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的问题
内容:心理问题的划分及鉴别标准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的问题根据郭念锋教授提出的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的依据,本人的学习体会如下,以供同道共同讨论。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是脑的机能”,正常的心理即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应。
区分的三原则如下: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精神病性的幻觉是无对象的知觉,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若一个人听到了别人在议论他,说他的坏话,并坚信有人在害他、攻击他、诽谤他,所以这个人感到非常愤怒,痛不欲生。在我们看来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基础,这种人所想所反应的情感不被人理解。故评价这个人心理不正常。他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不统一的。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知、情、意、行协调一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一个人的心理过程一致表现在内心体验与环境的一致,如该笑的场合就笑,该哭的场合就哭,儿子结婚办喜事喜气洋洋,已故亲人办丧事痛哭流涕。这就是情感与所处的环境协调一致。病态相反,该哭的不哭,该笑的不笑,这就是反常、病态。常见精神分裂症。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相对稳定性。若一个人没有明显的外界因素而出现性格的反常,如平素开朗外向,突然沉默寡言,孤僻不接触人,我们认为是破坏了他性格的稳定性,是反常。如抑郁症。
综上所述,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以自知力为判断和鉴别的指标。完整的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是判断是否有精神障碍及严重程度、疗效的指征。它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自知力是现实检验的一把尺子。自知力涵盖于三原则其中。
以上是我学习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的心得,对错与否请大家评判。
需要区分的是:
1、重性精神病与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区分的重点——自知力、求医行为。
2、神经症与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区分的重点——心理冲突的性质。
2.1 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两种。
常形与变形的区分有两个标准: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是否能区分开道德与不道德)、是否与现实有直接联系。如出现第三者后,在离婚与不离婚中矛盾,这就与现实事件直接联系,并能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常形。如一个人整天想着是该吃饭还是不吃饭,与现实事件无直接联系,并且无法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变形。
2.3 心理冲突如是常形,就可能是一般、严重心理问题,最多是心理障碍
2.4 心理冲突如是变形,就可能是神经症。
3、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
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4、在心理诊断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词: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
4.1 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即是指:除了重性精神病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被称为可疑神经症: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
因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以总结为: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
我们可以把心理诊断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诊断结果按严重程度做如此划分:
重性精神病——神经症——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最基础知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显
占就诊人数的三成,以焦虑症、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症及假期恐惧症较常见
来源:中山日报
第 7539 期 A9版 发布日期:日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大约有20%&的人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为4%&。中国儿童中心发布一份题为《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的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市第三人民医院石岐门诊部心理专科每年接诊心理问题约有2万多人次,其中,青少年来访者占到总就诊人数的三成。昨日,记者从该心理专科了解到,近年来,青少年焦虑症、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症及开学恐惧症较为常见,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心理问题。1&假期生活不规律易患开学恐惧征&&&&小吴,男,是一名初二学生,学校已经开学了,这几天放假他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医院心理专科,主诉最近心情很不好,总是非常紧张,担心作业什么的不能完成。因为暑假里一直都是看电视玩游戏什么的,一下子就要开学了很不习惯。而且不知道怎么回事,开学后坐在教室里头也有点晕,有的时候还吃不下饭,呕吐,拉肚子,不想做作业。坐立不安,浑身不舒服。经心理医生检查诊断为“开学综合征”。&&&&市第三人民医院石岐门诊部心理专科主任李真介绍,“开学恐惧症”也叫“假期综合征”,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一些小朋友假期作息生活极不规律,每天看电视、上网、晚睡,面临开学,难以适应早睡早起的作息时间,导致身体不适。有的小朋友在假期里过惯了被照顾的生活,对开学后的独立生活忧心忡忡、无所适从。还有的学生担心开学后的校园生活,例如担心新学期功课太重,担忧学校人际关系等。&&&&李真主任表示,“假期综合征”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别说自控能力尚在建立当中的小孩,就是大人,每逢小长假一过,也会精神慵懒,四肢乏力,人在上班,心却还在放假。既然如此,我们就要遵循生理、心理规律,顺势利导,给孩子一个调整的空间。比如学会自我暗示,做心理调试。&&&&按时作息,调整好生物钟。寒假期间有可能玩通宵或很晚睡觉,临近开学很有必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重新做到起居有时。做好新学期规划,多和同学沟通。可以给好朋友打打电话,聊聊新学年的打算,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可以向父母长辈求助,父母长辈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小朋友克服开学恐惧症。2&14岁女孩患上抑郁症&&&&小洁(化名),女,14岁,消极悲观,总认为自己老是做错事情、感觉别人看不起自己,与同学交往时不敢随意发言,害怕自己说错话会得罪别的同学,一个人的时候容易哭泣,有时候还有自残倾向。经心理医生检查诊断为抑郁症。心理医生了解其家庭情况原来其父亲正在吸毒强制戒毒中,母亲打工在外,一直相依为命的奶奶几个月前去逝世了。&&&&李真主任说,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出现,一般都有一些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如青少年的父母死亡或离异、父母对子女采取排斥或漠不关心的态度;早年曾有严重的不幸经历,青春期后又碰到精神上的创伤,以及失恋、身患疾病、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成绩不良或其他负性生活事件等,均易于诱发抑郁情绪。其次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交际、交流、不喜欢抛头露面、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极面或遭受意外挫折的人,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另外,急性抑郁发作的青少年,病前个性多倔强、违拗,或有被动易攻击的特点。慢性抑郁的青少年病前多表现出无能、被动、好纠缠、依赖和孤独的特点。&&&&此外,家族遗传性因素对青少年抑郁起一定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青少年引发抑郁症的原因。约50%抑郁青少年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郁症。对双生子的研究也发现,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达70%以上,而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仅为19%。&&&&李真主任表示,青少年是抑郁症的发病对象,多是由于学习压力太大造成的。青少年的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其症状多种多样,表现复杂。抑郁情绪几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自我调节或求助父母、亲朋、老师等帮助来调节,假如通过这些调节方法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3&16岁女孩成绩下降诱发焦虑症&&&&16岁的高二女孩青青(化名),性格原本非常开朗,可是去年一次期末成绩下降并且和最好的朋友闹了很大的矛盾,心情非常低落,以后上课时,总感觉自己注意力涣散,脑子里全是朋友对她的伤害,甚至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她感觉很痛苦,无法摆脱,而且,为了不影响学习,她强迫自己注意力集中,可是越强迫越不集中,她用全身的紧张来克制自己,反而令她一上课就不由自主的紧张,导致了了头疼,胸闷,心脏怦怦地跳,这种身体上的反应一直无法去除,现在她觉得生活没有乐趣。情绪高兴不起来,很低落,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后到心理专科就诊,确诊为轻度焦虑。&&&&李真主任分析,焦虑症是常见的神经症,但却经常不被察觉。焦虑是一种情绪状况,包含多种负面的情绪如不安、紧张、担忧和恐惧等,并伴随着一些生理症状如心跳加速、心悸、出汗、头晕、肌肉紧张和肠胃不适等。焦虑和恐惧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适量的焦虑有助儿童为将要发生的事做准备(例如考试前温习),对日常生活有重要作用;但当儿童有过度焦虑,对自己或家人造成困扰或影响了日常生活,问题便不容忽视,他们有可能患上了焦虑症。&&&&李真主任表示,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有先天原因:&每个儿童天生的气质不同,一些倾向回避新环境、较难适应环境的转变、对身体和情绪反应敏感或容易激动的孩子较易会因压力或挫折而产生忧虑。此外,如亲人曾患上焦虑症,儿童患上焦虑症的机会亦较高。另外还有家庭因素,父母的管教方式和对子女的态度,例如过分控制、厌弃和过分保护等都与儿童焦虑症有关。另外,当儿童面对一些生活转变或外在压力(如学业问题、转校、家人患病或离世等)感到难以应付,亦会可能产生焦虑问题。&&&&据介绍,认知行为治疗法是其中一种治疗焦虑症的有效及常用的方法。认知行为治疗法主要帮助患者明白思想和行为如何引起及维持焦虑,及引导他们改变过分负面或不合乎现时的想法,以减低焦虑。部分患者可能同时需要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4&大一女孩患上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是人在交往过程中阻碍人际关系建立的各种因素,又称人际关系障碍。大一学生女,20岁,高中时因与同宿舍同学关系紧张不能按学校规定住校学习,大学仍感觉与同学们在一起时紧张不自在,喜欢独处,遇到事情就往家里打电话,每个周末都要回家,常常会寻找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待在家里不愿意去上学。经心理医生检查诊断为“人际交往障碍”。&&&&据介绍,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症状一是恐惧:与人交往时,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二是孤僻:自命清高,不与人为伍。另一种是有某种怪癖,使别人无法接纳。三是自傲:常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盛气凌人,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四是嫉妒:常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乃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五是猜疑:常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容易引起心理□阂。六是敌意:常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甚至表现为攻击行为。&&&&李真主任表示,由于一部分家庭家长自身素质水平的制约,教育子女方法不妥,对孩子过分的关心甚至溺爱,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诸如自私、不合群,缺乏集体荣誉感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些孩子入学后就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世、与人沟通的能力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早年生活在缺少爱的家庭中,有的是父母不和,经常吵架,有的父母离异,还有的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由于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导致自我封闭。&&&&李真主任提醒,作为学生要学会多方面、多途径地了解自我,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还要学会认识自己的实力,避免自傲或自卑心理的产生,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以便更好地在交往中过程中吸取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一般说来,宽宏大量、谦和热情、正直诚实等优良个性的人,人际关系较为融洽。学生要克服自卑、孤独、胆怯等心理状态,善于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如见面主动问候、打招呼,有了疑难问题主动请教老师,别人有了困难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等。&&&&李真主任提醒,家长和老师平时要注意发现孩子心理异常,如是否消极上课,是否有暴力倾向,是否有自杀倾向,是否有自闭情况,是否曾经有过激的行为等。如果学生出现持续睡眠不好、情绪问题等无法自身缓解,就需找心理医生诊治。&&&&
作者:本报记者周映夏
责任编辑:刘小榕
【】【】【】
中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6)。
  今日头条
  热点专题
  视频推介
  图片故事
  24小时热点新闻
12345678910
报料热线:(9 广告专线:(2
238276 技术热线:(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
中山市中山网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家庭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夫妻的家庭角色定位,夫妻的人格平等和性平等,夫妻互酬,互补心理,夫妻关系调适,性爱和感情的深化,夫妻性生活不和谐,夫妻感情的淡化和裂痕,分居,离婚和家庭结构的松解,生育后家庭爱的平衡,子女教育和爱的科学施予,子女教育中的矛盾,家庭经济开支和生活安排,上下辈关系,家庭成员...
28 名患者点评推荐出 21 名好评医生
28 名患者点评推荐出 21 家好医院
互联网医院-家庭心理问题出诊专家在线问诊、诊断、开药、开检查单
长期照顾,逐渐熟悉、互信,心里更踏实
¥699元/月
¥1000元/月
¥1199元/月
¥1299元/月
¥699元/月
¥399元/月
对话数:6(2/4)
患者提问:
医生你好:我是病者舅舅,病者15岁 ,原因是 ,由于孩子父母之间性格比较自我为中心,脾气也暴躁 不容易轻声细语交流,而且俩人在家庭方面上 体贴 ,责任度偏低,导致很多生活上问题, 让她父母长期发生争吵及有几次酒后打架 。母亲在与父亲打架时候 把孩子们从梦中叫醒来看这场面,并且对孩子说:父亲打母亲,想让孩子对父亲有痛恨 ,不久他们离异 ,母亲也在很快时间内结婚了,父亲晚一些 ,父亲也得知她母亲状况 心理感到不平衡,加上孩子平常叛逆不听话(又喜欢化妆 老师经常告状, 会在关爱 情况下反驳父亲 ,父亲就气愤的说: 你母亲是跟人跑了 ,其实平常父亲在对孩子管理上的教育方式和交流上有不恰当地方 但关心还是有的 也多次离家出走多次。(补充)小孩在读小学和初中时候由于她性子直接 容易和同学发生口角摩擦
,多次 被同学打了住院。预约今天下午或者明天挂号还有的吗
医生回复:
首先需要就诊是否存在精神障碍还是家庭养育相关问题,之后才能给出建议!心理治疗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进行起效慢的治疗方法,而且孩子要有求助欲望有自发改变愿望的效果才会好
疾病分类:儿童心理对话数:13(3/10)
患者提问:
性情多变 爱哭 多变 说他 他就吐给你看 反反复复老这样
医生回复:
您好,孩子的这种情况,如果做了身体方面的各种检查都没问题,但还是反复出现躯体的不适症状,确实要考虑心理障碍的可能。建议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同时心理治疗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疾病分类:精神心理疾病对话数:3(1/2)
患者提问:
我弟弟23岁,今年七月刚大学毕业,现在正在工作!从今年开始就不知道为什么老是针对我妈妈,怨恨我妈妈,怨恨小时候对他不够关心,他斜视了都没发现,小时候总是无缘无故打骂我们,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做错了,何况由于他最小,我妈妈只骂过他几句都没打过他,还说我妈胡乱给我找个人嫁了,反正现在他不接我妈妈的电话,也不打电话给她,回家也不跟她说话,菜煮少了也嫌,反正我妈妈现在做什么,在他眼里都是错的!我们都做过他的工作,可是他还是执着的认定妈妈说的做的都是错的!谁说都没用,可是妈妈根本没做过什么!去年我妈妈膝盖不好,妈妈怕花钱不肯去看,他还特地请假回来带她去看病,今年不知道怎么的就变成这样了!不知道他心理是不是有问题!由于他不承认自己有问题,我们只能自己旁敲侧击的去做工作,可貌似没什么效果!
医生回复:
好多情况你们也并不了解,心理咨询就无法开展
最好是来访者本人接受咨询
需要了解一下弟弟的性格特点?
是不是受到外界什么不良的刺激后让他变得比较抱怨?
要是方便,建议最好让他去咨询一下心理医生或者联系一下我们——石家庄市...
罗医生待人热情,有耐心,牺牲自己下班的时间陪患者聊天疏导心理。并身同感受,以自己为例,说明问题的解决...
就诊大夫:
发表时间:08-30 06:30
谌医生态度好,对患者的诉说仔佃倾听后,给予耐心解释,指导患者诊治方法,使患者心理压力减轻
就诊大夫:
发表时间:06-01 17:00
免费咨询15万名医生为您解答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上次在线:今天
上次在线:今天
副主任医师
上次在线:今天
上次在线:今天
副主任医师
上次在线:今天
副主任医师
家庭心理问题相关疾病
家庭心理问题知识介绍
临床心理科好评科室
临床心理科分类问答心理专家:高三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妙招_高考网
关注高考帮公众号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每晚名师在线答疑
面包校园APP
大学生必备APP
& 心理专家:高三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妙招
桑建强化学名师工作站文章作者:rdfzsang
  高三学生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
  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
  心理问题指导之一 如何缓解学业焦虑?
  高三学生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只有减轻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
  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像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学习动力不足(即学习动机问题)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分内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暂性)两种,学习者只有&知学&、&好学&并且&乐学&,从价值上给自己的学习以较高的评价,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然,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只有二者和谐作用,才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心理问题指导之二正确看待信心问题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
  但是,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3.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4.不妨制定阶段性目标。
  5.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6.增强自信心。
  7.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心理问题指导之三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有许多学生因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困难而感到苦恼,究其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立场、观点的差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不妨学会&换位思维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毕竟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
  当然,最好还要有一些沟通的技巧,它会进一步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心理问题指导之四怎样克服精力分散?
  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
  &注意紧张状态&理论提出学习单元时间概念。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学习单元时间可能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最佳学习单元时间约为25分钟,通俗地讲,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即是一个注意紧张状态,学习者应避免在一个既定学习单元时间内分心。
  可以尝试以下克服注意力分散的三步控制法:第一步,当出现某种滞涩情绪时,学习者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第二步,尽快着手按已定的复习计划学习。第三步,继续学习,直到完成。
  明白了上述道理,学习者就应该克服在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内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心理问题指导之五正确理解应试与备考
  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学生呼唤素质教育。一些高三学生认为目前很多学校&应试教育&严重,因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有逆反心理,这样的情绪在客观上影响了高三阶段的复习和备考。
  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学生强烈希望推行素质教育,这是积极进步的表现。老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后进生,而不是只把目光投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只注重智育;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不是搞满堂灌、题海战术。
  其次,我们应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备考和应试。&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目前来讲,都需要考试。虽然高考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高考仍不失为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手段。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大学教育,高考的竞争必然是很激烈的,我们应客观地面对这个现实,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早日成才。
  心理问题指导之六摆脱苦闷自卑心理
  高考前,我们不主张搞题海战术,但适当的备考复习还是需要的。有些学生由于几次考试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行了,因而也容易产生苦闷自卑的心理。
  欲胜人,先胜己。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
  第一,要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班上成绩拔尖的同学比。你在这个班成绩是中下的,在全校也许是中等的,在全省也许就是中上等的了。
  第二,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老师出题太难。
  第三,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正确的态度是赶快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再接再厉,争取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两军相战勇者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没有理由轻视自己。
  心理问题指导之七学会缓减心理压力
  高三阶段,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进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状态,你追我赶,于是有些同学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心情(快乐心情、心情故事、心情日记)紧张。对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及时地给予疏导,学生自己也必须学会缓减心理压力。
  心理研究发现,保持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但压力过大,会造成紧张、急躁心情;没有压力,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考生必须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压力。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抓紧时间复习,积极备考是正常的,正如军队临战前要练兵,运动员比赛前要训练一样。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把压力变为动力。
  其次,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做到以&我&为主,紧而不乱,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要把平时当考时,考时当平时,尽量以平静的心情来复习备考。
  再次,还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赢得同学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心理问题指导之八家长应支持理解孩子
  高三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这样一来,免不了经常唠叨,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了压力,使学生感到家庭压力大,烦躁苦恼。
  家长们希望孩子能上大学,能成才,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导要得法。父母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高三阶段,孩子们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容易烦躁,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宜施加过多的压力。家长应做到内紧外松,不防抽点时间带孩子上街购物,或到公园游玩,调节一下孩子的心理,沟通和孩子的情感。
  高三阶段,考试会多一些,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考试的分数。有时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父母也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责骂孩子,应心平气和地同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
  对孩子心中的烦恼,家长应和老师配合,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家长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庭应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平静港湾,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进行复习备考。
  教师和家长都应及时发现高三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疾患,使他们能以一种自信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复习备考,迎接高考,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之路!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2017年2018年
高考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问题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