?这里说的“小屋”“而是―空 中楼阁”,与“雾失楼台”完全一样吗?为什么? 7、“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请从文中找出“白天清晰”、“夜晚朦胧” 的例子,并作简要的说明。 8、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其中“科 学的时间性”、“浪漫的文学性”表现在哪里? 9、“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了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 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这一段的修辞 方法都有什么?举例说明。 10、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我的空中楼阁》、台湾、李乐薇。《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一集)(8 分,各 2 分)。 2、比喻。山和小屋的上空,正对山岭。(9 分) 3、博喻,明,暗。(9 分,各 3 分) 4、“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白天它是 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效果是便于在比较中衬托中写出事物的特点;便于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现 事物。(1 分,举例 6 分,效果各 4 分) 5、比喻、拟人,在远远的山下。(9 分,各 3 分) 6、暗喻。雾弥漫了楼台,使人觉得楼台消失了。不完全一样,因为“雾”不定时,星、月有时间 规律;另外,“雾失”可达到一点儿看不见,“月影之侧”只是“朦胧”。(第一问 2 分,第二问 10 分。) 7、“白天清晰”如:“远观”,都可看见“一角屋檐”、“一排屋瓦”、“一片蓝的墙”、“一 片白窗”。 “夜象朦胧”如:“收拢”在花瓣之中,“迷于雾失楼台”,变成“空中楼阁”。(10 分,各 5 分) 8、“早晨”和“夜晚”都影响光线,而早晚又有严格的时间规律,表现着科学的时间性。 “花蕊绽开”“花瓣收拢”,以及“清晰”、“朦胧”等,都是形象生动的文学描写,而且由于比 喻等修辞,又有浪漫色彩。(共 10 分,各 5 分) 9、“上帝玩赏”是拟人,其余是比喻。“牡丹”和“芍药”还有夸张之意。(共 10 分,各 5 分) 10、表现了作者向往“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10 分)第 17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总结】台湾作家李乐薇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小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寄寓对独立的、 安静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其实,在滚滚红尘中,在茫茫人海的现 代都市里,人们又何尝不想靠近可爱清纯的大自然,走进这样一个适于心灵散步的“空中楼阁” ,因为 那里人与自然达到了十分的和谐,人的生命个性达到了百倍的张扬!【作业】讨论《陋室铭》和本文在内容与艺术上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主题思想;不同点:①体裁不同《陋》文是铭体,首尾 有议论,中间是记叙;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②《陋》表现的是封建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安贫乐道的精 神;本文表现的是现代人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③《陋》着重写室内生活;本文突出小屋周围 的环境,将小屋置于大自然中去观照。④《陋》文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批判官场生活; 本文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则含而不露。6、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目标1.运用对比,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教学难点运用对比的手法,体会与《森林写意》在写作特色上的不同教学方法朗读、讲析、讨论教学课时: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在我们的生活里, 每天都弥漫着绿意。 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 孕育着生命和未来。 如果没有绿色, 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 的绿树。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 但更是一曲悲歌。第 18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教师板书:颂歌、悲歌)二、分析课文(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什么样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红柳树 2.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 笑。 3.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运用了 A、拟人 B、 叙述 C、描写。 选 C、描写。 明确: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 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 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a 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 5000 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b “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 “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 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c“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d “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e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红柳还有哪些精神? f 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 当人们用它烧饭时,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 熊的热量”,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 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他要歌颂什么呢?三、小结本堂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 二、串讲课文:1、红柳是高原上的精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并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尤其是它的 强大根系所具有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作者为红柳写的颂歌,然而在歌颂的同时, 作者就已预示了其结局,哪句话暗示了其结局? 学生找: “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2、那么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 红柳树惨痛的悲剧。第 19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3、能固住泥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给高原带来生命的希 望的树,最后却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 是这些吗?同学讨论 2 分钟 a:更可悲的是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 b: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4、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a:司务长连说了四个“对不对”。 b:人们宁愿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挖掘红柳强大的根系。 c:为了挖掘红柳,人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最后采用火药。 小结:可爱的精灵,惨痛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 辞。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事之中,谁能找出本文平静 的叙述的例子? a:文章开头那个 30 年前的故事。 b: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 c:人们使用炸药的过程。 小结:本文一个写作特色就是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于平静的叙述、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之中。 5、下面请同学找出本文的比喻句 5 个,找出文中的描写 5 句, 时间为 5 分钟,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5 分钟) a:文中的比喻句有: (1)“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 (2)“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4)“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5)“??好似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 b:本文的描写有: (1)“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 5000 米,??” (2)“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 (3)“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 (4)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 (5)“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6、找的比喻句和描写句子都对,但是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有 相似点,红柳和冰山有何相似处?这个比喻有何含义? (学生共同思考讨论) a:两者的相似点是,伟大的力量都埋在地下。这个比喻赞美 了红柳的伟大力量和它对固定流沙所做出的贡献。 7、作者赞颂其精神,悲叹其命运,但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赞颂,是悲叹吗?我们应怎么做? a: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做环境小卫士。 小结课文:文中的红柳不只指红柳,而是指所有生命。本文的思想很深刻,标题也很有特色,请同 学们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有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第 20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课文练习 一、注音:皱褶( 逶迤( 訇 1、 2、 3、 4、 5、 ( ) ) ) 谷穗( 枝桠( 镂空( ) ) ) 铁锨( 遒劲( 尸骸( ) ) )二、思考题:如何理解课文中挖掘红柳的悲剧意义? 文章的题目有无其他含义? 请概括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抒情有何特色? 本文和森林写意在写作方法上有何不同?三、参考答案:1、挖掘红柳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的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破坏了生态 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 2、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 5000 米的高原上“离太阳最近”。深层含义是显示了红柳生 长的气势,透露了他伟大的力量。联系挖掘红柳,可见悲剧效果已从主题上含蓄地表现出来。 3、文章通过对红柳的美和力量的揭示以及挖掘红柳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 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 4、将赞颂悲叹之情寓于平静的记叙描写之中。 5、本文和《森林写意》一文都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主题一致。但《森》是采用全景 式来表现作者对森林的思考辐射面很宽, 结构很活泼, 写意的味道很浓; 而本文则从一个典型事件入手, 由一点向纵深处开掘。7、像山那样思考【教学目标】1、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4、进一步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 5、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美并尝试体验作者的美好精神境界。第 21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借助文章相关重要语句概括要点,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教学难点】1、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和体验作者的精神境界;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方法】教师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教会学生评点的方法,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 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 把握文眼,在那一声狼嗥上做文章。让生沿着作者设定的切入点去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这一专题中,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自然来做文章的。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关 系的呢?大家还记得郭小川的一句话“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吗?我觉得这句话很 能形象地说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在这里,我们显然是把长江亦即自然作为我们的对手来看待的,我 们要让它驯服,为我所用。不难发现,这体现了我们这样的思想:我们人类是这地球上最高贵的,一切 要服从我们人类的需要,自然要服从我们,我们要征服自然。这种想法在常人看来,仿佛是天经地义, 正确性不容怀疑的。 荀子说 “人定胜天” , 毛泽东说 “战天斗地, 其乐无穷吗。 ” 这种想法果真就合理吗?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界的万物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这最后一课的学习吧。 (二)课堂思考题 1、像山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为什么我们必须像山那样思考? 2、如果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怎样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不能像山那 样思考,会有怎样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讲到的危害,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3、作者以一声狼嗥开篇,那么对于这声狼嗥不同的生物都有怎样的反应?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 反应有什么不同? 4、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 解题第 22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愠鲇未尤荩怯阒忠玻俊被葑釉唬 “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两千年前庄子和惠子智辩的对话,看到水中的饿鱼自 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你若能感觉到鱼的快乐,那么你是把自己想象成了那条在水中悠闲自得的鱼儿,以 鱼的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像鱼一样的思考;那么当我们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在“提升这个城市 的文化品位” 的冠冕堂皇的名义下, 把原始森林里的一棵百年银杏树不论它是否可以存活把它移栽到钢 筋水泥的城里, 我们是否站在大山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当我们大口大口地尽享山珍野味的时候, 是否 像大山那样的思考过?“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 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同万 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 ,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 境界。 (四)作者简介: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 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 年, 《沙郡岁月》出版, 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 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 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 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 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五)重点字词: 1、嗥叫(háo) 驯服(xǜn) 疲惫(b?i) 饿殍(piǎo) 蔑视(mi?) 迸发(b?ng) 湍急(tuān) 艾蒿(ài hāo) 毛骨悚然(sǒng)蜿蜒(wān yán)2、 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补阙。 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 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 饿殍:饿死的人。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衷”也做“中” 。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第 23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六)写作特点: 文章文笔简洁洗练,从中可以体验到哲人的深刻,又可以领略到诗人的激情和想像。这一切,构成 了文章显明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科学的事实和诗的描述合拍合辙, 让读者首先沉浸在一种诗的氛围之 中,然后开始评论和思考。最后,回归于心灵的顿悟和思想的升华。 (七)对狼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 1、 觉得狼是有害的,欲除之而后快 原因:⑴ “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 ⑵“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 2、 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原因:⑴ 见到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 ⑵ 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3、 认识到其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原因:见第 7―9 节 4、认识到应与其平等相处 (八)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1) :是对一声狼嗥的特写。 文笔简洁传神, 携裹着作者深深的忧虑意识――他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 中,给人以灵魂的震撼。是本文的文眼。 2、第二部分(2――3) :写了鹿、郊狼、牧羊人、猎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 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作者将一种 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3、第三部分(4――9) :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这些平实的记叙之后,人们渐渐能够意识到,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狼的消 失, 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 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 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 自私的人类, 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 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 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 利奥波德在文中的悲悯和忧虑让读者看到 了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读过此文,应该能够听到利奥彼德的大声疾呼了。 (九)课文讲解 1、像山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第 24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 ,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保护生 态平衡刻不容缓!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的表 达方式。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的一直把自己看成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已 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 自私而又 自大的人类, 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 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 同大自然的关系。 2、如果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怎样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不能像山那 样思考,会有怎样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讲到的危害,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明确:我们一方面要承认,人是万物之灵长,是宇宙的精华。但在同一个生存系统中,人类又是依 靠自然环境或者生态系统支持的,同时,人类也构成这个生命支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又必须正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类就会失去生存、创造财富的可能,即使还可 以苟延残喘在恶劣的环境生存下去,但已经远远偏离了人类追求的境界,也远远偏离了“万物之灵长” , “宇宙的精华”理应达到的生存和发展境界。 既然自然环境亦有价值,而且所贡献的价值比人类还要大,那么,人类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它存在的 资格和应有的权利呢?如果承认了,人类就得善待自然,选择一条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危害明确: 当天空不再是蔚蓝, 看不到朵朵洁白的云朵; 当大海不再澎湃, 见不到鱼儿畅游碧水中; 当小鸟不再歌唱,听不到婉转动听的鸣叫;当春天永不再来,鲜花不再绽放娇艳的笑脸......当蔚蓝色的 星球―地球,我们 人类的母亲再无力承担她的儿女们的伤害时,迎接我们的又将会是什么呢? [ 寓言 ] 《淮南子》有一寓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枭逢鸠,鸠曰: “子将安之?”枭曰: “我将东徙。 ”鸠曰: “何故?”枭曰: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只要不解决污染的“更鸣”问题,尽早都会出现污染转移、扩散现象。从古代的经典回到今天的现实, 人类的利益共同体特征更为突出。 臭氧层受损形成的机理已经十分清楚, 它是人类合成化学品排放的后 果。不同国家对氟里昂和哈龙的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是不同的,但对全球的影响是相同的。 3、作者以一声狼嗥开篇,那么对于这声狼嗥不同的生物都有怎样的反应?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 反应有什么不同? 明确:对于鹿, (它是死亡的警告) ;对于松林, (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一场撕 杀即将上演;对于郊狼, (它是即将来临的拾遗的允诺)是彻底地清扫战场,绝不浪费;对牧牛人,是 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对于猎人, (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打狼。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 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 因为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客观地听取这声狼嗥。第 25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4、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 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伦理,本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5、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 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 破坏的草原很难恢复。 牧牛人猎杀牧场上的狼是取代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 作。 6、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正是因为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山就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牧牛人 猎杀牧场上的狼也不是好事;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7、狼的嗥叫隐藏着什么样的内涵? 明确: 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 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 (万 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 )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 悟, “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小结 】1、我们应如何日像大山一样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明确:山,是永恒的,它沉稳、冷峻、阔大包容,是大自然智慧的化身,它纵览古今,深刻而冷静 地见证着地球上的一切。我们像大山一样去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要客观地、从长远出发去思考我们面对 的世界,去思考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在, 我们从上到下都在创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不是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呢?是不是还应包 括点别的什么方面呢?大家不妨像山那样作点思考。 2、本文是从什么角度去表现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的?给我们写作以什么启示? 明确: 选取个性化的角度, 借对狼的嗥叫内涵的思考去表现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 以小见大。 3、通过我们先前的反复朗读,我们能否感觉到这篇文章在语言文字上有何特色呢?比如同样是介 绍自然的,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它与我们的地理课本的语言,与我们的一些生物学理论,在文字表达 上有何区别呢? 明确:后者是一种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同时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 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较强,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充溢着诗意美。这就与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 思想溶为一体,使全文熔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炉。【作业】第 26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1、掌握字词,积累词语 ;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 3、加强朗读,感受、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 4、为“世界环境日” (参见《读本》 (必修一)第 144 页)设计一段主题词并写一份倡议书 。8、窗前的树【教学目标】1、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槐树朴实、坚强、沉稳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 2、梳理文章思路,了解四季槐树的特征。【教学难点】作者托物抒情槐树及人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嫩绿柔软,舒婷笔下的橡树高大伟岸,席慕容笔下的树美丽、端庄而作者张抗抗 笔下的槐树又有怎样的风姿神韵呢? (二) 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 年 7 月 3 日-) ,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 乔。她于 1975 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 ,1979 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 名。 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 1987 年长篇小说除 《隐形伴侣》 , 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 《赤 彤丹朱》(1995 年)。 (三)文章的结构 作者运用总分式的结构和横向思路给我们清晰地展示了文章的脉络:第 27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1. 窗前的洋槐――满足幸福 2. 四季的洋槐――伤心悦目 (1) (2) (3) (4) 春天的洋槐:灿烂壮丽 夏天的洋槐:郁郁葱葱 秋天的洋槐:金碧辉煌 冬天的洋槐:挺拔骄傲3、窗前的洋槐――神秘默契 (四)本文的表达技巧在于 1. 整句散句合理穿插 本文大量运用整句,和散句合理穿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感。 例如: “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伤心悦目。 ” “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 “又过了些日子, 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 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 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 丽。” “骄阳下如华盖遮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 ” “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 栗,它呻吟。”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2. 叠词运用恰到好处 文中多用叠词,给状物和抒情增添更多的风姿。 例如: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又过了些日子, 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 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 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 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 如一个圣洁的吻, 甜津津、 凉丝丝的。 ”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 ”第 28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细读上面的例句,你会发现叠词在句中绝不生硬,绝不扭捏,绝不累赘;用了叠词,状物更为生动 形象,抒情更加细腻入微。 (五)课堂思考 1、“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 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从修辞与感官上分析)。 答:运用借代、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 形态和诱人的芳香。 2、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答:跟其它树相比,洋槐绿得迟;槐花开放令整个世界灿烂而壮丽,充满春意。 3、“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联系上 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答: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落叶沉入泥十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 4、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在不同的季节里看到槐树哪些品质? 答:作者借槐树的四季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稳,风雨中岿然不动然而安 详平静,告别时痛快利索,孤独时有自信潇洒。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的特征。 答:初春的洋槐米粒般大的嫩芽,星星点点的既隐绿。夏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倒西歪,它 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的洋槐秋风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 它挺拔与骄傲。 6、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答: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 7、作者写夏天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答:暴风雨中的洋槐更能显示出洋槐坚强不屈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 8、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答:此句运用了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 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9、体验感悟: (1)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2)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树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由。【小结】第 29 页 共 107 页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 》 (上册)教学设计《窗前的树》是作家张抗抗的一篇状物散文。洋槐,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棵树,当作者用和睦相处 的态度与其为邻时,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它时,人与树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 。大自然中的许 多事物原来如此美好。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就是本文的主旨。 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语言美,情感美,尤其是结构美。 课文开篇就是“我的窗前有一颗树” ,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点明了文章的主角――窗前的洋槐。 接着依序写了洋槐春夏秋冬的四时姿态,作者用她生花妙笔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 结尾写“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 , “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 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使洋槐实现了从形态美到情感美的升华。【作业】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9、哦,香雪铁凝教学目标 ◇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培养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能力,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教学重点 ◇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鉴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在课堂上带1.对于居住在深山里的人们来说, 也许他们从小 1.火车打破了宁静。就有一个疑问: 山外是什么?山外有什么?今天 圈划第 5 段, “这短暂的一分 着 问 题 读 课 我们学习的抒情小说《哦,香雪》就是这样一篇 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 文, 有明确的 大山中的文章。 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大山, 是 静。??如今,台儿沟的姑娘 目的性, 圈划 什么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在这里发生了什么变 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 课 文 也 有 明 提出问题 化吗?请大家用笔圈划出来。 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学霸是多努力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