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理科物理有几本书物理书!

推荐一本科普物理书,和《时间简史》一样,都是第一推动丛书里面的:  
《上帝与新物理学》。  
个人认为,这本书要比《时间简史》写得好上十倍。后者说的难听点,写作目的并非科普,不仅堆砌了一些术语,加上人为的炒作,早已名不副实。我从高中开始读《上帝与新物理学》,如今研究生快毕业了,前前后后读了十多遍,受益匪浅!有个同学学法律,照样读的如痴如醉,而且可以和我真正的讨论书中的一些物理问题,可见此书是文理皆宜。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书话学理工科的真是不多,居然没有不同的声音
  不知道。没看过。在哪?
  明白其所说的道理就好了,两者并没有好与坏之别!
  两本都看过,后者有意思一点。但都没大懂:)
  科学家推介的20年来100部科普佳作  (《科学时报》日)    86 上帝与新物理学 戴维斯/徐培 湖南科技 1992  90 时间简史续编 霍金/胡小明 湖南科技 1994    才发现没有时间简史,是不是后一种是合集?
  第一推动丛书里的都挺好,各有所长,侧重点也不同。  第一推动里最让我震撼的有两本,一本是《我们为什么生病》,写得真是太好了,里头的探索和研究精神让人折服!还有一本是《时空本性》——完全看不懂……  
  第一推动里  我只喜欢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我个人认为,越是深奥的道理说破了越是简单,就像佛法一样。好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一定能够把最深奥的原理向大众讲清楚,哪怕后者一点也不懂数学。很多人看了《时间简史》之后对宇宙的认识并没有理性上的增加,所以我说《时间简史》不是一本好的科普读物。
  第一推动我都有
  严格讲来,这类“科普”书籍的名字被烂用了,应该叫做科学哲学  书。    美国这类书很多,国内主要选译的除了名人,如HAWKING的时间  简史以外,都是些比较“正统”,比较“唯物”的,我在万圣  书园看到的一些都比较枯燥。:)
  推荐一本  寻找薛定锷的猫  
  越是深奥的道理说破了越是简单,就象白居易一样:)  当得起这一条的,不能不说《费曼物理学讲义》
  我转个超强的灌水帖子过来,但绝对是营养水哦:)    非典时的清谈,怀念啊。。。    『舞文弄墨』 [小记]活色生香眼儿媚   作者:Milanlady 提交日期: 14:21:00
    作者:襄 回复日期: 20:53:49     坚白先生,两年前看了一本《物理学之道》,里面谈到量子物理学与东方道释两家的相似之处,偶很感兴趣,不知先生怎么看。另一个问题是,引力是如何从黑洞中逃逸出来的,劳烦先生费神,襄这厢有礼啦,:))    作者:坚白鸣 回复日期: 22:34:00     襄MM,不烦神。碰到有人愿意讨论这种问题,我就是一口气讲上一个晚上也不会疲倦的。问题是,我觉得这样会把这儿米兰的读者给吓跑许多的。(没准米兰就被吓得不敢来了) :)) 下面尽量简要的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关于《物理学之道》,其实这本书我上中学时就看过,当时看的是“走向未来从书”的编译本,书名被改成了《现代物理学和东方神秘主义》,当时看得我是神魂颠倒,夜不成眠。据我所知,在许多杂志和网上都充斥了对这本书迥然不同的评价。但事实上,写这些评论的基本上都根本没搞懂这本书的意思。问题的关键在于:卡普拉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把当年极度流行的一种物理理论,即,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杰夫里丘提出的“S矩阵”理论作为比较“现代物理学”和“东方神秘主义”的立足点的。而今天,这种理论已经被主流理论物理学界遗忘,抛弃了。所以,再叫我谈论对这本书的看法,我多少有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感觉。也许可以把你的问题重新归纳成物理学和哲学(这里哲学一词的涵义比较广泛)的关系的问题。作为一个碰巧对几乎所有哲学流派都多少有些了解的物理学工作者,我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前一阵子,我倒确是打算动手写个这方面的帖子。结果,嘿嘿,不好意思,天天陶醉在《眼儿媚》里面,只写了个很糟糕的开头,就是我在关天茶舍贴的还受了几个人欢迎的“讲小故事,深入痛批辩证法”(这麽古怪的东西,估计这儿没甚么人看,就不给连接了,你若感兴趣,直接点我的论题集好了),可能多少代表了我的一些看法。    关于引力从黑洞逃逸的问题,事实上,引力传播的速度严格等于光速,是不可能从黑洞逃逸的。也许你看了霍金的《时间简史》一类的读物,里面谈到过“黑洞的蒸发”的问题。但这种“蒸发”(也就是逃逸)纯粹是一种量子效应,和引力没有直接的关系。简单的讲,是量子效应允许黑洞的“视界”(也就是边界)附近同时产生一对正粒子和反粒子(严格的说,这是虚粒子)。最后反粒子掉进黑洞,正粒子逃到远处,那么,假如你是远方的观测者,就会等效的认为从黑洞里面蒸发出来了一个正粒子。这就是霍金本人1974年的伟大工作的真正意思。    很抱歉,我的回答大概根本不能使你满意,事实上,我也还没有学会不借助数学公式来解释这些东西,尽管我很想学会这一招---万一搞物理混不下去,将来也好写两本科普读物---希望我的解释没有让你更糊涂。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进一步讨论。      作者:襄 回复日期: 00:36:43     首先要多多感谢坚白先生,后一个问题比较明白了,呵呵,也可能是自以为明白。关于前一个问题,走向未来从书的那本《现代物理学和东方神秘主义》家里也有,只是当时没看,真正看的那本就是《物理学之道》,当时看的极认真,还做了不少批注在上面,因为对道和释都比较感兴趣,很想看一看从另一个角度的解释,解释这个词其实不够确切,当时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西方向东方的靠拢,所以自然很兴奋,呵呵……看来偶早就该请教一下坚白专家了,米兰MM,这主要怪眼儿媚写的晚了,哈哈……谁让米兰拿偶开玩笑,:))        坚白先生,我想请教一下“S矩阵”理论和时下主流理论的区别。    另外,读《物理学之道》时记得序言里有这么一段话,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粒子可以互相转化,能够从能量中产生又复归于能量……量子场认为,粒子只不过是场在局部区域的凝聚,有形的物质和现象只不过是基本实体的暂时表现。这种思想不仅是量子场论的基本要素,也是古代东方宇宙观的基本要素。    在“S矩阵”已经被抛弃的情况下,还可以说以上这段话对吗?    作者:坚白鸣 回复日期: 13:24:33  襄MM,看了你进一步提的问题,我很惊奇,看来你确是下过不少功夫,看了不少关于物理方面的书。而且你说听明白了我的解释,也是对我莫大的鼓励。看来虽说我拿诺贝尔奖的希望在一天一天渺茫下去,写两本成功的科普书的希望到一天一天增长起来。老天还是公平的阿。下面简单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关于“S矩阵”和现代的标准模型的分别。当年“S矩阵”的抱负太大了,在这种理论中,无所谓什么基本粒子,一切的东西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好像佛学中所谓的“因陀罗网”。所以只能从整体上用“S矩阵”这种数学手段去描述。而出于数学上的原因,“S矩阵”必须满足诸如“幺正性”,“解析性”的要求。当时物理学界期望,从这些要求对“S矩阵”的限制里,能自然的推导出粒子物理试验上观测到的结果。尤其一开始,从“解析性”出发,确是得到了一些很美妙的东西。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抱负太好高骛远了,距离解释试验还差的不知道有多远。所以后来兴起了所谓标准模型,老老实实的认为物质是由夸克构成的。(鉴于这里有不少文学爱好者,不妨提一下,当年盖尔曼起夸克这个名字,就是从乔伊斯的那部比《尤利西斯》还要晦涩的《为芬尼根守灵》里胡翻来的。大物理学家盖尔曼也是一位兴趣很广的人。)。现在标准模型和试验吻合的非常好,所提出的预言只有一种所谓的“希格斯粒子”还没有找到。(当然,像我这样的家伙,做梦都想有一天能发现“希格斯粒子”不存在,否则我等也实在没得混的了    )。:)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那段话绝对还是成立的。不过从这里面看不出什么“东方”思想,我认为,只存在一种思想,那就是人类的思想。其实大物理学家的视野都很开阔,有很多也都对各种思想感过兴趣。引用我自己的一段话:    ~~那些科学家可都是极端的以赛亚柏林所谓的狐狸,只要能有启发,绝对奉行拿来主义。爱因斯坦早年受马赫影响(其实我宁愿把马赫看成科学家。)。到头来,海森伯等后生搬出马赫来在量子论上和爱翁对抗,爱翁立刻宣告他是位斯宾诺莎主义者。再看海森伯,实则呢,“言必称希腊”(去读读他写的《物理学和哲学》就知道了)。薛定鄂就更玄,好像最感兴趣的是吠檀多,奥义书什么的。更有甚者,神明般的狄拉克,压根就对哲学不感兴趣(他连诗歌都不读,认为从中“感受不到简洁和优美”)~~    但要说按照某种思想的“引导”去研究物理,那绝对是行不通的。    唉哟,把我敲累死了,暂时就写到这儿吧。没办法,一遇到物理上的问题,我总忍不住想多说几句。各位不耐烦的GGMM,抱歉了。        另外:我几次强烈抗议你们称我为“老师”,到不是故作姿态,乃由于我确实不是老师。襄说她是研究生,那我就算是她广义上的大师兄吧。          作者:襄 回复日期: 22:27:00     最后要多谢坚白先生,第一段我想应该看明白了,真是很长见识,先生受累啦,第二段其实之所以说东方的思想,其实是因为更熟悉东方的而已,释家有“真空妙有,色空不二”之论,与那段“从能量中产生又复归于能量”实在很象,而且我印象中“物我合一”的角度还是东方的主流,所以才那么说,可能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吧,但偶的印象里,一是不熟悉,二来好象不是主流,还请先生赐教,:))呵呵,叫大师兄总有点不好意思,:))      作者:坚白鸣 回复日期: 01:26:06    听到大家关心时间隧道,第一反应是摞起袖子做个长篇学术讲演,呵呵,我只关心这样的理论问题,正儿八经的隧道恐怕还是找机器猫要去比较好吧。机器猫神通广大,相信米兰的种种种种愿望都能满足的。:)      作者:Milanlady 回复日期: 01:06:27     柚子把我想说的都说了,我也想求坚白鸣老师研究一下时间隧道的可能性,哪天懒得直面身边惨淡的男生后就直奔熙宁年间去也……    作者:ore 回复日期: 01:47:37    坚白鸣老师,下次等着看你的生动的学术演讲,呵,有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破脑袋。时间机器的生产似乎将会打开充满悖论的潘多拉盒子。      作者:坚白鸣 回复日期: 01:53:59    那个悖论在理论上(注意,是理论上)不是不能解决的。      作者:埃及莲 回复日期: 11:40:54    白鸣GG,机器猫俺懂,俺想问那只薛定鄂的猫醒了没有呢?“薛定鄂就更玄,好像最感兴趣的是吠檀多,奥义书什么的。”老薛是否从中悟得了养猫之道呢?为什么霍金一听人谈起薛家的半死不活猫,就怒冲冲去拿枪呢?(他属老鼠,拿枪自卫嘛。)      1996年科罗拉多州NIST的Moore等人用单个铍离子作成了“薛定谔的猫”并拍下了快照,发现铍离子的“化身博士”特点,物理学上称“量子相干性”。八十年代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Zurek倡导“退相干理论”(de-coherence),设想环境会破坏量子相干性,称为“环境诱发的超选择”。1996年巴黎ENS研究小组用两个里德伯原子分别扮演薛定谔的猫与量子鼠,用鼠射入空腔来窥看猫的死活,但最终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俺挠头,为猫烈士的壮举而幸灾乐祸,猜是不是要用佛学的唯识学来看待猫的问题?      作者:冥蓝如冰 回复日期: 13:51:23     那个悖论在理论上(注意,是理论上)不是不能解决的。            坚白鸣君,怎么解决呢?那好像有个祖父悖论来着,是不是通过‘一点衍生出无数个平行宇宙’的假设来解决啊?      作者:埃及莲 回复日期: 15:13:54     ~坚白鸣君,怎么解决呢?那好像有个祖父悖论来着,是不是通过‘一点衍生出无数个平行宇宙’的假设来解决啊?~        量子世界如一棵琳琅的圣诞树,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采摘、品尝其中唯一的一颗果子,当我们伸手选择时,这棵树就消失。物理学上称此为“波函数的坍缩”。可是我们过往的历史、今天的宇宙,恰好法国剧作家博马舍提出的,“为什么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其他的呢?”为什么罗蜜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而不是走向离他们一步之遥的团    圆喜剧呢?        为此几位杰出的宇宙学家提出了一种“平行宇宙”假设,简单说就是:一道寒光过后,碎成千片的镜子,每一片在同时上演着千种不同版本的故事:克里奥派特拉没有死于蛇吻,而是以她的美艳博识第三次征服了屋大维这小子!(罗马帝国的历史就此改写。)希特勒这个潦倒的青年考上了维也纳大学学美术,从此成为一名画家而非战争狂人。(数百万犹太人得救了!)小布什以几票之差在竞选总统中败北。(现在大打出手的对伊拉克战争成了杞人忧天!)        但我们这个宇宙的人们并不能享受历史改写带来的好处,正如在另一个平行宇宙的《眼儿媚》版本里:荻没有离开雱,雱也没有死;箢没有跳瑶津池,而是诞下了颢的乖宝宝;公主在雯儿帮助下赶走了讨厌的晓芜,。。。。可是,可是因为本宇宙与它平行,他们只管乐他们的,平行宇宙相互间永远不可到达!我们这里的JJMM依旧为雱颢荻而哭,痛不欲生。就象火柴熄灭后的小女孩,面对她的不是祖母和烤鹅,而是现实中雪夜阴冷的高墙。        ——为此多宇宙假设被嘲笑为“廉价的假设,昂贵的宇宙”。      作者:李小渔 回复日期: 15:32:43     埃及莲MM说的那种“平行宇宙”,小渔记得是在小时候看《科幻世界》的所有故事类型里最喜欢的一种,现在想起来都亲切得不得了。想来,《科幻世界》算是小渔对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的启蒙读物了~~待会儿去买本看看先~~~~~~~~~~        作者:ore 回复日期: 01:05:58    最后,坚老师,在同一宇宙上就没办法解决悖论问题了吗?        作者:坚白鸣 回复日期: 19:12:19     关于时间机器等等,说几句。    “平行宇宙”大家已经谈了很多了。而且确实很多科幻作品都提到过。其实,物理学家提出“平行宇宙”的最初动机并不是为了解决时间机器带来的困难,而是为了挽救薛定额的猫:有了平行宇宙这只就可以活在一个宇宙里,死在另一个宇宙里,而不是象薛定谔质疑的那样又死又活了。拿这种理论去解释时间机器带来的“祖父悖论”,是后来不知道谁“灵机一动”的结果。    说到这里,忍不住再来吹捧博尔赫斯几句,在物理学界提出“平行宇宙”之前,他就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小径分叉的花园》,完全和“平行宇宙”的思想不谋而合。记得当年我第一次诚恐诚惶的从图书馆借来一部讲“平行宇宙”的原版的原始论文集,结果翻开扉页,竟然发现赫然印着一段《小径分叉的花园》中的话!不过,当年博尔赫斯的小说刚出来的时候,不受人赏识,长期被当作“蹩脚的侦探小说”,呵呵      作者:坚白鸣 回复日期: 19:30:02     上一个帖子的第四行的“这只”后面少了一个“猫”字。      作者:埃及莲 回复日期: 20:31:24     谢谢白鸣兄的课,你解释物理总有些诗意的说。:)        《小径分叉的花园》一定要黄昏独自走来才好。诗人往往比科学家先窥破天机,让我猜想谁更是上帝的宠儿?大科学家都有点诗人气质的,爱因斯坦把时间和空间揉成面团,抛上太空,落回地球这个引力场中时,已化为他梵婀玲上的琴丝。他一眼看到某人的演算“很丑”就直接说“错了”。        美丽的“平行宇宙”让我想起费根鲍姆函数,又想起夜空中的焰火,火树银枝忽地盛放天庭,千颗万颗果实,又一起摇落风中。      作者:坚白鸣 回复日期: 20:47:19     确实,大科学家都是胸怀“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抱负的。爱因斯坦尤甚。    天哪,你连“费根鲍姆函数”都知道!想必看过关于“混沌”的书。      呵呵,你谈起科学来倒象是在做诗,看了你上几个帖子,倒吓了我一跳。      作者:襄 回复日期: 21:38:44     莲莲好厉害,极度崇拜中……莲莲和坚白给推荐几本好的物理书吧,:))      作者:坚白鸣 回复日期: 21:41:19     柚子MM的问题:在不涉及“平行宇宙”的前提下能不能解决“祖父悖论”。    是这样的,说起来,物理学界正儿八经考虑的“时间机器”,都是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考虑的,也就是说,没有考虑量子论的效应。这时确实能够找到许多理论上的“时间机器”。但几乎所有科普或者科幻作品都严重忽略了这些“时间机器”的三个极大的缺陷。    第一,广义相对论中的所有“时间机器”都需要一个极强的所谓“负能量条件”(我们可以暂时不管这句话的具体含义),要想满足这个条件几乎是不可能的,物理学界在方面的进展甚微。    第二,就如我前面说过的,它没有考虑量子效应。而这种效应事实上是不应该忽略的。据我所知,目前国际上有几个小组做过一系列考虑量子效应后的计算,但结果都很令人沮丧:量子效应往往会毁灭掉“时间机器”。    第三点和前两点比起来不那么致命。那就是,打个比方,假如我应柚子MM的请求,在2003年设计了一台时间机器,那么,在任何情况下,这台机器都只能最早回到2003年,换句话说,这台机器只对几百年后想研究《眼儿媚》的学者有用,他们能借此跑到我们这个论坛来问米兰的问题。但对想回到熙宁三年的柚子MM,和一心想看赵颢一眼的米兰就没有什么用处了-----我发现,几乎所有科普和科幻作品在这一点上都讲错了。-----不过物理学家是乐观的。大家都指望在宇宙中存在着其他更高级的文明,那些文明在地球时间熙宁三年之前以前已经造出了“时间机器”,而且他们还很好心,非常乐意让米兰和柚子使用他们的发明。。。。。。。。    最后再说说“祖父悖论”,排除掉“平行宇宙”后,物理学界有两派观点:现实主义的一派以出名的霍金为代表,干脆认为大自然会禁止“时间机器”的出现。浪漫主义的一派以福罗洛夫等另几位为代表,认为大自然是和谐的,假如你借助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向你的祖父开枪,子弹就会走火等等等等--------------是不是听起来象《机器猫》?难道物理学家也会有这麽幼稚的念头?惭愧惭愧,赶紧溜。      作者:坚白鸣 回复日期: 21:53:12     襄MM: P.W.戴维斯(他本人也是一位有才华的理论物理学家,我的量子引力论的知识就是从一本他写的原版书里学来的,可惜在超弦兴起后,这本书线的过时了)写的几本很好,而且他很注意宗教和哲学问题,估计很合你的口味。    如湖南科技出版社“第一推动从书”中的《上帝和新物理学》,还有吉林人民出版社“哈佛科普译从”中的《关于时间》          作者:埃及莲 回复日期: 22:29:52     ~大自然是和谐的,假如你借助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向你的祖父开枪,子弹就会走火等等等等~        ----哦哦,我懂了,俄狄浦斯之所以杀父娶母,就是搭错了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向老爸开枪时,子弹该走火它却偏偏忘了走火 。。。        ---俄狄浦斯吼道:“枪!你不知道我对准的是我老爸吗?你为什么坑我???”        ---枪哭道:“我跟随你多年,怎知道某年某月某日出现的第N个目标是你老爸捏?你自己不认得亲爹,我怎认得捏?我又不是‘深蓝’能掐会算,你总不能让我每瞄准一次,就打印一张DNA亲子鉴定啊!”           ---“怦怦!”俄狄浦斯的眼眶中,缓缓流出两行浓浓的血;枪,坠落在了底比斯城外的荒沙中。。。        可怜的俄狄浦斯!可怜的枪啊!          作者:埃及莲 回复日期: 23:59:11     被襄JJ点了名,难为情的说:)        偶也向你推荐《第一推动》丛书,湖南科技1995第一版,共十册。    其中偶最爱《时间之箭》,当年小注:“下雪天读,表里俱澄澈”。        《可怕的对称》:关于物理学的美,最美也最清浅的一本,上面好多漫画,偶望着夸克冰淇凌店的三色淇凌,哇呜。。。        《原子中的幽灵》,偶小注:“中微子的出没,留出了东方神秘主义‘灵’的空间。”作者是白鸣GG热爱的P.W.戴维斯。        还有一本法国人卢米涅写的《黑洞》,也是湖南科技出的。        唉,被窝里看金庸和物理,都是八年前的事了,套用坚氏语录,乃是”小时候的营生”了,当时没人理我这馇儿,没想到今天在米兰的行国对着GGMM“大放厥词”。。。      作者:坚白鸣 回复日期: 00:20:19     呵呵,刚才被埃及莲灌的分不清东西南北,烧了开水,猛喝了三大杯浓茶,才壮着胆子又上来了。嗯,原来埃及莲MM这麽用功过。    确实,我觉得第一推动丛书除了霍金的那几本,都很出色。你看过《时间之箭》,怪不得知道“混沌”,“非线性”这些东西。《原子中的幽灵》确切点说,是戴维斯编的,只有导言是他写的,他扮演的剩下的角色是一个记者,去采访别的物理学家。咳,再顺便告诉你一点只有出自职业物理工作者之口的八卦消息:写《可怕的对称》的阿热(他是个世界级的理论物理学家),有一半中国血统,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叫“徐一鸿”,是个各方面知识极其渊博,也及其幽默搞笑的家伙。    你写科学的文笔,才气真是很好,天哪,看来我连科普作家也做不成了          作者:埃及莲 回复日期: 11:55:05     谢谢白鸣兄的物理八卦。阿热原来是半个中国人啊,怪不得在《可怕的对称》第二章《爱因斯坦的遗产》开篇,他引了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漂亮。学物理的很多诗词会家子啊。          作者:襄 回复日期: 16:05:17     大家聊的好开心啊,可怜我在钻研什么鲁棒性,收敛性,神经网络的,还要克期取证,头大ing         谢谢坚白兄和莲莲推荐的书,第一推动我几乎买全了,当年考研时一道英语题就是宇宙起源问题,一时狂喜,哈哈,不过没看全,待有时间可重翻来,莲莲批注极佳,堪作新世说中之佳话,      
  弄个东东来吓唬人,嘿嘿,过几天我写个东西吓死你们
  很舒服的贴子,有吓死人的,呵呵,想瞧瞧。
  呵呵,从小被吓大的,吓死我怕不容易呢。  期待,不要光说不做哦:)
  候教多时了:)
  贴出来了
  楼主是不吓死几个文科生不罢休咯?嘿嘿~~
  学问不可以偏废,文理兼修方是正道,呵呵
  据说那本科普读物《自私的基金》也不错,就是找了很久没有书店卖
  《自私的基因》
  可以下载电子版看
  推荐阿西莫夫的书。
  呵呵,非常同意。    我在打开此贴之前已猜是说此书了
  嘿嘿,谢谢有这样的帖子,俺刚看过时间简史不长,非常喜欢这样的书,就象别人说的:这本书看懂看不懂,都是收获!  有了这样的帖子,我就能看到更多的科普类书,好补补以前旷的课!
  发现一个好帖:  『闲闲书话』求 Brian Greene的著作&The Elegant Universe&《优雅的宇宙》(中文版)    作者:apacherain 提交日期: 11:56:00   /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906620&Key=0&idArticle=45362&strItem=books&flag=1&#Bottom
  推荐的书非常不好,尤其是对文科生做这样的推荐  有点想知道楼主是学什么的
  tu兄是高人,请说说你心目中好的科普书吧,尤其是物理的,我是工科生:)
  这本也是我非常喜欢的
  赵凯华的&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也不错,更系统一些,踏实一些。
  我们真是缺乏常识啊  
  不晓得现在还能买到第一推动不
  《我们为什么生病》是本很棒的科普书,达到白居易所谓老妪能解的标准了,有趣而无艰深的流弊,向书友们强烈推荐。
  澹台兄新年快乐!
  《上帝与新物理学》的确是本好书,但《时间简史》很经典,我还是喜欢《黑洞》。
  作者:澹台错 提交日期: 13:25:00
    ??推荐一本科普物理书,和《时间简史》一样,都是第一推动丛书里面的:     《上帝与新物理学》。     个人认为,这本书要比《时间简史》写得好上十倍。后者说的难听点,写作目的并非科普,不仅堆砌了一些术语,加上人为的炒作,早已名不副实。我从高中开始读《上帝与新物理学》,如今研究生快毕业了,前前后后读了十多遍,受益匪浅!有个同学学法律,照样读的如痴如醉,而且可以和我真正的讨论书中的一些物理问题,可见此书是文理皆宜。      ---------------------------------------------------------------------------------    你捧你的没关系,但是不要妄论《时间简史》,在爱因斯坦之后,霍金是这个星球上最接近神的人,不要让你的浅薄出来让人耻笑。
  是哈,我也是刚开始看《时间简史》,刚看到第3章,觉得又新奇,又困惑,才上书话来找答案,这不,直接就被洗脑了,《时间简史》都叫我这样了,《上帝与新物理学》真是不得了
  刚下载看了,确实不错,相见恨晚,谢谢推荐啊
  第一推动系列以外还有好些科普也很优秀。    《基因的艺术》,是一本介绍DNA程序指导下的生物发育过程的绝品科普著作。    爱因斯坦和英菲尔德给一般读者写的《物理学的进化》是介绍科学思想的大手笔。    而讨论量子本质的最佳科普书我认为是《量子物理学:幻象还是真实》。      
  10多年前我就看了    不过话说物理,真正懂的有几个?有几个是理论物理专家?    大众只不过是被科普一下,而科普与科学还是很不同的。    学理工科也没太大用,《普物》的基础不够大家瞎侃的。    当然,学文科的就更逗了,99.999%是绝对的科盲,跟他们讨论科学问题就是在侮辱科学,没有任何价值。正常情况下,应该拒绝和文科生讨论任何科学问题,他们在这方面的见识与文盲等价。    
  我手头有第一推动的《水母和蜗牛》,写得那个叫好,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医生根本没有人写得出这种蒙田级别的东西。我们的医生生活得太累太辛苦,没有那种大家的闲情逸致和知识面。    时间简史是挺难懂的,但难懂和“不值一体”之间是需要论证滴:)    思想和写作不仅需要天分,而且需要闲暇,以及一种能被人理解的气氛。我想前者我们这里有,后面两个,中国人里少。
  正常情况下,应该拒绝和文科生讨论任何科学问题,他们在这方面的见识与文盲等价。    挺对的,我就是标准文科生。对量子物理有兴趣,但当然不懂拉。我直接当艺术看的,用艺术的思维来理解量子物理,却能懂不少。  我还有一个建议,请理工科生在没把握讲清楚自己要讲的东西前,千万别讲。因为我认为,讲不清楚,和想不清楚是一回事。别讲完了你蔑视我,我还看不上你:你还学理工的呢,讲都讲不清。  
  挺对的,我就是标准文科生。对量子物理有兴趣,但当然不懂拉。我直接当艺术看的,用艺术的思维来理解量子物理,却能懂不少。    -----------  文科生最喜欢犯的错误,就是常拿自己当半仙儿,一会儿为宇宙喝彩,一会儿准备拯救地球。。。没有他不能想像的。    一个连电灯泡发光原理都不清楚的人,谈起治国安邦来,国计民生,却头头是道,振振有词,大家不觉得何其悲哀吗?    我不认为请科学家或工程专家当总理就是好事,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吧,找个半仙儿当总理更恐怖,那不是正常人,猫主席就是这样的。    做个现代人,还是要有点常识的好。      --------  转贴一个文科生的笑话,    (据说是)发生在米国一所排名top 20的研究生院的真实笑话    一个哲学系的ta在给一堆学工程的学生上课,讲到有时候人的经验并不总是对的得时候,他举例说,比如人在地球上手里的东西如果放开,那么东西会下落,但是在月球上,那东西会浮起来    底下的工科学生立马要翻天了,有人问,为什么?    ta说道,因为那里太远,没有地球引力    有人继续问,那为什么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能够站在月球上?    ta给了一个完美无缺的回答,因为他们的宇航靴非常重    that's it !    这帮工科学生对学校内的文科学生作了调查,结果被调查的70%以上的文科学生跟ta的意见一致    。。。。。。。。。。。。。。。。。      文科生有时有一种令人发指的恐怖主义的愚昧。。。    
  时间简史是第一推动里最没意思的一本。
  说的我很想去买一套第一推动来普及常识了,不晓得还买得到不:(    无汤妹妹说的很中肯  富贵太偏激了  何必抬一方压一方的,学理的思维就一定逻辑了,学文的就一定奔逸了?
  这帖翻起来了,好看:)    第一推动重印了    “以及一种能被人理解的气氛。”无汤说得好
  科普物理读物主要是用来扩大物理影响,和提高读者对物理的兴趣。但绝对不能作为研究物理的依据。科普的作用是让没有机会研究科学的人了解科学,让有机会研究科学的人去喜欢科学。    但现在科普却错误的让很多人想当然以为那就是科学,以为读过科普就算了解了科学。    这也就是上面所谓的“文理之争”,当时这种说法也是很局限的。如果远离系统科学训练,远离了科学文献而想研究物理那基本就是空谈。
  ?????楼主复活了?得有大半年没见澹台了。。。。。
    科普物理读物主要是用来扩大物理影响,和提高读者对物理的兴趣。但绝对不能作为研究物理的依据。科普的作用是让没有机会研究科学的人了解科学,让有机会研究科学的人去喜欢科学。        但现在科普却错误的让很多人想当然以为那就是科学,以为读过科普就算了解了科学。      许多科普书,就是我这个文科生也能看出一大堆的逻辑上的矛盾。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通俗的。    个人意见,看科普应该看那些真正的科学家的业余作品,不能看那些专业的科普作家的作品,后者只能当作文艺作品看。  
  作者:ernie 回复日期: 7:31:35 
    澹台兄新年快乐!  
  1 一本书,对一个人起什么作用,不是这作者能够把握的。一个人在某方面增添点长进,总是好的,比一点没有好。文科生不配懂量子物理不配懂科学您是这意思?我知道我不懂才想多懂点,这您觉得也特可笑特无聊是吧?    2 爱迪生要当总统,美国可就毁了。算了,你这个科学主义分子,眼里还有什么?我给你说捷克总统哈维尔是个诗人剧作家你不得说我骗你?    3 按你的蔑视逻辑吧:理科生最喜欢犯的错误,就是常拿自己当半仙儿,一会儿为宇宙喝彩,一会儿准备拯救地球。。。没有他不能干的,因为他自己觉得掌握宇宙真理哪。      我是一个文科生,我会说:对于很多东西,我不知道。  请问,你会么?
昨天买了 《上帝和新物理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在书店看到了第一推动力丛书,但是看到有杨建邺翻译的几本,没敢买!因为对这个人的翻译水平确实不敢恭维,最早看他翻译的是《居里夫人传》(好像是哈尔滨某个出版社的),本以为他是这个专业,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应该不成问题的,可是读的时候,真是感觉行文晦涩,拖泥带水,罗罗嗦嗦,后来在书店看到他写的《杨振宁传》,翻了翻,还是那样臃肿不堪,对他是失去信心了,不知道他翻译的这套丛书质量如何呢?  
文理之间有差距,但是也别互相看不起,我是文科生,大学时候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四版)、概率等科,和理科生用同样的教材,也学的很好,当然了,确实用了很大的功夫,毕竟高中分科所学的理科科目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和理科生有不少差距,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文科生不配懂量子力学的理由!  
若说文科有一种什么“愚昧”,我看我遇到的理科生连武汉的大体位置都搞不清,不知道能不能说是愚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何必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呢?  
  啊?文科生都不配懂量子物理不配懂科学,那艺术生怎么办啊?
  看来要把一整套的书买回家
  我也觉得《时间简史》写的不大好,很多东西讲的不清楚,逻辑不流畅。反正我读的非常吃力。
  杨建邺 这人说话似乎并不罗嗦啊。他的翻译读过一本第一推动里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似乎还算读得下去。不过翻译这事,纯理科或纯文科恐怕都做不好。    第一推动里,时间简史的翻译吴忠超 是霍金的学生,至少准确性应该问题不大。霍金做的东西本来就不太容易理解,他的书要做的是尽可能的传达一些普通人不理解的物理学前沿知识。与davies那本根本不是一个类型,所以不好比。    前面有人说了,davies 的那本不算真正意义的科普。许多东西是作者自己的一家之言,算科学哲学吧。davies 有一些自己的“哲学”想法,把这些写出来就好了,我倒不觉得有多么的出众。    严格意义的科普应该是把一些有公论的科学知识传达给普通大众。老的如加莫夫,阿西莫夫,新一点的weinberg等都写过不少。不过这划分肯定没法绝对。e.o.wilson, 还有dawkins 写的那些就不好划分。    广义说,这些都是 non-fiction, tyler cowen 在他的博客里给的建议很好。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kinds of useful popular non-fiction works.
The first open up a whole new world to you where previously none had existed.
Many people felt this way when they read Dawkins's The Selfish Gene for the first time.
For obvious reasons, books like this are increasingly hard to find as you continue your reading career.     The second kind are to be read in batches.
No one of them is good enough to thrill you and maybe no one of them is accurate enough to trust.
But if you read five to ten of them you get a sense of a field and its critical issues.    The third kind are to be read as marginal additions to a body of knowledge you already have a good grasp of.    The key is to have the kind of book that matches the kind you want.
  上帝与新物理学,很好看的书啊,知己啊,高中时爱不释手
  强烈建议看看 卢杲的博客,会比爱因斯坦还要伟大
  《时间简史》就是所谓想得明白说不明白吧,写得很绕,有时甚至感觉在有意复杂化。    另,强烈认同文科生都是科盲,当然理科生也有一部分是。  再另,文科同志请淡定。理科生觉得你们是科盲的道理和农民觉得市民是耕盲,妓女觉得处男是性盲一样。决非什么优越感,只是单纯的术业有专攻。
  不论广义文生科(人文、社科)  还是广义理科生(理科、工科)    做人都要低调,其实吾辈啥都不懂的......
  还是学英文,直接看原版的比较好
  老帖子了,翻出来,还是顶一顶,让大家都来关注这些书籍。  这本书的确是这样,我的感觉也是比较涩。不过,这套书并不是以“科普”为目的。  还是那句话,要把事情说透很难,是真佛只说家常话,这个境界非常人所及。尽管Hawking名气很大,写得科学素养不高的人也能读懂、能理解,恐怕非其所长。  问题是,这类题目是不是可能让有点兴趣或喜爱读书的人都能了然于胸?
  宇宙的起源
  国外几个大家的书确实不错.  &时间简史&我是隔了10年看第二遍,比第一次要感觉好多了.  上个月看完了&物种起源&原著.  说来惭愧,这些年陆续看了很多进化论的科普书,才鼓起勇气看原著.  果然还是值得一看的.很博学.
  上帝与新物理学 1992年版294页  
2007年版366页  请问有什么区别?谢谢!
  刚看完,还是很好的,就是没找到所有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在哪里。
  正准备第四遍看《上帝与新物理学》..............  这是一本能极大拓展思维极限的书
  “第一推动丛书”中看过《时空的未来》,我学理工的,可是大部分还是看不懂,但是对这套丛书倡导的精神很感兴趣,前言里面讲了科学的本质,科学在自身力量的推动下向前发展,它本身就是第一推动力。科学的精神是怀疑与批判,在科学面前,没有所谓的权威。我希望自己具有科学的精神,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虽然从五四以来,提出已经近一百年了,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是中国所稀缺的东西。
    作者:愚人- 回复日期: 17:12:52 
    严格讲来,这类“科普”书籍的名字被烂用了,应该叫做科学哲学    书。        美国这类书很多,国内主要选译的除了名人,如HAWKING的时间    简史以外,都是些比较“正统”,比较“唯物”的,我在万圣    书园看到的一些都比较枯燥。:)   --------------------------------------------------------     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中国不是叫自然辩证法吗    也就是哲学范畴吧,这个实在不好说啊,科普比较靠谱点吧
  @澹台错 8楼
17:08:57  我个人认为,越是深奥的道理说破了越是简单,就像佛法一样。  好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一定能够把最深奥的原理向大众讲清楚,哪怕后者一点也不懂数学。  很多人看了《时间简史》之后对宇宙的认识并没有理性上的增加,所以我说《时间简史》不是一本好的科普读物。  -----------------------------  千斤顶
  与物理学家一起看电影有人看过没,挺有趣  
  这个老帖看了半天,怎么没有人提到《混沌:开创新科学》这本书呢?
  收藏此文,回去找找看。
  量子物理史话  
  物理学的推荐《上帝掷骰子吗》,《宇宙的琴弦》。  哲学的推荐《大问题》,《苏菲的世界》。  心理学的推荐《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  最后重点推荐《自私的基因》,《迷米机器》。
  打算作为物理学的启蒙读一下,多谢LZ推荐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学几本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